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

第1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一、对课程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校主要课程如下:电视艺术概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导播、传媒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传播学、影视作品分析、中国戏曲、视听语言色彩学、电视节目策划、照明技术纪录片创作、摄影技术以及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艺术是相通的,学习需要认真对待,满腔挚忱,不心存怠解,不厚此薄彼。

二、就业前景喜人,对专业信心十足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市场广阔,就业前景喜人。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学习网络艺术的学生尤易被市场接纳。总而言之,电视台也好,电台也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舞台广阔,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必然能够一展身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参与的工作很多,以幕后工作为主,包括节目编导、编辑、剪辑、策划、撰稿、记者、摄像以及场记、灯光和后期制作,不一而足,根据个人喜好而择,依据工作需要而定。如果进一步发展,会成为电视台频道栏目组制片人,成为管理者,前途无可限量。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窠臼

在电视行业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举足轻重,不过,由于我国媒体发展及其迅速,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实际学习当中,笔者发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目的性较差,对设备的技术性使用、综合性使用有所欠缺,教学环节松沓,对实践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课程内容衔接脱节。进行综合性操作中,有的同学懵懵懂懂,有的熟练度不够,布置的作业不全面,检查作业不到位,练习作业乏味无生机。

任何工作,都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多元化是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要求倾向,局限于广播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冷落。刚刚毕业,专业技能尚不熟练,专业优势远不明显,怎样运用所学,站稳脚跟,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学习者卯足劲头,勇往直前,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就过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具备创新的眼光,拥有向上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临事不乱,处理问题有条不紊,事事显出过人的胸襟韬略,在迅猛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如鱼得水。

四、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媒体行业的发展蔚为壮观,堪称一日千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水涨船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从确立以来,形成了自有的体系,在动态发展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学科格局,如今形势大好。我们要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其科学定位。定位的方向包括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对教学旧框大胆改革,尝试、借鉴新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模式。艺术是相通的,本专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中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使之交叉互利,增加技能的练习,增加能力课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细化,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增强,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必然是大势所趋。

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方法

(一)兴趣促使传道功成

加强理论学习,淡化硬性记忆,进行充满灵性的实践,不受学习旧框的禁锢,让学习方式生动有趣,提升了学习的创新性,在教师的引领下将兴趣提升到极致。在课堂上,多进行模拟实验,与同学多进行交流,与老师互动,要大胆质疑,要勇于站到讲台上发表意见,即兴演讲,广泛沟通。

(二)增加学习的范围

电视业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必须亦步亦趋,局限于传统教材,必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要增加学习的内容,扩大学习的范围,要从创新的方面进行选择,比如实用性、趣味性以及时效性。涵盖的内容要范围广,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创新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材的选用要使得学习者走在媒体行业的最前沿。

(三)重视实践,全力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提倡创新,就是为了学有所用,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一枝独秀,实践、创新唇齿相依,只有更多的实践,才有创新的可能。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属于是“应试教育”,在面对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加大对学习者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共考核的办法。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统一实践。比如,学校可以先通过校园的话剧社、广播社、影视剧社组织比赛活动,筛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联系当地或外地的广播电视等节目组,将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推荐给他们。进行学习实践,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还能提供本专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要鼓励学习者的创作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乐无穷。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创造,激发创新灵感,活跃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增加学习的范围,重视实践,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盎然的兴趣,对前途充满信心,注重自己在编导专业品德的培养,长此以往,一定会前途锦绣,春光灿烂。

参考文献:

1.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09

第2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技能提升 职业素质

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说,要加深对于专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从自身角度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行业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培养具有专业职业素养的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基本思路与标准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文化体系也朝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在这种主流环境下,媒体行业的发展也要与社会发展的节奏相适应,认清大环境,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凸显媒体行业的时代特色。当前形势下,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者来说,需要具备的素质非常多,在具备坚实的专业技术的前提下,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经济、政治、科学、艺术、法律等学科的知识,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融合,运用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首先,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复合型的技能,能够把素材收集、文本协作以及后期制作等技能进行串联。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又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其次,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人员还要能够具备知识而宽的特点,必须能够使其自身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再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人员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已经掌握的技能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熟练的运用。所以说,当前社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系统性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针对这种新的职业特点,其培养的重点也要放在对其思想的改造上,使其更加符合社会主流方向,在具备过硬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的强化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全方位的提升自身能力。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分析

第一种模式是学术界的合作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学校和媒体进行有效的对接,让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接受的课程更加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性操作的熟练和实践,有利于专业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而从媒体的角度来讲,这种合作模式能够为媒体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媒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得到有效的降低,但是产出数量和质量却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属于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培养模式。

另一种模式是媒体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新闻媒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学习,通过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发达国家媒体的丰富资源,与我国媒体进行嫁接,形成中国特色的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手段,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推动国内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养成。

三、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教学体系

在新媒体时代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掌握全面而系统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鉴于此,高等教育机构在构建教学体系的时候必须认清这一现实情况。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做到整体考虑、突出重点,既做到让学生拥有深厚的基础理论修养,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四、在职人员的继续培养重点

在职人员要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尽快转变思路,冲破原有的思维惯性。对于在新时期开展工作索要具有的技能以及综合能力,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逃避。多参加工作单位组织的技能培训会和再教育培训。同时也要努力加深自己的知识容量,不断充实自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形势下对于从业人员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从业人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来说,对于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正视,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来适应这种变革;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变革的洗礼,从业人员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有效的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事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从职业化到反职业化――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14.

[2]邢丽梅. 全媒体时代建立在“大数据” “微平台”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探讨[J]. 中国传媒科技,2014.

第3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电视策划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4-0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最近几年招生火爆的本科艺术类专业方向,其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主,作为该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课程《电视节目策划》直接关系到学生电视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作为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传播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电视节目策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策划的成败关乎了电视节目的未来命运。因为电视节目策划特有的起点性意义,受到了各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度重视,在很多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纷纷将《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设定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修的重点基础课程。

从这门课程现有的相关专业研究看,关于电视节目策划的书籍基本分为以下两种写作方向:一是以电视节目或者电视栏目类型为依据从点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分类研究,如项仲平编著的《电视节目策划》、胡智锋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学》、张静民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与编导》等,将电视节目的策划对象分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广告等类型,然后就各类型节目的特点进行相关策划方法的教学研究,以这类教材为依据进行的教学,常常让学生缺乏系统的策划思维训练,每个点都有涉及但每个点都没有深入,教学停留在简单的业务总结阶段;另一种是以电视策划的思维理论为重点,从面的角度进行电视策划思维方面的研究,如王井、智慧主编的《电视节目策划》、雷蔚真的《电视策划学》,这类教材强调策划思维的基础理论,突出理论层面的策划思维技巧的研究,但这类的教材因为篇幅的关系,往往不能兼顾具体电视节目的策划方法研讨,同时缺乏互动训练,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本人在兼顾教学的同时,长期从事一线的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工作,接触过很多经过了《电视节目策划》课程学习的学生,这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电视节目策划实践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敢想的学生往往不能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而能够做具体方案的学生往往思维受限,方案缩手缩脚,缺乏大胆地突破。所学非所用,是现在教学最大的尴尬,如何培养一个真正具备宏观层面的方向性策划思维能力和微观层面的可操作可行性策划实作能力的学生,是目前《电视节目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

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电视节目策划》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并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0级开始将《电视节目策划》设计成“2+2”的教学模式,每周四学时,理论和实践学时各占一半,强调了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1级开始,传媒学院在《电视节目策划》“2+2”教学设计基础上开设《电视栏目策划与制作》选修课程,试图在具体栏目策划与制作方面强调对学生的训练。本人在《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阶梯式互动教学的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一、背景教学

背景教学即《电视节目策划》理论部分的教学铺陈,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环境教学:通过教师对当下电视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对电视节目的生存环境、制作水平、文化氛围等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2.对象教学:给学生普及电视观众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的对象――电视受众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内容教学:这个环节重点普及不同电视节目类型的基础特征,让学生掌握电视节目类型学的相关内容,学习各类电视节目策划要领;

4.方法教学:介绍电视节目策划的几种思维方法和电视节目策划书的写作,面对一个项目,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电视节目策划背景教学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始进行策划之前开拓思维,熟悉对象,了解方法,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阶段式互动策划思维训练。

二、阶梯式互动的电视节目策划思维与训练模块设计

阶梯式互动教学的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将学生随机分组,让学生学习在陌生的策划小组中互相了解互相磨合,培养学生配置力协调力;

2.分阶段分配训练任务,完成项目策划,以策划展示、策划答辩的方式对策划成果进行验收;

3.邀请行业专家(电视节目制片人、频道策划总监、广告策划人等)参加策划成果展示会,对学生的策划进行推广,将教学与企业需求接轨,为学生反馈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实用信息,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让策划获得实施。

通过阶梯式的互动教学,学生可以再老师的帮助下取得阶段式的成长:

第一阶段:身份转变,由学生转变为电视策划人。该阶段的目的在于对背景教学阶段所学的具体思维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运用,如用组合思维法策划一档节目、用嫁接法策划一档节目等。该阶段策划只要求学生能用具体的方法完成方向性策划,不要求完成具体方案。

第二阶段:改版策划,即对现有的电视节目类型进行改版的方向性策划,该阶段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现成的节目样式进行拓展性的思维训练,在模仿他人策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实践。

第三阶段:活动策划,即针对现有的具体节目进行周边推广策划。该阶段训练的目的在于结合前两个阶段训练的成果,针对具体事件进行策划,考查学生对于一个策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思考。

第4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一、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概况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类高等教育专业,它广泛地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空中乘务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各种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 播音与主持艺术

(1) 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等内容。

(3) 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 cm以上,女生160 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  广播电视编导

(1) 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3) 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  戏剧影视文学

(1) 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 导演

(1) 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分析

大部分院校专业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 笔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 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 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影片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 面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2)  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  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 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 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 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显现出较大优势:

1.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

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 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和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该专业的培训课程。

3. 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 就业前景好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 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据统计,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 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总共不到10万,由此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的情况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 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举行,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该考试通常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 文化课考试

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较普通类低。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最高。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最高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各方向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和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统一划定一个相对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最后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2012年艺考即将拉开序幕,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好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在孩子具备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就是给孩子选择一所正规的培训机构,针对专业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

第5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虽然Internet与广播电视信息的结合带来了诸多的有利之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1.1没有清楚意识到二者结合发展的重要性对Internet中的各大网站竞争态势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研究如何利用电视台的资源发挥电视与网络结合的优势,导致许多的媒体网站职能未能意识认清市场,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去配置专门的技术人员,各部门的职能也没划分清楚,最终导致无法与商业门户网站竞争。

1.2Internet与广播电视结合中缺乏复合型人才网络技术人员一般都是学计算机为主,对电视广播了解甚少;而电视节目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学电视编导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对网络程序不甚了解。导致各部门间缺乏沟通,没有真正的结合。

1.3未对网站进行长远规划许多网站的现有人员不足,经费不足,导致即使有一定的地位,都仅仅是为电视台简单的介绍节目,没有将电视台的节目完全揽入其中的长远规划,使网站的长远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1.4节目资源开发不足目前国内一般的电视网站基本上只是介绍节目,对与节目互动这类资源开发不足,导致网站的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网站的发展。

2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2.1领导层应该主动分析市场面对现在Internet和电视广播双发展,领导阶层应该要有这个意识,看清市场,努力研究如何利用电视台的资源发挥电视与网络结合的优势。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划清各部门,规范各部门的具体职能,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事可干。这样才能促进网站的良性发展,不但能给自身带来丰厚利润,同时也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2多培养或引进复合型人才网站的领导可以组织员工们参加电视广播方面知识的培训;而电视广播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网络程序等知识。在有必要的情形下,应该引进复合型人才,即使可能花费比较高,但是带来的利益肯定远比投入值要高得多,以此来带动网站或电视台的发展。

2.3对网站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不要仅仅甘于现状,虽然可能当前的资金不足,人才不足,各种现状影响着网站的长远发展,但是还是要针对现状作出一个长远的规划,多争取一些电视台的节目,使其能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播放。

2.4多开发节目资源电视网站的领导应该主动的去开发一些视频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性的节目,争取多的服务项目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才能为自身带来利润,同时还能促使自身发展。

3结语

第6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学业规划

作者简介:姜舒文(1969-),女,吉林延吉人,南昌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喻琴(1979-),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教育;姜璐(1987-),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文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改课题“综合性高校演艺产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14-1-16),主持人:喻琴;江西省艺术科学课题“互联网+时代戏曲音乐的社会传播研究”(编号:YG2015027),主持人:喻琴。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32-06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媒体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全国共有108所院校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远远超出了戏剧影视文学(55所)、编辑出版学(66所)、传播学(35所)、数字媒体艺术(52所)、数字媒体技术(57所)等专业的设置[1],成为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骨干和生力军。但与如火如荼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不相匹配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状况却很不景气。许多学生在公开竞聘播音员、主持人时,经常铩羽而归,入选的反而是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科学、系统、专业训练的人[2]。残酷的竞争使得一批批怀着“播音主持梦”的学生不得不向其它职业分流,逐渐远离了广播电视领域。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在新的技术岗位上也不太受欢迎,工作得很不开心。“落选”、被“炒鱿鱼”、“下岗”所反馈的理由往往是“文化素质太差”、“缺乏人文知识的积累”、“爱出风头、没有团队合作意识”、“眼高手低”、“动口不动手,不会写作”、“很冷酷,没有人情味”、“爱打扮得花里胡哨,个性太强”……暴露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短板和弊端。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分别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以及目前媒体单位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把握他们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寻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探析改革与完善学生学业规划的对策。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南昌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充满兴趣,能够较明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学生最初选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原因大都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也有一些人出于升学压力选择这个专业,但进入大学后也能够较快地适应专业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进行重新定位[3]。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从事新闻播音、访谈类主持、综艺娱乐类主持等等。(如图1、2、3)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了解,存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平衡

根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待是一般,而对以后想要去什么单位就业,35%的学生会选择离家近的电台,35%的学生会选择在中央电视台,其他人则是无所谓。目前全国省或直辖市级广播电台43家,各省台又分经济、都市、文艺、娱乐、旅游等频道。频道分化的精细致使其对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扩充,这给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增加竞争压力。(如图4、5、6)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对未来的学业规划和就业准备不够充分,针对性不强

当谈到对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规划时,50%的人有了解过,还有50%则不了解,了解的同学也比较盲目。为了更好的获得就业机会,40%的学生会在大学期间辅修双学位,其中70%则是集中选择经济以及法律类专业,为今后考公务员做好准备。(如图7、8)

综合性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打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5%的学生打算考研,40%的学生打算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还有25%的学生打算从事别的行业。而对专业类学校的学生调查,85%的学生毕业后打算从事主持类的行业,例如新闻播音主持、访谈类主持等等,这与专业类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多对这一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而对师范类的高校学生调查,90%的同学打算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7%的学生打算考研提升自己学业水平,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如图9)。

(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假期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专业素养,对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则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个专业,但是很多高校都是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成型,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学校开设的更多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的课程,而没有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很多学生到单位应聘虽然有一腔理论知识,可是真正到编导、采访、编辑等等实际工作却不会或者紧张干不好,当然,这也与学生本身也有很大关系[4]。

对于高校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训基地,2/3的学生是希望在边学习中边实践,还有1/3的学生认为实习基地再好不如去电视台亲身实践的效果好。最终我们的结论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是必修的,不管是在高校设立实习基地还是定期让学生去电视台实习。(如图10、11)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本课题组利用假期和实习的机会对一些高校历届毕业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录音口述、采写记录等方式对一些电视台、报社及文化传媒公司进行了调研,了解并掌握了传媒一线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及未来趋势。

(一)各级电视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岗位已经基本达到饱和,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电视台级别越高,饱和程度也越高,同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竞争越激烈。省一级电视台,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岗位竞争更加激烈,而饱和的程度也较高。市一级电视台的情况稍好,但工作岗位也基本饱和。而区级和县级电视台的情况则比较乐观,工作岗位没有达到饱和,但据相关部门推测在未来的三年之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岗位也将饱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般会经历一个轮流岗位的实习,时间大约在三个月,在实习期间一般安排在总编室,负责配音,出镜记者表现好的可以做小栏目的播音主持等工作。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一般会经历实习期、考察期。在实习阶段电视台会根据个人的特质及才能分到不同的频道和部门。步入工作岗位后一般是根据个人所接应的节目进行编辑,策划,主持人参与其中[5]。总的来说,播音主持人才在各个地方已经饱和,缺的只是创新、技术、心理素质好、应变能力强的人才。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基本可以胜任主播和出镜记者的工作,但是编导和节目策划的能力还需提高

编导和节目策划更注重创新能力和逻辑条理能力。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刚开始做这些工作时,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工作条理不清晰、创意局限、实战经验不足等问题[6]。并且各级电视台仍然希望招聘到优秀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即使在人员饱和程度很高的省一级电视台也仍然需要优秀的主持人。

(三)各级电视台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省级电视台,还是市级电视台或者是影响力较小的区级电视台和县级电视台,对学校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他们期望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尽快适应工作。当然,因为各级电视台的播出平台,播出节目内容,受众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同。省级电视台希望学校在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时,不仅培养他们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拥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他们更需要具有这些业务能力的主持人。而市一级的电视台在希望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像英语、心理这些都是需要的。而区一级的电视台因为影响力较小,他们则更加注重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实践能力。各高校有必要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同时学生也要注重在实践过程中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百万人群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业规划

学业生涯规划对一个渴望在自己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来说就像是一盏启明灯,始终告诉你前进的方向,让你不会迷茫徘徊[7]。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理想,追求事业时,一定要用己之长,补己之短,用一生的努力去追梦,让理想变为现实。根据以上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的调查了解,我们对在校学生作了相应的学业规划,并且根据综合类、师范类、专业类三种类型的高校学生做了不同的学业规划(详见表1,表2,表3)。

通过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在校的职业愿景、就业现状的调查,还得出了以下结论,希望它能够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教师及相关的教育部门提供参考。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人文素养”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即“器道合一”

二者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人文”缺失或“技能”缺失的培养机制都不利于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调查结果表明:这种观念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媒体行业的共识,它理应成为纠正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和老师、学生的思想误区的指导性思想。

(二)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为人处事应该构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这三者的关系不是程度上的不同,而是境界的不同。也就是说,技能训练不能停留在“技”的传授及“技巧”的掌握,它应该向“道”的境界升华;文化知识的教授也不能停在“知识”传授的层面及广度,而应该内化于心,成为境界提升的精神资源[8]。技能训练中有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中有人文素养,技能训练体现为人处事之道,文化知识包涵为人处事之道,可见,三者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这一共识构成我们对“人文审美”教育内涵的界定,体现在智育、情育、道育、美育的统一体之中,其根本还在于“处事”原则,“做人”境界之中。

(三)目前技能训练课程与人文类课程的比例不是很合理,应该适当{整为5:5,应从课程设置上来完善“器”与“道”的关系

大部分业界人士认识到人文类课程的重要性,提出增加人文类课程的广度与深度,此外,他们认为可以增强一些实战性的课程,尤其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十分重视。这给我们提供了培养方案与课程安排的许多启示。比如: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课程安排前后、比例的问题;课程类别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人文社科类课程重广博,技能培训课程重实战的问题;课程讲授与实战训练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思考与被动接受的问题。

(四)综合性高校与专业性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相比较,综合性高校学生的优势在“综合素养”

这一方面表明目前人文类课程的效果比技能训练类课程效果得到了媒体人员的认可,说明这种优势应该保持下去,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特色办学的根基;另一方面也应该反思现行的“技能培训”课程,建立与媒体长期合作的机制,提高学生实践性能力,而不是停留在“普通话”、“播音发声”的层面。因此,技能训练与人文素养的培育最终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事件理解、即兴评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中激活综合能力,也需要创设合作与实践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9)[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9:590.

[2]罗幸.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学术论坛,2011(11):191.

[3]姚双喜.未来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展望[J].语文建设,1996(6):34.

[4]王振宇.试析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的对立[J].学习月刊,2010(12):126.

[5]陈京生.从职业能力需求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J].现代传播,2007(6):110.

[6]文.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52.

第7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文字编辑; 素质; 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媒界出现了众多的影视传媒途径,包括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及在线新闻、视频等,使得电视传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人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同时有着较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对文字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与修养要求。笔者在论述传统意义上对文字编辑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字编辑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及修养。

1 传统意义上对文字编辑的素质要求

1.1 思想政治

作为一位文字编辑人员,思想政治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它是一位文字编辑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文字编辑在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要求文字编辑工作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为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做好本职工作。

1.2 职业道德

文字编辑人员是编导和电视受众沟通的桥梁。要求文字编辑需要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在工作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字编辑一方面要熟知法律、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还要遵守广播电视纪律,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1.3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作为一名文字编辑人员,更要不断充实自我,充实知识储备,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能适应职业生涯的需求。

2 传统意义上对文字编辑的修养要求

2.1 专业修养

专业修养一方面是指要有学科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是指要有业务专业素质。作为一个文字编辑不仅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掌握基本的电视编导及编辑业务知识,而且还需要了解新闻等的最前沿的动态,服务于自己的工作。

2.2 语言修养

文字编辑最最基本的专业要求就是有文字应用能力。我国的汉字是博大精深的,对字、词、句、语法和写作及其技巧的掌控程度,决定了文字编辑处理的稿件的品质和水平。

2.3 知识修养

文字编辑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成为编辑界的杂家。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文字编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像百科全书一样服务,不断的学习社会上的最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社会实际及目前受众心理好的作品,更好地为工作服务,更好的促进电视业的健康发展。

3 新时期对文字编辑的素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文字编辑的素质和修养已经远远不能应对整个广播电视业的变化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作为一名文字编辑,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做到如下要求,以适应新时期对文字编辑的要求。

3.1 强化政治思想

在新时期里,广播电视领域正表现出不同的新特色,尤其是网络广播电视的逐渐成熟,已经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限制,日益多元化,这时就会有一些消极的思想混杂进来。作为文字编辑需加强政治素质,分清真伪,严格把关,处理好导向型思想。

3.2 培养竞争意识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业面对的竞争对手日益多元化,来自新兴媒体的竞争,如互联网等,使得广播电视业的生存及发展越来越受到挑战,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文字编辑要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忧患意识、适者生存,实行绩效工资,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3.3 强化敬业精神

在变幻多端的信息社会,信息的更新加速,垃圾与精品鱼龙混杂。如何吸引更多的电视受众观看节目,这是对电视节目文字编辑提出的新的挑战。因此,电视文字编辑要充分认识到所肩负的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编辑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做好节目的文字编辑工作,做好为人民传播知识、新闻、最新社会动态等传播工作。

3.4 提高创新意识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膨胀时代,要想独傲与广播电视界就需要有创新精神。对文字编辑而言,需要编辑们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创新,所编辑的电视节目内容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3.5 提倡团队合作

社会分工越细,各业的从业人员要求的专业越专。当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就需要各个专业的专家共同合作,每个负责人只对本专业了解深入,对于其他专业不太熟悉,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大家团队合作,齐心协力实现共赢。

4 新时期对文字编辑的修养要求

4.1 较高的政治素养

广播电视工作性质决定了文字编辑人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作为文字编辑工作人员,编辑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所以,编辑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以便很好地完成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

4.2 扎实的政策理论基础

政策理论主要是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通达国家政策和时事政策。在进行内容编辑的过程中,能够做好把握好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政策,在内容上倡导人们自觉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支持党的政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3 崇高的精神境界

文字编辑不断修炼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工作时要有敬业精神。文字编辑说到底是一个风险性的职业,广播电视随着制作出一份令群众满意、受群众喜爱的节目,但是社会经常会忽视文字编辑的辛苦及付出的汗水,因此,需要文字编辑人员要崇高的精神境界,任劳任怨,坚持奉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4 市场营销和创新理念

文字编辑要有市场营销的理念,策划双重效益且独具匠心的题材,从而赢得市场和受众。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选题策划还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握选题方向。文字编辑的创新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字中,创新度的高低也决定着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强弱。

4.5 精通计算机使用

目前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计算机改变了文字编辑的工作方式,精通计算机会使得文字编辑人员更能加快工作效率。因此,文字编辑人员还需要精通计算机的使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及业务水平。

4.6 广泛的社交能力

文字编辑工作从选题策划到组稿、编辑加工等等环节都要与人打交道,看上去是一些公务联系,但是展示的是文字编辑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交际能力,因此,文字编辑要具备广泛的公关能力和社交能力。

5 结论

新时期的文字编辑 工作者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因此需要文字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总之,综合型的文字编辑的素养和修养不是固有的,这种素养和修养是经过长期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形成的。文字编辑要更多的为自己充电,更好的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准的电视节目,服务广大受众。

参考文献

[1] 杨晓鸣. 论编辑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编辑学报,2000(4).

[2] 张景燕. 一位老编辑的不懈追求──记全国百佳广播电视工作者张道远. 编辑学报,2002(3).

[3] 杨光宗. 知识经济与现代编辑观念的建构. 编辑学报,2002(5).

[4] 赵斌伟,李明德. 我国编辑广播电视人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编辑学报,2003(5).

第8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影视艺术;课程;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22-02

电影、电视,以其丰富生动的多样化特征,较传统艺术门类更受青年学生的喜爱。伴随着中国传媒事业、创意产业等全方位文化艺术的发展,很多高校出于文化宣传或经济利益的考虑纷纷开设了影视艺术专业。近十年来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除原有的一些重点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外,很多综合性大学也竞相开设了影视艺术的相关专业及课程,在各高校“遍地开花”式的影视艺术课程中,影视艺术的教育规模与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地提升。近年来,我在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受当下社会媒介大环境的影响,加上影视编导类专业对于摄像、剪辑等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基础理论的心理趋势。但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其综合文化素质与国际视野,而影视艺术类课程中双语教学方式的引入,对于积极培养影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具备自主掌握前沿学科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未来的媒体从业者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保持头脑清醒,不断自我完善,适应日新月异的大众传播需求。

一、影视艺术基础理论课程不应视作实践课程的辅助内容

我国影视艺术专业的本科教学,仍以培养应用技能为主要目标,这与影视艺术中原本不可或缺的实践能力有关,如果忽视技术手段的培养,将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就业岗位,也很难达到社会媒体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但大量开设的摄影、剪辑等专业分类课程都将重心放在了如何完成作品的技巧方面,使学生对于整体的创作理念、主题目的等疏于理解,很多学生甚至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所有的理论学习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益于现实创作,因此弱化甚至忽视了理论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由于影视艺术专业发展时间较短,一般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其他人文学院或社会媒体。尽管聘请的非影视艺术学科专职教师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或艺术修养,但对于影视艺术专业特殊性的认识仍有不足;而媒体工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对于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缺乏经验。我们认为,对于影视艺术课程,实践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基础理论知识同样不能忽视,绝不应仅仅将其视作实践课程的辅助内容。因为,只有影视理论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在创作态度上区别于纯粹的技术工作者,并能增强专业修养,深化其对大众传播工作价值与意义的理解。

二、双语教学是加强影视艺术基础理论教学的有效措施

如何加强影视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双语教学是一个有效措施。众所周之,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传媒理念、高端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无论是电影产业还是电视行业,使用英语地区的国家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美、英等国的影视艺术作为业内代表深刻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艺术潮流和走向。而中国的影视艺术从开创初期到现在虽然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模仿外来文化的学习阶段,因此目前影视艺术课程理论的学习主要以经典理论分析、作品解读等为主,对于本专业内的前沿资料也主要依靠国内出版社辗转翻译获得。如果采用双语教学,就可以直接了解、借鉴国外的理念与经验。以很多地方高校都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为培养合格的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首先要观看大量的视频资源,进行节目编排、策划时尤其要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电视节目,而国内自2006年火爆的《超级女声》到近年来收视率较高的《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无一不是源于海外创意制作而生的节目,因此想真正了解成功电视节目的案例经常需要参考国外的原版节目,尽管这些内容有不少都已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但大多没有中文翻译,如果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很难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但我国目前能够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院校尚不多,适合直接用于双语教学的专业教材则更罕见。相比之下国外双语教学的实施较早,以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为例,其开始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外来移民子女尽快融入当地社会,进而尝试在学校课堂上进行两种语言的教学方式。中国则是主要在2001年由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开展双语教学。正是受到以上文件精神的影响,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将开设双语课程看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科任务来实施。

三、影视艺术课程双语教学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从2010年起,我开始从事影视艺术课程双语教学工作,依据影视艺术理论与专业英语基础知识等原则选印教材,先后主要参考过的资料包括: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方荟玲主编的《电视编导专业英语》,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邓惟佳、朱晔主编的《广播电视专业英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Television production handbook.Herbert Zettl.Belmont,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3。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双语教学并非单纯的外语教学,而应通过双语课程的形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双语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有着特定的要求和作用,但我觉得,一个总体原则是:双语教学并非单纯的外语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强调的不应是个别单词的发音、短语、句式或语法,而应以外语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专业技能。如影视艺术专业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是以训练实践能力为主,专业学习中不但包括了与传统学科类似的书本、资料阅读,还更加重视影像等视听语言的学习、分析过程,各种视频资源也相应成为影视艺术学科的特殊知识内容,但无论电影或电视资源,英文视听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影视艺术课程与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带来很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满足了高校对于外语等基础素质教育的追求,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而且与实践课程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革传统外语教学的模式,避免学生听不懂、教师上课过于吃力的尴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影视艺术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的一大难点是,影视艺术专业的生源主要是艺术类考生,最初选拔时更侧重于专业特长,导致基础文化课成绩偏低,外语成绩也都不太理想。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改革传统外语教学的模式,避免学生听不懂、教师上课过于吃力的尴尬就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很多高校采取的有效策略包括让学生自主选修双语课程,或规定上课学生的最低外语水平,从而使能基本达到大学英语平均水平的学生更有效地吸收专业课堂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到,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无论艺术教学还是语言学习,关键都要激发学生的自觉与兴趣,切忌教师“一言堂式”地灌输。另外针对学生特点设定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除日常的课堂交流、期中考核、期末测验外,增强艺术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至少一次的公开演讲,演讲时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形式,尝试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影视艺术教育中积极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可在培养学生对语言辨识能力的同时,拓展他们对于知识理解的视域,以更开阔、更国际化的角度来学习、探索,教师通过互动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反过来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建设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的根本措施是培育本学科专业教师成为双语教学的主力。目前能够在影视艺术类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实属凤毛麟角,很多地方高校的常见做法是让专业老师讲授影视方面的英文术语、英文资料,或者聘请外国专家前来讲学。即使没有一般课程教育的系统性,但就整体教学效果而言,相比单纯依靠中文影视经典教材,几乎回避国外最新动态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由于我国具有影视专业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不多,专业与外语能力都能兼任的教学人员更为稀有;而依靠外国学者并非所有高校可以长期采用的方法,实际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和根本措施是培育本学科的专业教师能够成为双语教学的主要力量。这可以通过现有专业教师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出国访问,积极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国际交流等途径逐步实现。

第9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现状与形势;就业率;前景;出路

音乐表演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曾经是高职高专院校乃至本科综合类院校里非常具有特色的专业,前几年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很乐观,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是一门较热门的充满特色的专业。可这几年随着社会人才构造的不断变化以及职业市场的饱和度增加,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和前景面临一些困难,这可以从这几年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中明显的发现。音乐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外国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欣赏、教育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声乐、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分布在广东省内有音乐专业(包括表演类、师范类专业)的大专院校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广州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湛江海洋大学等。

一、从2个方面分析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与形势

1.广东的就业地区分布

A广州 (23) 44%;B深圳 (12) 23%;C潮汕地区(7)13%;D清远(4)8%;E湛江(3)6%;F惠州(3)6%

2.单位用人要求

A薪酬工资:2000-2999 占53%;3000-3999 占33%;4000-5500 占9%;5501-7999 占5%;

B经验要求:经验不限占63%;0-1年经验 占23%;2-3年经验 占9%;3年以上经验 占5%;

C学历要求:无学历要求 占36%;中学(包括中专、初中、高中)占9%;大专 占了19%;本科 占了36%;

D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无技能证书要求 占9;考级证书1至4级 占12;考级证书5至7级 占23;考级证书8级或以上 占56。

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以前总被形容为只会吹拉弹唱的“无用”才能,那些被形容为没实际意义的,不能赚钱的,不能谋生养家的音乐专业人士,已经被慢慢重视起来。基层的教育机构,类似琴行、培训机构、早教中心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大家普遍认识到,培养小孩良好的形象思维,提高小孩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型人才,比单一的学科成绩高,更加重要。家长更认识到,想要培养这些素质,很大一方面,应该从音乐艺术教育入手,从小就开始锻炼培养,早点拥有艺术思维,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些社会需求,面对基层群众的教育培训机构,也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所以我们的音乐方面的人才,正好是这些机构需要的人才。所以说,“吹、拉、弹、唱”的音乐人才并不是只是很单一的用人单位所选择。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对于音乐这种属于精神上层建筑的学科人才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各种乐器、声乐及音乐理论教师:音乐教育方面工作;舞台音乐编导:电台电视台的舞台音乐编导工作;音乐制作:专业音乐团体和公司的音像资料制作者;音乐表演家:各专业团体声乐、器乐演员。

三、就业率低的本专科专业名单(排名按就业率最低算起)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动画、知识产权、广播电视编导、表演、艺术设计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表演、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公共事业管理。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音乐表演专业榜上有名。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相对于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科来说,其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总结:就业率低并非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