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浪费粮食的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浪费粮食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浪费粮食的措施

第1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节粮减损制止粮食浪费的重要意义

(一)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务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节粮减损重点任务,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二)充分认识节粮减损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粮食关乎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去年以来,受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凸显。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从中长期看,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浪费问题不可小觑。我们务必要保持危机意识,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三)大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优秀品格。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要主动履职,大力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在推动节粮减损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

二、加强粮食流通管理,做好节粮减损工作

(一)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支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升专业化水平,切实为种粮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收储、代销售服务,促进粮食提质增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为“优粮优储”奠定基础。鼓励开发绿色环保烘干设备,更好满足粮食干燥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收货环节粮食损失。

(二)大力实施低温绿色储粮。运用好低温、智能等储粮新技术、新设备,深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储粮损耗。抢抓实施第二轮“优质粮油工程”契机,支持粮食企业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执行《低温储粮技术操作规程》地方标准,加大低温绿色储粮和信息化管理研究运用,充分发挥低温储粮效益。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积极开展各种卓有成效的科学储粮活动,不断降低粮食收储过程中的损耗。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储粮,推广适用农户的储粮新装具,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切实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粮食运输损耗。鼓励企业加强溯源体系建设、提高供应链减损保障能力,探索粮食物流新商业模式,降低损耗率。

(四)大力推动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倒逼和对消费的引导作用,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降低粮食在收获与餐饮消费环节的损耗浪费,推动全产业链节粮减损。

三、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依法依规管粮节粮制止浪费

(一)严格执行法规制度,推进各项制度执行。在地方粮食安全保障和储备管理立法中对节粮减损作出相应规定,积极探索制定粮食产后减损法规制度及具体工作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参与社会协调推进的体系机制,统筹各类相关主体,从技术研发应用、宣传教育、标准规划、管理机制、投资引导等方面,指导粮食流通各个环节节粮减损增效工作。严格执行《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等制度标准,落实储粮质量安全责任制和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储存粮食数量、质量安全。

(二)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压紧压实区域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将爱粮节粮制止粮食浪费情况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

(三)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粮油标准宣传贯彻和跟踪评价,完善粮油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以标准制修订促进节粮减损。

(四)推广节粮减损新技术新成果。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粮食储存、物流等领域节粮减损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减损。

(五)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执法。着力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对压级压价、掺杂使假、不按合同出入库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压紧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快推进信息化监管和信用监管,强化监管实效,不断增强执行力和权威性,坚决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六)搞好爱粮节粮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充分发挥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粮食安全主题讲座、“小手拉大手,爱粮节粮进粮库”等活动,大力宣讲粮食安全形势,普及节粮减损和营养健康知识。

(七)倡导文明健康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切实增强勤俭节约意识,真正把厉行节约、文明用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方式,把爱粮节粮理念贯穿于食堂就餐、家庭用餐、外出聚餐等全过程各方面。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歌颂节俭美德,倡导科学膳食,推行健康消费,营造“爱惜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

第2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我国现有产粮地18亿亩,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连增”,2013年粮食产量突破1.2万亿斤,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我们在计算自给时忽略了一个问题,没有将国外进口的牛肉、大豆、猪肉、奶粉、玉米等农副产品计算在内,以上农副产品若折算成土地,尚需7亿亩地。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自给需要25亿亩,则客观上粮食缺口达到25%以上。

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曾指出:“这些年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而且粮食产量的增加赶不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粮食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粮食适度进口将呈常态。”但他特别强调,“如果我国大量进口谷物将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负责任大国,依赖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饭碗还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在依赖粮食进口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进口农副产品需要使用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从哪里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如果粮食都不能完全自给,将给世界产生哪些负面影响;世界无战争、无动乱,一切风调雨顺时,粮食的缺口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旦世界处于动荡不安、战争等情境时,就可能发生买不到粮的状况,那时,13亿人的粮食缺口如何解决?

因此,我认为,粮食安全应为当今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引起全民的高度重视,并集中力量,彻底解决。

经过认真地调研,我们发现,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二。

第一个因素是,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政策措施不到位,严重伤害了农民对土地的热情,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一方面,法律对已经发生的坑农事件的处理不够严肃,如对于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事件导致农民绝收,政府相关机构在处理时,赔偿太少,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太轻,农民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偿。

与此同时,政府过于偏重GDP,片面注重工业发展,对工业生产给水源和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所带来的污染事件,政府相关机构人员大多数采取推诿、搪塞、和稀泥的做法,对农民不赔偿、少赔偿,使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根本保证。

此外,因土地国有,农民只有使用权,因而缺乏土地主人翁的意识,没有可持续的、长久的保护土地的经营理念,化肥、农药、农膜过量低效使用,导致面源污染、土壤退化,农田、海洋、草原无一幸免。

影响粮食安全的第二个因素在于种粮环节,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现在的土地承包制是30年前改革初期出台的土地政策,当时的目的是缓解粮食紧张问题,但该政策使得土地被分割,难以成片耕作经营,严重阻滞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导致种粮成本上升。

其次,农民没有专用的粮食运输设备和仓储设备,造成收储环节的浪费。截至目前,我国农民从收割到储粮到售粮,用的都是普通的运输工具,跑冒滴漏严重,据我对东北粮区的了解,此一损失达15%左右。

第三,粮食流通环节因管理滞后,浪费严重。众所周知,国家有中储粮分工专业粮食储备任务,并限期至多粮食存三年就得更新。每一批次收储,都需浪费大量成本与粮食,而中储粮将农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加工成陈粮处理,既糟蹋粮食,又浪费金钱。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粮食产量6亿吨,粮食供需缺口是25%。上述三个环节浪费再加上相关政策没能有效刺激农民的积极性,每年损失近亿吨粮食。当然,如果措施得力,我国粮食安全基本能得以保证。

为了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应从解决阻碍粮食种、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系统改革,建议措施如下:

一、加强立法,对侵害“三农”的行为施以重典,包括对工业污染者和农药、种子、化肥售假者的打击,直至其破产,对农民利益进行真正有效的保护,还利于农民,让农民满意。

二、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把土地所有权释放给农民,或提供50年不变的土地使用权政策,让他们珍惜使用土地,保证土地长期有效地使用。

三、鼓励农民成片种粮种植。根据我对欧美家庭农场的考察,一般的家庭农场大都拥有150英亩左右的土地(约合1000亩左右),极利于机械化使用。每个家庭农场均与粮商、粮食加工商签有合同,种什么、种多少,都根据合同,粮商春耕时先预付部分,秋收时再一次性付清全款。最值得借鉴的是,农场每千亩均建有一个收储量可达1500吨至2000吨的粮食储罐,通常收割后即直接脱粒,通过输送机直接进入粮仓。

第3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我国以占世界耕地的7%和占世界水资源6%的资源量,生产的粮食总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保障了占世界22%人口的丰衣足食,这一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伟大的勤劳的8亿农民的功绩。因此,勤俭节约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也是对于子孙后代的严格要求!

长期以来,从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看,我国粮食资源浪费和损耗十分惊人。这其中既有技术性损耗,也有人为浪费,还有政策性损失。

粮食收获后储运物流环节损失严重。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储粮技术,在大幅降低储粮损失率的同时,保持了储粮的品质质量。但在农村,粮食以及食用农产品,其流通、储运及加工环节技术陈旧、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户储粮甚至停留在原始状态,粮食撒失、霉变、虫鼠害等产后损失数量巨大。粗略估算,这类粮食损失,全国年均三四千万吨左右,足以养活1.5亿到2亿人口。

餐饮业中优质食物浪费惊人。在城市餐饮行业,一些消费者节约意识淡薄,基本没有“社会财富”的概念,浪费粮食现象普遍,数量较大。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剩下10%,全国餐饮业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800万吨、300万吨,前者相当于2000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以蛋白质含量概算,如果避免部分浪费,我国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

集体食堂和家庭中食物浪费不可轻估。在一些单位的集体食堂,浪费粮食和菜肴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在一名校的一个餐厅门口,立着4口大缸,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馒头、面条和菜肴,一天下来至少有七八百斤食物被浪费掉。同时,家庭粮食浪费现象也不可轻估,而且这种浪费“细水长流”,不易觉察。例如,农民用原粮喂鸡鸭、城镇居民随意倒掉剩余饭菜、采购太多过期发霉后抛弃作垃圾处理等。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粮食等食用农产品在收获、运输、储存以及餐饮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惊人。据中国农科院的一项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每年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的损失与浪费数量分别为粮食6192.0万吨,水果2195.7万吨,蔬菜25362.9万吨,肉类1212.1万吨,水产品824.4万吨。如此巨量的粮食和优质食物,被弃作垃圾处理,令人痛心。

粮食损失和浪费,相当于在吞噬我国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简单进行换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肉类和水产品总量,折合成标准粮约为8228.5万吨,比黑龙江和河南两个产粮大省年产量高600万吨以上,相当于产粮大省四川省粮食产量的1.88倍,湖北省的2.59倍以上。据折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相当于1.55亿多亩良田生产的粮食总量。换句话说,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了1.55亿多亩的优质耕地资源。这个数字仅比黑龙江的耕地面积小一些,大体相当于湖北、湖南和江西3个省的耕地面积。对于耕地资源稀缺的我国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惊人的事实,惊心的数据,向人们表明:珍惜粮食,节约粮源,绝非小事,而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俭德辟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菁华,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国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尚德节粮,保粮安全。

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增强全民节粮自觉性。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也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责任感,弘扬“俭以养德、惜粮节粮”的粮食文化品格,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普及科学健康膳食知识入手,改善国民生活方式。目前,国内有不少人对食物营养存在多种认识误区,如多吃大鱼大肉就是营养等。吸取西方“三高”食物模式的教训,从现代营养学和人体健康需要出发,我国在未来应采取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多样化食物消费模式,合理增加动物性食物,减少油类和食盐消费量,提高居民膳食的合理化水平。采取科学食物消费模式,既有利于人体健康、精力充沛、延年益寿,也有利于节约粮食、合理利用资源,还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减轻资源压力,促进低碳农业、粮食产业发展。

从改变消费方式着眼,广泛提倡自助式用餐。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自助餐进入我国大众餐饮市场,受到消费者青睐。这是因为自助餐一是形式多样,用餐简便,用餐者可自由进行交际;二是自主选择,食量自取,能够有效避免食物浪费;三是菜肴丰富,营养全面,消费者可选择多样化食物;四是程序较少,费用降低,较大幅度节省费用支出。因此,在学校、机关、工厂、宾馆、餐馆等集体伙食单位,甚至各种会议、商务接待等,都可广泛采取自助餐形式,既卫生简便,又避免浪费,还弘扬文明消费风尚。

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为关键,提高科学储粮水平。我国农村广阔、条件复杂,需要从不同地区情况出发,采用有差别的储粮方式,以有效减少农村粮食储存损耗。对于农户分散、交通闭塞的丘陵和山区,国家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储粮新装具、新技术,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现代物流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偏低,既不利于提高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不利于节约粮食。因此,适度地、可控地稳步提高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与价值基本相符,增强其珍贵性。此外,要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尽快把粮食储存、运输、加工、供应各环节连结成“无缝”系统,同时大规模推广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损耗低的散存、散装、散卸、散运等“四散”技术和装备,有效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损失。

第4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光盘行动 勤俭节约 年夜饭

一、关盘行动定义

2013年1月16首先由国土资源报副社长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光盘行动”,倡导网友珍惜粮食,加入行动。微博一经活动得到许多网民的支持以及演艺界人士、餐饮企业的参与。1月22日《新闻联播》报道该活动,号召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

二、年夜饭光盘行动调查的意义

从2013年开始,光盘行动就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可是从身边的浪费现象上来看,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多,也并未着手实施。而为了践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对光盘行动多加了解,从我做起,从年夜饭做起。

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儿晚上吃顿饭。每年除夕,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其乐融融的团圆饭,自古便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庭活动。如此盛宴,山珍海味、各色佳肴必不可少。然而,面对餐后杯盘狼藉,满桌剩菜剩饭的浪费现象,有厉行节俭者深刻反省,也有事不关己者无动于衷。

光盘行动推出多年,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呢,什么样的年龄层和社会阶层更愿意践行光盘行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便开始了这项调查。

三、对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分析(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抽取得人数基本相同,所以结果真实可靠)

(一)盘锦市民每个月在餐饮上的花费基本与工资水平

经调查,盘锦市民每个月在餐饮上的花费基本与他们工资水平成正比例方向变化趋势,这并不符合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表明,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在低端消费品以及餐饮等方面的消费与球就越少,可能盘锦市民比较注重口头享受。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自然也得跟上潮流,越来越高档了。与此同时,严重的浪费现象也随之而来。在年夜饭桌上的人口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年夜饭桌上菜品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剩下的饭菜便越多。而令人欣慰的是90%以上的盘锦市民会把剩菜留着下一顿吃,仅有10%的市民会选择直接丢掉;不仅是在家中过年的人会主动践行光盘行动,在饭店过年的人也同样如此,83%的盘锦市民选择将剩菜打包,剩下的17%的市民不会打包,在这17%的市民中,56%的市民觉得自己即使打包带回家也不会吃掉那些剩菜,因此并未选择打包,而44%的市民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的感觉,觉得打包剩菜很丢人。对于这44%的市民,我与他们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告知了他们中国现在人有很多地区人民正在挨饿受苦,向他们介绍了光盘行动的意义和作用,大家都认真听我说完,并无任何抵触情绪,并在我结束后表示以后会点适量的饭菜,并将剩菜带回家,支持光盘行动。

(二)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节约食物

对于这道开放题,有35%的市民选择了合理点菜,他们认为光盘行动的践行应从源头入手,吃多少点多少,这样就避免了浪费情况的发生。而26%的市民选择剩菜打包,他们认为,年夜饭是中国人民非常重视的一顿饭,肯定会点一桌子的菜,图个喜庆,图个全家开心团圆,如果少点就少了很多的年味,但他们也非常支持光盘行动,决心将剩菜打包。18%的人认为加大力度宣传光盘行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措施,虽然光盘行动已经推出了几年,可是一直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推广,这就失去了很多并不上网的小孩子和老年人的支持和践行,所以他们认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多展现给市民一些积极向上的例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行为,引导社会形成这样一种舆论――大吃大喝的招待方式是落后的、愚昧的、老土的甚至是荒诞的方式,从根本上引导人们实行简单节俭的吃饭,亦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节约粮食与低碳生活、环保理念一样,符合国际观念,是时代的潮流。还有11%的市民认为要想将光盘行动贯彻到人民生活中去,相关机构就必须采取和实行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无论是公务接待还是私家宴请,宴席散时总是吃少剩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那些肆无忌惮的浪费行为。因此,政府部门首先应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如反浪费法等,从而防范、制止和惩处浪费行为,给浪费者一些警示,给他们一些教训以及教育,这样才会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光盘行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您是如何看待“年夜饭光盘行动”的

同样是一道自由选择题,38%的居民认为光盘行动是好的是正确的,可实在没有必要在年夜饭这一天还要继续践行,年夜饭对中国人民的意义非同小可,为了图个喜庆,难免会多做一些吃的,大年初一又回去到别的亲戚家吃饭,所以剩菜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倒掉等回来之后就会变质,所以并不太支持年夜饭光盘行动。然而还是有超过一半51%的市民认为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夜饭作为新年的第一顿饭,意义就尤为珍贵,象征着这一年都要践行光盘行动的决心,而且这是一种习惯和坚持的力量,如果每天你都坚持下来了,更何况是年夜饭这一天呢,光盘行动,从我开始,从年夜饭开始。11%的市民认为不敢肯定,还是要看情况,有机会的话是愿意践行光盘行动的。

参考文献:

第5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粮食 数量 质量 卫生 安全 措施

中图分类号:S1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6-03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food security",Emphatically from the two aspects discuss the number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foo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ood quantity measures include :Food crops production, food storage, food consumption, grain supply emergency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ood mark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order, etc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measures include: cultiv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after harvest of grain, grain purchase inventory, food storage, food sales, dispatch, food processing, food consumption of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Food The number of The quality of Health Security Measures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说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十余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汽车尾气、工业废气污染等导致的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已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最大挑战,因此如何确保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等法规和相关文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未来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其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通俗理解粮食安全包括两层涵义,即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质量安全。在我国,粮食数量安全可理解为:一是要保证粮食产量满足食用、饲用等需要,二是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平稳,三是消费者能够买到自己所需的粮食品种;粮食质量安全可理解为:粮食质量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储存品质标准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等,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1 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论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如何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1.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要加强耕地保护,保证我市要足够的耕地面积,保住基本农田不被侵占,确保耕地这条红线不被突破,确保粮食稳产增产,这是保障粮食数量安全的根本;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多打深井、兴修水库,实现农田灌溉,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尽量减少我市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三是认真调查统计我市主要粮食品种的需求量,指导农民调整种植机构,以便使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满足需求;四是大力支持我市农科院和种子公司等单位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的粮油种子品种,大力推广农民种植,达到粮食高产稳产的目的;五是积极提倡粮食作物科学间种和轮作,尽量提高我市粮食总产量;六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山坡地要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低洼地要修排水沟,防治洪涝,降低我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产量的减产;七是研发推广高效的化学肥料,积极推广使用高效无害的农家肥,促进粮食增产;八是对种粮者实行经济补偿,做到补贴到位、多种多补、多种多收,这样有利提高农民及其他种粮者种粮的积极性。

1.2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一是适度增加地方粮食储备数量;二是调整地方储备粮的品种及数量结构;三是辖区内各类性质的粮食经营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保管损耗,防止粮食质量劣变造成数量损失;四是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户指导农民采取有利于粮食干燥降水、减少老鼠为害、减少粮食霉变、减少储粮害虫为害的科学保粮方式,以降低农户储粮损失;四是实行粮食经营者保证粮食最低库存制度,确保粮食库存充足。

1.3 粮食加工环节的保障措施

政府要在大力扶持粮食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改造设备、改进工艺等措施来提高产量,确保企业生产出质量合格、数量足的成品粮油。

1.4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市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部门要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健康消费”为主题的爱粮节粮宣传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文件精神,围绕消费环节促进节粮减损,深入推进粮食科普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群众节粮减损的自觉性,同时普及膳食平衡、合理营养、科学消费等理念和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节俭养德意识、营养健康意识,真正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2】。

1.5 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要求,为确保我市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应建立和完善粮食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为满足粮食应急供应保障工作的需要,我市要建立以市县(区)所在地为重点、网点遍布全市乡(镇)布局合理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真正做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无盲区全覆盖,确保严重自然灾害或紧急状态时的粮食供应,国有粮食企业应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带头执行国家粮食政策【3】。

1.6 粮食市场经营体系的完善与市场新秩序的的建立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指出,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因此应积极培育种粮农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经纪人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市县农委(粮食局)、工商局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经营的粮食市场经营体系,坚决打击无证经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一切扰乱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努力建立繁荣有序的粮食市场新秩序【4】。

1.7 建立粮食监测预警系统

在深入认真调查分析我市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我市粮食安全预警系统,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及时监测并上报我市粮食产供销各环节的粮食安全状况,让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安全现状和动态,当我市粮食生产、流通【5】、消费等环节存在粮食不安全隐患时,为市政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7.1确定重点监测的粮食种类

在我市,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等;消费环节主要有玉米及其制品、大米、小麦粉、花生、大豆、大豆油等粮油品种。综合考虑,我市应将玉米、稻谷、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等粮油品种做为重点监测对象。

1.7.2 确定粮食安全监测预警指标

从确保粮食数量安全的角度讲,监测预警指标应包括能够反映粮食生产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反映粮食流通安全的数量指标(全市平年粮食商品流通总量)、能够反映粮食消费安全的数量指标(本地区社会粮食总需求量)。

1.7.3 确定可靠的信息来源

我市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信息主要来源不外乎这几方面:一是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商务部等国家层面的信息,二是来源省农委、省统计局等省级层面的信息,三是来源市县农委(粮食局)、统计局等的信息,四是来源国际粮食市场的信息,有关责任单位和部门部门要及时准确收集并上报这些信息。

2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些充分说明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1 粮食种植生产环节措施

一是市环保局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工业三废”治理工作,杜绝或减少“工业三废”对耕地、水资源、空气的污染,降低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受污染程度,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会同环境保护监测部门,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结合每年秋季国家粮食局组织开展的国家级粮食质量卫生安全监测结果,确定本辖区内的污染地域;二是市农科院和种子管理公司要积极培育和引进推广种植对田间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具有较高抗性的粮食品种,以减少粮食作物在田间生长过程中遭受田间真菌毒素的污染【6】;三是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转基因粮油品种;四是有关部门培育推广种植对农作物病虫害有较高抗性的品种,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发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减少农药残留对粮食的污染;六是推广使用高效农家肥、高效低毒的复合肥,降低粮食田间污染。

2.2 粮食收获后待售环节措施

粮食成熟收获后,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干燥降水措施,尽快将粮食水分降到安全水分,以减少真菌毒素的感染【7】;二在进行粮食脱粒时,要尽量采取选棒(穗)脱粒,即将生霉粒含量较多的粮食棒(穗)挑选出来,然后单独脱粒,单独存放;三是有条件的种粮户要采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对脱粒后的粮食进行检测,经检测真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单独储存,定向销售。

2.3 粮食收购入库环节措施

粮食企业要对收购入库的粮食的质量卫生安全指标进行批次检验(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等可采用相应的快速检测仪进行检测),经检验合格才能入库;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对企业收购入库的粮食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粮食批次要责令企业单独保存、督促企业积极整理,经整理合格方可入库,否则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指导督促企业改变该批次的粮食用途。

2.4 粮食储存环节措施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要经常派人深入粮食企业,监测企业库存粮食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科学保粮,尤其是对经过熏蒸或已知污染的粮食要做相应卫生安全指标的监测,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2.5 粮食销售出库环节措施

粮食销售出库前,企业应对出库的粮食质量指标实行批次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单(包括质量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测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对出库粮食的卫生安全指标进行监测,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后,粮食方可销售出库[8],严禁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2.6 粮食加工环节措施

粮食加工前,首先要对原料粮进行认真清理筛选,加工环节的卫生条件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成品粮出库时,加工企业要出具合格成品粮的质量检验报告(内容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安全指标),企业不具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能力的,要经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进行批次检验并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单【9】。

2.7 粮食消费入口环节措施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10],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粮食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向城乡居民宣传如何选购优质的粮油及其制品知识,积极宣传推广普及及家庭科学储粮方法,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成品粮油的质量卫生安全监管,确保入口的粮油质量完好、卫生安全。

2.8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升粮食企业及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机构的检验监测能力,是确保有效实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手段。《辽宁省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中关于“加强耕地污染防治,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和超标粮食处置能力,禁止不合格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的考核内容,将“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作为重点考核事项,将“粮食质量监测机构建设,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业务经费保障,库存粮食质量监管”等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为完成“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这一工作目标,应做好以下工作。

2.8.1确定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查机构的性质

在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应该将市县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全部认定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本级财政全额拨款、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

2.8.2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来源

目前我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经费来源基本情况是:性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本级财政只拨付“人头费”及少量的办公经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将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2.8.3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直接决定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成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检验监测机构做好这些事情:一是质量监测机构拥有满足工作需要的实验环境,需要财政投入资金;二是实验室要配齐配好监测用仪器设备,需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三是配奇满足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

2.8.4对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为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管工作,最大限度调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对其工作情况实行目标管理,即年初由其行政主管部门与其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年终对其完成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情况,按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内容进行认真考核,对经考核达标机构的领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机构领导给予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2]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4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4-04-24.

[3]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4]国务院.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5]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Z].2014-12-31.

[6]美国谷物协会.谷物储藏[M].2011-11:236-237.

[7]预防与降低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操作规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1-3.

[8]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9]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Z].2004-05-26.

[10]国家粮食局 教育部 .关于举办2015年粮食科技活动周的通知[Z].2015-04-24.

第6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节能领跑 绿色发展倡议书

县农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

2016年6月12日至18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4日为全国低碳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关于推进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培养节能低碳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强公共机构的节能意识,形成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结合节能领跑,绿色发展宣传主题,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强化节能责任,养成节能习惯。

切实加强资源节约的责任感,率先垂范,争做勤俭节约的示范者和推动者,争做节约资源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带头遵守勤俭节约规定,落实各项节约节能措施,反对铺张浪费。积极投入到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中,要从自身做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规范节约行为,珍惜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升油、每一粒米。

二、节水节电节油,降低办公费用。

自觉养成良好办公习惯,做到爱水、惜水、节水,加强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提倡一水多用和使用再生水。充分采用自然光照明,办公室用电要做到人走灯灭,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电源,减少待机能耗,杜绝白昼灯和长明灯。提倡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上下班。

三、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节约粮食、合理健康饮食,在公务接待和自行就餐时做到按需定量不浪费,提倡光盘行为,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四、倡导绿色消费,循环利用资源。

积极倡导环保健康、循环利用的办公和生活方式,大力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垃圾分类处理,便于资源回收利用。

五、践行低碳,维护可持续家园。

第7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一、永丰县水稻均衡增产技术的试验、应用与推广情况

1. 水稻双季抛秧技术

水稻抛秧技术是利用所育秧苗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重力,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朝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项水稻种植新技术。它改变了农民插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是一项能减轻劳动强度,节时省工,增产增效的水稻轻简栽培技术。通过多年的推广,目前永丰县双季抛秧面积达到98%以上。

2. 水稻机插及其育秧技术

水稻机械栽插省工省时省力、省肥水和省秧田。具有栽植浅、宽行窄距匀称、定苗定穴标准、高产稳产等特点,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未来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大多农民责任田少,购置插秧机械会增加生产成本,所以该技术主要是在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推广使用。

3. “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

针对农民目前用种少、基本苗不足、水稻单产较低的实际情况,提倡增加用种量和合理密植,这是该县水稻单产提高的最轻简、最有效途径。在技术推广和生产实践中,用种全部要求早稻杂交种为2~2.25千克/亩,晚稻杂交种为1.5~1.75千克/亩,保证每亩栽插秧苗的蔸数早稻在2万、晚稻在1.8万以上的合理密植要求,栽足基本苗,保证有效穗,以确保稳产高产。该技术从2006年推广至今,已有95%以上的农民在应用。

4.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土壤养分分析测定,科学调配氮、磷、钾等肥料的最佳施用量和比例,达到减少肥料浪费,增加水稻产量和效益的目的。2008年以来,该县通过大量的肥效3414小区试验、肥效简比试验和土壤肥力定位监测、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等,基本上测定和掌握了全县各地肥力状况,建立了县域施肥指标体系,90%以上农民拿到了农技人员发放的“测土配方施肥卡”,并按照肥料丰缺科学施肥,减少了肥料浪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粮食产量。

5. 水稻多・多唑拌种壮秧增产技术

多・多唑是一种药肥缓释高吸水种衣剂,它既能防病杀虫,又能调节植物生长,使秧苗粗壮、分蘖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只是在播种时,用多・多唑拌种(早稻用量是药∶种谷=1∶6,晚稻用量是药∶种谷=1∶4~5),能把育秧播前的施肥、消毒、化控等多程序作业简化为水稻多・多唑拌种一次性完成。是一种保证“秧好一半禾”的轻简增产技术,该技术已在全县农民中广泛应用。

6. 水稻“三控”栽培技术

在水稻合理密植的前提下,通过控肥(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控病虫的“三控”技术,达到水稻抗病抗虫、省肥省药、增产增效。通过近年的试验和应用,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其要领和措施。它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以往农民施肥“一炮轰”的陈习,实现了“前氮后移”,满足了水稻生理需要,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通过晒田控苗和防治病虫害,大大地提高了水稻单产和效益,目前正在全县推广。

7.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根据水稻生育和高产规律,用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投入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效果。它是一种轻简实用的数字化栽培技术,是21世纪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的重大革新和发展方向。自2010年开始,该县在早稻、晚稻、直播稻等水稻生产上进行了试验,现已摸索出水稻各种生产技术指标和科学参数,分别制订了“永丰县早、晚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模式图”,为大田推广提供技术集成本土化、技术系统模式化、技术模式轻型化的高产栽培技术。由于该技术需要进行叶龄记载,准确推算,技术要求高,一般群众难掌握,因此,目前它主要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粮食科技示范户中应用。

8. 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是注重生态效益,发挥自然控制作用,强调各种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防治的一种生态、环保、高效的病虫防治技术。该县采取优良抗病虫害品种,大力推广水稻科学栽培技术,提高其本身的抗病虫能力;提倡耕沤冬闲田和收割后的早稻田;推行稻田养鸭、养鱼治虫等实用技术;结合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标准化粮田及扶贫资金建设等项目的开展,安装杀虫灯、性引诱剂等高效、安全措施来诱杀害虫;积极推广白僵菌、苏云菌杆菌(Bt)、井冈霉素等现有高效的生物农药等来降低病虫害基数,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它一直是该县水稻主要病虫防治技术,全年应用面积在84万亩以上。

9. 水稻用药减量控害增产技术

该技术是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探索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危害,采取最优农药用药组合,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护环境生态安全的水稻生产技术。该技术的要求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减少农药用量15%以上,但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要控制在5%以内。近年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已有81.5万亩水稻得到应用,每年可为农民直接减少生产成本733.5万元。

10. 水稻防早衰技术

长期以来,水稻生长后期脱肥早衰现象一直制约着水稻单产的提高。因此,该县大力推广水稻防早衰技术,即在水稻生长后期(拔节孕穗至破口期或齐穗期)喷施叶面肥(如喷施宝、防早衰剂、磷酸二氢钾等),以延长水稻功能叶和根系寿命,增加结实率和粒重。2012年全县晚稻共投入补贴和项目资金15 983元,免费发放防早衰剂喷施宝120万毫升和99%磷酸二氢钾5878千克,有效防止水稻早衰面积近20万亩。

以上技术是目前水稻生产中最轻简、最科学、最有效的先进栽培技术,是支撑粮食均衡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科技力量。

二、永丰县水稻均衡增产技术集成模式与推广成效

水稻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秧苗、返青、分蘖、幼穗分化、抽穗、结实成熟等多个生育期,各个生育期需要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科学管理,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如何应用各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适应本地环境条件下的水稻均衡增产技术集成模式,并使之互相协调和衔接、达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和高产高效,是农技推广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永丰县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应用与推广,形成了多套粮食均衡增产主要技术集成模式:一是运用水稻双季抛秧技术,“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技术,多・多唑拌种壮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与药剂减量防治技术,水稻防早衰技术等水稻均衡增产技术集成模式。二是运用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多・多唑拌种壮秧技术,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药剂减量防治技术,防早衰技术等水稻均衡增产技术集成模式。三是运用水稻双季抛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多・多唑拌种壮秧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与药剂减量防治技术,防早衰技术等水稻均衡增产技术集成模式。这几套水稻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增产效果明显,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技术可根据水稻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生长情况做相应调整,以达到轻简、高产和高效的目的。

第8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补贴;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27-01

一、粮食安全的内容及其衡量指标

(一)粮食安全的内容

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与否,应该以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为主,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考虑粮食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外贸依存系数、贫困人口的温饱状况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二)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

粮食安全的指标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等4项:1.外贸依存度,如果粮食产需缺口全部由进口来弥补,则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比值就称为粮食外贸依依存度。通常认为,该比值小于5%表明已实现粮食自给,既粮食安全水平较高。2.粮食储备水平。在观察期内用期末库存量除以总消费量得到的比值,可以反映粮食供求的紧松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一个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既全部粮食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需求量的17%-18%。3.粮食产量变异系数,一般将一定时期内历年粮食产量的标准差除以相应的平均数称为粮食产量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粮食安全程度越差。4.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水平,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粮食需求,可显著提高一国或一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

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一)耕地面积的减少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抛弃土地到相对发达的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大量土地被闲置荒废,耕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受干旱、洪涝、盐碱等自然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在我国现有耕地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酸化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

(二)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亿多立方米,而且分布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不匹配。我国水资源多分布在南方,长江以北的广大地方都缺水,黄淮海地区、华北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这些粮食主产区都严重缺水。同时,我国北方干旱严重,引起耕地沙漠化,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

(三)粮食需求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粮食浪费问题日趋严重

就国内而言,首先全国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率1%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到2020年将预计达到16亿人口,每年口粮需求量净增100亿斤。二是居民生活结构进一步改变,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剧食品的消费数量越来越大。三是人口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十一五末人口的城市化率已经提高到40%以上,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商品粮需求每年100亿斤以上。

就国际而言,全球粮食偏紧已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长期食物营养不足的人口有8.5亿多人,其中发展中国家8.2亿人,转型国家2500万人,发达国家900万人。

在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粮食浪费问题、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

三、我国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对策

(一)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

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非建设占用耕地的管理,切实遏制耕地过快减少的势头。要继续加强现代化商品粮基地建设,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供水保证率;严格控制河流污染,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减少对耕地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护和改善粮食产地环境。

(二)充分利用现有耕地,扩宽粮食生产空间,同时注意粮食的节约

完善对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初步建立起发展粮食专项生产补贴机制和对农民收入补贴制度,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同时要加强对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结合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现有农田和粮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生产水平。另外,党政机关带头进行粮食节约行动,并且形成长效机制坚决杜绝浪费。

(三)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耕地面积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更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动力。我国的农业科技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改造优化产业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强大。因此,奖励和创新科技支撑体系,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粮食安全十分重要。

第9篇:浪费粮食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67-02

桃源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大县。为此,根据桃源的实际情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努力把桃源打造成农业强县。

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桃源县粮食生产现状

近3年来,桃源县粮食生产取得了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总产增加的良好成绩。2006年播种面积12.51万公顷,总产69.25万吨,其中水稻10.64万公顷,总产60.53万吨;2007年的播种面积达到12.68万公顷,总产71.61万吨,其中水稻10.80公顷,总产达到64.0万吨;200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0万公顷,总产77.92万吨,其中水稻11.15万公顷,总产70.16万吨,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水平最高、总产最多的一年。全县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877.5kg,出售商品粮达到33.65万吨,商品率达到47%。在发展粮食生产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推广水稻良种、实用技术、机械作业,充分发挥产业优势。

1.2 存在的问题

1.2.1 种粮效益不高。近几年随着物价总体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达30%,农村劳动力工资和机械作业投入增长了1倍,生产成本增加1 500元/hm2以上;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普通籼稻价格1.40~1.57元/kg,优质稻价格5.73~6.80元/kg,农民种粮效益下降的幅度较大。据调查,一般纯收入下降750~1 500元/hm2。

1.2.2 技术力量不足。目前桃源县乡镇农科站有农技人员115人,每667hm2耕地不足1人,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基本待遇没有落实,有1/3的人在外打工,大部分人靠经营种子、农资谋生。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普及推广很难到达千家万户,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力度不够。

1.2.3 生产规模不大。全县有农户25.8万户,户均耕地仅0.33 hm2,粮食生产9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大户不多,生产规模不大。

1.2.4 防灾能力不强。近几年虽然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仅2008年桃源就投入1.3亿元,农田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但自然灾害对桃源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很大,防灾能力的薄弱将严重制约桃源粮食生产发展。

2 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措施

2.1 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2.1.1 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坚决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粮食生产问题,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推动工作开展。

2.1.2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2009年全县计划种植早稻4.82万公顷,中稻1.67万公顷,晚稻5.47万公顷,玉米0.67万公顷。各乡镇将任务落实到村、到组、到户,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4.0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73万吨以上。

2.1.3 坚决遏制双改单。“双改单”给稳定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各级政府一定要引起警觉和重视,不能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在双季稻适宜区搞“双改单”,既是对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粮食生产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政府必须坚决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对那些双季稻区只种一季稻保口粮的农户,要进行说服教育,动员他们种双季稻或者调剂给种田能手和大户。

2.1.4 真正解决耕地抛荒问题。2008年国际粮价浪潮汹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广泛关注。任何时侯一个国家的吃饭问题都不能攥到别人手里,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粮食安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线和1.2亿公顷耕地红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加大,这无疑将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和风险。因此,禁止耕地抛荒就成为稳定粮食面积的基本途径。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个确保”考核目标,把加强耕地保护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各乡镇制定考核办法,把“确保耕地不抛荒”工作与干部的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相结合。

2.1.5 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受大量农业人口的约束,粮食规模化生产程度低,加上技术条件限制,短期内提高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降低流通环节的费用开支也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优化结构、改善条件,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推广实用技术,转化科技成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尽管这几年桃源粮食单产、总产虽有所增长,但农民种粮效益却增长不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比重仍然不足50%。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从整体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09年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第2年,桃源结合高产创建活动,拟建10个6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乡镇建1个66.67hm2水稻高产示范片,每个村建1个6.67 hm2水稻高产示范片,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2 落实储备、搞活流通,发展粮食产业经营

2.2.1 落实地方粮食储备,保留购销网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桃源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71.61万吨,粮食产量全市位居第1,全省列第5位。但是这样一个产粮大县,目前政府没有掌握1粒粮食储备,一旦发生战争、瘟疫、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动用粮食储备,后果将不堪设想。在2009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天气中,政府准备调用300t糙米,但是没有着落,结果工作很被动。2009年县政府准备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储备要求,落实5 000t的县级粮食储备并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代储一部分国储、省储粮。同时,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暂停对基层粮食购销点库的变卖和资产处置,保留骨干粮油购销网络设施,严格控制改变粮食仓库性质。在进一步明确县粮食局出资人职能的前提下,建立规范的产权占有、收益、处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