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病日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预防病媒传播的疾病。为突出强调这类疾病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宣传口号。
病媒是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向其他人(或动物)传播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生物,如蚊子、苍蝇、蜱、螺等。病媒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黄热病、利什曼病等,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难以获得安全饮用水和环卫设施的地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这类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每年导致100多万人死亡,10亿多人感染。其中,疟疾致死率最高,2017年估计造成62.7万人死亡。蔓延最快的是登革热,发病数量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30倍,威胁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亿人口。
全球半数以上人口面临感染这类疾病的风险,其中最贫困人口受到的影响最大。而环境变化、国际旅行和贸易的增加以及城市化等,使得更多的人接触到病媒。病媒传播的疾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也严重妨碍全球减贫努力和可持续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病媒传播的疾病全部可以得到预防,而预防这类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始终是控制病媒。该组织呼吁国际社会重新重视病媒控制,加大投资力度,并加强安全饮水供应,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同时,除卫生部门外,各个国家和地区还应统筹和协调包括环境、农业、水、城市规划以及教育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摘要从农业防治、物理与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农药防治4个方面总结了茶叶安全生产病虫害控制技术,以供茶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茶叶;安全生产;病虫害;控制技术;山东日照
茶树属热带作物,北方茶树从南方引进后由于温度低、湿度小、新园多,病虫害的发生较南方偏轻[1-2]。调查表明,目前在茶树病虫害造成的减产中,虫害占90%以上。日照茶区虫害有2纲4目11科15种,按为害面积及为害程度的大小,分别依次为小绿叶蝉、黑刺虱、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等。从历年发生的数量及为害程度比较,日照茶区主要虫害有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3种。由于茶树不同于其他作物,茶树的生长季节即是采收芽叶、的收获季节,因此在虫害防治上即要把害虫控制住,使之不再蔓延发展,又要使采摘的茶叶加工后农药残留不超标。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的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天然、环保、高品位、高质量的健康安全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在茶树病虫害的防治上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要掌握病虫发生的规律及所处的环境条件,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总体考虑,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在保持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把病虫发生的数量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为此,近几年来对茶叶的安全生产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采取了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取得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农业防治
1.1合理建园
实践表明,微域性气候条件好的茶园,茶树生长好,病虫害就少。反之,土壤瘠薄、微域性气候差的茶园,生长差、病虫害就多。为此,实现茶叶安全生产首先要在茶园的建立上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与茶树生长相适宜的园区,要远离水和空气等污染源。
1.2生态调控
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工程,使园区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控茶树病虫害。设立防护林网,主林带可设在山脊、风口处或在茶园西侧、北侧栽植乔木、灌木4~6行;副林带是主林带防护效果的补充,可设在路边、渠道旁、地埂上,一般栽植乔木、灌木2~3行。日照地区常用树种有黑松、侧柏、蜀桧等;然后在园区内栽种观赏木本花卉,达到四季常青、三季花香,实现生物种类多样化。通过几年的试验调查表明,蜘蛛对小绿叶蝉的抑制作用达到40%以上,螳螂和瓢虫对小绿叶蝉也有一定的捕食能力。为此,建立生态茶园,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禁止使用对天敌伤害大的农药,以充分发挥天敌对病虫种群的抑制作用,将害虫的数量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还要允许有少量病虫害存在,以提供天敌的食料,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1.3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强的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基础,通过对品种园的调查也证实了品种不同,其危害程度也不一样,日照地区群体中由于叶片厚、抗寒性强,对病虫害的抗性明显高于从南方引进的茶树品种。如浮来青、河山青和日照茗绿等。
1.4合理密植
试验表明,合理密植能改善茶园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场所,还能增强茶树的抗性。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的茶园调查表明,密度大的茶园,小绿叶蝉、粉虱、叶螨、介壳虫等,都多于密度小的茶园。另外,茶园间作花生的与不间作花生的比较,小绿叶蝉及粉虱都明显增多,个别茶园的虫口密度高于30%。为此,在种植时应采取双行或单行合理密植,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及早形成健壮旺盛的树干分枝,使茶蓬通风良好,这既是茶树持续高产稳产的基础,又可提高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3-4]。
1.5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调查表明,当茶树营养不足时,抗病力降低,容易感染茶云纹叶枯病等病害,偏施氮肥往往会加重叶部病害,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以减轻茶叶叶螨的发生。增施农家肥或生物肥对叶螨的繁殖不利,有防治叶螨的作用。另外茶树长势健壮,芽叶萌发力强,而采摘茶叶的批次多,这使以芽叶取食,繁殖的蚜虫、小绿叶蝉、绿盲蝽、卷叶蛾等初孵化幼虫等通过采摘可以降低其为害。灌水和排水方面,调查表明,茶叶瘿螨,茶云纹叶枯病等多在干旱季节发生蔓延,为此在春、秋旱时要及时灌水,可以抑制病虫害和叶螨的发生。茶树的烂根病在地下水位高和易积水的茶园中发生较重。为此,夏季在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涝。
1.6合理采摘与修剪,适时退土深耕
秋末冬初,清扫茶园,剪除病虫枝和细弱枝,清扫园内枯枝落叶,铲除茶园杂草,并其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虫源。分批多次采茶可直接去掉为害芽梢嫩叶的病虫害,如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害虫,要合理采摘,防止强采、捋采,以免造成伤口,为茶轮斑病等病菌提供入侵的途径,加重病害的发生;合理修剪,及时疏除或剪掉病虫害枝叶,防止病虫害的蔓延。春分后撤除风障,结合退土和施有机肥将残枝落叶深埋于地下;白露时进行茶园深耕,可以把即将越冬的病虫害埋于地下,或翻在地面上冻死被鸟食之,能减少尺蠖类、刺蛾类和茶云纹叶枯病等病虫的越冬基数;春茶结束后进行深耕,可使土中病虫害(如茶苗根结线虫病)翻于地表上被日光高温晒死。
2物理与机械防治
2.1利用昆虫的趋光趋化性进行诱杀
茶园采用灯光、挂糖醋罐、挂性诱剂(诱芯)、诱饵及粘虫板等来诱杀害虫。据岚山区巨峰镇常家庄子茶园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的调查:开灯时间为20:00至翌日4:00止,平均每盏灯杀虫50 g/d,高峰期可达260 g/d以上,有效抑制了卷叶蛾的发生;利用昆虫对黄颜色的敏感性,先后分别在岚山浏园生态茶园、日照碧波相加楼茶基地、北垛春有机茶园及巨峰常家庄茶园等,采用黄色粘虫板来防治黑刺粉虱、茶蚜、绿盲蝽等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95%以上,1年内不需喷施杀虫剂。
2.2人工捕杀
当虫害发生期间,利用害虫的群集性和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或振落捕杀。对蛀干性害虫可用氧化乐果10倍液、敌敌畏50倍液灌注虫口或用细铁丝插入虫孔刺死,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刮除大枝干上的角蜡蚧[5]。
2.3其他防治措施
一是棚内用熏蒸法、控制虫害发生。二是采用特制的吸尘器吸收叶蝉、粉虱等成虫。三是利用太阳光的高温曝晒土壤,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等。
3生物防治
3.1以虫治虫
调查表明,日照茶园寄生性昆虫有寄生蜂和寄生蝇等,如松毛虫寄生蜂寄生在茶小卷叶蛾的卵内,寄生蜂在蚧类、粉虱类上寄生率均很高;捕食性昆虫有瓢虫、草蛉、捕食螨及捕食性盲蝽等,红点唇瓢虫捕食茶树上的蚧类,茶园中的捕食性蜘蛛种类,调查发现有50余种,这些天敌可控制茶园中的主要害虫,达到以虫抑虫的作用。
3.2以菌治虫
日照茶区近几年采用有益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一是利用细菌治虫。利用苏云金杆菌及其变种青虫菌和杀螟杆菌(现已制成商品,简称为Bt制剂)。苏云金杆菌可产生毒素,使用后1~10 min内可使害虫麻痹,停止取食,直至死亡。调查表明,苏云金杆菌对刺蛾防效可达96.3%。二是利用真菌治虫。利用白僵菌防治茶小卷叶蛾等,使用浓度为0.1亿~2.0亿个孢子/mL,白僵菌主要是通过和昆虫皮肤接触或孢子经口吞入肠道,使害虫停止取食,3~7 d后即死亡。三是利用颉抗微生物防治害虫。茶园可施用5406菌肥防治根部病害;喷施增产菌防治茶云纹叶枯病,既有肥效,又对病害有颉抗作用。
3.3以病毒治虫
利用病毒防治害虫病毒具有持效期长、有效剂量低、对环境较安全等优点,但是其也有许多局限性,日照市茶园目前已处于试验阶段。调查表明,生物防治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防治效果常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见效较慢。为此,生物防治必须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的防治效果。
4农药防治
4.1采用生物源、矿物源、病原微生物等农药防治
生物源(植物、动物)、矿物源农药是从某些植物、动物矿石中直接提取的有效杀虫成分,不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合成的农药,病原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工业方法大量繁殖其活体并加工成制剂来应用,主要种类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制剂。目前日照茶区应用最广泛、防效又好的是植物源农药。据浏园、碧波2个茶厂3年试验表明,藜芦碱、三保奇花、绿浪及果圣等防治日照茶区三大虫害(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螨类)效果显著。试验茶区随机取样的茶叶经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检测,不含有任何农药残留,是目前生产有机茶的首选农药。这4种药剂可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
4.2化学农药防治
当前日照茶区生产中,茶叶中的残留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及化肥所致。今后在茶园的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学农药,推广使用复混农药,以降低农残指标,提高茶叶质量。
5参考文献
[1] 朱俊庆.茶树害虫[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96-104.
[2] 冯明祥,姜瑞德.崂山茶区茶叶瘿螨大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J].中国茶叶,2003,25(2):24-25.
[3] 邱中连,袁洪刚,冯志花.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茶叶通讯,2005,32(4):44.
第18个世界爱滋病日活动总结
2005年12月5日
为了认真贯彻鸡计生协[2005]37号文件精神,做好今年第18个世界爱滋病日宣传活动,虎林市计生协结合鸡西市计生协〈〈通知〉〉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着重开展以下几项宣传活动。
(一)、认真做好全国预防爱滋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11月28日,市委、市政府组织收看了全国预防爱滋病电视电话会议,市委、市政府对预防爱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十分重视,会上对全市的预防爱滋病宣传活动做了统一部署。这次会议后,为了贯彻落实好鸡西市计生协和虎林市委、市政府的会议安排,市计生协立即召开会议。会上,传达了全国预防爱滋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学习了鸡西市计生协文件精神,并下发《虎林市计生协关于开展‘第18个世界爱滋病日’宣传活动安排》的通知。对全市计生协开展宣传活动做了具体安排。版权所有
(二)、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宣传预防爱滋病知识。12月1日是第18个“世界爱滋病日”,为此,市计生协组成4个组,组织宣传车、秧歌队沿街宣传爱滋病预防知识,在大厦门前、客运站门前分别成立预防爱滋病知识咨询台,释疑解惑,散发宣传单、宣传品、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在“世界爱滋病日”宣传日活动期间,我市出动宣传车一台,张贴宣传标语、横幅137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品5000余份,解答有关预防爱滋病知识方面问题116个,发放安全套20000多只,参加活动人数达300余人。为了搞好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普及有关预防爱滋病基本常识教育,12月1日,市计生协会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一道为市逸夫中学,市一中、三中播放了预防爱滋病知识主题片,并发放有关预防爱滋病知识宣传资料,使全市中学生普遍受到预防爱滋病基本常识教育。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核磁共振成像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04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儿在围生期发生缺氧、窒息等情况, 致使患儿脑组织遭受缺氧、缺血损伤而引发的新生儿脑部疾病, 意识障碍、肌张力与神经反射改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检测中CT及MRI是诊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两种常用方法, 本研究对比分析CT及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男34例、女33例, 年龄1~7 d, 平均年龄(3.14±1.29)d;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标准[1]分为:轻度40例、中度18例、重度9例;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先天性疾病患儿, 由低血糖、炎症等导致的脑损伤患儿。
1. 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CT诊断及MRI诊断。
1. 2. 1 CT检测 患儿出生1~7 d内进行;使用GE16排CT进行检测, 扫描参数设定为350 mAs、120 kV, 矩阵为512×512, 层厚与间距均为5 mm, 自颅顶至颅底进行扫描, 窗宽90 Hu、窗位40 Hu, 连续轴位扫描。诊断标准[2]:①轻度:病灶分布于患儿两侧大脑额叶, 灰质及白质之间存在明显界限, 病变部位为点片状;②中度:病灶范围超出两侧大脑额叶, 灰质及白质之间存在界限模糊, 病变部位为大片状;③重度:病变为弥漫性低密度灶, 灰质及白质之间未存在界限, 患儿脑池及脑沟变窄甚至消失。
1. 2. 2 MRI检测 患儿出生5 d及2周后进行;采用GE1.5T高场MRI进行检测, 采用横轴位T1WI、T2WI、T2FLAIR像、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矢状位T2FLAIR像检测。诊断标准[3]:①轻度:病灶未有明显占位, 病变位于患儿两侧大脑半球, 双侧枕叶、颞叶、额叶白质区存在点状或片状信号, 病变累及脑叶
1. 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及患儿颅内出血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 CT诊断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30例、中度23例、重度9例, 正常5例, 检出率为92.54%(62/67);MRI诊断出轻度35例、中度22例、重度10例, 检出率为100.00%(67/67);MRI检出率高于CT(χ2=5.194, P
2. 2 两种方法检测颅内出血情况比较 CT诊断患儿脑室周围出血1例(1.49%)、脑室内出血1例(1.49%)、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16.42%)、基底节区出血1例(1.49%), MRI诊断患儿脑室周围出血1例(1.49%)、脑室内出血2例(2.99%)、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49%)、基底节区出血7例(10.45%), CT诊断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低于MRI,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高于MRI(χ2=4.786、9.153, 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变化较为复杂, 通常表现为患儿脑部缺氧导致有氧代谢水平降低, 脑血管调节功能因脑水肿、脑缺血发生紊乱, 该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 且多数患儿存活后会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 及早做出诊断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近些年, 随影像学不断发展与进步, CT及MRI检测成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CT检查属低剂量辐射扫描, 符合新生儿低辐射耐力的特点, 不会损伤患儿脑部组织, 且CT可清晰呈现患儿颅内出血范围及部位。MRI检查安全性较高, 适用于全身各系统检查, 对颅脑检测效果尤为显著。MRI具有较高组织分辨率, 可通过大脑灰质与白质间的信号对比将患儿大脑解剖学结构清晰显示出来, 且对微小病灶如基底节区出血有较高检出率。在本研究中, CT诊断检出率为92.54%, MRI诊断检出率为100.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T诊断在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低于MRI, 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高于MRI诊断(P
综上所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 MRI检查效果显著, 对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较高, 但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较高, 应结合两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 纪永佳, 张举珍, 陈彦香, 等.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7(9):1095-1098.
[2] 徐恒昀, 曹和涛, 徐金标.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及MRI诊断比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 35(1):32-35.
关键词:农产品;向日葵;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则
全面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治原则。
2 向日葵黄萎病
2.1 症状
向日葵黄萎病又叫半边疯、黑心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该病多从向日葵开花结果后发病,先是自下而上或从一侧的叶片发病,随后向全株发展,所以称“半边疯”。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黄斑,随着黄斑的扩大,颜色也由黄色变为褐色。病株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在恢复,叶缘上卷,叶片变褐,并不断由植株下部向上方发展,严重时病叶脱落、落花、落果或病株枯死。纵切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故称“黑心病”。在向日葵上引起黄萎病的症状有3种类型,即枯死型、黄斑型、黄色斑驳型。其中枯死型:植株矮化严重,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情扩展快,常致整株死亡;黄斑型: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而上形成掌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植株不死亡;黄色斑驳型:植株矮化不明显,仅少数叶片有黄色斑驳或叶尖、叶缘有枯斑,叶片不枯死。病情自下向上发展。
2.2 病原
向日葵黄萎病,病原称黄萎轮枝菌或黑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2.3 侵染循环
该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坦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土壤中病菌可以存活6年以上,在当地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和带菌土壤或杂草,借风雨、流水、人畜和农具等传到无病田。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及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内繁殖,并发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
2.4 发病条件
向日葵黄萎病是我国向日葵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发生在成株期,低洼地、种植密度大易发病,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一般在6月中旬平均气温为22 ℃左右,降水量比较多,气象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这时正值向日葵现蕾期,是黄萎病发生始期,提醒农民朋友要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2.5 农业防治
严格进行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至少要有3年以上的轮作期,如与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轮作效果好;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减少病源,发病的茎秆要及时烧毁,以防病害扩散蔓延。
2.6 化学防治
2.6.1 种子处理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
2.6.2 土壤消毒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3 kg/667 m2~1.5 kg /667 m2,拌适量细土30~50 kg制成药土,撒在土壤表,然后进行翻地。
2.6.3 药剂防治
关键词:非耕地日光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防治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积极发展非耕地日光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戈壁滩昼夜温差大,沙尘暴、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持续低温、夏季持续高温,对非耕地日光温室有机生态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影响极大,导致蔬菜生产上生理性病害常有发生,尤其是黄瓜发生生理性病害的现象尤为突出。
1 黄瓜高温障碍
1.1 症状
日光温室黄瓜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在放风不及时或通风不畅的情况下,棚内温度有时高达40~50 ℃,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危害。
1.2 病因
温室内温度高于40 ℃,基质含水量少,在这种情况下植株生长加快,易疯长。
1.3 防治方法
选用耐热品种;加强通风换气,使棚温白天保持在30 ℃以下,夜间控制在18 ℃左右,相对湿度低于85%;浇水时间最好选择上午8-10时进行,晚上或阴天不要浇水;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5~7 d喷1次,连喷3次;遇有持续高温或天气干旱,棚室黄瓜蒸发量大,呼吸作用旺盛,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2 黄瓜低温障碍
2.1 症状
低温生理病在早春茬和秋冬茬黄瓜栽培中经常出现。所谓低温生理病是指黄瓜在生育过程中遇到了低于其生育适温的情况。连续长期或短期低温的影响,使黄瓜发生生理障碍,延迟黄瓜生育或造成减产,有时甚至发展成冷害。主要表现症状: 一是播种后遇到气温、地温过低,发芽和出苗延迟,致苗黄、苗弱、沤籽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现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烂也不长;地温若长期低于12 ℃,根尖变黄或出现沤根、烂根现象,地上部开始变黄。 二是白天气温处在20~25 ℃,持续6.5 h以上,夜间地温降到12 ℃左右时,出现幼苗生长缓慢、叶色浅、叶缘枯黄的现象;当夜温低于5 ℃时,生长出现停滞,致幼苗萎蔫或黄莠,叶缘枯黄,结瓜少且小。当0~5 ℃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就会发展到伤害,有的表现局部症状,有的不发根或花芽分化受到影响或不分化,叶片组织尚未坏死,但呈黄白色,抵抗力减弱,导致弱寄生物侵染,有的呈水浸状,致叶片枯死或干枯,有的还可诱发菌核病、灰霉病等低温病害。
2.2 病因
低温造成植株光合作用减弱,使呼吸强度下降;影响黄瓜对矿物质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影响养分运转,妨碍光合产物和营养元素向生长器官运输,且运转速度下降,引起黄瓜生理失调;黄瓜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或出现异常,影响到生长速度和结瓜率;低温直接作用在生物膜上,使生物膜发生物相变化,黄瓜根毛原生质10~12 ℃开始停止流动,低温时根细胞原生质流动缓慢,细胞渗透压下降,造成水分供应失衡。
2.3 防治方法
选用耐低温品种;适度蹲苗;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黄瓜播种后,棚温应保持25~30 ℃;科学安排播种期和定植期;采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发生寒流侵袭时,应马上采用加温防冻措施;补施CO2以促进黄瓜光合作用; 在寒流侵袭之前喷植物抗寒剂,每667 m2喷100~200 mL或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可使冰核细菌数量减少;喷洒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或巴姆兰丰收液膜200倍液有一定预防作用;如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要采用缓慢升温措施。
3 黄瓜生理性萎蔫
3.1 症状
采瓜初期至盛期,植株生长发育一直正常,有时在晴天中午,突然出现急性萎蔫枯萎症状,到晚上又逐渐恢复,这样反复数日后,植株不能再复原而枯死。从外观上看不出异常,切开病茎,导管也无病变。
3.2 病因
黄瓜生理性萎蔫主要是浇水太多太勤,导致基质中含水量过高,造成根部窒息或处在嫌气条件下,基质中产生有毒物质,使根中毒引起发病。
3.3 防治方法
选用耐热品种;基质浇水要勤观察,适时调节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4 黄瓜焦边叶
4.1 症状
主要出现在中部叶片上。发病叶片初在一部分或大部分叶缘及整个叶缘发生干边,干边深达叶内2~4 mm,严重时引起叶缘干枯或卷曲。
4.2 病因
一是棚室处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突然放风,致叶片失水过急过多;二是喷洒杀虫或杀菌剂时,浓度过量或药液过多,聚集在叶缘造成化学伤害。
关键词:早期康复治疗;脑血管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
脑血管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致残率和致死率比较高[1]。我院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9.6±3.5)岁;脑梗死患者31例,脑出血患者14例。实验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63.2±4.1)岁;脑梗死患者33例,脑出血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脑出血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治疗。①早期床边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3~5d,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2~3d),也就是在患者卧床期即可开始进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例如肢体被动运动,变换,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同时对患者精神衰退和抑郁症进行有效预防;②关节活动度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曲和腕伸的牵张练习;上肢主要进行外展外旋练习,下肢则主要进行曲张内收练习,进而避免出现关节变形、痉挛和挛缩;③平衡练习:指导患者进行站立位、窝坐、搭桥联系和翻身练习;④日常生活能力的练习:包括进餐、穿脱衣服、入厕、翻身、拧毛巾、洗头、洗浴等。上述训练为1次/d,30~40min/次;另外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让其协助患者进行训练,2~3次/d。
1.3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后6w,利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来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评分,同时利用Barthel指数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6w,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而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主要是为了对脑血管病继发障碍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预防,让脑血管病患者功能得以更好恢复,同时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2]。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非常好,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能让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轴突再生,改变突触阈值,让树突侧支出芽,让处于休眠或者储备状态的神经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对神经元兴奋性进行有效调整,对神经功能网络进行重建,最终达到功能重组、功能重塑的效果[3]。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针灸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在对肌力进行恢复时针灸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4]。在神经康复治疗时,应该重视早期康复治疗。临床相关报道称,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直接决定脑卒中后神经受损引起的运动障碍的康复效果,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而治疗的持续时间并不会对康复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5]。临床研究发现,通过早期康复治疗能对脑血管病患者的继发障碍进行有效预防,让功能障碍得以更快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6-8]。
本研究结果提示,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康复治疗效果也就越好,而且继发损伤的发生率也越低;康复治疗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即可开始,脑出血患者一般在发病后3~5d开始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则常在发病后2~3d开始康复治疗[9]。本研究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0]。
总之,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功能,让其致残率降低,同时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艳.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90-91.
[2]刘少静.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1):1455-1456.
[3]韩书琴.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78-278.
[4]李树兴.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186-187.
[5]刘镜洪,施弘宇,陈文军.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126例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6):24-25.
[6]陈炜,张之福,杨宝玲.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10(1):43-45.
[7]张远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3):41-42.
[8]赵海霞.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31-33.
妈妈评价:95分,不错,就是有点不生动,努力!
9月16日天气:阴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举了五次手,老师都叫我了,老师还让同学给我鼓掌了呢!我好开心啊!之后,我又举了几次手,但是老师没有叫我,不过,这一节语文课我都美滋滋的,被老师表扬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下了课,同学们都跑到我的身边,说我发言的很好,我不好意思了,不过,也挺自豪的。
爸爸评语:100分,以后要多多举手,这样学习会更出色的!
9月17日天气:晴
今天,纤纤姐姐来我家了,纤纤姐姐是我的表姐,她可漂亮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像个洋娃娃,妈妈也说纤纤姐姐好看,姐姐却说我长的好看,我听了就笑了,姐姐也笑了,不一会儿,我上学了,纤纤姐姐送我去,我们同学见了,都说我的姐姐好看,她们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姐姐,他们特别羡慕我呢!
纤纤姐姐评语:100分,睿睿把姐姐写的太漂亮了,姐姐没有那么漂亮,睿睿比姐姐可爱,睿睿长大了肯定很好看,写的不错,一年级就写日记,姐姐小时侯还不写呢!就这一点,睿睿都比姐姐厉害,但是,美还是心灵美,内在美才是最美的!
9月18日天气:阴
今天,妈妈生病了,我担心的不得了,我还那么小,就给妈妈倒水,喂药,我家的对门看见了,就跑过来照顾我的妈妈,我急得都哭了,妈妈的病一直都还没有好,晚上,爸爸出差回来了,妈妈的病也基本上好了,我松了一口气,我长大一定要当医生,妈妈生病了,就让我来治呢,那该多好啊!
妈妈评语:100分,睿睿这么小就知道关心妈妈,妈妈很高兴,睿睿的日记真是越写越老练了,睿睿长大,作文肯定很好,也祝睿睿能够梦想成真!
9月19日天气:晴
今天,爸爸让我自己去买馒头,我不敢自己去,但是爸爸非得让我去,我求妈妈,妈妈也不说什么,我只好去了,过了一会儿,我自己来到了买馒头的老爷爷那里,买了5毛钱的馒头,就回家了,回到家,爸爸妈妈都表扬我说我长大了,我想想,也不是多难啊!我真的很自豪,我会自己买馒头了!我长大了!
写日记 始于中学时代
康若望从1956年上中学时就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1966年。写了10年近40万字,因政治风云变幻,他亲手将它们烧掉了。
1982年10月15日,改革开放,社会环境宽松后,他又开始了日记人生。这次,他没有再间断,即使生病也坚持在病床上写。每篇日记1000到3000字,至今已经写了161本,粗略统计有1150万字。日记内容丰富,时事评论、诗歌散文都有。
康若望的日记本装订得整整齐齐,第一本日记的封面上,他用毛笔写着《红尘警示录》,日期是1982年10月15日~1983年8月15日。
后来,他又把自己的日记命名为《方塘活水日记》,源自南宋大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翻开他的日记本,书写工整,每页日记上还用红笔做一些标注,有的画圈,有的画红线――画圈圈的地方,是老人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语句,画横线的地方是比较重要的。
在写每本日记前,他还空着几页,整整齐齐地写着检索,记录每一天的主要内容,便于查找。
他的日记,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还有诗歌、散文、剪报等。他还在日记中记录了每天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社会新闻,并配有评论。
说真话 彰显社会责任
在日记中,老人非常敏锐地抓住热点事件,配发的见解和评论语言犀利。比如,在2013年6月13日的日记中,他写道:五月初六,星期四,晴。
昨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按传统风俗,人们少不了吃粽子,南方许多地方还要为纪念屈原举行龙舟比赛。有童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古来风俗,淳朴简约,并无奢华浮靡之嫌。而今商味太浓,金钱至上,超市卖的粽子很贵,更有“天价粽子”让人跌破眼镜。
看新闻,太原一家高档饭店做出鲍鱼、松露的天价粽子,标价9999元。这些“天价粽子”已经订出15个,预订者多为私营业主。可以肯定地说,他们自己很少享用,多是为了送礼。
为梦想 申请吉尼斯纪录
康若望认为记日记在关心时事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思维活跃,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他在近日写的《日记感悟》中说:“我已经是74岁的老人,步入人生暮年,但我并无人生迟暮之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享受晚晴的老人是幸福的老人。在物欲横流和浮躁蔓延的今天,日记使我守住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
在康若望眼中,日记是最自由的表达方式,也是最真实的人格体现,写日记不拘一格,可叙可议,可长可短,可以抒情,可以直言,可以隐曲,“说尽心中无限事”!他希望,在日记里记录一名普通百姓的梦想,在得到温饱之后,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精神的独立自由,对人格的尊严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