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的建设

第1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首先,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且稍显匮乏,为了迎合经济发展需求的不断增长,甚至将会面临着总量不足的危险,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树种比例不协调,材林占较大比重,防护林、经济林占较小比重的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林业生态意识淡薄也是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过度的采伐,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监管部门对问题的严重性和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认识严重不足,植树造林等措施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式的严峻性。最后,由于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

2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所需的林业产品,如木材等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和进程,早日顺利实现发展目标,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砍伐。虽然说树木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树木的生长,尤其是一些特殊树种的生长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导致被砍伐的森林资源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林业产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相对其他产业相比,林业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在技术方面也相对落后,林业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的需求。

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960万km2,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及过去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但为了迎合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沙尘暴、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森林资源锐减等问题,极大程度制约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和谐发展。

4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林业发展的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林业产业的依赖性还较强,而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当前生态环境形势的分析,及对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的关系的探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积累经验,提出应对方法和有效举措是十分必要的。

4.1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规划

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从全局出发,做好初步的规划,并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因地制宜,与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紧密联系,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如植树造林,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量等。尤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对严重的地区,更应加大治理的力度。

4.2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应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发展中的突出位置,根本措施就是,政府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投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优先安排拨款工作。

4.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生态环境建设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有关地区乱砍乱伐的行为,也使得有关部门管理松散,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林业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不良后果。所以,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结语

第2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一、建设农村金融环境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建设的力度,对农村经济水平的更好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阶段,而经济水平的提升是要依赖于整体金融环境的。拥有一个稳健的金融资本体系,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环境基础。而且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还有利于农村经济效益发展速度的提升。

(2)为农村金融体系提稳定环境。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够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农村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经济体制正在农村经济环境中建立,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能够为金融体系的建立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还能够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步伐。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仅仅局限于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想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需要逐步在农村市场中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的金融资本体系,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的建立。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不足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市场中,金融结构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缺乏完善补充,这就会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中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2)农村法制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法制意识比较缺乏,在金融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法制意识是维持经济安全运行、维护金融体系合法运作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法律意识作为支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开展。

(3)相关的机制制度缺乏。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来说,拥有完整的、正确的配套制度是保证其建设工作良好开展的依据,而当前我国的农村中,有关金融体系的机制制度还并不完善,这就阻碍了金融结构的建设工作,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

(4)农村人口素质比较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有限性,当前农村人口的素质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金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作为金融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资源,缺乏专业人才就意味着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来建设金融生态环境。这样必然不利于农村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工作的建设水平,首先要补充完善农村的金融结构体系。农村的金融行业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够创建更高质量的农村金融资本环境。加强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力度,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更好发展。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强化对机制层面的管理力度。健全的机制制度是金融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缺乏机制体制的农村来说,加强制度化建设,能够为金融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制度层面的保障,能够提高金融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可行性,进而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

(3)引进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措施是引进先进的金融体制管理经验,相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低,金融管理经验缺乏,这种现状会阻碍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大力引入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为农村金融建设工作增添新的动力,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第3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 生态环境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02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缩小了城乡间的差距。但与之相背离的却是为了发展经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过度开发开采,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平衡,违背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

一、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有着广袤的土地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基数,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26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7%,据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5%。用有限的耕地面积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粮食问题,这是一个奇迹。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年底,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94.7%,人口占53.4%。满足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离不开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耕地,在有些地区出现了盲目开发、占用耕种良田,建设工厂、企业、住宅等,造成了大量农田被毁,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国家不断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占用耕地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也极大地威胁着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追求稳产高产,盲目、过度地使用各类化学肥料,对土壤性质造成极大的威胁。不仅破坏了土壤团聚体结构的能力,使土壤出现板结,更会造成土壤酸碱环境失衡、养分比例失调、单盐离子浓度过高,破坏土壤矿物组成的胶体系统,产生盐害。不良的土壤环境,严重影响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大量施用化学肥料,也会直接影响农作物果实的质量与品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秸秆焚烧、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资源不仅白白浪费,还造成严重污染,令人惋惜。

另一方面,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工厂、企业由城市转移到乡镇,对农村确实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地区监管不到位,生产企业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仅在技术、工艺、设备方面较为落后,而且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十分淡薄,完全忽视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生产废弃物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与危害。随着一些工厂、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对日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污染等。另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食品塑料包装、白色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大量垃圾长期露天堆放,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更会造成大气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类污染既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也极大地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措施和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国家颁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首次把“村镇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对农村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污染等方面作为治理重点,及时遏制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决定》明确提出了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依法监测各类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禁止超标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不合格企业勒令整改,并追究企业责任。严厉打击河道采砂、排污、乱倒垃圾等现象,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对肆意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从严处理。

第4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国 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当代生态坏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

1.生态经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实施清洁生产。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使采用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生态政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a.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b.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c.推进生态民主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3.生态文化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a.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b.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c.强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在认真发掘、弘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d.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强化生态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凸显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中注入生态内容,在文化场所设计和建设中融人生态理念。

4.生态社会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第5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一、引言

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只有遵循有关的城市规划原则和生态环境的原理,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其各项开发和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也逐渐提速,尤其是中小城市建设已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一些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造成了许多问题。有的城市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甚至完全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规划中,或者相关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和长远性。有的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没有进行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布局极不合理,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混杂,从而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无形损失和浪费。有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使得企业排污、生活垃圾、水土流失等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破坏了本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的城市在环保投入方面与环保工作的需要完全不相称,环保机构又不健全,环境监管力度也不够。还有的城市在规划建设中不顾客观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存在盲目攀比、盲目扩张、盲目跟风的现象,片面地强调工业化或者一味地追求招商引资,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

2、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过于形式化、不切实际

近几年,为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和施工管理上的简便,许多城市的绿化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造假现象。这种现象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蔓延,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同时,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正在被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是一种没有远见的赶时髦现象,其结果造成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色危机。

3、城市生态建设过于急进、缺乏特色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存在“急进化”问题,虽然近几年由于北方城市的水资源短缺,人们对大规模种植草坪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但是很多城市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绿化效果,仍然大规模发展草坪,尤其是在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的建设上存在着大面积种植草坪的问题。同时,城市生态建设的崇洋化使我国的城市在逐步失去民族性。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建设者为自己城市所谓辉煌建设成就沾沾自喜时,国外某城市规划专家却说,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景观在欧美都可以看到,中国的城市建设缺乏现代化,缺少自己的建设特色。

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1、科学规划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规划建筑中的重要内容,而科学的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以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等为依据,避免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而且中小城市往往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必须尊重资金限制和区域现状等客观情况,正确地认识地区差异,充分地利用当地的特色与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2、建设生态保护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应充分结合本地特点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通过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采取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推动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既能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来源,又能有效地控制对生态环境进行的行为。

3、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地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及领导责任制、部门负责制,并加大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从而形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合力。

4、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借助教育、法制、宣传等手段,普及环保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从而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能够投身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行列中去。同时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来对资源消耗大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通过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来提高人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5、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1)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促使工业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低耗能、低耗水、轻污染、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加强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减轻环境污染,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坚决关停取缔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土)”企业,防止“死灰复燃”。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要严禁建设。

2)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一是加强现有大气污染源的治理,实现稳定达标,对不能达标排放的采取停产治理措施。二是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公安部门要严格执行机动车淘汰报废制度,环保部门对超标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器,推广使用清洁燃料,鼓励居民使用电瓶车。三是建立城区洁净煤配送中心,禁止销售使用生活用散煤,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推广天然气、液化气、民用型煤、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3)防治水污染。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逐步提高中水回用效率。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制度,规范排污许可证和排污口管理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削减工业点源排污量,逐渐恢复河水水体功能。

4)建立垃圾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环境监督管理,减轻噪声和扬尘污染。提倡绿色消费,清除白色污染。

6、加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建立缺水地区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逐步调整用水紧缺地区的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设施,防止地下水漏斗面积扩大和地表塌陷。

第6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水资源; 植被;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关系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8-0245-01

1 前言

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地情况的节水灌溉和工业节水的技术,使之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和市场化;研究防治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对河流、湖泊、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加强对水利经济及政策的研究,以及流域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化的研究与实施等。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水资源管理的任务。

2 生态环境建设的含义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活动对环境压力较重,加之人为活动已严重影响生存环境,因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生存延续的保障前提。生态建设其关键在于通过对原有生态系统中各联系要素的研究,找出破坏原生态系统的原因或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因此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对原有生态的简单恢复,更重要的是通过防治过程中发现自然生存规律,通过掌握自然生存规律,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界。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生态环境的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已变成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生态建设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对原有生态系统中各关联因素的研究、分析、治理,同时也包括了对自然生存规律的总结、归纳。因此,可以说生态建设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途径,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途径。其具体内容不仅涵盖了以植被生态建设为主的如荒漠化防治、草原生态防治、水土环境防治等,同时也包括以工程改造为主的生态重建系统。其中,以植被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两大重点。

3 植被生态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伴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各种破坏自然界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其结果则是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特别是植被生态系统的破坏,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水文、大气和生物等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连锁效应。因此,可以说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

植被生态建设是以自然植被的种植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过程,具体包括了灌木植被、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类型的植被建设。通过相关的监测数据及研究发现,森林植被建设是整个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这是由于森林覆盖面积广、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生态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因此,森林植被建设不仅是植被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森林植被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以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为基本原理: 大气降水通过森林被部分截留并下降到地面,再被森林逐层吸收、分流、下渗,而被森林截留降水部分通过植被直接吸收,部分被大气水循环利用。对于森林植被,水文作用的影响非常明显,这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体量较大、结构复杂、林下土壤渗透性强,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的水文特点突出且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很明显,概括起来为以下两个方面:

( 1) 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强的截留蓄水能力。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覆盖面积较广,因此对于大面积降水或区域降水,能够很好地涵蓄水分。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的生长周期较长,其深层土壤的涵蓄能力更是突出。特别是复杂紧密的森林系统,其涵蓄能力比单层稀疏的人工林要强 3 ~5 倍。因此,我们应加强保护天然林,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建设。

( 2) 森林生态系统有很好的平衡径流河川的作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多样性,使得其对截流蓄水方面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也为调节河川径流的水文特点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突发性暴雨期间,森林生态系统庞大的涵蓄能力,不仅有效补给了地下水含量,同时也牢固了地表土壤,大大缩短了洪水峰值的出现时间; 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枯水期间,森林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涵蓄给养,不仅保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同时也可以间接补给河川径流,大大降低了枯水期干枯的机率。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水土治理不仅关系到水文、土壤、生物等相关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更是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恢复的关键,因此水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基础。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究其本质,就是加强植被生态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植被生态对水土保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提高水土保持对植被生态的维护作用。

所谓水土保持,就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土地措施和工程措施等,以达到改善平衡水土资源的生态循环。水土保持对水资源有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复杂植被生态区域,其生态建设效果也更加明显。

能大幅提高生态系统的截水效果,并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方面通过采取有效的植被建设,不仅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截留蓄水的能力,增加地下水的蓄水量和调节河川径流的流水量,最终可以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能积极改善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生物和植物的数量,最终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5 尚需研究的问题

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植被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直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可以进一步调节生态环境。但是目前由于监测数据的缺乏或技术手段的不到位,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应证:

森林植被与水文气候的关系仍缺乏有效的监测数据论证。虽然现在对森林植被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森林植被与小范围水文特性的关系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使得森林植被与大区域大气水文关系缺乏足够的有效数据。而这一点也阻碍了森林植被与区域水文特性关系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森林植被与区域性降水,无法验证其二者的相互关系。再如对复杂的森林植被系统( 主要指由于森林面积较大,包含 2 个以上气候带的森林植被系统) ,其与区域性水文特性的关系仍是通过小范围实验得到,因此也就阻碍了利用森林植被调节区域性气候的研究进展。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进程加快,水资源逐年恶化; 加上国人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尽管水文作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关系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由于目前水文监测的数据不够充分,致使某些局部问题的研究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加之普通大众科学知识普及不够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我国对生态环境缺乏 “全民参与”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沈国舫.植被与生态环境(中国水利协会成立70周年特邀报告)[R].北京:北京国宏宾馆,2001.

第7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为人类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我国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在不具备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湿地的保护开发以及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湿地公园的含义和性质定位

1、湿地公园的含义

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湿地公园景观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在湿地保育区以外建设的具有生态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2、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取得成功经验,并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普通公园则关注休闲游憩和向大众开放。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保护区与公园的复合体。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备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且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状况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措施

1、水面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除具有一般公园的功能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有广阔的水面。水域不但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调节空气湿度的生态功能,而且构成了园林景观的要素。单独的、平静的水面不足以形成美丽的风景线,当搭配了植物的种植,能给辽阔的水面带来无限的生机。按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型、浮水型、漂浮型和沉水型。营造湿地水面景观时,应遵循湿地植物设计原则,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科学处理植物与水体的关系,模拟再现自然水景,充分展现水生植物的丰富色彩与姿韵。植物的倒影映入水中,微风吹过,荡漾起层层微波,使水面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2、岛屿植物配置

湖中岛屿配置丰富的植物后,加强了水面景观、丰富了水面色彩,更能将大的水面划分成不同情趣的小的水面空间。南湖的岛屿分为半岛和湖中岛两类,半岛在植物配置时除了考虑植物景观还要考虑导游路线,避免妨碍交通;南湖中的岛屿大多是扩湖期间,为保留一些姿态优美的大乔木而刻意建造的,岛屿的大小、植物配置都是围绕着这些被保留的乔木而精心设计的,主要考虑远眺的效果,除了植物本身的色彩、姿态外,各类植物在水面形成的倒影也丰富了水体景观层次,增加了游人游览时的趣味性。

3、专类植物园的景观科普教育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专类植物园的特定植物种植能良好向人们展示湿地植物。专类植物园是指专门用于收集、展示某类观赏植物,营造以植物造景和观赏游览为主题的园林。它主要是介绍所收集植物的物种资源分布、物种组成特点、物种使用价值与文化趣味、生态习性与栽培技术等,还可介绍该园在物种保护和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成就等,并兼顾一些环保和生态问题的常识教育。

4、自然式水岸线景观

湿地公园的水岸线应采用自然式护坡的营造方式。湿地具有过滤和渗透的作用,而混凝土砌筑的护岸将会破坏它这种功能。理想的湿地护岸形式,是以自然的湿地土壤沙砾基质代替人工砌筑,并在水陆交接的自然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采用形式多样的生态护坡,来设计湿地岸边环境,使岸堤土壤与水体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实现湿地的自身调节能力,又营造出了错落有致、野趣十足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优先的湿地公园建设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其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可能会永久性的丧失,因此要从根本上树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因工程建设对湿地造成的破坏;湿地公园建成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其生态意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尽量避免和减少对湿地公园造成污染和破坏。

2、注重适度开发,保持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平衡

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变为前提,实现对湿地生态平衡最小的干预,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之路,力争在开发的基础上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在全面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施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为介休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循环做出贡献。

3、休憩娱乐活动主题化、生态化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游憩活动应该主题化、生态化,各游憩活动都应围绕湿地景观进行设置,游人的娱乐活动应集中在湿地公园的游憩观光区。游憩观光区是城市湿地公园展示湿地景观的主要区域之一,可向游人展示江海湖泊、河流湿地、沼泽草滩等各种湿地景观类型,也是游人休闲观光的主要场所,在不破坏湿地生境和产生污染、噪音的前提下,允许游人进行参与性的湿地体验活动,如观鸟观鱼、滨水体验、采莲垂钓等,促进生态旅游适度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4、坚持长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计划

湿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突出湿地公园的特色,借助当地政府的平台,扎实地推进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5、加大配合,调动全社会了共同参与

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但需要环境、农业、林业、渔业、国土、旅游、水利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同时还需要当地百姓的参与和支持。成功的共管首先源于其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在合适的管理理念、法律保证和有效机制的基础上,管理者分享权利、承担责任和明确的管理效益等方面也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6、生态环境保护与湿地之间的关系

湿地与水生态环境直接相联、密切相关,水文要素特别是水是湿地与水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它既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子,也是水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湿地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织部分,水生态环境是湿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没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也就没有健康完整的湿地。没有健康完整的湿地,就不会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措施,保护水生态环境是保护湿地的前提和保证,湿地的破坏和丧失,将直接影响水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湿地的安全,健康的湿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否则,不但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会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依托,休戚相关。

结束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成为国家保护湿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发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资源破坏严重的形势下,解决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调动社会的所有力量参与保护湿地,加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秋月,贲东生.浅谈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J].山西建筑,2010.

[2]周曦,高江菡.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所引起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2.

第8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阿塔山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包头市固阳县境内,地貌类型属于大青山北麓低山丘陵区。根据固阳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4.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94.2mm,多年平均风速为2.9m/s,年最大冻土深2.10m。工程座落在黄河一级支流昆都仑河上游,该流域为季节性降雨补给型河流,径流量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38.4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448万m3,多年平均年输沙总量为81.86万t。本区土壤地带性分布划分为栗钙土带和棕钙土带,植被主要是以克氏针茅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其次为人工植被。本区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生态敏感度较高,植被稀疏,草原砾石化明显。根据现场调查及遥感数据解译,工程区域植被类型分为典型草原、山地植被和人工植被。主要植被群落组成为克氏针茅、短花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小叶锦鸡儿、克氏针茅群落和芨草、杂类草群落。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农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本区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的蒙新区,区域内哺乳动物有蒙古兔、黄鼬、花鼠等,两栖类有青蛙等,鸟类有喜鹊、麻雀等。但由于人类长期干扰和生态环境改变,区域内大量野生动物消失。昆都仑河为季节性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期形成的径流夹杂着大量山体冲下的石块、泥沙,河道内不适宜水生生物生长,也不存在珍稀、濒危等水生生物,无洄游和半洄游鱼类。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2.1.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是由于施工占地、施工道路修建、主体工程开挖及料场开采等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和损失。工程永久占地破坏的植被主要是人工林和草地,临时占地破坏的植被主要是草地。植被破坏后的地表,在大风及降水的作用下,易引发水土流失。

2.1.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由于施工噪声和人员活动,动物会主动趋避而逐渐离开施工区,周围的动物密度下降,等施工结束后,这些影响会自然消失。

2.2运行期生态环境影响

2.2.1对植被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蓄水导致库区水位上升,水域面积增大,周边土地及植被遭到淹没,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地区生物量减少。但淹没的土地和植被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其他途径补偿后不会对区域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

2.2.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建库后在尾水区域的低平地段形成新的草甸和沼泽有利于鸟类的发展。随着水生昆虫增多,水量变化趋缓,浅水滩地增多,将形成涉禽的栖息地,河谷草甸鸟类群将逐渐增多。啮齿类动物由于水位上升,栖息地、活动范围减小,将向别处迁移。而与水联系密切的兽类数量会有所增多。同样,随着库岸植被向中生和湿生植物群落方向演替,适宜湿生草甸或沼泽的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将会有所壮大。

2.2.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生生态环境由流水型转变为静水型,水深增大,流速变缓,水域面积拓宽,水生微生物有所增殖,鱼类栖息活动场所增大、饵料生物变多,适应于静水生活的鱼类种群和数量有一定增长。大坝下游水量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数量相应减少。但昆都仑河经常断流,且坝下游河流较短,鱼类极少,水库的建成总体上改变了原有的不利环境,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施工期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划定工程活动区域,规定施工车辆路线,避让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对占用的草牧场及耕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做好水土保持和废水处理工作,避免污染物影响水体水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临时用地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严禁乱砍滥伐、滥捕滥杀,加强施工期环保教育,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及动物的生境、栖息地。

3.2运行期保护措施

加强水库运行管理,保障下泄生态流量,做好植被恢复及其日常维护工作。3.3环境管理与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并监督各项生态措施管理制度。制定生态监测计划,对水库周边动植物物种、水库上下游水生生物定期进行监测。

4结论与建议

第9篇:生态环境的建设范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跃上了新的台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赋予了生态环境保护以更多的内涵。虽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可以松懈,相反,我们应当探究当前环境法制建设的不足之处,以此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长足进步。

一、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目的

由于立法时所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现行《环保法》第1条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一项立法目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实践中,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准却往往被庸俗化,经济增长的数据成为“现代化”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同时也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关键标准。众所周知,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通过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亦能达到。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的所谓“经济发展”和“繁荣”是虚幻的,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基于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提出了。迄今,可持续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不少国家积极采取行动,相继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规范和政策。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立法目的。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依靠行政主导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一直强调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体制在我国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我国几十年来环境保护以行政为主导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行政主导的局限性: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国外自然资源主要为私有财产,以调整为主,行政权力的介入很有限。我国目前正处于与资源相关的环境保护迅速提升的时期,且我国自然资源所有制虽未改变,但所有权内容已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会对环境行政主导提出挑战;其次,行政主导在强调严格隶属关系的同时,也容易异化出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痼疾。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但我国在管理体制上将其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林业、海洋、矿产、水利等诸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环境保护行政主导强调的是扩大环境保护职能部门的权力,必然增加与相关产业部门和地方的权力冲突,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反而导致行政主导的削弱。

(二)生态环境污染处理多为以罚代刑

这种做法致使一些污染案件的肇事者规避了司法程序。环境污染事件目前主要为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的方式多为罚款、责令立即停止经营、限期整改、改正违法行为以及吊销许可证等,且行政自由裁量范围过大,致使一些污染责任人能够逃避法律的刑事制裁,虽然刑法专设了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并在第九章渎职罪中规定“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专门条款,为我国制裁环境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根据,但是因污染破坏环境而受到刑事制裁者也并不常见。由于法律所规定的环境刑事制裁手段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从而导致了违法排污屡禁不止,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加之我国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刑罚偏轻,也使得环境保护的制裁力度未能起到震慑作用。

(三)我国公民遵守生态环境法制的观念淡漠

大部分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人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直接涉及权利主体的切身利益,人们对于守法问题比较重视,任何一个试图违法者,都会对侵害具体权利所有人利益的后果心存顾忌,在这种情况下守法有比较坚实的社会基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则有所不同,这种关系间接地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和利益,没有一个主体以自然的名义对人的破坏自然行为提出权利保护的主张。我国公有制条件下,自然资源权利主体更为抽象,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被定位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经济关系而不是法律关系,环境守法的社会基础更为薄弱。

三、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方法

(一)行政与司法要各归其位

1.生态建设的执法和司法要加强,我国生态建设立法一般号召性的宣示性规范多,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少,执法环节薄弱,而司法更为欠缺。由于生态建设立法是我国环境法制的新课题,如何加强执法和司法有待深入探索。

2.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在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系统工程中,执法是未端环节,前面的问题不解决而想靠末端一刀切,无异于以堵口子的方法治洪水,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激化矛盾,为生态环境法制的长治久安埋下隐患。

(二)让刑法在保护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法律手段中,刑事制裁手段被公认为是最严厉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环境刑事制裁手段不仅可以直接剥夺或限制犯罪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条件和能力,而且它还对其他潜在的环境犯罪人具有威吓慑止作用。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将罪刑关系确定下来,通过刑法规定各种应受刑罚惩罚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具体列举各种环境犯罪应当受到的刑罚处罚,从而可以使潜在环境犯罪人所追求的利益与可能受到的惩罚有一个可供对比的尺度。这就迫使知法欲犯者望而却步,悬崖勒马,从而达到预防环境犯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