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与茶有关的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与茶有关的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与茶有关的知识

第1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视可尼喉镜; 直接喉镜;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反应

瑞芬太尼是1996年通过美国FDA审核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瑞太尼具有理想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特性和独特的药理学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和维持[1]。视可尼喉镜是由美国clarus medical公司研制的一种硬质可塑性光导纤维喉镜系统,可提供即时可视的气道和喉头解剖,引导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为实现气管插管设计的最新辅助工具,近年在临床中逐渐开展应用[2]。本文旨在观察瑞芬太尼诱导时应用视可尼喉镜引导插管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和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从而为视可尼喉镜应用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非心肺疾病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20~40岁,体重40~ 60kg。ASAⅠ级,mallamapti舌咽分级Ⅰ~Ⅱ级,女60例,随机分为视可尼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H组),每组30例。其中S组平均年龄(28±9)岁,平均体重(55±9)kg, 平均身高(160±7)cm; H组平均年龄(27±11)岁,平均体重(56±8)kg,平均身高(159±8)cm,所有病例均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完成气管插管操作。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肌注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连接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血压(BP),心电图(ECG)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入室后10 min开始静脉诱导,采用快诱导插管,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瑞芬太尼1 μg/kg、罗库溴胺0.6 mg/kg静脉注射,2 min后施行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均采用全屏静脉麻醉。S组使用SOS喉镜系统采用经口正中入路法:将气管导管套入镜杆,气管导管尖端长出镜杆尖端0.5~1 cm。插管时操作者立于患者头部左侧,操作者右手持镜,左手轻提下颌以打开口腔并增大喉腔空间,将准备好的喉镜沿口腔中线位插入,顺着口咽曲线向下,直至在甲壮软骨(喉结)下正中位置出现清晰明显光斑,喉镜稍下压使镜管前端通过会厌下方,调整喉镜管前端方向,看清声门时,直视下将喉镜尖端缓慢下行,通过声门后可见气管环,轻柔插入气管导管,同时退镜。H组用直接喉镜插管。

1.3 观察指标 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2 min(T3)及插管后3 min(T4)的SBP 、DBP、HR变化,观察气管插管的操作时间(从视可尼喉镜进入口腔至退出)和插管次数。术后24 h随访记录患者咽部疼痛以及声音嘶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组内采用单向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有1例3次插管成功,3例2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时间为(36±12)s,H组有2例2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时间为(20±8)s,两组平均插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SBP、DBP与HR的变化 两组T0时SBP、DBP及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相比,两组T1 SDB、DBP均明显下降(P0.05);与T1相比,T2 时两组SDB、DBP均明显升高,两组HR无明显增快(P>0.05);与基础值T0相比,S组T2时 SDB降低(P

2.3 并发症 H组1例3次插管成功的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3例两次插管成功患者有两例自诉咽喉疼痛,H组有2例患者自诉咽喉疼痛,3例自诉有咽喉不适。所有病人均无气管插管时呛咳、肌肉强直和术中知晓发生。

3 讨论

视可尼从口腔中线位插入引导气管插管时,只需使患者轻度张口,不需要过多的头颈部配合,操作与直接喉镜比较更简便,用于小下颌,张口困难,颈部伸展受限,喉头升高等困难插管[3]。尤其是颈部活动受限时,使用喉镜明视难以完成气管插管,使用视可尼插管容易获得成功[4]。视可尼喉镜可提高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5-6]。本研究中视可尼气管插管组插管平均时间高于直接喉镜组,考虑与SOS镜干的弯曲角度不当有关。因为SOS镜干的弯曲角度与病人口腔弯曲度不相符时,视可尼插入不能保持镜管中线位,明显光斑偏向一侧,这时将喉镜退出口腔,同时调整患者颈部的曲度,再从中线位插入,可获成功。SOS镜干的弯曲角度是能否顺利完成气管插管的重要因素[7],正常气道患者的SOS弯曲角度与直接喉镜大致相同,部分困难插管患者,由于声门的位置偏高,必须加大SOS镜干的弯曲角度。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可减少视可尼插管时间及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8]。

气管插管过程可引起明显的血压、心率波动,已有研究证实[9],这种心血管应激反应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操作、呼吸道管理器械、麻醉用药和心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基础疾病甚至人种的差异等许多因素均有关系。瑞芬太尼是继阿芬太尼之后新合成的另一种超短时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等优点,1~2 μg/kg麻醉诱导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10]。本研究瑞芬太尼的剂量选择1 μg/kg,缓慢静脉注射(>30 s),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后,血压均下降,与诱导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两组血压持续增高的程度都不超过诱导前水平,S组插管后心率增快,超过诱导前水平,H组插管后心率与诱导前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插管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S组插管后心率增快,超过诱导前水平,考虑与视可尼插管时间延长有关,插管时间延长,有时需要进一步托起下颌或调整患者头部的位置,增强对咽喉部和气管的刺激[11],可引起心率更大的变化。

综上所述,麻醉诱导期间瑞芬太尼1 μg/kg,可常规使用视可尼和直接喉镜插管,但随着插管时间的延长,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心率的改变尤为灵敏。

参考文献

[1]邵兵,赖朝蓬.雷米芬太尼临床药理学及临床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3,14(3):173-175.

[2] 吕丽,魏智慧.视可尼喉镜与直接喉镜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5):38-39.

[3] 赵念峰,杨建香. 视可尼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J]. 潍坊医学院学报,2010,32(4):137-138.

[4] Agro F,Cataldo R. Lightwand intubation using the trachlight :a brief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J].Can J Anaes-Th, 2001,48(9):592-599.

[5] Cho S Y, ko S Y,Yeom J H,et al.The successful intubation using shikani Optical Stylet(TM) on difficult intubation patients:A report of 2 cases [J].Anesth Pain Med,2010,5(4):360-364.

[6] 李胜华,王长社,陆铭. 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2):121-123.

[7] 李朝阳,罗怡君,吴东,等. 快诱导静脉全麻下应用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5,27(7):493-494.

[8] 张宇,谷丽君.Shikeni喉镜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的学习效率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0):120-121.

[9] 孙海燕,薛富善,李平,等.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研究[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3,10(5):347-349.

[10] 黄宇光,罗爱伦.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麻醉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舨社,2000:20-25.

第2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使人们对的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因此,人们对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孕产妇是弱势群体,同时,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对孕产妇的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1]。孕妇和新生儿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一旦在孕产妇护理工作当中出现一丝纰漏,便会引起护患纠纷,破坏就医环境,给患者和院方造成极大的麻烦。所以,如何能够满足孕产妇对护理的需求,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当前医院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2]。优质护理工作是在传统护理工作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通过对孕产妇实施全面、细心的优质护理干预,让孕产妇顺利的度过,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对产科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其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2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最大的为36岁,平均年龄28.4±3.2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39.4±1.3周;其中,自然分娩的产妇41例,采用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21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9例,年龄最大的为38岁,平均年龄29.5±2.9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40.1±0.9周;其中,自然分娩的有39例,采用剖宫产手术分娩的23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制定措施:产科需建立优质护理干预队伍,其成员包括: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助产士和导乐员。综合评估产妇的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2.2心理护理:孕妇入院后需为其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并保障病房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孕妇需进行常规检查,了解其心理情绪及自理能力,与患者多沟通,使患者放松心态,尽快的适应入院生活。

1.2.3 健康宣教

1.2.3.1 自然分娩:孕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导乐员对其进行分娩知识教育,并对产妇进行营养、休息、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自然分娩的利弊。通过面授、多媒体、发放资料的方式,宣传自然分娩更加符合生理过程这一理念,并得到家属的支持。

1.2.3.2 剖宫产:导乐员向患者讲解剖宫产相关知识,说明防范措施,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给予详细解答,并告知患者急救器械和药物准备就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术后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促使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产褥期护理指导,创建主动参与式护理模式,构建和谐就医环境。

1.2.4饮食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障营养供应满足母婴所需。产妇可先饮用20ml温开水,并逐渐增加饮用量,之后可食用流食、半流食,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1.2.5舒适护理:指导患者随时保持会清洁,正确对待腹部切口疼痛,必要时使用止痛剂,使患者舒适度有所提高。定时开窗通风,调节病房温湿度,病房内光线要适宜,夜间入病房动作要轻,保障产妇能够有较好的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统计干预组和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详细记录后,以供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利用 SPSS19.0 软件来进行。其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进行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进行检验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 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有27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32例,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有3例(占4.8%),干预组护理护理满意率为95.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8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33例,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有11例(占17.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2.3%,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

3讨论

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知识及职业道德有直接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所思所想,根据患者所需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

第3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种苗;油茶;质量管理

油茶属山茶科,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木本油料树种。种苗质量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种苗问题影响的不是几年,而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影响油茶产业顺利发展。因此,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是确保油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环节。

1 我国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4个省(市、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三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76.2%,面积约有300万hm2,油茶籽产量100万t/年左右,产茶油约26万t/年,产值约110亿元/年,为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和各省林业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油茶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初,国家林业局委托4个国家级种苗质检中心对全国种苗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明确要求重点检查油茶种苗质量;5月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全面负责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监督和指导,7-8月由国家林业局相关领导带队组成5个检查组分别对南方10个油茶省区展开1次油茶种苗质量专项检查,有力促动了各省对油茶种苗质量的管理。与此同时,各省(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了本省油茶种苗质量管理办法,成立省油茶办。各地积极举办油茶嫁接和育苗生产等技术培训班或经验交流会,为提高油茶种苗质量出谋划策。

江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地带性土壤以黄红壤为主,非常适合油茶生长。遂川县现有油茶林面积52860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1.5%,占国土面积的17.0%。主要分布在全县23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和1个林业公司,其中国有833.3hm2,集体100hm2,林农个人51926.7hm2,全县油茶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9个,3.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0个,大坑乡、泉江镇、禾源乡、堆子前镇、草林镇、左安镇、戴家埔乡等7个乡镇面积达5.0万亩以上。但由于油茶生长较慢,又采用粗放造林式的栽培管理方式,没有实施较规范的管理与适当的资金投入,造成产量低、效益差,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农民投入与生产积极性也不高。笔者根据多年的林业工作经验,分析了遂川县低产油茶林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2 油茶种苗质量存在问题

1)种苗质量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由于种苗管理机构不健全、人财力不足,监管不到位,导致有些个体户或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在油茶良种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生产销售伪劣穗条和种苗,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2)良种苗比例和质量偏低。加强生产管理是确保嫁接成活、成苗的关键。有些地方虽对苗圃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和现场指导,但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没有把握好关键的技术环节,如调控苗床温湿度、除萌除杂、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揭膜拆棚等管理没有及时到位,导致苗木成活、成苗率较低;嫁接没有成活而形成的实生苗没有清除,接穗上萌生的花芽没有及时抹除,导致良种苗比例不高,质量偏低。

3)盲目引种行为尚未杜绝。有些地方对油茶良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用未经确认品种来源的种苗盲目造林,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用非良种实生苗造林的现象;一些良种选育基础薄弱、良种资源匮乏的地方,不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不经过区域试验,不听取专家意见,盲目从外地调入穗条和种苗开展油茶种苗生产。

3 加强油茶种苗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实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林木良种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林业局《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核油茶种苗生产、经营申请人的资格和条件,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和管理,从生产、经营的源头把好关,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

2)着力推行监督油茶种苗“四定三清楚”。“四定”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根据国家林业局《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油茶发展规划和造林任务,对辖区内符合本规定的种苗生产单位择优确定油茶采穗圃和油茶良种嫁接苗生产点。由油茶种苗生产者和使用者签订生产供应合同,按照供需双方合同约定,实行定单生产。“三清楚”即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就是要做到每株苗木都能追根溯源,从源途和用途两个方面摸清油茶种苗来源和去向。

3)严格实行油茶种苗“四证一签”制度。“四证一签”是指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地检疫证,良种穗条质量合格证,良种穗条销售凭证和油茶种苗标签。油茶种苗生产企业要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在穗条和苗木出圃及调拨前严格进行检验检疫,做到出圃必检,杜绝不合格的穗条、种苗和假种苗流入市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委托质量检验机构加强质量抽查,对以次充好、以一般品种冒充优良品种欺骗用户的种苗生产、经营者,要依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4)建立健全种苗生产销售档案管理制度。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生产销售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林木良种证书复印件、种苗生产情况、产地气象记录、出圃检验情况、种苗质量、包装贮藏、销售去向及其他需要归档的材料,并指定专人管理,建立档案使用与管理制度,严格种苗质量的责任追究制。

参考文献

[1]俞秀兰.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

[2]罗亮宏,罗双辉,廖庆华.浅谈油茶在梅州的发展及其栽培管理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

第4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将保证师生的合法休息权,尤其强调要禁止教师有偿家教,同时禁止学校在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培训班,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禁止本校教师从事有偿家教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占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变相集体补课; 

2、严禁在职教师参与举办和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补习班、学科培训班。

3、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领取考试成绩单为名通知学生到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

二、关于禁止向外出租校舍或校校联合举办辅导班    

1、禁止我校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培训班;

2、学校要积极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3、义务向服务区域内的中小学生开放学校的图书、艺术、体育场馆和实验室等教育活动设施。

第5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1.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幼儿活动信息。盲目的观察只能导致盲目的无效的介入,教师应该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应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了使观察的目的性更强,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指标进行观察,如可从幼儿活动的兴趣、能力、品质三个方面来制定“巧手创作坊”的观察指标。能力指标具体为幼儿能否自主探索材料的使用、幼儿的操作能力如何,品质指标为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性、持久性及遵守活动规则的情况等。观察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在预定基础上调整、生成新的观察目的,使自己的观察更切合幼儿实际、更深入。

2.整体与重点观察应有机结合,把握介入时机。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观察中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过于注重整体性的观察,教师像巡警似地来回走动,这只能维持幼儿活动的秩序,却无法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需要;一种是过于注重局部和个别观察,教师始终在某一区域观察,对其他幼儿的活动不闻不问,任其大闹天宫,这是一种放任行为。因此,我们强调整体观察和重点观察应合理分配、有机结合。在活动开始和结束环节,可通过扫描和巡视,了解幼儿的进区情况和活动表现,其中包括幼儿是否遵守进区规则,各个区的进区人数是否均衡,幼儿取放材料、结伴情况如何,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区域的幼儿都能有序地进行活动。在活动的中间环节,应以重点观察为主。教师重点观察时,需要将视角定格于一定的活动范围,应做到静心、耐心和细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自然的行为过程;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不要急于干预;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细微的有价值的行为表现。重点观察应建立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在整体观察中寻找重点观察的目标,重点观察中穿插整体观察,两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相互结合、有机渗透,使教师的观察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二、教师指导要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机进行指导”

1.参与式指导缩短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参与式指导是一种潜在、隐性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幼儿的伙伴,以平等身份参与到区域活动的过程。这种平等伙伴关系可缩短幼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孩子觉得亲切适意,从而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说,教师参与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肯定和支持,不仅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参与活动中的情绪和态度、语言和行为能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对幼儿发挥隐性引导和示范榜样的作用。在参与幼儿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促进其探究和发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幼儿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鼓励幼儿交流与交往,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使他们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参与式的指导在开放新区域和投放新材料的情况下最适合。如美工区巧手创作坊中新投放了一些碎碎的卡纸,幼儿对色彩鲜艳的卡纸非常感兴趣,却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一起观察新投放的材料,讨论操作方法,通过平行活动对拼画的操作技能给予隐性的示范,带动幼儿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促使活动得以拓展和深入。

第6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士综合素质各方面的改变。方法 以2010年7月--12月入住骨科的94例老年卧床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沟通能力和礼貌礼仪得分进行比较,另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卧床患者;满意度;护士素质

据统计,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新陈代谢减缓,再加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恢复起来病程长、预后差、合并症多[1]。因而导致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内容杂、难度大,要求多。这对临床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庭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2010年卫生厅在全国号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科于2010年10月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笔者通过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三个月骨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和沟通能力、礼貌礼仪方面进行比较,观察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各方面的反应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7月~2010年l2月,对骨科6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意识清楚,认知能力正常,患者入院后卧床3天以上。共调查病例94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60-94岁,平均72岁,其中颈椎手术6例,胸腰椎手术28例,股骨骨折32例,骨盆骨折4例,髌骨骨折5例,胫腓骨骨折13例,踝关节骨折6例。合并高血压的27例,合并心脏病的l6例,合并糖尿病的l5例,合并中风偏瘫后遗症者6例,住院天数12-36天,平均l6天。7-9月43例为对照组,l0-12月51例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治疗、合并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基本内容源自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手册,结合骨科专科特点进行设计,邀请本院护理专家及骨科专科护师参与测评、修改。调查者由护士长或骨科责任组长担任,调查时机选择患者出院前l-2天。问卷内容包括l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包括服务态度、健康宣教、专业水平、基础护理、沟通解释5个方面,问卷还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对病房及护理工作的建议,最满意的护士。问卷最后由调查者测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并发症登记。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2.2 护士考核: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负责对护士进行每月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试卷围绕骨科及老年患者的护理知识进行出题,每份试卷均由骨科护士长及专科护师审阅、修改,保证每月的考题无雷同,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考核则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对骨科病房常用的l6项护理操作进行抽签,每人一项,在病房对患者进行现场操作,评分以“省标”为标准,操作的难易程度、患者病情、配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l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x2检验。

2 结果

2.1 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老年卧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项目病例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实施前4387.1539.5 实施后5197.7319.6 注:P

项目护理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沟通能力礼貌礼仪 实施前75.1489.7478.680.9实施后80.4793.6492.8 96.l2 注:P

3 讨论

3.1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p

3.2 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p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我院骨科的低年资护士比例较高,而低年资护士多为80年代独生子女,在“慎独”和“移情”方面比较欠缺,护患沟通能力不强。李湘平等调查结果显示:90.67%的护士认为应加强人际沟通知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少社会阅历,临床经验缺失,更有必要对其进行护患沟通技能的培训[6]。彭华等还指出:对不同层次护士的操作合格率调查均显示新毕业护士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低,存在常用操作技术不规范、不熟练,应急能力和整体观念欠缺等问题[7]。低年资护士入院后虽已进行护理操作及护士礼仪培训,但培训时间短,实用性不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采用APN模式排班,实行分层次使用护士,由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搭配为一组工作,高年资护士在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护患沟通、护理礼仪等方面以身作则,并对低年资护士随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加强了教学的效果,达到了实用的培训目的。久而久之对低年资护士有良性引导作用,对高年资护士有刺激激励作用。通过三个月的观察与考核,护士理论、操作成绩较前明显提高(P

4 小结

老年人由于疾病、受伤、手术或其他原因出现活动能力减退时常常被安排卧床休息。不管一个人由于治疗或者被忽视而卧床,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将会遭受损伤[8]。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照护压力,更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尊重和认可,也更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与自豪感。护士更爱岗敬业,促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贴近社会”,真正创造让“患者满意 社会满意 政府满意”的优质护理服。

参考文献

[1] 王桂玲,吴风坡.浅谈老年骨科病人护理的特殊性.当代医学.2010,2,102-103.

[2] 吴越娣.住院患者及家属对无陪护病房需求的调查分析.当代护士,2011,1:96-97.

[3] Pendergast DR,Fisher NM,Calkins E.Cardiovascular, neuromuscular, 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with age leading to frailty[J].J Gerontol,1993,48(Speclss):61-67.

[4] Kathy Fletcher.Immobility:Geriatric Self-Learning Module[J].Medsurg Nursing.Pitman:2005,14,(1):35-38.

[5] Lindgren M. Unosson M.Fredrikson M.1mmobility―a ?major risk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pressurulcers? amonghospitalized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2004,18(1):57-64.

[6] 李湘平,唐莹.护理人员人际沟通知识 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5,20(22):19―21.

[7] 彭华,贺连香.基础护理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当代护士,2011,1,5-7.

第7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尖锐湿疣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15-02

尖锐湿疣是由人瘤病毒(HPV)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传统治疗的激光、冷冻、电灼、微波等物理疗法以及足叶草酯素等细胞毒药物,仅能去除肉眼所见疣体,而对于处于亚临床感染及潜伏状态的HPV病毒疗效不确切[1]。如何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光动力疗法(PDT)是联合应用光敏剂与之匹配的光源,通过光化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2]。为研究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性关系,我科对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入选对象共69例,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门

诊皮肤科就诊,经临床及醋酸白试验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排除标准包括合并其它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HIV感染者,同时排除光过敏患者、疤痕体制患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严重心肝肾脏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光动力治疗前2周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最终3例失访,完成临床随访65例。男性38人,女性31人,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32±11岁。其中,男性发病部位位于尿道口12例,冠状沟7例,包皮侧缘10例,肛周5例;女性发病部位位于尿道口2例,阴道口及内壁18例,大小5例,肛周6例。皮损直径0.1CM~2CM不等,数目1~5个不等。

1.2 材料与方法 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散(ALA,商品名艾拉),规格为118mg

每支,避光保存,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光动力治疗仪(桂林市兴达光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输出波长为635nm。局部皮肤粘膜清洁后,新鲜配置的20%ALA滴于自制棉片上,敷于皮损及周围5mm~10mm皮肤粘膜上,塑料薄膜封包。3小时后,用光动力仪器照射皮损,照射时间为20~30MIN,根据皮损大小确定光斑面积,一般不超过2CM,垂直照射,使局部能量密度达60~150mj/cm2,每周一次,每次治疗前后对皮损大小、数目进行评估,同时对完成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

1.3 疗效判断 根据Dougherty[3]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判。完全缓解皮损完全

消失;部分缓解:皮损缩小50%以上;无缓解:皮损缩小小于50%或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1~6次不等治疗,最终65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具体疗效见表1。

2.3 复发性研究 所有患者经过1~6次不等治疗,并进行3个月随访。其中, 13人只完成了1次光动力治疗,25人完成了2次光动力治疗,37人完成了3次及3次以上治疗。在对患者随访中发现,只进行了1次治疗的患者中有5例出现了复发(5/13);完成2次治疗的患者有5例出现复发(5/25);完成3次及以上治疗的患者有3人出现了复发(3/37)。其中,在1个月内复发的有8例,在1~2月期间复发的有3例,在2~3月期间复发的有2例。将患者按治疗次数分组,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的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完成3次及以上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

3 讨论 尖锐湿疣是由人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部位的表皮瘤样增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年轻成人中患病率可达0.5%―1%,且每年新增患者75万人。此病患者不仅肉体上十分痛苦,且精神上也常有耻辱感和犯罪感,特别是此病易复发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生殖器癌,对健康侵害极大,对家庭、社会也有一定危害。

以往我院开展较多的是二氧化碳激光烧灼法及外用革尤擦剂(主要成分为高分子抗HPV物质和马齿苋、板蓝根、大青叶、蛇床子等十余味中药)。此类治疗操作简单,费用相对低廉,但是存在疼痛、出血、继发感染、局部刺激性强等不足,治疗中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一定杀伤性,故易产生疤痕,造成组织缺损和尿道狭窄,影响器官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即借助某些特定药物 (光敏剂) 进入患者体内,光敏剂动态浓集于生长异常之组织。在一定波长光辐照下,因其所摄入药物 (光敏剂) 发生光动力敏化反应而产生单线态氧(1O2)等活性氧物质,导致生物大分子光氧化失活,并由之造成细胞器损伤而破坏目标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5]。主要应用于尖锐湿疣疾病。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等优点,突出优势还表现在治疗后无斑痕、溃疡及尿道狭窄上,故尤其适用于尿道口、尿道内及腔道内尖锐湿疣的治疗,具有目前常规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存在费用相对较高,且对巨大型尖锐湿疣疗效不明确等不足。

由于传统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只能去除肉眼所见的疣体组织,因此,一部分无临床症状的粘膜病毒携带患者存在复发性的可能[6]。艾拉光动力治疗,通过光敏制剂引导下影响病毒DNA的细胞代谢,破坏基因链的结构,切断病毒基因链催坏其繁殖力,杜绝病毒的再复制繁殖和变异更新,使病毒无法复制生存,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大大减少了尖锐的复发可能。

通过我科对门诊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及随访研究,光动力治疗疗效确切,总治愈率达95.4%,有效率达98.5%,同时3个月复发率降至20%以内(传统复发率为33%),其中,能完成不小于3次治疗的患者3个月复发率更低至8%。因此,疾病复发率与治疗次数成反比。

综上所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复发性低、副作用小的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GOON P, SONNEX C. Frequen tly asked qu est ions about gen italw arts in the gen itou rinary m ed icine cl in ic: an update and rev iew of recen t lit??eratu re[J]. Sex T ranIn fect, 2008, 84 ( 1 ): 3- 7

[2]王秀丽, 徐世正, 王宏伟, 等.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机理探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 15: 234??327

[3] Dougherty TJ. Photosensitizers: therapy and detection of malignant tumors [J], Photochem Photobiol, 1987,45(6):879-889.

[4] Loh Cs, M acrobert AJ, B edw e ll J, et al. O ra l versu s intravenous adm in istration of 5??am ino levulin ic ac id for photodynam ic therapy[J]. B r J C ancer, 1993, 68: 41??51.

第8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针对各单位前一阶段在住房困难户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便于工作、统一口径,现就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夫妇双方分别承租住房,属一家有两处住房的,两处住房居住面积及家庭人口合并计算后,符合住房困难户条件的由其中一方申报登记,另一方不得重复登记。

二、一套单元式住宅两户或两户以上合住,管房单位与其各户均存在租赁关系,但按有关部门规定,只允许一户签订租赁合同并迁入户口,其它户既不能签订租赁合同,也不能迁入户口,客观上造成人户分离的,如该户符合住房困难户条件,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准予登记。但应由其户口所在地家庭承租人单位出具证明,以防止上述人口重复计算。

三、小学生因上学户口迁至亲属家,应在其在京的父母处计算家庭人口,而学生户口所在地家庭成员中则不应再计算其人口。

四、承租人或产权人是外地离退休返京定居的人员,凡符合住房困难户登记条件的,有接收单位的在接收单位登记,无接收单位的,在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申报登记。

第9篇:与茶有关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 工作工程;录像观察反馈法;中药制剂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 G4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a)-0146-04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之一[1]。目前中药制剂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和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的需要[2],引起中医药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与行业、企业专家对中药制剂人才培养的重视。2010年10月,北京卫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中药专业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申请并立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引导[3],以中药固体常用剂型(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制作的教学为载体,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参照,用任务清单来引领、制作中药固体常用剂型的手工制备过程录像,随机录制一组学生实践过程录像[4],组织学生观看录像[5]、比较异同、评价优缺点、提炼重点、难点、反馈教学效果[6]。以问卷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研究、探索、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

本文以我校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进行培养,并进行培养前、培养过程中、培养后实习阶段问卷调研,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教学效果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组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2013年3月(该教学模式培养前、培养中、培养后进入实习就业)通过问卷调查形式[7]对我校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3个阶段调研,每次118人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54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调查对象为男50名,女68名,其中61人在中药制剂方向岗位实习,57人在营销方向岗位实习。

1.2 调查内容

培养前调研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认识,包括是否希望采用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是否希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是否希望采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培养中调研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效果的反馈,包括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有提高、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提高;培养后调研学生进入实习就业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包括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践能力的积极影响、是否满意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习就业能力的积极影响。

1.3 评价方法

本文调查问卷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设计调查问卷,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学生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力图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教学模式培养前、教学模式培养中、教学模式培养后进入实习就业三个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进行价值判断,每次118人次。调查结束后,在对调查问卷采用百分比、频数进行简单的定量分析后,使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实施前、中、后效果的差异,以此来探讨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优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养前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前调研,学生对改革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认识情况,见表1。

2.2 培养中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中调研,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见表2。

2.3 培养后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录像观察反馈法的反馈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进行培养后调研,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反馈情况,见表3。

3 讨论

3.1 学生对现有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教学模式定位于:利用职业教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与方法,解决职业技能型中药人才培养方法的问题,将职业领域中的优秀传统技能,转化到可用于人才培养的模式领域之中;与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形成任务引领的职教课程,即按照学生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际情境组织课程,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方向,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任务;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生产过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本研究通过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调查及访谈发现,中药专业目前技能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课程讲授、辅以录像-实践、示范-实践。本专业2009级学生主要通过请教老师、同学的途径解决碰到的学习问题,自我查询资料解决的较少,甚至部分学生碰到问题就直接跳过不想学习。学生希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希望教师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喜欢观看标准操作视频,对于录制同学的操作视频表示肯定,也喜欢对比操作视频;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建设更全更好的教学资料,主要是视频资料,能够用任务引领法指导同学上网等查阅资料,指导同学小组协助,完成中药制剂实训,这样师生互动能更好地进行中药制剂教与学。

3.2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开展中药制剂教学课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

3.2.1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1.1 本文笔者通过深入行业和企业进行调研,对学生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和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根据任务培养计划,通过任务立项、情景再现、创设工作场景、教学情境、设计制备传统中药剂型的任务清单,根据任务清单到企业车间实际拍摄标准的中药制剂的手工及机器制备过程的录像,并进行剪辑、编辑,形成有中药制剂教学特色的影像资料,同时建设了与模块内容设置匹配的培训实训教材。形成了该模式的要素: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教学任务、录制标准操作视频、录制学生操作视频,用录像形象地呈现师生实践过程;实训过程数据记录在相关实训报告册中。

3.2.1.2 基于该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制作的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实际操作录像了解药品生产及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岗位,对课程学习充满兴趣,学习热情与兴趣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需求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基于工作过程,通过录像媒体的直观影像和声音,可表达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知识内涵,使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更加细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通过录像观察反馈,学生的操作、行为可以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同学自身的不足,使学生学习实习更加自觉,学习兴趣高,有利于中药制剂素养的提高,学生对该模式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就高[8]。

3.2.2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比较标准操作视频与学生自己的操作视频,学生能快速发现同学内部存在的问题[9];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在搜集和准备资料阶段、实训阶段,能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获取资料,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10]。同时,中药制剂操作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2~6人小组同学讨论、协商、分工、互助、配合等形式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协作意识得到加强,也加快了知识技能学习的效率。通过分析认为该模式通过录像媒体的直观影像和声音,可表达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知识内涵,使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更加细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每个人的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2.3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调研发现,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新思维。为有效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尝试,并能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3.3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培养后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对该教学模式的反馈

中药专业2009级118名学生主要在两大方向12类岗位上实习工作,即51.7%在药品生产方向(含中药炮制企业,包括中药制剂生产岗位、药品质量检验岗位、质量管理岗位、西药生产岗位、原料及成品库房管理岗位)实习工作;48.3%在药品营销方向(包括中药饮片调剂、中成药销售岗位、西药销售岗位、中药保健品销售岗位、饮片质量管理岗位、代客加工岗位、药品配送岗位)实习工作。学生通过实习工作后表示,满意该教学模式,希望后续的学习生涯也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知识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培养其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到岗实习工作后,能了解岗位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迅速掌握所需操作技能,认可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单引领、观察标准操作视频、录像观察反馈对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技能的帮助,及聘请的专家授课对掌握工作岗位知识技能的影响,认为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操训练对其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技能有很大帮助,觉得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对实习就业工作有很大帮助,满意该模式的教学,认可标准操作视频的质量,认为任务设置合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很好,但是录像数量不够,希望教师能够完善各剂型的标准操作视频,完善各种型号的标准操作视频,同时希望教师能够把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放置网络上能够方便查阅。

3.4小结

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学生在课前、课中、实习工作中均认可该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及优势,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显加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促进实际岗位需求的接轨,应加大对中药制剂学科的建设力度,丰富教学资源,完善并推广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晓慧,周效思,吕立华,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剂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9):136-137.

[2] 陈文,李秀英, 王李俊,等.高等应用型中药制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9):13-14.

[3]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40.

[4] 朱敬民.浅谈课题教学录像摄制的技巧[J].广西教育,2010,(10):123-124.

[5] 张铁军.录像分析法对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122-123.

[6] 洪巧瑜,王克荣, 樊,等.基于工作过程运用录像观察反馈法的中药制剂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3(5):149-150.

[7] 郑熙春.统计调查问卷的简化探讨[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7,(6):57.

[8] 洪巧瑜,王克荣,蒋爱品,等.录像观察反馈法对中药制剂教学效果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3(6):129-130.

[9] 何伟.在高校网球教改中实施三维摄影摄像法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24):100-103.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