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医学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法医学;问卷调查;教学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68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证据学科。我国法医学专业教育开办至今已30年,不仅医学院校开设了法医学专业课程,政法公安院校也开设有部分法医学课程。不同专业的法医学教学目的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安排时要做到目的明确、特点突出。[1]我们通过对实习返校的法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对法医学主干学科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实习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以期指导教学方式的改革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提高我校法医学专业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1資料与方法
11资料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东医科大学实习返校的2013届、2014届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33名,其中男生76名,女生57名,实习单位为广东省各地级市和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及分局。
12方法与统计分析
被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涵盖学生实习工作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各类型鉴定的工作量、实习的心得收获、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尚需强化的专业知识等共16个题目。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发出调查问卷133份,回收133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各问题统计结果:一是835%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了简历分量,782%的学生学会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880%的学生与同事相处融洽;二是805%的学生觉得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性强,940%的学生认为法医病理学及临床学知识运用最为频繁,586%的学生认为法医物证学知识最为薄弱有待加强;三是82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到公安局一线岗位工作,仅38%的学生选择尝试与法医学无关的工作;四是男、女生分别有447%、596%参与临床检案量超过100例;882%的男生实习期间参与了超过10例尸体解剖,145%参与了超过50例DNA鉴定,474%的男生通过实习锻炼,熟练掌握了解剖操作技能;而女生参与法医病理工作较少,421%参与了超过50例DNA鉴定。男、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和表2。
3讨论
法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法医学毕业生应该掌握法医鉴定的基本技能,熟悉法医现场勘验及鉴定程序。[2]因此,法医临案实习是法医学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目前有关法医临案实习情况的调查少见报道。本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专业实习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增加了简历分量,并学会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这也充分说明实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安部门的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一线法医工作者在数量及学历水平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分工更加细致明确,以往一名法医同时负责痕迹检验、DNA提取、病理解剖等多专业工作的情况有所减少。本次调查显示,男、女生参与法医临床检案的数量均比较多,而男女生参与尸体解剖及DNA鉴定的检案数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更多被安排参与现场勘查及法医病理检验工作,女生则主要参与DNA检验等实验室工作,这直接导致实习完毕后男生对尸体解剖技能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女生,也客观反映出用人单位对于不同专业工作内容的性别要求。对于男、女生实习科目不均衡这种情况,需在实习前对学生做适当引导,并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以满足本科生掌握法医学主干学科基本技能的要求,同时在此前提下,对男、女生的法医学科目考核做些适当的侧重。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性强,其中法医病理学及临床学知识运用最为频繁,反映我校法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能较好地与实践相结合。[3]法医学学生对法医基本技能的掌握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实践教学上,[4]以书本理论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实际案例与理论结合的方式,[5]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调查显示有较多学生认为法医物证学知识很薄弱,难以应对工作需要。法医病理学、临床学及物证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其中,学习法医物证学需要掌握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适当增加学时数及实践操作,弥补学生的薄弱环节。经调查,820%的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到公安局一线岗位工作,因此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公务员考试相关课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为此我们已开始给法医学本科生最后一学期开设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培训课程,并提供报考公务员的协调指导工作,有效提高了校法医本科毕业生公务员录取率。
参考文献:
[1]袁丽法学专业法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6):104-106
[2]刘勇法医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3(2):90-91
[3]陈锐,赖小平,唐剑频,等非法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调查[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2,30(1):111-112
[4]陈瑶清,李剑波多媒体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0(20):224-225
[5]张奎,刘莉,余舰,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44-946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开设西医课堂,重视临床实践,优化和促进了中医学教育的发展。重视教材的编写,对中医学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实行“刊学相辅”,对医学研究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创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有章可循,为中医学教育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近代教育还有许多优势:继承了教育要重视医德修养的传统,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切磋的平台,是现代中医学教育的雏形。近代医学教育的这些特点和优势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目前我国的中医教育经典已经在慢慢淡化,古代和近代的特点和优势将会为未来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个参考。通过对近代中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了解,主要是希望在未来的中医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重视,深化中医教育改革。总之,近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医学教育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世界上的医学教育形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变化,人们对医疗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才质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医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从研究到教学再到培训,医学教育机构要从研究本专业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出发,再通过教学来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最佳循证医学教育”是由英国丹蒂大学医学教育中心主任Harden教授提出的,其与循证医学相联系,世界各国也进行了“最佳循证医学教育”协作,在网上交流相互的教学经验,定期召开会议,使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均得到提高。Harden教授提出的QUESTS六维度搜索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标准,有利于医学教育改革的进行。在此基础上,美国、日本等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日本开展了综合诊治教学,模拟患者,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法,对我国进行深入医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故中医学教育体制改革中,方法学应占有一席之地,多借鉴和创新出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对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
三、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发展措施
小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模式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求小学教育必须更加具有实效性,能够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小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小学教育要求能够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小学教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现在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基本是乐观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树立小学教育教学的远大目标,采取正确的措施,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小学教育。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多年来,国家、政府、老师和父母等多群体都十分关注小学教育的发展,各大学校都能够贯彻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的方针,小学教育能够自上而下地有序开展,并且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1.应试教育的印象根深蒂固
家长、学校和老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且将这些观念带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他们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学校和老师都过分看重考试,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教授文化课程,导致艺术类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时间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也会经常安排一些小的考试、测验等,这些方式虽然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是抵触的心理,这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
2.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小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如何,与教师的总体水平和素质有着很大关联。如果教师团队教学水平高,那么教学的实际成果自然也会高,反之则相反。现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数学类科目的老师一般都是专业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师教育技能和素质。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很多教师都是非专业的,不能够教授学生专业的技能,甚至存在文化课的老师去上音乐课、美术课的情况。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是不利的,因为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所教授的技能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同时锻炼身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措施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目的更多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只有在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的教育教学才会更加有成效。教师应该全面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发展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优先考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体系,提升教学实效性。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对于学校来说,要改善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首要的就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只有师资力量足够强大,才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在追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要求教师不仅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智育外的德育和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在各门学科都聘请专业化的教师来进行授课,提升课程的专业性。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
3.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计划的制订也是一门重要功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出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精心备课,并且加强课后反馈,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更有成效。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学校和教师必须要认识小学教育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制订合理的发展措施和发展计划,提升小学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6).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展
1、引言
英语课程一直以来就是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当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只关注到英语的读、说、听方面的学习,而对于英语翻译则关注不多。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造成了部分学生在英语翻译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对于英语专业教学而言,英语翻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专业性的主要特点。因为英语翻译对一个人英语的综合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更要对西方文化以及历史等方面都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翻译目的。
2、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翻译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能借助词典将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将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译成英语,理解正确,译文内容准确达意,语言通顺,基本无误译现象。这一要求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开展也指明了方向。但从当前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翻译教学日趋边缘化的趋势十分显著,不少大学将英语翻译课程作为选修内容来开设,一些大学虽然也开设了翻译课,但在师资力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造成了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质量不高。
2.1英语翻译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不少高校对英语中听说能力的重视更为突出,而对于翻译能力的提升给予的关注不高。一是对翻译教学在思想上存在有偏差。不少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甚至是教师自身都对翻译教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能够听懂、讲清就达到了要求,而是否达到精准,则无关大局;二是教师对翻译教学热情不高。不少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存在着听、说高于一切的思想,加之自身翻译能力不佳,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三是学生对英语翻译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生认为只要能够听懂就能满足未来就业和职场的要求,而对于文字是否优美、用词是否精准关注得不够,学习中浮躁问题严重。
2.2课程设计和开展形式陈旧僵化
在课程开设以及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少学校还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影响了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一是在课程设计上,不少高校在教学中将翻译的重点放在了语法、词汇等方面,而忽视了其文化特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虽然也能够较为全面表达原文的意思,但失之于精;二是教学方法不科学。课堂上更多的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课下昏昏欲睡,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多。
2.3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距离较远
随着我国与外界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要在交流的过程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专业的角度为服务对象做好服务。但在翻译教学和学习中,教师不能够针对当前时代和社会的特点,没有根据学生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制定课程计划,体现不出翻译教学应有的时效性,也不符合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需求。
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翻译是一门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而文化的差异性恰恰是翻译工作的难点,这就要求翻译者必须对文化差异有着较深的理解,掌握过硬的翻译技巧。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将翻译课看做是一门文化课、艺术课和技能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3.1端正思想,加强对翻译教学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加强对英语翻译课程的认识,将其作为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是对于学校而言,应在课程设计中将翻译课程设为重要内容,在时间安排、教师任用等方面给予重视,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对于教师而言,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为其创造敢于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感受翻译的真正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对于学生而言,要将翻译学习作为英语学习的实践窗口,检验自身综合能力,将翻译能力的提升作为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改革模式,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层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一是注重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采取举例、归纳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抽象的翻译理论,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的认识,提高翻译水平;二是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益。教师要善于发挥互联网等先进教学平台的优势,延伸教学空间,将更丰富的内容添加到翻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特别注重对西方文化的介绍,让学生更为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宗教等信息,拓宽其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3.3联系实际,加强教学与社会的关联性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未来学生就业所要面临的现状相联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是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将学习内容扩展到商务、经济、科技等广阔的领域,密切课堂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翻译教学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二是在组织方式上,学校要与用工企业进行联系,让企业将目前英语翻译工作的要求与特点向学生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的现实需要,从而提高学习的方向性;三是在考评标准上,要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的综合考评,引导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包艳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对策;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随之出现了许多的变化。尽管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受社会、家庭、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的偏差行为大量增加,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亦明显增多,有些甚至演变成影响社会局部稳定的,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性问题。这促使我们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教育观念滞后、内容僵化、方法简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等问题。
受高校法制教育观念的局限,从目前情况看,高校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大多局限于教学计划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只将学生法律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个人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二)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高校法制教育体系的确立,尤其是1986年9月大学法律基础课的开设,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很大,缺乏对民主、自由、正义的法理认识,有的只是“辅之以法的人治”观念。时至今日,部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仍然淡薄,与法治国家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他们对依法治国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国家的基本法律知之不多,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认为法律解决不了社会问题。
(三) 法制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也就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纵观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其内容设置呈现出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知识性。教材以介绍各部门法的基本规定为主,注重的是对各部门法学中基本概念、范畴、要点、难点的罗列、归纳和讲解;二是广泛性。教材对法律规范的选择多而广,涉及了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三是法学化。教材编写的基本体例与法学专业教材的编写思路大致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其实就是一部各类法学教材的缩写本,二者并无实质性的差异。由此可见,在实践中难免不少学生会将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混为一谈,误认为法制教育只不过是法学教育的入门而已。
(四)法制教育方法滞后
学校法制教育由于课程及学时的限制,只能注重某些法律知识的传授,它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需要。学校法制教育的方式也多是要求学生理解和背诵法律条文,大多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五) 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全国的一些理工类重点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基本上完成了师资队伍的改造,实现了大学生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专职化和专业化。但是,至今仍有一批高校还仍然存在大批兼职辅导员法制教育队伍未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急需继续加强改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都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应有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此外,现代社会中,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规范着公民的行为,只有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法律素质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急需加强,但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却远不能适应需要,更无法与之相匹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法、知法,使他们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而守法、用法、护法,而这对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
(一)确立法制教育的独立地位
我们认为,把学校“法制教育”视同为“观念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近年来频频涌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也许正是我们应当清醒反思“观念上的法制教育”并为其重构性设计新路径的理由。 高校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发挥,需要构建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二)改革法制教学评价方法
看法制教育是否有成效,不能只看学生懂得多少,更要看学生的行为实践。法制教育评价要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可实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让学生感到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三)改革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变单向灌输方式教学为启发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目前,大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材都是以理论为主,中间穿插少量的案例。这样,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讲,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是很难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因此,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应开展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案例向学生传递相关的法律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法律课的枯燥和难懂了。
其次,开放式教学也不可缺少。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事先不给学生留特定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法学有关的问题,而后到讲台上去讲。这样做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电化教学很重要。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选一些好的教学录象片给学生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无论是选题、制作还是法学专家学者的点评都非常好,每期15分钟,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录制下来给学生观看很受学生欢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快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学院培养工作要突出重点。要与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相结合,要以中青年骨干为重点,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
其次,建立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走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道路,将是我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长期战略选择。高等院校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高等教育办学的需要。只有充分认识到兼职教师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在高等院校内部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才能把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程小白,汪立夏,曹晋.当代大学生罪错行为典型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是指心血管病学和精神心理医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在当今的疾病谱中,心脑血管疾病为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达300万,即每3个死亡患者中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达2.3亿。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社会,因精神和心理疾病导致自杀者逐年增多,目前全球患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至少有5亿人,约占人口总和的10%。由此可见,心脏疾病和心理疾病是增加全球疾病负担的两大主要疾病。以往由于心脏病和心理疾病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在治疗中并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渐认识到心脏和心理这两个“心”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并能够相互伴发而加重疾病的发展。因此,近年来把两者相提并论,称之“双心疾病”,在治疗中也将两者共同予以考虑,并且发展为“双心医学”。
我国“双心医学”的由来及开展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并为新兴的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所取代。健康的定义也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人类个体在躯体、精神和社会功能三个层面上均维持良好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日益高度城市化、生活方式与节奏的迅速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然而,与发病率趋势、心血管医学和临床实践的发展所不相适应的是,心血管预防医学的发展还处于一种滞后状态,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情绪问题更成为“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我国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在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发现,来心血管内科就医的大量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抑郁、惊恐等。由此,胡教授逐渐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开始摸索作为一个心血管专科医生实现对患者身心服务的道路。经过多年的探索,胡教授提出了双心医学的概念。自2005年以来,“双心医学”已经在我国各地开花结果,规模不等的学术会议已经在各地召开。
如何诊断“双心”患者
对于心身疾病的患者,诊治医生首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次要有责任心和爱心,关键要推行全新的医疗模式来主导我们的医疗实践,也就是说任何疾病的诊断,除考虑生物学因素外,还要考虑导致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例如:关于心脏神经症的诊断,目前我们还没有统一、确定的诊断标准,也没有像其他疾病那样有公认的、可靠的检测手段,开具化验单或检查单检查。因此,心脏神经症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排除性诊断。如患者同意,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临床上常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包括自评心理量表、他评心理量表,如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汉密而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心理量表如同情绪化验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情绪心理问题及其严重程度,但是心理量表也有局限性,如果是阳性结果,也不能直接诊断为焦虑抑郁,还需要综合分析判断。每个心血管病医生不但要熟练掌握心血管病知识,还要掌握心理医学精神知识,这样才能及时识别和处理心血管病患者伴有的心理精神障碍疾病,减少因为忽视心理障碍疾病造成的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治疗“双心”疾病
目前对双心疾病的干预治疗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还要配合心理治疗。这有利于提高缓解率,巩固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由于冠心病共病心理障碍的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或对所患冠心病感到压力重重,需要从心理上帮助患者重新认识本病,合理解释患者冠心病的转归和预后,纠正患者不合理的负性认知,恢复患者的自信心。
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 研究显示,对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伴有显著胸痛的患者,在充分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消除胸痛等心血管症状。
体力运动为主的心脏综合康复计划(CRP)治疗 重视心肌梗死后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胸痛症状的控制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善,提倡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这些措施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或焦虑)的预防和治疗极其重要。
如何预防“双心”疾病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增大,焦虑抑郁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情绪特征。据分析,在中国各大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的患者已占1/3~1/4,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作为医生,我们要重视患者或准患者的情绪问题,分析归纳这些情绪是否是导致患者一系列症状的原因,并及时给予疏导。尤其不能给予不当解释,如仅仅因为体检发现有高血压、早搏、心电图T波变化等,就诊断为冠心病,告知患者有危险,会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情绪,加重疾病。对于一些诊断明确的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尤其是那些置入起搏器、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介入治疗后、冠脉搭桥后的患者,特别要注意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加强医患沟通,以便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以免让一些认知错误发展为心理障碍。
展望我国“双心医学”发展
由于心内科的医护人员已经习惯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对来就医的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一是不关注,二是缺乏识别这些精神心理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实施“双心医学”,就要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改变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把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首先在心内科的同一诊室,同一次查房或会诊,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一起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对专科医生进行培训,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普及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识别处理常见的轻、中度精神心理疾病的方法,营造重视身心全面健康的氛围,构建身心全面服务的人性化、理性化医疗模式。在心内科的日常医疗实践中解决这些患者的精神心理创伤。这就是胡大一教授倡导的,坚持在做的“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推出“双心”疾病诊治的专家共识,以便让更多的医生实施“双心医疗”时有据可依。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已成立以胡大一教授和于欣教授为组长的“双心”学组,但这还远远不够,应继续加强学科、学会之间的横向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投入和支持。加强“双心”医学刊物出版,举办会议讲座,使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真正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小编的话】
医学需要整合,这意味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融合。“双心医学”作为一个由心血管和精神科交叉、综合形成的学科,旨在研究和阐述医学实践目的和价值;寻
求对生命的科学理解和对个体的人文关怀的综合。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留学教育;策略
1.我国留学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形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费方式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学服务,主要包括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两种方式。
1.1.出国留学现状
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规模庞大。根据统计,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有284700人次,2011年出国人数有339700人次,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99600人次,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有413900人次,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77054人次。而且从总体来看,我国留学服务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留学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我国出国留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其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是美国30%、英国21%、澳大利亚13%、加拿大10%、香港7%。出国留学所选专业主要商业管理、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社会学等专业。从出国留学费用来看,我国赴国外留学的留学生花费在20万――25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赴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学费每年2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24000元)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生活费每年14000美元(折合人民币86800元),二线城市生活费每年为12000美元(折合人民币74400)。
1.2.来华留学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来华留学人员的不断增加。在教育服务方面也有着许多优势学科,吸引了许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据统计,2010年来华留学生有265090人次,2011年来华留学生292611人次,2012年来华留学生328330人次,2013年来华人数356490人次,2014年来华人数459800人次。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的留学生在逐年上涨。
当前来华留学专业,所学专业主要是文学、医学、经济、管理、工学、法学、教育、理学、历史、哲学、农学等。总体来说,文科专业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 医学,再次是理工科专业。按洲统计,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到70%,欧洲15%,美洲10%,非洲5%。从国家来看,来华的韩国留学生居首位,其次是美国、日本、越南、泰国、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从留学花费上来看,国外留学生来华的花费大概在6万――10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学费仅有13000―68000人民币左右,生活费每年为22000―73000人民币左右。
2.发展我国留学服务贸易的策略
2.1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
我国留学机构的国际营销做的不是很好,缺乏到国际市场上的宣传。虽然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也经常组织或参加一些关于留学服务的说明会和展览,但由于宣传方法和策略能力不强,宣传手段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市场需求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国内许多优秀的留学服务产品不能被国外所了解,造成来华留学服务贸易市场发展不够健全,影响了来华留学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我们应提高营销产略的应用。
2.2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随着我们国家的日渐昌盛,许多国家都希望与我们国家加强了解,对我们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需求也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都掀起了’汉语’潮,来华学习汉语文化的留学生日渐增多。我们国家应该顺应时机,发展我国的优势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我们国家的汉语、戏曲、武术的教育水平,这都是我们国家具有绝对有事的产品,也是来华的留学生最想了解和学习的。加强中药领域的绝对优势,深入挖掘我国在国际上的中药教育市场,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以及一些其它的中国学院,加强世界对我们的认识。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开辟国际教育市场,与国外高质量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技术,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弥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上产品质量不足的情况。
2.3完善教育体制制度
奖学金和医疗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来华的留学生。201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相关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对我国的奖学金制度和医疗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在生活费、住宿费、医疗费等方面都给予了留学生很好的条件。例如在生活费的方面来说,自2014年9月1日起,在中国留学的留学生,按照《通知》中的规定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可领取相应标准的生活费。从住宿费方面来说,在校住宿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可以由学校提供住宿,不发放住宿金。在医疗费用的方面看,我国已不再将单独设置门诊医疗费用,而是将门诊医疗费用并入生活费当中。这些都有利于国外留学生的政策将会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
2.4增加教育服务贸易的投入
资金投入的多少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决定了教育的发展程度,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抑制其国家的教育水平的增长,这样的教育水平满足不了国民对的需求,也无法满足逐渐发展的留学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在我国,政府教育投入任是主要的教育投入方式,和英、美等留学服务贸易大国来说,我国留学服务贸易投入仍然不足,教育经费投入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还没有建立,因此教育机构很难获得更多的教育资金。为了教育服务贸易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除了加大国家对教育服务贸易的财政资金投入,还可以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留学服务贸易当中,兴办民办高校,加强校企合作,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静.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及治理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2014,(03)
[2]邵秋月.中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
关键词: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现状;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越来越工业化、城市化,同时也衍生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而化学工业作为造成大规模严重环境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如今,化学工程已经开始向环境化学工程方向发展。而环境化学工程无论是在环境改善、修复,还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大略的分析讨论了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1化学工程的现状
由于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且人口基数大,工业化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还比较落后,人们对于各种基础化学品的需求远远没被满足,许多地方企业为了牟利,仍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目前,我国的主要污染有三:(1)水污染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水,而工业生产用过之后的废水回收过程过于麻烦,又没有经济价值,一般的工厂就会选择排放到山河湖泊里。由于排放量太大,超过了湖泊自我修复能力,湖泊就被污染了,这种湖水是不能喝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被污染的水量已经达到了总淡水量的76.63%。(2)空气污染我国的工业生产所用能源大多是化石能源,而绝大多数化石能源焚烧后都会产生污染气体,不回收利用直接排向大气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我国回收利用废气的技术并不成熟,很多工厂简单处理一下就排向了大气。(3)土壤污染如果把化学肥料乱填乱排,土壤就会慢慢失去活性,这种失去活性的土壤是不能耕种的。因此,原来的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化工生产最优化、实现资源回收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上面,也就是环境化学工程。
2化学工程的发展
环境化学工程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为了发展化工工业,忽略了化工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各国政府也想方设法的去改善环境。但是这些措施的作用很有局限性,并不能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增长,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人类进步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条例。1984年,在原苏联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指出:无废工艺是一种让所有的原料、能源在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循环中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的生产产品的方法,同时,不破坏环境的正常功能;在法国,也制定了《预防优于治理》的条例,来做出规定;1990年,美国将污染防治设为国案;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化公司为了开展环境友好的催化化学和反应的研究。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化学工业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从根源下手,开发出无污染工业,或者优化反应过程,将污染扼杀在生产过程中。简而言之,就是开发出新方法把对人类或者环境有害的原料或溶剂反应掉,反应出对环境无害甚至有利的材料,实现零污染,这就是环境化学工程的目的。
3结语
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2007年是睡眠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标志睡眠医学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一个独立的专业。
1 睡眠医学——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椐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疾病达90余种,其中最常见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国人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睡眠疾患如发作性睡病等也逐渐被认识。在国际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临床睡眠医学最早起源于人们对脑电活动特别是睡眠脑电图的认识。1953年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快动眼睡眠(REM),并证明其与做梦有关。此后又发现人整夜的睡眠存在周期性。非快动眼睡眠(NREM)包括由浅入深的四个时相和REM交替进行。通过脑电及其它生理学指标的测试可以全面客观了解人的睡眠结构。上世纪60年代,睡眠研究成为当时的一个热点,发作性睡病与异常REM睡眠的关系被阐明,SAS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疾病。1968年出版了人睡眠分期的国际标准图谱,一直沿用至今。此后在睡眠发生机制及睡眠物质研究方面也有了较大进展。正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大量患者的需求促进了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睡眠监测,成立了专门诊治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80年代初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技术及悬雍垂咽软腭成形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在SAS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过去25年成为国际上睡眠医学进展最快的时期。综观国际睡眠医学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1.1 政府高度重视,全民认知度高 美国继1996年第一次发表国家睡眠研究计划外,2003年再次发表120页的国家研究计划,指导睡眠研究的发展方向[1]。
1.2 组织机构健全 199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心肺血液病研究所下设了国家睡眠障碍研究中心,负责该领域的研究、教育、临务及与其它相关部门关系的协调。分别于1996年和2003年制定了国家睡眠研究计划。在美国睡眠协会(1987年)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睡眠科学院(1999年),制定相应的认证标准及执业观范、具体执行科研及教育计划的实施[2]。目前已有5 000余名会员。另外还有许多专门基金会支持科研及科普教育活动。在国际上,已于1987年成立国际睡眠研究会联盟(WFSRS),成员包括亚洲睡眠研究会(ASRS)、美国睡眠科学院(AASM)、澳大利亚睡眠协会(ASA)、加拿大睡眠研究会(CSS)、欧洲睡眠研究会(ESRS)、拉丁美洲睡眠研究会(LASS)及美国睡眠研究会(SRS)。为适应临床睡眠医学发展的需要,近来又更名为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WFSRSMS)。为促进临床睡眠医学的国际交流,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WASM)于2004年成立。亚洲睡眠研究会(ASRS)于1994年成立,至今已有12个亚洲地区的睡眠研究会作为成员。
1.3 学术交流活跃 欧洲及美国每年均召开睡眠年会,以美国睡眠年会规模最大,2004年年会收到论文摘要达940篇,参加者达5 000余人。
1.4 学术刊物种类及睡眠专著出版量增大 随着睡眠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医学的进展,睡眠相关的著作大量出版。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均发表大量的睡眠相关论文。睡眠专业杂志的种类迅速增加,到2004年止,除Sleep(美国)及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欧洲)外,Sleep and Breathing(德国),Sleep Medicine(美国),Sleep Medicine Review (法国),Sleep and Biological Rhythms(日本)均是近几年出版发行。近年来出版了大量的睡眠医学学术专著,具不完全统计,多达八十多种。
1.5 多学科协作,睡眠医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临床睡眠医学逐渐成型,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主要表现在:(1)建立了独立的认证体系,特别是在美国,睡眠医师及技师资格考试已成为必需,将于2007年,出台更为宽松的考试政策,2003年底2004年初通过认证的专业医师已达2 500人;(2)专业学会通过认证、制定诊断及治疗指南形成了规范的诊疗体系;(3)建立了完整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制度,2003年底2004年初AASM认可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达50个。美国胸科学会还发表了有关呼吸科医师从事睡眠专业的培训及技能纲要。除专业学会的学术会议特设培训课程外,医学院的教科书如希氏内科学等均有专门课程作为学生必修科讲解。(4)除睡眠中心外,在某些有条件的大医院如哈佛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均已设立独立的睡眠医学科[3]。
近年来,国际睡眠医学发展进程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临床睡眠医师为主要成员的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WASM)成立并在德国柏林成功召开第一届学术大会。原有的以基础睡眠研究为主的国际学术组织如国际睡眠研究会联盟(WFSRS)也更名为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WFSRSMS)。(2)有睡眠医学领域“圣经”之称的《睡眠医学的理论与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第四版发行,《睡眠疾病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第二版出版。这两部具有指导意义的专著除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外,特别突出了临床医学实用的特点。(3)美国决定睡眠医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国家医学教育委员会将相关内容纳入医学生必修内容,2007年开始在内科医师执业考试中正式纳入独立的睡眠专业医师考试,一改过去由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单独进行的模式。
2 睡眠呼吸医学——睡眠医学发展的先驱
从临床睡眠医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睡眠呼吸障碍(SDB)诊疗及研究方面的巨大进展是推动睡眠医学成型及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主要归因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SDB为多发病、常见病,但尚待认识。国外的人群患病率达2%~4%,国内也不低于此数。随老年、体重增加,发病率会进一步上升,SDB的患病率与COPD及哮喘不相上下。(2)SDB是一严重疾患,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显著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SDB可以治疗。特别是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能够彻底逆转SDB的病理生理改变,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降低医疗费用[4]。其它睡眠疾患均为少见病或无重要病理意义,例如失眠尽管患病率高,但多数患者并无严重并发症,也不会增加死亡率,相反有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的寿命略长。在国外的睡眠中心中,SDB患者占就诊者的80%以上,也是睡眠中心的主要收入来源(80%以上),在国内该比例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大家对失眠等睡眠疾患的诊疗有很长的历史,但只有在认识了SDB且其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睡眠医学才得以发展的原因。在美国,除少数为可以诊治各种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外,多数为只诊治SDB的睡眠实验室。随大家对SDB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肺科医师在睡眠医学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人生的1/3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与其它疾病的关系及睡眠疾患本身对健康的影响应该得到呼吸科医师的重视。国外的初步调查表明,呼吸科医师门诊过程中约10%~40%的就诊患者可能与SDB有关。例如不少长期慢性咽炎患者的病因可能就是SDB。生理睡眠引起的呼吸功能改变及通气量降低在正常人并无重要病理意义,但对存在基础呼吸疾病的患者,这些改变可能加速白天的血气紊乱,诱发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在成功撤离机械通气后,可能在睡眠时出现CO2升高而需重新插管,导致撤机失败。例如,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白天的CO2潴留常与呼吸肌力降低不平行,呼吸衰竭的发生可能与睡眠通气不足有关;COPD患者如合并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其呼吸衰竭及右心功能不全发生早、程度重,部分患者只需在睡眠时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即可纠正白天的呼吸衰竭。SDB的本质是一种呼吸衰竭,深入认识睡眠呼吸生理对提高呼吸衰竭救治的水平十分必要。
另外,非呼吸性睡眠障碍也常常可能是某些呼吸系统疾患的并发症,例如茶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失眠,夜间哮喘发作导致的睡眠紊乱等。由于目前从事睡眠专业的医师较少,呼吸科医师也常遇到有关SDB甚至其它非呼吸性睡眠障碍的会诊及咨询请求。特别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正压呼吸机,其发明及改进均有赖于睡眠呼吸医学的发展。正是在全身并发症相对较少的SDB患者身上积累了较丰富的应用经验,然后才推广应用于病情较复杂的呼吸衰竭患者。另外,在临床睡眠呼吸医学实践中,培养了相关的呼吸治疗人员。
睡眠呼吸医学本身所涉及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睡眠打鼾。SDB的疾病谱很广,成人SDB包括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HS)、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与COPD合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SDB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陈-施呼吸。睡眠呼吸紊乱的模式除包括传统的阻塞型、混合型及中枢型三种外,由上气道部分塌陷时导致的睡眠通气不足(sleep hypopnea)、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甚至气流受限(flow limitation)等均具有重要病理意义。而且,上述呼吸紊乱具有相互关联、渐进发展的趋势,成为一个连续的疾病谱。
正常呼吸气流受限打鼾UARS低通气呼吸暂停呼吸衰竭
SDB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睡眠医学涉及多个学科。国外该领域的从业医师来源主要来自于呼吸、神经、心理、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国内与此基本相同,但耳鼻喉科医师的比例较高,而且在学科建设方面耳鼻喉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书籍的出版、学习班的举办等,最重要的是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疗已列入耳鼻喉科十五攻关项目。从AASM认证的从业医师构成情况1995到2004年十年间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单纯从事睡眠医学工作的睡眠科医师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具有呼吸专业背景。普通内科大夫在该领域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多数患者来源于心血管科、老年科,将来睡眠医学的队伍中这些专业背景的医师也会增多,但呼吸科医师一直是睡眠呼吸医学的主力军,随简便的初筛仪的应用日益广泛,无创呼吸机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呼吸科医师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美国目前的认证、培训工作主要由AASM完成,由于肺科医师的主导地位,将来很有可能在呼吸专业学会(如ACCP)内部建立独立的认证、培训体系,以利于学科的发展。
3 如何做好睡眠呼吸医学的学科建设
睡眠呼吸医学的发展及广大患者的需求,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机会。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气道的呼吸功能;(2)呼吸调控及睡眠呼吸生理从研究走向临床应用;(3)为无创通气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通气技术、呼吸治疗人员保障。
近年来国内在呼吸学会的领导下在学科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成立了呼吸学会睡眠学组,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出版了诊疗指南,开展了靶器官损害的多中心研究,组织编写睡眠呼吸医学,相关内容己列入医学生教材。在新制定的专科医师培养方案中,有关SDB的相关知识已列入其中。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1)制定正规的培训要求及方案。(2)建立技师的培训及认证体系。(3)在医学生课程、呼吸专业研究生及住院医生的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相关的必修内容。(4)条件成熟时开展睡眠中心的认证。
【参考文献】
[1]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A).2003 national sleep disorders research plan[J]. Sleep,2003 ,26(3):253-257.
[2]Shepard J,Buysse D,Chesson A,et a1.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leep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J].J Clin Sleep Med, 2005,1(1):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