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构建合理的民族学学科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分类体系既是对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收集的资源实施组织,也是便于用户基于学科分类进行资源浏览与检索的有效途径。从国内外已建设的学科信息门户看,大型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都通过使用合理的分类体系和词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国外用于组织资源的分类法有DDC、UDC、LCC、EI、NLM以及自编的分类类目;国内使用的分类法有《中图法》、《科图法》、DDC以及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建立的分类体系。对于民族学学科门户资源组织的分类类目的设定,使用国内的分类法设置较为合理,且《中图法》的使用有广泛的基础。但直接把《中图法》的民族学类目作为学科信息门户的类目,又不利于资源组织。在《中图法》中,总论民族学的类目设置在“社会科学总论”大类下,其他专论各民族的有关学科均入相关学科类,作为信息门户资源组织的学科分类需要对类目进行调整。根据《中图法》的列类原则、参考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结合民族学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文献的分布、数据库建设的种类,并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把民族学分成下列类目:
在二级类目下再根据信息量的多少细分,这样就形成一个10个大类、50几个二级类目和若干小类的类目体系。
二、构建民族学学科叙词表
受控词表的运用既可以保证资源描述的准确性,又利于实现本学科或专题的深入检索。国内外大部份学科信息门户大都使用了受控词表来描述资源,也有的用自编词表。民族学领域目前没有专门的受控词表。就我国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而言,把《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以下简称《中分表》)作为受控词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由于《中分表》是面向所有学科使用的,直接用于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采取:一是要增设民族学科主题词。大量的民族学学科主题词,在《中分表》中没有体现。例如,在《中分表》中有侗族的“侗戏”主题词,无侗族的“侗族大歌”主题词,侗族大歌和侗戏都是侗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侗族大歌更有影响力;再如,“口承文化”是无文字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传承文化的一种形式,《中分表》缺少这样的主题词。在进行资源组织时需增设民族学学科主题词。二是不断添加民族学新词汇。《中分表》作为一种先组式和后组式语言兼容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是不能随时插入学科主题词的,且《中分表》修订周期过长,词汇更新滞后。学科发展又在不断增加新的词汇,在民族研究领域就出现了大量的学科新词,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游牧文化、无字文化、文化植被、濒危语言、虚拟博物馆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的词,可以说是民族学研究领域的高频词,在《中分表》中就没有体现。学科信息门户是一个学科信息的集成平台,信息门户资源组织需要及时增加本学科领域的新词汇,反映学科研究动态。所以在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需组织本领域的专家以《中分表》为基表,从中抽取所有有关民族学以及相关学科的词汇;增补民族学领域中专业词汇和学科新词;增加自然语言的检索词,增大检索入口,使用相关和参照关系等体现主题词与自然语言检索词,编制《民族学学科叙词表》作为受控词表,以实现本专业的深入检索。同时要关注和引入本体论等语义相关技术,构建民族学领域本体,更好地解决门户间的互操作、知识整合、个性化服务等问题。
三、创建民族学领域本体
为适应门户的发展,多层次、多功能地表现民族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便于用户进行联想和可视化检索,使民族信息资源能够在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及各种异构系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知识共享,可利用民族叙词表和本体(Ontology)在表达知识概念结构上的关系,创建民族学领域本体。目前在国际上已有通用的本体描述语言,如W3C工作组于2004年正式推荐的标准网络本体描述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简称OWL);有实现本体构建的工具WebODE、Prote' ge'、Ontosaurus等以及构建本体的方法;有本体运用于艺术和农业信息系统的范例,这些对民族学本体构建均有借鉴意义。民族学领域本体的构建是需要实现民族学领域的叙词表到知识本体进行转化的过程,但其转换不是一个直接的大规模词表转换,而是需要把一个领域分成若干的概念类,逐个类目的建立。例如,以流传于甘、青、宁、新部分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花儿”为例。使用本体构建工具,建立概念(类):“花儿”概念,其下位类为“河州型花儿”、“洮岷型花儿”;建立属性,且是每一个下位类都具有的属性。使用“句”、“令(曲调)”、“衬词”;然后分别建立实例;同时还需设置等同与相关关系,因“花儿”民歌涉及民间诗学、民间音乐、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所以可使用“别类”,把上述概念进行相关关系的显示。这样在语义系统中就构成了一个可视的“花儿”概念(类)完整意义的本体。
民族学本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学领域专家对本领域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对知识概念的组织和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员在本领域内的开发,这里只是作一个引子,以期引起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者的关注。
四、把元数据描述作为基本方法
要使民族学信息资源实现科学的知识组织,在提供民族学学科信息的检索、浏览、链接的方便性和相关性的同时,保证其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充分体现。需通过元数据描述以下方式实现。
元数据是描述、组织和发现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有效工具,它通过描述数据的内容和本质特征,存储相应的检索路径,便于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大量网络化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发现、查找、一体化组织和对使用资源的有效管理。元数据作为学科信息门户的基本信息组织方法,是每一个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都须面临的选择。目前国际上很多门户使用通用简单的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我国多家单位在民族学数字资源建设中使用的元数据标准有很多,其中电子图书、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地方志等数据库绝大部分是等同采用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平台工作重点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子项目《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但对视频、音频、照片等类型的数字资源组织,采用了不同的元数据标准。要建立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首要的是选择合适的通用的标准元数据格式,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的元数据可以参照《专门数字对象描述元数据规范》,作为基本的元数据。但在视频、音频标准上,需要选择符合民族学学科信息的元数据。例如,在责任主体元数据项,须增加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口述”、“传承”等元数据元素。同时在民族学学科信息门户中要建立包含元数据以及实现门户元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网络中不同元数据的互操作的功能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信息在不同结构的信息源中传输不失真。
五、要注重民族学学科的个性化信息资源的知识挖掘
[关键词] 汉语教学 语感 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
在汉语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感事关他们学习汉语的效果。而少数民族由于大多有自己的母语,所以,在汉语教学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教学中语感的把握更难。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感,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四点。
一、要让学生弄清什么是语感
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感,第一位的是要让他们弄清什么是语感。从20世纪初明确提出“语感”的概念以来,对于语感的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语感的定义产生了许多说法。有人觉得:“‘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有人则认为:“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有人说:“所谓‘语感’,广义地讲,应指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于语言文字的经验性感知能力。”换句话说,它是人们通过实践形成的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还有人甚至认为语感是一种情感。这些对语感概念界定为“悟性”“感知”或“情感”的说法,都将语感局限在语言的接受层面、语义层面是不全面的。
对于语感较为全面、具体的界定还是吕叔湘的观点,他说:“人们常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一个词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构式之间的相同相异等的敏感。当然,也包括语音感,有的人学话总学不像,就是因为对语音不敏感。”在这里,他把“语感”分成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吕叔湘先生关于“语感”的提法使人们从理论上对“语感”的认识变得具体、深刻,他不仅论及语义层面、接受层面,而且深入到结构形式层面和表达层面,对“语感”的提法是全面科学的。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感,就要让他们弄清语感的产生过程和发展经历;弄清语感概念的诸多界定;弄清语感的真正含义。只有如此,才能把握好语感。
二、要让学生认识语感
在让少数民族学生弄清了语感的概念之后,还要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要让少数民族学生认识语感的表现形式。语感往往具有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及“心知其意,口不能言”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语感的表现与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存在着一种契合。语感表现为不考虑语法、修辞、逻辑而可以快速正确地使用语言,体现为听、说、读、写时达到不需要有意监控的自动化程度。人们在凭借语感解决问题的一刹那,不借助于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依靠的是直觉,也就是熟练、灵活、正确地使用语言,凭借直觉能对语言信息迅速作出准确反馈。这就是汉语教学不懈追求的目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语言能力,才能保证语言交际的顺畅无阻。所以,汉语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且掌握语言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识语感强弱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语感的不同,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语感差的学生即便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在交际中仍张不开口或张嘴就错,而发生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不是语法知识欠缺、词汇量不足,而是语感太差。我们在给维吾尔族学生上课时,让他们用维语的语法造汉语的句子,由于语感差就在语序及断词断句上发生错误。语感好的学生正好相反,对语法上有错的句子往往说不出错在哪里,但能肯定句子是错的,或者虽说不出为什么错,但能指出错在哪里并能加以改正。
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充分认识语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重视语感,掌握好语感。
三、在训练中增强学生语感
培养少数民学生的语感关键在训练。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对少数民族语感训练的具体方法是督促学生用汉语进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行思维。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用本族语言把意思想好,再译成汉语。也就是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组织本族话语之后再译成汉语。这样的汉语自然而然地就会带着本族语的特征,句子不符合规则,文章的结构或表达习惯就会生硬。同时,这种思维因为多了“翻译”的环节,所以必定费时、费力。对于初学者,或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就是不得已的笨办法,若长此以往形成习惯,就会影响对汉语知识的总体获得与把握。
所以,我们应该敦促学生努力用汉语去思维。平时的简单对话、默默心请、自言自语等都用汉语去说去想;在词汇量允许的条件下,直接用汉语多想多说。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用反复提问一个完整句子的各个主要成份,最后再问整个句子,并要求学生迅速回答的方法来训练。另外,教师也可以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迅速说出内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文章片断等多种方法,培养他们汉语思维的能力。
四、在朗读中强化学生语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的流逝逐步加深的过程。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朗读一是可以通过练习发音、声调和语调逐渐强化自己的语音感;二是可以通过大量重复的语句训练潜移默化的增强语法感;三是可以通过强化记忆,帮助词汇积累;四是可以通过辅助学生在语调升降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信息。
朗读对语感把握十分重要,在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跟老师或录音一起读,也可以让全班一起齐读,还可以分角色去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活泼就能达到效果。
语言学家罗宾指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具有强烈的交际要求,愿意在人前露“丑”,能在含糊不清中挣扎。在此基础上又扩大到冒险个性,并把冒险个性分为适度冒险和高度冒险两种,认为高度冒险者在语言总体获得上成功率更高。就是说,谁有勇气大胆地说,谁就能更多地获得语言知识。因此,在有了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大胆进行表达。老师应尽量给学生多创造说的机会,多提供一些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情景或话题,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说。刚开始,学生说的话可能会有语音方面、语调方面、语法方面以及用词方面的错误,对此,老师要重视普遍存在的典型错误,忽视个别存在的一般错误,纠正大错误,忽略小错误。纠错方法得当,学生就会乐于开口。只要有了“开口”的欲望,他们就会自觉地去感觉、体会、模仿别人的表达方式,调整自己的语句,以此逐渐形成或强化自己语感的目的。
在汉语教学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感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还在探讨之中,但我们只要遵循规律,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能培养出少数民族学生的良好语感。
参考文献:
[1]李树辉.汉语文化要略.
[2]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医学生的必修、选修课程数目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每门课程中的新进展、新内容、新知识等也在不断更新,致使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化学课程尤其如此。而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度、重点及难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所以需要针对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如增加学时、优化教学内容等。与此同时,应在大纲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教材及兄弟院校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有目的的删减、添加,并以“强调知识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为指导思想编写出版相应的适合民族学生使用的配套教材,将体系复杂、知识点抽象的内容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解释出来,这将对民族学生生物化学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于民族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有限,为不影响听课效果,学生可以将讲授内容划到书本上,利于平时复习。同时,大学的学习与高中不同,教师不可能一一对学生辅导,这就需要学生自学,如果有合适的教材和习题集,可以使学生在课外时间能更好的复习课堂讲授的知识,同时也方便学生自学、自测,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教学内容应简单化,并合理应用多媒体
学过生物化学的学生都深有体会,生物化学这门课程难、不好学、内容复杂、抽象、枯燥、乏味。受到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上遇到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是“听不懂”,这既与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关,也与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关。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使“听不懂”的学生越少越好。有研究显示,如果老师讲课发音标准、讲课速度也比较慢、讲课内容是书里面的东西,学生就容易懂。而大学课堂中出现的讲授内容多、而且许多知识是课外知识、及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的使用,使讲课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但这种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很难适应,使得他们在上课时经常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理解不了上课内容的现象。所以,授课教师必须将上课内容精炼,并通过一些常用、简单的词语引出概念、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使概念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形象化,具体化;对于较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和化学反应等,只重点讲解其特点、联系、功能等;也可通过生活事件引出讲解内容,做到举例恰当,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的工具。它图文并茂,可把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和动画,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但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掌握字少图多原则,如果文字太多,会让学生分不清主次,反而影响教学效果。
2.2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是学习者自觉、主动、积极的心智认知活动。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即动机、情绪、努力程度等对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所以,想让学生学好生物化学,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觉生物化学有趣、有用,从而想学、乐学。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生物化学深广度的把握不够,在知识拓展能力方面欠缺,不能很好地把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相结合,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造成其盲目学习而劳无所得的结果。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学科,从物质在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到人体的各种疾病,无一不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运用比喻教学、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工作等联系起来讲授生物化学课程,可使生疏、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有血有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与临床紧密相连的认识,有助于生物化学课程与后期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的密切配合,并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将蛋白质变性原理与“食物为什么煮熟了易消化?”和高温灭菌、酒精消毒等联系,这样,学生听起课来感觉特别有趣,不再觉得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深奥、难懂,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和在医学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积极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生;生理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16-02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南疆三地州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行,南疆三地州到我校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多。在近几年的生理学教学班级中,民族班级的比例日益增加。虽然民族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医用汉语,其听、说、读、写能力较入学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他们的汉语基础比较薄弱,而生理学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学习生理学的过程中,民族学生很容易出现听不懂而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理论基础。它不像解剖学那样直观形象,生理学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很大,除了个别汉语程度好的民族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听课时都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这些民族学生很容易对生理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课上不想听,课下不想看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激发民族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生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就近几年民族班生理学教学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走近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关键。民族学生虽然汉语表达能力有限,但他们热情有礼,渴望和老师接近。笔者利用课间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学习和生活情况,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学生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后,就会在情感上接纳老师,从而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对民族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回答问题时答错了,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其他的闪光点(如敢于发言、发音准确、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等),并及时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回答问题时就会更加大胆,而不会因为担忧发音、表达等问题而不敢举手,课堂气氛就会更加活跃,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时在讲解过程中,遇有多数学生由于语言障碍而难以理解的理论时,可邀请已经理解的学生用母语给他们进行解释,这样不仅使学习好的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也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进行消化和吸收,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亦会愈发浓厚。
二、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生理学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挂图或板书等教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民族学生们理解生命活动的过程、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其难度很大。同时由于民族学生语言基础较差,理解力有限,加之传统教学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很难将生理学的概念、过程和机制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生理的过程动态化,可将传统教学方法不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进行生动地表达。当这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生理学知识以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生命现象变得鲜活、有趣,还使民族学生对学习内容一目了然,从而克服了语言方面的障碍。例如,在讲减压反射的过程时,通过动画展示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和动脉血压下降。通过动态的演示,将民族学生置身于形象、直观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他们探索自身生命活动的热情和愿望,提高了他们学习生理学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联系日常生活,使民族学生感到生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使他们产生探索的兴趣。例如讲呼吸时,让全体学生闭目,体会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胸廓体积的变化,以及胸腹部的运动情况,有助于学生理解瑜伽、太极拳等运动为何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适当联系临床,使民族学生理解生理学理论对于解释临床疾病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生理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讲胃酸时,联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消化性溃疡,让学生自己分析其发病机制,并总结出如何通过日常健康饮食保护胃肠黏膜。总之,在生理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联系日常生活和临床疾病,这不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民族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而且还突出了生理学的实用价值,从而在生理学和临床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为民族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学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热情
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桥梁。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民族学生胆大心细,动手能力较强,对实验课的热情度很高。因此,可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民族学生的操作技巧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以加深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ABO血型的鉴定实验中,民族学生要想知道自己的血型鉴定结果,就必须先弄清楚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学会正确观察凝集反应。通过弄明白自己的血型后,接踵而来的成就感,就会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对同组同学的血型进行分析和判定,从而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加强了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
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针对移民开展英语教学的理念再次发生转化,由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变为EAL,即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教学。英国政府意识到,之前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定义为“第二语言”,与一些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不符合,例如,一些来自东欧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数门语言,英语可能是他们的第三、第四语言,[6]在这样的背景下,EAL的概念逐渐传播开来。与EAL相近的概念还有ESL,二者的内涵相似,但在英国使用更广泛的是EAL。从本质上说,EAL是ESL的演进和发展。2000年,英国资格认证与课程委员会首次对EAL学习者做出界定,将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学习者定义为:母语非英语的幼儿、刚进入英国首次接触英语的人、家庭语言非英语但生活生长在英国的学生。新世纪以来,2001年在布拉德福德、伯恩利、奥尔德姆等多地发生的主要由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极端主义者制造的暴乱加速了多元文化论在英国的瓦解,政府开始重视倡导民族凝聚力、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在这一背景下,国家越发强调“共同语言”的重要性。在语言教育方面,卡梅伦政府主张所有在英国的移民必须讲英语。
学校必须向学生讲授英国的共同文化。政府相信,英语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少数族裔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少数族裔进行“文化适应”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语言教育进行英国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熏陶,能够缓和公众对文化差异的负面情绪,从而发挥语言教育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吸取了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的经验,认可“文化适应”的理念能够缓和公众对文化差异的负面情绪,所以应给移民提供更好的英语培训。为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强化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具体的语言教学策略上,也由之前的以移民者的母语为基础进行翻译更多地改为直接以英语进行教学。与之前的英语作为外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相比,英语作为附加(其他)语言的教学理念,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定位更加准确,同时纳入国家课程标准,制定更加详细的结果标准,并在辅导和经费上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具体体现在QCA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和保障性措施。
(一)提出EAL学习者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原则。2000年,英国资格认证与课程委员会明确提出了EAL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目标,这一群体应该在EAL教学的帮助下,学会英语的发音、语法结构和规则、单词与词句的意思、语境中的理解能力(包括对非语言特征的理解)。他们需要综合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7]对EAL学习者的界定与英国教育关键阶段的教育模式相依,例如,在关键阶段4界定学生是否为EAL学习者时,首先会参考该生在关键阶段3结束时的学业成就数据。同时,QCA强调根据EAL学习者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年龄、在英国停留的时长、曾经的学习经历和其他语言的掌握程度,教师必须认真测评EAL学生英语学习的进度和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确保他们能掌握相应阶段的学习内容。QCA强调,国家课程体系内所有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都能胜任相应的课程,而EAL学生的英语能力或许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限制,所以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英语学习机会,要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口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作为质量保障,除了保证他们参与到课程中,还应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高EAL学习者英语表达和书写能力的具体做法包括:词汇使用涵盖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和作为专业术语的含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确保充足的谈话和讨论时间、解释如何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正确地表达和书写英语、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进行转换、以学生的家庭用语或母语经历为基础培养其英语技能,以使不同语言能互相支持等。确保学生进入课程和评估体系的途径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词典等科技和教辅手段;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母语或家庭用语。[8]
(二)对EAL学习者实行一对一辅导。从1997年到2013年,在中央政府出资的公立中小学中,EAL学习者的人数增长了一倍,由49.9万人上升至104万余人。小学里EAL学生的比例由7.8%增至18.1%,中学里这一数据则由7.3%增长为13.6%。[9]伴随着人数和比例的不断提升,学习者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由于这部分人群的英语熟练程度各不相同、在英国的居住时长各异、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使用不同语言等因素,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英国政府曾在2011—2012年探讨和规范EAL学习者的教学辅导活动。辅导教学(one-to-onetuition)是英国政府帮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实现学业成绩进步的一项政策,仅针对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教学活动资金由教育部支持。所采取的形式是,由专门的教辅人员,在学校和学生家中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在小学阶段,辅导教学是对有阅读困难的学生进行早期指导的常用措施。根据辅导教学的定义,许多有色移民少数民族学生接受这一政策的帮助。英国教育部根据2010年和2011年开展的对关键阶段2和关键阶段4学习成果的调查,认为教学辅导与EAL学习者的学业进步和学业表现有重要的正相关性,要求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制定恰当的辅导计划以促进EAL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升。针对有英语辅导需求的移民学生,在辅导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辅导人员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要使用他们的家庭用语,确保家长理解教学辅导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对此进行观察;必要的时候,辅导者还需要能够流利地使用学生的家庭用语;辅导者要在学校教室里与学生见面,解释辅导教学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期待、讨论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辅导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辅导教学活动都应该指向学生相关学科英语能力的发展;辅导者要使用一系列学习方法评估,以获知学生有没有出现因语言障碍而导致概念混用的情况;记录教学目标的实现进度,定期与家长分享这些信息,保持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畅通;灵活安排辅导教学的时间,可以在上课时间也可以在周末进行,但不能与学生的族群或宗教活动相冲突。
(三)EAL教学的资金保障。1998年,少数民族学业成就拨款基金项目成立。EMAG根据一定的模式向地方教育当局拨款,拨款是英国泛标准基金的一部分,以2004—2005年的标准为例,每个地方教育当局至少能获得35000英镑。其目标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第一语言非英语的学生,满足双语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学业成就水平。为了支持EAL教学的开展,进入21世纪后,少数民族学业成就拨款基金将拨款对象限定为5—16岁的学生,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学校雇佣EAL的专业教学人员以及增置相关辅助设施,同时支持EAL教学人员的培训与专业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教育当局及其督导人员、学校都是重要的参与方。2003至2004年,英国教育标准局的督学人员与教育技能部少数民族学业成就项目的成员共同在中小学开展实证研究,探索有效利用EMAG的优秀案例。此项研究学校抽样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有一名主管人员知晓少数民族学业成就的相关事务,这样的人员被称为EMA职员。EMA职员应满足以下要求:大部分时间参与到合作教学,且涉及不同的课程领域;小部分时间用于教授特定的学科,并采纳EAL的教学方法;对学校教员进行培训,以提升EAL的教学和课程质量;通过对评估数据的分析来评价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并能合理配置学校人力资源等。[12]通过对学校的分析,一般认为,优秀的学校具备如下特征:EMA职员能与教学人员相互协作;高度支持英语的早期学习者;招聘各层次的多语言教职人员;学校与家长、少数民族社区及社区补习学校保持良好的关系等。[12]此项研究成果得到当时的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推广,成为学校争取EMAG补助的参照标准。2011年4月,EMAG与其他类似的教育支持性基金并入英国学校专用基金。EMAG虽然并入其他教育基金,但仍向合并之前确立的长期资助项目进行拨款,而且,EMAG留下的EMA职员标准、优秀学校的特征等资源还将继续指导EAL的教学实践。
尽管英国政府出于融入主流社会、提高学业成绩的考虑,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一直强调把提高英语能力作为重点,但是对于以英语为主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一直存在不同意见。21世纪前,多元文化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文化论的民族关系理论持有者,对政府移民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批判主要有:对英语的重视事实上造成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追求平等”之间的冲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意味着要创造机会赋予少数民族语言一定的政治权利,而非单纯地强调英语教学;英国的语言政策并没有很好地保障所有少数群体的语言权利,由于广泛宣传统一使用英语的重要性及对移民群体融入英国主流社会的强调,使少数民族语言越来越边缘化。受这些思想的影响,英国也保留了一些双语教育的实践,但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在主流学校中并不存在。20世纪90年代,双语教育体现为孟加拉语、广东话等常用语言教学进入市中心学校的现代语言课程体系中。
目前,仍有一些有坚定信仰的少数民族在聚居地开展语言、文化教育,但他们常常遭到反对派的抗议,甚至被指控为具有分裂国家的性质。所以,现存的双语教育实践的前景也难以预测。而英国政府则认为在英国实施双语教学缺乏可行性,早在欧共体以通令的形式号召为移民群体开展母语教育的70年代,英国就这种模式在英国不具备可行性。但是要求一对一辅导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者必须具有双语背景,即能够熟练运用学生的母语与被辅导者交流,并且具有很强的英语能力。概而言之,英国语言政策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是:
(一)明确语言政策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英国针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一直强调把提高英语能力作为重点,经历了从英语作为外国语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再到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变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定位更加准确,也折射出对移民性少数民族态度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英国政府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第一,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来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英语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教育的关键因素,也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存;第二,英语作为英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少数族裔进行“文化适应”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语言教育进行英国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熏陶,能够缓和公众对文化差异的负面情绪,从而发挥语言教育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采取保障性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能力。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课程标准。随着语言政策理念的变化,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分散式的独立设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融合性的教学,并纳入国家课程与评价体系,制定不同学段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标准和成绩目标,同时给予资金上的保障。实施个性化的辅导:一对一式的语言辅导无疑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掌握主流语言。英国的操作模式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由政府选拔合格的辅导人员,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由政府负责,在主流教育体制内开展实践,不仅保障了教学辅导的质量,还确保了课后辅导与学校教育相协调。英国对辅导教学的目标做出严格规定,将其设定为:帮助学生获得相应学科所需的语言能力。辅导活动并不涉及“语言能力”之外的事务,也不妨碍少数民族的其他活动,与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等问题并不冲突,不失为一种平衡“共性”与“个性”的良策。
(一)专业声乐教学心理表象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声乐教师来源于国内外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声乐专业人才,或从事艺术实践的歌唱演员。他们自身经过所谓专业的声乐培训,学习阶段受到的声乐教育是我国主流声乐文化的教育。因此,他们已有的声乐知识与经验是科学的发声方法、经典的艺术唱段。他们的歌唱心理是崇拜“声乐大师”,理想的是经常欣赏阳春白雪的“抚琴弄唱”。这种长期形成的专业声乐学习经验必然会内化成为他们进行声乐教学实践的专业声乐教学心理。我们把这种教学心理叫做声乐学科本位教学心理。这种心理有几个突出表现。首先,从音乐心理学看,人类的音乐行为往往可细化为出于本能反应的音乐行为、无意学习得来的音乐行为和有意识学习来的音乐行为。专业声乐教师在担任教师之前的无论是通过本能反应、无意学习还是有意识学习来的声乐技能与声乐专业知识结构。都是他(她)们成为专业声乐教师之后教学行为实施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他们会把原有的声乐知识经验来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其次,专业声乐教学都会谈到一个专业术语“正确的声音形象”,正确的声音形象是指通过所谓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所谓“对的声音”,它的本质在于声乐教学行为中往往通过音乐记忆首先在声乐学课堂上让学生记住一个正确的音乐声音记忆,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练习中通过寻找大脑中的音乐记忆“正确的声音形象”来调整练习。因此,声乐教师们往往都有一个所谓正确的声音形象,这个形象很大程度受个人音乐记忆、音乐喜好、音乐经验、甚至是个人演唱声部的制约。比如男高音歌唱家也许就钟爱于男高音的音乐声音形象。声音形象在他们的教学行为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教学中相反会成为制约因素。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声音往往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如果声乐教师们禁锢于原有的“正确的声音形象”来训练少数民族声乐学生,必然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心理上的错位。
(二)少数民族学生歌唱心理表象从少数民族学生角度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艺术专业学习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声乐教育。统计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地处偏远、环境比较艰苦,音乐师资短缺情况很普遍。即便是有汉族音乐专业毕业生到这些地方执教,也会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习惯使用本民族母语,对汉语教学存在接受困难;另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主流音乐学科学习持不支持态度。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高校艺术专业学习之前受本民族传统音乐影响很深。
(三)心理差别问题表象在这样情况下,会造成专业声乐教学心理与少数民族学生歌唱心理认同问题。笔者教过部分声乐表演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深切地感到,这样的声乐学科教与学的心理认同问题严重存在。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少数民族毕业学生大多回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往大了说,他们的肩上担负着提高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振兴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教育教学的重任。而他们掌握专业技术时间就是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他们在校期间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他们将来成为教师过后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中不乏艺术天赋高,有发展空间的优秀的音乐人才,如果因为在大学期间受到客观存在的专业声乐教学与歌唱心理认同问题的制约,使得他们降低甚至是丧失对声乐演唱的兴趣,那么,这样的教学不可能是合格的。造成专业声乐教学与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认同问题原因从宏观来看,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沿袭西方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一套所谓科学、完整教学模式下的内容。声乐学科概念在我国形成是在以后,最初的内容与教学方法都是引进西欧的先进声乐理论。教学内容一部分是演唱西方固有的艺术歌曲、歌剧选段。另一部分是认同西方音乐理论的音乐人运用西方作曲理论创作的艺术歌曲与歌剧。虽然通过几代中国音乐人的努力,我国声乐教学水平、歌唱水平、创作能力都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一直沿用的还是这套教学模式。我们把它称为主流艺术文化教学。同时,我国幅源辽阔,地区差异很大,少数民族众多。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丰富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地域文化。而这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往往存在较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客观上受到主流艺术文化的辐射较少。从具体看,这些比较偏远地区形成的文化,很多具有自身比较稳固的系统与体系。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入侵。
二、处理好专业教学心理与少数民族学生演唱心理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社会意义在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对教育系统有着深刻影响力。政体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机制。而政纲会包含明确的教育条款,规定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实现教育目的的措施及物质保证等。教育系统要保证政纲中相关教育条款的贯彻实施,并要为实现政治纲领服务。经济是教育存在的基础,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程度,因此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师受制于经济。社会文化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具体的,它直接决定着教育内容。文化意识形态中的政治、道德、信仰、艺术等观点,以及非意识形态中的科学技术、语言、历史等,都会成为教育内容选择的方向。反过来,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反作用。长远看,政治化是人的政治化,而实现人的政治化根本是人,人的培养必须依赖教育来完成。同时教育最大的作用在于培养了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成分———生产力。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正是体现在它可以提高社会劳动者接受文化、科学技术的水平与能力。而教育也是社会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一面实施着现有社会文化的传递;同时通过传递与传承,培养出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的人才。推动社会文化以至于整个社会系统向前发展。从此意义上讲,少数民族学生的声乐学习不能粗浅地看做是一门学科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它关系着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社会大事。每一位专业声乐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建立起为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逐步实现缩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与东部发达经济地区教育差距的宏伟社会目标的教育观。研究出现专业声乐教学心理与少数民族学生歌唱心理差异问题根源。从而切实可行地消除这种心理对教学实施效果的负面作用。
综上所述,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都有着影响力,而具体到音乐学科来看,它对艺术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尤其重要。就音乐声乐学科教育的社会艺术文化功能而言,音乐声乐学科教育具有延续社会艺术文化的功能;具有选择、整理、创造、更新社会艺术文化的功能。人类社会从愚昧野蛮走向今天的文明与开放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艺术文化教化的结果,而社会艺术文化教化的前提是社会艺术文化的传递,音乐声乐学科教育通过对社会艺术文化延续与传递,并把它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不断发扬光大。音乐声乐学科教育对社会艺术文化的选择主要体现在音乐声乐学科教育对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和自觉规范,音乐声乐学科教育的社会艺术文化选择主要体现在音乐声乐学科教育对社会艺术文化发展的积极引导与自觉规范,音乐声乐学科教育的社会艺术文化选择既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社会艺术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更在于它的更新与创造。音乐声乐学科教育通过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内化成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社会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够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的社会艺术文化活动,而且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好的美好的社会艺术文化成果。
(二)声乐学科建设意义专业声乐教学心理与少数民族学生歌唱心理差异问题暴露出我国声乐学科建设不完善或有所欠缺的本质问题。前面已经提及的我国声乐学科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发展状况是重要原因。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也是主要的根源。那么,就学科建设层面来讲,我们应当重视这个问题的存在。从高校声乐人才的培养本源入手,对声乐学科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以适应我国教育地区性不平衡发展现状。
(三)传承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意义主流艺术教育与传承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已经在艺术理论界获得广泛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与问题。这其中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根据调查,民族地区大量缺乏“合格”的音乐教师,这里说的“合格”是指既具备专业素养,又具有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专职的音乐教学人员。追根溯源来看,这些合格的民族地区音乐教师培养依靠高校教育,声乐学科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它的教学实施情况对于整个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专业教师们不能忽视对专业声乐教学心理与少数民族学生歌唱心理认同问题。
三、消除两种心理认同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民族学生教育;微机原理;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2
Computer Principles of Teaching Minority Students Practice and Research
Liu Haiying1,Lv Yanzhong2,Lin Haiyan3
(1.Changji College,Changji831100,China;2.Xinjiang Mori Coun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Changji831900,China;3.Qitai No.1 School,Changji8318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more and more ethnic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but the case of students and school conditions,teaching students in the nation when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in teaching courses in computer problems,in-depth analysis to identify some solutions,and for classroom practic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ational students'computer Theory"of problems,and demonstra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I discovered some effective methods,and finally a summary.
Keywords:National student education;Computer theory;Computer education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政府逐渐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了大学,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譬如,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科学,这有利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虽然步入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是当地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比较偏远、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那儿基础教育和经济水平都比较差,他们进入大学时有的学生不会说汉语、有的没有学过英语、有的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而且大多数学生数学知识不扎实,所以大学课程的学习存在非常多的困难。另外,语言、生活习惯、以及国际民族气氛都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微机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涉及数电、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汇编语言等知识,课程难度大,内容多,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而且对于我们这样的刚刚进行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普通高校,图书资料比较缺乏,没有硬件实验设备,所以进行微机原理教学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我息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复杂的微机原理知识,这是我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是本文对本学期对教学过程的回顾。
本文首先指出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微机原理存在的问题,然后列举出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办法,最后进行总结。
二、教学存在问题
本学期我讲授我系民族班“微机原理”课程,我大量收集资料并进行阅读,丰富我的知识面,尽力增进我对“微机原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力争讲课时讲的广、讲的深、讲的清,但通过与逐渐学生的接触,发现学生的理解力远远不够,甚至有的同学对汉言都不能理解,下面,我列举出在课堂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理解力差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所受基础教育比较差,由于没有受过严格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学生理解力差,尤其抽象思维能力差,英语普遍比较差,而且有的学生入学时还不会说汉语。所以,当我讲课时如果课件中含有英文词汇,并且话语中夹杂着专业词语,有的学生真不知我讲着什么。上课听不懂,学校图书又少,学生仅靠课本很难掌握微机原理知识。
(二)课程难度大
微机原理涉及知识面广,例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和汇编语言,而且微机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件互相联系,而且硬件和软件结合,涉及概念和原理多,学生不能看到微机复杂系统的运作,内容抽象,课程前面概念和原理与后面的互相联系,所以难于掌握。
(三)对微机原理课程存在偏见
学生觉得微机原理晦涩难懂,学习它没用实际意义,而且我系学生毕业后没有几个学生去搞特别专业的东西,所以学生对学习微机原理课程存在偏见,认为只要考试过了就行,只有设计计算机的人士才去研究它。另外,我系实验设备不足,不能开齐所有的微机原理课程实验,学生不能对微机原理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四)对民族学生存在偏见
对民族学生的偏见,我们大多数人是有的,尤其“七五”事件以后,看到他们的长相和服饰,听到他们的语言,我们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他们又能力掌握这门课程吗?
三、解决方法
(一)要因材施教
针对有的学生听不懂汉语,我采取语速放慢,多板书,另外,我讲完后,让听懂的学生用他们的语言再讲一边。针对他们看不懂课本内容,因为有的学生汉语水平太低,而且,课本中夹杂着专业术语和英文,我就不能多讲课本外的内容,也不能不按课本顺序讲解,必须按课本内容讲解,由于没有课本配套的课件,备课任务相应变大。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讲解时尽量避免用抽象的符号,而把抽象的理论进行具体化。譬如,讲解堆栈原理时,栈顶指针除了用SP外,要列出栈顶相应的数字地址,学生才能理解。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低,我在授课时不管碰到多简单的单词都要讲解它的含义。
(二)要不断鼓励学生
由于课程难度大,而且前后关联,学生如果前面知识掌握不好,就会放弃学习,所以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解时要注意知识前后的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硬件运作与软件运行之间的联系,并且在讲解时注重逐步分析计算机运作过程,复杂的内容通过逐步分析,学生就有可能被领会。学生掌握后就有兴趣学习更复杂的内容。如对POP指令和PUSH指令讲解,要一步一步讲解CPU运行时堆栈顶指针的变化过程,只要按步骤进行分析,学生自然理解了堆栈的原理,掌握这些指令。微机原理课程中大多数概念原理的讲解都要分析微机部件内部执行过程,只要分析到位,就容易理解,同时要及时鼓励学生,深奥的理论任何人都可以学懂,微机原理不过如此,只要你下功夫,认真学,就会掌握。同时,也可以感觉到学生掌握复杂知识的后幸福感和成功感,当然,这种感觉不可能经常有。另外,要把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linux操作系统的硬件实现和汇编源代码放在课堂上讲解,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到linux系统也不是非常复杂,同时使学生感到微机原理是有用的。譬如,在讲中断控制器时引入linux系统中断硬件实现和源码,在讲存储器分页分段机制时引入linux系统的存储系统,在讲定时器/计数器时引入linux系统的分时多任务切换实现。
(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有的内容特别复杂,如任务保护、高速缓存、分段、分页、80486总线时序等等,有时我们按课本顺序进行讲解,学生理解困难,老师讲解也非常困难,有时不按课本叙述次序讲解,学生更易理解,讲解也比较轻松。例如,存储管理的分页机制,课本叙述先查页目录表,再查页表,最后把查得结果加上线性地址的低十二位得物理地址,这样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但若不按课本叙述顺序讲,如一个物理单元在一页内,页内偏移地址由线性地址低十二位决定,而页的基地址低十二位为0,物理单元在哪一页呢,由线性地址的第12位到第21位共十位查页表得到,依次讲解查页目录表的过程,学生就对分页机制由深刻的理解。再例如,讲80486总线时序时要讲清单周期与多周期、突发周期与非突发周期、慢突发与快突发等概念后,再分别讲解单周期与多周期有那个引脚控制,突发周期与非突发周期有那个引脚控制,等等,然后几个引脚组合构成复杂的时序,这样,学生就会对80486总线时序有清晰的认识。又如,在讲JMP指令与CALL指令时,要把程序跳转分为无返回的跳转和有返回的跳转,然后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JMP指令不需要保护堆栈,CALL指令需要保护堆栈。
(四)避免使用带有民族色彩的语言,与学生多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用带民族色彩的语言,譬如,你们民族生、民族班、你们真笨等等,也许你对民族学生没有偏见,但民族学生是非常警觉的,这样,民族学生就对你很反感,同时也失去对你所教课程的兴趣。不但平时言行不能表现出蔑视民族同学,而且,在内心深处要尊重民族学生,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和学习能力。平时要与民族同学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自然而然他们就喜欢你,同时喜欢上你的课程。
四、结束语
通过这半学期对民族班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我认真备课,细心讲解,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现在,已经讲完了大部分内容,觉得自己和学生都是有所收获的。所以,科学无国界,不分民族,不分种族,只要智力正常,只要努力就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民族学生的教学,不管难易,都不能放弃,民族学生由于以前的教育,可能所掌握的知识比较少,但掌握知识的能力上不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民汉融合式教学;新疆高校;实践教学;民族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双语”基础教育迅速推进,这使得民汉一体化融合式教学有了可行的基础。新疆财经大学为最终实现民汉一体化教学,各族学生培养口径的同一性,大力开展基础课程的民汉学生选课制。作为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实践者,在多年的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新疆高校除了发展双语教学,在民汉一体化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问题也出现了不少。一方面,经济发达城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富有理论素养、掌握高级工具、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往往来自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热门专业往往需要较高的数学基础,涉及较多较深的数学工具。民族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较薄弱,又受限于汉语言的表达、沟通,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往往选择文科和社会专业。以至于大部分民族学生虽然渴望毕业后能留在大城市,从事薪资较高的工作,却受限于自己的专业和复合技能,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这使得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必须加大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重视民族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缩小民汉学生的学习差距,取得民汉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成果,服务各族学生,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二、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方面,民族教师自身力量薄弱,汉族教师与民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表达、沟通方面存在障碍。1)随着现代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经融入高校教育。而少数民族自身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不足,从事数学专业课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也是屈指可数,学生反映他们教学方法单一,整体的学历、职称都有待提高。2)由于维吾尔语与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法组词不同,汉族教师在民族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沟通有歧义,专业知识的讲解与学生的理解存在误差等。
(2)数学课程本身注重逻辑抽象思维,课程难度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入校的高考数学分数普遍较低,进入大学以后,他们面临着双重学业压力:汉语言的表达、理解和数学理论知识的高难度。这时的民汉混班教学和汉族教师直接给民族班级授课,民族学生往往会产生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和厌烦情绪。
近几年,大批民族学生已经和汉族学生一起参加公共数学课的选课,或者已经被编入汉族班。我们深刻感触到民族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勤勉的学习态度,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汉民语言的转换、数学基础较差、数学课自身的难度等因素,他们学习很被动,而且效率不高。很多民族学生从最初的满腹热情到后期只是消极被动地听说,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三、数学课程民族融合式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和建议
1.扩大师资的培训范围,鼓励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对从事数学课程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继续加强“双语学习”,不能仅局限于HSK的考试学习,要根据数学课程现阶段民汉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方向、有选择地进行重点的、专业的汉语学习。让他们意识到作为大学教师,提高汉语水平的意义重大,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2)对从事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汉族教师进行民族史、民族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民族特点等民族理论的学习。(3)在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师资结构优化方面,可优先考虑汉考民、民考汉的教师。根据调查,学生对这两类教师很认可。他们既有流利、清晰地汉语表达、交流,同时也很容易抓住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民风民俗,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民族学生的预科班教学,增加数学专业汉语课程,减轻未来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压力
根据民族学生的生源不同,汉语水平差异很大。很多学生虽然已经过了HSK的7级甚至8级,但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上依然存在很多表达和沟通上的困难。我们除了选派汉语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外,更应注重预科班的教学。
目前,预科班的课程设置重点关注汉语扫盲,侧重于识字和识记内容,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专业方向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民族学生认为汉语教学效果好的不到一半,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程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民汉融合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感到和汉族学生一起学习很吃力,产生了极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民族学生的数学基础,增强数学素质教育。在预科班阶段,增加学生的数学专业汉语教学,减少他们在大学数学教育阶段的沟通障碍和理解歧义等。
3.充分了解民族学生的数学基础,探索适合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教学体系
我们可根据民族学生的高考数学分数,做相应的基础测试,了解他们的数学基础,制定相应的课程建设材料。定期对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汇总,对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征做适当分析,对教学模式、方法、技巧等不断探讨,并付诸实际教学,以民族学生的汉族导师制为辅,不断提高、完善融合式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抽样调查民族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做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测试,做定量分析,了解学生在数学概念、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以及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对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做修订,在民汉融合的班里,可对课程做基本内容和深层内容两部分划分,民族学生可参考基本内容。(2)了解民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同班同级的汉族同学进行教学实践互动,大胆给教师提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们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创造性学习。(3)根据民族学生的起点较低、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特点,教学过程应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民族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往往要求举一些很具体的例子,而这样的例子很少,有的知识点是没有具体例子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注意民族学生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注重向学生介绍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其他应用型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既专精于数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又有宽厚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素质。(4)民汉融合式教学应突出民族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应根据民族学生现有的基础和民族特色进行适当调整,内容力求简洁、通俗易懂,课程设置要充分尊重民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需求,找到民汉学生的平衡点。在必要条件下,可采用自选、自编教材,择优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使学生能听得懂、读得明。对一些具体数学专业课程,以汉族学生原有的教学大纲为参照,根据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民汉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做调整。2)由于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在文化构词上的差异,汉族教师在给民族学生上课时要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技巧、方式,培养浓厚的师生感情。3)对于较难的数学课程,尽量采取小班授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民族学生的基础不同、数学素质的差异,知识吸收的快慢等将学生分组,教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4)根据民族学生HSK水平的不同,数学公共课可采用分层教学,如分为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对于汉语言水平有限的民族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他们了解数学的宏观思维,会计算,能够用数学方法、思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对于汉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不存在民汉语言之间理解和表达上的障碍,可鼓励他们参加数学的提高班,与汉族学生一起混班学习,教学目标与汉族班一致,同时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参加数学建模,报考研究生。(5)进一步在数学学院加强和推进汉族教师的民族学生导师制。1)通过导师制,稳定民族学生的数学专业思想。民族学生普遍认为数学专业较难,部分学生甚至将课程难度夸张化。作为民族学生的汉族导师应该给学生做合理解释,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稳定民族学生的数学专业思想。2)通过导师制,减少学生学习数学专业课程的盲目性,进行因材施教。数学专业的民族学生,有的数学软件方面的程序设计能力较强(如MATLAB、数学建模等),有的只喜欢学习经济应用型的数学课程(如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博弈论、精算数学等),还有的只愿意学习较简单的基础类数学课程,这时的导师,作为民族学生的信任对象,其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及时进行补缺补漏,促进数学素质教育。从而促进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鼓励成绩优秀的民族学生成为业余辅导“教师”,成立科研小组,参加数学建模,报考研究生等,起到互帮互助、模范带头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发学习、主动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在汉族教师给民族班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汉语沟通较好,数学基础牢固的少数民族同学能很快适应融合式教学的课堂节奏,学习效果很好。但40%的民族学生似懂非懂,存在疑惑。我们鼓励课堂反应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重复,他们理解得很快。课后,学生自发组织课堂内容的互帮互助大讲堂,效果很好:一方面,学生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通过成绩优异学生的讲解、沟通,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效果逐渐有了较大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