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第1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6-0004-06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有关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这一问题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现有研究从流动儿童与家长的关系、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绩、城市融入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当然,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目前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周浩通过比较公办学校和打工者子弟学校城市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差异,建议了更适合流动儿童的就学途径[1];梁晓燕、章竞思从人格健康发展的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流动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再如,其他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社交焦虑”;“有两成学生存在与孤独有关的事实,有一成多的学生有孤独的体验”;学生在“幸福与满足感”与“躯体外貌与属性”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极的自我评价[3]。如果从孤独感来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远高于本地儿童;而且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所体会到的孤独感更为强烈[4]。虽然已有学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过研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群体与其他流动群体一样,群体成员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在迁入地居住时间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内部替换性。因此,我们还需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给予持续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利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的数据,描述性分析本次调查中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分析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本次调查中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之间的差异,并对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从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该研究,掌握了解流动儿童身心发展状况,为进一步解决流动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同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对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还是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调查中用到的与本研究相关的量表包括两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5]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6]。这两个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5,分半信度为0.88,CFI=0.97;《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ronbach a系数为0.9007,分半信度为0.91,CFI=0.928。

(二)数据采集

自2011年7月以来,作者在甘肃省开展了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流动儿童集中的初中、小学;城乡接合部初中、小学;城区初中、小学;民办中小学等四类学校。

1. 抽样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就学的整体状况,在甘肃省14个市州的87个市县区根据流动儿童的分布,确定了抽样学校和抽样数量。

2. 调查过程

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主要是中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量表的填答。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学生问卷的小学部分年龄范围为四至六年级,研究人员在问卷发完后,给小学生们念题,但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以避免学生被诱导而无法表达他们的真实意愿;初中问卷由班主任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要求填答问卷。

3. 问卷发放和回收统计

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850份,回收有效量表817份,有效率为96.12%;向抽样流动儿童发放《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量表681份,有效率为97.29%。为了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在向流动儿童发放评定量表的同时,又在同一城区向数量基本相等的非流动人口小学生,发放了《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率为89.57%;向非流动人口初中生发放了《初中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8份,有效率为89.71%,作为对照组。

三、调查结果

由于省内义务教育学校大多是初中和小W分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调查结果将按小学和初中两个方面分别呈现,最后对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

(一)小学流动儿童调查结果

1. 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信水平上的得分最高,依次是情感状态、人格特质、认知水平、社交方式、外在表现、习惯表现和应付方式。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越不好,在这几个维度中,被试的自信水平最低。

2. 小学流动人口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小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性别、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t=5.30,p

(2)年级差异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6.31,p

3. 小学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和非流动儿童小学生有显著差异,从均值和标准差比较看,在情感状态维度流动儿童小学生的均值高于非流动儿童小学生,说明流动儿童小学生的情感状态问题比非流动儿童较为严重。

从流动儿童小学生在情感状态维度中的10个题项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他们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一人独处时恐慌害怕”,占47.0%;其次是“不敢独自出家门 ”,占27.4%;第三是“遇到一点小事也担忧”,占24.1%;第四是“受到重大刺激不激动、不流泪”,占22.03%。而“害怕上学,多方逃避”的流动儿童小学生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从这点看,流动儿童小学生从其内心讲还是想上学的并非从小就厌学。

(二)初中流动儿童调查结果统计

1.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从表4可以看出,被试在10个维度上得分的高低依次为:强迫因子、情绪不稳定因子、学习压力感因子、焦虑因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因子、适应不良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抑郁因子、心理不平衡因子。从每个因子得分的平均分可以看出,被试的心理比较健康,但存在着一定的强迫倾向和情绪不稳定倾向。

2. 初中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同样,上述分析只能了解初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没有更具体的比较,还不足以了解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类型、地域、年级、生源地、是否农民工、性别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学校类型、性别以及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不同类型学校在整个量表以及每个因子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8.12,p

首先,在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学习适应不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等因子上,民办中小学(既有小学部分又有中学部分)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高的得分,且有显著差异(p

其次,从强迫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强迫因子上的差异显著,F=2.66,p

再次,从情绪不稳定因子的统计结果来看,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情绪不稳定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p

最后,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在适应不良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5.52,p

(2)不同年级学生在整个量表得分上的差异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整个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7.46,p

3. 初中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流动儿童初中生和非流动儿童初中生在心理健康量表的学习压力维度有显著性差异,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均值和标准差都低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说明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大。那么,具体是哪几个方面造成了非流动儿童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呢?为了进一步寻找差异,对学习压力维度的各题项再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非流动儿童在“我讨厌做作业”“我讨厌上学”和“我讨厌考试”三个方面比流动儿童初中生更为突出,流动儿童在学习方面没有非流动儿童压力大。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非流动儿童更加期望在学业成绩上有很大进步,以便将来上好大学,而流动儿童的这种愿望则弱一些,换句话说,“只想学点知识,有一口饭吃”的学生多一些。

四、结论及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对于小学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情感状态维度,同时小学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情感状态和人格特质这三个维度得分要比其他维度更高。这说明,小学流动儿童表现出自信不足、情绪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较多。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男生;六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

对于初中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同样差于非流动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强迫因子和情绪不稳定因子。这说明,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强迫倾向以及情绪不稳定问题。进一步来看,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民办学校的初中流动儿童有更多的问题;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二、三年级。

(二)分析与讨论

对于上述结果,由于性别和年级间的差异与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身心状况以及学业压力有关,此处不再赘述。笔者主要就流动儿童的自信水平与情绪不稳定、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民办学校的问题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流动儿童自信与情绪不稳定

流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自己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有钱、好看;也不如城里的孩子学习好;他们低人一等,这些负面评价同时也会引发更多的情绪问题。尽管这一问题也与亲子互动、教养方式等也有很重要的关系[7],但对于流动儿童来讲,其根源更多地要归结为社会不公的影响。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父母在城里所受的不公待遇,能够感受到部分同学、教师对他们的歧视,甚至于同为流动儿童的孩子的歧视[8]。因此,父母的关怀在此不足以改善孩子们的自卑与消极情绪,更需要的是全社会对于流动儿童的关注,尤其是作为直接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如何公平对待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如何引导其他儿童平等对待流动儿童,如何针对流动儿童进行引导,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2. 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差异

在此次调查中,很不幸但也可以预料地还是看到了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近年来为了促进流动儿童的受教育公平,国家做了很多努力:从户籍制度的改革到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各种身份限制[9]以及不合理收费[10]的取消,实现了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再进一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机制上,从流动儿童和城市学生的混合编班[11]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从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到各种帮扶救助的开展,增强了流动儿童的教育质量和城市融合[12]。然而,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孩子们身在城市,心却很难融入。“三位一体”[13]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何操作、城市教师观念如何转变、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如何开展[14-15]、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如何改善?这些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 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外,还发现了不同类型学校的差异很值得重视,本次调查的学校类型包括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差异却显示在民办学校上。假如差异显示在城区学校或农民工子女集中学校,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流动儿童感受到更多或较少的不平等对待,但民办流动儿童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一个方面体现出许多民办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薄弱和忽视,没有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多数民办学校也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整体上低于公办学校的问题,特别是对流动儿童的辅导和管理显得不够深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民办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公办类型的学校。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投入、营造环境,科学建立流动儿童就学和生活的救助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政策,不再收取借读费,学校的教育成本费用大幅度增加,城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经费支出压力增大,特别是城市学校外来流动儿童逐年增加,筹措办学经费的困难越来越大、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研究人员在走访每所学校时都有似的反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和省级政府应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资金,对接受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其结构应考虑征地费、建设费、教材费、课桌费、电教费、教师人员经费等总和所需;

(2)地(市)级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改善接收流动儿童入学数较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3)在确保办学经费落实的前提下,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扶持贫困流动儿童就学的“绿色通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从机制保障上切实减轻流动儿童就学负担。

2. 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进一步加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流动儿童的经济条件、住房条件较差,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特别是流动儿童在语言、生活习惯、日常消费、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与城区学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甚至被城里学生讥笑和孤立。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学习,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和全体学科教师要更加认真负责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流动儿童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并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城市新环境,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

3. 强化培训、整合资源,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目前,在流动儿童集中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对这些学校的校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辅导(咨询)人员、班主任(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骨干教师和全体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各种心理辅导和咨询技巧的专门培训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从长远来说,这些培训必须纳入当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门化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并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流动儿童常规管理和教学当中。

4. 积极动员、形成合力,协调统筹家校两大衔接互通资源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美国学者詹母斯・科尔曼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比学校环境更为重要。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沟通,各学校应把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长远计划,形成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联系制度,切实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家庭辅导和教育能力,做到家校互通信息、无缝对接,切实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指导,让广大家长和监护人切实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为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建立坚实的教育资源保障。

[基金项目]甘肃省2011年度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48-54.

[2]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58-59.

[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 52-53.

[4]肖娟.武汉市洪山区民工子女自卑心理调查报告[R].中国乡村研究,2006.

[5]张雅明,王永丽,曾盼盼等.《小学心理健康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78-280

[6]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7]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8]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34(2):66-75.

[9]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 ,17(1):4-6.

[10]继权.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4(3):2-11.

[11]贺慧.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受损问题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 (11):1-4.

[12]沈百福.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2 (9):14-16.

[13]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 ,6:27-31.

[14]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3):94-103.

第2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651-03

Mental Health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Different Types in Rural Hanchuan/WANG Shu-ming, DENG De-hong, ZHOU Zhao-hong, et al. Hanchu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nchuan(431600), Hube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ents on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countryside,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mental health. Methods B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2 548 students were chosen from 6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Hanchuan.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CL-90. Results For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were remarkably different among the parent migrant-work types. For the factors of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phobic anxiety, paranoid ideation and psychoticism,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scored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parents at home. For the factors of anxiety and hostility and psychoticism, the scor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mother at home scored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For the factors of anxiety and hostility, the scores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father at home were remarkably lower than those without parents at home. Conclusion Parents working outside will do harm to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f one of parents at home as foster parents (especially mothers), it is benefit to left-behi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Mental health;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Rural population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6~16岁儿童。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留守儿童可以分为2种类型: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1]。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湖北省作为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其留守儿童数量占全国总数的近6%。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一方面要寻求个体的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2]。这时的个体面临较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青少年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青少年更为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研究表明[3],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发展需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抽取湖北省汉川市2个镇和1个乡,在选取的乡镇中抽取小学和中学各1所,调查五~九年级的所有在校学生。选取的中小学校分别是城隍镇农利小学、城隍镇中学、庙头镇平章小学、庙头镇中学、湾潭乡湾潭小学、湾潭乡湾潭中学。发放问卷2 599份,收回有效问卷2 548份,其中留守儿童1 284名,非留守儿童1 264名。将留守儿童分为3种类型: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者627人;父亲外出打工,与母亲一起生活者484人;母亲在外打工,与父亲一起生活者153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4]”对被试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其父母及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由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0~4),分数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1.2.2 调查程序 研究主试均由具有施测经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人员担任。在施测之前,对所有主试进行指导语、问卷内容以及施测注意事项的培训。在具体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班由1名主试负责,当场收回问卷。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LSD法进行两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不同打工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按父母不同外出打工情况,将留守儿童分为3组,他们之间在焦虑和敌对2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仅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9项因子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量表得分与非留守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仅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SCL-90 9项因子得分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与非留守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和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的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留守儿童烦心事的倾诉方式 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倾诉方式和对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05,P

3 讨论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产生极重要的影响,留守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了家庭“后盾”,如果孩子有了委屈需要父母的关心、疏导、帮助和指导时,却不能及时倾诉,会觉得内心很难受、烦闷、脾气暴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危害。

父母有一方在家比双方均外出打工要好,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指标间也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有:父母一方可以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管教。另一方面与儿童沟通容易,也愿意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听取儿童的烦恼。其他研究也证实[5],父母双方外出家庭的家庭功能显著低于单亲外出的家庭,即留守儿童与寄养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显著低于与自己父母组成的家庭。哪怕只有父母一方在家,亲密度和适应性也显著高于隔代抚养。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亲均外出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遇到困难时因缺少帮助,极易产生心理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恐怖、偏执等心理问题,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似[6-7]。这类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会出现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以及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性格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严重、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倾向。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还可能表现为内向、抑郁、敏感,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负面的评价时,则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因缺乏自信心而回避有竞争评比成分的活动;对别人的批评十分敏感,只要别人话语稍重,就会引起他们的极端、过激行为。

有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8-9]。调查显示,母亲的心理支持能降低儿童精神性指征。在中国“严父慈母”的传统教育下,母亲支持更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父母外出所造成的亲情缺失,更容易消除留守青少年的焦虑和敌对感。Grotevant等认为[10],母亲比父亲更主动,母亲多是交谈的发起者,母亲比父亲更能接受孩子的观点。相反,父亲更喜欢下断语,不愿意倾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不试图去理解孩子,也不愿意与子女谈论情感和个人问题。建议在条件允许时,外出打工的家庭应尽可能让母亲留在家中抚育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正常发育。

留守儿童更倾向于把情感寄托在身边的朋友身上,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最需要情感的照顾而又得不到照顾时,年幼无知的他们往往容易被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11]。高亚兵[12]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较少与祖辈倾诉,本调查中也呈现类似现象,分析原因有:祖辈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祖辈文化程度较低,沟通交流方法不正确,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不愿倾听儿童的烦恼。研究中还发现,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选老师为倾诉对象的人数都较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信任感还有待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这与农村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有关,建议政府增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中小学校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

4 参考文献

[1] 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17.

[2] 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65-72.

[3] GROTEVANT HD, COOPER CR. Individuation in family relationships: A perspective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and role-taking skill in adolescence. Human Dev,1986,29(2):82-100.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4.

[5] 梁静,赵玉芳,谭力.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 28(7):631-633.

[6]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7] 范方.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8] 文,张文新,纪林芹,等.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277-279.

[9] 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36-42.

[10]GROTEVANT HD, COOPER CR. The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role taking//DAMON W,EISENBERG 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Detroit:Detroit free press,1983:47-58.

[11]吴泽华,曹伟华,喻洁.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9):260-261.

第3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于是,其在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上易出现偏差,因此,特殊坏境下成长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堪忧。留守儿童的存在不应是时展的产物,更不应是家长外出务工所产生的牺牲品,然而,无论是从生活状况还是从心理状态上,这一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77.5万,其中儿童人口130.39万人。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据调查,全市0~15岁儿童98.96万人,农村儿童73.43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6.41万人,占0~15岁儿童的27.38%,占农村儿童的35.97%。两乡镇是留守儿童高比例区。

1研究过程

1.1研究方式:两岔河乡多山区,居民居住地散乱,多分散分布于各个山脚与山腰,采用走访山区调研的方式,为期7天;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共采集有关留守儿童有效调查报告405份。

1.2研究对象:两岔河乡山区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大圩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35人。

2数据结果

2.1监护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

2.2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与双亲联系较少,明显缺乏亲情沟通,感到孤僻、烦恼、无助等问题严重,详见表2、表3、表4。

2.3在调查中还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不佳,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详见表5:

3分析

3.1三种监护类型下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1单亲监护型家庭的留守儿童主要是存在因长期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性所带来的性格偏向。母亲的存在,在家庭生活方式中是无可估量的重要,缺乏母爱的儿童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而父亲,则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往的机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3.1.2三类调查对象中的留守儿童多是跟随祖父母一同生活。因为其父母认为,祖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血缘关系等能使孩子在情感和精神上有所依托,减少了寄养在他人家中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此类型的监护人员多半是老人,有些年迈的老人还要照顾不止一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大约八成的老人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还有少数老人家行动也不是很方便,同时,因为身处山区,生了病也难以下山治疗,于是如咳嗽等小病便也演化成了沉疴,照顾起孩子来便更是吃力。同时,在教育方面,祖辈与孙辈年龄平均相差在40岁以上,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再加之祖辈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根本不能给予帮助,在成长与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孩子们也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缺乏正确的交友引导,同时心理调适能力差,道德意志薄弱。

3.1.3对于“亲朋监护型”,亲戚对所托管的留守儿童不敢严词管教。毕竟并非亲生,于是便对孩子过问的少之又少,只顾孩子吃穿,任孩子自由发展,只求到时能把一个完整的人交给留守孩子的父母便万事大吉。假若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此后便更加不愿意听从管教、愈发的叛逆等情绪化现象。

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3.2建议:扮演好父母、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的角色。

3.2.1引导外出务工的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加联系频率尽量做到每日联系,假期接孩子一同生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2.2尽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行培养教育,若客观条件不允许则应寻找合适的临时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临时监护人,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要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正确的引导。监护人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素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3.2.3社会及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营造好的校园氛围。学校应杜绝社会青年在学校的不良影响,避免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人为伤害。此外,学校更应积极展开课外活动、鼓励团体协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力量,摒弃自我封闭心理带来的自卑、虚荣、消极等不良心理状态。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早发现其心理问题并与监护人沟通。社会各界应普及和完善“家长学校”,定期调查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而又固执的对现实的抵抗。对于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探讨和关注,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守正,李友忠.留守儿童问题及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131-132.

第4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显示,不少教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了解;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也使部分教师不能坚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对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养成带来负影响;还有的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专业教师缺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明显。调研中把学习排在第一位的学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仅占31.1%、18.3%,充分说明分数至上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已造成较大冲击。再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漠视公德等不良现象,以及网吧、游戏厅泛滥、网络和媒体信息庞杂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改变家庭文明习惯教育薄弱的现状。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的意义与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衔接,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巨大,不可替代。建议宣传部门制作一些倡导家长讲文明、重礼仪的公益广告,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示范。家长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既关心学习,更重视品德和心理,创造包容、信任、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全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着眼未来,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徐州中小学生实际,组织编写、推广使用行为习惯养成通用读本,努力解决现有教材说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扩大传统文化名篇诵读活动范围,从部分学校向更多学校拓展;推动各中小学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孝敬父母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改革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标准的严肃处理,对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老师予以重奖。各中小学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主动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议每所中小学校尽快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

第5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第6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91-03

0 引言

最近20多年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广东省就有留守儿童95.0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料,对儿童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往往会引发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1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目前中国有近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其中八成以上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或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亲戚代为抚养的“寄人篱下”的日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1数量众多仅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总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按照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农村不会少于千万。据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在江苏、甘肃、河北、河南、湖北等省进行的农村留守儿童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总样本数的47.7%,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农村适龄儿童的一半。

1.2教育缺失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是上代监护或隔代监护的模式。监护人限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原因,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辅导,只能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的衣食住行和人身安全等物质的方面。加上留守儿童本身就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等原因,于是渐渐地,由于缺乏了学习上的帮助和监督,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厌倦的态度,把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上,从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3心理偏差处在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出现消极情绪。留守儿童家庭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鼓励和引导,情感交流和情绪释放途径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性格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得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同时部分家庭出于对孩子的歉疚,物质上过度溺爱孩子,也助长了孩子消极性格的形成。

另外,在留守儿童道德观和是非观的形成阶段,由于父母长辈的教育缺失、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学校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心理抵抗能力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染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在历年的刑事犯罪中,留守儿童也占到相当的比例。研究调查表明,留守儿童群体出现道德全面滑坡的情况,这种趋势将对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1.4安全问题严峻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引导不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低层次的物质生活,父母的缺位以及与监护人沟通的欠缺,使得未成年人容易在同龄人中寻找情感依托和安全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被不良团体所引诱,走上歧路。

2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和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且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大量农民因无法从农业所得维持家庭生计而被迫离开自己的田地、家乡而进城务工。但就此所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又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政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办法上,不能只专注于经济方面,要考虑从各个角度着眼,结合当地社会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家庭与留守儿童家庭三个方面制订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2.1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2.1.1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首先,要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给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城市居民待遇,使其在收税、社会保障,特别是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并确保留守儿童跟随父母到达城市后有学上,上好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其次,要将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部分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的问题。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机制,确保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落实,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社会政策环境,确保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孩子留在家乡的后顾之忧。

2.1.2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责任心、妇联的爱心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必须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应权责相称,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行动一致统筹实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在当前,已经形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一网络有国家、群体和个人。涵盖司法、妇联、教育、工商、文化、物价、公安、民政等,这些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需要政府来进行协调,从而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综合治理的目的。

2.1.3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政府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应争取对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舆论支持。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代中国农村“流动中的希望工程”,只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才有可能全面推动并落到实处。各级政府有关领导机关应将留守儿童的规模、学习生活状况、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的先进事迹、奋发图强的留守儿童典型事例等

等.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加以宣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的认识,使人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关心、重视、一视同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的认识,使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为其子女接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出钱出力、尽心尽力。

②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农村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非留守儿童”也可能发生,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诸多措施也适用于“非留守儿童”,我们建议以“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蓝图,整合“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及农村建设中的诸多资源,对农村教育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与部署。

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通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来全面把握“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用于农村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可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分类,针对问题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分布情况及表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要做到分类实施和重点突出,需要通过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和统计调查。

④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经费。经费不足是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建议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专项资金,可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方式,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就医、就学和生活条件。同时对基层开展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试点和科研工作给予资助,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⑤发展社区教育,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和相关法律的宣传。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家长的辅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子女监护的责任意识,并帮助发展他们的远程监护能力(如对子女学习、生活指导及与子女的沟通技能等),这需要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积极发展针对外出打工父母的社区教育和援助中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人、尤其是家长应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益。

2.2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非正常状态”中,容易导致思维方式、感知觉和意志品质改变而丧失自身控制感,构成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作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2.2.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抓住短暂的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对留守儿童自身来说,他们缺少爱和关注,因此殷切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他们多一份关心、爱护和照顾;对他们的偏激行为给予理解、宽容和耐心教导,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失去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留守儿童因缺少关爱,多少有些自卑,教师关心留守儿童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要用真心换取他们的信心。减少留守儿童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建立起家校合作的制度,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2.2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内向、自卑、敏感、性格脆弱的特点,我们应该举办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办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填补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是他们生活中美好充实的一部分。这些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为弥补对孩子情感的亏欠,经常往家里寄钱,而孩子对金钱的自理能力不强,再加上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婶的娇宠溺爱,便养成一种乱花钱,甚至逃学、自暴自弃的恶习,形成自私、孤僻、暴躁、蛮横的性格。我们应该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到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父母在外务工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2.2.3学校应改善教育机制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全体教师参与的校内教育机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组建留守儿童俱乐部、参加各种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办好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快乐的生活。要实行“亲情式”管理,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状况,帮助他们纠正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偏差,经常与教师交流互动,指导留守儿童每月定期以电话、见面、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母亲般的关爱,并做到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班级和任课教师情况,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情况,解决困难。

2.2.4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2.2.5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与教师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再加上脾气暴躁,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和同学大打出手,甚至干出违法的事情,严重威胁着其他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来保障自身权益。

2.2.6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此外还应包括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父母的基本情况。以便校方能随时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在发现不良表现时多方面进行及时教育。另外,还可以组建“帮扶”队伍。为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保障,需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一支“帮扶”队伍。这里的帮扶

不仅包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还包括成绩好、思想品德好、热心助人的同学以及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帮扶的内容不仅仅限于学习,还可以是经济支持、心灵关怀、精神慰藉、情感交流等等。

2.3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①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等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家乡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③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④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2.4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仅凭政府或学校或社区单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的,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村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同时,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种文化对孩子均有影响,要使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建立一个相互依托、优势互补的系统,才能发挥全面、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往往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比如修建留守儿童之家之类的福利机构。

3 结论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化程度加深,青壮年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家庭问题中的一个部分。经过调研,笔者对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建议:首先,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包括打破户籍束缚,建立和健全关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相关政策法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积极采取各种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措施等等。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主要教育机构的作用。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积极创造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的机会;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改善教育机制,在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同时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组建帮扶队伍。最后,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并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的合作网络。

参考文献:

[1]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M].现代教育论丛。2010(1):77-86

第7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广西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实证研究

一、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数据

广西毗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广东等地务工,广西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且数量庞大。广西区妇联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广西留守儿童数达181.02万人,2010年比2007年增加17.01万人,3年间增长了10.37%。另181.02万人留守儿童中,男生863773人,占总数48%,女生946514人,占总数52%。据广西妇儿工委提供的数据,2011年底,全区中小学校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141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2.5%,其中小学生约93万人,初中生约48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初中学生基本上寄宿学校,小学中有14万人上寄宿制学校。

二、广西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特征

(一)数量较大,比例偏高。据广西教育厅2007年数据,2007年共有留守儿童1538770人,占在校生的23.9%。其中小学留守儿童1100129人,占小学在校生25.02%;初中留守儿童438641人,占初中在校生的21.48%。以玉林市为例,平均一百个孩子中就有39个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二)分布情况

1.从分布地域来看,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毗邻广东省的市留守儿童比较多。如,玉林市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比例达39.1%,梧州市占26.98%。二是边远贫困的地方留守儿童比较多。如,大新县留守儿童比率较高的乡镇有:福隆乡(小学68.1%,初中67.9%)、五山乡(小学57.4%,初中64.9%)、昌明乡(小学64%,初中53.3%)、龙门乡(小学48%,初中32.3%)、全茗镇(小学44.7%,初中40.8%)。由于这些地方经济较落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相应的留守儿童也就多。

2.从分布的学校来看,主要分布在乡镇中小学,有的占在校生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如,大新县昌明中学占59.12%、昌明小学占64%,田阳县五村初中占61.61%、桥业中心校占51.94%。城区学校也有,但占比例较小。

3.从留守儿童分布的年龄段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占在校生的比例基本均衡,小学相对多一点。

一是从2010年广西区妇联调查数据看,在181.02万留守儿童中, 0―5岁有414742人,占总数23%,0―14岁有985011人,占总数54%,0―18岁有410534人,占总数23%。

二是梧州市的2011年调查数据看,也说明了年龄小的留守儿童占比大的特征。本调查共获得394份有效样本,0-6岁87人,占样本量的22.08%;7-12岁147人,占样本量的37.31%;13-16岁105人,占样本量的26.65%;16-18岁55人,占样本量的13.96%。其中男性占50.66%,女49.34%。

(三)外出形式: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高

2007年广西教育厅数据按留守儿童的类别分,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496220人,占32.25%;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236359人,占15.36%;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740611人,占48.13%。

(四)监管形式: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比例较高

广西教育厅2007年统计数据表示,这些留守儿童中,在学校寄宿的有374262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5%,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达39605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2.599%。在有人监管的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的467158人,占比例29.3%,隔代监护的613720人,占比例52.4%,亲属监护的234288人,占比例16.1%。广西区教育厅2007年调查的数据按留守儿童的托管情况分,单亲监护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422008人,占27.8%;隔代托管的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556647人,占36.67%;亲属托管的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有174526人,占11.5%;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371783人,占24.5%。在留守儿童中,由单亲监护的有1684人,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托管的有2857人,由亲属托管的有507人,在学校寄宿的有2039人。另据梧州市2011年调查数据说明,留守儿童的父或母外出打工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父亲占8.12%,母亲占57.47%,祖父母占27.27%,外祖父母占7.14%;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外出打工时,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祖父母占70.05%,外祖父母占15.74%,亲戚占6.60%,其他寄养监护占0.51%,独立生活占3.55%,在校寄宿占3.55%。

(五)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据2011年梧州市调查数据,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文盲占3.32%,粗识字占6.98%,小学占46.51%,初中占35.88%,高中以上占7.31%。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相当部分还没有完成扫盲任务,他们除了溺爱之外,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监护不力,难以保障生活质量和人身安全。

(六)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难见到父母,最主要的联系方式是电话

梧州市2011年调查数据表明,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在外务工时间长:父亲在外务工时间1年以内占20.71%,1-3年占32.50%,3-5年占17.86%,5年以上占28.93%;母亲在外务工时间1年以内占33.33%,1-3年占25.60%,3-5年占25.60%,5年以上占15.48%。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多长时间才回来一次,一到三个月占15.96%,三个月至半年占19.50%,半年至一年占32.27%,一年以上占32.27%。三是留守儿童与和外出父母联系方式主要是电话:电话占80.00%,书信占8.07%,网络占5.96%,不联系占5.96%。四是留守儿童通常父母联系次数少,一周以内占20.95%,一周到一个月占23.31%,不固定50.00占%,不联系占5.74%。五是留守儿童还是愿意父母出去打工,愿意占23.71%,愿意,但希望常回家占59.79%,不愿意占16.49%。六是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经常想占77.32%,偶尔想占21.99%,不想占4.12%。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学习指导,缺乏监督,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不是很好

梧州市的调查数据表示,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儿童的学习的影响起好作用占7.66%,没有影响占57.30%,起坏作用占35.04%;留守儿童认为起坏作用体现在缺少监督占48.47%,因思念父母精力分散占33.13%,其他占18.40%;留守儿童的家里是否有人辅导孩子学习的情况为:有,能全面辅导占12.31%有,但是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占33.21%,没有人占54.48%;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是:跟不上学习进度占31.00%,无人辅导学习占38.01%,缺乏参考书籍占19.56%,其他占11.44%;其结果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中优占20.35%,良占27.02%,一般占38.95%,差占13.68%。由于全区52.4%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代为照顾,而代为照顾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通常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不能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业和功课。有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到家还要做家务活,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好好休息和学习,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成绩中等,只有极少部分能达到成绩优秀。

2.生活状况不理想,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生活艰难。广西区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留守儿童中,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2.6%。在有人监管的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的占52.4%,亲属监护的占16.1%。隔代监护或是亲属监护人员本身有生活压力且要抚养亲生子女,因此,很难尽到责任。梧州市的调查数据,调查对象家庭年均纯收入5000元以内占20.74%,5000-1万元占27.78%,1-2万元占37.04%,3万元以上占14.44%;调查的留守儿童认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是:生活贫困占29.45%,孤单占36.00%,生活无人照顾占10.18%,其他24.36%。

3.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据对平南县镇隆镇的两所初中进行的调查数据表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者有6人,占总体的6.1%,非留守儿童8人,占比2.7%,留守比非留守高3.4个百分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有15人,占总体的15.2%,非留守儿童29人,占比10.0%,留守比非留守高5.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至少在一个分量表上显示有问题者有58人,占总体的58.58%,非留守儿童142人,占比48.80%,留守比非留守高9.78个百分点。

4.违法犯罪现象。据广西南宁市妇联对宾阳县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18.2%,一般的占20.9%,较差的占60.9%。宾阳县未成年人刑事犯罪46人,其中农村未成年人刑事犯罪31人,占全县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67.3%。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防止产生留守儿童

1.挖掘农村就业潜力

一是广西农村山地多,为广西的林业、畜牧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将农村劳动力引向这些领域,使农民在他们熟悉的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粮食、水果、蔬 菜、畜禽等农副产品的系列加工,拓宽农村就业面。三是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开拓农村就业渠道。广西有很多农林场 ,发展旅游农业、旅游林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民俗旅游业,既可沟通与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又可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

2.加快小城镇建设,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接桥梁和纽带,比城市更接近农村,是农村工业化的基地,也是农村小商品集散地和农村三产的聚集地,小城镇建设的投资费用低,建设周期短,容易管理,利于地方政府部门操作,要抓紧搞好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生活环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

(二)发挥政府、教育部门、妇联、学校、社会组织的作用

1.发挥政府的作用。广西区人民政府2011年11月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全方位、综合性、制度化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使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成长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努力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地”的工作目标。

2.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广西教育厅2006年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是优先资助贫困家庭农村留守儿童。2009年,广西共安排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预算9.8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拨款4.87亿元,自治区本级预算拨款3.89亿元,县级预算拨款1.07亿元,为141.1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据了解,每位小学生每年可获得补助500元,初中生为750元。二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2009年秋季学期,全区共接收农村留守儿童139.07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的21.88%。三是建立广西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改善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弥补父母关爱。据统计,广西小学寄宿制学校已由2000年的2742个增加到2008年的4716个,增长71.99%;2008年,广西共有初中寄宿制学校1920所,占全区所有初中学校总数的92.04%。

3.发挥妇联的作用。自治区妇联和各级妇联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共建立留守儿童学校318所,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919所,为留守儿童建立活动中心147所,活动室863所。建立各种组织369个,共4161人,发展了7828个“关爱小组”共12572人。社会资助一对一接对数达到12033对。

4.发挥学校的作用。广西农村中小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根据每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动员和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扶助,定期进行家访,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在校情况。

5.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2009年,中国民促会与广西天等妇联合作在天等县开展了“广西天等留守儿童项目”。该项目在澳大利亚明爱的支持下,在广西天等县县城关小学、宁干乡中心小学、都康乡中心小学和天等县民族小学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为教师和儿童搭建了交流平台,为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明确家长的责任

家庭教育对于每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这给留守的孩子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家长要处理好子女与事业的关系,建议父母外出务工,应至少留下一人照顾孩子,还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广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11月28日。

[2]广西教育厅,2006年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2006年10月17日。

[3]中国民促会,2009年度报告。

[4]梁子兰,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第8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 教育 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问题上。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加之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降,有的甚至走向违法乱纪的道路。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是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儿子。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相当数量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偷摸等恶习。许多留守儿童表现为不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同学,出现较大比例的早恋现象。此外,有的孩子迷恋游戏机,夜不归宿,严重的甚至有敲诈等违法行为。

2、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学习缺乏家庭辅导,那么他们的学习状况又如何? 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作业本上不断出现的红色×,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认为自己将来会像父母一样能挣钱,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从不想学到厌学、逃学,恶性循环,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66%留守儿童不愿意让父母出去打工因为遇到困难无人倾诉、无人商量,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撑。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平常不太说话,朋友圈相当狭窄,有的自尊心相当强,极敏感,情感脆弱,由于正常的心理环境的缺失和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

4、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者。父母外出打工了,孩子留守在老家由谁监护?

第一是由祖辈监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监护,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与辅导,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不饿着冻着,就尽力了,至于学习教育,那是学校老师的事。由于祖孙两代之间年龄相差悬殊,认识代沟、心理代沟明显,容易导致留守孩子与老人关系紧张。而且一些农村老人观念陈旧,认为孩子读书不读书都一样,那些不读书的出去打工还是能挣钱,许多读了大学的照样找不到工作,这种读书无用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第二是由叔辈、邻居或亲朋好友监护,叔辈出于孩子不是亲生的顾虑,对孩子的监督也不大多不如父母强,并且,如果自己家里也有孩子的话,多个孩子在一起生活,抚养人心有余而力不足,监督教育的成效也大打折扣。寄养在亲戚或邻居家的孩子,由于怕造成误会,他们对孩子也多数是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第三是只由父母一方监护,不可遏制的外出打工潮形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由于农活较多,很少有时间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单亲教育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喜欢学习,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问题,此外,因为没有托付给适当的监护人,只好让留守孩子单独在家,由于其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不强,让他们自己监护自己,等于没有监护。

二、对策与建议:

1、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有效掌握留守儿童各方面发展变化状况。专项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背景、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变化状况进行详细记录,这样既可以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抚养人或监护人的联系,又可以及时地发现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新变化、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尽可能地动员干部和教师当好,家长,负责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指导、帮助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对班级里的留守儿童要关注、鼓励和帮助,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多关注他们的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经常与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联系和交流,以能共同及时地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用爱心来影响留守学生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爱,留守学生的心理是孤寂的,师生的关爱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3、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4、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与孩子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配合,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我们应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第9篇: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北京市;流动儿童;生存状况;受教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62-02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方式由“单身外出”向“举家迁徙”的转变,北京市流动儿童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流动儿童性格忧郁、孤独感强、计划免疫率低、受教育状况欠佳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开始涌现,且受教育问题表现的最为突出。如何解决好流动儿童问题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它不仅关系着流动儿童的生存权益保障,更关系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

1.流动儿童的规模增长速度很快。1997年全市流动儿童为15.5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73%,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市的流动儿童规模扩大到19.4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9.15%,1997―2000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77%;到2006年,全市流动儿童约50.4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4.1%,2000―2006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升至17.25%[1]。

2.流动儿童的流动时间一般较长。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显示,3~5岁流动儿童中有较多自出生后就生活在北京,而6~14岁流动儿童中在京生活超过五年的也较多。3周岁和4周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超过三年的比例分别为32.34%和35.22%,5周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为五年的占20%,8~12岁儿童在京流动时间为五年以上的比例均在35%以上[2]。

二、北京市流动儿童生存及受教育状况的问题表现

(一)流动儿童性格心理上不良因素的发生率高于本地常住儿童

一方面,流动儿童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言语、思想、行为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流动儿童自身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真假是非的辨识能力,因此,流动儿童极易出现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内化行为表现突出。2006年11月,周皓等对北京市某区的“流动儿童教育与社会融合状况跟踪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均高于本地常住儿童。并且,反映孤独感分布状况的标准差表现为流动儿童数值低于本地常住儿童的,说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分布较为集中[3]。2008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对北京市806 名流动儿童和319 名城市儿童进行问题行为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显著高于城市儿童[4]。

(二)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状况差于城市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家长难以及时获得预防接种信息,对计划免疫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也较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户籍儿童,建卡(证)率、免疫接种覆盖率相对较低。2004年郭春晖等对北京市138名5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情况的调查发现,建卡率为94.9%,其中出示接种卡的45名流动儿童的四苗覆盖率为62.2%,五苗覆盖率为37.8%,而城市儿童的建卡率、接种率和覆盖率均为100%[5]。

(三)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较为恶劣

1.流动儿童难于进入北京市公立学校就读。首先,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时必须提交证明材料,没有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不齐全的流动儿童无法在公立学校入学。2002年《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中第6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须持其父母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在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开具“在京借读批准书”。流动儿童少年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方可向暂住地附近学校申请借读[6]。但对于许多流动儿童家长来说,办理到所有的证明文件是一件难事,使不少流动儿童不得不在私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2008教育蓝皮书》中指出,2006 年北京市教委统计表明,总数约40万流动儿童中,就读于公立学校的仅占62%。其次,公立学校的就读费用超出了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而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的又一制约因素。2003年,据北京市某教委统计,公立学校儿童每学期需交1 000元~2 500元[7]。而2006年杜文平等调查发现,流动家庭月收入在500 元以下的占被调查家庭的19.6%,801 元以下的占47%,1 001 元以下的占69%[8]。最后,流动儿童因户籍问题而无法获得参加北京市高考的报名和考试资格。2009年3月,国家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再次明确规定“申请报考高等学校的所有考生,须在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规定时间和指定地点报名”,而流动儿童只能回其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2.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生存能力较差。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落后。教室的设置极为简陋,多媒体、电脑等教学工具以及图书馆、体育场等教学文化设施都较缺乏,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差。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少老师还一人负担多门科目,师资力量严重不足。2001年,海淀区行知学校仅有35%的教师曾任教于国家的正式学校(包括农村学校)或是师范学校毕业;其余65%的教师没有任何从教经验[9]。200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承担的“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项目”的试点学校中,37.5%的老师所负责的教学科目在2门以上[10]。

打工子弟学校既面临着“是否合法”的问题,又面临着被拆除和搬迁的窘境。2006年起,北京市各区县都基本停止了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审批,其中朝阳区于当年8月决定不再审批新的打工子弟学校。[10]按北京市城乡一体化的规划,2010年6月前,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等将陆续完成面积不等的搬迁,这次搬迁同时涉及到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会有万名流动儿童的就学受到影响[11]。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流动儿童情感支持网络[12]

流动儿童家长应做好与孩子间的亲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孩子出现的不良情绪,并多对孩子加以鼓励,确保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注,老师应鼓励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主动交往,努力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并适当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流动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区应增加对流动儿童的照顾,将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作为工作的内容之一,使流动儿童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二)提高流动儿童的医疗保健水平

加强流动儿童的登记和管理工作,保护流动儿童享受北京市社会服务的权利。应积极将流动儿童的登记和管理工作纳入到城市人口的管理体系,并建立健全流动儿童登记系统。各社区在提供服务时,应做好儿童计划免疫等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庭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利用公共服务的能力[13]。

(三)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1.维护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实现公办教育资源的享用均等化。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逐步放宽公立学校对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要求。北京市各区县应试行并确立将教育经费的划拨标准更改为按照包括借读生在内的实际在校学生数来划拨,对于朝阳、丰台等流动儿童的集中区和接受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学校,市财政部门应给予专项补贴。同时,还应对贫困流动儿童设立专门津贴,或对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后的书本费、校服费等费用实行减免[8]。公立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也应力图放宽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逐渐取消烦琐的就学手续,减轻各种“证件”对流动儿童入学的束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制度壁垒。上海市已经在原有户籍改革的基础上尝试新的进展,该市于2009年2月出台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14]。其中对流动人口申办上海市户口做了具体的规定,且规定流动人口的子女可以随迁,这对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行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2.规范打工子弟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环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补贴、经费资助等资金支持的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各种社会捐赠,积极动员公办学校将其图书馆以及部分闲置的校舍、教学器材等或无偿或适度有偿地提供给打工子弟学校[15]。

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授课水平,加强对他们的组织培训,教育主管部门等应对其给予一定的培育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打工子弟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应做好新加入教师的把关工作,并提高自身对教师的吸引力以壮大教师队伍。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办学的规范、管理和监督,确保此类学校良性发展。市政府应逐步规范和承认打工子弟学校的法律地位,给其一定的制度化发展空间[16]。加强对打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大力实施教学评估,实现打工子弟学校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针对三十多所打工子弟学校的搬迁问题,相关部门应切实了解民情,结合实际对在校流动儿童进行妥善安置,努力杜绝流动儿童因学校搬迁而失学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关注流动儿童问题 促进和谐社会[EB/OL]..

[11]3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拆迁 北京万名学生面临失学[EB/OL].中国新闻网,省略/edu/news/2010/02-24/2135899.shtml.

[12]高全蓉.再议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08,(33):629.

[13]中国儿童中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J].中国妇运,2005,(6):10.

[14]上海人事[EB/OL].218.242.131.171/sxbftz.jsp.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