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2、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的年轻教师尽快走向成熟。
4、通过本次活动提升我们对课堂的反思能力。
本次活动历时半个多月,从准备到展示到今天的评课结束,各个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到试讲再评课,再修正,反复锤炼,既体现了团队精神,又提升了集体备课的水平,也使讲课教师得到了锻炼。本次活动各位教师踊跃听课达500多人次,积极参与评课,收选评票108张,不言而喻,本次活动的任务已完成,目的已达到。
二、听课后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1、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以生为本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去合作、去探索。
当然,这里的提问是关键。
比如,刘瑞芳老师的《从算式到方程》整个课堂设计了15个大问题和若干个小问题,全部由学生自主作答,问题的设计是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扣,教师简炼精准的语言起到控制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的作用,整堂课一气哈成,效果极好。
这15个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极好得展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问题之间的思维连续性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饶有兴趣地去思考,去探究去解答。
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之间的交流,本节课所达成的目标自然完成,这个目标就是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王杰老师的《美国南北战争》也体现了这一点,王杰的问题设计前后存在逻辑连续,是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教会学生读历史、来讲解历史,来享受历史,来反省历史。历史课本来就是应该这样来上的。
以生为本就是教学中要面向全体,一节课下来,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
比如刘萍老师,汪宏志老师的课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发言面宽。
又比如,刘瑞芳老师的课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一个拔高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堂既富弹性又有张力。只有以生为本,三年以后,我们的学生才有后劲,我们的尖子生的苗子才厚实,我们的学生才不会两极分化。我们的学生才乐于学习,有兴趣地学习。
2、课堂评价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兴趣的法宝。
课堂评价就是对学生课堂中的回答问题,参与活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所给予的评价(也只能说是点评)。有时是语言,有时是动作,有时是眼神。比如刘瑞芳老师课堂上的掌声以及微笑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并耐心地聆听,汪宏志老师分小组赛给一面小红旗,还有其他老师的“表现得很好”,“说得太好了”等鼓励性的语言。“不错,还有谁要补充的?”
“再读一遍试试看”,等启发性的语言。当然,课堂点评是一门学问,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老师们都在朝这方面努力在做,有这方面的意识,但仅仅是上面所说的作法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点评并没有具体的模式和公式。比如鼓掌并不是人人回答完问题都鼓掌,每节课都要鼓掌。(掌声是给对问题的解答具有创造性学生的,是同学们不由自主的)。少用“很好”、“很对”等肤浅的词语。点评要有启发性,扩展性、延伸性。“点评”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认知的桥梁,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纫带,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准确而得体,生动而有效,而这决非一日之功,它虽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修养中。另外,批评、挖苦、嘲笑的语言,不能用到课堂点评中,请老师们高度重视。
3、完善的教学的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应该说通过各个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以上8节课的课堂结构都是合理的为一堂高效课提供了保障。这里无需要展开,希望以后各教研组加强这样的集体备课研究,形成成果。我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样的研究,每学期完成一部分教学设计,几年后完成所有学科内容的每课时的教学设计是不愁我们上不出高效课了。
4、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学的实施者。在备好课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当然有时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这次讲课的刘萍、周盼、张南三位教师本身的素质还不错,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由于才参加工作,表现出较为青涩是难免的。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会逐渐走向成熟。就拿刘萍老师的这一节课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既注重了内容的教学,也重视了形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来挖掘人物的面貌、性格和内心世界。通过通读课文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通过品读课文来体验语感和美词、美句、美文。通过细读来品尝写作技巧与方法。
我们把前面两点称为内容的教学,把后两点称为形式的教学,语文课应该同时重视这两方面的教学,根据不同的课文略有偏重。当时刘萍在上课时,可能太注重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课堂的调控上没有做到恰到好处。内容的教学上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在形式的教学上匆匆忙忙,效果降低,实际上越是后来越出彩。这节课因为在进行语言教学时,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减少,生成性的问题不断增多,这里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参与其中处理问题。如她在试讲时,在进行以“家是什么”为题写一句话的环节时,有一位学生说“家是温暖的”一时卡壳,教师及时补充:“摇篮、港湾”。当学生表达的语言太生活化、太口语,教师建议用词语进行修饰等,这时就可看见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了。这样才能上出高效课堂。
5、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捷径。
摘 要:“李约瑟难题”可另读另解为: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导致经过不同的发展路径之后古中国的科学文化到近代仍然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而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却成为近代科学的直接先声。这对当代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提供有益警示:没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发展,社会需求终究会枯竭,科学的发展方向也会因此改变。
关键词:制度安排;科学形态;科技政策;“李约瑟难题”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1-0045-04
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为什么当代科学、伽利略时代的‘新哲学’或称‘实验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而非中国文化或是印度文化中呢?”[1]长期以来,这个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谜题困扰了几代中国学者。对这一迷题的解答,不同学者见仁见智。
一、李约瑟难题的另一种解读
古中国和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它们都发育出比较发达的科学文化。从科学形态看,两者都没有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都处于以直觉为主的、对自然界进行猜测的自然哲学阶段;从科学文化的内容看,李约瑟曾经把《墨经》中有关的集合定义和定理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做了对比,发现欧氏书中的许多定义和定理与《墨经》中的表述一模一样。[2]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公元前4世纪前后(西方是希腊文化时期,中国是战国时期),中西方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
尽管起点相同,考察古希腊和古中国科学文化其后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两者发展路径差别很大(见图1)。
中国春秋战国之后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进入封建社会,从中国科学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的萌芽和奠基时期,经过两汉、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实用科学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到唐宋达到,中国古代实用科学日趋完善,明清时期的发展可以说是唐宋科技发展的延续,其中,虽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但也只是“落日的辉煌”。可以说,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到19世纪,从科学形态上看与秦汉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理论与技术混杂在一起的实用科学形态(按照不同的标准,科学形态的划分方法是多样的,我们从科学体系本身的角度(如体系结构、逻辑性等)可以将古代科学分为两类:理论形态的科学和实用形态的科学。如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表达形式是a2+b2=c2(a、b是两条直角边,c是斜边),这种形式高度抽象,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是以理论形式表达客观真理(自然规律的),用这种方式表达客观规律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理论形态的科学。但在中国古代,上述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则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的,在《周髀算经》中有一段现在被称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的记载:“勾三,股四,弦五”。看到勾股弦,就是目不识丁的匠人也知道它们指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它们之间满足3、4、5的关系,这种将客观规律寓于生产实践当中,以生产生活中的物的关系来表达客观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可以称为实用形态的科学)。
古代科学文化之花在西方走过的则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同的古希腊文化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辉煌之后,恺撒大帝的铁骑横扫希腊半岛,对古希腊科学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摧残,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烈火焚毁、柏拉图学院被下令关闭、欧几里德倒在古罗马士兵的屠刀之下……,古希腊科学文化被埋藏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之中,被湮没了,西方进入了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古罗马时期;紧随古罗马之后是欧洲的中世纪,在谈及中世纪时我们经常在前面还要加一个定语――“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科学在封建神学的统治之下,没有自己独立的位置,沦为神学的婢女;15世纪前后,发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的影响怎样评价都不为过,这场运动复兴了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文化,就好像将覆盖在古希腊科学文化这个稚嫩的种子之上的尘土和重负给去除了,让这个稚嫩的种子能够接触到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幸运的是,这个种子刚破土而出就在一种崭新的制度安排中发育成长,最终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形成了以理论形态为主要特点的近代科学,以至“在古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萌芽、胚胎。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3]。
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发展下,古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文化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到近代仍然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却成为近代科学的直接渊源。由此,我们可将“李约瑟难题”换一种表述――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文化处于同样的高度,但是经过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之后,为什么古中国的科学文化发展到近代仍然是中国古代实用科学,而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却成为近代科学的直接先声?
二、制度安排和科学形态间的张力
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并不是唯一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科学和技术形态并不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除科学自身的因素外,科技发展与社会制度安排有很大关系,这种制度安排某种程度上决定影响了科学的发展及表现形态。某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包括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制度等)是由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即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是由这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推论,某一社会的制度安排是由以科学发展水平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科学发展和社会制度安排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当社会制度的安排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进步时,这种制度将会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生产力水平和科学进步与社会制度安排不相适应时,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不能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安排所容纳,科学进步就会受到抑制。对此,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结论性命题,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如图2)
古希腊和古中国的科学文化起点相同,都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科学形态,在这种原始的科学形态中,理论形态的科学和实用形态的科学混杂在一起,其后的分化是因为遇到了不同的制度安排。
众所周知,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开世界文明之先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社会制度安排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封建制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以肯定,古中国率先进入封建社会是与其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的。我们认为导致古中国的科学演变为实用形态科学的原因是中国过早地进入了封建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殊结构的产物。封建的制度安排需要比奴隶制社会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如果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封建的制度安排是不能维持的。问题是,古代中国朴素的科学形态所能支撑起的生产力水平是有限的,但社会应用的要求却很高。在中国古代就出现了这样的矛盾:封建制度安排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中国古代科学却处于自然哲学阶段的萌芽状态,它的发展水平不能给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于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求得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将“原动力”的寻求转向另一个方向――技术,但是技术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受科学知识指导的,失去科学指导的技术只能寻求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这样,中国古代科学走上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只重视技术而忽视科学理论的发展,最后只能形成实用形态的科学。
可见,因为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不合其自身发展阶段的要求,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古代朴素的科学理论在强大的封建社会发展生产力需求面前只能提前发芽,改变其发展方向,形成实用科学这一不成熟的果实(科学形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始终没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失去科学基础的技术发展是不能持久的。
对于希腊文明之后古罗马人的杀戮(或征服)和中世纪的黑暗,我们通常会遗憾地认为,古希腊文明从此衰落了,但是,从制度安排中科学的作用以及社会需求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来看,反倒是古罗马保存了古希腊文明,保存了古希腊科学文化,使古希腊科学文化这个稚嫩的种子深埋在地下,没有在超出其科学形态的社会需求下提前发芽(这时没有适合科学发展的土壤,封存起来对科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不至使它发展成为畸形――实用形态的科学),以至和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一样结出实用科学的果实。
古希腊科学文化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的沉寂(这种休眠对于科学的发展其实是极为有利的),到文艺复兴时期,遇到了合适的土壤,才萌芽最终成为近代科学的先驱。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比封建制度蕴涵着更大的生产力发展空间。但是,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某种制度安排(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受到威胁时,这种制度就会反过来抑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学进步停滞,或使其畸形发展。因此,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社会漫长,制度对科学发展的长期压抑催生了实用形态的科学。
上述情况在近代科学、在产业革命时期的发展中也能得到旁证。在前人发明蒸汽推动活塞的基础上,瓦特发明了离心式调节器。瓦特是一名技工,没有太多的热力学方面的知识,他对活塞的改进不过是生产需要使然。中国古代科学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形:在萌芽状态(朴素的自然哲学)的科学知识“指导”下,面对社会生产的需要,古代的工匠们只能凭自己的经验从技术角度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然后再总结。问题是,中国古代实用形态的科学形成之后为什么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这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社会需要一直停留在某一水平上,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没有对社会生产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在理性化的社会及经济结构的史境中,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工业技术要求对于科学活动的方向具有虽不是惟一的,也是强有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特别为此目的而建立的社会机构而直接施加的,由工业、政府和私人基金资助的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基金,现已成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科学兴趣焦点的最重要因素。”[5]也就是说,具体的和历史的社会因素可以解释科学知识生产的“前进速度”。
三、对当代中国科学政策的启示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是原动力,社会需求是推进器,只有推进器(社会需求)和原动力(科学)处于协调状态,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和经济方能获得持续发展。在国家的科学进步水平和社会制度安排中,通常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科学发展水平高,但是由于制度、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与科学水平相联系的需求不旺盛,这时这个国家不仅经济得不到快速的发展,而且科学的发展也会失去方向和动力,现代英国的衰落对此是很好的说明。英国科学在20世纪中叶之前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国家创新制度安排的问题,最终沦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二是科学水平发展不高,但由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比较高,社会需求很旺盛,以至超出了科学水平的承载能力,这时该国家和地区会取得某一阶段的快速发展,但终究没有“原动力”,它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如现代日本的崛起。而且由于社会提出了超过科学水平的要求,还会使科学的发展方向甚至科学形态发展变化。
联系上述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两种情形所致的不同结果及我们国家的现实不禁令人担忧。我国近年来基础研究的投入明显不足、成果很少,但是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却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借鉴历史,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没有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的发展,社会需求终究会枯竭,科学的发展方向也会因此改变。现代日本发展史不能不令我们警觉,二战后,日本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发展的支撑,其发展终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本近十年的经济衰退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科学的发展水平提出了超越可能的要求,迫使科学形态发生了变化,日本只能确立“技术立国”的方针,以至日本诺贝尔奖得主在论及日本科学技术发展时痛心地说日本没有科学,这对我国的科学发展和科学政策的制定应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传统、贫困与成就[J].科学与哲学,1982(1).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03-21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9.
1.1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科技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影响,科技管理体制中僵化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的格局还没有被完全打破。科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造成科技管理体制难于适应市场和竞争的实际要求,难于形成科技管理的良好空间与氛围,造成科技资源、管理重点的分配不公,出现科技管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影响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制约着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平台与方向,与其他事业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系发展的状态出现了明显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在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目前实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将市场发展规律的指导性作用发挥出来,使得项目研发与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产学研究联系不紧密。
1.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受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种问题将会使科研工作的发展进入逐步下降的“死循环”,既形不成科研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不能形成科技成果与商品的有效转化,使科技活动和管理工作失去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肯定,难于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势,形不成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持。
2构建创新体系为背景的科技管理新体制
2.1转变科技管理工作的观念
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中,要将转变观念和创新理念列为头等大事。要从科技管理体制和意识两个重要层面入手,将科技管理工作的职能做到分解,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分类,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真正将精力放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中。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科技管理工作要主动利用社会上专业组织的优势,大胆将监督和评估职能让渡给第三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科技管理人员的精力,落实科技管理的责任,在创新科技管理工作观念的同时,做到对科技管理工作质量和体系上的保证。
2.2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问题,应加速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进程,要将市场资源引入到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建立科技管理与市场结合的新体制,以科技人才、学术成果作为资产,加深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进一步合作和联系,使传统的、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发挥科技成果经济和市场优势的同时,发展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2.3建立和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的评估评价体系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要针对当前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问题展开评价机制的创新,使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与日常其他工作相分离,将科技人员更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研究之中,真正实现对科技人才的约束、控制和激励,在正确评价人才、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做到对科技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证,提升科技人员的原创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更高科技成果的诞生铺平体系性和机制性道路。此外,要通过评价机制形成科技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使科技人才能够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来坚定科技事业的从业信心,取得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的双方面认可,做到对科技人员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达到创新和改革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目标。
3结语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发展;科技意识;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12-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顺利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深刻认识世界形势,深入研究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者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一、新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科技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原始的依靠生产经验积累发展到依靠技术创新突破来推进。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能源行业为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指导国家同时进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有效地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高效和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信息化。进入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网络化加速发展,信息、科技、教育等知识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支持下,科技成果可以在各国之间得到快速的传播,使科学与技术得到很好的融合。另外,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申报管理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网络信息普及程度也不高,这将成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3.科技发展国际化。当今科技已成为跨国界的全球化活动,伴随着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流动和共享。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众多的科技投资和优秀人才,增强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对全球市场和资源进行争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科技投入,提供广阔的科技资源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努力减少本国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加速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
4.科技管理创新化。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交流合作、人才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是指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战略的创新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的创新实质是科技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合理的科技战略的制定即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行性预测,通过提前制定和完善科技管理手段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灵活的科技头脑,准备把握科技的发展动向和企业发展特点,为企业的进步及时献计献策。
二、树立正确意识,实现科学管理
科技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其经济属性体现在科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展科技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同时,科技工作又是一项探索知识、发现自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具备社会属性。科技管理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内涵,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定位,树立全新的科技工作意识,积极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1.创新意识。创新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灵魂和原动力。科技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发展提供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因此,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应全面具备创新意识,并将其充分发挥到科技管理工作中去。创新管理的意识适用于项目申请、资金运转、人才配备和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项目申报与完成的过程中,创新的沟通方式可以为科研人员顺利完成科技攻关提供良好的条件;人才建设中,创新化、合理化的工作方式能够使得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科技管理采取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和创新的鼓励机制,能够奖赏有据,可以极大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本意识。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模式是企业革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的方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去培养和利用人才。再者,企业管理部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为各类科技人员发展提供不同的平台,为其创造学习机会,落实各项鼓励和奖励措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
总之,树立创新化和人本共存的科技管理意识是当今企业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重要能力。只有将科技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才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全面化、制度化、人性化。
三、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撑。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年,而企业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的改制、改组给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企业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化配置政策、信息和财政等各种资源来为科技创造提供有力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将会有一个新变化,建立一套完善化、科技化的管理体制,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将发展实际和国家科技政策制度相结合,在实践的指导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
1.把握发展机遇,创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科技发展中有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切实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项目创新研究,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基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科技问题。同时,企业还应逐步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成为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基地,从而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机科技联合体。联合体的形成一方面能够促进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平稳落地;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系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引导和聚集,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能够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3.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作用。企业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科研活动及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评价和人力资源评价。在科研活动方面,企业应当落实国家科技政策,规范科研成果研究和科技经费使用,并按时定期对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对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果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进行表彰鼓励。人力资源评价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与其个人的经济利益进行关联,通过实行合理化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学创造力。科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而且能够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将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相融合的一项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雷宇,赵晓丽.科技管理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113.
[2] 张鹏.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3,(15):44-45.
[3] 张虹,周增桓.“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及其实践意义刍议――兼论科技创新中的“以人为本”[J].科技管理研究,2013,(6):132-134.
[4] 王耀廷.突出科技管理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企业管理,2010,(11):25-26.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也是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一百多年来,人类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造纸术和印刷术不断改进,形成了科技运用与文化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电影、电视、广播等多元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孕育了现代文化产业的萌芽。而以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让文化产业成为融合多种技术群因子的产业形态,传统文化产业开始向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转变。总之,文化产业演化的轨迹表明文化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
二、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互促互进
第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增长的源泉。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持续创新,以此拓展发展空间。诸如广播凭借电磁辐射传播电波,并依托卫星的应用不断开拓受众领域;电影电视则依赖图像处理技术与光缆、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视听效果等。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又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不断创造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此外,科技创新提高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如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实现了新闻传媒业的连续性;而手机与电视、电影以及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成为娱乐节目互动的商业媒介和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二,文化产业对科技创新的内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张力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促使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从而加速了高科技文化产品的上市。如广播作为第一个带入千家万户的电子媒介给报纸带来巨大的冲击,促使报纸行业开始改版、扩版,从而推动印刷技术的提高;而面对电视技术竞争,广播业发展亟需技术上的革新,客观上又推动了无线电接收装置的变化和调频电台的兴起;电影业面对电视业的挑战而寻求高投入大制作,应用高新技术,直接刺激了电脑特技、数字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和电脑高科技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阔步向前。
三、科技创新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究。从技术角度而言,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作为文化产业科技化的趋势,应成为我国重点研究领域。从产业角度出发,则需要研究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介入问题,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结合实际,加强自主创新,不能停留于模仿与跟随的层面。
第二,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产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应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以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链条中各环节以及核心产业和延伸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文化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
第三,增强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吸收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文化生产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其竞争力也越强。不仅能缩短创新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的周期,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转型,也能使传统文化产业脱胎换骨,成长为基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现代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促使文化产业增长与科技创新周期的融合。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和演化周期缩短的动因。科技创新周期缩短,产业新陈代谢能力增强,会导致文化产业的演化周期越来越短。所以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增长要积极适应技术创新周期的演进,通过自身的发展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进展,使产业增长和技术创新二者之间步调和谐,相得益彰。
第五,培养复合型文化科技人才。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科技的主体,应加快培养能够适应数字技术环境中多种产业需求的文化资本人才、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鼓励和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及有条件的大学设置相关学科专业,参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为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黄秀春
一班级基本情况:二班级管理目标:
让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设良好的班风;全体同学都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展丰富课余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抓好班级值日清洁工作,创建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建立一支有进取心,有责任感,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严抓班级纪律,逐步形成一个守纪、团结、进取、勤奋、和谐的班级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具体实施计划: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中学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关心时政,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希望自已一生有所作为是他们的共同特性,因此抓紧抓好时政教育,特别是当前世界与中国在经济科技发展上的机遇和挑战,历史上中国的落后给我们的苦难和今天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存在的弊端,以此常常能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信念,这是学生时代最具感召力的学习原动力。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已的潜在优势或帮助寻找适合于他的人生道路。让他看到希望,让希望燃烧起光明,照亮他人生的路。这样将大道理同小道理与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挂勾,思想教育工作实在,有利于学生清醒头脑,树立远大而实际的人生理想。
3鼓舞学生信心
首先,要树立榜样:个人修养的榜样,学习刻苦终成大器的榜样,敢于拼搏的榜样,成绩先居劣势后终于赶上来了,取得了好成绩的榜样,伟人,名人,民间故事中的典范,特别是他们的已毕业校友的先进事迹。
其次,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树立目标,取长补短。
最后,面对挫折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失败的原因,指出成功的道路,和他这时具备的优势条件,并鼓舞他的斗志,强调人不应只重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着眼于人生的全局。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要教育学生既要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课外知识的吸取,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法的养成是差生能否转化和学生学习能否进步的核心。
二加强班级管理
1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上进行书面调查,让他们反映教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等等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修正和跟踪管理班级,同时也可给科任教师指出部题以便修正教学,平时,早自习,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习课,以及自习时间多到教室向学生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习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总之日常管理在于花时间,勤动脑勤动手这样才能保持班上始终处于班主任的有效监管中
2精心挑选班干部,大胆鼓励他们在班上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成熟,有力地管理班上。
第二!它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条件下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竞争,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大比拼。知识和技术丰富人的大脑,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就比别人多一种谋生的手段。
通过加强学习和提高技能,考虑向多方面发展,任何时候都有了立足的资本。
第三!它是爱岗敬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体现\"如今,各单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日渐浓厚,激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基本建立,为人才的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平台。学好了技术,得到的机会就越多,发展前途会更广阔。否则,没有知识,没有技术,谋取高职位、高待遇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四!它是面向未来打好基础寻求发展的原动力\"常言道:“技多不压身”、“活到老,学到老”,有了技术走到哪里都不怕。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在“感到自己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的选择,提醒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个“最大需要”,注重针对性,找准进入头脑、进入工作的切入点,改进内容,“按需供给”。职工感到“最缺的”,我们及时补给,相反,人家感到不缺的,我们反倒拼命去“灌”,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根据这一实际,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是抓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历教育#还应大力开办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强化班!计算机能力培训班等\"在技术工人培养上,要举办高级化验工、中级钳工等培训和班组长培训。要加强岗位职工新工艺技术培训,使职工在技术改造后就能驾驭新设备,让设备在较短的时间达产达效。
二是在职工培训上要狠下功夫\"随着内退等原因造成的技术工人人才短缺现象,要组织大规模的“一专多能”岗位工人培训,使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工人脱颖而出,成为工作中的骨干和多面手。
各单位要尽可能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对人才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必须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对待人才,善待人才。坚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原则,把专业技术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深入开展技术比武、技术交流、岗位练兵等活动,最大限度地给职工学习提供支持与帮助。
三是帮助职工正确处理个人目标与现实差距的关系上不能很好定位的问题\"要保持创造性张力,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是创造力的源泉。差距太大,致使目标的实现过于困难,从而使人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打击个人学习的积极性:而差距太小,目标过于容易实现,会失去个人学习的动力。因此,建立恰当的个人目标,组织目标,并适时调整目标,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激发学习的活力。
写作一部文学史,除了史料的准确性之外,最重要的是修史者的文学史观,修史者要做的是在著作中提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和诠释,然后将符合自己理论框架的作品筛选进来,并非要将历史上出现过的所有文学作品都写入书中,我们从主流文学史书写中就能体悟到,像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重写文学史”口号,像近几年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汪曾祺等人在文学史中地位的提升,都是研究者背后文学史观变迁造成的产物。那么,在《科幻小说史》中,罗伯茨的文学史观或者更确切地说他的科幻小说史观是怎样的呢?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一条“贯穿始终”的浮在表面的历史观,这是罗伯茨自己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但在实际的文本叙述层面,这一观点并没有那么“贯穿始终”;而在它背后,我们却发现了另外一条若隐若现的,真正主导着他写作这本《科幻小说史》的历史观,这一书写策略和他的写作目的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为科幻小说正名。
罗伯茨自己反复强调“科幻小说复兴于新教改革”,是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矛盾冲突重塑了“现代科幻”的面貌并使它不断发展壮大,他认为“‘新教/人文主义’的技术与‘天主教’魔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1600年之后的科幻批判史的讨论”,而他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就是在内容上充分体现出“新教”与“天主教”这两者之间矛盾张力的小说。无可否认,罗伯茨将眼光聚焦于17世纪初的宗教改革,从前人没有发掘的角度对科幻诞生的历史原动力作了独到而精彩的分析。但是,这一“新教/天主教”的辩证关系并没有如他本人所说的那样“贯穿科幻小说发展的始终”,基本上在进入“20世纪”的章节以后,罗伯茨的书写就偏离了这一主题,但恰恰20世纪以后才是“科幻小说”这一文类真正确立自身身份并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不能不说是本书最致命的漏洞。而且,从另外一方面看,在没有“新教/天主教”传统的国家也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科幻小说,例如中国(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对中国科幻只字未提,倒是少量提及了日本科幻),那他的这一套解释在普遍性的问题上首先就值得质疑了,或许书名改为《欧美科幻小说史》更贴切一些。总的来说,罗伯茨对于科幻起源问题的解释没能贯彻到后期小说的文本层面,或者说分析过于贫弱、牵强。他太着迷于自己“发现”的这一套科幻诞生原动力的论述,不舍得放弃,但当实际的文学现象并非像他所期望的那样时,他的分析就难免捉襟见肘了。
那么,如果这套“新教/天主教”的文学史观论述不成立的话,罗伯茨在《科幻小说史》里到底有着一个怎样的历史观呢?从章节分布上看,前七章似乎都是按照“科技大发展”或者说“人类对宇宙新的认识”反映到科幻小说的创作上,由此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面貌的科幻小说,来对科幻小说进行分期的。不过,第七章以后(时间上进入“20世纪”以后),这条线索又断掉了,作者的论述回到了传统的约定俗成的科幻分期方式,“黄金时代”、“新浪潮”、“赛博朋克”……这种分期主要从小说内容的“通俗(大众)/现代(精英)”来区分,着重于小说的受众群体。这样看来,本书就形成了一种明显的断裂,如果说前七章是阐述在科技发展的现实刺激下,伴随新教从天主教中分裂而获得重生的科幻小说的诞生史的话,后七章则是以小说内容分类为主的辅以“大众/精英”分野标准的百科全书式科幻大罗列,其中提到了科幻电影、电视,科幻动漫、广播、电子游戏,甚至科幻音乐,似乎他想将所有涉及科幻的表达形式一网打尽,这让我们难免再次对本书的题目产生质疑———这还是科幻“小说”史吗?当然,他可以辩解道“小说”的定义在他那里是广义的。的确,在某些文学理论下,广义的“小说”可以包含一切反映和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那么暂时撇开这个问题不谈,至少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罗伯茨的“科幻小说史观”在20世纪处出现了一道裂痕。
而最让笔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在整本书之中,难道罗伯茨就没有表现出“一以贯之”的观点吗?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决定他对历史上散落的如此众多的科幻小说进行判断和分类?或者说,到底哪些作品获得他的青睐得以入选“史书”,而哪些作品又是他不屑一顾或大力贬斥的呢?通过反复的阅读之后,笔者发现了这一潜藏在众多“表面线索”之下的书写策略或者说价值取向,那就是———对非科技小说的推崇。科幻小说中总会有科学技术的成分,这是它的文类本质所决定的,但其中的科技成分却有多寡之分,那种科技成分占据整个小说故事核心的小说一般被称为“硬科幻小说”;而与之相对的,小说的故事核心不是科技发展,而是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讨论为主的小说,被称为“软科幻小说”。罗伯茨明显更偏爱所谓的“软科幻”,他对pulp(低俗/通俗)科幻小说不屑一顾,而大力推崇高雅现代主义科幻小说和“新浪潮”科幻小说。正因如此,他扬威(威尔斯)抑凡(凡尔纳);他推崇高雅现代主义科幻小说,有意贬低通俗杂志科幻小说;他高扬“新浪潮”科幻小说而看低“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对于某一作家的成就,如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也是推崇他探讨伦理道德的“机器人”系列而批评更偏科学主义的《基地》系列;他更将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推为经典中的经典,认为1973年的科幻星云奖和雨果奖没有颁奖给这部作品是评委们都瞎了眼,用罗伯茨的话来说:“这标志着科幻界走向日益自我封闭的小团体主义……科幻粉丝圈对小说采取了一种可悲的保守口味。”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而逐步追求精神文化的享受。艺术品不再只充当原始的记录符号,而逐渐具备了更多的装饰性和观赏性,逐渐发展成为艺术品。人类收藏活动在奴隶社会曾达到一定的繁荣时期。许多现代人不可企及的古代艺术品就是在这一时期保留下来的。古代社会,人们向神庙谢恩的奉献物被人们收集起来。旅行家或者士兵从遥远的地方把一些罕见的东西带到神庙中。如凯撒大帝就把丰厚的私人收藏品献给了神庙。许多艺术品收藏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途径形成的。早期的私人收藏使艺术品逐步走向公众。
罗马许多私人收藏是以古希腊的艺术品为基础的。早在欧洲中世纪时期,一些贵族阶层满足一些富足阶层往往把收藏作为嗜好,他们为了满足炫耀与欣赏的心理需求,常常在家中将自己的珍宝,艺术品等集中陈设在一个地方,后来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家庭或者家族收藏室。因此而产生了私人收藏和陈列艺术品或者文物的场所,这就是美术馆和博物馆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考古学以及航海业迅速地发展。私人收藏品的种类和范围急剧增加和扩展。这些藏品的展示也从家庭走入了社会。许多私人收藏也逐步向公众开放,而贵族阶层以“赞助人”的身份成为艺术品或其它藏品的收藏者。在15世纪出现"博物馆"一词。当时博物馆中收藏的大都为宝石,战利品,艺术珍品。而当时博物馆的艺术品多是油画,雕塑或精美的工艺品,宝石之类,艺术品更多的价值在于价值本身。因此,由于艺术品的形式需求,博物馆的作用尤其重要,当时的博物馆不仅改善了个人收藏杂乱无章的问题,也为艺术品提供了良好的陈列场所、科学的保存方法和舒适的欣赏场所。公共美术馆和博物馆是艺术展示的早期方式,它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
随着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兴起,博物馆已经逐渐不能够满足艺术的展出需求,有的时候甚至限制了艺术的表达。艺术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绘画或者雕塑等形式,出现了声光艺术,影像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形态。这些后现代艺术的支流艺术的存在方式是多样性的,艺术家对作品的呈现效果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单一的“博物馆式”展出形式已经不在适应当代艺术品的展示需求,当代艺术开始走出博物馆。
艺术功能的转变对当代艺术的展示方式产生了影响。我们通常把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称作“传统艺术”。传统艺术”大都是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形式。这些艺术的功能仅仅在于其装饰性和欣赏性。传统艺术大都以宗教为题材,一些很有名望的宫廷画师专门为王宫贵族画像,那时候的艺术是为统治阶层展示个人身份和地位服务的。所以人们看重的是“传统艺术”中其“物的价值”而轻视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和思想价值。因此时侯的 “艺术家”是以“画匠”的身份存在的,当时的人们最注重的是其“物”的价值所在,没有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当代艺术是艺术家观念性和思想性的表达。人们对艺术品的价值追求已不再停留在艺术品本身,而更多追求艺术的思想和内涵,艺术由此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思想意识的转变,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艺术品中“物”的价值共同成为艺术品的评判要素。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逐渐形成的。
从传统意识到当代意识的转变,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开始萌芽的。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被称为“达盖尔银版摄影术”照相机的诞生在某种意义上让绘画的功能得到改变。绘画的作用不再是也为了记录某个事件或者为了保存肖像,艺术家们把更多的精力转放在了艺术本身的创作当中去。照相机的出现,已经完全的终结了绘画"记录历史"的功能,艺术家的注意力从最原始的描摹中走出来,不再以"象"与"不像"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从此,人们开始发现光影的变化,渐渐地关注传统的天光光源之外的光源变化――室外光源。于是印象派的产生使绘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印象派代表画家――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对绘画做出了全新的解析。绘画由此摆脱了其"记录历史"的功能。由此可见,艺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