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第1篇:初中小说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摘 要:通过介绍我校体育类微课程建设与开发,实现了教学的有线和无线的全覆盖,是对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更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促进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学生体质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类微课程;开发;必要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03

1 前言

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规模为4.2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你有没有看到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于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学习出现了,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在此背景下,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E课程,云教育的出现,打破了“教育孤岛”,实现了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使用,为学生开辟了网络教育空间,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的全覆盖。学习也进入微时代,简称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一次学习一点,只学最主要的,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手机或ipad),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简单高效,随时随地。

2 开发体育类微课程的可行性

2.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根据《常州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到2015年,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5%以上,建成包括学生网络学习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市民终身学习平台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构建教师和学生学习空间,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我校作为江苏省首批“数字化学习”实验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教学实验的研究,实验的重点是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实验,积累研制开发与现行中小学学科教材相配套的、适合学校课堂网络化教学的电子互动教材,以及教师、学生用终端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为今后大面积开展“数字化学习”奠定基础。

2.2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需要

我校在保证体育与健康国家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开发,建立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课程体系。针对现在提出和出现的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我校适时地推出开发体育类微课程的要求和建议,是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更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3体育学科特点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特性,开发运动项目的微课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借助网络与视频技术,通过视频、图片、PPT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将体育运动技能动作视觉化,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学习与掌握技术动作。

3 微课程概念的内涵

3.1它是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辅导的一种课程。

3.2课程传播手段是借助电脑PPT视频技术;

3.3“微”,就是内容小: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小教学;研究过程短:微问题微研究;用时少:课程传播时长为3—12分钟;

3.4微课程的课程形态体现特定的价值主张和教育教学策略,贴近社会,联系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微课程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蕴含特定教育教学价值主张,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成长,配有音乐画面和文字说明,内容短小的PPT教学视频文件。微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微课程是将知识数字化,可视化;传统课程表达知识的手段是文字;可视化比文字更容易理解和便于接受。

四、微课程资源的来源

4.1基于优质网络体育资源的研究,如各公开课视频、MOOC、TED、云课堂资源。

4.2基于教师自身制作的信息化资源,如微视频、微课程,精品课等。

五、微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5.1简单高效

化繁为简,只学核心,不学陪衬,没要繁琐的理论,只有简单的方法;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让学习更高效,一次一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

5.2随时随地

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机场候机、车站候车,酒店候餐,拿出手机即时学习,不受出差限制。

5.3生动有趣

视频中大量使用了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素材,有效刺激学员右脑,让学习视觉化;课程中去除了简单的说教,借鉴了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

5.4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5.5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5.6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6 微课程研发的要求

6.1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视频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6.2文本创作说明要求

6.2.1适用对象分析

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6.2.2学习内容分析

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6.2.3教学目标分析

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6.3研发的基本路径

立足现实——寻找问题(真问题)——内在分析(原因分析)——解决方式(确定策略)——理念支撑(价值提炼)——形成脚本——视频制作。

7 体育类微课程的分类

7.1运动训练类微课程

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体育教师兼职担任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合理地安排好运动员的训练有利于运动成绩的创造。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很多时候的训练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开展的,在有课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必要的训练指导,训练的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样的情况,通过拍摄运动训练项目的微视频,开发相关的微课程,可以让运动员自行进行训练,只要适当的关注和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在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训练效果还比较明显。

7.2课堂教学类微课程

初中阶段,学生身体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掌握技术的能力也不相同,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补充和延伸,将这部分内容制作成为微课程,提供给这部分学生,使这部分学生的技能和体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7.3运动会项目类微课程

学校运动会中,我校每年都会新增一部分项目,有教师设计的,有班级申报的,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组织班级和学生练习,影响体育教学正常的开展。通过拍摄这一类的微视频,开发新增项目的微课程,可以让班级和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而不影响效果。

7.4观摩体育竞赛类微课程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观摩体育比赛感兴趣,但又缺乏相关的知识。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些如何观摩体育比赛的微课程,介绍如何观看篮球、田径、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在上室内课的时候给学生介绍观看,帮助学生掌握观摩体育比赛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7.5基础理论知识类微课程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一直是薄弱环节,导致学生缺乏相关理论来指导自身的锻炼和学习,我们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一些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例如:运动中安全、合理的膳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体育的社会适应等。制作一些PPT和拍摄相关的视频,通过这些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与文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对于指导平时的锻炼和协调好体育与文化的关系有极大的帮助。

8 意义

8.1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调查发现,如果是网络课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10分钟内。学生认为网络课堂通常都是45分钟左右,很难集中精力,通常是打开视频几分钟就关掉了。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8.2体育学科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将运动技能与身体练习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视频中展示的人是自己的老师和身边的学生,提高了展示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运动锻炼。

8.3对教师而言,微课程的研发主体是一线教师。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追问和思考;去发现和生成;去研究和变革。把自己从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可为的、有趣的、甚至简单的研究当中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在享受当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8.4促进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向更高层次发展,建成学科齐备、富有学校特色的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可持续更新。

总之,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李晓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N].南方日报,2011-5-19(A02)

[3]胡铁生.佛山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作品征集活动广受好评[J].教育信息技术,201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