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

第1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摘 要】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里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指出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陈旧的教学观念;单调、落后的教学方法;乏味的教学内容;有待提高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要改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训提高教师人员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方法

化学是高中课程里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化学成绩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化学课程的成绩受到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格外重视。但是,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种巨大的进步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新意,许多教师仍然保持着过去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教师一味的讲授,只要把知识讲授出来便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是否有效的消化吸收了所讲授的知识并不关心。这样的教学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单调、落后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里,主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课桌上记笔记。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单调又显得枯燥,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本身就稍显枯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更觉枯燥,面对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台下听,对于公式定理,学生也只能机械的将其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单调、落后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影响了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3.乏味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听到有学生在抱怨化学这门学科又枯燥难学,又没有实际用处。高中化学是一门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验教学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的课时都交给了理论的教学,实验教学的课时在多数学校里都比较少,这使得化学的理论知识显得比较抽象,而且,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的比较少,这也使的很多学生认为化学没有“实际用处”。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作出与时俱进的变化调整,这样也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4.有待提高的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口若悬河的在台上讲授,有些教师认为讲授的知识越多越好,有时为了争取课堂上的时间都不让学生发言,学生只能在下面机械的听讲。而对于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下,为了在高考的时候考出好成绩,很多学生抱着应试的态度学习化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学习化学的兴趣根本无从谈起。面对如此的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亟待提高。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面对高考竞争的压力,以及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1.改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做一些调整,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接收新的教学观念,用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只简单灌输理论知识的教育观念,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发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不能较好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化学的感受,那么只是用一味的讲授的方式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2.采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不能再只满足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尝试采取科学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止是学好化学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3.培训提高教师人员素质

教师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能相应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讲,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熟悉掌握教材,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对于化学实验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相应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学校也要多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使得教师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4.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足够的兴趣时,学生便有足够的动力与积极性去学习,这对于化学学习也不例外。科学的教学方法便是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也要多分配课时给化学实验教学的部分,只是讲授化学的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到太过抽象,而做实验往往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能感性的认识化学这门学科。

三、结语

高中化学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绩,真正的化学教学应该是使人们认识化学,使用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为人类做贡献。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是仅仅仰仗于教师的力量,它是需要学生、家长与教师共同的努力。相信在未来,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马爱红.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12.

[2]杨东平.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J]. 南昌高专学报,2011,02.

第2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

1.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复习化学中的重要“双基”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又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

2.穿插复习法。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

3.专题复习法。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接轨教学的重要任务。

第3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教学方法

化学是高中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解决实验和计算等问题。因此它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化学也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一、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现状

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面对复杂深奥又零散的化学知识,通常会感到高中化学知识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化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任务

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教学的手段和思维单一,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是一味地讲授高中化学知识,而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引导。学生只是认真地做记录、做实验,从而得出数据、总结结论。其次,在当前的化学教育中,学生的成败一般由分数的高低来决定,从而造成了学校刻意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机械地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容易使学生忽视化学本身的意义,难以做到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缺乏互动

高中化学知识对学生而言通常较为深奥且零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输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就会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很难全面地接受与吸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模式,不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愈发缺乏了解。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生所遇到的重点问题,就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不向教师积极地反馈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学习的困难程度就会逐渐增加,从而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是空谈。

三、解决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因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参与中积极地思考、探索、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达到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化学模型和化学实验,通过举办化学讲座和化学知识竞赛、制作化学板报、召开化学博览会、参观与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了解,从而难以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教师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做实验和画图表的方法,将复杂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形象化,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在宽松的学习范围中使学生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改变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究,教师可提出部分疑问,各小组内部或小组之间通过合作探究,也可以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进而解决问题,既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又能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进而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严重制约着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高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能力,促进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藏永德,丁海红.对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4(11):13.

第4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衔接 策略

一 教学目标差异

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的启蒙教育。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大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以定性分析、形象思维为主;且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而高中化学教育则是化学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在知识层次方面,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能力培养方面,由定性分析逐步向定量分析迈进,思维能力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且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例1:2010年温州科学中考卷: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备“叠氮化钠”( )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 ),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

(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____。

在(1)中,虽然初中生中没有学过叠氮化钠,也不知其分解产物,但题目已给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同学们只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写出化学方程式。在(2)中,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初中学过氮气,知道其性质稳定,钠单质的性质是高一才学习的,因此做本题时同学们不会从钠的角度思考性质,只会从氮气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可以较容易作答。由此可见,本题考查点侧重于理解层次。

例2:2010年浙江高考理综卷: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性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的电子式________。

(2)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

在本题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叠氮化钠的化学式,而是提示由Na、Fe、N、O四种元素组成,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并结合定量计算推测出叠氮化钠的化学式。高中生知道生成的钠性质活泼,它与空气接触很危险,故题目又要求学生写出钠与氧化铁的反应。本题综合性很强,强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教材内容的差异

初中教材仅有2本,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没有选择性和差异性。而高中化学教材共有7本,其中包括2本必修教材,即必修1与必修2,5本选修教材,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和《实验化学》,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从知识层面看,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深广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必修1为例,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几种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还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几个全新概念及相关计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生首先将常见的物质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学习物质类别间的转换关系,紧接着是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的电离,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几乎全新的概念,并且这些内容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强,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它们成为了很多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拦路虎”。而前两章所学内容又是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工具性知识,如若没有学好,学生的成绩将从这里开始分化。

三 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虽然教师们都在尝试探究式的教学,但较多的还是采用教授式的讲解方法。而且初中生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性很大,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和监督。

进入高中后,学生已逐渐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也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因而,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究,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高中教师也不再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学习。

四 加强学法的指导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习惯于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要是依赖教师。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用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任务,在“要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阶段,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一环。

学生学习最大的敌人是依赖,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高中生必须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调整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进而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第5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1.主动学习新课标、熟悉新教材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重要保障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中化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化学教材编写、化学教学、评估与考试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化学课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化学新课程结合国际、国内化学教学的发展动态,在关注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同时,对传统课程中与学生认知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大胆删除了原有课程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并适当降低了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同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化学新课程通过构建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五个主题内容,较好地贯彻落实了对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

因此,在高中教学阶段,积极开展对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内容的研究与学习,使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实现有机统一,这是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确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2.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

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教师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常用复习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2.1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复习初中化学中的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却初中化学里又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

2.2穿插复习法。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

2.3专题复习法。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3.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

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取决于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接轨教学的重要任务。

3.1开设学法指导课。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时,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向学生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思维方法:

(1)认识物质的主线:“观察,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阐释、典型应用”归纳思维法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实验室制法和保存”演绎推理法。

(2)代表物的学习到一类物质的学习,以点带面、以面到体,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3)建立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由化学符号系统(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组成的化学模型具有直观性,是化学认识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直观性是研究结果的表现或表达,研究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认识现象的本质的过程(抽象),因此要指导学生把“实验―性质―结构”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模型,并用化学符号系统表示这种模型的结果。学生认为化学易懂难学的原因在于尚未建立这种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

(4)注意积累解化学题的思维模型和思想方法。如定量、半定量问题中的守恒思想、平均值思想、极值思想等。

3.2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4.确立全面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然趋势

多年来,国家集中统一化学课程要求,导致了许多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片面理解,也导致了当前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的相对滞后。事实上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从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上看,它包括课程,特别是教学的素材及其直接来源的素材性资源,即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因此,正确地树立起课程资源意识,才能让初高中化学衔接中的一个“较陡的台阶”变为一个“较平坦的台阶”。

那么,在新课程中,哪些课程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我们不仅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且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很好地衔接好初高中的教学工作的话,就可以让学生不仅在心理上不害怕高中学习,而且在学习上能很快地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能力发展;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111-01

高中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高考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重要影响。内容抽象、概念和原理较多是化学的特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教好化学这门课,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好的化学教学方法要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依据化学的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亲自动手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化学不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时还是一门理论学科。高中化学教师在运用化学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与化学的特点相适应,对化学的概念和理论要多加讲解,不但要运用化学实验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还要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在讲解概念时教师要有耐心,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化学概念。

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探索知识的情景

1、教师要以爱心去爱护学生

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要求远远高于对知识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这样,讲授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感染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情感变得积极活泼,思维变得灵活敏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成绩自然越来越好,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探索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情境对教学过程起引导、定向、调节和控制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探索知识的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自觉围绕目标而学习。

三、化学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

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根据教学实践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促进学生智力的启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把“课堂引入生活”

把“课堂引入生活”不是说要把高中化学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去,也不是说化学只学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它是指要以教材为准,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化学教师: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大多数中学的实验基础设施不完善,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立足学校实际,多让学生参加演示实验的操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例如,在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青霉素药瓶当反应器装填石灰石,再利用一次性针管装酸并推入让其反应,还可利用输液管当导气管,这样一来一套完整的实验器材都具备了,既做到了废物利用,又节约了实验药品,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也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用具的需要。

2、开展探究性实验课题

把课堂引入生活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学有所用”,让学生把化学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一些书本上的实验改进问题,让学生组成探究性小组群策群力,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验给以证实。教师也可让学生深入生活,做一些关于当地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考查环境污染情况,并作出实验报告,开展探究性实验课题。

五、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的灵活配合

第7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基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中学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学习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对初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是中学化学教学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需要去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那么怎样做好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呢?下面根据我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它维护学生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为学生在高一级学校中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化学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过渡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自“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教学工作,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学好化学就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充分了解学生,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

首先,与初中阶段的学生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从形象思维阶段进入到了抽象思维阶段,也许学生本身并未意识到这一转变,但那些具体、形象的教学确已不再适合他们,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特质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抽象化的学习,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企图通过死记硬背在高中化学中取得好的成绩。教材的设计从物质的量的浓度开始,教学内容,概念理论都趋于更具深度、更为完善、更加严密,这也是为了符合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过渡的身心特质的。高一开始化学教育难度就有所增加,教师要多给学生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能让学生一味的依赖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不会仅仅满足于教师的照本宣科。教师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学习。同时,化学是一门有很强的生活性的课程,教师若能做到知识的延伸拓展,用一定的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某些现象,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小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解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相信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施性。

四、及时复习初中化学,做好知识衔接

第8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生发展;衔接教学;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6-001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最近有幸参加苏州市某区的一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讨会,感触颇深。这个区的初、高中化学教师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和面对面的交流,对物质结构知识的衔接进行专题研讨,并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衔接研究的专题、任务和实验学校,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研究很有针对性,也很实在。但从研讨会上发现,初中化学教师似乎对这项研究的热情不高,他们可能认为此项工作应该主要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事。但现实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思考,即不少初中化学学习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不能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甚至有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为此,高中化学教师感到比较苦恼,甚至有些质疑初中化学教学。那么我们的初中化学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初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实而不活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学习,知识内容体现生活化、基础性,形象思维知识占据主要内容,且知识点分散、琐碎,系统性不强,使初中化学作为理科却具有文科学习的特点,学生通过听、记、背也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这也使得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把教学的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记得好、背得熟,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更多的是对教师的依赖,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欠缺。

1.2衔接条件不好

客观的讲,初中化学教学的时间并不宽裕,加之受中考的束博,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只着眼于让学生较好地完成初中化学的学习任务,功利思想非常明显。所以,对于衔接教学普遍意识不强,加之初中化学教师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高中化学学习特点以及高考试题普遍不熟悉,衔接教学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

1.3思维训练不够

实施新课程以来,初中化学知识内容有所增加,但思维难度要求降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只要求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和简单的应用上;二是化学计算的要求也明显降低;三是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不强、逻辑关系也不紧密。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初、高中学生思维要求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在主观上,我们不少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还不够,平时练习题量不少,但习题知识点单一,思维价值不高。

2.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的初中化学教学

2.1要有衔接的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创设一些条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此,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教材及教学要求,也要了解高中教材和教学要求,不仅要关注中考,也要关注高考,对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点和教学的差异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即: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要求,而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有要求,如同素异形现象、溶解度的计算等;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完全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如物质结构知识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和一些心理暗示,也可以向他们介绍高中化学学习与初中化学的不同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以便能更快地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2.2明确衔接的要求

鉴于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各级教研部门首先要对衔接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要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作为化学教学评价目标之一。要通过基本功竞赛、解题能力竞赛等手段让教师主动地去研究高中化学教材,研究高考试题,熟悉衔接的知识点。对课堂教学也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如:对初中化学必须掌握到位的知识要夯实基础,对初、高中知识出现断层的要做好铺垫,对高中还要拓展和加深的知识可作适当延伸。要通过开展初、高中教师的面对面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心理方面的衔接,架构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的桥梁。要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情景、素材,渗透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提优辅导、开设讲座、化学竞赛等多种活动,为学生将来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一些知识储备、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总之,衔接教学要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一种自觉,一份责任,这样才能确保初、高中化学衔接实施到位。

2.3关注衔接的“细节”

2.3.1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初中化学知识琐碎,系统性不强,许多知识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需要在高中化学学习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衔接教学不是随意地拔高要求,而是要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知识的延伸、方法的拓展。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架设好初、高中衔接的桥梁,而不是越过桥梁,越俎代庖。如在原子结构知识的教学中,初中学生只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沪教版教材利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原子核内有什么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人教版正文),让学生了解原子内部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和核外电子运动规律以及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充当的角色,这些对于离子形成的理解以及与高中化学物质结构知识的接轨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尽可能拓展到位。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甚至有的中考试题中还出现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等考题,无疑过高地要求了学生,造成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2.3.2教学要留有余地

初中化学许多知识的形成是基于学生对物质的一些感性认识,对概念的理解也只是浅层次的要求。因此,许多知识,如: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物质的分散、物质的分类等知识在初中教材都存在概念描述不够严密、知识结构不够完整的情况。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不能过多地补充,要把握好拓展的尺度,特别是不能把问题讲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悉课标的要求,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着眼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方面注意知识的衔接,另—方面要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学生由于对知识概念的片面或不完整理解而导致对高中新知识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顺畅地完成初、高中的过渡和衔接。

2.3.3拓展多种渠道

第9篇:高中化学的思维方法范文

众所周知,创新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十分重要的,是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强劲动力。高中生是年轻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根据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是有别于初中化学的教学的,相对于初中阶段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概念性和基础性的知识,高中阶段的化学更加深入,去从本质上来了解化学。一些化学实验更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创新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高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激发起学习化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能够进行很好的融合,能够融会贯通,由点及面,将化学知识有效地穿插起来,能够转换思维方式,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更好地贯穿新课改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等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日常的教学中,我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倡质疑精神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转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质疑对于学习和做学问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如何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根基。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自身,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能够对知识点和课堂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维和看法,而不是一味地相信教材和教师,要敢于和教材与教师争辩和讨论。这样教学才能够打破原有的学生机械性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发问,根据疑问去思考,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应该认真对待,多些鼓舞和激励,不可急于求成,影响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不断质疑问题的过程中,学着去解决疑问,收获新知识,树立探究能力的自信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到原子的结构的知识点时,可以试问学生为什么电子会一直围绕着原子核运动而不是跑到原子核上面?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是充满兴趣的,不再是以前死记硬背乏味的课堂了。还有,在学习金刚石和石墨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而二者的物理特性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极其坚硬,一个却极其柔软?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就会从化学的本质上去分析问题,探究二者的晶体结构的差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慢慢养成对教材中的陈述句进行发问的好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转换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高中阶段的学生是充满活力的,他们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这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我们会找到很多有意思的实验。我们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将以前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成师生互动的交流活动。摒弃以前那种教师在上面一直讲,学生一直在课本和笔记上记的教学模式,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实验。例如,在做氨气与水产生喷泉现象的实验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实验的实质。教师可以根据产生喷泉的原理让学生思考是不是还有其他产生喷泉的方法,最终找出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或者二氧化碳也能够形成喷泉的化学反应。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实验现象,掌握其中的化学原理,学生将新旧知识串通起来,能够将知识系统起来。学生在不断的回顾当中,自然也就掌握了化学的原理和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激励学生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践

其实,高中化学是一门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十分接近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指引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教会学生能够从一些生活现象出发,运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影子,感觉得到化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遥远。而且运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去尝试着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给出自己的解释。最后几个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现象和解释进行分析,提出自己小组的补充意见。这样的教学,各个小组通过交流就会了解到更多的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学生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增强,探求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激发起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另外,每个小组分头行动,也能够节约学生的很多时间,学到的知识也增多了。这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思维模式,将课堂的主体让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疑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性思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断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新课改对我们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一个途径。

作者:韩爱娟 单位: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坤.高中化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案例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