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一般资料
阿勒泰地区各医院(地区、县、乡级各医院)发放调研表1340份,收回1280份,有效表1201份,有效率为93.8%。
1.2调查目的
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护理专业课程及建设给予充分指导与帮助,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充分依据。
1.3调查方法
向各个医院的医院领导、护理人员、实习生等发放护理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关信息调查问卷表。
1.4调查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护理的知识能力、技能,护理人才需求,护理要才培养等方面内容。
2结果
2.1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
地区县级医院需要本科大专护士,县(乡)级医院护理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卫生部门相关领导对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岗位工作中的表现表示满意,82%的卫生部门相关领导认为护理专业人才没有编制、待遇偏低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89.3%的卫生专业行家认为需重点偏重康复方向、社区护理方向护理人才的培养。89.5%的卫生部门相关领导认为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更为重要。需要偏重护理技能的强化训练[2]。
2.2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
护理专业行业专家认为要想培养护理专业人才,则理论知识传授最好能在模拟逼真的实训环境中进行,在理论课前最好安排适当学时、见习,提高对职业环境、职业岗位感受和感知,尤其在实习期间,能多放手、多动手、多操作,技能操作课的学时占的比重适当加大,更为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提高。
2.3护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情况
一半以上的护士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心理与精神护理、护理礼仪等课程非常重要,88.7%的护士认为课程中应该增加健康教育这门课,89.5%的护士认为人际沟通、心理学与精神护理的学时应当适当增加,应该增加学生个人防护、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方面的讲座。
2.4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能力和素质
90.1%的护士认为对于护士配合急救与应变能力非常重要,90.2%的护士认为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能力非常重要,90.8%的护士认为当今社会护士对疾病的康复能力非常重要,92.2%的护士认为护理专业技能操作能力非常重要。
2.5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研情况
89.6%的护理专业行家认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对社区护士的需求会明显增高,90.2%的专业行家认为社区护理职能中健康教育、预防占相当重要地位,88.7%的专业行家认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非常重要。86.7%的护理专业行家认为社区护士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归避医疗纠纷、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能力。
3调查结果与改革建议
3.1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的建议
通过护理专家座谈认为,要想符合当前新疆卫生行业和本地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就需要准确设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培养方向,要培养出的护理专业人才应当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卫生保健等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具备熟练的专业护理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3.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专业行家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进行了以“理实一体化”为核心的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专业课程中增设《健康教育》[3]这门课,符合当前的医学模式;适当增加心理与精神护理的学时,强化护理专业技能的培训非常有必要,这些将对我校进行的“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护士普遍反映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问题,建议学校今后要适当增加人际沟通的学时,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学生讲解如何采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多给学生提供模拟和患者沟通的场景,真正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3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ICF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一、《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1.从《国际残疾分类》到《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和国际范围内对残疾人事业认识的不断深入,专业人员发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残疾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存在忽略主观障碍和环境重要性的不足。因此从1996开始WHO制定了新的残疾与健康分类体系――《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并在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予以通过。此后,ICF在世界各地的健康和残疾相关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2.ICF的理论模式
ICF是WHO应用于与卫生有关领域的分类系统之一。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建立在社会模式基础上的ICF,是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它认为残疾性是个体的特性和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因此,对残疾问题的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要求改造环境,以使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3.ICF的基本特征
ICF是由专家和残疾人士共同制定的。它的内容反映了功能与残疾的7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广泛性,它可以应用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人;②平等性,强调包括残疾人在内的不同健康状态的个体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均应平等;③准确定义;④使用中性词语;⑤结构与功能分离,将身体结构与功能缺损分开处理;⑥用中性词“活动”代替“残疾”;⑦用“参与”代替“残障”。
4.ICF的应用范围
ICF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可以应用于保健、保险、社会保障、就业、人权、科学研究、制定计划和政策、教育和训练以及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具体可应用在数据采集和编码的统计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的研究工具,用于评定的临床工具,制定社会政策的工具和用于课程设计、确定认知和社会行动需要的教育工具上。
二、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学校、学科(或专业)和课程三个层面可分为宏观人才培养模式、学科或专业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和微观人才培养模式。
2.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
培养特殊教育一线的孤独症专业人才,应该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条件,并根据具体课程,采取科学的培养方式培养适应孤独症教育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1.ICF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ICF已经使医疗卫生事业、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国际接轨。它揭示了个体在特定领域的功能是健康状况和背景性因素(即环境和个人因素)间交互作用和复杂联系的结果。因此,为适应康复发展的需要,孤独症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康复理念,能够从事孤独症康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ICF“身体功能和结构”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目前孤独症研究还未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孤独症个体在身体结构上存在特异性的变化。因此,ICF“身体功能和结构”类目中与孤独症密切相关的是其身体功能领域的分类。其具体为精神功能、感觉功能与疼痛、发声和言语功能3个方面。(1)精神功能方面包括:①整体精神功能中的意识功能、定向功能、智力功能、整体心理社会功能、气质和人格功能、能量和驱力功能、睡眠功能;②特殊精神功能中的注意力功能、记忆功能、心理运动功能、情感功能、知觉功能、思维功能、高水平认知功能、语言精神功能、计算功能、序列复杂动作精神功能、自身体验和时间体验功能。(2)感觉功能与疼痛方面包括:视及其相关功能、听和前庭功能、辅助感觉功能、疼痛。(3)发声和言语功能方面包括:发声功能、构音功能、言语的流畅和节奏功能、替代性发声功能等。
以往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往往注重从孤独症的症状学角度促进其对孤独症具体表现的掌握,如:社会交往障碍、言语交流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兴趣、智力障碍等。因此,专业人才在理解孤独症时,通过的是对孤独症障碍的掌握而不是功能的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使专业人员面对个体时,用以往学到的知识去直接衡量个体是否满足诊断的条件,从而使诊断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从而得出过于单一的是或非的结论。
ICF的身体功能类目提示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除了要求其掌握症状学的各种特征外,同时应对孤独症的具体的功能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3.ICF“活动与参与”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ICF“活动与参与”类目的9个子类目均与孤独症密切相关即学习和应用知识、一般任务和要求、交流、活动、自理、家庭生活、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主要生活领域、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目前孤独症专业人才掌握和运用的综合性康复手段主要是国际普遍运用的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结构化教学(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这两种方法主要是从技能掌握的角度对孤独症个体进行康复,着眼点往往比较局限,对孤独症个体的长远发展考虑不足,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和全面发展。
ICF的“活动与参与”类目提示对孤独症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应综合考虑目前现有的所有针对孤独症康复的方法,从“活动与参与”类目的各个分类角度进行干预手段的综合知识掌握。
4.ICF“环境因素”类目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ICF“环境因素”类目中的5个子类目均与孤独症密切相关,包括用品和技术、自然环境和对环境的人为改变、支持和相互联系、态度、服务体制和政策。在目前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关环境因素对孤独症的积极作用的教育内容基本处于零散的知识点介绍状态之中。ICF“用品和技术”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充分让其了解有利于孤独症个体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个人生活用品、通信用品、教育用的用品及文化、娱乐及体育的用品。ICF“支持和相互联系”、“态度”2个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其应该掌握不同的角色个体(如:大家庭、朋友、同伴、邻居、社区成员、处于权威地位的人、处于从属地位的人、个人护理提供者和个人助手、陌生人、驯养的动物、卫生专业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在孤独症康复过程中所能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避免不良因素的发生,促进积极作用的发挥。ICF“服务、体制和政策”子类目提示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应注重各种相关政策、法规的知识掌握,如:社会保障的服务、体制和政策;卫生服务、体制和政策;教育和培训的服务、体制和政策;劳动和就业的服务、体制和政策等。
5.ICF对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其他启示
ICF是综合分析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的系统性工具。因此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整体观念的建立,使其充分认识到孤独症回归社会是孤独症个体功能提高、孤独症个体活动和参与能力增强及社会和环境的支持力度增大3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孤独症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估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应引入ICF的理论。除以往的诊断评估类教学内容和发展性评估教学内容外,还应补充功能性评估、活动和参与能力评估、社会和环境状况评估3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国内外发展概况
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国家开始设立学校,培养康复治疗师,逐渐普及至欧洲、澳洲、亚洲许多国家。在美国康复医学专业已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并形成培养医生、护士和康复医学技术人才并进的格局,康复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在21世纪将成为最受欢迎的疗法。目前各国培训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如美国医学大学毕业生要在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中进修4年,轮转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科及老年科等科室,并要完成学习规定进修课程,还要为本科生或低年资住院医师讲授课程,经国家专业认证机构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康复医师资格。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设置康复学校或康复专业培养康复治疗师,大部分国家采取4年制本科培养模式,授予理学学位,部分国家是3年制专科,在大学设立物理治疗系(专业)或作业治疗系(专业)。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培养康复治疗师推行本硕连读6年制,美国物理治疗专业(PT)已转向主要培养硕士学位的PT专业人才,分为物理治疗理学硕士(MSPT)和物理治疗硕士学位(MPT)。截至2001年,日本共有131所大学设有物理治疗专业,其中有18所大学设立4年制本科、有26所专门学校和53所3年制专门学校;另外有110所大学设有作业治疗专业,其主要开设课程有: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理疗法研究法、理疗法评价概论、理疗法教育管理学、假肢矫形器学、病态运动学、检查测定法、生活环境学及疾病鉴别治疗学等。此外,许多国家也在大力培养假肢矫形器工程专业人才。截至2006年,美国有15所学校设立假肢矫形技术本专科专业,德国、英国等设立了假肢矫形技术本科教育,中国、日本、韩国等9个亚洲的国家、地区设立了假肢矫形技术专科教育。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现代康复医学。1982年中山医科大学率先设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1984年原卫生部确定在医学本科院校中增设康复医学课程。1992年原卫生部召开康复医学教育研讨会,并颁发了《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制定康复治疗师(士)、康复医师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01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高等院校正式开展康复治疗学历教育。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建立康复治疗学(4年制本科)专业,随后全国有近40所高等院校相继建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一些中医院校还开设了有中国特色的康复专业,目前已有百余所,形成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多层次、全覆盖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2009年,国家颁布新医疗改革方案中肯定了康复的地位,指明了康复的功能,如“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发展康复医学己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中国内地不同院校康复治疗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及专业分化等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之中。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未达到世界物理疗法师联盟(WCPT)和世界作业疗法师联盟(WFOT)要求的最低教育标准,未进行PT、作业治疗专业(OT)亚专业分化。
2、未来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1)骨科疾患和老年疾患是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交通事故、运动竞技导致骨折、脊髓损伤(截瘫)及颅脑损伤等创伤日益增高,其后期功能康复使康复治疗技术成为首选。同时,老年康复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2009年的资料显示,未来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解决认知、行为与精神障碍,实现个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已成为国家的迫切需求。
(2)康复医学的信息化和工程化发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康复医疗机构,实施远程康复医疗及远程康复技术培训,密切康复机构与社会的联系,密切康复专业人员与伤残人士的联系,达到康复医疗信息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及信息共享。同时,虚拟技术(VT)、增强技术(AT)、康复机器人技术、人脑-电脑介面技术(BCI)及其他多种实用适用辅助技术和产品-辅助器具。这种康复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结合,将促进康复医疗技术含量的提高和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康复成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3)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逐步接轨国际标准随着康复医学的科研和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将进一步完善康复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康复治疗师专业教育将逐步向以下方向发展:①从设置康复治疗单一专业转为设置PT、OT,并逐步开设言语治疗专业;②逐渐规范PT、OT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③建立开设PT、OT专业评估准入制度;④建立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职业系列和资质认证及准入制度;⑤培养和建立一支胜任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困难
1、基础教育落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四川省近年来康复医学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是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上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康复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康复医学硕博士点大部分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级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大多分布在上海、南京、武汉、广东等东南地区。在四川康复医学各层次办学机构中,有3所学校举办研究生教育,4所学校举办本科教育,4所学校举办专科教育,3所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11所学校举办初中起点中专教育。特别是在康复医学高层次教育中,仅有四川大学开展了康复治疗学的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及实践。
2、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低中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1.47万人,人才缺口达10.09万人。按未来5~10年所需,有待补充康复医师3000~5000名,目前康复医学专业教育还存在着缺乏规范化等问题,影响培养质量。康复医疗机构及服务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县、乡,尤其农村基层缺乏基本而必要的康复服务。我国政府提出,到2015年每个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将得到康复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速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四川省乃至全国康复教育发展都面临着起步较晚,发展不足,康复从业人员数量少,学历层次低,专业化程度不变的问题。康复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
3、缺乏统一的康复医学办学标准及专业评估制度目前四川省乃至全国各院校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界定不是很明确。同一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分类不同;课程名称及教材亦无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繁多,名称及学时数都缺乏可参考的标准。康复专业人员临床康复知识和技能培训比较薄弱,康复医学师资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有些师资仅经过专业知识的进修或短期培训即上岗,甚至有的院校只能临时聘请从事临床工作的康复医师授课,教学理念和方式陈旧,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而部分院校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病种相对单一。
三、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发展对策
1、确立分层次培养目标,着眼康复专业医师和治疗师的培养康复医师: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是在临床医学下设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培养模式与临床医学其他专业一致。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了解康复医学发展方向、新进展、新技术及相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被授予医学专业学位或医学科学学位,毕业后从事临床医师工作或研究工作。康复治疗师: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在2011年3月8日颁布的新学科目录设置,其中医学技术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在我国的医学门类中。该学科主要是培养紧密配合临床医生医疗服务工作中掌握特殊医疗技术与医疗技能的高级治疗师,其中包括康复治疗学。康复治疗专科教育、高职教育和中专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治疗师,康复治疗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临床应用型和学术型治疗师。目前,我国还没有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应探索和建立康复治疗师的研究生教育,尽快培养出能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康复治疗学人才。
2、加强“双师型”康复医学师资培训和专业实践教学很多院校实践证明,医校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适应国情的最佳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康复教研室与康复医学科有机结合,康复医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康复医学专业教师均为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医生。康复专业理论与康复医疗服务实践结合,发挥“双师型”师资在教学中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要加强培养学科带头人,鼓励骨干教师在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等。同时,在教学培养计划中要侧重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增加其理论和实践教学。
3、发挥各级康复医学专业学会的作用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规范院校康复医学教学提供参考建议。制定《康复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协助审议和认证康复医学专业开办资质;统一规范和指导康复亚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指导、培训康复专业人员通过国家专业职称考试。
4、实施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建立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龙头、各地市医院为核心的四川省康复医学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协作发展,形成了“华西主导、全省参与、院际协作、合作共赢”的联盟模式。根据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康复专业人员培训。对县级以上医院康复人员,进行康复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的在职培训,提高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水平。对省市级以上医院康复业务骨干和社区康复医生、治疗师进行全脱产学习,重点加强康复治疗师培训。建立省级康复治疗师培训基地,逐步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全员培训。同时建立制定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和康复护士培训大纲和教材,逐步建立完善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5、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康复医疗协同网络以成都为主导,绵阳、自(贡)泸(州)等地协同,构建三角试点创建示范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信息、知识、资源共享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医疗服务、管理咨询及科技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培养师资、搭建培训网络和交流平台,以在位教育和在线教育为手段,搭建起全省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人才的毕业后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发挥华西康复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集合四川各院校康复教育资源,统筹规划,优势互补,探索网络联盟协同发展模式,为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不断培养和输送核心适宜技术的康复医学专业人才,改善和提高基层康复医学人力资源配置,带动西部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适应康复医学全球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国内外康复医学学术团体和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追踪和引进世界先进康复医疗技术。引进国内外优秀康复人才来川工作,同时不断提高本地化康复医学人才素质,组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学科和专家队伍,推动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发展。
四、结语
1.1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政府指示,医疗卫生的工作重点应向农村转移,加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人才建设,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应将专业目标定位面向社区和农村医院的助理执业医生。基于此,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应是能够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并且能够积极应对多发病和常见病。同时,还需保证其能够长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应用型人才。
1.2人才培养模式
在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在科学分析学生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确保其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还需确保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与其医学继续教学和再教育相符,为学生创造出与基层卫生工作相符的氛围。结合通科培养、全科理念和院校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水平。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学年完成,第一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并在周末安排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医院实习,让学生熟悉临床的常规操作;第二学年应让学生到附属医院进行专业临床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和患者多接触,在此基础上提升专科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第三学年的学习主要在于提升学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操作能力,应让学生到城乡医疗机构实习,进而让学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确保学生熟知群体卫生知识和全科理念,促进其康复、护理、药事和理疗等各方面技能的提升,保证其能够满足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用人需求。
2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改革实践教学
2.1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结合我国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其次,应注意学生全科能力的提升。农村和社区的卫生网络建设的重点在于掌握全科医学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为此,应将全科教育作为主线,而将通科的培养作为基础,可适当将基础医学课程压缩,并在原有的医学临床课程当中,加入适当的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临床常见急症处理和康复与保健等课程,进而将医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和营养与膳食等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的保健、预防、健康教育、康复和医疗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确保其能够适应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应用需求。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目前的医学模式已被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该模式强调疾病的产生是生物、社会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诊治过程中,不能单纯采用传统方法,应结合社会和心理因素。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不仅学好自然科学知识,还应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加入该方面的课程,通过选修和必修的课程形式,加入医学美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科目。并在每个学期开设中外名着赏析、中国传统礼仪、中外名医之医德医风和中西方价值观评价等讲座。
2.2实践教学的改革
为促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需注重实训考核和实习带教,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重学校实训基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进而对实训时间进行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应结合实习医院和附属医院的实际。尤其需注重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实习,确保学生的实习能够真正面向农村、社区的基础医疗活动。同时,为提升实习效果,还应让校内的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定期辅导。
2.3促进教师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之下,教师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学校可结合引进和培训,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结合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要求和建设规划,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包括青年教师的培训、双师素质和学科带头人等方面的培养方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关键词: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管理
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是一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新兴的专业,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该专业着力培养系统掌握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社区养老服务等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机构管理、老年人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保健技能,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城乡各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居家养老等相关领域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管理、护理、保健等工作岗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核心是实践教学目标,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最前言的新技能,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2.1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密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应用型本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式专业发展道路。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多种方式,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为了培养用人单位所急需的“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专业人才,学校积极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相关养老机构共同完成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2.2强化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实用性建设,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在编制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不能采用传统的方法:按理论课安排实践教学的方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组成部分,两者各具特色,不分主辅。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系统的编写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技能训练、校本教材、学生技能训练计划、实习指导书等,一个成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要求,努力开拓具有应用性、创新性强的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众多因素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学校师资队伍不具备强大的社会实践能力,就很难担当起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的措施有:一是引进医务护理专业管理一线人才;二是加大校内教师的培训力度,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老年服务管理一线挂职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出国进修,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思想;三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聘请校外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四是适时地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加强校际合作,实行资源共享。
4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在校内实训室建设上,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物质基础。完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应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与养老服务行业全面合作设立校内实训中心,建成老年医护实训室、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老年养护基地、老年产业基地4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管理科学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老年医护实训基地可满足本专业《医学基础知识》、《基础护理技术》、《老年病学基础》等医学课程的实验、实训所需;老年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护理和老年常见疾病康复》、《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养护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概论》、《养老护理员培训课程》、《老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所需;老年产业实训基地可以满足《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老年产品开发》、《社区居家养老》等课程的教学需要。为了弥补校内实践条件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余专业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省级的护理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养老护理员大赛等、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支持学生参与专业调研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到企业做兼职工作,形成重视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良好氛围。营造一种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一种开放式与社会化的实践模式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在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剧,养老服务行业人才紧缺,国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背景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树立培育新型养老人才理念,建立协同、协作,培育养老人才模式;加强专业群建设、构建养老人才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实施养老人才培养工程、养老课程、教材体系、教学资源库协同联动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水平逐步提档升级;继续加大与优秀养老企业进行合作的力度,实行订单式培养,形成完善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壮大。
作者:魏红敏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克营,张娜,曹稳根.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05).
【关键词】 眼视光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 )文件中“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的精神 , 是确立高职教育的课程理念的依据。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课程需坚持以人为本 , 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 , 满足职业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两方面的要求 ,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1]。
1 眼视光技术专业
1. 1 眼视光技术专业是以保护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 , 集眼科、视光学及视觉服务为一体的眼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全程全面的服务专业 , 旨在培养集眼保健技术、专业验光配镜技能眼视光技术人才。目前, 我国近视的人数逐渐增多 , 眼镜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知识的系统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传统学科体系课程 , 没有将学习与工作联系在一起, 已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开发与构建不仅反映企业岗位需要 , 而且还要遵循学习规律 , 遵循人的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2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起点 , 也是归宿 , 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2]。本校是 2009年吉林省首家开办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作者首先在医院的眼视光部、眼镜店、视光公司等单位进行访谈、问卷调查 , 收集本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 , 对该行业领域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 ,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 ,与行业、企业的人员共同制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 ,从事眼科验光、配镜、特检技术和相关企业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眼视光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以行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1. 3 眼视光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突出实用性、实践性[3]。学生具有医科、理工科复合型知识结构 ,又具有医院的视光和眼镜行业的复合技能[4]。与长春爱尔眼科医学、长春一诺眼科医院和金瞳眼科医院合作办学。使之成为学校的课间见习与毕业实习的基地。推行“双证 (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制度。
2 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
课程体系的建设的出发点不是专业知识 , 而是市场、企业对毕业生的全面要求:能力、知识、素质要求。所以课程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和企业调研入手[4]。
2. 1 开展问卷调查 由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组织开展对行业领导及员工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 110份问卷, 收回 100份 ), 进行行业情况分析, 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
2. 2 工作分析 由课程专家、专业教师对毕业生从事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等情况进行工作分析, 从而选定实践专家。
2. 3 任务分析会 组织由课程专家、学校领导、专业教师及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参加的任务分析会。
2. 4 课程设置 任务分析会上让实践专家填写任务分析表 , 由课程专家、专业教师进行分析 , 将具体的工作项目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 形成了专业课方案。
2. 5 学习情境设计 由专业教师在实践专家指导下 , 将学习领域的课程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 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节课。
2. 6 课程实施与评价 由专、兼职教师进行课程实施, 由专、兼职教师课程管理人员对课程进行评价。
3 讨论
光学和视光学基础理论 , 必要的医学知识 , 眼科学、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技术、眼视光特检技术、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是高职高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修课。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开发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 , 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通过对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 , 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探出了可行性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9.
[2]王立新 , 李离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想及课程设置 . 现代园林 , 2008, 1:94-97.
[3]付子芳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卫生职业教育 , 2006, 24(17):12-13.
[4]郑琦 .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启示 .卫生职业教育 , 2009, 7(15):5-7.
关键词: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人口老龄化;护理教育;综述
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国内学者关注,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层次和构成要素等,仍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董泽芳[4]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主要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这要素构成。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在老年护理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老年护理专业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医院、社区及养老机构内为老人服务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普通护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5]。如何提升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能够通过精心照护来增加老年人的自理年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和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护理工作人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2国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2.1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对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并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学历证书培养模式、继续教育培养模式3种人才培养模式[6]。①资格证书培养模式是指有志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年龄≥18岁的学员都可以通过TAFE学院的培训获得老年护理三级证书,然后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之后,还可以继续攻读老年护理四级证书。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②学历证书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注册护士,而注册护士可以在工作2年后继续攻读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和老年护理管理相关工作。③继续教育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秉持着满足市场需要的宗旨,针对性强,能力培养方案及要求与时俱进。这3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许多有志于老年护理的人员都能很快加入老年护理的队伍,加速了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2.2泰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泰国老年护理起步较早,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并在老年护理课程设置方面有许多创新[7]。泰国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在各层次的教学中,课程设置独具特色。泰国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中的老年护理课程主要包括大学2年级2个学分的理论授课、大学3年级3个学分的见习课和大学4年级4个学分的实习课;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则主要包括2年的研究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博士研究生在学完2年的博士必修课程(如统计学、护理理论)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术研究,并由教学委员会为其推荐老年护理教研室的教师作为导师。泰国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理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动手能力。这使得泰国的老年护理教育独具特色。
2.3日本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比我国提前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培养方式[8]。日本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是按学历水平由低到高进行的,依次是介护福祉士、社会福祉士及老年专科护士(CNS)。日本福祉类院校根据培养层次的不同来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例如介护福祉士和社会福祉士的课程都是由综合教育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实习3个部分组成,但社会福祉士增加了大量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而取消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老年护理学同成人护理一样,在护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教材中突出具体的案例学习,体现整体护理、人文关怀等理念,并注重促进护生循证护理观的培养,增强了老年护理人才的实用性。
3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3.1校企共建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中强调,要重点加强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可能性[9]。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作为我国本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行者,率先于2010年在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特需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人才;2011年9月该专业方向正式获批并更名为“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采用“校企共建”的办学模式,创建了富有老年特色的课程体系,采取了“行动导向”的实践教学策略,培养老年护理高级专业人才[10]。除此之外,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也于2015年开设了本科护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方向,通过与高端养老机构签订协议的“订单式”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能在养老服务机构及相关健康产业进行业务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1]。同时,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步实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改革。山东英才学院在以往的“2年理论和1年临床”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一些社区及养老康复机构(如杭州康久天颐老人之家、杭州英智康复医院等)合作,成立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以高端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创新能力(三高)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1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学徒制”实行“1.5+1.5”的培养方法和“双导师制”,并推行孝道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13]。校企共建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对接养老机构的需求,让学生能尽快掌握老年人心理和老年护理专科操作,从而培养出更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
3.2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借鉴了其他院校办学经验,在校企共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产学研结合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4]。这一教育模式,不但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相关养老机构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就业选择,让他们的就业不再局限于医院,并且能够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的老年护理人才,有利于老年护理人才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3.3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疾病逐渐增多,因此,拔火罐、艾灸、按摩、理疗等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更适合在老年护理当中开展,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医护理相对西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有更多的优势。面对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江门中医药学校创新了中职学校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医药教育引入了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注重中医养生技能和中医康复保健知识技能的培养,融合中医理念来构建职教体系,培养具备中医诊疗与护理思维、能开展简单有效中医诊疗护理的老年护理人才,为广大基层养老服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15]。王云翠等[16]在分析成功老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状,从人才培养的定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中医特色本科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所以,培养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是促进老年护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中医特色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4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展望
对比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合理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层次局限
国外的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象大多囊括了从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所有学历层次的老年护理学生,我国局限于高职和本科的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更高学历和资历的老年专科护士或者老年护理专家这一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4.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大多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停留在针对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实践环节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这几个方面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非常少。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落到实处,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4.3缺乏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评价的研究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之后效果如何,这需要针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进行评价。正确地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1运动人体科学概述
1.1运动人体科学的内涵
运动人体科学是高校专业体育的二级学科内容,其中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康复学、体育保健学、以及运动康复学等具体学科内容,为国家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理论,拥有实验研究能力的竞技、康复指导类人才或者是人体运动科学教育人才,以其他机构运动人体科学专门人才。
1.2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科特点
1.2.1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
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体育学科必须熟练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而且以运动康复学作为基础学科,相关的医学知识和理论是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因此在理论性方面,以系统专业的知识极具理论性;同时,由于运动人体科学在学科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掌握人体运动的技巧实际操作性强。,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融合在一起展现运动人体科学的最大学科特点。
1.2.2专业性强
相比体育学科的其他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医学知识严谨、逻辑性强,而且专业知识涉及的范畴较广,加之课程设计复杂,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极强,需要系统的学习,因此,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过程很难自己靠阅读和学习取得突破。
1.2.3学科跨度大
由于运动人体科学是将体育运动学与医学相结合,从体育跨到医学这样的跨度较大,但他们又是联系的子一起的整体学科,因此在相互交织和摩擦碰撞中融合发展,而且还产生了一些相关边缘学科,创新性极强延展性也很明显。
2运动人体科学学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运动人体科学是全民“终身体育”思想、“健康体育”理念的体现,当代社会迅速发展,人才的身体素质应成为必须要保障的根本问题,因此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具备运动人体科学的专业人才更成为需求量大、而且供不应求的人才类型。然而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言,健康教育和运动训练这样的体育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我国服运动康复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需求。学生具备科学性和思想新,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健身知识、养生方法、伤害防御等甚至是健康复健技巧的人才才是体育教学急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还需要培养出既要适宜做现代体育教学的优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师,又要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养生思想,了解养生健身方面的知识即作为专业知识学习又作为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精神并锻炼养成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奠定基础。
3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的教学改革策略
3.1转变的体育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被普遍认同的体育教学思想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导,以运动训练为中心,传授学生技术、提升学生的技能的实践性教学。运动人体科学的创新性为吸纳带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思想,更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指导实践,且加以具体辅导,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人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对体育实践与人体健康作用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兴趣和能力。
3.2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合运动人体科学教学
教师自身具备的文化素质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能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首先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高尚的师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宽厚的文化素质,过硬的教学能力。因此从事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的教师必须努力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并将其熔化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且一定要有长远的见识通过在职培训、学历进修、自学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收集和积累实践经验总结实践经验,且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有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有价值的论文。不断加强和提高使自身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才能使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讲解能力,以提高教学水平。
3.3加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体育实践的能力,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的改编,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课时相应的增加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教学,不仅是保证教师和学生系统地、连续地、科学地传授和学习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更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体育实践活动,成为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实验教学可把人体结构、具体的保健康复措施、一些理化反应、运动技巧、运动创伤的急救等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欲望,加深学生对这些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也为终身体育和健康健身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平杰,冉强辉.运动人体科学在高校体育实践中的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关键词:养老产业;职业教育;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53-02
民政部《2015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6.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带动老年服务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存在数量短缺、层次低、离职率高等问题,各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面临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规范、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等困境。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需求现状
(一)从业人员总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专题研究》估算,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接近4 000万。按照失能老年人与护理人员相关配备比例3∶1测算,仅基层养老服务护理人员就需要1 300多万。而目前从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包括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者不足50万,其中获得护理、康复等相关养老服务职业认证资格的人员不足10%[1]。方士婷等对宁波市养老服务人才供需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宁波市220多家养老机构现有的养老护理人员仅有2 602人,其中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仅有 1 409人,且绝大多数仅取得初、中等级护理资格,而全市有护理需求的老年人超过100万[2]。
(二)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缺乏
在我国传统观念影响下,社会对养老服务人员缺乏认同,很多时候把其定位为“保姆”“护工”。因此,养老服务从业人员90 %以上为进城务工人员[3],且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也偏低,护理技能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生活照料需求外,专业护理、心理疏导与沟通、精神慰藉等领域的需求也显著增加。“保姆”“护工”式的服务人员难以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具备心理学、医护学、营养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提供科学的专业护理、心理沟通、养生等方面的服务。
二、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形成
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院校有101所,高职院校约占57 %,中职院校约占39 %,本科院校只有东北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4所,仅占4 %,在校学生不到4 000人,已经毕业的学生总数也只有4 554人[4]。而且大部分院校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招生的。邹文开在对设有老年护理服务专业的45所院校调查中发现,10所院校学生数低于50人,50―100人的有14所,100―200人的只有6所,甚至还有10所院校没有在校生[5]。
(二)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的多数教师很大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这些专业教师一般情况下只是经过短期的培训获取了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或职业资格,普遍缺少养老服务专业背景,更缺乏养老服务一线的工作经验,在专业授课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地传授行业和产业的操作技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院校通过各种渠道聘请了养老服务机构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但是兼职教师队伍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授课能力有限,往往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学校教育与养老产业需要脱节
学校教育与养老产业需要脱节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和对学生的实训指导不足两个方面。首先,在培养目标上,为解决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很多院校采取与养老机构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养老机构及福利机构。受此模式的影响,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基础护理和保健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机构养老需求之外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需求。因此,学校在运营管理、老年产品营销等领域的课程及实践普遍偏弱,存在与养老产业发展状况不匹配、培养效果与市场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其次,在学生实训指导方面,部分院校没有开发与养老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指导方案,也没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的院校虽然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学生实习实训时间较短。相关学者对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45所院校调研后发现实训超过一年的只有3所,大部分实训时间只有1―2个月,而且在实际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多是被安排为老年人洗衣服、喂饭或在餐厅帮厨,很少得到机会轮岗或从事关于老年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运营、营销策划等方面知识的工作。可以说,这样的实训与养老产业需要是脱节的。
三、破解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困境的对策
(一)专业方向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现阶段养老服务产业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应以养老产业需求以及个人价值实现为出发点,结合已有专业优势和学校特色,通过增设或调整专业方向等方式来确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方向可以侧重于社会工作领域;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方向可以侧重于与老年产品以及产业相关的经营与管理领域;卫生学院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方向可以侧重于老年人的护理、照料领域;艺术设计、师范、旅游学院开设的养老服务专业可以侧重于老年人的文化、娱乐、心理咨询、休闲等精神慰藉领域。这样既满足了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又有利于学生就业。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11年申报并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是典型案例,学院对养老产业的大量考察、调研,同时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重点开设老年产品营销以及养老机构管理两个方向的核心课程,培养这两个方向的专业人才[6]。
(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产学融合”必须考虑课程标准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接。职业院校作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做到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以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目前,不同的职业岗位以及工种大多都有相应的初、中、高级的培训考核与鉴定相对应,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在养老服务专业原有的课程大纲基础上,结合与养老产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并据此标准开展教学[7]。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在学业和职业技能上均达到养老服务专业教学目标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如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社工师等,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养老产业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三)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训过程对接
职业院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实训过程尤为重要,必须实现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训过程对接。学院可以组织养老服务专业的专业教师团队到养老机构以及养老行业企业一线,对目标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进行记录,然后由专业教师团队和行业专家共同论证,从众多的实际工作任务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将典型工作任务与理论课程进行一一对应,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从而避免实训过程中出现仅仅被安排为老年人洗衣服、喂饭或在餐厅帮厨的简单任务。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训过程对接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有机协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8]。
(四)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产业职业岗位能力对接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一门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这一本领就是指职业岗位能力,其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这些能力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是无法形成的,还需要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练就而成。因此,只有构建产学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与养老产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组织实施教学,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养老产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四、结语
目前,围绕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展开的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必然将产业、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等要素融入职业院校教育实践中去。专业方向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训过程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产业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解决好这些对接问题,职业教育就能够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方士婷,夏亚雄,赵志邈,等.宁波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职业素质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
[3] 李红武.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7).
[4] 闾志俊.养老服务产业人才培养困境及破解对策[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5] 邹文开.破解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之策[J].社会福利,2015,(1).
[6] 隋国辉,蔡山彤.养老服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老龄科学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