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6-0101-04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肩负着未来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重任。他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关乎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走向和水平;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大学文化生活,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一些建议,以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1]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国际竞争战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国际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另外,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应用到生产中,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所有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高校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高校都把培养国际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3] 另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启动阶段到正规阶段,再到深化阶段,已经发展为跨学科团队间的较量,成为向生产力转化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人数少,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但是由于高考制度没有本质改变,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完全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进入高校的学生存在着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忽略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因此,只有学校的部分社团,例如机器人社团、创业社团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大部分学生将精力放在课堂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精力较少。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视不够,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学生对本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不了解,高校没有形成科技创新教育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这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教育及活动的开展。

(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不健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各高校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各不相同。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与奖学金挂钩;而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与文艺体育等一同作为评定奖学金的综合测评成绩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抱有趋易避难的心态,选择与科技创新平行的文艺体育等作为综合测评的加分项,这容易造成“科技创新与文艺体育一样成为大学生的丰富课余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的误导;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作为充抵课程学分的途径,但是其评定需要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或者、申请专利等,这些奖励措施要求较高,令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当前许多高校的传统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紧张,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课程考试成绩,科技创新活动加分比例较小。

(三)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突击性强,不利于长远发展

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各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多依附于各项科技竞赛,但是科技竞赛容易形成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功利性强等弊端。例如,机械电子类的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经济管理类的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大赛,地质测绘类的山东省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等等,这些竞赛的共同特点是短、平、快,突击性强。再如,机械电子类专业的科技创新竞赛参赛形式是根据竞赛要求提出一种创新结构并用三维软件表达出来,然后提交作品,比赛结束后创新活动随之也就结束了。这样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低、周期短、连贯性差。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看,它注重的是短期功利,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必要的教师指导和物质保障

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中,常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了解有限,对研究方向、目标和所用理论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二是缺乏场地、设备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普遍面临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缺乏活动场地和相应的实验仪器、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资金支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4]

(五)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独创性和实用性

由于学校指标或者教师项目需要,目前很多科技创新课题是由指导教师牵头提出基本思路,找一些学生来承担部分子课题,这就造成了学生执行老师意图、被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局面,学生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没有摆脱对老师的过度依赖。这样的科技创新课题对大学生来讲没有达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教师高层次的专业指导以及足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含量往往不高,多是依据他们日常简单的兴趣爱好而定,因而在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据调查,2012届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仅占60%,其中还包括对口度非常高的医学、工学等专业,而40%的大学生就业不对口。这项数据既显示了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也说明了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同时这更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比尔·盖茨曾谈到,在21世纪重要的竞争方式改革中,高等教育扮演着具有决定意义的角色。因此,各高校要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配备骨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起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5]

(二)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应用机制。应充分发挥各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的作用,支持各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购买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锻炼能力的平台。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各院系的实验室,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同创新能力。

第二,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科技部门应协同合作,设立“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助基金,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化管理,鼓励跨学科、跨专业间的团队合作。

第三,建立一支高层次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承担的工作作为教学工作量,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评定职称的基本要求和必要任务,对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同时,指导教师队伍不仅可以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邀请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担任。这种开放式的指导教师队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出发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建立起实际工程观念,缩短学生从校园学习生活走向社会职业生涯的磨合期。[6]

(三)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第2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问题;对策

开展创新性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地理学科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相对落后,创新性教学显得非常有必要。因此,要把创新性教学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贯穿到新课程教学全过程,展现出地理学科的魅力。

一、当前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学设施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各种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相应教学设施的匹配。否则,课堂教学的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难以有效传递,就难以说是创新性教学。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地理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学校只有一些挂图、简单的图书,其他的设备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教师手头只有课本和教参,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施展手脚,一些创新方式难运用,一些课程要点难以讲到位,帮助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通过挂图、插图等,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知,理解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如果能够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2、教学水平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通过听课走访,相当一部分地理课距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教学方法呆板。很多课程还是采用老办法进行传授,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多,引导学生主动发问的少,忽视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中作用的发挥;教师提问大多以知识训练为主,提出一些具备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很少,课堂上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教材钻研不够。有的教师对钻研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钻研教材意义不大,只有吃透教材,按课本内容教学,就能够达到授课目标。有的教师虽然有钻研教材,但钻的不够深、不够透,停留在表面,教学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钻研的功能没有发挥。有些教育主管对教材钻研工作不够重视,未进行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钻研教材的氛围没有造起来。

3、师生素质难以跟上创新性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师素质有差距。新课程新标准,要求高中地理开展开放式教学。有的教师面对新课程仍然采用以往的课程模式,无法与新课程对接,总感觉有力使不出;有的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新课程的地理课是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还在摸索中。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课程的创新性教学在实践中就是要与时俱进,改变旧有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找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较薄弱。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受现行招生政策影响,在初中阶段地理课在初二就已经完成学业的修学。这导致学生上高中后还要重新再补上一年的地理知识空白期。有的学校认为地理是副科,在地理课时,以实用主义为前提,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并未真正掌握地理知识。这些都导致地理知识较好的学生很少,高中地理课还得补上初中的课,严重制约创新性教学的展开。

二、实现高中地理创新性教学的对策措施

1、转变教学方式方法。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特别是高中地理课程中较多的地图,通过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这样学生理解和吃透起地理知识点就显得更为容易和直观。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要与创新性教学相吻合。要根据不同章节、不同内容采取相宜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素质至关创新性教学的实施成效,要切实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使他们能够与创新性教学接轨。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培训,围绕创新性教学主题展开,采取专题报告、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学校要为高中地理教师培训创造条件,安排外出学习进修,借鉴他山之石,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高中地理教师自身也必须加强学习,学习高中地理新课程及相关地理学科理论知识,储蓄丰富知识,改变教学理念,以适应创新性教学的需要。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的培养、思想品德的塑造,而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获得真知、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通过一些地理情境的设计,场所的提供,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地理学科的魅力。三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有很多学生存在不会学的问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学科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用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带动学生去学,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单位:南安国光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石永.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06.9.

[2]李霓.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榆林科技.2011.4.

第3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为了加快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必须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支撑。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和探索,指出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设想以及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

[16]晓雨.“五大工程”推动山西农业发展[N].山西科技报,2012-06-13.

第4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贺敬良(1963-),男,新疆乌鲁木齐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2教改项目(项目编号:502802312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202-02

同志指出:“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促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了探索研究的精神。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就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积极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2.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科技创新活动是以科技项目的设计和研究为载体,以各层次、各学科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团队为主要形式,有组织地开展课堂以外的科技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分工协作、相互磨合,不仅可以提高思想境界、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3.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学生把课内教学培养的成果固化下来,而且还能发现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的不足,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及时弥补欠缺,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以完善。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智力、时间和财力,同时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

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校都存在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性不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少必要的物质保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

1.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性不高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的个人精力较多,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效果。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同学们多数都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认识不足

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和起着导向作用的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以及他们参与和指导科技创新的能力都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状况。

一方面,许多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凭的只是“三分钟热情”,缺乏长久坚持的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为了在奖学金评定、考研、就业方面增加优势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本身持续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正确的动机,稍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选择放弃。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另一方面,起着导向作用的教师中的一部分人因为日常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另外,由于学校或相关部门缺乏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致使部分教师对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从而使一些正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丧失信心。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物质保障

必要的活动经费、活动场地和实验设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但随着全国大学扩招,大多数高校教学资源紧张,他们都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而用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活动场地和实验设备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基于这些问题,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其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模式作为保障。

三、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向深入的策略

1.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为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一种氛围。要充分挖掘校园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以科技创新的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

2.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机制,确保科技创新活动良性运转

要让师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长期延续,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支持。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活动实施细则和奖励机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对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计算工作量;对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二是对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免修某些相关课程、计算创新学分并作为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等等。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能够启迪学生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新兴课程和实验环节替代那些不合时宜的课程和实验。

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创新的。因此,要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高校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倡导学生跨系、跨学科选课,这样学生不仅能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还能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发展。最后,学校还应该开设一系列的专门课程,对学生进行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知识和经验缺乏,使得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有创新潜力的学生能否脱颖而出与教师的创新素质密切相关。

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能够以其渊博的创新研究知识、杰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丰硕的创新研究成果形成的在创新研究方面的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真正调动起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5.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促进良好学风,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

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最佳手段,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一方面可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其知识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逐步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另一方面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要以各类学科竞赛为契机,利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开展较系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6.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拨出一定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来支持学生的创新活动,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场地等,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向更深、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高校应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式探索出一套适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建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发生认知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97.

[2]王洪义.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3):14-15.

[3]叶晓勤.工科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成功(教育),2011,(12):5-6.

[4]瞿浩.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2):9-12.

[5]苏震宇.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北京教育(高教),2011,(10):55-56.

[6]白莉.大学生科技创新思想教育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理论,2012,(1):175-176.

[7]张春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能力培养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7-8.

[8]吴朝峰.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7):120-122.

[9]曾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36-37.

第5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对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科学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学校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虽然激起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但活动过程依然存在着系列问题。

一、当前学校科技活动存在的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小学科技活动内容不全面,科技含量不高

学校科技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作。但多数学校选择科技活动项目时往往都是临时性、被迫性。学校开展短期科技活动的目的都是争取名次。因此多数学校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师生参与人数不多,活动形式较单一,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果多偏重与小制作和小发明现有的成果,表现形式主要为科技小制作、小论文。多少学生的创新作品是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因此,科技创新难免浮于表面,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没有真正的显示出来。

二)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认识、准备不够

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教师对科技创新培训的知情度和重视程度不高。多数教师不知道科技创新教育是什么,有何意义,更有教师认为参与科技活动是浪费时间,导致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

学校科技活动,一方面,过于强调教师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联动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创新”,游离于“教育”,没有充分整合小学课程资源。一些学生喜欢的科技活动由于受到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很多学生完成不了自己喜欢的科技作品。科技活动作品质量不高、普及面不广。

三)科技教师的科技素养不高

虽然现任科技教师职称、学历都已符合,但都是兼职科技教师,缺少科技创新的一技之长。由于科技教师的科技意识也不高,所有很难胜任科技教育。并且农村学校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科技教师。学校开展的科技活动都是通过班主任得以贯彻落实,而小学班主任基本上都是兼职两门学科以上的教师,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同时,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影响了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学习。

二、针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结合学校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领导重视,转变观念,提高小学生科学意识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下,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科技教育课程,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学校在制定科技课程时要明确课程目标,在科技创新课程中,学生必须亲自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逐渐拓展小学生科技创新视野、学会相应的科学知识及技能。从小提高小学生科技意识,并激发小学生的科技兴趣,激发学生的科技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小确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鼓励学生去发现和创新。促使小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其次,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加强科学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板报、壁报、橱窗等在科技教育中的宣传作用,把学校科技创新的特点、成果及以后发展方向及时体现出来。为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学校也可利用现有的均衡教育创建契机,把科技展览室中的学生科技作品、教师科技作品等及时反映本校的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激发小学生热爱科技活动的欲望。另外还应强化学校图书馆科技活动情报资料收集和计算机校园网建设,为科技创新活动疏通信息渠道。学校应对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给予经费支持,表彰优秀科技创新作品的学生并与优秀学生选拔等评比挂钩;奖励指导教师,对先进科技工作者应及时的表彰奖励。从而调动主体和个体的积极性。

二)加强科技教师的培训,提高科技教师隊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科技教师的素养、创新意识、工作积极性,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因此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建属于自己的科技教师队伍。从而提高科技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首先,组建科技教师队伍,统一思想并制定相应的科技教师工作职责,细化科技教师的工作量,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从而提高全体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科技创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对科技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科技技能培训,二是发挥科技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邀请有热情、有时间、有专长的专家到校讲座,参加校外的科技创新观摩课、研讨课等交流形式,激发全体教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热情。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求知欲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就会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应根据本校学生不同的特点,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创新活动。为了让科技教育深人人心,学校需优化“综合实践课”。开发校本课程——劳技、科技实践课。在科技实践课中通过科幻绘画、科普故事、科技小发明、趣味实验等系列实践活动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玩科学带来的乐趣,通过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科技活动,从活动的反思中引导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科技实践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活动方案去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建一个小小气象站,或观察小猫小狗的日常生活习性,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蒸汽机,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还可以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得出先关的规律。最后,老师根据学生整理的资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观察和体验心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探索家校共育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农村学生家长中,从事木工、泥工、机械维修等方面的人较多。所有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科技资源培育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的活动中,就可以利用家长的指导来完成。因此学校应将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学校教育是主导,家庭教育是后援,社区教育是依托”,科技教育方式。如学校可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科技活动专题讲座或家长会,开展寒暑假科技实践活动,开展亲子科普活动,小手拉大手,转变家长、社会对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看法。

总之,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主阵地,把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实践、创新,不间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小学生心灵上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参考文献 

[1]《刍议如何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完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思考》 成功:教育版 

[3]《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第6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优化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于1996年,用于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投资,推动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发展,获得经济利润的一种途径。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断发展,形成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案例不断增多、投资阶段不断向后延缓、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客体规模化,以及退出渠道多样的特点。在遭遇世界经济危机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也像其他企业一样受到了打击,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当前如何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科技项目或企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起步较晚,且资本投资市场缺少相应的管理和保护机制,因此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在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阶段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亟待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集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集资金的渠道过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实业、私人、外资、引导基金、证券公司以及财政出资几个方面。相比国外的农业科技投资创新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来说,我国在筹集投资渠道方面还略显不足。国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操作、筹集资金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日渐成熟,其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已经扩展到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众多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养老基金等投资受限,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只能是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两个地方,极大的限制了养老基金进入其他投资领域。而保险资金的投资方面并没有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渠道目前还处于贫瘠状态,不利于我国农业科技项目或农业科技公司的扩大发展。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投资结构设置不合理。这主要体现为我国政府资金投入比例过高,而民间资本投资比例普遍偏低。由于政府资金所能承担的风险性较小,且灵活性不大,不利于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经济运营。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政府出资或者国有机构投资的份额已经接近于一半,而民间资本的投资仅仅占了21.7%左右,政府资金投入量已经超出民间资本投资量的一半。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防范风险的指数会大幅度降低,项目和企业的盈利也会降低,阻碍项目和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资第一重委托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准确,风险投资的人过于追求自身利益,忽视了被人的利益,造成在没有详细的数据分析下,或者已经知道某农业科技项目不会成功的情况下,仍然投入大量资金,最终使投资人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投资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和决策方面存在分歧。当前,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农业科技项目的选择和排除还缺乏系统的评估手段,不能充分考虑到风险投资的所有因素,因此对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决策方面很容易引起失误。应该尽快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的评价体系,把握决策的合理和可靠性,降低投资风险。二是作为新兴的投资项目,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方面缺少专业人员的介入。对于既有专业的技术,又有管理的才能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活动最需要的人才。而我国现今应试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型人才。当今世界竞争已经体现为人才的竞争,而我国显然在人才竞争上不具备优势,造成我国企业发展的窘境。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实现。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会因为缺少高素质人才而多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三是受我国科技企业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地区在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这是由于自然环境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导致企业在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中西部地区之和都低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最终导致东中西部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富矛盾越来越大。

(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管理中委托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筹资阶段人为追求高利益,在投资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不顾被人的利益和安全盲目投资,给被人带来严重的损失。而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能实时对企业的经验管理进行监管,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的企业就很有可能不按照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要求和建议进行运用和操作,形成委托的危险。二是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鉴于农业科技创新管理的特殊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投资管理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来说,既懂投资管理,又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因此在农科业绩创新的资源分配上就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投资管理人才的缺失造成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在投资决策和日常决策等方面,略显幼稚,还不能独挡一面,不能完全避免企业在管理运营的风险性。

(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退出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单一。资本退出是风险投资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资本回笼再投资的必经阶段。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渠道已经进入多元化、多途径的趋势。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渠道略显单一,主要以IPO和并购的方式退出资本。对于清算、回购等方式退出资本的较少。资本退出在风险投资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投资方收回投资资本,并进行下一轮投资的关键环节,是资本投资的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多渠道的资本退出方式,能够为企业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保障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二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二级行业在结构上分布不均。我国农业与工业、服务业属于一级行业,而在农业这类一级行业下属的二级行业是农资类企业、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等行业。这些二级行业在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最后阶段,即资本退出阶段呈现出分布不均的现象。据统计,具有工业性质的农资类企业和种植业在资本退出环节相比渔业、畜牧业和林业来说占有绝对优势,渔业、畜牧业和林业在资本退出环节实现退出的企业较少,造成农业所属的二级行业发展不均,呈现极端化发展的趋势,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的发展。三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在资本退出阶段的退出机制不流畅。这是由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合适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和约束,并且缺少体系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造成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且国内股权交易市场起步晚发展慢,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困难重重,资本退出机制不流畅,不能使利益最大化。

二、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优化对策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是一种新的托融资体制,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的新途径,在运行机制上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为其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具有市场投资风险和技术投资风险双重风险性,因此,需要风险机构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加强风险防范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才能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正常运转。

(一)加强政策和资本扶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中介体系

一是扩大政府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农业科技项目或者企业的发展。这是为了使更多的风险资本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者企业中去,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运行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投资者投资的成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上缺少资金的扶持,引进风险投资能够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阶段政府给予风险投资企业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能够加强风险投资企业向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加大投资量,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快速发展。二是创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引导基金。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相比一般的风险投资,其风险性更高。因此,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创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引导基金是极其必要的。在政府引导基金的带领下社会资本大量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分担了风险投资的风险性,有利于风险资本获得利益最大化。从而促进风险投资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投资与管理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体系和风险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中介机构是联系筹资方和投资方的纽带,为客户提供法律、财务、投资等方面的服务。在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筹资、投资、管理和退出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降低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风险性,需要中介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客户体统准确的投资信息和周到的咨询服务。因此,完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体系建设是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关键任务之一。同时,完善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是十分重要的。加强风险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有序性,维护正常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打击违法投资行为。

(二)大力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力度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在投资与管理阶段缺乏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导致风险投资和管理在决策上存在漏洞,增加了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风险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力度。面对变化莫测的资本市场,需要培养能够紧跟市场动态的人才,使其根据市场动态及时提出降低风险的投资对策。其次,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也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财务风险能够有效识别,并采取相应手段尽可能的避免财务风险。而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管理,它要求财务管理人才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掌握相关的财务法律法规等素质要求。企业可以在内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内部员工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最后,为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拥有更多的筹资渠道,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企业员工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扩大企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资本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或企业的发展和成功。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控制

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不但具有市场投资风险还具有科技投资风险,因此较一般的风险投资风险性更大。在其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有很多,比如技术开发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变动性因素等等。只有明确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才能针对这些因素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风险抵御和防范的能力,避免风险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加强风险企业的管控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风险企业的运营实行监督和管理,规范其运营行为,能够有效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建立投资奖励机制,增强风险企业的运营动力,能够有效提高风险企业的业绩水平。同时还要完善市场的监督机制,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驱除那些信用度低的不良企业,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也是给风险企业创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资本投资的四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为了额有效避免委托环节产生问题,应该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尽量做到权责对等,签订公平的协议保证双方利益和责任均等。并且采取分段式的投资方式,避免某一方临时退出造成严重的损失,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或者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四)不断探寻新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以IPO和并购两种方式为主。相比国外的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的多样性要少得多。随着我国股权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已建立了三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等多个股权交易市场。为资本筹资和退出提供了很多渠道,但是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市场并为完善,不能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筹资和退出阶段提供更多的渠道,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在资金融资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应该大力拓展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筹资渠道和退出渠道。使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我国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板块和创新板块的市场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提供有利条件,增强其风险投资收益。最后,还可以通过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逐步完善收购、转让、并购等退出方式,并且不断探索新的退出方式,保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活动能够顺利退出资本,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资本能够有效转让,保证其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作为我国新型融投资机制,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拥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虽然在微观运行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政府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共同努力,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并采取相关的财政政策对其进行扶持,而风险投资内部也在不断完善投资管理方式,加强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建设和优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且不断探索新的筹资和退出渠道,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便利资产的流动和转让,使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并且越趋完善助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明,王秀芳,王梅,谢翔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园艺,2014,(22).

[2]石冉,王秀芳,田美焕.我国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运行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02).

[3]王秀芳,唐娅楠,石冉.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制度缺失与改进建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02).

[4]王斌,王建忠,王秀芳,张富.关于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理论体系的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4,(04).

第7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公共人才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10-0085-04

一、引言

无论是工业经济时代,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而科技创新人才的总体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高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提高到国家和地区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关键。

美国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开始出现科研集体和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北美、西欧、日本及东欧一些国家,都发展起具有本国特色的创造学研究体系,分别从心理学、性格学等角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前苏联、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前苏联在全国和各地区建立发明家组织,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培养造就大批创新人才。英国则通过设计方法讨论会,研讨关于创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1]。

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进行创新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和研究组织。到1998年6月,中国政府和科技界构建和启动了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教育振兴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开发的研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是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些专家学者组织的“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组,他们对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文魁、吴冬梅(2008)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和边文霞(2006)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两篇文章分析了人才对北京市宏观与微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各因素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并通过对有显著性差异的项目做差异性分析,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应完善之处[2][3]。而课题组成员宋克勤(2005)在《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措施,总结了国外在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建设方面的一般特征[4]。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宏观环境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意见建议。还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企业环境建设进行了研究,以企业为出发点,对企业所营造的微观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壮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另外,国内各省市(如上海、深圳)在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的培养与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界定

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国际通用的概念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在理论上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

目前,中国研究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定义大同小异。其中对科技创新人才概念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是刘敏、张伟,他们在《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一文中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界定。狭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直接参与、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及为科技创新活动服务的所有人员;广义科技创新人才是指科技人力资源,包括现在和潜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5]。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且具有较高的创造力,是创新型和科技型的复合型人才。其具备的个体特征为: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个性与独特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6]。

三、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010年9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披露,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积极进展,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但是,针对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总体状况分析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

1. 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相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绝对总量而言,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截至2008年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2 802万人(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5 789万人;城乡就业人员77 480万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 400万人。相对而言,中国研究与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196.54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59.34万人年,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人年[7]。中国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迅速发展和壮大科技队伍。

2.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8],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中国科技人才资源中,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匮乏。

3. 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薪酬福利、工作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条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促使中国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近十余年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数量达到114.1万人,回国人员只有30.3万人,累计回归率只有26.5%,个别年份的回归率只有15%。中国重点大学一些在该学科内最优秀的学生中60%~70%留学国外,但学成归国的人数却很少[9]。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浪费了中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而且这些掌握关键技术,在科、教、研领域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经济领域的人才一旦流失到国外,将会对中国的科技产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外,如何引进尖子科技创新人才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工作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4. 自主创新投入不足。高水平的R&D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2007年,G7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R&D投入占该国GDP的比重,美国为2.68%,日本为3.44%,德国为2.54%,法国为2.08%,英国为1.79%,加拿大为1.88%,意大利为1.13%。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以色列、瑞典和芬兰甚至达到4.68%、3.60%和3.47%,而中国仅为1.4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中国自2000年开始,在1.0%的R&D投入基础上逐年上升到2007年的1.44%,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上游水平。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近年来的R&D经费投入都在2%以上,可见,中国的R&D投入较低,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10]。

(二)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缺乏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尚处于积累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1. 局限性。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研究,不论是环境研究,还是对策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而关于微观层面的研究比较缺乏。一是现有文献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涉及国家层面、省级行政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研究多集中于农业领域;微观环境涉及组织层面,研究则主要集中于高校。二是在对策研究方面,部分文献一般停留在政府层面进行对策研究,而对企事业单位如何开发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较少提出系统化的具体方案。三是真正有理论依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较少。

2. 科技创新人才及其研究成果的数量大于质量。由于目前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一些科研人员往往难以专注于科技创新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将更多精力关注创新成果的数量而非质量,影响了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论文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二是国际专利产出极少,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三是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明显少于学术型人才;四是能够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匮乏。

(三)中国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现状分析

1.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主体。企业应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但长期以来,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而企业的研发人才非常少,且专业技术人员占企业全员的比例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仅缺乏,而且流失严重。而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能力的薄弱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存在障碍。企业在创新理念、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阻碍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缺少对研发和创新足够的重视,自主创新和研发意识较弱,而更多地关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以增加销售收入。二是承担技术新风险的能力低。由于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筹资渠道少,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长期战略性规划。中国企业大多不具备长远的发展战略,没有建立推动自主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没有制定长期的自主创新规划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选聘、培养、评价以及激励等机制不完善。

四、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

(一)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国内专家学者应该注重在具体领域(行业和个体组织)和城市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应贴近实际,具有实用性。二是注重对科技创新人才微观环境建设的研究。推进企事业单位科研工作站点建设,支持科研成果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转移,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三是国外对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形成了各种科技创新人才理论,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论,还编制了大量测量工具,为研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及可验证性提供了有力手段,值得借鉴学习。四是建设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促进创新人才的相互交流和信息沟通。通过国内外人才合作项目,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鼓励科技创新人才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二)公共管理方面

1. 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国家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及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创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尤其是提高R&D的投入强度,促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完善公共人才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科技人才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管理机制,包括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人才自由流动制度等。

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包括人才服务与培训机构、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等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三是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智力引进的政策措施[11]。

(三)企业微观管理方面

1.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一是创新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向关键岗位和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在人才培训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技术交流、专家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员工的创新活动。四是在薪酬福利方面,为员工提供基于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发展的薪酬体系,鼓励人才跨部门、跨团队进行广泛参与和广泛合作,以激发创造性。五是在绩效管理方面,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科技创新人才职称的评聘、成果评奖等。六是为人才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

2. 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理想的工作环境,可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不仅可以提高人才的忠诚度,而且可以促进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进而实现组织的创新与发展。一是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人才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企业应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挑战性,不定期地为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二是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推动创新的工作氛围。企业应淡化领导者角色,引导员工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打造舒适的外在环境。积极打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弹性工作时间制、不定期的企业活动等。

3. 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业员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功能。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拓展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科技创新。一是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倡导组织成员“全员参与”、“系统思考”、“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二是建立灵活的扁平式组织结构,促进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开发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促进知识的共享、互动与创新。四是建立和完善奖励学习与创新的激励政策。

参考文献:

[1]王彦梅.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2]文魁,吴冬梅.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3-9.

[3]边文霞.科技创新人才环境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34-40.

[4]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29-33.

[5]刘敏,张伟.科技创新人才概念及统计对象界定研究――以甘肃为例[J].西北人口,2010,(1):125-128.

[6]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66-69.

[7]国务院.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EB/OL].news.省略,2010-09-10.

[8]钟响,黄绪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8):124-125.

[9]龙应贵.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状及中国对策[J].当代世界,2010,(8):59-61.

第8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对策

现阶段国际分工不断精细化,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其中加工贸易产业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加工贸易是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截至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总额已达9860亿美元。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产值巨大,但是实际运行中我国只承担了贸易中的加工制造部分,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最突出的问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间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应及时分析研究我国加工贸易劣势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条的最低端,盈利空间较小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一直处产业链的最低端,六成以上原料及零件依赖进口。中间环节产品本地化程度较低。从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起的作用来说,我国加工贸易业内企业在加工贸易的开发、设计、制造等整个流程中,担任的是简单的制造者的角色,即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及组装等劳动密集型部分。长久以来,因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不重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低下,致使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直处在产品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盈利空间不足。

2.我国加工贸易资源消耗较大、污染严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模式是外延式及粗放型。这种贸易很好的推动了外贸出口额的增长,但是它存在着资源消耗量大及生态破坏等问题,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效率均比较低。至2012年,我国钢材、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额均由大幅增长。以上三种产品的出口总额八成以上都是加工贸易的份额,它们均属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和低产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出口额的增长是建立在对我国资源掠夺式开发的基础上的。不仅如此,许多加工贸易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毒气、废水及废渣,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3.外资在我国加工贸易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造成阻碍

最早,我国加工贸易行业主要分布在一些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一些乡镇企业主要承接一些对外加工装配工作,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低,截至到上世纪90年代只有24.8%。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外商投资份额不断增大,外资企业在业内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自2000年到2012年短短十几年,外资企业所占总额由1515.2亿美元增加到13906.4亿美元,业内所占比重从65.1%跃至83.5%,十几年来,贸易总额翻了九翻,比重增加了近19%。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对策

1.提高科技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

加工贸易行业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及研发,特别是对于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的产业,更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另外,在科技创新的前提下,应加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立自有品牌,从而逐渐从单一贴牌生产模式向设计生产模式转变,另外,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政府要做好积极引导,并加大对加工贸易行业科技创新及产品研发的投资,唯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这样在引进并消化吸收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进行高层次的合作研究,使专利发明真正为企业主宰并创利。

2.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政策,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及转型

资金的大力支持是成功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的基础。第一,要发挥当今进出口政策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加工贸易行业提供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有保障的风险承担体系。第二,国家政府要积极发挥金融产业的先导作用,强化银行团体的资源配置功能,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引导国内各金融企业为加工贸易行业转型和升级提供所需的科技技术、设备及资金支撑,鼓励资金向技术、知识及资本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流动,促进转型升级的实现。

3.建立健全监管模式

现今,市场竞争的信息化、快速化特性使很多加工贸易公司开始转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零库存等新生的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我国加工贸易行业,政府部门必须加紧建立健全相适应的电子监管系统,改善海关配套硬件系统,尝试应用现代化监管设备和手段,对加工贸易行业进行合理的加工贸易同步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必须尽快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国内外形势决定的。我国应尽早实现内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行业经营主体的目标,推进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覆盖的发展趋势,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由现在的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化”方向转变,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及增值能力升级,即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沈霞.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11(12):10-11.

[2]孙媛媛.我国加工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金京霞.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5.

第9篇: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科技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对策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power in the national and local development, and the talents are the key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Based on the “bridgehead strategy” of Yunnan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further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e strategic adjustment,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n provided the further training target with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Bridgehead strate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talents; Personnel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省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实施“桥头堡”战略,要求云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企业,以推进科技产业结构优化为杠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大力扶持高新科技产业,提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面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转型经济的核心,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与保证。

一、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自“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在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多方实践,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并从中收获不少经验,主要有:

(一)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引体系

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共同启动实施了“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围绕云南省重点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型人才推进计划,加大高端科技人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培育、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力度,创新引才机制、完善引才平台、营造引才氛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体系,通过体系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智力资源优势,在云南省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多方位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相继出台《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通过竞争择优、推荐评选的方式,在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选拔若干优秀科技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将人才培养与承担项目相结合,通过项目带动、团队建设、院士带培、研修交流、奖励推荐、成果推介等方式,对科技人才进行素质培养费资助、出国进修、学位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有实力竞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后备人才,在培养周期之内,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用于支持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进修培训等工作。培养周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方式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项目孵化为主要培养思路及方式,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体系。项目孵化型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成果导向性,培养效果的最终量化很大程度取决于该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点,与其他科技项目扶持计划存在客观上的重叠。另外,倾向于将项目完成状况成为衡量培养成效的单一指标,使得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实际能力与创新素养的提高,并不能够通过项目得到有效引导,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方法、创新理念、思路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素养的内容,则几乎不会在最终呈现的项目成果中展示,人才培养资源调配在一定程度上不甚合理,更多科技人才难以从中受益,较少一部分水平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成为受培养对象之后,平均分布于各行业之中,对行业有公平激励的作用,但客观上对行业科技创新的领导带头左右有限。

(二)激励机制较单一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主要形式仍是项目经费、津贴、进修费用等可价格化的经费,以及向上一级项目、职务、荣誉推荐资格等等。这些较传统的激励方式,在人才流动性越来越强的当代社会,可能变相为人才竞争价码,人才流动与地区之间培养经费投入关系过密,缺少非经济利益的人才吸引力地方优势,难以令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影响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目前,云南省在对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推荐选拔、考核评估上,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估选拔时仍以论文、项目、专利数量的多寡为主要指标;而科技企业的创新型人才,评估时未照顾不同行业利润率、边际价值上升转折点的不同,仅较笼统地规定创办时间及营收限额作为参评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受培养人及所在团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及潜在素质。

(四)学术与生产难以转化

目前云南省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理论型人才上多有偏重,立意与立论的创新固然处于先导地位,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已推进一段时间以后,若仍然以带头人、领跑者的培养作为致力方向,容易使理论衔接集约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薄弱,导致优秀的科技创新理念、发明无法有效推广,削弱了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更让科技创新项目的再完善无从进行。

三、对策研究

针对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引进科学的人才评估模型,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显性能力与潜在能力同时纳入评估体系,并根据人才所在领域学科背景,联系实际需要,给予不同优先程度及评估系数的培养扶持。重点在云南特色经济领域,如烟草生产、特色农副产品种植、生物医药及生物制品加工、有色金属开采加工、新兴原材料研发与生产等具有特殊资源或关键资源优势的行业中,优先给予培养资源。在已确定的受培养人当中,展开自我评价与客观数据评估、专家组意见相结合的阶段性考核方式,并由专业统计评估团队不定期走访,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常模团体信息。

(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结合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在培养、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同时,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具备基础学科与管理类背景,同时具备高新科技素养的人才。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型人才协作培养体系,联合东盟经济区及省内高校、实验室,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各单位间的横向联系与交互合作,在扶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同时,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后备人才。以人才带项目,带头人与团队并重,发挥领军人才的种子优势,建立长期、有效并具备可持续性的人才培引政策措施。

(三)完善激励机制

发挥云南省地区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型人才供需环境,提高创新型人才从事相关生产制造业的匹配程度,将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薪酬分配,建立开放式的薪酬体系。打破学校与研究机构封闭式人才管理体制,鼓励科技企业吸纳高层次科技创新型人才,给予科技企业资源、土地、税收方面扶持。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营造友好高效的科技创新氛围,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公平竞争、自由流动的宏观环境,

(四)建立以为人本服务平台

建立围绕科技创新型人才职业生涯的服务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在科技创新知识内容管理方面,建立以企业和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元系统、知识应用系统,给予科技人才继续学习提高的平台。在科技人才职业发展方面,开放交流平台,鼓励受培养人项目日志,积极与行业内机构及企业交流沟通,鼓励受培养人起好带头作用,在学术与理论方法上为科技人才提供示范教育,鼓励更多不同层面的科技人才参与后备培养,不忽视科技工作基础岗位的重要意义,完善理论与生产衔接协作模式,促进理论向生产集约转化。面向公众,讲述科技创新历程,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公众环境。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贝贝.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结构维度、相互影响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2]应海敏.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3]杜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商情,2014.(10)

[4]麻盼盼.创新型科技人才及其素质特征[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

[5]刘莉.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J].科技与生活,2012.(18)

[6]邹凡,彭靖里,赵明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云南省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科技管理,201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