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水电工的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电工的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成本控制是给排水管理体系中的比较关键因素,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润以及企业是否能长期稳定盈利。下文主要是根据现代给排水施工企业必须要依据自身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基础,加以科学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给排水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就在于如何做好管理工作。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点。科学的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贯彻执行工程造价的指导,有效控制施工成本,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科学的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还能够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其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给排水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2.1 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成本控制体系

在我国的给排水施工企业中,许多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是照搬其他企业而来的管理体系,由于其不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构建的控制体系,因此,其在具体的施工实施过程中不能适应企业管理流程与管理构架,造成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失控。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给排水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企业管理架构、工作流程、技术力量与设备情况的科学分析与论证,构建适用于企业管理工作及实际情况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以此为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实施奠定基础,促进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施。

2.2 注重给排水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的管理与控制,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2.2.1给排水施工材料成本控制

按照给排水工程施工特点,给排水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可以分为材料控制、人工控制、设备控制等几个方面。在进行材料成本控制中,施工企业应构建科学的材料采购管理体系,以招投标或对比多家材料供应商价格、质量、资质的方式使材料价格趋于合理,避免材料采购过程中造成的材料成本增加。

另外,施工企业还应注重进场材料的复核与检验,对进场材料质量、数量进行双人复核与检查,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尤其是给排水施工中的水泥、沙石等材料,其进场数量的计量工作必须严谨,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另外,施工企业还应从进场材料的管理着手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根据施工进度科学的规划进场材料数量,避免沙石进场数量过多造成的管理成本增加,避免材料存放过程中受雨水冲刷造成的流失。

通过多种途径的材料管理与控制达到材料成本控制的目的,为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材料控制与管理还能够有效的保障进场材料质量,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2.2.2给排水施工过程的人工与设备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是给排水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计算工程量并按照工程量与施工进度进行人事安排是有效降低施工过程成本的重要工作。

现代给排水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即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进行科学规划,并按照进度需求进行人工的安排,以此实现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另外,针对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设备租赁情况,企业也应根据进度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租赁,有效降低设备租赁费用。对于企业自有设备的控制,企业还应从养护、管理、存放等方面着手,避免设备故障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2.2.3 以科学的场地规划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给排水施工现场的场地规划对施工过程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场地规划能够将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合,减少施工现场二次运输距离,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费用。另外,科学的场地规划还能够减少施工现场整理、回填过程场地整理的费用,降低给排水的施工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注重施工质量控制,促进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中,许多企业也将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进行单独的管理。而事实上,质量控制工作与成本控制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项管理工作,其需要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进行系统的整合优化,以质量管理促进成本控制的实施。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以及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其能够在进行技术管理中注重施工人员是否存在材料浪费、是否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以质量控制为基础对成本控制的实施进行监督。有效避免质量隐患或质量通病治理造成的成本增加。通过现场技术人员与质检人员的对成本控制职能的兼任,提高成本控制的监督力度,促进企业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4、构建全员成本控制制度,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为了更好的实施给排水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工作,施工企业还应将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使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工作中与成本控制的联系,明确工作中的成本控制内容,以此实现全员成本控制。同时,施工企业还应通过奖惩制度、绩效考核等方式促进施工人员成本控制工作积极性,促进成本控制的实施。

5、结论

总而言之,当今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给排水施工企业应从构建以及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强化施工过程材料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以及设备成本控制工作,以此提高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效果。另外,施工企业还要认识到质量管理、现场管理与成本控制间的重要关系,通过优化整合使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职能进行相互融合,有效提高成本控制效果,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志林.给排水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重点,成本控制[J].

[2]刘丽,李琳.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开展给排水工程的项目管理[J].

[3]孙鹏,杨洋.给排水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第2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CAD;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引导

作者简介:鲍海艳(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讲师;张贵金(1964-),男,湖南张家界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教授。(湖南?长沙?410114)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62-02

“水利水电工程CAD”是高等学校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后续课程“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水电站建筑物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CAD制图规范,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绘制图样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将学与画结合起来,牢固掌握制图知识,提高绘制图样的基本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按照书本把所有命令逐个讲授,再进行上机实训,并辅以一些基本图形进行练习。[1]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学生容易死记硬背,上机实训也是简单模仿教师的操作,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以维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面对各种命令的烦琐操作,学生极易混淆,逐渐失去耐心与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笔者不断探讨“水利水电工程CAD”课程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内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2]

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硬性任务,而是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得“教”与“学”有效结合。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编写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融入专业知识;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有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是该教学方法的另一关键内容,引导方法不当或指导内容过少,学生很难完成任务,从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指导内容过多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3]因此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为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解决好任务设计及教师引导这两个关键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CAD”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笔者认为在任务设计、教师引导两个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任务设计

(1)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在“水利水电工程CAD”课程中运行该教学方法时应设计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相关的任务,使学生不再绘制一些与专业无关的零件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学生才能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4]同时,这些任务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了初步的认知,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2)实践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任务的设计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同时任务也应具有开放性,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习阶段相统一。任务包含的知识点应与学习阶段相统一,学习初期任务包含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而且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以至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后期,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知识,并已对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任务可包含相对数量的知识点及重难点,以进一步激励学生,若任务过于简单,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比如,溢流坝剖面图的绘制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适宜作为学习初期的教学任务,但在学习后期又是非常好的教学任务。

2.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任务合理进行指导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在接受新任务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已学知识,以及实施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恰好是任务中隐含的新知识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学生在刚接触到任务时无从下手,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但不可固化步骤,禁锢学生的思维。

(3)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任务设计中已经考虑过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因此应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必要的分析,及时讲授新的知识,演示作图的方法,指出作图的关键。

(4)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自主创新。教师应该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将其猜想的逻辑推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应就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引导并给予鼓励,增加学生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第3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 水利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040-0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最早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55年的发展历程,是该学院的传统专业,更是优势专业。该专业2003年被确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试点专业,2006年被确立为首批广西高职学校优质专业,2009年被确立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建设重点专业,目前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一级建设项目。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怎样使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适应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问题。本文试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对高职水利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一探讨。

一、传统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状况

传统水利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测量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主要内容有测量学基本概念,普通光学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及视距测量、钢尺量距的方法,以及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二是小范围控制测量。主要内容有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以及三四等水准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等。三是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主要内容有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基本应用方法。四是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样与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主要内容有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放线和水工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水利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首先安排一学期集中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安排一些实验课程,第二学期安排2~3周的测量实习。由于理论知识偏多,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二、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

只有确立教学目标,才能确定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笔者深入到水利部门、毕业生就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进行广泛的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确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应具有的相应水利工程测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一)能力目标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普通光学水准仪、经纬仪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力;现代电子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和GPS测量能力;小范围控制测量能力;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外业采集能力和内业计算机绘图能力、普通纸质地形图和数字地形图的阅读与应用能力;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如大坝、闸门、隧洞、渠道等施工测量的能力和水工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水平位移观测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目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就业岗位在水电行业的建设和施工管理的第一线。作为水电施工一线工作的测量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角度、高差、距离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水准测量、导线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方法;小面积大比例尺测图的基本知识和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放样方法;水工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三)素质目标

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在水利工程第一线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在施工场地,测量首先要在地面定出施工建筑物的位置,然后才能以此位置进行施工,所以必须保证测量位置的正确性,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的工作态度,应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严格遵守测量规范的职业道德。而做任何一项工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测量工作,它需要全组成员密切协作、分工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毕业生还应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达到水利工程测量的教学要求,因此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即以培养学生的测量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新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水利工程测量课程往往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光学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使用以及距离测量和测量基本知识的介绍,但实际工作中经纬仪和光学水准仪等已经不用了,或很少使用了,现在工程建设中主要使用电子水准仪、电子全站仪和GPS这些新仪器设备。可见,传统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使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内容应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以及毕业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更新,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内容主要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将过去以学习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的使用与测量方法为主改为以学习电子水准仪和电子全站仪使用和测量方法为主;二是将过去在控制测量方面以学习经纬仪导量距线测量和三角测量为主改为以学习全站仪光电测距导线和GPS测量为主;三是将过去以经纬仪测图方法和纸质地形图应用为主改为以数字测图方法测图和电子地形图应用为主;四是将过去主要介绍以光学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改为主要介绍以全站仪和电子水准仪进行水利水电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

四、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水利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达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09年以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改造来组织教学。这种方法,是在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方面的主要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具体工作任务及对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按项目化组织教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训练学生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做法为:将水利工程测量设计为一个总的项目,下分三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下有若干个任务,并分别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目标(见表1)。

实践证明,通过对水利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对水利工程测量课程实施项目化改造,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联系实际,克服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春娟.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土建类工程测量课程改革[J].山西建筑,2009(24)

[2]戴仕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9C134)

第4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建筑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土木、水电、装修等多个部分组成。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取决于其各个子工程质量的优劣,与每个子工程的质量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标准来约束建筑工程质量,但是纵观当今各类建筑工程,其质量水平有待提高,质量缺陷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个工程之中。水电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是验收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轻视甚至忽视水电工程质量的现象存在已久,许多人片面的认为搞好土建就可以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对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比较淡漠。这样不仅降低了水电工程质量观念,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也为水电工程建设、监理、验收、使用、维修等环节带来了诸多不便。

给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电源线、数据线、开关插座、挂件、灯具等设施都属于水电工程范围。因此,水电工程质量与居民的居住安全系数与舒适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数据显示,水电工程质量占据了各地城市居民对建筑工程质量不满投诉的绝大部分。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居住的舒适程度,加强水电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水电施工安全意识已经迫在眉睫。以工程施工顺序来说,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工程维修几个方面下手,加强各个环节水电工程管理,即使水电工程在建设中受到许多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加强水电工程管理力度仍旧可以使得水电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商弄虚作假、以及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匮乏两个方面。当今社会,建筑开发商大肆炒作、夸大工程使用效果,过分的对其建筑工程进行吹嘘,给予业主物超所值的假象。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却釜底抽薪,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却选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以次充好。由于材料的不合格为其日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管道滴漏、崩裂,线路接触不良,负荷超常等故障时有发生。此外,开发商也会通过减少施工人员数量或者缩短施工工期来降低开发成本,施工人员数量或者工期期限的减少,会迫使施工人员为了在约定时间交工,不顾及施工质量、草草行事,同样使得施工质量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建筑工程中的水电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不能灵活把握施工。有的施工人员精通一门技术,却不能触类旁通,在与其他施工交叉时往往出现手忙脚乱、错漏百出的局面。而有的技术工人甚至缺乏基本的施工技术及知识,对管道布局、功率负荷等基本知识一知半解,单凭想象随意安装,为此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意识。这表现在施工人员不仅不能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全面的保护自身人身安全,更不能根据施工来预见业主在使用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安全漏洞。

3 提高水电安装质量的对策措施

水电安装是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效果是呈正比的。加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可以带动水电安装质量,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水电工程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在实际施工中也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因此不仅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应逐个突破,完善自身,并做好各个工程之间的交叉工作。

在业主居住过程中,不合理的水电工程为业主带来了很多不便,管道不通畅、线路不安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业主的生活质量及安全健康。因此采取措施加强建筑工程中水电安装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建筑工程中水电环节的施工顺序来讲,可总结为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验收、水电维修把关等几个环节来下手,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工作,自始至终的为业主创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3.1 增强建筑工程设计的科学性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其对应措施可倾向于完善施工图纸设计。而设计图纸的完善性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符合经济政策等规定。其二,设计图纸的可实施性是否符合所建工程的特点,严禁出现设计图纸不能与工程特点匹配的现象。其三,设计图纸应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在地区地貌、时节、人员配置等全盘综合考虑,并将所涉及到的土建、水电、装修等每个环节因素标明并给与应用标准。其四,完善的设计图纸不但要全面涵盖工程内容,还应附带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注释,大到对施工工期、强度、规格的明确标明,小到对各种施工材料、施工工具等注释。其五,查看建筑设计图纸图示是否清晰,标高、坐标及管道走向是否明了。其六,完善的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不仅全面细化,还应确保每个工程环节可以互通,不可出现彼此妨碍、互相矛盾的局面。

涉及到建筑工程中水电的设计及实施,其注意事项也是错综复杂的。主管、导管、支线是否恰当安排,主次有分。再比如管道材料种类、规格、质量是否有特殊要求,管道连接是否可交叉、是否合理有无矛盾,管道、器具、设备的支架及固定方式是否满足要求;结构安全性、测试、压力及检验标准采用是否正确等。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准则,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图纸信息,把握好设计图纸要素信息,一方面可以使得工程建设事半功倍,同时还可合理安排资源建设,降低工程成本。另一方面,优秀的设计还可提高业主居住环境舒适程度,尽可能的消除业主居住环境的安全隐患。

3.2 增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按着既定的图纸要求,在既定的时间,达到既定的质量和工程量的要求。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在建筑期间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其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需要有严格的施工组织来制定、安排、管理施工人员、工具,审核施工图纸的完善性、明了性,协调各施工环节之间的交叉和矛盾,并对施工进度和效果进行监督,确保可在既定的施工工期内达到既定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量。

其二,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材料和设备是施工的基础工具,加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可以加快工程建设的脚步和效果。“安全生产,质量第一”始终是贯穿于整个建设阶段的口号,除了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程质量,此标语同样含有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的可用性的含义。因此,相关人员要及时检查、清理、维修建筑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性能。此外,还应对工程所需的水泥沙石、管线等材料严格把关,切忌以次充好,杂乱混淆,对不合格的材料产品必须清退。

其三,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从严控制,并制定对应的奖罚制度。建筑工程涉及到的环节多,战线长,部分工程浑水摸鱼、以次充好,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及安全。因此,要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对工程自上而下进行监督、验收,同时还可实行突击检查验收,一旦发现建设质量不合格的团队,要对其执行对应的惩罚措施,并以此为警告,防止其他人员犯下类似错误。

3.3 加强水电安装质量控制,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可靠

其一,要确保建筑工程中各路管道的通畅性,以及接口的牢固性和密封性。比如,应先清洗管道内的杂物再进行安装,安装后要采取试水,确保管道通畅可用。对于管道接口,要检查其金属镀膜是否完整,接口连接后是否紧密牢固等。

其二,要确保线路连接正确,切忌出现漏电等安全事故。配电箱应可靠的电击保护和明确的警示标志,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采用裸编织铜线连接。此外,还应注意线路的接口应设在接线盒内,零线与相线是否恰当相接,接口是否采取绝缘措施,插座等设施是否完善无损等。

参考文献:

[1]邱红伟.水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注意的几个环节[J]. 四川建材.2007(03).

第5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我的心理年龄等同于自己的生理年龄,甚至有点过于成熟。我通常会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地走着人生的每一步,脚印还算是扎实。有些时候,我也会回忆起我的过去,无论是美好还是伤感,现在都已经远离而去。我所在意和把握的是我现在的时间和岁月。我的朋友们有事情会来征求我的意见,因为,我很能给人一种依靠感。

我具有还算强的想象力,总是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这使我做事很有效果,想象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我知道我的想象力还为我的见识和阅历所限制。所以我应努力扩大视野,向更高级迈进。

我多思多虑,有点自我主义,但善于保护自己,有时显得有些反覆多变,会犹豫不决,常有标新立异的行径。

我善于在创造性与习惯做法之间找到均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不墨守陈规,经常会提出一些新颖的想法。但同时我也很注意尊重人们的传统习惯,不会做出过于惊世骇俗的事情。我这种个性或许对于管理岗位十分适合,同时也适合从事其他许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如市场人员等,因为人们在与我交往时会觉有趣,又不会因为过于激进而不能接受。

我习惯把自己看成一个点。积点成面,由点连面。点,可以是中心,引领着整个面;可以就是一个点,可缩可涨、可进可退,有时也可有可无、进退自如。我习惯也较擅长收集整合资源,我知道某些问题从哪可得到解决,我可以为了做哪些事情而把各方面可用资源都调动起来,我也明白什么时候该进该退、需强需弱、要实要虚……

我讨厌做没把握的事情。当遇到没把握的事情挡在面前,只要还有其他方法变通,或者说还有其他更好的事情来取代,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做这没把握的事情!而很多时候,总会有很多没把握的事情摆在面前却躲避不了不能不做,这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做了……

同时,我爱好比较广泛,文体娱乐皆有涉及。对商业很感兴趣,在市场分析定位与扩展普及、搜集整理信息与整合利用等方面比较擅长,即可以确定自己在策划营销这块较有潜力。

还有需要说明的是我很看重自己的感情,在投入前,总会陷入思考,思索我和对方的适合度,等到确定那真的是我想共度一生的伴侣时,我的心就会放在对方身上,毫不动摇。所以在感情方面应该不会对职业生涯产生多少不好的影响。

总得说来,我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我知道怎么去面对和解决压力以及烦恼,即能正确掌握心态调整,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的那样:“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发展成长重要的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如同有人研究所谓乐观系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从这点看,我可以很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可以使各方面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而不必担心自己会因为工作不顺而影响自己甚至身边人的心情。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其次,自我定位:我准备做个什么样的人?

我喜欢读各种门类的书,无论是历史文学类还是自然科学类,也不管是人物传记类还是报刊杂志类;喜欢关注时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也不管是地球还是太空的;喜欢运动娱乐,无论是篮球还是羽毛球,也不管是唱歌还是跳舞……同时,我习惯自我思考与分析,而不会人云亦云。我总会在各类文章中发现有用的东西并加以吸收整合利用。也就是说,我比较善于发现、创造并利用资源。那么,我准备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得明白两个问题:

(1)人为什么要活着?没有为什么,因为活着所以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就得做活着的事,就得为了活着而活着!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啥时自己的生命就行将终结!而当你不再活着了,那还要思考活着干吗?既然活着,就要思考,就要不断地想着做什么才可以更好地活着!因为活着就这么短短几十载,而死了的状态却要持续很长时间!可悲的是那么长时间却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也用不着去思考了,哪怕是想一分一秒都不给你机会!世界,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因为未知,所以才更加可爱,也愈发精彩!失败算什么?伤害又算得了什么?因为我们还活着,还能做着可以做的事,这就是最美的姿态!

(2)怎样活着才有意思?让大家快乐,让自己更快乐!

无论你说什么,也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感到快乐,那就是值得的!因为你快乐了,所以生活就有意思了!当然,还有个前提必须加以留意,那就是你真的快乐且永不后悔更不会良心不安!否则,就表明你的所作所为错了,你也就感不到快乐……因此,我们就把让大家都快乐作为自己奋斗的最大目标!只有大家都快乐了,自己也就快乐了。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那样,我要做个让大家都快乐的人!

最后,自我规划:我要怎么做?

在金融危机严重渗入各处的时候,由于经济本就是一环套一环的关系,而全国上下所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难免首当其冲地受到打击不小,同时获知众多正找工作之好友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正如上周在我们郑州大学新校区的那场持续三天的招聘会所见,招聘企业较往年大幅减少,而求职学生倒不减反增,如此也就不难奇怪为什么会造成12月4号郑州人才中心大门被1.7万余求职者挤破的失控场面了!如果此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改善的话,真难以预料这百万毕业生会如何选择生存方式,尤其是在乐观估计一年后形势会比今年还要差一点点的情况下……

下面就简单谈些我个人对应聘者的一些看法:

(1)应聘者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公司招聘职工的唯一要求是职工能够为公司赚钱!

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所以,无论是谁,只要能为公司获利即最终赚钱,那么你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有价值的。而评判一职工的价值大小,就看你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因此,作为员工就得牢固树立为公司赚钱的念头,且想法赚的越多越好,唯有如此,你才会受到公司青睐,才会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同时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2)应聘者理应明确自己的特点以及专长:公司更喜欢“招来即用”型的人才!

你必须明白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不能迷糊消极度日而得过且过!现在的社会可很难再有机会来了还停留在你面前而专等你抓了!现在的公司也很难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为日后、更甚者是为别人培养人才了!所以,作为求职者,必须给自己定位好,并早作准备,使自己在擅长及爱好的领域里加强自身储备而有一定的实力,争取能够到公司就能为公司所用而可以立即给公司赚钱!

(3)应聘者最好有不错的人脉关系网络:如今社会,关系通了,通吃世界又何奇?!

公司的发展,本身就是与各种关系打交道。显然,你有良好的人脉关系网络,本身就说明你擅长交际、知道怎样打通以及处理与各种人物的关系,而或许在某些时候,你的关系网对公司的发展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便利!

由于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水利水电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如果要从事此专业,那么我必须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河流动力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工程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掌握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但同时,由于我的性格特点以及优势与爱好所在,并且对应聘者的固有认识,我也会在策划营销、市场管理以及商业运作等方面进行发展。所以,近一年的目标就是根据需要,多积累知识、多加深能力、多扩宽人脉,同时对一些公司进行了解与把握,以便使自己达到相应职位求职时所需要的各方面要求。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时间管理——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2.提升能力——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3.活在今天——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4.生理调节——保持健康,学会放松;

5.日常减压

以下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帮助自己减轻压力的10种具体方法,简单方便,经常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早睡早起。在家人醒来前一小时起床,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2)、同家人和同学、同事共同分享学习、工作的快乐。

3)、一天中要多休息,从而使头脑清醒,呼吸通畅。

4)、利用空闲时间锻炼身体。

5)、不要急切地、过多地表现自己。

6)、提醒自己任何事不可能都是尽善尽美的。

7)、学会说“不”。

8)、生活中的顾虑不要太多。

9)、偶尔可听音乐放松自己。

10)、培养豁达的心胸

要注意:

(1)学位证书、资格证书,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生期间,拿到相关的证书。

(2)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是注重的个人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在注重的是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验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要想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要在变方面占优势才行,所以,我们还要在大学生活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兼职来实现,但在其过程中,要懂得总结经验。

(4)一定要在大四之前把简历制好,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

(5)要时刻关注招聘信息,积级参加招聘活动,在公司选择我们的同时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公司。

结束语:

第6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水电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方案

重视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不仅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方面,正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新要求,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目前显得滞后,需要理顺体制,强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华北电力大学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多年来形成了以“重实践,强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的各个方面;通过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实践教学管理,做到计划落实、经费落实、场所落实和考核落实,使重视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学校制订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促进工程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21世纪水资源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水电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西部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水电能源开局将进一步向西南和西北的大江大河高山峡谷转移,工程规模在逐步加大,从而需要高精度的仿真分析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水电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

一、改善实验设备

水电学科是华北电力大学的新建学科,目前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水文水资源专业。针对水电学科目前软硬件环境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学校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水电学科实验室。按照学科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水电学科实验室一直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利用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目前水电学科共建实验室12个,基本上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水资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功能齐备,软硬件资源配置合理,为水电学科提供了实践教学基地与全方位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大型物理模型有水工建筑物模型、水电站模型和水文沙盘模型,能够模拟实际的水电工程运行过程,有利于学生建立工程的总体概念,已经成为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气象室外实观测点有校内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校内人工河和雁翅水文站。校内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水文气象要素测量的场所,还可以为师生进行水文气象研究提供长系列水文气象数据。水文气象室外观测园中安装了自动蒸发站和DVIS自动气象站,可以把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到室内,在室内就可以查询到任何时段的数据。水安全与水情自动测报实验室安装有水安全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可以把校内人工河、雁翅水文站和校内气象站的水情、气象数据传输到室内;并在人工河旁边设有液晶演示屏,显示校内人工河、雁翅水文站和校内气象站的水情和气象数据。其他基础实验室近几年也新购了一批仪器,实验设备得到了完善。实验设备的完善为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为学生进行创新搭建了平台。

二、不断优化、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手段

水电中心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创新设计、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坚持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四年不间断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创新,采取“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水电中心不断更新实验教学计划,不断完善和更新基础实验。在“水利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展开各门课程的实验,并把实验分为基础实验、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基础实验为课堂内实验,有课时,是为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服务;而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是基础实验的延伸。

水电中心历来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先进信息技术为实验方法与手段创新提供了空间

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现代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比如:多媒体教学、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教学等手段。开设流域模拟实验、水电站水库调度实验室、水工模拟实验等,学生的实验热情广泛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2.在实验教学中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实验中心革新实验方法,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室提供设备、场景,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中探索知识的运用效果、体会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3.实验中努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综合和设计实验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小组成员以团队的方式进行整个实验,共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实验方案、组织实施。在各组竞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参加工作,甚至整个人生都是极为重要的。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的特点是注重理论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强调实验的精确性,只要实验步骤正确,实验结果合理就算实验圆满结束。这样学生只能死记课本知识,兴趣得不到发挥,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得不到激发。每次实验的步骤都是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进行,连实验仪器怎么使用也必须有老师示范。做实验本来是一件有趣的事,结果到最后变成学生应付了事。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实验时什么也不干,等着回去抄袭同组学生的实验报告。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走入社会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水电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技术人员为主力,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注重创新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适应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全新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行基础试验时,先让学生预习实验报告,研究怎么使用实验仪器,怎么做实验,老师只是在旁边起指导作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加深了对实验项目的理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加强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安排从博士生导师到青年博士等各个层次的教师参与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从制度上保证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同时兼顾特长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创新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选题要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在专业实验老师的指导下和经费资助下,学生自主组织实施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今年学校水电实验中心的创新实验项目有“图形处理器(GPU)在水文数值模拟中的应用”、“三维数字流域模拟的处理”、“三峡工程与极端天气灾害以及当地水体生态环境的相关性研究”、“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评估”、“三峡水库运行模式及抗旱预警机制研究”、“区域水资源系统安全阈值分析”、“水循环驱动下的湿地生态演化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流域电子沙盘设计与制作”。

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显著增强。

四、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探索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能力为目的,确定实验考核方式。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实验考核办法,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考核办法。

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学习态度、实验报告质量、实验结果分析,由实验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给出成绩,实验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计入。

对于课内实验,按照期末总成绩的10%计入,采取平时成绩与操作考试、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可适当加分,实验成绩不及格应予重修。实验成绩要登记、建档,避免了以往考核基本知识的单一性和考核基本操作的片面性,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自身能力的培养。

对于单独开设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单独计学分。采用“目标+环节+报告”的考核方式。学生综合与设计实验能力应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整理、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全过程,因此,实验考核应分项进行,统筹兼顾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实验报告。

五、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

第7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 0406)

作者简介:荣冠( 1971- ),男,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岩体稳定性研究及工程地质教学工作,(e-mail)rg_mail@163.com。

摘要:工程地质是水利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丰富,难点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课程中的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文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经验及改革探索。提出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开展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然趋势,考核机制应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观点。

关键词:工程地质; 水利专业; 教学研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v135;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007工程地质是研究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与力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及方法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课程是水利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首先必须了解自然环境和工程条件,而环境地质条件是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自然条件。

当前,中国工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工程地质课程作为水利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凸显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更加突出工程地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3-4]。

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部分与野外地质实习部分。课堂理论部分主要讲授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下水、岩体工程特性,边坡、坝基、洞室围压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等知识。野外地质实习部分主要进行岩石及地质构造认识,风化、卸荷及河流地质作用研究,地下水及其作用研究,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分析评价等。

由于工程地质课程涉及的相关课程较多(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等),且这些课程多为地质专业课程。同时,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性很强,但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机会。因此,在有限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扎实掌握工程地质相关概念及基本原理,并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及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工程地质教学的经验,针对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教学,首先介绍学校工程地质课程的设置,然后分析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再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文教学、考核方式4个部分探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期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能力方面有所收获。

一、水利类工程地质课程介绍

(一)水利工程地质课程设置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创建的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学院现已成为国内水利水电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工程地质课程为水利各专业(农田水利、水电工程、河流泥沙、水文水资源)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地质课一般在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开设,包括48 学时课堂教学和1 周的野外实习。课堂教材主要使用天津大学主编的《水利工程地质》(第四版)[1],实验及野外实习采用武汉大学编写出版的实习教材[5]。

(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内容

水利工程地质主要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及河谷地貌,地下水、岩溶及库坝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岩体工程特性,坝基、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等。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荣冠,等水利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

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

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地质学基础知识和水利三大类岩体(边坡、坝基及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通过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工程地质分析基本原理和岩体稳定性评价基本方法。实践教学通过野外现场典型岩体、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等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来增强感性认识、理解并深化工程地质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水利类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地质学基础知识和岩体稳定性分析两方面,核心主线则是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课程室内外教学均是围绕该主线开展的。

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中的难点及问题

(一)工程地质相关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

对于水利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地质课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地质学知识。多数学生,尤其是来自平原地区的学生,缺少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这使他们更不易理解相关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水利工程地质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讲述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矿物和岩石的成因、成分及分类,内外力地质作用概念,产状、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层地史,地质图分析,区域稳定等。这些内容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知识。这些概念和相关课程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例如:在分析沉积岩的石英砂岩与变质岩的石英岩区别时,一般学生很难从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成因角度深刻理解其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矿物纯度、孔隙率等方面的差异。在现场分析褶皱构造时,不少学生容易把现代地形与褶皱形态混为一谈。实际上起伏的山脊为背斜,剥蚀的山谷为向斜往往是不对的,反过来,背斜核部易形成河谷低地,向斜核部则可能形成山脊。准确定位褶皱应根据现场垂直岩层走向观察结果,若有岩层按新老次序有规律地对称出现时,则可肯定有褶皱。然后根据岩层新老组合关系的分析确定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或向斜),进一步依据两翼岩层产状、轴面产状以及地层层序判断褶皱的剖面类型和平面类型。但现场地层及其年代的划分,对于水利专业初学者而言是难以掌握的,况且岩层的产状及地层的划分往往又具有隐蔽性,因此,地质学基础概念往往是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开始阶段学习的难点。(二)工程地质条件难以全面和深刻理解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是自然历史发展演变的产物。对大型水利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化、卸荷、侵蚀、岩溶、地震等)及天然建筑材料等6个方面。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运营管理。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首先都要查明枢纽及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差异及水工建筑物类型的不同,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也不同。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难以全面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内涵,这样自然导致对工程地质问题的把握不准。例如:西南水电工程主要集中在川、藏、滇、青等省区河流的深切河谷地区。该区域的自然地质环境十分复杂,相应地在此建高坝大库的工程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深切河谷往往首选高拱坝方案,此时地形地貌就是关键的地质条件,将直接影响工程高边坡的稳定与安全,同时影响并制约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施工安排等。在西南深切河谷且为深覆盖层坝区,从坝基防渗及挡水建筑物安全的角度考虑多采用当地材料坝型,坝体防渗多为混凝土面板而非粘土心墙方案,这主要就是从天然建筑材料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

(三)对工程地质问题缺乏认识和实践经验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大型水利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坝基和坝肩抗滑稳定问题,坝基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库周浸没、库岸再造,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工程地质学简单说就是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工程地质问题是课程的最终落脚点。不同水工建筑物由于对场地条件要求存在差别,其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存在差异。实际工程中,全面揭示工程地质问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深层隐伏的地质问题,更是从浅表很难观察确认。目前对水利专业,工程地质课程一般在水工建筑物等专业课之前开设,许多学生对水工建筑物知之甚少,对水工建筑及枢

纽区可能会出现哪些地质问题更是难知一二。

例如:对水利工程三大坝型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土石坝主要由粘土、碎石、块石等散体堆积而成,坝体允许产生较大的变形,它对坝基工程地质的要求较低,可以在软基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坝基上兴建。由于坝基河床地质条件多变,易出现过大沉降引起坝体裂缝、坝基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以及粉细沙层震动液化等问题。重力坝主要依靠坝身自重与地基间摩阻力来保持稳定。重力坝对坝基要求高,一般要求修在弱风化下部的岩基上。该类坝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过大变形或不均匀变形导致坝体裂开,软弱结构面组合形成深层滑移块体。拱坝主要通过拱作用传递荷载到坝肩,所以拱坝对两岸岩体的要求较高,而对河床坝基岩体要求相对要低。两岸拱座岩体应新鲜完整、无大断层,狭窄对称的“v”字形河谷是首选地形条件。此时应特别关注顺河向软弱结构面切割形成的滑移块体。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对水工建筑物不熟悉,同时缺乏对三大坝型的现场感性认识,导致他们较难在合理评价相应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潜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四)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不易理解和熟练运用

由于工程岩体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针对岩体变形与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与定量结合,总体上是半经验半理论性的。针对实际工程,在较大程度上是以现场经验为前提,然后通过工程地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计算综合确定。工程地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表法、室内外实验方法、力学模型定量计算法等。各方法都有一定条件和适用范围,即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宜将几种方法结合,互相补充。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刚学习课程的学生对怎样合理选择分析方法缺乏经验,熟练掌握困难更大。

现以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为例,简要讨论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思路。总体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地质构造、风化卸荷、水的作用、地震及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首先从经验上判断其稳定性主要从坡形坡高、岩体强度、坡体结构等直观判断,此时工程地质定性方法(如赤平投影)就是较好的方法。对于边坡浅表的变形及破坏情况,则主要考虑岩体的风化和卸荷程度,及其卸荷裂隙等的组合情况。对于边坡的整体及长期稳定性,则需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潜在的破坏模式和滑移边界,采用如三维极限平衡方法、有限元应力应变方法等计算其变形和稳定性。边坡变形模式及边界、结构面和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关键,同时还应合理考虑地下水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岩石边坡采用工程地质方法合理评价其稳定性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易全面和熟练掌握的。

(五)工程地质实习和工程实践时间不足

工程地质教学来源于实践并回归于实践,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学实习和工程实践是巩固和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独立能力的重要渠道。地质实践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亲自接触各种真实的地质现象及工程问题,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观察分析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例如:断层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但学生要理解断层的规模与工程特性、现场鉴别方法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是较困难的。通过现场露头可以较直观地了解断层的三种形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对较大规模的断层可引导学生从地形地貌不协调、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伴生构造及构造岩、地表地下水的异常分布等方面来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断层的级别、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学生就容易理解和熟悉,然而由于教学时间及经费的限制,学生在实习和实践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在有限的实习和实践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实习路线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水利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三、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堂教学改革 1.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由于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涉及较多概念和方法,同时关联较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要将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地深入讲解,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解剖难点,始终把握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岩体稳定评价两个主要内容,抓住工程地质条

和工程地质问题两条主线。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较多的概念和方法中理清思路,把握课程主体框架。例如:在地质构造部分,阅读和分析平面地质图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平面地质图的阅读要求熟悉地层年代、产状、褶皱、断裂、地史等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不利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结合教学图件,详细分析褶皱、断裂等存在的依据,并讨论作为坝基或洞室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较快掌握地质图的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2. 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性较强,各种概念及分析方法较多。这些内容均源于地质作用和工程实践,在讲授课程时如只照本宣科,学生很难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及方法感兴趣,这样教与学的效果均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例如:在讲授岩石和地质构造内容之后,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特性及现场鉴别、具体的断层和褶皱构造的理解和分析仍是模糊的。笔者则以珞珈山为例,该地质体即为学生大学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探寻珞珈山的岩石类型,以及是否存在断裂和褶皱。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此感兴趣,并乐于了解校园的地质情况。由此对珞珈山地层岩性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褶皱、逆断层及平移断层分布等。学生惊叹常在身边出露的岩石就是典型的石英砂岩,而校园内的樱花大道竟是一条逆断层。通过这个实例很好地将基本地质概念与周边的实际环境联系起来。

3. 传统与现代教学结合

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内容较多、实践性强,而且课时有限,因此要求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重要的概念及分析方法以黑板演绎并详细讲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介绍层状岩层产状时,宜采用教学图件分步讲解,使学生切实理解走向、倾向、倾角的真实含义及实际意义。在讲解赤平投影原理时,则需按投影方法介绍点、线、面等的投影过程,使学生理解空间点、线、面与赤道平面投影的关系,这样结构面的空间产状与赤平投影图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后续运用其分析边坡稳定性也就简单易懂。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涉及许多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及工程实例。此时多媒体演示则显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可提供大量信息,形象生动地展现自然现象及复杂事物,其效果是口头表达难以达到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节省讲解时间。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国内外各种网络资源(特别是高校工程地质课教学资源)了解和学习相关工程地质知识,也可以用即时通讯方式解答学生的不同问题,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展教学互动,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工程地质课程。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保证和检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要真正熟悉和掌握水利工程地质的知识及方法,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以下从室内实验、校内现场教学及水利枢纽地质实习3个环节来介绍实践教学。

1.强化室内实验教学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较早建成工程地质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有各种矿物、三大类岩石、古生物化石、构造模型、典型水利枢纽岩石、各种地质图件及影像资料。同时还配有偏光显微镜、gps 、电子罗盘、gis等设备和工具软件。目前实验室可以满足水利类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室内实验教学主要安排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认识。同时还讲授地质图阅读、罗盘及gps使用等教学内容。

以三大岩石的认识为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岩石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在课堂讲授造岩矿物及三大岩类后,需要进行三大岩类认识的室内实验教学: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提供三大类岩石标本各一盒。教师先复习岩石的成因、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分类等,然后以3种典型岩石为例分析矿物及结构特征,再分析其成因和类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岩石标本,由各组学生相互讨论以寻找鉴定矿物和岩石的规律和技巧。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教师现场答疑,对相似矿物的鉴别、结构的理解等共性问题由教师总结分析。通过室内实验课教学环节基本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见岩石特征和鉴别方法,对后续现场实习具有重要意义。

2. 重视校内现场教学

武汉大学地处东湖之滨,校园内有珞珈山和狮子山,存在不少良

好的地质露头、各类地质构造较丰富。为配合基本地质理论知识讲授,笔者充分利用武汉大学校园内的珞珈山地区进行现场教学。该地区发育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等沉积岩,地层呈有规律的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呈现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珞珈山地区安排校内地质现场教学,实习路线从北向南横跨珞珈山,要求学生现场观察珞珈山地区岩石岩性、产状、风化、卸荷、隐伏岩溶、地下水露头、节理、断层、褶皱等现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学生可以理解地层划分及年代概念,熟悉产状的概念及测量方法,节理、断层及褶皱的鉴别和分析方法,最后独立完成简要的珞珈山地质调查报告。通过该单元的校内现场地质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基础地质概念和理论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完善野外地质实习

(1) 水利枢纽地质实习目的与安排。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课程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水利枢纽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等的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了解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熟悉地质报告编写及地质图件绘制的方法。实习教学包括路线教学、专题调研、现场讨论、内业整理等环节。通过现场调查、专题问题讨论、面试考查、实习报告编写等过程,培养学生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2) 野外实习区域及路线的选择。良好的实习区域与路线是满足工程地质野外实践教学要求的基础。实习区域应选择岩石类型及地层较丰富,河流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发育良好,具备地质构造发育和风化、卸荷及边坡变形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发育的地带。同时应具备典型的水利枢纽工程以便进行水利水电专业工程问题的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河流地貌与地下水、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水利枢纽地质条件及工程问题等选择4~5条典型路线作为教学单元。路线选择注意地质现象的典型性及易识别性等特点,同时注意地质现象与工程实践的密切联系。

以武汉大学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陆水实习基地、丹江口实习基地、韶山灌区实习基地等。2010年三峡工程建成后,又建立了湖北秭归三峡库区实习基地,选择茅坪至链子崖(郭家坝)、高家溪、泗溪、副坝大坝及永船等线路进行教学。三峡库区具有大量典型意义的地质露头,同时能够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如大坝、副坝、高边坡等)进行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的分析。主要路线地层出露及地质构造较为齐全,风化、卸荷等动力地质作用和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地下水、岩溶等地质现象均有出露,能够满足水利类专业野外工程地质实习的要求。

(3) 野外实习环节及质量控制。整个实习期间每个教学单元要求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总体上要求完成:①典型剖面地层野外观察和描述,包括岩性、接触关系、产状及测量、岩浆岩和沉积岩及变质岩小构造观察、风化作用、地形图的使用等。②河流地貌及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河流侵蚀、堆积,河床、河漫滩及阶地观察,河谷边坡卸荷及变形,潜水露头,岩溶水,岩溶地貌等。③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包括典型卸荷拉裂体、崩塌体、滑坡体的现场调查,变形及破坏特征,边界条件,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变形破坏成因,工程防护及治理方案等。④水利枢纽教学单元,主要侧重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的组成及功能,大坝、副坝、高边坡、水工隧洞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⑤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主要是对现场观察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按要求编写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过程要求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现场特别强调纪律和安全。实习成绩评定综合考虑思想表现、组织纪律、操作技能、野外纪录、面试讨论及实习报告等。

(三) 英文教学探索

1. 工程地质英文教学意义

英语教学或中英文双语教学是目前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面向未来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校对主要课程实行英文教学十分必要[6]。随着中国基础建设及能源等领域大规模工程的开展,在相应学科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已是基本要求。水利行业早已走出国门,承接或合作国际科研和工程项目。这就

求学生不仅有较高专业造诣,而且需要具备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工程地质课程英文教学实施

(1) 选定英文教材。工程地质英语教学,首先应选择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国外出版的工程地质书籍较多,但适合国内水利专业使用的工程地质英文教材较少。这主要是国外很少有专门针对水利类的工程地质教材,多数教材是针对工程地质专业编写的。考虑到初学及课时情况,笔者建议采用tony waltham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third edition)[7],这本教材包括岩石、地质构造、物理地质作用、地下水、岩土力学特性、边坡、隧洞及采空区等,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其次,推荐f. g. bell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8]作为主要参考书。这本教材内容较全面,包括岩石、地质构造、物理地质作用、地下水、岩土工程特性、地质勘查及洞室、边坡、坝基等内容。在工程地质英文教学过程,建议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国外知名大学有不少工程地质课程资料[9]可供参考,同时从《engineering geology》和《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刊物学习有关论文及知识。由于专业需要,学生还需使用中文版的水利工程地质教材作为对照读物。

(2) 英文课件及教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可提高讲授速度和效率。在制作英文教学ppt时,应尽量简洁明了、图文结合,英文一定要规范。对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如专业术语)可适当加中文注释。授课语言主要为英语,对不易理解的内容可用中文解释。为了保证教学效率,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适当预习。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平时作业、小测验及期末考核均要求采用英文进行。授课教师自身英文必须熟练,首先是专业概念及术语的准确表达,其次是发音的准确。

(四) 课程考核方式

为更好开展工程地质教学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考核。课程考核目的是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目前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包括室内教学和野外实习两个部分,一般是独立考核。其中室内教学部分主要考察地质基本知识及水利工程相关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专题讨论及期末闭卷考试组成,要求学生以掌握地质知识和工程问题分析方法为主,鼓励平时交流讨论,避免考试突击的学习方式。野外实习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侧重考核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从现场主动性、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面试讨论、实习报告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综合评定。

文章总结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及课程改革探索供高校同行参考,以期在提高水利工程地质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冠英, 朱济祥. 水利工程地质[m]. 4版.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eb/ol].(2011-01-08).

[3]王哲, 陈东瑞, 张勇.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9(4): 125-127.

[4]程建军, 王海娟. 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3): 98-100.

[5]杨连生, 王涛, 李宏明.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6]黄雨, 卞国强, 叶为民.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2): 97-101.

[7]tony waltham. 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m]. third edition, spon press, 2009.

[8]f g bell. engineering geology[m]. second edition, butterworth-heinemann press, 2007.

[9]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s[eb/ol]. http://web.mst.edu/~rogersda/

research and reform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water conservancy specialty

rong guan, zhou chuangbing, chen yifeng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wuhan uni

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geology, with 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water conservancy. it is worthy to be deeply discussed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field geological practice. difficulties of the course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meanwhil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form explora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from the point view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ourse assessment, respectively. it is proposed that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 should be closely tie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on how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solv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be emphasized. carrying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train international talent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hould be fully disclosed in assessment system.

第8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项目课程内涵;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01—0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常采用学科体系、任务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现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存在学生厌学,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教师厌教,上课自说自话(不关注学生)的现象。

究其原因,学生厌倦以升学为目的的理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差;多数开设的课程与职业能力“关联度不大,学生不感兴趣或课程本身没问题,但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所有的老师都想把自身所学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针对性不强。

我们深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学不好的学生一定存在,但具有“权威”的教师,加上有吸引力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会使厌学的学生减少。为此我们探讨变以”教“为主的模式为“做中学”的模式,即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

二、项目课程的理解与辨析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需要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开设单独的学科课程;需要以任务为中心学习知识与技能,开设任务课程;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具有非常娴熟的技能,开设单独的技能训练课程;对需要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设计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开设项目化课程。所以课程模式多样化,其中项目课程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

(二)项目课程既包括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又包括一门具体的课程。对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依据明确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对一门具体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目的,以典型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将知识作为完成项目的支撑条件进行合理组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教学。

(三)项目课程的特征:完整合理的教学设计;模拟真实工作工程的配套实训项目;配套的项目化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面向水利行业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培养在建设第一线和基层单位从事建设工程施工和管理技术工作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员、监理员、测量员、造价员、资料员、工程管理员,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任务训练为途径,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四部分组成。

专业基本素质:主要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素质,采用学科体系模式。

专业单项能力:主要进行识图与绘图、施工技术、测量技能、试验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施工技术、检测技术、测量技术,并且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坝施工技术、水闸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仿真训练,使学生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本阶段结束后,学生能够适应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工程试验、工程测量等岗位群的工作需要。采用任务+技能训练课程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实施完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以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开展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将水利行业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相关工种(灌排工、泵站运行工、渠道、河道修防工等)和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并按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实现“双证书”制度,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拓宽上升空间。采用项目课程模式。

职业岗位能力:安排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富凯龙集团、内蒙古环地勘查测绘公司、内蒙古黄河、辽河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等订单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素质、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形成高技能人才“成品”。

四、专业单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课程设计

(一)专业单项能力课程设计

1、项目的选取原则。针对性:广泛调研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并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情况,特别针对新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和保障体系要求以及内蒙古水利厅“水利人才规划”具体要求;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中实际应用较多的水利工程基本知识和工作中必备专业核心能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确定教学内容。

适用性:适用水利专业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基层水工管理单位的一线技术操作和管理岗位。既要考虑学生首次就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又要兼顾其未来发展方向执业资格证书要求。

2、项目的选取。重力坝、土石坝、水闸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3、教学载体。(1)重力坝、土石坝、水闸图集;(2)重力坝、土石坝、水闸设计资料、成果。

4、课程工作任务的选取。整个课程体系围绕以“实施完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展开,即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作为专业单项能力训练中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突出“水利工程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兼顾知识的宽泛性。专业单项能力课程工作任务选取见表1:

表1 专业单项能力课程任务选取表

(二)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计

表2 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

1、项目设计。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完整过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水泵与水泵站、典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水利工程概预算(招投标、成本控制)、水利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种实训、施工组织管理、工程资料整编)、水利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项目设计见表2:

2、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课程在教学实施中注重体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边学边练,融“教,学,练”三位一体,采用工程实例练习与理论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工程实例教学法;“教,学,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六步教学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技术;模型展示;学习报告。

3、整体教学设计表见表3:

表3 整体教学设计表

(三)职业岗位能力

1、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分三个层次见表4:

表4 顶岗实习能力目标层次表

2、顶岗实习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见表5:

表5 顶岗实习岗位与教学内容要求

3、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见表6:

表6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求

校内指导教师能力要求 企业指导教师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具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力

4、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引入三元机制,即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评价比例为:自我评价占25%,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占35%,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占40%。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见表7:

表7 顶岗实习考核内容与考核标准

实习日志

的填写 每天认真记录当天工作情况,心得体会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报告或技术文档,记录在工作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时专业学识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不少于150字 10

实习报告

的撰写 按照实纲的要求,对参加生产实习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写出实习报告。图文并茂,总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 10

五、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条件)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

把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引进;聘任有工程经验与教学能力的企业企业员工为兼职教师;注重已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通过兴办校内企业,让教师参与设计、监理等实际项目,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通过下企业兼职,提高动手能力,积累“项目”资源。

(二)实训条件配套建设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进行项目课程实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训练学生岗位技能。

(三)项目课程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国家规范、企业真实案例。

教材结构体例任务化、项目化,以项目为基本单位编排教材内容;体现“做中学”,即先呈现项目,指导学生尝试性完成项目,然后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统一到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实现从阐述式到对话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不断提供真实项目来源,保证能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专、兼职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材开发,保证教材先进性。

(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学校与施工、设计、监理企业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项目课程综合实训(岗位技能训练)场所。为项目课程提供真实教学项目来源,提高项目课程质量。为教师提供双师素质培养机会,提高项目课程教学质量。

六、结语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通过改革缩短“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紧迫性需求。同时,通过将知识融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的方式,即“做中学”的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项目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考验教师的真实双师素质;项目不真实,无法体现真实工作过程;实训基地内容与课程项目不匹配,影响课程实施。

项目课程的实施关键是提高课程吸引力,为此提高自身双师素质,建立”能力威信“;善于将复杂专业问题简单化和通俗化;与时俱进,关注当前实事中发生的与课程相关事件,创新作业和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点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第9篇:水电工的基本知识范文

1.1黄河流域基本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东北部,巴颜喀拉山脉卡日扎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海拔4500—4800米,黄河自源头流经玛多、达日、甘德,在久治县进入甘肃省,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再次入境,经玛沁、兴海、贵南,贵德、尖扎、化隆、循化,在民和进入甘肃省。干流流经青海省4州1地区16个县,境内干流全长1694公里,占全长31%;流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16.1%;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0亿立方米,占全流域水量的48.4%。青海省境内黄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的各级支流90余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9条,主要支流有湟水河、大河坝河、曲什安河、泽曲河、洮河等。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水域面积分别为526.1平方公里和610.7平方公里,湖内均蕴藏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1.2渔业状况

黄河上游青海段现有鱼类35种,其中土著鱼类22种,外来种13种。土著鱼类分属2目3科1l属22种,其中鲤形目2科10属21种,包括黄河上游特有的两个单型属种,黄河鱼属和扁咽齿鱼属,鲶形目1科1属1种。黄河上游鱼类区系组成比较简单,属中亚高原山区复合体鱼类有17种,占土著鱼类的77.3%,构成鱼类区系主体成份,为鲤科裂腹鱼亚科和条鳅亚科鱼类;属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鱼类1种,兰州鲶;属中国平原区系复合体鱼类2种,刺鮈和黄河绚;属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2种,黄河雅罗鱼和北方花鳅。主要经济鱼类有厚唇裸重唇鱼、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极边扁咽齿鱼、拟鲇高原鳅、黄河高原鳅等。外来种主要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进行沿黄水库渔业开发时引进的,主要人工增养殖种类为高白鲑、池沼公鱼、虹鳟、河蟹等。在龙羊峡、李家峡开展虹鳟鱼网箱养殖,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曾取得亩产75吨的全国记录,目前民营企业虹鳟等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较好;龙羊峡水库池沼公鱼大水面移植增殖1997年获得成功,年均产量1400吨以上,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高白鲑大水面增殖2007年在龙羊峡水库获得成功,该鱼做为发展生态渔业理想品种极具潜力;贵德沿黄滩地河蟹养殖近年来发展较快,显示出地方特色和良好地经济效益。

1.3黄河上游水电开况

黄河上游已成为我国规划建设的重要水电基地和能源基地。龙羊峡以上黄河鄂陵湖出口至羊曲河段1360km,规划建设16座电站,已建成黄河源电站,2009年开工建设的有班多电站、羊曲水电站;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918km,规划25座大中型水电站,省内黄河干流现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共10座,已建成7座,分别是龙羊峡、尼那、李家峡、公伯峡、苏只、康扬和直岗拉卡;在建3座,分别是拉西瓦、黄丰和积石峡。大通河规划18座电站,目前已建成8座水电站,在建有石头峡水电站,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

1.4渔业资源养护情况

1.4.1渔业机构设置与管理。我省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沿线,渔业机构主要是设有渔政站或水产技术推广站。现有3个市(地、州)级渔业机构,分别是西宁市渔政站、海南州渔政执法大队和海东地区水产站;有13个县级渔业机构,包括玛多、共和、贵德、尖扎、化隆、民和、大通、湟中、湟源、互助、平安、乐都县、门源县等。主要开展渔政执法、水产技术服务等工作。目前黄河流域沿线尚有2州、11个县未建立渔业机构。

1.4.2禁渔制度。对沿黄重要渔业水域、水系实行重点保护,鄂陵湖、扎陵湖以及吉迈以上黄河河道相通的湖泊进出水口、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的河道、星宿海附近河道常年实行封湖育鱼,龙羊峡水库每年6月21至7月31日和10月21至翌年3月31日为禁渔期。

1.4.3渔业保护区建设。经农业部批准,2007年建立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08年建立扎陵湖鄂陵湖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黄河上游特有鱼类的资源救护、原种保存、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

1.4.4增殖放流。2007年在黄河苏只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建设鱼类增殖站2座,主要增殖放流黄河裸裂尻鱼、花斑裸鲤、厚唇裸重唇鱼等裂腹鱼类。2009年6月首次开展黄河土著鱼类放流活动,向河道放流人工驯养的黄河裸裂尻鱼苗15万余尾。并于当年在苏只鱼类增殖站花斑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共培育出鱼苗17万尾,这两条鱼的人工繁育技术成功在国内均属首次,标志着我省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育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规模开展黄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奠定基础。

1.4.5渔业环境监测及环评。近年来陆续开展了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河南县)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洮河青海段水生生物监测,以及大通河石头峡水电站、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水生生物监测,并对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进行水生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2存在问题

2.1沿黄流域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我省黄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工作基础薄弱,管理机构和手段还未能覆盖到全流域。沿黄除东部农业区少数沿黄县区有渔政或水产技术推广等机构外,青南绝大多数地区目前尚未设立渔业行政和管理机构,严重影响到全流域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设有基层机构的,没有明确的水生生物养护等职能,也缺乏工作专项资金,不能有效开展水生生物的养护工作。

2.2缺乏对沿黄流域渔业资源系统调查

对沿黄水域及渔业资源状况不了解、不掌握,缺少基础数据。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原国家水产总局开展过黄河渔业资源调查工作,之后的20多年里,除做过零星的小规模的调查以外,再没有做过系统性的调查。现在经过多年的人为活动的影响,在鱼类组成、分布区域、数量方面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一些种类已变为濒危物种。境内黄河流域鱼类的种类、分布和现存状况尚不清楚,其生态学研究等许多方面尚属空白,从而对制定相应的濒危水生动物保护措施缺乏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2.3水电工程建设对渔业资源影响环评及补偿措施滞后

黄河上游水电站的开发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难以估计,在黄河干流上修建的水电工程设施,直接或间接改变水域生态环境,鱼类栖息地范围不断缩小,连续性分布被割成点状分布,严重影响了鱼类“三场”,阻断了鱼类生殖洄游通道,冲沙、下泄低温水等严重影响鱼类的正常繁殖、栖息,尤其是土著鱼类种群下降明显。目前我省境内黄河流域除苏只水电站和积石峡水电站现建有土著经济鱼类增殖站外,其他水电站都没有修建渔业资源增殖设施,已建成的大部分水电站也没有详细开展过渔业环境评价,现国家缺乏对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带来影响的有效管理和补偿措施,亟待建立水电开发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

2.4黄河上游珍稀土著鱼类资源急剧衰退

由于黄河上游鱼类大多为高寒地带生活的种类,生长期短,生长速度缓慢,性成熟期相对晚,繁殖力低的特性,已经成为这些鱼类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决定其种群再生能力相对脆弱,一旦其种群数量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急剧下降,种群在短期内很难恢复起来。在近数十年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黄河上游鱼类总体资源明显下降,造成资源衰退,部分种类已呈濒危。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黄河上游水系鱼类被列为濒危物种有9种,占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的40.1%。受污染影响鱼类生存最为显著的就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湟水河,随着湟水河沿岸工农业的发展,湟水河接纳了大量的污水,导致鱼类急剧减少。黄河干流中个别鱼类现面临灭绝危险,如黄河雅罗鱼、黄河鮈、兰州鲶、骨唇黄河鱼等鱼类的减少十分明显,龙羊峡以下已很难觅到。

3保护对策

3.1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黄河上游渔业资源养护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努力。沿黄各级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及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围绕《青海省关于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意见》精神,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增进人们对水生生物的关注和关爱,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食观念,自觉拒食受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为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建立和完善沿黄渔业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和完善沿黄县一级渔业管理体系,以县为主,促使管理机构和手段覆盖到全流域。利用现有的基层体系框架进行填平补齐,沿黄各地区已建渔业机构,赋予相应业务职能,未建渔业机构的县成立综合渔业机构,职能定位在水生生物养护、渔业环境监测、鱼病防检疫、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同时保证有一定的人员、设备和运行经费,能够有效开展渔政执法、水生生物养护、水产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通过争取建设资金,重点支持县一级渔业保护机构和体系建设。

3.3建立健全涉水工程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的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

尽快出台或建立可操作的涉水工程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的管理、补救措施的具体政策,使所有涉水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中环评论证、行政审批,以及采取何种补救措施都有章可循,做到统筹兼顾,布局合理,保障对遭受破坏的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补偿和修复。同时建议农业部和水电开发集团建立协调机制,统一就水电开发后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使有关渔业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有行业评估和论证的结论批准权。

3.4开展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

针对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现状,急需开展黄河流域基础性调查和研究工作。开展黄河上游土著鱼类种质资源调查,包括黄河上游干支流及内陆湖泊土著鱼类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调查、资源量评价和生物学特性分析等,并进行土著鱼类遗传学评价,通过蛋白质、同工酶电泳及其线粒体和核基因测序等技术方法,从生化、分子水平评价黄河上游干支流及湖泊土著鱼类各物种间的遗传分化、种内进化显著单元、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基因交流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规划,跟踪监测其种群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并建立全流域重点水域渔业环境监测网,由国家安排项目和经费,使监测工作常规化,定期监测公报。

3.5加强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

现已建两个黄河上游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保护区范围,增加土著珍稀保护鱼类。重点在黄河干流龙羊峡至羊曲段、大通河上游建立拟鲶高原鳅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黄河支流洮河上游建立厚唇裸重唇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上述珍稀鱼类进行专项救护。

3.6开展黄河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工作

依托已建的黄河上游鱼类增殖站,跨省、跨地区(部门)协作,选择2—5种特有土著经济鱼类进行人工驯养、繁育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并对放流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以逐步增加和恢复其天然渔业资源量。

3.7利用水体资源,大力发展养殖渔业

青海境内黄河段龙羊峡上游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进行渔业开发利用,主要以水生生物养护及监测为主。龙羊峡以下至积石峡段形成的大中型水库形成的库区面积约70万亩,利用水体洁净、冷凉的资源优势,发展冷水鱼增养殖业潜力巨大。可采取大水面增殖和集约化养殖并举的措施,进行高白鲑、虹鳟、金鳟等鲑鳟鱼类大水面增养殖,加快水体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渔民收入。同时开发黄河土著鱼类养殖品种,发展沿黄特色水产养殖,以此减轻对天然水域野生鱼类资源的需求压力,促进黄河渔业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