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

第1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护理干预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1日收治早产儿8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喂养不耐受症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胎龄2500g7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2500g7例。两组入院时间、平均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早产儿均放置于暖箱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24小时内,在患儿没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情况下,实施胃肠道喂养,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法喂养,不作任何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于生后24小时内给予鼻胃管喂养,从少量开始,初次量给予1~2ml,间隔时间为:体重2000g每3小时1次,根据患儿体重和喂养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每次增加1~2ml,直至20~30ml。每次注奶前抽吸胃内容物,如残奶量大于喂奶量一半时,不应再增加奶量,抽出的残乳量再行灌回,因消化过程已开始,若残乳量含绿色胆汁或咖啡色血液时必须暂停喂食,并通知医生。②合理选择奶方:首选母乳,温热后经胃管注入。如无母乳则选用早产儿配方奶,必须稀释,从1∶1开始,根据患儿消化情况,逐渐过度到2∶1、3∶1直至全奶。③非营养性吸吮:鼻胃管喂养同时,给予橡皮安慰吸吮,即每次鼻饲前15分钟或两次喂奶中间,患儿有饥饿感时,用无孔橡皮刺激早产儿吸吮。每次吸吮时间5~10分钟,以患儿不疲劳为宜。④腹部按摩:两次喂奶中间或喂奶后30分钟按摩,每次10分钟,每天3~4次。抬高患儿头肩部30°~40°,以防胃内容物反流。⑤应用药物发动胃肠蠕动:吗叮啉0.2mg/(kg・次),喂奶前30分钟胃管内注入,每天3次,不超过1周。曾用红霉素2.5mg/(kg・次)胃管内注入,效果良好。⑥早期鼓励母乳喂养:生后3天,即可协助早产儿吸吮母乳。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由多个胃肠道症状组成的症状性论断,有学者认为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1]:①呕吐;②腹胀(24小时腹围增加>1.5cm,伴有肠型);③胃残留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间超过小时的量;④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⑤大便潜血实验阳性;⑥大便稀薄,还原物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⑦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结 果

两组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喂养不耐受症状。观察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提前,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自行吸吮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出暖箱时间比对照组也明显提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早期微量喂养,主要利用它的生物刺激作用。早期微量喂养的神经接受了来自肠黏膜的信息和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胃肠道动力的成熟[2]。尽量不禁食,若必须禁食时,每次禁食时间根据病情而定,不宜过长。

早产儿喂养应首选早产儿母乳。早产儿母乳含有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矿物质、能量、IgA等比足月儿母乳要多得多,能够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此外,母乳能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破坏,对新生儿肠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3]。

非营养性吸吮能更快地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体重增加快,住院时间缩短。

应用腹部按摩能促使早产儿肠道激素分泌水平增高,胃肠道蠕动增强,增加每日排便量和排便次数,改善胃肠喂养耐受性。

吗叮林对增加胃肠道运动的作用较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对小婴儿仍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较少。应用时用量要准确,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周。

早期吸吮母乳,可促进消化能力增强,但早产儿脱离暖箱,体温波动大,易导致呼吸暂停、低体温等并发症。要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不必等早产儿体重增至出暖箱标准时再实施母乳喂养。喂奶前后各吸氧15分钟,注意保暖。每次吸吮时间不宜过长,以患儿不劳累为宜,每次不超过10分钟。

要认真观察病情,对喂养不耐受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芦惠.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小儿急救学,2002,9(1):51-52.

第2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重力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俯卧位及抚触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鼻饲喂养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喂养情况和耐受情况,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的体质量时间和足量胃肠喂养达418.4 kJ/(kg・d)时间等。结果:研究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的体质量时间和足量胃肠喂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喂养 疗效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gravity feeding combined with non nutritive sucking, prone positioning and touch therap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preterm infants with feeding

Feng Yuqiong

The First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Guangdong 516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mature infants with feeding.Methods:70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study group used gravity feeding combined with non nutritive sucking,prone positioning and touch therap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care,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intermittent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we compared the feeding and toleranc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including nasogastric tube indwelling time,recovery birth body time and mass sufficient enteral feeding up to 418.4kJ/(kg・days) time.Results:The nasogastric tube indwelling time,recovery birth body time and mass sufficient enteral feeding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it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Feeding;Curative effect

早产儿,因其胃肠道发育尚不成熟,喂养中常常产生不耐受情况,从而造成新生儿营养滞后和生长发育滞后[1]。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较,早产儿发育迟缓,存在一个追赶的过程[2]。因此,如何通过人为干预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早产低体质量的危害是优生优育的一个重要问题[3]。而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喂养状况,对该类新生儿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4]。本文对我院新生儿科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一组进行重力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俯卧位及抚触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另一组则进行常规间断鼻饲喂养,旨在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早产儿喂养的疗效,考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的喂养效果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将本研究的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早产儿70例,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6小时以内住院,出生时质量1.2~2.0 kg,平均体质量(1.32±0.31)kg;胎龄27~34周,平均胎龄(30.2±0.51)周。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断式胃管喂养和静脉营养,出生后的1分钟和5分钟的Apgar评分均高于8分,排除了先天性遗传病患者、先天性的消化道畸形者以及没有呼吸支持治疗的患者。70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被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两组新生儿患者的性别、出生体质量、身长、胎龄等基本资料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新生儿均取得其家属同意,并与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方法:(1)喂养方法:①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研究组采用重力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后俯卧位和腹部抚触治疗等综合护理措施,并将3种护理措施组成循环护理方案,贯穿于研究组早产儿喂养护理过程中。a.重力喂养:利用奶液自身重力顺着胃管流入胃内的喂养方法。奶量:第1天1~2 ml/次,l次/2小时,每天增加2~4ml/次。b.非营养性吸吮:在每次重力喂养之前给予患儿吸吮消毒过的无孔橡皮奶嘴5~10分钟,刺激吸吮,直到能经口足量胃肠喂养热量达418.4 kJ/(kg・d)时间为止。c.喂养后俯卧位:即喂养后采取俯卧位,每次喂奶后采用专业的卧垫为患儿抬高头部,角度为15°,持续1小时(所使用卧垫已经获取国家实用的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分别为ZL2008 20113714.3和ZL2008 30113331.3)。该类卧垫结构为:能使得早产儿能够在暖箱中舒适安全的保持俯卧,使用前需将适宜温度的水灌入水囊袋,并置于卧垫底部处的双层布套内,随后把卧垫置于预热好的暖箱中,依据患儿身长将头部固定针头放置于卧垫的合适部位,当患儿仰卧时,枕头凹口处朝向床垫内侧,俯卧时候则朝向外侧,以保证患儿的安全。d.腹部触摸:患儿进食后30分钟,由经婴儿抚触培训的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腹部抚触按摩,下一次喂养前,采用掌心抚摸的方式持续5分钟。②对照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用注射器经胃管间歇注入喂养配方奶;奶量:第l天1~2 ml/次,1次/2小时,每天增加2~4 ml/次,直到能经口足量胃肠喂养热量达418.4 kJ/(kg・日)时间为止。⑵监测指标:主要包括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的体质量时间和足量胃肠喂养达418.4 kJ/(kg・d)时间等喂养情况,以及呕吐、腹胀、胃残留和呼吸暂停等不耐受情况。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

结 果

两组喂养状况比较:研究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的体质量时间和足量胃肠喂养达418.4 kJ/(kg・d)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残留和呼吸暂停的喂养不耐受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尚不成熟,胃肠排空缓慢,神经调节功能不健全,胃肠道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患儿在喂养中存在许多困难,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而常规的间断鼻饲(IBG)和持续鼻饲(CNG)等喂养方式还存在争议。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均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喂养方式进行了研究,但因地域等差异造成没有得到统一的广为认同的结果[5]。为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患儿,临床上常采用间断胃管喂养和肠道外静脉营养喂养。间断胃管喂养是通过注射器将奶液注入胃内,容易造成肠腔壁压力短时间增加,刺激胃黏膜,增加患儿喂养不耐受程度,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而重力喂养是利用奶液的自身重力作用缓慢地连续地输入患儿胃腔,减低患儿胃的负担,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成熟。

在本研究中,对重力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俯卧位及抚触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与间断鼻饲喂养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的体质量时间和足量胃肠喂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重力喂养结合非营养性吸吮、俯卧位及抚触治疗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并提高早产低体质量儿在喂养时的耐受性,减少喂养并发症,缩短胃管滞留时间和静脉营养时间,使患儿尽快地过渡到经口喂养方式从而进一步地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以及操作容易、简单、无创伤,护理效果明显,明显优于传统的间断鼻饲喂养,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小坚,陈鲜威,刘江勤,等.持续鼻饲喂养与间断鼻饲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疗效评估[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2):49-52.

[2] 静,杨丽琛.综合舒适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99-101.

[3] 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N].护理学报,2010,17(17):50-53.

第3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关键词:早产儿;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 feeding and nursing care, and to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mature infants' related diseases, and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of 96 premature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to 2014.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parents lack the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resulting in premature infants can not grow normally, and can easily develop infectious diseases,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s, etc..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work of the parents of premature infants.

Key words:Premature infant;Health education; Quality of life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w、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特别是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者死亡人数占整个新生儿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伤儿童的50%,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率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如何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一位儿童保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近年来我院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在儿童保健特别是新生儿保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2年~2014年在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早产儿家长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对住院的早产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养护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由儿科医师协助填写调查表,出院前收回调查表。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对早产儿母亲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96份,其中20~24岁44人,25~30岁46人,31~35岁5人,35岁以上1人;小学文化2人,中学40人,大专及以上54人。

2.2结论 几乎所有家长对早产儿育儿知识及早产儿易发疾病了解极少,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每对父母都认为有必要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早产儿养护知识和技能。

3 讨论

3.1早产儿的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硬肿症;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早产儿肌肉活动少、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热、体温偏低,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根据体重不同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空气要保持新鲜,相对湿度在55%~65%,体温越低者,周围环境温度越应接近早产儿的体温。早产儿汗腺发育不全,散热的机能差,在高温环境中体温会随之增高发生高热,应注意每4~6h在腋下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或过低,都要采取措施,使他们的体温恢复正常状态,维持在36℃~37℃。

3.2早产儿的喂养 早产儿除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如足月儿外,吸吮和吞咽能力也差,常常无力吃奶或不会吃奶。早产儿胃容量极小,易因溢奶呛入呼吸道引发吸入性肺炎,所以早产儿的精心喂养是十分重要的。早产儿应酌情尽早母乳喂养,与足月人乳相比,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IgA,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期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对于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或有病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管饲喂养,哺乳量应因人而异,原则上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每次哺乳量越少,喂奶间隔时间也越短,根据喂养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留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整。早产儿可能开始时会有吸吮困难,早产儿的母亲需要帮助他们学会挤奶和用勺子喂奶的技巧,帮助他们母乳喂养。早产儿需定期随访,以保证他们获得所需的足够的母乳,长期营养摄入低于期望值将导致宫外生长迟缓,营养摄入过量将会导致远期潜在不利影响,如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脂质代谢病及心血管病等。

3.3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早产儿体内储存的各种维生素和铁剂较少,在妊娠期就要鼓励孕妇常规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生后也应给予适量的补充,以免发生营养性缺乏性疾病。

3.4实施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早产儿的护理喂养干预能够得到延续。早产儿在出生后一般住进新生儿病房,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照护,家长在早产儿出院前很难了解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给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与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早产儿出院前开始让家长接触和了解和掌握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实行一对一床边护理指导,这样既培养了早产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和医护人员间的沟通,又提高了早产儿家庭护理水平,使得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在家里得到延续。

参考文献:

第4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关键词】 早产儿;护理;喂养

早产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 g,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1]。由于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死亡率高等原因。故早期的护理和喂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及生命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早产儿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以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我科2009年共收治了72例早产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我科共收治了72例早产儿,其中男42例,女30例,体重1350~2450 g,孕周为30.0~37.0周。平均住院日为18 d,成功治愈68例,4例因孕周小、体重轻、出生时伴有窒息,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1.2 临床表现 早产儿一般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呼吸浅快而不规则;有时喂奶后出现青紫或间歇性呼吸暂停;哭声低弱而无力,吮吸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全易呛奶;部分患儿伴有新生儿硬皮症。

2 护理

2.1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温度24℃~28℃,相对湿度60%左右。要求体温保持在36.5℃~37℃(肛温),低体重在2000 g以下者,应放入暖箱保暖[2]。若无暖箱,可用热水袋、盐水瓶等保暖。暖箱使用前必先通电预热,一般通电2 h左右才能使箱温稳定,须待箱温稳定后才能把新生儿放入。每小时观察体温1次,体温正常后每4~6 h测1次,并注意箱温及湿度。当体重增至2 000 g以上,体温稳定,且喂养情况良好时,可考虑搬出暖箱,但仍应密切观察,注意体温、体重增长及吸吮哺乳等一般情况。

2.2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出现呼吸暂停和肺透明膜病,应密切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有无缺氧症状,对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的患儿予吸氧,且采用间断吸氧,氧浓度为30%~40%,对用氧治疗的患儿中,除4例因孕周小,体重轻,出生时伴有窒息,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儿均未造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或)婴儿视网膜病变。

2.3 喂养的护理 早产儿由于消化吸收功能、黏膜屏障功能和胃肠道动力不成熟,吸吮力和吞咽能力较弱。其喂养方法视早产儿的情况而定。体重低于1500 g、吮吸力差、吞咽反射弱并时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由静脉补液供给能量。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专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好。喂奶后应抱起患儿轻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气,或采取头部抬高15°的俯卧位,既能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又能有效防止胃食道返流及防止返流物的吸入;对于极低体重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儿,应采用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静脉输液,为患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对于吸吮吞咽能力均较弱者,用鼻饲喂养,奶量根据消化能力及食欲逐渐增减,详细记录喂养情况及残余奶量。还可实行非营养性吸吮,即每次鼻饲奶前15 min用无孔刺激患儿吸吮,以利于刺激胃肠激素分泌,锻炼吸吮能力,从而缩短静脉营养及鼻饲时间,尽快促进患儿自己吃奶。总之应根据病情个体差异而灵活掌握奶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增加,必要时可给予少量多次喂哺。

2.4 预防感染 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限制流动探视人员,室内所用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病室保持室内恒温、恒湿及空气新鲜;对床单及使用物品用含有效氯1000 mg/L消毒剂消毒;使用闭式暖箱时,坚持每周彻底消毒1次,暖箱内的蒸溜水每日更换,保证患儿有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母亲喂奶时,应洗净手和,带好口罩,避免一切感染的可能;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给患儿沐浴1次。如患儿皮肤上胎脂较多,可用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擦去,沐浴时做好护理体检。对于不宜沐浴的早产儿应用柔软毛巾轻轻擦拭,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坚持每2 h翻身1次,并轻轻按摩受压皮肤,发现皮肤破损者及时处理。

2.5 促进生长发育的护理 为早产儿提供近似子宫内环境的需求也逐步增长,在早产儿更多地体现在通过对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代替宫内温柔的相拥,促进婴儿智力及生长的健康发育[3]。在患儿恢复期开展婴儿抚触,3次/d,每次15 min,由上至下轻轻按摩,并将这一技术仔细传授给患儿家长,并坚持每月随防1次。可以提高患儿的生长及智力发育,可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3 小结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发育未完全,病情变化快,严密的观察病情,精心的护理患儿,耐心的喂养,针对家长的恐惧心理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健。

参 考 文 献

[1] 李巧芬.早产儿2种喂养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18.

第5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57-03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premature infants care

LIAO Qinghui, ZHONG Lin, FU Siyong

(Nursing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Xinyu 3380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rental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October 2016 100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 (premature infants were all nursed by nurses, and the parents did not take part in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hen leaving hospital, the nurses made discharge instruction to the paren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family participation nursing mode.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basic nursing knowledge of premature infants,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ncidence of nursing problems in preterm infants after discharge and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average scores of the nursing knowledge, cognitive level and nursing skills of the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 nursing; parents participating nursing mode; effect

我??的早产儿发生率居高不下,不同龄的早产儿其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差,并且成为了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1]。有研究报道,出院后的家庭护理也是早产儿护理的一部分,但生育早产儿的家长往往会有忧虑和罪恶感,接受早产儿需要的特殊照顾常需一段时间,而早产儿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这使家长无法确切了解孩子的生活[2]。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知识缺乏,因此应在提供隔离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家长进入早产儿室参与护理,使他们得到良好的信息支持并树立照顾早产儿的信心[3]。本次研究旨在评估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护理早产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00例早产儿。纳入标准为体质量低于2 500 g;胎龄低于37周;Apgar评分高于8分。排除标准为先天性畸形患儿;合并重度缺氧缺血性脑部患儿;存在代谢性疾病的患儿。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胎龄在28~35周,平均胎龄为(31.2±1.1)周;体质量880~2 300g,平均为(1 650±150)g;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胎龄在27~35周,平均胎龄为(31.1±1.3)周;体质量880~2 200g,平均为(1 600±175)g。两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遵循的程序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均获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早产儿住院期间,全部由护士护理,家长不参与,出院时护士向家长做出院宣教)。观察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其内容:

(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通过积极沟通,让患儿家属了解早产儿护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并反复强调护理工作对于早产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各种护理措施实施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程度和责任感,并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定期反馈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确保患儿得到正确的护理和照顾。

(2)定期培训

培训由早产儿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负责,指导患儿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并使其能够明确患儿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基本特征。为患儿家属示范早产儿洗澡、喂养等工作步骤,并指导其掌握和完成。此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强调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前,须先做好消毒工作,并戴上帽子和口罩,避免出现感染影响患儿的康复。指导患儿家属掌握一定的早产儿急救措施,保证患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得到妥善、合理的处置,从而降低早产儿护理中意外发生的风险。

(3)强化互动

在早产儿被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并鼓励家属给早产儿进行生活护理,同时鼓励家属与其进行积极互动,通过哼唱儿歌帮助患儿睡眠、拥抱、使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等方式使患儿能够保持在活跃、开心、兴奋状态,从而有助于其健康发育。

(4)出院指导

若早产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由医师评估后即可出院。护理人员应叮嘱早产儿家属定期复诊,并在其出院后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掌握患儿的最新动态、身心发育状况,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各项细节护理工作。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家长的认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满意度均由本次研究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估,其中家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越好;满意度满分100分,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属之间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平均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的平均得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62,P

干预后,观察组的家长满意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呼吸功能较差,容易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形,因此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帮助其度过危险期[4]。而在此过程中,患儿家属只能通过观察窗进行观察,无法直接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再加上对患儿的关心、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对整个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甚至引发医患纠纷[5]。所以及时打破家属对早产儿救治的神秘感,搭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之间沟通平台是关键[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当中不仅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而且还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减少了早产儿出院后护理问题,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早产儿护理由院内顺利延伸至家庭。

第6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1 早产儿病室的建立

早产儿为高危儿,高危儿均应收入NICU。但由于条件所限,许多医院未建立NICU。结合实际,可建立一般早产儿病室,以小房间为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60%~70%。室内备暖箱、蓝光灯管、吸引器、氧气筒等基本设备及急救物品,如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吸痰管及各种抢救药品。

2 早产儿的基础护理

关于早产儿的护理,以往采取只有医护人员参与的封闭式护理。目前提倡母婴同室,以满足母婴依恋需要,利于新生儿神经及精神发育和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一些医院采用袋鼠式护理,即允许父母进入NICU短时间护理自己的婴儿,通过经皮测氧、心率、呼吸、行为状态等研究,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的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其对新生儿的生理状态无不良影响,甚至能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暂停,降低氧的需求。以上两种护理仅限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儿。

3 早产儿的体温护理

早产儿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故体温多偏低。为此,保暖的重要性已引起临床的重视。但却忽略了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汗腺发育差,环境温度过高时其体温亦升高。临床上常有一种误解即早产儿必须入暖箱。实际对于体质量

暖箱温度要求维持皮温在36.0℃~36.5℃,肛温37℃左右,24 h温差2000 g时,箱温34℃~36℃;1501~2000 g时箱温30℃~32℃;

暖箱内的湿度以往认为应维持在60%~90%。对胎龄较大的早产儿,现多不主张暖箱内加水。但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因为湿度过低使呼吸道黏膜干燥,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对胎龄

4 早产儿的呼吸道护理

早产儿易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及青紫。以往主张常规持续供氧,现认为青紫、呼吸暂停为用氧指征,生后数小时内、喂奶前后应短时间给氧。不管何种给氧方式,氧浓度以30%~40%为宜。青紫与呼吸困难消失后应及时停止吸氧。吸氧时间一般不超过3 d,以免用氧过多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视力障碍及肺水肿等。

早产儿呼吸暂停时,临床上常先予氨茶碱或东莨菪碱等药物治疗。目前主张先弹足底、托背、摇动小床以刺激呼吸,使之缓解。因氨茶碱只能减少而不能中止呼吸暂停的发作;东莨菪碱多量使用可致尿潴留及腹胀等不良反应,故物理刺激方法简便可行。

第7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早产儿; 腹部抚摸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潴溜等胃肠动力障碍[1],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临床早期应发现喂养不耐受的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诱导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程,积极处理喂养不耐受问题,使早产儿能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喂养状态[2]。笔者所在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联合腹部抚触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3 监测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恢复出生体重、喂养耐受、住院天数。

2 结果

两组早产儿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

3 讨论

早产儿胃功能弱,胃肠道消化酶分泌功能较差,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长时间静脉营养不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恢复,且易出现胆汁淤积、出血、黄染等并发症。早产儿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从空气、、用物等经口、鼻腔或侵入肠道,且早产儿肠道正常菌群定植较少,肠黏膜免疫功能不完善,易诱发感染。实验组给予双歧杆菌口服对早产儿全胃肠道营养的建立和促进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4],复方成份内的双歧杆菌、嗜酸杆菌、类肠球菌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维持正常的肠道蠕动。蜡样芽孢杆菌能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促进早产儿快速建立肠道正常菌群,提高早产儿肠道免疫力,促进消化及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

腹部抚触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使机体胃肠道活动增强,胃肠分泌素活力增加,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使摄入的奶量及胃肠道吸收营养增加。抚触有明显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和智力发育等作用[5]。抚触应由接受过婴儿抚触培训的护士操作,在喂奶后30 min~1 h进行,抚触前应消毒温暖双手,并涂婴儿润肤油。腹部抚触以手掌心抚触腹部,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依次进行力度适当,每天2次,每次10~15 min,婴儿睡眠或睡觉状态均可进行,但应避免在患儿烦躁、哭闹时进行。抚触时注意保暖,在红外线抢救台或保暖箱内进行以防着凉。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红霉素作为促进胃肠动力药,虽然剂量小,也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红霉素属抗生素,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早产儿出现菌群失调。妈咪爱成分中有活菌冻干粉与红霉素通用有抑菌作用。本资料显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且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 牛志民.多潘立酮干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0例治疗效果观察[J].新乡医学报,2007,24(2):196-198.

[2] 魏林,阎研.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60-162.

[3] 黄英,邵肖梅,曾纪骅.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动力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96-698.

[4] 杨娇娇.浅谈益生菌的应用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6):8.

第8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关键词】早产儿;喂养、护理

凡体重低于2500g,胎龄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统称为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特别是早产儿吸吮、咽功能不完善,胃容量小、消化酶不足,吸收、消化能力差,易发生喂养困难,呛奶、吐奶、且体内糖元储备少,而又处于高代谢状态,较正常新生儿更易出现低血糖,体重不增,抵抗力低下,甚至死亡。因此,合理喂养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89例早产儿,其中男婴57例,女婴32例,孕周28-37周,平均32.6周,体重最重的2400g,最轻的1020g,其中双胎12对,住院天数4-19天,平均15.5天,因病情危重转诊4例,死亡4例,治愈79例,79例早产儿住院期间体重平均每天增长30-40g 。

2喂养

2.1喂养时间

对早产儿尽早喂养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时间,一般于出生后6-12h,即可开始试喂糖水,无吸吮功能者可用滴管喂,咽功能差者可适当延长时间曹试喂,喂养间隔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具体对待,一般体重越低,喂养次数越多,同时还要考虑患儿对喂养耐受情况。一般一周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吸吮功能良好,可执行按需哺乳,为出院后家庭喂养做准备。

2.2喂养成分

早产儿喂养宜以母乳为主,在获取母乳困难的情况下,可用早产儿配方奶,我们采取混合喂养的方法,以母乳为主,配方奶为辅。关于配方奶,以蛋白质含量2g /100ml为宜,热量供给75-80kal/100ml[1]。

2.3喂养量

对于早产儿的喂奶量要根据患儿病情、体重及喂养耐受情况灵活掌握,随时调整,随出生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一般情况下,一日喂奶总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5为宜,也可参照奶量计算公式,出生10日内一昼夜的奶量=(出生后实足天数+10)×体重g/100,10天以后一昼夜的奶量=1/5-1/6体重(g)[2].

2.4喂养方法

根据早产儿有无吸吮能力、咽能力采用普通喂养、滴管喂养、鼻饲插管理喂养。

2.4.1对出生体重较轻,一般情况良好,吸吮、咽功能良好的患作,用普通喂养方法喂养,注意奶嘴吸孔不可过大或者过小,过大易引起呛奶,过小导致患儿吸吮乏力。

2.4.2滴管喂养,对无吸吮能力,但有咽能力的患儿可采用滴管喂养。

2.4.3对即地吸吮能力而咽能力差者,可鼻饲插管喂养。每次喂奶前测量残余奶量,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同时了解胃肠功能。

3异常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3.1低血糖

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及吸吮能力,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体温低、精神差、嗜睡、惊厥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表现,可能出现低血糖[3]应测量血糖2闪,血糖低于1.1mmol/L(20mg/dl)即可诊断[2],应立即给与口服葡萄糖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应注意调整喂养方法。

3.2喂养不耐受

出现喂养不耐受时,应暂停喂养,严密观察或者延长喂奶间隔时间,减少给乳量或降低给乳浓度,营养缺乏部分可以静脉补充葡萄糖和复方氨基酸。

3.3吸入综合征

喂养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严格把握喂奶速度,若出现误吸,应立即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拍打背部,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给也氧气吸入,若有呼吸暂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气管插管,应用呼吸兴奋剂。

3.4胃管位置异常

置管操作时要特别谨慎,严密观察患作面色及呼吸情况,准确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每次鼻饲前还应测量胃管的长度观察胃管是否有脱落。

4一般护理

4.1对喂奶用具严格消毒,给患儿喂奶前后均应洗手,胃管开口端保持清洁、干燥,每次喂奶后闭合未端用纱布包裹后放与合适位置。鼻饲管每3-7天更换一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2对滴管喂养、鼻饲喂养的患儿喂奶前吸吮,耐心训练其吸吮能力,促进反射的成熟,缩短滴管喂养和鼻饲喂养时间。

4.3每日测体重,体重是成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喂养效果的重要参数,应认真测量,详细记录,同时对24h摄入的热量、水分及大小便详细记录,作为分析调整喂养方法的依据。

4.4对患儿父母进行喂养知识指导,制定家庭喂养计划,在患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让患儿母亲给患儿哺乳,提供与患儿皮肤接触的机会,增加母子感情。

4.5发育照顾护理是一种通过改变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和照顾方式,从而预先保障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是较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改善NICU的具体措施是提供适宜的24-26度温度环境、55-65%的温度环境,并且减弱病房光线和噪声。提供适合的卧位、非营养性吸吮、科学抚摸,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对患儿父母的心理支持,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5效果评价

本组89例早产儿,除4例转诊,4例由于出现并发证死亡,2例放弃治疗外,剩余79例均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出院体重增长平均30-40g/天,达到15g/kg/天的指标。

6讨论

早产儿的喂养是一个细致、复杂的工作,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喂养失败,或者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精神。通过护理人员从喂养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注重喂养期间病情观察,异常情况的处理,对提高早产儿的喂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2-200.

第9篇:早产儿的护理与喂养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6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完善护理观察,加强预防感染、呼吸道管理等措施,配合母乳喂养以及静脉营养,早产儿全部健康出院,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结论 及时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早产儿治疗,降低死亡率,并为提高其日后生存和成长适应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早产;母婴观察;护理;

胎龄28周以上而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为早产儿[1],早产儿由于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调节中枢以及呼吸消化功能不稳定,抵抗力低等因素,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都较足月儿差,护理难度亦较大,故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支持,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分析早产儿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旨在为今后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提供依据,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中,男37例,女25例,胎龄在28~36周,体重在1300~2350g,身长47cm以下,临床表现为吸吮力及适应能力差、自主呼吸困难等,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2]。其中脑损伤29例,窒息伴多器官衰竭10例,吸入性肺炎8例,单纯性早产儿15例,排除先天合并症。住院日最短7d,最长39d,平均19d。

1.2 方法

以上62例早产儿均入早产室(室温24°C-26°C,相对湿度55-56%)24h全程护理,置入暖箱,暖箱上使用遮光罩,吸氧或CPAP辅助通气,定时测体温,根据体温变化随时调节箱内温度,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积极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鼻饲喂养早产儿配方奶粉,为亲子情感建立提供支持。

2 护理干预措施

2.1 营养护理

科学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早产儿由于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功能较弱,导致营养需求比正常足月产婴儿更多,所以应合理安排以满足离开母体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首先要提倡和鼓励母乳喂养是早产儿最合理的喂养方法,一般在出生后4h即可喂少量糖水,待乳汁分泌后应及早抱哺母乳,以后应每2h喂乳一次。为及时提供营养支持,对母乳不足者还需要增加一定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我院采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按比例配制的三大营养素)来满足母乳喂养的不足,应取侧卧位,注意奶液温度及吞咽反应,以防误入气管而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对完全无吞咽能力者以胃管法喂养。对那些体重过轻,体弱的早产儿或无母乳者,采用静脉补给热量,水分及其他营养成素,静脉内营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特点[2],可作为一种理想的营养途径,但应用过程中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无菌操作[3],配制营养液应认真查对医嘱和相溶稳定性,按顺序混合配置,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当日24h匀速输完,绝不可隔日使用。输注过程中密切加强病情观察以及内环境的监测。

2.2 呼吸道管理

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常会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现象。应采取头偏向一侧卧位,肩下放置软枕以避免颈部弯曲。如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弹足底、托背处理,或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4]。对有紫绀和呼吸困难的早产儿应给予导管吸出黏液及羊水或气管插管、持续正压通气,并根据其症状采取不同给氧方法。如缺氧不严重最好采取间断给氧,浓度在30-40%,血氧分压维持在50-80mmHg为宜,如长时间高浓度给氧可造成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收缩及视网膜周围神经纤维层的内皮细胞继发增生。

2.3 预防感染

早产儿由于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较少,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比足月儿抗感染力差,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进室护理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而无感染者,产妇在每次给新生儿喂乳前须用肥皂及清水清洗双手并用消毒湿纱布擦拭肉头,对有产褥感染、皮肤感染、腹泻、感冒或发热38°C以上的产妇应禁止其喂乳,认真做好奶瓶及奶嘴的消毒,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每天至少给患儿沐浴1次[3],严格避免大小便等污物引起感染。由于早产儿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比足月产儿少,凝血因子量少,微血管脆性增加而易发生胃肠道、肺及颅内出血。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防误伤局部而引起出血,必要时应在出生后肌注VK3,口服VE和VC。

2.4 情感支持

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有利于早产儿大脑发育,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使其获得爱的传递。早产儿待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抚触疗法,以刺激触觉神经、运动神经等的发育,经过一定时间抚触按摩,婴儿的摄入奶量会明显增加,体质量会明显增高,适应环境能力增强。

2.5 健康教育

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增加父母对育儿知识的掌握,解除不良因素,要及时护患沟通,增强父母育儿信心,指导母亲正确喂哺姿势和卫生常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做好出院指导,要求患儿家属出院后继续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不能过冷或过热,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相对湿度在65%~75%,要科学调理按需哺乳,弥补先天不足,防止电解质紊乱,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必要时补钙、补锌,多晒太阳。关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定期进行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监测,按时预防接种。

3 结果

本组62例早产儿均健康出院,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日19d,体重较出生时平均增长45%, 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性疾病。

4 小结

资料显示:早产儿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早产儿由于体征复杂、病情变化快,为护理行为的实施增加了难度,本组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命质量为目标,通过密切临床观察,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实施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及早期预防并发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也进一步提示我们:对早产儿的护理应精心、细致、规范,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熟练地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5]。

参考文献

[1] 宋君如.早产儿护理研究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l0(44):85~86.

[2] 张群英,张红霞.危重新生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9,10(6):32-33.

[3] 张春梅,吴育萍,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10B):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