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的天文学知识范文

基本的天文学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的天文学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的天文学知识

第1篇:基本的天文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语文 师生 生成 甄别 掌控

近年来,在师生关系被重新定位,学生思维日益活跃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成了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偏爱:上课追求即时生成,评课要看有无现场生成。然而,正像火可以带来温暖也能给人煎熬,土既能培育鲜花也会长出杂草一样,课堂生成能带来“难以预约的精彩”,但若是不合时宜或处理不当,也可能产生覆水难收或离题万里的尴尬。

既然有利有弊,那就需要甄别与掌控。从哪些方面考察,从而决定取舍呢,进行调控呢?

首先,看是否紧扣目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预设弹性的、合理的目标,也应有能力瞄准目标的生成。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动态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的,但它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以课前预设的目标为基础,而非天马行空、为所欲为。因此,课堂生成的甄别与取舍也应以是否紧扣目标为标杆,服从并服务于目标,切不可旁逸斜出,随意而为。钱梦龙老师教《故乡》时,面对学生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一意外的问题,钱老师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的问题,宕开一笔。然后又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及时对课堂生成进行掌控,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又强化突出了教学目标。

另有一个课例:在学习《愚公移山》时,老师设计了“愚公愚还是不愚”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有一位学生提出:愚公完全可以一搬了之,不必经年累月,挖山不止,既耗时费力,又劳民伤财。结论是愚公很愚。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有说需要开凿隧道的,有提应该靠山吃山的。一时热闹非凡。然而,理解寓意这一目标却被抛到了一边,从而使得课堂走向随意和低效。

其次,看有没有语文味道。《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我们切不可忘记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同时也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就点明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我们在整合时应注意整合只是方法,整合的目的最后还应该落实到为我所用,为语文所用上来,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语文课堂生成的问题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常常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因此,有没有语文味道应是甄别与取舍的重要标准。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看第一节,“天上的明星现了”,我现在把“现了”换成“亮了”,行不行?一个同学用天文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认为只能用“现了”而不能用“亮了”。面对这一生成,洪老师没有放任学生继续从天文学角度展开讨论,而是对课堂生成作了转化和提升——洪老师高兴地说;好,能将科学知识用于语文。因为星星没有由暗到亮的过程,只有由隐到现的过程。而且既然称为“明星”,本来就是亮的嘛,这儿用“亮了”是重复。接着,他又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以及词语的前后衔接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处理使得语文课堂坚守了语文,散发出了浓浓的语文味道。

有些课例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却留下败笔。例如有位老师执教《阿里山纪行》时,有位同学突然提到了台湾回归的话题。于是,老师干脆组织学生围绕“热爱祖国”、“热爱宝岛台湾”、“企盼和平统一”等话题展开讨论,政治味、历史味颇浓,就是缺少语文味、美学味。

此外,看是不是适合学情。以“学”为主已成为21世纪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学生已成为语文课程的主动构建者。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心中有学生,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学生常常有自己的疑点和兴奋点,也许很多时候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并不密切,这时教师就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接受能力,审时度势,及时地甄别与取舍,生成相应的教学环节,以求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于漪老师教《白杨礼赞》,开讲不久,一学生发问:“茅盾讲白杨怎么怎么好,我看不见得。楠木是贵重木材,白杨怎么比楠木好?”对于这一问题,一两句话难以说清,于老师说:“你继续学习下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存疑不答,巧妙地把学生分叉的思维又集中到课堂上。这是根据学情搁置生成问题的典范。

还有一个成功的案例: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句话:“他的家乡,是台洲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洲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些迂,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学生发问:“方孝孺是怎么一个人?”学生思维的链索断了,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难以理解这句话。于是教师就此介绍了方孝孺的轶事:当时燕王朱棣(明成祖)逼迫方孝孺起草称帝的诏书,方宁死不屈,大书“燕贼篡位”四个字。他一身正气走向刑场,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熟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报国兮血泪交流,从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这个简短的介绍,既接通了学生的思维链索,帮助学生理解柔石“硬气”的性格,同时又明确鲁迅为什么要用方孝孺来比柔石的原因,显然是适合学情的。

另外,看能不能现场操作。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学的是辛弃疾的《清平乐》。课上,老师补充介绍宋词的艺术成就,并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当时,课代表说出了李清照,可是在背诵李的《声声慢》时却卡了壳。老师接着背,却也背不下去了。于是,请同学稍等,然后匆匆回办公室取来资料,把这首词读完。老师的坦诚和执着令人敬佩,但对课堂的即时生成作如此处理却不可取。多亏在办公室找到了相关材料,若是须回家查找,恐怕得等到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