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科普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科普工作计划

第1篇: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一)2011年3月份工作小结为配合管委会2011年上半年的土地上市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城市用地,更好的指导城市建设,我局完成了高新区2011年上半年拟上市地块的资料汇总。相关处室根据各个片区的控规、城市设计,制定各个地块的拍卖条件并划定用地范围,经过几轮的局领导会议调整后,形成最终的地块拍卖材料。包括狮山街道、枫桥街道、浒关开发区、浒关镇、镇湖、科技城六个片区共计15个地块,总面积约1255.72亩,其中45%为商务用地,55%为居住用地。

2、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进入方案深化阶段

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进入方案深化阶段,英国jtp公司对投标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将重点从道路交通、结构布局、生态技术应用、景观概念规划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调整,真正将苏州独有的城市、人文魅力与精致有趣的城市空间结合,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打造独特的、精致的宜居生态城。

3、完成苏州科技城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中间成果

此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内, 龙山路东、锦峰路西、科普路北、科研路南,总面积约为1.3 平方公里。规划以原《苏州科技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基础,以“建设苏州市全市范围的中心商务区”为总体目标,以“打造高强度开发的包含商业、办公、商住、高档公寓、酒店、文化娱乐等功能在内的现代商务集聚区和城市副中心”为总体功能定位,形成“两条轴线、五个节点、五个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是对规划区域进行交通分析和开发总量评估,并根据结果对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4、开展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块功能策划

大阳山位于高新区中心地带,衔接了高新区各功能组团,为使大阳山的开发在更具可实施性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对大阳山区域进行整体功能策划,将大阳山打造成集生态保护、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宜居宜业于一体的活力绿心,以功能策划指导下一步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本次策划范围包括了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区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规划任务书的编制。

5、完成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最终成果 6、太湖大道景观改造

完成供电通道及新增管线规划位置的确定,与交通、城管等部门确定新增公交站台的位置及管线预埋。

7、重点项目服务

南庄新苑南区通过方案审查;白马涧理想商业项目通过方案审查;艾维克大厦项目通过方案审查,进入施工阶段;昂内-b-126地块住宅进入施工阶段。

8、完成度文书档案归档 9、日常规划管理工作

(2)核发规划用地许可证8份,用地面积20.9万平方米;

(3)审查建筑设计方案19份,用地总面积78.3万平方米;

(4)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5份,建筑总面积45万平方米;

(5)核发规划验收合格证16份,竣工面积16.9万平方米;

(6)核发市政管线规划许可证4份,总长度达1.8 公里;

(7)市政日常规划审批25份;

(8)规划审批办文回复函17份 二)4月份工作计划

一、规划编制

1、完善苏州科技城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完成规划范围内交通承载力评估以及开发总量的测算,确定规划区域的总体开发规模。

2、完成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块功能策划的设计委托。

3、完成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中期方案。

二、市政规划

4、完成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一号线项目建议书,尽早具备立项条件。

5、完成苏州高新区35kv以上变电站选址及高压通道的规划初步成果。

为满足高新区发展用电需求,保证高新区规划变电站建设用地,落实各变电站之间高压通道的用地,近期委托设单位对《高新区35kv以上变电站选址及高压通道规划》的设计工作,4月底将完成初步成果。

三、重点项目

6、对城际站周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方案进行会审。

7、完成锦峰国际商务综合体设计方案深化。

8、完成丝绸博物馆规划方案审批。

第2篇: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一、“高铁”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分析

“高铁”时代的来临,给武汉市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据市假日办的数据统计显示及相关媒体报道,黄鹤楼、东湖磨山、植物园以及归元寺等景区收入不同程度增长,全市旅游经济增长率高达35%,甚至春节期间所接待游客中的八成来自广东,这确实是武汉市面临的一种新机遇和挑战。而马鞍山森林公园并没能在高铁效应中获得相应效益,旅游经济的增长依旧是靠传统客源――大中小学生和本地市民的拉动,元旦、春节、十一黄金周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春游旺季收入增长13%,远低于全市旅游景点的收入增幅,其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市民游园人数比例同比上升。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原因。

1、主观方面

一是马鞍山森林公园没有在武广高铁开通之前抢抓先机,主动开展市场开发和营销工作,甚至可以说主观上缺乏远见,没有意识到“高铁”开通能带来这么巨大的发展机遇。二是从公园的最早规划到当前的旅游开发其指导思想均以市内自助游形式为主,接待远程旅游团队的设施、能力和经验等都相对不足。三是公园现有的旅游项目基本属于典型的旅游快餐,人文色彩欠缺,旅游的文化特性彰显不够,人文景观严重缺失。

2、客观方面

一是马鞍山森林公园虽然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但作为“武汉城市后花园、市民旅游休闲胜地”的公园定位不科学,致使景观建设、人文开发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吸引远程旅游团队问题。二是信息的不对称,最典型的是本地旅行社、旅游公司在开发一日游、两目游线路时并没有将马鞍山森林公园纳入旅游范畴。而远程旅行团了解信息的渠道也是有限的,基本上依赖于旅行社、旅游公司及其相关的网站信息。

二、应对“高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探讨

面对“高铁”沿线尤其是武汉旅游经济普遍较快增长、高铁旅行团异军突起的良好形势,马鞍山森林公园应该从稳定传统市场、开发高铁客源两个方面入手,为如何进一步开发客源作相应的思考和探讨,以期在今后的“高铁”旅游中获得“高铁”经济效益。

1、稳定传统旅游市场

稳定传统游客市场的基本思路是苦练内功、拓展品牌。在本土市场尤其是在学生和市民游客群体中,应该说马鞍山森林公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是,由于旅游产品单一、开发缓慢等原因,加上乡村游、农家乐以及高速公路、铁路开通后方便了市民远程游等因素,导致马鞍山森林分园当前的传统客流量正逐步减少。那么,马鞍山公园该如何应对这种危机呢?

(1)规范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目前在景点的建设、服务等方面与市内的东湖磨山、黄鹤楼等景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东、西部旅游城市相比差距更大。马鞍山森林公园在以往开展的旅游活动中,主要是以市内自助旅游服务和团队接待为主,而且接待外地团队的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也不高,其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都还达不到相应的行业标准,更何况受建设进度和管理体制的局限,规范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强。因此,公园管理处应当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员工素质建设的步伐,利用旅游相对较淡的夏季,结合精神文明创建要求,反复开展一系列针对提升职工素质和优质服务的活动。比如评选景区服务明星、优质服务情景剧创演比赛、员工服务经验交流座谈以及文明礼仪知识培训等,提升职工的优质服务意识和能力。

(2)力争将优势项目办得更富有特色。马鞍山森林公园最具优势的项目就是自助烧烤,公园管理处已经对烧烤区的综合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主要包括改善烧烤区的游园环境、建造便民超市和水电增容等。现在已经完成了部分烧烤区主区间的铺装,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电增容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在原有弓箭狩猎场的基础上,改造开发的高档烧烤服务区域也正在紧张施工之中,计划将于2010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上述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烧烤经营规模,提升烧考服务的档次,进而达到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烧烤项目办得更富有特色,更有品牌效应。但是,仅从硬件设施上提升还不够,烧烤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必要时还需要考虑引进专业的酒店服务人员给予指导。

(3)实施低价策略,守住本土客源。相对于其他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目前的门票价格明显偏低,而且所有的游乐项目,包括自助烧烤在内的定价也都比较低,因此在价格上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公园目前执行的是成人票10元、学生票5元,就武汉本市来看,当前黄鹤楼成人票80元,磨山60元,木兰天池票价60元。省内及全国部分同类森林公园]票价格平均为30至200元不等。如省内神龙架自然保护区仅进山门票须40元,各分景点另行购票,整个景区门票须240元左右;省外如贵州黄果树风景区为旺季90元、淡季70元,黄山风景区门票为旺季200元、淡季120元,云南滇池西山森林公园门票30元,上海崇明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门票30元。低廉的门票价格是吸引市内游客最积极有利的条件,当然,保持这种低价只能是相对的,不可能绝对不变,否则公园将无法正常运转。

2、开发高铁客源

开发高铁客源的基本思路是提升远程接待能力,适度开发高铁客源。在当前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马鞍山森林公园既要重视和提升远程团队接待能力,又要巧妙地把握机遇适度开发高铁客源,以改善公园游客和公园收入的关系,从而进军远程旅游市场。

(1)建立团队接待方案,培训景区讲解员队伍。根据国内旅游景区的普遍情况来看,像马鞍山森林公园这种区域面积超过1万亩、成熟景点面积超过1千亩的城市森林公园,并且还拥有良好的资源,其旅游讲解员应该至少达到30人左右,特别是还需要开展一些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中、英文讲解服务。但是,当前马鞍山森林公园内部只有2名专职导游和3名兼职讲解员。针对团队接待能力薄弱以及接团方案缺失问题,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接待方案,以提升接待大批远程旅游团队的能力。而对于导游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马鞍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应该主要依靠专职导游员对兼职讲解员进行培训,并且进一步充实讲解员,最低应该培养8至10名兼职讲解员,以作好接团讲解准备。

(2)建立服务信息网,加强与旅行服务公司的联系。虽然有些旅行社会主动联络景区,但公园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争取机会,也可以争取上级旅游管理部门的一些指导和帮助。另外,

说到与旅行社的合作,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团队票价折扣问题,由于当前马鞍山森林园的挂牌价为成人10元、学生5元,而当初所定价掊也主要是为稳定以本地市民和学生为主体的客源市场,实际上,接待团队既要提供讲解服务,又要给予门票和游乐项目优惠,这样的定价结果可能会造成做一单就亏一单的局面。因此,门票价格调整也应该在考虑的范畴,应该提请有关部门重新进行成本核算并适当调整门票价格,为开展团体游、高铁游实施价格策略提供有利的弹性阶格空间。

(3)增加旅游信息和文化含量。当前,公园管理处应该充分考虑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如对战争类、宗教类、历史人物类典故的挖掘,并将这些人文因素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通过小品景观、园林建筑、雕塑等手法,用信息和文化含量来吸引和留住远程游客。也可以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开展科普、生态旅游专线。此外,园内一些旅游服务设施也应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不断作必要的补充、完善和提升,对主要游览景点的标识标牌应进行统一和规范。特别要不断规范和更新一些英文标识牌以满足外籍游客的需求等。

第3篇: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保护措施;河南济源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199-01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地理位置优越,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为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2006年济源市政府出台了《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济政办〔2006〕42号,对全市古树名木统一进行了挂牌保护,并对部分珍稀濒危树种设置了保护设施。时隔多年,济源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再次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拍照建档,并明确了管护单位和管护责任人,为进一步开展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

此次普查情况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389株,分为37属41种,其中古树387株,名木2株,古树群3个。按照我国古树分级标准,国家一、二、三级古树株数分别为105、138、144株,分别占全市古树总数的27.1%、35.7%、37.2%。

从位置分布来看,济源市古树主要集中在邵原、王屋、坡头、大峪4个镇,共计245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63.3%;其中邵原镇古树最多,有86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22.2%。

从树种类型上来看,济源市的古树名木中,国槐133株、皂角80株、侧柏56株、橿子栎38株、黄连木23株,共计330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84.8%。

根据年龄特征来看,古树名木在100—299年区段的古树143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36.76%;300-499年区段的古树139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35.73%;500—999年区段的古树87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22.37%;1000年以上的古树18株,占全市古树总数的4.63%,其中王屋镇1 000年以上古树,有9株,而树龄最长的古树是济渎庙内玉皇殿门前和渊德门背后的2株柏树,树龄都在2200年以上。

2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2.1 对古树名木设置保护设施

2001年,济源市按照河南省绿化委员会、河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的通知》(豫绿字〔2001〕7号)要求,济源市林业局曾组织人员进行过一次普查,根据普查情况对所有古树进行了挂牌,并对濒危和珍贵古树设置了保护设施,如王屋西坪原山紫柏树庄1 300年的红豆杉,通过采取堵洞、支撑、复壮等措施,目前生长状况依旧良好;槐仙大楼门前300年的国槐,修葺了围栏;济渎庙内的千年柏树,不仅安装了围栏、支杆,而且设置了避雷针。各风景区对辖区内的古树名木也都设置了围栏等保护设施。

2.2 古树名木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

根据河南省省绿委和省林业厅《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2006年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严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并逐一悬挂了标牌,加大了查处力度,从而有效保护了该市的古树名木。

2.3 市民保护古树名木意识逐渐增强

近年来,济源市民保护古树先进事迹不断涌现。如克井镇中樊村一村民,为了给门前一株近500年的槐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自己动手清理了槐树旁边的砖瓦、垃圾,发现树身有虫洞,及时主动联系市绿化委;大峪镇一名村民,发现本村有买卖古树事件,及时通知到市绿委,保护了一株500年的栓皮栎;此外,还有许多市民自己出资,对自己门前屋后的古树进行修葺,保证了古树的良好生长。

3 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破坏古树名木现象依然存在

通过普查发现,部分地区尤其是郊区、山区等地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在树上乱刻乱画、拴绳挂物、剥皮取材、乱搭建筑物或堆放物品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不少古树名木的保护标示牌,已被人为破坏。

3.2 部分古树没有得到及时保护

根据普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济源市古树名木死亡株数达29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总数的7%,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然死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保护设施没有及时到位,如克井镇的一株400年的槐树,邵原镇的一株300年的侧柏等,都是因为遭受雷击、虫蛀等原因,致使其死亡。如果能及时设置保护设施,则完全有可能避免这样的结果。此外,部分古树生长在山区险恶位置,无法进行设施保护,也面临死亡的威胁。

3.3 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此前,济源市许多古树名木未签订管护合同,管护单位不固定,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许多古树因此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通过此次普查,明确了管护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了保护职责,并签订了管护目标责任书。

4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

4.1 健全保护组织,完善管理机构

建议成立市、区古树名木保护委员会,由市绿委、住建、园林、文物、环保、旅游等部门和专家教授组成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2]。

4.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只有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才能使保护工作得到贯彻实施。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手段,如出版古树名木科普宣传书籍、画册、邮票;拍摄《济源古树名木》专题电视片,举办古树名木图片展等,加大广播、电视宣传力度;在闹市区和旅游景区古树名木旁设置警示牌;可以建立济源市古树名木专题网站,实行动态管理,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4.3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资金使用

把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核定一定款项用于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专家会诊、保护设施设置、古树名木保护先进单位、个人奖励等[3]。

4.4 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在市区及有条件地区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可以赋予认养人一定的权益,如“谁出资、谁冠名”方式,吸引各单位及个人,参与到古树名木认养活动中来,关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4.5 加大对后备古树的管护

对全市50~100年的古树和珍稀树种设置保护设施,作为古树名木后备树种进行管护[4]。

4.6 将保护工作列入城市规划

建议将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列入城市规划(保护范围)。在全年绿化工作计划和全年绿化工作汇中,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重点工作列入责任状中。对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较差、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 参考文献

[1] 李明春,郝群章,曾丽莉.古树名木衰亡原因及保护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4):49-50.

[2] 叶其康.龙泉市小梅镇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2(7):234-235.

第4篇:森林科普工作计划范文

“旅居兴县”战略,按照《__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突出山水、文化、物产三大资源优势,强化旅游资源整合,促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努力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全力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按照“多业融合,全县一景”、“原真文化,多点集聚”的发展理念,通过项目推进、服务提升、基础配套、体制创新等举措,力争到2015年末,我县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建设初显成果,基本建成“产业基础稳固、品牌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产品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配套服务优良”的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并成功申报成为省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产业基础稳固:以我县目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趋势为依据,力争至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量超600万人次,旅游人均消费达到600元,实现翻番,旅游总收入超35亿元,实现旅游经济的倍增的目标。

品牌特色鲜明: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根本,以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为主线,以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云山旅游度假区等核心区块为重点,全力打造“山水__,休闲养生好地方”的旅游品牌形象。全面推进旅游项目精品建设,力争成为全省高品质旅游景区(项目)最多的县市之一。

空间布局合理:综合开发__的山水、物产、文化资源,依托全县交通网络格局,形成一核(安文—云山旅游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两翼(环大盘山旅游区、东北台地旅游区)、三线(皇家茶场、南孔阙里、山祖水源)、多节点(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为重点的旅游村落)的空间发展格局。

产品体系完善:注重旅游产品创新,契合市场需求,紧抓市场脉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生态避暑度假、民俗文化体验,以及运动康体健身等四大主题旅游产品,同时积极引入自驾车营地、自行车旅游、徒步旅游,以及探索温泉养生、高山滑雪、攀岩、空中滑翔等新型旅游产品,形成类型丰富、内容创新、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生态环境优美: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染,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使全县的空气质量、环境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配套服务优良:打造覆盖全县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县域1小时旅游交通圈,通景公路全域覆盖;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促进大众交通和旅游交通的无缝对接;创建智慧旅游系统,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管理及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1.明确总规地位。尽快启动《__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旅游总规”)的修编工作,进一步梳理县域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明确旅游产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完善旅游项目库,进一步强化旅游总规的统领作用。

2.完善规划体系。以全县旅游总规为指导,在科学策划的基础上,完成《专项改革试点县规划》、《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3.强化规划衔接。加强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县涉旅项目的前置审核,未经旅游主管部门前置审核备案的涉旅项目不予立项。强化旅游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工业、农业、林业、文化、商业等各类相关产业规划的衔接,力求各类规划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科学整合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统筹效益最大化。

1.整合提升东北台地旅游项目。以管头村为核心,通过乡村绿道,串联横路、马塘、向头、佳村、陈界、廷潭岗、东里、大山头等村落,玉山古茶场、水下孔、十八涡、舞龙峡等景区景点,万苍金土地休闲观光农业园等景观农业,形成我县东北部旅游核心。整合各村落农家乐旅游产品,形成“乌石人家”统一对外营销品牌,逐步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

2.推动环大盘山旅游项目建设。以大盘山为核心,积极推进花溪、百杖潭、灵江源森林公园等景区,以及榉溪、大皿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漂流、溯溪等特色水上游乐项目,形成我县南部旅游核心。

3.提高城区商贸旅游功能。利用花溪景区、云山旅游度假区与县城之间的地缘优势,发展影院、酒吧、茶艺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丰富城区的夜游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快西山、新兴街等区块开发,增强娱乐、消费等旅游功能;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整治违章停车、占道经营等现象,营造“文明县城”的城市环境;通过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手段,提高文溪两岸的景观风貌。

4.加快云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度假区基础设施和广天休闲山庄、__养生不夜城、大盘山博物馆、中华养生园等项目建设,加大园塘、黄檀林场招商力度,加快温泉堪探、开发进度,力争三年之后出产品,五年之后树品牌。

5.创新旅游项目。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及创新旅游项目,重点探索发展云山旅游度假区的温泉养生旅游项目、青梅尖高山避暑项目、皇城湖区块旅游项目和鞍顶山等地高山滑雪、滑草、攀岩类

体育旅游项目,以及云山旅游度假区、高二、维新、双溪等地的旅游养老项目。6.提升现有景区品质。三年内,创建大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盘山国家地质公园、管头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在现有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

7.发展精品乡村旅游。以管头、横路/!/、大皿、榉溪、梓誉、马塘等村为重点,发展精品乡村旅游。其中①管头与横路村主要通过农家乐产品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精品乡村民宿、青年旅社、银发公寓等多层次乡村度假项目;②大皿村以明清古建筑以及丰富的民俗活动为核心,重点整治村落环境,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打造“江南小凤凰”;③榉溪村以孔氏家庙为核心,开发以耕读文化为主线的乡村旅游项目;④梓誉村以宗族文化为核心,开发体验型乡村旅游项目;⑤马塘村以玉山古茶场为依托,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加大其它19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使历史文化村落成为今后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1.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水果、蚕桑、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及高山梯田风光,通过景观营造、设施配套、线路整合等手段,使其成为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旅游休闲、采摘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探索家庭式的主题农场项目建设,创新农业旅游发展与运作模式。

2.旅游与林业的融合。通过全县的绿化、美化,加强不同季节花卉及色叶树种的种植,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提高县域空间的景观效果,改善城市及村镇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村镇、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3.旅游与商贸的融合。结合旧城区改造、云山旅游度假区与新城区开发建设及尖山、双峰等城镇发展,加强旅游与城镇第三产业的融合,逐步打造集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提升城镇商贸旅游的比重与品质,大力发展城镇商贸旅游,发挥“旅游小镇”集散功能,集聚消费人气。

4.旅游与文化体育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玉山的赶茶场、高二的七夕节、深泽与双峰的炼火、万苍的谷将山庙会、盘峰的祭孔大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旅游项目,积极开发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推动“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依托我县与横店影视城的地缘优势,积极接受其产业辐射,利用我县境内梓誉、大皿、榉溪、横路等原生态的村落环境及景观风貌,积极发展影视创作、书画创作等文创产业,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凭借我县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环境优美,适合户外运动的优势,加强旅游与体育的融合,培育发展滑雪、滑草、山地自行车等户外康体运动旅游项目,与我县传统的山水观光旅游项目形成互补。

1.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县内交通网络建设,加强与周边县市交通对接,积极推进形成“四纵三横十六连”的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开通__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专线。三年内完成磐新线窈万段、42省道一期、40省道三期等公路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杭绍台高速公路。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对接。建设县旅游集散中心和尖山旅游集散中心。启动东北台地玉山、尖山、万苍等地的田园休闲绿道建设,依托沿途的特色乡村、景区景点以及工农业生产旅游点设置服务驿站,为“骑友”和“驴友”提供配套服务。

2.提升住宿档次及特色。以“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大力发展经济型快捷酒店,合理发展高星级酒店,提升发展社会及乡村旅店”为原则,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发展。重点提升以管头为代表的乡村民宿品质。支持城市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度假村、主题特色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提高旅游住宿级配水平。创建1家四星级酒店、1家主题特色酒店、4家三星级酒店。

3.打造地方餐饮特色。培育一批“名店”和“老字号”餐饮品牌企业,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推出特色菜肴系列,如绿色有机餐饮系列、中医药养生药膳系列、有机茶养生宴系列;培育城镇特色餐饮街区;积极举办美食节庆活动。

4.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全县旅行社运营机制,鼓励现有旅行社的兼并、重组,培育旅行社龙头企业。三年内争创四星级、三星级旅行社各1家。通过加强培训、强化管理等方式提升全县导游总体水平。

5.增加旅游购物比重。促进农特产品、工业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大力挖掘和开发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重点培育6家以上集基地、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龙头企业;以“浙八味”特产市场为依托,通过线路组合、设施完善、规范管理等举措,建立以中医药保健品为主体,包含茶叶、菌菇、果蔬等物产的旅游购物基地;加快城区、云山商业街区和综合性旅游购物商场建设。

6.丰富休闲娱乐业态。以云山旅游度假区为依托,新建高品位休闲养生街区,开发中药熏蒸馆、药浴馆、药膳馆、中医针灸馆、推拿馆等中医药养生保健项目,使之成为__高档养生休闲中心。整合创新民间传统文化节目,建立一支专业的旅游演艺队伍,打造一台特色鲜明的旅游演艺产品。

7.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建立涵盖县旅游局、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及乡村旅游点的网站体系,健全旅游咨询、信息、在线预订、行业管理等功能,构建__旅游服务信息数据库;以花溪、百杖潭景区为试点,推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电子语音导游讲解系统建设;充分依托高速服务区、各主要景区、乡村旅游经营点等设置二维码信息咨询体系。

1.拓宽营销渠道。整合县域旅游相关营销资源,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合作,提升联合推介、市场营销机制,实现渠道共享、客源互送。加强与杭、甬、温、台及沪、苏等主要客源地旅行社、旅游中介机构的沟通协作,鼓励本地旅行社积极开拓地接业务,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网络。

2.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由涉旅企业、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县旅游形象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重点旅游村落、农业观光基地、休闲山庄等的统一营销、包装、推广,实现全县旅游营销一盘棋运作。提高__旅游品牌意识,加强旅游品牌商标注册。

3.创新营销方式。制作__旅游形象片,构建__旅游主题形象体系,在杭州、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进行播放。鼓励各旅游景区拍摄微电影,在本景区网站、全国知名旅游网站及门户网站上播放。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微博、微信营销。

4.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购物市场等的服务标准,提升我县旅游服务总体水平。增加与旅游类院校合作,加强各层次、各类型旅游人才的培训与引进。建设旅游诚信体系,深入开展旅游消费场所推荐活动,建立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和监管机制。

1.构建大旅游管理体制。成立由县政府主

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常务副主任,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__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简称“旅委会”),负责统筹、协调等工作,全面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旅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同时成立__县旅游协会,强化行业监督与自律。2.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整合利用行政资源,努力使我县进入浙江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1+6+X”行列,申报成为全省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之一。

3.成立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整合全县涉旅资产,组建县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我县旅游发展提供投融资和创业平台,为我县旅游集约化经营和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旅游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积极参与投资旅游开发项目,积极鼓励农户参与旅游创业,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全县旅游的营销宣传等,有效保障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