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课题探究;立项探究;创新型成果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77-02
如今的医学人员都意识到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题目若想取得有意义的探究成效是非常困难的。在选择的课题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课题没有立项探究的必要性,课题不恰当的安排方式,甚至有些课题探究出的结果根本得不到想要的实际意义。在探究课题方面人们缺乏创新意识的成果,绝大多数只是注重解说和阐明。即便导致失败的漏洞是多种因素,然而最关键的是要意识到错误。选取和安排课题受到干扰是由于在意识上产生了错误从而造成判定的失误,也就造成了探究方面和方式的选取产生了失误。现实中所操作的探究成果和探究问题有分歧无法阐明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探究成效无法获取实际的含义,是探究不谨慎这样的过失造成的。
1 不理解中西医学术内涵的差异
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即便在中西医贯通和中西医结合的过程方面都非常用心,然而成果却不如人愿?对于中西医内在的差别性的意识程度缺乏是关键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在长久时期都处于基本性质的中西医概念的机制,得出的结果根本不能立足。将中西医贯通也是有技巧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性只是应用了不同的说法。如医学家在中医中的脉也就是西医中的血管,判定脑充血西医的说法但在中医方面就叫做血气并走于上之大厥,还有西医的荷尔蒙等同于中医的“藏德”等。
中西医结合如今的探究是怎样的?人们将泌尿系统用三焦来表示,肾上腺激素用肾阳来表示等等,这些是早期许多文章所描述的。而如今人们将松果体被说成肾应冬,将血流速度的变化被说为血瘀,将抗菌消炎表示为清热解毒,将免疫能力提升说为扶正固本等等,这一系列说明了现代复杂化的观察标准。人们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尖端标准的程度中找寻处理在中医方面含义、标准、辩证、诊疗等题目的方案。对于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只是标准更加繁琐高端了并不存在现实意义,本质上没有发展,仍然约束在固有的思维方式中。
2 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理论研究薄弱
中西医关系的意识和解决为何仍然处于这样的状况?对于缺乏探究中西医结合的必要程度的理念是关键的因素。中西医的所有规划都处于盲目的局面,取决于人们根本不明白中西医结合必要性的原因,对怀疑其正当性。
在众多建国以来的文献检索中,有许多关于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文章、临床报道、实验探究报道的等,但是有关中西医正当性和必要性有影响力的探究成效的文章却寥寥无几。想要是中西医的各个研讨会的状态和结果产生另一个局面,将中西医结合这项繁琐有意义的宏伟的科学文化事业发扬下去,我们应当有效的在理论上探究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有效开展关于中西医理念探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让中西医结合能够明确的知道理念,使其在探究的道路上步入正轨,远离茫然的状态和单纯的参考探究的形式,从而得到现实性的结果,可是没有得到更好的深刻探究。
3 对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的中医药命题判断不准
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中医的许多题目的实际事物的基本含义无法确定是由于在施行实验探究时需要实际的事物,而中医方面缺乏西医方面的生物学。在实际中探究经络的生理学实质和探究经络的生物化学实质等项目方面都处于这样的误区。人们之所以将探究的目标转为临床研究,是想利用临床的探究结果来论证生理现象。大多数的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探究过程中,都是综合处方和证明,利用探究病理的角度来研究关于生理方面的命题项目。在众多的诊治原则的探究过程中,诊治的方法不能概括表示所有内容,是由于在实验中只是局限于集中药物和处方,内容成果的实验研究也只是局限性的。实验的成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是由于各个药方的构成物质不一样,例如在诊治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方面所开的处方中药物就有很多种。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如我们将“肾主生长”作为实验的探究,从而来断定如何在整个诊治的过程中找出明确的药方成果。在现实的实施中怎样得到“肾主生长”的结论在有限药物的探究成果方面,我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对于甲状腺,垂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的指标有影响的几种温肾益精中药而已。
4 科研设计存在事实错位和逻辑不对应
导致在科研安排方面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在于了解中医命题的概念存在漏洞。最终造成探究结论不能成立。例如,对于证候的标准和疾病的标准没有分开,选取的观察标准和病症的关系解决的不恰当,只是注重了证候的本质探究,没有关注其存在的特异性,因此所有的证候模型都不成立。还有就是关于诊治的探究,诊治的概念无法证明是由于同样的诊治原则不能重复发生相同的药方结果,原本单一的处方内容在治疗标准上却非要得到上升而造成的。
再比方说,无法得到确定的结论,是由于只探究了体表的路线。在探究经络的本质方面的时候,对于属脏络腑和属腑络脏的关键性不能表明,归根于在测定标准的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经络的循行,缺乏对于循行的内在的含义,从而导致经络的概念不完善。
5 未得出可以通贯中西医的理论结论
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这么多年的探究,人们所研究的题目囊括很多,其中包括腑脏题目、气血题目、证候题目、诊治题目、药效题目、经络题目和有关临床证明药方等问题。对于中西医的概念都是通过研究获得临床观测和实验室的成果,容易产生中西医的错位并不完善。
总之,对于中西医这两门医学机制的综合的标准含义和价值是具有局限性的,无法过高的衡量,即便在探究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有效的现实成果,然而也只是局限在概念、技术和临床实验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
医各自优势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全面了解和正确分析中医和西医形成的历史和现状,是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只有把二者进行比较,才能清楚的看出中西医各自的优势,进行相互补充,才能形成中西医结合医学。
1.1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1.1.1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用:中医学产生于古代科学技术时代,以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母体,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从宏观整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为其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目前在我国医学中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学的“医哲交融”,形成了“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临床实践”为一体,这在自然科学体系中,此种独特的理论体系是非常罕见的。
1.1.2中医学发展的时代机遇:医学发展的大概念,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为中医重新确定了它的重要的地位,提供了时代机遇。表现在:医学模式的转变: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整体观;人口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与中医学的摄生、养生、保健学的独特的理论和技术;疾病谱的变化: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与中医学整体调节;心身健康的心理学与中医五脏和五志相关性的心理学特点;现代医学高度分化的研究方法,需要高度综合,还原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中医学对人体的整体性的研究;文化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与中医学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等。以上种种变化,说明了现代医学所追求的方向,恰是中医固有的特色和优势。时代对中医学的要求,它必然在思想上和理论体系上,将会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
1.1.3中医学面临挑战与危机:在国务院国发【2009】22号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可概括为以下表现:中医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主流医学变为辅助医学;随着地位变化,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受到西医药治疗的干扰;使某些证成了“变证”或“坏证”;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缺乏现代研究;自然哲学的指导思想“取类比象”的观察法,有很大的主观臆测的推理性,需要发展和去伪存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改革中医药院校的教育,任重而道远;目前对中医学发展有两种极端的认识,否定中医药和反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碍中医药学的健康发展。
1.1.4中医学的发展:从自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讲,必须做到“两个坚持”:在思想认识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继承是前提,创新是目的。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促使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当代科学技术同步发展。在方法上:“坚持中医、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中医药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
1.2西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1.2.1产生的时代、特点和作用:西医学产生始于近代科学时代,使传统的经验医学进入了实验医学阶段。用实验的分析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病理变化,并引进现代的生物物理、化学检测方法,促进了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西医学(现代医学),对生命的认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特别是外科学和急、危、重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已成为当代的主流医学。
1.2.2西医学发展的时代机遇: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时代。医学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而得到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进入了基因水平。从理论到应用,扩展到多种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重组DNA,克隆动物,干细胞移植等方兴未艾。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物科学中的带头学科。蛋白质、核酸、多酶体系的深入研究、多种细胞因子的发现和应用,实验科学促进了西医学的发展。
1.2.3西医学面临的困境:西医学作为实验医学,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表现在:还原论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忽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有“盲人摸象”之嫌;“基因决定论”的片面性,忽视基因突变与环境的关系;代谢性疾病的防治缺乏整体调节机制;医疗方法主要是“对抗疗法”、“替代疗法”,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非以人为本的“调动疗法”,以及治疗不当,带来的“药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新技术诊疗方法的应用给人带来了伤害(如放化疗法);器官移植、人工受精、克隆等研究和应用,涉及到诸多的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
1.2.4西医学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医学模式的转变,在西医学中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转型,仍是生物医学模式,如何扩大医学研究的内涵,注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致病和治病中的作用;树立医学的整体观,把“治病”转变为“治病人”;研究方法上,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吸收中医学的整体观,发展互补医学(Complementarymedicine)等,值得西医学借鉴和应用。
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
以上分析了中医和西医产生的时代、特点及现状,为讨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1中西医结合产生于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过渡的时代。任何一门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继承发扬、引进借鉴、互相渗透和本身自生殖性的基本原则。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产生也不例外。何谓中西医结合?从“学科”来讲,要有一个定义。作者于20年前,根据对事物下定义的原则,曾给中西医结合下了一个定义,即: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和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汇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简称为中西医结合。用研究、比较、吸取、创建和服务10个字概括地说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目的,并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整体医学。中西医结合是在研究和发展中医和西医的基础上,是二者在提高中的结合,前进中的结合,是促使中医药现代化和丰富西医学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并推动整体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2.2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时代机遇:如上所述,对中医和西医发展的历史机遇,危机做了分析。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吸取二者的特色和机遇;并把中西医二者单独存在的“危机”结合起来,进行互补,转变成“机遇”,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所在。
3中医药学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维模式
在明确了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和为什么要创建中西医结合医学以后,就要回答怎么搞中西医结合。方法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层次、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属于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同道做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作者通过40多年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医疗实践的体会,特别是通过对肾藏象理论传承与现代研究得到启示,扩展为中医药学发展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维模式。概括为五句话:以中医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用”,以临床疾病为切入点,以“法”求“理”。从而达到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创新。以下分别对思维模式的依据加以简要解读:
3.1形象思维是认识事物的突破口。中医学医哲交融,自然哲学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形象思维,取类比象的思维方式,具有其特点。首先,感官是对事物认识的第一性。从事物的表象形状、颜色、大小、轻重等的认识,给人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所谓感性认识,这是第一步;其次,从对各种事物的表象认识,联想其间的关系和属性。如金木水火土与中医心肝脾肺肾五脏的联系,说明其属性和生克制约关系,五色、五味归属与五脏等;第三,从表象可提供对其内在本质的研究。“有诸内必形于外”,外在表现的性质可以反映内在的本质。第四,形象思维的联想和推理,具有原创新思想的超前性,可指导去发现新物质,阐明人体新功能,如经络、气化等研究。中医学有许多原创新思想,后来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在国外而获诺贝尔奖者,不乏其例。
1以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
中医的基本理论受惠于中国古代“天人相应”思想,逐渐形成了整体观、平衡论和“中和”的文化观念。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重视脏腑组织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也强调人体自身与环境的统一与和谐,并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中来探索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与演变规律。因此,中医学始终强调运用人体的整体和动态平衡思维,来认识生、长、壮、老、已及机体发生疾病后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掌控预测疾病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趋势,并确定相应的诊治原则。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的整体治疗对肿瘤的影响,不仅可增强和调整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诱导分化,促进癌细胞凋亡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变化与协调,而且更促使人体的整体功能恢复以抑制肿瘤的转移与复发。中医的整体观正是西医所忽略的,如西医的肿瘤分期只考虑局部的变化,很少重视机体整体的评估;西医的支柱疗法也是只重“攻”,而很少考虑机体自身保护治疗的“补”;微创手术仍停留于解剖层面上,很少见到以保护机体功能为目的的“生理微创”。中医的“扶正”理念不能被西医所接受,然而西医的现代化手段也正是中医能否早日进入医学主流世界所必须的条件之一,所以中西医结合必将使肿瘤防治产生革命性的突破与发展,对世界肿瘤的防治做出重大贡献。中医把握的是个性和整体,它通过辨证和用药加减解决了个体间的差异,而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依靠的理论是抽象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但中西医共同揭示的是个体生命的不同层次的规律,二者都把健康与疾病防治作为共同努力的终极目标。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方能正确地认识中西两种医学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中医应当学习和利用西医现代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方法,而西医在宏观调控与整体观和平衡论的认识方面也必须加强与中医互补,从而开创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模式。
2促进中西医结合向转化医学聚焦
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临床与基础医学互为动力的双赢理念,对促进医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曾提出临床与基础医学密切结合是肿瘤防治的重要举措[2]48,之后有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认为应该从临床工作中发现、提出问题并与基础合作,并在临床工作中验收其成果,以提高医学总体水平[4]。转化医学可以使临床与基础彼此直接联系,相互快速转化,推进医学发展,使患者直接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1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是抗肿瘤治疗的双重宝剑”
癌症的发生除细胞本身的基因突变外尚存在诸多外在因素,如免疫系统的监视效应不利可导致肿瘤持续生长,而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理念施以攻补兼施则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再如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免疫细胞上的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分子,有一种蛋白可以与其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以“锁阴结合”的方式相互配接,能激活杀伤肿瘤的淋巴细胞,削弱抑制杀伤肿瘤,二者协同可有效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一认识正是取自于中医学扶正与祛邪的治疗理念。
2.2中西医结合是向转化医学转型的重要体现
健脾法治疗对荷瘤脾虚动物的效验研究显示,脾虚型鼠移植肝腹水癌模型(HAC)后,应用健脾类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药物组的肿瘤潜伏期延长,发展减慢,瘤体缩小,宿主全身状态良好,生存期延长,癌细胞分裂像减少,细胞动力学的分期明显下降,对宿主免疫反应可见T细胞活化、NK细胞数值升高;在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综合应用后,可见瘤体加速缩小,NK细胞明显激活[6]613。此外,活血化瘀治疗的抗肿瘤作用也应立足于中西医结合基点上,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可明显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的人工肺转移;赤芍、丹参与小量化疗药物合用可明显减少肿瘤肺转移,但单用活血化瘀药则有促进肿瘤转移作用[6]619,如此更验证了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显效性。
2.3加大力度促进抗癌中药发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医学技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1(a)-0098-04
Developing medical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integrative medicine
MENG Guilin1,2 LIANG Xinglun2,3 ZHAO Yanxin1,2 FU Jin1,2 LIU Xueyuan1,2
1.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072, China; 2.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3.Shanghai Yangpu Hospital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such fields as theory system,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abandon the mode of "western medicine as main, Chinese medicine as health care" and "western medicine modeling of Chinese medicine", strive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 hospital administrator, medical worker and medical students, in virtue of the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x together the thought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with detecting and treating method of modern medicine, explore deepl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alize the real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 Medical dialectical therapy; Medical technology; Clinical effect
自从西医引入中国,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之间就较量有余而合作不足。伴随着全球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医学事业该何去何从?是坚持中西医各自为营、互相斗争,还是另辟蹊径,依靠独特的本土资源实现中西医结合来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事实上,中医与西医无论从理论体系还是诊疗手段都不是水火不容,反而有很多共通之处,也为中西医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1 中西医理论体系比较
西医来源于古希腊医学,现代中医传承于中国传统医学,这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分属东西方不同的哲学体系,也表现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西医强调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病理的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这是一种“以疾病为本”的医学模式。中医的思想方法和表达方式,取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自始至终都致力于“以人为本”,在辨别阴阳的基础上看病施药,它不敌视疾病,而是发挥辨证的思维,找到问题的症结,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尽管如此,中西医在整体诊疗方面仿佛不谋而合,例如近年来WHO提出了“健康”新概念,注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中医自古就讲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与自然、社会息息相关,彼此影响。
对此,中国科学院余谋昌先生做了精彩的解读:西医以大量的客观数据为依托,善于精确地分析实验室、影像学提供的指标,对症用药,即治“人的病”;中医注重整体剖析因果,通过脉象、舌诊等辨证施治,即治“病的人”[1]。此外,与西医相比,追本溯源,中医的“治未病”和“药食同源”思想在哲学思维上更胜一筹――“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核心在“防病”,通过养生保健等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从源头防止疾病对人体的侵害[2]。随着对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视,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中医养生讲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针对阴阳体质,个体化地提供饮食、进补、锻炼指导,促进阴阳调和,促进了预防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发展[3]。
2 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比较
中医和西医在诊断疾病方面都注重对患者病史的询问,比如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的询问都非常的仔细。在体格检查方面,简单地讲,西医有“视、触、叩、听”,中医有“望、闻、问、切”,方法何其的相似。治疗手法方面,二者都注重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卧床休息,必要的禁食,以及机体免疫力的提高。现代心身医学与传统中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心身医学强调情绪、心理应激对身体免疫、循环、神经系统的影响,中医理论也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和“内伤七情”之说。
虽然中医学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厚,但在临床诊疗方面与西医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①临床资料多来自医者的个人经验,循证医学的证据与前瞻性的研究资料均较少;②理论整体但不具体,无法从前沿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角度分析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药物的作用靶点;③治疗方案缺乏统一规范和指导;④缺乏客观公正的临床疗效指标;⑤新药的研发较为欠缺,而且原有的药材种类正在减少[4-5]。
诚然,西医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如解剖学、影像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等)为基础,是发达的临床医学,更容易为公众接受[6]。中医中药也有其独到之处,医者整体把握患者的疾病状况,辨证施治,通过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疾病的恢复和治愈有很大的作用[7-8]。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西医治疗一般运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调节血尿酸并促进其排出,虽然一定程度缓解了疼痛症状,但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使得患者依从性较差,很难得到治愈。中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外邪侵入人体,与宿主交互作用,为湿浊、痰凝、血瘀、热毒的结果,所以在痛风的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化痰通络为主,选药注重君臣佐使的搭配,尽量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使患者症状和体征都能得到明显的缓解。
3 互取精华实现中西医结合
实际上中西医各有所长,应该互相取其精华,提升医疗水平。比如,中医取自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深奥,较难被外界所理解、认同,应该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想,更开放地向世界介绍中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中医带来的福音。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现代西医往往能力有限,中医通过对患者不断的调理,获得令人欣喜的结果。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西医通过适用抗生素、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疗法,控制症状效果显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无法根治疾病,患者往往会有周期性发作,而且可能并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衰等[27];经验丰富的中医往往通过调理患者,循序渐进地根治困扰患者良久的慢性支气管炎,从源头阻止了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但往往疗程较长,起效较慢。故虽然中西医二者的理论基础和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也相差甚远,但其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所以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通过取长补短,寻找跨学科整合思路,使两种医学在理论健全、诊疗水平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研究发展研究报告2008》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医学,也有别于现代的西医学,是取二者之长,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以期达到中西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是我国拥有原创优势的新医药学。
3.1 现今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3.1.1 简单结合:西医为主,中医保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急性疾病要看西医,亚健康状态、病愈调理要看中医。另外例如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人们总是首先希望通过外科手术根治,如果无法手术,则行放化疗、靶向治疗,只有当上述手段均告失败,才转投中医服用中药,期待发生奇迹。其实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中医药可以全程参与,所起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保健范畴。放化疗期间的副作用常是患者难以坚持的原因:化疗后患者常发生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消化道溃疡,可以结合一些理气健脾、降逆止呕的中医药进行调理;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免疫抑制剂等的使用常可引起患者肝肾功能损害以及骨髓抑制,可以加用补气养血、排毒的中药改善。但这些都必须经过肿瘤科医生和中医科医生的协调和商讨,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切忌患者私自配药,以防产生其他不良反应。通过服用中药能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9]。不仅如此,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对血液病的研究中,曾发现砒霜(三氧化二砷)可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并率先提出雄黄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3.1.2 中医西医化 摒弃中医的传统理念,否认中医理论存在的必要性,肢解中药方剂,试图通过改善提纯工艺提纯中药单体成分,找到针对性的提纯药物,并且完全以西医的临床标准评价中药疗效。殊不知中药建立于整体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中药本身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而且不同的炮制方法,中药的作用机制可以相差径庭。比如生莱菔子用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多用于消食除胀。总之,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甚至阻碍了传统医学的发展,也未能扩展西医的诊疗层面。发展中国特色医学,应该避免“中医西医化”的错误认知,承认二者并存、寻找互补的方面,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开放性整合创造出新的医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
3.1.3 中西医双管齐下,互相补充 比如治疗周围性面瘫时,单纯的西医治疗,很难痊愈,单纯的中医治疗,往往能够治愈,但是疗程长,患者很容易失去信心[10]。在临床上,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如采取西医液体疗法加中医中药结合针灸治疗面瘫),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实验组极大地缩短病程,使患者能尽快地看到疗效,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11]。
再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均非单一致病因素。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但几乎需终身服药,并且伴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耐受性增高,使得患者不得不加大药物剂量或者增加药物种类。中药作用温和稳定,成分复杂,通过中西医结合,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方剂或者中成药都可大大延缓药物的耐受性,调理患者体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改善了单纯的中药治疗作用效果较慢、口感较差、患者不易坚持的缺点。
除此之外,中西医结合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中医学的针灸疗法,运用经络循行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可对某些疾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如针刺四神聪、印堂、安眠等穴位可改善患者失眠健忘等症状,可以借鉴运用于早期老年痴呆的防治工作。如今,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保护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也可以在中医的针灸学中另辟蹊径。
不仅如此,在思想上也可以通过结合互相弥补互相补充,比如,西医强调的“稳态”的概念,跟中医的“天人和谐”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心身医学强调心理因素的变化,可能通过应激对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也恰好是中医哲学中“相由心生”的表现[12]。
3.2 实现中西医结合所需的努力
从美国政府号召攻克癌症到如今已经将近三十年,现在仍然没有更大的进展;除此之外,阿尔兹海默症、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与精神疾病都还在研究试验阶段。而中医中药很多都对此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效果就有目共睹,有关部门可以筛选出有效药物,对其进行临床药理研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为攻克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13-14,24]。
通过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这条路既是前途光明的,又是过程崎岖的,需要上自国家下至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3.2.1 国家层面 加大医学院校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医疗制度,并从媒体和社会舆论方面改善不良的医疗现状,公正客观地反映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和热忱,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公众的信任违法犯罪,鼓励更多的学子投入到医学事业。鼓励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将更多的资金向医药研发倾斜,加大传统医药的现代研发,并且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珍贵的中药材的流失。此外,加强医学专利的保护,鼓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投入到科研创新的热情之中。以国家的引领带动医学事业的发展,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医疗、科研环境[15]。
3.2.2 医院管理者层面 医院管理者应尝试改革医院布局。传统中医和西医都有自己的群众基础,相比之下,老年人更倾向于传统中医,而社会的主力层更看重西医的治疗成效。与西医的强进势头相比,单从科室所占全院的比例就能看出中医科的发展显然处于下风。医院管理者应适当扩展中医科的规模,倡导全体医者摒弃“文人相轻”的不良风气,以群众的健康为大局,互相学习,促进中国特色医学的发展[16]。
3.2.3 医务工作者层面 医者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共融[17]。中西医科室在一定的时间组织全院病例讨论,提出各自的诊疗方案,互相切磋,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医者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自然的会碰撞出学术的火花,为医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星星之火。转变诊疗中单纯运用个人经验的观念,运用循证理念,将以往的诊疗病例进行Meta分析,整理出着实有效的方案和方剂;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的统计学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找出以往研究的弊病,为新的研究提供思路[18]。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医药的发展才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它的临床价值才能蓄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中国特色医学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的舞台。
3.2.4 医学生层面 发展中西医结合之路,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西医院校在教授基础课程的时候适当的添加改进中医学教程,改善教学方法,加大中医学课时量,中医院校亦是如此,适当地渗透西医的诊疗方法和理念[28-29]。改变医学生由于其自身知识的“先入为主”的影响,对除此之外的医学内容不容易掌握的现状,在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比较中,阐述二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在比较鉴别中掌握更优的思想原则。除此之外,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即PBL(Problem Based Lecture)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知识总结和临床辨证能力:PBL于1993年被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所推荐[19],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立足于学生思维解放、创新发掘的教学新模式,近年来也得到了教学界不少学者的肯定[20-21]。在医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和临床实习过程中均可以适当应用PBL教学,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对中医学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发展中国特色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将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结合,也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全权接纳。深入领会中西医各自的理论精髓,面向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全方位引进、吸收现代技术和思想观念,积极开展自主、民主、自由、多元的研究与交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动力[22-23,25-26],借助中国传统医学的平台,通过“治未病”发展预防医学,将“辨证施治”的诊疗思维与现代医学相关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相融合,及时介入心理治疗及早期康复,深入发掘传统中药的科学内涵,力争为人类科学、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8.
[2] 唐莉.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J].亚太传统医药,2010,6(8):1-2.
[3] 王晓迪,郭清.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发展趋势探析[J].健康研究,2012,32(4):284.
[4] 华红.干燥综合征西医、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3:145.
[5] 祝世讷.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0-90.
[6] 阳信生.神奇的西医[J].文史博览,2012,7:41.
[7] 罗辉,韩梅,刘建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3):256-270.
[8] 胡伟,钱先.干燥综合征中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启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22-324.
[9] u友.看中医的学问[J].知识就是力量,2012,4:11.
[10] 王磊,曹春焱.周围型面瘫的中西医综合疗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2(4):2
[11] 肖亮.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癫痫病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18.
[12] 李虹.中医的科学性和中医存废之争[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2):1093-1094.
[13] 李虹.中医学发展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1):68-70.
[14] 曹洪欣.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的战略思考与实践[J].中医杂志,2009,50(1):11-12.
[15] 国家需求引领中医药学科发展方向[J].中国护理管理,2012,4:53.
[16] 榛子.中西医融合之路[J].中国卫生人才,2012,4:31.
[17] 黄震洲,张旭.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2,3:131.
[18] Norman GR,Schmidt HC. The effect of the PBL courses [J]. Medical Education,2000,34(9):721-728.
[19] 韩捷.PBL教学及其评价体系在中医内科学教学的实践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54-55.
[20] 顾耘.中医内科教学应用PBL初探[J].中医教育,2011, 30(6):70-71.
[21] 张冰冰,孙鑫.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2011,27(10):57-59.
[22] 程伟,张浩.中医学发展要在坚守与开放之间保持张力[J].中医药学报,2010,38(3):2-3.
[23] 高利.从缺血性卒中的诊治谈中医学发展思路[J].北京中医药,2009,28(3):170-172.
[24] 刘沈林.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3.
[25] 邱赛红,吴勇军,肖锦仁,等.基于模拟药房环境的PBL教学在《中药学》教学的设计与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4):50-53.
[26] 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2.
[27] 胡丹霞,连晓丽.肺炎支原体感染性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诊治的体会[J].广东医学,2014,(9):1423-1425.
[28] 商洪才.发展中西医结合学应重视基础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836-838.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2-03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2(b)-128-02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ve medicin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assroomteaching
DUAN Heng, ZHOU Y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Chongqing 40001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syllab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itself, depending on pee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was explored.
[Key words] Integrative medicin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来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规律、预防方法,以及计划生育和优生保健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笔者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自身特点,结合同行的教学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提高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作如下探讨。
1 重视绪论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首要目标。因此,绪论作为本门课程的开场白,对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非常重要。首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初步明确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范围,并从人文角度,强调女性是家庭、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本门课程有助于了解与关爱女性,有利于维护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绪论中,要用饱满的热情和流畅的语言介绍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学科特点、理论特色及历代名医专家在防治妇产科疾病方面的发明、创造及贡献。历史沿革虽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可通过历代医家对病名、病因病理、治疗等方面的阐述,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以此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随着学生对历代妇产科主要成就的学习领会,抓准时机介绍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发展成就、动态,如具有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的病症越来越多(包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盆腔炎、阴道炎、流产、产后缺乳、不孕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1]等)、与西医学生殖轴“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相对应的“肾-天癸-冲任-胞宫”中医学生殖轴的研究、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打破了国内外多年沿袭的一经确诊立即手术治疗的传统方法、激光纠正胎位提高了胎儿回转率、中药治疗早期宫颈癌获得近期痊愈等[2],以及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如现代诊疗技术(B超、CT、MRI、宫腔镜、腹腔镜、氩氦刀、离子刀等)的进步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学科发展产生美好的憧憬,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生理与病理前后呼应
妇产科疾病的发生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致病因素作用,影响生理功能而发生病理改变。在讲授时应从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层层剖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在讲授内生殖器官之阴道时,从解剖位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层层递进地讲授及循序渐进地剖析,由于阴道壁有很多横纹皱襞及外覆弹力纤维,故有较大的延展性,有利于分娩,但同时也易藏污纳垢导致阴道感染;阴道壁富含静脉丛,所以手术或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阴道上皮细胞内富含糖原,受阴道杆菌作用,产生乳酸,使阴道保持弱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即阴道具有自洁作用,及绝经后妇女因上述生理特点弱,故易引起性或老年性阴道炎。由生理特点推病理联系,把本门课程的前后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基础与临床前后呼应,启发学生学会前后贯通,横向思维,有助于学生对妇产科学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以达到既“授之以鱼 ,又授之以渔”。
3 灵活应用PBL教学方法
问题式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指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以患者问题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3]。PBL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自主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来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过程常常围绕思考题或典型病案展开。如为什么说调经之本在肾?要求从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上分析,最后达到掌握月经病的治疗大法这一目的。围绕病案提出各种临床问题,涉及中西医结合妇科基础、临床以及各个相关学科知识,仅从教材上找不到完整的答案,需要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图书馆、电脑学习软件、文献检索系统、网络等多种途径寻求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通过查阅资料学会文献检索等获取教科书外知识的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思考分析在解答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有助于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有独立的操作、思考,也有集体的分析讨论,这既给予学生自我钻研、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机会,又强调对旁人观点的容忍态度,尊重科学事实的态度,以及批判性思考的态度。这种既重视个性发展,又重视集体合作的氛围,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表达、交流合作等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根据中西医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幻灯、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模型及影像等,配合讲授进行形象直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需要的。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机地结合,适应不同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有待于临床和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司徒仪,杨家林.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2]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1:13.
【关键词】 中医预防保健; 体系; 展望
The expect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HU Ling-juan,CHEN Zhan-lu,ZHAO Hui-qing,WU Feng,LI Rui-feng.Administration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By a summary of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project,the article forecasts the future trend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it not only forms the Combination Traditional and Westren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system, but also can save health costs, promote develop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cause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he treatment obtain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raise the peopl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level,turn th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to the second window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publicizing after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Key words】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Expect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有48亿人虽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符合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其余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1]。这样一个庞大的“亚健康”群体将是未来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我国卫生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数据显示,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再寻求治疗时,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卫生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的局面,改变生活方式和注重预防。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对个人健康、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工程在经过前期30个省(直辖市)103家试点单位三年的实践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组建了中医特色明显、能独立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体现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及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体系。对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进行一个大体的勾勒。
1 建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国的医学预防体系是建立在西医学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在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个预防控制体系里却缺少中医药预防保健这重要的一块。
1.1 中医预防保健的特点 众所周知,西医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检测不到明确的指标,因而缺乏有效的对策。中医注重临床症状,即使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和辨证治疗手段。对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复,西医缺少有效手段,中医的调理就能显出很多优势,能加速康复。中医药在体现干预、进行预防,切断疾病发展演变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1.2 中西医结合建立预防保健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还原论,即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中医学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理论强调系统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中医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对人体进行辩证施治的。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者在尊重和继承中医国粹基础上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解决人民群众疾苦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创新性,要加以坚持并发扬光大。陈可冀先生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发出的一个和谐音符”,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3]。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也将渗透到该领域,并将逐步形成以中医“治未病”为主线,中西医有机结合,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3 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的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建立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现有西医为主的预防服务体系成熟,网络健全,重视群体性预防;而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丰富多样,人群不同,更注重四时养生保健和因人而异的保健方法,但是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应朝多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综合性方向发展,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的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秀中医学术思想,努力做到中西医学取长补短,交叉渗透,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防治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医特色,中医预防保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不同于西医学的概念,在评价和利用中医预防保健手段、方法时要坚持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不要排斥西医学的知识,在评价体系、群防群治等方面加以借鉴,建立中西医并重的预防保健体系。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西方医学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疾病也无法解决,中医学恰恰在很多方面可以补充,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也不是“ 包治百病”,也要超越自我。中医药学是更强调宏观和整体的;西医则是强调局部的和微观的,中西医两种医学互相取长补短,重视整合互补,可以更加全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世纪,也是全人类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世纪。
2 形成中医治疗与预防保健均衡发展的态势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这一有机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数千年来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重治轻防”不仅是西医发展的现状,也是中医临床服务的概括。尽管不断强调防治结合,二者地位同等,都要重视,但现实中却一直缺少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一席之地。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将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为“治未病”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立体的防治结合、均衡发展的态势,防止临床实践中重治轻防,或重防轻治等各种不正确的极端做法。
西医学预防保健体系发展非常成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却刚刚起步,因此许多地方可以借鉴西医的方法,将人体的辨证施治与防护、整体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形成均衡发展的预防保健体系。
3 节约医疗费用,提高防治效果
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公众健康状况已经从以患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患代谢性疾病为主,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这类疾病主要是个体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下,体内生物指标逐步发生改变的结果。因其发展过程缓慢,所以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可诊断的症状出现。这使得疾病在不知情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和加重。最终引起突如其来的临床发作,使得患者面临精神上、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卫生领域内的经费投入,却仍然无法有效缓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如果能及早确认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不但可以延缓疾病的到来,甚至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当前的诸如老百姓看病难,医院压力大,国家在卫生领域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重矛盾将极大缓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4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为继中医治疗之外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中医药国际化是有效应用全球科技人文资源,加速中医药科学发展,培养中医药尖端人才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中医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随着人类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民众的逐渐接纳。有资料显示,继“非典”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在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逐步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世界各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也不断增多,与我国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这是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最好时期,同时,这也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重视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涉外服务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外在中医药领域的动态研究,广泛收集信息。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的宣传。拓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的交流和合作的渠道,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继中医治疗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
5 促进继承、整理和挖掘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新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中医药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科学,其理论均来自于民间的医疗实践。早在《黄帝内经》上就有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的记载,关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在历代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同时,在民间一定还存在着大量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技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方法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广泛开发使用,如天灸的冬病夏治,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等,但还有许多未被开发利用。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加以尽快开发,其中也包括许多民族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推广使用。借助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有力的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目前,中医预防保健的临床实践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要紧紧依托这一实践平台,在有效继承前人丰富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整理和挖掘民间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创造性地开展中医预防预防保健研究与临床应用,培养一大批中医药基本理论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并不断丰富我国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通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可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使人们达到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目的,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可以减轻全民的医疗卫生负担,降低国家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可以进一步凸显中医药特色,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服务层次。
参 考 文 献
[1] 朱民,袁长津.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
[2] 孙晓生,邢岩.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构想.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27):519.
1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内容概说
关于中医病机的研究,主要借助病理学的方法进行。通常有这样几种:(1)根据临床症状和西医学知识,结合西医的病理认识对中医病机进行解释。(2)从临床入手,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病机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发展出微观辨证和影像辨证。(3)通过动物实验对中医病机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通常都是结合证和方药展开的。有人设想着不同的疾病之间一定存在共同的物质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者们展开了藏象专题研究。如肾虚、脾气虚、肾开窍于耳、肾主骨等方面的研究。关于气血理论的实验研究,国内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辐射场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探讨气血实质。此外,还对各脏之气的功能、气和血的关系、气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体质研究较多,其研究目的是阐明体质因素的病理意义,为中医辨质论治及改善国人膳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其三,对中医诊治疾病的原理进行实验研究。中医诊疗技术主要是辨证论治,既然它有效,那么所辨的证候就应该有科学根据,于是有学者对中医证候实质展开了实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有阴虚证、阳虚证、气虚证、血虚证、气滞证、血瘀证,还有结合五脏确立的证候,如心气虚、肾阳虚等。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方药和针灸。事实证明,它们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有效的。既然有效,就应该有科学道理,于是有研究者对中药性味归经理论和针灸治病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比如六十年代候灿就研究了寒、热的生理、药理作用,指出中药的寒性与退热、抗生、抑制的作用有关;中药的热性多与兴奋作用或含有挥发油有关。针刺治病原理的研究从建国初就开始了,80年代以后,韩济生教授在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3]。
2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开展了这么多年,内容非常丰富,然而,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的初衷是要实现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可是现代化的中医在哪里,科学化的中医在哪里。再者,为了对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解读,我们展开了实验研究,可是,中医的科学性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科学说明,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反而更困难,中医的内容和形式似乎随着这样的研究在逐渐消亡。试问,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继承、发展中医,还是否定、消亡中医呢?这样的研究难道开展错了,没有必要吗?其实不然。应该很肯定地说,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新的治疗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理论认识,尽管这些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中医有很多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对现代临床治疗具有重要贡献。比如,中药经过药理、药化实验研究后,我们提取药物成分,经过修饰合成,生产出了新药,这样的药物在使用时已经不需要依赖中医药理论,而需要依赖现代医学理论,它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北京医科大学韩济生院士对针刺镇痛展开的系列研究,虽然没有揭示出中医针刺依赖的经络、穴位的实质,但是它弥补了现代医学在很多疾病治疗上的不足。上海沈自尹院士通过对肾阴、肾阳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的垂体与肾上腺皮质之间的稳态常被打破,有时表面看来是平衡的,其实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他提出“阴阳常阈调节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临床治疗肾虚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借助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对它给出全面、清楚的阐释或理解,事实上很难做到,但是,从具体的研究结果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对中医整体观和阴阳对立思想的实验研究,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研究不能成立,因为实验只能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不能对抽象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但事实上把哲学思想落在具体对象上是可以研究的,其结果的意义在于:在具体的研究中检验了这种哲学思想的合理性。以中医阴阳观为例,尽管研究者们不能对阴阳观给出一个明确的具体说明,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在人体的确存在物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同样,对整体观的研究也说明了在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网络关系。此外,还有中医的气血、病因、病机、证候、药物性味的研究,尽管所得结论有些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但是,这样的研究本身也证实了中医理论概念的模糊性特点。比如采用环境造模方法对湿邪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尽管其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湿邪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导致疾病,但是,它的研究能说明潮湿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影响机体的。结合具体方证开展的病机研究,虽不能揭示中医病机的微观内涵,但是,它能检验某具体方药对某病证的疗效相对可靠性,同时还能揭示具体方药作用有效的机制。中医证候所包含的症状体征是客观存在的,借助实验研究能否对证候给出微观解释,这还需要提供足够证据做出论证。但是,且不说这样的研究能否实现,如果证候能够做出微观解释,那么中医的辨证论治又如何得到运用。如果抛弃了中医的诊疗技术,这意味着什么。既然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了中医的肯定疗效,也承认它的合理性科学性,那么我们就应该继承并发展它。如果认为只有用西医来解读和翻译中医,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似乎很荒谬。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西医无法解读中医,那么,面对未来医学发展,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展今后的研究工作呢?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未来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应该在两方面:一是借助实验研究检验中医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构建未来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提高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二是借助实验研究为西医学增加新内容,包括新理念、新认识、新技术,从而提高现代医学诊治技术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步,借助实证和逻辑从传统中医伟大宝库里挖掘出合理的科学内容,用现代的逻辑和语言进行描述,构建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第二步,根据西医在某一领域保健或疾病研究的现状,选择当前遇到的科研或临床难题,结合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展开研究,以解决此难题为目标,促进现代医学发展。试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中医和西医都能得到不断发展,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吗?
作者:杨云松 薄化君
[关键词] 中医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循证医学
[中图分类号] R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a)-007-02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成年人群进行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已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1]。COPD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加强COPD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use,GOLD)的制订和实施是全球防治COPD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4年5月,美国胸科协会(ATS)和欧洲呼吸协会(ERS)共同制订并宣布了COPD新概念。2006年11月19日,GOLD执行委员会在日本京都颁布了2006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我国2007年出台了《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随着各版指南的出台,越来越强调了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也不容忽视等概念。
COPD属中医“咳嗽”、“喘证”、“肺胀”范畴。《素问・藏气法时论》“肺病者,咳喘逆气”、《证治汇补・咳嗽》“肺胀者,动着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以及《医宗必读・喘》“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颉肚”等等,均是古人对COPD的描述。由于中医药“整体观念”、“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等治疗原则,根据COPD稳定期及加重期的发病特点,应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辨证施治,取长补短,形成了我国COPD的治疗特色,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1 COPD稳定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1 治疗目标
COPD稳定期的治疗原则是以人为本,使COPD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充分信心和乐观精神,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即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尽可能控制和减少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症状,尽可能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使患者到医院就诊和住院的次数降低到最低限度,消除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开展积极的呼吸锻炼,发挥呼吸功能潜力,提高患者对运动和活动的耐力,延长有效寿命。
1.2 综合治疗
COPD稳定期的治疗策略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治疗,包括戒烟、药物治疗、营养干预、长期氧疗、康复锻炼、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疫苗以及外科肺减容术及肺移植术等。
新指南(《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强调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认为戒烟是目前认为唯一阻止肺功能恶化的有效措施,中药、针灸戒烟均有较好效果。黄瑾明等[2]从肺、(脾)胃、心三脏论治,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壮医药线点灸的综合方法,每获良效。李雨桐[3]用中药戒烟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一些传统的康复医疗手段如气功、太极拳等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物理治疗也非常简便,可控制或缓解呼吸症状,为进一步进行康复锻炼提供了条件。
1.3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合不是单纯的中、西药相加,而是发挥中、西药各自的优势,互相弥补其不足,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脾、肾亏虚是COPD最基本的病理改变。COPD稳定期治则以扶正固本为主。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稳定期应以补益肺气为主。COPD患者营养不良现象较普遍,这部分患者全身和呼吸系统局部免疫防御功能降低,使肺部感染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脾生肉,肉生肺”,脾虚失运,可致气血生化乏源,脾之精气不足以充养四肢肌肉,而出现四肢瘦削,大肉将脱,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因此,稳定期还要注意保护脾胃、培补元气能够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营养障碍,提高免疫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五行生克理论,母病及子,肺病日久均会伤及肾气,补肺益肾法对于提高机体免疫防御能力有较好的功效,可具有控制COPD病变进程的作用。
COPD稳定期患者在规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选择性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化痰药物的同时,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服用中药,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减少西药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2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COPD急性加重期配合中药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防止药物不良作用的发生。其主要优势为以下几点:
2.1 改善通气
中药宣肺平喘、化痰止咳药物具有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分泌物和稀化痰液等作用,配合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和茶碱类药物)及祛痰药,综合疗效显著。中药祛痰药颇具优势,其疗效机制多端,轻者可化、可豁,进而可祛、可涤,甚者予以吐利攻逐。
2.2 抗凝、抗血小板
COPD患者肺组织微循环高凝状态,引起肺动脉高压,COPD 患者体内血小板被激活,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导致肺心病等并发症。阻止或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药物是治疗 COPD 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脏象学说提出“瘀”乃COPD致病的根本因素,认为肺朝百脉,血液能够正常运行,需依赖肺气的推动和调节,肺之功能失调,必有碍于气血的运行,而气血运行失常,也会导致肺的失用,两者相互影响。运用活血祛瘀治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充分发挥。
3 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面临的问题
3.1 规范中医症状术语
症状的规范化问题是当今中医现代化、规范化的热点[4]。浏览国内期刊与COPD相关的文献,也存在这一问题。例如文献中出现的“喉中痰鸣”、“喉中吼鸣”、“发作性喉中痰鸣”、“喉间痰鸣"、“喉间喘鸣有声”、“痰鸣”等,根据《中医药学名词》均应表述为“喉中痰鸣”[5]。因此,规范症状名称,形成COPD症状标准化,是进一步探索COPD病因病机、统一中医证型及其标准、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统一中医证候分型
中医的重要特色是辨证论治,而中医辨证的准确度又难以把握,使其缺乏国际公认的学术语言和理论。规范中医“证”的标准化研究尤其在中医证型方面,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尤其是量化不够,可操作性差,不利于中医辨证治疗的规范化发展。这一问题在中医药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中也较为突出,徐雯洁等[6]收集中医药治疗COPD文献853篇,大部分文献采用的是自拟标准甚或无标准,其中无标准文献292篇,占全部文献的30.5%,自拟标准文献203篇,比例为21.2%。
中医药治疗COPD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能就中医证型特点进行大样本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则会使中医药治疗COPD的有效性评价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3.3 具有科学性的疗效评价
中医治疗COPD,能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特色,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周维等[7]在对近年来中药治疗COPD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中发现,在COPD 稳定期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好,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同时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试验,缺乏一些重要的中间指标和终点指标,尚需进一步开展设计科学、指标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
因此,开展具有科学性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试验,将有利于深化对 COPD 的认识,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技术规范。
4 展望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中医临床研究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中医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中医如何借鉴循证医学为中医临床服务,使中医早日走向世界是中医界目前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目前,已经有学者致力于COPD的稳定期及急性发作期证候标准化研究[8-9]。2009年1月5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已经通过了验收。这项研究创造性地以国际通行的PRO为基础,针对中医临床医疗的特点,制定了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氟骨症、HIV/AIDS等在内的10种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相信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包括COPD的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也可以纳入其中,这将推动中医诊疗水平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COPD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3.
[2]黄瑾明,宋宁,黄凯.黄瑾明医案选之戒烟(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94.
[3]李雨桐.中药戒烟有办法[J].现代中医药,2007,(4):54-57.
[4]刘旺华,朱文锋.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 48(6):555-556.
[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徐雯洁,王天芳,王智瑜,等.基于现代中医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症状特点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20-25.
[7]周维,钟云青,杨红梅,等.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3):311-318.
[8]王至婉,李建生,李素云.基于文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诊断标准研究[J].中医研究,2008,21(8):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