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低血糖、高血糖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明显纠正患儿血糖异常状况,提升患儿预后质量。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血糖异常;护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27
Clinicalefficacyofindividualizednursinginthetreatmentofabnormalbloodglucoseafterneonatalasphyxia
HUANGRi-mei(ShenzhenBao′anDistrictPeople′sHospital,Shenzhen5181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methodofabnormalbloodglucoseafterneonatalasphyxia.Methods:Randomlyselected112patientswithabnormalbloodglucose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1toMarch2014.Thesecases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controlgroupwasgivenroutinenursingandobservationgroupwasgivenindividualnursing.Bloodglucoselevelwasdetectedinthetwogroups.Results:Theincidenceofhypoglycemiaandhyperglycemiaintheobservationgroupwaslesstha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individualizednursinginthetreatmentofabnormalbloodglucoseafterneonatalasphyxia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care,improvetheabnormalbloodglucoselevelandtheprognosisofthepatients.
KeywordsNeonatalasphyxia;Abnormalbloodglucose;Nursingmeasures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临床十分严重且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不但能够导致新生儿各器官发生缺氧、缺血性损伤,此外还可导致新生儿基础代谢紊乱,尤其对糖代谢过程较为明显,导致新生儿发生包含低血糖及高血糖在内的血糖异常[1]。血糖异常可进一步导致新生儿发生脑损伤乃至死亡,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2]。为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究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护理措施,以期能够尽快恢复新生儿血糖水平,为临床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护理提供一种新的选择。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患儿为研究对象,男58例,女54例。出生时间3~28d。出生体重2.36~3.12kg,平均(2.91±0.29)kg。发生窒息时间为出生后84~118min,平均(98.36±14.78)min。其中75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37例新生儿出现高血糖。84例新生儿为轻度窒息,18例新生儿为重度窒息,所有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将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出生时间、出生体重、疾病进程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药物治疗、饮食、体温监测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具体包括:(1)加强血糖监控。血糖异常会对患儿机体功能产生可逆以及不可逆的身体损伤,增加血糖监测频率,详细记录并细致分析患儿血糖波动情况,有助于了解患儿疾病进展,辅以对症治疗和护理。(2)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对患儿父母的健康教育,一方面教授患儿父母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如对低血糖患儿,可喂患儿10%葡萄糖水以期改善其低血糖症状;另一方面提醒患儿父母注意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并记录,并就所观察内容与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患儿病情变化。(3)严格控制葡萄糖和胰岛素用量。对发生低血糖的患儿应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为避免脑损伤应将滴注速度严格控制于1ml/min以下,且当患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或者异常升高时,应及时降低滴注速度或者停止滴注。对发生高血糖的患儿,应严格控制胰岛素滴注量,且当患儿血糖恢复正常或者异常降低时,应及时减少滴注量或者停止滴注。(4)纠正缺氧。及时细致全面清除患儿呼吸道黏液,由专人定时给予呼吸道护理,对症状严重者给予面罩吸氧。(5)加强监护。临床护理人员细致监测并详细记录患儿体温、呼吸变化,同时仔细观察患儿是否出现惊厥、发绀等情况。此外应特别注意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有症状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其中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低血糖,故临床护理人员应更细致的了解患儿的临床变化,以期能够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能及时对症护理,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6)加强保暖。依据患儿临床资料及时调整环境温度,减少患儿基础消耗,避免患儿出现低血糖。(7)采用足跟部取血。足跟部取血进行血糖检测能够更准确的反应患儿的血糖水平,故采用足跟部取血。
1.3评价标准血糖异常诊断标准如下:(1)低血糖。对出生24h内新生儿,血糖水平低于2.2mmol/L诊断为低血糖;对出生24h后新生儿,血糖低于2.8mmol/L诊断为低血糖。(2)高血糖。血糖水平高于7.0mmol/L诊断为高血糖[3]。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数据统计包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新生儿发生窒息后,由于机体各脏器缺氧可发生可逆转以及不可逆转的损伤,危及新生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伴随有血糖异常的新生儿,机体损伤更大,对低血糖患儿,可导致患儿出现昏迷等症状,加剧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对高血糖患儿,由于机体处于高渗状态,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伤[4-5]。因而,给予患儿全面细致的护理,尽早纠正患儿血糖异常对于挽救新生儿生命,提升其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7]。
本研究通过个性化护理,给予了患儿更细致与全面的护理,不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提升治疗及护理的针对性,同时也通过控制外部条件,降低了患儿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同时,加强临床血糖检测频率,分析血糖变化趋势,并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护理措施,提升了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过度护理以及护理缺失,不但保证了患儿的预后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在本研究中将患儿父母纳入了临床护理范围,通过父母的护理实现了对患儿的全天候观察,有助于全面细致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速患儿恢复,改善其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将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明显纠正患儿血糖异常状况,提升患儿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宝琴.个体化护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56-1758.
[2]高本安.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12(1):121-122.
[3]莫静金,陆月仪,林淑仪,等.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3,8(6):101,111.
[4]徐承琴,白婧.窒息新生儿血糖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3):159-161.
[5]孙召香.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6):563-564.
[6]牛建佩.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195-196.
[7]马香,金莲子,杨平.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3):135-136.
高危新生儿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也包括已出现危象的新生儿[1]。由于新生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各脏器代偿功能差,患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并且很快转至不可逆阶段,故应加强高危新生儿的临床监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确保医疗安全,改善其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522例高危新生儿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522例,男352例,女170例,出生体重<1 500 g 28例,1 501 g~2 500 g 224例,2 501 g~4 000 g 246 例,>4 000 g 24例。早产儿233例,足月小样儿19例,巨大儿24例。入院时有窒息114例,肺炎141例,先天性畸形18例,母患感染性疾病22例,其他62例。
1.2 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早产儿并发高胆红素血症106例,RDS 12例,颅内出血3例,肺出血3例,窒息中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6例,高胆红素血症36例,低血糖12例。巨大儿中有4例并发低血糖。
1.3 转归 本组高危儿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死亡,有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和3例严重先天畸形儿的家长放弃治疗,有1例患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均治愈或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准备抢救工作 为了使新生儿得到及时抢救和护理,我科相对固定了有经验、责任心强、熟练掌握各种监护操作的护士来负责组织高危新生儿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当班的护士在接到高危新生儿入院的通知后,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如新生儿保暖箱、辐射抢救台、被服、尿布的预热、氧气及供氧设备、吸引器、心电监护仪、抢救车等,均放置固定位置,以便患儿入院后迅速及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
2.2 注意保暖 高危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易致低体温。低体温不仅可引起硬肿症,还可造成低血糖,因此应加强保暖,保持室温在22 ℃~24 ℃,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应置暖箱内,按日龄和体重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使其的体温维持在36.5 ℃~37.4 ℃,以减少能量消耗。体温不升者按每1 h升温1 ℃逐渐复温,复温期间每1 h测体温,稳定后每4 h测体温。随时注意箱温的变化,各项护理尽量在箱内进行,随时关好箱门,以减少箱温的波动。
2.3 监测呼吸 在高危儿中尤其是早产儿和窒息儿常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而通气或换气功能的障碍,直接影响机体的氧合和新陈代谢,造成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和代谢紊乱,所以应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对入院时已存在紫绀或呼吸呼吸困难的高危儿,应立即给予吸痰和鼻导管或头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情况,调整给氧的浓度,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的护理,每2 h翻身、拍背、吸痰1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4 监测血糖 新生儿因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体内的糖元储备不足,而耗糖相对较多,易发生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引起永久性脑损伤[2],因此对高危儿在生后24 h内,尤其是8 h内应常规监测血糖,使血糖维持在2.2 mmol/L~6.1 mmol/L,特别是对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更要高度重视,避免缺氧、低体温,同时要注意观察低血糖的症状,其症状常为非特异性[2],仅表现为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呼吸暂停、惊厥等,若不仔细观察常被忽略。
2.5 合理喂养 新生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早开奶,尽可能用母乳喂养。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直接喂母乳,奶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到每日所需热量。吸吮能力差或吞咽反射弱者,以滴管或鼻饲喂养,每次进食前均应抽吸胃内容物,如残留奶量大于前次喂养量1/3以上,则减量或暂停1次,如持续有较大残留奶则可改用静脉营养。
2.6 密切观察病情 高危新生儿病情不稳定,变化快,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如对刺激的反应、哭声强弱,有无尖叫及等,察看皮肤有无紫绀、花纹、发灰或黄染以及出现的时间、程度等情况,并注意肢体有无硬肿。有呕吐者,应详细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量、味,察看前囟有否塌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同时注意大小便的次数、量、性质、色、味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还要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使用镇静剂后有无呼吸抑制,使用脱水剂后颅高压症状有无改善等。
2.7 做好基础护理 实行保护性隔离,医护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早产儿的衣服、被褥应高压灭菌,尿布、护脐用物等应使用一次性产品,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定时紫外线空气消毒,还要注意早产儿培养箱、抢救台的清洁与消毒。每日常规做好口腔、脐部及皮肤清洁护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高危儿由于病因和症状不同,起病缓急不等,这就要求在观察护理上应以整体观念,连续全面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改善预后。因此要求新生儿室要有完备的抢救和监护设施,还要求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有责任感和爱心,做到细心观察,精心护理,知识全面,技术过硬。
参考文献
[1] 崔焱,丁玉凤,王建华.儿科护理学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
Study on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the Newborn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JIANG Hui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Fuzhou Second Hospital,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on the newborns and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5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l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given the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hyperbilirubinemia a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avoid the hypoglycemia. Results There were 3 cases of newborns with complications in this term, including 2 cas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nd 1 case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6.00%, besides, there were 2 cases with hypoglycemia.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of newborn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s of extremely high application value, which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newborns with high security index, and the metho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Gestational period; Diabetes; Newborns; Effect; Nursing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普遍见到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类型主要是指产妇在妊娠期期间第1次出现糖代谢异常,亦或者是发生糖代谢异常现象[1]。妊娠期糖尿病病发的概率大概在1%~14%的范围之内,由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新生儿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能够致使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降低新生儿的生活质量,为此,在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其实施高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能够预防进而及时发现病症的发生,从而给予新生儿有效对应治疗[2]。该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掐尖在该院出生的50例中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给予50例新生儿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该组新生儿中,男性新生儿26例,女性新生儿24例。新生儿的胎龄范围在38~41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9.27±0.24)岁;新生儿的体重范围在3 060~3 900 g周之间,平均体重为(3 505.27±50.24)kg。
1.2 护理方法
1.2.1 基础护理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的机体防御能力比较地差,所以,均给予该组新生儿实施与早产儿相同的护理干预,当母体产出新生儿之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给予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现着凉的状况,护理人员要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给予新生儿,同时根据室外具体的温差变化,将新生儿病房的温度调整在适中的数值,如将室温调整在24~27℃的范围之内,这样的措施能够避免新生儿由于体温过低而致使其需要消耗的氧量增多。新生儿出生24 h之内,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节律等生命体征变化,并检测新生儿的吸吮能力进而肌张力。此外,护理人员每天要为新生儿进行基本清洁工作,是新生儿的皮肤始终保持清洁干净,并注重新生儿眼晴、脐部等部位的护理。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予新生儿的病房实施严格的空气消毒以及监测,每天打开新生儿病房窗户1~2次,使病房内的空气保持流通以及清新,避免新生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
1.2.2 新生儿并发症护理 ①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糖代谢异常而致使其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而当高水平血糖以胎盘为传输通道而进入胎儿的体内,致使胎儿发生高血糖症,从而使得胎儿的胰岛细胞受到极大的刺激,分泌出大量的胰岛素,导致胎儿出现高胰岛血症[3]。当胎儿脱离母体,母体给予其的糖供给就会被中断,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将会增加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的概率,病情恶化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可能致使新生儿病死。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0 min之内,给予其实施常规的测定微量血糖,同时使用浓度为10%,剂量20 mL左右的葡萄糖溶液给新生儿进行服用,并每间隔1 h给予新生儿服用1次,服用3次之后即可让产妇对新生儿进行喂奶。除此之外,在新生儿出生后的72 h之内,每隔4 h给予其实施微量血糖测定,并且将每次测量的血糖值详细记录下来。若是新生儿的微量血糖值低于2.2 mmol/L,就必须要给予其服用剂量在10~30 mL范围内,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服用30 min后,再次为新生儿进行测量微量血糖,若是新生儿的微量血糖仍低于2.2 mmol/L,护理人员就必须要及时告知儿科医师,对其实施对应有效的处理。该次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新生儿中,有2例出现低血糖症,发生率为4.00%,转儿科进行医治。
②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由于胎儿大量分泌胰岛素,致使其肺部未能够发育成熟,使其生长的速度加快,在代谢反应中消耗过多的氧气量,致红细胞生成素的量大大增多,最终使得胎儿的体内积累过多的红细胞,因新生儿分娩出来后,其体内的红细胞被过多地损害掉,使得胆红素的量极大上升,故而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极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4]。而黄疸症状并发的高峰期则是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 d内,黄疸保持的时间随着其表现的颜色越深就越长。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高度关注新生儿每个时刻的精神状态变化,同时也对其睡眠质量、喂养、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且分析新生儿皮肤、黏膜等的颜色改变,至少为新生儿测量2次以上的经皮测胆红素指数,若是新生儿的经皮测胆红素指数不在正常的水平之内,就必须立刻对新生儿进行采血,进行测量其血清胆红素的具体含量,以防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紊血症。该次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新生儿中,有12例出现皮肤黄染,发生率为24.00%,明确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转儿科进行医治后康复出院。
③防治呼吸窘迫综合征 由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因其胰岛素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产生拮抗作用,从而对卵磷脂产生合成作用,致使胎儿的肺成熟的时间被延长,极易产生肺透明膜病,其病发的概率在增加值6倍左右[5]。因此新生而若是发生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等症状,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对其进行取紧急抢救。该次护理结果显示,该组新生儿中,有1例出现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2.00%,转儿科进行医治后康复出院。
1.3 统计方法
根据将该次研究所得的研究数据结果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对比该组50例新生儿(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与实施常规护理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在该组新生儿中,总共有3例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其中有2例为高胆红素血症,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而在常规组新生儿中,总共有10例新生儿发生并发症,其中有6例为高胆红素血症,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该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 孕妇 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尿病,在国内发生率为1%-5%,GDM易并发高血压、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症、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胎儿易发生巨大儿、早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GDM对母儿影响极大。我们通过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经验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0月住院分娩产妇283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9例,初产妇35例,经产妇14例,年令22-44岁,双胎4例。
2.护理措施
2.1 我院产前检查于24-28周进行GDM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积极进行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孕妇及家属了解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GDM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危害,认识到部分GDM只要做到合理的饮食营养,适当的运动与休息,也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帮助孕妇提高自我监护的能力,注意预防各种感染[1]。
2.2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成功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即要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又要满足孕妇营养及胎儿生长的需要,防止餐后高血糖及饥饿酮症发生,饮食应少量多餐,营养均衡,忌食甜食、辛辣及油腻。可选瘦肉、鱼、蛋、奶。合理搭配膳食纤维,绿叶蔬菜,豆类,谷物及低糖水果。坚持低盐饮食,体质量增长整个孕期10kg-12kg为宜。孕中晚期,不要过于节食,睡前应适当进食,预防夜间低血糖。
2.3 运动指导 适当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紊乱,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同时运动可减少胰岛素抵抗,运动适合于无心血管、产前出血、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等疾患的孕妇。活动方式以散步为宜,或做有助于顺利分娩及产后恢复的运动操,易在餐后1h进行,持续30min左右,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转贴于
2.4 定期产前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母儿健康密切相关,若饮食及运动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应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胰岛素调节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教会孕妇自测血糖,并讲解高血糖与低血糖的症状及紧急处理方法。产前检查每两周一次,孕晚期每周一次。注意对血压、血糖、尿常规、肾功能监测及眼底检查,预防并发症发生。
注意监测胎儿情况 28周后教会孕妇自测胎动,12h胎动应>30次,如12h胎动数
2.5 分娩护理 终止妊娠的时间一般在确保孕妇及胎儿安全的情况下,可期待至近预产期。GDM孕妇无严重并发症不是手术指征,如有胎位异常、巨大儿、病情严重时,常选择剖宫产。孕妇及胎儿情况良好,无手术指征,则适宜阴道分娩。分娩期由于子宫收缩会消耗大量的糖原,而产妇临产后进食减少,精神紧张,血糖波动大,难以控制。我们由专人守护,实施心理疏导,缓解分娩压力。指导产妇少量多次进食,注意休息,保存体力,避免过度消耗。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控制产程在12h以内,防止大量消耗出现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观察产妇有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或极度口渴、口中有烂苹果味等症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进行调节。
2.6 产后护理 因产后对胰岛素抵抗因素消除,大部分GDM患者不再需要使用胰岛素,少数需继续使用者,应根据空腹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GDM患者常合并羊水过多,巨大儿,易发生子宫收缩不良性出血,产后应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预防出血。注意保持会阴及腹部伤口清洁,给予洁康会阴清洗每日二次。保持内衣清洁干燥,室内空气良好,温度适宜,鼓励产妇多饮水,防止产褥感染。出院后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及适当运动,定期检测血糖。
2.7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一律按早产儿护理,出生后30分钟给予25%葡萄糖定时滴服,监测新生儿血糖情况,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并注意新生儿保暖及新生儿脐部护理。
3.结果
分娩孕周
4.护理体会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情况[2]。孕期做到及时诊断、做好健康宣教,使孕妇对GDM有正确的认识,掌握自我监护。GDM孕妇临床经过复杂,需密切观察和积极进行干预,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处理;护理;保健
由于新生儿的机体发育以及各脏器代偿功能尚不完善,使得患儿一旦出现病况,病情就会迅速发展至不可逆阶段,因此应对高危新生儿加强临床监护,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保证医疗安全。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30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儿中,男婴20例,女婴10例,出生体重1例大于4000g,4例在2501g~4000g之间,25例在1501g~2501g之间;早产儿有22例,足月小样儿2例,足月巨大儿1例;入院时24例伴有窒息症状,30例存在肺炎症状。
1.2 并发症 本组新生儿中有26例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伴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6例并发颅内出血;3例并发低血糖;1例并发肺出血;24例早产儿中有23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
1.3 结果 30例高危新生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死亡;有2例先天发育不良及1例出生体重偏低的患儿因监护人放弃治疗而死亡。
2 护理
2.1 抢救准备工作 针对高危新生儿病情紧急的特点,我科指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监护操作熟练的高年资护士专门负责高危新生儿的抢救与护理工作。在接到高危新生儿的入院通知后,值班护士会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抢救车、辐射抢救台、新生儿保暖箱、供氧设备、心电监护仪、被服、尿布等,以便于患儿在入院第一时间即可获得及时并且规范的救治。
2.2 保暖 由于高危新生儿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早产儿尤其如此,且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较少,导致患儿机体散热较快,往往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低体温可进一步引起硬肿症,甚至低血糖,因此需要对患儿采取保暖措施,并维持22℃~24℃的室温以及55%~65%的相对湿度,将早产儿置于保暖箱内,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给予相应的环境温度,使其维持36.5℃~37.4℃的体温,降低患儿能量消耗;若体温变化不明显则1℃/h加温,加温期间每小时测患儿体温一次,稳定后改为每4h测一次。各种护理操作尽量在箱内展开,随意观察箱内温度的变化,避免箱温波动。
2.3 呼吸监测 高危新生儿中,早产儿和窒息儿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换气或通气功能障碍,因此应随时对患儿呼吸的频率、节奏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对已经出现紫绀的高危患儿,须立即进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根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供氧的浓度,同时每隔2h给予患儿翻身、拍背和吸痰一次,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2.4 血糖监测 新生儿由于体内血糖调节机制尚未发育成熟,糖元储备较少,加之耗能较多,容易引发低血糖现象,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在高危新生出生后24h内应对其进行血糖的常规监测,将血糖含量维持在2.2mmol/L~5.9mmol/L,同时避免低体温、缺氧;由于低血糖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表现,因此当患儿出现嗜睡、青紫、哭声异常、惊厥或者呼吸暂停等症状时,应仔细观察以免遗漏。
2.5合理喂养 由于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应尽早进行喂养。若患儿具有良好的吸吮及吞咽反射,则可以直接给予配方奶喂养,从少量逐渐增加到每日所需热量;若患儿吸吮及吞咽发射较差,则通过鼻饲进行喂养,每次鼻饲喂养前应抽取胃内容物监测胃内残留奶量,若残留奶量大于上次所喂量的三成以上,则应减量或暂停喂养1次,若残留奶量持续较多,则可改为静脉营养。
2.6病情观察 高危新生儿病情变化较快,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对刺激的反应,哭声的强弱,是否呕吐、皮肤是否有紫绀、发灰或者黄染,肢体是否硬肿等。出现呕吐者,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多少、气味并予以记录,检查是否有前卤塌陷、皮肤弹性减弱等脱水表现,记录大小便的次数、量、颜色、气味等;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颅内高压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如有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医师采取对症处理。
2.7基础护理 对患儿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师及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须洗手,早产儿的衣物、被服均应做到无菌,尿布以及护脐用品均使用一次性产品,新生儿病室每日采用湿式清扫、定时消毒,治疗间与配奶间须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早产儿培养箱和抢救台也应做到定期的清洁与消毒;每日对患儿进行皮肤、口腔以及脐部的清洁护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8 康复指导 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讲清高危患儿疾病的危险性、可能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使其对救治予以理解和配合;同时讲解儿童保健知识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确保患儿生长发育的定期检测。监测时间:1月龄时开始,每月一次,两周岁时结束;监测项目:头围、体重、身长、坐高等。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婴儿操、正确报姿、抚摸方式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的学习等等,以促进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3 讨论
由于起病原因、起病缓急以及发病症状各不相同,因此在针对高危新生儿的保健处理上应以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尽早处理为原则,救治工作必须做到完善的抢救和严密的监护相结合,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最大限度的降低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并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3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31例患儿窒息复苏后发生保暖不良(6.5%)、体液不平衡(12.9%)、呼吸困难(9.7%)、糖代谢紊乱(19.4%)、肾损伤(38.7%)、心肌受损(6.5%)、胃肠动力障碍(9.7%)、应激性溃疡(3.2%)等问题。31例患儿行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症状好转,全部病愈出院。
结论:对患儿进行妥善处理、预防并发症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窒息复苏后治疗及护理是临床上医务人员处理新生儿窒息的重要责任。加强保暖措施、维持体液平衡、调整患儿糖代谢、改善呼吸情况、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善肾损伤、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 复苏 临床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90-01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新生儿常见病症,主要是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1]。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窒息具有病情急骤、病因多样、对患儿的影响大等特点,临床上应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严密的观察并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做出合理的诊断,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2]。本文旨在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3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临床问题及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3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31例产妇中有19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7.9±3.7)岁。孕周为35-43周,平均孕周(40±2.7)周。31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22例,患儿呼吸浅表、不规律,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较好,存在喉反射,心跳较规则,心率为80-120次/分钟;重度窒息9例,患儿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驰,喉反射消失,心跳不规则,心率小于80次/分钟。全部胎儿娩出后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1.2 干预措施。根据新生儿窒息患儿发生窒息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保暖措施,将患儿放置在辐射型暖床上或者采用暖毛巾包裹患儿将其放入暖箱,保证患儿体温保持36.5℃左右;②适时监测复苏患儿体重、液体摄入量、患儿尿量及血压变化等,适时给予体液补充,维持体液平衡;③调整患儿糖代谢,适时监测患儿血糖浓度,对于出现高血糖症的患儿(全血血糖>7.0mmol/L),立即降低葡萄糖输入速度,密切监测患儿血糖变化;对于出现低血糖症的患儿(全血血糖
2 结果
本组31例患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包括胎位异常、滞产、剖宫产、使用催产素、急产等。患儿胎位异常9例,占29.0%,滞产8例,占25.8%,剖宫产8例,占25.8%,使用催产素4例,占12.9%。急产2例,占6.5%。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保暖不良2例(6.5%)、体液不平衡4例(12.9%),高血糖症5例(16.1%),低血糖症2例(6.5%),呼吸困难3例(9.7%),缺氧缺血性脑损伤2例(6.5%),肾损伤12例(38.7%),心肌受损2例(6.5%),胃肠动力障碍3例(9.7%),应激性溃疡1例(3.2%)。31例患儿行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后症状均好转,全部病愈出院。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进行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远期后遗症[3]。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包括胎位异常、滞产、剖宫产、使用催产素、急产等。胎位异常往往可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子宫破裂、胎先露部下降延迟、胎儿窘迫、死产、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现胎位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胎位,无效时需行剖宫产。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子宫收缩力异常,子宫壁过度伸展,子宫肌肉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壁间肌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可引起滞产。催产素能在分娩时引发子宫收缩,但过多使用孕激素会造成宫缩过强或者宫缩不协调,阻碍胎盘血循环,最终导致新生儿窒息。随着现代麻醉学、临床输血输液知识、外科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剖宫产已经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于挽救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4]。但剖宫产并不是完全无害的,剖宫产术中新生儿未经产道挤压,导致剖宫产儿体内缺失纤溶酶以及免疫因子,容易引发肺透明膜病,继而导致呼吸窘迫,并且剖宫产术中因为麻醉以及仰卧位致低血压综合征的综合影响,造成胎盘血流量降低,引起胎儿缺氧。患儿窒息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发生一过性升高,机体发生短暂性代谢增强,易引起糖代谢紊乱[5]。
针对以上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和临床问题,本文采用相对应的干预措施,疗效显著。新生儿窒息易伴发其它并发症、对患儿影响大,临床上应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及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对症治疗及护理[6]。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实施及时、快速、合理干预是紧急治疗成功的关键,若症状严重,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则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诊断。对患儿进行妥善处理、预防并发症和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及护理是临床上医务人员处理新生儿窒息患儿的重要责任。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身体机能普遍较差,易受各种病变因素的影响,且新生儿窒息容易伴发合并症,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因而临床治疗时应对患儿具体的身体状况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诊断确切,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充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案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减少治疗过程中机体损伤导致的并发症、后遗症。加强保暖措施、维持体液平衡、调整患儿糖代谢、改善呼吸情况、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善肾损伤、改善心肌受损、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爱新.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临床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03(5):412-413
[2] 姜梅.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中容易出现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2,9(7):66-67
[3] 虞人.新生儿窒息复苏存在问题及防治对策[J].临床儿科杂志,2012,20(8):451-453
[4] 贺娟.新生儿窒息产时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8):41-42
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及问题
1.1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新生儿院内感染
1.4.1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新生儿脓疱疹: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新生儿发热: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新生儿喂养困难: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1.6新生儿窒息:常见于新生儿溢奶、呕吐所致,如家属育儿安全知识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时拍背并侧卧致平卧呕吐时致窒息;另外还多见于剖宫产儿,表现为未开奶前就有呕吐,多为粘液,开奶后呕吐加剧,无觅食要求,多由于剖宫产儿未经过产道分娩,胃内及肺内的羊水残留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次婴儿与大人同床熟睡时被大人的身体压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儿窒息等。
1.7新生儿被盗:当今社会各类流动人口较多,拐卖儿童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病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家属若对病区人员及环境不了解,极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冒充医务工作者盗走新生儿,引发新的医疗纠纷。
2 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应重视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序实施。认真执行等级护理巡视制度,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巡视护理。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另外要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不仅是家属的义务与责任,同样也是护理人员责任及义务。
2.2加强健康教育: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的缺乏,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哺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婴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婴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婴儿的伤害。
2.3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老护士要改变传统经验式的护理模式,学习新的护理方法与理念,同时还应重视对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通过护理查房、问题分析、专科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4建立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且要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另外随时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潜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按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复苏,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结果:本院新生儿窒息抢救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结论
1 目的
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或避免致残率,我院自2010年1月起在严格按新生儿窒息ABCDE方案进行规范复苏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2 方法
2.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1月以来,我院共收治窒息新生儿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早产儿12例,过期产儿5例,出生体重>4000g 4例,2500g~4000g 14例,
2 .2 护理
2.2.1 一般护理
由于新生儿窒息时呼吸功能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无力将痰咳出,表现为紫绀加重、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及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的必要措施,吸痰时动作要轻,经常变换导管方向,分泌物要吸净,导管切忌插入太深,以免刺激咽喉壁引起反射性咳嗽和呕吐。另外要经常翻身,变换,促使痰液快速排出。同时,保证病室安静,调整好病室的温度、湿度。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面色、尿量、末梢循环及周围神经反射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2.2 .2 保暖
为了避免因受寒而增加耗氧量及加重代谢性酸中毒,患儿病情稳定后应置于暖箱内,维持体温在36 ~37以免体温过低而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2.2.3 加强监护
复苏后除密切监护体温、心率、呼吸外,还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张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肤颜色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变化,用输液泵控制滴速,10-15ml/h为宜。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2.2.4 防治感染
由于复苏后的患儿抵抗力较低,特别是在抢救中更容易造成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防治感染非常重要。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外,还应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5 合理喂养
由于窒息后的患儿胃肠道缺氧缺血,易发生呕吐和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喂养必须慎重。特别是早产儿,应根据情况延长喂奶时间,使窒息后消化道得恢复功能,喂奶后避免过多搬动患儿,宜向右侧卧,防止呕吐再度引起窒息;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可喂糖水或给葡萄糖静脉点滴并监测血糖浓度。
2.2.6 按需吸氧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吸氧,当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低需要吸氧时,应注意监测,防止因吸氧过度导致氧损害,特别是早产儿,更需注意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2.7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新生儿窒息经复苏后可能出现脑水肿、缺氧性颅内出血、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坏死型小肠结肠炎、肾功能损害及呼吸性疾患等并发症。对此,要密切观察并做好防治工作。
2.2.8 出院指导
(1)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患儿卫生整洁,调整好室温、湿度,通风;(2)注意观察患儿一般情况:精神、反应、面色、哭声、食欲、大小便和皮肤颜色等;
(3)合理喂养:患儿病情恢复后可按正常婴儿喂养,按需喂奶,频繁喂奶;(4)定期随访:观察小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诊治。
3 结果
成活34例(94.4%),死亡2例(5.6%),出院患儿经调查了解未发现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后遗症出现。
4 结论
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工作固然重要,但复苏好转后的护理也不能忽视,加强复苏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最重要措施。
【关键词】护理干预;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0-0120-02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在我国发病率为1%~5%[1],我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95例,均排除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3岁,平均年龄(27.4±4.2)岁,平均孕期为(34.7±1.8)周,初产妇37例,经产妇10例;观察组48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2岁,平均年龄(27.2±4.3)岁,平均孕期为(34.8±1.7)周,初产妇36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年龄、孕期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同时遵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耐心解答。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饮食护理:在满足胎儿发育要求并确保孕妇血糖能够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的原则基础上,调整膳食比例,多食用低脂、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对碳水化合物及糖类、动物脂肪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②胎心及血糖监测:每天定时定次对患者血糖进行检测,并依照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和胰岛素使用量的调整。③心理护理:该病患者通常心理压力较大,难免出现负面情绪,由此容易造成血糖升高。该种情况下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认识糖尿病相关知识、学习正确有效的血糖控制方法。④分娩期护理:主要是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并对胰岛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孕妇在妊娠期血糖波动较大,可能会造成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应加强对血糖、酮体、尿糖的监测;在胰岛素使用期间每隔3h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⑤产褥期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护理及孕妇产后护理,于婴儿出生后每日对其进行1~2次血糖、胆红素检测,鼓励产妇亲自喂养;产后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关注其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测量体温及出血量,及时拔除导尿管,同时控制胰岛素的使用。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妊娠末期血糖水平以及体质量增加值,同时统计两组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对比观察组患者妊娠末期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孕期体质量等各项指标增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对比
(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围患者围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综合性的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护理干预,通过对孕妇各项症状的密切监护,及时有效的了解了孕妇血糖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对胰岛素的使用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控制,大大减少了孕妇产后感染发率。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更加体贴、更注重患者的主观感受,且以上一系列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母婴健康以及护患关系的融洽意义巨大。同常规护理相比,护理干预在饮膳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更为完善,通过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血糖实际变化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整及胰岛素使用量的调整;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消极情绪。经上述护理后,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值均明细少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黄小红.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