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第1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1 引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需要系统有效地应用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和运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职能活动,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在政府的监督下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

2.1 质量和工程项目质量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该定义可理解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生产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质量由一组固有的特性来表征(所谓“固有的”特性是指本来就有的、永久的特性),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特性,以其满足要求的程度来衡量;而质量要求是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要和期望, 这些要求又是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也就是说,质量“好”或者“差”,以其固有特性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来衡量。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指通过项目实施形成的工程实体的质量,是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

2.2质量管理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所以,质量管理就是建立和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职责,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和实现全部质量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指挥和控制项目参与各方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的活动,是围绕着使工程项目满足质量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和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它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共同职责,项目参与各方的项目经理必须调动与项百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完成项目质量管理的任务。

2.3质量控制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我国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关于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设定目标:即设定要求,确定需要控制的标准、区间、范围、区域;

(2)测量结果:测量满足所设定目标的程度;

(3)评价:即评价控制的能力和效果;

(4)纠偏:对不满足设定目标的偏差,及时纠偏,保持控制能力的稳定性。

也就是说,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控制,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

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是由业主方提出的,即项目的质量目标,是业主的建设意图通过项目策划,包括项目的定义及建设规模、系统构成、使用功能和价值、规格、档次、标准等的定位策划和目标决策来确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项目参与各方致力于实现业主要求的项目质量总百标的一系列活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包括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的质量控制活动。

3 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3.1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

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思想和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等,任何一方、任何环节的怠慢疏忽或质量责任不落实都会造成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

(2)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

(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组织内部的每个部门和工作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了质量方针和目标,就应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3.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提倡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等。

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概括起来叫做“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简称“一、四、八、七”。

(1)一个过程

所谓的一个过程,就是指企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提出目标、组织实现、组织用人、落实组织形式、指挥协调和检查控制等。

(2)四个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

(3)八个步骤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八个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各项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对策及措施;执行对策或措施;检查工作效果;总结经验修正巩固;将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次循环。

(4)七种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数理统计工具是控制图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分组分析法、因果图法、直方图法和相关图法。

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是解决质量问题的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掌握应用它,能使管理工作更切合客观实际,且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3 结束语

我国基本建筑总的形势良好,但就建筑工程质量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界专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探索和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问题,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探讨了质量管理的内涵、建筑工程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特点,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C)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讨论了“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的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方法和步骤。

参考文献

[1]王泓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6:8-11+73.

[2]韩锟.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J].建筑经济,2005,02:67-70.

[3]胡德银.论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体系[J].建筑经济,2003,06:10-15.

第2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有2个特点,即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可靠性是指已完工的建筑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能够达到的功能水平。在竣工验收时建筑工程要达到一定的规定指标,同时保证其正常功能在规定的使用期内持续有效,保证建筑工程应有的使用价值。所谓环境适应性是指该建筑工程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相协调,这样可更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2.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发达国家建筑类企业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及雄厚经济实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先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加强企业相关人员树立职业意识及敬业精神的同时,还应在认真总结已有建筑工程施工实际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更有效地推进与实施建筑工程现场的监理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2.2 建筑质量战略面临调整

现有建设项目质量理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建筑质量战略应更好地体现业主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需求,顺应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时向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重心进行转移是企业建筑质量战略调整的正确选择。

2.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创新发展趋势

国际上少数先进建筑类大公司,通过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不断强化质量接口管理、开展质量功能及质量再造工程等质量管理工作,在质量管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引领下,公司获得蓬勃发展。

3 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3.1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严重

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是建筑施工项目的普遍特点,再加上部分工程存在层层分包、层层克扣的情况,使得真正用于施工的资金不足,造成了偷工减料情况的发生,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已成为质量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因素。

3.2 质量意识薄弱

虽然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质,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过于重视成本和利润就会忽视质量管理,达不到质量诚信、用户满意的结果。

3.3 忽视质量管理数据统计工作

质量控制管理在纵深方向发展上存在局限性,如传统的控制图技术存在着数据统计不准确、不全面等方面问题。

3.4 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建筑法”作为建筑行业的根本已无法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标准、工程安全标准严重滞后,随着人民对生命财产安全的日益重视,产生了用户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高于工程标准的矛盾。

4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4.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策划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策划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质量策划一般包括制定并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等工作内容,它直接决定质量管理体系在项目上运行的成败。通过项目质量总体策划和细节策划,形成包括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总体目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承包责任书、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书、建筑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等内容在内的建筑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其中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书是针对性很强的控制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性管理文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策划的主要内容。

4.2 构建项目管理核心团队

建筑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高效协作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员工与团队两个层面的绩效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优秀员工的培训、转岗、激励及提升等,这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要求与坚实基础。人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创造者,通过贯彻“以人为核心”的建筑工程施工理念,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质量第一”的先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观念,保证各工序的质量,最终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4.3 强化采购工作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建筑工程质量高度相关。优质工程需要高品质的原材料做保障。从原材料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资质审查、原材料采购到进场后的复核、验收、复检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进行操作。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查,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是项目部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采购程序执行的关键性工作。从而使企业遵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从制度上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可能性,避免危及工程质量事件的发生。

4.4 强化质量因素的控制

做好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对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是一个从对投入原材料的材料因素质量控制开始,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系统控制过程。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因素,即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因素,对这五方面因素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总体目标的关键控制环节。

4.5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严格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指派专职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向实际施工的施工队做好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标准流程、标准操作规范、施工注意事项等技术交底工作,并形成记录。(2)对建筑工程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特殊施工工艺制订配套的相关作业说明书,并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特点设置有效质量控制点,从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等多方面实行持续有效的管控。必要时,针对建筑工程特定部位或分项工程开展质量攻关工作。(3)有效贯彻执行样板制度。在建筑工程进行大规模施工之前,认真做好样板间、样板房等关键细节工作,样板经审查合格之后,再展开全面施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4.6 监理单位做好控制工程质量工作

坚持事前预防,从严检查、控制原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并做好施工前技术指导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所有工序都严格执行“三检”后,监理方再行验收。没有验收合格的设计文件及监理指令严禁施工方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一般质量事故由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全面事故分析,并责成有关单位按照相应法规及程序解决问题。重大质量事故须报告有关单位,由各方共同解决。建筑工程完成后按合同规定进行竣工验收,并确定维修期内应负的相应维修责任。总之全力消除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存在的潜在隐患。

4.7 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公众利益与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有相关法规规定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政府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立法体现了其强制性特点,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公众利益,并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顺利贯彻执行。

第3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97-01

一、引言

工业建筑项目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会受到施工项目影响,这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很好的效益。工业建筑项目以及企业的发展会因为好的管理方式得到推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摸索,这样才能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一)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

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质量落实在实处,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体系管理需要全面实施。与此同时,质量是施工企业最为主要的依据。建筑企业需要有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要有严格的质量手册,对于质量制定合理性的方针,本质量体系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以及协调作用。

(二)人、材、机的控制

施工质量是通过人操作所实现的,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人也是施工项目中整体的控制动力,同时能够将人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调动起来。人员在工作中才会有着更好的责任感,将质量工程作为施工目标。建筑产品的主体为材料。在整体施工项目中对于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机械是施工机械化最为主要的标注,也是现代建筑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这点对于整体工业建筑施工的进度以及质量都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好的机械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三)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控制研究

在工业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因素是很多,比如说工程技术环境、工程地址、工程管理环境等等。所以说,施工项目所具备的各自的特点以及相关条件对于工程质量环境因素都是有着影响的,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分析。在施工现场中,需要有文明的施工环境以及生产环境。保证施工现场材料能够有序的进行,场内道路畅通,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的创造环境。施工质量是通过施工工序所提现的。为了更好的保证预防为主的施工目的,需要将工程质量在事后检测转移 为事前控制,对于施工工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三、工业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以及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一定的生产因素进行具体的控制,这样能够使得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所降低,减少相应的事故发生,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才能正常的运行。

(一)安全管理原则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与施工生产同步化。第一点就是安全性保证。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中安全是最为主要的。坚持安全动态性管理,施工安全并不是部分人或者安全机构所能解决的,与施工队伍中所有人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是不能做到全员参与进来,安全生产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差错,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生产领导者是很重要的,但是整体队伍全员参与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说,在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整个施工队伍全员参与进来,保证全天候的动态性管理。

(二)对于施工人员不安全需要有所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员操作所存在的不安全性的行为需要进行控制,对于出现不安全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员与事物、环境协调出现误差,对于这三者进行管理分析,对于能够导致工业建筑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以及物质因素都要避免。

(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措施

工业建筑项目安全管理需要不断的增强。要有可行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对于工业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境,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及手段进行约束控制。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的特点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方式也是有着各自的特色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位,对于人员安全教育要加强,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安全检测。在施工中保证文明施工是相当重要的,第一点就是组织机构管理要建立健全,制定文明的施工管理制度,每一个岗位或者是区域要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对于施工布置以及检测环境都可以参与在内,将比赛结果公布出来,对于优秀的人员有奖励。工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全方面的,对于每一个项目管理者都是需要进行正式的培训,需要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等,这样才是有利的施工管理。

四、不断完善工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方式

(一)前期准备环节管理要点

(1)完善落实管理制度在工业建筑工程管理中,建筑企业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工业建筑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量较大,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只要通过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设立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这样能够使得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能够调动施工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工业建筑工程的质量。

(2)技术人员做好施工技术的准备。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首先研究施工图纸,掌握并熟悉施工的内容,了解在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严格核查与其他专业交叉施工的详细内容与计划,总结疑难点,实事求是的结合施工的现实情况,通过企业的项目组向相关单位提出详细的修改方案。如果问题的出现是由设计单位的设计而导致的,则应该立即向设计单位反应,以确保在工程施工前解决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时应该积极地配合项目管理人员的指挥与协调。

(二)建筑工程质量、成本、进度三方面的关系进行良好协调处理

工业建筑工程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在保证工业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将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所以说,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质量、工程时间进度、工程成本管理三方面之间的协调是很重要的,对 于施工质量要加大重视,要是不具备较好的施工质量,就算提前完成施工进度都是没用的,甚至可能对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有着负面的影响。所以说,需要的有科学性较强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质量对于整体的施工质量都有着一定的推动性。

(三)施工队伍整体素质需要提升

工业建筑施工都是依靠工作人员所完成的,对于施工整体质量的保证需要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因此说,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素质管理重视度要有所增加,加大施工人员培养力度,使得队伍整体素质处在一个高水平的位置。可以对施工工程人员进行定期内培训,将对于工作人员思想以及技术水平才能提升上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才能科学性的进行工作,这样才能降低施工管理的难度。工业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管理理念以及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将自身资源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四)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健全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施工工作包含多项内容,但项目管理制度的作用非常显著,因为它能有助于保证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有规范的制度标准,还能推动项目管理工作顺利竣工。这是因为,当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还存在一些困局,缺少健全、系统的规章制度。所以,一旦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项目管理制度,就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出现后没有应急预案进行妥善解决。由此看来,没有健全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就无法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的质量,还会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口碑。

第4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4―0177―02

建筑工程,需要具备所谓的结构性能,包含稳定性、强度、刚度、地基基础的牢固等等,同时满足使用的功能。耐久性方面,建筑工程需要满足使用年限要求,这样就必须保证质量,只有质量得到保障,才能满足使用年限,不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质量事故,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所以我们要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生产出合格产品,保证在使用年限内,不出现安全事故。

1建筑工程存在诸多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存在诸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在这里一一说明。其一,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就是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受材料的影响较大。对于材料需要建立专门的材料检测制度。对于主材钢筋混凝土,需要制定严格的检测制度,比如钢筋,在进场时要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在使用过程中要抽检,必须服从严格的检测制度,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更为重要。同时对拌制而成的混凝土需要每盘留取试样,现场同步养护。建立严格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质量问题。在主材之外,还有其他材料的质量,比如预应力用的波纹管、钢筋连接套筒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检测,凡是参与主体工程的材料都要执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安全性;其二,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对于企业来说,由于恶性的市场竞争,同时业主的压缩工期,导致人们的质量控制意识越来越差,人们只为追求利润,只为追求进度,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质量,忘记了质量才是施工企业的根本,如果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企业则会失去建筑市场。凤凰桥的垮塌导致湖南路桥企业跌入深谷,基本无法接到建筑工程;其三,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企业及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一重大漏洞,就是工程质量责任制,虽然国家法律已经有施工质量终身责任制,但是那仅仅只是对于领导班子和负主要工程职责的人员,而对于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并没有约束。那么作为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部就要完善这个方面,建立责任制,也就是负责制。对于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自始至终负责,不因为个人的离开,而不存在责任,这种做法需要制止。分项、单项工程也要责任制,需要自始至终负责任,出现问题,绝不姑息;其四,质量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现场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一环节保证了质量管理的实现。在现场我们配备了多位质量管理人员,那么这些质量管理人员就要发挥作用,为建成高质量的产品发挥自己的职能;其五,监理人员的不履职。在建筑工程施工^程中,监理人员职责是监督施工单位按规范施工,严禁出现不合格的产品。监理人员是全过程参与者,对于监理内容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是现实中,一部分监理人员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存在,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那么就需要认识到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制定质量管控措施。首先,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要在全公司上下贯穿一种思想,那就是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只有赢得质量才能赢得市场,才能获得有效利润,才能获得企业形象,所以企业自身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在提升人们的质量意识方面,需要建立质量终身责任制,正如上面所提出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也要负质量责任,而不是离开单位就可以不负质量责任了。所以在全公司宣传这种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使全体员工在根本上重视质量管理;其二,现场质量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是多方面的,包含物资试验部门对材料的管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材料,建立材料检测制度,对于主材钢筋混凝土,建立检测制度,进场时检测、使用过程检测,检测频率要作为一项制度落实下来。对于材料的过程管理,比如混凝土需要时时刻刻加强质量管理,每一环节都需要控制,因此建立材料检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对于工序的质量控制。对于工序质量,项目部需要制定专门的自检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在这时要发挥自己巨大的作用,认真检测工序质量,同时做好奖罚机制。对于现场管理工作突出者予以表彰,对于者,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所以现场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是实现高质量产品的关键。对于监理人员,要增加作为监理人员的正义感,合法监督,对于不合格工序坚决予以返工,及时上报业主政府管理机构。

第5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建筑行业

建筑企业一体化的管理是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样也是顺应着国际的标准化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建筑一体化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规范》等条例中均与国际的标准相同,这给企业提供了许多切实的管理手段,现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参考依据。这些在管理标准上达到的共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的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中,面临了许多比较现实的问题,本文就将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融入到建筑企业的管理中去,实现管理的一体化构架,尽量做到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同时还可以保护到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而建筑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就是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问题考虑进去,明确管理的目标,构建合理的管理体系,合理的对管理人员进行分配和利用,最终使得建筑行业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管理。

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建筑企业提供一个连贯的管理思路,在内部管理系统制定的过程中,结合各个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以整体的协调作用来完善对管理行业的补充;第二,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这一优势,组建合理的管理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在对岗位的设定和职权的限定方面都比较严格。尤其是在建立单独的组织机构中,对人员的调整和整合都是较为重要的;第三,要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资源设备的运行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对文件和管理进行审批后,结合实际的标准进行有预防性的考虑,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四,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员工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通过整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切实做好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五,切实做到对工程成本的降低,在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后,减少日常检查和审批工作,就可以降低工程的管理成本,这样可以使工程利益的最大化实施。

二、建立合理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管理

(一)建立合理的质量体系管理

在对我国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主要是着重与工程的设计方面,也就是在工程的产品质量上和工程项目的价值方面进行管理。在我国制定出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其中明确的指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制定了明显的规范,其目的是促进施工项目的管理规范和科学。在建筑企业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和技术的力量,做好全程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在对建筑管理模式的建立中首先要掌握其框架的构成。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对管理的内容和范围也要进行不断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的完成。在对质量管理的体系中,可以看出建筑企业的质量是管理的方向,为了实现产品质量的完整,企业也是在不断的引进管理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环境体系管理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样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增长,但是,对我国的环境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较为严重的了,其重点是在对水环境的污染。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明显受到污染,在城市居住的市中心明显出现扰民的现象,在我国的176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都处于中度污染地区。建筑施工行业虽然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者较为重要的角色,但是,其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是较为严重的。因此,在对环境方面的管理就更应该受到重视,建筑企业可以调动组织来对污染进行环境的保护,改善环境的绩效。这样可以有利于对自身的约束,还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应用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建筑产品进行改造,减少建筑材料废物的污染,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少废物的产生,进而减低生产成本。员工也可以自觉的对环保意识进行加强,自觉的遵守法律规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的对企业排放的物体进行检测和测量,对不合格排放物体进行在加工处理,直至符合排放标准后才可以排放,还要对排放物体进行严格的记录和审查,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有效的培训和交流,在对文件和文件的控制方面也做到严格、有序,对企业的应急设备也做到了如指掌。

(三)建立合理的职业健康体系管理

在我国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是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所指定的。建筑企业在对职业的健康管理中,要明确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首先,作为建筑企业的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劳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贯彻国家的劳动安全卫生有关规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免劳动事故的发生,对从事有较危险性质的劳动者来说,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工作。在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主义包括:安全生产当中的职责,安全技术方面的制度,安全生产教育方面的制度,以及安全卫生检查方面的制度。在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其核心就是实现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政策。同时,企业要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制定健全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早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规范》中就将建筑企业的健康安全管理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该项规范的制定是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质量管理体系及要求》共同完成的,这样有利于企业对三个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建筑企业管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阐释,对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企业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建筑企业一体化的构建过程中个,要考虑到思路、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给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对建筑企业质量的管理方面,要做到自我国评价和自我监督,这样对企业的发展才有利;在对建筑企业环境的管理方面,要加强企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根据质量的管理体系,建立起具有保护环境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雪荣,韩之俊,唐小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J].建筑经济,2004(02).

[2]瞿焱.建筑企业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管理框架的构建及运用[D].浙江大学,2002.

第6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至今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建设工程质量各责任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检测、材料设备生产供应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建设监理和风险管理为代表的社会监督保证体系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技术经济保障条件,包括建设监理的质量监管体系、社会担保和保险质量监管体系;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驱动力。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监督管理,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站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整体立场上,依据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监督管理。

1.我国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建立二十年多来,各级监督机构和广大质量监督人员忠实履行监督职能,为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遏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许多弊端开始逐渐显露,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状况可以用“总体受控、问题频现、基本稳定、形势严峻”几个词来描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企业诚信机制滞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大部分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信用体系已非常发达,而我国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建设工程参与主体各方的诚信机制还未健全,信用危机矛盾突出,再加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矛盾加剧。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开始制定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并得初步成果,社会反响较好,但由于还不适合全国施行,无法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机制运作。

(2)工程咨询服务业管理有待加强。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的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普遍只有监理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在这些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中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自律性不强,加上行业过度竞争,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健全,政府管理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导致国内现有的工程咨询服务业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未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适应。在过去几年中,我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城市扩张与基础建设,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迟缓之间的不适应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剧烈。设计施工一体化、超大的建筑工程集团的出现带来了工程质量监督形式的不适应;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宏观监督和微观监督与受委托执法带来了工程质量监督地位的不适应。

(4)政府监管力量相对萎缩。由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事业单位性质,各地监督人员的数量一直保持在编委批准的“常数”内,而且在取消监督费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收入减少,带来了人员流失、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的局面。监督人员减少与承担监督任务的剧增存在巨大的落差,给监督工作带来更大的负担。

2.提高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的对策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执行已有 28年的历程,但是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始终仍处于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质量监督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参与建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特别是监管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本着为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监督好每一个建筑产品。同样,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监督管理模式,朝着依法监督、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的方向不断努力。

2.1提高监督人员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作为政府委派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其职业道德是从事好监督工作的首要条件。作为监督人员要能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坚持原则、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同时,监督人员还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但要熟悉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还要不断学习,以了解不断更新的技术和规范要求。

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建设工程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熟练掌握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了解和掌握建设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应不断学习检测手段和方法,监督与管理抽样检查方法,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建立和健全对监督员监督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考评制度,不断完善考核、考评的指标体系,把监督员监督工作能力和监督绩效同其工资、奖励待遇结合起来,以考促管。建立良好有效的用人机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结合,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机构人事管理激励机制。

2.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其建筑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是建立在严格、健全的法制基础上的。因此,应在国家政策导向下,积极探索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体系。

1. 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工作指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2. 针对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完善地方建筑工程的法规、制度。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出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重点在于明确监督机构的地位、性质、职责和义务等;要制定明确各方主体质量责任,落实市场主体质量责任的有关规定;要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罚则的内容,结合个地方现状制定合法、可操作性强的处罚实施细则;要利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相关部门规章的契机,进一步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

2.3规范建筑市场

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要明确企业是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把建设工程的质量责任还给企业。新出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把检测机构也纳入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范围,可以认为检测机构作为新的责任主体的身份已经确认。《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对责任主体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结合这有关规定及本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拟定各责任主体在工程中的质量责任,为监督人员加强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提供详细的依据。

2.4加强检测手段,为质量监督作技术支撑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工程规模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质量监督管理也应由原先落后的“眼看、手摸、锤敲”发展为通过新进的设备、仪器进行准确、数字化的现场检测。在工程实体监督、使用功能系统模拟试运行测试中,通过现场实测,以具体的数据为依据,改变原来仅靠观感判断工程质量的传统模式。

3.结论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加强,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根据新时期提出的要求建立新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最终也才能让用户用得放心,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成灿.强化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J].建筑经济, 2001,(09) .

第7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还影响到业主财产与人身安全。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时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1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及时进行改进导致管理落后,同时会造成质量问题,主要缺点包括质量意识薄弱、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相关从业单位素质不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

1.1 质量意识薄弱

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单位没有加强对质量问题重视,造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施工单位没有把工程质量管理摆在首要管理制度上造成安全管理起不到该有作用,没有真正实施到建设工程当中,造成施工项目质量问题频发。

1.2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施工单位不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不按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成工程事故。有些施工人员没有了解地质情况开始进行建造楼房,建成后由于地陷问题又开始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施工建设时没有根据图纸要求铺设各种管道出现建筑物建好后进行挖沟、凿洞安管道;浇注水泥工程中出现现场浇注水泥结构状态没有稳定开始拆除模板。相邻工程施工顺序颠倒等问题出现,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大大降低工程质量造成质量事故频发。

1.3 相关从业单位素质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业单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决策,进而影响到建设工程质量优劣。包括主管领导素质和施工人员素质两大方面。

主管领导素质体现在建设工程中,主管领导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造成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法落后、监督管理不到位,对工程质量风险意识防范差;施工人员素质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大多由农民工组成,没有进行严格有序施工规范教育,在施工现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施工技术专业技巧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违反操作规定和操作流程现象,导致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1.4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是构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由于体系不健全难以实行严格、公正质量监督导致建设施工目标不明、监管力度跟不上、质量管理措施无法有序进行。导致从业单位对工程质量意识、工程建造程序、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严重时出现因质量问题而造成建筑坍塌。

2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共性质量目标一般都有严格、明确规定,质量控制工作对象和内容比较明确,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价质量控制效果。在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中注意对工程个性质量目标控制,预先明确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和标准。对于合同约定质量目标必须保证不低于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要求。

2.1 控制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是工程实体在理论上预先构建,施工图是工程施工直接依据。设计质量高低是关系工程质量好坏关键因素。抓工程建设质量首先要把好设计质量关。设计单位通过与施工单位共同对工程质量负责。设计单位通过检查监督实现设计构思和设计要求。建设单位派出甲方代表负责日常质量管理,组织设计单位参加隐蔽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修工程部分分项验收,在检查验收中与设计人员研究讨论,解决工程中难题。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及时办理设计变更等必要文字手续。

2.2 选择优秀施工单位

优秀项目部能够根据工程项目自身情况和特点,精心合理地组织施工和进行管理使工程顺利进行;而水平差项目部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既要考察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和社会信誉情况,考察该单位拟派项目经理部情况。通过对该项目经理部已经建成工程和在建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管理情况及施工质量情况,听取工程甲方对他们评判,将各个方面信息综合起来,选出几个优秀的队伍来进行投标。

2.3 抓好图纸会审工作

图纸会审熟悉施工图是建设单位抓好施工质量管理前提。施工管理人员拿到图纸后认真细致进行审读,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并把所建工程的使用功能贯穿其中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必要时会同监理方和施工方对原设计进行研讨并做好记录,到图纸会审时提出所发现问题和对进一步完善设计建议。通过图纸会审,及时提出疑难点及可能发生问题,向施工单位明确提出质量、进度及造价要求,做好纪要,严格按图施工。

2.4 控制材料构件质量

建筑产品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优劣。假冒伪劣建材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伤害。坚持“选好不选次”原则,切实抓好材料进货、验收、保管、试验并按材料定额发给各施工班组。制定“关于工程施工要求”和“关于工程用料及其质量检查问题的规定”。对隐蔽工程、人工挖孔桩等,如未经检测、验收同意,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混凝土工程实行全天候监理;搅拌混凝土或砂浆,要有专人负责,严格配比、准确计量;规定全部砌体、抹灰、油漆必须先做样板间,经验收合格后,才准予全面铺开施工等。对钢材、水泥指定厂家,明确主体结构必须使用转窑水泥。对地方材料也要提出明确要求,坚决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更不许使用。

2.5 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施工质量管理重要环节。施工质量应从现场管理抓起,建设单位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监督施工单位在保证材料质量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工程重要部位,如工程基础、混凝土梁、柱等隐蔽部位施工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实行“旁站’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确保工程质量,避免施工后返工或导致产生不安全隐患。对于其它分项、分部工程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样。对于质量不合格能够返工坚决返工,不能返工必须采取措施补救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2.6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工程质量优劣直接反映基建部门管理工作综合水平。只有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基建队伍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优劣和投资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管理队伍适应新形势需要。

管理工作是多专业综合性技术工作,要求从事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丰富文化、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对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情况下配齐对口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素质适应建筑业发展新形势。把过去监理人员单纯验收签证和监视浇捣狭隘范围扩大到参与全面管理、全盘指挥领域。

3 结 论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牵涉到建设工程施工各个环节。只有认真把握每个环节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才能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准工程。

参考文献

[1]何茂昌,黄红霞,李金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2(S2).

第8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物的数量成倍增长,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如果想要提高和改善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首要任务是做好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显而易见的是当前众多问题存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当中,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施工质量,延误了施工进度,增加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不利于施工单位的长足发展。所以,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笔者在文中介绍了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1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着许多滞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第一,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雄厚的专业知识,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真正的技术,不按照技术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够高的质量意识,根本不重视质量问题。更不要说着手解决质量问题了,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无序进行。

1.2缺乏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筑施工单位内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统性、完整的、全面的、专门的质量管理体系,既包括监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致使施工质量得不到监管和保证。

1.3企业建筑工程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施工企业把《建筑法》当做是唯一的质量管理法律,却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备、明确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而且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1.4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的滞后。施工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很大影响。如果施工材料不符合规范标准,质量达不到施工要求,或者施工的机械设备落后、缺乏技术含量,都会从整体上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

1.5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建筑市场竞争极其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转包、分包工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产生了问题,层层的转包和分包会导致施工人员受不到建筑单位的直接管辖和控制,而项目承建方对施工质量也不重视,他们只看重施工进度,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证。

1.6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并不发挥实效,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其保证安全的作用。

1.7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内部出现权责不明、职位交叉的现象,一大部分人员被闲置,造成冗官现象的发生。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

1.8考核奖惩环节存在的问题。工程竣工之后,政绩考核工作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迟迟不能进行,但是如果不立即进行政绩考核,加之在项目完工后,人们就不会对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导致费用支出继续增加,甚至会发生赤字,降低了施工企业的实际利润空间。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2.1施工企业的名誉、利润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取决于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无论是财政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需要良好的管理工作来维系其正常运作,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经济和技术上的瘫痪。

2.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施工规模、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而且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气候、地质地形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保证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管理工作。

2.3科技越来越发达,施工技术、材料、方法、机械设备日新月异,但是肩负了比以前更为沉重的施工任务,建筑物功能的实现、装修的完美、外观的美观都被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满足人们更为严格的要求,施工管理尤为重要。

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人作为施工工程中的最为活跃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每一个与施工有关的人员身上着手,着力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又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的机构,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的目的,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还是表象的东西,所以还有必要增强实践能力,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除了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标准与门槛,保证引进的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以上两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2 要严格完善并落实相关的法规制度。

从外部来讲,政府要加大立法与执法的力度。第一,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第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工作来规范施工质量管理。如可以通过审核制度、资质评定等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从内部来看,相关的工程部门要根据《建筑法》不断地制定相关的法规细则,并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规范层层落实。

3.3 要实现质量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管理的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灵活的运用当今发达的科学技术,以此为手段管理建筑工程的质量。采用科技含量高的施工设备,加快施工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第二,明确工程各部分的质量负责人,以此提升相关人员对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第三,坚持引进来的发展战略,这里引进来的主要是管理经验,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切实提高管理质量。

3.4 要加强图纸的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可以说,图纸是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通过图纸会审可以发现、纠正错误的建筑行为。因此,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对图纸的会审,通过认真、全方位地审阅建筑图纸,便于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修改、更正。如此一来,便可以充分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把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上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3.5 规范管理建材市场,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

材料的选购需要保证生产厂家的信誉和质量,要选择有质量保证、产品出厂合格证书的厂家,从源头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材市场进行生产与销售的整顿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建立、实行建筑材料检测机制。对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实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工作,提高质量门槛,只有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建筑材料方可允许进入施工场地并投入使用。而材料的运输、仓库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工作中必须重视的。

4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质量问题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因为质量关乎到了企业的实际效益甚至成败。但事实表明,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并且屡禁不止。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和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切实有效的解决,保证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摘要:随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也面临着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问题,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的剖析,从而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中稳步前进,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加强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人员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关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它不仅仅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探究,不断更新先进的管理理念。下面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

1.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工程管理和质量的控制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声誉。下面对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采取总承包下的分包形式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这样的分包形式具有明显的缺点,它容易导致工程在程序上容易出现遗漏和混乱的现象,导致协调管理变得十分复杂,并一定程度上添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除此以外,在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一些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工程建造的混乱。

1.2施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很多建筑企业都依然使用传统的建筑方法,一些施工人员的素质并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也没有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施工,严重地影响了施工的技术质量。

1.3质量监督体制方面存在问题

质量监督工作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导致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出现漏洞。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责权不明确的现象,偷工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质量监控体系也形同虚设,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4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企业需要对工程进行成本上的控制,确保建筑工程成本能够有效控制,并实现工程收益的最大化。从现在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第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容易忽略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控制,导致企业成本的流失。第二,成本控制的相关机制有待完善,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的现象,管理人员也没有能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管理,导致成本管理出现漏洞。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

2.1不断完善管理监督体制

不断完善管理监督体制,以确保工程管理能够有效进行。在一个建筑工程中,必须提高工程的管理监督水平,增强体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损失,提高企业的利润。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和施工情况进行全程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质量管理方面的漏洞出现。

2.2加强工程成本的控制

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控制好工程成本,能够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成本的控制,而且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在成本的管理控制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要构建多方面、多角度的管理机制,防止在控制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漏洞。

3.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来讲,要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人们能够从根本上意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准合同当中的义务,对合同中的内容要严格遵守,利用合同中的约束手段,做好工程质量的规划,将各个项目统一到施工合同条款当中,并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难度,设计出合理、安全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及时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及时解决了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的工程质量。

3.2建立质量目标的责任制度

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度,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责任落实到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人员,并进行责任承包。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必须要坚持明确责权利,并依此为原则进行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要对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责权利相统一,互相形成制约,保证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进行。同时,一定要建立健全的承包责任制度,无论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承担应有的义务。

3.3注重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预期的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质量检查,教育施工人员增强质量意识,在技术方面对主要施工人员进行交底,还要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通过制定施工质量目标以及对施工质量现状的控制,并采纳建设、监理等单位的意见,从而完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要做好这方面,相关企业和部门不仅要有责任心,还必须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做到科学、合理地对工程进行管理以及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