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智慧校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铸造智慧教育产业链形成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作为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形态和愿景的智慧教育,无论是在应用层面还是市场角度都急需一个平台将智慧教育产业链清晰全面地呈现出来。在此次智慧教育展上,来自全国数千所有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院校,在展会上看到了智慧教育的全面解析:智慧教学、智慧校园教务管理、智慧互动课堂、智慧校园生活管理、智慧校园设施、智慧校园后勤管理、智慧图书馆……全方位展示最切合学校需求的产品。记者在现场所见,此届SmartShow汇聚了来自全国优秀应用方案集成商、内容提供商、IT技术及软件提供商、教育信息化设备厂商等尖端展商,华为、松下、百度、中国教育出版网、长城电脑、启明星辰、神州数码等知名品牌厂商的重装亮相突显智慧教育展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全面渗透教育体系
在本次的智慧教育展上,数十场的智慧教育系列精彩活动诠释了在顶级教育学术研究引领下,继承发展传统,融通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建设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全新教育教学环境的发展蓝图,全方位解读了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未来趋势。在中国首个“校园好方案”评选大赛决赛现场,入围决赛的15家企业带来的校园好方案热烈角逐,通过权威专家团的精彩点评以及来自全国知名院校评审团现场的踊跃投票,推选出了教育领域“最受用户欢迎的Best Solution大奖”。
以终端用户角度展示校园信息化的“首届中国智慧教育成果巡礼展区”人头攒动,现场观众透过巡礼活动看到了来自清华大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徐州市教育局、最早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遂宁卓同国际学校及遂宁安居育才中学、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获得者郑州二中等全国20所信息化成果示范校带来的校园信息化应用案例。
在“中国教育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年会分会――大数据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和个性化发展”论坛上,来自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权威机构解读了中国教育信息化政策及未来趋势,同时还邀请了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校长分享校园信息化应用的经验,更有信息化企业畅谈中小学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之路,为与会的500位中小学校长、电教中心负责人构建了未来智慧教育发展新思路。
开启创新教育融合时代
用展会的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引领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成为首届智慧教育展会上的一大亮点。教育创新技术领航企业:思来氏、世纪超星、优士创新、方宇、蓝蛙等公司的展台人气爆棚。在此届智慧教育展上物联网、大数据、教育云、虚拟仿真技术、3D技术、教学机器人等最新教育应用技术,让到场观众领略到了这场科技创新教育的巅峰盛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它为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开拓了更加宽广的前程。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层面上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已在学校的普遍得到使用。从学校教育教学层面上看:教材多媒化,教育信息化,管理自动化,系统开放化的信息化教育已在示范公开课,教学研究课上得到推广和运用,追求智慧课堂已成为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之一。所以,智慧课堂也在推进学校教科研信息化中产生,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智慧教育的最好载体
“智慧教育”是近几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教授认为:“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在智慧教育中,教师应该是充满教育智慧的,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智慧的管理,智慧教育的真谛是给予学生以智慧,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不是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是更关注学生的未知世界,学生生命的智慧。智慧教育是一种最直接的、帮助人们建立完整体系的教育方式,其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
智慧课堂就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最好载体。一张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台的平板电脑,再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网络,就构成了缤纷的“智慧课堂”。“智慧课堂”咋上课?它与传统的课堂有何区别?它的“智慧”到底在哪里?在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泡桐树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陈华和她的学生,就为大家展示了一堂数字化的“智慧课堂”,今后,这样的上课方式将逐步在成都市中小学推广。
同学们变成“小老师”
“今天我们这课的主题是《包装的学问》,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对物品进行包装才会更省材料呢?”课堂上,陈华老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同时她点开电子白板上准备好的内容,同学们的平板电脑便实时呈现了一道题目:要求大家对四个礼盒进行自由组合,最终要使它们堆砌在一起的总面积最小,从而达到节省包装材料的目的。
同学们收到题目以后,便各自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制定方案――堆砌盒子,有的同学将几个盒子重在一起,有的同学将盒子平铺成一层或两层,有的同学则将几个盒子码成接近正方形的形状……完成作业的同学点击“提交”,大家的完成情况便实时呈现在了讲台上的电子白板上。陈华老师收到大家的作业以后,也并不急着进行解答,而是让同学们在电脑上对彼此的方案进行投票,认为谁的方案更节省材料就投给谁,并上台陈述自己的想法。
最后,得票较高的三个方案被陈华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放大,她再次邀请同学们上台进行比较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同学们从直观看到的到精确的计算,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每个同学都像小“老师”一样,自信满满地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公式或画出图形,尽最大可能去说服别的同学。
经过一次次实践和激烈的讨论,同学们终于得出了取得共识的结论:盒子堆砌得越接近正方形越节省材料。“那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数学原理呢?”陈华老师再次对同学们的结论加以引导,让大家一次次地去思考。“自主思考”实现了
“我觉得这种上课形式太棒了,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讲自己的想法,还可以投票,进行小组讨论等,反正用电脑上课可以完成很多以前都做不了的事情。”五年级6班的赵余阳说,这样的课堂让他更容易投入进去,发言也比以前积极活跃了。
据陈华老师介绍,“智慧课堂”在泡小开展已有两年,课堂上,老师一般都讲得很少,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小老师”,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老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再单纯地向同学们灌输知识。“今天这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同学们在校园空间的‘微课’上提前进行了自学,这样课堂就成为了一种拓展,一种对日常教学的补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教育行业现状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且日趋集中,教育手段单一,不适应个性化教育发展趋势,教育基础设施不适应“智慧城市”建设和全民学习的需要。目前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现状是:一次性投入大,必须要在建设初期考虑将来的扩容问题,一次性部署足够的带宽,足够的接入网口,足够的计算能力,建设足够大的机房和数据中心,聘请专门的网络日常维护人员,并且层层设置防火墙和流量控制确保网络安全,如果没有防火墙保护则宁肯不开机,资源闲置和浪费严重。一方面保有维护成本高,完好率差,利用率低;另一方面体现为投入很大,但是资源永远不足。WIFI和云技术的成熟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基于WIFI和云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智慧校园”方案,能够有效解决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大,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相对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2依托于WIFI系统接入的智慧校园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重要指示,学校“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工作,将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2000个地区和学校进行试点,2014迎来建设高峰,并由国家财政投资部署。公交、高铁、机场、车站、商铺、购物广场、连锁店、旅游景点、甚至飞机上,WIFI接入无处不在。为了响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目前,北京教育系统正在全北京范围内部署中小学校WIFI试点。新疆电信将WIFI网络作为第四网络,计划在学校部署6万个WIFI接入点,利用无线网络,校园网将更加便利,更加经济,更加自由,更加高效。智慧校园建设依托无处不在的校园WIFI网络,实现智能电子书包、智能电子作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项目等功能。
3基于云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智慧校园
打开互联网窗口,各种云服务扑面而来,阿里云服务、百度云服务、IBM云服务、华为云服务,以及其他大大小小上百家的云服务提供商,而这只是云平台的冰山一角。各网商、电商、电信运营商、大企业基于云平台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心,用于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也有用于日常办公的云平台服务。不得不说,如此多的企业和机构热衷于云平台的建设有其必然性。抛开云平台的技术细节,云平台真正的价值在于,显著降低了每个用户拥有计算资源的成本。基于云平台的数据中心将孤立分散的大大小小的数据机房集约化,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对外呈现服务,均衡服务器利用率,提高服务器整体利用率,避免大批硬件闲置,减少闲置和浪费就等于节省投资。对于教育资源投入而言,如果每个县区、每个校园都建立各自的数据机房,除了平时维护成本较大以外,其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极大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云平台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企业和机构可以随着业务和需求量的增加逐步增加信息设施的投入,不用在初创或者弱小时就一次性投入能满足未来一定阶段需求的信息设施,云平台技术和模式上的可扩展性保证了用户可以随需而增,降低投入风险,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可以租用方式使用。基于云平台进行资源共享的智慧校园,可以建立以省或市为单位的云平台,免除广大的区县校园的数据机房,使资源集约化,资源分配均衡化。可以随着校园需求的增加逐步扩容,动态满足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求。
4基于WIFI系统和云平台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基于WIFI系统,可以实现“班班通”,该解决方案提供的个性化教学平台软件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解决了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学软件控制松散、网络安全防护级别低的问题,确保了网络稳定性和教学资源安全性。该方案基于云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共享,大大加快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的进程,实现了网络硬件与应用软件同步,将枯燥的、孤立的教学体系转化成基于“云”的生动的、互动式新型学习体系。
5总结
整体推进翻转课堂
山东省昌乐一中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所县城中学有8200名学生,148个教学班,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全部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今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昌乐一中联合举办“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发现之旅――走进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研讨会暨翻转课堂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对学校教学改革进行了推荐。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网络课程可以使用的中心网络资源:
昌乐一中智慧教育体系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所以,学校投入硬件和软件建设内部网络,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4月,学校与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开发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阳光微课”,并无偿提供240台根据实验需要定制的平板电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便携终端,解决了网络和硬件两大问题。实施翻转课堂改革之后,昌乐一中无论是从学生、教师还是学校层面,都收获颇丰。调查问卷显示,82.94%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合作,现在的昌乐一中,可以说已经成为体制内学校探索“互联网+”的一个样本。
长期关注在线教育发展的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评价:“把互联网加到教育里头,用新的模式,用慕课的模式改造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大有潜力可挖,都能解决目前在学校、在传统教育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智慧校园运作
智慧教室解决方案以智能录播系统、交互智能电子白板、实物视频展台、沉浸式教室解决方案为主体,配套多媒体中控、音频系统、推拉黑板等周边设备,实现统一管理的多媒体数字授课,为教育行业打造一个惊喜无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从根本上克服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
智慧校园的关键是资源的互联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教育资源最重要的载体,直接影响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建设与应用的衔接,而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共享,推动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为此,要构建一系列的应用平台,包括基础支撑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平台为学校整体教学服务奠定了基础,实现信息分层、流程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运转效率。教学举例:
融合后的互动课堂教学系统、试题应用级评测系统及教育云服务平台,除了能够支持教师备课、课堂互动控制、监控和协同教学外,还能辅助教师试题采集、加工和管理,实现试题资源的积累和应用,为教学活动提供智能组卷、在线测试、训练诊断、查缺补漏等功能。不论校园内外的教育如何发展,基于视频的在线教育将大行其道,视频即服务模式早已成为在线教育的基本模式。
微课:新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内容的碎片化和传播途径的移动化,满足现代人们对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并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微课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下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表现形式,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程度等维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记者:当我们走进和平县中小学时。会感到一股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毫无疑问.这是贵县推进文化育人的重要成果之一。请您谈谈.贵县实施文化育人的总体情况。
黄伟平:我县在2010年9月提出创建教育强县战略,与此同时,县教育局也提出教育创强内涵建设,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一校一强项”和“一校一特色”为主线,大力推进教研文化和社团文化建设,整体提升素质教育水平,力促教育创强名副其实。目前,我县已经完成文化育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结集出版了文化育人丛书《第一阶段成果篇》、《理论篇》、《特色教育篇》、《教师文化篇》等。2014年12月30日,我县文化育人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记者:您所说的“一校一强项”和“一校一特色”工程建设,其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请您介绍一下。
黄伟平:这是说每所学校都要结合本校实际确定强项或特色建设方向,凸显优势,彰显亮点,集中更多资源大力推进文化育人,确保富有成效。目前,全县特色建设成效比较显著的学校达23所,如和平中学与福和中学推进教研文化育人及社团文化育人、上陵中学实施信心教育、实验中学推进和文化育人、阳明镇第二小学推行阳明文化育人、古寨镇中心小学实验葫芦丝特色教育、礼士镇中心小学实施“青蓝工程”、东水镇中心小学实施爱心教育等,尤其是青州中学、上陵中学、古寨镇中心小学、阳明镇第一小学等应邀在第十一、十二届广东省校长论坛上作特色教育经验介绍,这吸引了全市四个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300人次前来参观交流。
记者: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更需要一个好的育人理念为核心。为了使文化育人取得更大的成效.近年来.贵县着力于“社团文化”建设.其情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黄伟平:我县将社团文化提高到与教研文化相同的地位,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我县以校园社团组织工作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团数量,使每所学校至少要有12个社团,实现社团工作“三化”(常规化、系统化、科学化)、“三固定”(固定每周活动时间、固定人员负责辅导、固定场所开展活动)、“两覆盖”(覆盖每位老师、覆盖每位学生),促进“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落实“人人有兴趣、个个有专长”的育人观,引领学生多元发展。目前,全县中小学共有800多个校园社团。同时,我县以文化活动为抓手,提升文化活动数量和质量。2014年,我县中小学共开展各项文化活动155l场次,师生共有57万人次参加相关活动,人均参加8场次以上。
我县尤其重视校园文学社的建设工作,让校园文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全县中小学现有50个文学社,社员近万人,是最为活跃的一种社团。四年来,全县中小学文学社每年出版460多期文学社刊,刊发15000多篇优秀文章,参加文学活动人数多达5万人次。全县中小学文学社均实现一社至少一刊,个别实现一社三刊,如福和中学福风文学社下辖《福风文学》、《福风文摘》、《福风周报》等。
记者:推进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你们是如何推进实施的?
黄伟平:一是抓好规划,出台《和平县中小学实施文化育人中长期规划(2011-2020)》;二是抓配套措施和制度,相继出台了包括强项和特色建设规划、特色教育学校评估方案等五种规范性文件;三是举办两届校长论坛进行研讨推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战略设计和实质性推动;四是持之以恒地大力推进实施,不断强化执行落实,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增强信心。
记者:实施文化育人十分强调特色教育。请你介绍一下贵县有哪些教育特色?
黄伟平:我县实施的文化育人要求“一校一特色”,全县48所学校有48个特色。例如,实施经典文化育人,既要让学生学习经典、赏识经典,增长智慧,又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施客家文化育人活动,充分利用客家人“勤俭和忍”文化传统进行系列教育活动,既传承了客家文化又促进了校风建设;推进阳明文化育人,充分利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利用各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教育和实践活动,等等。
记者:教研文化是教育的核心,贵县在实施文化育人过程中是如何抓好教研文化建设的?
黄伟平:我县在文化育人思路中提出“教研文化提质量”,高度重视教研文化建设,使之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是从教师文化建设人手。从2010年起,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订阅一份教育类期刊,定期学习,定期研讨,定期总结,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修养。二是建立学区教研联动机制。我们将全县17个乡镇分成六个学区,每个学区由4-8所学校组成一个学区交流单位,定期举办学区教师交流、教研交流活动,促进学区内部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和水平,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建立县级教研中心,强化新课程改革研究,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大课题、小课题、微课题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同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胆探索符合山区学校的教学模式,勇于尝试导学案模式、“136模式”、“三段六节模式”以及“梦想课堂模式”等,促进教研成果转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记者:那么.你们将如何确保这些文化育人措施执行到位呢?
黄伟平:我县以教育管理为抓手,增强发展内力,加快发展提升。一是以“星级教师”评选为抓手,调动教师积极性。如组织各校评选“星级教师”,严格按照本校教职工总数10%比例评选校级“星级教师”,由学校给予每人奖励一个月T资;同时,组织县级“星级教师”评选,每年评选100位,由县给予每人奖励一个月工资。与之配套的是,全县每两年评选一届“星级骨干教师”,每人每年给予奖励两个月工资。通过“星级教师”培养、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较好地落实了教师工作责任,提升了常规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二是以过程和结果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如结合教育创强内涵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文化育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机制,完善校长年度考核机制,增添学校发展内力,激发校长的创新能力;配套出台教研文化建设奖励细则、社团文化建设奖励方案、宣传工作奖励方案等,促使各项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
记者:自实施文化育人以来,贵县取得了那些重要进展?
黄伟平:我县的文化育人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三”。首先,体现在“三个减少”。一是减少流失生。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生活,使得师生的学校生活更为充实和快乐,使得大家乐意留在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在此种情形之下,师生交流更为密切,分享学习经验更为容易,使得更多学生在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既体验了快乐幸福,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了某些学习经验,感染或陶冶形成某种学习兴趣与爱好,使得更多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更加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大形势,勤奋学习成为一种主流力量。在这种良好氛围之下,部分曾经厌学的学生也逐渐感到校外生活不如校园生活,感到学校集体生活更能体验快乐。二是减少学困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增加和丰富极大地增加了学校集体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逐步影响到部分原先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佳的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改进学习方法。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强烈的荣誉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他们从这种荣誉感中激活内在的学习需求,即从同学中请求帮助,从老师中请求指导,促使自己成绩稳步提升。三是减少低分生。由于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习风气进一步好转和浓厚。加之班级图书角历经四余年的建设,使学生的阅读极为方便,尤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人数呈几何级上升趋势,由此使得良好学习习惯在大多数学生中养成。在此氛围之中,学生学习逐渐成为自觉,也更加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共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教育的技术手段和装备的现代化,它实际上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11月的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教育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就必须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必将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培养,必将从以硬件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发展应用为核心;必将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必将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区域地区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受基础研究、人才编制、师资培训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企业来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标准导致了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兼容以及大量的同质化重复建设情况,在很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为此,“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这家由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学研单位组成的,具有国内社会团体法人资质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合作组织”和“教育信息化服务机构”的正式成立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和必然。
据了解,该联盟本着“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应用、创新”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组织会员单位共同编制了“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施服务,为区域中小学用户提供更加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1.标准研发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在教学,教学的核心在于资源支撑。鉴于目前各区域使用教材的版本不同,造成了整体上的资源研究不够深入、资源体系性不强。另外资源的颗粒度及标引体系也需要标准,为未来的基于知识服务的知识体系建设及互相连接做积累。为此,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以编制“团体标准”方式,组织研究和制定学校的资源应用参考标准和各企业资源提供的参考标准,通过构建基础资源平台和资源架构,实现初步的资源可管理和资源可交换分享并能做到初步的资源深度应用。
2.标准化用户体系平台研究
目前由于教育信息化属于战线比较长的产业,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所有信息化的建设,所以各区域和学校需要多家企业的系统配合来完成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此,联盟将组织研发统一标准用户接口体系,争取第一步做到联盟内的企业产品之间能统一用户接口,从而为用户无障碍使用各家产品提供服务。
3.资源和课程体系研发
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联盟将组织业内的产学研机构,根据用户的课程开设需求,研发素质提升类课程,通过为用户提供标准课程,降低课程开设对于教师的依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联盟对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服务
1.提供教育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
针对各区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从架构和应用层面进行开放性设计,导致了在区域范围内大而全,反而造成相对封闭的局面,联盟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和产学研机构,提供开放性平台设计以及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后续的建设扫清障碍。
2.教师、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联盟与区域教育研究部门合作,组织全国一线知名的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专家的专题讲座,为区域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提供从理论到观摩到实践的培训,帮助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使之乐于、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管理等。
3.地方课程体系研发
联盟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为区域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发服务。力争让每个地方课程能覆盖到每所学校,让每个学校任何教师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整授课,降低课程对于教师的依赖。
4.推动“区域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区域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借助联盟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区域开发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研讨,课程听评课及备课服务,建设符合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针对各学科做针对性的专家咨询服务。
5.“区域中小学智慧校园学校”课题服务
联盟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相关课题研究,给予学校专家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一管理。
6.基于出版资源的数字内容整合服务
依托国家的出版科研机构,联盟组织集合本联盟的出版企业会员,通过数字资源开发和标准统一,为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里面注入专业的出版资源,建设K12数字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包含“图书资源展示平台、学生个性化数字书房、学校数字图书馆以及教师书店”等四部分,以达到中小学用户学会通过各种客户端等方式,判别、获取、评价和选择所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效果,实现资源精品化,并打通资源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为老师快捷应用资源扫清障碍。
三、联盟服务单个中小学校用户
1.网校通项目
可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海量内容资源下载,解决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服务器维护不便、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目前拥有数百万套教育教学资源,每日可更新资料近数千套,可以帮助学校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
2. e卷通项目
可为教师打造的智能在线组卷产品,智能组卷系统与数百万道题库资源的巧妙融合,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在线搜题、组卷、出卷,减轻日常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3.云服务项目
可为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打造的一套云服务平台,这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的服务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台级服务。
4.精品课项目
可为教师、学校提供精品视频课程的服务平台,由中高考研究专家团队参与制作,集合国内百强重点学校一线优秀教师,重磅推出的“微而高效”的精品课程,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授课技巧,让普通中学共享名校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5.酷口语项目
可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移动端口语同步练习及语音评测APP,内置多版本中小学生英语教材内容及丰富的课外拓展内容,通过人机交互式跟读练习,进行发音准确度智能评分,成为中小学生贴身又贴心的口语私人教练。
6.直播课项目
可为教师提供在线的直播交流分享平台,并结合阶段教育热点,推出了高考改革名家讲坛,共同探讨高考改革方案、学校改革措施和预测高考命题方向。
7.智能硬件项目
可为学生定制开发的智能手表、手环,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具置、健康情况和学习情况等,佩戴时尚、传递关爱,学校省心,家长放心。
8.咨询服务项目
联盟随时接受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咨询,提供“一对一”式的定制服务。
面对“十三五”,面对“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秉承开放的姿态,通过“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整合专家研究,企业开发,资源服务的资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运用、完善机制”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今天,在应试教育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的背景下,美育被忽视、被淡化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学段越高,问题越严重。从学科教育的角度看,开足开齐课程仍是多年来基础教育的一个奢望,更遑论“开好”了。小学,距离竞争激烈的中高考相对远一些,因此,让美育走进教育这个大系统,让师生充分地发现美、感悟美、分享美和表达美,让校园时时流淌着人文的温度,应该是每一所学校的追求,也应该是每一个校长的办学信念之一。
近些年,我校怀抱“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发展愿景,以“学得扎实,玩得痛快”为办学理念,通过统筹开发“四美阳光成长课程”,力求办一所融德育为心灵之美,融智育为灵秀之美,融体育为健康之美,融美育为和谐之美的“四美”阳光校园。
现将我们的思路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课程引领,构建科学的美育框架
(一)开足开齐开好美育的核心课程
我们始终认为,课程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它直接关乎孩子们的生命状态,美育亦是如此。
在我们学校,一直没有“主科”“副科”的区别,艺术学科教师与语数外学科教师地位平等。为了使课程目标的定位更加科学、准确,课堂常规落实更加有序,艺术课程教师经常在一起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既有基于课程理念研究的课标测试、说课展示、基本功过关,又有基于学科特点的教研活动,如音乐课程的地方化研究、美术课程有效评价的教学研究等等。同时,学校注重引导教师由关注知识技能向关注核心素养转变。我校本着“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全过程监控、终生受益”的原则,制定了《满洲里市第三小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性评价指导方案》,从“通用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两方面引导教师以更加细腻、人文、专业、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的成长,以评价行为的多元化放大孩子们的闪光点。如在音乐学科,我们以“闯关”的方式进行核心素养的检测,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演唱、识谱、演奏、知识”等不同方面的考查。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下的主题式学习。如:美术学科尝试通过长短课时结合的方式,使美术课不再拘泥于课堂,不再局限于教材,因地制宜、巧用空间,让校园内外一切可能的地方,如墙壁、地面、桌椅板凳、破损的角落、废旧物品等等,都成为学生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空间,让课堂走向生活,让艺术美化生活。
(二)深度挖掘其他学科的美育资源
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学科的责任,而是应该蕴含在所有学科之中。我们竭力让各个学科都开启学生对美的发现和体悟:语文课,接受日、月、水、火的文化启蒙;数学课,叩响加减乘除的智慧之门;英语课,享受语言交流的淋漓畅快;心理课,玩转沙盘游戏;围棋课,博弈黑白之间;研学课,访谈校园内外;体育课,挥汗绿茵操场……智慧的启迪和生命的律动都成为最美好的事物,如水渗沙般的在校园一切可能的地方发生。
(三)构建丰富的美育拓展性校本课程
我校开发了40多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大多在美育的范畴里。安排在每周五的下午。学校不断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理念,变“特长培养”为“兴趣激励”,变“老师抢优秀的学生”为“学生选喜爱的课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孩子们基于个性和兴趣的自主选课,给予孩子们最大的生命尊重。
依托满洲里市中俄蒙地缘优势,我校美术团队以中、俄、蒙三国建筑风格为主题,装点三个教学楼层。从2013年开始,我校合力研发《蒙古纹样的设计与应用》校本教材:“蒙古靴”“蒙古帽”“蒙古袍”“蒙古包”……孩子们在对美的创意与设计中感受蒙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升华对家乡爱的情感。该项目曾荣获满洲里市民族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二等奖。
音乐学科,我们外聘资深的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指导孩子们字正腔圆地学唱达斡尔民歌。我们的合唱团队荣获全市“达斡尔民歌进校园”比赛二等奖,并被邀请参加满洲里市春晚的录制。
学校实施长短课时结合的推进策略,开发了 “名曲赏析微短课程”。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课间,孩子们都会听到一支名曲,既有创作背景的简介,也有作品内涵的介绍,更有原版作品的欣赏。
“方寸天地”篆刻从简单图形印入手,层层提升,最终让孩子们在线条的流走间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神奇手绘”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油画的魅力,“家乡的秋”“可爱套娃”“神奇的椅子”在笔下变得灵动;“艺彩软陶”的孩子们则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捏出了形态各异的蔬菜水果、花鸟虫鱼,还制作出漂亮的花瓶、盘子、项链,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在玩泥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有“管乐社”“少儿漫画”“走进版画”“红果果创意坊”“银鹰合唱团”“红舞鞋社团”……
二、活动渗透,强化美育的辐射与浸润
我校力求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为学生营造真实可感、亲身体验的美育平台。
依托传统节日,我校每年举办的“十月歌会”,让孩子们尽情展现出“班班合唱团”的艺术素养和精神风貌;“达人秀场”让有艺术特长的孩子们成为聚光灯下的校园明星;“小小钢琴演奏家”每个课间都会如约而至,任悠扬的琴声响彻课堂内外;阅读节上,全校师生“画春、写春、诵春”;科学节上,科技幻想画尽展创新之美;七巧科技主题活动中,美术、数学、计算机教师跨学科与孩子们一同设计他们心中的美好。为了装点校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捡石头,并亲手在石头上描绘自己对母校的祝福;“古诗诵读擂台赛”“课本剧大赛”让孩子们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校园小主持人大赛”“校园吉尼斯大赛”“我的假期我做主艺术作品创新大赛”“环保服饰设计大赛”“相声小品大赛”“英语舞台剧”展演等一系列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孩子们成为传递美好的使者,彼此欣赏、相互鼓舞。
三、文化熏染,l挥环境的美育功能
学校力求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美育的活页,让师生时时得到智慧和审美的启迪。
走进我校校园,在“阳光体育,七彩人生”主题墙上,奥运体育项目的艺术造型与规则解读相映成趣;“乐知园”墙裙上的“十万个为什么”翻转牌让知识披上了游戏的外衣;学校自编的“文明礼仪三字歌”在梅兰竹菊的映衬下传递着真善美;翰墨亭、临墨轩更是让孩子们在信手涂鸦的快乐中挥洒着童真;树桩下的“失物招领”“知心姐姐信箱”“爱心传递”“小小服务站”等主题“树洞”的卡通形象,更是寓教于乐,充满童趣;微型主题公园以学校“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发展愿景石头雕塑为映衬,再配上防腐地板、石桌石凳和学生自己手绘的石头,更是妙不可言……
走廊里,彰显中、俄、蒙三国特色的文化长廊,融西方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于一体的主题墙壁,连接起童心与世界;“红色经典”“绘本乐园”“科普天地”“名人故事”“才艺课堂”“中外名著”等分门别类摆放的近十个开放式主题阅读区,遍布教学楼的各个角落,孩子们随手拿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陶醉其中;“植物园地”和“动物王国”里,有主题图书,更有美术老师亲手为孩子们描绘的最美的墙壁,或农家庭院,或田园风光,或白桦丛林,孩子们仿若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体验种植的快乐,书写观察日记,感受四季常青的绿意和生命的蓬勃律动;最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就是西楼集琴棋书画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厅,在完全开放的空间里,棋王争霸、随心书写、精心阅读以及高雅的钢琴伴奏满足了不同兴趣孩子的需求。在对美的体悟中,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四、激励评价,推动学校美育的健康发展
制度是我们“共同的约言”,更是我们“共同的坚守”。在教育教学激励评价方案及职称申报、岗位竞聘方案中,我校对艺术学科教师都有专项的制度设计。
学校还出台了《学生“七彩阳光卡”激励性评价实施方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卡片贴在班级黑板上,可以让所有老师随时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每月一次汇总,每年度进行一次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同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而江宁区的德育,就如同这片大地孕育的金箔手艺。德育工作的开展如同金箔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需慢慢地打造、雕琢;教育人拥有的德育情怀就如同金箔手艺人对这项手艺执著的坚守与探索。不过德育这项“手艺”比金箔制作要求更严格、更细致,它是全员出动、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推进。它的理论不断创新,它的工作机制更健全,它的育人模式更丰富。
把握时代脉搏,推进德育创新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德育要赢得主动,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推进德育创新。
学校德育是主体参与的德育。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因此,德育必须摒弃“高大全”的德育目标,远离“假大空”的德育活动,使全体学生由德育的边缘走向德育的中心,由德育的客体变为主体,由德育活动的旁观者成为德育活动的实践者、体验者,使学校德育真正成为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
学校德育是珍爱生命的德育。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教授曾说:“用生命教育超越和提升道德教育。”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学校德育应当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尊重、珍爱、欣赏和敬畏;引领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教会学生远离意外伤害,学会自我救护;尊重他人权利,维护集体利益;善待自然生物,保护生态环境。
学校德育是走向生活的德育。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学校德育绝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德育内容及开展的活动应当符合学生的需求。但学校德育又不能简单地还原学生的生活,而应当是对学生生活的提炼和超越,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潜能的最大限度发展,引领学生主动、快乐地生活,理智、有创意地生活。
学校德育是全员育人的德育。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学校的教职员工都应当成为学生生活的楷模;应当引领学生参加愉悦身心的活动,激励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教益;应当通过不间断的“点拨”和“告诫”,引导学生自我矫正,修正不足,战胜挫折,走向成功。学生的成长还需要家庭的精心呵护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家校联动,实现合作育人。
学校德育是面向全体的德育。人的智慧是多元的,语言智慧、音乐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肢体动觉智慧、空间智慧、内省智慧、自然观察智慧,构成学生才智世界的“七彩阳光”。多元智慧,多样人生;因材施教、人人成才。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堪造就的“良材”,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开发自身潜能,发挥“材质”极限,使所有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优化工作机制,强化专业引领
有效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创新、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实现德育工作诸多要素的最佳组合,发挥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我们修订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方案和评估细则,每年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一次德育工作的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评优、晋级,评比先进学校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积极开展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在每年一度的全区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给予表彰。同时大力提高班主任津贴发放标准,加大对优秀班主任的奖励力度。
建立健全德育专业化的引领制度。为了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我区在全市率先设立了德育研究室,抽调经验丰富、有较强研究能力和理论功底的德育工作者担任德育研究员,专门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同时,在全市又率先建构了“德育带头人”的评选机制,下发了《江宁区“德育带头人”“德育骨干”评选办法》,引领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从事班级管理、团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及学校德育管理与研究的教师走专业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区已进行了三届“德育带头人”的评选,共评出德育带头人150名,每人每月给予专项津贴200元。
建立班集体建设制度。班级是学校教育的“组织细胞”,是学生成长的文化、制度环境。充满生命活力的班集体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展示每个成员独特价值和个性的舞台。多年来,我们把班集体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确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为此,我们积极推出了《江宁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实施意见》,制订江宁区班集体建设实施方案和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并通过现场展示、典型引领等方式,在全区逐步推开,以全面提升我区班级管理水平,为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
江宁高级中学熊代厚老师潜心研究班级管理工作,将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的经验汇编成书—《守望成长》,把一位班主任守望成长、守望教育的真实写照奉献给了大家,为班主任工作增添了爱的底色。
丰富育人模式,彰显德育魅力
几年来,我们不断总结我区德育工作业已形成的特色和经验,不断丰富育人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彰显德育的魅力。
活动育德—构建以活动为载体的养成教育模式
学校依托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和社团,通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承载育人的功能,使学生的良好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得以养成。
活动育德,对学生而言,是亲身体验、经历、感受,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我教育;对教师而言,更多的是策划与指导。活动育德的核心是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投身实践活动,让道德教育植根于生动、丰富、现实的生活世界。这种内心体验的积聚,内化为自我意识,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竹山中学、天景山小学、谷里小学等学校通过开展体验式主题班会、野外穿越、少年军校、安全体验馆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一次自内而外的内心情感体验,经历一次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铜井小学、上元小学等学校通过“学校技能岗、家务劳动岗、社会服务岗”以及“按需设岗、由事定岗;技能设岗、竞争上岗;按人设岗、轮流换岗”等方式,积极开展育人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获得体验、得到锻炼、受到教育。秦淮中学、淳化中学、上峰中学、东山外国语学校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引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通过竞争上岗、任期考核、轮流换岗,实行班级部门化、学生公约化管理以及班级值周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并在自主管理中丰富体验,实现自我发展。
此外,禄口小学、百家湖小学、实验小学积极开展读书活动,通过“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等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育人教书、读书做人”的特色,提升了学生、教师、家长的文化素养。铜山小学、科学园小学、上坊小学、土桥小学组织开展科技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设想,勇敢实践,密切人际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
文化育德—构建以学校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育人模式
教育需要文化来滋养。江宁高级中学、天印高级中学、翠屏山小学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视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省市实验小学、示范初中、星级高中的创建,建设“绿色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百家湖中学、东山小学围绕班级形象设计和学生群体的个性追求,着力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班级文化。班徽、班花、班歌、班训由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进行设计,体现了学生们的成长愿望和价值追求;小小图书角、图书橱、生物角、知识角为学生了解课外知识提供了“窗口”;大家轮流在“小小气象站”公布今日气象,提醒同学们注意天气变化;“才艺大比拼”—展示的是学生们引以为豪的作品,包括优秀作文、书法绘画作品等;“飞扬的青春”—抒写的是同学们青春的激情,展现的是同学们青春的风采;“心得感想区”—供学生把当天所学的心得与感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画出来,与同学分享……
课程育德—构建以德育课程为主渠道的道德学习模式
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书”的同时更关注“育人”,注重发挥课程实施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专业教师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系统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及思想政治课;班主任进行德育的主阵地是活动化的主题班会课;学科教师则在各自的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提升教育水平。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资源,从而汇聚、提炼和彰显学校德育亮点。校本课程的实施,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千校千面”的良好格局。
上元小学构建了一个从品德课程出发,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一体的课内外整合的德育模式,即“德育大课堂”。在课内外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为学生创造一个践行道德的平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开通课程走向课堂以外生活的渠道,让学生在生活中“躬行践履”。
临江高级中学针对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编写了《心灵成长十堂课》校本课程,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关心和帮助学生,使他们找到自信,防止他们因隐性伤害而对社会和自己失去希望,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评价育德—构建以多元评价为导向的激励教育模式
构建各种形式的学生自评、同学(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一系列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定位上,将评价作为改善教师的指导、改进学生学习的手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突出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过程化、多样化(主体、角度、尺度)和质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不是只重视活动结果的验收式评价,而是重视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等等。在评价的原则上,坚持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知情意行结合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差异原则。在评价的方法上,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成长资料袋、学生作品分析等。上元小学、竹山中学的“新三好”评价,实验小学的“三卡”评价,东山小学的“七色花”评价,科学园小学的“五星争章”等展示性评价模式,全面营造了一个竞争、合作、创新的评价氛围,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导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形成了人人奋进、个个争先的良性竞争机制。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得以认可。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按照“积极发展、提升质量”的思路,全面实施民办中小学“三大工程”,促进民办中小学规范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民办教育整体水平。
实施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引导民办中小学积极参与升等创优活动,着力建设特色项目,实现“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教育产品。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推进工程,引导民办中小学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重视体育、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饮食放心工程,提高民办中小学安全管理水平,推进中小学校食堂量化等级和“阳光厨房”建设,保障学生饮食安全。
二、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
(一)实施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1.加强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引导民办中小学积极参加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省等级中等职业学校、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市义务教育等级学校、市特色学校等创建,引导民办中小学制定特色建设计划,打造学校品牌。通过培育本土品牌、引进优质品牌、创设发展平台、建立评估体系等渠道强化民办学校走特色和品牌发展之路。
2.引导民办中小学明确办学定位。民办中小学校要开展体育、艺术、科普、心理健康等特色项目建设,积极参加温州市特色学校创建,坚持特色办学优质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民办职业高中要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
3.强化省特色示范普通高中创建。加大民办普通高中省级特色示范创建力度,重点围绕评估体系的办学理念和方向、发展规划、必修和选修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条件保障、师生家长评价、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辐射引领等16个方面的内容,推进民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适应新高考,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组织民办中小学参加特色化评估工作。组织参加温州民办学校办学质量评估,促进民办学校持续改进办学质量。继续参与《新生态学校评估》项目,探索民办学校特色化评价模式。
(二)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推进工程
1.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学校要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健全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要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开展晚锻炼活动,每年保证至少开一次全校范围的田径运动会和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
2.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及培养规则意识和良好品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一批符合学生科学锻炼规律,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理念,通过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激发活力。
3.完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学校要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XX年修订)》规定的测试对象、项目指标、评分标准,开展覆盖本校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评定和上报工作。各校每年要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抽查和督查工作,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率纳入年度考核。要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新高一、新初一生源学校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完善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落实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制”、大一新生结果与招生计划挂钩制,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软硬件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六个有”,即有长效机制、有专项计划、有专项经费、有专业教师、有专用场所和有专用教材,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建立三级高危学生追踪档案,定期上报上级部门;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配备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持有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资格证书;学校建有专用心理教师办公室与专用心理辅导室。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与宣传活动,面向全校师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节(月、周),学生心理社团、宣传栏、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要结合班会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拓展课等开设心理辅导课,保障每班每月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心理辅导室定期对学生开放,心理辅导室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个别心理辅导有辅导记录,一案一表并有年度台帐。学校要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6.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各校要严格按照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XX〕66号)和《关于全面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通知》(浙教办教科〔2017〕24号)精神,认真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各校要于4月10日之前完成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由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一汇总后,于4月15日前上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三)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饮食放心工程
1.规范组织管理。学校要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经常性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督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化管理等工作机制,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成立师生监督组织,广泛发动师生、家长参与日常监督,推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2.规范食堂管理。学校食堂应取消个人承包经营模式,由学校自办或委托专业机构经营管理。要加大食堂改造提升投入,推进中小学校食堂量化等级和“阳光厨房”建设,2017年全县民办中小学A、B等级食堂达84%以上。规范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定期集中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深化学校食堂标准化管理规范,实施学校食堂食品切配工用具色标管理规范。鼓励涉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学校食堂参保食品安全责任险。鼓励引导学校商店实行连锁经营或品牌超市直营。
3.规范饮用水安全管理。持续推进学校校园饮用水质量提升工程,学校要为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加热保温水或直饮水。要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温食安委办〔20XX〕18号)要求,加大对确需使用自备水源学校的监管。学校要加强饮用水设施设备日常管理,落实责任,建立机制,加大风险监测力度,强化日常检查、消毒、维护等工作,确保校园饮用水安全。
4.规范饮食教育。学校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饮食安全教育活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各种载体,通过食品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学校要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应急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要完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学校要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健全落实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推进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要积极参与生命保护工程,推进在教学楼、学生宿舍窗台、走廊等周边种植灌木等绿化软化工作。要推进校园安全信息化管理,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校园安防智慧平台,提高校园安全防控水平。要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健全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三、实施步骤与工作要求
(一)宣传动员阶段(3月—4月)
组织参加温州市民办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推进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方向,提高对加强民办中小学“三大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10月)
召开全县民办中小学校长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温州市民办中小学“三项工程”建设推进会精神,出台实施方案。各校要将“三项工程”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推进“三项工程”。教育局各相关科室各司其责,加强指导督查,民办教育办公室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普教科和督导科负责实施民办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体卫艺科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推进工程;法规安保科计财科负责实施民办中小学学生饮食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