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矿业行业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矿业行业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矿业行业研究

第1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一、航运企业风险成因及特点

(一)航运企业风险成因 由图1 可知,航运企业是以航运服务为产品以航运价格为指标进行交易从而形成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密切相连,影响着航运市场的特点,造成航运企业成为周期性强和波动性大的高风险行业。航运事故的无法预知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也是其成为高风险行业的因素。另外,航运企业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是由贸易派生出来的,具有被动性和派生性;航运企业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此外航运企业资金密集性大,利益回收期长决定了其资金风险高的特点;以上各种因素决定了航运企业除了拥有其他企业的风险外,还拥有海上特有风险。这些风险又可以称为市场风险和安全风险。

航运企业面临的风险使得航运企业发展困难,因此,企业须有识别风险的能力,并能结合国内外行业环境,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制定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制定适合自身企业的风险战略,构建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制定合理的措施来防范规避风险;建立长效机制,并做出绩效考核,提高航运企业风险管理效果。由此可见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可分为三部分,见图2。

(二)航运企业风险特点 航运的主要设备或者工具就是船舶,全球远洋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航运业的繁荣,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来临,竞争越来越激烈,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的风险管理局限于在海上的船舶面临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船舶价值不菲,风险变化多样,是航运公司的核心设备。现代管理理念下,航运公司开始关注企业内部面临的风险,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降本增效,使财务系统运行平稳,这也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图3)。

由图3可知,航运企业风险管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l)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航运企业比其他任何企业都具有更明显的周期性,主要表现为,除了受运输产品周期性影响,还受全球贸易量周期性的波动,受航运自然条件的限制。周期景气的时候,实力强的企业可以抓住时间盈利,不景气的时候,不仅会影响企业盈利,而且还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有的企业为此只能减少运力,进行重组,导致很多小企业倒闭,所以航运企业生存周期较其他企业短,具有不稳定性

(2)燃油成本波动。燃油费用是航运企业最大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5%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石油价格涨幅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短时间内暴涨暴跌的商品,而近年来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波动剧烈,给航运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航运企业要努力控制燃油成本,降低船舶燃油单耗,才能保持盈利。

(3)航运企业运费收益不稳定。航运企业主要是以船舶为生产工具,以航运为产品,以获得运费收入为主要盈利手段,从而形成航运市场。这就使得航运价格成了决定航运市场好坏的指标,航运运费成了企业来源的主要部分。而航运运费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条件、宏(微)观经济政策、航油成本、航运事故后果严重性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运费收益不稳定。

(4)航运企业财务风险大。航运企业财务风险大,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航运企业具有资金密集、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二是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弱,对资金筹措、投资具有盲目性,缺乏科学财务决策依据,资金筹集不合理会造成企业财务负债严重,到期无法偿还,投资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额投资损失。三是鉴于我国各大银行多支持国企借贷,对中小企业和非国企信贷方式少、条件严这一融资现状,造成航运企业资金筹资手段不丰富。四是大多数航运企业都涉及海外运输和外汇问题,在汇率变动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二、航运企业主要风险识别及管理

(一)经营风险 又称运营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中断或冲击。航运企业经营风险根据其所处的风险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营运成本管理风险。营运成本风险主要指在保障船舶达到适航状态所进行的工作涉及到的风险:一是企业的内部风险,表现为人的风险,包括员工能力、人才流失、执行力、泄漏商业秘密风险等。二是船舶管理风险,包括船舶维护、保养、检查、燃料供给等所涉及的风险。据资料统计,航运燃料费用占航运企业总费用的35%,可见燃料供给费用的管理成为航运企业营运成本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2)班轮运输运费管理。国际航运市场按经营方式可分为不定期市场与定期市场,定期市场主要以班轮市场为主,班轮市场又以集装箱班轮为主,有固定港口、固定航线、固定开航时间,运费相对比较稳定。在运输效益风险管理上,由于班轮运输运费较为固定,所以本文论述重点为运费的回收。班轮运输主要收费条款有三种,如表1所示。

以上是三种条款存在的差异和风险等级,但是客户的信用也存在风险,航运企业应该对客户信用详细分析,对其分类并采取不同的费用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规避资金回收风险(表2~表3)。

(3)不定期船舶运管理。目前,国内航运业曾经引以为荣的干散货运输风光不在。由最初的盈利核心业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并且行业环境不断变差。当前航运业普遍不景气,为了较好地规避风险,世界范围内的航运业适应变化的市场需要,自行进行协调作业,因此运力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需求量的增长,有效遏制了运费的上升,提升了利润空间。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万吨级以上的船舶1684艘,装载吨位达4910万吨,年均运力增幅达20%以上(表4)。

(4)对运费衍生品风险的管理。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干散货航运市场进入不稳定时期,随着市场波动加剧,很多航运企业运用FFA进行套期或投机,市场风险的控制方法随即出现了一种新方法“运费衍生品-FFA”, 而FFA是运费的衍生物,与任何一种衍生品一样,FFA有保值和投机两种功能,投资者承担风险获得利润,经营者利用FFA进行对冲转嫁运费风险,利用FFA进行对冲可以实现套期保值的功能。

(5)对金融工具的补充说明。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风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为航运业必然趋势。我国风险管理方法缺少,应该引入更多更好的金融工具,比如国际上流行的互换工具,以交换风险的方式来管理,此外还有远期合约、期货等金融等金融工具。

(二)财务管理 具体有以下几种:

(1)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金融风险,经营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任何企业都必须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控制,建立切实可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增强员工财务风险识别和防范意识,对企业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化解或减少损失。鉴于航运企业的特殊性,其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更多更具有不确定性,更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详细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降低风险。

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做好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对航运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价,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专业财务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大量真实的会计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价,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管理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航运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两种方法,下面将这两种方法做以介绍:

(1)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自身根据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制作出的关于自身情况的表格,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现金来源与运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通过制作出来的这些报表找出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还债、获利、规避风险的能力。

(2)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方法主要是为了进行对比,主要注意事项为两点,注意时间和空间的扩展,即三年以上的数据,数据要有持续性;评价同规模、同行业、同国家三家以上的公司。通过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航运企业财务的一般特点(表5)。

(三)国际航运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和汇率风险始终贯穿于资本运动的所有环节,这也是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特性。国际航运企业经营中绝大多数都涉及外汇,外汇汇率多变,其风险无时不刻的存在着。外汇风险除了外币与外币之间、美元与其他外汇货币之间汇率波动风险,还包括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相互的汇率变动风险。如何应对外汇风险成为航运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

货币变动无偿,对航运企业长期的外汇资产一般采用的是预约易,运用远期外汇交易工具,在签订合同时便将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汇率确定下来,规避风险。例如,某航运A企业为支付韩国船厂的造船款项共40亿韩元,在向B银行借入4000万美元贷款,造船用韩元支付,签约时先付10亿韩元定金,半年后再付10亿韩元,一年后付20亿韩元。签约时市场汇率1美元兑2000韩元,6个月后远期汇率1美元兑1998韩元,一年期远期汇率1美元兑1996韩元。

航运企业按即期汇率用20000万美元兑换10亿韩元支付船厂定金,按签约日远期汇率的分别签订20000万和40000万美元的6月期和一年期的远期交易。如果6个月和一年后,市场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1998韩元和19996韩元,则可避免损失,因此远期外汇交易被广泛运用于外贸进出口业务。

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多种多样,航运企业也可以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防范,但是企业在选择方法和工具时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才能更好地达到防范外汇风险的效果。

三、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任务及原则 具体有:一是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赋予具体职能,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运转提供保障。二是规范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合理的操作程序来规范管理流程、明确工作职责,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三是建立风险管理监督结构,确保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力提供保障。四是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全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及职能 实践证明,运行良好的管理机构常由董事会、首席风险运营官、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具体业务部门组成。管理机构拟定管理章程,列出岗位职责。具体责任和权限明确到人、细化到岗位。定期由专业委员会或者专门的机构对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适当的变更(图4)。

(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推进 具体如下:

(1)主要风险确认及其他风险。分析发现,航运业面临的核心风险主要来自发展战略、企业经营、财务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企业主营业务的选择、推广、变更、主营市场的定位等都属于战略决策,这些事关企业发展的因素需要慎重决策。随着航运业的发展,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侧重于市场导向,核心功能仍在于海上运输,虽然不同的航运业面对企业风险产生的弹性波动各异,但是本质上讲,主要风险基本类似。在航运业整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中,财务管理风险始终存在,一直是财务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上面阐述了航运业面临的规律性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还会有差异,譬如突发灾害、劳资矛盾、环境破坏、违章违法、信用危机等,虽然概率较小,但是危险性却十分强大,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建立好应急预案,并由专门的部分统一管理监督,尽量将不可预见的风险损害程度降至最低。

(2)风险的衡量及应对。对于企业面临的众多风险,需要分门别类的对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在进行初步估算以后,常用行业流行的坐标图来归类和管理。

航运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各种制度尚不完善,风险管理和先进国家更是存在较大差距。企业经营者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业务经营上,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和企业本身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抗衡。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在航运业普遍红火的时候获取暴利,在不景气的时候则陷入困境,如此反复。因此必须改变这种不能自我控制的风险管理模式,从自我管理着手,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将不确定性降至最低。本文对多种金融工具进行了对比,希望借助多种金融工具的引进规避金融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航运业如何规避风险》,《中国水运》2012年第7期。

第2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采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62-02

一、研究意义

采矿业是指以大自然为劳动对象,通过开采和采伐等手段以获取自然资源的工业部门。中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采矿技术的提高,更多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而传统的采矿开发是以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为特征的,如开采中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加强了对环境会计的关注,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这使得企业相关利益者更愿意企业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更长远的经济利益。为使中国的采矿业的发展符合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加大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重视环境破坏行为,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因此,对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入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近些年来采矿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采矿业不仅能够提供能源,还能为工业和农业提供生产原料。但同时,采矿业也是高污染行业,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也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本文以随机选取的中国沪深两地上市的30家采矿业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和*ST公司)2011年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鉴于中国目前没有相关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资料数据库,所以,本文通过查阅各公司在巨潮网上披露的年报及各类公告,分别从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两方面对它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一)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分析

通过对30家样本企业进行分析发现,中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和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70%和83.3%。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重要事项中进行披露的比例很低,其中在重要事项中只有三家样本企业进行了披露,当然有部分企业在重要事项中指出公司没有重大事故,这可能也包括了没有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另外,从30家样本企业中发现,没有一家企业在审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表中单独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缺乏了一定的货币性信息。

(二)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析

根据国内环境组织和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将企业环境信息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与会计有关的信息和与会计无关的信息。因此,本文主要以环境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中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主要有9项,分别是环保投资,绿化费,环保拨款与补助、税收优惠,排污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三废及节能减排情况,环保奖励与惩罚,环保支出,环保风险及措施。其中在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一项的披露比例最高达到了76.7%,其次是环保支出、环保风险及措施,其披露比例均为26.7%,而绿化费、环保奖励与惩罚方面很少披露。从30家样本企业中发现目前采矿行业上市公司已或多或少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些企业还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促进废物的循环利用,努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这也是采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中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采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缺乏可比性

根据调查,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2)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3)将环境会计信息作为重要项目在重要事项中披露;(4)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因此,可以表明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不同的选择,缺乏统一、规范的格式。披露形式的不统一大大降低了环境会计信息在各行业之间的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能及时明确掌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也就无法知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存在环境污染或者重大的环境事故。

(二)采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完整性

一方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实质性。一个上市公司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应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投入和环境支出等。然而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都仅仅涵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一两项,给利益相关者提供的信息太少,除了个别税费有固定的科目外,其他的信息并没有固定的科目进行说明。因此,由于不同的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采取选择性披露,企业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异性较大,根本不利于企业之间的比较。

另一方面,自愿性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缺乏。2010年中国环保部颁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其中强制要求包括采矿业在内的十六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年度环境报告。根据该指南,采矿业上市公司确实披露了相关的强制性内容,但是很少有公司增加自愿性披露内容。从样本企业中可以看出,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很高,但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附和国家的相关强制性要求随意性地提了几点,多数企业并不愿更多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特别是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负面环境会计信息。由于采矿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部分是以有利于公司的正面信息为主,而对公司不利的信息则很少,这样便导致了所披露的信息缺乏完整性。

四、对中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推动作用

1.完善环境会计法规

在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其关键在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近些年,中国制定并颁布的环境会计法规有不少,而且也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始终没有将这些法律条文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环境会计的推广,需要政府完善《会计法》,完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有法可依,如要求采矿业上市公司将矿区环境治理费、安全环境治理费、塌陷补偿费等支出纳入环境成本会计范畴等。

2.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奖惩制度

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仅肩负立法的义务,更有执法和监督的责任。奖惩制度是保障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正确实施的重要激励机制。相关部门根据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做出明确规定的污染物数据指标,定期对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全面性进行严格审查,对指标超标或者披露不全面的企业进行严惩,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实施环保行为和积极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予以表彰,加大对该种企业的税费优惠,使其在社会上起到良好的风向标作用。有效、平等的奖惩制度,能更好地监督企业及时、完整、准确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二)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采矿业不同于其他轻污染行业,其对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所以企业更有责任有义务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化。内容上,针对采矿业来说,其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重点应该放在治理环境的资金投入,以及环境的保护措施方面,其内容应该更加具体,能用货币来衡量的应该尽量做到货币计量;形式上,提倡应建立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但基于中国现状来看,企业难以很好地达到该要求。但目前,中国的监管部门已经要求在其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但是基本还是以自愿披露为主。只有企业自愿履行环保事项,才能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才能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中国现状来看,中国环境会计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采矿业作为中国重污染行业之一,虽然上市公司已经日益关注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但从整体上来看,呈现出的则是披露信息不完全、随意性较强等特征。针对目前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和企业已在不断地努力制定有效的措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较以前也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采矿业必然能够最大化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Anita Jose,Shang-Mei Lee.Environmental reporting of global corporations:a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website disclosu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7(4):307-321.

[2] Clarkson,P.M.,Li Y.,Richardson G D,Vasvari.F P.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An empirical analysi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 Society,2008(4):303-327.

[3] 张爱科,张爱华.采矿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战略思考[J].煤炭科技,2008,(1):19-21.

[4] 赛那.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沪深两市上市能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中旬刊),2011,(4):33-34.

[5] 何晶晶.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之友,2011,(11):82-86.

第3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 财务柔性 竞争力

自2012年以来,世界有色金属市场低迷,特别是2015年,铜、铝、锌、镍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导致我国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恶化,利润大幅度减少,亏损不断增加,资产严重缩水,严重影响到资源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财务支持,因此,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积极调用可用的财务资源,提高企业财务柔性,把握有限的投资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文献回顾

曾爱民(2013)、张涛、刘冲(2015)从资金需求和融资的角度对财务柔性做了概述,指出财务柔性是企业针对不确定的内、外环境,储备一定的财务资源,当遭遇意外重大不利冲击时,及时地调用和筹集财务资源,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来应对危机和利用不确定性事件带来的投资机会,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能力。同时曾爱民(2013)指出危机时期的投资支出能更好地提升其随后年度财务业绩。

现代企业一般都采用两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过高的财务柔性储备可能会助长过度投资现象,也更容易导致管理者自利行为的发生,如在职消费、额外津贴等。因此,只有当企业的财务柔性处于某一范围时,才会对公司绩效有积极的影响,而过量的财务柔性储备并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即财务柔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

综上所述,财务柔性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有效手段动态地实施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地使用财务资源,确保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抓住有限的投资机会获取最大收益的反应能力。但财务柔性的储备并不是越高越好,还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确定自身财务柔性的储备量,以适应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型企业引入财务柔性的优势――以西部矿业为例

财务柔性是由现金柔性、负债柔性、权益柔性三部分组成。现金柔性一般指企业资产中的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因较强流动性而成为企业财务柔性储备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负债柔性指企业通过降低财务杠杆比率,储备借款能力,以备未来通过提高财务杠杆比率筹集资金。权益柔性则是指企业通过股票股利、股票回购等权益性支付减少现金的过度使用,进而约束公司管理层对企业相关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

(一)财务柔性的计量

1.现金柔性=企业现金持有率-行业平均现金持有率。

2.负债柔性=Max{0,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企业资产负债率}。

3.权益柔性=企业股利支付率-行业股利支付率。

4.财务柔性=现金柔性+负债柔性+权益柔性,其中:现金持有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资产。

5.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6.股利支付率=股利总额/净利润。

(二)企业竞争力判定

企业竞争力的判定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识别:(1)内部资源基础层面(人力资源,装备技术,管理机制); (2)业务与技术层面(有价值,难模仿,可扩张);(3)市场与盈利层面(市场背景,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其中内部资源基础层面、业务与技术层面都是定性研究均不易被量化,且本文主要探讨财务柔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故选用市场与盈利层面来衡量企业竞争力。

本文采用权益净利率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其原因为:第一,在杜邦分析体系中,权益净利率是综合程度最高的盈利能力指标,同时也是公司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根据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细则(修订)》(财统字[2002]5号),权益净利率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由此可见,权益净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耍故选择权益净利率来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三)案例分析

2012―2015年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整体呈现供需失衡、投资下降、价格暴跌、效益下滑局面。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西部矿业规模却在不断扩大,2012―2015年期间西部矿业先后收购青海西海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部碳素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设立了贸易有限公司。因此,本文以西部矿业为例,探讨在矿产资源行业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跌、产量供过于求的市场行情下,运用财务柔性能否有效提高资源型企业竞争力。

1.西部矿业公司简介。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青海省一家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为主业的大型矿产资源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铜、铅、锌、铁等基本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采选、冶炼、贸易等业务。分矿山、冶炼、贸易和金融四大板块经营,其中矿山板块主要产品有铅精矿、锌精矿、铜精矿等;冶炼板块主要产品有锌锭、粗铅、电铅、电解铜等;贸易板块主要进行铜、铅、锌等金属的国内贸易及国际贸易;金融板块(由西部矿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运作)主要为使用自有资金开展委托理财投资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现金资产收益。

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本文所有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西部矿业财务数据来源于西部矿业2012―2015年度报告,矿产资源行业财务数据来源于我国50家矿产资源上市公司的2012―2015年度报告数据整理。借助Excel工具,从2012―2015矿产资源上市公司的年报找到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相应年度的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股利支付率。

3.数据分析。主要比较西部矿业与矿产资源行业的财务柔性指标,以此来分析判断,市场行情低迷时期,资源型企业能否运用财务柔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现金柔性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①西部矿业在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下降的这四年间任何一年的现金比率均高于矿产资源行业现金比率,西部矿业具有现金柔性且现金储备量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②现金柔性在2013年达到最高,该公司2013年通过信用证贴现贷款和项目建设贷款增加资金13.62亿元。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资源型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的四年,西部矿业的现金储备水平较高,现金柔性较大。

(2)负债柔性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矿产资源行业财务杠杆均超过了60%且不断增加,说明行业偿债风险较大,部分资源型企业很可能已经到了资不抵债境地。①西部矿业四年间任何一年的资产负债率均低于矿产资源行业资产负债率,但均超过了50%,表明西部矿业具有负债柔性的同时其偿债风险也不能忽视,但其偿债风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②负债柔性在2014年达到最高。原因为该公司2014年偿还贷款12.91亿元。以上数据表明,2012―2015年期间,西部矿业的资产负债率虽低于行业,但其比率较高,在矿产品价格没有显著回暖市场行情下,西部矿业应控制在60%以下,待市场行情好转,应及时偿还债务,降低偿债压力。

(3)权益柔性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①西部矿业的股利支付率在2012―2013年均低于行业股利支付率,但在2014―2015年高于行业股利支付率,西部矿业权益柔性逐年提高。②权益柔性在2015年达到最高,而2015年有色金属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大幅降低现象,为了减少亏损,西部矿业首先减少了电铅的产量,停产了电解铜,锁住利润;其次,加大贸易量,使得当年的营业收入增加了10%。由此可见,西部矿业的权益柔性逐渐增强。

(4)盈利能力分析。由上页表4可以看出:①西部矿业权益净利率四年平均值1.98%高于矿产资源行业权益净利率-4.58%,该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②权益净利率在2013年达到最高,原因为2013年该公司抓住出现的贸易机遇,加大了贸易量,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7%。此外,该公司倡导勤俭节约,严控费用支出,可控费用降低明显,本期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0.93亿元。由以上分析得出,2012―2015年期间,西部矿业盈利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

综上所述,西部矿业的财务柔性为16.94%(7.57%+9.26%+0.11%),且其权益净利率1.98%远高于行业平均值-4.58%,西部矿业在有色金属市场低迷、价格大幅下跌时期,仍保持其稳定增长,除2012年出现亏损外(主要原因为当期计提了6.14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及矿产品市场价格大幅降低所致),其余3年净利润都为正,并先后收购、增资多家公司,这些均充分表明了西部矿业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资源型企业获取财务柔性的途径

由对西部矿业财务柔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在2012―2015年有色金属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资源型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期间,西部矿业的公司规模却在不断扩大,且其股利支付率、权益净利率均呈上升趋势,这些都表现了西部矿业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财务柔性如何获取?这是任何企业都关注的问题。根据DeAngelo和DeAngelo(2007)提出的 DD理论(又称财务柔性理论)可知,企业可以通过事前的安排,保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持续可观的权益支付、较低财务杠杆这三个途径来获取财务柔性。

(一)提高现金持有量

企业储备较多的现金能够避免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众所周知,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资本成本,现金柔性较高,能够节省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收益。其次,在市场环境不景气时,充足的现金持有量能够及时应对突况,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最后,即使不利的经济环境也会出现商机,较高的现金柔性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抓住有限的投资机会,实现价值增值。因此,提高现金持有量有助于增加财务柔性。

相较于其他企业,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途径获得现金柔性。

1.与供应商、客户建立友好关系。资源型企业为稳定供应,降低成本,一般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互惠互利、共担风险的合作P系。以西部矿业为例,2012―2015年期间,其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44%、35%、43%,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总额占全部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46%、40%、31%、46%。资源型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可以执行先款后货原则,在采购时也可以通过商业票据支付减少现金流出,保证现金持有量。

2.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在市场行情低迷时期,资源型企业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工艺改造、降低生产成本等开发出纯度高的优质产品,而对于价格跌幅较大,供过于求的铅、铜及其相关产品应减少产量控制亏损。在提供质优价廉、具有竞争力产品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额,保证企业资金的快速回笼。

3.优化资金管理。由于矿产资源价格大幅降低,资源型企业可以借助相关金融公司或自有的财务公司灵活运用多种保值工具和手段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压力,通过套期保值交易,如自产矿产品产品保值、冶炼产品套期保值、贸易保值等,一方面锁定自产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期货市场获得收益,减少损失。

(二)选择合适的支付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股利支付减少现金流量,增加企业财务柔性。股利支付分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等权益性支付方式。现金股利支付一般适用于企业内部持有大量现金流量,企业希望借助现金股利支付减少现金持有量,节约现金持有成本的同时,增加投资者继续持有的信心。股票股利无需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这样就可以留存更多的现金用于企业的投资项目,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兴趣。

目前,资源型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企业持有的现金流量有限,如果选择现金股利支付,在未来的经营中,很可能会因为缺乏资金错失有限的投资机会,不利于公司目标的实现。

(三)降低财务杠杆

当未来出现投资机会时,低财务杠杆企业可以增大负债比率,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应该及时利用盈余偿还负债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保持较低的财务杠杆比率,储备企业借款能力,使企业更具有财务柔性,以便未来快速筹集资金。

此外,在矿产资源市场低迷时期,公司的经营业绩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财务杠杆对不同经营业绩的公司,对公司的成长性有不同的影响。对于经营业绩较好的企业,财务杠杆促进企业成长,并且随着业绩的增强,财务杠杆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更为显著。而对于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财务杠杆抑制企业成长。所以,无论是从储备未来借款能力角度还是企业成长角度,在市场低迷时期,资源型企业都应该降低财务杠杆。

综上所述,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现金持有量、股票股利支付和降低财务杠杆方式获得财务柔性,为不确定性环境中的投资机遇提供资金保障,或者为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并未显著改善,在市场经济环境不景气时期,资源型企业应该重视财务柔性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柔性管理能够帮助资源型企业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保障财务柔性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爱民,张纯,魏志华.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13,(4):107-120.

[2]张涛,刘冲.企业财务柔性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15,(22):102-105.

[3]肖建波,吕沙.财务柔性、R&D投资与公司绩效[J].财会月刊,2015,(36):20-24.

[4]张进财,左小德.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管理世界,2013,(10):172-173.

[5]吕长江,金超,陈英.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02):80-85.

[6]潘柳芸,覃少波.a品市场竞争、金融发展与财务柔性储备[J].商业会计,2015,(8):55-58.

作者简介:

第4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技术中心不断发展壮大

淮北矿业技术中心是在原科技处基础上于1999年组建,同年6月通过原安徽省经贸委(现安徽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合肥海关等五部门的联合认定。多年来,集团公司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矿区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取得显著成果。通过多年努力和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2008年9月,淮北矿业技术中心成功跨入“国家队”。

集团公司下属5家控股企业技术中心均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近年来,企业技术中心始终把解决影响矿区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作为攻关重点,结合矿区实际大力开展原始创新、自主开发,在围绕煤炭主业大力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技术中心还不断进行非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通过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了产品的结构调整和矿区科技的全面进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得淮北矿区得天下”

淮北矿区井田分布范围广,井下地质及煤层赋存状况复杂,自然灾害严重,是全国有名的难采矿区。经过50年连续开采,淮北矿区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不断加大,地压、地温、水等自然灾害日趋严重,这些都成为困扰煤炭行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近年来,本着企业为主,联合国内外行业技术力量,淮北矿业紧紧围绕复杂困难条件下采掘工艺、安全保障等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发明专利和研究成果,为矿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淮北矿业在巷道支护、采煤工艺改革、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等方面走在同行业前列。淮北矿业在行业科技进步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受到国内专家和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淮北矿业技术中心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8项,其中“矿山安全生产联动监控技术开发”已经完成。这些重大研究成果的取得不仅为集团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且也为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增强

淮北矿业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重点,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矿区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经过实践探索和科技创新,淮北矿业已经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深井高地压、软岩条件下的支护与机械化开采技术取得突破。矿区采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达77.6%,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21.3%。二是理论与基础研究成效显著。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淮北矿区采掘生产实际的产品、设备与工艺。三是产学研合作硕果累累。已探索出一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研开发体系,并先后与全国几十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经过共同努力,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深井高地压、软岩条件下的支护与机械化开采技术取得突破。矿区采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达77.6%,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21.3%。二是理论与基础研究成效显著。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淮北矿区采掘生产实际的产品、设备与工艺。三是产学研合作大果累累。已探索出一条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参与、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研开发体系,并先后与全国几十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经营共同努力,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实行“带头人制”、“首席工程师制”和“拔尖人才选拔制”等多项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水平。淮北矿业通过聘请、选拔等方式,建立了企业所需的各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2006年和2007年,淮北矿业技术中心被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立了“采矿、通风安全、地质水文、机电信息、选矿、煤化工”等6个专业创新团队。

第5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矿业资本市场;比较研究;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54 -02

一、国内外矿业资本市场介绍

(一)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概况

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市场上市的资源类上市公司来自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公司数量多达七百多家,遍布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四属于初级矿产勘查公司,这便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矿业资本市场,是澳大利亚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板块之一。直到目前,由矿业公司和石油公司两大类公司构成的资源指数仍占澳交所ASX股指的近百分之四十,并且这两类公司全部的股票数额占澳交所股票总数的近三分之一。除了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这一主要的融资模式,二次发行、资本市场私募以及认股权证也是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的几大融资方式。虽说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并不算严格,但矿业公司在澳交所上市的标准和一般上市公司一样,仍然需要经过利润或净资产审查这一关。

(二)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概况

加拿大的矿业资本市场主要由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板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构成。这是全球矿业资本市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因其历史悠久且具有完善的监管制度著名,因此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矿业公司选择在多伦多证券交易市场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矿业公司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有不同的上市标准。已有一定的经营业绩并且资金充足的矿业公司一般在主板上市,而盈利能力尚未显现的初级矿产勘查公司一般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是初级勘查公司在加拿大资本市场上市的首选,因为矿产勘查类公司的企业绩效和可能面临的风险不同于一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这类公司来说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判断标准,因此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并没有把盈利能力作为在该板上市的一项硬性条件,且对于财务方面的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此外,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有机会升级到主板上市,主板也为有盈利潜力的矿业公司单独设立了特殊的上市标准,给其在主板上市的机会。

(三)美国矿业资本市场概况

美国的资本市场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也是世界上多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资本市场。但相较于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和加拿大资本市场,矿业资本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矿业公司的数量还是矿业公司在所有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均是如此。其实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的的早期阶段,矿山股票还是一个重要的股票交易品种。但随着纽约证券交易所对资源类上市公司的上市条件日趋严格之后,中小型矿业公司特别是初级勘探公司往往不能达到其上市条件中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要求,因此也就放弃了在纽交所上市。此外,特别针对矿业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还提出了一项特殊条件,就是矿业公司对其资产必须聘请一位独立地质学家或者地质工程师来进行评估并且还要提供详细报告,这就更加打击了中小型V业公司纽交所上市的积极性。但是,美国矿业资本市场在矿业融资模式多元化方面是大大成熟于其他国家的,比如有:个人资本投资、风险资本投资、银行信贷、证券性融资、项目融资等等,这成为其一大特点。

(四)英国矿业资本市场概况

在矿业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英国的矿业资本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伦敦证券交易所每年承担着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五的矿业股票融资,以健全著称的英国矿业资本市场,自然对上市的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规定矿业公司申请上市,必须提供有关矿石储量的地质报告、现阶段开采工作进展状况以及预计未来可开采的年限,且对所有这些材料的真实有效和完善性的要求也相当高。所以初级勘探公司往往不会选择在伦敦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相对的,英国的创业板市场,也就是伦敦证券交易所高增长市场,对于矿业公司在该板上市的要求就比较低,对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量、流通盘比例等均为作出限定,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上市环境,因此特别适合初级勘探公司在该板进行融资活动。

(五)中国矿业资本市场概况

中国矿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虽然这些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通过不断改进不断适应市场经济,但其中仍在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的成长。比如,中国证券市场对于上市企业的要求,无论是在主板上市,还是在创业板上市,均设有盈利状况的门槛,在主板上市要求连续三年盈利,在创业板上市要求连续两年盈利,这样写的条件对与一般公司来说都尚属严格,更别说对于矿业企业和勘查企业这两类风险因素很大的企业了。特别是初级勘查公司,在发展的早期几乎是不能产生利润的,纯粹就是风险投资型的公司。而因为我国没有单独设立矿业资本市场,矿业公司和初级勘查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就更是有限了。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查开发工作收到制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此。

二、各国矿业资本市场特点分析

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灵活独特的上市标准扶持矿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规模实行的资产测试法和利润测试法这两种考核标准中,公司可任选其一,资产测试法往往更容易受到勘查类公司的选择。加之澳大利亚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合理有效的监管,更是使之成为初级勘查公司的最佳融资平台。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较低的准入门槛鼓励小型公司进行资源勘探工作。通过创业板对处于初级勘查阶段的小型勘查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在为早期勘查筹集资金中起到的作用更是显著。英美矿业资本市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融资通畅的资本市场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这两国的资本市场都以立体多元化为特征,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市场上融资渠道的畅通和选择多样性,而且由于英美两国的矿业资本市场相较于其他西方国家已属完善,处在勘查开发产业链上不同节点的矿业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这有效带动了整个资源行业中许多相关产业的成长。中国矿业资本市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较高的准入门槛和繁琐的准入手续制约了商业地质开发工作。我国证券市场对于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规定涵盖公司治理、财务、法律、税收等各个方面,而且还需经过股份制改造、尽职调查、券商辅导等各个环节,相当纷繁复杂。对于勘查公司特别是初级勘查公司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而且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仅仅按产品种类将与矿业相关的企业分为煤炭、钢铁、石油、有色几个板块,没有根据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来划分,也没有设置特殊的上市条件。对矿业企业的不够重视显而易见。

三、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对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分析西方多国矿业资本市场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些证券交易所都将矿业公司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并设置特殊的上市标准。这是因为矿产勘查开发行业独特的风险性,使得这些行业内的企业也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司的较大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对于此类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可能面临的风险状况不可预知。可见,对勘查开发类上市公司分类M行管理,目前已普遍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惯例。这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于勘查开发行业的重视和对矿业融资风险的认识已大大成熟于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此外,各交易所普遍对勘查类公司和矿业开发类公司进一步规定不同的上市标准,往往对勘查列公司设施较高的要求和对一般矿业开发类公司设施较低的要求,这也是符合资源行业产业链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的。

四、促进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矿业项目的不同阶段所需要面对的风险程度各不相同,风险收益存在差异。因此,在矿业项目的运行过程中,适于不同阶段的融资方式也各不相同。我国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得处在矿业勘探开发不同阶段的矿业企业,都能够选择到合适的融资途径,得到资金支持。此外,由于矿产勘查投资是真正的冒险事业,名副其实的风险投资,是资本市场青睐的投资,因此需要创建相应的资本市场。中国目前没有鼓励企业通过发现优质资源进而从资本市场获得资本进行资源开发的良性资本筹措机制,风险勘探领域的资本市场依然是一个空白。因此,应致力于风险勘探机制的建立,建立中国矿业资本市场的管理规则和新型矿业市场准入规则,利用资本市场形成合理、高效的矿产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建立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为矿产勘查募集资金。

(二)加强初级勘查阶段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没有特别针对矿产勘查类公司的板块,这是由我国具有影响力的矿业公司不多以及资本市场尚不成熟决定的。由于服务全国的矿产勘查资本市场体系尚没有建立,因此资本市场对勘查融资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矿业股票交易市场,类似于温哥华股票交易市场,其目的是市场投资者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处于风险勘探阶段的矿业企业进行投资,而企业从资本市场筹措充足的资金用于开发运作,也可以在已有股票交易市场设立专门矿业融资业务,简化上市程序,降低上市成本,配备有经验的专家咨询。此外,还应依托试点平台,制定专项政策,为我国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依据。

五、结语

虽然我国的矿业资本市场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矿业资本市场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伴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政策下,国内一批矿产勘查开发企业在境外成功上市,我国政府也将着力培育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勘查开采企业在境内上市融资。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在多方式的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快创业板市场改革,这一系列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矿业资本市场的建立、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第6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关键词]场外交易市场 矿业权交易 股权交易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处于全新的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上市矿业类公司在产业经济中地位日益凸显。据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2009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介绍,截止2009年,国内矿业上市公司已有117个,市值2.84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1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A股市场中矿业公司主要以采掘类为主,且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勘探类公司和私营企业上市路径较为缺乏,现有矿业资本市场远远不能满足矿业企业融资需求。因此,构建多层次成熟矿业资本市场体系,成为我国矿业发展现实选择。

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应该包括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即“OTC”)三个市场,其中场外交易市场与传统概念有所不同,由股权交易市场和矿业权交易市场构成。本文对场外交易市场中矿业权交易市场和股权交易市场的特点和差别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矿业场外交易市场特点和发展概况

1、场外交易市场架构特征

场外交易市场架构与矿业上市企业证券交易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差别。

(1)产品结构。证券交易强调企业股权标准化后二级市场重复交易,这实际是靠抹煞资本品个性化特征来实现资本品大宗交易,满足潜在投资人对资本品均质性消费需求。场外交易市场不重在某个企业股权标准化后重复交易,其交易品种多元化,涉及物权、债券、股权、知识产权等。

(2)市场结构。证券市场供给者和消费者数量都较多,以至于共谋成本奇高,难以形成垄断或庄家。场外交易市场供给者和消费者数量有限,共谋成本较低,竞买人之间容易相互串通共谋,更有甚者,采用威胁、恐吓、收买等不法手段,操纵竞价过程,破坏交易秩序。

(3)信息透明度。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股本、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等具有严格要求,信息披露制度相对完善和系统,信息较为透明。场外交易市场供给者具有信息优势,消费者则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双方需要长时间多次信息反馈(评估、设标、投标、挂牌等信息披露程序)才能走向实时交易。

(4)市场均衡。证券市场交易价格被实时记录以便连续易。当交易双方大量存在,不存在寡头(庄家)操纵时,交易逼近帕累托最优。场外交易市场一次易在行业内公允价值上压缩部分消费者剩余,交易价格被实时记录,但由于不重在重复交易,仅仅作为后续行业交易参考。因此,场外交易市场交易逼近均衡价格。

基于上述分析,场外交易市场构造更像是基于资本品差异性基础上的逼近竞争性市场制度设计。

2、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概况

(1)矿业权交易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矿业权交易机构有近20家。这些机构在名称上有所差异,或称“矿业权交易中心”,或称“土地和矿业权交易中心”等;在机构性质上,既有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又有公司制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基本上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业务定位上,既有行政色彩较浓,以矿业权出让为主的机构,又有市场化运作,以矿业权转让平台建设和撮合成交为主的机构;业务范围上,主要特点是地域强。

(2)场外股权交易市场。我国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目前只有天津股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天交所”),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作用是对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化规范培育,为矿业企业进入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和主板市场创造条件。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侧重非上市公众股份公司、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属于标准化合约交易。

3、我国矿业权交易市场和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差异性分析

(1)交易产品。天交所挂牌交易公司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风险更高,信息更为隐蔽。天交所矿业交易品种主要是非上市公众股份公司和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股权、“私募股权基金”份额、公司债券、信托凭证等投资产品。现有矿业权交易所(中心)侧重于矿业权出让和转让,矿业公司资产兼并重组、矿业公司债务发行与交易等业务基本还未涉足。

(2)合约交易方式。天交所采用股权交易,属于可拆分的标准化合约交易模式;矿业权交易所(中心)依托于矿产资源的矿业权,具有实物资产属性,多采用非标准化产权交易模式。

(3)定价模式。与传统OTC相比,天交所定价模式有所创新,既采用场内交易集中竞价模式,又采用传统OTC的做市商双向报价和协商定价模式,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增加了交易灵活性,利于投资退出,化解风险;矿业权交易所(中心)则采用网上和传统英式拍卖,协议定价、招标定价模式。

二、场外交易市场问题探析

1、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矿业权交易市场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主管机构,也没有建立自律性质的行业协会,各地矿业权交易机构在缺乏专门法律、法规和统一制度规范的情况下各自探索发展路径。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尚处于缺位状态。

2、属地化特征明显

矿业权交易机构设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板块特色,这就导致矿业权交易以属地为主,跨地域矿业权交易较难。

3、监管协调机制有待建设

各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矿业权交易机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同对其业务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越大,矿业权交易机构业务范围越大。这种由于不同政府给予交易机构行政资源配置的差异造成交易机构发展基础不同。随着矿业权交易机构交易品种逐渐增多,涉及政府监管部门的交叉重叠将越来越严重,监管协调问题将愈加突出。

天津股权交易所现由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代管,还未纳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范围,这种状况可能为矿业资本市场发展埋下了隐患,加剧交易风险。

4、信息透明度差

我国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细则较为具体,但对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和矿业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尚无统一规范信息披露制度,现有信息披露规定在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标准不一,以致无法做到信息共享。信息透明度问题在客观上加大交易风险,增加了政府部门监管难度。

5、流动性风险

现有矿业权交易市场交易品种较为单一,股权交易市场交易起点、投资主体、财务门槛要求较高,这都可能会引发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强市场波动性。

6、定价风险

现有矿业权交易招拍挂的定价模式推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了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但拍卖过程中恶意炒矿、招标和挂牌过程中的种种“不阳光”现象也层出不穷。天交所的混合定价模式是一种创新,但现实效果还有待于继续观察、考

证和研究。

7、道德风险

总体来讲,我国股权交易和矿业权交易市场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由于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加之对关联投资和交易相关信息披露不充分,这都加大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中介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可能会对矿业权或挂牌公司信息进行虚假包装。

三、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政策建议

1、加快基础理论研究

未来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将包括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即全国现有矿业权交易中心可通过企事业联合、政府指导等方式最终形成一个全国性市场和若干个区域市场。因此,应尽快加强矿业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理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

2、完善法律法规

根据矿业资本市场发展实践,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应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法规,设计出合适的场外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最终实现主板市场、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有序对接,维护证券市场稳定。

矿产资源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多层次矿业资本市场应当且必须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现行矿产资源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监管规则,最终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业权和股权交易市场应借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业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统一的交易规则和制度、统一交易系统和技术标准、统一信息披露制度、统一自律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3、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

(1)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鉴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应采取综合监管模式。综合监管模式分为一线监管和二线监管。一线监管由交易所和行业协会承担,主要负责交易企业、中介组织、技术服务组织的日常监管工作,负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防止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市场参与者的一般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二线监管由证券管理部门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等联合执行。证监会主要监督整个市场的法律执行情况,包括监管公司发行信息披露、公司并购等,并对做市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给予处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矿政管理权责范围对矿业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查处、通报;银监会依据矿产资源储量标准、交易所评级和价值评估等,对银行贷款行为予以监督。

(2)中央、地方监管机构分工。中央监管机构作为统一的全国性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区域分市场由中央和地方监管机构联合监管。对区域分市场监管方面,中央监管机构重在立法,制定统一的监管制度体系,指导并监督地方监管机构监管活动;地方监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监管机构制定的制度规则,根据中央监管机构授权,对区域分市场进行监督。

4、改善市场服务体系

场外交易市场属于高风险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处于发展阶段,系统性风险较大。因此,要完善矿业权评估、储量评审、报告方案审查等相关制度,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和相关结果的终身担保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管、曝光、退出机制,严防死守,创造公平、安全、可靠的信息环境,减少非系统性风险。

第7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传统矿业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子,在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液、废渣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黄金矿业开发过程中,还要使用含剧毒的氰化物,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党的十六大以来,作为我国最大的黄金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黄金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黄金矿业的实际出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矿山,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环保先行,推进绿色生产

黄金矿业开发主要包括矿石采掘、选矿和冶炼三部分。传统开发模式下,矿石采掘要从地表至地下1 500多米的地方开采出数量巨大的矿石和围岩,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改变了地质环境;选矿和冶炼产生的大量含氰废水、含硫废气、尾渣、尾矿,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体,并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可以说,传统开发模式的每个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矿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绿色生产之路?黄金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美丽矿山、发展生态矿业为目标,进行了大胆探索。对井下采空区,我们采用新型胶固料技术进行回填,尽力恢复原有的地质环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对废气中的含硫有害物质,通过回收提取硫元素,变废为宝;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进行回填、制砖再利用,努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经过几年努力,黄金集团逐渐形成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绿色矿山发展模式。

内蒙古乌山项目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植被脆弱,土地表层只有约30厘米厚的腐殖土,一旦破坏就会被风蚀沙化。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我们在开发时将所有剥离的腐殖土堆存起来,做到采矿生产和草原复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目前,复垦面积已达200多万平方米,矿区内可绿化的区域全部进行了绿化。

甲玛项目位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在2008年建矿伊始,我们就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提出将甲玛建成绿色、环保、科技的大型现代化矿山。为减少对高原绿色植被的破坏,降低扬尘污染,我们改变了投产之初的地表运输方式,采用地下平硐运输方式,开创了地区矿山企业井下运矿的先例,有效保护了山体、地表和植被生态系统。

自2007年以来,黄金集团在尾矿治理、除尘、污水处理、环境监测、土地复垦等方面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累计投资达10多亿元。新建矿山环保投入平均占总投资的5%,在、内蒙古等生态脆弱地区甚至高达13%,7个矿山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2011年,黄金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10年分别下降4.32%和7.15%,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黄金矿业普遍沿袭着粗放型的开发模式,对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这其中固然有观念落后、管理粗放的因素,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黄金矿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不高,装备、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比较落后。

黄金矿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为什么不高?一则黄金矿业的发展不像电子、汽车行业那样具有广泛性,黄金勘探和采选冶重大创新技术的产生相对比较困难,周期也较长;二则黄金矿山具有独特的“偏、小、远、散、深”等行业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黄金资源开发利用比其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明显加大,难以采用现代化的大型设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粗放型的开发模式已完全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推动矿业转型发展。作为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中央企业,黄金集团瞄准行业前沿技术,主动承担起行业科技攻关的任务,为黄金矿产资源安全、高效、清洁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快了黄金矿业开发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逐步向绿色环保的现代经营模式转变。

在采矿方面,加强高效采矿、无废开采的研发力度,抓好矿山环境控制和尾矿资源再利用工作,促使采矿业由生产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2011年,黄金集团承担的“大型金矿绿色采选冶技术研究及示范可行性研究”“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数字化冶金矿山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应用”三个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尾矿和废水处理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利用资源,将有限资源“吃干榨尽”。其中自主研发的生物氧化、原矿焙烧以及引进吸收的剧毒元素砷回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世界性难题,使我国已探明的3 000多吨难选冶的黄金资源变为可供利用的资源,促进了我国黄金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世界先进的新型胶固料技术,将加入胶结材料的70%尾矿充填到井下采空区,实现排放和供充一体化,对剩余的30%尾矿采用压滤干堆技术,实现了全部尾矿安全处理。甲玛项目为了处理矿区每天产出的2.4万吨废水,采用混凝沉淀与活性炭吸附技术进行回用,并安装了9台大型浓密机,对浮选尾矿及精矿进行浓缩,再将浓缩溢流水全部返回至生产流程循环使用。这不仅解决了选矿废水积聚影响多金属分离的难题,还使选矿回水的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内蒙古乌山项目在全国首次采用节能的SABC碎磨工艺和节水的尾矿膏体输送技术,大幅降低了能耗,环保效果非常显著。

第8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在融合中自检

面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新要求,五矿集团认为想要解决现有问题,必须从解决企业信息化的基本需求人手,将问题逐一攻克。首先,矿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解决行业特殊性的问题,如矿产品的成本核算、矿产品的库存管理、矿产品的以质计价等。作为一家以进出口贸易起家的大型国有企业,五矿集团成功转型为产融结合、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金属矿产集团。通过实施SAP ERP和SAP GTM(全球贸易管理),五矿集团整合业务与信息系统,建立集团公司风险管控平台,支持运营与管理持续优化,以统一的决策支持平台实现集团业务的协同和创新发展,为五矿集团的国际化运作和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五矿集团在全球金属矿业新一轮洗牌中始终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最佳运营效率,引领金属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闫晓青回忆,五矿集团建成的信息化平台系统,自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是五矿实现国际化运作的突破口。两化融合解决的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化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认清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机会。

随着五矿业务规模的增长和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已成为制约集团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加快信息标准化进程,成为推进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实现两化融合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

在此基础上,五矿架设了企业内部的信息港,信息港以先进的TRS采编发及全文检索系统为内核的企业内部综合信息交流、展示平台。涵盖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信息,并提供相关业务的各类历史数据、市场分析,五矿信息港还提供了内容广泛的行业新闻、及时的新闻报道、金融信息、国家政策法规等宏观信息。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保障集团公司核心信息资产的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为保证信息港的正常运行,五矿集团启动《信息安全规划》项目,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工协作的工作思路,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国际信息安全标准B$7799为依据,根据五矿业务发展趋势、行业环境、技术发展状况和资源准备度等多方面因素,对五矿集团公司的组织、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架构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规划,在组织、政策、技术防护、日常运作监控管理等几个方面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以管理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按照信息安全规划的要求,集团公司建立分层分级、协同合作的组织体系,由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履行信息安全工作管理职责,在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下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小组,作为集团信息安全工作管理机构,负责信息安全工作整体策划、统筹和推进工作;在各二级单位下设保密工作组,协助相关信息安全工作开展。

为有效保护集团公司核心信息资产,制定了资产分类指导办法,并在集团应用体系的建设中,依据信息资产的重要程度和业务特点划分安全级别,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包括根据等级明确不同的授权审批流程、采取不同力度的身份标识和鉴别力度、分级部署用户对资源的安全访问策略等等。通过贯彻和落实信息资产分类指导办法,对信息资产实行等级保护,实现了集中资源优先保护核心信息资产,切实保证核心信息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深化中冲刺

2011年,五矿通过采用神州数码serviceJet-MC2运营管理中心解决方案,对自身的IT服务流程、IT资产管理流程、IT管理制度进行了统一梳理,打造起一个入口、一个平台、一套流程的“三个一”高效服务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的实施,五矿集团IT管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成为五矿集团推进战略转型和实施管理变革的重要支撑。

促进两化融合不是发展“工业的第二产业”,而是要立足工业本身,实现包括技术、营销模式和资源利用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提升包括成本、质量、品牌和服务在内的一揽子工作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形成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五矿集团决定采用SAP ERP、SAP BusinessObjects解决方案和SAP MaxAttention支持服务,将应用从总部财务和贸易的应用推广到采矿冶炼,以应对严峻的国际金属矿业市场竞争,深化两化融合发展。

闫晓青介绍,目前五矿集团现有ERP系统已经成功升级到最新增强包EHP 6版本(Enhancement Package 6),在功能和平台架构上更好地支持了业务发展。

建立统一的财务报表查询平台,通过财务库存分析,实现财务及业务的一体化。

第9篇:矿业行业研究范文

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改革可以从实验室建设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手段与激励机制等多种途径进行。

1.1实验室建设理念

实验室建设理念是对实验室功能与作用的总体定位,是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思想。高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必须以专业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培养专业人才、鼓励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需求,进而促进学科的繁荣。由此可看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前提、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实现实验室与学科相互促进为目的的。因此,高校专业实验室必须根据学科特点以及学校特色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建设理念,从而指导自身改革与发展。

1.2实验室开放

前文提到高校专业实验室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其中部分是由传统的管理机制造成的。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这造成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创新机制缺失、管理僵化,实验室每况愈下。2000年前后,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实验室开放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合理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同时开放实验室可以通过整合教学实验资源,向全校、社会提供教学、实验以及科学研究服务,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的途径。目前,实验室开放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各高校专业实验室改革的方向。实验室开放有多种模式,李文杰根据开放程度将实验室开放分为全方位开放、预约开放、定时开放、阶段性开放,李桂芝根据开放内容将实验室开放分为基础实验项目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开放、自选实验项目开放、科研项目开放,根据开放对象实验室开放还可分为面向指定专业开放、面向全校开放、面向行业开放和面向社会开放。

1.3管理手段

高校专业实验室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承担着实验教学、人员培训、科研训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特别是随着设备投入、场地规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大,实验室的管理难度愈来愈大,传统的管理手段因其效率低下已很难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应运而生。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不但可以实现人、财、物的有效管理,还可以保障实验室的不间断开放,从而将实验室人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

1.4实验队伍建设

国内高校专业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实验教师、科研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其中实验教师、科研教师多由专业教师兼任,其工作重点不在实验室,因此实验室对他们的管理约束有限。实验室的运转主要依靠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但实验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在各高校中多处境尴尬。一方面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验队伍话语权有限,因此难以争取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聘用人员学历门槛高,而实验队伍待遇差,新引进人员多以实验室为跳板,这造成实验队伍极不稳定,人员数量日渐缩减,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学历层次不高,这又加剧了学校对实验系列的不满,这两者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现今实验室的乱象。因此,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改革必须解决人的问题,要能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使人才带动实验室的发展。要解决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员待遇和发展空间问题,在这方面专业实验室相较基础实验室更有优势。专业实验室的优势在于“专业”,通过实验室开放与实验资源有偿使用,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项目,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实验人员工作热情,提高实验室人员待遇,为实验人员发展提供空间,进而稳定实验队伍,吸引更多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教学、科研和建设中来。

2专业实验室改革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面向矿业工程领域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其前身可追述到1953年北京矿业学院的采矿模型室。中心发展至今已历60余年,期间也经历了多种困难,也面临了以上的各种问题,2000年前后中心开始进行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与经验。

2.1中心建设理念

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下属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安全工程等国家特色专业与江苏省品牌专业,根据国家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立足煤炭工业,以矿山开采、安全保障、加工利用等高素质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为目标,整合多个专业实验教学资源,保障资源优化利用与共享,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的建设理念。这一建设理念明确了中心自身定位,指明了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经多年建设中心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1)基本建立了适应矿业大类一体化培养的“演示与验证实验、综合与设计实验、创新与前沿实验”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工程训练、创新活动”三大模块相互交叉、融合渗透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煤炭工业培养了大批卓越工程师。(2)中心充分发挥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建成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3)校企联合,创建了井下“实景”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常规实验室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

2.2实验室开放制度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根据自身特点、行业地位及影响力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开放制度。在实验教学方面,中心以学生专业培养为重点、以行业服务为己任,实现了本专业学生全方位开放、外专业学生基础实验开放的分级开放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心全方位开放实验资源,要求教师以实验室为依托承担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任务,并组织、激励学生以实验室为依托参与各类实践大赛与学科竞赛;在开放时间方面,中心制定了科学研究实验、创新实验、综合实验的全天候开放,演示实验、验证实验的定时开放制度。通过实验室开放,中心每年面向全校10个学院17个专业,3630名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矿业工程类实验课程,年实验人时数达34.8万,开出实验项目313项,实验开出率100%。近三年来,中心承担近百项科研项目,新增实验项目73项,自制教学仪器设备37台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3项,国家级奖励11项;先后有17个国家级、15个江苏省级、33个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中心实施,有5000余名学生接受科研训练,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科技竞赛和创业活动,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2项,其他奖励89项,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2篇,学生330篇、申请专利407项。

2.3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中心建设了高效、便捷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包含:网络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虚拟、模拟实验操作平台,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教学排课、学生分组、考勤、网络答疑、实验成果提交与审阅、实验资源管理等),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等。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网上虚拟实验、网上提问、网上答疑、网上论坛、网上提交作业和报告、视频录像、资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实验课程网页中的虚拟实验平台,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完成实验。中心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上网,访问者可方便地访问网页,下载学习资源。(2)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煤矿三维模型、现场录像、煤矿井下工艺过程和生产系统的虚拟动画、矿井虚拟现实系统等教学资源。解决了过去模型课程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和模型教学分离、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分组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问题。(3)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与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优化了中心实验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保障了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实施,实现了中心面向多专业、跨行业、多功能的分级开放,确保了实验资源不闲置、不浪费,充分发挥了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成,实现了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使中心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有力的保障了实验教学,合理的调配了实验资源,为实验室开放创造了条件。

2.4队伍建设成果

高校实验队伍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心一方面多方位筹措资金改善实验资源与环境,促进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升自身地位与知名度;一方面靠优质的实验资源、宽松的学术氛围吸引高层次人才;一方面争取政策设立了包含正高、副高、中级职称的专职实验教师岗位,为人员发展提供空间;一方面靠优质的实验资源、高层次的实验队伍吸引科研项目、筹集科研经费并提供社会服务,利用科研与服务收入反补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队伍收入,达到稳定队伍的目的。由此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发展与稳定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中心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和国家教学名师为核心、省部级以上人才为骨干,教学科研经验丰富、骨干力量稳定的高水平实验队伍。现今中心共有人员69人,其中兼职13人。在专职56人中,拥有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0人,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达43人,人员平均年龄41.3岁。近三年,中心又新增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5人,5人晋升正高级职称、8人晋升副高级职称。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探索了10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这些成绩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在2009年中心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组评价优秀。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