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食品安全;演化博弈;政府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Food 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problem, food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althy, enterprise is the main undertaker of food safety,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mechanism imperfect, food safety incid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rationality, we should analyze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enterprise and government, the game proces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or regulatory conditions, enterprises choose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production safety and production safety, and consumers choose buy or not, as a result, the government'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o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afety is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executive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credibility.
Key words: food safety;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he government
0 引 言
食品问题是民生基本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幸福水平,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的形象,2014年,零点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等20个城市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18~60周岁的居民,随机选取3 166位进行访谈。从调查结果来看,77.8%的公众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持负面评价,其中,17.8%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非常差”[1]。虽然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比如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己经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基本法律为基础,以有关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基本法规为重要补充的相对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2],但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食品问题不仅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致使家庭破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随处可见。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食品安全问题,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顾客不能获得企业产品的基本信息,工商部门的有意舞弊,受害消费者的不举报,都使得消费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食品安全信息。代文彬、慕静、马永军(2014)从供应链角度研究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如何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防控[3]。陶红茹、孙韶云(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建立博弈模型,得出了政府监管的重要性[4]。刘刚(2016)基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搜索的有效性分析了消费者信息搜索与自我保护及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三者关系[5]。王常伟、顾海英(2014)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沿革、现实与趋向,对我国食品制度的变迁做了很好的回顾[6]。华锋(2015)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并指出了问题,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给出了意见,指出了集中监管、多方共治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趋向[7]。
可见,近年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从供应链到物流发展,从政府、企业到消费者行为选择都没间断过,本文就是研究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仅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从静动态的视角,分析三者的策略选择。本文第一部分为基本假设,第二部分为政府与企业的静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第三部分是消费者与企业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最后是总结。
1 基本假设
1.1 政府与食品企业的假设
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在没有取得与食品生产相关的证件之前非法生产食品、使用非法添加物或过度使用添加剂、生产过程工艺不当、滥用食品包装物造成的食品污染、虚报食品相关信息等,企业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利润的获得不仅与微观环境相关,还与政府政策与支持息息相关,从短期来看,生产不安全产品可以节约成本从而获得短期利益,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不安全生产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政府会为此支付大量的成本理由不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政府部门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还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安全生产从短期来看可以使得政府部门完成相应的指标,但不安全生产造成人心涣散,社会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而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不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矛盾。
3 结 论
本文通过建立食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复制动态过程得出了如下结论:当食品企业进行不安全生产的成本大于安全生产时,理性的企业会选择安全生产,此时,企业的策略不随政府的策略而变化;当食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成本大于不安全生产时,企业的策略会随着政府监督的力度而变化,当政府监督概率和惩罚力度都很大的时候,理性的企业选择安全生产概率就大;当政府监督的成本大于监督所获得的利益时,理性的政府会选择不监督,此时政府的战略选择不会随着企业的策略而改变;当政府监督的成本小于监督的收益时,理性政府的战略选择会随着企业生产的情况而变化,当企业不安全生产的概率越大时,政府进行监督惩罚的概率也越大。另外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与消费者的静态博弈可知,当政府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打击,加强监管力度,使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成本高,就会使企业间接放弃生产不合格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媛. 八成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满[J]. 市场研究,2014(9):45-47.
[2] 董泽华. 论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J]. 法学杂志,2015(1):123-132.
[3] 代文彬,慕静,马永军. 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策略体系研究――食品供应链核心企业视角[J]. 企业经济,2014(6):63-67.
[4] 陶红茹,孙韶云. 地方政府与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博弈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4(23):44-47.
[5] 刘刚. 食品安全视角下的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研究[J]. 农产品质量安全,2016(2):35-42.
[6] 王常伟,顾海英. 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沿革、现实与趋向[J]. 社会科学,2014(5):44-56.
[7] 华锋.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4):44-48.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县旅游局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规范市场股,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加强宣传
我局结合节前旅游市场大检查、平时旅游安全抽查、星级农家乐复核和评定工作,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进景区(点)、进农家乐活动,向它们发放宣传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并向广大群众免费发放有关旅游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余份,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中普及旅游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引导业主树立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旅游氛围。
三、开展专项检查活动
一是将食品安全监管同“小长假”相结合,在“春节”、“清明”、“五一”小长假前,按照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安排,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县内各旅游景区(点)、星级农家乐等旅游企业进行了旅游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检查,重点加强对旅游餐饮娱乐企业、农家乐食品卫生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其加工经营行为,确保旅游饮食卫生,防止或减少食源性疾病和食品中毒事件发生,集中力量加强旅游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并作好检查记录,以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二是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我局还派出工作人员对星级农家乐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及时排除食品卫生和食物中毒的隐患,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按照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做好旅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本文所指食品安全危机是指因食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对人群、组织、社会和国家产生的重大安全危害事件。 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食品安全危机分为不可预知食品安全危机和人为食品安全危机。其中,不可预知食品安全危机是指由非可抗逆因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而爆发的危机;而人为食品安全危机是指由于食品生产者或经营者过失或故意违反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或法规而引发的食品安全而引发的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非常态性。食品安全危机常常是突发的,即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在不经察觉的情况下引发危机,扰乱了人们正常生活,使人们感受到非常态因素带来的困扰。
第二,群体性。食品安全危机通常都是群体性爆发的,而且这些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一般都涉及到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组织,在社会上造成了极端恶劣的影响,
第三,高危害性。毋庸置疑,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对人正常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甚至造成死亡。
第四,敏感性。食品安全危机极易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恐慌,若不及时有关公告,便可能会引起消极的“小道消息”漫天飞扬,加深危机危害程度,甚至会引发其他新的公共安全危机,同时也增加了消除危机的难度。
二、三鹿奶粉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一)政府直誓部门失职
由于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酝酿已久的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还没有完成,过去长期积累的监管缺陷最终以“三鹿奶粉事件”的形式全面爆发。
同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与体系自身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问题: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分属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混乱,责任不清;各个机构之间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缺乏内部纵向和外部横向的交流与协作;食品安全监管预警体系失灵,在危机爆发前期,不能有效预测危机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企业受利益驱使而放弃“自律”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不少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使,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或者生命换取不法利益。甚至超越道德和法律底线,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危害了社会秩序。
(三)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认证标准体系
由于食品安全标准分为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分别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和农业部负责;另外,食品标准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自定标准等多种不统一的多层级标准,混乱而不统一的认证标准体系不仅让消费者甚感困惑,而且也让企业感到无可适从,使食品安全危机具备潜在的可能性。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危机防机制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2009年6月1日刚刚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配套的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使食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疏而不漏,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强化行政监管体制,强化监督机制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应依法建立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整套权力配置和组织建构方面的制度体系。我国以前长期存在的监管体系虽有一定的优势,却也难以避免多头执法、责任不明、监管链条“断裂”等弊端。有鉴于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各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同时还规定了各部门相互配合的责任和程序。各部门在对职责进行有效细化的基础上,做到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实现监管环节的无缝对接,执法到位。
3、加强对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意识引导。对于直接生产食品的企业实行有效引导,让企业树立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做到诚信合法经营,强化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并建立公开透明的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二)建立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应急机制
食品安全危机一旦发生,就需要政府部门认真组织、领导各方力量,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和消除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三)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要对食品生产和销售行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改变现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并行的多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认证标准体系,由一个机构对标准负责,其他监管机构可以接受该机构的委托协助制定相关的食品标准。并对该机构负责。
(四)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国际合作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的磅礴发展以及中国进入WTO,食品安全危机的解决往往不是靠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独自做得到的,因此,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的机制共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五)加强对问题食品的召回管理与监督
食品生产、销售和餐饮服务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食品存在不安全隐患,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主动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不安全食品,并记录召回的具体情况,包括召回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并及时向原负责审批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加强媒体舆论监督作用
目前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媒体被公众寄予厚望,肩负社会舆论监督的重任。食品危机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危机面前。媒体更应该履行其作为“第三权力”的强有力的责任,发挥有效的作用。
(七)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
对于消费者,应重点加强科学、安全饮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坚决拒绝接受不安全食品;要让他们树立危机意识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地加入打假的队伍。
在我国有关食品安全责任的保险险种已经早在多年前就做为一种责任险存在,它主要是针对在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保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因失误和生产配方等问题造成了食品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在食用时受到身体的伤害,或者因购买无法食用的问题食品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等,这些因食品生产与销售流通过程中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保障内容。对于食品安全相关的险种我国一些保险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分别针对食品安全生产销售、产品责任、餐饮行业从业安全责任、食品生产利润保障等几个不同的食品相关的生产与销售过程,设定了相应的食品相关险种,但由于我国关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此也没有针对食品保险的执行与保障机制,使这些保险产品在执行与销售过程中,不具备足够的法律支持,没有起到责任险应有的强制性执行效果。同时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保险产品推出带有较强的局限性,专门针对食品安全责任的险种也较为缺乏,给保险的强制性推广带来了直接的制约,产生一些企业想购买一个较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但却无法寻找到能够满足自身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障需求的保险险种,无法进行投保。另外,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责任的保险执行管理要求不全面,相关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无法为实现全面的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推广提供完善的法制环境,因此也制约了保险公司推出食品安全险种的全面和完善机制。
二、我国当前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必要性
1.推行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意义
由于消费者在进行食品的消费过程中,造成的严重后果与伤害都是在食用过食品之后而发生的,由于没有了原来的食品做证据,而且在寻求生产厂商的赔偿上又具有非常大的困难,因此给消费者的维权带来了许多阻碍。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强制性执行使消费者在面临因食品安全问题对自身造成损失和伤害的时候,能够寻求到有效的解决途径,使个人的权益受到最大化的保护。
2.推行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意义
食品生产企业能够将企业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从而降低企业的经济压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即使完全遵循安全生产标准与规范进行生产,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因操作失误或者其它外界条件,造成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这不仅会直接危害到企业的信誉与正常的运转,还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执行能够使企业在面临食品安全问题时,将经济赔偿转移到保险公司,直接降低了因食品安全问题对企业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保障企业的有序与正常发展。
3.食品安全责任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险行业的意义
食品安全责任的风险管理有利于国家有效的进行行业风险控制。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形势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供求之间的不平稳关系,如果加入新的保险范围,扩大保险产品涉及的领域,无疑对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冲突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缓和,新的保险产品的推出能够使保险公司加入新的市场竞争方向,对于有效控制保险市场的恶性竞争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如果加入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全面推广与强制性执行,无疑集中了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有助于全面的解决国家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管理。我国通过强制执行食品安全责任险能够提升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能够通过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对食品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实现食品企业安全意识的全面提升,进而保障安全生产,保障食品安全消费。
三、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1.食品生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认识严重不足
我国保险行业有关食品安全责任险种的推出已经不是新兴事物,早在2007年就有保险公司推出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险种,但是由于这些险种在法律法规上没有足够全面的支持,而且也存在着保障内容与条款的不完善,很少有食品企业选择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一些小的企业认为购买了食品安全责任险无疑会为企业增加经济上的支出,影响企业的利益与生产收效,因此不选择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另外一些大的企业由于意识不到食品安全责任险对自身所带来的重要作用,而认为购买这种保险只会增加自身的经济负担,对于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和承担安全事故赔偿上的意识远远没有明确的认识。
2.没有与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
国家对于执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监管力度不足。在规定食品企业的责任监管机制上,没有将食品安全责任做为可以实行的责任保险来对待,国家在针对责任保险的相关规定上严重不足,不重视责任保险所带来的良好的责任监管效果,以及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促进作用,而是仅仅停留在对责任的明确划分和管理,在对待发生的责任事故后的赔偿与风险管理上则没有全面和深入的意识。国家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责任方面的监管水平有限,没有对食品安全责任的赔偿与消费者维权提供全面的有效途径,因此致使社会上存在着许多消费者权益被损害,而无法对企业明确责任、寻求赔偿。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执行需要有国家的相关责任保险制度做为基础,在规定了强制性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条件下,企业执行投保的效率与广泛性才能同步提高。
3.我国保险业有关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产品类型与数量有限
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供给不足,也是影响我国无法全面实施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根本因素。我国的商业保险公司基于对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承担较大风险的认识,在设计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保险产品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科学的责任类型划分、没有全面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理赔制度,无法实现规范化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体系,同时也由于法律上相关条例的制约,使保险公司无法进行细化与全面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体系建立,造成了直接制约我国有效开展与实施强制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后果。
四、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保障条件与具体措施
1.我国须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实施条件的建设
(1)要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能够顺利的开展和实施,首先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食品安全作为直接与民生相关的重要问题,必然要受到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才能为各项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和基础,才能为实现全面控制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实施提供必须的前提。在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定与监管,细化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各项标准,对不同程度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对于优秀的食品安全榜样企业制定一定的奖励制度,可通过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购买标准上体现,对于出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有一定安全问题存在的企业,在食品安全责任险的额度上予以提高,而对待优秀的榜样食品生产企业可实行食品安全责任险的购买优惠政策,鼓励各食品企业努力向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的方向发展。
(2)要通过法律手段对食品安全责任险的购买提供足够的法制环境支持。通过法律对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强制性规定,是保证食品安全责任险能够全面实施的有力手段,在通过制定完整的法律规定后,食品企业对于安全责任险的认识程度加深,提升对购买责任保险的必要性意识,才能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购买率,使食品行业的安全责任管理更加全面与完善。
(3)对于我国目前保险行业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不足的现象,应当有国家的保监会进行深入的监督管理,督促并指导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的建立,在产品的规划上应当做到细致、细化,使产品能够满足生产同类型的食品生产企业的需求,并且能够对不同的生产安全问题和事故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类型和理赔条件划分上应当尽量符合不同企业生产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做到全面应对各种类型的食品企业所可能面临的各种食品安全责任问题。此外,借鉴国外先进的责任保险管理与实施经验,对我国的安全责任保险做出相应的改革,参考国外的食品行业责任管理制度与安全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管理进行有效的推动与实施,全面的解决我国食品安全责任险缺失的现状,也是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2.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发展路径
在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加强与推广食品安全责任险的制度,是有效控制与管理食品安全的手段,一方面能够对食品企业提供有效的生产支持与安全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国家集中对食品企业生产与销售的监管力度,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在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未来发展中,采取强制性执行的措施是最有力的手段,将食品安全责任险做为强制性保险,才能实现企业购买责任险的比例提高,才能为国家集中监管食品安全提供支持。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强制性执行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反映,通过有效的开展试点工作对一些地区和企业进行食品安全责任险的试验,综合分析与评判实施后的效果,从企业降低风险成本与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上,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集中化管制上,分别进行相应的的数据对比,然后细致的调整不同地区与类型的食品企业对于安全责任险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细化分类和责任划分,使食品安全责任险的险种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五、我国食品安全责任险强制参保仍然需要排难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90-02
近年来,关于食物(品)本身的有毒问题、食品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污染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等,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再度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食品安全问题上。
食品质量安全至今学术界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较为权威的是按照WTO在1996年的定义,即食品安全就是对食品按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保证。对其理解现在一般认为,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防止消费者受到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或者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食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产生损害的食品。
一、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是复杂的,包括从食品原料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到最终消费等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以及各个环节之间都会出现诸多因素可能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
1.食品原料生产中的不安全。首先,现代农业中农药、兽药、化肥和动植物激素等的大量使用直接导致动植物食物中的化学品残留物过多。以蔬菜为例,菜农可能超量使用农药、激素与营养素,以避免病虫害,促进作物超常生长,这不仅使产品品质受到影响,而且化学品残留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次,食品原料的生产过程还可能受到来自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污染而产生的间接污染,如水污染导致食源性疾患的发生、重金属超标等,海域的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再次,生物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
2.食品在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由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例如加工设备的不卫生,不严格按操作规范生产,加工助剂使用量不符合标准等;另一方面,由加工过程中的添加物引起的,如超标使用添加剂或添加非食品级色素、香味剂、防腐剂、保脆剂等。
3.包装容器对食品的污染。由于食物的包装直接接触食品,包装容器本身不符合食品要求也可能造成食品的不安全,尤其是一些农贸市场现在使用的几乎都是不允许盛装食品的塑料袋,其颜色越深,用废旧塑料制成的可能性越大,危害也越严重,其危害甚至比直接污染还严重。
4.生产经营者有意掺杂使假。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少数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的生命身体安危,人为地制造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常见的情况有:用化学制剂对产品进行处理,以次充好,如用化学制剂处理虾仁、鱿鱼等干制海产品,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事件;将已经变质的食品进行处理,冒充合格产品,如曾出现的将变质过期月饼馅再制后重新生产月饼;在没有实验和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故意人为制造出“新产品”,如市场上曾经出现的毒大米、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即是人为加工处理而“制造”出来的,食用后会影响人体健康。
5.食品储藏、运输中的不安全。食品在储藏、运输中使污染物接触食品,或储藏不当导致食品变质,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的事件已多次发生。
6.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不安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安全有多种情况,有粗心将有毒、有害物误食引起的,也有保藏不当引起的,也有不懂各种食物合理搭配引起的等等。
二、食品质量安全的新特点
进入新世纪,食品安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危害范围扩大,任何一个国家的食物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健康,甚至发展成为国际性食品安全事件,进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甚至国际争端。如中国出现的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以及英国的疯牛病,法国的污水饲料事件,多国的禽流感爆发,可口可乐污染事件,欧洲的口蹄疫,以及具有多重抗药性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在多国的流行等,都涉及到几个甚至数十个国家,给有关国家经济造成损害,甚至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1.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食源性疾病是引发食品安全的直接表现形式,其起因各异,突发性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保健体系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波及市场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食品加工处理不当或交叉污染,未能有效杀灭或破坏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或有害物,以致导致食用的不安全。
除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广泛性外,消费者中对食源性病原菌易感人群的增加、肉禽的需求量增加、致病菌菌株的突变等因素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杀手。
2.生物性和化学性物质的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愈来愈严重。有害微生物的污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据WHO统计,在过去几十年,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3的人由于进食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性有害因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食源性疾病。据监测,中国每年因食物和饮用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已近万分之五,占所有传染病发病率的1/4。即使如此,据专家预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5%以上,中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中国实际发生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更是后害无穷。食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天然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龙葵素)、环境污染物(如汞、铅、二恶英)。各种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使用以及农药和兽药残留等的增加也带来不安全因素。环境中原始农药污染量是很低的,然而通过生物和食物链的富集后,各类食品中农药的残留浓度剧增。农药残留和其他永久性有机化学污染物质对免疫、内分泌及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置疑没有消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是一个目前在全球被广泛争议的议题。转基因作物究竟对人类、动物以及自然环境有没有影响,有些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没有任何国家的科学家能够给出定论。第五十三届世界卫生会议决议将转基因工程食品列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要求为判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并建立重组DNA技术生产食品的致敏性评价方法。目前,WHO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并与其他国际组织协调开展有关活动,对传统的和转基因食品或食物成分的生产及安全食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创建国际上认可的用于评价新技
术安全性的方法和指南,建立包括对食品安全性、健康受益度、环境影响和社会经济效果等进行评价的基准体系。
三、应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
1.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应加快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尽决建立健全和改革食品安全法律和管理运作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以及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以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2.政府应开展或加强的工作。食品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产品市场的多个重要特征,这使得安全食品管理不同于一般消费品的管理。除依靠市场主体建立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自律规范外,食品安全管理更需要依靠政府超经济的强制力量来规范。横向管理体系以各种法律法规健全、组织执行机构配套、政府和企业逐步建立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预防性控制体系为特征。纵向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制度手段与行政手段等多种手段的组合。
3.食品企业应开展和加强的工作。食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有市场取向,从事生产经营的最大目标是获取利润最大化。因此,食品生产企业会采取各种正当或违法手段,来获取最大利润。同时,食品安全生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是企业自身发展、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等影响。食品生产企业从事食品生产是综合平衡企业、政府、消费者以及原料供应商的利益而作出的选择,因此,政府管制越严格,消费者越重视食品安全,企业就越倾向于生产安全食品。所以,政府责无旁贷地应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管理,消费者也应有一定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作为食品供应的生产者,更应承担食品生产的安全责任,当然对企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食品企业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以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一是把好原料关,除了采用正常的原料并尽量提高原料质量,还要加强对原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料是符合要求的。二是把好生产过程关,除了严格按规范操作外,应建立更为有效的监管体系。当前与食品生产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一般是以质量管理、风险分析、预防控制为特征。如TOc(全面质量管理)、QMs(质量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操作规范或良好生产规范)、GGP(农场良好生产实践指南)、GYP(畜禽场良好兽医兽药实践)、GDP(良好销售规范)、Qs(质量标准或质量体系)、SSOP(卫生操作规范)等。三是把好销售环节关,食品在销售环节的不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储藏保管不当或二次污染所引起,当然也不排除人为投毒。所以在销售环节,食品企业也要加强管理,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如实施“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万江.食品安全生产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106.
[2]汪志君.阚 娟.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2005,(10):132-134.
[3]刘为军.潘家荣.丁文锋,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5):73-80.
【关键词】食品企业;管理现状;应对措施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经渐渐成熟,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更是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食品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管理经营的模式,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1.食品企业管理现状
食品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所有企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食品企业的发展历史也很悠久,因为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行的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就一些中小型企业为例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
1.1现行一些中小型食品企业管理的几种特性
首先是企业管理的多变性,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企业的管理上往往具有很浓重的个人感彩,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都是根据老板的心情来定的,这给制度的实施和企业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其次就是管理比较单一,管理的内容过于狭窄,不够系统和全面,在管理制度上没有建立完整的系统,在管理的思想,手段与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再有一点就是在经营模式和对环境的适应力上,一些中小企业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1.2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目标,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没有明确的质量卫生方面的要求。还有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并没有严格的出厂检验过程,不知道产品所含的一些微量元素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对顾客的生命安全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生产车间的管理上没有专门的负责车间管理的专职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老总分身乏术,无法全面的顾及到车间的生产管理,使管理混乱的现象发生。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存在着组织机构的发展不健全,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很好的建立,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一些规章制度缺乏相应的执行者,这些都是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发展的管理缺陷,所以说食品企业的安全管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
2.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使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更高效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于食品企业的管理也是同样的,在企业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诚信管理,保障食品的生产安全,提高食品的生产质量。加强企业诚信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也是对于企业自身管理制度的加强以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于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这是企业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要将安全生产的思想灌输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使安全生产成为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为更好更快的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2要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的知识普及,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
要充分的利用好各种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对于企业来说要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的普及和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提高对于不安全食品的辨别力。对于一些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要进行宣传和普及,让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非法生产的产品没有立足之地。对于这些问题,作为政府来说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群众们的打假的积极性,最好可以拨出一部分专门的款项来奖励群众们对不安全食品现象的举报,使生产食品的企业加强对于自身的要求,杜绝对于不安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2.3保障人们群众的收入和基本生活
食品企业生产出产品的根本目的就是供居民消费的,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的,如果人们的经济水平达不到的话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购买安全放心的食品,所以就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收入,这就需要政府加强这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最重要的就是切实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国家要加强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制定出更多的惠农利农的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建立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使更多的农民都能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2.4国家要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管理的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的制度的实行要做到有法可依,国家在这一方面要加大力度,逐步完善一些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的制度。一般食品的安全法规都分为基本的法律和专门的法律,对于检验食品的标准也包括管理、生产、卫生、以及检测方面的标准,让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
2.5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第一就是要在执行的流程上要更规范,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应的政策的时候要充分的认识到规范流程的重要性,对于执法的主体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能和权力要明确,整合那些职能一样但是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的机关,对于无法执行操作的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合执法能力。
第二就是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评估体系,从而使执行公务人员进入的渠道进行相应的控制,从根本上提高公务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人员与岗位相匹配。对于企业来说,食品的安全与其在生产技术的专业性上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企业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培养相关人才,使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安全的保证。
第三就是要求政府相关的执法人员要加大对于自身的要求,在执法意识上应该提高,不徇私情,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法规进行严格执法,把食品安全的政策实施落到实处。
2.6加大企业自身的创新力度,为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开创新思路
在我国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这十余年里,问题出现最多的就是乳制品行业,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乳制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而牛奶作为由西方引入的的一种食品,在原料的供应上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而且在国内的生产上也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就是豆奶的营养价值也根本不低于牛奶,而且在原料供应上,我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作为我国的传统食品的大豆与牛奶相比更适合我们的身体吸收,而且豆奶又是纯植物的在生产上要比牛奶的工艺更简便。所以作为食品生产的时候,适时地转变一下思路,敢于创新。可以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创造捷径。
3.结语
食品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作为企业的管理层来说,食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好质量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要在传统的机制模式的基础上敢于创新,使企业的管理更加专业和科学,使食品的安全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切实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促进企业的健康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沿飞.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40-02
1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绿色、有机、安全的食品更加偏爱。近年来,频频爆发食品安全事故,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如三鹿、肯德基、麦当劳等)都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内心带来了严重的阴影。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弊端,政府开始注重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设,虽是如此,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现如今,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依据的法律还是《食品卫生法》,另外还有其他补充的法律,虽然近些年在不断改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质量标准体系也存在很大不足,例如在我国《食品卫生法》中只规定了104种农药允许残留量,与国际食品发颠相差72种,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也有很大差距。(2)执法力度不足,缺乏规范化和连续性。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往往是在爆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才会加大监管力度,并进行一阵风式的处理,处罚力度和持续性不足,导致不法商贩过段时间又会恢复到先前的状态,这种被动应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方法不能持续有效的实行食品监管。并且在食品监管过程中也缺乏规范化执行,支差了事,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执法过程中也欠缺妥善处理。(3)行业自律水平较低。百姓作为食品的消费者,缺乏足够的维权意识,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选择沉默,除非是一些重大的事故,才会选择维权,终其原因是因为维权成本较高,消费者的沉默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在丰富经济利益的诱导下,投机取巧,不按食品安全规程生产。尤其是那些小工厂、小作坊,它们只是追求经济效益,不遵守基本的企业道德和操守。我国食品生产市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业自律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4)检测手段落后,检测方法不统一。科技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反方向促使了造假技术,传统的食品检测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市场上流通的许多造假产品往往能以假乱真,有些造假产品甚至跟真的相差无二,这大大增加了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并且不同食品行业监测方法也不统一,有可能造成漏检、错检的情况。
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方法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围绕食品安全生产这一核心,规范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我国需要重构食品监管的法律体系,建立综合性的法律体系,实现多层次、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管理与监管,包括立法、执法、监管、处罚等各环节的制定。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管理制度,刨除旧思想和旧观念,超前立法,“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法律体系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重构的法律体系要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能与责任,避免法律职能交叉,提高执法效率。(2)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原因就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力度不够。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和思想道德水平,将责任落实到位,严格内部审批程序,重大事件要领导集体决定,加强执法力度。第一点,职责明确化,各行政主体的职责要有明细的规定,事件全过程要与个人员的责任相结合,杜绝从业人员推卸责任、履职不力的现象,如遇重大事故,必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第二点,实行市场准入制,严格食品生产经营的资格管理,杜绝无证、无照经营,对与无照经营的商户要坚决打压,促进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生产。第三点。加大处罚力度,对于不法商户要坚决打压,并处以严格的处罚,严重情况要对违法者的行政、民事以及刑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3)建设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诚实守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缺乏诚信,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产业将无从发展,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让老百姓吃的放心。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仅要靠政府监管,还要政府大力度的建设信用体系,围绕质量和信誉,把握市场规律,建设食品安全的信用管理机制,让食品生产企业自觉遵守行业道德,使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社会诚信的监督。(4)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水平。改进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创建一套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与国际食品标准接轨,学习国际食品法典,实行食品的全过程监控,从每一个环节上落实食品标准和规范,还要对于落后的食品检验标准进行及时更正。再者,就要加速建设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在新法制中规范绿色安全、无公害的食品认证流程,各认证结果要有明确的地位以及其中的联系,并积极推行国际认证标准,对于不合格产品要严格处理,使其不得在市场流通,并依法查处生产厂家。最后还要相应的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学习和创造先进的检测手段,引进和发明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水平,逐渐赶上发达国家的标准。(5)实行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公布,创建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网络运行体系,协调监测、食品安全信息。运用网络技术,收集和归纳全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由相关部门统一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公众消费,避免购买不安全的食品,所的信息要有权威性和科学性,不能自相矛盾,而降低政府部门的威信。构建信息交互网络平台,使各部门之间信息公开化,信息资源共享,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有关动态。创建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进行危害评估、安全控制等,保证老百姓吃到真正安全的食品。
4 结语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从食品生产、加工再到消费的过程中全过程监控,各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除了要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要动员社会力量,用舆论道德的力量约束不法行为,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食品的出现。
参考文献
二、拟定了年度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并与有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月对所属企事业进行例行督查和资料上报工作;制定和落实了商务局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及执行工作,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6月)活动,出动人员25人次、发宣传材料1500份、挂宣传横幅6条;开展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出动120人次,检查各类企业42家;开展商务系统事故隐患排查月活动,参与了县人大组织的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广场宣传活动;认真落实“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的各项工作,市局领导带队3次检查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共检查加油站、大型超市、农贸市场12家;加大了局属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为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平台,运用最新信息化技术,今年初步建立我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提升监督水平、规范工作流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食品安全方面: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平台建设 目标任务是:完成试点企业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及建后管养工作。工程进展情况:徽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软件测试、合肥万润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食品有限公司、jac兴业餐饮湘元餐饮中心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软件已上线运行。
根据__县“放心肉”工程实施方案,__年8月31日24时,所有小型宰屠场(点)22个关闭,9月1日零时正式启动“放心肉”冷链配送工程。制定__县“放心肉”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方案,确保市场稳定,规范市场秩序。
积极开展酒类市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摸底及体系建设活动;
工作难点:
1、生产安全方面:系统内营运企业不多,普遍消防器材投入不足,安全工作管理难度大;
2、成品油管理方面:社会加油站经营困难,行业规划难以落实到位;
3、酒类流通管理方面:点多面广,抓批促零,加强引导,溯源制度(随附单)建立难,行业协会的作用有限;
问题症结:
1、思想观念转变滞后,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不够;跟不上时代步伐;
2、服务要求高,信息掌握跟不上,工作局限性,条件有限;
__年工作:
理清思路,积极进取;抓住重点,
做好本职;一、做好成品油、再生资源、酒类流通的行业监管工作;
二、抓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三、做好系统内部生产、食品安全的日常督察工作,做好监管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根据市、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年初街道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专人负责街道日常食品安全工作,同时基层各社区也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食品安全专管员,从而健全了街道、社区两级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体系,有效地加强了我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今年年初,共和 × 个社区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 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告知承诺书》,同时督促、指导这些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规范经营行为,掌握和了解本街道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动态。从而形成了面广、意识强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为全街道的食品安全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领导、督察监管、常抓不懈的工作保证。
二、明确要求,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意识
今年以来,我们把食品安全作为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条件,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履行职能、过细工作、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全街道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积极营造放心消费、安全的食品市场环境。根据街道食品安全工作重点,街道食安委通过对食品加工、餐饮企业和集贸市场、学校企业食堂的专项检查,分析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各项安全状况,把安全要求落到实处。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及时,整改措施到位,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有力确保了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切实增强了各基层食品安全专管员的防范意识,从而使街道上下各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广泛宣传、营造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今年,街道食安委抓住全省第十一个“六月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等机会,精心组织、专门研究制定了对居民小区、集贸市场等场所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现场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 × 份。各社区也采用食品安全专题讲座、宣传画廊、横幅、撑牌板报等形式,在基层宣传食品安全。同时街道食安委通过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把食品安全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灌输到生产经营第一线,从而进一步营造了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
四、狠抓措施,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按照区食安委XX年年的工作要求,今年,我们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作为工作重点,我们坚持做到平时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面上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节前检查和节后检查相结合,明查暗访相结合。今年共组织了由主要领导参加的检查活动 × 次,分管领导参加的检查 × 次。在检查活动中,重点对食品加工、餐饮企业,集贸市场,超市,学校企业食堂进行了逐一检查,并当场与企业负责同志提出整改方案、措施,使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同时,按照年初的《XX年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对下发告知承诺书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走访,实施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检查,做到食品安全不留空白点,不留死角,同时也使各食品企业负责同志的责任感更强,工作力度更大,措施落实更扎实。
五、完善机制,推进食品安全不断创新
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检查、宣传到位的基础上,街道食安委力争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一是网络健全强机制。今年,通过街道整顿,重新健全了街道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由主要领导传达上级精神、强调街道要求,为工作推进奠定了组织保证。二是各方配合创新路。今年的每次检查和活动,不是食安委单独进行,而是由机关职能部门、城管、文教、派出所和工商所等共同参与,各方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工作方法得创新。今年,在平时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通过明查暗访,以严查、严管、严督为手段,以查促改、以督代管,全面提升工作力度。
六、存在主要问题
分析今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管理上有盲点、盲区、无证照经营点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二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到位,应多部门加强配合,联合监管;三是食品安全装备技术、检测手段,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2008年,我们将以崭新的工作面貌、全新的工作理念、创新的工作方法,结合街道食品安全实际情况,从严格管理入手、突出问题着手,做到:围绕目标明任务,突出重点强责任,落实措施新举措,加强培训强素质,完善体系促提高,以确保我街道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