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亲子阅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亲子阅读是家长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的、个别化的阅读活动。幼儿时期的亲子阅读是在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下,父母和幼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阅读,这些方式可以是父母讲幼儿听,幼儿讲父母听,还可以是表演、画图、手工等方式,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父母与幼儿一起来分享的过程。与幼儿近距离地接触,让幼儿感觉到亲切,又让幼儿能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倾听,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我们在亲子阅读的调查中发现,家长在图书选择上比较茫然,不能很好地把握早期阅读的核心价值,缺乏阅读指导方法和策略。为此,我们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
一、创设亲子阅读吧
根据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我们创设“亲子阅读吧”,共四个栏目。
1.“本月推荐的图书”。推荐好的读本,让家长体验亲子阅读的快乐。每月向家长推荐四本图画为主、色彩鲜艳的好书。在内容选择方面,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情节生动有趣,知识面由浅入深,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为了顺利地更好地开展这个活动,我们利用了“家长问卷”了解亲子阅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惑,针对困惑与现状我们又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在给家长推荐优秀的幼儿读本时我们也做了选择,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给家长推荐了一张书单,让家长自己选择,有经典童话故事图书、科普类图书和精彩的童趣绘本图书。家长们说:“没想到,给孩子看的绘本竟让我们全家人爱不释手。”“每晚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
2.“我和宝宝一起读”。许多家长阅读指导策略主要是来自于自己的摸索,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方法。很多家长对孩子各年龄段的阅读能力发展特点的认识不够,在亲子阅读中没能做到完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书籍选择或阅读指导。我们每周从每月向家长推荐的四本好书选取一本中进行分析,把握书中所蕴含的情感和重难点,为家长提供幼儿阅读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
3.“共读感悟”。家长会在活动中与交流自己在亲子阅读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学习,许多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才学会了好多的方法。我们还针对某一家长的困惑进行讨论,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教师给予科学的指导与建议。
4.“借书卡”。方便幼儿借阅班里的优秀图书。每周幼儿可以借阅一本幼儿园图书,借阅时间为2~5天,这样幼儿便可以在亲子个性化的阅读中获得发展,也为实现家、园图书资源共享迈出第一步。
二、开展多形式的亲子阅读活动,提升家长亲子阅读的能力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亲子阅读活动,为家长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1.进行“示范教学”。在调查中,许多家长对怎样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感到茫然。因此,我们为家长们开放绘本课堂的教学观摩活动,活动后教师介绍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方法和策略等,组织家长们针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虽然示范教学向家长展示的是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但相对于其他形式而言,它具有更直观易懂的特点,可以抛砖引玉地给家长以启发。
2.在家长园地中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方法。为让家长了解国内外早期阅读的态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有效的亲子阅读活动的理念,组织了“重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中的指导方法”“如何分析读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等讲座。
3.开展亲子阅读交流会活动。在亲子阅读交流上,我们让每位家长带一本自己推荐的好书,介绍给大家,并将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体会与大家分享,从而促进家庭间的图书借阅等。家长们在交流中各抒己见,相互学习,好多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交流才学会了很多的方法。
4.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案供家长参考选择。
方案一:每天安排家庭快乐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晚上父母抽出2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推荐的绘本。
方案二:绘本表演。选择一些可以表演的绘本如《咕噜牛》《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表演角色,演绎绘本的内容,孩子在再现故事的过程中体验着和父母一起表演的快乐,从而更加喜欢阅读。
方案三:游戏的方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利用孩子和父母在家体验游戏的形式再现或创造再现绘本内容,如《爸爸的吻》《捉迷藏》,还走出家庭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如《蚯蚓的日记》,等等,家长可以有目的地和孩子一起去观察和感受。
方案四:寻求答案式阅读。家长可将提出的问题放在阅读前、阅读过程中、阅读后。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家长指导孩子并同孩子一起寻找绘本中问题的答案,让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方案五:制作亲子图书。我们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家制作图书,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分享共同制作的快乐,体会着成功的快乐。
《婴儿儿歌》
适读年龄:不限年龄
我们的阅读体验:一开始我念我的,她玩她的,看也不看我。我一直坚持着,偶尔她会抬起头来听几句,听到重复的句子,脸上会绽放出可爱的笑容,那个时候她5个月大了。慢慢地小宣开始对书有兴趣了――只要拿到手的书她都要撕。通过念歌谣,我让第一次接触书的小宣感受到:读书跟玩玩具一样,想玩就玩。
《好饿的毛毛虫》
适读年龄:1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小宣对书中的毛毛虫特别感兴趣,盯着毛毛虫看,每翻一页我都会问她:“我们来找找,毛毛虫在哪?”小宣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说:“好。”每次她都能找出毛毛虫在哪,在树叶上、在苹果里、在李子上、在草莓上,小宣指着水果上的那些小洞洞呵呵笑:“破破。”我感叹道:“真是个馋嘴的毛毛虫,和小宣一样。”小宣笑得口水都流出来。读这本书时,我们从头到尾都是乐呵呵的。
《狼大叔的红焖鸡》
适读年龄:2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我指着封面上的狼大叔,故意用很紧张的声音说:“大灰狼!”小宣立即指着旁边的母鸡着急问:“怎么办?”看来小宣又有进步了。我继续制造悬念:“狼见到鸡就要吃啊,现在狼大叔要吃母鸡了!”气氛越来越紧张,小宣整个人都趴在我身上,双手搂着我的脖子,我让她坐好,可没过一会儿她又趴上来,我只好把小宣抱在怀里讲。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多么亲密呀。
《年》
适读年龄:2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这是一个关于年的来历的故事,特别适合春节时读。这本书我们读了很多遍。我经常问小宣:“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呀?”小宣大声说:“吃糖!”我指着她的小额头:“就想着吃。”小宣笑得眼睛眯成一线:“还有放炮仗!”“是呀,那我们为什么要放炮仗呢?”“热闹!”热闹了,怪兽“年”就不敢来了啊,原来她记住了。
《大海边的小房子》
适读年龄:3岁以上
我们的阅读体验:我们读这本书时,小宣正好到了数字敏感期,她开始懂得在书上找与数字有关的信息,每每捕捉到了,都会兴奋地大叫。当我说到“三年”,小宣会用手指头比划三,蜗牛走了77步,她立即大喊:“77!”而且小宣会自己去发现一些小细节:“妈妈,这是只蜗牛是女的,她戴眼镜,穿和妈妈一样的衣服,还涂防晒油呢。”这本书是关于梦想与友谊的,小宣可不管这些,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发现上。
我的心得:我买书时极少关注年龄段,在我看来好的图画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1岁孩子可以看的书,到了3岁时读会有自己的理解,6岁再看时,又会有一些新发现。那本毛毛虫的书,小宣5岁时我们又一起读,她还是笑个不停。
一、明确阅读目标,让家长了解共读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两大环境, 家长和教师在两大环境中都是幼儿的引导者, 教师和家长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所以我们要建立起家长信任的共育平台,实现统一的教育目标,让每位家长都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因为每个家长的能力和认识不同,所以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先让家长了解什么是阅读,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共育的能量,让阅读在家庭中走得更久、更好。
1.开展家长阅读讲座,帮助家长明确阅读目标。每一届新生入学的家长会上, 我们幼儿园都会通过教科部门开展的阅读讲座帮助家长初步走近阅读,让家长了解我们学校的阅读特色及阅读文化,知道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社会情感体验及生活经验积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通过班级教师组织家长共同畅谈家庭阅读经验, 让家长进一步明确阅读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 从而从知识和理论层面让家长走近阅读,达到重视阅读的目的。在重视的基础上引导家长进一步明确阅读目标,知道幼儿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习惯培养才是真正的阅读目的。
2.开放幼儿阅读现场,帮助家长掌握共读方法。幼儿的阅读活动不仅仅依托教师在幼儿园的有限时间内开展,幼儿的阅读习惯也不能仅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如何与孩子一起阅读、怎样与孩子共读绘本,也是我们需要与家长分享的。为此,我们每学期也会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来园、进班观摩班级幼儿阅读活动的现场,促进家长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孩子的阅读情况、了解基本的阅读指导方法,以便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运用。在阅读现场发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也愿意及时同家长沟通、交流,与家长在网络或日常生活中讨论和分享,促进家长掌握共读方法。
3.开辟阅读交流平台,帮助家长提高指导水平。随着幼儿亲子阅读的逐渐频繁, 家长们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为了帮助家长提高阅读指导水平, 我们积极开辟阅读交流平台, 除了通过微信、QQ及电等形式进行个别化的答疑解惑以外, 我还在班级开展了阅读家长茶话会、家长阅读沙龙、家长阅读你问我答等不同形式的家园阅读交流活动,让家长在轻松的环境中说出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和孩子阅读的经验和快乐。这样的沟通形式不仅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而且大家在平等的对话中产生了共鸣,有效地解决了孩子阅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提高了家长讲故事的技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享受了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开展丰富活动,让家长尝试共读
在幼儿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既是孩子阅读的支持者,又是绘本阅读的体验者,他们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绘本阅读的氛围中,感受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家长参与式的阅读应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幼儿的多元化阅读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是讲解者、倾听者、引导者和记录者。同时需要重视亲子阅读中的创意活动,家长作为幼儿阅读的合作者、支持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的时候, 应与孩子一起完成阅读活动中的创意作品和表演,让孩子在各种亲子阅读活动中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1.提供图书漂流平台,鼓励家长陪伴阅读。每个家庭都会为自己的孩子选购图书, 为了让资源更好地利用,我们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家选购一本孩子喜欢的绘本, 并请家长和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写或者画上自己喜欢的原因,推荐的理由,然后带到幼儿园,通过和班级里其他孩子一起互换书本, 将自己对绘本的认知一起分享介绍给大家,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丰富了幼儿的阅读经验,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和对书的热情,又锻炼了幼儿交流与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组织故事漂流活动,鼓励家长指导阅读。孩子会对自己喜欢的故事百听不厌、百看不厌,一些孩子能自己讲述故事,有的能看着书完整地讲述故事。于是我们结合孩子的这些特点,请家长帮助孩子连贯地讲述故事。通过家长的帮助,每个孩子都能讲述2~3个故事。然后开展故事漂流活动,请孩子们到其他班级里讲故事,每周有一天的中午午餐后,每个班出5个孩子进到其他班进行故事漂流活动。小班孩子漂流的故事内容比较简短一些,中班孩子能流利地讲述,大班孩子在讲述的时候还能有丰富的表情且做到抑扬顿挫。这样生动的故事漂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听到不一样的故事,而且对于讲述故事的孩子是一个历练和表现的好机会,当孩子感受到讲故事带来的快乐, 那么就会更乐意看书,讲述,在潜移默化中能更好地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__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主动参与到文本阅读中,由文本表面深入文本深层,开展深度阅读,完成创造性的意义建构,这对学生各种能力及情商提高非常有益。
三、紧扣社会现实是实现深度阅读的升华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教师不仅要在阅读技巧方面传授经验,而且要善于触发学生的情感,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教师要善于创设特定的情境,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和社会现实,找到学生触景生情的触发点,进而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正实现深度阅读。以《我心归去》教学为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文本用四个我的故乡没有与三个我会对故乡失望,将故乡的贫瘠脏乱与异乡的风雅富贵,构成视觉上的强烈反差。学生就会疑问:故乡如此不堪,而身处的异乡却处处优雅,作者的心为何还要归去呢? 带着问题,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进一步阅读明白:在异国作者感受到的是冷清寂寞与空虚,而思念故乡、惦念亲人的情丝却割舍不断。分析至此,看似已解决了文题的理解,但对我心归去的真正原因,我认为还停留在表层,还需引领学生挖掘更深层的内涵:故乡是作者的心灵归属,是精神寄托的家园。怎样引领呢?
一、当前农村家庭在亲子阅读中的燃眉之急
1.家庭阅读缺失必须的氛围
如今农村家长大多初(高)中毕业,只有极少数家长拥有阅读习惯。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拥有一定藏书和固定阅读空间的家庭还不到10%,家庭阅读环境令人堪忧。这与家长的学习生活经历有重要关系,他们大部分忙于工作,有空闲时间也在看电视、打牌中消遣,几乎不再读书,极少数也只是偶尔翻阅翻阅报纸而已。尽管有部分家长意识到身教的欠缺,尽量为孩子多购书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物质上的满足终究弥补不了氛围的缺失,带不来习惯的形成。
2.家庭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
书籍的来源已不成问题,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购书。但是,购书之后的利用又让家长操心不已,“好买书却不爱读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与家长缺少必要的引导不无关系。家长的行为仅限于买书,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却不愿成为其精神上的伙伴。让不爱阅读的孩子爱上阅读,让爱阅读的孩子读得更有质量,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引导技巧,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责骂、警示或听之任之的状态。
3.家庭阅读缺乏正确的目标
家长对具体年龄阶段的阅读要求不甚清楚。因此,面对书架上琳琅满目的课外书,家长不知从何下手。同时,对于孩子个体的阅读水平也不甚明了,所以只能凭着孩子的意向或自己的主观臆断购买,也就出现了作文写不好就买《作文集锦》,日记不行就买《日记大全》等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购书方式。如果家校间能对各年段阅读要求作整体交流,或针对个别学生的阅读需求作具体指导,无疑会极大地提高阅读实效。
二、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作用体现
1.唤起家长家校交流的意识
农村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意识较弱,随着年段上升,与教师沟通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有的整个学期都不曾与老师有过一次交流。以读书为主题的书信联系方式,能有效唤起家长的交流参与意识。随着交流次数的累积,许多家长都会被老师执著的精神所感动,许多原本不善于表露的家长也由衷地对老师的做法给予热情洋溢的评价。在家长的反馈意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作为一名老师,你是如此负责。你的认真时常让我们感到惭愧,做父母的就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责任。尽管我读的书也不多,但我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
2.更新家长的亲子阅读观念
要求家长在短时间内扭转已有的阅读观念,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渗透的过程。书信沟通的过程就是更新家长阅读观念的过程。以读书为话题的每一封家长信,都围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将这一大目标分解为每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在信中对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具体做法指导。如在《让孩子享受阅读快乐》这一封信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孩子读书,家长也要跟着读,读完后一起大致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就行了,有心的家长,在这随意聊聊中,自然就会对孩子做人、做事、作文的指点和引导,这随意聊聊中不仅有对书的感悟,更有亲情的温馨!
3.搭建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
同伴的榜样最具激励作用,这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家长之间也是如此。从这一点而言,家长信还搭建了家长间相互激励的平台。在每一封信中都有这样一部分内容,即从上次的家长反馈中挑选部分可行的作法加以推广,在家长群体中相互影响。如在《分享孩子的读书体验》一信中,我们列举了一些家长的具体用法:
梁敏的家长写道:“每天晚上我都和孩子一起读书,我做他的读伴,或静观默读,或细心指导,既充实了自己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小文的家长写道:“有空的时候,我们会和她一起谈谈所读的内容,提问一些能引发她思考的问题;有时鼓励她积累词汇,对于她不经意中冒出的优美词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列举,一方面,实现智慧共享,借助书信平台让更多家长了解其他家庭的做法;另一方面,不断激发家长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不断尝试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法。
三、以亲子阅读为话题的家长信的撰写主题及内容
农村家庭阅读的现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并非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彻底影响并改变的,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引导与影响,理念先行,改善行为。笔者通过一段时间实践,认为写家长信不失为促进亲子阅读的有效途径。围绕“亲子阅读”的话题,尝试了以下几类主题的家长信。
1.以阅读书籍推荐为主题
2.以阅读习惯养成为主题
3.以阅读活动的推广为主题
4.以阅读方法的指导为主题
博客等级:10
博客积分:494
博客访问:6,489
关注人气:58
对女儿的阅读,我一直坚持着三条原则:第一,绝不读大部头的书;第二,保证每天的亲子阅读;第三,以阅读带动写作。
女儿的阅读书目以绘本居多。我并不觉得绘本内容简单,在女儿这个年龄,视觉冲击很重要,故事情节很重要,看图说话也很重要。尤其是最后一点,对一个低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她在学校上看图写话课的基础。绘本的特点是字数虽然不多却很精练,图文并茂,可以加深女儿对文字描写美感的理解,她完全可以模仿绘本中简洁生动的语言来写话。我在辅导时,也会根据绘本的图画及时地提示。女儿很爱读绘本,她读过的所有绘本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之后还会反复看,这对我指导她看图写话很有帮助。
在我给女儿选择的书目里,有一些是不带拼音的亲子阅读书。这些书无一例外,全由短篇小文组成。女儿的识字量很大,完全可以自主阅读。我之所以坚持亲子阅读,是为了让她学会精读;而之所以选择短篇故事,就是因为短篇特别适合精读。许多短篇都是大师级的作品或是大师级的翻译作品,语言及构思都是精华,非常值得细读,里面的精彩片段能够背下来更好。我认为,在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就应该学会精读文章,学会把文章读懂、读透,学着去体会如何把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表达清楚,体会如何用语言和各种表现手法以及从哪些角度叙述让人看着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读长篇,因为内容太多、故事太长,孩子就可能忽略那些值得回味的地方。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指南》指出:“3-8岁是儿童学习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教育者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的时机,在培养幼儿口语交流的同时,帮助幼儿做好书面语言学习的准备。”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通过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1 兴趣引入,恋上亲子阅读
为了培养孩子和家长从入园起就爱上亲子阅读,我们确定了班级特色目标:(1)帮助家长认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阅读观。(2)帮助家长提升亲子阅读教育水平,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4)指导家长掌握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5)组织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体验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有了为孩子们量身特制的教学目标,我们实施了教学计划。通过计划的实施,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激l孩子亲子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恋上亲子阅读。
2 求知渗入,迷上亲子阅读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求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探究,发现。我们要求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质问,首先在选书方面,我们向家长提了几点要求:(1)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孩子提供大量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2)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可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但画面应清晰鲜明,以拓展知识面,有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3)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应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
涓涓细流汇聚成浩瀚,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引导孩子爱书、看书,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可忽视。中国有句古话:“潜移默化,自然似之。”阅读也是这样,作为父母,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喜爱阅读,经常在幼儿面前阅读,耳濡目染,幼儿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喜爱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有意识地将阅读融人幼儿的生活:首先,父母应从培养自身阅读兴趣入手;其次,父母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父母可以和幼儿共同扮演书中的角色,如《狼和小羊》一书,父母可以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羊,通过模拟故事情节开展直接对话,让幼儿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喜欢亲子阅读,还可以在家庭阅读中多和幼儿交谈,通过谈话提高其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平时,鼓励家长陪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让孩子想看书、迷上亲子阅读。
3 循序渐进,爱上亲子阅读
要培养孩子与父母的亲子阅读,首先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也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为此,这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独立地去阅读。我们不妨这样做:
3.1 孩子自读,初试牛刀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为了吸取前人的知识,启发自己的灵感,最终利于读书人的创造性思维。”阅读可以使幼儿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文学、历史、地理、科学、政治等,增广见闻,对学有裨益。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如何激发幼儿喜爱看书是关键,于是我们建议家长购买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如孩子都特别喜欢的《三只小猪》《小马过河》……让这些经典故事润泽幼儿的心灵。为吸引孩子主动去阅读,阅读前我们还可以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带着问题和悬念来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就如大灰狼这一动物吧,在以前听故事所积累的经验中,孩子们给它的定位是凶猛,爱欺负人的角色。所以,如果我们要孩子自读《狼和小羊》的故事,我们不妨提示:“大灰狼可凶猛了,今天它和小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孩子会顺着已有的经验,对故事的事件发展进行推测,有利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
3.2 亲子阅读,指点迷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他3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用了各种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孩子的阅读范围,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后进生。书中举例,他曾经教过一名叫费佳的学生,这个学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苏霍姆林斯基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忘记了前一件事物。”[1]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给这类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些题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求开动脑筋思考。他还为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书和小册子。到了五年级,费佳的成绩就赶上来了。到了六年级,费佳还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
苏霍姆林斯基用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孩子学习遇到困难,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因为孩子思考得越多,其在周围世界看到的不懂的东西就越多,对知识的感受就
越敏锐。
阅读是如此重要,但其作用对于每个人却不尽相同。儿童阅读具有差异性,有的孩子阅读兴趣浓厚,阅读习惯良好,阅读量与日俱增,有的孩子则截然相反。在儿童阅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不仅仅是学校、教师,更重要的是父母。也就是说,亲子阅读在儿童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阅读从幼年的家庭阅读、亲子共读之初,就应体现阅读的品质,引导孩子走向“活态”的阅读。“活态”阅读,指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式的、能产生阅读迁移、勾连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阅读状态,它有别于静态的、个人化的、相对孤立的阅读。
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实现“活态”的亲子阅读呢?
其一,在阅读中找回童年
从自身出发,做一位爱阅读的家长。读书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家长只需要给孩子推荐书、买书,然后让孩子自己读就万事大吉的思想是不可取的。认为孩子的书是小儿科,大人读孩子的书太低级,这种思想也是片面的。
以绘本为例,家长普遍认为其图画多、文字少,对于成人来说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这其实是对绘本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解。美国绘本作家莫里斯・桑达克是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绘本大师,他是美国第一个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被称为“童画界的毕加索”“绘本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他有一本很特别的绘本―《在那遥远的地方》,从画面到文字,复杂又晦涩难懂,被誉为“迷一般的书”“挑战所有人阅读智慧的一本书”。它从故事的主题意蕴、绘画的风格,到细节的隐喻暗示以及作家创作的背景,都有丰富的阐释性,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家长阅读。
还有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失落的一角》、伊芙・邦亭的《开往远方的列车》《小鲁的池塘》,甚至像李欧・李奥尼的《鱼就是鱼》《鳄鱼哥尼流》等绘本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所以,孩子的书远不是成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家长需要明确一个认识,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时光,是成人找回童年、重温童年、弥补和提升自我认识的绝佳机会,也是父母和孩子亲子交流的宝贵时光。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温馨的、有趣的,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这是“活态”的亲子阅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其二,在阅读中营造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意在阐述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美国行为主义者华生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也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由所处的环境决定。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
英国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除了为孩子创作小说,还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推广。《打造阅读的环境》是其代表性著述。他在书中提到,“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孩子能去注意书架上的藏书,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终于,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一本书了,这也是一个步骤。”“阅读还需要一个能让人专心而不被打扰的场所……在家里,我们可以提供给自己一个最舒适的阅读环境。”[2]当然,阅读的场所并不仅局限于家里,图书馆、空气清新安静的户外,都是明智的选择。
安静、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的营造是形成“活态”的亲子阅读的条件和保障。
其三,在阅读中平等对话
亲子共读不是简单地“我读你听”,它需要在阅读基础上展开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只要孩子具备了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父母就可以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与孩子就书的主题、内容、细节、人物、画面、语言等方面进行交流对话。这种交流对话不是父母以家长权威的方法考孩子:“你说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种方式恰恰会影响孩子阅读的愉快体验,削弱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聪明的家长一般会针对书中的一些小细节与孩子展开讨论。例如,在陪伴3~8岁的儿童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绘本时,可以针对书的图画、文字或故事情节引导孩子思考,“你发现没有,卡梅利多的眼睛青了一圈”“他为什么要和小胖墩打架呢”“贝利奥真有趣,他居然……”等等。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父母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先知,睿智的家长能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心理去品读作品,观察书中的点滴细节,从而与孩子形成有内容的、平等的,甚至可能是有深度的、令人惊喜的交流与对话。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就得到了发展,进而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倾听、观察、思考、表达、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钱伯斯也谈到了亲子阅读中的阅读交流问题,“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驱使我们想重读这本书,或是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甚至,就只是单纯地想再阅读其他书籍;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3]
掌握孩子的阅读心理,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审视作品、体验作品,提出能引发讨论的话题或者引起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的细节,从而形成家长与孩子的双向互动,这是“活态”的亲子阅读形成的核心。
其四,在阅读中联通世界
父母在陪伴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与孩子交流沟通之外,还要适当将阅读内容加以拓展,能把这本书中的内容和那本书发生联系,将书中涉及的内容细节和孩子日常生活的场景细节发生联系,真正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读书不是孤立的,有效的阅读是把书读“活”。孩子有很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思维往往是天马行空的,零散而游离的。抓住孩子这个思维特点,善于在阅读中进行发散、联想、类比、对比……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之《我要找回太阳》中有一个情节,公鸡皮迪克试图运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来叫醒太阳,包括日语、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这个时候,除了绘声绘色地为孩子演绎这些语言的叫声,家长还可以引导读过“乔治和玛莎”系列的孩子联系思考,是不是在乔治和玛莎的故事里,乔治向玛莎请教“我可以吻你吗”用法语怎么说,之类的话。这就将读一本书变成读两本书,由一本书的某一个场景、细节,迁移到了另一本书。在这种迁移过程中,孩子就可以进行比较、选择,进而加强记忆,发展思维。
将阅读迁移到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比如,陪学前阶段的孩子读日本绘本作家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时,如果孩子刚好也有补牙的经历,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你看鳄鱼要去见牙医,他多害怕啊!对了,你前几天进牙医诊室的时候也害怕吗?”孩子会说“害怕”或者“不害怕”。说“害怕”,家长就可以引导他们体会鳄鱼的心情,做到有同理之心,感同身受;说“不害怕”,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不害怕,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等等。由阅读迁移到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表达,这本身就把阅读的外延扩大了。
反过来,父母也可以在生活中多多捕捉细节,由这些细节引导孩子回忆阅读经验,打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真正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运用阅读所得。例如,带孩子看完电影《疯狂原始人》后再一起读英国作家艾米丽・格雷维特的绘本《小野人》,一定会非常有趣。同样的穴居人,同样权威式的父母,同样躁动不安的小心灵,同样关于出走和探险的故事。当然,作为一本儿童绘本,《小野人》远没有电影情节离奇曲折,却以孩子更喜闻乐见的轻松方式,带来无穷的乐趣与想象空间。再比如,读了《14只老鼠捣年糕》和《云朵面包》之后,家长可以按照书上介绍的方法与孩子一起做出好吃的年糕和面包。做有心的父母,陪孩子阅读,陪孩子玩耍,细心用心地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运用智慧引导孩子进入“活态”的、有效的阅读。
儿童需要阅读,家庭需要亲子共读,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相信孩子能够在家长的引导下,走向更有效、更广泛、更灵动、更丰满的“活态”阅读体验之中。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9.
[2](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许慧贞,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1:8-9.
一、兴趣引入。让幼儿想阅读
环境的创设只是为孩子提供了阅读的条件,真正让他们走近阅读,走进图书,还需我们成人的引领。启其蒙首先要引其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因此可以从满足孩子听故事的欲望入手,从给孩子读故事开始。
1、设置舒适的书窝。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无疑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们还得为孩子建构一个书窝,为孩子创设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以吸引孩子进来阅读。这个书窝可设置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或角落,放置一张书桌,铺上卡通图案的软地毯,以便于孩子放松自在地去阅读。当然,墙壁上我们也要适当加以美化、修饰,图书的投放可或开或合,整体上给孩子一种休闲和趣味的感觉。
2、开展认读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认读游戏的开展,更能激发幼儿对认读的兴趣。如“字图匹酉己”、“纠错”“组词”“接龙”等游戏能激发幼儿参与认读活动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让幼儿学到知识的同时,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3、及时表扬。鼓励使人进步,赏识使人成功。对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大胆的表现、每一个创新,都千万不要吝啬你表扬的态度与语言。例如:一位聪明的妈妈告诉我,有一次她的女儿急急忙忙跑过来说,‘妈妈,这个‘热’字下面有四点,肯定是流的汗。”“对呀,你真聪明,我们一起找找哪些字也有四点吧。”在她的表扬与鼓励下,她很带劲地找出了熟、点、燕、黑等字。在这个过程中,她是积极的、愉悦的。
二、满足求知欲让幼儿主动阅读
幼儿期的孩子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发现疑难问题,寻求答案,不断地对成人加以探究,发现。家长应耐心地解答孩子的质问,平时,家长也可陪孩子一起去书中查阅资料,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书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就幼儿而言,他们本身就处在汉字符号的世界里,无时不与汉字接触着,如路边各种的标记,商店的名称,商品的名称,电视广告等等,这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其次,幼儿本身已有了认读的欲望,幼儿园图书角是他们留念的地方,所以选择好的图书是读好书的关键。作为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为孩子提供大量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且着重以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为主,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应简单具体有趣以拓展知识面,有利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循序渐进。让孩子学会阅读
要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学会阅读。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也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为此,这时,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独立地去阅读。
第一步:孩子自读,初试牛刀。首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相关的读物,内容简单些,情节生动有趣些,但不宜太复杂,以便让孩子能有兴趣地看,并能看懂个大概,这有利于孩子阅读信心的建立。例如要孩子自读《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我们不妨提示:“狐狸可狡猾了,今天它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孩子会顺着已有的经验,对故事的事件发展进行推测,有利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步:亲子阅读,指点迷津。孩子的自读,只不过是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有时孩子可能看懂了个大概,但有时也可能是跑题的、孩子自己创编出来的,但不管怎样,毕竟都是他们阅读的成果。所以亲子阅读时,我们首先应听取孩子的成果汇报,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喜悦,树立信心。然后,我们再把孩子阅读中一些忽略的或不理解的部分和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指点迷津。例如有的孩子就经常会照着字“画”,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字其实只是一幅幅的画,他是在画画。所以你可千万别阻止,这可也是孩子对认读汉字的一个兴趣所在。
第三步:引导质疑,焕发精彩。好多故事都隐含了一定的道理,阅读结束了,我们要对作品中有悖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人物及事件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质疑,接受教育。就如《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吧,阅读完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狐狸一直骗人,乌鸦为什么还相信它呢?”从中让孩子得到来自乌鸦的教训: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这种思考议论的习惯,使得幼儿在以后的阅读中自己去探索诸多的“为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阅读的内容。
关键词:亲子阅读;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2-120-01
一、亲子阅读的涵义
所谓“亲子共读”,是指一对亲子在家中彼此共同阅读与对话,这其中也包括一位“亲”与两位或两位以上“子”共读或“双亲”与一位以上“子”共读。这种形式不需要教师或专人带领,主要在家庭中组织实施,也可称“家人阅读”,这也是家长与孩子相互沟通、共同成长的一座桥梁。
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兴趣的关键时期,我深信亲子阅读给孩子带来的独特体验是大人们所无法想象的,亲子阅读活动不仅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一把钥匙,更是促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通过亲子阅读,可以让孩子分享到阅读的乐趣,真正的喜欢上阅读。
二、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阅读的启蒙者。家庭的阅读气氛与习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影响甚大,因此,对于低龄段幼儿的家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自己带头每天读书读报,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家长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自然也喜欢阅读。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比其他任何措施都更有效。
亲子阅读使幼儿一家人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因为家庭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庭里互相教导,互相学习,书是很好的媒介,借着看书、读书,全家人可以彼此分享,共同讨论。经过这样的过程,自然地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所以,一个人享受阅读的好处固然不少,但是亲子阅读,家庭共读,绝对有更佳的效果。
三、亲子阅读的措施
在幼儿的2-3岁时期,正式亲子阅读的启蒙时期。首先,家长可以选择一些色彩丰富的图案绘本,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亲子互动,游戏的方式来展示绘本的内容。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较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我们应当选择简短的故事,比如《小孔雀看病》,《猪八戒吃西瓜》等小故事。从中可以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孩子进行表演,提升阅读兴趣。
为了课题的研究,我们开展了家园亲子阅读的活动,在开展家园亲子阅读之前,我们首先向班级每个家庭发放亲子读书周倡议书,希望家长能为幼儿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画书,每天固定一个读书时间(一般建议在晚上睡觉之前,因为,幼儿在睡觉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总记忆),对亲子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过程中孩子和家长的提问语言及孩子的收获等等进行记录,旨在引起家庭对早期阅读的重视和理解。
另外,我认为亲子阅读适合悬在临睡前进行。开一盏灯,关掉其他的声音,让孩子选择几本喜爱的书籍。妈妈可以试着变换角色来读故事里人物的对话,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形式,这样可以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亲子阅读,不是家长一个人的事。教育孩子要父母分工,亲子阅读也一样。只有父母通力合作,做好分工,才能达到事情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特质的不同,母亲比较合适给孩子念亲子故事,儿歌,童话,父亲比较合适与孩子一起做游颍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