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对翻转课堂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翻转课堂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翻转课堂的建议

第1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MOOC带来的学习革命

2012年MOOC(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兴起给世界带来了学习的革命,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在MOOC平台上参加世界名校课程的学习。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使MOOC这个来自美国的新兴学习方式具有独特的魅力,MOOC成为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典型的MOOC会有整门课程的网络视频,每段视频都是按课程内容划分的知识点,十几分钟的MOOC视频构成一个“微课程”,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MOOC有完整的类似于实体教学的体系,如MOOC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学习进度安排、学习自测题、课程作业、学生互评等。对于广大无法去名校学习的人来说,通过MOOC学习即可体验到名校、名师的风采,这无疑是一种福音。在MOOC刚刚兴起时,教育界充斥着MOOC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的讨论,如今各方的观点趋于统一,普遍认为MOOC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但不会取代传统课堂。国内的一些知名院校开展MOOC实践较早,他们给本校学生提供了自己的MOOC并将其到MOOC平台。对于中国众多大学的课堂教学来说,虽然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但MOOC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学的教学,如一些学校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支持和鼓励学生利用MOOC方式学习,对学生通过MOOC方式学习并取得课程证书的选修课予以学分的认定。还有些学校自建或是引进了相关的MOOC平台,方便学生进行选课与学习。MOOC的出现,虽然方便了学习者参加高水平的课程学习,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参与学习的人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MOOC学习完成率不高。MOOC还存在学习人员众多,学员与教师交流的机会不多,不便于开展小组讨论等问题。因此,虽然部分高校已开始关注MOOC的实践,但从目前来看,利用MOOC开展教学往往是选修课,学生选课大都以通识类课程和素质拓展类课程为主,对于这类课程学生即使没有最终完成MOOC学习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不良影响。传统的大学课堂也存在诸多不如人意之处,比如教师讲课很辛苦,学生反应却很平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大学学习仍停留在指令性被动学习阶段。课堂教学缺乏师生、生生互动,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如何结合MOOC的特点,使之与传统大学课堂相结合,克服两者的不足,成为值得众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二、以MOOC为课程教学素材的翻转课堂在利用

MOOC开展教学工作方面,目前已有了初步的探索,即以MOOC为依托,应用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方式进行教学。根据美国学者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人类认知的历程分为六个层次,按照递进关系依次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从“知道”到“创造”,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2]传统教学将重心放在“知道”和“理解”这些难度比较小的环节,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来解决,而将认知中的较高层次的内容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作业超出上课所讲的内容,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可能不够理想。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需要在课前观看教师提供的视频,完成相应的测试题目,完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课堂上,教师不再对学生已掌握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师生共同探讨相关问题,解答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将重点放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学习难度较大的认知层次上。[3][4]国内有关翻转课堂的实践开始于2011年,主要是以中小学教学为主。教学视频虽然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但好的视频却可以吸引学生观看下去,从实施翻转课堂的技术层面来看,拥有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可以视为具备了开展翻转课堂的部分基础。MOOC是针对所有学习者的开放性课程,学生和教师易于获得。当把MOOC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而且将MOOC课程内容引入课堂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也提高了学生完成MOOC学习的比例。当把MOOC用于翻转课堂的素材时,此时的MOOC就成了私播课(SPOC),SPOC是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的缩写,即“小规模自用在线课程”[5],主要指以本校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MOOC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开设的在线课程。SPOC与线下教学结合紧密,形成对线下教学的一个补充。SPOC课程就是为线下教学“量身打造”的配套教学素材。运用SPOC课程对在校大学生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便于因材施教。通过SPOC管理平台,任课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三、开展基于MOOC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

翻转课堂并非有了视频教学就能顺利“翻转”,学生是否认真提前学习视频内容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翻转课堂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6]学生长期以来已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对于不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实施具有翻转课堂性质的课程,需要学生和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于只想取得课程学分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对这样的安排有抵触心理。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教学,课前让学生看相关的学习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感觉是教师为了省事又给学生强加了一项作业。对学生而言,很多课程只要按时交作业,不旷课,考前稍加复习就能通过。在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面前,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的优势不明显,推行难度大,即使实施后可能也会效果不佳。翻转课堂目前在中国较多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升学面临激烈的竞争,大多数中小学生是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学习,课前需完成的自学任务成为强制内容,开展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的翻转课堂得到家长与学校的普遍支持。

(二)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准备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需要比开展常规教学的教师付出更多,翻转课堂并不是简单地把已有的MOOC或是其他的学习视频让学生课前观看、上课时再进行讨论这么简单。翻转课堂对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仔细设计课程的预习、讨论、实验等各个环节。对教师来说,应用MOOC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学方式变了,课堂教学内容也要随之变化。在准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梳理教学内容,将知识点细化,精心设计课前自学内容与测评试题。[7]安排给学生课前自学的内容,如果有合适的MOOC可以利用,教师可以减少一部分工作量。但教师自己需要预先认真观看MOOC的内容,如果感觉已有MOOC的内容与自己拟教学的内容差距较大,就需要对现有的MOOC视频进行改进或寻找新的素材或自己去做视频资料,以实现MOOC到SPOC的转变。

(三)对校园网络建设与MOOC平台的要求较高

对于没有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学校,可能会造成学生上网不便的问题,由此会对MOOC的推广应用造成一定的障碍。另外,为了提高利用MOOC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好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即配备学习管理平台来检查学生的视频学习情况。通过SPOC管理平台自动采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活跃程度、学习习惯、学习进度、讨论区活跃程度、得分分布等情况,通过详细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帮助教师与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教学决策,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这样的平台并非每所学校都可提供,在完全没有管理平台的情况下,不利于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四、解决前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经过长期培养逐渐形成的,当学生早已习惯于被动学习时,教师期望通过一门课程学习就能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不现实的。拟采取MOOC形式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授课对象建议从低年级学生中选取。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学习自觉性较高,较易接受教学改革。另外,当学生学习自觉性普遍不高时,建议先采取不完全翻转课堂的模式,再视教学情况逐渐向完全翻转课堂过渡。比如可以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集中观看教学视频,观看完毕后再开展一些讨论。当学校提供免费网络接入或是有条件在多媒体计算机室上课时,可以在课堂安排专门的时间供学生进行视频学习,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完成相应的预习题目或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预习、讨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形式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翻转课堂教学,但相比于原有的“填鸭式”教学也是一种进步。为了平衡翻转课堂与普通课堂的学习强度,降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抵触情绪,建议学校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课程予以学时减免,或是对原来的课时进行分段,将一部分学时确定为学生自习课,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预习题目。在学生自习课上,任课教师也需到场,但此时任课教师只是起到监督作用,并不进行授课。

(二)运用保障制度促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是突出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来进行差异化备课,因此每个班的备课内容不同,上课时不仅不能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而且需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上课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教师有很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工作。此外,教师所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不应视为任课教师的个人工作,而是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由于受自身认知水平与能力所限,大多数教师并不能“主动”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界的推动,建立教学改革的保障制度与进行必要的推动。建议学校通过相关措施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为教师提供便利条件,出台相关政策对拟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学院和教师予以相应支持,建立相关教学团队及教学辅助机构,实现团队成员在对授课内容共同讨论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对教师来说,开始参与教学改革时,如果必须处理太多繁杂的事情,可能导致无法有效参与改革工作。在试点阶段教师不妨选择MOOC平台上已有的优质资源,组织学生按照平台学习进度同步学习,并根据需要安排适当的答疑讨论环节。在熟悉相关的环节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将MOOC平台上的优质资源进行选择性采用或加以改造,或是自己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MOOC。

(三)加强校园网络及MOOC平台建设

随着网络的应用普及,部分高校已实现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对于暂不具备无线网络全覆盖条件的学校,建议开辟部分教学区为翻转课堂教学区域,优先解决该教学区的无线网络覆盖,或建设翻转课堂专用教室。关于教学平台,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不少MOOC平台,其中一些平台开放了面向校内使用的SPOC平台。本校如果没有自己的平台或平台尚不完善,可以考虑与相关的成熟平台开展合作,以加快建设速度。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平台,网易与高教社共同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以及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等平台建立了自己的SPOC平台。高校租用已有的平台可以加快本校的MOOC建设,节省大量的开发费用。如果学校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短期内无法自建或是租用已有平台,建议教师采用现有一些教学应用程序,如清华大学的雨课堂手机应用,建立翻转课堂教学的轻量级应用平台,先行尝试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

五、结束语

基于MOOC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教学改革相关的不仅仅是任课教师与学生,更与学校的相关政策、硬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相关。各个高校应在对自己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引导各学院、各专业、各课程从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确立试点项目,分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基于MOOC(SPOC)的教学改革。

作者:焦健 魏耘 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谢贵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J].教育科学,2015(5):43-46.

[2]王晓,王志权.慕课背景下中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41-45.

[3]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14(6):66-70.

[4]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5]王朋娇,段婷婷,蔡宇南,曾祥民.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9-86.

第2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课前学习 积极性 策略

一、引言

目前,众多专家和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构建了众多的翻转课堂模式,但是无论何种模式,都强调了课前学习这个过程的必要性。例如:

课堂翻转模型:建立课程资源―网络在线学习―课堂活动―学习测评―提炼升华

自主学习模式:课程开发―自主学习―课堂内化―测试与反馈―研讨与总结

目前各类学校及学科的教学研究重点普遍集中在课程开发、建立课程资源与课堂活动上,对课前自主学习这一块研究不够。

课前学习也称课前预习。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通常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传授。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通常以“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进行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课前学习成为学习的必要过程。没有课前的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效果会很差,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课堂翻转教学。

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总共调查了485位学生,从大学生课前学习现状、态度、困难、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课前学习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课前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的策略。

二、调查结论

(一)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课前学习对于上课的效果以及新课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仅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所以课前预习在学习中很重要,不能被忽视,应该在教学体系中充分运用起来。

(二)在调查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愿意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可是仍有将近一半的学生积极性一般,所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有必要,如果可以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就能够加强整体学习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遇到课前学习难点时往往会跳过,而不是主动去解决问题,这部分学生的预习时间往往也不长,说明需要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预习,主动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四)学生对于课前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仅有少量同学会去主动预习,绝大多数只是偶尔去预习,更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预习。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不重视课前预习、觉得课前学习没有必要、看不懂和没有好的预习方法。我校学生花费的预习时间不够多,在愿意去预习的那部分人群中,花费时间的比例也大多数集中在一小时以下,更有部分是基本不花费时间的。

(五)翻转课堂相对于普通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和主动性,但是目前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并不高,并且了解的程度也不够深入,翻转课堂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和任课教师应当对翻转课堂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如果提高了学生的喜爱程度,他们就更加愿意去通过翻转课堂进行预习或是课上的学习,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三、建议

(一)教师可以在课前学习任务布置中,控制好预习需要花费的时间,过多的预习任务,会使预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不愿意去预习,建议预习时间为一小时之内。

(二)将课前学习纳入学生成绩考核,通过网上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或是课上测验等办法,检验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以此来监督学生是否已经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内容,让存在懒惰心理的学生纠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三)教师必须在课前发放学习的素材,让学生们有资料可以使用,方便学生入手去进行课前学习,加强学生课前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晚自习中,通过课代表的M织,全班学生集体观看视频来进行课前学习,视频内容要简短而又精髓,突出所需要的知识点,在观看视频后可以做相关的习题来巩固记忆,加强预习效果。

(四)可以采取团队化学习,以2~4人为小组进行学习,组长负责制,由教师分配相应的课前学习任务交给小组去完成,小组成员集体学习完成任务,由组长带动团队集体学习,同时对组长实施一定的激励政策,这样可以保证团队的课前学习效果,可以带动组员进行集体学习。

(五)加强推广翻转课堂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在校园中开展起来,让学生了解这种课堂的新颖之处和优良之处,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课前学习的兴趣,让其感受到课前学习的好处,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六)可以尝试进行作业翻转,把作业布置成下次课的内容,突出下次课的知识点,主要以习题的操练和心得的描述为主,教师提前进行批阅,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七)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读书馆、教室、网络等基础设备的建设与优化,引进新颖有效的教学器材,同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从外在环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一)“翻转”学习时间,让参训者有个性化学习的自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视频一般都在30分钟甚至90分钟以上,而且要求参训者连续看完,否则不记录学习时长。后来部分网络课程改成弹幕出题的形式,参训者做完题之后才能继续播放视频。众所周知,如今的教师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很难用完整的时间一次性把视频看完,所以有部分参训者会下载“鼠标定时点击软件”,或者同时打开多个视频,还有的会请同事或家人帮忙“看”视频。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定时定量式的学习,让参训者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课程内容。《翻转课堂说潮汕》“翻转”学习时间的安排,分为“课前+课内+课后”。将一般性内容和需要深入探讨的内容分开,按主题来“切片”,视频或文本资料等以短小精悍、方便观看或浏览为原则。而且,尽可能增加拓展性的视频或文本学习资料,方便参训者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个性化的学习。

(二)“翻转”师生关系,让参训者在网络课程的构建上有所作为

一般来说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可贵的资源。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采用的是单向传授的方式,参训者被动接受各种信息,提出的新观点及有价值的材料往往被忽略。《翻转课堂说潮汕》结合课程目标,在“课前”,在问卷网上让参训者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在“课内”,在预设的基础上,按照类别或关注度等,把有建设性的意见或有价值的材料,在网络课程平台的视频或文本材料中体现,或者安排在讨论区、课后拓展以及新问题等栏目;在“课后”,参训者可以继续发表意见和观点,这些内容会被提炼升华,在微信(订阅号)上做拓展延伸。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参训者在“生成课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培训者充当的是资源的开发者和提供者等角色,是参训者身边的观察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三)“翻转”学习习惯,让参训者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如今的教师,特别是在中心城区的教师,基本都使用智能手机,复制链接、转发、云共享等技术运用娴熟,通过微信、QQ等进行学习交流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传统的继续教育网络课程,以静态课程居多,技术呈现方式比较老套,“电灌”的感觉比较明显。《翻转课堂说潮汕》通过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三个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提供的单个视频时长一般在10分钟上下,文本字数在1000字左右,方便参训者安排和掌控学习时间。同时鼓励参训者在获得新观点新信息的时候,即时发表或共享。这种做法常常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点赞回应,这样的氛围下,参训者乐于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和交流。

二、网络课程教学的翻转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参训者对网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网络课程与时俱进?这是培训者必须面对的命题。近年来混合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化学习理论等,在形式、内容和内涵等方面,为网络课程的翻转提供了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持。

(一)拓展平台,做形式“翻转”

《翻转课堂说潮汕》在原有课程平台的基础上,延续“人文关怀”及“以问促动”的课程特色,在课程设计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将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在三个平台上实施。第一,问卷网“课前”,将原课程平台一般知识性的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出现,通过这一形式了解参训者对潮汕文化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并且通过问题来了解参训者的需求以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既是调查,也是初步学习。这一部分会在开课前一周,甚至利用寒暑假面向区属中小幼教师广泛收集意见,为下一部分的“课内”做准备。第二,课程平台“课内”。如前所述,在研究“课前”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参训者的主要想法及建议,设计和调整章节内容及互动问题等。第三,微信(订阅号)“课后”。这是前两部分的延伸和拓展,在提升的过程中继续收集整理问题,有价值的内容将会沉淀下来,为第二期课程做准备,这个平台将成为不落幕的学习交流平台。有了新沟通,第二期的“课前”问卷设计会更有针对性,“课内”也会更有质量。通过这样的翻转,三部分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

(二)设计问题,做学习引导

在把握原则性、支架性、启发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翻转课堂说潮汕》继续借鉴并运用问题化教学设计的理念进行问题设计。在“课前”主要设计“是何”、“如何”、“由何”等内容问题;在“课内”主要提出“为何”、“若何”等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在“课后”则将前面“五何”的问题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三部分的翻转,分为三个层次和梯度,充分考虑参训者的学习时间、兴趣和需求等要素。第一,课前“翻”认识问题。认识问题主要是常识性的问题,诸如“认识潮汕名人”、“辨别功夫茶具”、“了解潮汕美食”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参训者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深层思考。利用问卷网的链接和扫码功能,参训者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手机来操作。第二,课内“翻”深度问题。深度问题即需要参训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材料题:“新移民与原住民社会、文化融合的问题。继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大民系之后,新移民已成为广东第四大民系。新移民与原住民的融合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广东会正视这一问题吗?用什么办法构建一个族群和谐的广东?——摘自《岭南十拍•南粤十一问》”。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查看相关的学习资料才会有新的思考或发现,网络课程平台为参训者集中提供了大量的文本及视频材料,有力地支撑了学习的开展。第三,课后“翻”延伸问题。针对本地区外来教师多,有学习本地文化和融入本地文化的需求,从《透过围屋看客家》、《广府新探》再到《翻转课堂说潮汕》,乡土人文课程形成了系列,满足参训者对乡土人文课程全面深入学习的需要。因此,除继续探讨“潮汕人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的认识问题”以及“潮汕民俗如何让潮菜有更多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外,还对岭南文化认知、认同等问题作进一步延伸。微信(订阅号)除了能将“课前”、“课内”收集的问题整理呈现外,还能收集各方面的回复意见,形成新的生成资源。

(三)用同理心,关注心理需求

《翻转课堂说潮汕》作为乡土人文课程,不仅关注参训者学习本地文化的需求,而且关注参训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用“知”对照。引导参训者从“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来认识潮汕人。潮汕人、广府人和客家人都是内陆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先辈艰苦打拼的精神,对现代的新移民有借鉴作用。二是用“情”分享。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发现故事分享的形式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分享潮汕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故事”活动模块,认识了潮绣传承人李淑英、康慧芳,莲花灯手工艺人林景华等。学习这些优秀人物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精神,让大家感受到坚守的力量。三是用“意”启迪。在《翻转课堂说潮汕》最后一个单元“生存智慧”中,我们对“潮汕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探讨。在交流中,大家趋向于认同这样的观点:潮汕文化精神有五个主要特征:上善若水的生存智慧,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挑战权威的求实勇气,敬神乐生的生命意识,人情至上的生活态度。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学习、工作、人生都有启发意义。

三、网络课程翻转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翻转课堂说潮汕》网络课程在学习形式、学习体验等方面给参训者全新的感受,在教学反馈中,参训者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大部分参训者认为,《翻转课堂说潮汕》不仅实现了技术融合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交流的欲望。由于这种模式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一)生成课程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生成课程”理念的充分体现,通过培训者、参训者、教材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让预设目标有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翻转课堂说潮汕》以“设问—补充—评价—建构”为思路,从问卷网的问题调查,到课程平台的探讨研究,再到微信(订阅号)的整理提升,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成为一个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掌控,在捕抓新观点的同时,注意不能偏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互动设计与翻转课堂

互动设计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参训者积极参与课程“翻转”,考验的是培训者的能力与智慧。《翻转课堂说潮汕》将现实生活的互动设计理念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如在时间上,利用网络的便利让课程学习变得随心、可控,可以同步“翻”,也可以非同步“翻”;在空间上,三个平台的设计,相当于主题空间分隔出“前庭”和“后院”,版面设计图文并茂,让参训者有新鲜感;在活动上,有识记、理解、综合分析等不同梯度的学习任务,让参训者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出有质量的思考。除运用三个平台开展互动交流外,我们还建立QQ群、设置QQ客服,尽可能把方便、直接的工具都调用起来,以满足教学各方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形式热闹容易,但要能够深入下去,则还需要有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作支撑。

(三)翻转方式与翻转课堂

在翻转课堂中常见“家校翻”、“校内翻”、“课内翻”等方式,一般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这些方式比较适合在基础教育中运用,而对于成人教育特别是教师继续教育,需要有“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翻转方式,因此“在线翻”成为最佳选择。《翻转课堂说潮汕》课程利用链接和扫码技术将问卷网、网络课程平台、微信(订阅号)进行有机整合,将课程分为三部分,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了师生之间主体影响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学习的互哺教育模式。从教学效果来看,《翻转课堂说潮汕》调动了参训者对课程构建的参与,学习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体验。然而,如何让这种模式更加人性化,还需要培训者进一步研究教育信息技术,选择和利用更先进的技术。

四、结束语

第4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职英语 教师角色

一、研究背景

1.“翻转课堂”的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策略、学习技术、社交媒体技术等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重要课堂教学技术变革――“翻转课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次在高中化学课上尝试让缺课的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上由教师讲解作业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2011年,孟加拉裔美国人Salmankhan创办了Khan Academy(可汗学院,罕学院),免费提供优质教学视频,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难度,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2011年后,随着Moocs亦称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全球教育领域的崛起,“翻转课堂”在实施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早期的课前观看视频、课上老师讲解的“翻转课堂”相比,慕课更重视“互动与反馈”,提倡建立“在线学习社区”。

2.“翻转课堂”的定义及特点。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由教师提供视频教学资料,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再由师生在课堂上协作探究、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翻转了原有的“教师课堂上课,学生课后写作业”的教学结构,重新建构了“学生晚上自主学习新的知识,白天在课堂在教师的辅导下参加课堂活动,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给予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观念中讲台上的主讲者,转变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助教和辅导员。

3.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义及其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角色”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或是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也指工作中一个环节、一个部分。“教师角色”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教师的行为;二是教师的地位和身份;三是对教师的期望。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传授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是教师的核心角色。而英语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而介于学生互动所形成的不同教学作用的统称。

该课堂形式首先被应用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国内外的学者们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理念也可以应用于职业院校层次的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学活动能否获得成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层次或是课程的操作流程都不是“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广的障碍,教师角色转变和准确定位是此项教学改革成败的基础和关键。未来的高职英语教学应该是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担任的不同角色对高职英语学习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未来的“翻转课堂”也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英语教师角色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外语教师的角色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

一是从教学法变革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师在不同教法中的角色和作用。Harmer(1983)认为外语教师的角色为控制者(controller)、评估者(assessor)、组织者(organizer)、提示者(prompter)、参与者(participant)和知识源头(resource)。Voller认为在帮助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扮演的最重要的三种角色分别为促进者(facilitator)、指导者(counselor)和知识来源者(source of knowledge)。Wells(1993);Hall(1998);Hall& Walsh(2002)在课堂师生互动中研究了语言教师的角色。Richards and Rogers(1986)所著的《语言教学的途径和方法》,Breen and Candli(1980)发表的《交际语言课程的要领》,Widdowson(1987)发表的《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Tudor(1993)发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等论文和著作中都体现了这一角度。

二是研究教师信念(belief)对英语教师角色的影响。教师角色信念系统对教师在语言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与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信念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西方语言教师的信念可能和亚洲语言教师的不相同。研究教师角色信念的代表作主要有:Williams and Burden(2000)所著的《语言教师心理学》,Richards(2001)所著的《超越专业技术训练》,Brindley(1984)所著的《成人移民教育研究的需求分析和目标设定》。

三是从文化角度出发,对比东西方文化中教师角色的不同之处。他们(Watkins & Biggs,2001;Holmes,2005)认为东方教师倾向于专制主义(authoritarian),不善于沟通(antisocial),善以考试为主、以大量信息大量记忆等方式进行辩证法实践论证(dialectic approach)。西方教师通常被认为是课堂教学中的促进者(facilitator),组织者(organizer),友好的评价者(friendly critic)(Pratt,1991;Cortazzi & Jin,2001)。

此外,也有学者根据教师风格的分类,研究英语教师角色在课堂上发挥的不同作用。如Lewin,Lippitt,& White(1939)等人将教师的领导行为归纳为三种:专制(autocratic)、民主(democratic)、放任(laissez-faire)。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英语教师角色。曲文婕(2004),申海霞(2008),赵蓉(2011)等调查、分析并评价大学了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的中介作用,徐锦芬(2007)进行了“中外籍英语教师课堂中介作用调查与对比分析”。华维芳(2001),徐锦芬(2004),王一普(2005),项茂英(2010)等探讨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及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刘士祥(2013),但冰洁(2014)等研究了外语教学改革下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唐卫红(2009),刘毅(2012)论述了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教师角色期待之间的关系。陈冰冰(2008),丁仁仑(2014)等对大学英语教师信念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大部分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都以描述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较少,仅有庞继贤(2004),王霞(2013)等进行了量化教师角色行为的实证研究。笔者以“翻转课堂”和“教师角色”为关键词在搜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后发现,相关研究文章的数量仅为5篇,以平面分析和展现“翻转课堂”中教师应承担的角色为主,以“翻转课堂”,“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的研究文章数量为0篇。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很局限,还没有深入到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还需学者们作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研究内容

传统高职英语课堂角色单一,而“翻转”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的是教师角色全面重塑与革新,给身处改革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完整课堂教学活动的分析,研究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包含内容及影响因素、教师角色现状,提出其改革需要;通过研究分析提炼角色相对应的特征及细分角色的演化过程,从多维度提出促进教师角色转化的诊断性建议,重新定位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构建新角色模型,实现教学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顺利演化。具体内容包括:

1.把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建构、师生角色、师生关系、师生信念等问题作为研究内容,研究教师角色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各种影响教师角色的因素。

2.传统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现状的调查研究和思考。

3.传统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对比研究;预计通过对“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班级和传统教学班级中师生角色对比,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分析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演化过程,研究教师角色的不同作用,找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诊断性建议,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入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翻转课堂”中教师新角色呈现方式和作用的研究分析。

四、创新点及研究价值

1.创新点。目前国内能够检索到的相关研究大都是针对“翻转课堂”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期待或是角色转变的意义讨论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实用性不是很强,很少有深层次的应用研究。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和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本研究的思路更系统、全面,容易找出影响教师角色的关键原因,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科研的效率,优化教学改革的方案。

2.研究价值。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课堂结构的彻底变化,从而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国外对“翻转课堂”中外语教师角色的实践和研究比国内早,也更为丰富,但由于国外“翻转课堂”的教育背景、发展水平、办学层次、评价体系等和国内的情况不尽相同,而这些方面又都影响着“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师能力发展,相关的研究结果对我们有借鉴价值,但未必完全适合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下:

(1)本研究旨在对高职英语教师角色进行多维度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研究“翻转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并对教师角色特征进行分析和证据性描述;并结合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诊断性建议。通过研究转变教师角色来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探索者和体验者,解决本院英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如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输入效率不高、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弥补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2)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学者及教学一线的老师所用,用于不断完善自身角色定位,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为探索深度课堂交互提供指导,促进“翻转课堂”的推广,实现教学改革中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顺利演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继而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3)本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教学研究,如教师角色冲突、角色行为与技巧等问题的研究。本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还可以进行迁移性应用,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层次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张男星,饶燕婷.“慕课”(MOOCs)带给中国大学的挑战与机遇――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J].大学(学术版).2014(1).

[4]柯森.论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1997(6).

第5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翻转课堂已成为目前教育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以微课作为基础,微课资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微课与翻转课堂属于紧密联合的关系。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科学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标志。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发展。

我国教育在进行课改的早期就具有翻转课堂的意识,从翻转课堂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的教学模式产生,目前主要的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导向自主学习、三三六这四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翻转课堂比较倾重于理论,但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将翻转课堂付诸实践,是从2011年上海、广东和重庆这些区域的学校开始的。例如,深圳南山实验小学、广州海珠区第五中学、重庆聚奎中学、上海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实践的一面旗帜。

(2)微课的概念。

经过十几年的课改,关于微课的概念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胡铁生认为微课就是一种微课程,主要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基础,针对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点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而焦建利却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精简的在线视频,是以教学应用或学习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本文中的微课主要是指微视频,就是在短时间内,为阐述某知识点或解决某问题而录制的微型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策略

微课程孕育挑战,翻转课堂实现蜕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在教学目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设计制作优秀的微课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

(1)微课的制作。

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下,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已从报纸、书本拓展到网络,如今关于教育的频道和视频不计其数,在这些视频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如可汗学院网站、国外的YouTube教育频道、TED视频、火星视频教育、微课教育在线、优酷教育频道及我要自学网,等等。优秀的教学视频有效地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但与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选择现有的微课资源,而应当先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然后再去制作微课,唯有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制作微课这个问题上,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制作微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录制前教师应当先制定一个完整的设计策略,如PPT的制作、微课脚本的撰写、知识点的分配等。

(2)微课的适用性。

微课在如今课堂教学中,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不能太过于形式主义,避免出现跟风的状况,必须在微课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翻转课堂教学。当前,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是一种集中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理科类的知识点具有操作性强、目标明确的特征,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显示基本的原理,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要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化解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不容易掌握。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持久或不集中的现象,接触科学的机会比较少,对科学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小学科学教师要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文章中的难点与重点制作成微课,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和高效。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列举与科学相关的例子,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实际生活的例子用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科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微课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明确微课的概念,让学生认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者:郑东 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十一小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初中英语 教学反思

初中是学生重新建立对英语的总体印象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上课课后学生做题的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学习压力也较大,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模式,成为初中教师的另一种选择。但是,随着“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一、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现状

所谓的“翻转课堂”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开发资源(包括制作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等),学生在课外根据教师开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上的时间就用于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或者同学之间的共同研究,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教学形态,翻转了教与学的顺序,强调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实践性。

虽然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形态的“翻转”,但它只是改变了课堂教学的顺序,对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还是基本相同的,例如课程标准、教材编制、学生评价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还是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不能仅仅通过课程开发达到教学目的。

目前翻转课堂出现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课前活动设计和课堂互动之间的脱节,很多学生在看完视频之后,甚少有自己的思考,导致在课堂上的讨论和研究成效不大。

在仁爱版的初中英语教育中这个问题得突出,由于仁爱版教材重点并不在于理论教育,而是更注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各种辅的教学资料和课程资源,这对于翻转课堂的视频准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同由于其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导致教师在进行课前视频制作时难以突出传统课程的桎梏,创新程度不高,难以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同时仁爱版教材还存在教材材料真实性不强、内容讲解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在利用短视频进行课程内容讲解的时候,需要花费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为教学活动做准备。

因此,虽然在形式上实现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难度是比较低的,但是要想“神”似却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在视频这样有声音有画面的多媒体形式下,其课堂互动性也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与真正进行课堂讨论的时间中间存在空白,很容易造成记忆的流失,同时在课堂讨论进行的过程中,选择合适而有趣的讨论方式和方法面临着困难,虽然开展了讨论,但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上的师生探究活动,由于操作性、实践性任务占的比重较高,学生仍然缺少一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而且在注重交流沟通的课堂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是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真正成为激荡智慧、促进发展的场所,是翻转课堂实现其价值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以仁爱版为例对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精心设计课前活动,吃透教材。

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知识内化的过程是需要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这就使得教师设计的课前任务与学习目的成为课堂的出发点,同时是关键点。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前任务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单是教师以学定教的基础,是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和老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的基本来源,其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为了实现课前任务单的明确性与有效性,教师需要吃透新课标,深挖教材及教材资源库中的大量资源,丰富教学信息内容,使学生在课前学习时保持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并及时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课程内容自我学习。

(二)广泛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按章节顺序进行讲授,但是在仁爱版教材中,由于不同模块的内容都很灵活,例如采用对话形式、图文结合的课文内容,以及“group work”中的交际学习任务,在每个模块结束后的单元总结中,不仅是语法和词汇项目的考核,更是要求学生进行包括听、说、读、写等全面的综合交际能力的检查,在这样的教材模式下,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古板了。

因此,教师在授课风格上需要树立起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观念,结合英语学科和社会热点动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围绕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分享功能,利用学生组件的合作小组这样的优势资源,通过组长对组员的话题人物的评价来提取课堂上的反馈素材,激起学生自主投入英语学习的热情。

(三)及时掌握反馈信息,跟进学生动态。

由于翻转课堂的主体课堂构成是学生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讨论、分析和提问,突出强调了“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学生在课堂结束后的反馈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能以传统观念将自己放在课堂的绝对主宰者的位置上,而是要关注学生对课堂进程的态度,发现哪些地方是吸引学生的,而哪些地方又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应该是教师“跟进”学生动态,而不是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特别是翻转课堂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为前提,这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奠定了基础,在上课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以学导教,以学定教,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同学的参与。

三、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导致困难和挑战不断出现,但是这些问题恰好是值得人们反思并加以改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众多研究者对“翻转课堂”的不断探索,实践经验会更丰富,使“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

第7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翻D课堂 初中英语 教学反思

初中是学生重新建立对英语总体印象的阶段,也成为夯实基础的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传统课堂以老师上课学生课后做题为主要模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而且学习压力大,因此,“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初中教师的另一种选择。但是,随着“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现状

所谓的“翻转课堂”是指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开发资源

(包括制作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等),学生在课外根据教师开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上的时间就用于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或者同学之间的共同研究,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教学形态,翻转了教与学的顺序,强调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实践性。

虽然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形态的“翻转”,但它只改变了教学的顺序,对于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还是基本相同的,例如课程标准、教材编制、学生评价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还是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无法仅仅依靠课程开发就达到教学目的。

目前翻转课堂出现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课前活动设计和课堂师生互动之间的脱节,很多学生在观看完微视频之后,甚少有自己的深究,常常也是被动接受视频内容,导致在课堂上的讨论和研究成效不大。

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更注重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各种辅教学资料和课程资源,这对于翻转课堂的视频准备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前视频制作时难以突出传统课程的桎梏,创新程度不高,难以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利用微视频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录制,为教学活动做各种准备。

即使在有声音有画面的多媒体形式下,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与真正进行课堂讨论的时间中间存在空白,这容易造成记忆流失。课堂上的师生探究活动,由于操作性、实践性任务占的比重较高,学生仍然缺少一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在注重交流沟通的课堂中,课堂氛围的营造更加是难点,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真正成为激荡智慧、促进发展的场所,是翻转课堂实现其价值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以仁爱版为例对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几点建议

1.精心设计课前活动,研透教材。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要求教师将课前任务与学习目的设计成为课堂的出发点。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课前任务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关键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单是教师导学的基础,是整节课学生和老师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来源,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为了实现课前任务单的明确性与有效性,教师需要研透新课标,深挖教材及教材资源库中的有效资源,使学生在课前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够及时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自学课程内容。

2.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大多采用按话题顺序进行讲授,而仁爱版教材每个模块的内容都很灵活,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对话形式、图文结合,以及“pair work” 等。不仅注重每个模块的词汇和语法考查,更重视考核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交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树立起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理念,将英语学科和社会热点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贴近真实生活,能在生活中感知。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分享功能,利用学生的小组合作力量等优势资源,来提取课堂上的反馈素材,激起学生自主投入英语学习的热情。

3.及时掌握反馈信息,跟进学生动态。由于翻转课堂的主体课堂构成是学生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讨论、分析和提问,突出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因此学生在课堂结束后的反馈信息是十分重要而且宝贵的,教师不能固执地把自己放在课堂绝对主宰者的位置上,而是要关注学生对课堂进程的反应,发现哪些地方是吸引学生的,而哪些部分又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整堂课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跟进”学生动态,而不是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要在上课过程中,时刻关注学情,以学导教,以学定教,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一些问题恰好是值得人们反思并加以改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众多研究者对“翻转课堂”的不断探索,实践经验会更丰富,使“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英语教学艺术将会日趋完善。

第8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值得一提的是,周祥翻转课堂几乎没花多少周折,几乎一蹴而就。发掘周祥“翻转”翻得那么顺的原因,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周祥是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高级教练员,平常在课堂上话语不多,一般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然后围绕知识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个别或小组协作完成,最后布置两三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协作完成。

这样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风格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悖,却与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翻转课堂方式不谋而合。我想,周祥的快速成功,与他敢于挑战传统“戒律”有关,至少,这为他顺利转型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善讲,有的教师虽不善讲,但学科理解精准。这些不善讲、但学科理解精准的教师,在传统教学评价中不一定有优势。但是,假如他们试水翻转课堂,有没有可能像周祥那样,反而容易成功?这是很值得一试的。

周祥自豪地把自己的教学称作原生态的翻转课堂教学。这个原生态,就是翻转课堂的本土创新。本土创新的条件是既了解教育发展的前沿动态,又善于与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是能落到实处的前沿探索。这样的工作,教条主义无力胜任,经验主义则干脆站到对立面,不分青红皂白来个热烘烘的“冷思考”。

“冷思考”者不外乎两类:一类属于对翻转课堂是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就胡乱批评者。这一类人一般都没有参加翻转课堂实验,但是他们忘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认识条件,因此,他们的“冷思考”其实不是冷静的思考。真正的冷思考,只有翻转课堂实验者才做得到。另一类属于有挑战就后退的批评者。他们认为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们的学生没有;认为翻转课堂对教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但我们的教师没有;认为翻转课堂对信息化软硬件环境提出了高要求,但我们的学校没有。

第9篇:对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职;C语言;微课;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17-02

近些年来,不断兴起和“微”有关的新名词,如“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我们已然发现“微时代”已经到来。如今国家正在大力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人们也不断地关注“微教育”,其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微课”。交流和应用是建设微课最重要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我们经过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国外已经把“微课”应用其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国外相比,国内刚开始对“微课”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就更少。翻转课堂在美国已经被很多学校所使用,在国内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1目前高职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1难以保证课时,教学的质量也有待商榷

对国内高职类院校进行研究发现,C语言占用的课时呈下降的趋势,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的上课速度过快,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老师则也有难言之隐――课时少,任务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在不断地深化教学改革,但是就此问题似乎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1.2学生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职类院校就读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很少有课前预习的学生,当然课后更鲜有学生去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的提高,从而加强教学质量,在现有的条件下,首要任务是对课堂空间进行延伸,尤其是移动通信高度发达的“微时代”。

2 “微课”介绍

2.1“微课”定义

“微课”有很多的定义,当下,胡铁生对“微课”的定义比较权威,他对“微课”最新的定义(3.0版本)是:所谓的微课就是“微课程”,由“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简化而来,其载体主要是微型教学视频,其以学科的知识点(重难点、考点等)为出发点,以教学环节为落脚点进行设计的具有多种情境并可以再现学习的视频教学资源。

2.2“微课”主要特征

时间“微”: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微课”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这也由年龄段和学习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以高职学生为目标受众而设置的“微课”一般超过2分钟而小于15分钟。

选题“微”:主题不求多但求精,独立性较强、较为完整又独具代表性,可以让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容量“微”:拍摄的微课视频要以当前主流媒体播放视频的格式保持一致,大小不会超过百M,一般都在几十M之间。

2.3“微课”制作方式

摄像、录屏软件以及混合式是制作微课的主要方式,制作微课的时候,如果使用的方式是摄像,那么在声音和图像上会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老师的风采也可以有很好的展现,同时便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就是屏幕拍摄的清晰度有待提高,要是制作的微课教学内容是文史类则比较适合。如果使用的方式是录屏软件,则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展示教学内容,而且制作的成本也会比较低,同时也便于操作;缺点是互动性比较差,而且制作的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如果微课讲授的内容属于理工类,则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微课的录制。所谓的混合制就是在录制微课的时候综合以上两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录像和录音的质量,便于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并很好地展示学生和老师的风采,屏幕也较为清晰;制作成本是这种方式唯一的缺点。

3 翻转课堂介绍

自2011年以来翻转课堂在美国各州甚为流行,中文又可以翻译成:“翻转课堂”或“颠倒课堂”。这种课堂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在网上学习的视频,学生在线下进行观看,老师基本上不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经过课外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惑,老师给予解答。在课上,老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在课下,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4 C 语言教学中“微课”翻转课堂的实施

4.1实施方案

要想在高职类院校中的C语言教学施行“微课”翻转课堂,其中最先解决的便是要解决“微课”的资源问题,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在课外通过有效的方式,使用计算机或者各种移动设备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习题的练习,然后评价自己所学习的“微课”,在留言中对老师进行反馈。老师以学生的反馈为依托进一步完善、更新“微课”。就C语言的“翻转课堂”而言,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是老师开展教学的中心。对学生课外的学习情况老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检测,并有效地回答学生的提问,对上机程序认真的编写,老师仅仅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每节课的表现,老师都要细心的观察,详细的记录,上机完成后让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训报告,这些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根据。

4.2实施方法

设计“微课”资源首先要进行选题,然后经过拍摄、后期处理、网上报送等环节,以保证“微课”资源的质量。老师一起对C语言“微课”资源进行开发,进行录制重点或者难点的时候,分工协同,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和沟通,共同完成和C语言相匹配的“微课”资源。”

笔者建议可以在一个班级中先开展试点,然后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在选择试点的班级中先从教学的重点、难点着手,然后向整个C语言课程进行推广,然后再推广到全部开设C语言的班级中。要想把“翻转课堂”引入C语言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课堂的禁锢,具有创新的思想和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客体”,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老师要有“教学一体化”的思想,一般该课程是在机房中完成教学计划,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了疑问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体验并检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翻转课堂”是对传统“45分钟课堂”的进一步延伸,把课堂变成“课堂+课外”,也就意味着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学习为辅,全方位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后,对做好的资源进行集中地展示,或者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点评并交流经验,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地推广、展示优秀的“微课”作品;校方要对“微课”加以重视,定期地在老师之间开展以“微课”为主体的学习、研讨等活动,有效的提升老师开展“微课”的能力和素养,对以“微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大力的推广。

4.3实施关键问题

4.3.1“微课”的资源开发

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其中还包含有和教学主题联系的设计、素材和教学反思、测试练习、反馈等。做好一节“微课”不难,难点是怎么做好一门“微课”,也就是难点在于怎么样把“微课程”做好。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他们花费较多的精力用于开发“微课”。上文我们对开发微课的模式进行了论述,就C语言这门课来讲,经过笔者的实际经验发现,录制课程比较方便的是录屏软件,同时比较符合学生自学的实际。经过调查,学生们对老师在微课中出现与否关注度不是太高,特别是以翻转课堂为模式的高职C语言课程,他们关注学习的方便性甚于互动性,也对易于掌握性更加关注。所以,使用录屏软件进行C语言微课的录制极为有利。

4.3.2“微课”在C 语言课堂中组织实施

怎样很好的利用“微课”,并将“翻转课堂”使用于高职C语言的课堂教学,最关键的是组织形式。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完成“内化吸收”,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可以很好的了解,在课堂上对应的给予引导,把疑惑解决。同时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内化也极为有利。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和研究,要求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进行积极的准备工作,让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在国外“翻转课堂”之所以被学生们追捧,主要是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深入的讨论,让学生学习知识变得轻松、愉快,极大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4.3.3“微课”的课外组织利用

国内高职类院校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性,很难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我们要是在C语言课程上使用“微课”,其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课外投入的去学习。这就需要引入“外力”来解决,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激励措施,让“微课”的有效作用被充分发挥。C语言翻转课堂的“微课”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是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其二,对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可以把这些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最终的考核中发挥作用。

5 结束语

就高职C语言课程来讲,把“微课”引入课程教学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被称为“颠倒课堂”或者“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思想,改变传统上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还课堂给学生,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课外时间,充分的结合课堂和课外教学资源,再者评价方式也应该相应的改变,笔者建议不应该再使用“一刀切”式的终结性评价。如今国内微课刚刚兴起,因此把微课教学模式引入高职C语言教学之中可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用创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对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极为有利。实践证明,“翻转课堂”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完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定会不断成熟,在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斌,王以宁,等. 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J]. 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8-12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 牟占生,董博杰. 基于 M00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 以Coursera 平台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4(5):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