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按照《礼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礼县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了使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站点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及时下载、搜集、整理和应用相关资源,做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组织、教育教学和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确保站点有人管、能管好。结合实际,现制定以下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充分认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2、熟练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概念和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3、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践技能;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对办公软件的使用;5、掌握卫星ip广播数据接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6、掌握获取、加工、处理和应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技能;7、掌握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培训对象主要培训现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的103名协管员和第一批新建站点的100名管理员。三、培训方式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实际操作、交流讨论、结业测试的培训方式,培训结束时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考核具体包括考勤、作业、笔试、实践等四项内容,其中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时间为2学时,其它三部分成绩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计分制,四项成绩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考核总成绩不合格。四、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七个部分共40学时,其
中教学38学时,考核2学时。1、中央和省市有关远程教育的部署和要求(1学时)2、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简介(1学时)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设备管理和维护、相关软件开发及资源共享知识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3、计算机基础知识(10学时)计算机的发展、用途,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4、windowsxp操作系统(10学时)windowsxp的功能及特点,windowsxp的基本操作,windowsxp的文件系统,windowsxp的控制面板,windowsxp的多媒体功能,防病毒软件和压缩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系统恢复和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知识。5、卫星数据(ip)广播接收系统原理和应用(12学时)卫星通信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网(cbesat)简介,卫星接收系统基本原理、安装调试、维护和防雷,ip接收原理简介,dvb数据接收卡(包括驱动程序、接收程序)的安装与调试、参数设置,ip接收软件的注册与使用,接收中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的排除方法。6、资源接收和利用(1学时)远程教育资源简介,对资源的接收、存储应用知识。7、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2学时)office办公软件的安装,利用word进行文档的基本操作、排版、制作表格等应用,利用powerpoint设计制作电子教案等相关应用,利用excel建立、编辑、格式化工作表等应用,媒体播放软件、刻录软件、抓图软
件的初步应用知识。8、终端接收站点卫星专用频道资源管理软件的安装与资源接收、资源管理等。(1学时)五、培训时间培训采取分期分班的方式进行,第一批被培训人员共分五个教学班,每期时间为5天,约40学时。在2009年3月底以前培训结束。六、培训地点: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礼县教学点。七、培训经费培训费每人200元,包括学员食宿补贴;教师授课补助;培训机构补助等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81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内容,理解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生修完该课程后,应具备以下技能:一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能力;二是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三是多媒体信息(声音、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四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如信息、文件传输、信息检索、邮件服务、信息安全等)。
1 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水平差异大
大学新生来自于不同省市、地区,由于国家对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没有统一的要求;加之,受学生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生入学后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见到过有些新生可以很轻松的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可以熟练使用一些常用软件,但是有些学生却连关机都不清楚,差距之大不言而喻。这就给我们一线教师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1.2 课程不受重视,学时削减
好多学校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都要削减学时,在削减学时时首当其冲的将大学计算机基础之类课程进行学时压缩。因为好多人对这门课程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学过计算机基础类的相关课程,并且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不需要再用那么多学时来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了。其实,现在所谓的学生熟悉计算机,只不过是他们对QQ比较熟悉,对网游、网购、听歌、看电影比较熟悉而已。好多新生对Word的基本操作根本不熟,就更不用提Excel等其他软件,当然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更是知之甚少。
1.3 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不愿意教这门课程,认为对自己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好处。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投入也相对较少,一线教师没有太多参加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
1.4 教学内容不分层次
对于这门课程,大多学校都是不分专业、不分学生程度的学,完全按照同一个教学大纲、同一个课件进行教学。这对于文理科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不利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是不科学的。因为有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听他会的知识时会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又会觉得老师讲得过快,跟不上,而丧失学习的自信。这些都是在建设本课程时、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5 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目前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大多院校都采用理论课与上机课相结合。理论课是教师讲授为主,上机课是以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操作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没有将学生放在主置上,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其实还算是填鸭式教学。
2 解决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一克服,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2.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重视该课程,纠正对本课程的粗浅知识,对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多加投入,让一线教师有机会多参加培训、会议,不断充实自己,以拓宽眼界、拓展课程建设的思路。
2.2 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其他高校经验,可采用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结果进行分班,分层次教学,设免修、快班、慢班三个不同层次,快慢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和进度,但要求学生最终都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又利于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充电提高[1]。
此外,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要在数据库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上多花时间,因为这和他们日后的工作紧密相连。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要在多媒体这部分内容上多下功夫,同样也是由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后会和多媒体技术打交道较多,诸如此类,为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以前的不分专业学的模式。
2.3 改变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2]。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为主体”,现在我们应该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解信息安全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并整理好。上课时,抽选一个或几个学生让他讲解他总结的信息安全隐患有哪些,有了这些隐患会带来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再来讲解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大家给他打分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均可以采用。
在考核方式上,不能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积累也可以考评一个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分数比例上应该提高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成绩所占的比例。此外,期末的考评应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等形式,这样对学生来说更加公平,对教师来说也可以减轻一定的工作量。
3 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建设中必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计算机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其发展及更新速度很快,这就要求在对这门课程的建设中要不断更新理念,合理解决问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佳,陈玉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31):57-59.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郭娜,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工程系,河北三河 065201
关键词:混合学习;混合式教学;分层教学;教学设计
1学习者特质分析与分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多半来自普通高中,另一部分来自中职院校,还有少数偏远地区,其学生原有的计算机技能差距大。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初级和中级二个层次,普高学生属于初级,中职的学生属于中级。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情况,允许普高学生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申请升级。
2学习环境资源重构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重新组合,按照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同时,结合各专业对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频率和需求,增加至少一项综合应用能力:外语外贸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增加Word综合应用能力;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增加Excel综合应用能力;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增加PowerPoint综合应用能力。而笔者所带的国际贸易专业,强化了Word排版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的能力要求。通过重构学习资源,将资源的等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基本操作阶段、会应用阶段、会设计阶段。基本操作阶段和会应用阶段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能力要求对应,而会设计阶段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应。因此,阶段越高,计算机的能力越高。
3学习活动设计
混合学习是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育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2]。合式教学则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要求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3]。笔者所在的学校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在线自学、自测,所有的基本知识点、技能点均已提供测试功能,可以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教师在后台可以统计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如果没有教师督促,部分学生并不会自主完成学习。对此,笔者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计算机机房的教学环境,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二层三阶法”,将教师引导和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整个学习活动和教学环节中,课程的自主学习平台被合理安排和充分的运用,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的后台管理可以实时监控整个课堂的学习进度,把握课堂的节奏。学生则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灌输式、训练式学习,转换为因兴趣而学习,为问题而寻找解决办法,学习的目标从原来的掌握老师规定的知识点变成升级、再升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从枯燥变为有趣的探索的过程。
4教学案例素材的选取
“二层三阶法”的教学模式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案例的选取,在导学时,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案例,以及恰当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学习效果。笔者以“创建和编辑图表”教学单元为例,介绍“二层三阶法”中的案例选取与尝试。(1)课堂的导入。导入案例选取关键在于尽量用热点案例,如无法找到可以涵盖课程知识点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案例,则可以用通识案例,用于普及知识点。(2)实例练习。实例练习平台的案例需要比基本操作增加一到两步的设置,关键考察学生能否将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的能力。(3)拓展练习。拓展练习的案例应尽量与专业的岗位结合,增加关卡或陷阱,以提高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采用“二层三阶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结合起来,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以上教学设计只处于实验阶段,学生尚未毕业,缺少企业反馈,仅仅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还不能全面的验证此模式在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宁,刘清堂,赵呈领.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1):78
[2]DriscollM.Blendedlearning:Let’sgetbeyondthehype[J].LearningandTrainingInnovationsR,2002
关键词:VFP、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现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多,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包括高职学生,就业供大于求,为了在求职中脱颖而出,获得就业机会,各所大学的学生除了获取毕业之外,还考取各种各样的证书,增加以后就业的砝码。其中就包括NCRE证书。在大学中,基本上没有专门针对计算机二级考试开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学习的模式下很难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全国计算机二机的过级率只有30%,其中还包括211、985等重点院校。而我校属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是高职院校以培养能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为了让我校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中比其他院校更具有竞争优势,我校实行双证制,除了拿到毕业证书外,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拿到自己的专业证书,学生再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一种计算机语言来考取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计算机二级考试科目分为delphi、C++,VB,VFP,ACCESS 等几个科目,任选其一。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学生选择VFP(数据库)的比较多,通过几年的二级数据库的培训,摸索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培训办法,学生的过级率确实提高很多,达到了60%以上,是学生拿到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此种培训方法可以运用在日常教学当中,快速的掌握理论知识要点,增加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可以应对日后的各种考试。
现在的计算机二级考试全为上机操作,笔试和操作题都通过电脑完成,共计100分,其中40分为笔试题,60分为上机操作。两项得分60为合格,其中上机操作必须过36分才行,所以操作题为重中之重。笔试题其中前10分的题为计算机的公共基础知识,是所以二级科目都考的,剩下30分为专业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过级率,根据二级数据库考试的特点,培训时间为60学时,采取如下的培训方法:
一、笔试公共基础知识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深入研究,公共基础考试主要其中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础 ,数据库设计基础四个方面。内容繁多,学起来费事,尤其很多学生掌握不好这部分知识,丢分严重。虽然知识点多,但是也不是不能拿到分的。在培训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需要每门课程都掌握,只要把握几个关键点,时间、空间复杂度,线性表的特点,对应的存储机构的特点,栈和队列的特点,二叉树的特点,度、叶子、深度等算法,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的算法。常用的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的特点,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特点,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每个周期的特点,软件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3],每种设计用的方法,软件测试、调试的目的,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模型、传统的关系运算、专门的关系运算等,把历年经常考的试题拿出来,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这部分,让学生做专门的练习,只要是死记硬背,
二、笔试VFP基础知识
首先熟悉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等部分,记住各种类型常量,变量的特点及简写,例如日期型常量:字符为D,书写格式为{^2001/01/02},函数:数学函数、字符函数,日期函数等等,在培训过程中用例题来讲解每个函数的含义,记住每种函数返回的数据类型。VFP的理论部分,主要是建立项目、数据库、表、查询、报表、表单、菜单,编写程序、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使用,这部分知识不仅理论考,上机也是必考的,培训中通过建立一个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来讲解各部分的知识点,及其如何相互配合使用,其中每种文件的扩展名必须要记住。对于表来说,主要考的是数据库表,熟悉数据库表的特点,有效性规则的设置,参照完整性的设置,索引的类型、特点,记录的查找,修改、删除等。查询、报表、菜单等主要用于上机操作,表单部分主要是常用控件的一些属性设置例如,给命令按钮设置标题的属性caption。笔试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SQL语言,笔试、上机必考,对于学生来说很有难度。根据SQL语言的特点,记住此语言的规则,关键字必须记住,例如order by 排序,group by分组等,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反复做习题,通过历年试题的练习,也可以寻找出一些规律,学生即使不会写出相应的SQL元,到那时通过SQL语言的设计规则,也可以利用排除法来选择正确的答案。此部分习题举例如下:
三、上机操作题
基本操作题主要涉及是项目、数据库的建立,为数据库表设置有效性规则,建立索引,参照完整性等。这部分相对简单18分基本能到手。简单应用主要涉及建立查询、视图、SQL语言,利用向导生成报表、表单,程序修改等,其中用SQL语言做题比较难,但是这部分是可以解决的,学生即使对SQL语言使用的不熟练,也可以使用查询设计器做,查询设计器做查询,只要按照要求一步一步操作就可完成查询,然后生成相应的SQL语言。此部分主要设计到程序修改题,修改的部分也主要是SQL部分,只要把SQL规则关键字记住,就能完成程序改错。综合应用主要涉及表单建立和为其编写程序,这部分难度较大,满分难拿,但是10几分还是可以到手的,其中的编程部分主要涉及的还是SQL语言,因为一些SQL语言是可以用查询设计完成的,所以通过多次的练习,只要最后能生成所需要的表,不管你中间是否有代码,最后都会有一个很高的分值。上机操作部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必须做大量的习题,熟能生巧。历年的培训我校都使用的是无忧考试模拟盘,里面有100套题,考试题基本上都是题库的题,所以学生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大量的做模拟题。
4 结束语:
计算机二级中的VFP本身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语言,考生培训过程中要认真听辅导教师授课,因为辅导教师都是在经历了好多轮的培训,知道考试的重难点,学生要做好笔记,在自己考试复习时,大量做模拟题,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的考试。
参考文献:
[1]郑月锋. 基于网络的三本院校NCRE:二级VB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9):67-68
[2]郑德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分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79
[3]齐芳.《SSL协议中QoS感知的优化策略与算法研究》
作者简介:王晓鹏 职称:讲师 学历:本科,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了解职业学校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过硬的能够直接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计算机网络专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先了解我们当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现状和问题,然后才能在改革的道路上创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
一、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低
由于社会认知的偏见,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不愿到职业学校上学,这就造成职业学校生源的质量不高。来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基本上是被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学就是为了过渡一下,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目的也不明确,更多的是玩游戏和聊天。
2.职业学校毕业学生专业技能差,就业困难,专业对口率不高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就业对口率很低。在对口就业的学生中,多数也是从事着计算机销售与组装的低端工作,而仅有少数能从事如,局域网建设、网站建设、网页制作与维护等稍高端一些的工作。这就反映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尚不能与市场完全对接,与就业市场需求有较大距离。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机会,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过硬,因而无法胜任较专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
3.教学设施不完善,专业教师水平不高
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需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一般学校仅有普通计算机操作机房,只能够进行软件操作。缺少计算机网络维修、安装的情景性实践训练机房。另外,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毕业于正规网络专业院校的并不多,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且职业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不重视,没有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致使众多的教师还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如何能教出专业水准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4.教学目标设置不当,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
社会对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需求是能从事小型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设备的安装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组装与维修以及网站的建设与维护等工作。而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都较偏向软件,对局域网的组建以及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则根本达不到社会的需求水平。
许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的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动画等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差无几,学生毕业后掌握的知识也一样。只能用Office软件进行一些基本的文档处理工作,或用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制作网页,而对专业的网络建设知识和技术则根本不会,根本体现不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色。
二、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1.教学目标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跟甚至超前社会需求
职业学校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弱,对理论学习不会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效果差。但是比较直观实用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学生则愿意做,比较感兴趣。计算机专业课程既有高深的理论课程,又有实用的操作课程。社会既需要理论研究和项目开发型人才,又需要实用操作型人才。这就为计算机网络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也确定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术人才。职业定位为计算机维护员、网络维护员、网站维护员和产品销售员等,对专业理论要求不高,只需实践操作的岗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应该达到:
(1)使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的能力;
(3)使学生具备各种软、硬件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网络管理及应用能力;
(5)使学生具备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6)使学生具备建立和维护小型网站的能力。
2.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实践专业技能为本位
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多数为中小企业,因此对学校教学内容的制订应该从这点出发。学生在中小型IT企业从事的工作一般为计算机的销售、组装与维护,小型局域网的构建与管理、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这些企业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大致上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其一是基本技能,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在未来工作领域都可能用到的技能;其二是与专业方向有关的,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技能。基本技能一般是指,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型号、参数与价格,能够熟练地安装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能够快速判断与解决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故障。而核心技能则是具有鲜明本专业特点的专门化技能。
3.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计算机教学;策略分析
一、引言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课程,在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大多数初中生在初中以前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于处于12~15岁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但是对于深层的知识他们还比较欠缺理解能力。新课改下,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方式要更多样、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构建。
二、玩与学结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初中生也不例外,初中阶段的所学课程种类增加,难度也增加,学习任务要比小学阶段重,学生们难免会有压力,如果能够将玩与学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玩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是最适合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计算机中都内置的有纸牌、扫雷等游戏,纸牌游戏的设置不仅仅是娱乐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纸牌游戏练习鼠标的操作,可以通过打字游戏练习正确的打字手法和键盘的操作使用。鼠标、键盘的操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础内容,教师在讲授时就可以采取玩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先讲理论并进行教学示范,但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实践。学生通过游戏来学习避免了没有填鸭式教育的压力,学生可以在娱乐中轻松的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这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网络游戏的诱惑,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是把双刃剑,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身心健康,应该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意识到计算机广泛的用途。计算机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新课标要求的学习内容不多,但是实际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却有很多,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细节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如何制作幻灯片,教师可以给学生拟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制作,需要给学生讲解幻灯片一般多少张为宜,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超链接的设置等如何操作。学生一般都能够听懂,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在学生练习时需要来回走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尝试自主解决。制作幻灯片时插入字体的方式相同,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审美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字体,这使得学习不枯燥,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又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勇于尝试、创新的能力。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超链接音频,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如何超链接视频,学生掌握了word的操作知识,可以自己尝试探索如何使用excel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应该从易到难,塑造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四、采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策略
现在,大部分初中生在初中之前都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构造有简单的认识,有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等,但是对于计算机详细的构造并不熟悉,而计算机详细的构造相对来说比较专业,有专有术语,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十分枯燥、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将抽象的知识用简单、形象、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电脑储存器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电脑储存器分为内外两部分,为更好得让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可以将外储存器比喻成精心制作的标本,可以长期的储存,而内储存器就相当于“鲜花不能够长期”的储存。还有许多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知识教师都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方式进行教授,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参照物,更通俗易懂地为学生讲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一些科目的学习一般都不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这也为部分学校学生多计算机资源紧张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式。前期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合理进行分组,根据男女生比例、平时学习成绩程度、学生性格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分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的了解学生,课下也要多与学生交流。以制作海报为例,一个小组中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需要有同学搜集图片、设置排版、输入文字、资料查找等,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思维的碰撞,交流想法,获得启发。最后进行评比,主要不是为了分高下,而是促进小组之间的学习,学生要有竞争心态,但更要有接受失败的心态,这不仅教授学生课标要求的知识,同时也教授了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六、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发展,新课程改革就是为了使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以学生为本,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每一次新课程改革,都是对学校以及教师的挑战,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增强自己专业技能,还应不断探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合理的人性化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立新.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计算机教学[J].中国培训,2015,(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进一步的学习动机等多方面都会变得十分相似。”而分层次教学方法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提供给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掌握知识并熟练地运用知识。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分层次教学法主要分为两种划分方法:横向划分方法和纵向的划分方法。
1.横向划分的教学层次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运用横向划分的层次教学法,首先要清楚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具体要求,将学生划分为特长型、理论型和应用型,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式教学。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针对性。对特长型学生不仅要让他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计算机,还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对应用型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覆盖面大,在注重计算机学习的同时要眷顾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便日后在工作中熟练应用。对理论型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并熟练记忆。对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语言等深入地掌握和应用,使学生毕业后通过良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寻得一份好工作。
2.纵向划分的教学层次
运用纵向的计算机层次教学法,首先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特点,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班和潜能班两种。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能力划分,针对不同的班级制订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注重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性化教学理念。基础班的教学主要从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学起,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主要教导学生学会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并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而潜能班计算机教学主要针对计算机的基础教程和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培训内容进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在学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快教学速度,指导学生学会VisualBasic、Visual-Foxpro计算机编程内容,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达到报考国家计算机二级的水平。
三、结语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就业
一、引言
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相关职业培训,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技能,从而为其进入社会工作做好衔接。对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并运用相当重要,因此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要求。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飞快,高职计算机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基本技能,实现学生自我知识技能的提高,还能为国家输送相关专业的人才,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计算机基础和其他文化教育课程诸如高数、英语一样具有相同的地位。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科目,计算机基础教学注重的是基本的实用操作技术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又有部分交叉,因此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学科有一定帮助。当前院校虽然广泛开设相关课程,但是,却鲜有针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来设计课程,本文针对该层面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内计算机基础教学有许多问题,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不合理
很大高职学生计算机教学内容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做出相应调整,对和计算机技术关联较大的专业可以考虑多加课程,但是当前课程制定都是由公共管理部门执行,所有的教案和课件都没有差异,这就使这门课程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学过程针对文科或是理科学生没有专门的引导工作,以至于学生无法将计算机课程和自身专业相互结合,学习效率较低。
(二)、不同专业学生的受教水平具有差异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接受能力不同,即使是相同专业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根据调查显示,内陆较偏远地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之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较差,以及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之间接受能力也不同,这样就造成教师教学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三)、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当前上课教案统一,教学模式还是沿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即统一授课再到机房上机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学习进度不连贯,不能做到学习知识的同时即时操作训练。同时教师教学过程死板,缺乏应变能力。
(四)、教材落后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但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教材还停留在过去阶段,书本上的实例业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如操作系统还是windowsxp系统,办公软件还是2003版本,当前市面上主流的软件和系统版本都没有介绍,这种教材滞后的现象至今没有解决意向,因此有些教师都是自备教材进行教学,对课程质量有一定影响。
(五)、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据调查,有的院校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是以省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作为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情况,考核方式有失公平。因此在考核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需求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需求不同,学校对相关专业设置的课程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例如对化工学院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要求较低,在学校只需要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就可以,学生也只需要掌握相关办公软件、CAD绘图操作技术等。对于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计算机操作要求较高,比如数据库使用基础方面、多媒体技术、办公软件等要求较高。因此在针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施教方面还需要有所提高。
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施教
由于专业不同,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机技术需求也不同,如理工科的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数据库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会计类学生对数据库相关使用要求较高等等。因此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制定具体教学方案,主要途径如下。(1)更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要针对所教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施教,可以专门制定教材,增加教学课程等,教学内容要具体全面,摒弃一些老旧的内容。(2)教学团队相互协作、分工明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对学生进行模块式授课,教师之间要相互交流经验和教学资源,相互协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3)注重实践教学。教学过程要注重计算机实际使用技能,而不是仅仅注重理论知识,教师要及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授课地点应该选择在机房进行,让学生可以即时操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4)创新考核方式。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方便其以后的工作定位,因此考核方式应该考虑综合因素,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的技能应用,摆脱古板的考核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基础技能的培养工作。
五、结束语
本文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弊端,并结合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能力的需求进行分析,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院校也是如此,应该根据本校的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具体设定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的适应能力,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有效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赖凡,余建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胡海燕,孟晓佳,胡克满.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师资团队建设初探[J].成人教育.2012(10)
[3]余婕.探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中的结合[J].科技信息.2010(26)
【关键词】 虚拟数控机床;数控教学与培训;虚拟现实仿真
随着数控加工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数控操作者的大量培训便成为迫切的问题。在传统的操作培训中,数控编程和操作的有效培训必须在实际机床上进行,这既占用了设备加工时间,又具有风险,培训中的误操作经常会导致昂贵设备的损坏。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产生了可以模拟实际设备加工环境及其工作状态的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它用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进行培训,不仅可迅速提高操作者的素质,而且安全可靠、费用低。
与科学幻想相似,想象力和技术的相互结合造就了虚拟现实。培根在13世纪写的没有马的轿车和配备动力的机械的科幻故事就是这类结合的早期见证,凡尔纳在19世纪写了火箭和潜水艇的预言性科幻小说,特别是一些科幻作家们已做出的各种利用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的设想正在逐步变成了具体化。上世纪内所建树的几个技术性里程碑使得虚拟现实成为可能,电话、无线电、电视、半导体三极管和集成电路(微处理器芯片)和液晶显示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早期的仿真尝试(例如第一台飞行模拟器、立体电影、电视游戏等)都已成为当今虚拟现实仿真的先驱。当然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电子学以及计算机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
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少数高等院校将计算机仿真初步运用于数控操作人才培训的教学之中,也产生了各种仿真教学系统。这些教学系统既能单机系统独立运行,又能在线运行。独立运行即机床模型方式,其培训设施只需一台微机,数控机床的模拟操作在显示屏显示的仿真面板上进行,而零件切削过程由机床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用这种方式进行初步培训是经济有效的;在线运行即机床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下教学系统将与实际机床连接,由硬件实现零件切削过程,这时除了操作者是用仿真面板操作外,其它则与实际机床的真实情况一样,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的专用硬件软件去产生一种真实场景的仿真,参与者可以通过与仿真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接近于真实的场景的感觉。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数控仿真系统的核心是虚拟数控机床,而虚拟数控机床又是虚拟制造技术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它不仅在数控加工过程中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可制造性的分析,而且在数控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中,为各类学校和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完善的学习和培训。该类系统完全模拟零件的切削过程,能检验数控指令正确与否,提供一套功能齐全的调试、编辑、修改和跟踪执行等功能。
一、虚拟数控系统功能
虚拟数控机床实际上是虚拟环境中数控机床的模型。与真实机床相比,虚拟数控机床应具有以下功能:
虚拟数控机床应具有与真实机床完全相同的结构。虚拟数控机床能模仿真实机床的任何功能而不致因为采用某种近似替代而导致某种结构和信息的失真或丢失.并应与真实机床有完全相同的界面风格,为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提供保证。
虚拟数控机床强大的网络功能,为远程教育提供可能。
完善的图形和标准数据接口。用户既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运行虚拟机床,又能观察它的各种远行参数,并能与其他CAD/CAM软件接口。
二、平台的购建
虚拟数控机床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呢?它一般是通过以下的构建平台来实现。
1.Nc解释平台:NC解释平台包括NC解释器和NC验证器。任务分配数据库从任务调度中接受数控代码并将其翻译为虚拟机床的部件、刀具等运动的信息,并将其通过计算模块来模拟机床的响应,NC解释器能够被自由地配置从而能够模拟任何一种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
2.NC验证器,能够验证NC代码的语法正确性。
3.刀具库:刀具库应包括一台数控机床所需的刀具,并能自由配置刀具库中的刀具号.从而能模拟任何一种数控机床的换刀形式。
4.仿真平台:仿真平台包括刀具轨迹仿真、切削力仿真,加工精度仿真、三维动画仿真、加工工时统计分析,仿真平台是虚拟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操作者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机床运动和切削过程等的仿真,从中获得相关的加工数据。如进给轴的位移量、换刀状态、主轴转速、加速度、进给量、加工时间等。通过加工过程的仿真,了解所设计工件的可加工性,验证NC代码的正确性以及评价和优化加工过程,并通过在线修改NC代码来优化NC代码。
5.计算平台:计算平台用来完成虚拟数控机床中各种计算,如根据NC代码计算加工零件新的几何形状,根据刀具的材料、运行时间、零件的材料性质和介质的性质计算刀具的补偿量和热补偿量。这些计算结果是虚拟数控机床在应用于虚拟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案评价以及可制造性分析所必须的。
6.设计开发平台:虚拟数控机床的设计平台是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控软件库及其开发环境。通过对数控软件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和其它CAD/CAM软件的数据交换,并对典型的零件进行封装,设计成具有稳定、通用接口的可重用的软件。
7.操作运行平台和监控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完全实现真实机床的操作,让使用者完全感受到真实机床的运行特性。在这些基础上的监控硬件和软件,用来控制简易机床.增加虚拟数控机床的真实感.并且可以进行典型零件的实验性试切加工,让使用者有一种身临其尽的感觉。尤其是在数控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初学数控编程者需要大量的编程练习,并进行实际调试。用试切法来检验数控加工程序显然不合理,而且也难于实现。如果利用仿真技术,这些问题可以轻松得到解决,从而避免编程时人为出错或工艺不合理造成工件报废。
三、总结
鉴于虚拟数控机床具备的功能,针对目前我单位数控教学课程和参加数控实习学生人数的增多,及数控设备较为精密、昂贵的特点。把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引入教学之中,用于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这样既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价格昂贵的数控机床的损坏,又可以使操作人员在对仿真数控机床操作过程中产生临场感和真实感。而且能够让同学们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数控加工的工作过程,并且掌握每种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更大的好处是在实现了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将加工出错及事故发生率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学校目前的硬件设施基本具备,包括微机房、局域网和各类数控机床等。不久的将来在校园网接通之后,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很有可能成为现实,相信这种教学方式必将成为一种必要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 曾小惠,吴明华,潘铁虹.在线数控加工仿真教学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