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

第1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关键词 玉米须;玉米须总皂苷;降糖;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R965;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160-01

玉米须(Corn Silk)是禾本科农作物玉米(Zea Mays)的雌花干燥花柱和柱头,一般于玉米收获季节变褐并干枯时采集。玉米须具有相当重要的植物生理生化功能,其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作为传粉受精的通道。玉米须具有一定的药用与保健价值,其性平、味甘,是中医常用的利尿消肿的中药,开发前景广阔。

近年来,糖尿病(DM)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医药专家一直致力于寻找高效、低毒的降糖药物。其以可延缓并发症、作用温和持久、具有综合治疗作用、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我国民间有利用玉米须降低血糖的偏方,近年来的药理试验及临床应用均表明玉米须水煎剂能降低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能够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降糖效果良好。

1 玉米须降糖的主要成分

近年来,对降糖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皂苷、萜类、多糖、生物碱、黄酮等多种化学结构类型均具有降糖作用,如印苦楝叶、黄芪多糖、人参皂苷、大豆皂苷、苦瓜皂苷提取物中的黄酮苷等有较好的降糖作用[1]。

现代研究认为玉米须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单糖、多糖类、甾醇类、黄酮类、烷烃类等,有降血糖、止血、利尿、平肝、利胆、降血压等功效[2]。玉米须的发酵制剂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能够明显降低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玉米须提取物皂苷能显著或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诸多研究表明玉米须总皂苷是玉米须降糖有效活性部位。小剂量玉米须总皂苷组可明显降低血糖,大剂量玉米须总皂苷组和达美康组能显著降低血糖,大剂量玉米须多糖组有降糖趋势;玉米须总皂苷对防治肾上腺素所致的血糖升高效果较好。对玉米须中的多糖类成分进行研究表明,不同成熟期、不同产地玉米须中多糖的含量有所差异,一般为0.43%~0.92%,以成熟期玉米须中多糖含量最高,认为其多糖类成分可能与降糖作用有关[3]。

2 玉米须降糖效果

研究发现,采用玉米须水煎剂30 g/kg连续灌喂小鼠7 d,患有四氧嘧啶糖尿病及外源性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小鼠的血糖含量明显下降,还能减弱肾上腺素(240 μg/kg)的升糖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玉米须中提取的粗多糖精品能够预防由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高血糖,正常及糖尿病小鼠灌喂量为100 mg/kg和400 mg/kg时,均表现为血糖下降[4-5]。

有研究表明,复方糖尿净和玉米须水煎剂对由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明显,对肾上腺素、葡萄糖导致的高血糖小鼠有降糖效果,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影响。玉米须水提物对于由链脲佐菌素所导致的小鼠糖尿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玉米须发酵制剂能够显著降低家兔体内的血糖含量[6-7]。

3 玉米须内皂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玉米须内皂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见图1。

4 结语

玉米须总皂苷和多糖均有一定降糖作用,总皂苷效果优于多糖,两者使用剂量不同导致其降血糖的效果存在差异。玉米在我国广泛种植,玉米须资源极为丰富,其降糖效果好,因此提取玉米须内的降糖成分制备降糖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8]。

5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杨泽,佟之复.21世纪的糖尿病防治[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42.

[2] 李伟,陈颖莉,杨铭.玉米须降血糖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5,26(6):305.

[3] 苗明三.法定中药药理与临床[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1354.

[4] 苗明三,牛红辉,孙艳红,等.玉米须降糖有效活性部位的筛选[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7):1657-1658.

[5] 张艳,李永哲,周鸿立,等.玉米须多糖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影响[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28(7):27-29.

[6] 景怡,景荣琴,胡天惠.玉米须总黄酮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J].中国药理与临床,2011,27(2):85-86.

第2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摘要介绍了生物菌肥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其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矿质营养释放、协助养分吸收、减少病虫害、改善品质及增产等方面的作用,并总结了其施用方法与条件,以期促进生物菌肥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生物菌肥;种类及特点;功效;施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269-02

我国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不仅致使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而且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还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治标不治本,病虫已产生了抗药性,化肥农药的残毒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而生物菌肥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它靠有益菌的繁衍来活化土壤,供给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具有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抗旱、促早熟的功效,还能解决土壤农药残留问题,是生产绿色食品不可缺少的肥料[1,2]。在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形势下,采用微生物肥料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

1生物菌肥的种类及特点

生物菌肥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将野外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经诱变、复壮后,再经工业发酵,以草碳、褐煤、粉煤灰等为载体精加工而成的一种高含菌量的生物制剂,能通过微生物的特定作用给植物提供营养、调节植物生长。生物菌肥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作为化学肥料的有益补充。目前,中国生产应用的生物菌肥可分为固氮菌类、解磷菌类、解钾菌类、光合细菌类、菌根菌类、抗生菌类、复合菌类等。根据查阅1989年以来各类有关菌肥的文献发现,以固氮菌类、解磷菌类、解钾菌类和复合菌类为主,而光合细菌类、菌根菌类、抗生菌类的研究较少,也有个别有关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的报道。

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生物制剂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不破坏土壤结构、保护生态、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和植物无毒无害;肥效持久;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作物产品品质;成本低廉;有些种类的生物肥料对作物具有选择性;其效果往往受到土壤条件(如养分、有机质、水分、酸碱度等)和环境因素(如温度、通气、光照等)的制约;一般不能与杀虫剂、杀菌剂(真菌或细菌农药)混用;易受紫外线的影响,不能长期暴露于阳光照射下。

2主要功效

2.1提高土壤肥力

各种自生、联合或共生的固氮生物肥料,都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来源;有溶解磷、钾作用的微生物,可分泌多种有机酸,有机酸通过螯合作用促使难溶性磷及封闭态钾的释放;根际微生物还可以分泌一些诱导物提高土壤酶活性,有利于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便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2促进难溶性矿质营养释放

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活体,施入土壤后使土壤中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矿物质养分的释放。同时,有些微生物能分泌植物激素,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有些真菌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随着有益微生物增加,还有拮抗病原生物的作用。此外,由于有机物的矿化作用,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CO2,也增加了土壤的保温性能。同时,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也能得到加强。

2.3协助农作物吸收养分

根瘤菌肥是生物菌肥中重要的一种,它可以侵入豆科植物的根部,在根部形成根瘤,根瘤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供给作物营养。菌根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来供给植物利用。菌根对磷元素的吸收最为明显,对土壤中活性差、移动性缓慢的元素如锌、铜、钙等的吸收也有加强作用。

2.4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强植物抗性

生物菌肥中含有多种非病原微生物菌群,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并能分泌多种抗生素、杀虫物质及植物生长激素,不但能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活动,起到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而且能刺激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发达,促进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3]。有些微生物肥料如菌根真菌施入土壤后,在作物根部大量繁殖的菌丝除了有益于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外,还可增加其对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2.5改善作物品质

研究表明,生物菌肥对作物品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施用生物菌肥的蔬菜硝酸盐含量减少25.4~44.3mg/kg,比传统施肥降低约20%;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99.6mg/kg,糖分含量平均增加了6.6mg/kg。黄瓜、番茄和韭菜也因施用微生物肥料含糖量略有增加,其中韭菜的葡萄糖和果糖分别增加了19.5%和17.0%。与基质和施用化肥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生菜的粗蛋白、钾、维生素C有所增加,总有机酸降低,还原糖增加,糖酸比提高1倍,亚硝酸盐降低21.3%~36.3%。茄子施用生物肥后含糖量和维生素C分别增加16.3%和9.1%。

2.6增产作用

生物菌肥在与化肥结合施用条件下,比传统化肥施用方式增产5%~10%,占增产报道总数的30.8%,增产10%~15%的占到22.0%,增产15%~20%的占13.8%,报道增产20%以上的占20.8%。

3施用技术

生物菌肥的施用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久放,最好随购随用。施用前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热、受潮及阳光直射,且不能同时与化学肥料直接高温造粒。生物肥是活性物质,它在施用上对土壤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水分和酸碱度等指标,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否则难以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3.1施用方法

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较多,主要有拌种、穴施、基肥、追肥、蘸根、种肥、淋芽、沾蔓等。不同肥料对不同的作物有最适宜施用方法、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在因施用方法不同而引起的产量或品质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就需考虑哪种方法更省工省时、经济有效。田间试验表明,在李树幼果期根际浇施微生物肥料5~10mL/株1~2次,可明显增强树势,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其中以浇施10mL/株2次的效果最明显。以用微生物肥料450~1 500mL/hm2拌种对棉花都有增产作用,但1 500mL/hm2用量效果最佳;水稻用菌根菌肥拌土法比浸根法的增产效果更好。

3.2施用条件

土壤类型、质地、pH值、肥力和水分条件都会影响施入土壤的生物菌肥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肥效。土壤含水量对生物菌肥的肥效有显著的影响,当土壤含水量高于9%时,菌肥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碱解氮的增加。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菌肥的促进作用增强,当含水量为13%~16%时,土壤碱解氮值最大,菌肥的作用最强。土壤含水量低于13%或高于16%时,菌肥对土壤碱解氮的作用均受到限制。

4结语

有效活菌数是生物菌肥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因此做好微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十分重要。同时,应在产品合理组成、工艺路线和应用效果方面加强研究,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菌种的组成和工艺路线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且加强对发酵物料腐熟度的研究。要加强对生物菌肥的宣传、推广,从生物有机肥产品特性、作用功能、施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推广。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社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均正在加大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力度[4]。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菌肥一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农业增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 韦美丽,黄天卫,孙玉琴,等.世奇微生物菌肥对三七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8,30(3):61-64.

[2] 李自刚,王新民,刘太宇,等.复合微生物菌肥对怀地黄连作障碍修复机制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5):62-65.

第3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1.莱芜草莓生产现状

我市从1988年引种成功以来,草莓生产发展较快。从露地、地膜覆盖到现在的大棚促成栽培已有20多年的历史。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发展迅猛,大棚草莓栽培优势突出:即种植时间早、结果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好。9月定植,11月结果,到翌年5月结束。不仅丰富了冬春果品市场的花色品种,而且时逢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市场需求旺,产品售价高,适合我市进行农田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

2012年1月20日,在寨里镇涝坡村李延斌的草莓温室里,李延斌夫妻俩正在对刚刚采摘的草莓进行挑选分级,一篮篮红艳艳的草莓经过仔细筛选摆进了特制的草莓盘,分成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次,特级卖到每公斤60元。经过筛选、分级、贴膜,新鲜的草莓第二天就会摆上莱芜及周边城市各大超市的货架。“这时节的草莓价格和销售都不是问题,我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草莓的及时供应,最大程度地提高草莓的产量。”李延斌说。草莓的反季节种植,让敢于创新的李延斌尝到了甜头,去年李延斌的两茬草莓亩产量超过3500公斤,头茬收2000公斤左右,平均价格超过每公斤20元,二茬产量1500公斤,平均价格也达到每公斤5元,效益十分可观。

目前,草莓种植成为该村的当家产业,全村草莓种植面积超过了1500亩,种植户数达到700户。走进涝坡村,映入眼帘的是田间大大小小的近两千个草莓大棚。村里人人会种草莓,户户有自己的草莓大棚。“涝坡草莓”因其品质优良而声名远扬,不仅当地客商纷至沓来,也吸引了来自江苏、潍坊、莱阳等地的客商。连续几年草莓行情看好,全村草莓产量不断攀升,预计今年产量超过600万公斤,将为涝坡群众带来超过2500万元的收入。

草莓由于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效益高,亩产值达到1.5万元~2万元,经济效益是一般农作物或经济作物的10倍,在我市得到大面积推广种植,至今草莓的栽培面积达到了3300亩,预计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产地以寨里镇的涝坡村和牛泉镇的马家庄、刘家庄等村为中心,向周边镇村发展,草莓种植合作社也逐步兴起。各地正依托科学种植,使草莓生产朝着高产、优势、高效的方向发展,力争建成一定规模的草莓基地,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因此发展草莓生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而且对提高农民收入、出口创汇、振兴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草莓生产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2.草莓的营养、药用价值

据分析,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铁等,是老幼皆宜的上乘水果。草莓不但鲜食可口,也可以加工成多种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日益青睐的保健、营养佳品。草莓浆果除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还具有较高的药用和医疗价值。草莓在药理上性味平、酸、甘,功效清肺化痰、补虚补血、健胃降脂、润肠通便。草莓能促进人体细胞的形成,维持牙齿、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进伤口愈合,能促使抗体的形成,增强人体抵抗力,并且还有解毒作用。草莓中含有抗癌的异蛋白物质,能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草莓含有多种有机酸、果酸和果胶类物质,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和有害重金属。草莓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便泌、贫血、肺结核、气虚、消化不良、暑热烦渴、糖尿病、小便频数、遗精遗尿等多种病症有治疗作用。

3.莱芜草莓的主要栽培品种

3.1章姬

植株高大直立,叶柄特长,达20厘米左右,叶色浓绿,匍匐茎抽生能力强,花序抽生连续,结果较早,花期长,结果连续,果实整齐度高,果实大呈长圆锥形,果色鲜红美观,有光泽,香味浓郁,柔软,果肉白红色,香甜细腻,果实充分成熟后品质极佳,含糖量最高可达15%,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果重115克,肉质稍软,是目前栽培中品质较好和果实特征较特别极丰产的优良鲜食品种。

3.2幸香

颜色浓绿,叶片厚度大,植株呈半直立型,长势较旺,果柄长度适中,不需赤霉素处理,适于密植栽培,果实为长圆锥型,果型整齐具有光泽,果色鲜红,果肉浅红,果肉细腻,味道浓,糖度高,维生素含量高,单果平均为20克,最大果重38克,该品种抗病性强,果实品质好,硬度大,果型易于保持,商品价值高。

3.3法兰地

该品种草莓果实深红色,有光泽,香味浓,成熟后自然存放7~10天仍然保持原色、原味。缺点是果肉较硬,比其他草莓味稍酸。

3.4童子一号

株型中等整齐,叶色深绿而厚,叶片大近圆形,花芽分化能力强,花序发生量大,结果期长,果实长圆锥或楔形,果面平整光滑,色泽艳丽有光泽,大果型品种,果肉红色,细密坚实,硬度大,保质期长极耐贮运,果肉香浓,味甜微酸,风味和口感好,平均单果重56克,最大单果重150克,其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抗灰霉病、白粉病能力极强,果实成熟期一致,采摘期长,产量高。

3.5红颊

该品种株型大,花茎粗壮直立,花茎数少,花量也较少。休眠浅,花穗大,果型大,平均单果重22g左右,最大果达100g以上,果实长圆锥形,果实表面及果肉均呈鲜红色,着色一致,外形美观富有光泽,畸形果少,酸甜可口,含糖量平均为12%以上,硬度大,耐贮运,口感好,风味浓,品质极佳。

第4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近年来,农民对于水果、蔬菜的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保鲜越来越重视。由于“保鲜型”果蔬包装相对滞后,致使许多优质水果、蔬菜在贮藏与运输过程中损失惨重。有关资料显示,先进的包装保鲜技术可以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美国采摘1元钱的农产品,通过包装保鲜处理,可以增加3.7元的产值,日本可以增加2.2元,而我国却只能增加0.38元。要减少损失,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推广保鲜包装技术。包装材料不宜太贵,否则农民承受不起;包装技术不宜太繁,不然不易掌握。总之,帮助农民发展简便实惠的果蔬保鲜包装,势在必行。

■鹅肥肝商机无限

鹅肥肝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鹅产品,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美味极品。它是以特定的饲料及特定的工艺技术,在活鹅体内培育的脂肪肝。这种脂肪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浓郁、奇特,比原肝重量增加了10倍,其脂肪含量在一半以上,绝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欧美消费者不仅将其视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鹅肥肝、松茸蘑、鲟鱼籽)之一的高档营养食品,每公斤优质冰鲜品价格已接近100美元。而经过包装后销往国外,价值更高。当前,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世界鹅肥肝贸易量距饱和点还相当远距离的背景,我国发展鹅肥肝产业,将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专业沼气队伍

随着沼气利用被更多的农民所认可,自发修建沼气池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沼气生产工在农村成为抢手人才,不少地方出现了“抢”沼气生产工的情景。沼气生产工是一种需持证上岗的专门人才。据了解,若沼气池修建的质量不过关,不仅会降低产气量,气体泄漏后还易造成人畜中毒。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沼气生产工,必须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学习,再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国家颁发的上岗证,进行独立操作。沼气生产工每修一口池可得到150~300元不等的技工费,1年下来收入可观。因此,沼气生产工的抢手引发了一股学习修建沼气池技术的热潮。

■手工布市场看好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官雀村引导农民发展手工土布,使这一传统手工业开始走俏市场。官雀村织了一辈子土布的杨长命老大娘压根都没有想到,这手工土布1米居然能卖17元。手工还是那传统手工,技艺还是那老式技艺,不一样的是现在的手工土布可比以前的颜色、样式花哨多了。如今,在纯农业村的官雀村里,有1/3的妇女忙开了手工土布的营生,就连从没摸过织布梭子的年轻媳妇们也开始坐在了织布机前。为了壮大这一产业,村里还组织专人找市场、拉订单,如今有10多道工序、40多个花样的官雀手工土布已经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订货。

■大木桶城市受欢迎

一种古朴典雅的实木沐浴桶正悄悄地走俏各家居市场,购买群体尤以年轻人居多。而这种简单的制作工艺,对农村木匠来说,又是一个市场机会。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售的实木沐浴桶主要由杉木、香柏木等材质制成,形状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木桶表面经过抗菌、防腐等技术处理,底部设有排水装置。用这种木桶泡浴时,人们可根据需要在水中添加浴液、中草药、花瓣等。价格方面,杉木木桶相对便宜,价格多在1000元以下;而四川等地生产的、以香柏木为材料的沐浴桶则从1000多元~6000元不等。

■黑木耳粉走俏市场

“嘿,黑木耳还有这种吃法。”由于黑木耳粉可用鲜开水或牛奶冲服,亦可调蜂蜜、糖等食用,给人以极大的方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据营养学家分析,每100克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低脂肪,钙357毫克、铁185毫克、尼克酸2.7毫克以及纤维、胶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滋阴、益胃、活血、润燥的功效,可谓良好的保健养生食品。医学还发现,如能经常食用黑木耳,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脑梗塞发生。但通常,人们都只是将黑木耳炒菜或煮汤吃,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黑木耳粉是经高科技的冻干工艺精制而成。

■昆虫蛹菜开发前景诱人

昆虫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鲜香,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蚂蚱、蝎子爬雪山、涮蝎子各有各的味道。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一盘“油炸昆虫蛹”卖到了138元;在北京的一些农副产品市场,面包虫蛹的价格为48~60元/公斤,活蝎价格为300~400元/公斤;在上海面包虫蛹也卖到了78元,且常常无货可供。据介绍,昆虫蛹菜规模化生产是继蔬菜、禽蛋等之后的一项新兴产业。

■机制木炭走俏市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种新的节能产品机制木炭以其优越的性能和指标已逐渐取代了旧的普通木炭,受到市场的欢迎。它主要是利用农村中废弃的木块、木屑、稻壳、玉米芯、花生壳,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经过筛选、干燥、成型、炭化、冷却而成。机制木炭与普通木炭相比,具有燃烧均匀、耐燃烧、无烟、无毒、无味、无残渣、强度高、导热性好、灰份少等优点。除应用于日常的取暖外,它还被广泛地应用到餐饮业、冶金工业、化工业中。如现在的烧烤店、涮锅店采用的燃料大多为机制木炭。

■“减肥稻米”贵卖也发市

1千克普通大米不过两三元,可是在广州、上海、南京已经出现了可以防治肥胖、糖尿病的“天价大米”,它的身价比普通大米高了十几倍,每千克卖到了58元。华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与广州市中南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共同合作,在日本农林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引进培育成功了这种水稻。它借助于土壤杆菌把大豆球蛋白的基因植入水稻中培育出来的。在大豆球蛋白中,赖氨酸含量要比普通水稻大米中的含量高约1倍,而且它还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实际上,由于这种大米中人体可吸收的水溶性蛋白质少,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的量就会减少,因此热量比一般大米低,具有极强的减肥功能,并且对防治贫血、高血压、牙周炎、糖尿病、花粉症等疾病有非常明显的保健防治功能。

第5篇:葡萄糖在农作物的功效范文

治疗糖尿病有新招 肠内细胞“动手脚”

日前,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University College Hospital)的医生们尝试利用一种全新理念来治疗Ⅱ型糖尿病,以期望能让患者们将大大小小的药瓶“锁起来”,彻底摆脱对治疗药物的依赖。这种疗法的聚焦点在肠的内壁。医生将一头带有放了气的硅胶气球的细管顺患者咽喉插入,直达用于消化食物的十二指肠,然后为气球充气并注入热水。这样一来,球体压迫十二指肠,表面的温度就会将周围的组织烧掉,整个过程需要90分钟。这一方法被称为消融(ablation),它可以将十二指肠内的异常细胞温和地烧掉,促进新细胞生长,以便更好地代谢葡萄糖和糖,让血糖含量下降,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中风、心脏病等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编译自“每日邮报”网站)

烟蒂不再随手弃 变脸“建材”更有利

吸烟剩下的烟蒂最终的命运往往逃不过一个“扔”字,由于其生物降解性差,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分解,而且当中带有的各种重金属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但最近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利用先进技术将这一弃料变成了建筑用的“烧制黏土砖”,为烟蒂的处理找到了一条实用的解决方法。据统计,每年全世界会生产6兆支香烟,这也就意味着会有120万吨的烟蒂沦为垃圾需要处理。到2025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烟蒂的数量将会提高50%,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据专家说,用烟蒂制作的新型砖材不仅质量轻,而且绝缘性能好,成本低。因此,这一环保技术的应用无疑为城市的垃圾处理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减轻了压力。 (编译自“科学前哨战”网站)

希腊圣贤墓成谜 考古线索来破题

古希腊哲学圣贤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思想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世人景仰,但两千多年过去了,他魂归何处,墓在哪方一直是未解之谜。就在纪念亚里士多德诞生2400年之际,一位来自希腊的考古学家宣称,经过20多年的挖掘,他认为这位哲学家极有可能埋在古村斯坦吉拉(Stagira),而这也正是亚里士多德的出生地。虽然这位考古学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他已经找到了古文献中记载的祭坛以及通往坟墓的道路。亚里士多德从雅典出逃并得胃病而亡,过去学者都认为其死后埋于距离斯坦吉拉300英里的哈里西斯(Chalcis),但最近的线索却颠覆了以往的推断,并很有希望最终揭秘。

(编译自“科学前哨战”网站)

一天旅行体力佳 不断越国整“一打”

来自英国利兹的39岁的亚当・莱顿(Adam Leyton)日前在24小时之内创下了到达12个国家的新的世界纪录。他于早晨7:01时从德国的佩尔途径卢森堡、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最终到达奥地利。而在规定时间内,他还必须跑步完成最后的两公里。作为一名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也是蛮拼的,但1000英镑的爱心家庭慈善筹款也算是对他努力坚持的回报。莱顿的线路选择以及旅行方式都是他精心设计的。之所以选择佩尔作为出发地,是因为它与卢森堡仅一河之隔,可极大节省时间。之后的行程他不断根据路线需要搭乘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利用乘坐间隙小憩片刻,恢复精力。而像语言隔阂、临时突发状况等也为他的旅程添加了不少花絮。 (编译自“每日邮报”网站)

重新认识人类路盲 科学揭示大脑“导航”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大脑如何作为一个网络系统,通过将目的地进行视觉化,来让我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外一地。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共处一个虚拟的环境,同时对他们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脑部扫描,利用“认路”的实验对大脑活动进行观测。结果发现,他们的脑前额皮质和负责方向的海马较为活跃。研究人员认为是前额皮质在大脑海马中创建了“目标终点”。一旦这一信息被编码,大脑新皮层的其他区域就会进行协调来帮助大脑进行可视化,从而选择道路到达目的地。这表明海马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表现未来目标以及当前位置的状态来进行位置导航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上。据此,或许我们对于路盲的认识与研究能有一个新的突破。 (编译自“每日邮报”网站)

机器人“拟人”程度深 体验痛感更逼真

随着机器人制造水平的不断精进,它在形态上也越来越趋近人类。如今,来自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科学家们将赋予其难以想象的另一项人类品质:感觉疼痛。研究人员表示,疼痛是一种保护系统,它可以帮助我们免受伤害。因此,他们正在发明一种“人造神经系统”来完善机器人,包括痛源感应和感后行为两方面。科学家将感应器放在机器人手臂上,并使用“机器人组织”(robot tissue)来决定痛感的程度,当痛感较轻时,机器人会慢慢回缩;而当痛感较重时,它就会进入锁定模式,直到它得到人类操作者的帮助。科学家坦言,保证人类安全也同样重要。在未来的时间里,人类会更多地与机器人一同工作,让机器人体验疼痛也可以提醒其周围的人们。

(编译自“科学前哨战”网站)

逃离屏幕困扰 新技术识别眼镜发挥功效

科技的发展让许多现代人都沉溺于指尖上的信息获取,并将眼睛定格于屏幕上不能自拔。与此同时欲将人们拉回健康状态的各种发明也应运而生。28岁的齐诺・金(Chino Kim)创造了一种名为“屏幕者”(Screeners)的眼镜,可以让眼球摆脱被“锁屏”的困扰。这种独特的眼镜由智能膜做成,通电时这种不透明的塑料会变得清晰。使用者佩戴在头部时,摄像头就会将看到的图像传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来分辨见到的事物。当摄像头检测到所看为屏幕时,它就会触发控制器来切断眼睛上智能膜的电源,从而使其变得模糊。齐诺・金表示他是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来对抗计算机视觉综合征(Computer Vision Syndrome)。

(编译自Oddity Central网站)

食品创意口味不轻 巧克力中掺有“荤腥”

巧克力和牛肉,这两种原本并不搭界的食材如今在新西兰食品工程师穆斯塔法・法楼克(Mustafa Farouk)的手中被不可思议地揉捏在一起,形成一种口味新奇的创意食品。这种“古怪”想法的产生来源于其想增添牛肉的营养价值,而巧克力不仅作为甜品深受喜爱,而且还可使牛肉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成分。法楼克将割下的牛后腿瘦肉制成所谓的 “巧克力奶油”,虽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巧克力,但是浓郁的可可香取代了肉味。尽管人们起初还对这种含有50%牛肉的新鲜事物存有些许不安,但品尝过后就会被浓郁的巧克力味所吸引。而这只是法楼克“疯狂”实验的一部分,接下来他还将考虑羊肉和鹿肉,是否也能有同样的效果。 (编译自Oddity Central网站)

DNA中“做文章” 花儿不败总绽放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