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标的物
1.概念
所谓的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的交易活动和交易的过程。
2.标的物
金融服务贸易的标的物即金融服务。
其金融服务可以通过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与理解。广义上来说,金融服务包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一切业务活动,即金融服务贸易。狭义上的金融服务,主要指的是金融机构中所提供的佣金和手续费上的金融服务。
(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各个国家或者是地区,逐步减少和消除各种金融服务的贸易壁垒、限制,使其金融服务的贸易活动,逐步地纳入自由竞争法则的轨道之中,使贸易的体制逐步进行转变,由保护贸易体制进而转变成自由贸易体制的一个过程和状态。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又被称作贸易争端,它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贸易的领域中发生的冲突。
二、对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效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各国国际收支均衡的调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加强了金融的竞争。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给国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和冲击,与此同时,也给实行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带来了经济利益。
在我国这种环境下,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于经济增长是否有利,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重要问题,其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是否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对象。
三、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福利的效应分析
(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静态福利的效应分析
所谓的静态效应,即是在某一时点上的效应。
1.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国内存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格最低,消费者剩余大,需求量大,所以国民的福利也就最大。
2.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国内存在垄断的条件下,价格高,需求量小,生产者剩余量最大,从而国民的福利也就最小。
所以,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益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动态福利的效应分析
对于我国的动态福利的效应分析,主要是侧重于对服务消费方来进行分析,它主要可分为:
1.竞争的效率效应。在面对各种竞争的问题,国内的金融服务机构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国家、政府也为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来进行导向。
2.人力资本的效应。
3.市场结构的效应。从经济发展的观点上来看,金融服务贸易与其他商品服务贸易已经没有什么不同了。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垄断市场或者寡头市场的垄断结构,让位于金融贸易自由化。
4.产业之间竞争环境改善效应。在货物贸易领域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了,金融贸易自由化在其中获得的巨大的贸易利益。而服务贸易领域自由化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5.制度的创新效应。
从目前来说,各个国家已经公认,在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贸易自由化等方面多边贸易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对外开放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国内金融服务业的运行质量,也有助于我国国民福利待遇水平的提高。但如果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不仅有可能受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的严重冲击,也有可能会导致将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影响转变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在实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必要的配套措施改革,考虑到国内的金融市场发展的水平,而不能急切的开放金融市场。
四、总结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金融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而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对我国来说,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通过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起到了媒介桥梁的间接作用。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各国国际收支均衡的调节,加强了金融的竞争,对整个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深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令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8.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由于专业课程教学分工的需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师一般情况下不讲授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经济合作,而这几门课程中恰恰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这几门课程的教师很难有效的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以及合理的设定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2]。其次,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课程之前应该已经学习了相关经济学的课程,例如西方经济学等。但是针对经管类以外的专业来说,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英语学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和茶学专业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就为国际贸易的教学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时的补充基础课程的知识,给课时分配带来了难题,很有可能因为课时的限制,导致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课时上得不到完全充分的保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内容需调整
首先,国际贸易课程总体而言是偏向于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因此对于初次接触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往往不容易产生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会对它的实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了钻研的动力,也就无法实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院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框架体系内,更新或调整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内容需更新
国际贸易课程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因此它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与时俱进,顺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但是,目前由于教材内容更新、出版周期等因素的限制,在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中,从内容上看,都无法全面的反映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例如,本校采用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贸易教材,这本教材以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为主线,体系合理,在内容上重点和难点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但是,教材在案例和数据上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章节应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化予以加强。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方法不合理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明显的感觉到现今学生学习的动力明显下降,这一点在本校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很多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不了解当今国际经济政治的局面,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相关知识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背景信息的铺垫,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国际贸易实践的能力。另外,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上,通过简单的背诵来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不能有效的利用已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深层次分析,从而对相关理论结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文字记忆上,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们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深化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衔接与整合,如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投资学、世界经济概论和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同时也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找出这些课程中的重叠部分,确定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强调每门课程的重点部分。另外,针对不同专业所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以符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内容
1.更新与补充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国际贸易发展的时效性以及教学的系统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内容进行加强或补充。例如国际服务贸易的部分,国际贸易的竞争正在逐渐从商品贸易转化为服务贸易,而在大多数国际贸易的教材中,针对国际服务贸易仅仅是概念性的介绍,点到为止,缺乏深刻的剖析和实时的数据。所以在进行服务贸易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不仅仅要求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解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同时需要教师对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多做一些介绍和分析。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仍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的对象已经从单一的国家和地区转化为区域经济集团,很多教材对当今主要的经济贸易集团仅仅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没有具体的介绍这些经济贸易集团的贸易现状和影响,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也没有细致的分析。基于此种现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课外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区域经济集团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分析,强化重点内容,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有助于他们全面了解当今国际贸易的态势。再次,在很多国际贸易的教材中,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这一部分中,非关税措施的介绍没有重点突出那些对现今以及未来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非关税壁垒。同时,绝大部分的教材也很少触及非关税壁垒对涉及国产生的具体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案例教学法或专题教学法深化非关税措施的介绍。另外,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欧洲的债务危机致使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出现向保护主义的大步回退,这种转变也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予以传达的信息,引发学生对于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思考。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增加教学内容[3]
很多地方性高等院校的生源大多来自于本省,本省的学生对于当地的经济状况比较熟悉,针对这一情况,在国际贸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相应的增加本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情况,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曾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了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例如安徽省的对外贸易情况、支柱产业和工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情况、安徽省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安徽省特色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及所遭受的贸易壁垒,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教学重点
因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所以针对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如果基本的理论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就无法透彻的掌握后面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当然,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仅仅考虑基础的重要性,也要体现国际贸易这门学科的前沿性。国际贸易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其理论也是随着人类对外贸易的经济实践和认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不能仅仅做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应该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加大这些新贸易理论的讲授力度,使学生对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象有更加完整清晰的认识。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国际贸易课程各个章节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来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与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一种教学方法[4],在很多管理学的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大多为社会热点问题或者真实发生的事件,这种真实的环境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述贸易政策时,如果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措施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失去听讲的兴趣,但是如果引用相关的案例来讲述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分类、内容与实施,并且分析案例中的措施对相关国家贸易的影响,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也对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提问启发法
如果完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一味的在讲台上独自讲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和理论,学生通常会在课程还没有过半就因为觉得乏味而精力不集中,往往造成教师台上大声讲,学生台下小声讲的局面。针对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例如,在讲述国际分工理论的时候,如果在讲解之前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有什么好处?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时具有哪些优势?我国与日本和美国比较,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就会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分工的作用以及每个国家是如何参与国际分工的。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很多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仅仅起到了电子板书的作用,而且由于其信息量巨大,有些时候学生来不及吸收,反而使其教学效果不如传统的黑板教学。那么针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视频文件等多媒体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也不会觉得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例如,在讲到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的时候,可以采用《大国崛起》纪录片中的相关视频;在讲到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贸易战争》中的相关视频。这些多样化的教学资料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不会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距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太过遥远。
三、总结
――多边环境协定中所阐述的“特定贸易责任”与WTO规则的关系。此授权明确表明,该谈判必须限制在那些能够执行WTO规则的已参加多边环境协定的WTO成员之间进行。它将那些适用WTO规则但却不是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排除在外;
――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和相关的WTO委员会定期交换信息的程序,给予 观察员身份的标准;
――环境产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查看贸易上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但是,该授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在谈判过程中,WTO各成员方已发起了什么样的谈判问题呢?
在开始阶段需要解决的进程问题
谈判伊始,首先出现的是遵守进程的问题。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的职责是:负责开展贸易与环境谈判。许多WTO成员在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上争辩,它们尚未准备好着手去立刻讨论谈判的“结果”,特别是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关系。它们要求提供一个准备期,首先讨论在授权中所包含的不同概念,例如那些有关特定的贸易责任和一项多边环境协定的概念。
在处理WTO与多边环境协定关系的问题上,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会在实际操作中遵循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辨别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试图对这个协议所能涵盖的措施类型达成一个共识;第二种方法是更加概念化的方法,是确定哪些类型的原则和限定参数可用来指导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关系。其中的一项原则是:在WTO与多边环境协定的法律体系之间不应该存在等级制度。
就进程而言,早在谈判之初就已达成协议。关于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谈判将主要集中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组当中以及服务贸易理事会特别议会中进行。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将保持对这两个机构中所进行的工作进行总体审查,但也会参与澄清环境产品概念的工作。
多边环境协定与WTO规则
多年来,WTO各成员一直在检查国际贸易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关系。关键是这两个法律体系间的一致性问题。多哈所达成的谈判授权,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工作的顶峰。在多哈,成员达成协议来审查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从1995年到2001年在此领域所研讨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把WTO规则适用于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方。“成员方与非成员方”问题被放在了一边。此外,WTO各成员同意把谈判授权关注于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而不再关注可由环境协定来提议的更加宽泛的措施类型。
这些限制被有意地安排在授权中,这样WTO各成员将只会解决那些它们易于驾驭的问题,换言之,解决WTO规则与WTO单个成员已签署的环境协定的关系。对于WTO成员尚未参加的环境协定,WTO各成员不能予以扩展,来解决WTO成员在WTO中的权利和义务。
自从谈判开始以来,对这部分授权的讨论集中在对“多边环境协定”、“特定的贸易责任”,及对多边环境协定中“阐明”这些词语的理解来达成共识。但是,为什么WTO成员耗尽这些时间来进行讨论呢?讨论应引领向何处?对于许多成员来讲,就授权中所包含的不同概念进行讨论,对界定谈判的外延至关重要,即需要审查的环境协定(“多边环境协定”)和需要研讨的贸易措施类型(特定贸易责任)。在坎昆部长级会议以后,各成员不得不将这些不同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讨论多边环境协定中的特定贸易责任与WTO规则的实际关系。
已举行的关于多边环境协定的讨论,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界定(由于授权只适用于多边环境协定的成员,一旦WTO与多边环境协定间发生冲突,将不太会质疑一个已签署的协定是否是多边环境协定)。并且如果进行界定,它是否可以包括区域环境协定以及尚未生效的协定。许多成员已经指明可以用来界定多边环境协定的标准,例如协定可在联合国的资助下进行谈判,协定应向所有的WTO成员开放。
关于特定贸易责任的讨论,涉及这个词语能够涵盖什么,不能涵盖什么。尽管所有成员同意多边环境协定所明确规定的、影响进出口的具有强制性的措施,构成授权协定内的“特定贸易责任”,各成员不再同意其他类型的措施。例如,各成员依旧在争论多边环境协定中的自由裁量措施的法律地位。并且,争论还包括:具有特定贸易责任的多边环境协定成员大会的决定能否被看作是多边环境协定的决定,并因此应被授权所涵盖。
信息交换与观察员身份
作为贸易与环境谈判的一部分,WTO各成员也已经同意审查如何最好地与多边环境协定合作并交换信息,而且要在其他国际组织能在WTO中被授予观察员身份的基础上审查标准。这两个问题被设计来确保提高WTO与多边环境协定这两个法律实体间的合作。
至于信息交换,各成员已提出大量可被有效用来考察质量的方法,例如增加与联合国环境方案和多边环境协定的文件交换与联合研究。关于观察员身份的标准,事实上,已讨论了几个标准来审查多边环境协定与联合国环境方案要求的在WTO机构中的观察员身份。然而,许多成员继续辩论:观察员的身份问题在本质上影响巨大,它涉及到所有的WTO机构而不仅仅是环境委员会,这个问题应该由比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更高级别的机构来解决。
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贸易自由化
有关此部分的谈判是被设计来确保通过消除贸易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所有成员更容易获得环境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可能是环境保护所必需的。例如,一个环境产品可以是一个催化式排气净化器,一个环境方面的服务可以是一个废物管理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
在非农市场准入谈判组中,正在讨论所有产品部门的贸易自由化“模式”。在服务贸易理事会的特别会议上,各成员正在不同服务部门,包括环境服务,进行贸易自由化的“要价”和“出价”。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会保持对这两个机构工作的总体审查,一直在澄清环境产品的概念。此澄清工作将决定谈判的范围。
在讨论环境产品时,一些成员已要求WTO谈判继续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所创建的环境产品清单。然而,其他成员坚持必须设计一个专门针对WTO的环境货物清单,特别是因为许多WTO成员不是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
在环境产品的定义上,成员提出问题,这个词语是否能够包括农产品,而不仅仅是工业品;如何在谈判进程中对具有多终端用途的产品进行分类(例如水泵可以实现环境方面的目的,但是也有其他的用途);进程和生产方法及终端使用标准是否会被用来界定环境产品;世界海关组织的协调制度是否会涵盖环境货物(它是否足够详尽来这样做);如何处理“环境友好”概念的相关性(因为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一些产品被认为是环境上友好的,在另一些地方则被认为是不友好的)。
讨论依然在进行。同时,一些代表团已经超越了讨论定义,提交了实质性的环境产品清单,它们想看到更大的市场准入。
[关键词]物流;海上运输;港口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5-0086-04
一、物流理论述评
物流活动古已有之,美国物流学者伯纳德・拉・隆德(Bernard J.la Londe)认为,物流活动源于地区产品剩余导致的地区间产品交换,而生产力在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则推动着物流活动的不断发展。但早期的物流只能称为物流“意识”,并非明确的物流概念,美国唐纳德丁・鲍尔索克斯(Donald J.Bower-SOX)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纯粹是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后勤工作,对所有存在的综合物流根本没有什么概念理论。
国外文献对物流概念起因提出以下看法:
观点一,物流概念起源经济原因,即源于人们对协调经济活动中物流及其相关活动的追求。美国经济学家阿奇・萧(Arch w.Shaw)在191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书中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的物资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后来被称作实物流通,就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CranfieldCenter for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CCLT)主任,资深物流与市场营销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认为,阿奇・萧是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1922年,克拉克(F.E.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产品所有权转移和产品实物流通的活动”。这里的实物流通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含义。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可见物流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马丁・克里斯多弗(MartiuChristopher)1994年出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一书中指出,自从阿奇・萧的物流概念提出以后“又经过了70年左右的时间对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定义”。
观点二,物流概念起源于军事原因,以詹姆士・约翰逊(James.c.Johnson)和唐纳德・伍德(Donald F.Woo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他们说,1905年美国少校马克斯・贝克(Chauncey.B.Baker)称“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logistics)”。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了全面管理,并将运筹学用于军需管理,率先采用了“logistics Management”一词,战后“后勤管理”观念被许多国家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了20世纪60、7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现代“物流学”(logistics)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物流概念起源于何种原因,实践证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界与实业界认识到改进物流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彼德・德鲁克把物流的潜力比喻为“一块经济的黑暗大陆”、“一块未被未垦的处女地”。物流的概念扩大到从原材料购买开始一直到产品送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的物品流动的管理,该过程中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被称为“后勤管理工程”或“整体化的物流管理”形成了系统的物流管理新理念,标志物流进人现代综合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物流管理理念由单个企业物流一体化和综合化发展到不同企业中的物流整合,使现代综合物流管理上升到供应链管理的新阶段。1999年唐纳德和戴维教授著的《物流管理一供应链过程一体化》论述,供应链关系是物流作业中最复杂和最缺乏了解的领域,然而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的综合,能够以最佳方式实现竞争优势。
国外学者对物流研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美国学者注重对物流过程的库存、运输和供应链各个环境的存货管理、信息流等进行的定量研究。应用了先进的运筹学、线性规划、数理统计等一系列数学方法和模型。并利用复杂的计算机软件,使物流和供应链学说倾向于自然科学和管理工程的精确。
欧洲物流研究特点在于将物流管理作为一项与生产并重的企业基本职能,欧洲企业认为是物流管理使原材料和产成品以正确的时间被分发至合适的地点,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价值。
日本于1956年从美国引入实物配送概念(PD),日本对物流的研究侧重于全社会物流,即把物流的范围从销售领域扩大到废弃物领域,鉴于其资源贫乏和发展空间狭窄,日本对物流的运作机理与操作手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流通费用》(1987)一书中有“第三利润源泉”的认识,来市清也教授所著《物流经营论》(1992)中进一步提出企业应把物流视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逐步转向物流经营。
二、世界海上运输及港口发展研究
(一)早期海上运输与港口发展
历史资料证明,公元前7000年在地中海地区已有繁荣的航运。那时的港口只不过是在河流、湖泊区域,选择岸坡合适、水流缓慢、避风条件好、水面静稳之处靠系船舶;为此,天然隐避的海湾或河口被辟为港口。
随着奴隶制诞生而伴生的国际贸易,主要商品是奴隶和奢侈品,因而当时贸易中心的地理分布都在强大的奴隶制国家都市及其殖民地。在西方首先是腓尼基和迦太基,然后转到古希腊和古罗马,贸易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扩大交通和贸易。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帝国征服地中海沿岸之后,势力抵达红海与波斯湾,便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积极开拓对东方的海上贸易。在罗马帝国时期建造的安季乌姆港、图姆一采利港,证明了罗马人具有高超的文化艺术和工程技术水平,这里首先建成垂直断面的防护建筑物,按照总体布置,这些港口与现代港口相似。
文艺复兴时代,随着贸易和航运的高度发展,在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地建造了港口。
15世纪,航海技术和造船业已有很大的发展。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西欧一些国家的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
度的发展,商人们渴望扩充海外市场,以获得取更多的财富。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5艘船、265名船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上述几次探险,统称“地理大发现”。这样,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新的东西方贸易航路终于开辟出来了。
在15~17世纪,由于新大陆的发现和攫取殖民地而急剧发展的贸易和航运,导致大型港口建立。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港逐渐发展起来。
(二)近、现代海上运输和港口发展
19世纪,海上运输有了很大发展。1807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艘蒸汽船,给古老的海运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工业大多沿通航水道设厂,使得当时水运的发展对工业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国际贸易地理条件的限制(远隔重洋),加上海运量大、成本低,国际贸易量的三分之二依靠海上运输。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发生的重大海难,加速了科技前进的步伐,对海上运输起到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逐步向一体化过渡,客观上工业、农业、原料、加工业等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一定程度的专业分工,国际间的客货交易不断增加,海洋运输成为世界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从世界港口发展历程来看,港口主要伴随着航运的发展而发展。有学者认为可将世界港口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世纪以前,当时的港口仅是作为从事船舶装卸活动的场所。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港口的功能已扩展到贸易领域和转口功能,即港口不仅是为船舶从事装卸活动的场所,而且港口也是贸易活动的领地,为转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工业技术革命,港口工业迅速兴起,出口加工工业、自由贸易工业不断借助港口优势在港区内建设起来,将港口与城市发展、港口与出口加工工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港口成为集集疏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准政府区域。港口采取完全商业化的发展态势,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服务,再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输运与贸易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
另外,根据199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题为《港口的发展和改善港口的现代管理和组织原则》的研究报告,将港口按功能的发展又分为三代。
第一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港口)――其主要功能在于集散大宗的散货(金属矿石,煤炭)与液体货物(原油及相关产品),成品及半成品在整个海运物流中的比重较小;只是货物运输的一个接口,功能简单,主要从事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储存、发货等,港口的规模主要依赖于腹地货物的丰歉。第一代港口功能定位为纯粹的“运输中心”。
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也只是一个运输和工商业服务中心,增加了工业性、商业性的增值服务功能,使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其功能和地位主要取决于集装箱吞吐量的大小。第二代港口功能定位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使港口为货物提供了增值服务的功能。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定义为区域经济技术中心,高度现代化、商业化、信息化的国际贸易大港;以技术、管理、信息生产要素为基础,提供全程运输服务和国际商贸后勤服务,是国际生产、分拨网络中具有能动作用的结点,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活动。第三代港口功能定位又可称为“国际物流中心”。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物流的发展,信息服务成为港口的重要功能;港口成为贸易活动的物流中心,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港口的服务活动贯穿于运输供应链的起点与终点,据统计,这些活动(包括销售)的收入占港口总收入的35%以上;集装卸运输功能、工业功能、商业功能和信息功能于一体,这是第三代港口的显著特征。
以上对港口发展阶段的划分,前者注重运输装卸理念;而后者更多体现出综合物流的理念。
(三)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
国外有学者从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的关系视角出发,做过相关研究如下:1968年,英国地理学家伯得(Bird)提出的“港口通用模式”即Anyport模型,将港口发展划分为六大发展阶段:①原始发展阶段;②顺岸式港口扩展阶段;③顺岸式港口细部变化(突堤、栈桥等)阶段;④船坞细部变化阶段;⑤港地式码头发展阶段;⑥专业化码头(T头突堤或栈桥及深水泊位,为工业专用)发展阶段。1970年肯杨(KE-NYON)指出,在集装箱时代到来之前,件杂货港口服务的腹地普遍比现在小,大部分港口货物的来源地与目的地至多在几百公里之处。1978年,麦耶(May-er)指出,海运技术变化使得航运公司必然在运营中追求规模经济,具体做法就是将特定区域的件杂货集中到一两个港口处理以提高效率,麦耶首次将这些集中了大量货物流的港口定义为主枢纽港(Loadcenter)。1988年赫思(Hayuth)指出,在当达国家,集装箱货物由陆上运到与装货港或卸货港相距几千公里的地方,多式联运使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这三种交通方式间的相互依赖达到了空前的程度。1990年,史莱克(Slack)着眼于集装箱多式联运背景下内陆集装箱中转站的发展变化,对港口地域系统内货物流中化趋势的内在机制运行了的经济学解释。1995年,克林(Klin)指出,作为最基本的运输结点,港口连接着物流网络中的海运和陆上作业两部分,其中核心业务是安排货物在各运输方式或同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转换,以下四大功能:①储存;②集散、配货;③制造;④贸易全部具备时,港口可以从运输结点转变或提升为物流结点。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着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政策界,尤其是美国的政策层,而理论界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Chou(2000)是学界少有的系统分析中美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学者,但他的研究局限于汇率波动与贸易余额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如光(2005)、卢向前等(2005)以中国对世界的贸易,而不是中美间的贸易为对象,研究汇率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对进出口额有显着影响。但李稻葵等(2006)的评价认为光没有考虑到时间序列的单位根问题,而卢向前虽然考虑了单位根,但使用简单的最小二乘法回归是不合适的。李稻葵等(2006)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变化对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以及中国从美国的进口的变化都没有任何统计上显着的相关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同样的贸易体制和政策下,中日和中韩的贸易结构并没有出现中美贸易那样大规模的变动。如中日之间在2002年由贸易顺差变为逆差,而中韩之间的贸易逆差一直在扩大。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如李扬(2005)认为,以中国高储蓄率和美国低储蓄率为特征的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失衡导致了中美贸易收支的不平衡增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国人的高储蓄支持了美国的高消费。李稻葵等(2006)通过比较复杂的计量经济分析,认为中美两国相对储蓄率的变化导致了中美贸易余额的变化,并且分析出了贸易余额变化的95.45%由中美储蓄率差异带来,美方因素则占总体的78.11%。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那就是到底如何计量储蓄率。中国目前专门针对储蓄率问题进行的研究很少,很多人(包括学者)对储蓄率概念产生了误解。我们平常所讲的储蓄实际上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一个概念,即储蓄存款,它是一个存量,而在经济学中所讲的储蓄是一个流量。经济学中与贸易收支相联系的储蓄概念,实际上是国民储蓄,而不是国内储蓄,更不是居民储蓄。同时中国国内所引用的储蓄率与国际惯用的储蓄率在计量方法和统计口径上不一致,因而中美之间储蓄率差异的可比性是令人怀疑的。任若恩等(2006)利用美国NIPAs中的储蓄率计量方法和口径对中美之间的储蓄率进行重新核算,发现中美之间的储蓄率差异并没有那么大。然而很多学者在讨论中美两国储蓄率的差异时,用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同美国的居民储蓄率相比较,从而得出中美两国储蓄率相差巨大的结论,并将其认为是产生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另一方面,根据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应该是储蓄—投资缺口才与贸易收支差额相联系。尽管统计数据显示出中国储蓄率确实很高,但同时中国的投资率也是非常高的,因而储蓄—投资缺口并不一定很大(周加来等,2006)。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着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索。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使得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商业活动,从而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郭彦英(2005)强调国际产业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差额的不平衡实质是国际产业分工所处位置高低导致的利益分配链条上的层级关系;而贾怀勤(2006)和李月芬(2006)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传统贸易统计背离了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这种观点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基础,但是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姚枝仲等(2006)虽然提出了“中国国民对外贸易差额”的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很粗略的估算,但只能说明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无法真正揭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
因而在引进美国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的前提下,以所有权为贸易统计原则,通过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本文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致,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不平衡,使得理论界、实务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
二、美国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下的四种国际商业活动差额
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即按照资产的“所有权原则”而不是“产地原则”来统计对外经济活动的数据美国商务部经济普查局基于海关申报表的关联方进口贸易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拥有6%以上表决权股份的关联公司间的进口贸易,关联方出口则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拥有10%以上表决权股份的关联公司之间的出口贸易。。“所有权原则”能够很好地弥补“产地原则”的缺陷,如海外附属机构反向母公司所在国销售这种“跨境”而实际上并不“跨国民”的公司内部交易,以及海外附属机构在东道国销售这种并不“跨境”但“跨国民”的交易(吴海英,2006;万光彩等,2007)。而且在“所有权原则”下,也能够较好地克服国际生产网络中中间品交易的重复计算问题,如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要素投入时,其最终产品形成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在跨国公司内部流动时,“所有权原则”就避免了“产地原则”下的重复统计问题。
美国由于最早意识到现行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因而启用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作为对现行体系不足的补充。早在1989年,美国的贸易统计专家就提出建立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体系的构想,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用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贸易统计框架(李月芬,2006)。但美国并没有抛弃传统的贸易统计体系,而是在传统贸易统计框架的基础上,用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统计体系作为经常账户的补充账户。这个被称之为“一个基于所有权统计框架的美国经常账户(AnOwnership-BasedFrameworkoftheU.S.CurrentAccount)”的报表,其基本结构如表1(Lowe,2008)。通过表1,我们能够测算出美国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下的四种国际商业活动差额。
第一种是经常账户差额,这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传统差额,它等于表中的line1-line21+line41,即,表1中的第1行“货物和服务出口及收入”减去第21行“货物和服务进口及支出”加上第41行“净单边转移”。表1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的经常账户差额为-8114亿美元。
第二种是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它等于表中的line3-line23,即,表1中的第3行“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第23行“货物和服务进口”。表1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为-7585亿美元。
第三种差额是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下得出的一个新的差额,称之为“货物和服务、来自附属公司销售净收入的差额”,它的计算公式为:line2-line22。即,表1中的第2行“货物和服务出口、来自美国海外附属公司的销售净收入”减去第22行“货物和服务进口、向外国在美附属公司购买的美国净支出”。表1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的这一差额为-5843亿美元。
一、中国生产性贸易发展现状
要研究生产贸易,首先对生产贸易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定义为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或自然人的商业存在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取外汇收入的过程。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产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业必须是能够产出知识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重视对生产贸易的研究,Markusen(1989)最早提出了生产贸易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特殊的中间投入品”。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生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中间需求业。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BOP统计,本文将所研究生产划分为:运输、通信、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特许权和其他商业服务8类。
对中国的生产贸易现状可以从贸易规模、贸易差额和贸易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除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外中国服务的进出口总体是不断上涨的趋势。自2000年到2013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由660亿美元增至5361亿美元,服务出口额由301亿美元增至2047亿美元,出口增加了5.8倍,年均增长15.9%。中国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1%提高到4.5%。同期货物进出口总额由4743亿美元增长至41603亿美元,货物出口额由2492亿美元增至22090亿美元,出口增加了7.9倍,年均增长18.3%。可见服务贸易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中国的服务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仍然远远低于货物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比重(11.8%)。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3年我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2010年后贸易逆差的规模更是明显扩大。
从贸易结构上来看,通过对比2000与2013年我国服务出口结构(见图2、图3)可以看出,总体上生产贸易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比例是逐渐增大的,由2000年占商业服务出口的44%增长至2013年的77%。但通过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生产贸易的出口结构还很不合理。从比例上看占比最大的一直是其他商业服务,其次是传统部门运输服务,且运输服务的占比是逐渐增大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发展极为迅速,由2000年的1%增长到2013年8%,成为生产类的第三大出口服务项,表明我国技术能力显著增强。但是2000-2013年金融、保险和专有权和特许费服务在出口结构中所占比重非常低。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是较低,高技术服务行业竞争力相对更低。但是纵向来看我国的出口结构虽然存在不平衡但是正处在不断优化过程中。
本文选取中国、日本、亚洲四小龙(NIES,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东盟国家(ASEAN4,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作为研究对象。从生产进出口额来看,2013年东亚生产贸易出口额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和新加坡;进口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日本和新家坡。除韩国、新加坡是贸易顺差,其他均为逆差,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从具体行业来看,各国服务贸易中除其他商业服务外运输服务均占据最大份额。中国的建筑、计算机和信息存在贸易顺差,运输、保险、专利权和特许存在逆差,而通讯、专利权和许可出口额占比不足1%,其中专利权和许可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10亿美元和9亿美元,进口额为出口额的23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的专利权和许可,出口额达314.37亿美元,是日本贸易顺差最大的一项。韩国则建筑服务优势明显,新加坡的运输和金融服务存在显著顺差。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旅游等非生产贸易占比较高,东盟四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普遍较小。
二、生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货物贸易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对服务贸易开始研究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所以学术界还没有针对服务贸易设计出新的评价指标。Sapir和Lutz (1981)研究发现传统的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也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领域,因此本文就选取货物贸易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几个竞争力评价指标对东亚地区的生产贸易进行研究,便于从不同方面衡量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贸易的竞争力水平。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I)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I)是指一个国家的某种服务的出口额占国际市场上该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
MSIij=Xij/XWj。式中MSIij表示i国家服务j的市场占有率指数;Xij 表示i国家服务j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服务j的出口总额。MSI指数值越高, 表示该国在该服务项目上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总体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2013年东亚国家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较低,中国最高,MSI为4.48%。其次从具体部门来看,国家间部门差距很大,运输服务MSI最大的为新加坡(4.81%),其次为日本、中国和韩国且相差不大。建筑服务MSI最大的为韩国(18.32%),其次为中国(10.22)、日本(8.3%)。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均为最高且优势较为明显,通讯服务各国MSI均不足2%;金融服务除香港、新加坡超过5%其他东亚国家均不足2%,专利和许可权MSI最大的为日本(10.09%),远远超过第二位的韩国(1.32%)。东盟四国的服务各部门MSI均低于2%,可见其在生产贸易方面的相对劣势。中国的金融、专利权和许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不足1%,不仅落后于日本、韩国,甚至低于香港和新加坡,显示中国在高知识、技术方面与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贸易竞争力(TC)指数
贸易竞争力TC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所供应的一种服务而言,本国提供的同种服务是否具有优势以及相对优劣程度。用公式表示:
TCij=。式中TCij表示i国j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j服务的出口额,Mij为i国j服务的进口额。TC取值范围为[-1,1],如果TC>0,表明该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反之,则不具有竞争优势,且绝对值越大,优势或劣势就越明显。
从贸易竞争力(TC)指数来看,东亚地区生产贸易竞争力差距很大,中国的生产贸易TC指数整体处于竞争劣势。分部门来看,运输、保险以及专利和许可中国的TC指数显著为负,在东亚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通讯、金融服务TC指数接近0,其国际竞争力水平也相对较低。建筑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的TC指数显著大于0,显示这两个部门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与上面MSI分析结论相符。注意到保险服务东亚国家整体不具有竞争力,TC指数均小于0,日本的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尤其弱,TC指数接近-1,与印尼相当。专利权和许可东亚除日本具有竞争优势(0.28),其他国家地区均处于明显劣势。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由美国经济学家Balassa于1965年提出,它剔除了世界和国家总量波动的影响,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一国某一产业出口相对于世界平均出口的优劣势。RCA指数是指一国某服务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服务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RCAij=。式中RCAij表示第i国j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j服务的出口额,Xit为i国服务的进口总额;Xwj为世界服务j的出口额,Xwt为世界所有服务的出口总额。一般认为RCA
从东亚国家的数据来看,各项服务中 RCA>2.5的共四项,为日本的建筑服务(2.67)、韩国的建筑服务(7.58)、日本的专利权和许可(3.24)以及菲律宾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3.14)。从具体行业来看,建筑服务中国的RCA指数最大(2.28),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位于东亚第三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中国RCA指数(1.2)仅次于菲律宾,但竞争优势明显高于日韩等其他东亚国家。运输服务中国虽有优势但优势很小,仅强于东盟四国,显示我国虽然运输服务数量大但质量不高。保险服务虽RCA值不高,但在东亚地区普遍竞争力弱的情况下竞争力仅次于新加坡位于东亚第2位。但通讯(0.33)、和金融(0.19)服务RCA值都低于0.5,在东亚竞争力也相对很弱。
三、提升中国生产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上文的比较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生产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国际竞争力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服务贸易逆差很大且逆差额呈扩大趋势,严重制约了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也与我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身份不相匹配。因此,正如当前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生产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要快速提升中国的生产贸易竞争力主要有以下途径。
第一,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增加税收优惠和补贴扶持力度,帮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专利权和许可、金融和通讯等行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驻外使馆经商参处的资源优势,与国内的商务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相互沟通、密切联系,为国内的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国外市场信息及准入指导,协助国内优势服务企业走出去。同时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以增强企业活力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国外许多服务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等非常注重行业协会对本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点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可以交由企业组建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协会自行制定行业标准和制度章程,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打破行业垄断和低水平竞争,组织服务外包企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参观交流,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服务贸易合作提供机会。面对服务出口面临的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可由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企业进行应对。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六个方面应对知识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即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以期对有关方面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国际组织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这个新概念。如今,知识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知识经济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所在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际贸易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与推动作用上。知识经济已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作了界定;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资源近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国际贸易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种新特点与发展趋势无不与知识经济的特征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纵观我国2005年以来的贸易额不难看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全球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是继美国、德国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但是,要真正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产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机能力差、出口商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无不显露出我国国际贸易缺乏竞争力的弊端。
贸易摩擦升级成为过去几年国际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我国在过去几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贸的各项约定条款,按约定逐步开放各行业。但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低或减少,反而还有所增加或升级的态势。贸易结构单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产品附加值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技术门槛低,技术含量少,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进口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反倾销诉讼实际上是目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样,对于我国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电器类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高收益,这又从一方面暴露出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弱点。
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成为知识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然,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息息相关。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开始建立并实行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当前,国内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屡见报端。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强化我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批、宣传培训及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除此之外,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科技创新的长足进步将会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与提升。
国际贸易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以促进国际贸易、国内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我们必须立足本国实际,认清我国国际贸易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际贸易,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兴贸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同时,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又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国目前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科技投资严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长效机制,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政策导向力,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广大科技工作的创新意识,建立发掘、培养、保护高级人才的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研院校进入企业或实行企业合作经营。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成为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外贸能否制胜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树立起创新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培养高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框架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和激发高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加快适应网络贸易,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网络贸易必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加强对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网络贸易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将是未来几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同时也应加强对网络贸易的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有序的引导网络贸易的转型。这需要各级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加大投资,改善电信及网络设施等硬件环境,加速信息产业的建设力度,有序引导“产、学、研”向进出口企业的倾斜,促使基于网络贸易的信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次,应加快我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络的建设步伐及适应为网络时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技术与国际间的企业贸易接轨。最后,还应制定适合未来网络时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促使网络贸易科学、合理、有序的发展。
(三)发展服务贸易,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要素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于国家的未来繁荣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我们应认识到加快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及维护国际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也应注重拓展服务贸易的人力资本。这要求我们应从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两个方面入手。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一国服务贸易优势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该国的人力资本状况。现代服务业属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吸纳大量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使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人力资本和服务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我们只有抓住服务业国际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创造必要的环境来推进人力基础设施的完善。
(四)营造环境,培育本土跨国企业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跨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的重组和优化,培育和组建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进而实现分享国际分工利益,带动和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并且随着国际市场分工与协作趋势的加剧,国际竞争也主要在跨国公司之间展开。因而,一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实际主要体现在该国跨国公司的竞争力的强弱上。通过营造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节能型跨国公司经营,组建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通过营造环境,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直至成立跨国公司,也可通过采取合资、兼并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源开发、即时经济合作及贸易加工等跨国经营。
(五)加快贸易法律建设,协调国际经贸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竞争将日益激烈,由此而来的纠纷与矛盾也将随之增多。近年来,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规,但面对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有些法律和法规也越来越凸显出落后、缺乏时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贸法律的建设速度,加大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立法,强化现有贸易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应是当前当务之急。这些措施将会为我国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当然,在解决与纠纷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关系的协调。如经济参与和推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进而促进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
科技是知识的内化,高素质人力资本是贸易发展的重要要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知识的竞争,而知识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根据资料显示,知识的扩展速度和影响领域已明显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成败。发展中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及资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发达国家,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应该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深思熟虑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国际分工与贸易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 基本范畴
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方式逐渐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成为工序分工;二是贸易对象逐渐从最终产品转变成为中间产品。这种转变正逐步影响着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及实际贸易形式,影响着整个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前景,需要予以重视。鉴于此,需要对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基本范畴进行准确界定。
国际分工与贸易发展阶段回顾
国际分工与贸易是相伴相生的。最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实施的专业化分工,才产生了为专业化服务的交换形式―贸易;各国为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参与生产的国际化分工,才产生了为国际化分工服务的交换形式――国际贸易。因此,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形式的变化也将导致贸易形式的变化,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阶段,需要先从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内容入手。国际分工形式包括产业分工、产品分工和工序分工。
产业分工是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及产业结构特征,通过专业化发展自身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国际分工形式。各国通过产业分工,可以通过生产专业化和国际交换提高资源及要素禀赋的利用效率,促进本国乃至世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工实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扩张更是能够使各国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享有更多产品。产业分工与贸易是以产业标准为基准、以最终产品的交换为贸易内容、以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为目标、参与主体是各个产业或部门的分工与贸易形式,也是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关注的是各经济体专业化从事哪一种或几种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产品分工又称为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把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每个国家只是专业化生产产品整个生产价值链上的特定环节的国际分工形式。因此,产品分工是同一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是产业分工形式的进一步深化,既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实现,也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产品分工是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分工细化而出现的,并且在二战后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盛行起来的国际生产形式,自其产生以来,中间产品的交换开始逐渐盛行并逐渐在产品交换中占据较大比重,使最终产品交换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相应的产业贸易也不再是国家贸易的仅有形式,产品贸易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于是,原来的产业分工标准不再适用,国际经济学界开始使用“产品内分工”来描述现代国际分工的特点。产品分工和产业分工相互补充,共同描述了当今现实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并共同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基础。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分工与贸易既可以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扩展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延伸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各类工序组合形成最终产品,并生成了一条具有相联关系的链式生产组织形式,这种生产组织关系在空间上延伸便形成了产业链(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同时实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工序分工与贸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生产工序;二是产品生产必须跨越国界,两个或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的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有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产品作为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并且生产出的一部分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必须出口到别国(Hummels et al.,2001)。
国际分工与贸易各发展阶段对比
从产业分工与贸易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包括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其贸易主体是最终产品,从事的是一般形式的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消费者偏好相似理论、产品异质性理论等经济理论;而产品分工与贸易也称为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其贸易主体是作为下阶段投入品的中间产品,从事的贸易形式从最终产品贸易转化为了中间产品贸易,现实中其具体的分工和贸易形式表现为加工贸易、全球外包与合同外包、OEM、ODM、公司内贸易和战略联盟等,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基础理论都是其理论基础。可以说,产业分工与贸易和产品分工与贸易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共同构建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础。
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序分工与贸易相比,产品分工与贸易在二战后盛行,其界定范围既包括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的分工,也包括像斯密所描述的同一空间的生产分工;其贸易主体性质主要为中间产品,但是在一定贸易统计标尺下,它可能还涵盖一部分直接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具有中间产品性质的最终产品;其贸易主体是实物产品,具体形式不包括跨越工业或者行业的服务等劳务产品;其分工贸易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而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小于产品分工与贸易,其界定范围与产品分工与贸易相比更具有专指性,它的出现是由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以及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带来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下降;它所界定的分工范围仅仅限于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生产环节和工序分工;贸易主体范围完全是投入下一阶段生产所用的中间产品以及生产性的服务产品,不包括任何进入直接消费领域的产品;主体性质是生产环节和工序,主体的具体形式既包括实物产品又包括服务和劳务产品;由于其分工与贸易体系的复杂性和分工方式具有较高深度,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理论综合构成了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石。
综上,产业分工与贸易、产品分工与贸易、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比较可以用表1清晰地表现出来。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界定
由上文论述可知,“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以工序分工为基础,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实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
对工序分工与贸易中“工序”的进一步划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本文对工序的划分主要分为三类: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其中,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将是研究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中重要的衡量标准。
根据工序投入品的性质和属性,工序可以分为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工序分工与贸易最基本也最显著的特点是上游工序的成品成为下游工序的投入品。随着现代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提升,生产过程也更加复杂化,不但物质产品成为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服务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生产产品也成为现代产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区段和工序。
根据生产工序的比较优势,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三种类型。工序分工与贸易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即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视为产业间分工的理论,但是其对于工序分工依然适用。由于在同一产品的工序链条上,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各个工序环节是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按照其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因此,相应的工序也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按照生产工序附加值的高低,可以将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分为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附加值原指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如果将生产工序看作中间投入品,也可以用附加值将工序进行分类。高附加值工序是指与一般工序相比“投入产出”比例较低、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生产利润较多的生产工序。而与之相对的低附加值工序是指投入产出比例高、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低、生产附加价值增值幅度较小、生产获利较少的工序。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值的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高附加值工序也不等同于高科技工序,而只有高科技工序成为高效益工序时,才能称为高附加值工序。
综上可见,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概念范畴对于描述当代世界生产过程国际化,比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概念更加准确和具有专指性,更能够刻画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格局,不但刻画出产业链分工的特点,而且将贸易主体界定为工序和环节,更加准确而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特质,真正反映了国际贸易学分工贸易模式的理论内核(曾铮,2009)。
参考文献:
1.陈英.国际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评述[J].学术论坛,2010(11)
2.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9)
3.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梁碧波.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效应―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经贸探索,2011(12)
5.罗琳.国际分工、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基于新兴市场国家视角的理论和中国经验[D].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8.朱廷,胡安亚.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J].经济经纬,2010(4)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物流
Abstract:This paper proceeds with the concepts of e-commerce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e-commerce 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subsystem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storage, commodity inspection and information, etc.
Key Words: E-commerce,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一 引言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特点,以及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环境不断的改善,使得这项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
二 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
1.运输子系统
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它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在电子商务时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务,运输子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使商品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
2.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这主要涉及到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保税制度是对特定的进口货物,在进境后,尚未确定内销或复出的最终去向前,暂缓缴纳进口税,并由海关监管的一种制度。这是各国政府为了促进对外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而采取的一项关税措施。保税仓库是经海关批准专门用于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库。它必须具备专门储存、堆放货物的安全设施;健全的仓库管理制度和详细的仓库账册,配备专门的经海关培训认可的专职管理人员。
3.商品检验子系统
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而今,无纸化贸易已经在海关贸易许可管理、通关、商品检验等领域广泛运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所以,要建立技术先进的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国际贸易中EDI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应该在国际物流中加强推广EDI的应用,建设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高速公路。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物流的发展战略
1.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
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 我们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具体说来,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该包括国际物流信息、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国际物流加工信息、国际物流仓储信息、国际物流金融体系、国际物流配送信息和国际物流服务反馈信息等内容。
2.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它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离开了信息技术集成物流服务只能成为空谈,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灵魂,并且能够提供网络化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3.大力推广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以及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改进他们的物流与供应链功效上是否会有所突破缺乏信心,不得不转而求助于咨询公司、集成技术提供商等,由他们评估、设计、制定及运作全面的供应链集成方案。这种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新组织一经出现,就有人十分形象地把它称之为“第四方物流”。最早由安德森咨询公司提出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
4.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国际物流要具有上述服务能力,就必须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还特别要重视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等四类人才,因为上述四类人才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