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道路绿化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绿化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城市

在社会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下,城市道路绿化将成为城市人民居住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城市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所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如美化街景、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合理的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是园艺工作者必须进行分析与解决的问题。

一、概述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关于道路绿化, 狭义上仅指城市干道的绿化;广义上则包括城市干道、居住区 公园绿地和附属单位等各种类型绿地中的道路绿化。

目前,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组成不同的路网,从功能上有交通性、生活性、商业性和政治性的区分;从道路的种类又大体分主干道、次干道、区问路、小区路、园林路、滨河路和步行街等。为做好道路功能与性质相适应,配置道路绿化,规划时应根据道路的级别、性质、用地情况、道路宽度、以及市政工程设施的不同要求和绿地定额等多方面因素确定绿化的布局形式,即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或综合式,道路断面绿带的种植采用对称式和不对称式。

交通干道、快速路,用路者主要是司机或乘客,植物配置形式要简洁明快,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如:较窄的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重复频率不宜太高,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20~50米距离重复一段,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居住小区、公园绿地内各级道路,用路者主要是行人,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上,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

二、各种形式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一)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与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中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二)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

分车绿带是指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两侧。 

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l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妨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

(三)行道树绿带的植物配置

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可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如今,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会大大提高环境效益。城市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车行道隔离带的人行道绿带中,不宜配置树冠较大高空容易郁闭的树种,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

(四)路侧绿化的植物配置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路侧绿带国内常见用地绵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珊瑚树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 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 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lo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

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一)乔木的选择

乔木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故选择品种时注意以下几点: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花、果、枝

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在当地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叶片紧密,有铱荫;5.繁殖容易,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目前应用较多的有雪松、河南桧、西安桧、法桐、国槐、合欢、栾树、垂柳、馒头柳、杜仲、白蜡等。

(二)灌木的选择

灌木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因此,可按以下几点选择: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萌蘖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殖容易,易于管理,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三)地被植物的选择

据悉,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应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如今,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葱兰、麦冬、棣棠等。

(四)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1、2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

参考文献:

[1]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第2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重要性;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味及环保意识已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提高,基于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其重要性和涉及策略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自然的生活居住空间,还因为我国城市绿化过程离不开景观设计,这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和促进生态自然环境平衡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城市绿化为主要出发点,对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重要性和设计策略进行了主要研究。

1、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城市绿化过程中,并未明显体现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表现力,绿化形式以在城市街道两旁搭建花园和绿化带,种植各种净化空气的花草树木等为主要内容。这种单一性的景观设计并未及时跟进城市绿化的速度,不能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此外,还存在着绿化面积覆盖面较小,并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景观设计,这种景观设计的观赏性并未充分表达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内容,只是对城市中的个别景观进行了加强设计,不能有效促进城市绿化进程。

2、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基于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首先应坚持经济性的原则,这是指要坚持良好的城市绿化环境要与经济性和成本控制的景观设计相统一,一方面要营造出优质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对景观设计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进行考虑。

2)协调性原则。坚持协调性原则是指在城市绿化的景观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布局,要突出城市景观设计整体的协调,还要突出周围建筑空间与景观设计相协调从而实现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协调性和自然性。

3、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不仅可以在城市环境与空间当中融入自然绿色景观,为人们创造了最大限度亲近自然和享受自然的机会,还体现出城市绿化新颖和别致的艺术品味,让城市的整体形象得以提升,其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出了生态适用性。基于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首先是体现出了生态适用性,生态适用性是指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化下,其设计和配置过程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植物的抗性和耐性,北方城市在景观设计中,对深根性本地植物进行了合理配置,且对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还能较好处理。生态适用性的另一重要性是对自然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模仿,然后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协调统一,并且形成了多层次和复合型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最终使城市绿化获得了长期的优质绿化效果。

2)景观设计体现出了季节性绿化。基于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另一个重要性的体现是为了使城市景观再现出自然生态绿色,并且可生成丰富多彩和配置合理的城市空间。城市绿化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植物间的季相特征进行了充分考虑,而且使景观配置中的植物尽量达到了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绿化要求,使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出现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和枝干遒劲的绿化效果,这种季节性绿化的重要性为城市中的良好时序景观的呈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景观设计中体现的季节性绿化,还表现出深入了解了植物的四季景观表现和生长发育规律,而且还依据于各种绿化植物在季相的色彩变化情况,搭配种植了不同花期的绿化植物,这种设计能够使城市在不同季节都可以观赏到自然景象,进一步体现出了城市绿化的和谐美和自然生态美。

3)提高了城市绿化率。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另一重要体现,是提高了城市绿化率。这是指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在整体城市绿化布局中,为了更好的体现出城市的自然性和生态环保性,采取了不同的植被种植方法,比如一般会选择对称性的植物种植在城市街道花园中,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花园空间,种植不同类型的花草树木,这种极具观赏性的设计方式,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成立绿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面积。

4、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文章本部分所探讨的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策略,主要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策略和城市小区绿化下饿景观策略进行分析。

4.1城市道路绿化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1)功能设计。因为我国城市每条道路的不同性质会造成每条道路的绿化功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对道路绿化进行景观设计时,侧重点也会不一样。比如在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设计时,要考虑到安全与防护为主的主要内容,进而重点考虑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植物的尺度之间是否相协调;而对城市生活性道路的景观设计,应从静态角度去考虑通过绿化植物的运用,是否会营造出具有自然特色的绿化效果。

2)整体性设计。整体性设计是指要从城市整体对其道路绿化进行景观设计,这样可以充分表现出城市的个性与良好形象,这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再者城市整体特征的形成,还包括各条道路所对应的文化与历史,因此,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城市整体性,要从整体连续性的角度出发寻求差异,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绿化协调统一的良好效果。

3)连续性设计。连续性设计是指进行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时,还要以道路本身为出发角度,考虑到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进而统一进行绿化建设。此外,对于城市道路两侧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到道路与周边街道景观,自然景观等是一个构成系统,在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注重道路与周围环境做到相互适应和相互补充。

4.2城市小区绿化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1)植物景观设计。在对城市小区绿化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小区植物再现自然生态的目的,并且可生成丰富多彩和配置合理的城市小区居住空间。城市小区绿化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不同植物间的季相特征还要进行充分考虑,特别景观配置中的植物,要尽量达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绿化标准要求,使城市小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达到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硕果累累和枝干遒劲的绿化效果。

2)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在我国现代小区中,构建整体景观各种要素的主体还包括各类建筑物,这是因为不同建筑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刺激,还能进一步反映出城市小区景观的独具特色的特点。所以,要求在城市小区绿化的景观设计中,注重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因为小区建筑景观设计一般以造型优美和色彩协调与比例得当为总体追求,这与绿色景观设计在不同程度上不谋而合,所以,小区绿色景观设计可以对原有地形与地貌,进行充分利用,这不仅会使城市小区建筑物错落有致和艺术性,还是小区景观绿化极富观赏性,最终实现城市小区建筑与绿化景观的协调统一。

5.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另外对城市居住空间与居住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建设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我国城市绿化的景观设计,要深入了解城市绿化与景观设计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掌握城市绿化下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并对景观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加快我国城市绿化速度,才能提高我国城市绿化率和覆盖面积,最终为人们创造了最大限度亲近自然和享受自然的机会,让城市的整体形象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景观美化;技术措施

1引言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持续改造与扩张,中小城市迅猛发展。城市的规模与结构都处在巨大的变革之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地对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进行估计并进而采取相关措施设计,如何对城市道路进行景观美化,以使其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进行进一步思考与研究。

2 道路环境与交通特性的分析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处于人口与房屋密度很高的城市繁华地区,它既为周边和邻近地区居民服务,也为行驶的车辆与乘客服务,因此,在规划设计道路时必须满足沿线社区与车辆行驶所提出的要求,必须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城市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性质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为相邻地区街坊或建筑物客、货车辆进出,速度不高,流量不大的地方通服务,两侧多为对进出口要求较多的住宅、商店、文教机关等社区;二是为行程长、速度高、流量大的通行通服务,速度高,对进口控制要求较严。由于两种交通性质要求不同,故其规划设计要求相差较大。然而,实际道路设计时往往不会有这样简单明了的情况,相反会遇到很难简易判断的复杂情况,即通过通和地方通混合,甚至还有多种形式混合性的交通。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从周边环境、社区性质、出行要求、进出口分布、交通运行特性等作具体深入的全面分析,审慎决策,切实做好道路环境与交通运行特性的分析预测工作。

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技术措施

3.1进行正确的道路交通影响分析和交通量控制规划

不同的土地利用布局、性质、强度对应着不同的交通需求,合理地利用土地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举措之一。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开发强度不断改变对周围乃至整个城市的交通量分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带来新的交通问题,尤其在土地利用非常密集地区,必须系统地进行交通评估,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然而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拉开城市框架,热衷于修建高等级道路,以期将其沿线两侧的土地进行上市拍卖。土地上市拍卖后开发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道路承载能力进行超强度的土地开发,道路沿线单体建筑容量设计穷尽所能,从而造成交通问题的出现。同时,从交通量控制上看,应对交通工具与道路之间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规划。

3.2考虑道路走向与建筑协调

城市道路的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和临街建筑物获得良好的日照。首先,从防风角度考虑,在南方城市道路宜平行夏季主导风向;北方城市则应防风雪、风沙的袭击,道路走向宜与盛行风向有一定的偏斜角度;从日照要求来看,南北向道路有利于获得良好、均匀的日照,但实际上城市道路总是由东西向、南北向道路交织而成,不可能所有的道路都符合通风、日照的要求。因此,道路的朝向最好取南北和东西的中间方位,并与南北子午线成约300°~600°的夹角,以兼顾日照、通风。

3.3妥善处理景观元素的设置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动脉也是组成与显示城市街道风光、景观的走廊,展现城市风貌和建筑特色的窗口。具体地对某一地段、街道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使各构成物所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度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生活质量,给人以安适、舒心和美的享受,同时也使城市道路展示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中较为重要的即为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在道路侧带、中间带、两边分隔带、立交、平交路口、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的绿化栽植,道路绿化是城市新鲜空气之源,景观的主要元素,也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将城市各处的绿化组成一个有点、有线、有面的有机整体,为调节气候、防风、遮阳、除尘、吸音、过滤空气、改善城市卫生条件、美化城市布局等发挥良好的作用。一般应根据城市性质、自然条件、气候状况、道路性质功能与城市环境等合理地规划设计,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城市道路的绿化宽度应为红线宽度的15%-30%,规划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设计。

3.4 良好处理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众多,然而交叉口往往又是最繁华车流、人流最多的地方。交叉口的通行设计往往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的难点。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往往不决定于路段而决定于网络系统结点即道路交叉口的通过能力,交叉口范围内路面的交通负荷一般为两相交道路交通量之和,如两条交通量相等的道路相交,则交叉口的交通负荷为相交道路的2倍,这就是交叉口总是拥挤阻塞形成瓶颈难以通过的根本原因,而传统的交叉口设计很少注意这个问题,没有从网络系统的总体平衡考虑,将交叉口范围内路段予以拓宽,相反却在四周兴建一些吸引大量人流的大型商贸单位,从而加剧了交叉口地区的拥堵。为消除这个历史性的瓶颈堵口,保持道路网络系统通行能力的大体平衡,在规划用地时,将交叉口范围50-100m内的出口车道增加2~3条,使交叉口的通过能力与路段的通行能力接衡,同时,考虑排水问题,在竖向设计中,根据不同纵坡需调整路口以外道路的横坡度,以保证交叉口不积水。转弯半径的缘石埋设需要仔细计划或用图解法给出。不能按平均值推算,否则,交又口地面将是扭曲的,无法满足排水与行车要求。

在交叉口平面布置中,首先要注意转弯半径不可设置太小,太小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一般主干道取20-25m。次干道取15-20m,支路取10--15m;其次,交叉口范围内的电力线、通讯线、有线网等地面线应全部使之走入地下。交叉口密如蛛网的线路不仅有碍市容,也非常不安全,使城市景观大打折扣;其三是转弯半径直圆和圆直点行应设计残疾人坡道,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本地的文明程度;第四,若交叉口较大有圆形环岛,环岛内部不可挪作它用。在环岛内所作的设计应最能表达该市城市形象的主题思想,或作喷泉叠水,或作精品绿地,或做主题雕塑等;第五,交叉口因四周跨路应预埋各种管道,谨防日后对交叉口频繁修整,干扰正常生活和行车。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城市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综合体,城市规划也就越来越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道路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要综合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的要求,合理规划,勇于探索。其中通过交通流量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设计以及对其景观美化是道路规划的重点,其涉及建筑、绿化、交通管理等学科,综合性很强,需要设计人员眼界开阔,有前瞻性,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准和审美水平,从而设计出科学、美观、经济、适用的道路,体现出城市形象和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第4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发展;绿色接到;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被人们提出,并逐渐体现出其实用效果的一种城市设计理念。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是一种将生态循环系统融入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中的一种理念,旨在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构造更加完美的城市日常生活环境[1]。海绵城市理念比较关注水循环的利用,并且十分尊崇生态环境至上的思想,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十分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等,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下文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海绵城市发展的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理念,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让城市有海绵的特性,让城市可以高效率收集雨水,并在必要的时候释放雨水,构建科学化的雨水收集、雨水使用体系[2]。还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的方式对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城市绿化等进行相对系统地整合、治理,提升城市的水资源收集能力,并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力量来帮助城市实现自我调节。海绵城市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比较提倡利用环保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不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会通过分布式的建设系统来构建水资源利用系统,而且这种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量也比较大[3]。虽然前期项目资金以及人力的支出比较多,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二、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植物造景以及绿色街道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提升城镇绿化程度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骨架,覆盖了城市大面积的路面,可以有效减少沙尘对城市的影响,净化城市有害气体,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道路两边的植物,因为会受到汽车尾气、严寒、酷暑等多种外部不良条件的影响,所以其生存环境比较残酷。针对该情况,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必须要保证植物的基本生存要求与当地街道的实际情况相吻合,选择适应性比较强而且比较容易管理的植物[4]。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道路绿化带经常使用各种大色块手法,比较追求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但是因为来往的车辆比较多,行道树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出现问题,人工浇灌不能保证可以浇灌到所有的行道树,所以必须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喷灌设备或者是雨水收集系统等,提升行道树的生存质量。主要从雨水收集的角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因为目前国内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道路的标高必须要超过绿地[5],通过这种方式让雨水流入到道路两边的陆地当中,从上至下的实现雨水渗透。与此同时,还要将自行车道上的雨水引入到树池当中,事先在树池中构建过滤系统或者是雨水处理系统,让流经的雨水都可以储存到树池内部,从侧面增加了周围地区的需水量,便于行道树渗透浇灌,还可以有效延长其浇灌时间。

1.绿色街道景观立面设计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道路附近位置硬质地表所汇集的雨水可以真正地流入到绿化植池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设立科学合理的绿化种植池竖向标高,通过竖向标高的形式来处理种植池和路面铺装之间的关系。在设计绿化种植池时,要保证绿化种植池的高度比周围位置道路以及周围位置的硬质地表低,具体的下沉深度可以按照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水温情况以及土壤渗透率等加以分析,明确雨水、洪涝灾害等控制目标,通常可以将其控制在50mm-100mm的范围内,最大也不能使其超过200mm。路缘石要和周围道路的高度持平,方便雨水流入到其中。如果路缘石的高度超出了周围道路以及硬质地表,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设置一些缺口,缺口的高度通常均在50mm左右。通过设置缺口的方式,让雨水更快地流入种植池当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入口的位置铺设一些鹅卵石,避免因为雨水冲刷等问题,给项目使用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将溢流口设置到种植池当中,而且雨水口的高程要明显高出种植池,但是还要控制其低于地面。如果降雨量比较大[6],还可以将绿化种植池当中超出额定标准的雨水排入到当地城市的雨水管道当中。城市在降雨时会自然产生雨水径流,这些雨水径流会不断地冲刷路面上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固体垃圾等,并将这些杂物冲到种植池当中,影响种植池的正常使用。据不完全统计、雨水径流所产生的污染物,不论是悬浮物还是重金属,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前期情况会比较严重。针对该情况,可以通过初期弃流的方式来控制径流所带来的污染。综合上述各种情况来看,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绿化种植池雨水集中入口的位置来设置一些拦截污雨水的设备,以减少污雨水产生的不良影响。雨水是城市道路水资源主要补充来源,对提升地下水资源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生态雨水系统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道路土壤的夯实度太高,土壤强度过大,会导致雨水下渗速度变慢,影响到绿色街道对雨水的吸收速度。针对该情况,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土壤渗透速度以及整体渗透率。目前常见的处理办法包含下述几个方面:首先是尽量选择沙质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利用这两种土来完成项目建设,可以有效提升下渗速率;其次,还要关注机械使用环节,对于已经压实的土壤,可以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处理,优化土壤夯实程度,提升土壤下渗率。针对部分渗透性不够理想的土质,在建设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炉渣或者是一些膨胀的页岩,起到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

2.植物设计

植物设计是所有城市道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不同雨水管理的景观设施内部,会有不同的雨水量处理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雨水量不同,降雨情况难以估计,丰水期和少水期的差别也比较大。同时植物设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雨水管理景观设施坡度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植物水生的习惯以及特点来进行植物设计。在植物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情况,判定选择水生植物、还是中生植物。在选择植物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从根本上杜绝外来植物入侵;同时还要选择一些抗逆性比较强、吸附性比较强的植物。满足上述条件的植物不仅种植简单,后期养护所需要耗费的财力与人力也比较少,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满足上述各种条件之后,再考虑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质感以及植物的花期等综合性因素,择优选取。

3.景观设计

绿色街道设计,不仅要对城市道路雨水情况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尽量地满足各种城市道路景观美化效果。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发现,绿色街道虽然可以满足自然水循环过程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纯天然的方式来提升景观效果。如果通过调查发现,某位置街道改造项目可以使用一些开花的植物,比如选用水仙等,要合理地搭配颜色,结合雨水塘等对其进行综合性设计,提升植物的观赏性以及植物的实用性[7]。雨水花园是一种完全通过人工进行挖掘的花园,有时也可以借助自然形成的绿地来吸收街道、建筑雨水。将这部分雨水引入到植物根系以及土壤当中,利用其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来实现综合性效果,并通过该方式来净化雨水,让雨水可以慢速度地渗入到土壤当中,起到涵养地下水的效果,为雨水利用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雨水花园的设计初期,还需要注意充分了解当地气候状况,选择渗透性合适的土壤类型以及容易生长的低养护植物。雨水花园的建设尺度通常较小,并设置于生活性街道、住宅的旁边。在实际选址时,需要注意与建筑之间的最近距离应当在3m以上,这样能够防止水渗漏入建筑基础,或者地下室,从而造成倒灌、霉变问题。另外,雨水花园还应当远离大树,设置于光照充足的区域,保证在暴雨季节能够快速排干雨水。

三、结语

从上文提出的各种情况来看,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节水、节省空间,保证水资源和城市空间均衡发展。对其进行系统性地整合处理,利用园林工程等自然界的力量,留住降水,对降水进行净化处理,保证这部分降水的可用性。园林工程不论是建设措施还是建设模式,都必须要满足当前目标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佳的工作方案进行设计。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上文中所提出的因素,不论是景观设计、植物设计还是道路设计,都必须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上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工作的要点,之后分别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应当如何对绿色街道景观进行设计,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提升设计质量。

作者:王军锋 李娟 姚章堂 单位:中粮工程科技 (郑) 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于东飞,乔木,王云中,刘宝宝.基于GIS技术和“汇水小区”理念的城市雨水景观规划设计[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723-727.

[2]高菲.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设施的植物运用[J].中外建筑,2016,(07):115-117.

[3]马越,邓朝显,甘旭,梁行行,张哲.终端雨洪生态调蓄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沣西新城中心绿廊示范项目[J].净水技术,2016,(03):38-44+62

[4]李岩.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建筑知识,2016,(09):160.

[5]张善峰,王剑云.让自然做功———融合“雨水管理”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182-189+192.

第5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园林;水资源;节水型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99-1

21世纪全球大多数国家将处于缺水的状态,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地域广泛,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农业、工业、居民、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用水,这对有限的水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缺水严重,这大大制约了北方地区园林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园林绿化中发展节水型园林成了全社会共同探索的一个问题,既有效地节约了有限的水资源,又发展了园林事业,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我国园林绿化中的用水弊端

(一)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造成水资源浪费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园林设计人员,在具体的植物配置中,过分的推崇草坪在城市中的作用,而忽略了树木的生态学价值及环境保护作用。结果造成景观无特色,缺乏生态学效益,反而增加园林用水的负担。

(二)传统的用水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大多数的园林绿化单位还都采取人力拖着管子浇水或大水漫灌,甚至一些市政广场,城市道路绿化还依旧采取水车浇水等的落后方式,这样,几乎30%左右的水流向硬质路面,水的流失量大,利用率低,不但增加了经济负担,还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形象极不协调。

(三)园林用水来源单调

现在的园林用水多采用自来水和地下水,这就出现了有的基层单位甚至由于交不起水费,而坐等自然降水,既不能满足现有的绿化用水,致使植物生长不良,又搞不起新的绿化的尴尬局面。

二、大力发展节水型园林的具体措施

随着我国大气候的形成,园林事业的迅猛发展与园林用水矛盾的日益突出,发展节水型园林迫在眉睫。笔者通过几年基层的园林工作实践,对节约水资源,提高绿化效率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依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选取节水植物品种

园林绿化中可选取的植物品种很多,这就要求园林设计人员首先对园林植物有充分的了解,在设计前仔细对比立地环境及各种植物的抗旱性,比如:树木的需水量要少于草坪及地被植物,耐干旱树种的需水量要少于喜湿润的树种,白三叶、常夏石竹等的需水量要少于冷季型草坪等等。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模仿,照搬现成的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不是出现了一股学大连种草坪的热潮吗?但结果大部分都因其后期养护水平高,交不起水费而告终。实际上园林中有很多具观赏价值的节水型植物,北方常用的有:油松、马尾松、侧柏、枣、泡桐、皂荚、紫穗槐、刺槐、白三叶、野牛草、丹麦草、酢酱草、常夏石竹等,它们都可以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资金、用途、生态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绿化工作中科学的选取植物品种,争取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美的园林景观。

(二)引进节水灌溉的先进技术

节水灌溉早在19世纪初就在国外提出,并在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我国提出后,虽然在许多大城市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众多的县级、地区及基层绿化中还未得到推广与普及。节水灌溉是一种既满足植物的生长发育,又使水资源的利用发挥到最大效益的灌溉技术,它不同于以往的灌溉方式,是通过预埋地下管道来输送水源,通过精确地计算如空间、时间、射程、射量等来对植物进行控制,恰到好处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节水灌溉的主要方法有喷灌、滴灌、微喷灌等。现在园林绿化中因喷灌的投资少、回收快,安装方便、简单,用途最广泛,使用率最高。有实验数据表明,采用喷灌技术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高达50%。

(三)大力推广保水剂的应用

保水剂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特殊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够吸收大于自身体积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水分并将其储存起来,然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干燥而缓慢释放,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保水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拌土、拌种、蘸根等。

(四)拓宽园林绿化用水渠道

打破现有的园林用水的局限性,可采取人工收集雨水、利用经过污水处理达到国家绿化用水标准的回用水等各种措施用于园林灌溉。

第6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1、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1.1 施工现场环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1.1.1 园林工程施工环境类型分析

工程施工环境常碰到的不外以下几大类:城市公园(含植物园、动物园等专类园)、城市街边小游园、花园,单位庭园(含学校、工厂、医院、宾馆酒店),线状绿地(含街道绿化、公路绿化、河道绿化、滨涂绿化),立体绿化(含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居住区(含旧房改造、新楼盘、别墅),农业观光园(含城郊农业生态园、乡村生态观光),森林公园(含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内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含自然风景景区、宗教文化景区)等。

从施工难度及组织管理复杂性分析,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综合性农业观光园,因其规划设计要素多,施工面广,离城市较远,施工难度比较大;城市公园、大型沿江景观绿地,施工要素高的施工环境施工起来也不容易;相对而言,街边绿地、道路绿化、单位绿地,施工起来比较好做。

从施工条件分析,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城市公园花园、宾馆酒店庭园、城市街道绿化,这些环境施工条件比较好,施工组织就容易些。相反,远离都市的综合性景区,施工条件不是太好,通水通电通路都有可能不理想,因此施工难度加大。

从施工保障设施分析,良好的施工条件能解决许多前期准备工作问题,如四通一平工作就节约很低多环节。同时由于能很好解决施工人员安置问题,又节约了许多不必要的临时设施。而边缘性园林工程,施工时间长,施工环境条件不好,各种临时性设施都需要建设,并要解决施工人员长时间生活问题,所以要做的临时准备工作就多,也复杂。

1.1.2 不同施工环境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1)城市公园施工:公园施工要素类型,施工中现周边环境关系,公园园址供电供水现状,公园原有交通组织情况,公园原有构筑物及有价值植物,公园地形及排水现状等都应作业重点分析因子。公园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与相邻单位的关系,即如何处理相邻权问题;公园交通组织中运输线路设计,特别是土方运输、景石运输、大树运输比较容易造成交通问题;公园施工排水也会影响到周边环境,问题不少;施工中造成的噪音、施工垃圾如何处理也易产生问题。

(2)单位绿地施工:这类绿地以单位(如学校、工厂、居住宅区)为主,分析时要以施工要素种类、施工工序搭接、单位原有建筑空间、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级、单位岗位性质等为重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较多的是施工现场清洁情况不良,施工材料堆放不规范,线路埋管与建筑不协调,行人与施工相互干扰,植物绿化种植点面较乱等等。

(3)道路绿化施工:多以城市道路及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为主。这类环境分析要注重公路等级和城市街道等级判别,路基路沿要求,与农田旱地等关系,城市道路与周边居民关系,道路节点施工要求,服务区或加油站选址,边坡护坡要求等识读。此类工程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沿线节点满足不了临时设施布置要求,因线状移动使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力跟着移动而造成困难,街道绿化施工土方运输及排水设施要求高也容易存在问题,如果是旧路改造还可能受到车流人流的影响,边坡土方施工中夯压密实度问题,植物树木栽培中可能常出现二次搬运问题等。

(4)高空项目绿化施工:主要有屋顶花园、竖向墙体绿化及棚架式(大棚、温室等)绿化施工。此类环境施工分析重点在于原建筑样式、质量、屋面结构、墙体厚度及面积,屋顶排水设施及布设情况,棚架结构模式及支撑点情况,所用植物材料特点(根、茎、冠形),施工机械类型及使用,供电供水方式,起重架要求(移动式或固定式),防水材料类型等。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有:屋顶施工排水不好处理,施工机械不易找到安装点,植物材料常需二次或多次搬动,墙面辅设施不易做得牢固,各种线路施工比较困难,提升类机械设备运行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施工对居民有一定影响,各种埋线可能对建筑屋面或墙面造成损坏。

(5)观光园类施工:这类绿地多为生态农业观光园、乡村生态旅游景区、古镇景观工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旅游点、风景名胜区等。特点是面积大,施工面也大。分析重点应为:一是建设园址基本情况,如水源、供电、原有管网、植物群落、交通现状、居民点及分布、农田布局、地物特征、空旷地有无等;二是看现场,如有否现成建筑物,有否可用水塘、明泉,有否旧路或机动车道,有否可用的建设施工材料等。工程施工中多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交通不方便,施工人员生活不易安排,施工材料运输线路过长,四通一平工作不好做,施工组织管理面广点多不易调控。

1.2 施工准备工作方案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施工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是要明晰项目设计意图,掌握工程特点,了解工程质量要求,熟悉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施工力量。方案编制得好有利于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1.2.1 技术准备的影响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认真审核施工图,体会设计意图。收集相关的技术经济资料、自然条件资料。对施工现场实地踏察,要对工地现状有总体把握;施工单位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方案,建设单位组织有关方面做好技术交底和预算会审工作。施工单位还要制定施工规范、安全措施、岗位职责、管理条例等。做不好施工进度会受到影响。

1.2.2 施工条件准备的影响

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构配件、施工机具等要按计划组织到位,做好验收和出入库记录;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与调试;制定苗木供应计划;选定山石材料等。

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施工期限等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制定劳动定额,落实岗位责任,建立劳动组织。做好劳动力调配工作。为了更好地将将准备工作做好,可把施工中所需的人力、设备、机械等列成表。

1.2.3 施工现场准备的影响

主要是界定施工范围,进行管线改道,进行施工现场工程测量,设置平面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做好水通路通电力通电迅通及场地平整工作,即“四通一整”。搭设临时设施,如工用的临时仓库、临时办公室、项目办、技术资料室、宿舍、食堂及必须的附属设施,如临时抽水泵站、混凝土搅拌站、临时停车场。临时管线也要按要求铺设好。

要注意分析现场施工环境,确定排水方式,确定排水方向。排水措施制定时要做好相邻单位工作,征得别的单位理解以减少麻烦。对施工中可能造成的噪音源要有办法处理,周边有学校、敬老院、医院的更需要制定减噪音技术措施。

可见,如果这些工作做不到位,定会影响施工进场和施工组织,同时造成施工混乱,对施工进度控制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1.2.4 后勤保障工作准备

后勤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应配套简易医疗点和其他设施。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搞好现场防火工作,施工前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等。这种影响多在施工安全保障方面,务必高度重视。

2、以施工准备工作促进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

2.1 认识到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一些施工企业对施工准备工作认识不足,麻痹大意,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工程中不按准备工作的技术要求全面有效完成各项目工作,导致有工作漏项现象;对特殊条件情况下,如夜间、不良天气、不良土质、重要埋地管线等估计不足,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出问题;施工现场应做的事没做好,比如不挂安全标语,职责责任不上墙,交通出入口无标识导语,员工上下班检查制度不到位,施工垃圾没有堆放规划;对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没有预案,如施工现场名木古树保护技术方法,临时发现文物处理方法等;施工人员生活康乐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单调等等。因此,作为施工单位首先要有工作意识,重视施工前准备工作。

2.2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准备工作方案

制定工作方案前要清楚项目施工内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进度目标等,分析近年来本单位从事园林项目施工成功经验与不足,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加以构思推敲综合制定方案。方案中要突出关键问题的解决,例如:建立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定时、不定时到施工现场巡视制度,对项目负责人下到基层施工现场次数要有规定,并以表格形式贴于墙上,每下来一次就用彩笔标示一次;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技术员、资料员临时办公点,让施工管理员与工人打成一片,要求施工管理员、技术资料员和民工共餐,以加强交流沟通;所有技术准备资料要经过三关:项目负责人审核关、项目组团队审定关、单位领导审批关,通过反复多次核查,便能减少准备工作漏项,提高准备工作质量;体现“四多”:多制定预案,多思想交流、多教育培训、多体察民情。

2.3 要让准备工作有序到位

要按所制定的工作方案有序开展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位,注意工作流程检查,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最好将工作流程画于纸上挂在施工地墙面上,指派专业负责,天天考勤,做好记录并标注,完成项总结一项。本人在阴生植物园改造施工时就是用了这种方法,使工作十分明了有序,施工进度控制得很好。

2.4 选派优秀技术力量负责准备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经验对施工进度影响很大,优秀的施工人力资源能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主持公园绿化施工时,不论是绿化工、花卉工、园路工及土方工都选择有中级以上工种证书的技术人员,使进度得到很好控制。这是由于使用了熟练工的缘故。

2.5 按工程施工要求熟悉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的熟悉很重要,施工环境的差会导致施工方式、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的不一致。差应如本文谈及到的施工前必须认真分析施工环境,吃透施工场地各个环境要素,要组织人力多次不予考虑现场考察,记录场地因子。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元素制定出科学工作方案。比如某施工单位在一次施工中,由于对夜间施工考虑不是太全面,方案中制定的技术措施不太周到,在实际施工时,又不得不安排夜间施工,相邻单位的职工意见很大,形成纠纷,施工成本大大提高,也影响了施工进度。

3、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进度对施工成本影响很大,在施工中各施工企业均是想尽办法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为此往往在施工进度上下功夫,采用各种技术方法来加快施工进度。工程中加快施工进度方法很多,如增加劳动力、增加工作时间、加大施工面、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与机械、强化施工安全等。但施工准备工作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搞不好对施工进度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本人在施工组织管理中花大力气安排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说明,这么做效果相当好。

参考文献

[1] 刘义平.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付军.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3] 李欣.最新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与质量验收规范实用手册,2010.

第7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绿化总量;生态平衡

收稿日期:2011-10-19

作者简介:刘星火(1955―),男,山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园林苗木生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等工作。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045-02

1引言

作为人类环境的城市是在人类不断损伤自然、破坏自然的活动中逐渐扩大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城市中的各种活动以其产生的废弃物仍在继续损害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和自然环境。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园林工作者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目标。虽然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早已为人所熟知,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在美化环境、防止公害、净化空气、体育休闲和培养高尚情操等方面的作用也已被人们所接受。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认识,要求有了进一步地提高,近年国内一些知名学府开设的相关专业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时期,如何从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这是一个课题,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本文基于从事数十年园林实践工作经历,对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之间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希望能够与同道者共享,也希望为园林绿化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2城市绿化工作分析

2.1城市绿化需要整体规划、要有法律保障

对已有的绿地要统筹确保,尽快地充实提高。现代化建设中必然面临的城市改造问题,要在统一规划下保护和更好地利用原有绿地。在交通拥挤的情况下,为改善交通环境提高车速,解决出行道路畅通,目前广泛采用拓宽道路、修快速通道、建高架打遂道及近年兴建地铁,这些项目的建设有些地方仍采取那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加保护地破坏原有及周边的树木和绿地。在项目规划时就应该把它们纳入城市绿化体系中去,充分发挥城市绿线的作用,原有及周边的树木和绿地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并配套建设新的绿化景观。

对于现代城市的高层建筑来说,保留旧有的大树与之相适应格外重要。它们丰满的绿色体可以用来缓和由高层建筑所引起的压迫感和窒息感。如把大树挖走,等到建筑竣工后再配植,达到绿树成荫这种作用最少也要10年左右时间。其他如整个城市绿化合理布局、绿化与其他方面的矛盾问题很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突出绿化的显要位置,必须要有法律保障。因为只有把城市各类绿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发挥它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而这没有法律的保障是办不到的。

2.2扩大绿化范围

充分发挥城市绿化作用来达到保持生态平衡,当前的绿化水平还远远不够。应尽量扩大绿化范围,见缝插绿,凡可以绿化的部分都要充分绿化起来,增加绿量。城市绿化还有很大潜力,就道路、水体、广场、垂直、屋顶绿化而言,道路绿化,现在城市的人行道把水泥路面一直铺到墙根,在行道树周围用水泥板块盖得满满的,都是完全没必要的。其实,树木根际用大块石铺就比水泥通气透水,而沿墙脚留下0.5~1.0m乃至更窄的土地用来扩大绿化有种种好处。不但使地面绿化了,利用攀缘植物还可以绿化墙壁。

据测定,住宅建筑物的地面或墙下,受光最高的可达40%,低的也有10%~20%,比起树下的条件还好得多,因此,完全可扩大绿化范围;水体绿化,有些城市有天然的水体资源,是绿化的绝好环境,以前不是用石块、水泥砌实就是着,一般都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在绿化美化受到重视的今天,沿岸植树种花,不仅护坡护岸,而且水中培植水生植物,值得广泛推广;广场绿化,其绿化布置可以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功能,以及结合周围建筑物密切配合,相互衬托,选择树种和栽植形式,而且要充分利用林下绿化,林下可以选择阴性植物栽种,如最耐荫的桃叶珊瑚只要有1%的受光量就可以生长;城市的立交桥、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围墙等,要利用其空间扩大绿化范围,除了专门设置棚架外,还可以利用长春藤、紫藤、地锦、忍冬、凌霄、络石、木香、蔷薇、葡萄、薜荔、猕猴桃之类的攀缘植物或蔓性植物来进行垂直绿化,桥下可用八角金盘、桃叶珊瑚、麦冬等耐荫性植物绿化。

城市设计中可以在窗沿或建筑物适当部分和墙上设置种植槽,为垂直绿化创造条件,扩大绿化范围;屋顶是城市建筑的第5立面,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增、房地产空前发展,不仅使城市建筑的“热岛效应”日益突出,也使城市绿地严重紧张,进行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改善城市景观的新举措。建筑物屋顶堆积客土绿化,栽种植物的最低土层厚度如表1。

2.3丰富绿化植物的种类

绿化植物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矮小的灌木,还有各类草本植物,它们在形态、叶色及花果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赏效果,再加之和其它园林要素的有机组合,能体现出不同的园林艺术效果,起着一定的艺术功能。春季花满枝,夏季绿成荫,秋季彩叶果实累累,冬季寒林玉意,一年体现大自然的四季美景。城市绿化材料的丰富多姿,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地苗木的进入而添彩,但是其中有一些不适应在本地生长,出现病害、虫害和冻害,景观效果大打折扣,而本地具有特色的一些乡土树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弃之不用,被人们所遗忘,形成了乡土树种的单一性,这些经验和教训应当吸取,在择优引用外来优良树种的同时,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可担当绿化主角的乡土树种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2.4依靠群众提高城市绿化质量

城市绿化决不单纯是城市建设部门、园林绿化部门的事。主要还得依靠群众才能很好地普及和提高,尤其城市绿化的维护就必须普及到群众。爱美可以说是人的天性,要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普及和提高质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城市园林当局值得花些精力去做的事。

参考文献:

[1]

张敏.城市规划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2.

[2] 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1998,14(2):14~16.

[3] 陈芳清.从植物群落学的角度看生态园林建设[J].中国园林,2000(5):35~37.

[4] 富海,谭维宁.更新观念,重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J].风景园林,2005(4):61~62.

[5] 黄晓雷.初谈生态园林[J].生态科学,1999,18(3):76~77.

(上接第44页)

(2)根据需求,重新规划新的活动区域,如原有快哉亭的北门游乐设施周围,原来为经营性房屋,可随着游人的增加,活动区域显得越来越小,周遭绿地也因为游人较多而不断遭到破坏,基于这种情况,把经营性房屋改建为开敞式广场,铺设青石,设置座凳,并在路边设置小型精品绿地,这样,既缓解了游乐场人多地少的矛盾,又改善了绿化环境。并成为北门入口的亮点。

(3)原有快哉亭公园的人防区域,周围绿地面积较大,市民和游人早上锻炼的人较多,而周围又无大块的活动空间,市民和游人经常在绿地内锻炼,植物被严重踩踏毁坏,针对这一现象,特意在原地设置一小型卵石和荷兰砖铺设的广场,并植落叶栾树,树下设置座凳,冬有暖阳,夏有绿荫,这样一来,市民和游人有了活动和锻炼的空间,少有人再到绿地内去,绿地内植物也得到了保护,环境得到改善。

(4)原有快哉亭的东南门附近绿地,有长势良好的紫叶李和草地,但有大量市民喜欢晨练于此,大量绿地和树木被攀爬或者损坏,根据市民需求和管理要求,在树下置仿木树桩坐凳,这样既阻止了市民在绿地内任意踩踏,自然引导市民不再进入绿地内,而且还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小憩的好去处。

5结语

开放式公园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从技术层面上讲,管理既是建设的延续有时建设的再创性,从行政管理层面上讲,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开放性公园如果没有法制化、制度化、经常化的管理保证,就难以发挥其社会和生态效益。另外,合格的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是公园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些管理者不仅要有绿化专业技术,还要掌握管理、营销、旅游、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总而言之,公园免费开放不意味着“免管”,公园开放不意味着“放开”,免费公园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许俊.城市公园开放管理与效益探讨[J].安徽林业,2009(6):38~39.

第8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 中山市,城市设计,景观规划,景观生态, 景观连续性

1 引言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这一景观镶嵌体中发生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从内容上来分,有生物过程、非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有机物的分解和养份的循环利用过程,水的生物自净过程,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之间的过程,物种的空间运动等。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和土及其它物质的流动,能流和信息流等。人文过程则是城市景观中最复杂的过程,包括人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物流、能流和价值流。从空间上分,景观中的这些过程可分为垂直过程(vertical)和水平(horizontal)过程。垂直过程发生在某一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的内部而水平过程发生在不同的景观单元或生态系统之间。

尊重生态过程进行景观和城市规划是生态规划的核心。生态规划特别注意到传统的城市与景观规划中功能分区方法的不足,而提出土地利用应体现土地本身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由自然过程所决定的。即自然的地质、土壤、水文、植物、动物和基于这些自然因子层的文化历史决定了某一地段应适合于某种用途。从17世纪英国规划学家patric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本世纪50年代 i. mcharg的自然设计 (design with nature),生态规划发展了一整套的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论和技术,即叠加技术(overlay) (faludi 1973; steinitz, parker, 等 1976;steiner, young等1987 )。mcharg 形象地称之为"千层饼"模式(layer-cake model)(1981)。这种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实际上体现了规划以垂直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为依据,使景观改变和土地利用方式适应于生态过程。正如mcharg所说的"所有系统都追求生存与成功。这种状态可以描述为负熵-适应-健康。其对立面则是正熵-不适应-病态。要达到第一种状态,系统需要找到最适的环境,使环境适应自己也使自己适应于环境"(1981)。

然而,生态规划的千层饼模式忽视了景观中的水平生态过程,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只能反映类似从地质-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人类活动这样某个单一单元之内的生态过程与景观元素分布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它很难反映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如风、水、土的流动,动物的空间运动及人的流动,灾害过程如城市火灾的扩散过程与景观格局之关系。

始于30年代而兴于80年代的景观生态学则为解决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城市与景观的生态规划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景观生态规划时代。景观生态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naveh and lieberman 1983; forman and godron 1986; risser 1987; turner 1989;forman 1995) 。它把"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matrix)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模式。在一个人为影响占主要地位的景观中,特别是城市和城郊,自然景观和自然过程已被人类分隔得四分五裂,自然生态过程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已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将威胁到人类及其文化的可持续性。因此,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及景观规划别强调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connectivity)和完整性(integrity)(noss 1991; schrieiber 1991)。具体地讲在城市和郊区景观中要维护自然残遗斑块之间的联系,如残遗山林斑块,湿地等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维持城内残遗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地廊道。

岛屿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都有大量的科学观察证明维护自然与景观格局连续性对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意义(macarthur and wilson 1963,1967; forman 1995)。作为城市与景观规划师及管理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和伦理价值观,即所谓的隔离(连续)伦理(the ethic of isolation),它体现了人对自然过程的尊重(forman,1990)。美国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就是通过把城市中一系列绿地与自然地连接起来的而形成的杰作, 也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olmsted的代表作。这种自然过程与格局的连续伦理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甚至墓葬景观规划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即风水说对山龙、水龙绵延连续的注重(yu,1994)。所以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包括垂直过程和水平过程)是基于科学(反映了人们对维持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认识)而又高于科学的伦理和道德(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的价值观和文化水平)。此外,自然景观格局的连续性还有更广的意义,包括人类的景观体验及其认知学的意义。

2 中山市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从历届市长到城建专业人员和普通市民,城市景观及绿地系统建设在中山市都得到高度重视,"园林城市"和"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的荣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其城市景观建设之成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中山市为例,一方面为中山市进一步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提供一点参考,这也是中山市领导的期望(吴锐成,1996),更重要的是为全国其它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注意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提供借鉴。讨论只限于中山市城区范围。

2.1 景观格局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市已形成了良好的景观,集中体现在:

(1) 在区域范围内,普遍的大地绿化,使中山市有了一个良好的整体生态景观背景,即郊野景观基质。

(2) 在城区范围内,已建成了多个面积可观的公园绿地,包括紫马岭公园,孙文公园。这些新建的公园绿地加上原有的城中山丘绿地,形成了颇有中山市特色的城中绿岛景观(图1-2)。

(3) 社区绿地、各类专用绿地,街头公共绿地星罗棋布,设计讲究管理精细。

(4) 道路街道绿化质量较高(图3)

未来中山市欲求城市景观上的长足发展,应努力克服以下几方面的景观缺陷:

(1)城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上缺乏连续,城区与区域景观尚未成为有机的整体。特别在城市边缘带,自然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不到应有的尊重(图1,4)。

(2) 城区各绿地斑块之间缺乏联系,如中山公园和西山公园等均被建筑物所包围,没有绿色的生命廊道与外界相连(图5)。

(3) 一些重要的自然过程与景观格局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包括水系廊道(图6)。

所以,中山市未来景观改进之重点方向应在于加强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图2. 中山市的绿岛景观(俞孔坚摄)

图3.中山市道路绿化绿之一(俞孔坚摄)

 

图4.城市边缘所反映的城市扩展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缺乏尊重(俞孔坚摄)

 

图5.城中绿岛缺乏与外界联系的生命廊道(俞孔坚摄)

 

图6.水系廊道没有的到维护,生活污水排入(俞孔坚摄)

2.2 加强中山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的几个关键途径

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中山市可望通过以下几方面改善城区景观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图7)。

(1)建立水系廊道网络

首先,市政府提出的打通岐江两岸,建设绿化带的决定是明智的、将使中山市区城市景观大大改善,造福市民。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一绿色廊道在规划设计时应特别注重多种功能,除了作为文化和休闲娱乐走廊外,最重要的是它应作为自然过程的连续通道来设计,切忌过于精雕细刻,亭台楼阁之类,而应把南部和西南部郊野景观引入城市,并使之成为中山城区南北部郊野景观的一个联系廊道,使生物跨越城市而运动成为可能,使被城区割断的自然通道重新打开,也使市区腹地居民有机会接触自然(图7,8)。

除了岐江两岸外,建议对以下四支自然河流及排洪水系进行治理。即城东的起湾道排洪渠;城西的西河;城南的白石涌;城北员峰山下的排洪渠,其西与石岐河接,东可与起湾道排洪渠打通。这四支水系与石岐河相贯通,使以水流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流畅通连续,在景观上形成以水系为主体的"中"字形绿色廊道网络(图7,8,9)。在这些水系支流的治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否则,不利于上述理想连续景观格局的形成。

 

图8. 歧江可将郊野景观引入中山城区(俞孔坚摄)

 

图9.排洪明渠有可能改造成绿色生命走廊(俞孔坚摄)

(a)慎明渠转暗

在治理易于污染的城区明渠的简单做法是将其覆盖,明渠转暗,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对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有一定的益处。但在盖去明渠的同时,也埋葬了一种城里人能体验到的自然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填埋排水渠的历史之后,已开始回味明渠的意义,并重新考虑明渠的设计,成为城市难得之景观(thayer 1989).

起湾道排洪渠的南段已覆盖(图10),而北段尚为明渠。建议不再覆盖。在可能的情况下打通已覆盖的暗渠,使之与现有明渠连为一体。

 

图10.明渠转暗使自然生态过程被中断(俞孔坚摄)

(b)节制使用工程措施,还水道以自然本色

目前,国内对城市河渠的工程处理基本上都是水泥衬底和驳岸,裁弯取直,这似乎对排洪排污有效,但实际上这种工程措施是落后的。目前,国际先进国家已普遍反对河道治理的这种工程措施,包括美国洛杉机河流治理,都强调还河道以自然本色。拓宽河道使之成为一个水-湿地-旱地生境系列综合体,节制地使用钢筋水泥,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第一,减少工程投资;

第二,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净化污水;

第三,维护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生境。使垂直的和水平的生态过程得以延续,即可以成为自然水生、湿生和旱生生物的栖息地,也是联系城市各自然栖息地斑块以及于城郊自然基质间的生物廊道。

(c)治理污染,引注清水

除西河外,上述几个水系都已遭严重污染,主要因为城市生活污水排入其中所造成(图6)。应设排污管将污水分别处理,同时沟通通水系,引注自然清水,使污水河成为清溪。结合两岸绿化带,使河道两侧成为人们消暑纳凉,闻花香听鸟语之好处去,此也是中山市人民之理想(杨桂濂,1996)。

(2)连接城中残遗斑块

中山市城区目前保留有多个山丘而成为建成环境中的自然残遗斑块,并陆续成为公园绿地。这些绿色斑块象是城市海洋中的孤岛,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图1),与城外自然丘陵山地也没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建立这些联系是中山市整体景观可望发生重大改观的一个突破点。

建立这种景观联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a)水系廊道联接城中绿色斑块

以上述水系网络结构为联系,将城中孤立斑块连为一体,形成一种串珠式结构(图7),这就要求城市扩展和旧城改造过程中有意识地留出绿化用地,以保持山体与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如水源于山泉),也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空间。许多生物需要两个以上的生物的生存,孤立的山丘就很难满足这些生物的生存,城中自然就失去"鸟语花香"的生物景观之美。目前景观格局下,通过较少的改造就可使员峰山与北部水系相连;葫芦山、莲峰山与东部排洪渠绿带相联;紫马岭、孙文纪念公园及筹建中的体育公园与白石涌相连。这样,基本上构成城区山水相连的整体景观格局。

通过水系还可以把城中孤峰与郊野整体自然山水基质建立联系。

(b)城区街道绿化作为联系通道

目前城中绿色孤岛与主要街道绿化带缺乏空间联系,如烟墩与城区主要绿化的街道包括孙文西路,光明路等,仅有几十米之隔,却被建筑物团团围住,缺乏绿色的联接通道(图1,5)。绿色被迫退缩到一个令人窒息的极小范围内。应有意识地设计这些绿色斑块与主要街道绿地的联系廊道,并通过主要街道绿地将城区各孤立斑块联为一体。如通过湖滨路可以有意识地将员峰山。逸仙湖和烟墩联为一体,通过延龄路和莲塘路,又可把莲峰山一带与上述绿地系统联为一体(图7)。

这在旧城区改造中显得尤为重要。旧城区融合了中山市城市历史的各种文化现象,如建筑、习俗,形成了中山市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在旧城区改造中应审慎地加以保护,使之成为中山市有独特吸引力的一部分(吴锐成 1996,方敏 1996,林文辉,1996,鲍文莉,1996)。但旧城区的道路、建筑缺乏适于现代化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合理的规划,其街道狭窄、绿地空间缺乏。应该在保持旧城区原有的文化景观风貌的基础上,扩展旧城区内部的绿地,并通过道路和水系廊道建立旧城区与周围的生态联系。通过改造,使旧城区的传统的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过程都得以保持和恢复。

(c)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开辟新绿地

建立城市景观生态连续体还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增设园林绿地来实现,这需要规划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从整体景观格局出发,在关键性的局部和联接点投子,使城市景观格局形成一盘活棋,在中山市有许多这样的关键性部位,经过全面分析可作为新建绿地的部位,对全局景观会有重要影响。

(d)未雨绸缪,在城市扩展中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应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就需要分析景观生态过程,通过其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判别对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 (yu 1995a-c, 1996,1997)。中山市城区在向东南山地扩展中尤其应注意山地与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作为总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是现代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指标。象中山市这样的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先进城市,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麽?不应该仅仅增加一两个公园或美化一两条街道,而应把城市放在区域的整体景观基质中,设计城市的景观格局,使之成为区域整体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致谢

本研究得到建设部城建司园林处李如生、中山市副市长吴锐成、公用事业局局长陈鹏、市建委副主任扬桂濂、规划局副局长伍瑞家、市园林管理处主任刘炳祥、孙文纪念公园副主任刘锡求等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吴锐成 1996.认清形势,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专题论文集.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8).

吴锐成 1996.旧城更新──一个值的关注的课题.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1-2).

杨桂濂 1996.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实现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69).

叶富强 吴楼 1996. 试论中山市的城市景观风貌.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12-18).

梁焯彬 郑洁艺.1996.中山市城市性质与特色初探. 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2(59-61).

方敏 1996.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旅游·文化功能篇.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6-37).

林文辉 1996. 中山市孙文西路建筑文化及更新的思考.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38-40).

鲍文莉 1996. 中山市旧城区民居建筑形式探讨.中山市城市规划研究与探索. 1(41-43).

forman, r.t.t. 1987. the ethics of isolation, the spread of disturbance, and landscape ecology. in m. turner,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pp.213-229.

forman, r. t. t.,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rman, r. t. t. and godron, m., 1986. landscape ecology. john wiley, new york.

forman, r. t. t. 1990.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landscapes: the role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in zonneveld i.s and r. t. t. forman eds. changing landscape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harris, l. d., 1984.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macarthur, r.h. and wilson, e.. o., 1963. 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insular ziigeography. evolution 17:373-87.

macarthur, r. h. and wilson, e. o.,1967.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mcharg, i. (1969). design with nature. john wiley & sons, inc.

mcharg, i. (1981. "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 landscape planning (8):109-120.

naveh, z. and a. s. lieberman, (1983).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pring-verlag., new york..

noss, r.h., 1991. landscape connectivity: different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in hundson, w. e. (ed.), landscapew linkages and biodiversity. defenders of wildlife. island press, pp 27-39.

risser, 1987. landscape ecology: state of the art. in turner, m.g. e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disturban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pp3-14.

schrieiber, k.-f. (ed.), 1991. connectivity in landscape ec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logy. ferdinand schoningh. paderborn.

steiner, f. g. young and e. h. zube.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1987 6(2): 31-39.

turner, m. g. (1989). "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e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20: 171-197.

yu, k.-j., 1994 landscape into places: feng-shui model of place making and some cross-cultural comparisn. in, clark, j. d. (ed.) history and culture. mississipi state university, usa. pp320-340.

yu, k.-j., 1995a.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 doctoral 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yu, k.-j., 1995b.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of landscapes: concept, method and a case.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informatics'95, . hong kong, pp. 396-405.

yu, k.-j.,1995c.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1 (2): 88-102.

yu, k.-j., 1996a.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6(5):1-17

yu, k.-j.,1997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in. craglia, m. and couclelis, h., (e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bridging the atlantics. tayor & francis. pp. 480-494..

图题

图1. 中山市现状景观格局(概略)

图2. 中山市的绿岛景观

图3.中山市道路绿化绿之一

图4.城市边缘所反映城市扩展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缺乏尊重

图5.城中绿岛缺乏与外界联系的生命廊道

图6.水系廊道没有的到维护,生活污水排入

图7. 中山市绿色景观的改进方案之一(概略)

图8. 歧江可将郊野景观引入中山城区

第9篇:道路绿化的好处范文

今天召开的*地区绿委全体会议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一方面,*绿化事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青山绿地一期工程,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根据区、县级市政府换届后的人动,调整了绿委成员,成立了新一届绿化委员会。今天是新绿委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刚才,清和同志总结了地区绿委三年来的工作,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地区绿委“四大组”各成员单位也结合实际,对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实施方案以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作了汇报,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三年来*地区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年9月,上一届绿委成立以来,按照“林带+林区+园林”模式,构建*特色城市绿化体系的发展思路,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

各级绿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全面统筹全市绿化工作。与重点建设项目和市政建设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拓宽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内涵,增强了市民“共建绿色家园”的绿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林业部门树立“人本林业”理念,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以“项目林业”推动城市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林带+林区+园林”的城市林业实现模式,摸索出了“植物生态群落”的造林绿化形式,因地制宜把绿化与引导农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有机结合,拓宽了国土绿化美化的空间,开拓了林业发展的新领域。

园林部门按照“生态、自然、立体、群落化”绿化理念,以“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城市道路绿化;把绿化与景观、休闲、文化等功能相结合,建设综合性开放式公共绿地;积极推进天桥、河涌绿化,增加了城市空间绿量,城市绿地规模显著增加,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和改善。

驻穗部队以创建“绿色营区”、“生态营区”为载体,大力开展营区绿化美化活动,并积极支援地方绿化建设,充分发挥了绿化建设“排头兵”的作用。

公路、铁路部门积极参与绿色通道和青山绿地工程林带建设,为“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作出了贡献。

市水利部门结合水系建设,市农业部门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参与绿化建设。

国土房管部门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整治方针,按期完成全市采石场、采泥场的整治复绿工作,恢复了自然生态,改善了城市景观。

市计划、财政部门从重点项目立项、财政资金调配等方面给以重点保障,确保了各项绿化工程的顺利推进。

规划部门配合青山绿地工程建设,组织编制各层次规划,对城市绿地予以规划控制;同时,在规划审批中对绿地指标和布局严格把关,确保了各项绿化建设按规划实施。

广大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通过参与“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加强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美化建设,促进了部门绿化、社会绿化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通过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无论是全市绿化面积、绿地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等绿化指标的提高,还是绿化建设产生的巨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绿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地区绿委各成员单位的紧密配合和通力协作,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为我市最近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检查考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下一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开展绿化工作

市政府已请省政府向国家林业局了承办*年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申报*年国家森林城市。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两个适宜”人居环境,服务“绿色亚运”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花城”理念,以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一)加快青山绿地二期林带林区建设。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二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书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实施。在工程建设中,各区、县级市行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每一项工程要实行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工程建设各项措施、任务的落实。要认真总结一期工程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和竣工验收规范,确保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要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及工程建设、管理和保护规范,重点是制定工程设计与种植模式等技术标准,推广群落式种植理念,提高工程景观和生态效果。要尽快制定一期工程已建绿地的保护规定,探索有效的管护机制,建立生态、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巩固和扩大青山绿地工程林带林区建设成果。

(二)进一步加强城区绿化美化工作。

城区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抓好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化广场建设,搞好亚运场馆等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周围绿化,完善城市中轴线、道路、铁路沿线的绿化带建设,以及住宅区绿化、水系景观带绿化和采石采泥场整治复绿等。争取到2010年,使我市的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为此,各级建设和园林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计划得到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协调督促,充分发挥建委、市政园林局、国土房管局、城管办和各区相关单位、道路建设业主、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同时,要注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对绿化建设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全面实施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要求,将新农村绿化纳入林业建设内容,力争到2010年,使农村居民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要以16个中心镇为重点,选择中心村、市级文明示范村和城市出入口沿途村为试点,实施“一园、一带、一林网”绿化建设,提高村庄居民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点带面,逐步完成主要行政村镇的绿化。要加强对我市农村风水林的修复、改造,套种和间种乡土阔叶树种,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和物种多样性;并结合科普、观光需要修建步行小道和防火通道,设置科普、休闲设施,发挥风水林的休闲旅游功能。要充分利用农村种植风水林的习俗,因势利导,在规划、技术、苗木和资金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充分调动村民建设风水林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实施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保护好村镇已有的绿地、树木,实现村镇绿化与其他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扎实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标工作。

根据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申办办法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个层次,共36个评价指标,其中定性指标22个,定量指标14个。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在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个层次的22个定性指标已基本达标,有的还是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在14个定量指标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等11个主要指标已达标或超过,平原绿化率未达标,乡镇所在地绿地率、小集镇和村屯绿地率等2个指标有待核实。因此,林业和园林部门要尽快开展一次摸查工作,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青山绿地二期工程明年实施项目要重点解决绿化指标的达标,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大力加强沿海防护林、工业防护林、农田林网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使南部平原绿化率提高到15%,确保在*年前各项绿化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五)进一步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全民义务植树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且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考核指标。我们要在近年来义务植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和发挥全民义务植树的作用和优势,广泛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一方面,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要尽快出台《*地区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对义务植树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和奖惩考核制度,把义务植树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级绿委办要根据乡镇和街道义务植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促进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持续、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实现形式。要从实际出发,规划建立不同层次、数量和规模的义务植树基地,方便和服务群众开展植树活动。要积极鼓励和倡导以认建认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既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覆盖面,又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

三、加强绿委对绿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

近年来,各级绿委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能都得到了显著加强,在组织、协调、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绿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迫切要求各级绿委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的职能作用。

(一)切实加强绿化宣传工作。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对绿化宣传的重大作用,坚持不懈地利用传媒为绿化宣传服务,达到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意识的目的。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在加强面上宣传的同时,组织策划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植树月”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绿化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选好宣传载体。不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绿化宣传,更要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宣传阵地,让广大群众通过游览参观、植树护林等活动亲身体验森林、绿化带来的好处,认识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和作用。三是创新宣传形式。要继续通过建设义务植树公园、植树基地和对义务植树代劳费投建工程进行挂牌树碑的方式,展示义务植树的成果,向群众宣示义务植树代劳费“取之于民、用之于绿”的政策,争取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二)加大对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力度。

加强绿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关键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健全工作汇报制度。绿委“四大组”各成员单位在年中和年末书面报告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由地区绿委办综合后,送地区绿委全体委员审阅,使地区绿委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市绿化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规划统筹、协调制度。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部门绿化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报地区绿委办备案,以利于地区绿委及时掌握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协调、指导,加强对全市绿化工作的统筹,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加强对全市绿化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地区绿委要加大对青山绿地二期工程的协调督促力度,根据建设目标任务要求,检查工程施工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目标管理和考核,确保按期完成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第二,各级绿委办要加强对乡镇和街道义务植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不断促进义务植树的有序开展,提高植树成效和尽责率。第三,每年年底召开*地区绿化工作会议,组织地区绿委全体委员对“四大组”和全市的绿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推动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充分发挥地区绿委的评比表彰作用。

一方面,要继续坚持2年一次的总结表彰,对在国土绿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奖励,以更好地激励、带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投身国土绿化事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的年度评比表彰制度,发挥其促进部门绿化和社会绿化的重要作用。要切实维护“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这一荣誉称号的先进性和严肃性,对年度检查不合格的“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的单位发出黄牌警告,甚至取消先进称号。要加大“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的政策鼓励、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增强创建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五)加强各级绿委办机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