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地理的自然因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的自然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的自然因素

第1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思想;设计概念

Abstract: although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he building and climate, architecture, and the research field, bu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degree and is not consistent, this and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to natural attitude. Treat hum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attitude experienced "decided to- -nothing-a contingent-inevitable" of the process.

Keyword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 thought;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1 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古代中国人崇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来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风水术”的实质不外是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因此说地理环境因素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文明,特别是定居文明受其所在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从而产生了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的社会理论,这就是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盛行于18 世纪、19 世纪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古代西方虽然不象古代中国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风水学说体系,对地理环境中各因素对建筑设计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西方古代建筑影响仍然是很明显的。例如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石头建筑及其建筑群体的形式,均与古希腊的地质景观条件有关,古希腊内地多山,土地贫瘠,但盛产大理石,为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其建筑群体布局以自由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1. 2 工业时代现代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论

对建筑学来说,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不像“决定论”本身在社会理论中的地位那么长久而稳固,长久以来,大多类型的建筑的设计仅从形式美学、空间、结构技术等等方面考虑,而看不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出现,全球建筑形式国际化、大同化,就是普通的居住建筑也再难找到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设计,这一时期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时期,无视地理环境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因此,建筑成为破坏环境的主导因素,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建筑也为人类的生活前景埋下了无数的隐患,诸如地震、洪灾给城市及村庄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1. 3 后工业时代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的“或然”论

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从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模仿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建筑时期走到了极端,其结果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恶化。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欧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但城市整体视觉环境的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注意并重视到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建筑思潮的总趋势朝向多元论方向发展,这种趋向的目的是要求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地区性的特征的表现即为建筑应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反映民族、生活和文化的背景。比如“新乡土派”的创作观念,注重建筑自由构思结合地方特色与适应各地区人民生活习惯。使得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被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更是将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 4 新时代的绿色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必然”论

进入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绿色建筑观。解析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地理环境因素是绿色建筑生态体系构成部分,至此,地理环境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在绿色建筑的创作中成为必然。

2 建筑设计中地理环境因素的表达

2. 1 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建筑思想

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学专著《建筑十书》里有不少章节涉及到建筑与气候,如对建筑的方位、房间的自然采光及建筑材料产地等问题的论述,说明了古代西方人的适应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不断地产生一些思想影响并指引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产生了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建筑理论,对建筑的理论及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赖特与“有机建筑”理论、文脉主义建筑理论、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论、适应气候的建筑理论及绿色建筑理论等等。

2. 2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概念

任何设计都始于对设计概念的追求,建筑师以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作为构思的依据,通过环境受到启示或引发灵感―――设计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设计概念有以下几类。

1) 建筑形式模仿地理景观

由模仿地理景观结构而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可分为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两类。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着重于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从而使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产生某种脉络关系;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首先要对地理景观环境进行解读,从地理景观形态中攫取其某些显著的有代表性的因素,提炼出概括性的能表达景观意境的元素来表现建筑。

比如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该建筑坐落于克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山谷中,那里的弗德台地国家公园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遗迹保留地,他说:“当地印地安人的建筑就与那种自然的环境十分的相称,十分的协调.他们使用同样的石头,使用同样简单的造型,……巨型的石块,巨大的石窟,简单的几何形体,自然的造型,都是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大气研究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2)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

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的主要表现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地减少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景观的破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掩土建筑将建筑主体植入地下,以保证地表景观的完整性或者使建筑犹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与地理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前者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后者如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及安腾忠雄的水御堂。

3)自然要素在建筑形式中的抽象化运用

将自然地理景观中的各要素抽象化引入建筑形式的做法,是很多优秀的建筑大师常用的手法。比如路易•康,他认为“于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因为它有情调,―――它提供了我们共识的基础,它使我们能接触到永恒。自然光是唯一能形成建筑艺术的光。”他在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再如安腾忠雄的关于光、风、水的系列宗教建筑,他着意把“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引入建筑物之中以产生“神性”的空间境界。

4)气候建筑

建筑与气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却不断有建筑师从中感知到新的理念,使气候建筑的形式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如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以“开放向天”的空间为中心的适应气候的设计策略;杨经文提出的“生物气候摩天大楼”的理论和实践。

第2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一、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位置,判断分析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以地形、气候条件为基础,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自然地理特征为条件,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等要素的影响进而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性因素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等。

二、区域自然地理知识框架及特征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10条经线:00E、300E、500E、600E、900E、1100E、1200E、1500E、600W、900W、;5条纬线:00、23026′NS、66034′NS)、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地形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相互位置等方面分析。

2、地形特征:

①地势倾斜情况和起状况;②地形类型及比重、主要地形区的分布;③特殊的地形、分布及成因;④地形对所在区域其它自然要素(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的影响;⑤海岸线和岛屿特征;⑥地质灾害状况等方面分析。

3、气候特征:

①气候类型及分布;②气候要素(主要指降水、气温、风和光照)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③影响气候的区位因素(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植被覆盖率、洋流、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等);③气象灾害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及防御措施;④气候对地貌、河流和动植物的影响;⑤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4、水文、水系特征

⑴水系特征:从名称、发源地、分布、流向、河流长度、河道特征(宽窄、深浅、弯曲度)、流域面积、干支流、河网密度、河流分段及注入海洋等方面分析水系特征。

⑵水文特征:流量(年径流总量)、水位(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包括凌汛)、水能蕴藏量、航运价值等方面分析水文特征;

⑶人类活动与河流:通航里程、引水灌溉、水电开发、水土保持、防洪减灾、河流断流与水污染、城市与人口分布等方面分析人类对河流影响及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5.自然资源和能源

⑴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

⑵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

⑶能源资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水能、可燃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三、区域人文地理知识框架及特征

1、经济特征: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国民经济结构(三大产业比重);③工业(轻、重)部门比重、主要部门及分布;④农业(农、林、牧、渔)部门比重、主要部门及分布;⑤商业贸易和交通等方面特点。

  2、区域农业特征:

⑴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①水稻种植业---东亚、东南亚、南亚;②大牧场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③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我国东北、西北;④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基塘生产;⑤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⑥乳畜业---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大城市周围地区。

⑵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农业影响:①气候---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②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区---立体农业、林业、牧业、副业;③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④土壤---产量。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及产量;②交通---使市场的影响地域范围扩大;③政策---政府干预体现在价格上;④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及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⑤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力;⑥技术---培育良种、改进耕作制度、自然条件改造。

⑶农业现状:主要农作物及分布;粗放经营或劳动密集型;商品率;规模大小;机械化程度高低和劳动生产率高低。

3、区域工业特征

⑴工业部门结构(重工业、轻工业比重)。

⑵主要工业城市、工业中心和主要工业部门(如煤炭、钢铁、纺织、汽车、化学、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分布及成因。

⑶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优美环境;②经济因素:农业经济基础、原料、能源、市场、劳动力、工业基础和协作、技术、

交通运输和信息;③社会因素:政策、科技教育、工业惯性、个人偏好、消费习惯;④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4、交通、人口与城镇特征及分布

⑴交通特征:①主要交通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特点及运输方式

选择;②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区位因素;③交通位置(枢纽、港口、车站、机场)及区位因素;④交通线路密度;⑤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等。

⑵人口、城镇分布特点及原因

第3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地理推理能力;归纳;演绎;类比

地理推理能力,是将地理判断以适当的方式联系起来,利用已有地理判断推导出新的地理判断的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中较高层次的主要能力之一。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千变万化,异中有似,似中有异,因此,进行地理推理时要小心谨慎,但又要大胆进行。地理推理能力对于压缩地理记忆的信息量,对于认识大量难以直接感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地理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练习地理推理的机会,并指导学生形成地理推理能力。

一、培养学生地理归纳思维能力,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地理归纳能力是地理推理能力之一,是从多个地理个别案例中推导出地理一般规律的能力。在教学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都有大量的地理素材,单独学习和记忆存在困难,地理归纳能力很重要,应当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例如,通过田纳西河、长江等河流综合开发的学习,总结归纳,提取共性,上升为一般规律和一般知识结构。流域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区位、流域气候特征、生物资源优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概况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要依据流域的资源特色和流域的生态背景,不同流域的开发建设重点不会完全一致,要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明确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有利的因素和产生制约的因素,认识和确定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以及环境整治的对策。这样,不但便于学习内容,而且可以从现象到本质,深化认识。归纳时要注意,在归纳出一般性后,还要留意各流域的独特性。

又如,通过南昆、京九等铁路区位选择的学习,归纳铁路选线的各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需要是确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依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铁路线建设的内在需求;运输方向决定运输线路的空间走向;运量的大小决定线路的等级。自然条件:由于铁路线是在一定的方向上和固定的始终点之间连续布设的,必然经过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因此,自然条件对铁路布局有很大影响。技术因素:若没有冻土区建设铁路的技术,青藏铁路就无法完成;若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就不能实现火车高速运行。政治因素:如京九铁路的建设就考虑了香港的繁荣稳定等政治因素。另外,还有民族、国防、文化等因素。

二、培养学生地理演绎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演绎是与归纳相逆的推理过程,即从一般地理规律推导出个别地理事例的过程。由于地理同类知识的知识点多,加上地理新教材注重演绎式内容体系,地理演绎能力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常用。例如,从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发展方向(从改进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可以演绎到美国和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等。又如,从区域资源蕴藏状况、资源开发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自然环境优势和环境问题产生)等角度,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也常用到演绎能力。例如,在“气候类型”的教学中,教师介绍完各气候类型的特征后,可以将气温和降水的特点用图表数据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推理出该地的气候类型。

三、培养学生地理类比能力,养成知识迁移运用的习惯

地理类比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中颇有特色的推理能力,是从个别地理事物推知其他个别地理事物的能力。地理类比并不具备充分的推理条件,带有猜想的成分。在没有现成的地理原理可用的情况下,地理类比有时可以推导出地理事实,乃至揭示出地理原理。所以,地理类比虽然不尽可靠,但具有一定的创造功能。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养成学生正确的类比意识,既敢于进行类比,又注意不造成错误。例如,世界雨都乞拉朋齐位于南亚非沿海地区,而我国的多雨地火烧寮则在台湾岛的近海地区,从表面上看,位置上似无多大类同之处。但从两地雨量极多出发,考虑两地雨水来源,发现都是位于带来水分的气流的迎风坡,且都背靠山地,处于山地抬升气流的部位。由此可见,两地的位置是有相似性的,类比是有事实基础的。这个例子可以鼓励学生反过来从背山迎风的类似位置,通过类比,推导出火烧寮也像乞拉朋齐一样是多雨地。

第4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枣庄市;行政村名;自然环境要素;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K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130-03

地名是人类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等特征。近现代以来虽然人们对对地名的研究逐渐重视了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角度对地名的分析与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对枣庄市行政村名进行整理与分析,借助统计法、分类归纳法等方法来研究枣庄市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名命名规律。

一、山东省枣庄市基本概况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跨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东与临沂市之平邑县、费县、兰陵县接壤,南与江苏省徐州市的铜山县、贾汪区、邳州市为邻,西濒微山湖,北与济宁市的邹城市毗连。东西最宽56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2.97%。境内所辖市中区、薛城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滕州市等5区1市,设18个街道、44个镇、2个乡。

二、枣庄市行政村名的统计及空间分布分析

枣庄市境内所辖有5区1市,据统计行政村名总共2101个,其中滕州市1038个,峰城区284个,山亭区251个,薛城区234个,台儿庄区196个,市中区98个。

将枣庄市行政村名进行自然因素分析,其中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水文、气象、季节、矿藏、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方位、颜色、距离。此外部分行政村名的命名时,考虑了多种地理要素,但不影响行政村名的分析。

(一)统计与分析方法

在统计和分析中主要采用EXCEL,对各类别自然因素的行政村名数量做了统计以及其所占百分比,然后进一步对各类别中小类别进行了相类似的统计,最后将其数据汇合在一起,以便清晰地分析枣庄市不同自然因素行政村名的分布状况。

(二)自然因素与行政村名

自然地理要素是人类在命名地名时重要的参考因素。在枣庄市的行政村名中,自然要素可分为12小类(表1),共计1830个,其中“方位”“地形”“水文”最为突出,占到统计总数的77.10%。

1.方位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方位类行政村名为763个,方位因素包括半、前、后、上、下、东、南、西、北、左、右、中、内、外、里、中、阴、阳、腰、边等,在地名命名中,通过采用方位因素,人们可以巧妙地进行记忆,并且精准地到达目的地。

由图1可以得出,枣庄市以方位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中,“东”“西”两个方位最为突出,分别占到总地名个数(以方位因素命名的总地名个数)的20.94%和22.88%。例如西陶庄,原名小陶庄、西泉长子、柳树园等山下小村,后因煤藏丰富,有人在此开煤井,渐成集镇,名陶庄,后分为几片,此村居西,故名;庄里西,旧名彭庄,后于此设里正,演变为庄里。1950年分东、西两村,改今名。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枣庄市东西两个方向的地形差别,以及人们对地名命名时采用的整体策略。

由图2可以得出,以方位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这个市地名数量占总地名数61.86%,说明枣庄市在东西两方向地形差异明显的地区位于滕州市。

2.地形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属于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呈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境内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形成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滩、沿湖洼地等多类型地貌特征。

枣庄市地形类行政村名为435个,地形因素包括山、沟、梁、凹、洼、坡、埂、崖、垅、嘴、坎、穴、岗、滩、坂、窝、底、涧、口、峡、掌、岔、顶、谷、套、湾、头、坝等。

由图3可得,枣庄市地形因素地名以“山”“沟”为主,分别占到地名总数的26.90%和14.94%,说明枣庄市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地形较为复杂。例如,张三湾村,明代立村,因村坐落在张山麓山弯中,故名张山湾,后演变为今名;西石沟,明初建村。因位于石沟营西,村内多沟得名。

由图4可得,枣庄市以地形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和山亭区,分别占地名总数的42.07%和25.75%。说明枣庄市境内山亭区和滕州市比其他地区地形地貌更为复杂多样。

(三)水文与行政村名

枣庄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大小河流共有24条,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大型河流,横穿市南部,境内全长39公里。中型河流(伊家河、峄城大沙河、城郭河)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流域面积在30至100km2的河流12条。除京杭运河枣庄段为南四湖泄洪河道外,其它主要河流均发源于东北部山区,分别流入南四湖和运河。

枣庄市水文类行政村名共213个,水文类别包括泉、河、瀑、溪、江、井、洋、海、川、湖、溏、潭等。

由图5可知,枣庄市水文因素地名以“河”为主,占到总地名数31.92%。例如西薛河村、西七里河村、苏河村、双河村、尚河村等,充分说明枣庄市境内河流等水系的广泛分布状态。

由图6可知,枣庄市以水文来命名的地名大多位于滕州市,占地名总数的42.72%,说明枣庄市水系在滕州市的发育状况较其他地区更好。

三、结语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得知枣庄市行政村名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枣庄市行政村名的命名以“方位”“地形”“水文”为主,其中受“方位”的影响最大,占总体41.69%,且在方位中以“东”“西”为主,结合以地形因素命名的行政村名的分布状况,反应枣庄市地形的复杂多样。

2.枣庄市台儿庄区以各自然地理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名比例比其他市区差异性更大,其中以“方位”因素最为突出,反应此地区地势的差异之大,从而为台儿庄区成为中国南北文化“分水岭”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

通过对枣庄市的行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分析,揭示出人们在对枣庄市行政村名命名时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遵循的一定的规律,使得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地名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任建兰,公平.浅析地名的地域性[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3): 163-170.

[3]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5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地理;科学素养;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1-0069-0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地理作为当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着眼于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因此,探讨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意识、情感等智能要素的综合反映。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部分。地理科学素养是地理素养的最重要的构件,所谓地理科学素养是学生由学习、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以及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有机要素的综合反映。大致可以概括为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方法和过程、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1)地理知识和技能。地理知识是基础,比如地理概念、现象、分布、过程以及成因、特征、规律等内容。地理技能是关键,包括提出问题、收集问题、整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等技能。地理能力是在地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2)地理方法和过程。主要是指能够发现地理问题,设计探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得到解决方案,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见解、交流体会、反思成效的过程。这些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他们积极去探究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起到奠基作用。(3)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认识上体会地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逐步感受地理学的自然美。在情感上,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并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关心周围环境和地域变化,做到时刻关注人地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对所处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责任感,成为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1)教育主体。在影响培养地理科学素养诸多因素中,教育主体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理论水平、教学艺术以及敬业程度,学生的性别、年龄、认知水平、学习经验以及意志情感等因素。(2)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时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影响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改变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过程,改变评价与管理模式。(3)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对地理知识、规律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转变成为积极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4)评价方式。地理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目标多元化和手段多样化,既关心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侧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学生成为地理评价中的主体,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5)课程资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地图、资料、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完善地理教学。

三、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策略

(1)教师的讲授是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懂得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和其他的动物、植物共同享用自然环境。学生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自然环境就会和人类和谐共同发展;倘若人类不遵守自然的发展规律,良好和谐的自然环境就会消失,自然灾害就会接踵而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剖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与发展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2)“活动”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材中的“活动”内容,要结合实际,紧扣“本地”具体情况,将学生身边的“地理”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学习城市的规划时,可让学生讨论本地工厂企业的布局是否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视野”,使学生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得到提高。(3)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地理“课堂”要扩大化,校园、野外、社会、家庭、网络都可作为地理课堂。在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下,教学活动不再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师生平等互动、生生互助合作,学生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与小组相结合。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愉悦情怀。(4)开展第二课堂,促进科学素养的养成。实践证明,学生应参加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比如生产布局、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这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用科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出发,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和地理科学意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20世纪80年代末,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一书指出:“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3]42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文学的地域性命题并加以学术性探讨的开始。在这之后,学界也出现了诸多探讨地域和文艺关系的著作,但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领域。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此问题带有明确的方法意识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中,会涉及到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部分影响,比如严家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论者对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初步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从书”是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严家炎在该从书的《总序》中,对过去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后指出,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形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在他看来:“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地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4]2与以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地域文学研究多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影响力,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强调文学发展的动态性及其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等对作家创作的渗透性。此后不久,王富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些观点实际上将“地域文化”扩大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并将之和“20世纪中国文学”联系起来,为“地域与文艺”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新的学科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上的超越与突破。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在2000年末前后抵达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评论文章、著作。

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域

(一)文化地理学对文学史发展的建构。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与历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连的,但文学的构成并不只是与时间与关,其产生的空间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因为文学并不是纵向单时态发展的,还有横向的因素如环境的变迁、文化、宗教等等都影响、生发了文学的发展,所以从纵横的双时态去研究才能反映文学史的全貌。如文学的中心转移而造成文学版图的改变。纵观中国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学版图的形态是不同的。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区。”[3]43最明显的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解放区延安文学现象,众多的文人作家在陕北丛聚创作,形成当时解放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二)作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即通过对作家出生地与分布地的分析,研究各地的文学人才的分布规律。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如我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都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5]501-505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京派作家的出现都与文化重心有关,而西部自古以来作家作品数量就少,整体区域创作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与其所处文化边缘地区有关。

(三)文化地理对文学风格形成的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风俗民情的演变状况等因素均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特定环境与创作背景,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作家的观照视角与创作取向。从空间意义而言,作家的创作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地域界限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空间范围,尤其在地域环境造成的文化隔离现象之后,个体的创作因为显示了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6]2。在中国文学多元共存的发展格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总是彰显着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四)研究作品的空间特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时空内对自然、社会的现实反映。作品是作家头脑中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作家营造的空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文化地理的烙印,也是作家寄托思想情感的一种地方意象。从作家笔下的空间描绘中,读者可以认识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特色,风土人情,习俗等等。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透过作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有一定的体察。研究作家笔下展示和建构的空间意象,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心理历程及其空间的美学意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研究角度。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空间

“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中的关键词,一切物质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文学的存在也是如此,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研究介入空间维度,关注民族、家庭、信仰、风俗、制度在地域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从而展示更立体、更全面的文学脉络。中国文学以文化地理学作为研究文学的原点,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其独到的解释能力,能从文学的文本及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更深层的意义,探索和揭示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诠释出原创性的文学价值。文学与文化地理的结合,使空间成为文学研究的重心。空间的地理因素是产生文学的条件之一,所谓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自然风景等。这些地理因素以“人”作为中介,构成了文学直接描写的内容与对象,使地理因素与文学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王瑶在论述东晋的玄言、山水和田园诗歌的流变时曾谈到地理因素对文学的深刻作用:“当文化中心和名士生活还滞留在北方黄土平原的时候,外间风景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刺激性,能够使他们终日在‘荒丘积水’畔逗留徘徊……中国诗从三百篇到太康永嘉,写景的成分是那样少,地理的原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楚辞诗篇之所以华美,沅澧江水与芳洲杜若的背景,也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帮助。永嘉乱后,名士东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他们追求的自然心境结合起来,于是山水美的发现便成了东晋这个时代对中国艺术文学的绝大贡献。”[7]261可见自然地理是影响文学风格乃至思潮的一大原因。“地理要素是文学想象力的源泉,是文学风俗画的远景,或者是价值世界的地理象征和认同的隐喻,具有精神地理的意义;它也可能是真正塑造文学地域风格的无形之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地方色彩,使之成为某种文学风格的‘注册商标’。”[8]176-177在谈及自然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的时候,人们对“人化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关注,自然地理的因素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结合而作用于文学生产,自然透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气质性情影响了文学。因此,在空间中的文学,并不是单一的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而是受其人文环境的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如空间维度下丰富的文化层面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区。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岭南文化和江河源文化、塞外文化、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区域源流多异、风貌互殊,由此生成的文学也千姿百态。这种地域文化因素长久地影响着文学的素质和气质。如樊星在《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中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地域特色:“齐鲁的悲怆,秦晋的悲凉,东北的神奇,西北的雄奇,中原的奇异,楚地的绚丽,吴越的逍遥,巴蜀的灵气”等。他在该书中还分析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学的地域差异,论述了当代京味文学、津味文学、汉味文学、海味文学、苏味文学风格上的地域差异,认为地域文化小说是当代文坛最富于民族文化意味的一大景观[9]。

(二)文化扩散。通过家族的联姻、分支和迁徙,并带着家族文化的基因在文学领域承传和旅行,最后涉及到作家的人生轨迹、作家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化中心转移等等,也即为文化整合。地理空间的维度是我们考察文学的发生和变异重要的因素:“如文学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以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多寡为主要指标),各类文体的区域异同及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深入浅出,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地域特色,个别地区的文学背景,地理环境对文人灵感的培育与文人创作的影响,形成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等等。”[10]174这些对于我们解释文学的深层文化意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依据和智慧源泉。

(三)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对作家的生命感觉和写作形态起了不同的模塑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第一,可以提供作品的创作素材;第二,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第三,文化地理环境特有的地域民风、民俗、语言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第四,作为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塑造着作家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性情等)与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作家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的作用最为重要。由于地形地貌乃至整个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人群的体貌、性情乃至趣味习尚的不同。如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景观形成了作家各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对作家而言,自身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其个性气质与审美心理进行刺激,形成了作家在审美风格方面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如汪曾祺生长于苏北的下河流域,此地归属吴文化圈,虞友谦先生在《吴文化传统之政治解读》一文中认为:吴地自古的政治弱势,形成了吴文化心态产生疏离、逃避政治的倾向,或自处于政治边缘地位,或将政治追求深埋于潜意识之中,而把现实的目光和心智投入非政治的其他层面,促成吴人从尚武向崇文的转向,也造成吴地经济、学术、科技、教育、宗教以及偏于世俗、享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繁荣[11]。置于吴文化圈内的汪曾祺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吴文化特质,形成与吴文化内核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在文化精神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同样涵盖了对地区生活经历的分析,文学作品中充满想像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深深感动并在作品中描写了对地区大吃一惊的理解[12]41。文化地理塑造了作家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是一地区文学所独有的内核。从文化地理的视角下对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对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作家所处地理人文环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因素决定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人生意识,并构成了作家综合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核心,由此决定了作家的文化精神特征。如西部文学是在特定的西部地理人文条件下产生,体现典型的西部特征。西部精神中体现着西部文化结构:广阔的地域空间与严酷的自然条件,虔诚的,独特的边疆意识,高度的英雄意识、积淀深厚的孤独意识。这种西部文化在西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西部独有的文化精神,如对民族自信心的张扬、对人性的发掘、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英雄主义的呼唤[13]。

第7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地理学科 地图知识 经济地理 自然地理

初中教育各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但学科间知识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绝对地分割各学科知识的彼此联系,无疑会使各学科孤立无援、教学效果差。因此,如何做到使各学科知识有效地相互渗透,就成为我们共同研究的目标。

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历史与地理有着众多的联结点,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史地一家”的含义。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渗透地理知识,对历史课会起到极好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目的。我曾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历史教学中,地理地图知识的运用

新编历史教材中,地图点有大量的篇幅,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图中,反映了大量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影响的范围、统治的疆域、变化的路线等历史知识。在讲授这类知识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理解和变化能力,而这种能力恰好是在地理学科中得以培养的。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我首先利用了地理教具——地球仪;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特别是世界海陆轮廓分布的知识,在地球仪上找出新航路所经过的大洲、海洋,通过这种有效的地理知识的渗透,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几条新航路的路线,而且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也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地图是反映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的,学生很难掌握距他们几千几万年历史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教师只有借助学生已掌握的地理知识,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来攻克这一难关。例如,我在讲“西欧的封建国家”一节时,首先要学生回顾在地理上学到的西欧的主要国家。然后我们讲到843年凡尔登和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西边的法兰西,就是今天的法国,中问的是意大利,今天的意大利,东边的是德意志,即今天的德国,通过识别地图与地理上讲到的西欧主要的几大国联系,学生很快掌握了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及其地理位置。还有“战国七雄”的位置,“三国”的范围及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地名、古都的名称、位置,都是用这种历史范围与地理范围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地掌握。

二、历史教学中,自然地理因素的运用

自然地理因素.诸如河流资源、气候条件及地形特征,都对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反之,则制约人类的进步。所以历史教学中,需要恰当地渗透这些地理学知识。

首先河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有水源的地方才有人类。所以我在讲四大文明古国的时候,既讲到他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又追溯他们所以能成为古文明摇篮的地理因素。其原因:他们都处在大河流域附近,黄河流域塑造了古代中国,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印度,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附近出现了古代巴比伦,尼罗河附近诞生了古代埃及。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平坦的地势、便利的水运,孕育了世界古代的文明。这种地理知识的运用,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地理因素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

气候条件是自然地理的又一因素,在人类历史上,能正确运用当地气候条件的政治家、军事家,就能使国家生存并得到发展。比如,赤壁之战中,周瑜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就是正确运用了当时夜刮东南风这一气候条件,用火攻大败曹操,使东吴、西蜀得以与北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希特勒在德国二战中之所以败在苏联战场,原因之一是他没有重视苏联寒冷的恶劣气候,致使大批将士无法抵御寒冷而冻死在战场上,最后导致战争失败。

地形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里的地利,就是指拥有一块好地盘。优越的地形,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以及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山脉、盆地、河流、海峡,还可以作为天然的地理屏障,抵御外来侵略。比如“三国鼎立”局面之所以能持续一段时间,原因是江东的“国险而民附”,四川地区的地形“险塞”、“沃野千里”、堪称“天府之国”的地理条件。还有日本在古代所以没被外族入侵,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四周都是海域,这种有利的海陆条件是一堵天然屏障,对抵御外族入侵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说,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教学中,正确运用这些地理因素,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历史教学中,经济地理因素的运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取决于他的经济。丰富的矿产,优越的环境,便利的交通,能促进这个国家的飞速发展,这就是经济地理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

比如英国,利用它在大西洋沿岸有利的地理位置进行海上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经济开始发展,发展后的英国不断地进行殖民扩张,形成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古代罗马、阿拉伯等国都是因为本国物产丰富、国势强盛、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商业活跃,这样才对外扩张,以致发展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国家。还有近代的德国、日本等,现代的美、苏(现在的俄国)两国,都是因为经济发达,才对外侵略。所以我们历史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这些因素,让他们明白要富强,就要发展经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些地理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能大大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

总之,史地学科有许多知识是相融相交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进行综合实验改革,这样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的掌握。

第8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案例 复习策略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这两个模块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安排了地理“必修3”,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因此,对于地理“必修3”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必修3”的教学,必须是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与原理及方法分析解决新问题;从实验区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考查的重点是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能力,强调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故教学复习中应用好教材提供内容的案例,作为学生方法的培养、能力提升的学材,而不是教材知识的再现和再认。强调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相应问题的方法、思路、要点等,掌握运用区域有关图文资料,探讨、分析、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现实、实际问题。

基于高中地理“必修3”在课程中的地位,教师在教学复习上如何面对和把握,是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甚至也是影响“必修3”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对地理“必修3”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必修3”复习尝试。

一、结合区域地理复习,做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为“必修3”复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面对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掌握欠缺及地理“必修3”教材中相关区域背景知识缺失的现状,要较好地完成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区域地理知识加以补充和进行必要的铺垫。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笔者认为一是进行知识铺垫要与中国区域的地理复习紧密结合。人教版地理“必修3”教材选用的大多是中国不同地区的案例,因此,学生学习案例的基础就是对中国地理(包括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基本知识的了解。如在复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可结合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和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区域知识进行。因为教材安排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对比”的内容,教师可以把两个地区的对比进行扩展,如扩展到中国各自然区的对比,以自然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对比为契机,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征进行知识的铺垫,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有基本的认识。二是知识铺垫要做到“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就是说落实到具体区域案例学习的时候,教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体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区域知识的补充与拓展,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如复习“河流的综合开发”,要补充河流水系和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三是将复习顺序作适当调整,把“必修3”的复习放到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和区域地理复习之后进行。

二、“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地理的分析方法。

虽然各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同一类问题又都带有共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借助教材中精选的示范性案例,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注重学习、研究方法的培养,即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分析方法。也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组实例的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例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学会分析相同或相似类型知识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注重从培养分析案例方法的角度出发进行复习。

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复习中,无需将此类型所有的案例都拿来讲解,只需要精选其中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该案例,上升到学会总结分析相似类型案例的方法。在复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教材首先是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然后介绍荒漠化的危害,最后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其重点和难点是荒漠化成因和治理措施。教师在教学复习实施中,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可结合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分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可以结合分析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生形成了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同类型的案例时如“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

三、“必修3”案例复习应注重培养学生抽取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地理“必修3”的教学,是以典型的案例教学为主,而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以“必修1”和“必修2”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加以论证支撑。因此,在分析具体案例时,案例的教学要加强学生正确而有效地抽取相应的地理原理和规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学会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抽取,学生才能在应对不同背景的案例时,懂得如何正确地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的“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节,首先,要分析该流域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自然资源等,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其次,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该流域各自然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利用发展的方向,同时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最后,要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如“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利用这有利条件发展航运。“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这一条件对航运不利,但对开发水电有利。加上“水量很不稳定”,因此要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开发――梯级开发,以实现河流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生态恢复的综合效益。学生只有抽取了“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分析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用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区域间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达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后,就可以分析长江、尼罗河、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四、“必修3”案例复习要进行学生评价的尝试。

对学生学习地理“必修3”情况进行评价,应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对教材案例的重现,而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地理基本原理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的时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来进行。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节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案例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加上面积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使新疆气候具有昼夜和季节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特点。例如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二十到二十五度之间。

1.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摇?摇?摇?摇。

2.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3.根据新疆地理条件的特点,你认为新疆可以发展哪些特色农业生产?并说明原因。

4.你认为新疆农业的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通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分析,请你归纳出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这道题的考查并没有涉及教材中“东北地区”的任何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地区、新案例。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专门学习过新疆农业发展的内容,但该案例并没有考查区域中记忆性的内容。学生要较好地解决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在提取图像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在前面两个模块中学习的地理原理,并以在学习“东北地区农业”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考查,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能否真正达到课标的要求,是必修3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好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第9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一、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

概念是对各种零散、感性知识的系统总结,在整个高中地理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受到知识系统性、个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在理解地域分异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因素这三个基本概念时往往模棱两可,出现了一些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大兴安岭雪花飘舞,而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鲜花盛开;西北地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东北地区则是“林海雪原”。从这些感性的知识入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地域分异现象。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系统化的总结,通过现象反映本质――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现象,即地域分异规律。而引起地域分异现象的要素,则称为地域分异因素,如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貌等。地域分异因素是产生地域分异现象的根源,而地域分异现象的概括、总结和深化就形成了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认识不清,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地带性规律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就是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的综合。而非地带性规律就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和某个要素的特殊情况,如沙漠中的绿洲、回归线附近的雨林等。这些认识都是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

(一)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是纬度地带性规律的简称,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沿纬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热量的纬度差异是形成纬度地带性规律的基础。地带性规律虽在全球具有普遍性,但它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不包括干湿度和垂直分异规律。

概念理解得不深刻就有可能导致知识应用的错位。如对热带内部气候类型的南北更替,学生出现了这样的疑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之间的年均温差异不大,而区域内自然景观差异巨大却是因为降水。但这三种气候的分布具有典型的纬向性,那么形成它们内部差异的主要因素就应该是热量而不是降水啊?”显然,学生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纬度地带性的本质和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这三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景观所表现出的差异从表面上看的确是因为降水,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三种气候类型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这三个区域受到不同气压带风带的控制,而气压带风带形成的原因还是太阳辐射强度在不同纬度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如果剔除非地带性因素,那么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将非常完整地呈带状分布。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影响下,降水特点当然就大不相同了。

(二)非地带性规律

由于海陆位置、地貌、洋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和其要素并非完全沿着纬线方向延伸,而是与纬线斜交,甚至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的现象都是非地带性的。非地带性的两个基本规律是干湿度和垂直分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是指在热量大体相同的各纬度带上,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递减,从而造成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要素发生有规律的递变。海陆间的水分交换强度在沿海地区表现最为明显,越靠近大陆的中心,海洋气团的影响力越小,海陆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弱。因而,在水分差异的基础上由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植被类型也出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递变。干湿度分带性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典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与纬度地带性对应,在很多的地理著作中,甚至是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将干湿度分带性称为“经度地带性”,这是不准确的。首先,所谓地带性是纬度地带性的简称,所以地带性规律仅仅指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而干湿度分带性属于非地带性规律。其次,干湿度分带性的实质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使陆地上不同区域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现空间差异,这种差异只与海陆距离有关,与经度没有本质的联系。

水分和热量是产生地域分异的两个基本条件,而这两个条件都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当山地同时具备较高的海拔和相对高度时,气温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先递增后递减。不同的垂直高度上水热组合各异,首先使气候发生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进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垂直分带性。

总之,地带性规律仅指纬度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则是指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分带性,而地域分异规律则是这三种规律的综合。

三、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一)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的关系

不论是地带性分异还是非地带性分异,水热组合的差异性是促使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更替的直接原因。当热量起主导作用时,自然带表现为典型的纬向性,如亚欧大陆东岸由赤道向极地依次出现的热带雨林与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当水分起主导作用时,水平地带性则明显地表现为干湿度分异,如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随着降水的减少而依次出现的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当热量和水分的作用都很重要时,自然带则与纬线斜交,如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水平地域分异。因此,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虽然互不从属,但是它们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且同时起作用,使地域分异现象表现得极为复杂。

(二)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的关系

垂直带分异本质上是非地带性分异,但它与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分异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垂直带的结构上。

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与当地纬度带所对应的气候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后以气温的递减为契机,垂直带谱中依次呈现由当地向高纬度地区所出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低的自然带,山地处于高纬度时,将排除中低纬度的自然带,从而限制带谱的复杂性。故而,山地纬度越低,海拔和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分异越典型,垂直带谱的结构也越复杂。相反,山地纬度位置越高,垂直带谱的结构越简单,而且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地处热带地区,相对高度超过8000m,从山麓地区的季雨林带到5500m以上的永久冰雪带,总共出现了8个自然带;秦岭南坡位于亚热带地区,海拔和相对高度都较喜马拉雅山小,故而其垂直自然带的数量也较少,从山麓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3400m以上的草甸带,共6个自然带;大兴安岭北部位于寒温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更简单,从山麓的落叶松林带到1300m以上的针叶灌丛带,自然带减少为3个。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将垂直分异规律看做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在垂直方向上的浓缩,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垂直带谱与干湿度分异的关系则以水分差异为基础,垂直带谱出现了海洋性与大陆性的区别。若基带为海洋性纬度带时,整个垂直带谱表现为海洋性特性,带谱中森林带占主导地位;基带具有大陆性特性时,整个带谱表也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特征,整个带谱中荒漠带占据主导地位,森林带较少甚至完全缺失。例如,河北省小五台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带谱中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只有在2500m以上的亚高山才有灌丛草甸带;天山山脉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带谱中则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综上可知,垂直带和水平带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不同的纬度带和干湿度带上水热组合各异,形成的垂直带结构,如基带、垂直带数量、各带分布高度、优势带等都会有明显的差异。

四、结语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总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准确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含义,而且要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深刻理解整体性和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伍光和,蔡云龙.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武吉华,张绅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伍光和,田连恕等.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刘华讯.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36).

[5] 马.世界气候的纬向地带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6]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 [J].地理科学,2003(23).

[7] 宋兆谦.陆地上的气候类型与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J].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