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

第1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流行预测:儿童及体弱儿。

典型症状:发热、头痛、肌肉痛、乏力、鼻塞、咽痛和咳嗽、恶心、食欲减退、流涕、喷嚏、干咳、咽痒等。

预防措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遮掩口鼻,患儿应就地隔离,至退热后2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天。室内通风。有条件时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尽量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呵护要点: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要漱口,保持鼻、咽、口腔卫生。

流脑

流行预测:幼儿,得病后病情较重。

典型症状:早期似感冒,晚期脖子硬。

预防措施:与患儿接触后,可服磺胺类药3天以预防。

呵护要点:居住环境要安静,空气流通。卧床休息,恢复期也不应过早、过多活动。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要少量多次,以减少呕吐。

猩红热

流行预测:2~8岁的儿童要特别小心。

典型症状:“鸡皮疙瘩”、“掌印”和“杨梅舌”。

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幼儿园或学校有患儿,一定要尽快隔离,避免传染。

呵护要点:卧床休息,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脏的负担,防止发生并发症。多饮开水,给予富有营养和易消化的饮食。

麻疹

流行预测:3岁以下儿童。

典型症状:病初起似感冒,发热、流涕、咳嗽等,3~5天后皮疹首先从耳后出现,逐渐由颈部发展到颜面、胸背、四肢、手足心,至此疹子即出透,若病程顺利,以后就进入恢复期,病程约10天左右。

预防措施: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对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年幼、体弱易感者,在接触患者5天以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能免于患病或减轻病情。

呵护要点:注意“出疹”的护理,若出疹又突然隐没,或出疹顺序杂乱,或疹出不透,伴面色白,咳嗽气急,高热肢冷,口唇紫绀者,提示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预测:流行性腮腺炎只感染一次,患儿病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典型症状:腮部肿胀。

预防措施:易感人群用板蓝根15~30g,水煎服或板蓝根冲剂连服3~5天。

呵护要点:忌食狗肉、羊肉、鸡肉、鹅肉、螃蟹、鲢鱼、带鱼、鲤鱼、黄鱼、鲳鱼、桃子、桂圆肉、胡椒、丁香等食物。

风疹

流行预测:1~5岁的儿童。

典型症状:发热即出疹,热退疹退。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要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最可靠的预防办法是,接种风疹疫苗。

呵护要点: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给患儿吃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流食。

水痘

流行预测: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最为多见。

典型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烧,在发烧的同时或第二天即可出现皮疹,为米粒大小红色豆疹,几小时后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皮疹主要出现在前后胸、腹背及头面、头皮、脚底,手指、手掌也可出现。

预防措施:因为是病毒感染,如果无合并细菌感染,不必使用抗生素,可选用散风清热、利湿解毒的中草药治疗。疱疹可涂紫药水促进疱疹吸收结痂和预防细菌感染。

呵护要点:避免因瘙痒难耐而抓破,可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

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发烧期间,不要服用阿斯匹灵来退烧,因为这样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机会。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春季疹

流行预测:主要发生在10岁左右的男孩。

典型症状:耳轮出现红斑,十几个小时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水肿性丘疹,大多数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的晶莹小水疱,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后自行消退。往往每年都发病,可持续几年至十几年才可痊愈。

呵护要点:避光、口服烟酰胺和外用皮质类固醇能有效控制症状,如果症状严重或合并感染,应到医院就诊。

湿疹

流行预测:患湿疹的幼儿常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

典型症状:局部皮疹的瘙痒,常使幼儿烦躁不安、难以安睡。

第2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 or bronchial cast)是指气管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阻塞支气管,导致部分或全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异常的综合症状疾病。因其内生性异物取出后呈支气管塑型而命名。此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疾病,此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对临床治疗和护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儿童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3例,除第1例遗留轻度脑缺氧后遗症外,其余2例均完全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2-4岁。入院后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内生性塑型性异物,行病理组织学切片而确诊。

典型病例:患儿男,4岁,因发热、咳嗽3天,伴呼吸困难5小时入院。3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夜间明显。5小时前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及面色紫绀,精神萎靡至昏迷,当地医院拍胸片示:右肺不张(图1),怀疑支气管异物,急诊转入我科。查体:T 39.4℃,P 166次/分,R 65次/分,Bp 111/88mmHg,血氧饱和度 80%左右,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WBC26.92×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6%。入院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肺不张(右侧)、脓毒血症、不排除支气管异物。

入院后立即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仍维持在80-85%之间,并行雾化吸入、排痰止喘等对症治疗。为排除支气管异物行肺CT+支气管三维重建(图2),结果示:右肺实变伴积液。因无异物吸入史,考虑肺部炎症的可能性较大,加之患儿呼吸衰竭严重,不宜行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继续给予保守治疗。之后数天,患儿病情渐加重,呈驰张热,并发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心率及血压下降,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多器官衰竭的征象。入院后第5天多次出现心跳骤停,血氧饱和度一度下降至40-75%,之间,复苏后行气管切开术。在征得家长的意见后,在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逐见右主支气管开口处有淡黄色胶冻状物阻塞,吸引器吸之不易活动。用活检钳取之,取出多块痰液栓,术后拼凑形状如支气管树状。病理示:痰栓,由黏液蛋白和纤维素构成,有嗜酸性和中性细胞浸润,细菌培养: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术后血氧饱和度当即恢复为90%,之后经对症治疗,患儿病情迅速好转入院后第9天,患儿自主呼吸好,成功撤机。入院第12天复查胸片示右肺通气良好,肺内炎症明显吸收,入院第14天患儿遗留轻度脑缺氧后遗症出院。

1.2 临床特点 3例均以发热、咳嗽起病,3日内即出现严重的呼吸道梗阻症状,伴有呼吸功能衰竭和顽固的低氧血症。其中高热和呼吸功能衰竭是与呼吸道异物鉴别的要点。入院后入院后立即给予大剂量抗感染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行雾化吸入、排痰止喘、拍背、引流等对症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内生性异物。

2 护理

2.1 此类患儿以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护理的要点是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2.1.1 心理护理 此病发病急遽,病情变化快而凶险,家长难以理解和承受,认为医护人员治疗不利耽误了病情。护理人员应向家长说明该病的危重程度和病死率超过50%的事实[1],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同意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大多没有明确的误吸史,且气管内异物属于内生性,在呼吸功能衰竭的情况下及早气管切开和支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是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唯一手段。本组的第1例家长多次为是否做气管切开和行支气管镜检查而犹豫不决,导致治疗延误遗留轻度脑缺氧后遗症。

2.1.2 呼吸道护理 早期可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雾化吸入等治疗。注意气管插管后气囊的压力,

2.1.3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是了解病情变化的主要依据。正常儿童长期低于95%就需要吸氧治疗,低于90%就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期低于80%且高流量吸氧不见好者,应考虑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异物或内生性异物。

支气管镜检查术后监护,不但要监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而且要观察其他疾病体征,如是否有咳嗽、哮喘或皮下气肿等。同时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是否比术前有明显提高或下降,及时将数据汇报给主治医师,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2.1.4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护理和支气管镜检查围手术期护理 本组3例患儿中2例行气管切开术,1例行气管插管。3例患儿共行支气管镜检查6次,其中1例行1次硬性支气管镜检查,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我们认为对于病情迁延,需要戴气管插管3~5天以上的患儿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免长期插管,造成插管内干痂堆积和局部瘢痕形成导致气管狭窄的后遗症。

2.1.5 整体护理 镇静安眠、尽量减少耗氧量,鼻饲流质、支持疗法等。观察尿量和是否有出血倾向,

3 讨论

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 or bronchial cast)是指气管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阻塞支气管,导致部分或全部肺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理异常的综合症状疾病[2]。因其内生性异物取出后呈支气管塑型而命名[1.2]。此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疾病,是儿科危重症之一,该病病情凶险,发展快,病死率超过50%,多误诊为大叶性肺炎[1]。由于气管内滋生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常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仍居低不升者应考虑此病 。

本病临床诊断依据主要有:1.肺内炎症的表现:发热,咳嗽,偶有咳痰或吸痰时见有白色或黄白色碎片或条索样物。2.呼吸道梗阻表现:三凹征、反常呼吸运动及鼻翼凤样呼吸。3.无明显异物吸入史,但有类似外源性呼吸道异物的表现,4.严重缺氧表现: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以下,在吸氧状态下最低血氧饱和度维持在70%-80%之间。通常短时间出现较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顽固性低氧血症,病情恶化迅速。 5.并发胸腔积液者多见。6.肺CT及支气管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气管及支气管腔有无阻塞,全阻塞、还是局部阻塞。此项检查是与支气管异物、大叶性肺炎鉴别的要点。支气管异物为局部支气管阻塞,往往不伴肺内严重的炎症。而大叶性肺炎有严重的肺间质性炎症,气管或支气管则较通畅。两者兼而有之,且有迅速而严重低氧血症者,应考虑此病。

早期行支气管镜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内生性异物取出术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仅靠呼吸机辅助通气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最终难免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但手术的时机往往令临床医生难以把握 ,在病情尚稳时家长难以接受,而病情危笃时医生不愿履险。而我们的经验是,先行气管切开,在气管套管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既安全又方便。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塑型性支气管炎患儿常因疑似支气管异物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在影像医学发达的今天,肺CT+支气管三维重建应作为诊断支气管异物的金标准,只要是有支气管腔的阻塞,无论是异物,还是脓液痰栓 ,都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疾患。

参考文献:

[1] Seear M,Hui H,Magee F,et al.Bronchial cast in children: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nine case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7,155(1):364-370.

第3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哮喘 护理 儿童

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哮喘病情反

复发作,需长期、系统的治疗,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学习,从而降低哮喘儿童生命质量。因此,合理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至12月急诊科留观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0例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留观患儿720例,其中男410例,女310例;年龄2~13岁,平均8岁;住院天数2~15d,平均6d。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不同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静入睡,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粗乱。

1.2治疗方法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去除诱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解痉平喘和抗炎治疗,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吸入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护理干预

2.1一般护理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0~24℃,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缺氧表现者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患儿取半卧位或端坐位,饮食宜清淡、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患儿摄入足够营养,勿食易致敏食物。减少探视,避免被动吸烟。协助患儿翻身,给其拍背,以促进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症状缓解期,协助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肺功能,增强体质,但是要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进行活动。

2.2雾化吸入护理雾化前向患儿家属介绍哮喘发病原理及吸入治疗的重要性,并说明吸入治疗是安全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缓解胸闷、气急、喘憋、缺氧等症状。以消除家长的紧张情绪,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哭闹患儿可以用玩具等以分散其注意力,如哭闹剧烈可暂停吸入,待安静后再行吸入[2],直至把药液吸完为止。雾化的同时要观察患儿喘憋、胸闷症状,检查患儿吸入方法是否正确;鼓励年长儿作深吸气、慢呼气,使药物能有效的到达远端支气管。雾化吸入后均观察15-20分钟,观察项目包括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频率和幅度、缺氧改善情况、语言表达能力和肺部哮鸣音等。

2.3心理护理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患儿说明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经用药后很快可以控制和缓解,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患儿首次接触开始就尽可能给其留下热情、和蔼、耐心的良好印象,对患儿的提问不满足于简单的哄逗,要回答得既认真又轻松,以取得患儿信任[3];对年幼患儿要主动亲近、,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做好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用亲切的语言安慰他们,耐心详细地解答问题,使他们对此病有正确的认识,并配合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各种治疗。

2.4病情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变化快,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因不能正确地描述症状,需要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儿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出汗、紫绀、咳嗽、咳痰、听诊有无哮鸣音,及时测量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以便判断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5健康指导哮喘病是一种可防可控性疾病,因而除了遵医嘱给予积极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患几及家长掌握相关的知识,主动参与预防治疗,以达到实行有效的自我管理。通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信息等方式,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的基本知识、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如哮喘的患儿病室应温暖,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没有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味;避免摆放花草,经常晒被子;避免玩长毛玩具,养宠物等;饮食过饱、太咸、太甜、过于油腻都不利于哮喘病情的控制,所以指导患儿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不宜吃具有刺激性及引起过敏的食物和饮料[4];教会患儿及家长使用各种吸入制剂,定期复诊,讲解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6-197.

[2]陈在历.哮喘药物的应用技术[J].中华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760.

第4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毛细支气管炎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1]。是2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衰。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威胁婴幼儿的生命。

1 临床资料

52例患儿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均在1~9个月以内。临床症状都表现为有2~3天的感冒症状,然后出现咳嗽、气喘,同时出现明显喘憋和不同程度的缺氧、烦躁不安。其中出现心衰有3例、疑为心衰的有3例,总计6例;合并消化不良者9例;发热者有46例。入院后经过输液、吸氧、抗生素、维持体液平衡、解痉、平喘、激素、镇静、利尿、洋地黄等药物的治疗及细心护理,52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2 临床监测与护理

2.1 临床特点 发病急,发热、咳嗽,以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鼻翼煽动,不同程度的缺氧、烦躁不安并可诱发心衰,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呕吐或腹泻。

2.2 护理要点 随时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观察药物效应。

2.2.1 病室要求 严格呼吸道隔离,室温保持在18 ℃~20 ℃;相对湿度为50%~60%,空气新鲜,忌对流风。

2.2.2 保持安静和充分睡眠 各种操作做到时间集中,操作准确轻柔,对憋喘患儿尤为重要。同时保持病室安静,减少陪护人员;烦躁不安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2.2.3 饮食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对危急患儿进食及喂药须抱起,谨慎地喂,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

2.2.4 合理给氧 轻度缺氧者,给予鼻导管吸氧1~2 L/min;有严重发绀、呼衰者,立即给予头罩或面罩吸氧4~6 L/min。护理操作要熟练,定时检查氧气导管是否通畅。

2.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有效地止咳、排痰对症治疗,对痰液黏稠、咳痰不畅的患儿应多喂开水,按医嘱超声雾化吸入,吸入15 min后行翻身、拍背引流,以利痰液排出,并观察护理效果。

2.2.6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建立静脉通路后,固定要妥当,以保证顺利输入所需的药物和液体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液体量以及输液速度。

2.2.7 尿量的观察 应认真记录排尿次数,准确估计每次的尿量。

2.2.8 观察药物疗效 按医嘱在使用各种药物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用药后要观察药物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2.2.9 严格观察病情变化 患儿年龄小,病情重,一切微小的病情变化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微观察,应随时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2.2.10 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 患儿病情一般进展快而且严重,由于家长思想准备不足,心理负担较重,为了避免患儿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病情,对患儿的疾病给予适当解释,对患儿的家长给予安慰,使家长对患儿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产生信心。

3 做好健康教育,减少发病避免与患感冒的人接触,不要去公共场所及人流拥挤处,防止交叉感染。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或过热。

4 小结

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使患儿恢复了健康,提高了疾病治愈率。

第5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23-01

小儿咳嗽是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小儿具有脏腑柔软,血气未充,经脉未盛,内脏经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且还有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较快的特点,如不及时调治,容易引起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对小儿的健康发育影响很大[1]。笔者曾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咳嗽2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均在1_5岁.病程长短不一,短者3天,长者半月余。

1.2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或气候突变为多见。

2 病因病机

2.1 外感咳嗽 肺为娇脏,职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居脏腑之上,外感邪气,首当犯肺.当风寒或风热外侵,肺气不宜,清肃失职,痰液滋生;或感受燥气,气道干燥,咽喉不利,肺经受灼,痰液粘结,均可引起咳嗽。

2.2 内伤咳嗽 多因平素体虚,费阴虚损,肺气上逆,或脾胃虚寒,健运失职,痰湿内生,上扰肺络,都可引起咳嗽。

3 临床表现

3.1 外感咳嗽 咳嗽有痰,鼻塞流涕,恶寒,头痛,苔薄,脉浮.若为风寒者,痰涕清稀色白,恶寒重而无汗,苔薄白;若为风热者,痰涕黄稠,稍怕冷而汗出,口渴咽痛,发热,苔薄黄,脉浮速。

3.2 内伤咳嗽 久咳,身微热或干渴少痰,或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

4 治 疗

4.1 主方

4.1.1 用生姜少许,榨汁加入50度白酒中成生姜酒作介质用,夏季也可用清水作介质。

4.1.2 取膻中穴,乳旁穴,乳根穴各揉2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用掌心擦热胸部;痰多加揉丰隆穴50-100次。

4.2 辩证论治

4.2.1 外感风寒

4.2.1.1 治则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2.1.2 处方 风寒咳嗽者:主方加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各50次,推三关100次,掐揉两扇门3-5次;风热咳嗽者:主方加清肺经100次,清天河水100次,揉肺腧100次。

4.2.2 内伤咳嗽

4.2.2.1 治则 健脾养肺,止咳化痰。

4.2.2.2 处方 主方加补脾经,补肺经各100次,揉中脘200次,揉足三里200次,揉肺腧100次,捏脊3-5次.久咳体虚加补经100次,阴虚咳嗽加揉二人上马100次。

5 治疗效果

治愈15例:好转5例,其有效率百分之百。

6 护理要点

6.1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肌肤柔软,操作时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不可竭力攻伐.不论哪种咳嗽,小儿推拿都应兼顾小儿脾胃。

6.2 保持卧室清洁,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保暖[2];减少活动,注意休息;平时提倡户外活动,增加小儿抵抗力;但冬春季节,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避免传染病。

6.3 保持充足的水份和营养的供给.发热时以流质,半流质,清淡营养饮食为主,忌食油及刺激食品。

6.4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神志等变化,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6.5 保持呼吸道通畅,卧位时抬高头胸部,经常变换患儿,指导患儿有效咳嗽,以利呼吸道通畅,易于排痰[3]。

7 结 论

小儿咳嗽是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小儿具有抵抗力差,易发病,传变快,不易配合治疗的特点.运用推拿手法既可免除小儿接受西医治疗的痛苦,又可轻松居家治疗,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就可解除患儿的病痛;同时,通过推拿按摩,经络触抚不仅能治疗疾病.又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4],两全其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219-220.

[2] 贾春华.中医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9-220.

第6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小儿 哮喘 护理

0引言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一种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可从婴幼儿时期开始。诱发因素很多,如:上呼吸道感染、药物、食物、饮食、气候、情绪、疲劳等,本病咳嗽频繁,发作时病儿呼鸣音明显。重者可进人哮喘持续状态,并有端坐呼吸,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淋漓,脉搏快等症状,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对哮喘病儿做好护理可减轻紧张情绪,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1临床资料

30例临床症状均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喘鸣音。年龄3岁以下4例,4—6岁11例,7—10岁10例,10—14岁5例。住院后均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吸氧及氨茶碱和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及护理治疗。

2护理要点

本病常为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应注意诱发哮喘的因素,除去过敏原。此外,还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疲劳过度,淋雨受凉或精神方面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灰尘飞扬。饮食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头号流质或软食,宜多饮开水。有发作预兆时应及时用药,可避免哮喘剧烈发作。平时除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哮喘发作外,还可适当作户外活动,进行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发作时应给予吸氧消除呼吸困难和维持气道通畅氧气治疗,以减少无氧代谢,预防酸中毒。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使肺部扩张,还可采取引流以协助患儿排痰。保证病室安静、舒适清洁,尽可能集中进行护理以利于休息。哮喘发作时患儿会出现焦虑不安,护士应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及时执行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解除恐惧心理,确保患儿安全、放松。根据病情的好转程度,指导患儿逐渐增加活动量。观察患儿的哮喘情况,如呼气性呼吸困难程度、呼吸加快和哮鸣音的情况,有无大量出汗、疲倦、发绀,患儿是否有烦躁不安、气喘加剧、心率加快,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情况,警惕心力衰竭和呼吸骤停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应警惕哮喘持续状态的发生,若发生立即吸氧并给予半卧位,协助医师共同抢救。

3.2药物治疗的护理

药物治疗对缓解呼吸困难和缺氧有重要意义,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拟肾上腺素类、茶碱类和抗胆碱类药物。吸入治疗用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吸入治疗时患儿在按压喷药于咽喉部的同时深吸气,然后闭口屏气10s可获较好效果,也可采用口服、皮下注射和静脉滴注等方式给药。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舒喘灵、喘乐宁)气雾剂,每揿100μg,1-2揿/次,3-4次/d。0.5%舒喘灵水溶液,每次0.01-0.03mL/kg,最大量1mL,用2-3mL生理盐水稀释雾化吸入,重症患儿每4-6小时一次。口服剂<5岁者0.5-1mg/次,3次/d;5-14岁2mg/次,3次/d。博利康尼:每片2.5mg,1-2岁每次1/4-1/3片;3-5岁每次1/3-2/3片;6-14岁每次2/3-l片,3次/d。患者用药时给予护理,督促、指导患者用药。

3.3心理护理

因哮喘患儿起病急,易反复发作,患儿及家长心情紧张,易激动,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建立和保持愉快的心情,首先为患儿创立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态度和蔼可亲,关心体贴患儿。通过我们的一举一动,让患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3.4病情观察

教会患儿家长观察病情。患儿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咳嗽、连续打喷嚏、呼吸增快、呼吸短促,一旦出现症状,立即按哮喘治疗原则用药,保持患儿头高脚低位,卧床休息,以利呼吸,家长陪伴在患儿身旁,保持患儿平静,消除其恐惧、紧张情绪,鼓励患儿缓慢地深呼吸,并与医护人员及时取得联系。

3.5饮食护理

给予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诱发哮喘的食品,如鱼、虾、蛋、奶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应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搭配,以利病情康复,家长要经常细心观察患儿的饮食,不难找到对哮喘致敏的食品。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病情的好转,尤其是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增强,食物过敏的种类也就随之减少。因此,也要不断地解除某些限吃的食品。

3.6运动指导

加强锻炼身体能促进患儿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温度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还能促进食欲,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可根据患儿兴趣选择竞争性不强的耐力运动及有氧运动,避免冲刺性、竟争性强的项目如短跑、踢足球等;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一般选择中等强度,运动频率及时间一般为每周3-5次,每次30-60min。运动性哮喘患儿可通过运动前20-30min吸入pz受体激动剂或白三烯拮抗剂避免。

3.7出院健康指导

患儿居住的环境要空气清新,室温恒定,杜绝一切过敏原。如花草、猫、狗等小动物,蚊香、真菌类等过敏原及刺激性气味,如气温寒冷也易引起哮喘。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向患儿家属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去除各种的诱因。教会对病情的监测,选用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正确、安全用药。哮喘在发作前多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眼鼻发痒、打喷嚏、流涕、流泪、咳嗽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及用药,避免诱发哮喘发作。

4总结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目前根治仍有一定困难。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哮喘发作次数或将发作的程度降至最低,保持最佳的肺功能状态以提高生命质量。但单纯依靠医院治疗和护理,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情,所以要做好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工作。除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外,还需要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指导,增强患儿及家长的防治信心,使患儿病情长期稳定,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治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翠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7):63-64.

[2]罗惠冰.压缩喷雾吸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闭.临床护理杂志,2007 , 6(6): 36-37.

[3]胡仪吉.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3(2):79-81.

第7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喘憋性肺炎因其发病年龄偏小,易出现并发症,在儿科工作中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喘憋性肺炎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科收治喘憋性肺炎150例,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5.5个月,其中合并心衰患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个月)。经与医生密切配合,采取吸氧、镇静、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

2、观察要点

2.1观察呼吸咳嗽与憋喘同时发生为本病的特点,重者呼吸困难发展较快,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气性喘鸣。呼吸约60~80次/min,甚至100次以上,有明显鼻煽及三凹征。重症患儿有明显的梗阻性肺气肿、口唇发绀。

2.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重者面色发灰,心率增快至160~180次/min,重者达200次以上,肝脏进行性肿大,可达肋下3~6cm,为心衰表现。

2.3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合并心衰的首要表现常为烦躁哭闹。有时嗜睡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及惊厥。

2.4观察尿量由于心衰本身要求限制液体入量,加之过度换气引起的不显性失水增加,部分患儿可发生脱水。尿量是反应有无脱水的最直接的指标,故观察尿量十分重要。

2.5洋地黄治疗有效和中毒的观察心率下降低于160次/min,患儿转安静,说明心衰治疗有效;若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传导阻滞、早搏等,或出现房颤、心动过速提示洋地黄中毒,应报告医生,及时纠正。

3、护理体会

3.1改善呼吸及减轻心负荷(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增加空气的湿度对减轻喘憋非常重要,可以在室内洒冷水或应用湿化雾化器;(2)采取半卧位,对年龄小于6个月患儿可采取平卧位,抬高头背部30°~45°,避免患儿烦躁哭闹;(3)给氧,采用面罩或鼻导管法给氧,氧流量控制在0.5~1.0L/min,湿化后吸入。

3.2饮食鼓励母乳喂养,或进流质、半流质的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少食多餐,并防止呛咳引起窒息。

3.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叩背帮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3.4保护血管,控制输液速度喘憋性肺炎因其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加之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低下,血管充盈差,表浅静脉不易显现,应注意保护血管或应用留置针,输液速度以小于5ml/(kg?h)为宜,如多巴胺、西地兰等药物建议应用输液泵。新晨

第8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小儿;心脏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05-02

前言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1]。"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占出生婴儿的0.7%~1.0%,每年大约15万名先天性心脏病出现[2]。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现在病死率已显著下降。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先心病患儿6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先心病患儿中,男24例占40,女36例占60。初次诊断先心病40例占67.7,先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20例占33.3。

1.2 主要症状: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心脏杂音:比较响亮,粗糙,严重者可伴有胸前区震颤。其它症状:自幼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合并其它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唇腭裂和先天愚型等。

1.3结果

出院时临床好转55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1例。

2 护理措施

2.1 保持室内环境

病房要保持安静,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室温保持在18℃~21℃之间,病房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开2-4次窗户,相对湿度保证在55%~60%范围内[3],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2.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况,细心观察病情,认真做好病情记录[4]:保持大便通畅,先心病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2.3 心理护理

患儿病情一般进展快而且严重,恢复起来较慢,家长往往思想准备不足,心理负担较重,家长们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运用沟通技巧,教会他们配合的方法,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解除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5]。说服其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治疗工作顺利进行,以利患儿尽快康复。

2.4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有效降低氧消耗量,保护患儿的心脏功能。各项检查处置应集中进行,避免患儿过多哭闹,被褥要柔软保温,内衣要松软,穿衣不可过多, 以免造成患儿的不安和过量出汗,影响患儿呼吸[6]。

2.5 饮食营养护理

有先心病的患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小婴儿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给予患儿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及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需补充充足的水分。患儿进食应少量、多次、定时进行,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和呕吐。如果小儿食欲不佳,应诱导进食,不可强迫。重症患儿,喂食、喂水、喂药时应将患儿抱起,呈斜坡位。

2.6 严格观察病情变化,

患儿年龄越小,病情往往变化快,随时注意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给予心脏监护等措施,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理,以保证病情正常转归。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是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其不仅影响小儿正常发育,也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约15万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过去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方法,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手术创伤、麻醉与体外循环、输血等问题,始终影响着手术成功率,所以护理工作对心脏病患儿的痊愈非常重要,正确的治疗,辅以完善的护理,可有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患儿死亡率,促进患儿及早康复。

本人通过我院接诊的心脏病患儿实例进行的护理分析与总结,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上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要点以供探讨,如有不恰当之处,还请见谅。在此也祝愿所有心脏病患儿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加强, 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8.

[2] 龙健.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疼痛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4):1135-1136.

[3] 李锦,汤红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0,23(4):1135-1136.

[4] 黄春,刘琼,周发春.严重胸外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12(23):2210-2211.

第9篇:咳嗽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42-02

昏迷是指患儿深度、持久的意识丧失,与之讲话及给以感官物理刺激均不能被唤醒。引起昏迷的病因较复杂,有颅内感染、颅脑外伤、中毒等。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提高昏迷患儿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2006年收治的昏迷患儿3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3岁15例,~7岁12例,7岁以上8例;昏迷<3d 10例,3~7d 15例,8~10d 5例,~15d 3例,~30d 2例。流行性重型乙型脑炎2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膜炎(重型)6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治愈32例,治愈率91.4%。

2 护理要点

2.1 严密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肌张力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如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同时有烦躁、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提示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做好抢救准备。

2.2 高热护理

体温高热者及时予降温处理,因持续性高热可促进抽搐,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坏死,因此,应将患儿置于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将室温控制在22~24℃,冰袋敷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除综合降温处理外,还可给予鼻饲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高热体温难降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减轻脑细胞损害。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窒息是昏迷患儿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引起窒息的原因有头部位置不当,咽、气管分泌物填塞,舌根后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麻痹等。因此,应将患者置于仰卧侧头位或侧卧位,有利于分泌物排出;舌后坠经改变头部位置仍不能解除气道阻塞者,应使用开口器,将舌头用舌钳拉出并保持于伸位;或采用口咽通气管通气,使舌体恢复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保持气道通畅。如下部气道分泌物多者,则应及时吸出,同时给予吸氧,减轻昏迷患者脑缺氧。

2.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4.1 预防肺部感染 昏迷患儿由于卧床时间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易发生气道阻塞,引起肺不张和继发肺部感染,应适当给予雾化、拍背、吸痰处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2.4.2 预防褥疮及泌尿道感染 应保持床整、干燥、清洁,并定时翻身,皮肤压红处禁用力按摩,避免继续受压,并尽量用水平,以避免剪切力及摩擦力;受压部位放置水垫或气圈,有条件者使用充气式气垫床等。保持全身皮肤、会清洁,每天温水擦身,便后温水清洗会,留置尿管的患儿膀胱冲洗1~2次/d。

2.5 早期康复护理

2.5.1 呼唤式护理实施 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对昏迷患儿从开始就采用王军等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患者一样,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施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小儿的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有很强的可塑性,呼唤可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达到重塑作用,从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本组病例从开始就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同时经常抚摸患儿的皮肤,增加刺激元素,促进患儿的大脑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在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昏迷患儿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其中2例昏迷30d的患儿,经有计划实施呼唤式护理及综合康复训练,最终也恢复了意识,智力也渐渐恢复到正常儿童水平。

2.5.2 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对于昏迷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要随时把患儿的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定时翻身,更换,利用手法按摩肢体关节韧带,防止肌肉韧带萎缩及关节畸形。2例昏迷30d的患儿经肢体康复功能锻炼,在意识恢复后不久,肢体功能也很快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