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既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实施人才兴省战略的具体行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学生参与创新、学校重视创新、社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促进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根据目前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奖励和宣传在科技实践、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青少年,建议设立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省长奖。“省长奖”的评选对象为我省在校中小学生(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学生),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5至10名获奖者,获奖者由省政府进行表彰并授予由省长亲笔签名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并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评选对象可从参加以下比赛活动获奖学生中选拔:(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2)省科协、省教育厅、团省委等举办的“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3)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香港周凯璇基金会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4)在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欧盟青少年科学竞赛等国际科学竞赛中获奖者。
目前,国内已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和地区开展了这种评选活动,对推动当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做好这项工作,参考国内一些地区的做法,建议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教育厅、科技厅、财政厅、监察厅、省科协、团省委等单位分管领导任成员的“省长奖”奖励委员会,下设奖励评审委员会和办公室。奖励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统筹协调“省长奖”的评选活动;评审委员会在奖励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具体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省科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负责评选活动的日常工作。所需奖励经费可列入我省科普专项经费支出。
举办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省长奖评选活动,是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它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科技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进我省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省科协副主席)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议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等科技奖励1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4.7%。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机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1]。科技创新机制是维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高等院校自主创新能力,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一)大力提升科技人才建设整体水平。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必须努力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研究建立能上能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以职称为牵引,科学设置考评周期,通过考核传导压力,充分调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骨干人才的积极性。二是研究建立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在关键岗位和重大任务中磨练,持续开展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三是研究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体系,重点突出业绩效益和作用贡献导向,抓紧研究科研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调控晋职调级、薪酬奖金向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用贡献大的拔尖人才倾斜。
(二)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科技创新的活力来源于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要让制度规定切实成为保障和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利器。一是要推进科学管理,牢固树立服务保障意识,优化流程,确保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二是要推进精细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科技创新活动的科研产出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类管理和评价。三是要推进高效管理,积极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配套办法,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2]。
(三)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保障效益。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一是要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经费使用自,紧密结合国家关于科研经费使用方式的政策调整,研究出台项目结余经费的转接使用办法[3],适当提高人员费所占比例。二是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切实让科研经费在制度体系中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尽可能地为科研人员减轻科研经费过程中不必要的负担。
二、稳步推进科研绩效分类评价
(四)准确把握评价原则。评价工作应当遵循“贡献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4]的总体要求,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真正做到有利于鼓励科技创新,鼓励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鼓励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五)科学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各类科研活动的特点规律建立相应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科研人员发展阶段区分评价重点,彰显论文、专利、项目、获奖、贡献等不同形式的业绩亮点,适当引入校外同行评价,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岗位追求卓越,形成合力。
(六)注重发挥职称晋升的牵引作用。要把职称作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性作用突出出来。一方面“晋职先评”,以广大老师最为关注的高职晋升为重点,突出科研业绩考核环节,对拟晋升人员进行分领域业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审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按职设岗”,结合科研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职称作为申报相应岗位的基本条件,按照岗位确定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基数,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调节系数,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三、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
(七)强化勇攀高峰精神。高等院校作为我军国防建设和科技创新事业的生力军,就是要始终保持想第一、干第一、拿第一的雄心壮志和气概勇气,要保持敏锐的眼光、宽广的视野和超前的判断,勇于创造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成果。
(八)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要切实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打破门户之见、学科壁垒,寻找共同研究的兴奋点、切入点,实施跨学院交叉融合;要注重基础、发挥学科特色,夯实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以优势学科为轴心凝练学科方向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要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基础支撑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管理体制、绩效评价和协调联动机制。
(九)营造良好学术环境。要大力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鼓励科研人员自由研究探索,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5]。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把培育优良校风抓实抓紧,始终坚持对学术腐败的“零容忍”,将科研学术成果数据真实性检验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浩,崔丽,侯汉坡.基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的理论内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9-75.
[2] 李维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1.
[3] 邹群.高校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2(36):161-163.
医学院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课程繁多,时间较紧,本科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和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医学临床课程,其中还有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在医院进行见习和实习。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规划的薄弱。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本科阶段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在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对已知领域的怀疑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善于辨别真伪,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可适应急剧变革的信息社会;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涉猎学科前沿,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获得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进而促使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2教学为基础
学生必须在学好本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进行实践和创新。教学过程是对知识的再现过程,而科学研究则是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也就是说,科研以教学为其基础,教学以应用和科研为其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应忽视教学,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践操作。医学检验专业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在我校课程设置中实验课时占了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性实验是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教材,教条式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对于试验中会碰到的问题老师都会在试验前或是实验进行中加以提醒,并说明解决方案及解决要点,实验所用的材料和仪器也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满足教学需要,注重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校加强教学设备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条件和设施,实验室建设也加大投入。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例如:据不同教学内容需要,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室开设设计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3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指标和培养计划。通过一系列选题来完成培养的目标,早期注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课题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争出创新成果。具体过程包括选题、面试、开题、立项、中期检查、分配导师、开展实验、结题等几部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引导的原则,从文献的查找,实验方案的设计,到问题的处理,结论的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大量查阅文献,复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思考是基础,注重细节是关键,从而增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4结语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问题情景 民主和谐 动手动脑
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下面就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愉快学习的保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走出思想的禁锢,走向无拘无束地探索与创新,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是非常愉快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发言交流的机会,让其敢于发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和他们交换意见,交流看法,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同时,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新发现,新观点,新思路,及时给他们以鼓励、表扬、肯定,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可笑,也要肯定其乐于思考的精神,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策略有:①允许回答错误的同学重新答题;②如果初次回答不完整,可允许补充;③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听不明白,可以向老师发问;④允许还没有想好的同学继续思考;⑤允许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相互辩论;⑥允许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不同的见解;⑦允许学生在争论文题时接话茬发表不同意见,这样可清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2 有效问题情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驱动力
“学贵有疑”,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历史的本质规律。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教《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我主要是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互相探讨提出的问题:①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②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④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互问互答,教师针对个别重点问题解答,把学生从压抑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唤起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
3 各种教学手段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这些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3.1 使用多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已经广泛进入了初中历史课堂,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易化历史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既要保护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同时也不能稀释课堂的授课内容。因此,要慎重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入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2 编排历史小品。历史课所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情,不可能真实的再现,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体验历史人物,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编排好历史剧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参与历史,“对话”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每学习完一节历史课,为了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历史材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题和搜集材料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自主确定主题,独立运作,并给予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直到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成果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4 引入时政,联系史实。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1.北美和英联邦国家的医学教育模式
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以本科生为起点,学制4年。英国高等医学教育以中学毕业生为起点,学制为5年,毕业后经过1年实习期后方具有行医资格。澳大利亚的医学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澳大利亚也开始由传统的MBBS模式向MD模式转变,其转变的思路与策略值得借鉴。北美医学教育体系非常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先进,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于1969年首次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推动了新一轮的医学教育改革。美国医学院校的PBL教学始于1979年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第一个完全采用PBL教学的美国医学院校是1982年新建的摩斯大学医学院,目前美国已有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100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教学。其中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扮演了全球教育教学改革风潮的引领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开展的“新途径(newpathways)”项目,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课程重整为核心,将传统医学教育课程的有关知识重新组合成课程群。一方面针对医学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希望将导师制和学生科研项目整合到课程中;另外一方面对课堂教学的医学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既横向将基础医学各门课程进行整合,又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纵向整合。这种医学教学方式包含两个突出特点:实现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导师制引入医学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研究的能力。与哈佛大学一样,当前美国顶尖医学院校正在纷纷进行以课程重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2.俄罗斯医学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留有其痕迹。俄罗斯的高等医学院校有着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特别是一些重点名牌院校,历史悠久,治学严谨,在基础理论教学和对学生技能及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研究和借鉴。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卫生部医学俄语培训中心,在历史上基础医学院与俄罗斯高等医学院校交往频繁,吸收了很多优秀教学经验。目前,尽管中俄两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着一些差别,但是俄罗斯医学教育现有的独具特色的方面仍然值得借鉴。俄罗斯医学院校的教学特色包括无固定教材,学生非常重视课堂笔记,授课形式多样,评价手段包括笔试、口试、计算机考核等多种形式,教师授课比较重视个性化培养。
二、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实践
在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充分利用各种契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目前多数医学院校改革的状况。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教学的横向整合课程模式改革及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改革正是在此契机下在七年制学生中全面开展。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教师理念的转变。因此哈医大利用CMB项目选送了60余名教师分别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香港大学医学院、台湾地区进行医学教育培训。这些学习和培训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课程整合的意义,同时学会了PBL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和要旨,为哈医大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借鉴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哈医大的实际情况,基础医学院参照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按系统框架的横向课程整合并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
首先,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在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整合,第一学年进行普通基础科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较宽厚的社会、人文知识,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第二、三学年将学院各学科13门基础医学单科课程按人体系统有机整合为导论课程、系统课程(八个系统),实施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基础医学各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医学导论,主要包括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共性的内容;第二部分为8个系统模块,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免疫)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与该系统相关各学科课程内容或知识点;第三部分为专题讲座,主要是不涉及单一系统或者无法确切划入8个系统模块的知识。课程整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线,加强了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大班授课(lecture)与小组讨论教学方法相结合,其中PBL教学学时占20%。在教学实施中,每10名学生编成一个讨论学习小组,建设标准的PBL讨论室,通过大量临床案例的讨论,培养运用综合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验教学依托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采取的教学方式以案例讨论辅助进行,同时加强实验技能培训。至2013年,该项改革至今已经稳定运行7年。通过对参与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学生与没有参与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面对临床病例综合分析试题,实验组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多数能够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也屡获佳绩,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总体来看,学生通过学习在自我学习、交流沟通、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基础医学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思考及下一步改革思路
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整合课程,但仍然仅仅是基础医学课程之间的横向整合,而纵向整合才是未来发展方向。将来希望实现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整合,真正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这样一项艰巨工作我们从来没有做过,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借鉴国外成功教学模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考虑许多中外教育大环境大背景不同等因素的制约。在此项课程模式改革基础上,基础医学院利用国家理科基地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平台,正在长学制教学中进行创新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该模式大量借鉴了国外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模式,探索基础医学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另外,基础医学院正在探索考核评价体系的新架构,包括形成性评价、无纸化考试、自动化阅卷等考试改革。基础医学院下一步教学改革目标将是进一步完善创新研究型教学模式,这其中包括七年不断线的导师制、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加强基础医学拔尖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等工作。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扶持力度,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各大高校都不同程度进行了扩招,学生数量日益增多,加上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教学的关键。对于计算机而言,其本身就离不开对电脑的操控,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但大多忽略了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创业型计算机人才的必要性
1.国家建设的需要
人才是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伴随国家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我国不断的开始强调培养和造就新型科技人才的任务,其专门制订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就专门指出了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提出了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结合实际社会需要,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以及创业能力为基础。
2.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更新换代的速度十分迅速,这也就意味着,计算机专业人才想要在计算机行业拥有立足之地,同时计算机行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求了计算机相关人才必须拥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求其能够根据社会具体需求以及行业需求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自己的产品和专业技能。因此,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计算机人才在需要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必须也要具备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特性。
3.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人数的扩大,毕业生队伍的壮大,导致了严重的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开始更为严格的进行专业人才的选择,因此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讲,单一实践型人才已经无法更好的适应这样的需求,而想要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的得到发展机会,高校在培养学生基本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局势,更好的抓住机遇,在必要时进行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对于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意识十分淡薄,大多只是简单的强调计算机的基础实践教学,对于创新创业几乎没有提及,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在思想观念上出现了偏差。首先,可能是因为许多高校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本身的能力,可能会跟学生的智商有关系,而跟专业教育的本身是没有太大联系的,或者其认为学生如果本身就具备举一反三,思维扩散的能力,那么创新创业对其来讲是本身就具备的能力,并非老师可以教的来的;第二就是高校认为创新创业能力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具备的,其只存在与少数一些把剑优秀的学生中,或者是存在一些有家庭背景,有足够创业成本和资金的人中,并非是普遍的。
这两个原因的出现,究其根本就是高校本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淡薄。因此,想要更好的进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求高校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加深认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必须要认识到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是社会、国家、行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其首先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去,而不是单一的进行基本实际课程的教学,不是单一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实践教学;
其次,要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属于素质教育,所培养的是学生的创造思维,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应变,整合资源,把握机遇,自主创业而做准备的,并非是以培养绝对性的创业人才为目标;
第三,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具有强实践性的教育,而想要更好的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求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于钻研、勇于求新、合作互助等这些基本能力做起,以这些能力为基础,从而更有效的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积极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首先,实训教学的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本身基础专业知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进行着频繁的变化,因此,教学内容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教学的整个环节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来适应实际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需求。尤其针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来讲,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参加到相关企业计算机技术产品创新的改造中去,让所有学生在实际了解真正的行业需求,从而高校根据具体需求来制定合适的实训计划和要求。也就是说让学生的教学实践紧密的和行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的培养与产业实际相联系的创新实践能力;
其次,积极组织计算机专业竞赛,同时让竞赛实现参与的普遍性。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竞赛,是每个高校都会组织和举办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参加竞赛完全都是靠学生的意愿,通常只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参赛,其他学生都认为没有太大意义。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将计算机专业竞赛组织的更为精彩一些,将竞赛的内容更加丰富化,竞赛的奖励更加实用化,同时也要和计算机专业老师进行沟通,可以让老师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统一进行参与,同时,老师将竞赛相关内容纳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通过这些专业竞赛,来为学生讲解更为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思路,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进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丰富教学资源,严格监控实训过程。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融入到与社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的企业中去,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真是的实践活动,也让学生加入到企业的计算机专业相关产品的研发中去,通过不断的吸收新知识和实际问题,来提高自己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切实的将实训基地建设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并且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机会的进行实际操作、学习以及思考。同时在学生参加实训活动的过程中,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培养计划以及评价机制,也就是说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严格的实训监控,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实训质量,在实训过后,让学生根据实训内容和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相应考核,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问题,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实践知识。
3.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教学,也就是说,教师是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人员要注重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高校本身也要加强对其强实践性、强创新性的培养,要以提高教师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基础,鼓励并为教师创造进修、学习和访问机会,增强其实践教学的水平,新能力培养的水平等。
参考文献:
[1]沈镇波.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教学模式研究[J].成功(教育),2011.05.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诊断心肌损害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1]。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于2002年提出,cTnⅠ可取代心肌酶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而成为检出心肌损伤的金标准。cTnⅠ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约30%游离在胞浆内,为可溶性;大部分以结构蛋白形式固定于肌原纤维上,为不可溶性[2]。其与心肌结构蛋白相结合,通过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变化调节心肌收缩和舒张过程。
cTnⅠ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窒息与cTnⅠ:新生儿窒息后体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增高,可直接损伤生物膜,使细胞膜结构破坏,细胞通透性改变,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Ⅰ快速释出,血清cTnⅠ水平于伤后4~6小时升高,于损伤后18~24小时达高峰,1周后降至正常。其分子量较CKMB小,当心肌受损时cTnⅠ更易从心肌细胞中弥散释出。因此,测定cTnⅠ可作为围生期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诊断指标,并作为常规生化检查项目,以便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小儿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与cTnⅠ:已有研究证实,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能引起血清cTnⅠ的升高。检测感染性休克犬血清cTnⅠ水平,结果发现感染性休克1小时后cTnⅠ升高达50%。在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病人中血清cTnⅠ升高31%~80%。
严重烧伤与cTnⅠ:重度烧伤后并发症多,心脏是主要受累脏器之一。然而严重烧伤患者除伤及皮肤外,还常累及肌肉组织和其他组织器官,使非心脏来源的CK、CKMB、LDH和AST升高,故以心肌酶作为烧伤后心肌损伤的指标受到一定限制。
癫痫发作与cTnⅠ:国内外已有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用电刺激后大鼠100%惊厥发作,惊厥以致癫痫动物并检测电惊厥大鼠癫痫发作时及发作后动态血清cTnⅠ的变化,惊厥6小时即增高,12小时达高峰,24小时下降,血清cTnⅠ均高于惊厥前,说明电惊厥大鼠癫痫发作可引起心肌肌钙蛋白异常改变,心肌肌钙蛋白在惊厥后的升高说明癫痫发作可引起心脏结构性损害。测定42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血清心肌酶谱、cTnⅠ与非惊厥持续状态的惊厥患儿进行比较,实验组测阳性率50%,对照组均为阴性。小儿癫痫、惊厥持续状态因素很多伴有脑损伤,特别是发作时神经肌肉痉挛引起骨骼肌损伤,血清CK、CKMB可升高。因此,常规将生化指标CKMB用于诊断心肌损伤不够准确。研究表明:①惊厥时代谢率增加2~3倍,耗氧量也随之增加2~3倍,可引起cTnⅠ水平的升高,心肌缺氧可能性增大。轻度可致细胞质未结合的 cTnⅠ释放;严重者因微血管受损而致供氧进一步减少,心肌受损严重,cTnⅠ将持续释放。②惊厥持续状态引起严重缺氧和脑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伴骨骼肌不断损伤,cTnⅠ与CK、CKMB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因此,对该类病人应加强检测cTnⅠ有助于识别早期和微小的心肌损伤。
小 结
综上所述,血清cTnⅠ检测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心脏病领域,在儿科引起微小的心肌损伤疾病种类很多,及时检测血清cTnⅠ,对于预测疾病并发症,早期诊断、治疗、评估预后显示了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陶艺课程教学;创新思维;新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美术学科的升级,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型”、“素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高校在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陶艺”课程。该课程十分强调“造型”能力,由于它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和易产生成就感等诸多优势,因而深受学生们的亲睐。尽管如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转变成“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是“陶艺”课程乃至高等美术教育探讨的焦点。
一、“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缺失的现状
在当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及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纷纷意识到“陶艺”这一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了专门的“陶艺”工作室,对非陶艺专业的学生设置“陶艺”课程,以期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和操作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强调技术性和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创新性和拓展性的重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交流共识,现将目前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创新思维”缺失的现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原创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匮乏
高校在“陶艺”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国际性前瞻目光,一味地“敝帚自珍”或投其所好地盲目照搬。在教学中,主要依据前人探索的既定成果安排教学内容,强调以工艺技术的掌握和“传统经典”摹仿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虽说传统的沿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却也姑息了一味模仿、食古不化的恶习。多数只学到传统技艺的皮毛,没有汲取国际当代陶艺的创新成果,严重缺乏“原创”的朝气。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创新意识,也没了“自我”。因此,目前这种“陶艺”教学模式亟待彻底反思,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充分借鉴中外“陶艺”创作和教学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2. 课程建构缺乏开放性和兼容性
课程的建构十分单一,缺乏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教学内容也与其它学科关联性较差,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加之课时数过少,学习技巧已自顾不暇,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训。此外,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工艺美术史中学习的有限陶瓷知识,特别欠缺以“创新思维”主导的陶艺创作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
3. 重视技能学习,忽视思维培养
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强调技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原料属性、成型方法、装饰技法,如:手捏法、拉坯法、刮划法、粘贴法、施釉法等,缺乏针对学生直觉、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评价标准也片面地强调陶瓷的技术之美,忽视学生通过感其质、掂其量、悟其性创造出来的,融入陶瓷中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错误地传达了技术表达胜过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作品与产品之间缺失了本质的区别。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把制陶、烧陶的技术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不仅占用了大量课时,也使观念创新内容无法展开。此外,在多数国人眼中,“陶艺”被划归到工艺品或工艺美术范畴,并长期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而“陶艺”审美则以严格、规矩、精美为评判标准,其实,这就是以技术美作为“陶艺”的审美标准。这一标准严重影响和固化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教与学的沟通缺少互动性机制
尽管不少教育者呼吁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启发式“创新思维”,然而,目前的“陶艺”课程教学仍没摆脱“灌输”的模式。针对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往往缺少互动性,教师便是课程的“权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被奉为“真理”和“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严重缺少批判性反思和探索性精神。可悲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对老师言听计从,模仿其风格成为天经地义。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优劣,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性思考。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如: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方式等)均能呈现出理念高于行为、创新胜于规范、过程重于结果的特点。陶艺制作过程要求双手与工具协调使用,手的动作刺激了脑细胞,并促进大脑的运作,使擅长“逻辑思维”的左脑与擅长“感性思维”的右脑交替使用,发挥最大效能。“陶艺制作”不仅提高了双手的灵敏度,而且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创作所要求的个性、动感、力度、速度感的表达,也非常有利于启发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隐喻思维法、打散重构法、异质同构法等。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应用,“陶艺”课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造型能力”,并为创新性、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学生形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和主人翁,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肩负着以其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陶艺”教育,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尤为重要。
三、针对“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由于高校“陶艺”课程中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以传统“灌输”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从“学”着手改革,将基于“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学”为主的模式,即:由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授“知识与技巧”转变为教授“思维与方法”。同时,要注意“因才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在尊重他们的表现欲和个性化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传统技艺手段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把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基于这种思考,本人在多年“陶艺”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了一系列教学“新举措”,并已初见成效。
1. 教改新措施
(1)课程设置遵从时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学生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用广阔的视域和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中的“形态”,并在造型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反复锤炼操作技能,并用创新思维去塑造“新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性,实际上,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扮演“教练”而非“教师”的角色,通过启发思维、解惑问题和传授方法等手段,帮助学生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去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的充分“沟通”则是“陶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
(2)强调作品的原创性,通过“造型”整合所学知识。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做好示范性讲解,并身体力行,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探索和创造“原创作品”。“陶艺”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关注陶瓷制作技术与原理,而且还要聚焦陶瓷造型的规律和方法,并能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的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要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型”这一复杂的过程,来整合所学的中外美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质。此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国内和国际性陶艺展,考察国内的瓷厂和窑址,让学生从器物中感受“陶艺”的内在美感,创造形式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3)在教学环节上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作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代之以启发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生研讨、人境互动。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激发学生探究“陶艺创作”的兴趣,鼓励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互相启发,师生相互启发、补充、促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双向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提高创新能力、教学相长的目的。
(4)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分组合作制,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分组合作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了分工协作和团队研讨的优势,并在造型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精神”。由于学生个体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以及“陶艺”制作程序的复杂性和交叉性,这便为“分组合作制”提供了契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合作兴趣,一方面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与其合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团队的创造力量和优势。同时,这种方式还了化解了学生短期内集中使用场地和设备的矛盾,有效地协调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2. 教学新成果
多年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表述,即:提倡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不同感觉方式、表现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结合,并贯穿于陶艺基础、技法与表现、实习创作和毕业创作一系列课程中,使学生得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把握,从而形成了相对丰富而多元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面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届湖北现代陶艺展”中我院有13名本科生入选,9人获奖,在近年的湖北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中,也有多位学生的陶艺作品入选参展并有不俗的表现。另外,从创作课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范例,也较充分地体现出我院陶艺课程改革的特色和成果,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积极的因素和闪光点:
(1)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体现。从获奖作品来看,其完整性和形象的表现力方面足以证明同学们已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此外,在形象塑造和空间形态营造上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充分显示出了其能力上的优势。不难看出,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形态语言和精神品格;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浮泛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将多元创意思维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意义。作品注重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表达,作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思考,探索个性化的道路。
(2)传统资源、当代文化和自身经验的整合与转换。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满足已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成长的经历中提炼主题。许多作品努力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特别在传统资源的利用上做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已经意识到传统艺术中的很多内容还有待继承、发掘和拓展,有许多可以引导和启发当代艺术表现的东西还没被很好的利用和认识。这种思考,对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能可贵,而且至关重要。
(3)综合材料运用与人文情怀表达。综合材料的运用,使“陶艺“从材料上寻找到了面向“当代”的一个有利武器。许多作品强调了材料运用的多样性,扩大了陶瓷的表现力和外延,使“陶艺”展现出更加活泼,富有生命力,充满神秘感和多元性特征。每件作品诞生的过程都是同学们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升华过程。从这些陶艺作品中,可以发现这样的共性特征:同学们的陶艺创作并没有受制于技术的羁绊,而是以陶瓷为载体,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人文情怀。其实,正是这种人文情怀,才能让“泥土”渗透了丰富情感,让“造型”绽放出思想光芒。
将“陶艺”纳入高等美术教育中,意义十分深远。“陶艺”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能,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陶艺”课程也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造型,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艺”课程还具有彰显个性的途径,通过创新思维的导入,学生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艺”课程更具有整合知识的作用,通过课程结构和环节的组织,能够将诸多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颇有“课程群”之功效。此外,“陶艺”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陶艺创造的实践过程,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以致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周月麟. 关于陶艺教育的思考[J]. 装饰,2004(8):89.
[2] 李砚祖. 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 中国美术馆,2006(6):55-57.
[3] 于长敏. 普通高校陶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 美术大观,2007(9 ):169.
[4] 蔡麟雪. 浅谈综合性普通高校的陶艺教育[J]. 美育,2010(5):132-133.
【关键词】产学研;单片机;创新教学实践
高职院校教学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型应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还要强化全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实现等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单片机引脚功能和和接口电路,掌握通用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学习单片机控制的基本技能。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分析、解决本专业中涉及到的计算机控制中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自学相关器件专业技术手册开发简单控制类程序与设备。
《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技能的掌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困难。鉴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基于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创新来进一步推动本门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教与学。通过把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技术核心的项目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后引入到教学课堂,在授课过程中开展项目设计开发、项目实践,并有效结合原本教学实践当中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建立
产学研一体化是指院校通过利用所授专业知识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改进、科学创新,并进一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开发实际产品的能力,最终将研发项目量产为具有一定市场价值的实际产品。是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充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全面掌握,并能有效推动教学成果进行转化。
根据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需求,院校相关系部认真修订人才培训方案,确定授课计划。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贴近企事业实际需求,细化专业方向,深耕专业课程。根据学科、专业,各院系建立创新实验室,衔接产学研。并借此得以衔接教学与科研生产。通过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全面提升教师授课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视野与实际动手能力。通过选取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产品导入创新实验室内进行项目产品孵化,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完成,无论是技改项目还是新市场需求产品,无论是全部项目技术(下转封三)(上接第176页)实现还是部分攻关技术实现尽量都放在创新实验室内进行完成。此举有效带动教师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幅提高,并籍此有效储备一批优秀的科研生产技术人才。通过校办企业产业化或者通过校企合作将科研产品产业化,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大力提高学院科研生产能力,有效回馈项目参与人。
作为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通过院校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样的目的,在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我们改革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将与学生有效快速掌握本门课程应用技能有关的内容放大来讲,将关联性不紧密,理论性较深部分内容缩小来讲,将项目基础实践部分能用到的技术先讲,将项目实践深入开发将要使用的技术知识通过前期评估教学效果后再决定是否展开讲。这样达到了循序渐进式的讲解目的,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并易于付诸实践反馈。对于基础扎实,并愿意深入研究的具有创新科研潜力的学生可以继续通过实践创新环节不停的补充新知识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当中来,全面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实践,再通过教师指导帮助,我们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我们的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的带动,在项目中教学,在教学中完成项目,不断帮助提高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最终达到让学生成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目的。
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单片机控制技术》教学实践
传统《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是以其结构为主线,首先讲硬件结构,其次讲指令和软件编程,接着对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器件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再讲单片机系统开发实例,按此种教学结构,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和难以理解。此外,在传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长期以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分开进行。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方式,无法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没能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宗旨。加之单片机课程本身所固有的抽象性和传统教学偏重理论讲授等问题,使大多数学生对单片机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以至于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单片机控制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机电一体化”高素质复合技能型人才所需全部自动控制类知识结构的载体,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单片机教学一般均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注重课程本身的体系结构和前后的逻辑联系,但却忽略了“可学性”,致使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得也很辛苦,教学效果也不太好。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在项目中教学,在教学中完成项目”。通过对企事业单位调研并对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后获取一些技改项目和研发项目,将其导入到创新实验室开展课上课下的教学做工作。通过创新实验室中的项目建设与课堂教学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项目完成与课程学习相结合。项目实现与课程知识掌握并行,同时完成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中采取以应用为主线,把单片机技术按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教学做”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同时,运用项目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项目化结构。将项目经过需求分析后设定的开发任务进行分解,对分解的任务设置详细的研发步骤,围绕开发步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展本门课程的讲解,并适时前后穿插讲解,期间不断通过仿真软件及实验板、面包板、实际电路板等进行实验设计。
围绕从创新实验室导出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的实现,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就要以项目为中心,项目的实现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开始介绍什么技术。实践教学中,采取先从单片机器件本身物理特性及相关参数值进行具体实现功能分析;接下来,简要讲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外延的引脚功能体现;依次,再介绍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方法和RAM的使用。将上述介绍完毕,即可以实际参与项目开发。开发过程中不断补充编程及指令使用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的项目使用的器件参数特性,通过项目实践不断进行验证与学习。
根据以上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本门课程安排总教学量为80课时,其中,前30个课程分别以课内小实验及教师选定的创新实践项目共同带动基础知识的讲解,这里主要包括前述的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外延的引脚功能、单片机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方法和存储器的使用、C语言指令的使用;再安排16个课时通过实验及选定的创新实践项目中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常用接口(中断及中断控制器、计数/定时器、串口及串行通信、并行接口及其扩展、存储器扩展、显示器及键盘控制、A/D、D/A等)的应用讲解;最后34个课时参与创新实验室的具体项目中进行项目实践与技能验证。
三、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单片机控制技术》教学考核评价
通过将教学考核分为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可以更加全面的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
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体现在是否真正将产学研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去。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项目为核心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项目的选取一定要有示范意义,有实用价值,适合循序渐进的学习。通过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最终动手能力的获取等方面来反观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更多体现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这一点在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同样得以体现。
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在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对他们进行综合测评,具体包括基本能力考核、课程技能考核、职业能力考核。基本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单片机系统的应用能力;课程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单片机硬件的设计能力,软件的流程图制作能力,用Keil 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用Proteus ISIS仿真调试能力;职业能力考核主要指学生可通过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最终获得单片机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最后取得的考核评分值来源于这三种考评的综合。
教学实践证明,《单片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非常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院各项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的同时,为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学英.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规范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70-71.
[2]杨志帮.《单片机应用技术》在项目化教学中的改革与探索[J].职教研究,2011(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