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征信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冠心病心理分析与护理
根据临床观察,将7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归纳以下三类:
1.1焦虑恐惧心理:该型患者共34例,占48.6%。此类病人由于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自觉症状明显,如胸闷,心前区不适和心绞痛频频发作,或病人对治疗丧失信心,或看到同类病人的死亡而感到预后严重。由于上述种种情况,均可导致病人焦虑不安,病人焦虑心理的发展又可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自身体验阈值,从而夸大了对疾病的感受,使病人产生无惧心理。其表现为烦躁不安,对周围人与物十分淡漠,对原来喜欢参加的文娱活动也索然不味。针对本型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设法安定患者情绪,对患者高度同情、理解和帮助,态度诚恳和蔼,关心他的起居,对他的要求尽理给予满足,使他们感到护理人员随时都在关心他的健康,消除患者种种疑虑,并应用典型病例向病人说明冠心病的良好预后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的态度应镇静自若,成熟教练,以减少病人的紧张情绪。
例1:关**,男,69岁,患冠心病已27年,合并糖尿病和脑血栓后遗症。由于久治不逾,再加上二次脑血栓,使其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同时也非常恐惧。入院近一个月,病情未见好转,情绪变得异常急躁,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只要不顺他意,就发脾气,由于病情需要反复查尿糖,开始时还配合,后来索性拒查,当问到他时,他不耐烦地回答,查不查都一样,反正好不了。患者血压不平稳,为避免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有时我们向他本人隐瞒病情,当他查觉到时,跟家里人说,医护人员总是骗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耐心地疏导护理方法,对他总显示出其他病人特殊的关心,让他切身体验了医护人员处处为他着想的服务态度。我们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他受到了感化,情绪逐渐安定,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1.2麻痹大意心理:该型患者共24例,占34.3%。该型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表现无所谓态度,有一种不在乎的心理,往往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态感觉和体验,对自己病情缺乏足够认识,有些症状常被忽视,即使有所察觉,也认为不久会自然好转,病人角色难以适应,在住院后症状稍稍有改善就认为痊愈了,因而常不听医护人员的劝阻而擅自做过重的活动,外出回家也不请假,不能自觉配合治疗。
例题:张**,男,62岁,冠心病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来我院的第二天就私自回家住,第三天又回去和亲属打麻将。当我们劝阻他时,他笑着说:“我知道自己的病情,不会有事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将三级护理改为二级护理,限制他的活动,每次查房时都反复给他讲,我们这样要求是为他着想,平时不发病不要紧,可一旦发病是很危险的。在患者出院前,我们派有经验的老专护,向他详解了该病的危害及注意事项,使他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1.3忧郁绝望心理:该型共12例,占17.1%,多见于原来心胸狭窄者。该型患者由于长期疾病缠身,久治无效,对康复失去信心,感到自卑、失望、精神萎靡不振,朝夕闷闷不乐,性情孤僻对周围人与物淡漠,自我离异人群,不愿亲朋探望。这类病人常产生绝望的消极情绪,甚至性格上也有所改变,时而表现为暴躁,常为琐事而大发雷霆,时而表现为忧郁,终日不语,有的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念头而拒绝治疗。针对此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关心,体贴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和谐的病友关系,鼓励病人树立积极情绪以解除抑郁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多接触他们,以消除其孤寂感,对他们的病情则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以减少心理负担,多介绍一些危重冠心病康复的病例,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希望。
例外:王**,男,67岁,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2010年5月住院。住院后一个月中几乎每天都有心绞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达10几分钟,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在发作期间心电图多属正常。我们通过观察、谈心,发现病人心绞痛多出现在心绪忧郁情况下,而在家人来探望情绪好转时,病人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由于我们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护理,消除其忧郁心理,鼓励病人投身于集体之中,多参加娱乐活动,心绞痛发作也明显减少。
2开展心理护理的体会
2.1加强护患关系是开展心理护理的关键。通过开展心理护理,密切了护士与患者之间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程度,患者对疾病的焦虑随时向护理人员及时反映,为护理人员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思想和心理状态提供必要条件,同时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友谊,使患者有一种满足感和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
2.2分析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通过我们开展心理护理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因素较多,病程中出现特殊症状,同时疾病的不同治疗效果和对预后的设想,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室环境及护理人员的神态,举止及情绪变化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从心理、社会及疾病等方面全面观察和估价病人,以排除或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的干扰。
2.3护理人员的丰富的心理护理知识和良好心理品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在拖护过程中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接近病人,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依赖和配合。为了做好护理,还需要不断丰富心理知识和经验,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
关键词:医院;竞争优势;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医疗行业竞争的激烈,医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业务流程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医院在管理中运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增强竞争优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信息系统对医院竞争战略的重要性
医院竞争战略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一)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简介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总体上是由三部分组成:五力模型、三种通用战略模型、价值链分析模型。迈克尔波特教授创立的五力模型,是帮助人们考虑企业战略规划和IT影响时的有用工具,它包括新加入者的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现存企业的竞争五个方面。如何选择市场,合理定位是企业要面临的另一大问题。三种通用战略模型理论解决的是如何定位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的问题。竞争位置决定了企业获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价值链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对五大压力模型进行补充。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链接的,价值链能够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籍此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差异化的来源。
(二)医院竞争战略分析医院竞争战略,是医院总体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医院为了在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超过竞争对手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波特的竞争战略可以运用于医疗行业。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当前医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形成医院竞争战略理论。在医院的战略规划中,医疗行业可以从五个方面来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合资、民营、外资医院都会成为目前公立医院的最大威胁;随着患者对医疗政策和医疗行业规范的不断了解、医疗信息的高速传播,他们对于医院的议价能力逐渐增强;社区服务站、私人诊所、药店等成为医院替代的威胁;药品、医疗器材、物资供应商也会影响医院的竞争态势;加之,在同一区域,不可避免的面临诸多现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医院,这些竞争对手也是影响医院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医院在市场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决定着医院竞争力的着力点,代表着医院的活力水平。医院应该注重强调控制成本、降低内耗、运用低成本战略提高利润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患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细致要求,同时发展自身特色的医疗服务项目,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产品差异化、细致化的要求。医院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通过了解医院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之间的链接,以及其与医疗设备供应商、各营销渠道间的链接关系,从而制定出一套相对适当的协调形式。根据价值链需要而设计的组织结构,从根本上有助于医院保持竞争优势能力和形成创造能力。根据医院各环节所从事的服务活动分析竞争优势,调整价值链结构,是制定医院竞争战略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信息系统对医院竞争战略的重要意义1、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发挥医院优势医院在进行医疗整个市场进行细分之后,再根据医院自身的情况和对区域竞争者的分析,就能够确定出在同类竞争市场的竞争优势。医院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对患者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深层数据。信息系统通过对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以及管理能力等主观方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地理位置、管理体制、行政隶属关系等客观因素的整合分析,形成对医院优势的认识和确定。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医院能够区分各类患者的需求,提供最科学、快捷、优质的服务,从而充分发挥医院的自身优势。2、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科学解决医院的威胁医院在现有的竞争市场中,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的不断进入、宏观微观环境上对本医院非常不利的情形以及原有市场份额被同区域竞争对手所抢占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会威胁到医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医院来说,现有的运营环境、新的医院不断建立、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都可能成为医院目前经营的威胁。同样需要我们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行业壁垒,增加对患者的吸引力。3、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调整医院价值链结构与企业不同,医院优化调整价值链的目的不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培育自身竞争优势,还包括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医院的价值链包括基本价值活动和支持价值活动。基本价值活动包含医疗设备、门诊诊疗、临床诊疗、病案管理和咨询服务等;支持价值活动包括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教学、物资采购等等。医院价值链的价值体现在对知识的拥有和使用方面,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调整医院的价值链结构,优化业务服务流程。4、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明确市场深层次定位医院之间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这就要求服务功能上的定位是培养“高、精、尖”特色的技术水平,服务需求层次上的定位是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项目,满足各个层次和特殊人群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问题和现状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IS)作为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工具,已经逐步在医疗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力度不够医院的领导者缺乏信息化意识,在管理思想上依然沿用旧的管理思路,没有充分认识到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HIS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二)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大部分医院建立了相关部门的小局域网,如财务管理、绩效管理、门诊及住院结算管理、影像学管理、病案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等,但是缺少网络之间的互相连接应用,信息没有及时对接共享。
(三)医院信息系统职能部门不全大中型医院建立了相应的职能部门,如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远程医疗中心等,但规模较小的医院没有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
(四)复合型信息系统技术人员及成熟的信息系统缺乏大多数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从业人员有的是从临床及医技科室转行过来,非科班出身;有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员;而管理医院信息系统需要的是熟悉医院工作流程、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且具备系统研发能力、具有较丰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提升受到制约。鉴于此种情况,很多医院无法自主研发管理信息系统,从第三方购买,但实际购买的系统并不能完全适合本医院的实际需求,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提升。
三、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医院信息系统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医院信息系统必须符合卫生部2015年颁布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有关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软件工程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信息分类编码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规定。对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山东省卫生信息标准的数据字典,医院应当采用相应的有关标准,不得自定义。
(二)拓展临床信息系统目前医院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功能多偏重于管理需求,而且应用不够广泛,未来发展方向应进一步面向临床需求,加强临床监护信息系统、手术及麻醉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的发展。
(三)搞好系统及数据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体系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而网络数据资源存在易传递、修改、复制、下载等特点,而医院的数据资源不仅涉及到秘密文件资料,而且涉及到患者的隐私,一旦系统被网络恶意攻击发生数据被窃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医院的数据资源更需要加强监管保护。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做好网络系统安全也成为了信息管理部门的首当其冲的重点工作,医院可以采用数据加密、身份认证、防火墙及防病毒等技术加强系统安全性管理,防止网络黑客破坏和窃取信息资源,保护医院的利益。
(四)简化就诊流程,建立有效服务流程医院信息系统要求是能够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方便患者看病。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还需要简化医院部门之间的服务流程,简化医院内外部信息的传递过程,同时具备较强的数据接口能力和先进的内容交换方式,避免信息的二次录入,达到数据共享目标,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内容摘要:本文建立在产权理论和制度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委托理论,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上海特色的完善、可行的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创新
问题提出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由国家委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以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体育活动场所。
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完善的体育设施无疑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产业重要载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与人们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挑战。因此,为克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行中的缺陷、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体育国有资产,有必要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有所启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上海市体育场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体育场馆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资料,在全上海的14426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所属380个场地,占到总数的2.63%,民营体育场馆占到70.21%。与民营体育场馆相比,公共体育场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场馆改革的进程仍显滞后,市场的独立性和活力与民营体育场馆存在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个别公共体育场馆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例如上海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卢湾天育实业公司(卢湾区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暨鲁迅公园联合发展公司等,这些场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没有摆脱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公共体育场馆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和委托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体制,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体育场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低下,也同时激发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动力。
根据调查,73.17%的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有必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占到被调查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多数(见图1),这说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暴露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促进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改变旧有束缚公共体育场馆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场馆产业健康运行的局面。
据本文调查,公共体育场馆认为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中,有29家(占70.73%)公共体育场馆意识到改革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有28家(占68.29%)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宏观调控;有27家(占65.85%)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有25家(占60.97%)公共体育场馆选择了“有利于做大、做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有20家(占48.78%)公共体育场馆认为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场馆之间的有序竞争;有15家(占36.58%)场馆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产生改革联动效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产业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表1、图2所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 现代产权理论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产权理论主要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概念基础,研究产权及其结构与安排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其中每一种权利又可以细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股 “产权热”。事实上,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以承包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经济学认为,要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一套科学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以下要求:对产权的界定要明晰化,产权的独立性,产权权能分解化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本文认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制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的界定实质上是模糊的;缺少产权的独立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权能未能得到有效分解;公共体育场馆产权流通不畅,未能实现产权在市场的流通和优化。
(二)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委托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仅是委托关系的外在表现,而企业所有者人力资本驾驭企业物质资本的局限性才是企业所有者让渡经营权,从而委托关系得以确立的内在原因。这就说明,委托关系以追求分工和规模为目的,企业的所有者因委托关系的确立而获得一定的效果。委托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企业委托人和人围绕风险分配而做出的一种契约安排。虽然通过该种契约关系对于委托人和人都能带来相应的分工和规模效果,但是由于契约双方目标各不相同,相关信息在双方之间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人有可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这就是委托问题。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
1988年以后,经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深圳-上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98”模式。
“深圳-上海”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最早提出,它的主要架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三层次管理模式”。
在第一个层次上,国资委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之间,既实现了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规范,又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解决了在第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局作为其“两翼”,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98”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分别交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投资、监管、改制、人员选择等职能。
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或国资办)――中间层公司――公共体育场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在明晰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委托关系。既有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的产生,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型职能的实现,同时也赋予公共体育场馆更多的自主性,增加对场馆的激励,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活力。
在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在体育局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监管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设立这一机构,并非在原有的结构中新增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界定其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的职责。此策略的关键是中间层公司的设立,中间层公司的设立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公共体育场馆的意愿,自由组合,自我重组,跨地域、跨项目组建中间层公司。二是按照场馆项目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产业的相关构建中间层公司,做到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最优。三是政府牵头,将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业已存在的集团公司,经改造和经政府认定为中间层公司,赋予该中间层公司对集团内的公共体育场馆行使国有权权能,将原本不属于该集团的其他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划归这个中间层公司管理。
鉴于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规模大小,“三层次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间层公司就可以采取分区、分类等方式逐步建立,先选择规模较大、企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共体育场馆为龙头,组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集团,整合各场馆的资源,做到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以便发挥不同场馆的项目优势和区域优势。
参考文献:
1.登姆塞茨(H•Demsetz).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Chen Jisheng,Xu Yunpeng
(Shandong Jining Information Center,Jining272017,China)
Abstract:E-government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as a combination,just lik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o be ignored.This will be 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needs analysis,security threats in a bid to build their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system to give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Keywords:E-government;Information security;System management
所谓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是依据电子政务安全需求,安全威胁来源而建立起来的有效防治安全威胁、保证电子政务安全有序运行的保障体系。因此要构建一个完备的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对安全威胁有清楚的认识并加之行之有效的管理。
一、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涉及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因此有严格的安全要求。如严格的保密要求,信息准确交换的要求,严格的权限管理要求,严格的程序和流程要求。电子政务内部信息网站有着大量高度机密的数据和信息,直接涉及政府的核心政务,它关系到政府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有的甚至涉及国家安全。因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制约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电子政务的职能与优势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如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电子政务的便利与效率无从保证,更会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威胁。
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威胁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主要是物理安全威胁,网络基础平台安全威胁,信息资源层安全威胁,业务应用层安全威胁等。物理安全威胁主要是物理通路的损坏、物理通路的窃听、对物理通路的攻击。网络基础平台的安全威胁是非法用户与非授权客户的突发使用,造成网络路由错误,信息被拦截或监听。而信息资源层安全威胁是主要安全问题,要求保证客户资料、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的安全,同时能够对在该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进行审计。业务应用层安全也很容易受到攻击,应用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其安全问题最多,包括规范化操作、合法性使用、系统本身安全漏洞、信息泄露等。二是安全管理方面,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通常存在的管理问题包括管理组织、管理规范、技术管理、日常管理等。管理组织不完善、管理规范未建立、技术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几乎空白等。
由于电子政务对过度开放的网络的高度依赖,以及当今电子政务安全技术的缺陷导致电子政务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因为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平台上,而互联网是一个缺少安全管理的开放性平台,安全隐患特别多,给予网络黑客或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对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还包括网上犯罪、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安全产品的失控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层面的滞后等。
三、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上述的需求以及各方面威胁的来源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能够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技术保障体系、管理运营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
(一)构建技术保障体系。由于电子政务的国家性,电子政务系统工程的安全保障需要各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全面推动自主研发和创新这些技术和产品是电子政务安全的需要。核心技术的研发可以保证在安全保卫战上的主动性。这些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和信息认证技术。鉴于现今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各地政府部门所用的信息平台大多属于国外技术产品,这更加加大的信息安全的风险。因此加快技术研发、技术产品化及产业化迫在眉睫。
(二)构建管理运营体系。有了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体系后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管理的跟进啦,构建安全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务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从管理体制上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和认证机制。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制度,安全评估和安全审计等。
1.安全组织。建立安全决策组织、安全指导小组、安全专家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网络日常管理机构,建立维护单元等。只有建设一个国家到省市纵向和横向各部委、厅局架构的安全管理组织,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安全等级保护。
2.安全策略和制度。安全的政策和制度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电子政务的安全运行必须以法律法规形式加以保障。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限制安全威胁。
3.安全评估。安全评估主要是分析潜在威胁,威胁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系统应对的安全措施等。
4.安全审计。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定期对各项安全举措执行情况进行达标审查。检查体系运行情况,并做出下一步工作方向。
(三)建立稳定的服务保障体系。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新阶段,服务是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安全稳定的服务保障体系则是提供可持续服务的基础。其服务对象是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基数庞大,且利益重、影响大,更加大了服务保障的挑战性。而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都与缺乏服务密切相关。包括重建设轻应用;重内部网络,轻门户窗口;重投入轻维护;重部门建设,轻跨部门合作;对公众服务创新较弱等等。归根结底是没有树立起以公众为中心的的服务意识、态度和能力。对于服务体系要进行严格的划分。按服务对象可分为面向公众的服务、面向企业的服务、面向组织和部门的服务。按服务内容的层次又可以划分为基础、创新和个性化服务等,依据各种类划分严格建立体系相应机构。
参考文献:
[1]翟亚红.浅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的关系[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4
[2]赵章界,李晨D,刘海峰.信息安全策略开发的关键问题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3
做好精细化管理和分析
做经销商,肯定每个月都会分析自己的经营情况。而做电子商务,尤其是做净水产品的线上销售,精细化程度很重要,要具体到每周,甚至每天。对销售趋势的预测以及核算,要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和经验去核算,从而得出每个店,甚至每个业务员的情况,通过分析来做好销售量和费用调整。如价格下降5%,销售额要达到多少,才能维持与调价前同样的毛利,这是管理者的经验分析。
周速华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电商开有两家店,平均每家店每个月大概卖50个单,A店、B店在2010年的时候都是盈利的。但到了2011年,B店每个月还是能卖50台机器的状态,但是因为单价比较低,经营处于持平的状态。于是该商家果断地关掉了B店。关掉之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出现了。第一,原来两个店是平均每个月卖100台机器,配备了两个安装工人。现在只有一个店了,月销售量只有50台了,安装工人的工作量减少了,所以只能辞掉一个安装工。以前每个月从厂家能进100台货,现在每个月只能进50台,厂家说,你一个店只卖50台,要另外找一个和你一起做这个市场。没办法,他只能同意了。
半年之后,由于安装量下降,安装工辞职了,还得重新去招人。此时,厂家开发的另外一家网商迅速的做起来了,直接把他降为该客户的二级商。此时,这个电商价值优势没有了,毛利下降了,慢慢地,A店也赔钱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因此,我们分析网店的时候,要看到B店表面虽然不盈利,但是对客户来说是有贡献的,表面看它每个月只为你带来50个客户的价值,其实,净水还需要安装和服务,因此,还有二次购买的潜在价值。
这个案例就涉及到信息化的管理了,包括很多的数据分析,如客单价、增长率,每个客户的价值贡献、客户的激活率。要考虑到未来市场的发展,必须做更精细化的管理和分析。比如说一年之前的客户,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人继续在用;今年的平均单价比去年上升了还是下降,为什么上升,为什么下降?因为净水产品的配件滤芯特别多,有些还不是标准化的,因此对库存的管理很重要,要控制好库存周转和资金周转速度,才能实现赢利。
找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路径
电子商务的门槛看似很低,其实也很高。我们要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把具备优势的地方做好,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路径。亿家净水以互联网和连锁专卖店为平台,主要通过三架马车,第一架马车是全国的零售门店,通过专卖店的方式做销售。第二是B2C电子商务,包括亿家净水、淘宝商城、京东、当当等平台。第三,就是以客户为载体的服务,就是通过服务带来二次销售。
亿家净水通过对三网的整合,取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周速华说,他们的下面是客户,上面三个网络,第一是服务网络,第二个是销售网络,第三是互联网络,这三个网络是互相成为载体的。亿家净水的服务网络是指其全国的服务体系,在全国可以提供88个城市的安装服务。任何客户,无论在哪里购买,亿家净水都可以提供安装服务。销售网络是亿家净水在全国19个城市所建立的直营销售体系,同时,全国也有200多家经销商和合作伙伴。第三个网络是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销售平台,目前他们在全国已经建立了30个销售平台。
根据多年对服务行业需求的了解,亿家净水开发了针对净水行业客户跟踪和管理的软件──YWS系统,有效的整合了销售、服务的管理以及线上订单的管理。全国所有的门店和客户在这个系统上都有统一的接口,开放给全网所有的经销商。同时,亿家净水建立了一个行业的产品数据库,如某产品哪个区域的销售量最大多,哪个区域的销售量最少,例如美的的RO机北京的客户有50%,上海的客户有30%,会在他们网站上直接显示出来,给客户提供一个数据的参考,给行业也是直观的参考。
坚持很重要
做净水电器产品的电子商务,坚持非常重要,要长远的去投资。例如京东商城,最初时是免运费的,如果是做战略性亏损,那么一开始就要做好规划。做水处理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个地方的水质环境是不同的,客户需求不同,这是一个瓶颈。同为安装类产品,空调的安装公司有很多,安装工也有很多,因为空调的服务是 标准化的服务。而水处理产品不同,首先是消费认知度较低,其次是使用环境很复杂。净水产品不是一个大众化的产品,可比性差。
亿家净水的周速华说,他们在做电子商务时,更强调净水顾问这个理念,亿家净水没有促销员这个名词,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叫净水顾问。在客户的面前,他就是一个净水方面的专业顾问,而不只是卖产品。他们在北京有一个专业的水质实验室,可以做简单的水质评估,对客户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了一个针对全国水质的数据库。
做净水行业电子商务遇到的问题最多,且每个环节解决问题不同,所以,很多东西没有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对象,都要自己去摸索。如有的客户要求带货安装,有的客户要求收到货再上门安装,但收到货后有时出现零配件不足的情况。出现这样情况,我们会建议厂家出货时贴一个不干胶,注明“如果顾客自行打开包装,有配件不全情况,由客户自行负责”。如果没有打开,就由我们来补。
目前电子商务行业还遇到物流体系的不完善和消费者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再加上一些电商做假货、水货的冲击,导致客户投诉较多,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快速普及。因此,坚持很重要。从物流角度来讲,就要坚持选择专业的合作伙伴,甚至保证五六级城市都能达到。同时要不参与价格的竞争,而更多的要去强调赠品和品质,尤其是服务的品质,坚持下去。
灵活性更重要
传统的企业或者线上商,做电子商务时通常都有一些的顾虑。因此,在做电子商务时,要对电子商务有充分的认识,做好与线下的衔接工作。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由于电子商务压缩了渠道成本,因而价格上需要更灵活。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指导思想,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提出并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工作逐步推进,为解决我市行政管理部门分工过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体制不顺,上下对接不清,政出多门;行政主体重叠,城乡分治,造成管理错位和缺位;管理职能仍然存在条块分割,发展不均,缺乏统一协调性等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政府机构改革。
(一)实施城乡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牧局、市农机局进行整合,组建了市农业委员会,挂“市委农工办”牌子。主要将原市委办公厅承担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职能,原市农牧局行使的对全市农业、畜牧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职能,原市建委行使的对全市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城乡沼气净化工程行业管理的职能和原市水利局行使的综合协调、指导全市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等职能交市农委(市委农工办)承担。同时,对区(市)县涉农行政机构进行归并,统一设置农村发展局,挂“农工办”牌子,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对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实行统一垂直管理。通过农业机构的整合,有效地激活了各级农业行政资源,理顺了工作关系,改变了原来由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农业的状况,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服务“三农”的工作,农村经济工作的统筹功能和协调职能进一步增强。
(二)实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制,对市规划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精简机构,加强基层,在中心城区设置市规划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二是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机构,作为市规划局直属的行政执法机构,加强对全市城乡规划的监管;三是设置市、县两级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机构,主要负责各区(市)县、乡镇规划督察工作;四是加强各区(市)、县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编制配备、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和督察。通过改革,促进了城乡规划统一,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了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三)实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市交通局承担的全部职能,原市市政公用局承担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负责制定城市公共汽车营运路线、客运出租汽车等特许经营权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职能,市公安局承担的交通道路技术规划、安全设施的规划、管理及经营性停车设施的行政管理的职能,以及市经委承担的铁路、公路、邮政、通信、航空等综合运输协调工作、铁路专用线管理以及物流业的行业管理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市交通委员会。在市级和县级分别组建了全新的、城乡交通一体化行政管理机构。同时,将交通的4支执法机构进行整合,成立了交通综合执法机构。通过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交通管理各自为政、多头执法的局面,为实施统一大交通的规划,加强城乡公共交通统一管理,提升交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能力和对外综合协调的能力,全面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供了体制保障。
(四)实施水务体制改革。将原市水利局
(含市防汛办)承担的全部职能,原市市政公用局承担的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管理,供水、排水、再生水利用设施的维护、改造、管理以及自备水源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对水企业进行行业管理和指导职能,原市市容环境管理局承担的城区河道(包括河堤和水域环境)管理与防汛工作的职能,以及市府南河管理办公室承担的对府南河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市水务局。在市级和县级分别组建了全新的水务机构,解决了以前多个部门管水的现象,实现了水务管理一体化。这一改革的实施,整合了各级水利行政资源,结束了“多龙管水”的局面,将水务管理从原来的多个部门分头管理转为一个部门综合管理,并在管理上消除了城区和乡村在水务管理上的界线,实现了城乡防洪一体化。
(五)实施林业和园林体制改革。将市林业局、市园林局的全部职能和市建委承担的负责城市规划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目标,负责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审批、报批工作等职能进行整合,组建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作为政府主管林业和园林工作部门。林业和园林机构的整合,实现了陆地生态建设的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了优势互补,打破城乡生态建设二元结构的管理体制。
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障碍性问题:
(一)体制障碍。在体制的创新中,传统思维束搏,新旧体制的碰撞,严重制约着体制创新,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体制模式,必须突破机构设置的障碍,即“上下对口”的原则。如我市在构建“大交通”、“大林业”的体制时,也受到了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的关注,反应较大。
(二)职能整合障碍。机构改革力度越大,职能调整越广,触及到各个部门的自身利益,人为因素造成的障碍对改革干扰较大,使改革实施困难。
(三)人员分流障碍。这次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机构多,纳入分流和调整的人员有1100多人,涉及的改革成本较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高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提升受教育者的政治觉悟,助其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其教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应当从新媒体的视角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进而优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以便支持、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能够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提高教育的有效性[1]。由此看来,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优化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从新媒体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的实际情况,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点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全方位互动”特性的新媒体广发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这其中就包括教育领域,这使得传统的、陈旧的“灌输式”的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了微信、校园电视台、QQ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感染和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这一方面来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性增强[2]。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增强
新媒体环境之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种新媒体的应用,如QQ、朋友圈、校园BBS等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来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与沟通,发生思想碰撞,进而自然地、自由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运用新媒体展开的交流与沟通是比较随意的、民主的、平等的,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促使师生之间更像朋友一样的交流,如此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更佳。从这一方面来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增强[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优势之一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来进行信息传播。相应的将新媒体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资料的下载、分享,进而丰富教育内容,良好的教授学生。同时,也能够将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方便学生随时上网查看视频,解决学习困惑。这极大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改变,这种改变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机遇,即:
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自由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直面式的现场教育,而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的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及适用性有很大帮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具有多元性、交互性及虚拟性特点的新媒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QQ、微信、校园BBS等多媒体平台来展开教学活动,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学习,还能在课下利用多媒体来进教育视频观看与学习,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所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自由,利于提高教育的有效性[4]。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般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规律、书本知识及个人经验来设置既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案,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较枯燥。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来获取网络共享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料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准确的、有效的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多元
新媒体环境下,QQ、微信、微博等多媒体平台的运用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如灌输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产生熟悉感,进而积极主硬斡肫渲校良好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很大帮助[5]。所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加多元化,能够优化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增强,更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取其他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带来有利影响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学生深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可能造成学生思想观念偏差;知识储备不足或教学经验有限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了解甚少,相应的其不懂得如何灵活且有效的应用多媒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媒体的应用将形式化存在,相应的新媒体将不能发挥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停滞不前[6]。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
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待提高的情况,为了能够将新媒体有效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其有效性,应当在新媒体时代下构建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使之能够对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支持和约束,从而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育性及适用性。
(一)建立“管理有方”的领导体系
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新的特性。而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案与体系,高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将很难在新媒体时代下展开。为了在新时代环境下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管理有方”的领导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着眼于大局,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而理性看待高校领导能够处理的问题,如宏观上规划与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战略;切实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经费的问题、网络建设及媒体设施采购等问题等,进而科学合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7]。
(二)建立新型的传播体系
考虑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内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相应的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到的思想政治内容有限,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难以提高。为了有效利用新媒体来改变这一局面,还要注意构建新型的信息传播体系,也就是从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角度出发,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传播可能受到的阻碍,进而科学合理的构建新型的传播体系,扩展信息传播的渠道、优化信息传播的方式、调整信息传播的内容等。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多媒体教育平台重点培养并发掘思想道德方面的先进学生团体,树立起相关学生团体在广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建立起学生自主的思政教育与管理体系。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的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恚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调整自己思想意识,从而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灵活的运用新媒体来获取思想政治知识,良好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水平[8]。所以,为了在新媒体时代中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而是立足于新媒体上,通过合理构建领导体系、新型传播体系及学生自主管理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支持和规范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有效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还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松林.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5):119+121.
[2]吴智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平台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2):111-113.
[3]鲍中义,熊龙.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08):22-24+44.
[4]李慧.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68-69.
[5]李洪杨,姜彦新.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人间,2015(36):181.
[6]孙琳.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128-129.
1、"需"与"求"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要主动服务服从于学生的发展,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代表着国家的意志和要求。这种学生的"需要"与国家的"要求"应该是高度和谐的统一。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大纲规定的必修教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学的。如果一味满足学生的意愿,那么国家的意志和要求如何贯彻到受教育者之中呢?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要求带有法规性、强制性。学生意愿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做到个人需要与国家要求保持一致,做到二者高度的统一。
2、"身"与"心"
从现代教育综合效益观来看,体育教学要追求教学效益的多功能。既要发展体能,又要在心理、社会适应、认知等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但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做作"、"赶时髦",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丢掉了体育增强体能的最本质功能。有全国调研资料表明:学生体能素质近20年来持续下降。是否与多年来体育教学上体能教学抓得不力有关呢?前国家教委体卫艺司司长李晋裕,在《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第2期卷首激文列举学生体能现状后,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能"。很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只抓生理上体能教学不是完整的体育教学,不突出体育本质特点的体育教学,不是真正的体育教学。
3、"面"与"点"
面向全体学生,热爱一切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追求人人有发展,个个有进步,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社会的需要赋予教育的要求。但体育教学,除大面积提高体育素质外,还要有重点地为部分体育特长生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为竞技体育物色苗子,培养后备军。要处理好"塔底"与"塔尖"的关系。"底撑尖","尖耀底",只有加大底面,夯实基础,"塔身"才立得高,"塔尖"才扶得尖;同时,大量的体育骨干、体育尖子的涌现,又可带动大面积体育素质的提高。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面"与"点"的关系,坚持两手都要抓,首先立足抓好大面积,使体育人才在面上脱颖而出。同时要发现和发展学生体育特长,重点精心培养。
要迅速改变体育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不然奥运会靠谁去驰骋运动场夺冠呢?
4、"教"与"学"
"教"与"学"虽然不是一对矛盾关系,但它反映了教学中两个不同的则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去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是局限在教法研究的小圈子之中,总是在怎么"教",学生才能掌握技术要领上作文章。至于要教给学生哪些体育学习方法,怎么"学",用什么方式"学",才能尽快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研究甚少。或者说才开始起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指导学生学法上有了重大突破,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体育教学既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因而体育教学研究既要重教法研究,又要重学法研究。当前尤其是要加大学法研究力度。从课程改革的意义来看,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多少运动技能,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学才会某种技能。以利终身学习受益。当前研究学法比研究教法更显得紧迫和重要。
5、"放"与"收"
放开或开放体育课堂,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采用练习方法、自我调控生理负荷、自主创造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但不能无休止地放,要有放有收,有时根据需要,把学生适时收起来,集中指导,恰当点拨,准确纠正错误,便于学生快捷掌握动作技术,有利于教师贯彻教学意图,抵达教学目标。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驾驭课堂,搞清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如:课堂准备活动的热身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练习能掌握的简单易学的教学内容、练习课、复习课等,在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要求后,都可以放。再如:队列练习、需要集中讲授的内容、突破新教材的重难点、纠正带普遍性错误动作时,要适时地收。光收不放,则课堂教学无生气,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个人特长发挥,易造成身顺心违的"传习式";光放不收,则会造成课堂混乱,失去驾控,易成新的"放羊式"。
6、"苦"与"乐"
该部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预见性,针对系统循环水装置夏季超负荷运行的难题,该部充分利用前期当前季节气温低、装置负荷较低的有利时机,提前对大型循环水装置进行水线清理,对循环水系统的凉水塔所有风机按计划进行全面维护、检修,并对系统内所有冷冻机及空压机进行全面清洗,以保证循环水系统设备及冷冻和空分空压系统设备在夏季高温季节来临前处于最佳备用状态。实现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该部大力推行成本费用目标管理责任制。该部不断加强监督考核和奖罚力度,层层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开好经济活动分析会。深化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不断完善计量监测手段,不断提高核算质量。将计量准确、台帐齐全的消耗指标,全部纳入成本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实现核算的规范化。从严控制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和各项管理费用。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进一步严格合同管理工作,层层把关,进一步降低可控费用。围绕年度效益目标,加强成本预算管理,认真编制月度、季度预算,提高预算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严格控制成本。确保本年度降本增效目标的全面实现。
针对每月召开的经济活动分析会,该部要求要对每月各装置的电耗、水耗等各项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工艺、设备、综合三个专业组要通过对每月各项成本及其构成的分析及与往年数据对比,为下阶段的化工辅材生产和降本减费寻求答案,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确保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各项成本。针对环保生产压力大,该部加大对环保的来水监测。要求各班组严格计量监测,严格控制化工药剂消耗,纳入成本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在出水合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实现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
(汪声君)
塔采一厂分类管理密织井控“防护墙”
[中国石化新闻网]2013年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一厂采油二队井控管理紧紧围绕“提高技能、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正确处置”这一主题,通过实施油井分类管理,提升员工井控技能水平、增强基层技改发明化解井控风险的动力,密织了一张保障增油上产的井控“防护墙”。
7月8日,在局、分公司开展的为期4天的井控安全专项大检查中,采油二队综合得分第一,荣获第三季度“井控管理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都这样管理井站,那我们的工作就轻松了”。
当天,相继检查了采油二队管理的S61、TK404等5口油井,检查组成员对现场的岗位风险识别卡、目视化建设、里程碑管理等井控措施印象深刻,连声赞叹。
今年采油二队加强对油气井实行分类别、针对性管理。根据高产油气井、抽喷井、掺稀流程、注水拌水井和稠油井等5大类型油气井的井控要求,精细现场管理和监督检查。详细制定管理办法,各组室按照相应任务,落实工作标准,确保责任到部门、到个人,一点不漏地对自己负责的属地范围进行井控安全风险防控。
按照要求,该队严格执行《异常井压力异常管理标准》和《采油二队井控坐岗制度》,队领导扎住在现场监督安全生产。5月份TK404实施注气三次采油作业,由于注气压力非常高,副队长在该井场连续蹲守10多天。前期TK263井表套与采油树丝扣连接处,出现渗漏,细心的巡井人员第一时间上报险情,使该队及时组织人员注脂堵漏化解险情。上半年该队共发现并解决井控问题91项,实现了井站生产安全平稳。
该队井控管理强化“班前安全会、井控经验分享、井控风险识别”三保险,以“常教育、常培训、常检查、常交流、常演练”为抓手,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