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察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两个部门都属于是监督的保障部门,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分工有所不同,因此两者的工作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内部审计一般包括了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和常规审计等多种形式,但是对于查处的问题缺乏较强的刚性处理方法。而纪检监察在对违规违纪的问题进行查处的时候是具有一定的处置权的,但却不能够长期的深入到企业内部具体的业务中去。所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进行有效的融合,将纪检监察融入到日常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去,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将查出的所有的违规违纪的相关问题以及线索都及时的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监督的合力,将企业内部的监督监察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融合的重要作用
1.内部审计能够促进查案的积极社会效应
很多时候,对于违规违纪案件进行查处的时候,案件的线索和证据来源所具有的可靠性都直接关系着案件查处工作的成败。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保证了线索和证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还能够使案件查处所具有的成本大大降低,将打击违规违纪和惩治腐败的力度得到提升,促进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2.内部审计能够提升案件查处的工作效率
在对违规违纪的案件进行查处的过程中,如果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直接的查账,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同时对于查账的方法以及专业业务水平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平时的监督,能够获取大量的书面证据和线索,节约了很多的取证时间,从而提升了案件查处的工作效率。
3.内部审计能够增强案件的保密性
在对违规违纪的案件进行查处的时候,案件的查处保密性不仅仅影响了案件的查办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案件的成功查处。因此一般在案件开始查处的时候,纪检监察部门不会出面,而是由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预先开始,在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过大的反应也使违规违纪的人员在思想上有所放松,对案件查处的保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融合的重要意义
1.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监督的优点,寻找案件的线索和查办
在进行审计工作的时候,利用科学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对被审计的对象其是否有违纪违规的问题存在能够直接的发现,纪检监察部门在进行查处案件的时候能够充分的发挥审计的侦查作用。通过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将资料建立起廉政档案,能够为客观、全面的评价领导干部提供重要的依据。
2.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有机融合,进行优势互补配合办案
如果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两个部门各自工作,不仅消耗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而且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两者如果能够通过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对其被审计的对象进行业务行为的规范,同时,让纪检监察部门对被审计的对象的负责人进行谈话,使其能够认真和清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重大的违纪违规的问题的发现,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利用其监督惩处的职能对责任人进行党纪和政纪的追究,有利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保证信息来源畅通,共享案源和线索
近几年来,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关于经济腐败的案件一般都与企业的管理和资金的监督有关。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从中发现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和普遍性的基本问题,然后进行准确的分析研究,准确的找出问题的源头和环节的薄弱处,进行针对性的审计整改,同时将线索和信息及时的与纪检监察部门共享,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强而有效的避免发生违规违纪违法的行为。
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融合的主要方式
1.监督的内容进行相融合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职能在监督的内容上进行融合,能够更全面客观、公正的对领导干部作出考核、评价,及时的发现以及纠正领导干部身上可能存在着的倾向性或者是苗头性的问题,起到预防的作用。
2.监督的手段进行相融合
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两者职能的不同,也导致了监督的手段各不相同。内部审计监督使纪检监察的监督力度得到强化,同时纪检监察的举报制度等相关监督手段,又可以为内部审计提供线索。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职能融合是在现有的监督体系的基础之上,在共同发挥两者的监督功能之下共同分享工作所获取的成果,不断的加强监督的力度和深部,进一步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的充分利用率,尽最大的可能防止监督的缺项漏项的情况出现,促进企业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朝.浅析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的职能融合.现代经济信息[J].2013(07)
[2]刘洁,刘敏.如何有效融合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西部财会[J].2013(04)
[3]邹遥.浅谈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效能及关系.财会通讯[J].2010(12)
关键词:会计监督现状对策
我国会计监督目前存在法律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社会审计监督不规范、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健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投资人、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现状分析
(一)会计人员定位不清
会计人员肩负了“双重身份”,既是单位的管理人员,完成本单位的经济工作,又被视为政府监督的一个基础环节,需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监督所在单位的经济活动,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单位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有的企业高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用职务之便,不顾国家财经法纪,弄虚作假,唆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违章操作;有的企业会计信息原始凭证混乱,经济内容为编造或虚构,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于监督;有的单位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
(三)社会审计监督不规范,执业质量较差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一些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管理制度,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缺乏有效性,行政干预、地区(部门)保护现象严重,严重制约着注册会计师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的发挥。
一些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在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上放纵,迎合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客户利益的需要,满足其不合理要求,串通舞弊,造成经济信息质量低下,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的有序运行。
(四)企业单位负责人实行首长负责制,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但是,在一些单位中,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或显示自己的业绩,极力夸大利润率,即使在负赢利的情况下,也指使、授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虽然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填写虚假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簿,但一些会计人员碍于情面,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监督工作,阻碍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五)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自我道德约束需要加强
现阶段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较多,但会计高端人才较为缺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有的虽然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仅限理念知识的学习,没有实际从业经验,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此外,有的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自我约束能力差,惟命是从,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六)会计监管滞后
长期以来,对于会计监督职能的监督检查,只局限在经济活动发生以后,一些监督检查只是表面走走形势,不能真正发现单位的经济问题,而且事后监督往往是被动的,一些问题待查出后,已涉嫌经济犯罪,且数额较大,赃款大多被挥霍或是转移,无法追回。会计职能这种时效上的滞后性,使人们对其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日益弱化。
二、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给会计监督职能正确定位
要设立专门机构,派出专门人员站在国家立场上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监督,该专门机构在行政关系上不隶属于某一个单位,依法独立成立,从而会使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真正实现对所在单位的监督。这样就不让会计人员陷入两难境地,使他们与所在单位有疏远离间的关系。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单位内部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任何人包括单位负责人不得干涉会计人员从事经济工作,更不得指使授意、指使会计人员隐瞒、虚报单位的经济情况。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
(三)加强外部监督,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进一步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会计监督机构要客观、公正、全面的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如实报告委托单位的收支、赢利等经济情况,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四) 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输出结果。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首先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严格遵守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自我约束力强,遵守公共道德,抵制各种诱惑,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此外,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所以要注重对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技能。
(五)会计监督增强的时效性,改进监督方法
会计监督要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防,经济活动实施前对其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予以审查,使计划决策与单位的经营方针、目标一致。尤其注重对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等问题的预防,从源头加强会计监督。例如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工程预算进行施工,在投资估算阶段就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根保;;会计监督的职能不能发挥原因何在[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1年12期
[2]马三民;;审计与会计的关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S3期
[3]孔繁柏;;会计五职能论[J];会计研究;1984年01期
[4]喻致椿;;顺应社会发展 改革会计工作[J];会计研究;1984年06期
[5]陈丹沁;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法》的重点[J];上海会计;1985年04期
[6]宋小明;对会计监督职能的疑义 兼论企业会计部门的隶属关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5年09期
[7]段奇;财会通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5年12期
[8]庞树功;怎样做好商业会计检查工作[J];上海会计;1986年08期
摘 要 审计监督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集中核算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企业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高效、公开、务实、廉洁的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就审计监督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审计 监督作用 企业财务 集中核算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下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产物,在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下的审计监督是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审计监督作用的良好发挥,促使财务集中核算有力地促进企业财政体制的改革,有力地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的监督企业资金的使用,有利于克服和纠正企业财务的造假行为,改善并控制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一、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
财务集中核算是指在企业成立财务核算中心,在企业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设立各分公司的银行二级账户和相应财务工作岗位,以财务核算中心为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工作和实行会计监督,是现代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核算形式。财务核算集中化给企业信息的需求者带来规范、及时的财务及附注信息,为企业的决策层战略决策提供专业的财务信息,也为前端业务部门提供了服务支撑。财务集中核算工作对现代企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适应将来更加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企业整体的综合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审计监督的作用
(一)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审计工作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经济监督部门应大力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外,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对作出的处理,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注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财政资金的安全、科学和高效使用;不断加大对财政、金融、税收系统的审计力度,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决纠正某些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不良行为;促进粗放型国有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调优结构、扩大发展、培育成长性产业的目标。
(二)监督企业经济安全运行
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和促进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面履行,维护经济安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防范受宏观经济波动和国有企业经营周期影响而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关注因决策不科学、不合规、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及财务状凋、运营情况和内部管理模式,维护境外国有资产安全,促进防范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修复企业经济制度的执行过程
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目标。科学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覆盖面,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开展审计或调查,将审计监督与保障财政预算执行结合,与保障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资金的落实结合,力争审计的理念和审计的成果进入高层宏观决策,充分发挥独立的经济监督作用。深化改革、推进问责、健全制度,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修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中的缺陷提供依据,促使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四)预警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和重大事项
加大跟进跟踪审计力度,加强项目立项审批、资金使用、建设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审计监督,检查执行审批程序、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和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情况。防止随意扩大投资规模或浪费建设资金。进一步提高审计决定的执行力,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巩固审计成果。建立完善审计决定落实责任制。跟踪督促整改,并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及时告知向社会大众。
三、审计监督与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审计监督工作的进行必须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并实际落脚于宏观。要通过审计地区、部门、企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监督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贯彻执行。大力加强对审计发现的财政经济活动中具有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的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政策、法规、改革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宏观管理。为适应审计监督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审计监督部门对企业收支的全过程进行完善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规、合法;对企业的各个财务工作岗位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实行全面的财务资金管控和企业中心内部控制;运用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坚持企业的财务分析通报,反馈预算执行信息,促进企业财务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实行账户集团化管理,对企业的财务资金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结语
企业应积极做好自身的工作和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自身的审计监督工作,加强审计监督能力,搞好企业的财务集中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张翠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责,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障.绿色财会.2011(7):18-19.
[2]牟树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搞好会计集中核算.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1):22-24.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队伍不稳
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明显不相称,真正懂财务的专业人员缺乏,今年适逢村“两委”换届,部分村会计也跟着换届,有些地方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村主要领导个人好恶,致使一些素质不高、不具备会计任职资格的人被选到会计岗位上来。
(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由于管理不严,存有账外资产,集体经济的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致使个人无偿占用集体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直接经手现金收支,虚开发票入账,更有甚者贪污腐化。
(三)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
只有部分村做到按规定时间公开财务。有些村的财务公开存在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的情况,公开内容不全面或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内容不详细,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势必怀疑公开内容的真实性。
(四)农村财务监督渠道不畅
表现在群众监督乏力,部分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内部监督乏力,村级财会人员由村级任用,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行为不愿监督或放弃监督,发现问题听之任之;乡镇农经站人员短缺,村账站审没有落到实处,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稳定财会队伍,提高业务和政治素质
一是稳定财会人员队伍,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严格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程序,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二是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养,增强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是实行会计委派制。由县农经管理部门按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会计专业人员后,然后按照就近、属地管理原则,委派到各村任村会计,由县乡共同考核和管理,奖优罚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健全财务制度
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的相关要求,完善各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规范村级财务工作,使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工作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坚持民主理财,强化村级财务公开
一是成立民主理财组织,代表村民行使民主理财权利。随着两委换届,由村民推选公道正派、责任心强、威信较高,并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的人员担任理财小组成员。正确行使财务监管权利,否决不合理开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履行情况,年终要组织村民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对工作不认真、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可罢免其资格,并进行调整。
二是规范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创新公开形式。凡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财务活动事项,都应向村民公开。村集体的所有财务活动,都要纳入公开。同时细化公开内容,对收支情况逐项公开,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严禁以项目公开代替明细公开或搞“大而化之”的假公开。明确公开时限,形成一月一公开的制度,对于重大财务活动随时逐笔公布。以公开栏为主,丰富公开形式,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做好公开工作。
三是建立并落实问询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村民的质疑和质询,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受理,并给予答复。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未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以集体名义借贷、以集体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以及变更与处置村集体的土地、企业、设备、设施等均为无效,村民有权拒绝,造成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构成违纪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在村民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妥善处理,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把村级财务公开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四)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和职能,强化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
一是政府出台加强农村审计方面的文件,明确农村审计的机构以及审计范围、任务、审计程序及职权、奖惩等,提高农村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促进农村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一、高度重视 全力配合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带全局性的改革措施,它不是某个单位的事,而是各实际操作单位、财政、国库、收付核算中心以及银行等多方面共同协作的一条龙操作系统。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将着眼全局,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改革工作。把支持配合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将它作为今后审计监督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并作为规范政资金管理,打造“阳光政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一项专项工作来抓。审计机关将充分认识推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按照《修水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推进这项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成立必要的工作机构,配备精干审计人员,明确职责,全力配合此项工作。针对国库管理工作的性质和业务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对整个业务流程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要求。同时加强与财政、国库、收付核算中心以及银行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互相学习,协调配合,搞好服务工作,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履职 加强监督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部门和单位的财会人员以及分管领导,对这项新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暂时不是很熟悉。因此,面对新情况,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的跟踪审计。针对诸如涉及教育、卫生、交通、扶贫、社保等重点领域的重点资金,审计部门将作为重点审计监督对象,尤其是涉及“三农”的专项资金,将着重关注其资金流向,进行跟踪问效,实施全程监督,确保每笔资金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发挥每笔资金的使用效益。
2.坚持查防并举,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作用。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机制,财政、银行、审计、等单位将按各自的职责对办理财政资金支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审计机关将把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加大对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督促改革顺利推进。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理财。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创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形成改革合力。既注重问题的查处,又有效防止问题的发生,避免资金损失浪费,使国家的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 内部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是高等院校所设置的审计机构及其专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鉴证和监督。我国高校的内部审计,是从1983年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集审计监督、审计评价和审计服务为一身的高校内部审计,如何进一步履行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促进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审计工作者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1. 内部审计是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其它管理部门也存在着监督职能,但根本的区别在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较其它部门更加全面。因为审计监督涉及到对高等院校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监督,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监督,是对其它专业监督管理所进行的再监督,因此说它是管理层的监督,是管理行为的监督。内部审计正是通过对高等院校管理的再监督达到完善高等院校管理、强化高等院校管理的目的。
有些高等院校虽然也安排有财会人员兼职负责内部审计工作,但是由于人员不专一、职责不明确、时间不固定等原因,无法长期持续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高等院校内、外开展的经济活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导致经济活动中的违章违纪甚至违法乱纪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查处,给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切实加强高等院校财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鉴于近年来一些高等院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各高等院校要切实加强高等院校财务内部审计机构建设,不断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为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保驾护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行使以下几种职权:1、有权对各院系、各部门的所有财会帐目及业务进行全面审查,督促其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纪处理日常经济业务,并纠正核算偏差;2、对管理会计部门制定的专门预、决算进行审计,以保证其科学性、公正性;3、对高等院校资产管理的审计,尤其是对资产流失的审计,有效地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3.内部审计不但是一个监督部门,更是一个管理和服务部门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不但要以监督为主,更要以管理服务为重。两着兼顾,缺一不可,真正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在高等院校工作中的监督和管理双重作用。
因此监督、管理、服务是三位一体的,是循序渐进的。监督过程包含着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含着服务过程。管理中寓有监督,服务中体现管理,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监督是手段,管理是目的,服务是体现,是我们内部审计部门服务于高等院校的宗旨。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工作“一审、二帮、三促进”工作方针的集中体现。
4.为了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已成为遏制高校经济腐败的当务之急
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亟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以改革的精神推进高校审计工作创新。高校广大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职能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形势,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在教育改革中创建适应发展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解脱出来,主动适应改革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同时应该具备坚实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熟悉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系统规章制度,在审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用掌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标准,去判断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衡量存在问题的依据。高校审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教育审计规范一系列审计法规,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只有用最新理论指导审计实践,才能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从而为提高审计质量,实现审计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政策基础。
4.2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各学校领导要强化对《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系统应加强对学校在岗财务人员的培训,每年要对财会人员轮流进行培训,更新知识,实行持证上岗,并结合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以法促管,以法督管。
4.3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学校每年应组织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点,核对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完善固定资产的购进、交付使用等相关手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4.4大力推进内审工作的创新:其一,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其二,将内审工作的目标应放在促进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上来;其三,由于经济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内审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
4.5进一步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要在加强审计综合分析、使审计结果成为决策依据方面加大力度;要重视在未曾涉及的重要领域探索教育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事后审计要向事前审计、事中审计转变,将查错防弊与效益、效率、效果审计结合起来。
4.6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4.7处理好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关系。高校内审人员要本着"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不仅仅是查处问题,还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帮助被审计单位,促进被审计单位树立财经法律意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总之,高等院校财务内部审计职能亟待加强,这是事关高等院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和经济振兴的大事。高等院校的内部审计审机构,要在工作中处理好监督、管理、服务的关系,把内部审计工作与高等院校的整体工作联系起来,紧紧围绕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活动来开展工作,增强参与意识和宏观管理意识,为高等院校的腾飞出献策。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2]晨曦.中国大陆与香港内部审计能力与需求调查[N],中国审计报,2010,1.
[3]阎银泉.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探讨[J]. 财政监督,2011,(11)
[4]俞群英.浅谈高校内部审计[J].科技信息,2010,(10)
一、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问题
目前委派会计主要指委派到被监督单位的会计机构的会计主管、财会机构负责人,其职能主要有两点:他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对企(事)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以及企(事)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即具有监督稽查职能;他也是所在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即具有参与决策管理的职能,要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负责。因此,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既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又是一种“目标一致”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必须妥善处理。
1.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应相互理解、支持与信任。委派会计与派驻单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一方面委派会计代表委托机构对派驻单位进行国家法制、法规宣传,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实反映派驻单位的经济运营状况,这是监督关系;另一方面,委派会计又以管理者的身份站在派驻单位的经济利益角度,维护整体利益,为派驻单位服务。因此,委派会计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对委托机构负责也要对派驻单位负责,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委派制的作用,确保委派会计更好地履行职责,派驻单位必须对委派会计的工作给以支持与信任;而委派会计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获得派驻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以达到共同提高,使派驻单位不断发展的目的。
2.委派会计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委派会计对派驻单位的经济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这就意味着手中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同时委派会计处于当家理财的地位,掌管财权,参与决策,对派驻单位的资产保值、增值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所以,委派会计的权力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作为委派会计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3.派驻单位应正确理解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的含义。有些企(事)业单位认为既然有审计监督就没必要会计委派制监督,其实不然。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监督虽然均属于经济监督范畴,但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具体对象和不同的监督方式。审计监督一般多属于事后监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对所审计的企(事)业单位做出较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会计委派制监督则多属于事前与事中控制,即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不能相互代替,必须与其他监督(如社会监督)方式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经济活动的监督体系,来监督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因此,派驻单位只有正确理解审计监督与会计委派制监督的含义,才能支持委派会计的工作,以致达成共识。
二、会计委派制的利弊问题
1.实行会计委派制所取得的成效。从试行会计委派制多年的实践来看,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行会计委派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减少了经济案件的发生。会计委派制改变了过去企(事)业单位自己任命会计主要负责人的做法,委派人员的工资福利不是直接与派驻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使委派人员的身份、地位和权限比较超脱,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执行难、难执行”的局面,委派会计站在监管的角度促使派驻单位遵纪守法,不仅对保护国有财产的安全、完整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而且对保障国家税收如数上缴,为企事业单位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2)会计委派制对派驻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层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会计委派人员直接参与派驻单位的管理与决策,所以要求委派人员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强的政治素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因此,作为会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委派人员,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并且带动其他财务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派驻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层次。
(3)会计委派制能促使派驻单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会计委派人员对派驻单位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质量等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委派会计有权督促派驻单位其他会计人员“不做假账”,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从而为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2.会计委派制存在的弊端。经过试行会计委派制的企(事)业单位证明,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会计委派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不相融合。所以会计机构理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机构,会计与企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会计委派制则割裂了会计与企业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与现代企业制度格格不入,不仅会束缚企业的手脚,而且会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与企业的发展,这是会计委派制最根本的弊端。
(2)委派人员与派驻单位的关系问题难以处理。委派人员受托到派驻单位工作,履行对派驻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参与管理等职能,有时难免会对派驻单位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往往可能因双方观点不一造成工作上的矛盾,时间长了,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必然对委派人员怀有戒备之心;结果委派人员可能被“孤立”,也可能与企(事)业管理人员“同流合污”,共同作假账。
(3)委派人员的业绩考核、提拔问题难以划分职责。因为委派人员具有双重身份,如果由派出单位考核、提拔,必然脱离实际;如果由派驻单位考核、提拔又与委派制相矛盾,这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摘要:医院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平衡财务收支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医院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加上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失效、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医院会计监督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
关键词:医院会计监督医院经营管理
一、加强医院会计监督作用的重大意义
1、是实现医院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医院会计监督利用会计核算的价值指标,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促进医院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善,提高经济效益,为实现医院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2、有利于保证医院财务活动合法性。合法性是财务活动的最基本要求,医院的财务活动必须依据我国的《经济法》《会计法》等经济法规进行。充分发挥医院会计监督作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调整医院财务收支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从而保证医院各项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3、有利于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会计监督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有效起到了防止贪污、盗窃现象的作用。会计监督通过对医院各项资产进行定期清查,确保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的一致性,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时,可以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可以有效的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企业在最近几年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这对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会计监督不利,充分发挥医院会计监督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目前医院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新的《会计法》已颁布实施后,缺乏与之配套的完整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医院会计监督过程中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很多医院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属于事后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主要监督会计监督的有效性;而会计监督侧重于会计活动和财务收支过程的事中监督。
2、部分医院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内部审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首先,缺乏对内部审计的新认识,有些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只能仅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甚至将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对立起来。其次,部分医院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审计缺乏系统性,致使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再者,审计的独立性不强,部分企业的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淡薄,内部会计控制的核心没有得到体现。内部会计控制涉及到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分内之职,而是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企业的会计控制建设的认识严重不足,忽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的运营存在着重发展、重经营、轻视效益的思想还普遍存在,没有达到其应该有的管理与全面预算的功能,这种内部控制观念,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4、医院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执行者,对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高速发展,对医院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医院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偏低,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
三、加强医院会计监督作用的几点建议
1、要认真宣传和切实落实新《会计法》,使医院各级领导和职工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计监督不是简单的差错纠错的监督和控制行为,而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医院经营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完成医院战略经营目标的重要措施。新《会计法》以立法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了单位责任人负责制,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要真正落实好这项制度,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制度重要性认识尤其重要。单位责任人负责制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增强单位负责人法制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自我约束,也为会计人员制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控制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建立会计的内部控制主要也是为了可以最大的来保障企业的资产的安全,内部控制制度也可以最大的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而且可以最大的确保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贯彻与执行落实。
1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概述
作为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和程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仅包括狭义的会计控制,也包括了为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而进行的内部牵制等内容。按照企业会计控制理论,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中主要五大因素,是企业在内控管理工作中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企业数量多,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企业的产出规模、资本和技术构成、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等因素的钳制,我国企业在会计内部控制这方面存在着许多与企业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形,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的扩张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与完善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2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缺乏足够重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者首先对会计控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忽视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将设立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贯彻执行,对公司会计本身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严重失控。第二,企业会计人员的不重视。高层经营者的不重视,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意识淡薄,对于会计内部控制缺乏的重要性认识,也导致会计内部控制的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使该制度仅仅是流于表面,没能为企业发展真正发挥作用。这种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双项、双层的意识淡薄,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疏漏,也使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企业的盈利能力等大大减弱。
2.2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系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丧失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系不健全、内部审计职能丧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建立上,该体系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其二,在具体落实方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发挥作用受限;其三,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的内部监督评审主要还是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进行,而某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会计部门,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相对独立性;其四,在岗位的设置上,某些企业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实行一人兼多岗又或者一岗并多职,没有形成良好地内部牵制制度,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3会计内部控制力不够
1)很多企业仍然只是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当成了会计体系,没有涉及企业建设所需要的精神文化层面,实际上,会计内部控制远远不只是企业会计部门一方面的工作,更应该是所有教职员工亲身参与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会计内部控制所规定的一些指标不仅仅应该只限于会计性的内容,而也应该关注非会计性的一些内容;和这点相似的是会计控制不仅仅也只局限于货币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的监管和控制。
2)企业会计内部的管理在监督方面也都存在不少的问题,会计的内部审计监督在企业的资金监管中是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个应该起到作用的审计监督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很多的企业在管理上还是由于行政化太浓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一点的存在就使得会计的内部监督由于有太多的行政干预而起不到相应的作用,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会计监督流于形式而已。
2.险评估系统不完善
由于大量的企业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本身的资金是不够的,一般的办法都是去外部举债来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多数的企业都通过向银行来借贷款的方式来筹措资金维持企业的正常的管理与运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很大的情况下来对有关的问题进行缓解,但是也会随之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再加上如果企业的管理层对这些风险没有相应的预警措施以及没有为企业的资金安全建立一个应急计划的话,到时候出了问题就真的是没有别的办法了。简而言之就是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还未散去,而且我国的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也都是可想而知的,这个时候企业更是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来熬过冬天,不然就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掉。
3企业内控制度的创新措施
3.1建立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企业除要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业务核算外,对各项业务、各个岗位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还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聘用有责任心以及理论和实践等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程序化、规范化方面的管理,该人员可以直接对公司负责人负责,并将监督中对于碰到的相关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来做出相应处理和及时的解决。与此同时,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也要相互配合,并能形成相互之间的有效沟通监督机制。
3.2规范会计审计监督程序,保障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
对于那些在企业的审计监督方面出现的问题,首先就是需要在有关的审计部门以及职能部门方面来做出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样做的原因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为了可以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规避,也对于会计环节的监督上的不利情况来尽早的做出一些补救的措施;第二点就是可以把企业的审计部门来纳入到社会的审计评价体系中去,由于社会的审计机构本身也是独立于各大企业而独立存在的,所以他们作为第三方的评级就会更加的公正,而且他们的结果对于各大企业的审计部门也都会有一定的参考价价值,企业的有关部门可以依据这些评价来相应的结合自身的会计的报表的分析结果来做出一定的改进的措施,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是有利于企业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
3.3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会计的内部控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进行实施的,所以对于企业的财会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财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人事的任免上就需要更加的严格,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才是企业急需补充的对象,通过对这些人的招收来打造高质量的财务从业人员的队伍。而且由于外界的环境一直在变化,国家的各项政策也都在变化,这样一来就需要企业对本身的财务从业人员可以及时的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可以跟得上外界环境的变化。最后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培养企业的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过去那些企业的经济案件频繁发生就是因为企业的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在用人的时候也都需要注意,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对于品德的考察放到第一位。
3.4 建立和完善现代信息内部控制体系
随着现代企业办公水平的提升,使用信息化的办法来办公可以极大地提高相应的效率,所以就需要企业可以加强企业会计的信息管理,最大的来提高工作的效益,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相应的规划,
(下转第188页)
(上接第186页)
以便最大的保障企业会计控制的高效化,实现财会信息数据输出输入、储存和管理等的全方面控制,实现会计信息的动态管理。制度的建立再完善也要结合完美严格的执行,才能够发挥制度规范作用,才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制度不仅在纸上,更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还要注重信息化,建立大数据的数据库从而达到流程管理和控制的数据化。
【参考文献】
[1] 李静萍.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监督体系的构建[J].财会审计,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