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武术的认识范文

武术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武术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武术的认识

第1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作为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的“江湖地位”毫不逊于津门大侠霍元甲,然而叶问为人极为低调,与世无争,再加上长期以来还从来没有一部以他为讲述对象的影视作品,致使长期以来,除了在广东和港澳地区以及众多的咏春拳练习者之中,叶问拥有极大的知名度之外,对普通民众来说,“叶问”还是一个极为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他鼎鼎大名的徒弟李小龙的声望以及他的活跃于港澳影视圈的众多弟子及再传弟子,他的传奇故事也许要永远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叶问,本名叶继问,于1893年出生于广东佛山的一个名门望族之家。叶问在家族中排行第二,从小就受到家庭严谨的儒家教育,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叶问在上学读书之余,爱上了传统武术,七岁时拜陈华顺为师学习咏春拳。

陈华顺见叶问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且善于思考,对他极为喜爱。叶问十六岁时奉父命离开佛山,赴港求学外文。在此期间,经同学介绍,他认识了“南海拳王”梁赞的次子梁壁,跟随梁壁深造咏春拳近四年,梁壁将其父的武术精妙之处尽传给了叶问,叶问的武技得以突飞猛进。叶问返回佛山后,长期从事军警教拳和私人教拳工作,他广泛结识佛山武术大家,经常与武术界各门交流切磋,又不断得到高人指点,使咏春拳技能臻入化境,被誉为第二位梁赞。

由于叶问在咏春拳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他以一人之力,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对咏春拳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咏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同时,叶问虽身怀绝技武功精湛,但处事低调与世无争,言行举止均表现出谦谦君子之风和儒者风范,武德人品在武林中都堪称楷模,所以在叶问去世后,咏春拳派同仁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

叶问门下出了许多杰出弟子,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最出名的,还是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李小龙快如闪电的截拳道明显取咏春拳所长,只是李小龙在咏春拳的技术上又进行了升华与改革而已。同时,李小龙后来在世界武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为咏春拳的世界性传播作出了虽为间接但却实际的极大贡献。

由于李小龙巨大的影响力,香港的许多影视明星都因为崇拜李小龙而开始学习咏春拳,其中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彪。喜剧之王周星驰也曾学习过一个月,后来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而中止。

其实,作为一代武术宗师的叶问个子很矮小,身高仅1.63米,身材瘦削。他是世家子弟出身,颇注重仪容清洁,喜穿深色长衫,即使平时也身着深色中式短装。他如果上街,人们往往把他当成是“当铺里掌柜的”或是“私塾的教书先生”,绝对不会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叶问。

叶问性格内向,平时不喜多言,但他生性诙谐幽默。作为一代武术宗师,叶问却并不喜欢打打杀杀,人也生活得比较闲适,他除每日随三五个弟子或好友在茶楼饮茶外,偶然也会同好友打上几圈麻将,他还喜欢观看斗蟋蟀、斗狗。叶问还是一位顾家的男人,他非常尊重自己的妻子,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第2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武术文化;国际需求;人才素养 武术被称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是少林武术和太极拳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优势资源。通过国际旅游、宗教交流、举办国际武术赛事、投资创作开发影视文艺作品、参加国际大型活动、外事来访接待、出国访问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推广。然而,面对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国际社会,需要一批现代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调查了解国际社会对武术文化的兴趣点和需求,分析把握从事现代国际武术文化推广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养,对加快武术国际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1 河南武术文化海外调查

1.1 调查内容、对象和形式

调查以河南武术文化的知名度、海外武术国际化的领域、具体举措、从业人员、人员素养及资质要求、海外感兴趣人群、接触了解武术文化的途径等为主要内容。

根据抽样理论,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象,包括组织打造河南武术国际推广品牌项目的领导专家、专门从事河南武术人才培养和国际推广研究的专家学者、在国外从事中国语言文化和河南武术推广的志愿者和河南籍海外学者共50多位。调查对象工作经验涉及的区域有亚洲、澳洲、北美、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如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加拿大、伊朗、印度尼西亚、泰国、尼泊尔。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问卷反馈两种方式。

1.2 调查结果

1?郾2.1 河南武术的海外知名度

图1 河南武术海外知名度高低图

调查发现,武术的知名度很高,但真正知道河南和武术的渊源或者说知道河南武术的人并不多。河南有丰富的武术资源,通过推广武术推介河南文化、中原文化,这是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

1.2?郾2 河南武术在海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相关方面

调查显示,少林功夫及其有关的景点、电影等在海外有较高知名度。此外,功夫明星对于武术国际推广的推进作用不容忽视。陈氏太极拳作为河南代表性的武术类别之一,在海外的知名度整体上不高。

图2 影响河南武术海外知名度的主要来源调查图

1.2.3 河南省武术国际化相关领域

目前旅游、体育、教育、宗教、宣传、文化、出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医疗康复、影视艺术、汉语国际推广、民间团体交流等领域都在从事与武术国际推广有关的工作。其中体育、旅游、宣传、教育、文化、宗教领域的公众认知度较高,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也成为我省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中的重要力量。

图3 从事河南武术国际推广工作的有关领域调查图

1.2.4 河南省武术国际化的具体举措

问卷涉及的举办武术赛事、武术技能教学、武术文化展演、武术胜地旅游、武术影视艺术创作等皆有较高的认可度。另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宣传活动、武校办学、武术文化专题讲座、武术夏令营等也是当前推进武术国际化的常用举措。部分被调查者还提出了武术典籍翻译、海外武术教材研发等尚待加强推进的举措。

1.2.5 当前河南武术国际推广从业人员构成

调查显示,当前从事武术国际化推广的人员主要是一些武术爱好者。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汉语国际推广从业者也已经意识到汉语和武术推广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他们的推介也推动了我省武术的国际化进程。专业教练员也是武术国际推广事业的主力军,其他分别有旅游从业者、武术专业的毕业生以及中国留学生。

图4 河南武术文化国际推广的具体举措调查表

1.2.6 河南武术的海外学习者及感兴趣者

海外对河南武术感兴趣或学习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华人华侨及体育专业方面的人士等,他们有的是对包括中国武术、柔道等在内的各种功夫都感兴趣,有的是比较注重中国功夫的健身养生作用。

图5 当前河南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主要从业人员调查图

图6 河南武术的海外学习及兴趣

1.2.7 海外了解和学习河南武术的途径

随着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推进,在国外汉语教学中开设武术选修课、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开设的武术培训课程,进一步扩大了河南武术的海外影响。另外,影视作品、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非正式的兴趣班、电视节目、武术光盘、专门的武术培训结构等也是海外了解和学习武术的重要途径。来河南旅游则可以更深入直接地体验河南武术文化,但这一途径目前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一些医疗康复机构也对武术的国际化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武术养生功法将成为武术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器。

图7 海外了解学习河南武术文化的主要途径图

1.2.8 传承河南武术的国际化人员必备素养

被调查的相关人员都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从事武术国际化工作首要的素养。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武术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等也非常重要。不少被调查者认为,一定的管理学知识、营销能力、法律知识及现代经济学知识的人才。

图8 传承河南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人员所南需素养调查图

2 河南武术的国际需求及发展空间分析

武术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一系列风靡全球的“功夫片”的影响及广大华侨、武术爱好者的大力推广与传播下,武术在亚州、澳洲、欧洲、美洲等地受到欢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1〕。调查表明,河南武术在国际上拥有非常广泛的发展领域。

1?郾汉语国际推广领域。武术和汉语国际推广相结合,可以实现两者的互动共赢。武术可以作为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兴趣的一个突破口,而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促进武术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2?郾体育文化领域。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当然可以成为体育教学、体育比赛、体育交流的重要内容,因而应着重在体育领域推进武术的国际化。

3?郾旅游领域。2010年8月1日在巴西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在内的嵩山古建筑群“天地之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必将大大推动少林寺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它鲜明的功夫特色同时也可能带动焦作太极故乡的旅游发展。河南武术在旅游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大有可为。

4?郾宗教领域。少林武术不同于其他武术门派的特点就是禅拳一体,禅拳并传,以武悟禅,以禅导拳〔2〕。而太极拳又有鲜明的道教色彩,因此,应更加重视开发以宗教内涵为着眼点促进河南武术的国际化。

5?郾医疗康复领域。随着健身养生观念的日渐普及,少林功夫的强身健体以及太极功夫的颐养身心的功效会越来越多地被国际民众所认识接受,在医疗康复领域推进河南武术的国际化也会成为一种新的发展道路。

6?郾武术文化产业开发领域。影视艺术的发展实践已经表明,河南武术在其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武术国际化在文化、出版、宣传、教育等领域都有待继续挖掘,如翻译推介武术技法,制作出版武术文化光盘及书籍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以武术交流为抓手,在推进武术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促进对外友好关系的建立,加强并扩展合作项目。

3 国际武术文化推广的人才素养分析

要想真正满足武术文化的国际需求,拓展武术文化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国际武术文化推广人才。

3.1 基础素养: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武术文化推广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养。国际化人才应具备7种素质:第一,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二,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第三,熟悉掌握国际惯例;第四,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五,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第六,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七,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国人的人格和国格。〔3〕这些素养是武术国际化人才的基础素养。其中,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重中之重。

3.2 核心素养:武术文化修养

武术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武术技能及武术文化修养,这是武术文化推广国际化人才素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是核心素养。

从内在结构上看,武术文化是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的整体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内涵层面〔4〕。物质层面的武术文化主要指武术技术及与其相关的有形物质。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每种流派又有不同的拳种,每种拳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法,这些武术技法和与其相关的服饰、兵器等组成了中华武术有形的物质资源,这也是武术文化在发展和传播中被最先感知的部分。武术制度文化是指武术在发展及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其在历史上主要表现为各种宗法式的武术戒约,如“少林拳十戒”等。如今,这些武术制度已经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了落后的、阻碍武术快速发展的因素,应该摒弃。武术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武术搏击,更与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学、兵学、宗教、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武术本身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武术文化的内涵资源〔6〕。

武术文化推广的国际化人才应该对制度层面的武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应该基本掌握一些少林或太极的常见技法及其相关的兵器、服饰等文化内容,应该深入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资源并能对外解释传播,但不一定要达到很高的专业段位。

3.3 专项素养:与武术结合的发展方向

从武术国际化可以结合的领域出发,武术文化推广的国际化人才可以选择发展的专项素养有:旅游管理、影视表演、翻译出版、市场营销、汉语教学、培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等。这些可以作为人才培训方案中的选修方向,让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也可以以这些专业方向为基础,加强和武术培训的合作,成立专门的培训项目,加入国际化人才必备课程,合作培养出具备专项素养的武术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惠英?郾中国传统武术国际化再研究〔J〕?郾体育科学研究,2008(4):36-38?郾

〔2〕无谷,刘志学?郾少林寺资料集〔C〕?郾郑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106-108?郾

〔3〕张华英.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82?郾

第3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默默的走在无人的巷口,一阵阴风从背面袭来。

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一只迷离的黑猫,一只好象被主人赶出家门的猫。透过它那宝石般的双眸,我看到的是鬼魅的笑,怜楚的悲。是谁在笑,又是谁在悲。黑夜的恐惧让我加快了前行的步伐,无奈的走回生活的圈内。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我会感觉到片刻的温馨。然而残酷的现实让我看到的更多的是谄媚,尔虞我诈。也许这不是我应该看到的,无奈的伤神何处可以让我依偎。

执着的追求也只是愚蠢的玩弄,付出的流年也只是无痕的擦肩而过。原来我就像那一只迷离的猫,在残夜里黎黑的身躯无法寻觅却依旧为你保留那双伤神的眼眸。也许有一刻我会无奈的闭上那双眼眸,那就是我为你最后演绎的绚丽。黯然的眼神下却隐匿着晶莹的点滴!

第4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第二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许多人只有一份没有求职目标的通用简历,这样的简历肯定是没有针对性的,如果你的简历什么职位都可以投,它能体现出你的核心能力么?确定求职目标是件纠结的事,但是这是你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根据不同的求职目标制定多份简历也是件费时费力的事,但是好工作,就在于你的坚持。

第三,简历各部分的排列顺序问题。简历控遇到过一份简历将兴趣爱好(内容只有篮球和动漫两项)放在第一位,简历控想了很久也不能参透作者的用意。根据多年的简历指导经验,简历控建议简历各部分内容的排列顺序如下:个人信息、求职意向、自我评价、工作经历、教育背景。

第四,简历的细节要注意,有位HR曾说收到一份简历,自我评价是123。我相信这位求职者肯定是一时笔误,忘了填写评价的具体内容,没有人对自己的评价是123。但是,如果这位求职者在简历制作完成之前检查一下,在发送简历之前检查一下,都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所以说,简历细节,重中之重。

一份简历应该包括了求职者最基本的信息和与该职位的申请有关的一切信息,一般而言,应届生的简历建议包含以下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求职意向、教育背景、工作及实习经历、项目经历(如果有的话)、社会实践(如果有的话)、所获奖励或证书、外语及计算机技能等

第5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技术装备、品种质量、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仍主要依靠进口。企业数量多,实力弱。铜、镍等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色金属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5%,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少,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第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冶炼生产累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近年来开始逐渐显露,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四,节能减排任务繁重。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废金属回收再利用率低。

国内国际挑战

“十二五”期间,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增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为全球有色金属工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空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治理和均衡增长趋势明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形势,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十二五”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发展,内需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上下游产业相互融合、企业重组步伐加快,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推进,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综合应用弹性系数法、消费强度法,专家经验法以及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分析预测了2015年十种有色金属的消费量。

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1、产量目标。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

2、节能减排。按期淘汰落后冶炼生产能力,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单位产品能耗进一步降低。

3、技术创新。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精深加工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4、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及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产品品种和质量基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90%、电解铝90%、铅60%、锌60%。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5、环境治理。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防控,2015年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

6、资源保障。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增强。

主要任务

首先,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1、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相结合,优化有色金属生产力布局。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及镁冶炼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2、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为重点,以轻质、高强、大规格、耐高温、耐腐蚀、低成本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铝、镁、钛等高强轻合金材料,以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为方向,加快发展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铅锌镍各种合金及其他功能材料,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形成若干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聚集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生产基地。

3、积极推进企业重组:按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结合优化布局,大力支持优势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推进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竞争力,并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

4、发展有色金属生产服务业:大力支持科技实力雄厚的有色金属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的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市场手段。支持发展工程咨询、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工程承包服务。鼓励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检测认证、科技成果推广等中介服务,扶持壮大节能服务产业。

第二,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资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1、增强创新能力: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难点,在矿产资源勘查、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先进材料制备等领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创新投入机制,强化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开展前沿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2、加强技术改造: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实现清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水平。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认真总结和推广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体系。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推广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提高管控效率。

4、加强标准化建设: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新材料的需要,建立、修订,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

第6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 要:任务教学法是全新的适合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任务教学法也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得到很好地运用。任务教学法主要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本文就初中数学的任务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

任务型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就风靡世界,尤其在西方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并且衍生出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鉴于此,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也一路有所成就,我国教育部甚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为它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在我国,目前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很多,但是运用在其他课程的相对少些。本文另辟蹊径,从数学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开始分析,对人物教学法应用的特点方法等进行了比较仔细的分析。

任务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方式就是两种,第一是就是在课堂的开头就将任务呈现,让学生能够明确任务,然后再任务的驱动下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而第二种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展开任务,使任务的出现清楚的记忆在学生的脑中。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有时候可以互相补充使用,效果也是一样可以的。

1 任务教学法的优点

任务教学法是指教师把一整个学期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教学的内容,从而进一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使用任务教学法教初中数学课,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学习内容。其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1.1 任务教学法能够体改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任务教学法,每节数学课老师都会根据课程安排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就会有紧迫感,这会使得学生在教师讲解数学解题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从而缓解紧迫感。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任务的选择安排上也是有过精心准备的,所以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每次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一旦学生遇到困难,无论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讨论或是通过教师的指导,都会不同程度地带给学生成就感,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任务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就会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任务来进行的,而这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又会将索要学习的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科学应用知识的过程。就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很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应用。比如学到有关直观图的数学题,学生就会联想到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物品的模型就是课本中的平面图,这样即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 任务教学法能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主要是围绕如何让学生很好地完成所下达的具体的任务来展开教学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思路就会很清晰;而学生也会根据这个教学任务展开自主学习,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就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所以学习效果会更加好。另外,由于进行数学教学备课时教师都会事先做过一遍,所以在教学进行时,数学教师教学的解题思路的重点难点就会突出教学,这样学就能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记住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更好。

2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教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都会给出一定的时间限制,并对结果是否正确做出一些说明,而且在整个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不干涉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并应当鼓励学生用充分自由的心态去进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思考和分析进而完成对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思路的构建。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改是学生的引导着、任务的设计者和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监督者,有时也应担是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转贴于

2.2 以任务教学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数学具有内容具有广博,复杂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引导、帮助学生来学习数学知识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来解决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初中数学课程都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仅仅有兴趣不等于就能学好初中数学课。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和帮助,有些学生仍然不会重视初中数学课,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初始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来,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准备适量的题目与练习,组织好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用学会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做出一到数学难题的乐趣,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3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在教学时,教学进程的安排十分重要,即使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现行初中数学的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所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完善,所以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加以调整,应当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不必太受教材限制。教师首先自己要了解整个数学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根据教材的内容明确每节课的具体任务,这样就很好地运用了任务教学法。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目的。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任务的细化,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

3 结语

当然,任务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仍然需要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去完善。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将现实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自觉的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生活问题,任务就是纽带,可以让学生自发的通过完成任务将二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在探究中培养数学素养。但数学各节知识有不同的特点,只有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去教学,效果才好。

参考文献

[1] 陈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12).

第7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创造时代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与支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尤为重要,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血气方刚,个人实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同时,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自尊心强,好面子,特别不希望因为自己而使集体落后,这种心理特征进一步保障了分组教学模式的成功现实。基于此,高职教育阶段使用分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合理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如何分组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是分组教学模式的关键步骤和成功前提。小组划分的主要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同质分组,即尽量缩小组员间学习水平差异;另一种是异质分组,即有意识地扩大小组内学生学习水平间的差别。其实,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笔者认为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更合理科学。采用分组学习模式不是以选拔成绩好的学生为目的,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更为重要,笔者通过两个学期对6个班级学生的分组实践,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分组方案,具体做法是: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随堂测试成绩,先将每班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从表现优秀的学生中选择组织能力强的作为正组长,然后让正组长在优秀的学生中选择性别相反的副组长,中等和稍差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形成两人自然组,然后抽签和各小组组长形成搭配学习的关系,这样每个小组六人,各有好、中、差学生两名,组间总体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平时上课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坐座位,布置的课堂讨论任务和课后作业以小组的形式上交。

三、分组教学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尝试

教师在统一讲解时以“实用为主,注重实践”为原则,以基础中等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标准,兼顾其他层次需求。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为中心精心设计课堂讲解内容。在统一讲解新知识之前,给出几分钟的时间,针对上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统一讲解之后,将任务留给小组解决,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组织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和学习的态度,及时作出响应或者及时进行成员的调整,不可放任不管,需要进行组间巡视,对各小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结果测评是分组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效果长效性的重要保障。因为分组教学的学习成果是在个人学习基础上,经过组间探讨所取得的,所以,小组应该作为主要评价对象,主要的考核指标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和考勤三个方面。结果测评中需要注意灵活处理,不能对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例如,当组与组之间的差距过大时,较差组适当抽取基础好一些的学生答问,或选择简单一些的问题,多多加强得分较差组的鼓励和辅导,适当给一些基础较好学生个人表现机会,把一些具有创新性问题的回答计入个人分等。教师在分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公平有序地竞争也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要在统一讲解中严谨简约,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实施课堂教学,讲清重点、难点内容,还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形成小组间的竞争关系。例如,强调小组间的答案雷同将导致分数的双倍差距,刺激落后组树立“危机意识”,强调小组得分的重要性和组长对小组得分的重要性,对各小组成员的合作竞争意识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与他人互相帮助、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第8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一、发展现状

当代教育的核心是推动技术装备与教学融合。现今教学中存在的技术和应用分离的问题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教育装备工作应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装备工作的定位来说,就是要立足学校,服务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行胜于言,其核心在于明确实验教学要求。现在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在教育装备上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惠及全国1 000多个县。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缺乏投入,而是如何在这样好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装备的作用,使装备配备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课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教材改革为先,装备管理队伍的改革却面临挑战。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是从教学一线优秀教师中选的,实验课和理论课是由不同的教师来教学的。而未来实验教学方式应该是边做实验边教授理论知识,这才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式,并且是同一支队伍在进行教学,比如教物理课的教师也应该懂得如何教实验。

我们对装备工作政策要有宏观的研究。从人类教育史看,德国的教育是令人钦佩和欣赏的,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全球。德国人在搞建设之前,构建出一个清晰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从内容到教学方式都十分清晰,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教育制度的配套建立,这是德国人的思路,严谨踏实。法国人的思路与德国人不同,他们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但没有教育教学体系的支撑,就如同巴黎公社运动一样,最终只能归于理想。

我们的装备工作曾走过教育机构改革的道路,已经证明走不通。教育机构在与教育教学脱节的情况下,配备教学仪器没有依据。到现在为止,我们制定的一些目录,如果根据实验的要求来配备的话,还用不了那么多。今天的论题包括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各个层面,从基础教育层面来讲,2010年我国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调整力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教育质量的判定标准有两条,一是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能不能使人全面发展。我国如今的教育理念是发达国家一百年前的,是工厂化的学校,是整齐划一的教育,难以与时代接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成为主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同思想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青少年成长环境剧烈改变。学生思想意识自主独立,价值追求多元化,行为个性愈加鲜明。随着国际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急需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创新型人才,社会的变化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课程改革。实施教育强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这样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当今的教育改革是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中最重要的成就是观念上的转变,包括学习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现在讲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启发式探究学习,要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教育改革。我们的教育教学课程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如今我国学习数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已经将研究生阶段的有些课程学过了,再读研究生也没什么大的进步。再比如科学课和实验课的教学,讲完知识再做实验,有什么用呢?做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然后再上升到理论。

目前,高校和中小学课改总体上的规划和协同性不够,对于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具体表现为:重智轻德,盲目追求分数与升学率,不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与中小学的课程目标对接性不强,部分学科内容出现重复,课堂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较差;与课程改革相对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完善,影响着教改的全面推进;教师对育人理念的认识和执教能力还有所欠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支持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二、总体要求

对于立德树人的问题,关乎教育的方针政策。什么是智慧呢?英文中表达智慧有两个单词,“clever”和“wise”。在英语国家,“clever”表示耍小聪明,我国教育重分数,学生在考试中比别人多考一分,就感觉自己比别人聪明,这样的竞争使得大家最终都没有很好的发展。我们要培养的是心胸开阔、慷慨大方、尊重他人意见、思想开明、不拘小节、注重内涵的学生。我们讲实践能力,讲创新精神,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关系密切。另外,学科内容重复也是一大问题,我们现在的系统设计,课程设置是一回事,考试招生是另外一回事,很不协调。

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当中,大力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推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基本原则是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坚持重点突破,定位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和中心环节,针对影响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发起攻关,努力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工作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入教材、走进课堂,着力于建设学生们高尚的理想情操、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强健的体魄、优秀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们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广阔的国际视野中茁壮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建设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教材系统;基本确定教育教学相关环节协调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大家参与、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的教育育人格局。

三、主要任务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涵盖五个方面: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统筹各学科,尤其是德育、语文、体育、历史、艺术等相关学科;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统筹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管理干部、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统筹课堂、校园、家庭、社团、社会等阵地。从纵向来说,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是属于基础性的,纵向要衔接。横向要统筹各个学科。在实验教学中也要统筹课程教育、教学、教材、评价方式。教师如何出考题,应以课标为依据。在实验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标,过去叫课标为“教学大纲”,不懂课标的人是不能参与教学的。

四、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

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包括10个关键领域:探讨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质体系和成绩质量准则;修改课程方案和标准;编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增强考试招生和评判学生的导向性;强化教师育人行为培养;完善各方参加的育人制度;开展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整合与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课程计划管理。

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以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细化,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部组织各方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质体系,给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标准,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能力。

研究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年级、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五、切实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保障

教育部将深化课程教材工作管理机制,整合课程、教材、教学等各方面的专业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统筹协调高校和中小学课程建设。增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监督,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评估范围,按期报告。加强问责,以推动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条件保障。要把教师实施课程能力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等各级教师培训的重点。要根据职责任务,在经费、人员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保障。

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部与各地定期展开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与教育教学名师评比,将研究和化解课程改革重、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加入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考核范畴。

六、结束语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现代教育最突出的标志,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使实验教学对人的成长发挥实际的作用。

教育装备有四个要求:适用、耐用、美观、生态。硬件的配备应围绕标准化来建设,这些方面都达到要求之后,将会大大推进教育装备工作。现代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对我们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影响巨大而深远。少说空话,肯干实干,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9篇:武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实施

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如何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

“任务”就像火车头,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才能起到有效驱动课堂教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三个原则来设计“任务”: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蕴含明确目标的任务

“任务驱动”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目的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所以,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能力要求,来设计蕴含相应目标的任务。比如,在电子邮件使用这个章节,我设计的任务是:给尊敬的老师发一张教师节贺卡。这个任务就蕴含了:什么是电子邮件、电子邮箱的申请、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收发等知识。

(二)充分考虑学生差异,设计有层次性、伸缩性强的任务

学生现有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别。如果简单地给他们相同难度的任务,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基础好的同学可能只用几分钟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无事可做,就会逐渐滋长自以为是、不求进取的思想,养成懒懒散散的习惯;基础差的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感,就渐渐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所以设计的任务要有层次性、伸缩性。如在学习用Word绘制表格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任务:帮跨栏运动员刘翔设计简历表。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模仿例子绘制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比赛成绩等单元格,照做一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基础好的同学就可以探索、创新,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自己的简历,并且进一步发挥,添加了QQ号、座右铭、自我评价等栏目,还用到前面学过的艺术字、插入自己的相片。在品尝到成功喜悦的同时焕发出自主学习深入探索的学习热情,还培养了创新能力。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吃饱”“吃好”。

(三)迎合学生心理,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原理,要迎合学生的心理。新生入学军训,同学印象深刻,就设计任务:用word制作图文并貌的军训电子板报;中学生爱追星,在绘制表格部分,就让学生设计自己偶像的简历表;学生都爱玩游戏,在PPT的自定义动画这个章节,就让大家开发“判断正误”的小游戏……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这一个个与他们的实际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主体,在教师点拨下,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任务的完成中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作为一名在信息技术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任务驱动”教学的四个步骤:

(一)创造学习情境,引出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积极创造良好的情境与氛围,水到渠成地引出任务。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会学,从而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七年级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中,触发器这个知识点,我给大家的任务是:制作小游戏——看图识蝶。在七年(1)班,本以为学生看到任务很感兴趣,会专心听讲,就没有创设情景。在一步一步按书本讲完怎样设置触发器后,就直接抛出“任务”。但是当我走近学生去了解时,很多同学都在玩游戏和聊天,明显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众所周知,学生都爱玩游戏,课余许多同学都在“探讨”游戏话题,上课前几分钟也要争分夺秒玩一盘纸牌。接下来上七年(2)班的课,我改变方法,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情境:“同学们,居然大家这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不上课,让我来教大家设计一个游戏,好不好?” “好!”话音刚落,同学们鼓掌,异口同声回答。在这么一个真实的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点燃,下面的课就顺风顺水,最后学习效果极佳!

通过教学对比证明,在教学中精心创造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且具有吸引力的情境,再引出任务,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探究,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与机会,引导他们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乐趣,进而使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思路。

我们再次以制作小游戏——看图识蝶为例。学生沉浸在老师创设的情景里,当老师演示完游戏功能(界面提供四张不同名称的蝴蝶图片,当鼠标点中“锯粉蝶”的图片时,就弹出“恭喜你,答对了”的笑脸图片,选错就弹出“对不起,答错了”的图片)后,学生就迫不及待开始动手了。当大家插入四张蝴蝶图片,和两张脸的图片,并且给两张脸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为“退出”方式中的“消失”后,碰到第一个问题——如何让两个动画对象在幻灯片播放之初均不出现?这时老师给提示,动画选项的开始方式为“之前”。接下来,怎么实现单击某个图片出现笑脸或哭脸图案?就引导学生,书本有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触发器的设置。模仿书本设置完触发器,大功告成。可是播放动画时,发现:笑脸或哭脸一旦出现,便不再消失,屏幕上笑脸和哭脸图案同时存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就引导同学分小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发现:单击某个图片之后,只完成一个动作——哭脸(笑脸)图案出现,而缺少另一步操作——使笑脸(哭脸)图案消失。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当任务有难度时,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自己去发现并提出问题。也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给予暗示或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寻找相关的帮助,最终明确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若是任务相对比较简单时,就可以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了。

(三)团结协作,完成任务

在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思路后,接下来是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如果“任务”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应当充当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走进学生之中,对学生适当指引和帮助。尤其是后进生,应多给与鼓励,并及时地为其提供帮助,以免使这部分学生掉队并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主动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给予指导。

如果“任务”的工作量和难度大,我常采用分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讨论、分工完成任务。如在完成制作电子杂志任务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这里的小组是学习前就组建好的,每个小组的组员在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特长、有互补)协调能力强的组员当组长做协调,打字快的组员进行文字的录入,经常上网的组员查找资料,审美能力强的组员进行编辑美化……大家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很快一个个洋溢着温馨、幽默或科幻等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作品便活现眼前。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而且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实践也证明: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总之,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中,创造学习情景,引出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是前提;引导学生探究,明确完成“任务”思路是关键;团结协作,完成任务是重点;对任务进行评价,是课堂的总结、能力的提升。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三、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提升综合素质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师道中解放出来,充分地了解学生,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主动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教会学习的方法与本领,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为学生搭起互助的桥;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

(二)不能忽略人文、道德伦理的培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除了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这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容易忽略的,应该注意课堂渗透。比如:教育学生在享受网络的共享资源的同时,要遵守文明公约、要保护版权,更要自觉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撰写电子邮件时应注意哪些礼节问题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

[2]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

[3]艾奉平 《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实施》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4]吕 品 《什么是“任务驱动”》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研中心

[5]郭芳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6]刘作平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湖北省荆门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