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价值。
关键词:特色档案史料;意义;特征
特色档案是指具有突出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民族宗教特色的具有重要影响和利用价值并经过科学整理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内容必须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对本地区的现实生活和将来发展都应有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是提升地方档案馆品味和知名度、提高档案利用率的重要载体。
1 编研地方特色档案史料的意义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大、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并且要求信息集中、传播便捷,有更强的适用性。因此,编研工作和编研产品已成为实现人们对档案信息资源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拓展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对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有效保护原始档案,促进文化大市建设,提高档案部门在社会的影响力与地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把原件直接提供利用,容易破损,影响档案的寿命。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避免档案原件的重复使用,减少磨损,从而延长档案的寿命,使这些资料能永久保存,便于后人利用。 档案编研成果具有存史、资政、文化功能,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其教化功编能明显,有助于推动和促进地方人文历史、社会科学的研究。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扩大档案工作部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编研工作,向社会提供编研成果,使广大利用者看到档案的价值,加深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2 主要特征
2.1 阶级性
地方特色档案史料是一定阶级所利用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东北年鉴》(1931)是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满州年鉴》(1936-1944)是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服务的;我们编写的地方特色档案史料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服务的。因此,我们编研工作者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旗帜鲜明地记述本地当中自然物质运动的轨迹,广大要民群众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足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败得失。
2.2 地域性
地方特色档案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记述。因此,作为编研工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既不能越界,更要注重地方特色,努力争取散中求聚、汇中求精、同中求异、广中求深、平中求新。所谓散中求聚就是要把众多分散的事物和资料科学地有机凝聚在上百个、甚至几十个条目中,再用文字表述出来,以求突出特点;汇中求精就是力戒条目繁杂、文字冗长、内容浮夸、流水帐式的叙述;同中求异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区域之间的千差万别,一方之间见一方之长;广中求深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独特的地方和本质的特点写深写透,从每一个角度上和人、事、物上突出特点;平中求新就是与其他地域相比的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你有我也有的、基本同步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学习活动中,选出新生的、具有生命力和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记、突出写来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地域性。
2.3 资料性
地方档案史料是集录当地各个年度各条战线、各项事业的情况,汇集信息、汇积资料为当地执政者、建设者和研究者提供依据和素材的“百科全书”。一部好的档案史料就是一个小型资料库。笔者认为档案史料的资料性要求把各个年度的、本地区的新事物、新成果、新进展,全面地系统地分门别类地记录、反映出来,而且要全面,要丰富,要具有百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资料完备就是要求收集的资料要全面,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记录翔实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将事件的要素、时间、地点、性质、起因、过程、结局等交待清楚,记录明白,不留后遗症。
2.4 权威性
地方档案史料是读者查阅和使用资料的依据,是资料性的工具书。它所集录的文章和资料不仅要代表本地即本行政区域的最高水平,而且一定要得到大家的公认,具有权威。由此,编研档案史料在编研过程中,对所录用的资料一定要反复核实,而不能信手拈来,对所载的内容不能因好恶而决定,对其编排更不应由个人意愿来取舍。
2.5 可读性
地方档案史料要求用平和朴实的语言详细介绍本地方特色全貌,做到简要的概述,高度的浓缩,内容全面、解读生动、资料翔实,集历史性、文化性、教育性、可读性与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在知识上得到充实;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享受。
参考文献
【关键词】陇东秧歌;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5-02
一、陇东秧歌的起源
“陇东”泛指陇山以东、六盘山以东的甘肃地区,位于陕甘宁交界处,现指庆阳平凉一带,陇东地区地域广袤无垠、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陇东地区的民俗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有秧歌、剪纸、刺绣等众多民俗艺术形式,其中陇东秧歌尤为突出。
陇东秧歌又称徒手秧歌,流传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一带,是北方秧歌中的一种,它起源于北方古代劳动人民的祭祀活动,舞者双手不拿任何道具,在田间地头随性起舞,所以起名“徒手秧歌”,也称“陇东秧歌”。徒手秧歌除具有较强的民俗性、群众性、融合性外,还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简洁的服饰、诙谐调侃的肢体语言、简练的动作、朴实的表演,无不彰显东方民族的古朴与清新、粗犷与细腻的原生态审美意识。
二、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
陇东秧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来源于生活,是在紧密结合西北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陇东秧歌的动作主要分为手臂动作、步伐动作、腰的动作,其中手臂动作尤为突出和丰富。手臂动作主要有:甩臂、绕臂、抻臂、缠臂等动作;步伐动作主要有:十字甩手、蹬跨步、扭跳步等;腰的动作主要有:扭、风摆柳等。通过以上动作不难看出陇东秧歌所提炼出的动作都是来源于农耕过程,来源于生活,更彰显出动作中诙谐幽默的风格特征。
(二)陇东秧歌的表现形式
陇东秧歌早期一般是在新年伊始、祭祀祖先、举办庙会等重大节日或集体性祭祀活动中表演。表演者多为当地群众,舞蹈形式随意性也较大,多数在表演中仍借鉴的是农耕劳作中的动作,且愈夸张愈好,以博得众人的称赞。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陇东秧歌逐渐从无定式随意歌舞转化为有一定模式、有固定程序、有主题动作的秧歌舞蹈。陇东秧歌其舞蹈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表演者上肢双臂“甩、缠、转”,下肢腿部“跨、颠、颤”,以及全身的“拧、扭、抻”等动作体态来表现舞蹈动作和舞蹈形态,整个舞蹈呈现出特有的地域特点和粗犷朴实的舞蹈风格,通过舞蹈可以充分体现出西北地区群众的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纵观整个舞蹈表现形态和基本主体动作,都是由普通劳作过程中所发掘提炼而来,比如“蹬步”、“跨步”等基本下肢步伐,就是源于陇东地区特有的地貌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群众在劳作、生活中经常要翻山过沟,所运用的动作就是跨步、蹬步,腿部要集中力量蹬跨才能越过复杂的地理区域,每跨一步就好像跨过了山沟,每蹬一步就如同登上了山峰。上身动作亦是如此,双臂张开,或甩或转,如同攀登时、疾走时手臂用力一般,动作时而小且有力,时而大且粗犷,双臂甩转幅度小时,上肢形态细腻柔美,幅度大时豪迈洒脱,充分呈现出陇东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整个陇东秧歌发力均以双臂为主,双臂扭动小时步伐也紧跟着小,双臂甩动大时步伐也跟着扩大,整个身体也随之加大幅度,肩与双臂的交叉扯动,也附带着整个身体步伐的来回扯动,头一低一抬,低时身体微曲、抬时充分伸展,整个身体的扭、拧,手臂的甩、抻,腿部的蹬、跨,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融入在整个舞蹈中,伴随着身体的晃动,便构成了陇东秧歌大体的动作韵律和体态风格。陇东秧歌在表演时还非常注重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力的双重结合,即吸取生活中的简单动作,又将其改编扩大,表演时具有很强的内在思想感情,所有喜乐均由心生,通过舞蹈的展示,呈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饱含生活气息的、独具风格特色、别于其他秧歌特征的陇东秧歌独有形态。
三、陇东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一)陇东秧歌的传承
1.陇东秧歌的挖掘。陇东秧歌的传承首先要做好原始素材的挖掘、积累和收集。例如:深入到当地老艺人家中模仿原始动作、共同探讨,全面掌握陇东秧歌的原始素材,熟知背景故事和发展由来,从动作形态、内在情感、舞蹈队形等方面入手,梳理体系化的陇东秧歌舞蹈脉络;去当地观摩、参与节日庙会,从一些即兴的表演里,发现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创新点;将所看、所听、所想到的内容整理、收集、归纳,作为最原始的素材以备用。
2.陇东秧歌的传承。(1)媒介传播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重要通道。陇东秧歌的传承要在原生态动作的基础上允许不同的尝试和创新。这既包括陇东秧歌内容上的创新也包括传播手段上的创新。审美性是陇东秧歌传承的首要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兰州演艺集团前几年将陇东秧歌素材加以丰富、改编、创新,创作出舞蹈《红柳》,演出后反响热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该舞蹈,把一些原生态的东西大胆创新,运用现代思维方式,重新给陇东秧歌赋予符合当下的气息,时代感的新内容,既强化了原生之态,又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2)教学是陇东秧歌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何将陇东秧歌在教学中传承,首先要抓住其风格特点,这是传承的中心问题。例如:陇东秧歌中手臂的抻,动作的节奏一定要短促、感觉要俏皮,这就是它的特点,在舞蹈当中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中掌握陇东秧歌的形态、神态是重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神态背后的深层涵义,这就需要文化的支撑。在教学中陇东秧歌文化背景的切入就显得尤为重要。陇东秧歌的教学传承不仅仅是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是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让学生不仅要了解动作的来源,更要了解动作背后的故事及其渊源,以增强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使学生整体掌握陇东秧歌的精华,内外兼修,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身心合一地表现出陇东秧歌的风格特征,使陇东北秧歌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活力。
(二)陇东秧歌的发展
1.大众化方向。可尝试将陇东秧歌引入群众日常健身舞蹈、广场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中,以通俗为主要特征,动作简单易学、自娱性强。这个方向是以已形成的、具有一定主题动作、形式的陇东秧歌为基础的大众自娱舞蹈。
2.专业化方向。主要是为专业院校的课堂服务,从陇东秧歌中提炼动作元素,把握风格特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以高雅为主要特征,注重其舞蹈的技术,这就是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为代表的“学院派”民间舞。这个方向是以民歌、史诗中存在的思想和主题,以现代的形象视角创作出表现当代舞蹈家艺术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舞蹈新作。
陇东秧歌的文化背景是推进陇东秧歌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与实践相结合,把陇东秧歌体系化、教学标准化和表演专业化的教学体系推进大中专舞蹈院校课堂,逐步将陇东秧歌作为我省专业化教学的特色品牌,既是对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推动民俗民间舞蹈的发展,使陇东秧歌在发掘、传承、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得到壮大,推勇ざ秧歌成为我省的一颗舞蹈艺术璀璨明星。
参考文献:
[1]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张芳.陇东秧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J].陇东学院学报,2010.21(2):122-123.
[3]张芳.陇东秧歌动作符号的文化解读[J].陇东学院学报,201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观赏石鉴评标准
Standard Of Appraisal and Evaluatlon of Vlew Ston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2007-09-142009-09-20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观赏石的分类、观赏石的鉴评要素、观赏石鉴评标准、观赏石等级分类及观赏石鉴评原则等。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观赏石鉴评活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观赏石viewstone
观赏石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标准指狭义的观赏石,即在自然界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它蕴含了自然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特性和稀有性为其特点。
3 观赏石鉴评原则
观赏石的鉴评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不得弄虚作假,鉴评专家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感,对鉴评工作负责。
4 观赏石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根据观赏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态特征,以及观赏者的人文意识和审美取向。将观赏石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
4.1造型石类
造型石以各种奇特造型为其主要特征,具有立体形态美,大多是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于产出地质背景的不同,造型石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4.2图纹石类
图纹石以具有清晰、美丽的各种纹理、层理、斑块等为其主要特征。常在石面上构成艺术图案。它的形成主要与岩石本身的特性有关。
4.3矿物类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类观赏石主要为矿物晶体,也包括些非晶质矿物。它以自发长成的几何多面体外形、丰富的色彩和各异的光泽为其特征。
4.4化石类
化石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保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遗迹、遗物等。按其保存类型有实体、模铸、印痕等化石。化石以其特有的珍稀性和观赏性为人们收藏和观赏。
4.5特种石类
特种石是指与人文或历史有关的石体,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石体,地质成因极为特殊的石体,以及前四类涵盖不了的其他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的石体。
5 观赏石鉴评要素
5.1鉴评要素应能体现观赏石的完整性、美观性、生动性、神韵性为总的原则。具体分为基本要素和辅助要素。
5.2基本要素形态、质地、色泽、纹理、意韵。
5.3辅助要素:命题、配座。
6 观赏石鉴评标准
6.1造型石
a)形态(50分):造型奇特优美,婀娜多姿,观赏视角好,能以形传神;
b)意韵(10分):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含蓄回味,
c)质地(10分):韧,性大,石肤好或差异风化强;
d)色泽(10分):总体柔顺协调,或构型不同部位的颜色对比度好;
e)纹理(10分):自然流畅,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
f)命题(5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文化内涵;
g)配座(5分):材质优良,工艺精美,烘托主题,造型雅致。
6.2图纹石
a)图象(40分):图象清晰,画面完整,有整体感,
b)纹理(10分) 清晰自然,曲折有序,花纹别致;
c)意韵(20分):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d)质地(10分):韧性大,石肤好,光洁细润;
e)色泽(10分):色泽艳美,协调性好;
f)命题(5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
6.3矿物晶体
a)形态(40分):晶形发育完好,晶体完整,晶簇等集合体优美奇特;
b)色泽(20分):色泽瑰丽,色调丰富,光泽感强;
c)质地(20分):晶体纯净,透明度高,非晶质矿物致密温润;
d)稀缺(10分):稀缺矿物分值高,包裹体、双晶及连生体仪态万千;
e)组合(10分):共生矿物组合品种多,层次分明,色彩、造型、围岩相互衬托。
6.4化石
a)形态(40分):体态丰满,保存完整,主次兼顾,造型优美,动感性强;
b)意韵(20分):生态背景和生存活动迹象鲜明,生物组合多样;
c)质地(20分):石化实体致密坚硬,异化后的矿物质特殊,印痕等保留有原生物质者佳;
d)色泽(10分) 存有原生物体颜色,或异化后石质颜色美,化石与围岩色彩反差强;
e)命题(10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具有较强科学性和艺术性。
注:古生物化石的采掘、收藏、流通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
6.5特种石
特种石中同一种类数量较多时,亦可参照上述四类标准进行鉴评。
7 观赏石等级分类
7.1观赏石的等级分为:
特级:总计评分91~10分。
一级总计评分在81~90分。
二级总计评分在71~80分
三级总计评分在61~70分。
8 观赏石鉴评证书的规定
a)统一编号;
b)防伪标识;
[中图分类号]:J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1
前言:近年来,随着世界性文化的互相渗透,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民族文化及特征弱化的状况,基于此,带有关民族标签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信息化产业的涌现令人们看到了太多同质事物,在这种情形之下,现代艺术领域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让民族舞蹈保持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令民族文化在世世代代的演进过程中发扬光大。
一、当代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蒙古舞蹈与藏族舞蹈作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让各民族人民都认识到它的独特魅力。民族舞蹈除却其本身的舞蹈艺术特征以外,还体现着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点,因此,在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艺术的背后隐藏着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在此之前,理清这两种舞蹈类型的本质及其艺术特征十分关键。
(一)浅析当代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蒙古族舞蹈类型概述
长久以来,蒙古族的生活疆域辽阔,且人口数量也较为稳定,生活富足。在我国很多区域都有蒙古族人居住,但不同地区的蒙古族舞蹈及生活习惯也略有差异。从大体上来看,蒙古族舞蹈这一舞蹈形式主要体现出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草原上骑马狂奔的畅快之意。
2.蒙古族舞蹈艺术特征
有这样一首古老的歌曲,其中的几句歌词,在现代近乎家喻户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窟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蓝天为帐篷、绿野为毡毯的豪迈气概。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人民生活在这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养成了他们淳朴的个性[1]。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人和农耕民族的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孑然相反,蒙古族的个性当中有强悍、桀骜不驯的特点,并且蒙古族的人民体魄十分强健[2]。因此,蒙古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在蒙古族人的生活特点中遍寻得到。其艺术特征具体可以归纳为:豪放、载歌载舞、舞姿舒展流畅等。其中,“安代”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以舞步雄健粗狂著称,含有顿足、跳等舞姿动作。另外,蒙古族舞蹈还多与伴奏乐器相结合,提、压手腕以及全身微颤等动作是蒙古族舞蹈的主要特征。
(二)浅析当代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1.藏族舞蹈类型概述
藏族舞蹈同样也是我国民族传统舞蹈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舞种之一,相对于蒙古族舞蹈而言,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较为极端,因藏族舞蹈有两种风格:其一,舞蹈动作多以舒缓为主,造型多样化;其二,舞蹈动作与灵活的节奏相呼应,给人以一种急促之感。总体来看,当代藏族舞蹈这一艺术门类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仍旧保留藏传佛教歌舞中的元素,呈现一种神秘、浩大的舞蹈形象。
2.藏族舞蹈艺术特征
由于藏族的宗教文化发展较早,且宗教文化已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深深渗透于藏族人民的内心深处。从本质上来看,藏族的宗教文化与其舞蹈艺术也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在藏族群落出现伊始,部落当中有存在原始的“宗教乐舞”,这种民族化的舞蹈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逐渐藏族部落舞蹈被演变成犀牛舞、狮子舞等带有生活气息的舞蹈,舞蹈中有很多模仿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姿势,而且,这些舞蹈带有明显的藏族文化特征[3]。现代藏族舞蹈的特征较之原始时期有所不同,毕竟经过了数年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化的交融,但一部分藏族文化仍以舞蹈的形式留存至今,舞蹈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以及动物图腾类舞蹈仍旧是藏族舞蹈中的重要艺术特征。
总而言之,在极为特殊的带有地域文化性质的民族生活环境中,蒙古族人民与藏族族人民都养成了不同其他族群的生活习性。从其生存的地貌特征来看,蒙古族和藏族人民都拥有着广袤的土地,供其生活、狩猎和农耕。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生存,蒙古族及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都带有一种豪迈之气与磅礴之感。
二、民族舞蹈艺术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对于传统的带有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舞蹈,在经历了世代传承后的当代民族舞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且当代民族舞蹈的结构被重新策划,往往是通过对民族舞蹈动作的编排和设计,再借由民族服装等元素来突显民族舞蹈的特色,让人们通过这些民族舞蹈元素的集中化设计,可以很直观的得出民族舞蹈的结论。通过对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类型及其艺术特征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显看到这两类舞种的差别,以及背后所呈现的蒙古族与藏族文化的内涵。尤其是在现场观摩舞者演绎民族舞蹈的时候,可以从内心去理解舞蹈人物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感受到带有地域特征的生活气息,这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文化、景观、再现、地域、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村镇文化景观保护研究的背景意义
孝通先生说,文化是“from the soil”,即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东西。从本质上来说,以地域为基础的遗产描绘的就是人类在大地上形形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而我们栖居的土地也正是我们民族的景观艺术发生和归属的地方”。
大部分的文化遗产被散布在广大的乡村,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像文物一样的保护,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剧烈的人为破坏(为主)和渐进的自然损毁。笔者认为,基于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村镇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再现,应该像城市文化景观一样的保护,并且迫在眉睫。
基于当前的状况,研究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建设性破坏,在基于文化景观以及民俗保护的前提下,创造宜居的村镇环境。以风景园林的角度,做好对于传统村镇文化景观以及地域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此同时使部分传统村镇旅游开发的合理开展。
2.村镇文化景观保护的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读法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研读,整理,并对国内外传统村镇景观资源的保护的文献进行研究,并对通过实地调研所研究的具体区域进行详细记录。
2.2实地调查法
对所研究的具体地区的传统村镇进行大量的现场勘察,,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走访,询问,拍照,测绘等具体方法,详自地记录,已达到能够深刻地认识研究对象的各方面信息,并获得第一手详细资料,加以分析利用。
2.3实例分析法
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之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域为依据,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系统全面地认识在具体地域下,该地区文化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3.村镇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概念
3.1景观
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或人工的地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下对景观都有着不同意义上的理解。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将其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其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有美化的作用;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则把景观当作一种资源;而更为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设计师或者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包括园林绿化和小品。也就是说但就算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3.2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种地域的人、地关系的具象反映。
文化景观最初是个地理学的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叶,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的发展它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在影响之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把他们加工成文化景观。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在他的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y)中,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他称之为历史景观“他认为文化景观是因人类活动而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各种形式,是一个独特组合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强调了种族、语言和宗教景观的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的意义,认为人的活动、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
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署 文化景观是居民同土地长期和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体现出价值的地方,它体现了自然和精神环境的一致,体现了地方精神土地利用和生态学的传统知识
台湾的《文化资产保存法》 将文化景观定义为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等所定的空间及相关联的环境。
综合以上 经过长期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该地区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的观改造,它包含的人类起源和演变、民俗和经济状况、艺术和信仰等多种内容,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交流与抗争的历史。
4.我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方法总结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说:“不是返老还童,而是输血打针,让它延年益寿”。
村镇文化景观也正是如此,历史文化景观也应该同样如此,对它的保护不能仅仅是对某一时间段单纯的复原,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场地历史研究中,并且通过现状调查中了解其演变和转化的过程,经过研究分析从而确定有哪些部分需要改变,哪些部分需要恢复,以及哪些部分需要使之继续演变。
下表是笔者通过对第一批我国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地域,基于地貌坏境,文化区系,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
序号 村镇名称 地貌环境 文化区系 主要特征
1
山西省静升镇 黄土高原 三晋文化 古镇呈封闭城堡式格局,黄土高坡窑洞合院式民居的典范
2 江苏省周庄镇 太湖平原 吴越文化 古镇保持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井字型水乡格局
3 江苏省同里镇 太湖平原 吴越文化 古镇被河桥分割成川字形,退思园体现了江南园林风格
4 福建省古田镇 闽西山区 闽台文化 旧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地
5 重庆市西沱镇 四川盆地 巴蜀文化 云梯街吊脚楼群沿山脊垂直长江布局,巨大高差呈特色景观
6 北京川底下村 华北平原 燕赵文化 古村规划布局严谨,明清为古骚道,北京四合院民居的代表
7 山西省西湾镇 黄土高原 三晋文化 保存较为完整的黄土高原古村落,窑洞城堡式明清古建筑群
8 安徽省西递村 皖南山区 徽文化 徽文化和徽州古村落典范,较完整保持着明清时期风貌格局
9 福建省田螺坑村 闽南山区 闽台文化 古村落由5座土楼组合而成,集中体现了客家建筑文化特色
10 广东省鹏城村 珠江平原 岭南文化 古村落保存有众多明清建筑群,并设防盗的军事要塞
11 陕西省党家村 黄土高原 三秦文化 古村落依源傍水,四合院,哨楼等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镇(村)基本特征比较中可以看出,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
空间上 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
时间上 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了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
5.总结
思考:如何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继承传统村镇景观特色
在如今各种中国风盛行的现状下,如何才能够做出真正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作品,是现今景观设计师遇到的一大难题正是做好中国式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历史村镇景观保护与再现中,如何才能让历史文化村镇中恰到好处的再现出历史文化景观,并且为生活在周围的村民打造出宜居环境,从而使得真正的文化与景观得到真实的传承;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都可归结为传统村镇文化景观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通过对传统历史村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再现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保护与再现两个词是不可分离的,例如:在传统村镇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再现中,仅仅按原来的工艺和样式建造一个园林作品是不可取的,同时它也必须得满足现阶段居民的审美需求,生活需求。
传统村镇文化景观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景观,是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适应地域气候,土地,及人文过程的表露,它是一种乡土景观;它使我们当今人们可以更为透彻地,从更深层次地了解地方的风俗与文化。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汪曾祺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04-01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潮在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力,然而我们欣喜的看到,小说作品中的地域风格的色彩并未淡化甚至消亡,反而日益浓厚。汪曾祺作品中的显著的地域文化色彩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拜访汪曾祺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写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对此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以前没有意识过。是这样,这是很自然。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面上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我们知道汪曾祺的家乡是高邮,高邮就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水成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淖记事》写道:“淖,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还不够,比一个池塘可要大得多,春夏水盛时,是颇为浩淼的。这是两条水道的河源。淖中央有一条狭长的沙洲。沙洲上长满茅草和芦荻。春初水暧,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萎蒿,很多就是一片翠绿了。”《受戒》整个文本中更是让人感到水气盎然,明海和英子这对小儿女从相识,约会到最后的心灵的结合无不是在水上完成。
水作为自然环境影响了汪曾祺的精神气质,形成其充满水意的作品风格。我们知道所谓地域,字面上理解为一定的地理范围。但是研究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这里不仅包括该地域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文化传统方面的影响。从审美感知的层次上来说,作家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其审美心理也会受其影响,因而在小说创作中会表现出特有的美学风格。“这漫长的政治弱势历史规约着吴地吴人的生活历史、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及审美情趣,积淀成一种以‘阴柔’为特质的文化风俗――其主要特征为‘崇文尚礼’、‘人性柔慧’、‘士奢于学’、‘民兴于仁’、‘衣冠文物之盛’以及‘豪奢侈靡’、‘厚于滋味’等。”所有这些乡村血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汪曾祺,并成为其日后创作中的隐性文化底蕴。
汪曾祺曾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它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间集体的智慧和民间的态度情怀,它抓取了民族生活的丰富内涵和真情实景,因而其自身居有不朽生命力。”其实风俗即是地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通俗表现,风俗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历经时代打磨,而形成的约定俗成。地域文化是抽象的学术概念,而风俗民情则是其现实生活的拓本。汪曾祺是这样阐释的也在其创作中实践着,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对家乡风俗画的描绘。
汪曾祺在他的作品《受戒》、《陈四》、《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徙》、《鸡毛》等作品中,用散文化的诗意笔触,描绘了大量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使得充满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岁寒三友》中以大篇幅描写放焰火的场景。铺面而来的欢乐的气息,热烈的氛围,一幅清新而欢快的风俗画淋漓尽致的铺展开来。我们从他的《异秉》引用一段:“这地方一般人家是不大吃牛肉的。吃,也极少红烧、清炖,只是到熏烧摊子去买。这种牛肉是五香加盐煮好,外面染了通红的红曲,一大块一大块的堆在那里。买多少,现切,放在送过来的盘子里,抓一把清蒜,浇一勺辣椒糊。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汪曾祺对于风俗画的艺术追求,主要体现在语言和情节两方面。首先体现在文字的语言上,他喜欢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去抒写人物和景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他的扎实的绘画艺术功底。比如“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 脑后的发髻都极大……清明插一个柳球,端午插一丛艾叶,有鲜花时插一朵栀子,一朵夹竹桃,无鲜花时插一朵大红剪绒花……”一幅生动形象的性情泼辣的姑娘媳妇勤劳劳作的“挑担图”顿时浮现在我们面前。其次,汪曾祺的风俗画创作中,并不注重情节的起落和戏剧化的冲突,而是用平淡如水的言语叙说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汪曾祺恰事用这些作品中简约的情节来描写社会风俗画,描写普通的民间生活情境和人物生存状态。由于汪曾祺作品中大量的风俗画的描摹,使其小说具有了更为浓厚的地域风情气息,并因而被文学史家称之为地域文学中的“风俗画小说”。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载体,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经过近代史上前辈作家的艺术创新和主题开拓,在汪曾祺的画笔下,呈现出更加丰富的独特面貌。我们研究作家所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将对作家的精神气质,艺术风格等深入的了解提供了一个更为方便的捷径。
参考文献:
(一)通过公共艺术实现文化价值,彰显地域文脉与认同
公共艺术是当代的文化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与精神追求,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文化隐喻功能。楚国800年的辉煌既是历史,也是巴国楚地上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以图腾、绘画、曲艺等方式体现在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的身上。人们骨子里的文化情节却往往在文化自觉的应力下,让人生在其中而不自知。文化的沉淀在现实中的反映便是艺术之美,它是对生活的真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结果。在城市个性日渐消隐的今天,“千城一面”的脸盲症既是社会现象,又是文化病态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了彰显城市气质的文化和浸润在生活点滴中的艺术,又何谈城市价值和文化认同?巴楚文化亦如此。傍晚城市广场上的汉剧表演、武汉江汉路步行街的“热干面”雕塑、古琴台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既是时间长河里平淡生活影像中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文化投射在真实世界中的印记。正因为公共艺术作品美学效应的发挥有特定的空间构造,只有彰显场所精神,联系地区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地区文脉,才会获得较强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动力。由此可见,利用公共艺术的文化隐喻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并继续形成固定的社会态度,证明了公共艺术是地域文化传承中最温和亲民的手段。古人强调形、气、神的互转共生,“形”为“物觉”,“气”为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神”为大道升华。①艺术人类学指出,所谓同化不会产生和谐,建立在差异之上的美与美的共生,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不可否认的是,巴楚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支,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巴国楚地人们的现代生活,与中华大地的人民共享祖先的馈赠。这些馈赠该如何以活态的形式传承,恩施州的三岔傩戏以国家认可的艺术表演和以国际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定位,成功实现了现代转换。②
(二)公共艺术可尝试用现代的、艺术化的、开放性的手法传承巴楚文化
对于文化遗产这种言必称古的财富,其传承发展却需要以老树发新芽的态度进行,毕竟只有“活”的文化才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它以表达公共意志为核心,以艺术内容公共性和市民的广泛参与为主要特征。巴楚文化并非单一的“巴文化”,也并非单一的“楚文化”,而是先在巴地后在楚地界域上受巴文化和楚文化浸染从而显示出巴、楚文化共同特征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融会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动态文化,其发展必须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这里选择城市公共艺术这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发扬以城市市民为受众、在公众的参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将巴楚文化以现代的手法继承下去。结语中国文化史是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当代的文化趋同性特征亦得益于以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代表的相互沟通。文化的趋同性对艺术的影响绝不是当代出现的,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为唐朝文化添上异域风情的一笔,日本浮世绘让西方绘画艺术挣破了写实的牢笼走向抽象和自由,以及曾红遍全球的流线型设计都是文化交流对艺术影响的有力佐证。艺术是穿越时空维度的自由的因子,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公共艺术更是文化的沉淀,可以说生活不息,文化不止。虽然人们对美的看法不尽相同,但社会属性使人对物质形态外在的审美情趣趋于相同,这些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形式美的法则。由于公共艺术设置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与公共艺术交流、互动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在体验城市空间的过程中,糅合人文环境而产生文化认同,公共艺术实际发挥了空间场性的功能。由于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的利害关系,因此,整体关照与协调就成为公共艺术在营造具有共享性、人性化和审美效应的场所的重要问题。③运用公共艺术的方式在环境和社会变换的状态下,将传统艺术以活的姿态有机地延续下去便是可行的。
作者:郭媛媛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流行音乐是引导时展的重要标志,在流行音乐盛行的大背景下,将流行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以及音乐课堂相结合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三者相结合,不仅可体现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可体现出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教学的融合,使民族音乐在新一代音乐人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在流行音乐的推动下,实现民族音乐的创新、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民族音乐进课堂的现状
中国民族音乐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和发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基础知识方面。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并未对民族音乐进行特定的设置,再加上流行音乐盛行,直接导致民族音乐难以融入到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只停留在现阶段音乐基础上,而在短期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存在较大困难。其次,民族音乐在各阶段的音乐课堂教育中一直处于表面阶段。音乐课堂中关于民族音乐只是存留了单一的教学形式,并未抓住民族音乐的精髓和重点。这就导致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接受民族音乐,此种音乐形式要想彻底融入到学生之间也存在一定困难。最后,民族音乐进课堂仍存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活动形式仍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将中国民族音乐引入课堂的活动形式尚且未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且无前车之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主动探索和不断尝试。此外,大多数的民族音乐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学生的鉴赏水平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以往教学中,音乐课堂以自由教和自由学为主要标准,但若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则需要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固定方向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流行音乐为动力推进中国民族音乐进课堂
作为当下发展较为迅速的流行音乐,在将中国民族音乐引进课堂的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民族音乐进课堂活动可以流行音乐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鉴赏能力和水平,促进民族音乐不断发展。首先,在发展和结合的过程中,体现民族音乐的时代性。民族音乐虽具有一定的传统性色彩,但其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只有将更多形式、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融入其中,方可带动中国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可吸收流行音乐中的流行性元素,将其融入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使课堂上的民族音乐体现出更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来源、发展、传播过程,看到课堂教学外民族音乐的更多精彩,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化特征。其次,结合区域特征及本地区的音乐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中国民族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这就意味着一些含有地域特征的民族音乐可在本地区的课堂中实践和发展。例如,蒙古歌舞代表着当地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则在课堂教学中,可将蒙古歌舞的特征与办学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民族音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拓宽途径。最后,将代表性民族音乐引入音乐课堂。将民族音乐与音乐课堂教育相结合,并不仅仅需要在当地传承自身的音乐文化,更要将地域性的民族音乐传播到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这则需要结合流行音乐的特征。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流行音乐并不具有所谓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民族音乐需要的更是这样的发展特征。在大多数地区,流行音乐代表着时代的风向标,而将中国民族音乐融入到这风向标中则可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在民族音乐进课堂的活动中,仍需要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去了解属于中华子孙的音乐文化。此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不能要求学生杜绝对流行音乐的欣赏转而只欣赏中国民族音乐,这种情况不现实。每个学生的个人喜好不同,但却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逐渐接触中国民族音乐,通过逐渐接触的方式,慢慢改善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喜爱。因此,在推进中国民族音乐进课堂的教学中,可以从具有流行音乐特点与中国民族音乐内涵的“中国风”音乐着手,多放一些“中国风”类型的音乐,使学生逐渐喜爱上中国民族音乐。除了这种“中国风”曲目的引入以外,也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具有民族性的曲目,比如周杰伦演唱的《龙拳》,再比如他的《东风破》。一个是在歌词与去掉上做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修改,另一个则是歌词上改变了苏轼的词文。同时,周杰伦的歌曲中,很多都带有中国民族乐器的参与,比如《双节棍》中演奏中使用了中国传统乐器二胡,而在《台》当中有引入了古筝与葫芦丝。这些民族元素都使得他的音乐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通过习得他的歌曲,引导学生充分解析民族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存在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而接触中国民族音乐,体会民族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享受。
三、总结
综上,民族音乐是几千年来音乐发展的精髓,体现了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行音乐的推动下,将民族音乐融入到现代的音乐课堂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还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学生将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使中国民族音乐不断延续,绽放光彩。
作者:底彦芝 王志玲 单位:郑州市第九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任华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艺术百家,2014,(06):231-232.
【关键词】地域环境;居住建筑;影响
建筑的最基本功能是作为人类在自然界里生存的蔽护场所,因此,必然要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直接制约和影响。居住建筑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纽带和交流场所,它凝聚着人类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永恒体验和智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居住建筑设计的深层次核心问题,不同的自然观也会产生不同的建筑观。建筑的地域性正是对这种关系的集中体现。因此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我们仍需要创造与之相适应,符合生存与经济发展要求的“有生命的”建筑。具体来说,与建筑地域性有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理和资源三部分。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
1、综述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大气变化的综合体现。它是由一系列称之为气候参数的大气变化数据来描述的,例如参数: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等等。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在自己的居留地_七建造遮蔽物,来抵御风霜雨雪和其他外来生命的威胁。建筑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是决定建筑物形态、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主要特征。客观的自然气候,让长期栖息于此的人们通过生活、生产形成独特的建筑特征。古人“挖地建穴、构木筑巢”体现出当时建筑对气候的关注。
2、查尔斯・柯里亚的观点
在深层结构层次上,气候条件决定了文化和它的表达方式,它的习俗,它的礼仪。在本源的意义上,气候乃是神话之源。比如,在印度和墨西哥文化中,开敞空间的玄学属性乃是伴随着它们所依赖的炎热气候。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认为气候不只是影响建筑的一个自然环境因素,还与文化息息相关,他甚至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这种提法虽然过于绝对,却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域文化差别很大,设计中应体现这种差别,而从特定的气候条件出发进行设计是体现居住建筑地域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实际上,我国南方的骑楼、湿热地区的干栏式建筑、北方的窑洞、云南民居“一颗印”等,都是适应气候而衍生出来的特定建筑形式,是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历史印证。
3、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观点
弗兰姆普顿在《批判性的地域主义:现代建筑与文化认同》总结第三点说:“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地域性,是由于必须强调某种由地势产生的基地特有因素,考虑适当容纳建筑物的三度空间结构,增加当地光线通过建筑物时的变化旨趣,光线必要被视为首要媒介物,藉此表现作品空间与结构上的效果。因此明确地回应气候条件是必要的结果。……批判性地域主义倾向于把所有的开口处理为微妙的过渡区域,有能力对场地、气候和光线作出反应’。”由此看出地域自然环境中的气候要素对于建筑物的影响。
4、路易斯・康的观点
而路易斯・康说:“光是一切存在的赐者,是来自意欲,也是定则,你可以说光,那一切存在的赐者,是所有材料的创造者。同样来自太阳的光,照在不同的地域,确有截然不同的个性,因此塑造建筑对光的情感与对建筑本身的样子。材料是为了产生阴影,而阴影则是属于光的。”光的丰富来自没有一刻的相同,不只是日出到日落的不同,春夏秋冬也皆尽不同,光是活的,有其可变可动的生命。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从建筑的立面与空间的反应与诊释来看,光的语言是无限的,透过材料与细部,表达各种情境,逢释每一个地域独特光的个性与忠实地反应当地的环境特色。由建筑物的开口部就可以呈现出地域的光与气候的环境意识。路易斯・康说:“我们因光而生,季节因光而被感知……光使人有共同的认知,它置我们与永恒接触,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它使建筑为建筑。”
总之,气候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地域建筑文化的形成,一个地域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在过去的一百年或者将来的一百年中不会发生质变,与其他的设计考虑因素相比较是稳定的。
二、地理条件的影响
地理条件是居住建筑地域性原则的基础性因素。它在微观上是建筑对具体的建造场地的应答,决定着具体建筑的处理,体现为场地性;在宏观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场所意象和心理认知。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兼顾。例如我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倚山面阳、逐水而居”等风水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选址原则,就体现了全面而朴素的地理环境观。
例如,在日本见到的很多居住建筑不是方盒子就是一下大上小的形式,这与其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日木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一般在居住建筑的造型上都尽量采用对抗震更为有利的形式。从建筑的侧向位移和稳定性出发,宜采用这种下大上小、下重上轻或者由下向上逐层收分的平面空间布局及造型方式。这样,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风格,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三、资源条件的影响
居住建筑作为人工构筑物,其建造过程离不开对材料和资源的利用。在传统地区建筑的发展中,资源条件为居住建筑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限制因素。地区建筑在对有限资源的巧妙运用中积淀出形象鲜明的地区风格,例如色彩、肌理、构造等。在对地方资源的巧妙运用中形成的建造工艺和审美倾向也逐步融入地区文化的内核,也构成人们对地区的记忆和情感。
例如,中国天津地区由于土壤原因,大型树木较少,因而传统建筑中除了使用木材,还出现了因通商所带来的金属和玻璃等材料。这样一来,特定地域的资源必然影响当地的建筑材质和整体风格,经年累月慢慢形成人们对整个地区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这种由资源演变而来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一记忆和情感需求对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资源本身对居住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梁思成文集》「M].北京一中国建筑l:业出版社.1982.
[2](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一华夏出版社.2001.
[3](美)阿尔多・罗西著.黄十钧泽.《城市建筑学》【M.北京一中国建筑!一业出版社.2006.
[4](意)曼弗雷多・塔夫里等著.刘先觉等泽.《现代建筑》.中国建筑l_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