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第1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1.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1.1专题阅读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确定专题,学习阅读方法。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在“专题”上动脑筋,花功夫。指导内容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然后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味和质量。但本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1.2学生阅读实践

学习目标: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操作要领:在初步了解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体验,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形成技能。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期间进行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此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了便于训练,学生阅读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统一发放或规定,可限制范围。如指导了浏览性的泛读方法后,可布置阅读报纸或故事类书刊;指导了探求性的速读方法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寻找答案;而指导了品味性的精读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1.3畅谈收获体会

学习目标:畅谈方法,交流收获,共同提高。操作要领:教师有组织地让学生结合阅读实践体验,谈出自己怎样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的,可以说这样阅读的好处、收获,也可以谈自己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发现的新问题等。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方法运用情况,及时调控矫正。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阅读体验,以利于彼此之间的启迪和提高。此环节要注意在交流过程要有组织,有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偏离了专题。时问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阅读欣赏课教学策略

2.1选择读物学习目标

教师(或学生)选择推荐感兴趣的读物。操作要领:在上课前一周,教师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读物。选择读物时,主要选取符合学生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注重推荐名家名篇。

2.2创设情境,触发阅读欲望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进入作品情景,唤起阅读欲望。操作要领:教师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断、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此环节要不能脱离阅读情景,注意手段与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2.3自主阅读,品评作品

学习目标: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理解、欣赏作品能力。

操作要领:此环节是重点环节,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为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环节大致又分为“快读初步感知――精读勾画批注”两个层次进行操作,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阅读能力,独立品评,勾画词句,批注所感。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2.4交流汇报,各抒己见

第2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是语文课程中最基本的板块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阅读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激发兴趣,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都知道:教学环节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学生是主体;教材起着链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能有效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的教学要么只注重与考试,流于形式,要么就是轻能力,重知识,无法落在实处。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导了许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革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手段,使之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质疑,积极的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等,全方位的去革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注重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化 

阅读教学模式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读、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并且注意培养阅读技巧,使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话题讨论,即以一个涵盖全篇的中心话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再次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合作去学习。精彩片断的赏析应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赏析品味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语言规律,准备迁移到写作中。赏析要放手,不能牵着学生往前奔,内容不要限制过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语文水平不同,只要他们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能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背一背,或摘抄下来,积累语言。赏析品味有两种,可以在精读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讨论之后,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精彩段落进行品味。 

四、联系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教育成功的经验。小学生受年龄、身体、认知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课堂的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扩展,网络是课外阅读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阅读扩展,逐步的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之本;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影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2]王斌.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3(10). 

第3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01-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将阅读摆在教学中重要的位置上

1.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句子、词语等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时候,学生真正入情入境,让情感参与进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阅读方法,再将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阅读能力,理解文本,感受文字带给自己的视觉以及心理上的冲击以及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2.教师要重点思考阅读方法的引导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加强集体教研,根据本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要加强教研组备课,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根据本班同学阅读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教师在新接手班级的时候,发现本班学生阅读能力欠佳,那么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课内阅读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升对阅读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篇目,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内外阅读当中。

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选择教学策略。教师在新接手班级或者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都要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教师要考察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考察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能力,采用多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展示最真实的阅读能力,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教学策略。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1.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的情感接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阅读文本的抽象性使得学生不能迅速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文本内容,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阅读方法。如在《黄河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朗读视频,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示范向学生出示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和教学内容接轨。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展示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扎实教研,确保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导掌握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在《落花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重点研讨父亲说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课堂上,教师层层设疑,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父亲的话,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句话的意思,这样学生在对教学重点掌握的同时将情感更好地渗入到文本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并思考如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在不断递进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积极放手,全面依靠学生

1.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学生进行阅读的激情,并学会自主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现阅读能力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积极放手,全面放手,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快乐阅读,主动思考,不断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形成阅读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2.合作学习,积极交流探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交流自己对文本的看法,相互取长补短,相互纠正,在和谐有序的教学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共鸣。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参与进去,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以读引读,重在积累,培养能力。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能够不断在交流中提升自身对文本的认知,而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成长。

总之,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阅读能力选择阅读教学策略。教师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而且要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取长补短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不但要做好课内阅读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广泛读书的兴趣,能在交流中不断诉说阅读的感悟,在习作中流泻对生活的感知,真正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范兰珍.让小学语文课堂充盈浓浓的情感味[J].生活教育,2011,(4).

[2]王肖丹,蔡小磊.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第4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现状  存在问题  策略的探究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表面上日益活泼,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公开课,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追求新异。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在促进学生言语发展上下功夫、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并不多见。

二、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必然会发生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出死亡之谷。就阅读教学而言,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阅读教学的理论正处于新旧更替时期。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大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如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文主义,综合实践、创新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等等。这些理论是各门学科的共性理论,有的并不十分切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却不成文地演绎成直接指导语文教学的主流观点,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偏离了语文课程的母语教学本位目标,陷入了新的误区。

(二)阅读兴趣的淡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然而教师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知识,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养,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不了共鸣,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也就毫无兴趣可言。教师对关键字词不加以引导、理解,学生在阅读中也就不能表现出对文章的情感,读起来平铺直叙,干干巴巴。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长久以来,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淡化。

(三)阅读评价的缺失。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阅读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就阅读教学的现状看,阅读评价的缺失甚为严重。学生的阅读机会极少,阅读评价更是几乎为零,对于学生毫无激情的朗读,教师并没有给予评价及指导,阅读评价的缺失导致了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三、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语文教学,注重研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实现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与心灵的对话。

1、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舒展,从而倾心去参与阅读实践。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以积极的心态去读书、去思考,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感,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2、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新的体验,就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当主人,把读书的时间、问的权利、实践的机会等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读一读、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或实验操作中,满足求知的愿望,巩固和运用语言文字,体味文章的喜怒哀乐,感悟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实现阅读教学中,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必须引导教师“精讲善问”,把教师的点拨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落实“先学后教”。先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达成教学目标,并存疑。教师在让学生先学时,要明确“四个要求”:即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哪部分);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教师通过对学生先学的检查,就可以确定学生的疑难问题,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解决。

教师的主导体现在指导、引导、诱导、辅导。教师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把握目标、优化教法、营造氛围、引领感悟、破解难点、梳理质疑、调控节奏、启发小结、适度拓展等方面。

(三)实现阅读教学中,教师强化训练,学生重在运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文本的阅读和相关形式的作业练习,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和“迁移语言”,达到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所以训练对于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要突出读和背的训练。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手段。读书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学习语言必须记忆,要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篇。

2、 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要提倡学生“说课”——说内容、说语言、说认识、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写内容、写要点、写心得、写真情。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要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加强小练笔。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仿写、改写、扩写、续写等练笔实践。

3、 要重视语言积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很多。可以采用朗读、默读、背诵、复述、听写、读写结合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熟记语言材料,把课文的语言尽可能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写观察笔记积累写作素材;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强调学生对阅读教学的自主、探究、训练和运用,对实现语文教学的知识、能力与人文目标,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阅读教学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体现大语文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傅先蓉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第5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方案

小学生学习语言,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今后语文的继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对每篇教材中的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思想、道理、褒贬等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并使用让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但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并可以坚持下去。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思考,无意中就积累了语言。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后的竞答,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阅读周"活动,采用一些竞赛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因此课堂上老师可以适时的调动其积极性,课下督促学生的阅读任务,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及时验收成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时会涉及一些较长的语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读得懂,可以先由老师进行范读,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避免读课文时出现读错语句的现象。或者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听课,看文章的插画、看老师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弄懂课文的含义。老师范读之后,再叫个别同学进行朗读,或者让全班同学齐读几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积累了语言,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大胆主动地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只需要去引导他们,抓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中心思想。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倾听并给予解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一些讨论,并鼓励他们多角度看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领会到文中的道理,还可以从中获得很多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多读书,才可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材里面的文章数量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读课外书。

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并不是随意选择的,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后,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课外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从书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由父母陪伴,这样父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还可以及时监督学生阅读学习的状态。家长也可以为学生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通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有童话寓言类、成语故事类、科普知识类、或者一些经典的历史著作。比如四大名著、《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自己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时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来解疑答惑。与此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一些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表扬那些优秀的学生,以激发学生阅读的上进心。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的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在课堂讲解课文时,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说出自己的见解。开放式的课堂,就会释放学生的学习能量,学生才能敢于创造与表达。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1、语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的早读任务,或者在课堂上的前5分钟作为学生的朗读时间。朗读的内容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课文,也可以是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如果时间充分,还可以每节课让一名学生来一次小的演讲,可以讲自己课下阅读的故事、新闻、科普知识等,每个学生都要轮一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甚至在课下主动为自己几分钟的演讲而努力。

2、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保持读书的热情,语文课可以举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故事会、读书月等活动,也可以进行一些阅读竞速、知识竞答、征文比赛等竞赛。学生在参加活动或竞赛时,都会认真的做准备,并在准备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可能小有成就感。

3、课外阅读时,学生要多做读书笔记,多写读后感,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自己设计一份小报,与同学们互换交流。

五、结语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学会理解、积累并运用语言,而且,阅读过程中,文章中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揭示的道理,都会在无形中教育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掌握丰富的知识,陶冶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学到如何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焦艳芬.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

第6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开放型 阅读环境

开放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开放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开放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阅读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开放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四、课内开放性阅读教学

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教学活动,提高教材的“开放度”,从而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阅读教学中完整人格的教育。通过开放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场面,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1.自读感知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前提。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搜集相关信息,完成读文本的感知。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初读的方法、提示预习项目。学生的学习方法:初步朗读,把课文读通、读得正确流利,对所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初步理解,找出不解之处。

2.评读体会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悟课文的情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的作用:让学生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体会。教师应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气氛,适时引导鼓励。学生阅读的方法:感情朗读、默读揣摩、文字笔记、点线勾画、图画再现等。这些方法可以交替融合使用。

3.赏析延伸是“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通过开放性的赏析展示和延伸性的语文活动进行自主发展的语文实践。教师的作用:设计安排不同深浅程度和延伸适当的练习和活动,考虑学生的兴趣取向。学生阅读的方法:朗读展示,自由表演,延展讨论,课后读书活动等。

五、课外开放式自主阅读

开展课外阅读是开放式语文阅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所在。而阅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无数读物的阅读实践,阅读能力的运用也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作用,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运用不以时空为限,既在课内,也在课外。

第7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1拓展阅读时间不充裕: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通常在课外时间里,他们需要完成课外作业,并参加家长为其准备的各类才艺班、补习班,从而造成小学生课外时间不足,拓展阅读时间不充裕。即使一些学生课外时间较多,然而由于该年龄阶段学生较为贪玩,因此无法集中精力完成课外拓展阅读,从而达不到课外拓展阅读的时间要求。

2拓展阅读材料较为泛化:教师在拓展课外阅读教学时,会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图书,但是由于学生在图书选择时,都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来,从而使其在课外阅读中仅享受到乐趣,却无法对学生起到能力提升作用。

3课外拓展阅读流于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较重,因而存在一些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忽略了课外拓展阅读重要性。虽然教师会对学生布置课外拓展阅读任务,但缺乏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查,从而造成课外拓展阅读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功效。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作用

(一)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所以在拓展阅读中,老师要教会小学生使用相应的工具完成阅读任务,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去领会生词和语句在文章中的含义,并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通过拓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句式、修辞等表达方式,逐渐形成阅读感受,结合词语和句段的积累,便可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语感。读是培养语感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在小学阅读训练中,要求小学生要做到发声正确、流利并带有感彩,逐渐上升到默读训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不出声的读,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更有利于阅读语感的形成。

(三)掌握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是精读的方法,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课外拓展阅读则属于略读,通过略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捕捉关键信息,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要求

(一)重视老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对于小学生起到的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是拓展阅读,但要求教师要制订有效的、合理的拓展阅读计划,并合理地选择拓展阅读材料,使其对于课堂教学起到更好的补充和延伸作用,即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语文能力。

(二)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所以,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充分地发军小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以兴趣培养为目标,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评论,通过自身体验和发现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以训练为主。训练是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训练可以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自身优势,同样阅读训练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进行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通过从样化的阅读材料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鼓励小学生个性化地选择阅读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展示的平台,这样更能够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注重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从而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够性,通过大胆的猜测去探寻最终获得知识。拓展阅读的关键在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并能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

四、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阅读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教师要能够运用巧妙的语言,自然地引导学生融入到阅读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通过教师细心、正确的引导,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拓展阅读教学中,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引导阅读想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优美的语句引导学生去联系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能够更完整地体会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在涵义,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够有效地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效果。老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丰富阅读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但并不代表阅读量大就一定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其主要还在于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否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所在,拓展阅读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即要注意其对课堂教材的补充,还要能够增加新的知识点,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探究阅读方法

学习的效果与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选择,无论是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还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求教师都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更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

为了更好地推动拓展阅读的顺利展开,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如亲子互动读书活动、阅读成果比赛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平台,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并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8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普遍采用单一的讲说式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效率普遍较低,而且提高难度相对较大,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明确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完善。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较差。一方面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师阅读教学的认识不到位,虽然也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却变成了简单的阅读、朗读课程,没有重视到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其次,农村语文教学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第三,由于农村地区资源有限,小学生能够接触的语文阅读知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比较困难。由此可见,进行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注重阅读教学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型的教学需求。因此作为农村教师要认真分析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现状。

提升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是进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步骤之一。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如平时多读一些名家名篇等,这样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话可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其次,由于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语文接触一些教材以外的文字知识的机会较少,再加上本身的阅读意识薄弱,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们逐渐的喜欢上阅读,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为之后的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步骤。小学语文内容越来越丰富,作为语文教师,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也可以针对性的采取“以问导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以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借芭蕉扇》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吗?你们最喜欢哪个角色呢?

学生:看过啊,最喜欢……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由于《西游记》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又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以此引起共鸣,使学生们快速的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看书本上的内容与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有那些不同呢。

教师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各自进行《三借芭蕉扇》课文的初步品读,分析课本中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同时还要总结出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征。初步品读之后,教师可以再进一步的给学生们制定深入阅读的人物,如针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学生们学会教材课文中的表达手法,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通过这样简单的小组合作情境的创设,教师将传统的讲说课堂变为了学生的讨论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农村小学生的交流合作经验,增加了?W生的阅读兴趣,为农村小学生之后的语文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

农村小学生本身的课外阅读机会有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资源的讲解时,要注重教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以教材资源为基础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如《三借芭蕉扇》一文,其出自《西游记》,教师可以以此为机会,引导学生们进行名著的阅读,让学生们通过名著阅读,体会作者写作的真正涵义,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的积累量,不仅有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9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一、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一)略读课文精讲,精雕细刻

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篇篇文质兼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难以割舍。有些教师不理解略读课文担负的教学功能,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一律精读精讲,从字词到篇章,从语法修辞到思想感情,面面俱到,精雕细刻。所以老师们总说课时不够,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略读课文不讲,置之度外

这种情况是,学生课本上略读课文篇目没有学习过的痕迹。略读课文一般都不讲,以学生自学为主或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自主阅读。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虽然有的老师将略读课文放在课内完成,但是往往马马虎虎让学生随便读几次就草草了事,学生读懂了什么就汇报交流什么,教师很少指导和总结,出现“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结果。还有的老师因为考试不考,干脆翻过不讲。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教学方法单调,无论课文是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一律采取自己读一读,大家说一说的方式完成,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本质认识不清楚

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教学上成一种变式的精读课——缩略版的精读课,失去了教材略读课的应有之意。其实略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只是一个保底的工作,“快速”阅读应纳入教学者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略读兴趣才是略读课文教学时更应关注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促使孩子进行自主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二、改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发挥教研活动的作用

长期以来,大家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忽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在教育现实面前,有时客观因素可能会改变人的主观因素。比如在各级各类的阅读教学评比活动中,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上,忽视了略读课文教学担负的重要任务。今后的评比活动中,我们对精读课文教学和略读课文教学可以采取一定的比例限制,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遵循略读原则,把握略读课文教学方向

1.以学生自学为主

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实践了,关键时刻只需稍加点拨即可。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学积极性,参与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需要。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出发

我国的阅读教学不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在消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读什么?怎么读?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理解展开。忽视了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兴趣的培养,学生不知道阅读是为了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将阅读视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是学生阅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倡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进行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阅读书籍,教师只教一些用于独立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学生阅读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此时学生们学习和运用的大都是略读的方法,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发现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