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写景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秋是恬静的。蔚蓝色的天空经过秋雨的洗礼,更显明净动人。白云随着风的脚步,慢慢移动着,仿佛要把天空擦拭得更加美丽。白云可不像天空那样一成不变,它调皮着呢!瞧,它一会儿变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兔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突发自己彻底喜欢上了秋。秋的诗句,秋的文章,秋的图片……秋是那么的清,那么的静,那么的悲凉。我爱秋,我与秋具备同样的性格。我喜欢秋,秋天的感伤与叹息未尝不是生命的慨叹。秋天,正是因为人们的感叹与悲凉而成为一个与其它季节相差大的季节。
不知不觉中走过身边的荷花池,秋的韵味全体现在这里。往日亭亭玉立的荷花今已醉倒在湖泊中,饱尝着秋天的酝酿之酒。昔日的田田的荷叶今已沉入冰冷的池中,但是它的周围依旧那么清澈。这就是《爱莲说》中作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原因吧。我静静地注视着它,只感觉心里又有一种能量在灌输,那是残荷给予的。我看到了残荷的坚挺,看到了残荷的清纯,看到了残荷的坚强与毅力,心理不觉又多了一分喜欢。
远处的细雨吹来几片残花,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眼睛也不知不觉被润湿了,我极力地去寻找那棵快要凋谢生命的花朵。然后急切依旧,却不见一点残花。我选择了向高处看,却看到了一棵青果。大概这就是那些残花所极力保护的秋的结晶,又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经典名句。我仿佛又看到了坚韧的信念。被这幅秋日落红图所感动。
天渐渐放晴,晚上连星星都出来了,想必未来,不,应该是个好天气。而我不该想太多,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问题和试卷要处理,想起来就忧愁丛生。我被这月色吸引住了,特别是那群活泼可爱的星星。你看它们还在向我眨眼,它们一定很久没见到亲人了。我也不是一样吗?又想了想,还是控制一下吧。就这样,我盯着远方的星星,却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说不清。只是想星星与地球一样巨大,但对于宇宙来说,却是一点尘埃,而人呢?与地球相比已经很渺小了那么更何况是宇宙呢?那试问忧愁思念呢?
秋天是偶然吗,我想问上天。站在窗外的我只觉得秋天是人类编造出来的,是人类模拟出来的。但是它又是那么的奇特,才使得我们潸然泪下,这一切又不是偶然,一花一落却又迎来了下一个冰封的季节。
路过秋天,曾经的秋天,象梦里花一样坚强,真的。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2当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对秋有了一种奇异的万世感情。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我出生在秋天。
小时对秋的眷恋,是单纯的、稚气的。那时我们常常三五成群到野外去寻找蒲公英的绒球。轻轻地摘下一个,放在嘴边“扑——”地一吹,立刻散出千万只仙羽,煞是好看。有时也到张爷爷的院子里,寻找飘落在地上的枫叶。这时,它们已被霜打得通红,拿来夹在书本里当书签,很是可爱。
秋天是一年中瓜果最多的季节,大街上摆满了苹果、鸭梨。而对我最有吸引力的要数嫩玉米和白薯。无论在哪儿玩,我总是竖着耳朵细听可有卖玉米的吆喝声。一旦听到,便飞也似的跑回家拿了小筐,硬牵着奶奶的手跑到卖玉米的农家跟前,看奶奶熟练地拣些大个儿的玉米,端回家。然后,我便静静地坐在煮玉米的锅前,听着蒸气撞击锅盖发出的声音,……玉米的香味一弥散开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出一个,扔到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降温,再捞出来,一颗颗细心地剥下来吃。
秋天的季节在一年中真短,人们还没欣赏够它那浓重而丰富的色彩,冬天已快要来临了。这时候小伙伴们每逢傍晚就不约而同地从家中跑出来拣落叶。我们用铁条把满地的落叶一片一片串起来,然后雀跃地把这些数不清的落叶堆在慈祥的黄奶奶门前,因为我们常听妈妈说“这可以当柴禾烧”。每当这时,黄奶奶总是怜爱地望着我们不停地念叨着“乖孩子,真是好孩子……”
在童年,秋是快乐的,醉人的,温馨的,慢慢地长大了,懂得了许多童年不懂的东西;懂得了秋的萧瑟。我想:在这样的`时候,还能以童稚的纯真,赤子的情怀来感化秋天,对待落寞,这该才是真正的成熟吧!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3风乍起,簇簇红枫在灰蓝的苍穹下像一串凄婉的歌谣,寂寂地在广漠的空谷中歌唱。自古逢秋悲寂寥,几声清脆的鸟鸣也道不出“深院梧桐锁清秋”的哀伤。唯有那潭浓碧使这个秋天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晨雾,剪开了黎明的茧。一切都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接受水汽的洗礼。野花上的露珠酝酿了一夜的芳香,昨夜低吟的夜莺似乎在歌唱,湿凉的晨风吻上了谁的脸庞,纷飞的落叶卷起了多少哀伤?秋,是凄美的。
几缕阳光抚上了湖面,接近虚无的水汽化作了一场浓雾,弥漫了整个山谷。一切变得隐隐绰绰,水月镜花,好像罩上了一层毛玻璃似的,煞是神秘与妩媚,尽显朦胧之美。秋,是缥缈的。
当阳光拥抱了整个大地,万物间涌动着一首欢快的赞歌。起伏的连山越发的青黑,高耸入云,天高云淡。而谷内的景色则越发小巧秀丽。漫山的红枫优雅玲珑,扭着纤细的腰肢与银杏曼舞,银杏果珠摇玉颤,一时间好不热闹!那潭浓碧也欢笑起来,翻涌的碧波漾满了笑意,不息的水声犹如银铃般悦耳的欢笑,欢快的笑声在山谷中传响。看!草儿笑得前仰后合,野花更是直不起腰,桂花同是笑得花枝乱颤,都想上前看看为什么。顷刻间,那潭浓碧便是五彩缤纷了,因为它装着整个秋天。秋,是缤纷的。
作为秋水,她更多的是沉静。先说说那份绿,它比油画上的更加精美,比诗词更加多姿,可与英女皇的祖母绿相媲美。这份墨绿借澄清的水浮现出来,是那么的纯净自然,好像是美人的瞳眼,又是那样的迷人,甜美。大自然把甜蜜的吻送给了这方净土。秋,是多姿的。
秋,并不需过多词藻的修饰,因为她本来就是一首动人的诗。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4我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落叶被我踩得沙沙作响,那不温不火的阳光,从叶子的缝隙中散落了一地的光点,一阵悠扬的琴声穿梭早空气中,微风吹来,吹起了一地金黄,合那琴声,似一阵呢喃细语,像我诉说着秋天的韵美。
秋天没有夏天那么色彩斑斓,只有单调的。但正是这橙黄,土黄,黄褐色,装扮了一身独属于却的韵味。
一片叶子终于承受不住秋风的,松开自己的跟,与风儿一起在空中玩耍,跳舞,不停的旋转,慢慢落下,滑着摇曳的舞步,安静地落在树根。它还是回到大树的怀抱,在大树的催眠曲中,安心的闭上眼睛,沉沉的岁去,等待着下一次的轮回,你说,这枯叶的秋风的华尔兹不美吗?
一朵残败的花,看着自己走位的同伴,心中涌起了恐惧,她害怕,害怕像她的同伴一样失去娇俏的身体与精致的脸庞,只能颓废地躺在地上,花瓣掉落一地。但它也很困惑,因为那些掉落地花萼脸上带着笑容,她不明白。
时,一朵枯叶蝶飞来,它扇着暗褐的翅膀,向着朵没有凋谢的花靠近。花朵看着它在自己身边,心底莫名的涌起一种愉悦。她随着枯叶蝶的节拍,也摇摆着自己的腰肢,他们共舞了很久直到花儿最后一片花瓣也悄然落下,花儿承受不住困倦,看了满地的花瓣,闭上了眼睛,她明白了自己的同伴为何在死去是时还带着笑容,她带着与枯叶蝶公务的回忆,露出甜美的笑容,安心地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她
不知,其实她现在才是最美的模样。你说这一出“蝶恋花”这一出花舞蝶飞不美吗?
还有,还有,还有那饱经沧桑的树枝与暖暖的阳光,那金色的麦子与飞翔的鸟儿???他们的恰恰,探戈一样是美仑美奂的。
我仰望着天空,一片叶子正巧落下,带着它的梦想,化作了“春泥”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忍不住吟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秋天美景600字5夏天,早已随着蛐蛐的叫声逐渐远去;秋天,正捧着金色的果实,踏着欢快的脚步走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走在大街上,扑面而来的已不是昔日那滚烫的热浪,而是令人神清气爽的秋风。那火红的太阳也已收起了耀眼的光芒,转而披上了一层轻纱。透过轻纱,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气息。
小区里的栀子花味渐渐消散,淡了,远了。道路两旁的银杏树上,叶子渐渐变黄,枝头上挂满了银杏果,微风阵阵吹来,树叶欢快地摇了起来,金光闪闪。一片片树叶,仿佛一个个小精灵,在空中飞舞着,最终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秋天的气息是温暖的。
果园里,因为秋天的到来,显得格外热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农们在果园里忙得热火朝天,尽管汗水湿透了衬衣,脸上挂满了汗珠,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都挂满了枝头,给果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颜色。秋天的气息是幸福的。那在此季节里创造生活的人是幸福之中最幸福的人!
茂盛的草地上,一群群儿童在愉快地奔跑着。抬头仰望天空,湛蓝色中夹杂着白色,构成一幅蓝天白云图。咦?在天的那一边,竟然有一抹彩色在移动着,那是什么?定睛一看,是风筝!随着风筝线看去,一个七八岁的儿童正在草坪上愉快的奔跑着,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着风筝线越飞越高,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当风筝线完全放完时,不禁站在原地,拍手欢呼起来。秋天的气息是愉快的。
河岸两旁,行人三三两两的在一起散步闲聊着家长里短。柳树姑娘的辫子也已长长。秋风阵阵,辫子仿佛在和人们打招呼。河里的鱼儿也隐藏起了自己的身影,不再和游客嬉戏。站在河岸,扑面而来的不再是阵阵热浪,而是丝丝凉意。小心翼翼地探出手,所触碰到的温度也由温暖变成了清寒凉爽。秋天的气息是清凉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契合;途径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此来培养在阅读方面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将有效的阅读融入到写作教学当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水平。以上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和知识积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1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阅读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经济的出现,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随意性,从而导致市面上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同时,有的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出售内容低级的读物,严重的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影响非常恶劣。
1.2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必须逐步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缺少课堂的交流与互动,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不仅没有掌握写作技巧,而且出现了大量记流水账的现象。
1.3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其注意力比较分散,难以长时间在一个事物上保持兴趣。然而,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以上因素,在写作教学中让他们阅读大量的文字,并让他们对其中的句子进行模仿,这样自然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2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的途径
2.1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
通过阅读积极向上的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教学当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的视觉画面,包括声音、动画、图像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培养办法。比如,针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可以利用神话、寓言等题材,对书本知识进行扩展,以此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鼓励他们阅读古典名著,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并从英雄人物的经历中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正确的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及主旨。
2.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教育教学当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加强在提炼、整合信息方面的素养,以此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所以,在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特点,及时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可以采用这几种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泛读与精度。在泛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根据文章的结构,正确把握全文的主旨,这样可以在宏观上来掌握整个文章的思想感情。另外,在精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文章中描写的场景,以及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继而从微观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次,采用摘抄与仿写的办法。当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将文章中优美、生动的句子摘抄到本子上,并灵活运用到以后的写作当中。同时,鼓励他们对原来的句子进行改写,然后生成新的句子,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提问的过程中看,要求问题与小学生的生活贴近,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这样,当小学生将这些想法写到作文中,就会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2.3引导小学生写读后感:
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通过有效的写作,可以提高在阅读方面的能力。鉴于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需要引导小学生加强在读后感方面的练习。比如,在学习完《王二小》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读后感。由于学生刚学完这节课,印象比较深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比较丰富。因此,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写读后感,可以起到趁热打铁的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在写作方面的质量和水平。除此之外,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并充分发挥好指引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实现小学语阅读与写作契合的途径。比如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小学生写读后感等。希望可以改善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小学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宇.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赤子(中旬),2015(05).
一、空白悬笔补一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很多课文都提供想象的语言空间,如人物语言或心理的留白、人物情感、故事情节的悬念……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语言空间中的有效练笔点让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就能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既丰富了文本内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展现个性。
1.课文空白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补充情节或空白,就能促进阅读,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触动学生的真实思想。如在《小露珠》中,课文在开头的前几节中借用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这3种小动物的口吻将小露珠分别进行比喻成像闪亮的钻石、像透明的水晶、像圆润的珍珠。这就提供了一个空白空间,于是,我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索。你认为小露珠还像什么?以其它小动物的口吻再来介绍一下。这时的练笔,正顺应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反映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2.悬念结尾 不少文章结尾处仍有悬念,给我们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教者可以安排一些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颇有益处。例如《卧薪尝胆》一课,越王勾践破吴归后,吴国大臣的建议在吴王夫差的耳畔响起,吴王夫差这时候会想些什么?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以《后悔的吴王》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写作。通过对文章结尾的补写,延伸了课文的内涵,充实了文本,也圆满了学生在文本中的情感体验。
二、精彩语言仿一仿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我们作为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例如,在教学练习4的《处处留心》部分,文中出现了4组词串,先让学生读,然后再从词串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火红的枫叶,五颜六色的,排列成行的大雁,儿童秋游,老人登高……展开想象,画一幅画,再配上自己写的诗句。我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儿歌《秋天到》,作者多处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高粱笑红了脸,茄子披紫袍……这些被诗话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独特,然后再结合儿歌进行仿写。基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然后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写作兴趣,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去寻找秋天的足迹。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积累、内化和提高。
三、迁移运用练一练
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1.迁移文本的关键词进行练笔 如教学《石榴》一课时,文章在结尾一段中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语,把石榴子的颜色、味道描写得简洁明了,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尝一尝。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学写另一种水果的颜色、味道。
2.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 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庐山的云雾》的二、三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教学本课后,我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如:课间活动的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等。
3.迁移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 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写北大荒秋天的二、三、四自然段,它们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都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的写作方法的特点后,再让他们按这样的写作顺序动笔写一写《家乡的秋天》。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的写作顺序了。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表露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构建全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 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
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三、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而言是一支支兴奋剂
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问题之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在全国各地以的一致,真像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一样。
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1)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 2)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教学 困境 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72-02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切实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水平,成为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 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
1.教材方面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均采用以公文写作为主体的应用文写作教材,而且这些教材入选的例文缺乏时代气息,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基本脱节,诸如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申论等在教材中使用较少,教材没有新意,缺乏实际意义的指导作用,也缺乏可操作性,从而使学生产生距离感。
2.教学方式方面
由于应用文写作具有特定的对象、内容和形式,写作方式相对固定、规范,所以大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讲授法,讲文体的种类、特点和概念,将文种的写作手法和写作内容完全按照:定义——作用——分类——格式——写法——举例的模式对写作知识进行灌输,没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宰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互动,致使课堂内容乏味、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方面
近年来,报考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考分数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都比较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薄弱,文字表达能力较差,写作能力偏低。对于要求具有大学语文知识作为基础才能写好应用文的课程教学而言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4.教师方面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从事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虽然他们具有很强的写作基础,但未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应用文写作实践经验,教学乏味无力。
二 教改对策
1.优化选用、编写教材,建立特色课程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及社会发展对写作能力的需求,在选择和编排教材时首先要考虑教材的实用性,要多设计和安排实践练习的模块,加强知识点的掌握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力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学会写作、学会办文、学会做事”。如果情况允许,高职院校最好是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在内容上强调知识要点必须够用,重点突出案例和训练,在内容上应多加入符合时代特点的最新信息,拉近学生与应用文写作之间的距离。各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应用写作例文分析》、《应用写作范文选》等辅助教材,与主体教材配套使用,以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格式+例文”简单固定、枯燥无味,没有任何新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第一,情境教学法。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似的人为环境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撰写应用文,真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如讲授《求职文书》一节时,就可以利用角色模拟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二,实训教学法。实训教学法以具体活动为中心,把理论知识融入实例中,突出“活学活用”。如:《条据》、《讲演稿》、《实习报告》、《自荐书》等,宜用此法。
第三,比较教学法。应用文文种繁多,文种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极易混淆。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使学生明确不同文种间的区别,能加强学生的记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进行例文的演示,使教学内容表现手法形象、具体、多样,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如在教学“请示”概念时,笔者在课前运用Authorware软件将“请示”的适用范围以活泼可爱的图像、文字展现出来,设置了一个写作“请示”时的具体场景,把抽象、枯燥的概念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故事导入法、互动教学法等。
3.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扎实的应用文写作理论,而且还要有熟练的写作技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同时要潜心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满足不同专业对应用文写作的需求。
(上接第72页)
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位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利用多种机会进行“充电”。
总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专业要求,灵活地选用教材、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有趣和有用 有效性
应用文写作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人们在进行正式交流时,通常使用应用文以使对方清晰了解自身意图。职场中,应用文犹为常见,如刘勰语,“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但在教学时,因其规范性和程式性较强而显得枯燥,出现理论知识过多、实际训练难度较大、课程趣味性缺乏等问题,使学生厌学,收效甚微。
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鲜明,喜爱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新事物,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难以静心吸收。调查发现,有53.2%的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如果学得好在以后工作中会起到积极效果”;同时,72.5%的学生认为无论应用文是否有用,该课程就是“趣味性不高,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没有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何为有效?学生既明白该课程学习有价值(有用),又能自觉集中精神自愿吸收新知识(有趣)的时候,教学才真正有效。因此,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和有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不然,学生对于应用文知识点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再有价值的知识学生亦无法学以致用,再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传授有价值的知识,谈何有效?
因此,从“有趣和有用”角度出发,令原本死板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活起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改良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可参考方向。
一、引导学生正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
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写作学院院长艾伯特・约瑟夫曾给数万政府工作人员、经理、科研人员讲课,他对他们的评价是:“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大学毕业生,一多半还获得高级学位,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尽管学历完满,却连一封简单的书信、一封简单的报告也写不通。”实际上,许多人承认应用文写作具有实用价值,知道“笔下有财产万千,人命关天,是非曲直,毁誉忠奸”,但在态度上,选择轻视和冷漠,认为这不过是套用格式而已,更谈不上真心实意地学习它。同时,因涉及语言运用技能的提升,难以在短短一学期内使学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使得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以技能见长的高职院校中地位尴尬。
因此,课程一开始,教师有针对性地令学生明白以下两点尤为重要:1.应用文写作绝不是简单套用格式即可;2.学会写应用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鉴于许多学生撰写应用文的时候会首选上网,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协助他们搜索模板,直接套用格式的做法,教师从一开始应以有效方法化解学生的这种做法,在第一节课时,可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任务:就如何学好应用文写作给任课老师写一封信,把你的愿望、要求、建议提出来。要求:格式规范、主题鲜明、要求具体、建议明确。
这种方法的好处:1.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摸底;2.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3.提供契机使学生重视应用文写作。学生普遍认为写信是小学已学过的知识,毫无难度,不需要上网搜格式。但一下笔,许多长期无写作经验的学生发现笔如灌铅,停滞不前。原因就在于平时不练笔,下笔无物。在学生绞尽脑汁、纠结不已的时候,教师应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强调应用文写作并非只是懂得格式即可,还要学会语言表达的训练和运用,才能使文章骨架扎实,血肉丰满。
在灌输应用文写作的实际效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职场、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为切入口,提供真实案例,令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应用文的重要作用。例如:
上海市民王女士在浦东广厦小区售楼处签订了一份《房屋销售认购书》,并按其中规定交纳了5000元定金。后因特殊原因无力购房,售房处却不退还她交的定金。理由是王女士错把“定金”与“订金”等同起来,仅一字之错,便白白损失了5000元。王女士后悔得捶胸顿足。
一字之差,竟然损失这么多钱?学生对“定金”、“订金”之差产生好奇,加之涉及金额,更加重视。在期末的调研中发现,对此案例印象深刻的学生不少。可见,选择一个真实、有针对性的案例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二、关注学生需求,适当“投其所好”
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关系,逐步发展为学校处于管理、服务、教育三位一体角色,而学生逐渐向被服务的角色转化。了解被服务对象的学习需求,是高职院校当下进行课改的基本要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喜欢活跃课堂的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第一次课的“写信摸底”,不仅强调了应用文的重要性,还直接了解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经过整合发现,学生普遍有以下要求:1.详细讲解知识点;2.增加课堂趣味性;3.与职场相关知识相结合。
综观以上建议,可见高职院校学生更注重当下的知识是否具有职场中的实际效用,更关心课程是否有趣。针对这些建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投其所好,逐渐改变学生观念,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逐渐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态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应用文写作本身是基础技能训练课程,需要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和频繁地写作训练。但与之相配合的典型案例、互动游戏很少,使得教学可外延的素材十分缺乏。尽管如此,从操作角度看,“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课堂上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课本上、教案中的要点灌输给学生,学生难以感受应用文写作的有趣,更难以从“要我学”的圈子里跳出来。因为他们充其量只能聆听教师的观点无法理解观点背后的内涵。但如果在知识点中穿插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对应用文写作规定体例进行历史渊源的解释,则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
例如在讲解应用文格式规范时,涉及正文前面空两格的问题,通常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一带而过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注意点。但教师可提出问题:谁知道正文前为何一定要空两格?学生会开始进行思考,对格式体例产生好奇。此时教师可以从古文句读功用到白话文的兴起讲起,说明正文前空两格从无到有的过程,目的在于区分段落,同时也是对阅读人表示尊重的文书礼仪。又如在讲“函”时,教师可以从“函”的文字演变入手,从甲骨文(有系扣的箭筒)发展到简体字“函”,从古时的“箭筒”到现今的“书信”,都离不开“装有重要物品”这一内涵,使学生更全面理解“函”的用法。
学生爱新鲜的特性,愿意听取有趣的新知识,从这个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相信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诗人做诗,不仅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更注重内容、意境,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具有境界修养上的要求。同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他的教学肯定具有正面效果。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体现在教学上,要求教师的课堂有性格上的包容幽默、气质上的优雅得体、能力上的知识渊博、道德上的正气高尚。具体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就需要老师增强“能说会写”的能力,增强幽默感,懂得适当抖包袱、引典故。如在讲授“条据”这一环节时,可以设置一个情景小剧本表现债务关系,请几位同学根据剧本扮演角色,并以此为背景,帮助剧中主人公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据。学生对此类情景模拟十分热衷,特别在角色扮演时热情高涨。既使学生了解任务背景,又有助于他们明确使用借据的场合。同时,在类似游戏的情景模拟过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依据情境完成借据的写作,充分实施应用文写作“听、说、读、写”的练习环节。
根据目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初就业情况的相关信息反馈,笔者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职业院校毕业生写作能力无法切实满足用人单位的相应要求。表现为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撰写诸如工作计划、各类总结、项目策划书等企业常用文书。通过对当前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普遍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一是一些职业院校领导一味重视专业课程而忽视了提高学生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来职业院校就是来学习专业技术的,没有必要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再加之,国家教育部也没有相关文件强制要求全部的职业院校必须要开这门课。因此,开设这门课的随意性很大,全在职业院校的自主选择。
二是大多职业院校把《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公共课,一般设36学时,只开设于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等到2年后学生毕业及实习时,由于时间太长,所学相关知识基本淡忘,自然无法灵活熟练运用。导致的结果是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以及企业中各类公文的写作存在诸多困难。
三是一些教师在《应用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中,只偏重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还有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理论讲授与习题相结合的模式,但也只是停留在判断,选择、改错的单一形式上,且所用例文或写作材料多是套用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的相关材料,与企业所需写作内容有很多出入,而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趋向多为各类企业,这就必然导致职校毕业生对企业所需应用文写作的生疏。由此可见,职业院校的传统教学与用人企业的切实需求产生了很大偏差。
作为职业院校,应该把对《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的重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深刻意识到提高学生各类公文写作能力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大力推进《应用文写作》的课改工作。只有把企业对人才的切实需求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笔者认为,要实现这种结合,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校企人员联合编订企业文书写作的校本教材。
职业院校要争取与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结合各类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与其共同编订应用文写作教材,根据岗位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例如开设一些企业定向班,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该企业的工作需要与实际情况,根据其不同岗位对各类公文的写作需要,制定《某企业应用文写作》教学计划。如此,一者,学生通过企业资料的信息,可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及工作的相关内容;二者,学生通过定向学习,可以熟练掌握企业所需公文文种与行文内容,毕业后轻松应对企业文书写作需求,而非生搬硬套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公文材料,从而便于初就业职校毕业生尽快投入各自岗位,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比如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代替传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一系列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它让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导者,而教师成了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学会独立设计学习内容,自发组织合作学习,自觉检查学习效果。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升了素养。这种教学法,已在一些理工类课程教学中普遍使用。而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中,我们也可以融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模拟创设企业运作的情景,如某个工厂要开厂区环境治理的会议,按小组对班级人员进行划分,小组内部设置不同的岗位。如办公室人员要写通知,做议程,会议记录,领导要写发言稿,办公室人员还要写成会议纪要或者简报,宣传部门人员要撰写消息等。这样,让学生在会议的模拟实况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写通知、发言稿、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消息等不同的公文文种。
三、教师定期下企业相关岗位挂职锻炼。
各职业院校可定期安排有关《应用文写作》的执教教师到企业办公室等相关文字工作岗位上挂职,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轮休时间安排执教教师到企业相关岗位实践锻炼。这样,执教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就能更好地掌握企业所需常用公文写作的种类与内容,从而才能把企业公文写作的要求自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此来安排教学计划,设计实践练习。如此,不仅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学生定期到企业去实践。
当前,很多《应用文写作》课仍缺少实践练习的机会,缺乏真实的实习环境。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简单的课堂模拟不足以让学生真实全面地了解企业不同的实际状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切实深入到企业实践中学习,才能真正把所学知识与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获得有效的写作经验,提升写作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五、两头结合的开课模式。
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第一个学期开设《应用文写作》后,在即将毕业前一学期再度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这样,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第三年亲临企业实践之后,再来巩固相应写作知识,就有极强的针对性,于是便能使学生把写作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写作水平,真正满足入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总之,企业人才需求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结合途径是多样化的,但无论哪一种途径都需要职业院校领导的重视、校企合作、教师的课改及学生的实践相互配合,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静,宋秀红.应用文写作应突出学生就业需求[J].文学教育,2011,(2).
关键词:思维;小学作文;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很大,它能够诱发学生准确的观察力,敏锐的思维判断力,丰富的思维创造力。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诱发学生思维想象空间
学生习作水平的体现,主要看学生的思维的激发是否到位,二者的关系极为重要。如指导学生学习写景的作文,我先播放一段“小兴安岭”的录像,伴随着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进“小兴安岭”中,以春天、夏天、秋天及冬天四季鲜明的特点,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兴致浓厚,思维活跃,创作欲望被激发。找到“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作手法,知道写景文章要注重景点,注意作者的写作顺序。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启迪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养成洞察生活的习惯。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时,要告诉学生观察事物之前必须确定观察的对象,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课文内容,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并将习作提纲列举出来。例如,写作“一个熟悉的人”,我用课件将写人文章的要求及特点列举出来,再结合学生所写的写人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窃读记》三课中的选材、语言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述用课件展示在屏幕上,使学生抓住写人文章的特点,写出较好的人物文章来。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容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服务于小学作文教学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富有情节、奇妙变化、精彩绝伦的特有功能的多媒体给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每次的课前我都充分地做好准备,不管是写景、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我都要用幻灯片用字幕将文章体裁、主题、结构、层次的要求一一制成幻灯片恰到好处地呈现给学生。再依据拟定的思考题叫学生动脑思考,充分思维,争先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我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例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能从中悟到规律,抓住特点,结合前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文章的框架。然后再让学生发言,说文,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所作文章存在的问题,促其改正。
片断一:写景前的心理活动
议题:
师出示:“听老师说我们要去桃花岛游玩,我兴奋极了。”这是一位学生写《游桃花岛》的第一句话,你认为这一句好不好,为什么?
各抒己见:
生1:写游桃花岛,我觉得应当写桃花岛的美景,写兴奋的心情没必要,所以我觉得不应当写这句话。
生2:我觉得可以写,听说要游桃花岛作者的心里不可能不兴奋,为什么不能写出来啊?
生3:我觉得不仅可以写,而且要把作者的兴奋之情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夜里看了好多次手表了、第二天起的很早了等等。(哈哈,我自己就是这样的。)
生4: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写,但我也不同意生3的大写特写,因为这篇作文的题目很明显重点是写景的,表示作者心情的内容可以简单的一带而过,说一下就行了。
生5:我也觉得可以写,但我觉得即使写高兴、兴奋的心情也应当与景物联系起来。比如我可以这样写:听老师说我们要去桃花岛游玩,想着那遍地粉红的桃花、那碧绿的湖水,我的心情激动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就去一睹为快。
老师的话:人获得信息的途径不仅仅是靠眼睛去看,还可以用行动去表现、用心去感悟。因此,我们在写景时不仅能写美丽的景色,还能写我们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景、去感悟美景吧!
片断二:写景的顺序
议题:
师问:如果让你写《游桃花岛》,你准备先写什么景物?为什么?
各抒己见:
生1:我先写桃花岛的大门。因为以前的老师说过:“大门是我们最先看到的景物,我们一般先写大门。”况且我觉得桃花岛的大门很漂亮,很值得一写。
生2:老师,生1说的不对。我最先看到的根本不是大门,我离桃花岛很远很远(好几里路)就看到了在桃花岛中心、高高耸立的“六宝塔”。我觉得应该先写“六宝塔”。
生3:我觉得应当“由远及近”写。因为我们游览是总是从远处到近处的,像生2说得那样,我们从很远的地方看到的总是最高的“六宝塔”,那就先写它,之后再写大门。
生4:老师,我觉得应当先写去桃花岛路上所见到的景物。如路边的小草、野花等等。当然,我觉得这些应该简单写一写,而不是重点写。
老师的话:写景的顺序不一定一样。由于观察顺序、观察角度、以及学生们观察习惯的不同,我们的写作顺序也不一样。
片断三:好句欣赏,写景要动静结合,要有人物活动
议题:
师出示:“桃花开了、湖水绿了。和煦的春风吹来,湖边的垂柳舞动起来了、湖水动起来了、鱼儿也不时跳出水面看看外面的美景。”你们认为这段话好不好?为什么?
各抒己见:
生1:我认为很好。因为这段话描写的景色很美,还用了排比句。
生2:我也认为很好。这段话不仅用排比句描写出了美丽的景色,还有静有动,动静结合。
生3:我认为这段话还不够好,我要再加上一句“调皮的风儿吹翻了农民爷爷的草帽,农民爷爷笑了”就更好了。因为这句话我加上了“人”这一重要的景物,这里的农民爷爷是因为风调雨顺而笑、是因为生活幸福而笑。(全体学生和听课的所有老师不由自主的鼓掌。)
老师的话:写景就像画一幅画,我们应用我们手中的笔让这幅画动起来,让读者为这幅画中的美景而惊叹,让读者为这幅画中的深涵寓意而震动。
反思:
看了这堂作文讲评课的几个片断,我不由想起了我们通常的作文讲评课的几种方法与层次。第一种方法也是最普遍地方法:表扬与批评法。教师从书写、语言、顺序、中心等等各方面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学生提出批评。这种讲评方法以教师的好恶来判断作品的好坏,以表扬个别学生而打击许多学生。作文讲评起作用的只是教师认为好和差个别学生,而绝大多数没被点到名的学生无事可做,他们认为作文讲评与自己无关。这样的讲评课很难起到大的作用。第二种方法:作品欣赏法。教师从学生的作品或是其他作品中找出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通过欣赏来学习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种作文讲评方法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学生非常欢迎。但是,这种作文讲评方式也是以教师的好恶来确定欣赏素材,缺乏针对性,用的时间较长,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要求较高。这样的作文讲评课可操作性、可控性差,也很难在短期内起到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