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

第1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规避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买方可能采用以下手段损害卖方企业利益:利用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设圈套进行欺诈,从而侵吞货款;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逃避债务;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与中国厂商的合同、并拒收货物,或采用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手段让中国厂商蒙受损失;发生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外双方解决争议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比如在交易前的准备环节,由于市场调查失真而引起的信用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一个紧紧依赖于环境的活动,尤其是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所以,诱导国际贸易的风险因素极为繁多,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更使得国际贸易风险因素复杂化而难以准确把握,致使国际贸易风险事件经常发生,并导致重大的风险损失。然而,也正是环境的复杂多变,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有利的机会,使国际贸易活动有可能获得风险收人。企业常常会对这种风险收人与风险损失、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本文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2.1诱惑功能

    诱惑功能是指国际贸易风险诱导经营者追逐风险利益。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风险利益的诱惑功能: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有20%的利润,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有的就会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马克思所描述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过去,但他所指示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诱惑功能却是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伴生的规律。

    风险诱惑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风险收人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风险因素构成的环境中所获得的收人,它是国际贸易活动全部经营收人减去非风险经营收人的余额;风险成本是为克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所投人的资本、人力、时间、信誉和社会利益等。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越高,风险的诱惑功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2.2约束功能

    风险是一种带来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在引诱贸易活动、追求风险收益的同时,也对贸易管理行为构成了约束。这种约束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威胁、抑制和阻碍,也就是风险成本与风险损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约束。

    国际贸易风险约束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险损失的大小与风险成本的大小。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都很大时,风险约束力就强;当风险损失较大、风险成本较小或风险损失较小、风险成本较大时,风险的约束力也较强;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较小时,风险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国际贸易行为的诱导。

2.3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1)经营活动中风险的共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

    第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人类存在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还是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瘟疫、冲突、意外事故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

    第二,风险的相对变化性。风险的相对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性质的变化。比如车祸,在汽车没有普及以前,表现为特定风险,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车祸就成为基本风险。又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海难,对船东和出口商或是进口商而言,是纯粹风险,而对承担大量货物运输风险的保险人来讲,却是一种投机风险。②风险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风险、抗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风险能够加以控制,使其发生的频率降低,导致损失的范围减少和损失的程度降低。预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估测日趋精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的不确定性。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被消除。比如,随着通信技术和银行业的发展,电子信用证和SWIFT格式成为信用证结算的主要手段,使得以涂改或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乃至消除。而同时,伴随一项新活动的开始,又可能有新风险的产生。比如,EDI贸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电子提单及其他电子数据安全哇风险的产生和其他风险。

   第三,风险的可识别控制性。所谓识别,是指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有关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诸如费用、损失的损害;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来规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支持。

 (2)国际贸易业务中风险的特性

第2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 风险研究 事故 风险分类

通过对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风险研究,可以有效的减少和规避风险。并且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是风险事故的损失最大限度的减少,并且得到预防和控制。这样就保证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不断地提高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维护我国对外贸易企业的根本利益,真正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计划经济的条件时,经济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大部分都是国家政府来承担。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必须要由市场来承担。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不断的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要自负盈亏,要承担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有些风险有时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损失,导致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风险研究,特别是外贸企业,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各种风险,这样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的进行国际贸易的风险研究。在国际贸易的风险研究的开始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明确国际贸易风险的种类。

一、国家性风险

国际贸易的国家性风险是指由于东道主国家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发生了不可预测的调整和变化,给对外贸易企业的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制约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贸易的国家性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国际贸易的国家性风险不单单只出现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政治动荡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而其在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欧洲国家国际贸易的国家性风险出现的概率也是较高的。国家性风险不但包括国内的政治革命、经济危机等国家内部会出现的风险,也包括国家之间的联盟、对抗、战争等国家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风险。

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的国家性风险是外贸企业不可控制的风险,只要面临这种风险,企业是没办法挽回的,这种国家性风险造成的损失较大,挽回的可能系较小,需要严加防范。要想避免这种风险性较大的国际性风险的根本措施,就需要我们的外贸企业在对这个国家提前进行国家风险性大小的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要包括,东道主国家的政治在近期是否是稳定,有没有恶化的趋势,国家的民众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否抱有信心,国家政府的威望和执行力,东道主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体系,历史上国家发生政治动乱的记录和影响力等等。综合以上因素,综合评估进入该国的国家性风险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对该国进行国际贸易。

二、汇率风险

如果一个外贸企业的交易通过外币来完成,那么由于汇率的变化而导致其产品价格的上涨或者下降都可以称为汇率风险。在一个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存在着这种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导致的汇率风险。外贸企业在它经营活动的过程、结果和收益中都会存在着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对企业的汇率引起的汇率风险。通过对外贸企业的风险的产生机制和对企业造成影响的大小,可以将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分为三类: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在经营活动结果中可能存在的会计风险,在企业的预期收益中的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

一个外贸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势必会受到市场上各种汇率变化的影响。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自己的业务,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将可能存在的风险都在企业的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在这个前提之下,尽量的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外贸企业在进行各项经营活动中未来的现金的流量是不能确定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未来的现金流量的构成,有可能是由许多国家的货币来计算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外贸易企业首先就要预算一下,到底有可能会有多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会由于汇率的波动而被影响。影响之后企业最大的损失有事多少,这样外贸企业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由于汇率的波动在造成的损失了。

三、价格风险

由于市场上商品价格上的波动而对外贸企业产生的一种可能的经营性风险,我们把它称为价格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产品的价格出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价格变化都会造成外贸企业的损失。所以,作为一个外贸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对自己企业的产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熟悉自己产品生产的每个过程,同时知道企业产品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去接触、了解市场,对产品的价格风险进行识别,从而可以判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波动是否会对企业造成损失,要是造成损失的话,造成的损失有可能会是多少。

目前,外贸企业中企业产品定价策略就是一种可以有效的规避外贸企业价格风险的方法,通过对全球市场的分析后得到一个合理的销售价格,可以避免哟与产品的随意定价而给外贸企业带来的损失。而且在外贸企业中存在和暴露的许多价格风险是必要的和不能规避的。原则上讲,由于商品而产生的市场不可能避免商品的价格波动。即使是这样也,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交易方式,而将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转移。或者在同样的因素下,尽量的减少商品价格波动的幅度,来减少商品的价格风险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四、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一个外贸企业,如何有效的降低和避免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存在的国家性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尽量的降低和避免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闫芳.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风险[J].商场现代化,2008

第3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合同风险;法律防控

随着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今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机制,因此其在合同洽谈、合同签订、合同履约等多个环节中,往往存在对合作的主要细节把控不到位,合同内容体系不够严谨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相关法律纠纷等相关事件的产生。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而做好风险把控工作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要求,这一内容就包括合作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开展状况分析

事实上,我国在茶叶国际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且种植面积最大的茶叶的原产地国家,在世界上茶叶贸易交易中,无论是交易价格,还是茶叶类型,我国茶叶企业都具有一定话语权。一直以来,我国在世界茶叶贸易交易中都极具竞争优势,因此想要充分了解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合同风险,就必须对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了解其具体状况,结合相关贸易类型,从而为有效分析其潜在风险提供基础和帮助。

1.1我国茶叶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茶叶企业在世界茶叶贸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其他茶叶生产国家不断发展,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额受到影响,在茶叶贸易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出现明显下滑,我国茶叶贸易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受其他产茶国家冲击进一步加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日趋成熟,如今我们在确保现有市场份额基础上,以茶叶品质提升为突破口,有效提升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水平含量,从而提升我国茶叶企业在国家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国际茶叶贸易市场情况看,目前肯尼亚、斯里兰卡等新型茶叶国家更具优势。

1.2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茶叶国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有较大份额,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茶叶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国际竞争力进一步下滑,其他茶叶产业国对我国茶叶生产冲击力进一步加大。其次,我国茶叶产业科技含量低,生产落后问题进一步突出。再者,目前我国多数茶叶企业缺乏先进、完善的经营思路,其整体产品体系建设缺乏创新力和多元化,茶叶贸易缺乏持久张力。

1.3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及发展机遇分析

我国茶叶企业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优势:首先,当前世界茶叶贸易的产品类型格局中,主要有绿茶、红茶,虽然在红茶贸易上优势不足,但在绿茶国际贸易中,我国有一批具有丰富品质、成熟品牌体系的绿茶企业。正是基于这一优势,目前在国际绿茶市场中,我国有着极强的价格制定权和话语权。此外,我国浓厚的茶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茶叶贸易市场中的独有竞争力,而茶文化在与茶叶贸易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充分展示出了我国茶文化强大的输出实力和内涵价值。目前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有所弱化,在全球市场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大受影响。然而机遇历来都是与挑战并存的,因此我国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水平提升也处在一定机遇期。随着茶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人们品茶需求量进一步扩大等等一系列积极因素都为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而我国有着茶叶生长的良好基础,因此只要我们注重提升茶叶产品品质,丰富发展茶叶产品结构体系,就一定能为整个茶叶产业国际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基础。随着国际茶叶贸易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当前只要我们能抓住重大发展机遇期,就一定能为我国茶叶贸易竞争力提升寻求到机遇。

2茶叶企业国际贸易各个环节中的合同风险表现

在茶叶国际贸易中,中国的茶叶企业往往占有一席之地。而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签订相关合同。通过合同签订,从而对买卖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有效约定,也对整个交易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法律约束。茶叶企业在茶叶交易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前预定产品,这与茶叶企业多为产品导向型企业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往往需要签订相关法律合同,而在这些合同中,就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包括在商务洽谈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风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合同履约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等等。

2.1洽谈合同过程中的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作的基础是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点,通过双方利益置换,从而达到双方利益共赢。因此在合作初期,双方需要反复洽谈、磋商相关合作意见和信息,而这些洽谈的内容就成为双方签订合同的有效参考,或者成为合同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合作双方最终所签订的合同是其整个洽谈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见之和。事实上,在双方合作洽谈过程中,很少有一次洽谈就达成最终合作意向的,都需要双方进行不断磋商,最终就合作事项达成一致看法,而在沟通过程中,就会通过一系列沟通方式进行交流和磋商,最终双方交换意见完成后,就形成了正式的合作合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双方合作的信函和邮件等内容,进行妥善保存。要及时对双方沟通信息进行更新和研究,确保双方合作洽谈内容能达到一致。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一旦与买方或者卖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洽谈具体合作细节,而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企业必须慎重沟通合同的每一个细节和具体条款,并且给与对方准确答复。此外,针对双方意见沟通信息也要进行有效保存。同时,在与对方洽谈贸易过程中,针对涉及双方合作利益的问题,必须据实回答,不能夸大,从而影响双方后期实质性合作。比如买方提出某一茶叶的购买需求,茶叶企业必须从自身生产实力出发,不能盲目答应,既要合作诚信,同时也要合理、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2.2签订合作合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在合作双方达成一致合作意向后,双方需要结合合作基础文本,拟定具体的合作合同细则,并签订具体的合作合同。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内容进行认真审理,不能出现疏忽。事实上,很多合同的违约问题,都是由于细节把控不到位所造成的,所以在签订正式合同时,必须对合同的细节和重要条款进行有效把控。在这一环节,需要充分注重三个方面的规范化,一是对相关合同术语的规范化应用。事实上,在国际贸易合作开展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专业术语,而这些专业术语都有着相应内涵,想要有效规避其风险,就必须对风险内容进行深度把控。其次是在付款方式的选择。在国际贸易中,付款方式普遍使用的是直接汇款和信用证等方式,因此,茶叶企业必须对自身付款方式进行有效了解,从而避免因付款问题造成合同合作风险。最后,是出现问题之后,解决双方争议方式的具体选择。无论是仲裁,还是提请诉讼,都尽量选择合作双方容易执行,且能够对我国茶叶企业起到有效保护作用的方法。

2.3合同履约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及防控思路

合同完成商谈和签订后,最重要的过程是合同履约。在合同履约过程中,茶叶企业应该注重对合同履约条件的把控,同时针对双方合作进程的具体实施情况予以及时更新。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把握两大细节,一是对双方具体合作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对照,并按照相关要求予以执行。比如在合同中,会对双方货物交付时间和相关进度予以约定,而茶叶企业就要结合这一要求,按照约定严格执行。此外,在货款的收取上,也要及时予以跟进,当双方合作过程中出现其他因素影响时,要及时上报双方管理层,从而继续决定合同执行情况。此外,是在茶叶交付和货款收取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检查,并及时给与对方反馈,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与对方沟通,验证。

3结语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当中。而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同时也有着最体系化的茶叶生产技术和最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历史已逾千年,因此在整个茶叶国际贸易体系中,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到今天,我国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对国际绿茶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结合长期以来的国际茶叶贸易实践活动来看,茶叶企业要想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就需要其在贸易活动过程中,注重对合同签订时的内容和与合同相关的各个细节进行认真研究,同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把控,从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防范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不足。

作者:陈羽佳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潘秋香.企业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法律防控[J].法制世界,2013(6):151-154.

[2]柴玮.从世界茶叶供需看中国茶业国际贸易[J].世界农业,2013(17):89-95.

[3]张兰兰.国际贸易中合同风险的防控[J].中国商贸,2014(12):185-189.

第4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 融资 风险管理 问题 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人才。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缺少了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对风险加强管理方面的人才,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了众多阻碍。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开展的对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间都是比较短的,而且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是非常少的。虽然银行在国内贸易融资领域具有很多的人才,但是因为对国际业务不了解,对于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还存在很大困难,大部分的银行内部人员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若想开展较为大型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于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确实,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对国外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过程中无法做出整体性把握,而且也使得整个市场效果并不如预期,尤其是在风险预防和防范方面更是失去了控制力。大部分的银行内部人员都无法做到保证任何一笔业务都是十分了解的,因此,银行对于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业务就变得十分盲目,最终导致融资业务失效,对银行资金安全保障也存在极大隐患。

(二)缺乏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认识。

我国商业银行开设的专门针对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是非常少的,所占比例十分小,而且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也不是十分了解。因为缺乏对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以及重视,而且大多错误地理解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并不存在任何风险,而且大部分都认为开展此项业务并不需要挪用过多的资金就能够获得收益。还有很多商业银行比较单纯地认为贸易融资其实就是融资押汇,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还有很多银行对于贸易融资当中的欺诈行为都保持着较低的晶体,总是把开展国际贸易融资当做是开展国际业务的一种手段,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不十分了解。

(三)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业务起步非常晚,导致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专门的金融律法对此做出相关的法律界定。而且我国在此方面创建于此有关的法律法规其实也是非常落后的,还有很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做法以及专业术语在国际金融法律方面并未获得认可。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无法做到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其实也是必然的。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创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为了尽可能地预防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覆盖所有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及国际结算方面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并且还应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以及防范。可以通过创建融资贷款前的较为完整的风险分析制度,而且还应该严格审查以及确定贸易融资最高授信额度,对整个过程有可能涉及到的操作风险应该加强控制。尤其是要做到贷款时候的资质审查以及管理,创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之地。还应该做好时候监督以及考核。创建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信息交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二)创建有效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体系。

创建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应该按照决策系统以及执行系统,还有监督反馈系统等不同系统方面的相互制衡这一原则,并且所有的决策者都不能做出任何违反决策程序的行为,包括所有执行者在内,应该严格限制器行为。可以通过调整银行内部机构设置,在银行内部创建贷款资质审批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主要由财会部以及信贷部,银行行长等等组成。创建这个委员会的目的在于能够根据信贷部门的意见进行初步审查,而且还应该对贷款客户所具有的资信状况以及财务状况都应该做出综合考核以及评定,对于资信不够的客户则不应该发放贷款。

(三)提升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对风险防范的能力。

加强对银行内部专门负责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应该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金融知识授课,选拔出优秀员工到境外银行开展实地操作培训。聘请高素质的金融财会人员,创建比较稳定的信贷队伍以及人才管理机制,并且应该极力做到降低人才流失。对于从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人才选拔,不仅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加应该具备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应该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识伪以及防伪的能力,做到努力防范以及化解在国际贸易当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贸易融资风险。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还有员工的政治以及业务素质等等。

三、总结

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进行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作出重点剖析,并且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专门针对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M].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3.

第5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外汇业务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12-0115-03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及范围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主体将向多层次扩展,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之相应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亦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复杂性和专业化,其潜在的风险在不断地增长和变化。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把握机遇,扩大国际贸易融资、揽收国际结算业务,最大限度地获取中间业务和融资效益的同时,又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融资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一)参与供应链各个环节,顺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二)创新信用证业务,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竞争力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出口商票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融资业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进而促进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创新电子化管理方式,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条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国有商业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国际贸易风险。

二、国有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管理比较粗放,没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规范标准、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防控体系,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以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基本形式为主,而像国际保理等较复杂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少,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不协调。借鉴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较为肤浅。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二是当出现问题后,又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采取的措施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长,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是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的比重相对较少,在机构、人才、客户方面均不占优势,以致认为与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国际贸易融资,还不如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再次,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贸易融资业务在整个信贷资产中的数量少,作用不大,从而导致银行在这其间埋下风险隐患。

(二)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涉及的风险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以预测和防范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涉及的风险有客户风险、国家风险、国外行风险、国际市场风险和内部操作风险。这些风险的管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银行相关部门之间、分支行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和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相互独立运行,缺少网络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以至于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三)国际贸易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比较集由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都倾向于将融资对象定位于大中型企业。而目前我国非国有企业即三资企业、外资企业、外贸私营企业却只能得到很少一部分的贸易融资,这与它们的迅速发展和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的现状不相适应。同时,办理融资的手续烦琐,融资条件较为苛刻。企业在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申请程序复杂、手续烦琐,相应的办理条件也有很多限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产生畏难情绪,很多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就在这种环境中给打消了。

(四)无序竞争破坏了融资业务风险管理标准

我国金融立法滞后于业务发展,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发生,法律纠纷不断。押汇业务中商业银行对货物的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进口押汇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支付等,法律暂未作出明文规定。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银行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竞相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户,对企业客户的资信调查和审查的要求越来越低,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注重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缺少对企业贸易背景和上下游资信情况的前期调查,将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有的银行降低了开证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有的甚至采取授信开证,免收保证金;有的在保证金不足且担保或抵押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对外开立远期信用证。这些做法破坏了风险管理的标准,加剧了国有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三、国有商业银行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对

为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必须探索出解决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问题的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不断提高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一)增强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意识,提高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能力

一是拓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实现现代国有商业银行功能的内在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跨境贸易和投资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家现代国有商业银行如果不能提供涵盖本外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就会在业务发展中自我设限,就不能全面、充分、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认清形势,转变经营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推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二是要调整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积极搜索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商品行情变化,提高对国际贸易市场的洞察力。三是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业务人才,建立懂产品、懂政策、懂外语、懂市场的国际贸易融资专业队伍,不断提高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二)加强协调合作,创新适应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风险控制手段

一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强协调合作,密切跟踪国际形势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风险识别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得力措施防范收汇风险,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二是调整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设置,适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运作模式,有效防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要将贸易融资业务,纳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审贷分离制度,将信贷风险和国际结算风险由信贷部、贷款审查委员会和国际业务部负责,达到在统一综合授信管理体系下的审贷分离,前后台部门各司其职,防范和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目的。三是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和其他规避风险等途径,防范和化解风险。要利用国家出口信贷政策,通过合理确定结算方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获得类似与信用证的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实现降低经营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收益水平的目标。

(三)拓展贸易融资业务,培育良好的国际贸易融资环境

一是加强合作,争取国际贸易融资新客户。在目前众多国外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的形势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与国外银行联手开拓和占领国内的外汇业务市场,争取一些在国内落户的外资项目,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展贸易融资业务。二是积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与贸易链有机结合,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务,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中的融资需求。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将传统方式与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增值”。三是提升科技支撑,完善系统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金融电子化发展战略,有选择地移植先进银行的先进技术,并开发适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的电子技术,大力发展虚拟金融电子商务,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办理国际业务,加快上收银行单证业务,建立国际结算处理、贸易融资审批的分中心,统一处理流程和标准,实现电子化集约经营和“三A”式服务。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要将传统意义上的“有形”经营场所有效地向“虚拟化”的电子商务延伸,从而进一步开拓国际业务的生存空间,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水平。

(四)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管

一是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保障和制度约束机制。要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需求,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的接轨,建立和规范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二是做好融资调查审查工作。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严格核定融资授信额度,认真审核单证,控制操作风险,把好贸易融资调查审查关,确保贸易融资业务运营安全。三是要强化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线监控功能。通过风险信息分析、利用,增强非现场监管的实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非现场监管力度,强化有效识别和管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延春.企业涉外金融实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刘妹威.如何控制国际贸易融资风险[J].现代国有商业银行,2003,(4).

[3]陈雨露.国际融资实物[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2.

[4]张军.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2).

第6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外汇风险;三要素;国际贸易;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作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在其对外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在国际范围内收付大量外汇,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货币资本的借入或贷出等,这就可能造成企业拥有大量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者是债务,而这些涉及外币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周期或者是在贸易活动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或兑换,以便结清债权债务并考核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最终利润和成果。也就是说,本币是衡量企业对外经济活动效果的共同指标,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发生的外币收付,均须在一定的时期或国际贸易周期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以便结清相关的债权债务,并衡量其国际贸易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必须直面外汇风险,其外汇风险类型也主要涉及的是交易风险,这是对企业国际贸易活动影响最大的外汇风险类型,所以,本文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分析正是围绕交易风险进行。

企业国际贸易活动中面对的外汇风险与汇率紧密相关。可以说,只要存在汇率波动,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管选择何种外币币种进行结算,都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外汇风险。自从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加大,变动频率也明显加快,而且,由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外汇汇率不存在波动。因此,外汇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长期存在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世界各国之间针对汇率的博弈也越来越频繁,各国贸易争端和摩擦也接连上演,导致外汇汇率的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汇率的走势和预测也更难以把握。面对这种格局,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观念和增强外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必将遭受巨大的汇率损失。因此,在汇率市场化环境和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幻的过程中,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十分重要,而分析和认清企业国际贸易所面对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的前提,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 外汇风险的三要素

根据外汇风险的定义,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第一,外汇风险是由于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债务,发生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或兑换而产生的。如果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都是以本币表示的,不涉及汇率,也就不会因汇率变动而带来外汇风险。第二,外汇风险是由于不同的时间点,汇率不同而导致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折算或兑换成本币后的价值发生变化。如果折算和兑换是在同一时间,或汇率不发生变动,那么就不涉及汇率变动,也不会产生外汇风险。第三,外汇风险是因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外汇风险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风险程度是不确定的,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损失只是一种可能性,即有损失的可能也有收益的可能,并非必然。

根据这种理解,外汇风险常常被认为由三个要素构成:本币、外币和时间。本币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效果的价值尺度,外币是衡量一个企业国际贸易商品价值的经济指标。本币和外币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基础要素,两者构成了外汇风险中的价值风险,没有外币和本币的兑换关系,也就没有外汇风险的存在。有了本币和外币之间的折算和兑换关系还不一定构成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的存在还必须有时间差异。时间是外汇风险存在的直接要素,构成了外汇风险中的时间风险。在确定的时间内,本币和外币存在折算比率,这种折算比例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外汇风险。时间的长短对外汇风险的大小有直接的影响:时间越长,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就越大,外汇风险就较大;反之,时间越短,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和幅度就越小,外汇风险相对就较小。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把本币、外币和时间作为外汇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并不完全恰当,或者说这三个要素并不完全相互独立,而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外汇风险的构成实质。其实,从直观地角度,可以将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分为: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头寸指的是外汇暴露头寸,是没有经过风险对冲的头寸,也称为敞口头寸;时间指的是外汇暴露时间,是头

寸暴露的时期;汇率波动指的是本币和外币的折算比例有一定的变动。

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构成了外汇风险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外汇风险也就不存在。外汇暴露头寸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基础,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面对的外汇风险,即不直接由其拥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决定,而不由其拥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决定,而是由债权债务相互对冲后的敞口头寸决定,如果经济主体的债权债务完全对冲,不存在敞口头寸,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外汇暴露头寸正相关:外汇暴露头寸越大,相同时间、汇率相同波动率下的外汇风险也越大。外汇暴露时间是外汇风险存在的前提,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拥有的外汇暴露头寸,如果没有暴露时间,如对外贸易过程实行一手交钱,一手交物,不存在外汇暴露时间,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外汇风险暴露时间也显正相关:时间越长,则在此期间汇率波动的可能性越大,相同头寸、汇率相同波动率下的外汇风险也可能越大。汇率波动是外汇风险存在的核心和关键,经济主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如果汇率是没有变化的,如处于固定汇率制度的环境下,不存在汇率波动,也就不存在外汇风险。显然,外汇风险与汇率波动也显正相关关系:汇率波动率越大,相同头寸、相同时间下的外汇风险也越大。

外汇风险的存在由头寸、时间和汇率波动这三要素决定,外汇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由这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汇风险的三要素与外汇风险表现形式的关系可由图1表示。风险暴露时间决定了外汇风险的基点,而外汇风险的大小由风险暴露头寸和汇率波动决定,同时,汇率波动又决定了外汇风险的方向:是亏损还是收益。在图1中,如果汇率表现为波动朝左边,则外汇风险的外在表现为亏损;如果汇率表现为波动朝右边,则外汇风险的外在表现为获益。

三、 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

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面对的外汇风险主要是交易风险,同样,外汇暴露头寸、外汇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也是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三要素,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与这三个要素息息相关。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是由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也就是说,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内容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汇率波动主要是由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法律文化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影响,同时还要受国际性危机的影响,总之,汇率波动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国与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因此,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方面的,也是不受企业影响的,但却对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也着重从分析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1. 经济增长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深层次因素。经济增长率差异并不直接影响汇率。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对物价、利率、利润率等经济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进而导致国家的生产、消费、投资等经济运行状况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到本币的需求,促进本币汇率发生变化。同时,经济增长率差异,也对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的提升产生差异,经济增长率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提升也要快些,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其货币币值也趋于坚挺。因此,经济增长率的差异通过对国内经济运行状况产生差异而影响到贸易和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到国际收支,进而影响外汇供求变化,最终对汇率的长期走势产生影响。

2. 利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短期因素。利率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波动的短期影响很大。一方面,利率差异对资金特别是短期资金流动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利率较高的国家,对国外金融资产的吸引力高,国外金融资产内流,汇率趋升;反之,则汇率趋降。另一方面,利率差异还通过贸易项目影响汇率:利率高的国家,不仅其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高,而且资金利用成本也高,导致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促使出口增加,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但是利率差异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如果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坚挺,就容易引起本国货币汇率高估,从而被市场投机者所利用,造成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所以,仅靠高利率维持本国货币汇率坚挺的效果是有限的。

3. 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长期因素。通货膨胀率差异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长期多方面的。一方面,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货膨胀率差异会使各国黄金价格变动程度不一,使各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的变动也不相同,从而造成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发生变动,产生汇率波动。另一方面,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差异也使各国的物价变动程度不一,各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变动也不相同,打

破了国际市场上原有的供求平衡关系,使各国的进出口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对本币和外币需求的变动,进而造成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发生变动,产生汇率波动。另外,通货膨胀率差异还通过货币价值的变动影响到实际利率的变动,从而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汇率波动。

4. 国际收支差额是影响汇率波动的直接因素。汇率波动是各国国际收支差额最直接的表现。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顺差,就会引起国外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及国外货币供应的增加,从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就会引起国内对外币的需求增加及本国货币供应的增加,进而造成该国货币汇率的下跌。

5. 外汇储备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间接因素。外汇储备差异并不直接影响汇率波动,而是对汇率波动间接产生影响。外汇储备是一国拥有的对外清偿能力,也是其对外汇市场干预能力和维持汇率稳定能力的标志。外汇储备高的国家,潜在的外汇供给能力也很高,市场对该国货币的信心也相应会增加,该国货币也会坚挺。而且,该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也很强。同时,该国政府也能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大规模地投放外汇,迅速改变外汇供求关系,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这就是说,外汇储备差异通过对外清偿能力,外汇市场干预能力和维持汇率稳定能力的差异影响到市场信心,从而改变资金流动,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

6. 法律文化差异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特别是在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方面的差异、企业和社会信用的差异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国际贸易合同的遵守,国际信用欺诈等差异,从而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未制定反信用证欺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发展中国家也从保护本国利益的角度出发,在贸易方合理全法的追收货款过程中,由于文化、法律方面的差异,主观或客观地实行法律歧视或无理拖延等保护主义政策,助长了信用欺诈者的气焰,这无疑会改变市场对其贸易的信心,从而影响到该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汇率波动。

7. 政府干预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政治因素。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也是影响汇率波动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汇率波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而这又势必波及到国内的生产、投资、价格等,所以各国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或明或暗的干预,从而影响汇率变动。政府主要是通过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汇率进行直接可间接的干预,这种干预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

8. 突发事件是影响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大地震、骚乱等全球性或地区局部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有来自政治层面的,有来自经济层面的,也有来自社会层面的;有可能是全球性的,也有可能是地区性的。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政局动荡必然引起本币贬值,引起汇率波动;如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会导致各国政府应用国家强制力,通过行政手段对涉外经济进行干预,从而给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等活动造成很大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汇率波动。

除了以上因素,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市场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企业信用因素等,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或长期、或短期对汇率波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当然,所有这些因素并不都是通过影响汇率波动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有的还通过影响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如全球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不仅通过影响汇率波动来影响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还通过影响企业国际贸易订单的签订、执行,特别是使企业国际贸易订单款项无法按预订计划进行回收,从而影响到企业国际贸易的外汇暴露头寸和外汇暴露时间,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因此,企业在规避其国际贸易外汇风险时,需要科学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具体影响,从而采取科学的防范策略。

四、 结束语

汇率波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存在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因此,企业的国际贸易必然无法避免外汇风险。因此,企业的国际贸易必须直面外汇风险,必须要科学全面地分析影响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所有因素,从而能采取科学的防范策略。本文正是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在对外汇风险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外汇风险的三要素:外汇暴露头寸、外汇暴露时间和汇率波动。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这三要素与外汇风险表现形式的关系。接下来,针对这三要素,从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差额、外汇储备、法律文化、政府干预、突发事件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影

响。希望能帮助企业认清影响其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所有因素,从而能采取科学的防范外汇风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海.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外汇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2010,(18):80-81.

2. 张云,刘骏民.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与风险应对探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65-70.

3. 郭树华,王旭,吴松谚.人民币“汇改”、汇率风险与利率关系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3):182-186.

第7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际贸易;物流;创新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物流,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也是相互促进发展的。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我国国际物流已经初具规模。虽然不能与发达国家跨国大型物流企业相比,但是在世界物流业中取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物流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找出物流风险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国际贸易物流的创新来做好物流的风险管理,这些都是当今国际物流企业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国家对国际贸易物流部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

1、经济风险下的国际贸易物流现状

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由于很多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经济危机过后,西方国家吸取了经济危机的教训,建立起了绿色经济贸易物流机制,以此来强化其自身的物流行业发展。这种机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使我国贸易商品很难打入西方市场中去,严重影响着我国贸易商品的运作能力和增加了我国资本投资的难度。西方国家对其国际贸易物流的保护政策严重阻止了我国贸易商品和服务进入西方市场的能力,同时也使我国国际贸易物流造成了严重的阻塞,让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产生了很大的风险。

2、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风险

国际物流的中转安全和成本对国际贸易的成功进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物流成本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越高造成的国际贸易风险就越高,关系着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是否能够盈利。目前,根据我国的数据显示,我国一般工业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成本占到商品价格的一半,而蔬菜、水果等产品更高占到价格的70%;而国外的发达国家的物流占到比例约为8%。国际贸易中物流作为国际贸易中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降低其成本运营来增强国际贸易的竞争力。物流成本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受到这个风险的影响更大,所以迫切的需求解决方法。

3、与其他国家合作造成的风险

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加入wto后,我国与多个国家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国际中还有部门国家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商品和国际贸易物流非常抵制,甚至有些贸易商品在其他国家得不到很好的流通,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产生严重的资金风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目前国际商品均资金涨浮率较高,而国内目前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又远远低于国际经济中的标准水平,因此就造成了我国商品贸易进出品经济收益资金相差较大的情况,使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经营中存在很大的风险。

4、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的支持对于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虽然我国目前是国际第一大贸易国,但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力度远远跟不上有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力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主持国际贸易物理的发展,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使我国贸易物流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眼神,也是代表着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但是,我国现在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健全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物流存在着很多地方性政法的问题,使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长期处于一个恶性的政策环境中,造成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十分艰难。

二、在风险管理下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创新措施

1、建立完善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目标及任务

要想提高我国国际贸易风险管理能力,就要建立完善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目标及任务。我们要强化风险管理的能力就必须对国际贸易中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顺利发展。另外,建立风险管理目标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国际贸易往来活动中形形的风险因素。我们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1)要健全的完善国际贸易物流对外贸易往来活动中的风险制度管理和体制的创新改革。(2)控制国际贸易物流的风险,让其止步于萌芽。(3)加强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处理能力,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2、加速对第三方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物流的风险防范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很多企业由于缺少高素质和专业的物流人才,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物流环境。要积极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网络化、专业化的特点,来应对和解决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物流风险。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在职物流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想办法留住高级物流人才。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管理队伍对国际贸易物流的风险防范有着重大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

3、提高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识别能力

提高国际贸易风险识别能力是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中最为基础的保证,也是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国际贸易物流风险管理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哪个环节中会出现风险问题和对所识别出来的风险问题进行属性的定位。总之,提高对国际贸易风险的识别能力可以为国际贸易中所需面临的风险因素及发生该风险时对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害程度进行判断与识别,从而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中风险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物流风险因素非常多,只有不断加强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对风险管理加以防范,把风险带来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我们要先对国际贸易中的物流风险做出准确的定位分析,并快速的寻找风险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结合我国目前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出有效合理的防范风险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效率,保证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稳步发展。

作者:王欢 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莹.基于物流保险发展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13,(8)105-106.

[2]戴小芳.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8,(1):60.

[3]戴小芳.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J].科技与管理,2008(01)

[4]侯方淼.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J].财经科学,2008.

第8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生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是导致国际贸易融资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业务发展的粗放增长、银行内控制度失效、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其中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粗放增长指的就是在实践中银行开展业务时更多的是关注国际结算量和贸易融资的业务量,导致了部分银行为了完成指标不顾风险,业务量不断增长,但风险也在不断扩大;银行内控制度的失效使得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活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部分业务员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业务活动,更是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银行国际贸易业务组织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主要指的是当前部分商业银行仍旧处于审贷不分离的状态,由国际业务部单个部门来承担信贷风险控制和业务拓展等责任,没有将国际贸易融资纳入全行统一信贷管理中,对客户没有实施科学的风险评估、无定期的信贷资金跟踪管理和风险分析。

(二)国际贸易融资活动风险日趋严重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生风险一方面是银行自身的相关建设不够完善,另一方也是国际贸易融资行业风险日趋严重造成的,如企业的信用意识较差、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诈骗活动猖獗等都变相的加大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在实践中,有些融资企业并没有制定还款规划,对融资款项长期占用,有的企业认为商业银行和企业同属国家所有,不存在还款问题,逾期贸易融资居高不下等;也有部分国际贸易融资企业对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驾驭能力较差,企业一直处于亏损或者微利润边缘,导致企业还款能力不足;再加上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我国进出口企业扩大对外贸易额的热情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指标上的压力来骗取银行贸易融资例如国外客户采用假信用证、假单据欺骗银行来获取贸易融资款项等。

(三)国家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保护不健全

当前我国法律虽然对国际贸易融资有所规定,如《票据法》中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金融票据做出了相关规定等,但是仔细分析当前我国的法律条文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散落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此外,即使部分法律条文和细则涉及到了票据、货物货权质押、保证担保等问题,但是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法律界定如押汇业务中押汇行对单据和货物的权利如何、进口业务中信托收据的有效性等,都找不到相应的法律解释,由此可见相关法律制度的确实也是导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加大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加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一)优化制度建设,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属于制度化单位,所有工作流程、环节和手续都有着严格的规则制度约束,因此优化制度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能力。对此一方面银行要根据企业的风险水平选择性实施交易风险管理制度。即对每一笔贸易融资款项的支出、资金回笼、货物赊销流转等进行全程监督,通过对借款人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将融资款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行,以此保证商品变现后能及时偿还贸易融资;另一方面也要贯彻落实流程管控。例如通过岗位制衡制度来落实各个岗位在融资用途、信贷管理、资金流转等方面的监管职责,实现信息共享和相互制约。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策略即以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来降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抑制策略即在授信客户风险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提前采取措施抑制风险的恶化;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转嫁策略即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通过担保和其它金融交易的方式转移给第三者等手段来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加强对融资企业和产品的风险分析

加强对融资企业和产品的风险分析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国际贸易风险防范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严格的审查进出口双方贸易的真实性。当前国际市场上诈骗活动的日趋猖獗是导致贸易融资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在进行贸易融资时银行需要严格的审查进出口双方贸易的真实性,例如审查商品合同编号和签订日期、运输方式、起运港和到货港、近期内的进出口量等;其次是做好客户的资信审核工作。一方面对于信用较好的老客户银行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客户信用档案,以确定其信用水准,另一方面对于银行首次接触的客户应当严格审查该客户在其它银行的业务状况记录,防止客户套取融资;最后是认真分析进出口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进出口企业普遍具有融资大、应收账款大、存货大、费用大、汇率影响大、自身资产小、偿债能力小等特点,使得进出口企业还款能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贸易融资之前需要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仔细的分析,在确定企业无财务风险或者财务风险较小的情况下进行贸易融资。

(三)完善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保护

对此一方面积极呼吁并争取立法部门尽早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对于我国当前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条文散落各个相关法律中的现状要促使相关人员尽早对其进行整合,以此来保证国际贸易融资有法可依。此外,也要明确现行法律中对金融票据、保证担保等权利义务的规定;另一方面鉴于国内法律和国际法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银行也要深入的分析研究国际惯例和国内法律之间的异同,避免因法律冲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全球贸易融资市场是一个巨大且在不断成长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情况下进出口企业愈发关注商业银行能否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融资服务,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相信随着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相信未来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利润点。

参考文献

[1]张欣欣.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D].苏州大学.2014.09.

[2]刘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管理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3.04.

[3]陈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问题及风险防范[J].黑龙江科学.2014.09.

第9篇: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0前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的发展,加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业的竞争,国际贸易融资因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重点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是银行和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环境下,更应树立起融资风险意识,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帮助我国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实现稳定外需的目标。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据管理公司,不仅打破了厂商、物流公司、银行独自参与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真正为进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有效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2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因为随着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减少,客户对托收、货到付款、赊销等应收账款的融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银行应抓住这一机遇,创新业务,增加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便利。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尝试。例如荷兰银行开发研究出MaxTrad技术,通过Max-Trad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它被评为最佳网上贸易服务提供者。

2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为我国银行业和企业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方式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

2.1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就以福费廷为例,这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国各银行对该项业务开发力度不够,很难满足企业需要。而且我国银行的融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雄厚,国际竞争能力强,业务发展稳定。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设定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贷款的条件,从而缩小速效的范围,限制了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2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银行和企业的服务质量、融资产品的创新以及融资风险的管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3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融资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3.1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金融危机使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加大了国际信用风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融资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密切跟踪国际形势的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国别风险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防范收汇风险进一步扩大,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

3.2创新贸易融资方式。降低贸易融资风险

如今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大多数企业的出口贸易不景气,贸易融资需求放缓,银行业务量下降。另外,伴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当前贸易融资方式、业务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因此,我国必须认真面对,重视融资风险,积极借鉴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专业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的设计,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务,不断扩大保付、福费廷等新业务的覆盖面,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进出口企业度过金融危机,也拓展了自身业务量,促进了贸易融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贸易融资风险,推动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3.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

国际贸易融资属高风险业务,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做好贸易融资贷中的审核,把握好贷中的决策和管理,细化业务风险审核,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必要时可派人跟单操作。因为国际贸易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业务,只要有一点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所以要依据贷前的调查结果,加强监管,进行事后跟踪,以及时做出融资决策,降低风险。

3.4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现有的相关立法的研究,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通过有关途径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轨,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5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的知识、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能满足这一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急需一大批既懂国际惯例,又懂操作技术和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银行和企业务必安排好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融资风险的意识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并且要明确权力与责任,贯彻落实到位,促使员工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工作之中。另外,银行和企业也可通过引进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全面提高贸易融资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员工的识伪和防伪能力,增强融资的风险防范能力。

3.6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高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我们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这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许多银行通过大力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直联等方法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单证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单证业务处理的效率,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中的余额变动及重要讯息,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及时规避融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