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印刷工艺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印刷工艺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印刷工艺概念

第1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关键词:书籍;印刷工艺;设计应用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从画图记事、甲骨刻字、竹木卷轴、蓝本线装到现代书籍设计,中国的书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材质和装订方式,发展到现今阶段,现代书籍已吸取了西方的做书方式,印刷和装订方式都已现代化,适用于大量印刷和销售推广。讲求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并使两者达到统一是现代书籍设计的宗旨,也是考量一本书的设计好坏与否的标准。书籍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给观众传达信息,并传承文化知识,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受众的视觉心理和消费需求。

1书籍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开本大小、字体版面设计、插图、纸张选择、印刷装订工艺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艺术设计与印刷工艺结合的产物。“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要求书籍的各个部分,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等在美学上保持一致,设计形式必须适合书籍内容;在制作上达到最高的艺术水平和最高的技术水平相统一。书籍设计要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地区的不同需要和使用方便,照顾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习惯。一本美观的书籍必须是在艺术设计上和技术生产上都有很高的质量,而且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内容和形式应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2印刷工艺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更丰富的印刷效果,但印刷本身依然是一门很专业的技术活,是通过印刷机,使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印刷后还可以通过加工工艺实现更丰富的印刷样式和视觉效果。印刷是将设计师创意最后具体呈现的重要过程,包装、海报、书籍等的设计创意都要通过印刷来呈现,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很多的印刷装饰工艺可以作为设计师表现创意的手段。和古代的书籍装帧不一样了,现代书籍设计除了传承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艺术创意和制作技术,达到实用与美感具备的目的,所以为了追求更丰富的设计表达,现代设计师必需要了解印刷知识。

(1)印刷流程。1)印刷前期准备工作。印前阶段是指将设计稿转换成可供印刷的底版的过程,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是从设计稿的完成直到上机印刷前,所以叫印前阶段,这个过程对于现代印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印刷工艺。印品完成的关键环节是印刷,印刷主要可分为平面印刷、丝网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数字化印刷几大类。3)后期加工工艺,通常是印品印刷完成后的加工工作。①装订(胶装、精装、骑马订、平订、简装、粘面);②折页(二折、三折、四折、五折等);③覆膜(亮膜、哑膜)、上光、过油(局部、全部)、UV(局部、全部);④模切(直角、圆角、圆、椭圆)、烫金(金、银)、起凸。(2)印刷工艺与书籍设计。设计师的书籍设计作品最终要靠印刷来实现,从而展现给观众。如果设计师了解印刷工艺、印刷制作的全过程以及印刷设备、材料的各种知识,不仅可以减少在印刷过程中遇到实际障碍,而且可以把书籍设计更好地与印刷工艺结合,实现更丰富的印刷样式和视觉效果。在国内的图书市场出现了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方面为了促销,把内容很好的书设计得庸俗不堪;另一方面又不惜工本,配上极其奢侈的外观,看上去像工艺品,失去书本原真的特质。印刷最终是为书籍本身服务的,根据作品需要,确定准确的规格尺寸可以减少纸张浪费,同时考虑不同装订工艺的局限,避免不切实用的设计;了解制版手段可以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在图文排放的时候避免因裁切而破坏书籍的内容;重视图稿的分辨率,提高印刷的质量;了解印刷材料的特性,从而有更广泛的空间可供选择运用。在书籍的制作成本中,材料的选择使用、制版印刷装订工艺的确定和施工占了主要部分,合理地选择材料、印装工艺,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也可以确保书籍设计的质量,提高书籍的档次。

3书籍印刷工艺案例研究

(1)《面子》。《面子》是一本作品集,收录了奇文云海工作室的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的平面设计类作品,充分全面地展示了奇文云海工作室的设计成果。作为一本展示平面设计作品的书,它运用了多种印刷技术,从纸张选择、印刷工艺运用到印后加工,都很好地结合了设计内容的表达,无不体现了平面印刷的考究,“面子”功夫做得很好,是一本印刷工艺大观的书。《面子》书籍设计和印刷工艺的优势与不足。特色和优点:这本书的设计采用了版式追求内容的形式,所以每一页的排版设计都是根据作品图片来排的,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每一幅作品的特点,同时产生丰富随性的阅读效果;从书籍的封面、扉页到插页,《面子》这本书里运用了凹版印刷、激光打孔、凸版压印、烫金、UV、压痕、压虚线等的印刷工艺,有很多可看的细节,工艺与设计内容结合,对学习印刷知识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局限和不足:优点往往也是缺点,丰富多样的版式使书本的整体性不够强;印刷工艺带来了很多细节,但过多了,喧宾夺主,失去了作品本身的原味,难免有成为印刷样品的嫌疑。(2)《设计中的设计》。这是一本很单纯的书,就像无印良品本身,简约、纯粹、环保。从里到外通透的白,给作品的展示提供一个干净的舞台。封套和腰封的使用又使得它不那么单调,除了有一处折页外,基本没用其他特殊加工工艺。(3)《面子》与《设计中的设计》印刷工艺运用的比较。这两本书都是设计作品集,从分析图表中可以看出这是两本书风格迥异的书,《面子》书中应用了凹凸压印、烫金、烫银、打孔、压虚线等多种印刷工艺,而《设计中的设计》只运用了凸版印刷和折页几种工艺,当然印刷工艺种类多少的运用并不会影响书籍本身,这其中也没有绝对好坏的评价标准。工艺用得多了,读者阅读的视觉感会加强,也有更多互动的空间,对行内的人来说也是一堂学习印刷工艺的课程;但市场上大多数的书还是以简单的印刷为主,首先,这是书籍最本质的标准,即满足基本阅读需要。《设计中的设计》属于这类当中的极品,但它纸张的选择和书套的运用又让这本书多了细节,拿在手上很舒服,阅读起来也很愉快,很符合无印良品的品牌特色。它们就像“豪华盛宴”和泰国香米的不同味道,前者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忘乎所以,后者的味道是平实的,静静地品味,留一抹清香在回忆里。

4书籍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数字化信息时代,阅读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书籍不再只是原来的实体书本,数字图书在图书市场上占了重要份额,电子书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让书籍印刷行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书可以再网上免费下载,而且携带方便,不需要实体介质,所以也相对环保,因而有人预测纸质书将会消亡。然而纸质书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如火如荼地生产着,新华书店和图书馆里依旧人山人海,纸质书没有电子书的优点,但它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点,在人类的发展文明中,它始终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传承并发展人类文明。随着书籍多元化的发展,书籍设计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图书,概念书籍也占有重要比例。设计师把书山装点得多姿多彩,在书籍的发展中,一直离不开印刷,现代印刷行业的高科技术也让书籍的印刷工艺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珏.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关键词】香烟包装 印刷工艺 绿色印刷

香烟包装是传达商品信息的载体,相当于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有烟草的终身广告之说。香烟包装印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产品价值的象征和消费者判断产品质量的依据。因此,卷烟生产企业对香烟包装的生产十分重视,烟包印刷自然成为卷烟生产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 香烟包装印刷现状

烟包印刷是包装印刷行业的领头羊,据2012年相关数据统计,全国以烟包为主的印刷企业有500多家,由于烟包印刷利润比较大,导致大量印刷企业纷纷涉足烟包印刷行业,特别是广东、深圳一带的印刷企业。烟包设计和印刷工艺越来越复杂,凹印、胶印、柔印、丝印、UV印刷、UV上光、全息烫印、镭射铝箔纸等技术纷纷上阵,由两三种印刷技术组合印制的烟盒随处可见,烟包印刷质量及包装效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如安阳卷烟厂所出的红旗渠香烟就采用了凹印+UV上光+全息图案烫印+镭射铝箔纸+印后烫金、凹凸印等多种工艺形式,提升了烟包印刷的整体效果和档次。

2 香烟包装印刷工艺

2.1 凹印为主,推广组合式印刷

香烟包装印刷具有底色满,专色多,画面简洁,连续调图案少的特点。在视觉效果上要有较强的亲和力或视觉冲击力,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烟包企业生产量大,对烟包印刷的效率有较高要求。凹版印刷机具有效率高、墨色厚实、印刷精度高,色彩表现力强的特点,在烟包印刷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凹印已成为烟包的主要印刷方式。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约国之一,我国烟包从初期警示文字的加粗加大,到近两年警示图像的引入,虽是小小方寸之地的改变,却对以凹印为主的烟包印刷企业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和冲击。原有的单一凹印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烟包的印刷需求,此时,胶印+凹印组合以及多种方式组合印刷烟包就顺势而起。

胶印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图像再现性强,在图像细节再现方面具有其他印刷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还具有制版周期短、印刷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在印刷网目调图案时,胶印显示出了较高的灵活性。

利用凹印墨层厚实、墨色稳定的优势,印刷大面积实地和专色、金银色、珠光色及各种仿金属蚀刻油墨等。用胶印来印刷加网图像和渐变图案,如果需要特殊整饰效果,还可以加以丝网印刷工艺,如磨砂、冰花、水晶、皱纹等。因此,胶印、凹印、丝印三者的结合,给烟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艺术视觉效果。企业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合形式,例如胶印+凹印;胶印+丝印;凹印+丝印;柔印+丝印等。组合印刷的结果将烟包的档次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也将几种印刷方式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取长补短,各领,在烟包印刷中大有用武之地。

应该看到的是,组合印刷工艺固然能带来出色的表面印刷效果,但同时还存在着设备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印刷成本提高、人员素质要求高等问题,适当的工艺变化和工艺组合是适合和有益的,但过多,就很容易影响到生产流程和印品质量,所以,现在烟包组合印刷方式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企业在选择组合印刷时仍应该非常慎重。

2.2 绿色环保烟标印刷势在必行

中国加入WTO,烟草行业势必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目前西方国家的卷烟产品每个环节的环保程度都非常高。我国烟草企业如果不尽快适应这一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就意味着将这个有着巨大利润的市场拱手让人。无论是烟草企业还是烟包印刷企业都应该认识到使用和研制、生产环保产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烟草企业使用了环保的包装产品等于拿到了走向世界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因此,绿色包装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将是今后几年中烟草行业发展的重点。一些知名香烟品牌已在这方面下功夫,例如:铂金“红塔山”、“真龙”等过滤嘴由两截对接而成,其中一截含有活性炭。上海卷烟厂新推出的硬盒“熊猫”香烟就宣称全部采用了环保材料。

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绿色印刷的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烟包印刷企业中,包装材料上也不断要求使用能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尽可能形成最少的废弃物和最低限度的环境污染。用真空镀铝材料取代复合铝箔纸,采用白卡纸或铜版纸代替复合材料,白卡纸和转移法铝箔纸等材料将成为以后烟包生产市场的主流。

第3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一、引言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是指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的使用和生产[1]。绿色化学是以开发原子经济反应为核心理念,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反应过程中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有害物质的生成,实现了从根源上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实现每个环节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绿色化学文件倡导主动地根本上切断化学污染,而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世界的环保要求。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化学的科研成果对解决环境问题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在校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教学中溶入绿色化学理念,对绿色化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印刷工程专业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社会,工业生产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它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印刷行业也毫无例外地面临着环境、资源等问题。印刷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印刷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印刷业日新月异地不断发展,绚丽多彩的印刷品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印刷行业的污染来源众多,从印前、印刷到印后加工,每个环节都存在污染源,如图1所示。长期以来,印刷业为了在微利中求取高利润,忽视了环保绿色的因素,传统印刷过程对自然资源和能耗的过度消耗,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音、粉尘、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致使长期以来印刷行业都顶着“高污染”的帽子,已严重阻碍行业的持续发展。随着全球对绿色环保的重视,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采取绿色环保行动。印刷行业为了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积极利用绿色化学的知识和技术把印刷工业的“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节约能源、根除污染”,如更新原材料,进行绿色印前设计,改进工艺标准和新的管理理念,引进高新设备,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能,减少生产环节对环境的污染等,使印刷变为绿色环保印刷,已成为印刷业面临的历史责任,也是全世界印刷业发展的趋势,是消费者未来的必然需求,这也将成为今后一代甚至几代印刷人的历史使命。化学家提出的绿色化学正是从化学角度对环境治理提出的新概念,其根本就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人类对环境的治理由治标转向治本[2]。印刷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印刷科技革命的主力军,印刷科学技术的掌握者、创造者、应用者及传播者,对印刷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使其树立绿色化学观,增强环境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印刷工程专业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措施

 

1.在印刷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教育早在1997年已经开始引起高校的注意,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绿色化学教育,但是也有一些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将此重要的新信息、新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性,这一迟缓行动必将阻滞教育的快速发展。在高等院校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存在着紧迫性和必要性。印刷工程专业虽然与化学关系密切,但由于教学总课时紧张,不可能对绿色化学课程独立设课,可以采取在学生的基础化学课——《印刷化学》的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学习印刷所必要掌握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且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及时挖掘、适时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比如,在无机化学的卤化银内容的教学中,除了介绍卤化银制备生成、特点及常规应用,还可以特别讲解卤化银在印刷胶片(菲林)中的应用,卤化银颗粒作为菲林的感光材料,胶片经曝光会产生潜影——一种看不见的影像。当菲林显影的同时,卤化银晶体(结构已发生变化)便转化为黑色金属银颗粒的聚结,不可避免地大量的银离子和一些化学物质被留在了废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这些物质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重金属银离子能污染水资源和土壤而造成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明白在印刷工艺流程中,出菲林环节的去除,不仅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更是从源头上减轻了环境污染治理的负担。在有机化学中,可以专门介绍作为溶剂型油墨分散介质的溶剂,说明为避免环境污染和按照绿色化学的要求应加以回收利用。油墨中的有机挥发物,可以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3]。对于酒精润湿,润版溶液中所含有的异丙醇,遇高温挥发后的蒸汽具有难闻的气味,且有毒,遇明火会引起火灾,被光线照射易生成臭氧,刺激眼睛及上呼吸道,危害人体健康,不利于环境保护,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减少或替换异丙醇在胶印润版液中的用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再如讲解油墨中的溶剂、有机颜料、染料在包装上的迁移对食品、药品的污染,印刷纸张中过度添加的荧光增白剂对人体的伤害。配合触目惊心的图片、惊心动魄的数据、纪实的新闻报道等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在教授高分子酶时,可以介绍高分子酶在生物油墨制备及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如酶法脱墨不仅脱墨效果显著,且能降低化学药品用量,减轻废水处理负荷。

 

通过这些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更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增强绿色化学观念和意识,加深对印刷专业的了解,提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人类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印刷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渗透。在印刷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渗透,具体地说,就是针对印刷工业的发展前沿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整合印刷工程专业知识结构,每节课花费几分钟的教学时间,将涉及有关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及时地、适当地穿插在教学中,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占时不多,而学生又能收获颇多。印刷工程专业课程涉及了印前设计、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各个环节及印刷材料、印刷设备的内容,在这些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相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大纲及任务,将绿色化学知识“适时、适度、适量”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在印前设计环节,教授学生合理拼版技巧,满足印刷机的最大印刷面积和合理纸开的同时,还能提高工效,减少时间、机械损耗以及纸张开切损耗的浪费。合理选择印刷用纸、油墨等印刷耗材,如选用环保、印刷质量好、可反复清洗、经久耐用的可清洗纸质,常用的有合成纸和石头纸。也可使用本色纸,本色纸以秸秆为原料抄造而成,不消耗林木资源,更可避免由于秸秆焚烧、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不经漂白,安全健康,且所印刷刊物长时间阅读不易造成视觉疲劳[4]。

 

在印刷环节,教学中渗透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思想,如讲授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CTP)、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中央集中供墨系统、油墨预置技术等对节能的贡献以及采取单张纸印刷机的喷粉收集装置、印刷设备废气收集装置对环保的影响[5]。普及正确的印刷设备操作及维修方法,把环保理念细化到每一个印刷操作细节上。

 

印后加工环节,教学生分析不同的材料特性,正确选择后加工材料,如胶装、覆合使用的胶水需不含有苯、酮、醛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氧化、分解沉淀物及挥发性烟雾,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熔解具备胶粘特性,节省电能。新型材料水性上光油和UV上光油不含溶剂,不会危害人体,目前已在标签、食品、药品包装袋等产品的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合理选择低碳、节能、减排的印后加工方式,如印后上光和覆膜一样,也可以保护印刷品表面,提高印品表面光泽度,但是选择上光,从工艺上来讲比覆膜要简单,从成本上来讲也更合算。

 

3.用绿色化学思想设计、改进印刷实践教学。印刷工程专业作为我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加强课堂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训练,开设的课程中《印刷化学》、《印刷材料与适性》、《印刷信息记录材料》及《印刷原理与工艺》等都有涉及到了实验课的教学。实验教学和绿色化学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可以直观地体现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这一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观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有必要对相关实践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改革。

 

首先,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要强化绿色化学教育意识,大力推广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和技术,使用无毒或毒性小的试剂替代毒性大的试剂,节约水、能源、纸张、油墨及其他实验耗材。微型实验既可节约原料的消耗又可减少实验时间,减少污染,是推广绿色化学的重要实践,且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7]。如在油墨的适性和油墨配色等实验中,采用幅面小的微型印刷适性仪,实验纸张、油墨、洗版溶剂的取用量都可以减小,同时又可减少实验废水的产生,减少对实验环境的污染。

 

其次,要结合印刷专业特点,增设与专业内容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原理、实验过程设计中渗入绿色化学的基本观念,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如在印刷材料与适性实验中产生的油墨废液和废纸等可以积攒下来,用于带领学生做一些课题实验研究,如“印刷油墨废水的处理”、“印刷废纸脱墨”以及“再生纸的制备”等。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带领学生做一些课题,如“环保大豆油墨的制备及适性研究”、“天然色素可食性油墨的制备”等。

 

再次,可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仿真实验,对印刷实验原理、印刷设备结构、故障产生及解决进行仿真。印刷工程专业大多是上机操作实验,随着印刷机的飞速运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纸张、油墨、润版液、印版等实验材料的消耗,废液、废气的排放,噪声的污染及人身安全问题,不仅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同时难闻的气味、轰鸣的噪音可能会导致学生反感,失去实验兴趣,不能达到有效的实验教学目的。利用印刷模拟系统进行印刷实验课教学将是一个不错的多媒体仿真实验的选择,它是一种印刷故障学习系统,它不仅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一台虚拟的印刷机,印刷机的细部及操作面板与印刷机几乎一致,学习者可以了解印刷机的各部位结构。同时印刷故障的影响因素繁多,也造就了印刷故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对众多印刷故障的识别、诊断和解决能力,而印刷模拟系统能够模拟不同机型和印刷材料(包括薄膜、箔、纸张、印版以及水性或溶剂油墨)存在的数百种多样而复杂的印刷问题,印刷模拟系统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脱离真实印刷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虚拟印刷品学习快速判断印刷故障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解决方法。在模拟系统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犹如操作真正的印刷机,且不存在印刷材料的损耗、废气废液的产生及噪声的污染[8]。模拟实验虽然在操作上不能代替实际的上机操作而存在缺点,但其成功率高,无污染、安全可靠,趣味性强,不失为常规上机实验的有益的补充,不仅能够弥补理论教学中的疏漏,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非常见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习兴趣,同时又使那些耗材昂贵、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实验,从而实现了“零污染”和“零排放”。

 

4.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化学课外活动。全面实施绿色化学教育,树立学生的环保观念,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化学课外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法规、参加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讲座。组织学生制作环保网站、环保微电影、环保海报等,通过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或环保论文,并进行比赛评优。还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造纸、油墨、印刷厂等印刷相关企业,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低碳生活的理念,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四、结语

 

为了实现印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在印刷专业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多方面,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传授绿色化学知识,让印刷专业的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利用绿色化学知识为印刷生产服务,这样,不但能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也可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4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胶印企业的发展需求

从2010年全球胶印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胶印企业正处于从满足用户产品印刷加工需求的加工时代向满足用户产品制造需求的产品制程时代的转型期。

当胶印企业从外向内看时,企业正处于传统的加工时代,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和市场压力,以及更多的发展困惑与生存挑战。而当胶印企业从内向外看时,企业就进入新兴的产品制程时代,产品制程与产品链导引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增值空间与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胶印企业的发展需求可概括为4个层面和2个方向,其中4个层面分别是以“材料/数据流”为中心的印刷高质量、以“工艺/控制流”为中心的印刷高效率、以“优化/管理流”为中心的低成本、以“创意/资源流”为中心的高增值。2个方向分别是:其一,以内部完善为核心来考虑如何降低时间冗余、成本冗余、人员冗余,以及如何实现面向“产品个性化、应用拓新、材料环保”产品的增值服务;其二,以外部空间扩展与产品创新的“产品精细、需求个性、应用多元、服务实时和环保价优”方向。胶印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是以纸媒体为基础,走向融合数字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态势。

胶印技术的创新

纵观2005年来全球主流先进胶印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历程,以印品集成制造与增值服务为中心,通过先进印刷设备与基于CTP的全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和基于CIP3/ CIP4印刷过程控制系统的产品链整合,来破解印品生产进程协同与质量控制、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中的难题,达到稳定设备基准、正确传输数据、自动控制过程的目的,有效地提升设备产能和良品率,已经成为2010年后胶印生产系统的发展潮流。

概括地来看,drupa2012上胶印技术的创新集中于以下几点。

1.胶印制程系统为先

胶印制程系统为先是指以“产品集成化制造、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控”来充分发挥印刷设备的实际效能,最大限度利用人力资源,最大程度降低印刷材料损耗以及提升产品增值效应与客户的满意度。

2.纸进纸出随心所欲

纸进纸出随心所欲是指印刷机将采用单张纸、卷筒纸、卷筒纸分切等多种输纸方式以及智能化无侧规感应定位等方式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定量纸张的输入、输出,同时采用不停机收纸、连线印后加工等模式来实现成品或半成品的无障碍生产。

3.供水给墨定量精准

供水给墨定量精准是指采用定量供墨或给水装置,根据印品实际状态来供给油墨和润版液,从而达到最佳的水墨平衡状态。

4.上版下版轻松一键

上版下版轻松一键是指采用最新设计的独立驱动印版装置,自动化、自主地完成印版的装卸,实现各个机组印版更换的不停机或在机作业。

5.扫来扫去不再弹琴

扫来扫去不再弹琴是指通过安装在印刷机控制台上的扫描式密度测量仪或色度测量仪,自动测量横向或纵向印刷控制条的湿密度、干密度、色度或光谱,并将采集数据处理后反馈给印刷机,进而根据印刷质量需求或印刷目标来自动调整水墨状态,最终避免工人手动调整水墨的误差和造成的浪费。

6.上光烫印内联搞定

上光烫印内联搞定是指通过置入连线冷烫印机组、高效UV上光机组以及连线自动套准系统来在线完成高品质印刷所需的上光、烫箔等印后加工作业。

7.印迹干燥组合最新

印迹干燥组合最新是指采用红外、紫外、电子束等多种干燥技术,对经过传统胶印、UV胶印、UV上光的印品进行干燥处理,实现干进干出的全新胶印生产过程。

8.挑三拣四“火眼金睛”

挑三拣四“火眼金睛”是指通过连线检测鹰眼装置或在线质量检测系统,根据所设置的印品质量标准与容差来自动检测不良印品,并自动将其分拣,减少或消除人工挑选的成本。

9.质量效率数据分清

质量效率数据分清是指通过智能分析与质量评估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评估印品质量状态,自动调整参数,保证良品率。同时,还能够自动建立印品色彩控制数据档案,动态比较相同印品不同时段的色彩控制数据,并优化出最佳色彩控制数据,作出各种质量评测报告和色彩控制分析报告。此外,还可以与胶印企业的ERP系统、质量评估系统等无缝连接,实时生成反映质量状态的分析与评测报告,为质量与效率的共同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10.可变数据不再揪心

可变数据不再揪心是指通过置入数字印刷设备,将胶印与数字印刷无缝连接,实现可变数据与不变数据印刷的最经济的融合,实现大批量与小批量的共同进步。

11.服务增值网络最亲

服务增值网络最亲是指采用全新的系统理念,为胶印企业提供流程再造、印刷耗材、技术工艺咨询、产品组件维护等整合服务,为其印品制造与印品价值提升提供全新的支撑手段和全面的技术保障,为其赢得更多用户,创造更多产品体验以及从加工变制造、从制造变创造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策略。

12.绿色环保集成领军

绿色环保集成领军是指采用更环保的设备设计理念与制造技术、更绿色的印刷材料及其印制工艺,集成现有的环保技术来实现印刷工业的低能耗、无害排放以及可重复再生利用,达到绿色印刷领军与和谐生态的新目标。

胶印技术的发展

未来,胶印技术的发展将在自身数字化创新以及与数字印刷技术的

融合中不断演变与推进,从drupa2012上所展示的各种技术概念与动向中不难发现,其发展将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印品的集成制造模式

随着胶印技术与数字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融合,印品制造已经成为胶印企业摆脱当今激烈残酷竞争,寻找市场与服务突破,满足人们高品质、高效率印刷需求的关键。印品的集成制造模式将通过与IT、应用功能、文化艺术创意结合来形成服务高增值市场的新业态,达到服务增值、产品增值的新目标。

2.智能化控制方法的普及应用

智能化控制方法是指以印刷过程控制为基础,以CIP3/CIP4为平台,采用在线色彩测量设备直接获得实际印刷印样的色彩控制参数,并按照所选定的印刷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估,实时自动调整水墨状态参数来达到印刷质量最优化和印刷效能最大化。应用和普及胶印智能化控制方法将是未来胶印企业抢占技术新高地的突破口。

3.服务增值平台的系统化

在drupa2012上,服务增值平台成为众多参展商的营销新卖点,为胶印企业提供流程再造、印刷耗材、技术工艺咨询、产品组件维护等整合服务正在成为各个参展商持续拓展市场与赢利的新手段。如曼罗兰的TOP绩效管理以及Printservices印刷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海德堡的Heidelberg Services新服务合约、Prinect工作流程解决方案以及赛飞扬(Saphira Eco)的环保印刷耗材等都处处体现出服务增值平台系统化的端倪和发展前景。

第5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一、“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岗位特征

“书籍设计与制作”课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定义为一个职业方向。从其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分布来看,课程教学内容对应行业中多个就业岗位,并形成独立的行业岗位区域。目前,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从传统纸质书籍逐渐向网络媒体的数字化书籍拓展,职业岗位分别也由原来传统的书籍与样本设计、制作和后期印刷技术等岗位延展到网络数字书籍的新型职业岗位范畴,行业的岗位区域定位与行业发展方向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对应书籍设计行业的传统岗位区域,课程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流程为主线,由书籍前期创意策划、资源整合、电脑制作、印刷制版工艺加工、印刷材料直到印刷装订,涵盖行业流程中的多个职业岗位。在新型网络数字化书籍岗位区域,除了将传统印刷流程转换为网络载体技术,前期的设计制作流程是相似的。作为课程而言,将课程教学内容对应于行业的岗位流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岗位特征,重构与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相配套的教学内容,实施“按岗分工”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实践改革,形成本课程技术性、实用性与岗位实践性的特色教学。本文从课程教学的模块划分与“按岗分工”两个角度,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阐述,将课程理论“应用性”与制作技术“实践性”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岗位分工需求的知识对接。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分模块”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内容的排序需要结构。结构是知识传递的路径,知识只有在结构化的情况下才能有效传递。高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也是序化的问题,应采取基于知识应用的参照系。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行业的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印刷工艺等多个岗位能力实践环节,各部分理论内容交叉性出现在设计制作以及工艺技术的实践环节中。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排序与重构,使其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目标,以“分模块”进行教学,分成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有序地、分层分段地构建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梳理出课程“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思路。

1.课程理论模块。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课程教学按模块划分循序渐进式教学。基础理论包括书籍设计的概论性理论知识,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概括性认识、了解的模块,也是汲取设计制作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现代书籍的设计理念包括传统书籍设计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是找到书籍设计的入口,也是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样本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接轨的技术理论模块。整体理论模块的岗位能力是定位在书籍整体策划能力上的。

2.岗位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书籍设计的单向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对应性分配,把书籍整体策划能力、设计能力、排版制作能力、电脑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能方面归到教学实践模块。具体分为版式设计、样本设计制作、平装与精装的设计制作。版式设计包括传统纸质书籍版式与网络书籍版式设计,以排版、制作与印刷工艺相结合为主要内容,体现书籍图文编排的岗位能力;样本设计与平装精装设计制作则是以设计、排版、制作、材料与印刷工艺综合技术为主体的实践模块,体现书籍策划、设计与制作综合岗位能力。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合相应的理论知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制作能力训练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分模块”教学体系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体现教学“理实一体”的原则。理论与实践进行划分是因为课程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三部分理论内容分散,并交织于实践教学内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思路不清。课程教学内容划分后,理论模块整合归纳了书籍样本的概论性理论知识、设计理论、印刷理论等教学内容,并在实践教学主体内容中以项目为教学素材,对应理论知识点分析教学;项目中的各知识环节对应岗位能力,协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与实践,展开对于案例的自我认知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为实践环节做准备,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课程理论依据性。实践模块将实施岗位能力的实践教学,设计、排版制作实践环节与设计理论、印刷技术理论结合,形成理论融入实践,用岗位实践过程来体验、认识和理解设计理论的内涵。理论知识分解到实践教学过程中,找到相对应的理论依据或理论知识点,指导实践教学;两者融会贯通,一体教学。

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标准,实施“按岗分工”实践教学

高职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创新,在于选择工作过程作为参照系,并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课程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教学核心内容,以行业企业对书籍样本排版、设计、印刷等岗位能力要求为参照,课程内容以“按岗分工”式组织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目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行业中工作过程、岗位分工、岗位技术标准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重点放在与职业岗位对应的制作技术实践模块,以职业岗位工作分工标准为导向,实施“按岗分工”组织实践教学,形成新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1.根据工作流程的岗位分工。基于书籍设计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特征,从传统书籍设计制作与网络数字书籍设计制作两个方面进行职业能力定位与岗位分工。第一,目前行业企业传统书籍设计、印制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文输入图文编辑图文输出印版制作(晒版)打样印刷装订。对应工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原稿设计人员、图文编排人员、版式设计与制作人员、书籍样本印刷制版、后期加工制作人员、装订人员;岗位能力定位为策划设计、印刷前期数码摄影、电子排版、制版技术与印刷后期工艺能力。第二,基于网络数字化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工作流程为:设计原稿图文输入图文编辑网络上载。对应工作流程具体岗位分工为:网站策划设计、网页静帧设计、动态新传播媒体、电子书籍设计与制作等。岗位能力首先定位为书籍策划与设计能力;其次是对数字化技术软件的操作能力,如AdobeInDesignCS3,Flash,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的熟练掌握。书籍设计行业,不论是传统书籍设计还是新型数字网络平台,其工作流程与目标都是一致的,即现有策划构思后有制作实践。这种按工作流程划分岗位是书籍设计制作行业大方向的分工标准或是工种划分。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行业工作流程、制作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划分,从基础版式、图文编排的设计能力与制作能力开始,深入到书籍样本设计方法与电脑制作技术能力,再进入印刷制版工艺的认知与掌握。知识体系从浅入深、从理论深入实践,从技术能力的实践中体会设计理论的原则意义;根据不同岗位定位课程内容学习与技术能力实践目标,对于自我能力有初步认识,从而进行岗位定位与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2.根据岗位分工划分岗位职责。职业岗位分标准决定教学内容的侧重性。根据前期行业岗位分工,确定每个岗位职责与能力实践。原稿设计岗位的职责是对样本、平装本与精装本的前期策划与整体设计规划,出设计整体概念稿,包括对书籍材质的选择;版式设计与制作岗位的职责是书籍(网络数字书籍)版面编排、制作,其中包括社会行业宣传手册的样本排版制作,平装本与精装本封面、内页的电脑绘制制作稿;印刷制版岗位任务以印前检测、印刷拼版、打样为职责内容,辅助原稿设计与版式设计岗位的印前工作;后期加工制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在于根据前期原稿设计整体要求,对印刷成品进行后期的工艺,如加UV、烫金(银)、模切、起凸等工艺行为的后加工与装订。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实施不同程度的能力测定要求。分工不同,职责不同,能力审定的标准会随之改变,课程考核的结果评定也会因“学”而异。对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职责划分,是对技术岗位的职责要求,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岗位,再以对应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针对性基础学习与技术深入,实施课程内容的“按岗分工”式实践教学。“按岗分工”教学以培养学生书籍策划、设计、制作技术、工艺表现等综合能力为原则,坚持“教、学、做”一体,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本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体现岗位特征,进行分工协作。第一阶段进行基础排版知识的上机训练,这一阶段掌握基本排版规律;第二阶段将排版知识灵活应用于样本制作,是排版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第三阶段是参与样本的设计,并完成制作工艺,这一阶段基本上能够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流程与规律;第四阶段是进行简装本或平装本的设计与制作,这一阶段是前期知识的整合,综合提高精装本设计与制作工艺。四个阶段训练的内容与要求不同,循序渐进。“按岗分工”在教学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将岗位分工与教学内容结合,以项目实践为纵贯线,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使工作任务对应工作岗位,以完成工作任务情况作为衡量学习效果、对应岗位的技术能力要求的主要依据。

第6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一些具体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2],旨在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书籍艺术设计这门课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中外书籍形态的形成、书籍设计基础、书籍的整体设计、书籍的外观设计、书籍的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书籍印刷与装订。其中,书籍的整体设计、外观设计、内部设计、概念书籍的设计均可设置成项目式教学,而其他几部分则以理论教学为主。下文中将以书籍的整体设计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法实施前的理论准备

教师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书籍整体性设计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整体关系、封面封底书脊的整体关系、书籍装帧与印刷工艺的整体关系等重要知识点,图文并茂地传授给学生。

(2)下达项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

教师结合实践,拟定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项目,可以在书籍整体性设计这个大的范围下,按照书籍类别、读者对象等划分成一些具体类型,并对项目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具体项目要尽量涵盖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在指导学生分组时,根据我校专业划分和通选课的选课特点,可以将艺术设计、造纸、印刷、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混编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作激情。

(3)指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规划

教师指导各个项目小组,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制定具体的项目实施规划,鼓励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实践调查和开拓创新。教师可以告知学生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查阅哪些手册、调研哪些地点,来完成项目实施规划,同时指导各个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比如,小组中造纸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材料的准备、印刷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印刷装订方式的制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版面布局的构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书籍整体形态的计算机绘制,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4)指导各个项目的完成

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按照项目规划,完成项目设计。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进行书籍整体材料选择和创意构思,做出草稿后及时与教师交流,明确项目设计的改进方向,不断修正设计方案,完善设计成果。(5)项目成果交流与评价各项目小组将最终成果以PPT形式进行阐述,并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师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成果,指出优缺点,做出项目总结。这样在分析与评价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经过多个轮次的教学实践,这种项目教学法已经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完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变“听课-记录-总结”的模式为“听课-项目规划-参与-评价”的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2互动教学法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闷头苦学者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容易造成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而互动式教学则是以启发式为主[3],通过师生互问互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引导:

(1)问题式互动

比如讲到书籍封面设计时,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好的书籍封面应该具备哪几个要素?书籍封面和招贴海报的版面构成有什么不同?引发学生对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考,然后在点评学生的回答后,进行理论讲授。

(2)案例式互动

比如讲到概念书籍设计时,在分析一个木质材料椭圆体结构的概念书籍作品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换一种材料、换一种结构,能否设计出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课堂氛围。

(3)讨论式互动

在讲述书籍整体设计时,可以让部分学生寻找各自喜欢的书籍,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书籍的整体设计构思,材料、色彩、构图、印刷等特点,然后进行教师总结,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整体设计理解。

3实践教学法

书籍设计艺术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对版面设计软件感兴趣,热衷于电子书籍作品的创作[4],而缺乏对材料、印刷、装订的实践探索,这样势必会造成理论脱离实践,学生设计的作品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很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针对这种情况,本门课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开放的实验室

我校的实验室在中午、周末等时间都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鼓励学生到造纸实验室去体验特种纸材料、去印前实验室体验印刷制版分色等工艺、去印刷实验室体验上光覆膜装订等工艺,并且鼓励学生提交实验成品,以作业形式分享实验心得,以此作为学生平时分的一部分,计入考核。

(2)专业的实习基地

我校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金华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均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平时可以去出版社印刷厂实习、打短工,亲身体验书籍设计到成品的整个过程,通过和资深编辑、印刷工艺师的直接交流,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

(3)开设校外专家讲座

第7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在今年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上,本刊主编王丽杰在《中国印刷业业情分析》中指出,“我国印刷业已进入中速增长期,全方位的洗牌已经开始,落后产能将逐渐被淘汰,印刷企业都将面对严峻的考验,需要企业家有坚定的信心和切实的行动。”

挥别了高速增长的发展黄金期,印刷业也将步入全面洗牌、深度调整的“中速时代”。无论是综合资源富集、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印企,还是立足细分市场、探索差异化生存之路的中小企业,都将面临新兴市场的大浪淘沙。如何在乱世中求生存,在逆光处谋发展,是攻是守,是进是退,抉择中彰显大智慧,取舍间可见大格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进先进设备、改进流程工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被许多企业视作转型升级的利器。其中,利用高自动化设备和最新技术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的业务盈利能力,不失为提升产能的一条捷径。

作为全球领先的单张纸印刷机供应商、大幅面包装印刷机领导品牌,德国高宝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印刷设备和高品质的解决方案,这次又以最新技术巡回研讨会为行业创造了思维碰撞的平台。以新技术传递正能量,以新设备提振行业信心,高宝的“价值思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

腾飞轨迹

自2007年首次举办“德国高宝最新技术巡回研讨会”以来,德国高宝在中国的业绩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品牌认知度已渗透到市场的每个角落,其在中国的腾飞之路有迹可寻。

沿着高宝七届巡回研讨会的轨迹,回顾高宝近几年的探索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从华南到华北,从东北到西南,从东南到西北,高宝已先后在东莞、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成都、西安、上海、厦门、长沙、银川等20多座城市留下了垦荒的足迹。在过往7年所举办的研讨会的历程里不难发现,高宝快速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印刷技术不断提高的阶段。研讨会从单纯的技术讲座到配合设备实地考察,从现有技术的推广到未来技术的畅想,从高端设备的普遍应用到概念化技术的实现;在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让中国用户真正了解了世界先进的印刷工艺,帮助企业乃至中国印刷行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并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作为全球领先的胶印机生产商,德国高宝一直以“开拓者”的形象深耕中国市场。作为机械生产制造业唯一一家入选美国专利排行榜的企业和为数不多的技术开放型企业,高宝始终坚持研发创新,将胶印领域最新的技术及应用带给中国的用户,为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最先进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与锐意开拓,今天的高宝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中,它已悄然爬上全球第二的单张纸印刷机供应商宝座,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幅面包装印刷机领导品牌;在金属包装印刷市场,高宝在多色机领域已经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证券印刷市场,全球90%的钞票都是在高宝证券印刷机上印刷的……这些都是高宝“腾飞”之旅的最佳注脚。

当高宝在国内市场遍地开花、成绩斐然的同时,台湾市场异军突起,在China Print 2013上,台湾某企业曾一次性购买高宝6台利必达设备,其中包括最新的高宝大幅面利必达164及具有“印刷准备时间冠军”之称的高宝利必达106。同在China Print上,具有17000张/小时印刷速度的大幅面领域高效率代表的利必达145也迎来了首位中国用户。由此可见,高宝今年的巡回研讨会在台湾地区选择了台北和台南两座城市,也是别具深意。

与此同时,高宝还选择了昆明和太原两座内陆城市。相较于我国东部与南部地区,内陆地区印刷业的工艺相对简单,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不断加大,优秀企业的入驻给当地印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和更先进的工艺要求,产品质量及印刷工艺的提高成为中西部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宝连续七届研讨会都将东莞作为主要阵地,足见其对于东莞市场的高度重视。作为国内印刷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市场魅力。竞争与坚持,一直是珠三角地区企业的主要特点,只有竞争才可以促使企业不断的提升和改进自身的技术,也只有这种动力,企业才会思考如何去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去寻找更新的技术、更有价值的产品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生产成本。而企业的这些需求也正是高宝巡回研讨会的价值展现——如何利用高宝的新技术为客户带来增值盈利能力。

价值思维

面对转型调整期的市场,印刷包装企业在思考如何抓住机遇,高宝则在思考如何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一个印活的单张成本有多大?企业如何去推进绿色印刷?哪些渠道可以节省能源?大幅面单张纸胶印机对企业有哪些特殊意义?未来印刷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哪些技术又可以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许多企业在高宝的巡回研讨会上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尤其是德国高宝集团单张部市场总监Juergen Veil先生带来的“价值思维论”,为印刷企业提供了新的采购思路。

他列举了一组从德国客户那里得到的数据:两台设备,一台为目前最高配置的利必达RA106-6+L,一台为配置全自动换版配置的利必达RA105-6+L(欧洲标准配置),两台设备的实际生产时间相同,利必达RA106的价格较利必达RA105贵34%。结果一些德国客户发现,实际生产中,以5000张为一个工单计算,经过粗略统计,高宝利必达RA106中新增的质量控制系统的投资回报率大概为5个月,最新的同步清洗装置为6个月,升级同步换版大概需要15.6个月就可以回收投资成本。也就是说,投资一台较标准配置价格高出34%的高性能的设备,在业务饱和的情况下,大概最多2年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收回购买设备时多出的技术投资。

由此算来,这些多出的投资并不一定会延长整台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反而可能会将这一时间缩减。而一台设备至少可以使用7、8年,先进的技术也可以保证设备在使用期限内不会被市场淘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未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设备再投资的几率。可见,提升新技术、提高设备自动化配置不一定意味着多投入,反而可能会综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率。

第8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程师型人才培养;教材;岗位标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7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印刷科技也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在印刷行业不断渗透,使用好先进设备,促进印刷品质量不断提高是印刷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需求也极为迫切。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培养目标、师资队伍、仪器设备、课程体系改革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相比之下教材建设人们往往关注的力度不够。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恰恰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教材的改革和建设, 高质量的教材是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必要保证,编写和出版一大批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是极为重要的。

1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教材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

印刷专业教材建设是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目前,现有的应用型本科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陈旧,教材注意大而全,实践内容还未凸显,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应用型本科建设定位存在误区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大众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对强化实践教学重要型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质的认识。

1.2 印刷工程师型人才培养要求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工程师,注重“师”型人才培养。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对于印刷行业,对工程师的需求是必然的。培养合格的印刷工程师,必须熟悉印刷工程师的岗位要求,才能制定出完善的培养计划和教材。印刷工程师不同于普通印刷工,他的岗位有哪些、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1.3 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整合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写教材的人员大多是在校教师。他们往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应用型本科教材不仅要求知识全面,还强调实践技能,这就需要行业、企业人员积极参与。现阶段,印刷专业教材建设虽然有企业人员参与,但是大多数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编写工作

1.4 教材质量监管、评价机制缺失

现行的教材质量监管机制,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反而制约了教学改革和创新上形成制约。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高校缺少制定出教材编写、评优与评价制度。教材质量的评判还应增加专业教师、学生等方面的评价,以进一步提高质量,使读者受益。

2 应用型本科教材应具备的特点

2.1 目的明确,定位清晰

应用型本科首先它是本科教育,其次强调应用型。不能本末倒置。只强调应用会变为四年制高职。应用型本科教材,工程概念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以工程实践要求为核心,理论知识要绝对够用,减少复杂理论推导,减少验证性实验,突出实践性实验项目。

2.2 特色分明,重点突出

教材要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选取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型和先进性,印刷专业的学科基础属于交叉学科,同时还要兼顾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努力实现“技”“艺”相结合。印刷新技术在不断涌现,选取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选取本学科最具代表性的新技术与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当代学科发展方向。

处理好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使重点难点叙述详尽,难以理解部分叙述详尽,还要善于分解难点,使其容易掌握和学习。

2.3 立体指引、系列衔接

立体化教材更能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逐步建立以文字、声音、图像、网络、自媒体等媒体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印刷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课、核心主干课要成为系列,前后互相衔接、相辅相成。同一门课程的辅助教材、习题集、参考书也要成为系列化。使学生愿意去学习、有大量知识可以去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3 应用型本科教材编写的组织与管理

3.1 制定印刷工程师岗位标准

首先,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应由印刷企业工程师、高校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等组成,鼓励企业工程师积极参与,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作为委员会重要成员进行相关工作。按照工程师职业岗位的职业特征,制定相应的技能标准。

3.2 围绕标准制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编写教材

教学单位围绕岗位标准制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实施针对性的理论教学,保证工程师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在教材编写中,一方面笔者要通过相关企业的专家了解最新的行业变化信息,收集国内外印刷技术的最新资料,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变化,借鉴 同类教材的编写经验,将大量信息资料科学的分类整合,从而编写出真正达到教学目的的应用型本科教材。另一方面,要知道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将来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利益,即使不为本企业工作,也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企业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鼓励员工进行教育教学、教材编写的相关工作,对参加此类工作的员工给予奖励或计算工作量。

3.3 建立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鼓励创新,鼓励改革,而工作要落到实处,通过引进质量评估和使用评价手段,促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对教材重要性的认识。教材质量是教材建设的核心问题。教材编写要经过企业、高校、使用对象三方校对和评价,既能结合现代科技的最新理论和工艺技术,又可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方法,还能使学生掌握自己最想学到的理论和技能知

(下转第230页)(上接第196页)

识,形成一部合适的教材,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进步。还要形成教材的选择和审核制度,使教材真正为培养方案、授课计划和广大学生所用。定期组织教材评选工作,把优秀的教材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申请相关奖励。

印刷专业课程是学科交叉型复合课程,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准确的传达特定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强调工程师的岗位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复s任务的挑战,在变化中的就业市场里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曹帽.论应用型本科教材存在的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11).

[2]陈炜.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11(05).

[3]李健.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 (03).

[4]陈新民.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育,2013(07) .

第9篇:印刷工艺概念范文

1引言

传统印刷有凸印、平印、凹印、丝印四大印刷,先是凸印一统天下,后来演变为以胶印为主导的情形。胶印固然可以提供良好的质量和较短的生产周期,但仍存在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数字印刷具有个性化强、按需印刷交件快、使用劳动力少、占地面积小、节约资源等优势。由于在数字印刷工作流程中无需胶片,甚至无需印版、润版液及显影液,所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图文转移时溶剂的挥发,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程度[1]。

数字印刷这一新技术自1995年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而我国的数字印刷近几年也有了快速的发展。

2数字印刷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1数字印刷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数字印刷(DigitalPrinting)的标准定义,主要存在两个观点,一个是计算机行业的观点,另一个是印刷行业的观点。计算机行业把由数据输出到纸上的技术过程均称为数字印刷,不管它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因此也把这种意义上的数字印刷机称为打印机(Printer)。而印刷行业则把由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它将各种原稿(文字、图像、电子文件、网络文件)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无需经过电分胶片输出、冲片、打样、晒PS版等工序和时间,而直接通过光纤网络传输到CMYK四色数字印刷机上印刷或直接进行分色制版的一种新型印刷工艺[2]。

2.2数字印刷的工作原理数字印刷系统一般由图文合一的印前处理系统与数字印刷机或照排系统组成。数字印刷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出彩色印品。操作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及其所提供的原稿输入计算机(印前处理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图文数据的处理,对图像进行色彩、阶调、层次等有益的调整,进行能满足用户要求的创意、修改以及文字合成等,再将图文信息进行编辑排版,最终将理想的图案、文字编排成用户满意的内容和形式。这些数字化的信息最后经过RIP栅格化处理,生成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然后将这些数字信息输出到电子数据控制中心,这样就可以进行分色制版;也可以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激光器上进行调制,发出相应的单色激光对印版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版滚筒经感光后就能吸附油墨或墨粒,这样就可把图文信息转印到呈印物上,完成印刷[3]。

3数字印刷的关键技术

3.1静电成像数字印刷技术静电成像(Electro-photographic)又称电子照相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将小颗粒的粉末附着固定在纸上成像。打印的程序各厂牌虽有不同,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是将打印的资料转换成小点之后,以激光把小点扫描到一个旋转的滚筒上(滚筒用对光高度敏感的材料制成,并带有正静电荷,被激光扫描到的部位则转为负静电荷);当滚筒转到粉末槽的旁边,粉末带正静电荷,所以立即附着在激光扫描的部位,即是要打印的影像;这时一张带负静电荷的纸在滚筒下方出现,所带电极强度较激光扫描到滚筒上的略大一些,于是滚筒上的粉末就被吸到纸上,加热固定之后,打印就完成。这一流程单色走一次,彩色要走4次(CMYK四色粉末各走一个滚筒)。成像的粉末非常细小,通常是固体粉状[4]。

3.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喷墨打印则采用不同技术,以小滴的墨水滴到纸上,组合成像,墨滴非常小。滴墨的位置靠喷墨头准确的精细移动,用多个不同彩色的墨水匣,可以打印出完全色彩的影像。一般要求油墨中的溶剂、水能够快速渗透进入承印物,以保证足够的干燥速度;油墨中的呈色剂能够尽可能固着在承印物的表面,以保证足够高的印刷密度和分辨率。因此,所使用的油墨必须与承印物匹配,才能保证良好的印刷质量。

按照喷墨的形式把喷墨成像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脉冲)喷墨[5]。连续喷墨所喷出的墨流是连续不间断的,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细小的喷嘴,在高速下分散成细小的墨滴。当每一滴墨滴离开喷嘴的时候被充以静电荷,通过改变电场的有或无来实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按需喷墨也叫脉冲给墨,它是将计算机里的图文信息转化成脉冲的电信号,然后由这些电信号来控制喷墨头的闭合,即实现承印物上的图文区或是空白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喷墨技术要属压电陶瓷技术。

3.3磁成像数字印刷技术磁记录成像技术与磁带的记录技术采用的是相同的记录原理,即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然后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之间的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完成潜影的可视化;最后将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6]。

磁性色粉采用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本身具有很深的颜色,因此,这种方法一般只适合制作黑白影像,不容易实现彩色影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