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

第1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护理学 病理学实验 高素质人才

病理学是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该门课程不仅为护生学习临床课程做铺垫,而且有助于护生在将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理解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可预见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利于指导他们临床护理工作[1]。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实践性,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护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思维能力的平台。丰富生动的病理实验课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能力,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怎样打造病理学实验教学培养高素质护生这个平台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谈谈教学体会。

1.“活”学大体标本

(1)串联基础知识

大体标本可以最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观察大体标本时,首先要明确标本是什么组织器官,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组织解剖学学习的内容。学生中普遍存在此种情况,应试被动地学习,学一门丢一门。我们在给学生展示大体标本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组织器官,要让学生回忆组织解剖学知识,自己说,并给予适当提示。比如:一个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本,血管取纵切面展示,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何种脏器。提示学生: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显然是管腔状脏器的切面。让学生回顾实质和空腔脏器都包含哪些及其结构,呼吸道(气管)壁有软骨环支撑,消化道内壁则有黏膜结构(皱襞、绒毛),一一排除,且该组织器官有分支结构,最后得出是血管来源的标本。

(2)联系临床症状

实验学习过程中,要将标本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即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给学生观察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标本,如食管癌的标本。食管癌主要发生于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及缩窄型,不管哪一型,都可能导致食管管腔病理狭窄。让学生边观察标本,边结合食管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不难说出食管癌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且应该对此类患者如何护理。

(3)将标本“立体化”

让学生做个“有头脑”的护士,拓展思维,联系病理生理知识,使标本“立体化”。例如,在讲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中的慢性肺淤血大体标本时,不仅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标本,而且让学生分析发病机制。结合循环血液流向启发学生:肺淤血可由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通过思考分析,学生由基本病变拓展到对某一疾病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全方位的思维模式[2]。

(4)学生讲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唱主角。可以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大体标本,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后派一代表描述此标本,并给每个小组打分,分数最高者给予表扬。此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给予鼓励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率。

2.浅学镜下结构

根据护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只需让他们宏观掌握大体病变,而疾病的镜下细微改变不需详细讲述。给学生镜下观察切片标本有个大致了解,并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些典型病变即可[3]。

3.动物实验

开展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动物实验(如空气栓塞实验),通过动物实验复制人类疾病,让护生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有感观的认识,不仅加深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4.临床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是病理实验课中学生较感兴趣的一个环节,通过病例中提供的资料,结合病理理论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做出对疾病的病理诊断。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病例讨论,学生不仅将所学的病理知识活学活用,而且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分析内在因果联系,学生的归纳推理、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活”学大体标本、动物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丰富的病理实验课内容,让护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打牢基础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为打造高素质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以上只是笔者的经验之谈,病理实验教学这门艺术科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在教学培养人才方面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魏红,燕春艳,姜晓刚,等.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7):310-311.

第2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 病理生理学 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项基础与临床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1]。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护理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目的在于掌握护理临床工作中常见病理过程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护理学的临床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但是由于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的归纳推理性,对于很多中医院校来说其教学时间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位病理生理学教师都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在护理学专业讲授病理生理学的经历,谈谈增强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1.根据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并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具有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发展潜力的高级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时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又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后的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当前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课时普遍被压缩了,这就使很多病理生理学教师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内容需要讲授、讲多少内容比较合适;学生要自学哪些内容;什么内容是应该掌握的、什么内容是应该了解的等。因此,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以够用为原则,以适应需要为教学重点,选择适合护理本科专业的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重新修订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大纲,体现护理本科专业的特点。病理生理学的总体知识点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论三个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环环相扣,具有连贯性。在讲授总论即疾病概论时,学生初次接触病理生理学,因此,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举例法讲解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但应注意,此时学生只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对临床还很陌生,教师在联系临床的时候,应避免过于专业和单调。比如,在讲病因学中的发病原因时,生物性因素涉及病毒、细菌、真菌等,我们可以2013年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为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病因,明确其是最常见的病因。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指的是在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缺氧等都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内容,是后面各论学习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我们不仅要重点讲述,而且要讲透彻,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比如休克,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医护人员只有正确认识休克、掌握休克分期特点和各期表现,才能及早发现休克,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病人生命。对于各论,即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它往往是前面基本病理知识的综合,所以在讲授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特点,并兼顾之前基本病理过程知识的复习,讲授速度可以加快。

2.注重病理生理学与护理学的联系、注重中医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

病理生理学是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由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学习的过渡,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难懂,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应如何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病理生理学时,应当注重病理生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病情变化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从而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更好地协助医生工作。同时,鉴于中医院校本身的特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会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所以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中医基本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如在讲到休克这一基本病理过程时,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可以分成: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这三个时期,血压的变化情况往往是病人的主要体征,其次像尿量、患者的皮肤、患者的意识等症状和体征也会有所改变,这就强调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注意患者其他体征、症状的变化等,从而将病理生理学的知识与护理工作联系起来,令学生切实感受到病理生理学对护理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医认为休克属于“厥证”、“脱证”等范畴,我们在讲授休克时,可以对学生讲述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其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西医基本知识。

3.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融合,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设备。

传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传授病理生理学知识,多采用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手段。这一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病理生理学教师更多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图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及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法的能力而定。如讲授休克之前,可以先放几张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接着讲到休克概念时,可以从人们对休克的最先认识再到微循环学说等讲起,复习微循环的组成及其意义,强调其功能变化对人体的可能影响,从而明确休克的概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促使学生思考、探索、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最终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此教学法体现出了很大的时空开放性,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在新知识认构过程中,可以有机地将课内外、校内外、直接与间接经验联系起来。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综合各部分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炼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3]。结合病理生理学的特点,可以在很多内容讲授过程中应用该教学法,比如肝性脑病。讲授之前,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仿真病例及相关问题,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与病例结合起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病理生理学的日常教学中。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病理生理学的授课前,我们需要制作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切记不能把过多的信息引入课件,避免课件内容多而繁杂,而导致学生理解力下降。BB网络教学平台现在已被很多学校应用,通过BB平台可以定向而有目标地对某个学生进行辅导,实时交流,实现因材施教。在我校的BB教学平台创建后,我们放入部分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其他功能如布置作业、在线练习等,有效增强了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增强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来讲,我们需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秋.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2254.

第3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摘要】生理学时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以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通过实施“问题教学法”,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理学 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PBL教学),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目前国际交流性的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机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生理学是中等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后续课程如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的理论基础,而且与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是一门呈上启下的重要课程。生理学属于机能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及产生原理,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理论性相对较强,内容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因此,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可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生理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步骤、方法和策略:

一 指导学生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这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要求,如通读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白其表达的意思和知识要点,自觉尝试运用理论内容的相关知识、方法去应用于实践,解决有关练习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认识和发现,有哪些疑问、困难和问题,动脑动笔,明确下来,以便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交流、讨论、探究。

二 预设课堂教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应具有思维性、层次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

(一)思维性: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应体现出问题的思维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体验。如在讲述“消化系统”时,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就要体现一个“新”字,如以“一粒叫憨豆的苹果种子,进入了小明的肚子里后的如何进行一段奇妙的旅行?”为引言,让同学们在熟知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憨豆”在奇妙的旅行中遇到了什么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层次性: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应体现问题的梯度,既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在讲到“胃液的成分及功能”时,先不讲“胃液的成分及作用”,给同学留下问题“为什么胃不自身消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胃液的成分及功能”的认识,再紧接着讲述“胃酸分泌过多则在临床上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出现”,通过层次性问题设置的方法更好的激发医学生对学习医学的兴趣。

(三)趣味性:例如:在讲到“小肠是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时,引出人体在营养过剩时会导致肥胖,那么,切除小肠可治疗肥胖吗?”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同学们都乐于思考、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

三 在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师生积极互动,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现中,获取新知识,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具体实施的步骤如下:

(一)以多种方式提出问题。

1 教师预设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的“预设”能搭建起一堂课的框架,如讲述“消化系统”时,讲到“一粒叫憨豆的苹果种子,不小心被挤入了一个狭长的通道后就象坐滑梯一样滑行而下,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广场。可是还没站稳就地动山摇,还下起了“酸雨”。”从而引出“1. 憨豆离开的通道口是?2. 狭长的通道是?3. 广场指的是?4. 地动山摇指的是?5. 酸雨是说?设问引入。学生一一回答了咽、食道、胃、胃的蠕动、胃酸,此时学生非常配合,90%以上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学。

2 师生即兴提出:教学本身是动态的建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打破教学过程中的预先设定,从而使教学行为随着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变化。这也是“问题教学法”最大的特色所在。例如:在讲到小肠的运动时可以提出“为什么有些成人一喝牛奶就拉肚子?”“饥饿后我们的肚子里会发出声音,是什么声音?为什么”等等疑问。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解答,这样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解决了疑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以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1 教师直接释疑。有些诸如“什么是……”这类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那些比较抽象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或者收效慎微的问题,教师可利用生动的实例直接讲解。

2 师生共同释疑。 有些诸如 “为什么”“会怎么样”“怎么办”“假设……,会……”等类型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有些问题甚至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仍然由教师直接释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论没有直接的感受,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予以解决。

3 课外合作探究释疑。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鼓励学生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引向课外,树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念,又能更深层次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4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病理生理学 高职护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66-02

1 项目教学法的起源与现状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到20世纪中叶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的内容。欧美一些国家纷纷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也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内地当前课程改革则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以及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高职教育,但教学模式始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特别是在医学专业,一直保持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再加上高职学生本身生源基础较差、底子较薄,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结果造成了考试前背会,考试后全部忘光的被动学习方法,这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国内一些医学院校都在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处于探索阶段,对如何实施,实施效果等问题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很强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很适用的。

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中比较难董的一部分内容,它侧重对疾病发病机制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将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一讲述,然后再用实验课验证。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先将实验的项目交由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相关的实验,自己观察实验动物产生的变化,最后得出试验的结论,老师再进一步印证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己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特别是对培养实用性、应用性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3 项目教学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人数相等,以往考试平均成绩相当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采取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采取普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选择缺氧一节。实验班同学在理论授课之前,先布置实验内容,同学们自行分组,根据实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的安排。在缺氧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同学根据预先讨论好的实验步骤一一复制缺氧的模型,观察小白鼠在缺氧时的一般状况、呼吸、存活时间、口唇颜色,并对缺氧后死亡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其肝脏的颜色(血液颜色),最后讨论,不同原因导致小白鼠缺氧后所出现的不同变化,并让同学们谈谈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意义。实验课结束后,老师再把缺氧内容用理论完整的讲述一边。而对照班则是先理论授课再实验验证。当两个班都结束了理论授课和实验后,在不给学生通知的前提下进行测试,观测学生成绩差异。再次实验时,将前次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互换,教学内容选择水肿一节。同样是对实验班先布置预习内容和实验内容,同学们自行分组进行实验的操作,主要是观察家兔肺水肿后呼吸、心率的变化,讨论变化所产生的原因。最后教师进行理论授课。对照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当两个班的授课均结束后,同样进行测验,观察成绩差异。

4 实验结果讨论

(1)调查问卷结果(如表1)。

(2)成绩结果。

缺氧一节测试结果: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为150人(如表2)。

水肿一节测试结果: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为150人(如表3)。

(3)讨论。从调查问卷中发现,所有的学生对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都不了解,而通过在课堂中的引入,使他们对项目教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很多学生觉得项目教学法对于护理专业的他们,更能增加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经常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从成绩结果看,在实验班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班,而且80分以上成绩的人数对照班也明显少于实验班,平均成绩也是对照班低于实验班。以上初步说明,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5 应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应用时一定要注重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控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项目设想前,一定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能予以及时地解答,且项目的设立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多查阅相关的资料,小组成员之间多沟通,增进协作能力,尽可能自己动手完成相应的任务。(3)在实验结果的讨论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之间相互纠正错误,教师只是在最终的归纳总结中做出准确的评判,但一定要以鼓励为主。(4)由于病理生理学实验以动物实验居多,实验前首先要制定意外防范规章制度及处理原则,在实验前一定要叮嘱学生安全第一,以免被动物咬伤或者被实验器械碰伤。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已经在各个专业中被广泛的应用,通过此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中的应用,我们发现项目教学法是很受同学们欢迎的,既增进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适时应用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贺芸.项目教学法在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124-125.

第5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外科学 教学 体会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14-02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社会对高素质医学生人才的需求,医学教育不但从教育观念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均需要革新,对医学生不光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造就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实现此目标,关键在教师,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笔者从事外科学教学及临床工作已有多年,从自身体会来谈谈高职高专院校的外科学教学,旨在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1 教师应进一步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高职高专院校中从事外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在考教师资格证之前进行过培训,但教师具备的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还是显得不足,包括从医院聘请的兼职教师,都是从医学院校毕业的,虽然他们在上课时临床工作情况讲的头头是道,但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满堂灌”,缺少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简单地归结为“学生不爱学习”。笔者认为,教师只有通过进一步学习《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掌握学习动机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相关知识后,才能在教学中明白怎样教、如何教、怎样教得更好,才能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恰当地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业务素质

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才能实现。[1]因此,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由于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科疾病的不断变化,教师的知识容出现老化。这就要求外科学教师,不断提高临床业务素质,以更好地适应专业课教学。例如胆囊炎,阑尾炎以及直肠癌等有腔道的外科疾病,教材中选用创伤较大的传统手术治疗,而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疾病正在逐渐转变成创伤较小的腔镜手术治疗为主过渡,而教材中把这些内容只是作为拓展知识点。所以,教师还应通过自学、进修等多种途径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得到积累更新,另外,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各学科之间,医学与相关基础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日益广泛和深刻,例如对外科疾病本质的认识往往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有较广泛的联系。外科学与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等许多基础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一名外科学专业教师,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和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才能真真发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也是一种技术性的学科。只有自己熟练而扎实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才能给学生操作示范时得心应手,使教师的操作达到艺术的高度,给学生艺术的享受,使学生爱看也爱学。因此,作为外科学教师,要熟练掌握临床常用各种操作,如无菌操作技术、外伤的包扎技术、各种缝合操作、清创术、骨折外固定以及手术中的各种操作等;在分析病例时,才对病例分析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操作演示规范熟练,才使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教师的讲课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才有可能提高。

3 教师应具有现代医学教育观念,积极倡导并践行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了教学,但这种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应用,教师还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教师固定在计算机旁,低头操作计算机,盯着屏幕去讲解,教师讲得平铺直述,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和教师在课堂中如何讲解,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关键,教师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真正把计算机作为自己备课,上课和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在制作课件要求素材要丰富,根据教学内容将素材有机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所有素材机械地堆砌,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作用。例如本人在讲解胰腺炎、胆道结石及骨折等很多疾病时,利用解剖图来讲解,学生不但对解剖知识有所复习和巩固,而且对外科知识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动画来讲述上述疾病的病因,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又如无菌技术中的消毒铺单,利用一段视频,学生通过视频来掌握这部分内容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由于它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4 教师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必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方面:

4.1 把加强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抓。

医学是技术类学科中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2]医患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术乃仁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不光需要牢固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医德本质的内在要求。在外科学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临床实践、示范表演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案例分析时,教师引导学生就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通过带教医生指导,让学生更明白自己的不足、病人的期待,以及自己作为医生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示范表演就是将课堂布置成各种医疗场景,在表演过程中教学生如何处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医生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

4.2 通过外科临床教学,加强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外科教学包括三个环节,理论教学、见习和实习,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教师的示教和带教,学生观摩病史采集的技巧,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病史采集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规范的体格检查方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对于有关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生通过一些临床实际操作,如清创术、术中的剪线、打结、缝合等,进一步熟悉临床操作技能;

4.3 锻炼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

通过病史采集及有关病情的必要简单分析、对诊疗计划的介绍及回答病人的提问,进一步锻炼学生医患沟通能力。随着医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临床教学阶段除了培养上述能力之外,还应注意通过各环节加强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提高医疗风险防范能力。教师通过介绍最基本的医疗文件书写,给同学们讲清楚,医疗文件是涉及法律时最基本的依据,要严肃认真对待;通过病情分析和诊断,要求他们对病情的分析和诊断要有根有据;要进行各种检查,特别是一些侵权性检查,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带教医生的指导下方可进行;总之,在临床教学阶段,增强学生的医疗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第6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在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后,形形的“本质主义”遮蔽了对艺术理解的多样性的事实昭然若揭。文艺复兴以后的“透视法”就是逐渐被构成主义构成的一个“本质主义”。比起帕诺夫斯基和冈布里奇,艺术理论家布里秋鲜为人知,但是他的“A-U关系理论”,使超越“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成为可能。“本质主义”崩溃后的21世纪“比较美学”要致力于总结人类开放的想象经验,充分认识那些不能仅仅在语言意义上理解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比较美学/语言论转向/本质主义/构成主义/想象经验/表现形式/“A-U关系理论”

王琢(以下简称王):岩城教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访谈。二十一世纪伊始的2001年3-4月,您在暨南大学中文系以“比较美学”为题进行了系列讲座,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因为暨南大学中文系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比较文艺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所以我相信您的讲学一定会对这个学术基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加强国际学界间的交流,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您的“比较美学”似乎也有这方面的期待吧?

岩城见一(以下简称岩城):是的,我期待着通过这次游学中国,加强相互了解,促进今后的交流合作。其实,“比较美学”的重要性就在于世界上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艺术的生成方式以及人们的意识构造和知觉构造也是多样的,所以我们无法使其还原成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我认为,“美学”不仅仅是讨论艺术和美的学问,而是一种阐明人类经验开放性的理论,从这一意义上说来,它必然是一种“感性论”。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超越历史的“真理”和唯我独尊的“本质”已经对世界上层出不穷的问题束手无策。在“人和计算机组合成的网络”里,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份,是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无法确定的。面对世界这一大网络和无以计数的小网络,我们每个“参与者”的使命就是通过参与,组成一个个小的共同体,再对大的网络产生影响。由此看来,我更应该感谢暨南大学给了我“参与”的机会。

王:您太客气啦。首先,让我们从您最近在《常规之病》(《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李心峰译)一文中所批判的“本质主义”说起。我觉得,后现代主义所要消解的“中心”,正是频繁出现在人类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形形的“本质主义”。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在当今世界所处的尴尬境地,应该是我们理解“本质主义”崩溃的前提。也就是说,曾几何时,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以“本质主义”的面目君临世界,并对人们的意识构造和知觉构造产生过绝对的影响?

岩城:关于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村田纯一从“技术解释学”的角度进行了批判研究。技术决定论的产生,无疑是以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从某种角度说来,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与生俱来都有被技术所决定的一面。而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由技术决定的,就走向了“本质主义”。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批判也是不彻底的。当某一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为技术决定论——这种“本质主义”的崩溃埋下伏笔。而社会构成主义则认为,技术自身无法决定其自身的成立与否,是“社会因素”决定技术的成立并限定其功能。人的行为方式是由社会所决定的,所以研究的重点不是个体的行为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象,而是决定其本质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在争夺“本质主义”的话语权的角逐中,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都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最终为自身作为“本质主义”的崩溃创造了前提条件。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极有意义。比如,女权主义者J.维克曼对人工生育技术的批判,就很有启发性。现代生育技术,可以使不孕的女性拥有孩子,但是却有两个不可避免的后遗症:一是不孕者被打上了“病”的烙印,二是不能解决孩子与母体的“血缘关系”问题。而后者作为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又被发达的生育技术进一步强化了。

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不断为我们人类提出很多新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基因技术成绩骄人,但是如果把“基因人”造出来,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想无论是谁,只要不乏最起码的想像力,就不难想象出“克隆人”的技术普及后的世界会多么可怕!

其实,无论技术决定论还是社会构成主义,似乎都忽视了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先决条件,前者过分强调了技术作为“物质”的重要性,后者又过分突出了社会作为“构成”的重要作用。显然,“技术决定——本质主义”和“社会构成——本质主义”都试图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常规”,这在进入后现代社会生活的今天,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也在情理之中。那么,作为“本质主义”的技术决定论和社会构成主义,在美学和艺术学领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岩城:在美学与艺术学史上,从十九世纪中叶起,“纯粹艺术(为艺术而艺术)”与“社会的艺术”之间的争论不绝于耳。从某种角度而言,艺术也是一种技术。但是,一般认为,艺术并不需要诸如某些科学技术那样的专门技术知识,而对于艺术,人们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其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等“软件”方面。显然,如果把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看成“硬件”的话,艺术当然属于“软件”。技术决定论一般倾向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社会构成主义往往坚持“社会的艺术”的主张,二者之间的论争此消彼长,构成了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个不同的艺术流派。在今天看来,一旦某一流派形成并进而要对其他流派做统而化之的尝试之时,也就是这一流派的艺术主张变成“本质主义”之日。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界的“透视法”,其最初风靡世界显然是技术决定论先拔头筹,而最终“透视法”得以成为衡量所有美术作品的“常规”,亦有社会构成主义参与其中。所以,“透视法”作为美术史上的“本质主义”,不仅只是“技术决定论”或“社会构成主义”某一方使然,而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当然,这也充分说明“本质主义”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美术史上的“透视法”相仿佛,世界文艺思潮史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也都曾经作为“本质主义”的尺度而对文学史的编写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比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就曾经分别被冠以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的桂冠。以“透视法”为“常规”去考察古代艺术作品时,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现象?

岩城:在暨南大学的讲座中,我曾经举埃及第十八王朝时代的一幅绘画作品《庭院》为例,分析了以“透视法”的“常规”为尺度解释这一作品时产生的误读:索尔索在《认知与视觉艺术》(1994)中认为这幅画视点的“不一致”是人类“初期的标准表现”。这与现代图象学创始人帕诺夫斯基在《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法》(1924/25)中把《庭园》视为“立面图与平面图的组合”,认为这幅画没有体现出“近代的、物体与空间的高度统一”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把“统一的绘画空间”作为“常规绘画”的前提。帕诺夫斯基的传人冈布里奇也认为儿童的绘画是“概念图”。显然,以这种“先入观”来观赏古埃及的绘画作品以及儿童的绘画作品,势必产生“概念图”和“解说图”等错误的结论。这就是被“透视法”所构成的“本质主义”在美术史研究中的体现。

同样的情况在音乐美学史上也不乏其例。达尔豪斯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美学》(1988)一书中批判了由社会所构成的“纯粹音乐”等“常规意识”。他认为,在音乐方面人们所标榜的“纯粹音乐”是以十九世纪欧洲的奏鸣曲为代表的器乐,这种观念不仅在作曲家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在普通听众也是如此。而此前——十八十九世纪之交逐渐普及了交响曲也是标准的音乐。这一时期,人们即使对“没有文本的音乐”也会“发挥想象力使其转换成文本”。也就是说,历史上的作曲家所面对的是纯粹的音的艺术,而受容者(听众)则反其道而行之。作曲家要“把文本转换成音”,听众却要“把音还原成文本”。到了二十世纪,听众的接受方式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普遍“无视声乐与标题音乐的文本”,往往把“有文本的音乐”变成“脱文本的音乐”。可见“纯粹音乐”作为“常规意识”也是在社会历史中被不断地构成着。

王:似乎应该这样理解美学/艺术学上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取得强势——霸权,进而在规定了同时代的艺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对此前乃至此后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绝对的影响。“本质主义”对此前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对历史文本的“误读”,这不利于更加行之有效地总结人类的感性经验;对此后的影响,则是作为定型化的传统阻碍新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今天强调“本质主义”崩溃的意义,是不是应该以这种认识为前提?

岩城:是的。对历史文本的“误读”,除了《庭园》,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证。关键是这些形式各异的“误读”,最终往往都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将其研究对象纳入“他者(the other)”行列。这对我们总结人类的开放经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为世界之所以成为大千世界,宇宙之所以无边无际,关键就在于其开放性上。而如果以某种堪称霸权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为标准,势必使这种生机勃勃的开放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人类感性经验的拓展。在现代艺术方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新兴的艺术家为了突破传统的禁锢,不得不使自己进入一种非常的状态下进行创作。从西方美术发展史看来,二十世纪初的先锋派艺术对“常规绘画”提出了挑战,为人们留下一个新的课题——绘画不再是表现什么,而是如何表现。这当然导致了人们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而每一次探索都伴随着对绘画本质的追问。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画框内静态的表现艺术到画框外动态的行为艺术,从毕加索所描绘的形象中,从杜尚搬进艺术馆里的工业制品上,人们都不难发现对“绘画何为?”或“何为绘画?”的不断质疑。正是在这种不断求新的努力下,作为“本质主义”的一系列“常规意识”,才一个个不攻自破,土崩瓦解。

王: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也走过一条大抵相同的道路。从印象派诗歌到意识流小说,从艾略特的《荒原》到乔依斯的《尤利西斯》,十九世纪以来形成的一些文学观念一再受到冲击……这应该是文学艺术必然追求创新的历史使命。不过,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每一次创新,或每一次对传统的“常规意识”造成冲击时,方法论方面所具有的威力。

岩城:是的,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认识论乃至方法论上的突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文艺理论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形式主义论争”和“艺术价值论争”。这两个论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修正或克服“纳普”对文学观念上的激进倾向。尤其是艺术价值论争,平林初之辅的《政治的价值与艺术的价值》(1929)率先提出问题,他不是以简单的二元论——或政治或艺术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而是从艺术原理上探讨在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的艺术论的艺术评价的可能性。但是此后的论争渐渐偏离了平林的方向,只是把“政治他律论”和“文学自律论”摆在了非此即彼的敌对立场上。当然,我今天老话重提的目的不是为了作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忽视当时来自于“纳普”之外的哲学家三木清(1897-1945)的声音。三木清留学德国,师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也有相当的理解。他留学回国后,致力于新解释学的日本化建设。在关于“艺术价值论争”中,他抛弃“政治”与“艺术”的二元论立场,提出了“新人本主义文学”的主张。三木认为,古典人本主义是“个人的发现”,而新人本主义的主题应该是“社会的人”(《新人本主义问题与文学》1933)。在《历史哲学》(1932)中,三木明确指出,人的身体,不仅只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在历史中变化改造了的“社会的身体”。所以,他主张,如果说人不仅仅是自然性的存在,那么他也不是被历史性和社会性所决定的存在;通常情况下,人是既被社会所规定,又不断地反作用于社会的“表现的存在”。也就是说,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三木清就找到了克服“政治他律论”和“艺术自律论”这两种“本质主义”的方法。

王:这场关于艺术的“政治价值与艺术价值”的争论几乎在当时就传到了中国,胡秋原就直接受到了平林初之辅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承认文艺应该具有的政治价值,一方面又强调这种政治价值不等于艺术价值。他们都试图分解艺术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显然,这种艺术自主论倾向与艺术论的政治目标是根本冲突的,文艺理论作为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求艺术成为为政治革命服务的工具。其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文艺政策上的“政治价值第一,艺术价值第二”既可以看作是“政治他律论”和“艺术工具论”的基本准则。可见,平林初之辅和胡秋原等艺术自主论者都没有找到克服“政治他律论”这一“本质主义”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来,三木清的“社会的人”、“社会的身体”和“表现的存在”确实是一组极有意义的概念。“艺术自律论”、“自律美学”或“纯粹艺术”受到批判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分强调了艺术自身作为一种特殊技术的作用,忽视了艺术是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生成的基本事实;而“政治他律论”显然过分突出了社会构成的力量,忽视了艺术以及艺术创作主体在技术方面对社会的反作用。这是三木清对我们的最大启示。

实际上,为了摆脱各种各样的“本质主义”的束缚,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哲学家都作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今天在后现代生活状态下探讨“本质主义”崩溃的问题作出了大量的思想积累。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接触的后现代对现代的解构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状态下的产物。所以,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重新阅读现代经典时,一定要有所警惕。

岩城: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的非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当时的文化语境的左右。后现代对现代的“本质主义”的质疑、批判、解构,无疑是因为这种“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给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三木清参与的“艺术价值”论争就有这方面的初衷。也就是说,大正(1912-1926)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在享受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恩惠的同时,也开始陷入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昭和恐慌”(1930-1931)。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始终以西方为模范,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性转型上取得了成功;日本一直以亚洲最强自居,并进而向周围国家强行推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也就是说,军国主义者为了摆脱“昭和恐慌”的危机,在国际国内政治上强行推行“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国策,为日后的对外侵略作舆论准备。在这种大的文化语境下,有识之士——一部分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纷纷尝试在哲学乃至艺术理论领域内探讨解决危机的方法。“艺术价值”论争就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三木清作为一个哲学家,在一系列著述中十分关注意识形态与情感逻辑问题。因为某种意识形态只有当其渗透进“社会的人”的身体之中,才能成为被彻底“构成”了的“本质”,所以必须探究这种“本质”在“情感逻辑”层面上的特征。情感逻辑,是指情感(pathos)作用于人的意识之下,规定人的情感方向的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一种意识形态是如何作为“常规”被“制度化”的。“常规”是植根于意识所无法控制的情感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在情感逻辑支配下的“常规”是科学所无法控制的,与其相反,科学自身却由于得到情感的支持而大行其道。只有达到一种“病”的状态,“常规”才能确立。正是因为“常规”具有这种“病理学”的症候,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反省的自觉。

王:可以说,从“病理学”的角度看取“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这对我们当今社会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体”,是在社会历史中被“构成”了的“社会的身体”,所以我们更应该十分关注我们的“社会的身体”是被如何构成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以不断地反作用于社会的‘表现的存在’”。社会构成主义的终极目的,无疑是要把某种意识形态渗透进个体的意识所无法控制的情感层面里来。比如,当今国际政治生活中不时被新闻媒体提起的日本教科书事件、公职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以及美国国会人权委员会关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提案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部分“社会构成主义”者所玩弄的小伎俩。问题是,生活在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应该以批判和解构的态度,对当代新闻媒体的“社会构成主义”策略予以极大的关注?

岩城:当代新闻媒体在贯彻“社会构成主义”的战略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其持批判乃至解构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是植根于人的情感层面上的,所以在“突发事件”时,往往是难以控制的。这从当今世界某些局部地区的紧张局势中也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其实,作为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就应该在各自的知识领域内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从比较美学的学理上看来,所有“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都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人类感性经验的具体表现,而这种经验对进一步开放人类的感性经验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把这些“病态”的“常规意识”还原成感性论,指出其作为“本质主义”的根源之所在,进而寻找对其进行超越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比较美学所面临的任务。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被社会“构成”的“常规”变成“本质”继续顽强地生存在“知觉”的世界里。知觉比起概念性思考,更加接近于情感,而在外界看来,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本质”直接与感觉相关,所以就连知觉亦无法自觉到其本身“被构成”了的事实。这当然是一个虽然在道理上说得清楚,但在感觉上却难以接受的事实。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达尔豪斯认为,“纯粹的音乐”的规范,不是“认知心理学上的现实”,而是“被构成的听觉”。知觉心理学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想要作为研究对象的知觉以及自己的知觉本身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历史的印记。当然,这种清醒的自觉是难乎其难的。在与美学艺术学的关系上,标榜自身具有自然科学客观性的知觉心理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艺术理论都以之为理论支柱。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无视这样的事实:心理学把致命的先入观带给了美学艺术学。

王:先入观,是决定论和目的论作为“本质主义”“常规意识”的基本表现。我们虽然对此是恨之弥深,但却不能简单化地“一言以蔽之”。就是说,为了揭示某种先入观作为“本质主义”的危害,我们必须做更多“证伪”的工作。您在暨南大学讲学时,举出德国艺术理论家G·布理秋(G.Britsch 1879-1923)对《庭园》的研究,似乎就有这样的考虑。

岩城:这应该说是一种策略。无论是谁,你都不可以说“本质主义”必然崩溃,而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指出作为“本质主义”为什么必然崩溃。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提起德国的布理秋的目的在于:他是与帕诺夫斯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美术理论家,但是他生前却没有著作问世,只留下研究笔记,由他的朋友整理成一本一百多页的小册子,这与著述等身的帕诺夫斯基适成对比;然而,他却在自己有限的艺术理论实践中找到了使“透视法”这一“本质主义”土崩瓦解的方法。这是最让我钦佩的。

埃及十八王朝的《庭园》也是布理秋关注的焦点。他的结论与索尔索的“视点不一致”和帕诺夫斯基地“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组合”完全相反。为了论证这一点,他对古埃及绘画以及儿童绘画的表现生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儿童乃至幼儿的涂抹绝不是单纯的手臂运动的痕迹,作为一种表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已经受到了特有的表象实现逻辑的左右。比如,儿童绘画时,为了绘画,首先要把画纸与周围其它物体——桌子(前景)区分开来,画纸放在桌子上,则桌子就退到背景中。布理秋认为,前景(A)与背景(U)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画纸和桌子之间的这种A-U关系成立,绘画才可能在画纸“中”实现。反之,涂抹就有可能延伸到画纸之外。因此,手臂的偶然动作和作为表现的涂沫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飞跃”。正是这种最初的表现,才有可能把表现区分为有意的或无意的。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创作行为的A-U关系,以不断重叠的方式向“表现”的实现努力。从《庭园》看来,整个画面为U,则池塘为A;池塘再为U1,则树木为A1;树木为U2,则……为A2……儿童绘画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进行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索尔索的“视点不一致”、帕诺夫斯基的“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组合”以及冈布里奇的“概念图”等价值判断,都是在“透视法”与“知觉理论”互为表里的“本质主义”的“常规意识”的支配下,遮蔽了古埃及绘画艺术以及儿童绘画艺术的丰富蕴涵。

其实,布里秋的理论,对理解西方中世纪的艺术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他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多样性标准”,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后还要找时间谈得更详细些。

王:希望岩城先生今后多与中国学界交流。

1998年10月,日本美学会第49届全国大会在京都大学召开。我们注意到,您所主持的“主题研究会”有两个主题:一是“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历史进程与课题”,一是“‘病’的感性论”。从言语表述看来,前者比较传统,后者比较前卫。而“‘病’的感性论”似乎可以看作是二十一世纪日本美学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从总的价值取向来看,前者有清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之功,后者则有“后现代性的”、“本质主义”崩溃后的探求。

岩城:第49届日本美学大会“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历史进程与课题”,旨在于反省日本美学艺术学的发展史,探讨美学艺术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方向。关于这方面的课题有: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受容方式,近代日本美学艺术学制度化的历史及其问题,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的历史发展和其他学科程的关系,日本美学艺术学与美术史、艺术批评、展览会、美术教育的关系,日本近代美学艺术学在亚洲的影响。

“‘病’的感性论”,则是对二十一世纪美学发展方向的展望。这一方面的课题比较广泛:作为艺术理论的近代自律美学的病根,艺术理论与批评中的作家崇拜,独创性神话的病理学,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相互作用及其问题,艺术类型等级制的病理学,“美术馆”制度之病,体现在女性主义美学和美术史上的文化之病,文化史上生老病死的表象与艺术表现的变迁,东西方哲学的直观主义艺术理解的暴力性,东西方艺术论中有关艺术之病的言说,现代艺术及哲学中病态趣味与审美意识批判,现代艺术的“尚新”之病,“病”的表象与“丑”的美学,文化之病与原始主义礼赞,失语症的感性论,等等。

在这次大会上,与会者就上述两个主题提交了近二十篇论文,会后由日本美学会编成论文集《美学艺术学今日的课题》(1999)出版。其实,正如您刚才所说的那样,第一个主题比较正统,第二个主题比较激进。正统的,大家不言而喻;激进的,大家难免心存疑虑。关于“‘病’的感性论”,我们确实论证了很长时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筹划编写的《感性论》(1990)算起,几乎近十年。感性论,时至今日已经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实际上,强调“感性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还其本来面目。这看我最近出版的《感性论——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2001)的标题和副标题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病”,显然是直接借用病理学术语,试图在生理和精神等层面上,探讨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以及一般经验中的病态现象,进而使重新思量人类感性经验的路向得以拓展。这与二十世纪比较受欢迎的文化研究等的取向是比较接近的。

王:我相信,这次大会的两个主题,尤其是“‘病’感性论,也会对中国学界有所启发。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您和您的同事们致力于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建构非本质主义、非决定论和非目的论的人类感性论——开放的经验理论,这当然是要以对“现代性”本质主义、决定论和目的论的理性神话质疑、批判和解构为前提的。这自然牵涉到对现代和后现代的认识问题。我认为,哈桑对后现代的评价比较全面:“后现代主义的学说锤炼了我们的感性,使之善于感受事物的差别,使我们更能包容诸多无常规、无标准的宇宙事物。”(《革新/更新:人文科学研究的新视角》1983)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不仅只是一面旗帜或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基于人类被开放的感性经验的思维方式。

岩城:在后现代批判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本质主义”的崩溃昭然若揭。后现代论者往往从笛卡尔、康德甚至黑格尔、尼采入手,对“近代主体论”和“理性”精神等加以批判,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受到了无情的批判。海德格尔就认为,现代技术决定论的确立,使得艺术沦为技术的奴隶,成为一种文化工业。而更多的批判者,比如盖尔诺特·拜迈就对康德理性哲学的片面性进行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康德哲学的理性被当作“人的尺度”,而非理性则被认为是“非常规”、“病态”和“疯狂”,这是我们必须予以排除的;作为男性原理的理性的胜利,最终也变成了由“女性的自然,以及自然的女性的”所支配的历史。(《理性的他者》1983)这一观点里,显然融入了福科的从反面看待历史、以及拉康派所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这样考察近性历史的深层心理,就可以发现,强行压抑自然的理性正是一种“病”;所谓“理性的主体”,可以说“是理想、同时也是疯狂”。康德以及同样受到批判的德国观念论——黑格尔的问题就在于,产生于近代启蒙运动的理性这一历史构成物,被人们当作非历史的人的“本质”、“本性的自然”,人的其他方面则被作为“理性的他者”所排斥。拜迈试图重新认识受到排斥和压抑的人类内外统一的自然的历史,以便唤醒“新的自然哲学”所带来的“新的文化”,使“理性的他者”不再受到支配和排斥。可以说,这种观点简明易懂地揭示了后现代对现代的批判的特征。欧美后现代的现代批判,也给我们日本学界带来了勇气,批判美学和生态美学方兴未艾,并且,还有从欧洲引进的对现代美术史和美学体制及其理论的批判、性别论等都生机盎然。

诚然,在此我无意于涉足对后现代之现代批判等大的题目,这一是因为我对接受拜迈所倡导的宏伟的自然哲学感到力不从心,二是因为我认为,对学过一些西方哲学的人来说,都不难看出,后现代对康德和黑格尔等的批判显得过于简单化了。所以,我只是想对海德格尔和拜迈提出一点质疑:康德所要从事的不是建立本质主义的理性,这正如他的著作的标题所示,是“理性的批判”。人,就其本性而言,毫无疑问都具有在超越经验时反省经验并且为其规定方向的能力——理性,因此当生命有限的人把理性适用于经验时,常常会暴露出犯错误的可能性。在明确这一点的基础上,就要不断对人所具有的这种超越论的可谬性(谬误推理)加以反省。这才是康德“理性的批判”的主旨。正是在此意义上,康德才把他的批判哲学比喻为治愈被谬误所困扰的病(疯狂)的“泻药”。黑格尔也不像海德格尔和拜迈所批判的那样,是一个继承康德,用高不可攀的“绝对精神”来处理一切的哲学家。黑格尔是剔除一个个意识活动中无意识地犯下谬误的构造(病根)的思想家。所以,如果说康德是温文尔雅的内科医生,那么黑格尔则可以说是对患者毫不手软地挥舞手术刀的外科医生。

总之,我们现在所要从事的不是对现代性简单化的批判,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本质主义的崩溃”的必然性。就是说,我们仅只站在后现代的旗帜下,为“本质主义的崩溃”唱挽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工作实绩,把“本质主义”送上后现代的祭坛。

王:岩城先生对布里秋“A-U关系”理论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一种脚踏实地的追求精神。这无疑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特”。用岩城先生的话说,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断言,欧洲中心主义就是本质主义,就一定必然走向崩溃。我们必须有根有据的指出文艺复兴后的“透视法”在不知不觉的历史中被社会构成为“本质的标准”,以此为唯一的“本质的标准”,就会遮蔽对艺术多样化理解的可能性;以此为“本质的标准”,我们也无法理解西方中世纪的美术作品。这可以说是岩城先生为我们在方法论问题上提出的一个忠告。

岩城:忠告倒谈不上,这只能说是我在研究中的教训。把“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的想法本身也是一种“本质主义”。因为时至今日,“东”“西”也是在互为关联互为影响的变化之中,所以,我不赞成泛泛而论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提法。如果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话,这一批判本身就是“本质主义”的,因为其学理上的立论基点是与之针锋相对的“东方中心主义”。

坦率地说,我把“布里秋的艺术论”这一“西方思想”引进来,就是要尝试着使人们从西方艺术理论、或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东方人的理解东方艺术的先入观中解放出来。我的基本观点是,不可以在本质上把“西方”和“东方”割裂开来,我们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学习各种理论,并将其应用于艺术理解的实践中。这种实践性的思考本身既可以孕育出超越“本质主义”的可能性。从一般意义上说来,相对于“欧洲中心主义”,我们提倡“东方的独特性”,这或许容易被人理解,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也是一种“本质主义”。日本学界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而今天我们依然有重蹈覆辙的危险。所以,我认为,对这种危险倾向要时刻保持警惕,并进行坚决的批判。

王:在时下中国学界一边倒地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潮流中,能够听到岩城先生的反对意见,是难能可贵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其实,中国学界批判“欧洲中心主义”的根源在于对“东方”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焦虑,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层面上,有“东方中心主义”或“中国中心主义”等“本质主义”在作崇。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克服或超越形形的“本质主义”,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学习”过程。这是岩城先生在暨南大学讲学时给我的最大启发,也为我们今后长期对话留下了话题。

岩城先生,2001年8月,第15届国际美学大会将在日本东京召开。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国际美学大会在亚洲的日本召开,这之中的美好祈望是意味深长的。您作为大会筹委会副委员长,能否谈谈大会的有关情况?

岩城:按照国际美学会的惯例,每一届国际大会都要确定下下一届主办国等事项,就是说,第15届大会由日本主办是第13届(1995)大会决定的。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各个人文科学学术分野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研究视野投向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就是国际美学会把二十一世纪首次大会放在亚洲召开的文化背景。可以说,今年8月日本第15届国际美学大会,将是一个不再有“他者(the other)”的“同学会”。

第7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师生交往 优化措施

针对新课程“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这些鲜明特点,政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需重新确立,以使新课标下的政治课真正实现“一学做人,二学文化”的高度统一和回归生活世界的美好理想。师生交往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所谓交往,是指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活动,它反映的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物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师始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体验,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共识。

一、高中政治课堂师生交往现状

就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状况看,师生(当然主要是学生)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虚假无效的交往,它不具备真实交往的意义,因而也就无益于课堂教学。

1.不公平交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一些需要,往往只与少部分的学生交往。比如在公开课上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教师只提问个别“信得过”的学生;在考试复习阶段为了节省时间,只与成绩好的学生交往;部分不熟悉学生姓名的教师只与“座位方便”的学生交往等等,使得课堂教学交往出现垄断性。成了教室中的“自由游民”。

2.预设交往。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按照自己的预设一步步与学生试图进行着有目的、有计划的交往,期盼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这种交往方式往往容易让学生被动无奈,消极地认为“全是书本说了算,老师说了算”,无法做到心服口服,产生共鸣。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富有巨大认识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生命活动体,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学生学习体验的获得既不取决于教材上写了什么,也不取决于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际上做了些什么,取决于学生是如何与教材、教师、同伴及周围的环境交往互动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具有充分的交往互动,尤其是对话和交流,才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生成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经验”。

3.形式交往,过于做作。流于形式的交往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广泛地存在,这类交往徒具交往的形式而无实质性内容。其表现形式各异,如教师一呼学生百应,或者其他并不能激发学生高层次智慧活动的问答。这种情况在课堂讨论中也会存在。假如教师为讨论而安排讨论,并没有考虑到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那么无论是交往内容的安排、交往方法的运用还是交往时机的选择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交往出现“空壳”现象。这种交往几乎不会对学生智慧产生什么刺激与冲击,难以对学生智慧活动构成挑战。有时某些政治教师为了达成一定的课堂德育目标急于求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一些生硬做作的交往方式。比如,在课堂讨论中,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会让学生相互提问或小组竞赛,但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教师的设问或指导不够科学、及时,学生之间无法真正开展真实有效的交往而使交往显得非常做作。

二、高中政治课堂师生交往优化措施

1.师生相互“学习”,平等对话。课堂教学中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判、共享知识的过程就称不上是真正的相互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学生作出学习评价,却忽视让学生对自己的课程观点作出评价,政治教师往往认为政治课是严肃的,少让学生瞎捣乱,以至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也只有相互间独白式的“倾诉”而无彼此的分析、评价。在很多次听课中我们都能听到很多教师的第一句开场白就是“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可是这种“一起学”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教师的“一人灌”,即使表面上看交往频频进行但也可能是“交而不往”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正确的“评判”机制是必要的。在师生之间完全实行平等对话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必须以这种理念来改革当前的师生关系,努力化解师生间、生生间森严的壁垒,创建平等对话的氛围。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机会,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比如生活与消费、文化与生活、公民的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等内容,学生都是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厚此薄彼。在人格形成关键期的高中生眼里,对政治教师的心理要求会更高,假如我们不注意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那么将有可能在丢失教师形象的同时伤害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2.尊重学生,付出真爱。中师生之间课堂教学交往应该做到相互尊重,但由于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存在,教师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则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教师应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付出真爱。这种课堂交往中的“爱”体现在:一是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爱护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与情感需要;民主平等对待学生,给学生以人与人快乐相处的美好现实。二是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热爱每位学生,注意差异教学,使学生人人有提高,人人能“回归生活世界”。三是要爱护学生幼稚的想象及课堂中的即兴发言,不要简单的认为都是捣蛋而要给以积极引导和耐心分析,不要把学生参与课堂的勇气轻易扼杀。

3.提高交往实效。课堂交往实效性的提高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要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新课标回归生活世界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单调的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理解,除了课堂教学,政治课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分组学习、小组合作、大组讨论、个别指导,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打破集体教学的单一性,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增加师生及学生间交往的多维性。二是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使交往围绕实际问题展开。比如,讨论尽量安排那些智慧挑战大、个人努力难以解决、有较大分歧的问题,促使师生之间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J].1997.

[2]王锐生,陈荷清.社会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第8篇:谈谈对病理学的认识范文

当代艺术史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对艺术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艺术史分析方法有:形式主义美学分析法、图像学方法、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分析法、新分析法和精神分析学方法等等。这些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不过,方法论本身并不具有本体意义,人们是要通过新的方法抵达被遮蔽的艺术本体,揭示艺术本体的深层内涵,从而展示出人本然的处境和存在的意义。

诚然,要洞悉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本体,还需要创作者和观者拥有一定的独创性认识,这依赖于他们的学识和美学修养,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性的观念。此外,观者观赏一件美术作品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解读一件艺术品的重要参照。本文试图借助于一些艺术史分析方法,考察荷兰画家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自画像艺术本体的意义和解读无限的可能。

凡高,19世纪后期印象主义代表性画家,他从1886年至1890年艺术成熟期自画像作品多达四十几件,这在自画像艺术史上无疑是突出的,同时,也因凡高对现代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受到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选取这一题材作为参照具有一定的价值。

形式主义分析法

形式主义分析者他们认为,形象出自线条、形态和色彩上观察到的一点,再进一步讲,是出自线条、形态和色彩排列的美学效果。

【图1:《戴草帽的自画像》,木版油画,40.5×32.5cm ,1887年夏于巴黎,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藏。 Self-portrait with Straw Hat,Oil on cardboard 40.5×32.5cm Paris summer 1887,Amsterdam Van Gogh Museum】

如图,是一张凡高1887年《戴草帽的自画像》,用这种观念来分析凡高的这幅自画像时,我们就能注意到:整幅画面都是明亮的黄色,纯色面积较大,无论人物和背景,黄色是基本的色调,画家用明确的红色线条勾勒出人像的轮廓,人像旁用粗略且不规则的蓝色短线条交代出背景。即有一定的视觉真实感,又有很强烈的平面效果。凡高说:“我始终固定一个位置作画,注意掌握画中最本质的东西,然后在轮廓线所限定的每块空白处填满色彩。不管它是否表达了什么,反正是能感觉到的色彩,也是简化了的色彩。”1这段话反映了凡高对线条和色彩的个性化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他创造的视觉语言的独特特征。画布上生动的描绘,依赖的是凡高完全个性的、热情的和浓厚的色彩和坚定的线条,画家有力的眼神表达了他创作过程中强烈的自信心。另外,他热衷于自然光的表现,正说明了那个时代画家们对室外阳光真实性表现的探求。

诚然,凡高自画像本身色彩和线条构成的美学效果就足以有意味深长的感染力。但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应在形式和意味两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图像学分析方法凸现重要。

图像学分析法

图像学方法涉及到内容和主题的含义。研究图像学方法的代表人物帕诺夫斯基认为内容对艺术作品的含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就像凡高的自画像一样,主要取决于作品给人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比较而言,人们对具象作品的解读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比如,肖像画创作的构思阶段,往往艺术家先接受定件或者寻找模特,然后设计构图和色彩,并在结合模特自身的个性基础上创作出艺术形象。这样创作完成的作品一定体现出艺术家个人化的艺术语言、模特独特的身份和个性或两者兼而有之。后来的鉴赏者和艺术史家据此写下一段段解读的文字和关于创作此件作品的叙事。勿庸置疑,这时的作品就有了更为宽泛的蕴涵,人们能够把它放到整个文化史中讨论,也就是说此时的“凡高自画像”就有了美学史和文化史的双重意味。我们可以在艺术史中寻找有关“自画像”的信息并作此项研究。当然,这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不是短小的篇幅所能解决的,需要更深入专门的研究。这里仅以凡高自画像题材主题为着眼点谈谈形式背后的内容含义。

19世纪后期,活跃于巴黎的革新艺术家们,他们与现实社会是矛盾的,是精神上的孤独者。在印象主义摆脱了对文学、历史、题材和技法的依赖后,也抛弃了传统的绘画思想,探索绘画自身独立的价值。“绘画就是绘画,不是历史、文学或者其它什么东西。”等主观思想照亮了这些革新者,也成为现代主义绘画的一支精神源流。此时,社会振荡转型,外国艺术的影响(这里主要指日本浮世绘版画),科技尤其是光科学的进步,社会价值冲突日益显露。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艺术家们关注和思考。

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创作过程需要找到一个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因而,肖像画这个古老的题材,在印象主义画家手中衰落后,又一次在革新者眼中开启了新的意义,也促成了这些艺术家人格的形成。对伦勃朗伟大肖像画的记忆和对德拉克洛瓦的崇拜在凡高自发对肖像主题中被唤醒。他知道这是一种回归,因为当时的艺术偏离了人脸的研究。

凡高这一时期的自画像和荷兰农民肖像画,就是反映了他离开巴黎后正在寻找一种从印象派演化出来但超脱于印象派之上的艺术。因为当时的印象派已无法反映抱负远大、反叛、幻灭的灵魂。他说:“如果印象派画家立即对我的作画方法横加指责,我不会感到惊讶,因为滋养我的创作方法的,与其说是他们,不如说是德拉克洛瓦2的思想。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自如而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有力地表现我自己”3。

另外,对凡高系列自画像色彩背后涵盖内容的图像学讨论是最为重要和最有意义的,限于篇幅,我将另外撰文探讨此问题。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分析法

索绪尔4把符号引入语言学研究,引发了语言学研究的革命。他认为,符号是最基本的元素,由物体和其名称或发音的统一体。物体是“所指”(被称呼的),而名称是“能指”(用来称呼的)。所指+能指=符号。简言之,被称呼的物体是表述对象,是艺术品固有的物质材料,用来称呼的名称是表述结果,是精神观念。在结构主义者眼中,表述对象和表述结果之间的连接完全是任意的。这方法运用于凡高自画像时,“Self-Portrait”的英文单词组成表述对象,是一个符号,符号本身不具有太多的意义,但我们在大脑中形成凡高自画像的形象时,就会附加上许多其它信息。例如凡高的贫穷、偏执狂和持久的孤独;尽管一生没有卖掉一幅作品,但对艺术追求宗教般的虔敬。

另外,有些符号学家用发展中的流派和风格的术语解读艺术符号,在这方面,凡高的自画像反映他受当时新印象主义(点彩派)领军人物修拉和西涅克的影响,在画布上用粗略的色点并置。他的自画像中有几幅是明显在这种技法影响下创作成的。凡高说:“……他们的点彩法是一个新发现。总之,我非常喜欢他们”。5同时,这种色彩和构图方法的使用也反应了19世纪末印象主义对传统艺术的革新,即从文艺复兴以来追求错觉的视觉效果向艺术平面化方向发展。当然,凡高在创作这一作品时,并没有赐予这张自画像那么多的含义,是后来的解读者从大的文化和美术史出发附加到作品中的。

解构主义者则持深层怀疑论的思想,他们质疑一切,解构一切,形成相对开放的体系。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创造了“解构”、和“分延”两个关键词,开启了解读艺术作品的其它可能。这种解读方法有点像电脑的病毒,它破坏了正常的解读规则,但又通过寻求不确定性创造了新的意义。在解构主义者眼中,这幅自画像中的人物是凡高吗?他是画家还是农民?自画像本质上是凡高自己吗?这些问题凡高没有给出答案,他只是画了他的自画像而已。

新分析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的政治经济学,发展出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我们如果历史和客观的看待,他们的学术并没有对文化艺术作出系统的解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美学思想,我们只能在他的论著中找到相关艺术的只言片语。不过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作为生产形式”、“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和“艺术是现实主义”等等极大的鼓舞着后来的许多学者,他们历经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兴衰,演绎出系统的新艺术观。它成为当代西方最为强劲的艺术思潮和分析方法之一。用新思想对凡高自画像进行研究,主要是看凡高的经济方面的因素如何影响他的作品和创作。这里的一段话是凡高1888年9月17日从阿尔写给他弟弟提奥信中的摘录。

“……为了在没有模特的时候可以工作,我买了一面质量相当好的镜子。把自己脸部的颜色画出来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如果能够把这画好的话,那么我也就能够画出其他男女的脸了。”经济的贫困伴随着凡高一生,他卖不出一件作品,也常常因为缺钱而买不起画布和颜料,更雇佣不起模特。因此对着镜子自画像成了他锤炼技法、完善个人和寻求精神超越最为有效而廉价的途径。

就画布上凡高的穿着而言,再简单不过的粗布衣服和极普通的草帽无疑属于贫穷的下层市民,无论如何也不能与鲁本斯自画像中宫廷画师非常讲究的精致的服装相媲美。夏皮罗说:“文森特的肖像画,跟劳特累克一样,不是受人委托而画的,是艺术家的自由选择。他们不像过去的肖像画,是为模特而画,画中人有权有势、仪表堂堂,借此来褒扬被画者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恰恰相反,凡高的画中人以其开放的社会特征与前者迥然相异。画中人大部分是最平凡的人物。”6凡高对着镜子画自己这种肖像画的题材和艺术家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也真实的反映了19世纪末艺术从记载历史走向表现真实自我的功能变化。

总的说来,凡高的自画像艺术属于现实主义的(从色彩层面上,尽管部分有表现主义的成分。),纵观其成熟期自画像作品也真实的应证了这一点。他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道:“……因为我从不凭记忆画画。”7,“……没有模特儿我不能画画。”8,“我的注意力已牢牢的固定在实实在在的存在物之上,以至不可能再有愿望和勇气去追求产生于抽象习作的理想了。……我夸张,有时还改变基调;尽管如此,我并未对整幅画作虚假的捏造”9。

精神分析学方法

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为重要和最为艺术史家所重视的方法。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不仅把它从一种精神病理学方法扩展为普通心理学理论,而且还把它从一种医学思想发展为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方法。因此,精神分析学涵盖了心理学、宗教、伦理和人类学等等领域,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他们认为精神分析运动对文学艺术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影响达到的深刻程度是迄今为止所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1910年弗洛伊德撰文提议,要解读达芬奇《蒙娜丽莎》需要从艺术家孩提时代记忆的档案为基础。从此,精神分析学就引入了解读艺术作品中。

凡高的自画像本身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和叙事内容,因此心理学家要探求它的深层内涵,必须从他的传记中寻找答案。

我们知道凡高的出生是他父母心灵的慰藉,他取名叫文森特,一年前死于难产的哥哥也叫文森特。弟弟提奥四年后才出生,这个时候凡高就开始有忧郁症。可能是长期的忧郁而精神受创,或是家庭遗传,或是其它等等原因造成的。“关于他的疾病真正原因不是很确定;最近的医学研究倾向于认为是“癫痫”,而非曾经认为的“精神分裂症”。在病情发作间隙,他还能画画。他最伟大的作品中的几幅就是在发病和恢复那个时期创作的。”10不管怎样说,凡高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自我封闭和精神忧郁。青少年时代,家庭经济窘困,凡高不得不离开家门谋求合适的职业以便将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他先后做过画商、牧师等职业,但是均被辞退。28岁才拿起画板,又因为年龄较大前景不被看好。甚至连长期给他做模特的都拒绝了他一起建立家庭的愿望。1888年,凡高主动邀请高更来阿尔一起写生,但是执拗的凡高因为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与高更大动干戈,这可贵而“罕见”的友谊在高更的愤然离去中撕裂,凡高也因此割下自己的耳垂以示愧疚。但撕裂的友谊无法弥合,凡高更加孤独,可能也是他这一时期艺术最为伟大的原因。

【图2:《带烟管的自画像》,布面油画,51.0×45.0 cm,1889年1月于阿尔,尼奥克索斯收藏。 Self-portrait with a Pipe,Oil on canvas 51.0×45.0 cm January 1889 Arles,Collection Niarchos】

随着弟弟提奥娶妻生子后,家庭经济也陷入了困顿,要继续给凡高以渴望的支持似乎勉为其难。1889年的一天,弟媳为不断加重生活负担与提奥激烈争吵,前来走访的凡高恰好在他家门外,维系他艺术生命的经济支持出现了新问题,凡高内疚、孤独而黯然神伤,默默的离开弟弟家门。次年,积重难负的凡高终于癫痫再次发作而被送往圣雷米精神病院。两个月后,孤独的在奥弗尔开枪自杀。纵观凡高的一生,他生而孤独,活着孤独,也因孤独离去。不难理解他的自画像上镌刻着孤独的印痕。成熟期四十多张自画像绝大多数是胸像,没有一张全身像也能揭示艺术家的孤独和渴望与他人建立交往。因为艺术史上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如此接近并审视自己和真实的描画自己。数量之多,目光之坚定自信绝无仅有。画了十年的画没有一幅作品售出更加剧了这种孤独。

与孤独为伴的另外一个主题构成凡高自画像精神内容,它就是“自信”。经过不懈的艺术追求,凡高强烈的发展着对于自己和艺术的自信。

【图3:《自画像》,布面油画,62×52cm,1888年9月,阿尔,哈佛大学藏 Self-portrait,Oil on canvas 62.0×52.0 cm September 1888 Arles,Harvard University】

《自画像》是1888年秋他邀请高更来阿尔见面前,互相交换的作品,算是彼此摸底和精神交流。通过交换自画像,这两个个性强烈的艺术家得以先从对方的绘画了解对方。凡高在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确信,与高更交换我的肖像画没有输给他。在给高更的回信中,我这么写道,在肖像画中扩展自己的个性,在我也是可以允许的。因此,我在此画中想要做的是,与其说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倒不如说把自己作为一个印象主义者的类型来画的。我把这张画理解成一个崇拜永远的佛陀的僧人的肖像。”这张《自画像》凡高以宗教徒般的虔诚透露出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后来,他们在阿尔共同写生时,凡高对高更用色的蔑视和嘲笑也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他与高更友谊的破裂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凡高对自己艺术的自信程度无以复加。

另一方面,凡高的自画像是对梦想中新成功的幻想。弗洛伊德在研究艺术创作心理时认为,所谓的创作心理,其实就是“幻想”。这种“幻想”始终出现在凡高的自画像中,自画像成为精神拯救或自身外化最为生动的方法,他的确也因此而耗尽了生命的全部。

对于凡高自画像的多样化解读,是用精神分析法走近艺术形象的典型步骤,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用在“无意识”的分析上,它的表达就像做梦的要素,能够把时间顺序表面化。作为一种结果,精神分析法聚焦于主题材料也聚焦于历史的叙述,它认为这些都是相互影响的,从本质上讲,它们永远处于动态的关系中。

小结

人们总是把艺术作为自身生存意义的揭示,当这种意义处在蒙蔽中时,人们开始重新询问艺术本体和艺术存在的意义,而要抵达艺术本体的深层意义,则必须借助于全新的方法。本文试图使用几种比较重要的方法,通过分析凡高的自画像题材以达到艺术本体的意义和解读作品的多种可能。

当然,有限的篇幅不能穷尽所有的方法,大量的有力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还未涉及,例如,传记和自传文学研究法、象征主义分析法、新批评研究法、现象学分析法、解释主义分析法、接受美学分析法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作为将来进一步的探讨。

其它主要参考书目:

1、《美术史的观念》邵宏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自我的迷宫》顾铮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黄昏后的契机——后现代主义》『英奥顿奈尔 著 王萍丽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胡经之 王岳川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艺术鉴赏讲座》『美劳丽S亚当斯 著 时易 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Self-Portrait With a Bandaged Ear, Van Gogh》Jonathan Jonesvggallery.com/painting/main_se.htm

7、《Art in perspective a brief history》 Henri Dorr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注释】

1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奇普 著 吕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27

2 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1798-1863)法国浪漫主义画家

3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奇普 著 吕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1

4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

5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奇普 著 吕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6

6 《文森特凡高》『美梅耶夏皮罗 著 黄英 译 《新美术》1999年第1期p74

7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奇普 著 吕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9-40

8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美奇普 著 吕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