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初高中学生知识体系差异
相对而言初中知识比较基础,学生知识面较窄、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弱,以及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初中并没有独立的生物学科,而是将生物知识穿插于科学课本,就知识点而言初中生物突出人体和人类活动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如简单的动植物分类、常见的几种动植物及其结构特点等等)、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8个单元,对于学生要求并不是很高。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和“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二、初高中教师教学要求的差异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围着教师“转”,没有完全养成独立思考和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而高中教学,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初中更加重视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对学科知识体系要求学生了解的成分更多,达到掌握的学科知识相对较少;而高中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达到一定能力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
三、初高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差异
初中毕业中考对学生要求较低,大多数的初中学生一般要等到中考前才在学校的组织、要求下,集中优势时间攻克中考大关,而且一般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就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生物只要考前背一背就行。而高中阶段,面向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学生仍然以初中读、背的方式学习生物,显然是行不通的。
四、对于初高中衔接的几点建议
1、做好教材内容的衔接,保证初、高中生物教学的延续性。
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在各章节中都有与初中教学内容相衔接的部分、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不同,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脱节”现象。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凡是涉及到初中生物知识如:“原核生物”,学生只要看到“菌”和“藻”就把它归为原核生物,甚至有些学生把病毒也归为原核生物、还有“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中的食物的消化后的产物和代谢后的产物、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神经调节”中的神经元、反射、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体液调节”中的内分泌系统、激素;内环境的稳态中的内环境的成分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做好学习方法指导的衔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初高中教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其中必有衔接的规律可循。除了知识之外,学生不同学段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思维形态、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应该研究。如果高中教师不清楚学生在初中学了什么,没学什么,应该学好而没有学好什么,那么,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就是一句空话。例如高中相较于初中多了很多实验内容,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初中,学生做生物实验方法主要是跟着老师重复、简单模仿,而高中实验教学中,则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大胆的提出假设、并能通过实验设计解决问题。通过这样长期逐渐的熏陶,使学生慢慢地掌握做实验的基本程序。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实验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机会,例如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生物标本采集和制作,开展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等等,同时对学生的发现和创新意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这些对学生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调动和激励作用。
4、开设好高中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初中教学是小学与高中的重要过渡阶段,关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刚刚完成小学与初中的转变过程,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很多学生独立性差,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周围事物变化敏感,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法是学生能否吸收理解新知识,建立独立的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初中物理教学抽象性较高,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知识,目前,提问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问式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目前,我国初中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欠缺,探究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根源并据此培养学生能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多年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影响。虽然传统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提高了学生的分数,但是却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物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提问较少,在有限的提问中也很少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一个学生回答错误,马上让另外的学生回答,直到答对为止,这种提问不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很重视他人的对自己评价,很多学生不敢提问不是自己没有问题,而是问题提的太过肤浅“丢面子”,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提问如果重视度不够,对学生提出的“荒谬”问题不屑,那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提问了。另外,许多学生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缺乏提问的技能,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探讨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技能。
二、初中物理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平等、民主的物理教学环境,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适宜的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能够随心所欲的将自己不懂、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一切,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填鸭式教育”的传统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基础,贴近学生的思维,避免知识过于抽象,让学生能够与教师站在一个平台上面对话,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放话语权,鼓励学生多开口,多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耐心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都要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多与学生沟通,走到学生中间去,用真诚、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学生做朋友,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不能特别偏爱优等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更要倍加关心,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及时的赞美、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提问式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数学教学活动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激发学生提问意识的重要手段,提问是搭建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是时候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分解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悟和思考,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和容易出错的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将其设计成问题,实行变题组题的提问形式,给学生搭好台阶,问题的提问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难点、重点。在提问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时间来思索答案,这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
摘 要:面对新课改提出的高考考试原则和录取原则,学生的高考录取原则也会有较大的调整,作为高考考试科目之一的生物,学习成果好坏与否对于高考成绩会有较大的影响。高中生学好生物,不仅是作为平日学习任务之一,更是为高考取得较高的分数做准备。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根据新课改对生物教学中提出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改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把握生物内容的重难点,从而能够从容面对考试,提升高考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新课改提出后,各高中、各科老师都对教学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生物作为高中学考、高考选考、高考的考试内容之一,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生物教师也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意见在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内容里做出相应的调整,进行一系列的授课实验,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生物知识一味地灌输,没有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及认知程度。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对于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进行良好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下滑。教师对生物教学的研究,得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带动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自主、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改善以往苦涩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影响下提升生物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在高中学考、高考选考、高考三大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高中生物所具备的学科性特点
1.问题探讨性
高中生物内容学科知识除了基本的定义知识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则是对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决。高中生物知识的教学重在探讨问题,通过分析、验证,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身份。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研究,教师从中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组织课堂气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形成善于进行问题研究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形成变通的思维方式,举一反三式地找出问题的答案。
2.自主探究性
生物知识属于理科知识体系,在内容上区别于文科知识体系。文科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记忆,理科知识注重对于问题的研究性,找出问题后,针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究,从而得出问题的准确答案。生物教师在问题研究中,将问题的探究过程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则侧重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指导,保证学生始终在探究问题的正轨上。对于生物内容的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面临问题时,主动搜集有效信息进行问题的分析,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学习方式。
3.合作实验性
在生物学科学习时,避免不了对于生物内容的实验过程,尤其是高中生物,不再是初中生物基本的学科知识,重在对问题本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动学生以实验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实际研究,将解决问题的方式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还原问题解决的画面过程。在实验性学习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内形成团结向上解决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
二、生物教学的三种教学方式
1.发现法
发现法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求知精神,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发现法带动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环境中。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所讲的生物知识设置具体的生物教学情境,达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完成良好的课堂预期效果。这样的课堂讲授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主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习上的问题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
精神。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陈述的方式对课堂教W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述,将内容知识转变成学生易懂的教学语言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课堂内容有着充分的掌握与了解。但是在讲授法过程中,平淡的教学语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不能预期完成。生物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生物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形成有趣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主动的心态去接受生物知识的学习。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对于生物教学中的定义等知识内容形成良好的记忆。
3.自学法
自学法在高中教学中也很常见,一般是在老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指导后,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或者结成小组进行问题的研究、探讨,让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增加问题的深刻记忆,帮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记忆。生物教师可以把易懂或具有探讨性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学完成,从而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有利于日后生物知识的系统复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提升生物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
1.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前,教师应掌握整体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高中生物学科内容是对初中生物进一步的提升,在内容上难度加大,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将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内容的停顿,学生的学习状态等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进程做好铺垫。
2.营造自主活泼的学习氛围
学生进行良好学习建立在有效的课堂环境上,营造自主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主动进行生物内容的探究。生物学科内容不仅含有系统的理论知识,科学性知识也很强,对于学生系统的研究有着较高的要求。生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共性特征进行课程内容的提前准备,在上课过程中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生物课程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最基本的学习状态上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
3.构建严谨科学的教学结构
教师在进行生物授课内容前,要建构严谨科学的教学结构,对于生物知识内容有明确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于授课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严密周详的设计,让学生在严谨的环境下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教师在构建严谨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课程评价,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际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成绩,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的评价方式,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形成向上精神品质。
高中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体系的认知也有了系统的发现,而教师需要做好引导、组织工作。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实验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高中生物教学也应面对高考改革进行有效的改善,根据不同的考试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万变不离其宗,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归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宁世才.论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
关键词 心本教育 生命教育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引言
狭义的心本教育可以理解为对个体进行心理品质的教育,可以表示为:心本教育=心品教育。广义的心本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包括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观、教学观、人才观等。心本教育是对人性的教育,是以心理学科为辅助,注重对学生终生生存发展所需的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人的品质包括人的生活能力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和文化品质等。下面就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为例,就常见的社会现象,从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爱护环境这四个方面对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本教育”思想的章节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内容涵盖心理调节、增加抗压能力、与人相处和适应社会。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教科书中可渗透“心本教育”的章节分析
2.1 生命教育,尊重父母
精神病学者麦宁格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状况。部分学生因为抗压能力低、不能适应环境、无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选择轻生。初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涉及的内容见表1。
“人的生殖”一节涉及男女生殖系统、胚胎的形成以及生殖过程等内容,教师根据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教育学生尊重父母,同时珍惜生命。通过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两节的处理,让学生明白呼吸道的结构和作用,学习肺部的结构以及气体在肺部的交换机制。人体呼吸是靠精细的组织完成,极其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引导学生要懂得爱惜身体。“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内容涉及了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以及它的运血机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节主要介绍了人体对外部世界的感官器官――眼球。两节都与人体的结构有关,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懂得爱惜自己,适当运动和合理用眼,懂得保护自己,珍惜身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两节涉及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调节机制,教师在讲解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时,可以加入残疾人或植物人的生活视频,也可以结合史铁生身体残疾却积极生活最终成为伟大作家的事例来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健康的身体。
2.2 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出现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社会道德出现滑坡,要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必须从学生做起。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可以用于道德教育课程见表2。“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节涉及食品安全知识,教师可以在此节加强食品健康教育,课上播放与食品安全事故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课堂展示。教师要指出食品安全事故是不法分子导致的,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输血与血型”处于第四章第四节,主要介绍了血型和血液含量。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关爱他人的生命,倡导学生积极献血,从而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提升学生的道德。
2.3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七年级生物下册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章节有“人的生殖”和“青春期”。初中是人生中的关键期,即青春期,这段时期中,人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因此青春期的大多学生身心处于非平衡状态,容易引起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家长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关注较为薄弱。生物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见表3。
2.4 环境教育
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环境恶劣,不少市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入环境教育,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见表4。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处于教材的最后章节,体现了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人口增长很快,19世纪初的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到1930年增加到20亿,到2005年达到65亿,2011年已突破70亿。人类对环境的资源的索取增多,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加大。教师可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入人类破坏环境的事例,做成幻灯片流动放映,激发学生的感情,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保护环境。
3 建议
在当今教育特点的大背景下,学校、教师、家长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关注较少,较少关注学生生存发展所需技能与品质的教育。教师在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应更多的加入心理品质的教育。
3.1 强调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心本教育”与初中生物课程相结合强调了课堂教学“以人为本”“从心出发”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完成“心本教育”的渗透就必须要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自身的人文主义情怀,真正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教师的要求。
3.2 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化的人。狄德罗认同培根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实验科学方法论,并指出“学习和研究知识必要有正确的方法”。“心本教育”的思想就是培养社会化的人。对学生社会化的培养,教师可结合自身教育经验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与学生终生生存和发展相关的品质和能力。
3.3 培养学生抗压、心理调节能力
生物是门自然学科,但又与人文学科相融合。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加强了生物学科在教育上的作用。生物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心本教育”与生物学科的结合,起到了培养学生抗压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的作用。
3.4 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只有有良好道德的人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心本教育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注重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生物学科知识,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规范,促进道德教育的内化。
参考文献:
[1] 吴发科.心本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9.
[2]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52-356.
【关键词】中学生物;学习兴趣;影响因素;教学构想
一、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成因素
(一)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现实中,学生通常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当作唯一的学习目标,在课后学习和复习时稍微遇到一点困难便会停滞不前,缺乏独立思考和遇挫越勇的精神,缺乏自律性,导致生物学习成绩不稳定;另有部分学生能够听懂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但却无法在课后进行“消化、吸收”、“内化”,这一点在解题或考试时尤其明显。
(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课堂教学仍在沿用“满堂灌”形式,虽然口头提倡“捍卫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但在实际授学中仍以高姿态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授学,由此一来,不但难以促进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更难培养或引发其求知欲望。再加上“一考定终生”的教学模式,偏执地坚持“学好数理化、去哪也不怕”的守旧观念,使得生物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分数”。
二、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教学构想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行的大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学习效率,全面分析与研究如何提高生物学习兴趣,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巧妙设计课程导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导入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从课间兴奋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稳定情绪,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内,衔接知识与思维的断层,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全身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是由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而问题则是承载未知到已知、由低级到高级的关键。因此,巧妙设计新课、新知识点的导入环节,对于引导学生情绪的过渡、知识的衔接、兴趣的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初时,铺设问题以引发矛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进而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的解决上。比如,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时,可设问:“人与动物都需要生长,那么,也需要光合作用吗?”“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呢?”问题一经提出,自然能够将学生注意力吸引,使其带着好奇心全神贯注投身于课堂讲授上,以求全面获悉“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点。
(二)课堂教学联系生活,促进知识理解与内化。生物属于自然科学类,所传授的知识全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从人体构造,到动植物生长繁衍,无不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所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大自然当中的各类素材,结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启发学生自主探索生命的奥秘、解答各类有趣的现象,使其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科学的价值,进而产生对于“生物”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对于“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师便可引入接近生活化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将土豆块种在泥土里可以长出新的土豆,但为什么将大米洒在土地里,却无法生出大米呢?”“如果给予大米和土豆一样的萌发条件,大米是否也有可能发芽生长呢?”这个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学生在日常中可以接触到的,但通过巧妙的铺设和引导,促进旧知与新知重叠、交叉,便能够在夯实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促其更为积极地展开思考和研究,强化逻辑思维密度。
(三)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营造趣味化课堂氛围。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都深谙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语言艺术不仅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表现,也是确保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推力。前文已述,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在其教学实践中必须确保教学用语符合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完全抽象化的理论授课又会使得学生对原本生涩难懂的概念更难理解,长此以往更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何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和严谨,同时又融入趣味、易于学习,便是考验教师语言艺术能力的地方。笔者认为,可尝试在科学性的概念中融入趣味性的词语,结合符合中学生年龄特性的生动用语,深入浅出,以引起学生共鸣,进一步激发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在讲解“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可这样展开:“农谚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粪土对于植物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比化肥和水的作用还要大吗?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粪土呢?”以歇后语的形式展开分析,能够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下欢乐授学,学生自然乐于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提倡以生为本,中学生物教学同样应遵循此道,真正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加大对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教科书的编撰工作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同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体系、方法和内容,使之与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从而达到生物课程教学的真正目的,切实提高生物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淑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
[2]吴晓红.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生物教学;综合素质;提高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93-1
随着南京课程改革逐步推进,尤其是生物学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对我们生物教师是个考验。这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行动上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或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菜单”上选做设计实验。在目的相同的情况下大胆构思,通过实验研究和验证,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人多、设施和设备等条件简陋的乡村中学,有些实验无法开展,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碍作用。而简单的理论使本应生动的生物课变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利用郊区自身具备的优势去选择材料,自行去观察、设计并开展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相互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有一个被奉为信条的美国谚语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去做,我才会懂”这充分说明亲身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不仅要积极思考也要积极动手操作。利用多种感官活动优势突出生物科学概念的感性认识,这样感性认识又会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加强,再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实践,这无疑对学生知识体系完善有很大帮助,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科学的发现历史上可以说任何发现无不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能独立思考,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一个好教师希望学生在连接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例如,我们做“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主动提出条件的质疑。为什么要在37℃的水温中加热,在结果的分析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色?没有加唾液的为什么是蓝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可能颜色会变成粉色或是消失等一系列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加以讨论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则求解,多思是创新的前提,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讲授。这更加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补充新知识。
二、设计情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这是一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呼吸系统这一课时,对吸烟的危害性可创设特定情景。可以用几组小白鼠进行对比实验,分别置于吸烟产生的不同浓度的烟气中及新鲜的空气中,数周后通过解剖观察肺部变化,使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这样通过实验加深印象使他们远离香烟及。也可以演小品或是分组讨论,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吸烟者、生产产家,卖烟人,吸烟人的亲戚朋友)分别发表对吸烟的态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学生动口动脑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对待观。还可以到室外去学习,我们在学习植物的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时,场所可拓宽到室外来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通过植物的环割实验来进行探究。对于这些情景的创设在增加学生的新鲜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贴近生活,拓宽学生生活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联系并最终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得到运用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也是科学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生活中常说谨防马铃薯中毒,马铃薯是可以食用的为何要谨防中毒呢?是不是所有的马铃薯都会引起中毒?(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或是查询资料来寻求答案。原来是马铃薯贮存不当,发芽、变质或是薯皮颜色变的青紫的,在这些芽、芽眼周围和青紫部分会聚集大量的有毒物质――龙葵素。若食用这种马铃薯才会引起中毒,所以有了“发了芽的马铃薯不能吃”这一说法。加深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发芽的马铃薯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四、相互渗透,加强学科之间联系
随着科学学科的诞生,它越来越要求我们把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以提高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眼球的结构相关内容时,首先应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把两者联系起来,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学生自行选择器材,模拟眼球进行成像实验,并能正确指出照相机的各部分与人眼球哪些构造的原理具有相同作用。人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构造相当于一个杠杆,可做相应的受力图、力臂以及力的大小加以形象化。使学生学了有所用,用了有所体会和收获。
【关键词】 科学本质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课堂教学
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而科学素养的核心组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一个分支,在科学本质的教育上,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道义。人们一般认为,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学习必然成为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他们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生物学科责任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构建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于一体的生物课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沐浴科学理性的光辉。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具体内容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科学本质教育的。
1. 关注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教授曾说:“客观的规律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去认识的,而这些概念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规律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多次提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要领搞清、记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下,都增加了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如果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毫无疑问地要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例如在整体上,我们注重“概念梳理”。济南版初中生物学《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材首先在引言中描述了遗传的定义,然后编排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目内容。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针对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我们抓住“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围绕“遗传”这一概念,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这一组概念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按照四个层次前后贯通起来,并融合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等知识,使得学生也能围绕“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发掘本节出现的概念(如遗传、染色体、dna、基因等)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学生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和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又如在细节上,我们着力“概念理解”。如在学习“基因”这一概念时,教材只是给出这样的文字“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显然,这样的简要描述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们使用了拼图的方法,即用卡通画的形式分别画出人的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并且在每一个特征的旁边都写出了其特定的碱基序列。操作时学生两个人一组,每一组都得到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图片和一张空白脸的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把选定的特征剪下来拼成一张卡通人物的脸,并在其左侧按照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把相应的碱基序列贴上。然后小组依次把画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因为选的碱基序列不同,所以拼出的脸也不一样。学生惊奇地发现全班的卡通人物居然没有人拼得一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请学生来计算这张脸的组合方式共有多少种,大家通过计算发现竟然有35即243种之多。其实这才涉及五个特征,人的形态、生理特征远有成百上千之多,都考虑在内的话又有多少种组合呢!此时,学生对于“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的重要概念已深有感触并且深刻理解认同。
再如在练习中,我们加强“概念巩固”。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由感性的具体发展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样两个科学抽象的阶段。作为一门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毫无疑问,生物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的。学生学了生物学概念后,我们还要设法使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走向生活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在练习巩固阶段,我们有目的地选编一些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题目,用概念和原理去解答问题,使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如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学生们分析的结果是:“因为同卵双生者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对双胞胎就具有相同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相同,所以染色体相同;因为染色体相同,所以 dna相同;因为dna相同,所以基因相同;因为基因相同,所以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因为遗传信息相同,也就是建造生命的‘蓝图’一样,因此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很精彩,这样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的分析、推理,体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到本质理解的思考过程,深化了本节课中的概念学习。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学科知识最为本质和中心的地位。我们在求学生涯中,会学习很多的生物学知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知识渐渐地被淡忘掉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知识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甚至伴随我们一生,这就是一些重要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相关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凸显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彰显探究理念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科学家进行科学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探究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应该是探究活动,学生理解科学及其科学本质的学习活动也应该是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无论是《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都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关注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增加了这样的文字描述:“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显然,通过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本质,并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课的总体设计上,探究理念是“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师将整节课置于一个大的探究背景下,让学生在探究理念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和学习科学方法。①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课开始,当学生明确了遗传的概念之后,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遗传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它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②科学探究的“猜想假设、实证推理、得出结论”环节,其大体过程如下: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迅速进入一种“探索”状态,开始探究的“旅程”。师问:“除病毒外,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生命的奥秘也一定藏在细胞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那么,你认为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结构会是什么呢?”学生大胆猜测,之后通过分析“伞藻嫁接实验”和“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于是,“探索”线索转向“探秘细胞核”,“那么,细胞核里又有什么呢?”在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装片,找到了染色体后,探寻的目光继而转向“探秘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知,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 dna。“那么遗传物质又会是谁呢?”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上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在对dna的研究探索中找到了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基因,最终控制遗传的“秘密图纸”终于被找到了,那就是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又如,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探究活动是“本”。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一内容时,教师先是选取了教材上的伞藻嫁接实验作为素材,并作如下处理: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实验的基本处理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可能的结果。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学生容易得出新长出的伞帽形状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为什么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学生也容易猜测到是因为假根中有细胞核。这时教师设问:“在假根中不仅有细胞核,也有少量的细胞质,你能设计一个补充实验来进一步证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决定的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增加了一个核移植实验,即将其中一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去“帽”的另一种伞藻中,看其“帽”的形状。此时,这个实验不仅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思维爬坡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断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是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听教师讲授和自我记忆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的体验中,才能感悟科学方法,领会运用的精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3.感悟科学精神——在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
科学作为人类的发明和思想方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特定时期,都有许多科学家倾注大量精力,遭遇各种困境,经历无数失败,但又凭借着顽强毅力、聪明智慧和通力合作,才在科学的历史长卷中写下辉煌的一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教育家施瓦布曾在bscs的“教师手册”中写道:“应提倡科学史,因为它关注的是人和事而不是概念本身……”。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显然,在生物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客观、创新、合作、质疑、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等科学态度与精神。
例如,可以针对教材栏目完善生物史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鲁版教材安排了栏目“相关链接”——dna奥秘的揭示,其文字描述如下:“1953年4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里,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对dna的x衍射照片进行研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开了dna的奥秘,使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可是说是生物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项重大事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谈家桢指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是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意义足以同迄今已有的任何一次科学发现相媲美”。因此,抓住这一生物学历史事件,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亮点。
于是,我们对这一科学史实进行了相关完善,鉴于dna双螺旋结构中很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超过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处主要针对科学家的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设计,补充了弗朗西丝?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莫里斯?威尔金丝、罗萨林?富兰克林等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科学家的史料。又如,还可以针对教材知识点拓展生物史实。对于教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我们抓住“主要”二字,对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进行简单补充,目的有二:一是展示dna 发现的科学历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精神;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开放性,即科学是无止境的,承前启后的不断完善过程。据此,我们补充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这一资料。因为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我们对有些事件只是提及而已(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但当问到:“从上述生物学史当中,你有何收获或是感受?”时,学生们普遍认为: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无数科学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在课堂上再现科学发现历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与幸福,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实事求是、务实严谨、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已悄然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学生心灵也得到了科学精神的点化和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