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生态工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第1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措施

一、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修建大坝后可能会引发地震的可能性比较高,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与水库的坝高存在一定的关系,水库蓄水后,由于水位在不断升高,致使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在降低,因此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失稳。

2.对气候和大气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但大中型水库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为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3.对水质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入库支流河水的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导致入库支流河道污染加重。库内水温一旦出现分层,库水会形成一种密度屏蔽,库内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因为水库大坝截断江河,所以导致洄游性鱼类不能够顺利完成其生活周期,从而改变鱼类区系组成。水库形成以后,水体的水文条件发生比较大变化,改变鱼类的栖息环境,鱼类的种类不同需要的环境也不同。

5.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兴建导致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在逐渐减少,土壤肥力在不断下降。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造成地下水在抬高,造成大面积的土壤的滋生盐碱化以及沼泽化。

6.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一般河口是与咸淡水交汇的地方,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使得上游各水利工程的叠加作用,水利工程的兴建会影响河口水质以及水体自净能力产生,对于生物环境、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对两岸沼泽湿地影响非常大。

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完善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考虑对国家自然保护区、著名自然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可能造成的被淹没。其次是在设计充分研究洄游鱼类习性,一定按照洄游鱼习性设计合理的鱼道,只有这样才能为为洄游鱼类的繁衍创造条件。同时设计大坝泄水孔口使,合理布置要充分考虑水库的温度分层现象,等到水库泄水时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适宜的水温。一般水库泄水时大坝是有寿命的,等到水库服务年限后,合理考虑退役拆除问题,能够达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坝下游的栖息地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及恢复河流地貌特征的多样性,为恢复更多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条件。

2.加强水利工程治理技术约束。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应尊重天然河道的形态,避免直线与折线型的河道设计,遵循河流原本的自然断面,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可利用适合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为植物生长以及动物栖息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和鸟类、水禽栖息地和提供避难所;利用生态系统提高自我净化、自我修复功能,大力推广宣传生态系统治污技术。

3.加强施工管理、减少环境破坏

(1)水利工程施工中,对与砂石骨料的加工清洗、化学灌浆、混凝土的养护、机械废油、生活污水等一些问题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直接排放污染水体,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饮用水要卫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施于农田,在施工机械检修过程中,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方可用于喷洒道路及施工场地。

(2)工程材料运输及进出料场时道路需要常洒水防尘,施工机械车辆必须安装尾气净化的装置,禁止在施工区焚烧会导致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的物质发生,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确保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的发生。

(3)工程施工时要按照批准的规定,有秩序的堆放弃渣以及合理利用。有效规划好造田以及修路带来的弃渣,减少耕田的占用与河道的破坏,及时安排工作人员清运填埋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维护工程的现场。

第2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低碳环保 贡献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这个发展模式是由仇保兴博士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提出的。所谓低碳生态城就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环境景观设计先行。如果组成我们城市的物质实体都不能体现低碳、生态的理念,试问低碳生态城市将焉附。环境景观设计对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贡献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有低碳生态设计的理念,

1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1.1国内现状。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环境景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上,而宏观的景观概念相对宽泛,除建筑外还包括道路系统景观、水系水体景观、城市环境照明系统景观、植物景观等。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把各个景观元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系统,进而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做出贡献,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低碳景观的概念还没有被提出。

1.2国外现状。国外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的比较早,取得了丰硕成果。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提出景观规划的生态理念,以《Design with nature》的出版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景观生态规划理念已深入人心。走过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碳排放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特别是在西欧和北欧。

2城市环境景观低碳设计策略从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及其选材入手,选择节约能源、低能耗材质为主,尽量选择自然材质,避免大量人工合成材质的选用;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设计原则,尽量体现简约的设计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低碳景观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不光让设计者,也让景观的享用者了解低碳景观;绿色植物是组成低碳景观的重要元素,查阅资料,整理出绿色植物在城市生态方面的作用,作为佐证材料。

2.1景观建筑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

2.1.1整体性策略。设计师在设计中将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众多因素考虑其中,将设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带着一种尊重、补偿的思想与这个系统交流对话,让建筑有机的融入自然,像是从地上长出来一样。在适宜的采用高技术时,应该更为注重的是采用高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2.1.2可再生能源体系策略。低碳建筑降低碳排放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要想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建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能源是一方面,立足于国情,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更是当务之急。仅仅是开发还不够,还要形成产业体系,这样才能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高效和合理化。

2.1.3低碳建材策略。以全寿命周期的观点,计算建筑材料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时必须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材料的可再生性指材料受到损坏但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的性能。如果能将木材广泛地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那么所节约的能耗,所减少的碳排放量是很可观的。

2.1.4地域性被动式策略。我国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创造了适合当地居住的形式。

发展中国特色低碳建筑战略,我们要根据地域的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吸取传统建筑中的有利建筑元素,与现代创新语汇相结合,使建筑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和气候调节能力,更加展现了我们民族建筑艺术的魅力。

2.2城市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策略

作为城市动脉的城市交通的低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成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低碳化进程的重要方面。

2.2.1政策引导,深入规划。随着低碳概念的引入,由于对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的使用对环境的破坏,人们对绿色能源开始关注,包括太阳能、电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等。随着研发的深入,社会的关注和需求量的增加,加之相关鼓励政策等,可替代燃料的需求量将逐步打开,从而取代传统的汽柴油作为未来汽车的动力来源。

2.2.2彻底的“以人为本”理念。保障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的路权,改变目前以车为主,忽略行人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路系统足够宽度、良好照明、安全、连续无障碍,并且合理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方便换乘,共同构筑绿色的低碳城市交通。

2.2.3交通功能明确。道路交通规划体现客、货运功能的细化;城市主干道增加小城镇、开发区、旅游景观、轨道交通主干道;严格划分公交尤其是快速专用道、自行车道的专用道、出租车专用道等;根据优化后的城市交通规划,重新分配停车区域,尤其是中心城区,合理有效解决停车问题,实现城市交通的动静平衡。

2.2.4充分发挥公交优势。大城市应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布有地铁、轻轨交通线的城市主、次干路上不再重复设快速公交专用道,但这些道路上应设常规公交通行的专用道。注重各种交通工具综合换乘枢纽的规划,缩短换乘时距,方便快捷实现换乘。

2.2.5改善车辆行驶环境,在良好的道路条件(路面平整度、路面宽度、平纵线形等)和良好的交通状况(快慢车分道行驶、无非机动车、横向干扰较小等)时,车辆运行状态稳定,其耗油量相对较小,因此有必要持续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保证通的同时,具有有效的行驶速度,向和谐、高效的模式发展。

2.2.6沥青路面材料、工艺的改进。沥青在加工、施工等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等情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废轮胎橡胶粉、路面再生、温拌沥青等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一棘手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路面再生技术为沥青路面废料的合理利用找到了出路,对于低碳贡献和节约投资,均是很有意义的。

2.3植物造景的低碳设计策略

植物是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规范合理的植物种植对一个城市生态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不但能节约人工合成的建材,进而降低能耗,而且对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也是必备的。植物景观的低碳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3.1植物类型。乔木的碳汇作用强,灌木就要低很多。乔木的寿命长,所以长期来说固碳量很大。灌木生长速度快,但碳被固定在其中的周期相对较短。我们需要的是固碳速度快、周期长的植物种类,这样固碳效应才会高。

2.3.2植物种植形式。不同形式和不同设计风格的植物景观,如自然式和规则式植物景观碳汇效率差别很大。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明显高于人工式。像模纹花坛这种植物景观形式是需要强烈的维护管理和人工干预的,而花带,必须经常更换,因此,从碳效应来考虑是不合理的。

2.3.3植物种植结构。植物种植结构不同(疏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如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固碳效应不同。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是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树丛多为复层结构,从高大乔木到中层乔木再到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这种复层结构植物景观模式的叶面积系数大,因此光合效率高,同时因为有高大乔木,所以碳固定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密林植物景观结构,其碳汇功能很强。

参考文献:

1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第3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1 引言

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十分复杂的。它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既有局部影响,也有全局影响;既有可逆影响,也有不可逆影响,还有累积影响。客观、全面地认识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2 小水电站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小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及运行期两个阶段。

2.1 水电站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电站施工期内,其拦河坝、引水渠道(包括引水明渠和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变电站、尾水渠等主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各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弃渣场设置等破坏地表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较广而且较为分散。

(2)施工扰动原地貌,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地表松散,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区域河流、土壤等造成不良影响;弃渣场甚至容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施工人员进驻,施工设备布置,扰动区域野生生物的生境,同时各种施工及爆破等噪声惊吓,将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逃离原来的生境。

(4)主辅工程占用土地,改变区域原有土地的用地性质,使得各种土地资源减少。

2.2 水电站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小水电站建成后,拦坝引水或蓄水抬高水位等,改变了河流原有的自然流态,将对水生生物及岸边陆生生物等造成一定影响。主要生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坝后,水体流速变缓,不利于水体自净,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上游来水中大量泥沙将在库区沉积,使得水质变差;同时可能导致水库水温分层,水库底层温度低,有一种经验判别法,水库的平均水深大于10m 时,下层水温不受上层水温影响而保持一定温度,温差可达4~8℃[1]。若坝下放水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低温水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或灌溉区域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坝体阻隔,水文情势变化本文由收集整理,库区水生生态环境将受到一定影响。坝下的上溯鱼类将不再能进入水库河段,除大坝截流前滞留在库区的少量个体外,库区上溯的群体数量将逐渐减少;随着库区的形成,水流速度变缓,水深增加,一些适于水面宽阔,水流深缓及广布性的鱼类如鲤、鲫、鳊亚科的鳊、鲇形目的鲇;鱼旨科的鳜鱼;鱼危科中的绝大部分及鳢科的种类比例将有所增加,并能形成较稳定的种群,成为库区的主要经济鱼类。

(3)库区水位升高,将淹没原河流两岸的部分土地,淹没区内由陆生生态环境向水生生态环境转变,原有陆生植被被淹没,生物量将有所减少;库区原有耕地被淹没后,将影响农业生产。

(4)发电后,坝下将形成不同程度的减水河段,最为明显的是引水电站,拦河坝至发电尾水入河口之间,由于引水发电,该河段流量减小,其河道原有水生生物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该河段沿岸的生产生活取水将受到一定影响。

3 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电站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扰动地貌引起水土流失。可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尽量减少土地占用面积,不可避免占地的,应尽量考虑占用荒地、坡地等,电站工程所占用的各种土地,必须取得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2)施工过程中,应搞好各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排水截流沟渠,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冲刷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周边应做好挡拦工作,坡度较大的地方应修建挡土墙,及时搞好护坡工作。

(3)施工期间,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回用于施工,减少弃渣量。对确实不能充分利用的土石方应合理设置弃渣场,全部运往弃渣场堆放。弃渣前,修建拦渣坝,先挡后弃;弃渣过程中应分层堆放,层层压实;弃渣完毕后,应平整渣场表层,对其覆土恢复植被或进行复垦。

(4)施工时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并搞好施工设备的减振降噪措施,采取合理的爆破方式,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

(5)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减免———减缓———补偿”的原则,对各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裸露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对确实不可避免的破坏,应按照“破坏多少,恢复多少”,“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在电站附近进行恢复,植被的种类应选择乡土草树种。

3.2 运行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电站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库区、减水河段的生态影响。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消除或减缓电站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电站应合理规划,选址应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坝抽线、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运行方式等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开发方案,尤其是坝抽线及正常蓄水位的选择,应将减少淹没耕地数量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尽量减少淹没土地数量。确实不可避免要淹没的,应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淹没或占用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按照规定缴纳开垦费。

(2)对于生产移民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对于就近补偿耕地的生产安置移民,要积极引导他们,科学耕作,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无法补偿耕地的移民,应鼓励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如外出打工、搞个体商业等,不得在库区进行陡坡开荒耕作,以减少库区水土流失,确保库区水质不受影响。

(3)电站蓄水前应清除库区内的有机物及其它废弃物,蓄水后,应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库区各种废水的处理,确保其达标排放,避免影响库区水质;加强库区农业耕作管理,禁止陡坡耕作,搞好库区及上游沿岸的绿化,尽量减少库区水土流失。

(4)拦河坝合理的设置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保护区域水生生物,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库区水生生物进行补偿保护;或采取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其他补救措施,如建立鱼类保护区、投放相应鱼苗等。

(5)电站运行期间必须调节发电引水量,确保一定的下泄流量,保证减水河段正常生态用水。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服务目标的变量,它是能够在特定水平下满足河流系统诸项功能所需水量的总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电水利建设项河道生态用水、低温用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11 号”文件印发的《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对引水式电站坝址下泄流量做出明确规定:“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 时取5%用)”。因此,水电工程建成后,必须按照规定,下泄一定的流量,保证下游减水河段的正常生态用水。

(6)坝下放水用于维持河流生态用水、灌溉或其他用水时,应采用从不同深度分层放水最终混合调节到适当温度后进入下游河道或进入灌区,避免低温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或灌区等产生不利影响。

第4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水利工程景观设计设计要点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正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不管是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设计的结构体制还是设计的生态和美学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加强和提升。但从工程设计的执行与落实现状来看,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是很好。首先,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偏少,设计任务烦重,使设计人员疲于应付[1],设计成果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机制缺乏公平性,不少地区地区保护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整体发展呈现较为良好的态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依然存在部分亟待改善的不足之处,只有立足于这些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水利工程设计的要点。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已经凸显得越发严重,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建设生态水利工程[2]。

2 当前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当前立足生态的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与景观设计建设出现相脱节现象。大多数水利工程中的景观设计都是在工程建设完成后才进行设计的,这种没有和工程建设一起规划的景观设计方式无疑会增加了景观设计的难度,而且这种设计方式往往不尽人意。

(2)水利工程设计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少人文因素。水利工程设计应结合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貌、自然景观和当地文化等要素,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得人造景观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中,突出其独有的人文特色。

(3)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性难以体现。很多水利工程虽然顶着“生态水利”的大帽子,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设计缺少生态水文测验资料[4],水利工程又往往凭经验设计,既缺乏创新的动力,又与生态性不符。

(4)水利工程设计中只考虑设计,忽略了景观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尤其是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管理和生态运转。

2.2 水利工程设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要重视的问题

(1)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的意识。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应当把生态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而不是在工程后期,等到发现问题,再去弥补。

(2)完善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及标准。生态系统本身就具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考虑生态的水利工程就应该具有特定性和区域性,因而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工作迫在眉睫。

(3)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方面的知识技能。由于专业分工,以及规划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人员合作少,这样就导致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采用基于生态环境规律来进行设计的意识并不强,从而导致标有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往往徒具其形,不具其性。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在完善水利工程设计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储备。

3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现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水利工程应满足防洪、供水、发电、航运、旅游等要求,还应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做到经济合理。例如现代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除应满足一般的防洪要求外,还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工程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游人进入,因此,在工程设计中既要满足人们亲水、嬉水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2)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工程安全为基础,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应该把更多的情感融入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从而营造出高品位的景观和环境。

(3)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要保证工程景观功能的正常运行,蓄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坚持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工程、景观以及生态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

(5)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人工景观设计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天然景观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将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设计理念。

4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设计前,应研究工程所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设计时应解决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人们现存的世俗审美观判断标准,不搞病态空间和过渡装饰,减少视觉污染,使设计更贴近自然,使能源利用和景观创造都达到新的高度。

(2)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给水利工程带来良好社会、经济和环境在内的综合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现代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利工程的设计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3)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并运用生态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和工程技术,实现水量与水质同步科学配置的目的,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为重要。由于水利工程作用的水量一般较大且季节性变化明显,所以现代水利工程设计中应重视与生态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4)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景观的现代水利工程,其文化品位通常是决定该城市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设计应在对城市的自然文化、人文风俗等特点深刻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建筑小品、水域、绿地的布局和规划,使水利工程的文化氛围与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融为一体,从而在改善了工程周边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工程的观赏性[3]及人文韵味。

(5)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重视景观设计。由于现代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设计时应重视景观的设计。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景观设计应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量保持原生态。

2)注重因地制宜,参与性、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相结合,真正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3)应重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重视当地文化和经济合理性。

(6)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还应把握工程投资,防止投资受控现象。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投资大,建设周期比较长,一旦发生投资失控,就会影响当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5],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当地的社会安定。因此在设计之初一定要重视测量、勘探工作,尽可能多地与当地进行沟通,确保投资控制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

5 结 语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把握“工程与生态、景观与文化、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主题,做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水利建筑整体与景观设计内容相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水工建筑物个性、布局、色彩和创新,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的区域性、历史文化性、整体性等因素,真正做到安全可靠、生态环保、美观、可持续性等。

现代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经济合理和安全等原则。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设计路、人文等方面出发,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银萍,栗玉荣.我国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2] 王素红,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4).

[3] 张华.现代水利工程设计要点探讨[J].水利技术监督,2011(6)

第5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之后在此基础上会对垫面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水循环会在对应人工侧支状态下发生一系列调整,使得基础性水资源分配率呈不均衡发展态势,因为水利工程建设是垫面环境中的重点操作内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中,区域水资源自然分配会极其不均衡,此时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库修建时,由于过度引提使得河道断流状况和河道下游缺水状况以及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状况相继产生,所以我们应该正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要素,以便探讨出切实可行策略。

一、生态水利工程和对应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区别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利工程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工程施工措施或者施工行为,然后则是进行水资源再利用和水资源的二次分配。水利工程建设初始阶段的核心作用即为有效防洪,防洪内容则以防洪堤内容和水库建设内容为主,并且要适时向需求方提供较为稳定的水资源,此项内容中主要包括了水库修建内容和相关打井内容等,旨在有效缓解农作物的涝渍问题,解决涝渍问题要进行排水沟修建和地水泵站修建以及灌溉渠道修建等,之后在此基础上提供水利能源,水利能源提供基础为水电站修建,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水利旅游景点修建也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要有力体现出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资源性等,以水库修建内容和人工湖泊建设内容为主,水利工程建设社会性特征也会在此得以彰显。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与前者存在较大差别,生态树立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即为将生态作为水利建设目标和服务目标。经过数次分析和可以看出,一些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生态水利工程的新型含义主要是指,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修复内容进行合理融入,此处包含了治河内容和对应防洪工程施工内容等,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建设二者并行。单就已经建设完备的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需对污染问题存在较为严重的合理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适时生态环境修复和水利工程建设。

二、生态树立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遇若干问题要点分析

应该了解到,在一些流域境内,因为人类生活在其中,所以在进行资源分配和使用时,应尽可能往有利于人类发展和人类环境发展的方向进行配置与设计,上述内容即为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核心内容及出发点。生态组织规律内容应被涵盖在内,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需要重点考虑这项内容,在此前提下将水利开发内容和水利工程设计内容以及水利工程施工内容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再实施以上对策,与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中也要遵循此项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态负面影响以及有效规避生态消极影响。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和生态水利工程评价标准没有遵循区域治理原则

“对症下药”和“因敌出兵”不能被忽视,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环境内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水利工程基础目标具有一定工程施工特点性和工程施工地域性,因为生态系统地理差异性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水利工程功能评价指标和生态水利工程评价方法各有不同,单就具体施工案例而言,其却严重缺少可操作标注你和可操作评价方法,产生此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即为相关科研工作开展较少和科研成果经验积累不足。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和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力学稳定性因素和工程力学安全性因素等均被包含在内,所以国家对工程系统结构等制定了强制标准,虽然如此,还是严重缺少足够技术规范来对具体性生态服务目标等进行及时调整与更正。

2.生态水利工程科技操作人员和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需知,负责水利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中,严重缺乏依照生态水域发展规律进行工程理念设计的工作意识,在工作团队中,还未形成生态服务行规设计理念。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可信性研究过程中,相对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基本介入时机也尚不成熟,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可行性方案确定之后才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现下我国环境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对应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市场治理不规范等现象仍旧存在,工程建设环境评价单位大都会替业主考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影响后果,此时生态效益被搁置,负面效果和负面影响等尤为严重。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中,二者缺少与生态环境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生态水利工程开发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手段往往落后与他国。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严重缺少水文测验资料

现下我国水文测验工作操作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水文测验机构和部门在工作时难以适应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资料需求当中来,生态水文机构和生态水文部门未能进行科学水利工程设计布局,国内媒体报道内容相对较少,仅浓江利于水文站一项建设内容研究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假设未能从观测资料中去对生态正面影响机理与对应负面生态影响机理去进行生态规律找寻和生态水工呈设计理论建立的话,那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参数等也无从谈起。

三、适时与环境设计内容等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在进行生态树立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内容,以此为依据进行与环境设计内容的有机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水量内容和水质内容的同步配置。旨在有效减少旱田排水夹带泥沙现象和减少污染物进入河流下游湿地现象等,较为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在湖泊过渡带和湿地过渡带等进行生态处理沟渠设计和氧化塘设计,排水沟渠设计工作尤为重要,植物生长季节排水工作则是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在此时间段内进行蓄水,之后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有机污染物进行适时降解与利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程中,缺水地区水稻种植方案应落到实处,应在核心开采地进行水稻种植,对工程设计范围内容的水量进行合理利用,将水质净化放在一切工作首位。此种设计方法包含了水污染自然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此类问题,对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控制工程进行有机融合入,上述内容也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整体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相关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在正视此类问题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在与其有机融合的基础上进行较为正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樊林生,张建国,孙淑玉.刍议水利工程设计与投资的关系[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4(04)

[2] 韩东伟,李敬祥.水利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河北水利. 2005(11)

[3] 李军英.浅谈水利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重要性[J]. 山西水利科技. 2006(02)

[4] 尹三春.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浅析[J]. 硅谷. 2008(17)

[5] 井小波.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陕西水利. 2010(06)

第6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可持续;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 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水利工程可改变所在地区降水、空气湿度、温度、风向等气候因子。当水库工程建成蓄水后,库区形成水面,使该区域的水热交换方式以及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当地气温发生变化,一般会提高库区平均气温。另外,库区蓄水、水域面积增大,也使水库及其周边蒸发量、降雨量及湿度增加,使当地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生一定程度变化。

1.2 对水文情势和水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但会改变工程河段的水文情势,也会影响到整个流域。筑坝使河流非连续化,库区由原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湖泊生态系统,其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温和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蓄水也多会导致库区地下水位升高;坝下河道内径流量、径流过程、水温及流态明显改变,坝下河道减脱水多导致沿岸地下水位下降。通常径流调节能力强的水库上述变化幅度很高,径流式水库变化就相对没那么明显。

1.3 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岩土结构、地下水水位、水压等一系列物理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地震、山体滑坡、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库蓄水导致地壳应力增大,易引发地震。库区地下水位上升,易引发滑坡、坍塌等事故。

1.4 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库区水流速度变缓,水中的溶解性矿物质减少,溶解氧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可能性增大。进入库区水体的建设垃圾和工农业废水,其含污染物种类多、成分相对复杂、难降解,而库区流态又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导致库区水体水质的污染。

2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必要性与其设计工作发展现状

2.1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是基础性及战略性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国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都日益受到关注,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更加科学地、综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水利工程是一种兼顾水利工程功能及对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兴水利工程,它从生态环境的全局着手,把科学规划、河流综合管理以及污染防治技术等有机结合,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也妥善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和谐统一。

生态水利与传统的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其特点是只顾及眼下,不考虑长远,只注重经济效益,不看重生态价值,为追求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质量。由此,造成了当今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这种“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资源利用方式,必然代之以协调有序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而生态水利正是这样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模式,它通过对流域水文系统综合整治与管理,充分发挥水系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使全流域安全保障性、生态适宜性都得以维持或不断改善,支持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2.2.1 安全可靠与经济合理原则

从安全角度出发,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须符合水文学、工程力学相关规定,确保设施的规范性;河流纵、横断面规划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河流泥沙输运、河床侵蚀冲刷特性及河势变化趋势,以确保河流修复改造工程的安全稳固性和持久性。从工程的经济因素考虑,应本着投入小、风险小、收益大的原则进行设计。

2.2.2 维持或恢复河流形态空间异质性原则

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一个区域的非生物环境空间异质性越强则往往其生境多样性越大。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使天然河道渠道化,致使河流生境单一化,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之一,即在于保护和恢复河流乃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首先对河流演变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明确保护目标制约因素,对保护物种关键生态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并确定生物对生态因子适宜范围,必要时利用数理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非生物环境要素进行模拟。

2.2.3 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能力进行设计

生态系统有自组织功能,生态学用以解释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特征,也可用来解释生物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引导性”或者说是一种“触发性”的设计,生态工程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而设计工作,旨在为生态系统的这种内秉功能建设或恢复适宜的条件,包括演替初期一定的群落组成及水文特征、水质、土壤、地貌等生态因子。

2.3 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缺少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标准

每一个生态水利工程的具体服务目标都会因时因地不同,这就要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因时因地而异。当前,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生态水利工程功能评价方法与标准,缺少足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使得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足。

2.3.2 水利工程设计者与生态科技人员缺乏合作

水利工程设计必须要遵循生态学原理、遵循流域生态需水规律,但是在具体设计工作中,水利工程设计者与生态科技人员尚缺乏真正意义的合作,部分设计人员对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考虑不足,对工程设计方案生态可行性研究较少,对设计方案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甚至是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

2.3.3 缺乏生态水文测验资料

生态水文测验资料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之一,能够帮助分析评价生态过程受水文过程的影响情况。缺乏水文资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就难以有效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参数进行。目前,我国的水文测验工作相对仍不完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不能获得足够的水文基础资料,是致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未能很好地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改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现状的主要措施

(1)依靠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加强水利工作者与生态科技人员间的合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有机的将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相结合,科学制定水利工程生态功能目标。在设计中,既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目标,又要保障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需求,才能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的和谐统一。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基于对生态水文知识一定认识高度基础上的设计,才可能使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因素得到更加全面、有效地控制,进而才可能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目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性,水利科学与生态科学在该项工作中的地位均举足轻重。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人员在设计中的全过程交流反馈,是科学设计、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价值的基础。

(2)明确生态敏感目标,丰富设计基础资料,科学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内容和目标,设计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目标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设计方案,以避免或减缓工程的不利生态影响,使不利生态影响最小化;同时水利工程设计方案须符合水利建设的实际,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进行。设计中基础资料的充分搜集十分重要,应尽可能的搜集已有水文、生态等基础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应注重沟通与资料的共享。

(3)生态水利工程结合环境工程设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吸收环境科学理论与技术,对水量与水质进行同步科学配置,尽量将生态水利工程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相结合。可依具体工程建设区域及水量变化过程进行设计,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应考虑水量季节变化,使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更好的建设、运用。同时,应设计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净化水质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如以减小土壤盐渍化风险为目的适度开采地下水进行水稻种植,以实现水质净化为目的的人工湿地工程等,实现水利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与水污染控制功能的兼备。

3结束语:

第7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就要求设计水利工程时,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恰当措施对生态环境予以保护,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1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1.1 安全性与经济性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建设的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理论上应该符合水利工程学以及生态学的要求,以遵守工程力学和水文学规律作为前提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建设的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可靠性。

 

1.2 生态系统保障原则

 

物种水平上存在的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越是空间异质较高的地区就越容易形成一些小环境,物种的生存就会获得更多的空间。假设地区的空间异质较低,那么为物种的生存提供的空间就会越小,生物多样性就会随之降低,其群落的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久而久之,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就会渐渐退化。

 

1.3 生态系统可自恢复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也可以说成是具有一定的辅。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和自设计的功能,这一功能使得生态系统能够从生物物种中进行主动合理选择,以便形成合理的生态链,使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在设计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应该告诫自己不能产生对自然进行控制的思想,在设计过程中要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效果和组织能力,在深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2 生态水利设计中常见问题

 

2.1 设计内容问题

 

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近年来,生态水利工程才发展起来,其设计标准还没有统一和标准化,其设计过程还是参照的传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这就使得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生态需水量的计算采用的还是行业指导文件上面的方法,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其河流的护岸工程设计也不完善,还缺乏科学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这对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而言不可小视。

 

2.2 设计审核问题

 

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对其设计进行审核,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其设计进行审核,可以最大程度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现阶段,很多设计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完全没有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使得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审核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影响到了审核的科学性,也从侧面反映出设计单位责任感的缺乏。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设计审核工作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2.3 设计人员能力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缺乏生态意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生态理念作为指导,还要具备扎实的设计知识以及较强的生态意识。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生态环境技术人员和水利工程建设人员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这就使得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者缺乏参照生态理念进行设计的意识,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受到影响。除上述问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生态意识的缺乏也很少考虑使用生态环保材料,这就影响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3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优化策略

 

3.1 确保工程设计的规范标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当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缺少统一规范的设计标准,设计者的设计工作存在很大难度,设计进程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者在设计方面经验不足,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标准,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找出适合我国实际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不断完善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进一步编制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程规范。

 

3.2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进行灵活施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周围的生态系统,在进行设计之前要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对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地理形态进行具体部署。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树立科学理念,设计思路应该遵循自然变化的平衡规律。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相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在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对自然河流的控制,掌握自然河流水体的自然属性,有机结合自然规律和人文科技技巧。

 

3.3 提升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受到设计人员综合水平的直接影响,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高超的设计水平。要想使设计的生态水利工程能够经济、适用,发挥出最佳效果,一定要在设计上下功夫,这就要不断提高设计者的设计水平。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要兼顾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因此,还需要设计者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在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4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我国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合理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能够为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指导。

第8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水利;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V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184-01

目前环境问题逐渐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全球气候开始逐渐变暖、气候正在发生着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成为了水利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区别,在生态水利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对生态水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重视问题进行探讨,把外界环境影响对水利工程造成减少到最低,从根本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带动现代化国家的文明建设,我国水利建设也在满足着人们对供水、防洪抗洪、水利供电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对水体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影响。水利工程不合理的设计会影响水资源的开发,使河流水体本身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原本充满生机的水系统也遭受了破坏。

(一)地域性差异导致生态水利工程的标准不够明确

由于我国地域性差异,生态水利工程要依据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实际构建标准,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成果和经验非常少,并且也不是很完善,这和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研究过少有着直接关系,水利工程既要能够抵御洪水、风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要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另外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实际操作标准,确保符合生态修复的耐久性。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才匮乏

生态水利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结合体,生态水利工程不但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的发展规律。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要求生态水利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大量的工程设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学和生态学的理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不同专业和不同的学科,具有综合知识和生态工程设计常识,设计人员的设计知识相对匮乏、可以参考的工程设计项目有限。另外缺乏水利工程设计经验,使水利工程设计达不到生态标准或者生态效益不明显,导致了水利工程设计水平得不到切实提高。

(三)生态水利工程和原有水利工程协调运作不及时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要以生态水利系统进行正常运行为原则。在一个系统流域内,新的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要在原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造,生态水利设施的建立参考原有水利设施,使原有的水利设施和生态水利设施相结合。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和传统水利工程相比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服务功能的不同,这就可能造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立使原有的水利设施失去服务功能,还会使原有的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发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使传统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结合在一起,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务功能进行调整。因此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和传统水利工程设施的协调,是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缺少维系生态平衡的意识

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我国进入研究很晚,造成了生态科技难以融入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科技人员和水利工程构建人员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现今很多水利工程在进行设计时缺乏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虑的不全面、不规范,是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生态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了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生态水利研究工作相对落后。

(五)观测和监测资料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水的生态节能设计要进行适当的观察和研究,现今环境监测站的建立和观察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如运行的水文监测站点都是按照传统的水文观测设计的,如对重要的河流、湿地进行保护,缺乏适应的水文观测点,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河流湿地等因素。

二、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水利工程实现生态化设计要体现一种自然性、可持续性和社会性和生态理念,作为造福人类服务的水利系统,也要注重于经济性,下面就对生态水利设计中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研究并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等相关的技术流程,有助于生态水利系统功能的发挥。编制生态水利工程的技术流程和实施规范是十分迫切的,虽然目前为止水利工程实践案例不是很多,还没有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是很多的。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内容,对传统的水利工程的技术规程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指导水利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

(二)加快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培养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保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很重要的,要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放在战略性位置,并且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常识和原理,积累生态工程设计经验,这是当今社会对生态水利设计师提出的要求,也是设计人员要注意的素质,所以在生态水利设计过程中,要加强人才的建设,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不断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对设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要建立奖励机制,使优秀的设计人员得到更多的进修机会。加强生态水利人员的培育,以满足时代对水利工程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三)建立完善和合理的水利工程设计的评价体系

逐步改变传统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模式,有效的提高生态工程的效益和作用。

(1)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的管理部门也要将建设资金下放到经济小甚至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中。

(2)积极采取生态系统的服务评价功能,完善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争取为水利施工工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补充和完善生态水文的检测项目

目前我国生态水文监测站点已经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需要,所以生态监测不仅要体现在增加相应的生态监测站点,并且还要增加生态监测内容,对生态监测内容进行补充和监测。基于生态建设系统的组织规律的设计可以得到生态水利设计的方法和参考数据,为我国生态水利建设提供支持,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要考虑到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指要从生态设计结构出发,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找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综合方法,在进行生态系统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文修复的问题。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环境和周围水系统之间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注重对建设材料和设施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到建设工程本身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好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设计。

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依赖于河流的生态结构,保证实现安全完整的生态流域。水利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所以水利工程设计要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努力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12(12).

[2] 刘正茂,赵艳波,崔玉玲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12(2).

[3] 顾度晓.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步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2).

第9篇:环境生态工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 生态水利 工程规划设计 基本方法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198-01

一、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更强调为工程设计优化服务,即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各阶段工程设计方案中。只有牢牢树立环评为设计服务的思想,使环境需求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内涵

(一)质量管理规划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

(二)进度管理规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应根据制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以单项、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为工序进行编制,并应明确主要控制点,主要控制点应用文字加以叙述。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宜采用网络计划法,网络计划的优化与网络图的绘制,宜有计算机网络计划软件系统。

(三)临时设施规划

临时设施主要包括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临时设施的规划范围,应结合工作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确定。还应结合HSE和集团公司视觉标示的有关规定。临时设施规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充分利用施工现场或附近原有建筑物,租用民房等。

三、水利工程生态规划设计的要求

目前根据市场建筑形势都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已成为一个水利工程设计的新趋。改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它是在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水文过程的分析五计算要基于生态水文与工程水文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如林业、草原、农业、消防等。在设计时必须清楚生态目标对水源的要求和规律,才能使生态水利工程更科学更实用。

(二)识别生态水利工程可能会影响的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要准确地识别出工程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就予以考虑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在设计中对流域生态敏感点加以考虑。

(三)注重于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设计到的学科内容相对较多一点。对于其设计来说就要充分吸收环境科学、生态学与工程学理论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目的就是达到水量和水质同步的科学配置。对于我国现在水环境不断污染和恶化的现实环境来说,生态水利工程更应该与我国水污染的防止工程结合起来。此外,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水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其水量的变化也比较大,所以这也给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补水工程,虽然实现了连续几年的补水,但由于水质不符合湿地水质要求,导致湿地水域中底栖生物明显减少,部分物种消失,一些迁徙水禽不在此处停留。为了减少早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这种设计思路来源于水污染的自然稳定塘处理理论与工艺。

(四)生态水利工程措施

乔灌草结合的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中,此种方法可以形成生态系统的阶梯性,有利于生物系统的自我选择性。

五、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基础资料

这是在水利项目设计审查中发现重要问题之一,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当中,当地的地质、水文、等外部环境的基本情况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与选择,如果这些基础性重要资料不够全面和精准。

(二)规划设计流程过于简单

在实际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的方案基本无比较,只要方案可行即可。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很多时侯没有考虑到被治理或开发河流流域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更多的做法是下一阶段设计直接搬用上一设计阶段的基础资料,不做进一步的深入补充完善,设计方案也不做进一步深入论证,直接套用上一设计阶段的成果结论。

(三)规划设计人员缺乏成本意识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造价中的“量”和“价”已经被确定了。设计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造价中的实体消耗量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而工程造价中的“价”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可变性。但是由于设计部门考虑不周,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 ,设计文件编制漏洞百出,使规划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四)规划设计缺乏水土平衡的考虑

缺乏对水土平衡问题的考虑,或考虑不周祥,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资源平衡强调了水资源的供需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表示要在一个水平年中的平衡,而且每个季节都应当取得平衡才能满足生产需要,达到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

六、推行严格的勘察解决与对策,设计招标程度

(一)水利工程的设计要积极的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制度,促使相关的设计单位提高危机意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设计工作,依据实际的情况,精心设计相关图纸,从另一个方面,还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督促他们提高设计质量。

(二)加强硬件建设

虽然办公自动化已经较为普遍的运用于现在的单位办公过程中,可是在对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设计单位离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非常远,设计条件非常简陋,甚至连最基本的绘图仪、设计软件都没有很好的配备。因此,要加强软硬件建设。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目前,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的增加,工程设计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增加设施人员的比例。还应该重视对相关设计人员事业心与责任心的培养。

结束语

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前题是如何搞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应是结合当地 生态环境出发,抓好前期设计、后期施工环节,抓好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工程,只有抓好全方位质量管理,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 林成,徐建明,对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考.吉林水利,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