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们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关键词: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措施
在新形式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虽然有了很多革新,但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因此现代高校教育难免还会受其影响,尤其是高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都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并没有真正做到与民族文化的联合,这不仅仅是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巨大挑战。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对传承民族文化予以高度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艺术的真正含义并能感受民族文化的深远意义,以协调高校大学生文化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高校大学生通过高校艺术教育继承和接受民族文化
艺术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人们往往会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了解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素养。而高校艺术教育则通过向大学生传播艺术文化知识,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艺术是重要内容之一,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需通过艺术教育继承与发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深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是宝贵的文化财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有一定的影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支撑,而民族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依托于教育,所以在高等院校里面,艺术教育就是大学生继承和接受传民族统文化的重要途径。[1]
(二)传播社会文明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社会艺术人才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都与社会文明传播紧紧相连,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需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只有不断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确保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才能繁荣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文明建设,而高校艺术教育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民族文化的发展反映着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进程,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思想指导和内在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就十分重视,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指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也明确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要求。高等院校是我国教育机构里面被赋予传承民族文化使命的重要基地之一,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应当担当起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艺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审美以及把握艺术技能,它已经肩负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和推动民族思想文明进程的重要历史使命,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高校艺术教育服务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高校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受“中国式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教育都处于迷茫状态,再加上外来文化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入侵,使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障碍重重,曾经还出现了崇洋的现象。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亦是如此,教育思想观念往往落后于现代文明发展进程,因而阻碍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其中艺术教育就是中国式应试教育观念下的一个牺牲品,一直以来,艺术教育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一个无足轻重的构成,在教育过程中,内容陈旧、方法呆板,忽略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直到最近十来年,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逐渐转变,各大高校才渐渐重视艺术教育,才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历史责任。[2]
(二)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遗留问题对现代教育影响颇深,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方式的滞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让学生形成艺术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所以对高校艺术教育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是传承族文化的必须手段。
(三)学生个性选择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存在矛盾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精彩灿烂,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如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民族音乐、书法、绘画等。而在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影响,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时候,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这就给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结合带来了另一种挑战,因为高校艺术教育师资、设备、课程设置都有限,所以很难根据学生个性要求开展艺术教育,这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科学技术和语言艺术完善教育
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语言艺术作为辅助。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符号和历史标识。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生活习惯、自身独特的政治、宗教、价值观念和乡土知识等。由于民族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它始终保持了不断创新、传承发展的性质,而传承民族文化必须在尊重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语言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来发展民族传统技艺,民族文化需要吸收那些自己能消化的东西,在冲突、磨合、调适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同时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掌握自己的语言文字,千百万年来,民族人民的生存、发展、繁荣、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语言存在;同时它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人民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3]。
(二)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
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深受其益,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渐渐摆脱了过去口耳相传的模式,目前高校艺术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民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意外丢失的现象,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建立起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在艺术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结合的道路上不断研究,发展新思想,探索新方法,以更加准确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专业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队伍,首先是要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因为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必须是挑选其中精华而非笼统的学习传承,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在继承的同时也要不断发展,以给我民族文化增光添彩。其次是要注重教育方式,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应用最科学最合适的方法把优秀的文化知识授予他们,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做到艺术审美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两不误。最后是要注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与交流,不能一味排外也不能一味崇内,要积极与国际民族艺术文化交流协作,以丰富民族文化内容[4]。
(三)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方式建设
高校艺术教育背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设置艺术教育课程的时候需考虑区域实情和学生学习能力,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样才能使艺术教育发挥其真正功能。同时要根据课程内容深化教学方式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时时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合,切实做到全方位、多渠道的传承民族文化。主要做法如下:首先是加强艺术教育教育力量建设,如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等。注重教师的专业技术和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大教学设配的投入,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其次要结合本校学生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效率。第三是要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比如不定期具备校园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展,还可与其他学校联合举行民族文化学校间交流会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民族文化,在实践中更好地完成民族文化传承。
(四)大力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的民族文化活动
校园是教学的主要实施场地,因此校园环境氛围对于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高校在实施传承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丰富校园文化,尤其是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民族文化研究交流会,还可以与其他学校互动,建立民族文化交流友谊组织等等,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书画大赛等,深入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学习;还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在校园内集体庆祝民族节日、举办民族节日相关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带动学习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需要教师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学习切身实际的深刻体会,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建设,是学生能在生活中切实体会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让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法[5]。总之,一切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需要靠艺术教育来完成,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如今,中华民族发展渐渐步入和平、繁荣,无论是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还是自身综合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促使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共同进步。高校艺术教育应当以此为教育思想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把艺术基本知识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联合起来,切切实实地把握社会文明动态,借助我国社会经济实力和世界文明多元化力量促成民族文化传承,完成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许琛.豫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共建模式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12-115.
[2]刘晓军.基于文化多元化视角下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学中国人,2014,(6):58-61.
[3]杨智伟.高校艺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艺术科技,2013,(2):33-35.
[4]肖珣,王德芳.艺术教育亟待做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4,(16):44-4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陶冶情操 艺术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一直是学者们热衷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应用,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东方文化的传统道德。清末文人龚自珍曾说:“灭其国不如先灭其史。”可见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多么重要,因此在鼓励创新的当代社会,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历史,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高校艺术课程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摇篮,大学教师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通过艺术文化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界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艺术教师美育教化功能的强化等方面推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通过校园的艺术课程、艺术生活、自然美默化作用及其他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利用汉字书法课程应对“汉字危机”
中国书法是众多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艺术,但面对如今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反思。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受到西方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使得“中华民族的色彩”趋于淡化,“中国的烙印”逐渐消失。身处键盘时代,中国汉字在退化,许多人都会遇到提笔忘字的窘境,中国人面临汉字危机,许多专家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水土流失”。最近《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再次激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激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高校应把书法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轨道,加强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书法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鼓励教师提高书法教育水平。学校可以开展各种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提高汉字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通过舞蹈课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中国舞蹈尤其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伴随全球化的到来,民族舞蹈不仅不应该停滞不前,反而应该创新与发展,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在保持本质与特色的基础上,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民族舞蹈课程是大学舞蹈教学中的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是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民间文化感受与特定情境创设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的一种舞蹈教学活动。高校教师要注重对艺术新一代接班人的培养,将民族舞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且针对各民族舞蹈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将各个民族的舞蹈加以创新,这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不竭动力。民族舞蹈的开放性要求不断吸收其他艺术的特点,恰恰是这种开放性才可以让中华传统舞蹈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且生生不息,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
三、多措并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例如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校园高雅艺术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窗口,是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和提高艺术品位的第二课堂,更是大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自由舞台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学可以开设象棋、朗诵、编织等社团。在团体活动中,学生相互启迪,共同合作,极大地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极大地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二)巧妙运用社会资源作为艺术载体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资源,例如秧歌、京剧、河北梆子、河南豫剧、南方的昆曲、黄梅戏、西北地区的秦腔,绘画、剪纸、雕刻、制瓷、陶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更是琳琅满目,这些艺术资源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高超的艺术水平,还有助于提高现代人的艺术修养,促进人们审美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己所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四、结语
高等艺术教育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形式多样,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进行必要的创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高等艺术院校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追求,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要不忘记根本,不要丢掉宝贵的财富,不断创新,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冯远理.继承哪一个传统文化[N].贵阳日报,2005.
[2]刘成群.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N].河北日报,2005.
[3]张士钧.中国书法的民族文化精神[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 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9-10页。
关键词:群众文化 文化活动 发展
要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就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纳入日程,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培养,促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推出精品文化,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出更多能代表先进文化的群文精品,下面就如何繁荣群众文化,打造群众文化精品,谈一下个人浅见:
一、人民群众需要精品,群文工作需要精品
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求知、求乐、求美、求康,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时尚,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文艺、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文化活动,渴望着那些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生活。当前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过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关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在振奋中有困惑、希望中有n思。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通过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服务之中的高品位的群文精品来理顺群众的情绪,陶冶情操,也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所以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优秀作品鼓舞人民,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打造群文精品,既是人民群众富而思文、富而思乐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公民素质,贯彻中央提出的公民道德规范的需要。群众文化上的精品 ,不仅是社会上的亮点,而且是社会前进的号角,更是动员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去的动力。伟大的时代呼唤着伟大作品的产生。我们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
二、为建设和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要发展群众文化,就要贯彻建设的方针,坚持“两手抓”,既要抓硬件建设,又要抓软件建设。要把群众文化建设纳入整个城市建设之中,统筹安排,狠抓落实。
1.加强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物质条件。应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要按照文化设施网络化的需求,逐步建成和完善文化阵地网络,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群众文化的物质条件。
2.加强群众文化的环境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改变,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的力度不断加大,各具特色的绿化带、广场、小公园、五光十色的灯饰、造型各异的雕塑等把城市点缀得更加秀美靓丽。社区服务站,文化站增加,并办起了小区图书馆、活动室,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了新的环境。
三、精心打造群众文化的精品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太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精品文化属于群众文化的范畴,又是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因素。我区群众文化的精品更是比比皆是。闻名全国的阿城版画、篆刻、书法、戏剧创作等均受到一致好评,使其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刻。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追求知识、追求娱乐已经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文艺、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文化活动,渴望着那些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面对人民群众的寄托,时代的呼唤,群文工作者要不辱使命。打造群文精品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品牌工程。首先,要提高群文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训练,踏踏实实地工作。这需要我们有一支专业的、有较高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的群文干部队伍,要做到“一专多能”,要更新观念,具有远见卓识,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需要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文化生活。其次,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充分认识群文精品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在城市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必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文艺专业人才,设立文艺创作中心,鼓励和促进文化精品生产,提高文艺创作水平,提高文艺队伍的整体水平,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夯实基础。打造群文精品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精心策划,精心实施才能打造出过硬的精品文化,这是一项长期的、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需要有必要的财力投入,要立足实际,积极争取政府的协助与支持,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改善文化活动条件。
四、创新思路,借社会之力打造文化品牌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本身并不能混为一谈,群众文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参与性。怎样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切实体现出“文化为民”的主题,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各种群众文化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就充分体现出较强的亲民性,广大群众与那些平常仅仅在剧院和银幕上感受到的演出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通过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进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创新是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生命源泉,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如此。 走创新之路,借社会之力打造文化品牌,是我馆近年来在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中走出的一条尝试之路,春节期间,我馆借社会之力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全市性群众文化活动,有传统的“秧歌舞”“集体舞”系列活动,有以“青春激扬”阿城区大、中专学生文化才艺展示和歌舞活动为代表的文化系列活动等等。并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大型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社会影响、宣传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文企联姻。在联姻过程中,我们注重企业的需求,想企业之想,让企业通过文化活动平台,获取应有的回报,从而实现展示企业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双赢效果。通过文企联手,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
总之,发展和繁荣健康的群众文化势在必行,只有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会进步。作为一名基层群众文化干部,我们更要加倍努力探索,为发展繁荣健康的群众文化生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维.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思路[J].大众文艺,2013(18):20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园林景观人性化人文化传承
每个社会阶段的文化与艺术特征,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与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可以反映出某一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在中国现状的社会环境里,景观,特别是生态景观这一话题在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以后,才真正为大众所重视,独立为一个专业的领域,为人民大众所共享。因此,园林景观的发展水平,也正折射着人类文明演化的进程。
一、人性化设计
(一)“人性化设计”之涵义
人性化设计是使设计产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相适应。以求得人与环境的协调和匹配,从而使使用主体与被使用客体之间的界面趋于淡化,使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悦乐和提升。具体到园林景观,则体现于景观的整体感觉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舒适心理,各个细节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符合人们的身体尺度,并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
(二)“人性化设计”之于具体生活水平的体现
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人性化设计则体现于各个实在的元素。一草一木,一桌一椅,细微之处皆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1.景观气氛的合适烘托
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景观处于建筑客体与人群主体之间,是联系建筑与人群之间的情感纽带,也通过一系列景观元素体现居住者的文化品味与生活层次。如古代私家园林,必尽显其私密性与独享情趣。因此,在划分区域或造景上面产生很多曲折、细腻的手法,崇尚诗意造园,整体感觉有水墨画的淡雅格调。
而与之相反的公共园林,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公益生态环保与公共休憩需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人群的极大多数,所以其定位也是面向大众的层次。因此需极力展示其公共性能和共享性能,本身的设计出发点即是让人来去自如,对参与人群的层次却不做具体要求。只有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公共设施的发展层次才越高。
现代居住小区园林,则融合了私家园林与公共园林的双重功能,既要有强大的兼容性,以供不同层面人群的聚散,又需要动静分开,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的个人需要。因此而有了适合人流聚集的会所,有了功能明确的儿童乐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等。所以,居住小区相对而言属于一个消费层面集中同时兼容性强的人群聚集区域,最能体现社会大众层面的生活水平。
2.景观功能的合理运用
园林艺术的美感表达,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景观的表现形式。而景观功能的合理与否,则直接决定了主题园林的成功与否。以园林景观中最为普遍的休闲座椅为论,80年代以前,休闲座椅只作为临时座靠的功能性设施,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满足温饱就好的社会愿望。80年代以后,随着人性化要求逐步形成,休闲座椅也日益演化,完善着其做为功能性与观赏性的双重使命。在满足视觉美感的基础上赋予其合理的座靠使用功能,使得美学价值与使用功能得到完美结合。
3.景观环境对人群心理的调节
人群的心理情绪受天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景观环境的创造,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亦调节人群心理状况的舒适度。因此,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明足够发展,属于多维空间概念的景观设计主题趋向于健康、文明的方向的时候,才能为人居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二、人文化设计
(一)“ 陆化设计”之概念
较之于人性化设计,人文化设计更强调设计理念的运用。强调文化底蕴和文学元素的参与与表现。通过文化符号在设计中的合理运用,充分展示环境的文化品位和历史的传承发展。
(二)“人文化设计”之于具象化设计对象的揉和
1.园林景观水系
水系景观是造园手法里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人类自古择水而居,现代人群也正慢慢意识到:真正高品质的生活,在于融入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在于具有历史底蕴的人文气息。中国传统的水景“曲水流觞”,在现代园林里出现,现代材料融合传统风骨,自是一番闲情风月。
2、园林绿化的安排
绿化具有调节光、温度、湿度,改善气候,美化环境,消除身心疲惫,有益居者身心健康的功能。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应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空间组合的多样性,从而获得多维的景观效应。公共景观体系,则应该以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往来的自由生长的树木为主。
3、园林小品的点缀
在这充满复古气息的时代里,现代的工艺,现代的设计思维,结合民族的、传统的表现符号,在一处处让人赏心悦目的园艺小品里,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4 园林铺地的表现形式
现代园林里,朴实无华的青石板路,以简单几何形体自然重复的青砖地面,从来都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最爱。原本,过分的修饰从来都只是暂时的,只有那些立足于最本质的根本功能,才是不断被需要的对象。
5.园林特征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或风土人情,园林特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也具有不同气息。多水的南方园林,体现的是丰富的水系文化;而干燥的北方,应该多采用色彩较鲜艳的玻璃钢材质等。
三、人文化与人性化设计相融合体现社会阶段特征
做为社会进步元素里面的一部分,一个成功的园林案例可以存在的最根本理由是它的功能性,在满足功能性的要求以后又具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时代特征,那么它就具有了传承的价值。因此,成功的设计艺术,必须是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其设计理念也必须是可生长的。
参考文献
[1]刘庭风著.中国古园林之旅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关 键 词 :纤维艺术 编织 工业文明 手工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昔日人类赖以生存的手工劳作被大工业生产所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对工业化程度的过度追求,在某些方面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为摆脱不了机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困惑。正如著名艺术理论家张道一教授所讲的那样:“对于生活与日用,科技和工业化的程度越高,手工的东西便越显珍贵,不仅是人们怀念失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主要是在手工制品上能够直接体味到人的智慧和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手工艺术的崇尚、对自然的回归、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就越发迫切了。
纤维艺术便是将人们的“怀旧”与“追逝”融于手工艺创作的很好载体。人类有着悠久的编织历史,“经天纬地”便是对经纬编织的形象比喻。从结绳记事的蛮荒时期到纺车遍及家庭的农耕年代,从机械化生产的工业时代到网络化普及的信息时代,编织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纤维材料质地柔软,色彩丰富,从视觉上能够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被人们所喜爱。利用各种纤维材料,通过编织、缝缀等手段表现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式被称为纤维艺术。wwW.133229.Com在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传统的编织技艺还是创新发展的艺术形式,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壁毯还是与现代艺术同步发展起来的纤维艺术,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出时代赋予的人文精神。
中国是丝织的国度,从商周的织锦的出现到汉代的缂丝的产生,丝织都是主要的纤维编织形式。北宋的缂丝工艺高度发达,已经可以与工笔画相媲美,其细腻精美令人惊叹,达到“寸绣寸金”的程度。作为古老的艺术种类,编织的技艺是靠师徒相授来流传的,这种作坊式的师徒相传对于技艺的沿袭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的手工艺人的技术很少能够通过书面记录下来,大多采用口传心授,通过各个时期不同样式的艺术品,将经验技术世代相传。今天我们通过大量技艺精湛的作品可以体会古老的艺术魅力和朴素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12世纪至16世纪壁毯艺术盛行,主要作为王室和贵族所居住的城堡或教堂墙壁的装饰品,同时具有防潮、保暖的作用。题材大多表现《圣经》等宗教故事以及叙事性的传说,如:《贵妇人与独角兽》《启示录》等,一时间成为上层社会争相求购的奢侈品,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思想、生活观念和审美时尚的追求。著名的画家拉斐尔、鲁本斯都曾经为王室创作过壁毯的画稿。15 世纪的法国,以奥比松(aubusson)为中心兴起了一批手工艺作坊。巴黎的高比林(gobelin)家族,以技艺精湛闻名遐迩,使高比林成为壁毯的代名词。①17至18世纪,巴洛克、罗可可风格的壁毯盛行,编织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毛、丝线的色彩种类达到1万种。19世纪,英国人莫里斯将编织这门艺术形式作了巨大推动,他重新发现了原始编织艺术的活力,设计制作与传统手工艺本质相适应的艺术样式,倡导了著名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用莫里斯自己的话说:“我们应该懂得人类智慧所创造的作品的价值……虽然手工制作的作品可能比较粗糙,但它也要胜过机器制作的东西。”20世纪初,现代设计摇篮的包豪斯建立了编织艺术车间,对纤维编织语言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艺术与工艺紧密结合,至今对纤维艺术教育产生影响。②30年代,法国让·吕尔萨将传统壁毯与现代设计结合,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他使纤维艺术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学术思想和超越时代的追求体现了高度的人文价值。
古老传承的技艺记载着辉煌的文明,当代纤维艺术家的创作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及社会现象的思考。艺术家通过对纤维材料的触摸,造型技巧的运用,成为表意、象征的精神载体。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文化熏陶、所受教育、生活阅历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了不同思想、性格、修养、气质的个性差异,这些因素会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展示出独有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内涵,欣赏者可以通过作品的体悟,解读其中的韵味,这是工业化机器的加工产品所难以企及的。
走进现代文明的人们住进了钢铁、混凝土、玻璃包围的“容器”,过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环境早已远去,密闭在“容器”内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心灵需要慰藉,情感需要交流,对自然的向往油然而生;工业生产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成为了完全的脑力劳动者,然而机器的一次瘫痪,便会让人们重新怀念过去的时光,原来手工劳作的日子是那么值得怀念……③
事物的发展总是两面的,人们在享受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承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疮痛,因此,社会整体的人文精神构建就越发显得重要。伴随而来的“手工文化现象”“手工艺热”与“民间艺术保护”之声日涨,其背后显现出的是学术界感性研究层面的探讨与现实社会手工艺行业发展的萎靡;传统手工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艺考”的热与工艺美术就业的冷……笔者认为,这些深层问题绝非感性的说辞与无力的呼吁可以解决的。要真正理解手工文化和它的人文精神,就要对手工艺真正理解,片面的“怀旧”与“感伤”毫无益处。
通过纤维艺术作品在空间中的应用的确可以软化建筑空间,消除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所带来的乏味与单调,在纤维艺术作品中凝聚着自然气息和手工制作的情趣,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天然织物本能的、热爱的情感会激发。当人们用手触及羊毛纤维那松软、极富自然气息的质地,体味手工编织带来的韵味情调时,会觉得重新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正如著名建筑师弗朗索瓦茨·格莱尔·普洛东讲的:“当纯欣赏的壁毯从实用织物中脱离的那一刻起,纤维艺术便从对人类直接的物质关怀转向深层的精神关怀。”④
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立足于艺术创作、拓宽纤维艺术表现语境艺术家是应该重视的,在艺术创新的同时,传承手工艺术的精神、观念和文化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让我们用纤维艺术编织的纽带,薪火传承,构建新时代的人文精神。
注释 :
①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414,430.
②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1-13.
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随着社会有济的发展和汉语在国际上的日渐升温,书法在当今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书法在当代独特的文化意义,联系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提出了书法在对外推广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书法;文化意义;对外教学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39-01
书法是一种以文字为载体,以一定的笔法结构为依托的富于美感的艺术。在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书法无论是作为功能性的书写技术还是作为一门艺术,都创造出了卓越的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书法艺术是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书法从传统的以毛笔为书写工具渐渐加入了硬笔、电脑、刻刀、喷枪等多种多样的工具。除了传统书法的派别外,还形成了丰富多样、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创新的各种现代书法风格。尽管当代社会,书法艺术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但书法文化中国任何一个时期,尤其是当代社会,其文化作用和影响力是不能被忽视的。
一、书法在当代的文化意义
书法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而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国的文化精神。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在基本的实用需求外,同时还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书法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字的书写,它实际上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中国书法文化重在“法度”,是融合了文学、佛法、历史、绘画、雕刻、舞蹈、音乐等等多种文化艺术和技法的书写艺术。真正的书法艺术,不仅仅在技法上能够以独特的风格取胜,同时还需要创作者拥有博学的知识,一件成功的作品,需要技法、内容以及整体的气韵和意象达到和谐统一。可以说,单纯的书写不足以表达书法艺术的感情。正因为书法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诸多门类的艺术产生了多种密切的关系,所以书法在中华文化艺术中拥有着灵魂的地位。即使到了当代,这种地位和价值仍未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它所能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也犹为重要。
(一)书法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古今的书法作品在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越来越红火,部分作品甚至卖出相当高的价格,如此惊人的表现,一方面说明了书法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较高的社会市场氛围,但在这种繁荣的背后,书法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在现代社会,随着电脑、手机等高科技通讯设备的使用和普及,用笔书写的方式渐渐变得没有以往那么重要。由于书写减少,人们有时候提笔忘字,书写水平缺乏艺术性和审美性,对于汉字使用的准确度也越来越低,这使得更多原本就缺少书法技能训练的人认为书法和绘画、雕塑等一样,是一种神秘高深的艺术,对其产生一种畏惧和距离感。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本身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息息相关,书法从最初的书写、记录开始,就显示出这种技艺潜在的普及性,早在先秦时期,书写就被视为与驾车、射箭一样重要和基本的技能,与古时相比,当下日渐浮躁和崇尚物质的时代,书法技能一方面对于人们学习、工作、升迁等社会活动的作用远不及以往,另一方面对大多数现代年轻人来说,各种新鲜事物和五花八门的娱乐消遣手段让需要静心而为的书法活动逐渐走出人们的业余生活,时下我们不难发现,较为关注和练习书法的群体多数是小孩及老人,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书法在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坚力量当中,并非受到应用的重视。
书法在当代大众的普及程度以及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是出于社会发展和科技手段的影响,使得书法在实际应用的作用减弱,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当代教育中传统文化培养和传承的缺失。直到2009年,中国书法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近年来日渐升温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书法,多个地区的教育部门也开始设立书法课程,但仅仅是个开始,书法以及其他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仍然面临着更多挑战。
(二)书法与中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及在国际汉语推广中的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承载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千百年来,中国的书法与汉字保持着紧密相连的关系,书法中的神、气、韵始终展现着中华文化中的开放包容、正大气象。保护和传承书法文化,就是在维护民族文化,聚积民族的精神力量,保护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文化生态和发展空间。同时,发扬书法文化和艺术精神,也是在树立和加强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对于经济全球化、各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拾,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近几年汉语在世界各国推广力度的加强,书法的对外教育也随之升温。推广汉语,其更为深远的目标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近些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也表明,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和抒情性,以及古老的中国文化赋予它的独特魅力,对许多外国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目前国外多所大学和孔子学院,以及国内的留学生学院都开设了书法课程,这些事实也都表明,书法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书法在汉语对外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书法与汉字教学相结合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表意文字,在字形上是由一些基本笔画构成的方块形文字,由于汉字所固有的独特性,使得汉字教学始终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基于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适度地融合,用书法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来调节汉字的困难给学生带来的乏味疲倦的心理。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本身就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但文字深层的意义和解释,外国学生一般很难理解,书法教学若结合一些简单的文字知识的讲授,一定程度上也会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教师直接示范为主,结合多种模式
书法本身有自己的章法和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有时过多过深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对一些深奥的词汇和专用的术语常常感到困惑,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理解也通常较难达到本国学生,因此,理论知识的讲解要随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进行,主要以教师的直接示范为主,让学生从直观的演示当中体会用笔的技巧。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正时,也有尽量注意语言的使用,过于复杂的用语也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云,可以通过对照和比较的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之所,使学生认识到哪里需要改进。此外,书法是需要长期练习和坚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教师直观示范之外,为了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尽量运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影音视频、漫画故事、音乐伴奏等方式改善课堂氛围,让整个教学环境呈现轻松愉悦的状态。
(三)丰富教学内容,调动主观能动性
书法教学重在文化的传导,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接受并喜爱上这一文化,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之外通过设立一些活动和内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动手写字,给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书写的机会。让学生在平时就学着用所学的笔法和技巧进行写字。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如书法比赛、游戏、书法展览等活动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切身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书写的能力。同时还要留心生活的书法元素,在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书法艺术作品,例如国产电影中的书法片名、广告牌、校园中的名家题字等等都可以拿来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欣赏。
综上而言,书法不仅是我国几千年来值得骄傲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它在当代除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之外,还肩负着中华文化未来的传承和发扬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代,书法的教育和推广不仅在国内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和关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书法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传播也是相当重要的目标。将书法艺术很好地传承下来并向世界更多的人们展示它的魅力和内涵,也是当下我们每一个汉语工作者所肩负的目标和责任。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文化传播。
在中华文化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强其文化影响力,强化我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采取各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播,扩大其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
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必要的。就目前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网络已经在各个地方实现普及,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各样的消息。而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互联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限制,迅速地传往世界各地。而且就互联网传播本身来看,其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自主性等,所以其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互联网传播文化中的问题
传播内容影响力。各国之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医药文化有所不同,尤其是医学文化。就中医药文化本身来看,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而在西医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医药文化艰难求生。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西方更加注重科学,所以其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度不强,不愿意深入的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外文化差异。中医药文化仅仅是中华文化的特有文化,传播力度不广,西方国家对其甚少了解,有些外国人完全不知道中药文化,其眼中只有西医,可见中华文化差异之大。虽然互联网媒介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制约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虚假信息泛滥。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缺乏约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中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其真假,不需要承担任何代价。但是有些网友在网络中发文具有随意性,没有注重文化的科学性,没有认识到中医药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意义,仅仅信手拈来,对自己的言语不负责任,这样就导致互联网中虚假的中医药文化信息泛滥,进而对外国友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3应对措施
内容形式优化创新。对于外国友人而言,中医药文化是十分陌生的,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文化,所以极可能对其具有抵触心理,不愿意了解中医药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对相关的内容形式进行优化创新是必要的,基于外国友人的角度,使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这样可以使其对中药文化产生兴趣,并了解中药文化,并爱上中医药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传统中医药的融合与影响的过程中,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属性的“载道”概念的渗透与选择,可以将地域医学,文化艺术纳入基础价值体系中,促进人类资源共享。《易•系辞》说:“物相交,故日文。”简而言之,“交”是一个交叉组合。“化”是指进化和转化。“文”和“化”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向外传播和传播的文化艺术图画;由于传播是人们文化艺术传承,融合和自主创新的关键媒介和积极动力,这种突出“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策略可以成为面向世界的良好中医药体系,当它有效地成为民间文化的输出媒介时,它可以逐渐消除其原始特性,并成为一条国际连接的传播链。信息技术媒体。在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效果上,电影,电视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系统,微视频等多种视觉效果等虚拟化技术可以解开中医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正在改变观众对“真实形象”的看法,并改变了另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世界”。在中医和文化中使用越来越多样化的电子信息方法,传播充分发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优势,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可能性和文化创造力主要表达方式的广泛性,使其在当前历史时期的传播具有独特性和以问题为导向。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多种信息内容方法可以扩展传播者的创新思空间,并完成了原始传统制作和传播效果无法比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可以给三维空间带来“浸泡式”感的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针灸穴位,展现中医文化,使学生获得听觉系统的视觉效果方面非常实用。这种智能数据媒体将最终构建一种新型的中医药传播行为主体,在智能化背景下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促进中医药的开放和传播以创新的角度,更随意,更具文化艺术美感。构建中医药跨文化交流课程。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是基于跨文化交际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该内容由“跨文化交流”课程和相关行业的学者根据实际的社会现象和比较进行了分析。提取出来的具有高长宽比的抽象,严格的思维逻辑和普遍的意义,属于“泛文化艺术”的范畴。在此基础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对外开放与“跨文化交流”过程的普遍性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已完成,“泛文化艺术”已完成。结合“固定文化艺术”的内容,实现“文化融合”和自主创新的目标。实际上,可以从五个级别完成内容连接。(1)从“文化艺术与跨文化传播”到“中医药开放和传播的历史时代与现状”。详细介绍“跨文化交往”的定义,含义和表达方式,并以某种中医药治疗或医学为例,详细介绍和讨论其历史悠久和今天对外开放的情况。此外,根据“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多样性”这一热门话题,中医文化的“民族化与全球化”关系应得到正确处理。(2)从“语言文化”到“中医汉译中语言表达的对等问题”。详细介绍语言表达的含义和外延。整合中文翻译实践活动,特别是中文医学英语翻译案例,并详细介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的五种词义对等关系。此外,从语言交际风格的差异(例如高语境和低语境之间的差异)看出西方医学管理系统中的专业术语的差异。(3)从“非语言交流”到“中医药与外国文化空间”。“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副语言表达和自然环境语言表达的三个层次,即时间和空间。这种方法将主要从“文化艺术空间”的角度来考虑,以探讨中药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趋势。(4)从“价值观念”到“中西医结合比较”。详细介绍“价值观念”的基本要素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和艺术自变量基本理论。主要从“整体观”和“二元论”的角度,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的“主导基因文化与艺术”与“潜在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4结语
中药文化是在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走向世界对在我国文化发展具备实际意义,既有益于提高在我国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实力,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翔,程晓璇.参与无界:互联网模因的适应性与跨文化传播[J].学术研究,2016(09):45-53.
[2]王磊.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J].医学与社会,2015,28(06):31-32.
[3]郗戈,张继栋.“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交流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北方论丛,2017(04):37-41.
[4]曾钦,孙晓生.模因论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1):193-196+198.
[5]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思考[J].中医教育,2015,34(0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