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智慧旅游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旅游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旅游的优势

第1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方方方面面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旅游成为人们选择放松的一种新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旅游信息服务发展相结合,形成新型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概念的谈论,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信息人性化服务,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二、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及作用

1.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

“智慧旅游”是21世纪新兴起的旅游形式。它主要依托互联网将旅游信息服务于人们的实际旅游需求连接,通过云计算、以物联网等手段为游客提供全面,丰富的旅游知识,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结合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促进旅游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游客与旅游信息资源平面化沟通,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出行,同时也促进企业的经济增长。

2.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的作用

智慧旅游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发展的产物,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旅游行业发展的优势,同时结合时展的新特征,形成新型旅游信息服务,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旅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智慧旅游转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智慧旅游的信息服务主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购物”三种旅游形式结合为一体,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旅游相关信息搜索,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促进了旅游企业经济发展与时展相融合的特点,转变了旅游企业传统的融资发展方式,促进旅游线管行业之间的经济交易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密切,旅游信息发展更便捷、轻松,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第二智慧旅游促使旅游信息服务发展人性化。传统的旅游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游客“预定”了旅游出游计划,使游客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游客往往没有自主选择权,旅游的自由受到旅游信息的“限制”,而智慧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多重的选择余地,游客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量身能定”旅游路线,旅游信息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此外,互联网操作节省了游客选择旅游信息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打破了传统“旅游拥挤”旅游模式,操作平台更简洁,更方便。

三、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及特征

1.智慧旅游的基本内涵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智慧旅游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首先以人为本。智慧旅游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旅游信息服务中时刻体现着人性化发展,游客从旅游信息制定到旅游过程的服务中都能够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创新促进行业发展。智慧旅游应用智能化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网络资源探索,实现旅游服务产业不断地更新发展,随着网络旅游信息资源的不断扩大,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逐步增多,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创新,例如:旅行社提供免费办理旅游手续,下订单获得免费抽奖抽奖活动,逐步实现旅游竞争的合理化经营发展,促进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完善;最后科学管理。智慧旅游将旅游信息资源进行空间整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信息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旅游服务信息资源科学管理。例如:依据游客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旅游出行计划。实现旅游信息资源合理安排、合理规划。

2.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

(1)智慧服务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为服务智慧化管理,智慧旅游实现了传统旅游信息服务向新型智慧服务为,智慧旅游将旅游景点、旅游中所需的吃住行等信息资源通过图片与文字综合应用的手法呈现在游客面前,游客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享受到全程免费的智慧服务。例如:某位游客为老年人,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获得旅游信息,通过简单的网络运行操作,制定符合自身的旅游发展攻略,旅游信息管理人员则依据游客的自身需要制定旅游行程安排,包括:预定车票,预定酒店,预定餐厅等人性化服务,实现了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理念,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2)智慧管理

智慧旅游的特点还体现在旅游信息资源管理上,传统型旅游信息资源管理通常以人工管理为主要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游客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旅游、住宿、饮食、安全等行业分部分进行逐一管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之间沟通存在巨大的困难,严重制约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智慧旅游将旅游行业之间通过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沟通,形成旅游各个行业之间信息资源畅通,依据不同行业的客流变化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旅游行业发展的方向,节省了传统旅游信息分析的人工成本,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效率,更准确的把握了游客的旅游动向,智慧旅游在旅游信息中的应用促进旅游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提升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服务效率,提升旅游企业发展的终合实力,加强旅游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3)智慧营销

智慧旅游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将游客的发展动向,信息数据变化进行智能化分析,有助于旅游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智慧营销。智慧旅游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结论,促进旅游产业挖掘游客的旅游热点和兴趣点,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形成旅游行业大众化,个性化发展的相互融合,提升了旅游产业在服务行业中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

四、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

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分析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体现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全面升级。智慧旅游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行业信息资源管理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上帝”的旅游服务理念,如下表表明,智慧旅游的应用推进了游客对旅游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智慧旅游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旅游行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旅游行业发展与时俱进,迎合了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旅游服务行业的与时俱进,打造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保障。

智慧旅游与旅游服务评价表

五、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对智慧旅游的评价

实现旅游信息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模式,首先促进了旅游信息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促使旅游行业发展能够依据游客的兴趣爱好发展需求制定相关的旅游规划战略,以灵活的服务态度满足游客的服务需求,协助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理解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及时帮助游客解决相应的旅游相关问题,提升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智慧旅游起源于西方,这种旅游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的旅游信息资源管理和实际应用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旅游信息服务中应用智慧旅游还应当结合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我国人口众多,旅游资源种类复杂等众多特点为依据,结合科技手段进行合理的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智慧旅游促进“中国化”旅游信息服务模式发展。

第2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行社;转变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078-03

[作者简介]李云(1972-),男,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教育。

一、引言

目前我国智慧旅游发展刚刚起步,但已显露出勃勃生机。2011年,根据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经过未来10年左右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我国将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在线业务,包括旅游在线营销、旅游在线预订、旅游在线服务等,实现传统旅游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企业的建设,初步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

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二、智慧旅游时代旅游业管理的转变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始终都要依靠信息的支持,旅客与旅游地点的互动交流信息对于旅客的旅游体验、旅游管理和旅游接待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同时,因为旅游业的综合性、渗透性和交叉性非常强,旅游目的地中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共同包含在目的地产品当中。所以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但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在旅游业宏观调控方面如对于信息资源、行政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尚缺乏一定的整合力度,所以其共享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通过智慧旅游的发展,能够对旅游目的地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使得旅游目的地的应急救援能力、社会综合治理力度、公共服务水平等都得到显著的提升。目前,很多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发展都比较完善,云信息平台自驾游的旅客可以借助手机终端等了解到客流量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信息。同时有些城市的物联网建设也逐步完善,通过物联网可以有效地监控旅客乘用的车辆,从而有效保障旅客的利益,减少欺诈和强制性消费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智慧旅游的发展不但能够使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而且能使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共享,从而带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

(一)以目的地管理代替旅游景区管理

由于目前我国旅游业中的自驾游和自助游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散客化的发展使得旅游景区的管理越来越困难。旅客不仅对于景点感兴趣,一些名牌学校、产业园区、居民社区、文化街区、商业街区等非旅游景点同样对游客有着吸引力。因此,在智慧旅游发展过程中,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必然会发展为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管理。

(二)以精细化管理代替粗放式管理

由于旅游业和其他的生产性工业有着明显的差异,要设法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游客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所以只有将传统旅游业中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三)以社会全行业管理代替单一行业管理

在传统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对旅游业相关的娱乐产业、餐饮业、商业等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产品和服务不对等的现象,使得旅游目的地的声誉和形象受到损害。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必须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全行业进行管理,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以公共管理取代行政管理

传统的旅游管理方式是政府部门对各旅游企业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但是在公共领域与公共部门的管理方面却不尽如人意,游客缺乏旅游质量保障,服务缺乏标准。所以政府职能应该从行政管理转变为公共管理,推动制定行业规范,加强监管,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智慧旅游对传统旅行社经营模式的冲击

(一)雷同单一的旅行社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首先,智慧旅游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旅游模式,在线预订和网络营销的不断增长对传统旅行社依靠关系、口碑营销的手段形成了冲击。2012年查询旅游信息的手机用户全球增长了51%,18%的手机用户曾用手机预订酒店和机票。手机为在线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正在改变从旅行规划到旅行体验的各个阶段。截至2011年10月,去哪儿网客户端的累计下载量达700万,携程和艺龙分别是600万和500万。在智慧旅游时代,网络成为人们出游决策的重要媒介,促使传统旅行社在营销模式上不断扩大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份额。

其次,目前在我国旅行社经营中,线路设计一直是被忽略的。 旅行社把大量时间集中在营销、组团的业务上,造成各个旅行社之间只有客人的不同,而线路却几乎完全一致。智慧旅游时代扩大了客户的自我选择权,客户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去选择自己的需要,因此对旅行社而言,打造富有个性化的产品才能最终赢得客户。

(二)以自由行为特色的散客旅游的挑战

2013年,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携程旅游网了《中国自由行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显示,我国自由行散客市场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0年国内城镇居民团体旅游占175%,散客旅游占825%;农村居民团体旅游占69%,散客旅游占931%;入境游客中团队占383%,散客占617%。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我国旅行社行业统计数据推算出,2011年旅行社接待的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的份额分别只有64%、168%和287%。也就是说,国内旅游超过90%、出境旅游超过70%的客源不是由旅行社组织的。2012年国内旅游市场接近30亿人次,跟随旅游团的比例不足5%。在智慧旅游时代,散客自由行市场势必会得到更迅速的发展,这种消费群体的转变,促使传统旅行社在营销、组团、产品设计以及旅游服务各方面亟须进行更多的创新。

(三)对旅行社规模提出了更高要求

智慧旅游在极大地扩展了游客选择权的同时,也使得旅行社跨区域的规模化发展成为可能。传统旅行社由于资源、信息的局限,囿于某个区域,难以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仅仅起到旅游中介的作用,而且业务上也有组团社和地接社的区别。而智慧旅游通过云端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可以将旅游资源、组团业务、旅游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旅游服务等传统经营业务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运行,打破了区域壁垒,旅行社可以在异地建立自己的资源和产品采购、销售和服务,既可以组织招揽游客,也可以在不同区域接待游客,从而使得旅行社可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同盟或连锁经营。

四、智慧旅游时代旅行社应采取的对策

(一)以新业务为发展动力

我国《旅行社条例》规定了旅行社业务开展的范围。在《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旅行社可为旅客提供休闲度假、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交通等的各种服务,提供旅游活动设计、旅游咨询、领队服务、导游服务等。同时可以对于委托进行接收,提供旅游委托,交通运输工具选择、住宿方式选择、签证、出入境等的服务;提供社会团体委托、事业单位、机关等的委托,从而开展展览、会议、考察、差旅等的活动,会务、餐饮、住宿、交通等的各种事物办理,接收企业委托,奖励旅游、商务活动等。

通过上述旅行社服务和经营范围可以看出,旅行社的服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在目前旅行社经营过程中,只有少数旅行社以现代模式经营,绝大多数旅行社经营模式单一,只车机票代订、旅游团队接待、组织等的服务。同时一些经营规模小的旅行社只提供直客团队和散客分销的业务。所以,在当前智慧旅游时代,旅行社亟须创新业务品种。

首先,旅行社应向游客提供个性化、自助式的旅游服务。旅行社应大力发展自助游客的旅游咨询、交通服务、食宿服务、票务服务、路线咨询服务,以及购物美食、旅游设施租赁等方面的服务。

其次,旅行社应通过自身的优势来承办各种展示会、展览会、年会、行业会议等服务。同时,对公务服务的相关业务进行积极开拓。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旅游业发展意见,当前旅行社可开展政府采购外包、服务外包等业务。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首先,旅行社应发展以网络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在网站直接提供旅游产品,同时应该通过中介服务提供在线交易、在线预订等业务,最终实现旅行社和网站的融合,两者的服务可以互相转化,最终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旅行社的竞争能力。

其次,旅行社要以移动电子商务为发展重点。移动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将互联网和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而发展的电子商务类型。由于当前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并且移动终端的使用比个人电脑的使用更为普遍,所以要以移动终端作为重点来发展。通过将用户的移动终端和旅行社网站相连,从而完成资费交易、出行组织、产品购买、产品咨询等服务,提高旅行社的服务质量。

(三)以合作促进自身发展

首先,旅行社必须与金融业合作。通过中国银行和凯撒旅游集团的合作可以看出,双方举办的个人旅游分期付款业务成效显著。在凯撒旅游集团中,其所有的产品都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来结款,并且其付款均没有利息和手续费。金融机构相互联合必然会成为今后旅行社发展的新趋势。

其次,旅行社必须要加强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只有和文化产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旅游业才能更快发展。旅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旅游观光,更需要通过文化旅游来寻求精神方面的慰藉。旅行社必须将自身的业务和文化产业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够扩大发展空间,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发展全方位业务

当前旅行社包含三种业务:自由行业务、单项预订以及批发业务。只有三项业务全方位发展,才能够做大做强,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在旅行社发展批发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国内、国际线路同时发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够整体提高旅行社的业绩。

在单项业务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横向联合,发挥合力,如订票、订房等要利用网站中信息资源,从而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应该重视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团体消费需求,对其量身定制商务旅游业务,培养客户忠诚度,设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旅行社的自由行业务中,应该以旅客自由组合为主。虽然当前自由行产品销售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与传统的旅游产品相比,但其创造的利润却高于传统业务。在智慧旅游时代,旅行社如果能够把自由行产品作为重点进行销售,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作为依托,发挥传统的资源配置和资源采集的优势,让游客自主选择和组合,选定自己喜欢的线路、产品和需求。同时旅行社应有效发挥旅行顾问的作用,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完成远程咨询和支付等服务,以创新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踞 新经济背景下的旅游经营模式思考——散客拼团游接待模式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10)

[2] 俞海滨 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 商业时代, 2005(35)

第3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一)概念。智慧旅游的概念是根据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演变而来,智慧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游客在旅行时的个性化需求,新时期的旅游不仅是单纯的风景观看,还包括身心放松或者通过网络技术以及移动设备把旅游体验、管理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游客提供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旅游信息,从而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并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智慧旅游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数据整理中心、用户使用端、服务端口。使用端口是运用中端转接对旅游服务信息中的政府机构以及旅游体验者、民营旅游企业开展服务,在需求的基础上,从数据中心提取一定的数据在服务端付费,取得酒店、餐饮和相关旅游景点的门票及其服务。数据中心有着较为庞大的数据库,连接服务端和使用端,由大多数的服务器组成。其中大量的旅游信息,能够提供数据计算和存储交流等服务。服务器端为旅游者提供相关的旅行信息,在存储中分析数据;服务器端口是为旅游者提供相关的交通、饮食、住宿信息,游客把相关的消息存入到数据中心。

(二)智慧旅游的内涵探究。“智慧旅游”可以运用三个关键词进行描述:智慧化、个性化、泛在化。智慧作为旅游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不但要包括机器运行中的自动化,更应该包括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定制。个性化旅游是个人定制旅游模式的开展,在开展过程中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旅游方式,所以要针对个人的信息和情况制定不同的旅游路径和旅游方法。泛在化是指无处不在的旅游发展状态。智慧旅游实质是人人服务,旅游者在何时、何地,使用任何方式进行旅游,都能有精准的消息定位。

(三)智慧旅游的理念体系。智慧旅游的理念体系涵盖智慧旅游信息管理瓶体、智慧旅游信息服务项目、智慧旅游营销方略,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智慧旅游的关键点一是实现了数据信息中心、运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把信息产业和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分散的信息旅游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安排、决定以及购买;二是通过网络数据监控和大数据挖掘有效挖掘客户的需求和想法,在客户需求中创新产品,精准定位服务营销策略,有效地发挥社交媒体的互动传播功能性;三是进行新技术服务的广泛推广应用,流程优化中形成完整的体系,创造旅行全程优质服务。

二、智慧旅游的智慧功能

(一)智慧管理的功能性。智慧旅游与传统旅游不同,它颠覆了传统的旅游运营模式,将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旅游管理中,大大提高了旅游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智慧旅游时代,在信息渠道不断增多的基础上,官方信息决策能力逐渐弱化,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和自己认同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式。智慧旅游的管理功能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二是利用信息咨询服务,正面影响旅游者的决策;三是咨询服务做到及时有效,便于旅游者每一个环节能够便捷的使用;很多咨询的提供自身前期的旅游情况介绍,当游客到达该地因为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并且旅游路线设定不够科学合理,所以没有体验到该地的地方特色,导致整个旅行效果不佳,因而在向周边朋友渗透的时候,也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信息咨询服务要做到全程跟踪性,可以根据旅游者提供的信息制定合理的的旅行路线,并在旅行中也做好旅游方略和向导,提升旅行质量,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智慧营销功能。智慧旅游的营销功能主要凭借智能化的营销手段提高大众对于某一地点的了解程度,形成将来或者潜在旅游导向。营销内容包含旅游所在地文字、音像、图片等相关的旅游资源,对潜在旅行者进行主动推送的方式开展营销。推送过程中注意全程性、动态性、互动性,同时鼓励主动用户渗透传播。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关键,诸如微信中朋友圈,让其周边的人在互动中了解咨询信息,为其出行提供导向信息。智慧营销是运用现代设备和媒体加大潜在旅游意向群体到某地旅游的可能性。

(三)智慧服务功能。智慧旅游的服务功能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职能机构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公共服务功能。例如,开放景区的三维信息展示、游客携带导游和导览,在制定服务的位置触发服务按键,提供相关的服务咨询。二是信息服务企业根据商业市场的推进和旅游热点的预估开发出为潜在旅游用户使用的智慧服务,运用智能手机下载相应APP,为旅游者提供路线图和酒店预订等相关的延伸信息服务。

三、智慧旅行的基本实现途径

(一)政策路径。智慧旅游实现智慧功能,主要依赖政策约束力以及行业法律、法规。随着国家《旅游法》的颁布,许多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智慧旅游项目,但智慧旅游是系统的、综合性的旅游,国家颁布的一些政策对智慧旅游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限制,是其未来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智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理清在这个过程中要施行的权利。另外,强化政策执行力度,鼓励政府在合理运用自己职能的基础上发挥政府政策,但避免政府在智能使用过程中把职能特性和商业项目挂钩;强化监督力度,项目上维护政府的公信度,让智慧旅行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二)管理路径的实施。旅游智慧化管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大量旅游信息零散,不能和海量的旅游者相对称。二是旅游中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不能协调对策。三是中小型旅游信息服务公司对信息资源的运用能力偏低。应通过建立“一中心多系统”的管理架构解决智慧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建立调度能力强的指挥中心,构建多系统确保智慧旅游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样各项功能发挥效率才能提升。

(三)智慧旅游的技术路径。智慧旅游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在研究中智慧旅游的技术开发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但从实现路径的角度考虑,当前的关注重点不仅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其核心是要确保各项技术功能的最大发挥。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是智慧功能的实现基础。

(四)营销路径。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者可以在目的地、路线、出行时间等方面自己选择合适的旅游方式。智慧旅游功能的实现不仅要依托以上的“三化”,更要构建智慧营销系统。在框架下有四个子系统包含其中。一是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是满足旅行者对旅行路线的选择。二是营销评价系统,主要功能是刺激有潜在旅游欲望的人旅游。三是游客的互动积分活动,作为旅游评价反馈情况,这也是了解游客个性倾向的重要平台,根据数据分析出游客的喜欢,制定相关的旅游策略。四是开展旅游自媒体营销政策,目的是为旅行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四、结语

第4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黄冈市在2007年获首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作为后期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2014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智慧旅游年”的工作部署,湖北省旅游局决定在黄冈以及黄冈辖区内的罗田县等市县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工作。在落实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大背景下,与黄冈有相似情况的中小型城市占多数。因此,以黄冈市为例,选择智慧型旅游目的地构建工作为研究对象,以黄冈市及下辖各县区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为依托,探析中小型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落实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黄冈及国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的智慧旅游落地建设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

二、相关研究概况

(一)智慧旅游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指尖游客数量的增加、散客自助旅游方式的流行,智慧旅游日渐成为我国学者们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我国对智慧旅游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相较于智慧城市概念阐述的深入与完整,体现了智慧旅游研究尚处于初级探讨阶段(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智慧旅游的学者视角依次由技术应用、管理变革、发展理念、运营方式到信息服务,关注的主体包含旅游管理者、旅游经营者以及游客。智慧旅游的核心应该在于能够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个性的、泛在化的信息服务。虽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尚处于相互融合发展阶段,但是当前智慧旅游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已经超越了传统“面对面”的服务方式。随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成果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智慧旅游必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助力催化剂。

(二)智慧型旅游目的地

目前,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还是集中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应用价值与对象、建设与应用、发展的不足等方面。对于将智慧旅游落地到旅游目的地建设智慧型旅游目的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外的学者在探讨旅游目的地与智慧旅游之间的关系时,研究更多的是如何设计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描述旅游轨迹和进行预测的指标研究、以往旅游目的地经历对游客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为游客设计旅游决策推荐系统等,比较倾向于运用信息技术反馈的信息来研究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由于旅游发达国家与我国智慧旅游发展起点在技术应用水平和旅游市场环境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导致研究的重点内容各不相同。由于至今尚无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先例,笔者在参照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及对现实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型旅游目的地是在“智慧地球”向“智慧城市”转型这一大背景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和着眼点,通过运用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集成,开发智慧软件和网站,对城市中的旅游热点区域优先进行智慧旅游建设,为游客、运营者和旅游管理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黄冈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自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用10年的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战略目标,黄冈市旅游局积极响应并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尤其是2014年湖北省旅游局在黄冈市及其管治下的罗田县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工作的决定,将黄冈市智慧旅游建设落地工作推入了一个新的。虽然黄冈市有“掌上游”、“一票通”和“1133N”项目等实施内容,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某些下辖县还没有建立旅游局官网,其他网络营销方式匮乏,距离“一卡玩遍、一机玩转、一键敲定、一厅全看”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黄冈市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如发展观念比较落后、建设主体比较单一、对游客需求缺乏了解、建设标准缺失等。

四、黄冈市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应用研究

(一)提升构建主体观念

只有先进的发展观念,才能科学指导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国内外成功的建设经验表明,提升建设主体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观念是至关重要的。要改变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等同于网络营销的落后观念,各县旅游主管部门必须多组织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经验交流、学习考察、讲座培训、论坛讨论等活动。思想观念是否跟上智慧旅游的发展步伐,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在未来信息时代旅游市场竞争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关系到旅游产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因此,提升观念是建设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关键。

(二)调整建设主体结构

张凌云将智慧旅游的多利益主体模型的角色关系总结如下:政府与运营企业之间的关系(G2E)、政府与旅游者关系(G2T)、运营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E2T)、政府与区域居民与运营企业关系(G&R2E)[11]。首先,对政府而言,统筹协调本市“智慧旅游”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资源。其次,从企业层面而言,要将智慧旅游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和方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进程中来。只有在全新的智慧旅游系统平台上,企业才能够充分展示形象和高效提品,加快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放大对旅游综合效益。

(三)紧随消费市场需求

旅游者作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和关键体验者,其在旅游地的个性化定制和多元化消费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以及他们在信息平台上的判断评价,是检验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果的根本标准。因此,智慧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必须以旅游者为中心,时刻关注其需求变化,以旅游路线、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为线索,在总结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预测其发展趋势,据此进行智慧旅游项目创新设计,建设智慧旅游终端系统、专业网站、手机软件、平板电脑软件、导航定位等服务系统,将交通部门、住宿部门、餐饮部门、景区景点、商场购物和娱乐康体等旅游目的地主要相关部门纳入到建设范围内,为游客提供个性、多元、便捷、安全、绿色的旅游信息服务项目,呈现给游客完美轻松的旅游体验。

(四)确定建设标准

尽管拟定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标准应用于建设实践之后,但是能够给建设过程以指导和建设成果以评判。可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规范,尤其是参考研究比较系统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如IBM智慧城市评估标准和要素、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评价指标、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南京市信息中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同时需要对智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过程中引以参考的建设体制、团队治理方式和绩效考评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形式的规定。因此,标准体系不仅描绘了预期的建设蓝图,还应具备评判体系实际操作指导性。

第5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小企业;影响与启示

一、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简介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把改革前的官定汇率与外汇市场汇率合二为一的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它具体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我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根据需要调整一篮子货币中各货币的权重,以使人民币汇率基本朝着有利于我国发展的方向升降,并在更大程度上使人民币国际化。这种汇率制度介于固定汇率制和自由浮动汇率制之间,吸收了前者相对稳定性和后者灵活性的特点,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现行汇率制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中小企业的特征

中小企业是我国当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虽然中小企业的人员规模、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无法同一些庞大的上市公司相比较,但其巨大的数量使其成为足以影响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经济单位。我国中小企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23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然而,中小企业自身相对规模较小,流动资金不足,容易受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其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低利润率加之汇率风险会让其进退两难。

中小企业类型众多,除国家政策不允许的少数几个行业外,遍布影响国民生活的几乎所有行业。同一个行业中若干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也会差异很大。不同行业经营活动“规则”的不同使得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对于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影响程度不同。

(二)我国汇率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1 减少成本。如今的定汇方法不固定,也不是只随美元的升贬值来定汇,而是根据一篮子中诸多货币的近期汇率,并结合外汇市场的实际供求关系,根据国际收支、贸易平衡状况来把握对汇率的管理。人民币摘掉了固定的帽子,开始半自由状态地试戴其他大小的帽子。世界多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帽子帽沿周长波动迅速,并不断呈现增长趋势。

对于外债以美元、欧元等为主的企业,现有汇率制度有帮助减轻偿债压力的作用。人民币升值使得外贸交易后产生的以外币表示的应付账款实际值减少,外币折算时可冲减一定的财务费用。我国造纸业中的中小企业所需的原材料有较高的对外依存度。由于人民币升值,采购成本减少了。其中的中小企业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竞争力,利润的增加其可以更快速的发展。其他行业如果原材料较多以进口为主,那么也将或多或少得到汇率制度带来的积极效果。

2 增加投资机会。人民币的升值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外国的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机会增多。如果投资国也有合适的原材料,还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三)我国汇率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

1 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如同当前的状态,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热钱的不断涌入,国内货币流动性剩余,导致在国内进货的成本上升。在国内进口原材料依存度大的中小企业成本提高,更低的利率甚至亏损导致生存困难,资金流动严重不足,发展缺少了推动力。

2 不利于出口。如今的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还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对于出口型的企业来说,升值意味着应收账款的实际价值变小。货物送至进口国后很少有货到付款的情况发生,大都形成应收账款,这大大加强了汇率风险。中小出口企业,特别是初创型、成长型的企业本身投资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很大,而资金回笼慢的应收账款以及巨大的汇率风险又是雪上加霜。

3 失业人数增加。中小企业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也是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社会稳定的重要维持者。而现行汇率制度对出口型企业有消极影响。此类企业为了削减开支,减少员工数量,增加了失业人数。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直接损害国民经济,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

4 融资难度加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更国际化,汇率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变动。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而当今央行又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更使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受重创。许多地产中小企业因资金回笼慢而倒闭,公司人去楼空,最终伤害的是广大消费者。

三、中小企业应获得的启示

(一)交易方式多样化

1 套期保值。企业管理人员要学习更多金融类知识。当预见持有的外汇汇率会下跌时,采取空头套期保值方式,即在买入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同等金额该外汇期货合约。这种方式使风险大大降低,一般的结果或是少受损失或是少得盈利,对资金不足且不爱冒风险的中小企业适用。反之,若为了避免外汇汇率上升而给卖出外汇造成损失,则采取多头套期保值,即在卖出即期汇率的同时,买入同等金额该外汇期货合约。

2 适时买入外汇期权合约。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壮大,今后的业务很可能更多地伸向海外。为了尽可能降低汇率风险,适时买入外汇期权合约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进行风险较小的短期投资

一些理财产品虽受益不大,但风险也很小。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投资之余有闲置资金的,不妨做个短期投资,给几个月后的开支设置条缓冲带,还能增加收益,在经济相对不景气时求稳发展。

(三)勇敢地“走出去”

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机会增多,国家政策也鼓励我国更多企业对外投资。很多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产销量水平尝试“走出去”。以纺织业为例,这个行业拥有众多中小企业。其中的一些已有自己的品牌,另一些则是帮助跨国公司等生产加工,俗称贴牌生产。无论以哪种生产类型为主的纺织业企业,都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生产加工地挪到周边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此一来,企业既减轻了劳动力成本,又使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第6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FDI;人民币汇率;国际市场占有率

[中图分类号] 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加入WTO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我国吸引FDI的区位优势不断强化,我国已经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国家之一。然而,在FDI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问题上却一直存有分歧。部分学者认为FDI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内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逐步成为国家国际竞争力赖以建设的基础,如叶耀明、戚列种(2001)认为由FDI带来的先进技术所引起的扩散效应能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但是FDI对我国长期外贸竞争力也有着负面影响;蒋瑛、谭新生(2004)认为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外贸竞争力具有正面效应;张守森、于英川(2005)发现FDI流量和存量按线性关系递增,提升了对外贸易出口的拉动率。有学者认为FDI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负面效应,如张东云(2011)认为FDI的产出效应和贸易效应均为负,且因果检验表明只存在由出口到FDI的单向因果关系;宋延等(2007)的研究也证实外国直接投资削弱了国内多数行业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虽然,学界关于FDI对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但研究皆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联性。考虑FDI实为国际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受人民币汇率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许多研究也基本证实汇率对国际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可见三者应一并纳入经济系统讨论,然而,这些研究都仅单独基于FDI或汇率探讨国际竞争力,这可能是结论出现分歧的原因之一,故本文引入人民币有效汇率与FDI共同探究两者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这有助于获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引入国际市场占有率衡量贸易竞争力,运用协整分析与ECM分析的方法,探求1987—2008年我国市场占有率与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指标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本文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探究三者间的关系:

其中,CI是国际市场占有率,用本国商品与服务年出口总额(XC)占世界商品与服务年出口总额(XW)的比例来表示;FDI是实际外商直接投资;reer是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此外,为提高模型对经济系统解释力,添入变量DI,即GDP占比,用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来表示。为误差修正项,为模型误差项。变量皆取为对数形式,目的是有效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的同时保持数据原有特性。

(二)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7—2008年,单位均统一为亿美元,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历年人民币同美元汇率的年平均价折算。其中,XC与XW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和海关署统计,商品与服务出口额皆按离岸价格统计;FDI是以2000年为基期(2000=100)的实际外商投资指数,数据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reer整理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金融统计(IFS)数据,是以2000年为基期,用间接标价法表示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此指数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状况,并剔除了物价水平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中国和世界的GDP整理自联合国统计司(unsd)国民账户统计数据库(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也处理为以2000年为基期。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4个变量均在取一阶差分后为平稳的,因此,4个变量皆为一阶单整变量。

注:c,t,k分别用来表明所设定的检验方程是否含有截距项,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若含有截距项或趋势项则分别用C与T表示,若不含有均用N表示;D表示一阶差分。

(二)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借用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的两步检验法,确认4个变量的协整关系。

第一步:估计lnCI对lnFDI 、lnDI 、lnreer的回归方程。对4变量进行OLS估计得到以下的协整形式:

lnCI = 0.424lnFDI+ 0.854lnDI – 0.262lnreer

(2.893029)(7.057563)(-4.317570)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此外变量系数也都通过了t检验。

第二步:检验模型的残差是否是平稳序列。这需要用ADF的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测。检验结果显示,ADF统计量为-2.074323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679735,因此FDI、GDP占比、汇率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回归所得的协整方程可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市场需求份额和汇率每变动1 个百分比,将会使市场占有率相应的提高0.424%,0.854%,-0.262%。

(三)ECM 模型分析

由于4个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那么可以着手设定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不显著滞后项的逐项消除,最终得到了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1.485752)(2.609819)(7.859630)(-3.166402)(-2.502892)(-2.391088)

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 ,, (P值为0.000014),可见模型的拟合度较高,方程通过了F检验、DW检验,、、、、都通过了t检验。模型的短期调整系数是显著的,而且变量的符号与长期均衡关系的符号一致,此外,误差修正模型符号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其系数为-0.616,这说明在短期当出口受到冲击时,将以0.61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拉回到均衡状态。

(四)Granger因果检验

注:本文以序列一阶自相关性与赤池准则(AIC)作为选定滞后阶数的准则。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论可知,FDI、REER都不是CI的格兰杰原因,REER是FDI的原因,而FDI是DI的原因,DI与CI互为因果关系。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分析

根据协整检验与ECM模型结论,可以获知,FDI对市场占有率的弹性在长短期分别为0.424和0.976,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FDI的提高都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而且短期的影响较为明显。然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FDI与市场占有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说明FDI 并不是引起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的直接原因,实质上FDI增加首先会扩大我国的市场需求,而正如一般经济学理论所示,市场需求扩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投资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和资本积累继而促进生产和贸易,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可见FDI 对于市场占有率有着一定的间接影响。

根据协整与ECM模型结论,实际有效汇率对市场占有率的弹性在长短期分别为-0.262和-0.420,可以看出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国际市场占有率存在负相关性,即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降低有利于我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是,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与市场占有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占有率,它主要透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存在一个作用的传递过程。

(二)政策建议

1.FDI引导方面

(1)鉴于FDI对国际市场占有率起着积极的间接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引入外资的方针让外资进一步拉动出口贸易,但在引入过程中必须注重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2)政府应适时调整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FDI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的平衡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2.汇率管制方面

(1)政府应当继续深化我国的汇率改革,不断完善外汇市场的配套法律、法规,以约束交易主体行为,减少汇率市场上的投机行为,从而充分发挥汇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保证外汇市场的健康发展。

(2)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性增长应着眼于通过引导出口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深化品牌经营的理念和手段获得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尽量避免通过货币贬值扩张贸易的做法,从而将汇率对出口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张守森,于英川.FDI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7).

[2] 张东云.FDI、出口:经济效应与贸易效应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7):39-41.

[3]宋延武,王虹,邓小英.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基于SPSS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与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 (5):16-22.

[4]蒋瑛,谭新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4(7):51-54.

[5]叶耀明,戚列种.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与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J].上海经济研究,2002 (3):37-42.

[6]黄静波,曾昭志.人民币汇率波动、FDI 流入对出口影响之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92-199.

第7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发展 困惑 对策 社会价值

九十年代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影视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已发展成经济热潮,吸引了众多资本。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30余座影视城,还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新建大型影视城正热气腾腾地施工或招商,企业与政府对影视旅游热情不减。但是学术界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却很少。影视旅游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经营管理尚缺少可遵循的模式,不少影视城由于经营不当很快走向衰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的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1700多家企业无望收回成本,更有2500亿元巨资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套牢。国内电影与旅游的合作。在资金运作、经营模式和开发深度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如无锡影视城中欧亚双城已宣告破产,而像“南京影视城”那样“人去楼空”、破烂不堪的拍摄外景在风雨的侵蚀下开始荒废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这种影视城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我国影视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今天,对影视旅游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发展影视旅游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的困惑:现状与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两大朝阳产业,特别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特点使其与信息旅游等产业密切关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具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将传播与文化产业规划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影视业作为传播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迪斯尼、好莱坞、时代华纳、索尼等影视业巨头的年营业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影视业现已成为美、日等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业与影视业密不可分,二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上的各大影视巨头都在开发影视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影视旅游,通过影视业来带动其旅游收入。如美国“好莱坞”、迪斯尼,还有戛纳电影城等,其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收入大大高于其影视制作取得的收入。这不难看出,以影视来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影视,是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目前我国的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节目源、观众群体及所占发行放映市场份额来看,影视文化业市场潜力巨大。伴随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影视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影视巨头将纷纷登陆中国。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我国影视文化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中国影视市场,加快影视市场世界一体化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影视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影视业与旅游、信息、广告策划等相关行业的互动式协作,发挥影视高科技在行业内的应有作用。

然而,当影视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产品单一,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多数拍摄景点只是立牌,简单表明此地拍摄剧目、参演明星、导演等情况,仅限于图片展示,不能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投资巨额的影视城靠的是规模效应,主要的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有限。如一些影视城内,以小池塘代表珠江之水,以模型代替赤壁之战中千万条船只,难以在旅游者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游兴。

2、内涵不足,文化缺乏

现代旅游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因为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景点是缺乏生命力的。国内不少影视城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主题的深化力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历史空间和实践的简单再现,而忽视了对这一历史时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结果只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水平。

3、观赏静态,参与不够

影视城主要还是为剧组服务的,较少为旅游者的需求考虑。除了供摄制组拍摄用外,多数时候是闲置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都愿意参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体验型旅游为大众所喜爱。

4、内容平淡,大同小异

影视旅游的发展,让很多的发展商都看到了影视所带来的巨大的旅游收入,各种影视城不断兴建,各地都在抓紧时间吸引剧组的拍摄,但是景区内的旅游设施、旅游景点一般都是为了拍摄而建立的,尤其是各种影视城,大部分都是几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一些建筑小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了多家影视城,而且“大同小异”。如很多影视城都有广州街、香港街等。

5、盲目投资,经营不当

由于盲目投资、重复性建设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影视城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极差,景观建造粗糙,许多资源大量闲置,使整体环境与文化价值不相符。投资商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影视城30多个。中央电视台就拥有“太湖影视城”、“南海影视城”等。浙江省内与影视拍摄基地相关的就有杭嘉湖古镇系列拍摄基地、宁绍的古迹场所、新昌的山水拍摄基地、舟山的海岛风情基地等。

6、资源受限,服务较差

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六要素的协调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地的接待能力、旅游地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影视城旅游生活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发展。

7、多头管理,盲区并存

影视城的申报事宜归谁管?是国家广电总局,还是国家旅游局。通过调查。影视城的审批不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只有中央电视台筹建的影视基地,才经总局审批。同时,国家旅游局也认为不在他们的职能范围之内。一位负责人说到,如果要附加旅游项目。就找旅游部门:要批土地,就找国土资源部门:要搞文艺演出,就找文化部和广电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旅游总局目前都没有明确管理影视城的职能部门,影视城面临的多头管理局面。反而造成一个管理盲区。”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出路:思考与建设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暴露出种种问题,这既要靠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也需要相关经营单位加强市场调研,转贴于 主动开发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创新型旅游产品,使我国的影视城旅游走得更快更远。影视城项目的经营管理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着重从创新产品、完善服务、深化景区文化内涵等内动力方面下苦功夫,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学术界则应在政策保障、理论支持、决策服务等方面为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外动力。共同构成影视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1、把握时效性,加大宣传

影视旅游经营者应当把握好影视作品热播的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热播影视作品拍摄地,让游客知道有哪些影视作品特别是投资巨大、明星众多的影视作品正在拍摄。可以定期在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信息。让明星和影视作品成为旅游招牌。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地要加大宣传。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出版影视旅游地图、宣传图册之类的资料。

2、加强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可以适当地兴建一批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为开展影视旅游提供比较集中的活动空间,增加对影视作品的宽容性。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升配套能力,为影视旅游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要对影视基地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特色,找准自己位置,实现错位发展。要加强影视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影视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要做好影视剧的后续宣传工作。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使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

3、所在地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

发展影视旅游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摄制队伍拍摄,这是开发影视旅游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影视作品拍摄对开展影视旅游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于摄制队伍应该给予各个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积极创造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

4、引导控制,经营得当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影视基地建设的引导控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影视基地的建设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报审人提供详尽的开发规划、技术设计、市场论证、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材料,由各地旅游局组成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国家要引寻影视拍摄基地向良性方向发展,影视基地本身要加强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以影视旅游为龙头,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的产业链,如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和制作服务的行业、旅游房地产等。

5、实现影视旅游的软开发

影视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是影视走向生活,梦幻与现实逐步结合的产物。旅游者在参观影视基地时,不但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影视剧的拍摄,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充当剧中的角色,这种感受和体验是独到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甘情愿支付更多价钱来换取的。因此。影视拍摄基地应该将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作为开发重点,否则将无异于其他景区。甚至因为缺少其他景区自然的、文化的天然优势而丧失吸引力。如在影视拍摄基地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恢复当时风貌、建筑、设施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并模仿当时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新鲜而有趣的生活氛围,使旅游者随处可见各种戏剧性的场面,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员。

6、全方位扩容影视旅游文化

影视旅游总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开展影视旅游,必须紧随时代潮流。迎合当下的影视剧热播,吃、住、购、娱等紧紧围绕影视主题、剧情展开,安排旅游主题活动和策划项目。并吸纳全球性的娱乐时尚活动,迎合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口味,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如研制与剧情相关的特色食品:营造与剧情相关的住宿环境:开发与剧情相关的旅游商品:策划与剧情有关的娱乐项目等,实现旅游景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7、要定期对游客进行调查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当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游客的需求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需要不断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游客进行定期的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旅游地整个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评价,从而针对游客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第8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外贸企业;升值

一、实际有效汇率的概念

实际有效汇率是衡量一国贸易是否有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之一。具体地说就是两国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剔除了物价上涨对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它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一国汇率的实际变化,还可以作为一国经济危机的先行风向标。同时,因为剔除物价因素影响,还可以真实反映两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水平。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实际有效汇率可以用算术加权平均法和几何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出口大国,它的贸易比重的基数可能就会相对来讲比较有利。人民币连续贬值,而实际有效汇率却是升值,一贬一升,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

二、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1.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

外贸企业一般不去关注实际有效汇率,因为实际汇率是要剔除通货膨胀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当它的通货膨胀率比中国高,该如何剔除影响呢?如前所述,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是实际有效汇率,而判断实际有效汇率是上升还是下降并不是看外汇牌价,而是看汇率的变化比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对比。以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总体高于美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面临升值压力。也就是说物价上涨越快的国家,其商品国际竞争力越低,越能够刺激进口,减少出口.这对贸易企业是一大挑战。

2.影响外商对我国投资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后,在资本项下我国一直未全面放开,但在实体领域一直对外商直接投资有优惠政策。大量外商投资企业来我国设厂,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外商投资企业要想在国内投资,必须花费更多的自己国际的本币,也就是说,投资成本上升。受此影响,国外资金有可能转到其他国家设厂生产,直接影响我国大量的就业人口。另外,在实体经济中受挫的国外资金也极有可能转战资本市场,造成资本市场的不稳定。

三、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的建议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我国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产品出口的影响有很大差别。由于受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而国际市场的需求仍然不稳定,必须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才能稳定我国出口,从而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增长。

1.关于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

美国一直将其归于是人民币汇率问题。而我国的货币当局已经于2005年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且将人民币与权重大的贸易国的货币相挂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才应该是重中之重,就美国方面而言,美方应采取宽松的外贸政策,积极调整其对华贸易出口产品的结构,放宽对出口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2.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不大

日本也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但是在较长时期内,日本一直对我国是贸易顺差,这是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目前日本应该不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压力。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签署后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后又连续遭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的影响.当前对日本来说,稳定目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即是对自身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3.目前中国巨额贸易顺差带来诸多贸易争端问题

由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目前仍然处于贬值通道,短期内指望汇率升值促进出口从而解决贸易不平衡是不现实的。当然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扩大内需,将本来要出口的商品主要靠内需来吸收,从而减少贸易顺差,但是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我国就提倡刺激内需,尤其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又一是波强有力的扩大内需,目前内需乏力,因此要将解决问题的思路转到供给上,去库存,去落后产能,才是当务之急。

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有利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增加

但是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多数为低端产业,因此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增加高附加值的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产品多部分呈现出弹性低,附加值低的特点,中国目前要对这些产品生产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5.消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高估的事实

汇改十几年来,人民币尽管已经盯住一篮子货币,但仍然对美元的弹性不足,今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近8%,但仍然处于被高估状态。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因素例如高杠杆,房地产泡沫等等。而要消除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估问题,从根本上是进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汇率由市场来决定,而市场的反应是迅速的,由此形成一系列良性机制。

6.企业自身要重视实际有效汇率指标

因为实际有效汇率在计算上很复杂,存在一定难度,所以一般外贸企业在运行上很少参照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但是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它在国内买东西到国际上去卖,国内的通货膨胀一起来,它国内的购买价格就会上升,它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下降,这时候就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实际有效汇率。

参考文献:

第9篇:智慧旅游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合作;路径

一、大湘西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

陈传康教授定义区域旅游为“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即各种类型的旅游区以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旅游”。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包括湖南省西部的常德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5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管辖区域,国土面积9644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5%。大湘西区包括文化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类旅游资源总量占湖南省的41%,有70余处被评为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资源,占湖南省的43%,有张家界、~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天门山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据湖南省政府文件《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整合和优化旅游系统各个要素的配置,这种区域旅游合作是提高该区域范围内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以便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旅游经济行为。

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是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探寻区域旅游的合作路径。智慧旅游是借助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等在旅游者个人体验、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系统化整合和开发了旅游的物理资源和相关信息资源的一种全新旅游形态。湖南省已有株洲市、常德市、长沙县等19个地区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湖南省住建厅还将督促试点城市集中力量完成数字城管、数据平台、地下管网和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等多项建设任务,总结试点经验并推广成熟技术。政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是对智慧旅游的推进。

二、构建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综合平台

大湘西旅游圈区域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就是构建一个将旅游圈内的各个地区基层智慧平台处理过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各个地区智慧旅游平台的综合性数据处理中心。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大湘西旅游圈中经济地位较强,在人才配置上也具有优势,所以具有整合各地区旅游资源,并根据各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各自发展旅游的策略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由此提出最适合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旅游线路的能力,选择张家界为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基地。如图1。

图1 综合数据处理平台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合作路径研究

(一)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信息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信息合作指通过建立区域内各地旅游景点的旅游信息数据通道,将大湘西旅游圈内各地的酒店、游客集散中心、交通部门、旅游管理服务部门、各大旅行社等数据联网,实现圈内各地旅游数据信息的共享。在张家界市综合数据中心共享各个地区的服务信息,游客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制定合理的出游计划。例如采取自驾游出行的游客就可以通过各个部门的联网实现异地租车还车。此外,各景点在酒店、旅行社、旅游部门等数据信息方面的共享、合作将势必增加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吸引力。

(二)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交通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交通合作通过推出可以在大湘西旅游圈区域内通行的旅游一卡通,针对散客开发自驾游的产品,引导游客采用多种旅游方式,积极引导游客开展深度体验休闲旅游。同时,开发具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区域特色的合作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实现在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各景点进行异地租车还车,以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游客数量。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产品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产品合作是将大湘西旅游圈内较强互补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圈内特有的旅游产品。通过网络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智慧旅游形成并强化区域优势。通过分析各景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优势和劣势互补的旅游线路。(如:整合湘西旅游资源,立足湘西红石林、芙蓉镇景点圈形成的“第三极”,整合凤凰、张家界等大湘西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集群,以及创意湘西货,并通过旅游带动精准扶贫、开发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主推深度游、定制游、达人伴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使得大湘西旅游圈的旅游能够和谐平衡发展。

(四)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营销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营销合作,通过整合大湘西旅游圈的线上线下旅游资源,集合信息查询功能、提供旅游促销优惠实时信息、制定个性化旅游线路、旅游管理局政务信息为一体,建立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数据平台,使游客通过平台能快捷方便地查询大湘西旅游圈内各景点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打造成能够及时收集各景点的最新的旅游市场营销信息,并根据游客之前收集信息的痕迹动态分析游客的最直接需求,整合各景点有用的信息,制定出符合游客需求的营销信息推送给有需求的游客。如此,能方便游客在收集信息中节约时间,快速锁定目标,更有助于各景点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效地推销,这种整合营销也能达到各景点优势互补,带动相对弱势景点旅游的推销。

智慧旅游的高效率信息收集和传递,满足了游客个性化要求,将智慧旅游运用到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合作当中是湖南旅游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是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合作实现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刚,童隆俊,金卫东等.智慧旅游:南京之探索[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珠,张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