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

第1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

1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所谓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vchology)是在反对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psychology)和精神分析心理学(psy choanalytic psychology)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兴起与主张正代表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反省,代表教育界的一种反省,甚至代表第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科技文化的一种反省。

学校强调知识教学,强调教育的技术化和程序化,既未重视教导学生如何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关心社会,更未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判断能力。关心教育的学者们认为。美国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教育是反人性的教育,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学生主观需求的教育是反个性的教育。要想改造社会,挽救美国,就必须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种不满于社会与教育现实的情况下,应运兴起了以人本教育为中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只是对人性、对心理学和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上的意义是,不主张客观地判定教师应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等。

2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

2.1关于教育目标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兴起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教育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别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2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有效性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主要与五个因素相关:①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②采纳学生认为真实的东西,即应从学生的知觉水平着手理解问题、要求学生。而不是他们头脑中突然想到什么就要求学生什么;③帮助学生理解与探索学习材料对个人的意义,这是提高教育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④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⑤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学生认真参加学习过程,通过“做中学”获得知识的意义,并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理解和内化知识。

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主要有:①教师应发展对学生的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他们自己的潜力,这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②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过程,并为学习的结果承担责任;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包括课本知识在内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经验纳入到学习材料中;④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或学习方案的制定过程,甚至让学生独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创造一种民主、真诚、关心、理解的课堂教学气氛;⑥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应发挥“助产士”的作用,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⑦学习的材料对学生而言应是有个人意义的。(注:意义学习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3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启示我们,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教学转到认知和情感并重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认知的主体,真正从“教师中心”或“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不仅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3.1启发与传授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能一味地“灌输”。但也并不是说不要知识传授。而是应将启发探究与知识传授相结合。适时传授和恰当启发对课堂教学同样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与传授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五个方面的态度和品质:①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②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③学会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学习者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④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核心概念、思想方法;⑤掌握知识传授和启发探究的课堂教学技巧。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重视人的情感。这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发展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形成勇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态度和品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合理的情感态度。

3.3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习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等功能”,并且似乎已经形成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局面,但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是以考试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认为以考试为主体的学习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外部评价”。人的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生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地学习。

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四点:①课堂练习体现针对性;②学业评价兼顾开放性;③阶段评价注重反馈性;④终结评价与选拔考试突出学科性与公平性。

当然,由于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的局限性,其理论也存在着某些有失偏颇的缺陷。如:忽视教育过程固有的特殊性,片面强调学生中心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分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并最终走向情感至上的歧途;等等。因此,教师要正确评价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第2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还原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学习者的自我实现角度研究学习问题,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潜能的发挥,强调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认为,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联结的总和,主要是学习者对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释或看法的形成。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1]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取决于静止的知识。”[2]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他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教师的地位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促进者。

 

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

 

我国现在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主要还是被动式教学,教学内容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以教师灌输为主。罗杰斯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对学生智育的培养,不重视整个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是知识和权力的拥有者,单纯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服从;师生关系不平等,师生之间缺乏民主和信任,学生经常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

 

尽管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努力为学生创造交际性的口语活动和情景,但由于师资水平、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和考试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过多的强调对学生语言形式的训练,而不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相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2)在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参与过多,教师决定口语交际的内容和形式,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全部由教师进行评价,教师独占讲台,主宰一切,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听课、被动接受,学生思考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太少。

 

(3)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大多还是在较大的教学班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学生在动机、性格、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很难考虑到每个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要,学习过程很难激起每个学习者的交际欲望,很难保证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均等,很难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3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

 

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因此,他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而不应该把一些学生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东西强行灌输给他们。人本主义教育观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在性格、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的精神。提倡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设计到学习效果的评价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选择者、计划者、组织者、决定者、指导者和评价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教师作为促进者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如:书籍、杂志、实验设备和人力资源等。

 

(2)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交际欲望。

 

教师要彻底改变仅仅传授语言知识的习惯,应把课程内容和教授对象紧密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开展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复述课文、对话练习、分组讨论、同伴学习、话剧小品表演和歌曲电影欣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交际欲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设计英语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真正的生活情景、真正的角色和真正的交际目的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置身于现实的交际环境中,所谈论的话题与生活实际相关联。接近生活现实、模拟真实场景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畅所欲言,从而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交际欲望。

 

(3)自我概念起主要作用的教学过程——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强调自我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的基础应该是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参与决定课堂的规则,从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出发,由学生自己讨论找到适合自我实现的学习管理模式。学生自己研究课本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现信息,形成观念,自己寻找学习方法。应该由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制度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自我监督计划实施和进展情况,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4)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真诚尊重理解关注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非常重视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在学习和人格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人本主义教育观倡导学习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促进者的作用。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当教师遇到学生羞于开口、模仿失真的情况,教师应该用亲切和蔼的语气,幽默风趣的话语,生动形象的表情帮助学生调节恐惧、羞涩和焦虑的心理,缓解课堂紧张的氛围,教师应该多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应该具备四种态度品质:①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个体差异、有交际需求的学生。②尊重学生的个人实际经验和主观意见。③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犯的错误和羞于开口的心理恐惧感。④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课堂表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真诚、理解、尊重和无条件地积极关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4 结语

第3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教育观念,从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人本主义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观点有: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因素,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主张老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

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传授教学,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一成不变的很快就会陈旧过时的事实材料,并不会帮学生学会学习,因而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对付社会变动的严峻挑战。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3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

罗杰斯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我们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授教式教育,以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灌”为主,教师独占讲台,课程成为传授知识的唯一阵地,这种单一的方式否定了人作为知识主体对客观存在能动认识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2、教育目标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能力基本上局限于认知方面,主要是思维活动方面。对学生学知识的要求只是上课能听懂,课后能消化,考试出成绩。使学生养成了跟着教师走的依赖心理,一旦脱离了教师走上社会,在遇到实际问题而没有所学的现成知识时,就会束手无策

3、教育评价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了道德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怪才。另外,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部评价”尤其是教师的评价中长大的,因此习惯于凡事都要教师说“好”心里才踏实,离开教师的评价许多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自我认同能力低下。

三、人本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以人为本,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揭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爱好等等。我们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应构建生活情境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成为知识和社会文明的再创造者,而不单纯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2、启发意义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

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这种学习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在没有任何强制的环境下,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而意义学习正是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计划、实施及评鉴自己的学习活动,按照个人主动学习的过程来发展个人的学习技能,实现个人目的或需要。

3、更换角色,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方式的多边性教学方法

人本主义认为理想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创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互动的多边性教学方法正符合了以上的教学情境,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和双向活动,而是强调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从而使教学在单向、双向迈向多向交流多重互动作用中,形成一个立体型的信息交流网络。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特长,而且充分利用了成人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其经验视为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4、改革评价,建立促进性自我评价方法

长期盛行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忽视教育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已不适应并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既是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又是学习过程的归宿。学习者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及自我学习状况的差距,进行横向评价或纵向评价,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和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认知,然后发现不足,调整学习方式,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从一般受教到自我导向学习或自我组织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4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说之一,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学说。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教育发展,为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和专家所推崇。本文拟对人本主义对我国养成教育是否有所借鉴进行探讨。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与思想基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其理论的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基本价值取向以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复归,而在教育实践上向人类情感世界的趋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西方心理学的新思潮和新取向,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起点。主张“非指导性教学”,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尊严以及价值,并把人的潜能的实现放在首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主要内容有:反对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以培养自我实现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反对单纯灌输知识、机械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外在学习,主张将情、智教育融为一体,开展最佳成长的内在学习;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扬学习自由和主动创造精神;反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学校课程脱离价值观,价值中立和无目标、无意义,主张课程改革,实施意义学习和经验学习;反对不良的师生关系和教育心理氛围,主张学习是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作用。

二、养成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养成”的本意是培养,使之生成。古人认为,“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人的本性是自然生成的,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则是要经过人的努力的。养成教育所具有的早期性、长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是适合青少年时期的最佳教育方式,并将内化统一于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有:“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也把养成“道德的人”作为他的教育任务,并以“仁”作为其基本观念,是人生的最崇高的品质。在西方,养成教育经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养成思想再到近代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生活教育,再到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为最终养成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理论均对养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追求的是“全人教育”,其教育宗旨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全人”,一个“完整的人”,他不仅在身心方面达到了和谐发展,而且在认知(理智、知识、理解)与情意(情绪、感情、态度、价值)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统一。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发潜能,完美人性,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如果说养成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那么对青少年个体而言,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以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养成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深刻把握的结果。养成教育必须从尊重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唤醒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尊重青少年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二)养成教育要以“青少年”为中心

青少年是养成教育的主体,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充分调动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促进养成。养成教育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内化和强化统一于青少年个体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养成教育是他人教育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我教育集教育者与求教者的角色于一身,它像一根红线贯串在养成教育始终。离开了自我教育,养成教育就会失去重心,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希望。

第5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能动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73-02

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徒增及就业方式多样化、网络漫布、道德迷失、恋爱观混乱等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研究大多侧重于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方法,本文试从高校辅导员视角探讨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构建,使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由被动的“被指导”逐步转为自身自觉性的活动,激发其心理能动性,构建自身心理能动体系。

一、心理能动性与心理能动体系

所谓心理能动性是指人的心理固有的特性,表现在人们通过实践把对客观现实外部现象或外部联系的反映,经过抽象和概括揭示其本质与规律,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指导自己行动的目的与计划。正因心理能动性是人基本的心理特性,使构建心理能动体系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实施成为可能。同志在十报告中向青年提出“要自强,以拼搏的精神鼓足前进的勇气。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朝气,有激情,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党和国家关注着青年的心声,把培养青年的独立性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而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心理能动体系,就本文来看即基于心理能动性产生而形成的自主解决心理问题的一整套原则、方法和实践的路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理念与实践的集合。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能动体系

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的责任、“此时此地”、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依据他们对人的内在潜能、内在价值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对呼唤人性回归、完善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1]于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给我们以实践启示:一是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二是尊重并珍惜现在。三是人可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罗杰斯指出:“我看重人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世间所有那些令人感叹的生命和非生命形式之中,人的个体是最富潜能、最有发展的可能性、最有丰富的自我意识的存在。”[2]四是强调人的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正是强调人的成长是人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在实践中构建心理能动体系

如前所述,心理能动性并非随心所欲的“自由意志”,其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也要从实践入手。

1.从静态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从整体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5%,近年来高达30%以上。据2009年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23.66%,北京16所大学中因精神疾病退学休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退学、休学人数的64.4%和37.9%。[3]每个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不同方面都存在着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承认心理问题的普遍性,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这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采用恰当的方式讲授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正视并重视心理问题;在讲座、论坛和交流会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交流。在“共情”的作用下,适当宣泄和沟通,彼此互助。

2.从动态上看,可采用“太极式”沟通方法。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采用个体交流方式居多。面对学生时不要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本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原则,要让学生自我发现。只有自己发现的问题才能让其更深刻地接受理解并有效发挥主体地位。在逻辑梳理下让学生改变认知和思考、处事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机制化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①建立年级、班级、宿舍三位一体的心理能动平台。以辅导员所带年级为单位,设立诸如“阳光心理部”等“部门”,通过心理驿站、心理教室,讲座论坛或交流会等方式将健康心理作为项目运行。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促进对“元认知”的理解。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设负责人密切关注同学情况,辅导员常下宿舍与学生谈话,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发现和解决。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学生就愿意主动倾诉并积极解决问题。②项目化开展校园心理文化活动。罗杰斯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总是愿意使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自我概念是准确的,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4]通过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游戏、心理剧和自拍心理情景剧等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在活动中得到真实的积极的体验,获得肯定或者活动后积极反思,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对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懂得控制的方法和技巧,激发主动性,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性。③发挥榜样作用。利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开展心理教育活动。选拔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各种形式与心理有问题、情绪消极或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进行沟通,使得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柔和而亲切。④提供平台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制”情绪长期低落、心态消极或短期内适应性问题的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在活动前辅导员和其他老师积极指导,增加活动成功几率。大学阶段同辈认同、同辈集群的情感需求逐渐增强,他们发展自我功能、展示自我风采的愿望非常强烈,更愿意也更容易从同辈群体中接收有价值的观念,模仿有益的行为方式,非常乐意担当同辈教育的教育者。[5]有了改变自己的意向,学生便会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心理能动体系,抵御不良情绪的侵袭。综上,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依托,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保障。高校辅导员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能动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同时促进自身心理的完善,教学相长,实现与学生共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韶刚.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0.

[2]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3-24.

[3][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琴,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37,140.

第6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学校德育;人本主义教育;反思

1 人本主义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流行于西方的重要社会思潮之一,其中,以罗杰斯和马斯洛心理学思想最为出名。他们重视人的基本思想和感情的研究,重点回答了人如何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以及如何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等一些基本的问题。与此相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也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和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很大,卡尔・罗杰斯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完善的人的概念。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以及对个体可以挖掘潜能和获得幸福的观点为了解人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由三方面构成:

1.1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学生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价值。教育者首先要树立教中有人、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它期待学生个人能成为教育的中心,必须为其负责。人本主义教育认为应当“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他或她自己的感情的独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为授予某些东西的物体”。

1.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师观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家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人的个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独特的人类存在,并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要以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自我感知基础,适当应用外部力量,最终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自我选择和判断能力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

2 学校德育中人本主义教育的意义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人本主义教育中对人性持乐观和发展的观点可以用来改进学校德育。它强调强调人的自主性,主张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位置;强调尊重学生,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必须尊重的独特个体;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强调学生参与教育的决策过程,允许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自由;强调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要做学习的促进者等等。这些观念已经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原则被普遍认可并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在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更有利于德育的开展。

人本主义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和“非指导性”教学思想对西方德育的改革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德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以学生为本;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正确看待和评价学生;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和学生平等的人,公正地接受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确立发展的目标并加以积极的引导;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发展,主动配合德育工作者的工作,从而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3 学校德育实践中对人本主义教育的反思

人本主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无疑对当今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任何一种思想或认识仅仅代表了人们关注教育的某一视角,受人们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所处背景的不同,必然会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学校德育中,如果过分推崇“非指导性”的德育,可能使现代德育改革走得太远;同时,我们还不能确保学生可以完全有能力选择和决定道德价值的目标和方向。因此,要辨证看待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的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和发展空间,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为此,我们要澄清几种错误的认识:

3.1 过度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育者一切听命学生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原则,它并非包罗万象,完美无缺。人本主义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要一切听命于学生。然而,在德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既然倡导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就应当以学生要求教不教、教什么为前提和标准。针对当前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的实际,一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应减少乃至取消德育课。同时,在大学生中也喊出了反对的呼声,他们认为自己具有了基本的政治知识和道德素养,已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上述认识是对人本主义的过度推崇。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德育是维护社会正常发展的需要;从个人方面看,它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并求得发展的需要。因此,德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德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既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德育改革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要求,又不能削弱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挥好二者的能动性,才能真正搞好德育工作。

3.2 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有过分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的特点,这是不应该为我们所取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社会性体现并制约着人的自然性。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必须遵循社会的基本规则和规范。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并在其中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基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德育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但是,在实施人本主义的德育改革过程中,一些人过分地强调人的自然性,忽视人的社会性,认为学校教育用不着花大力气去抓德育,学生的发展应该完全由其天性使然,不要人为地灌输思想政治知识和道德规范。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德育不仅不会妨碍学生的发展,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

3.3 实行多元化自由式德育

西方资本主义的学校德育与我们的学校德育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他们的一些原则并不适合我们的教育实际。比如,人本主义教育坚决反对德育的一元指导思想和灌输的教育方法。我们在借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们的教育实际对它加以扬弃。不得不指出的是,每一个社会和时代都有相对稳定的德育指导思想和德育内容,这是不能想当然地自由选择的。然而,在倡导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德育改革过程中,一些人提出让各种思想道德体系自由竞争,让学生自由选择的主张。我们说,这是不适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德育发展实际的,也是不为社会所允许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才能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但是,学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总之,学校德育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既服务学生,也服务社会。这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和德育工作者的参与,也有待于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更彻底的改革,有待于各种社会条件的进一步成熟。

【参考文献】

第7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论文摘 要:“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就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实际需要这个中心服务。以此为视角,探讨“生态化”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态化”的教学理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如何优化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高技术人才,这是每一个大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生态化”的教学理念,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生态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生态化”的核心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在教学中坚持“生态化”的教学理念,就是把培养社会上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其对象的活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今后独立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未来教育的明显特征就是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是一门综合教育课程,旨在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满足社会对新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生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进行自主认识和实践活动。学生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生态化”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态化”的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下面三大理论体系: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和主体地位;强调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的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力、管理力、社会交际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科技研究能力等。二是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既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三是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四是人自身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既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又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以及自我发展的主体。五是人自身价值的全面实现。关于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以及自我价值,这三者原则上是统一的。对于个人来说,只有在对社会有所贡献时,个人才能从中得到享受;而对于社会来说,只有充分重视个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上。人的全面发展不但是一个哲学范畴,而且是一个教育范畴。它要求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教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古代儒家的“人本”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因材施教”这三大教育原则上。“有教无类”指的是教育应该对任何人都开放,学校不应该只接受某一“类”人而不接受另一“类”人,学校在“教化”人的过程中不应该对人分类。“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应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教育也不要使人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即教育要使人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孔子为此确定了“六艺”——礼、乐、书、数、射、御作为教学内容。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以下三部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但是这三部分教学内容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其中德育是基础。儒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并且强调学习应该循序渐进、知行结合,并且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应该把人培养成平等的人;教育不但要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还必须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康布斯和罗杰斯,他们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成是动物或机器,不重视人类自身的发展特征;同时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是却忽视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他们认为心理学探讨的应该是完整的人而不是人的各个侧面,如:行为表现、情感障碍、认知过程等割裂开来加以分析,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人的发展潜能,人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从全新的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它是从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及个人意义的角度来思考学习问题,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潜能的发挥,主张学习者积极地自发学习,强调学习者自我概念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生是具有思想、意识、需求、情感、欲望以及各种能力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

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将他们不仅视做教育的对象,更应将他们看作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将他们看作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必须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出发,必须由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认知动机驱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学习不应该是刺激与反应的机械联结,而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因为有着不同经验的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他们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由此看来,学习者充分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的本质就在于有意义的学习。这种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自决的学习,它包括了价值和情感的色彩,所涉及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知成分的参与,它以个体的参与和投入为特征,是一种自发的学习,是学生自我实现的一种学习,学习者能够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以求得更充分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要体现“生态化”的教学理念 

21世纪的教育是生态化的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打破旧的体制、更新旧的观念,贯彻“生态化”的教学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生态化”就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生态化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根本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教学中的“生态化”就是以学生为本,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目标,要求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将学生视为教育和培养的目标,关注学生生活的命运。生态化的“人”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因为教育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且缺一不可。学生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并且蕴藏着巨大潜能。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能适应社会的人;学生则是通过教育活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做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做人和学生学会做人必须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依靠双方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生态化”的教学理念认为学习的关键是知道如何学习、促进意义学习、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这与我们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吻合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使语言学习富有教育价值。但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本身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该体现“生态化”的教学理念,要重视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要为语言学习者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增加他们的焦虑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言发展。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完整的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生态化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目睹20世纪20年代学派论战高峰的心理学家以及旁观者们都曾感到心理学的前途渺茫。1929年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代表会议上当提到阵营林立时,有人说那是“当代科学的丑事之一”。[1](P385)70年代有人认为,“现代心理学史并不是一个科学进步的记录,而是理智的倒退”,“整个西方世界已经面临精神崩溃,心理学的倒退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表现”。[2](P29)临近世纪末更是有人断言,心理学已经“解体”。[3](P20)事实果真有那般悲惨吗?难道确如黎黑所说,一次次的危机已经证明了乐观主义的错误?[4](P398—400)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展望未来,回顾过去,我们看到:仅用“倒退”、“解体”一类的词组何以能够概括心理学演变的基本态势!从20世纪30年代始,各派间就出现了相互吸收、彼此渗透的局面。特别是二战之后,原来一些比较极端的学说受到日益猛烈的抨击,新的思潮应运而生。这些思潮不再以学派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潮流或者发展动态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门户对峙、分道扬镳的势头大为改观,整合趋势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心理学经受了考验,并且在发展中不断成长。我们相信,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因为,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当代心理学,危机虽然存在,而前景并不暗淡。

一、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

认知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初,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为早期代表。40年代末,由于各门科学的迅猛发展,产生了科学间横向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推动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三论对当代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在知觉、记忆、言语和问题解决等领域,形成了综合的认知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把人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在这些理论看来,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了。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编码、储存和操作,从而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么,按照哈伯(R•N•Haber)所说,要了解认知过程,就必须进行信息加工分析。[5](P349)尼塞(U•Neisser)《认知心理学》(1967)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当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方法如计算机模拟等等。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设想是:如果计算机和人于某种作业中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那么指导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地解释人是怎样完成这一作业的。就是说,如果用计算机解决了某个复杂问题,那么计算机的解题程序就可能代表人解决同一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应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从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并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某些传统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但它和传统心理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抛弃了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只有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又高度肯定了行为主义对客观方法的重视;它注意对人类智慧行为的研究,因而不同于精神分析,但又承认在人类信息加工中存在着某些无意识的过程,并用精密的客观方法研究了这些过程;它不满格式塔心理学某些含糊不清的理论,但又继承了格式塔在知觉、思维和问题解决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进而丰富了这些成果。正因如此,我们说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狭隘的心理学派别,而是一种新的运动或者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代心理学相互融合的新趋势。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略早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似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派,而是一些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的联合。主要发起人有马斯洛(H•A•Maslow)、戈尔德斯坦(K•Goldstein)、奥尔波特(G•W•Allport)、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和罗杰斯(C•R•Rogers)等等。戈尔德斯坦首先提出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论。马斯洛将这种学说与其动机理论结合,提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境界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自我实现者才是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人。罗杰斯的自我论乃是自我实现论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支柱,认为人有一种内在的“机体智慧”,能对那些有利或不利实现自身潜能的经验进行分辨,促进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人和人关系中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联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主要方法和基本观点两方面都不同于近代传统的实验心理学。他们继承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强调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主张以整体分析法取代元素分析法,以个案研究取代一般规律研究,或在个案研究基础上进行一般规律研究。就方法来看,他们恢复了早期人文心理学的传统,和当代西方盛行的实验倾向并肩而立。就观点来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两大传统心理学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持异议。他们以心理学资料论证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环境影响所致,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所有来到世间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人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能创造的,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毫无疑问,人本心理学家批评传统心理学仅仅注意到人性邪恶面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扩大关于健康人研究的心理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学对人所特有的精神生活的多方面的关注。正如马斯洛在逝世前夕所说,他的理论比实验室里得来的东西更符合真实生活。[6](P470)我们同意,在实验室和真实生活这两个场景中,后者才是理论的真正用武之地。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充分正视人的本质其实就是基于自我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自我实现”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空想。好在由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各国更多心理学家的比较普遍的回应,特别是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就使他们的杰出贡献,真正地创造了心理学生气勃勃的“第三势力”。

三、临床心理学适应了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

临床心理学是适应人类精神支撑的热切需要而得到蓬勃发展的。历史前进到当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了充分的证明。但是恩格斯早就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想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7](P517)的确,人们在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众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驾御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在承受自然界的报复,面临更大的威胁。尤为严重的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随后爆发了二次大战,接着又是几十年的长期冷战。直至今日,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矛盾冲突彼伏此起、延绵不断,价值嬗变的节奏不断加快,信仰危机日益深刻。在此情形下,虽然人类对自身生理及其病变的认识已经相当的深入了,除过癌症、爱滋病等少数病例,大多疾病都已在人类的控制和治疗能力之内,但是,人类不得不更加关注自我心理的完善发展,包括健全的认知能力、适度的情绪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格结构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至此,我们对自身认识出现新的质的飞跃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不仅应该关心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关心心理健康,并且对后者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所以说不幸是产生思想的温床。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心理学与现实社会缺乏紧密联系,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严重脱节,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内涵越来越丰富、精神需求越来越多样,这就使得心理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极高期望。因此,面向社会,参与生活,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的力度、广度、深度和效度,便成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走向。教育、工业、军事、司法、环境等等分支都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心理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专业沙龙,而是向应用化方向飞速发展。应用心理学已涉及到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各种心理问题,已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人生指南。特别是临床心理学,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重塑的客观要求,专家人数大大超过了其它分支,理论开拓与实践创新方兴未艾,生命活力日益凸显。作为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的伟大先驱,弗洛伊德所创的“谈话疗法”已经成为临床心理治疗方法的主流,他有关心理冲突的经典创意已经成为计算机模拟人类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焦虑、移情、阻抗以及解释等等概念已为广大心理治疗者所熟知。尽管精神分析的发展并没有延续20世纪前叶的统治态势,但学习和运用的人数却在大幅增多,研究领域也得到不断的拓宽。加之,在心理学之内又陆续出现了其它一些治疗心理障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比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等,围绕各个体系又形成了许多心理治疗流派,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使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心理治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同时,整合、融化、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心理的走向,这样的趋势就使得心理治疗与咨询不但成了引导人们重返精神家园的专业旗帜,而且其本身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并且促成了整个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日益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超级秘书网

四、心理学的发展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

尽管当代心理学成就斐然,但它仍在走向成熟之中,还算不上是一门严格的规范科学。[8](P26—26)这是因为,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学派能成为公认的范式,还没有一个理论能贯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还有许多概念只是从其它学科中简单转借过来的。特别是西方心理学奉为圭臬的实证主义和现象主义哲学思路,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衰落迹象与潜在危机,使他们难以对已经取得并将不断取得的大量实验成果做出科学概括,难以对心理的实质这样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过份崇尚科学主义、生物主义、个体主义、客观主义和实验主义,只能使心理科学走进死胡同,从而进一步强化人类对于自我的深刻误解,加重“当代社会中人的孤独与痛苦”[9](P14—19)。盲目仿效自然科学,必然导致严重的学科危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它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并非纯粹意义的自然科学,因此其自然科学之路断难走通。而且,心理学所膜拜的西方科学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科学。由于二元论的哲学传统和机械论的宇宙观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方式的片面应用,使当代主流科学走上了背叛人文精神的偏狭之路,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支离破碎、歪曲尊严。因此,带有世界性的普遍反思就在所必然。事实已经表明,心理学研究必须全面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正确坚持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和辩证性的基本原则,把各种具体方法技术、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突破困境,促成学科的健康发展。令人可喜的是,前苏联及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信奉的心理学工作者,为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也出现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心理学思想的学术团体。法国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两极对立中不断发展的美国当代心理学,更是为其辩证法心理学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心理学正被科学辩证法这个幽灵所纠缠”。[2](P28)尤其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大中国心理学家长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的心理学改造、建设实践必将在不断进步中获得巨大成功。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在当代世界还未占居所谓的主流,还未形成强有力的学派(其基本目的也并非形成学派)和严密的理论体系,但是因其基本内核的客观正确性,使其主导地位的获得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正因如此,心理学的突破与创新才更有希望,前景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

[1]杜•舒尔茨1现代心理学史[M]1杨立能,等译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

[2]L•T•哈迪1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J]1社会科学动态,1992(2)1

[3]文博120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A]1江光荣1人性的迷失与复归[C]1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

[4]Leahey,T1H1Ahistoryofpsychology:Maincurrentsinpsychologicalthought1(3rd1ed1)EnglewoodCliffs,N1J1:Prentice-Hall119921

[5]赵莉如1心理学史[M]1北京:团结出版社,19891

[6]马斯洛1见赫根汉1人格心理学导论[M]1何瑾,等译1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第9篇:人本主义心理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自我实现 志愿精神 培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55-02

自我实现这一理论命题经由哲学伦理学的思辨探讨到人本主义心理学实地研究的发展,逐渐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发展成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中,以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和中心论题对自我实现做了清晰明确的阐述和发展。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及似本能的基础上探讨,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及其实现作为理论核心。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我实现的概念和内涵经由三位心理学家的发展逐渐成为体系。

戈尔德斯坦将自我实现视为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倾向,一种最高的内驱力。在他的有机论中,有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将外部环境对有机体正常发展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促发其内在的潜能的发挥。戈尔德斯坦把这个最高的驱力命名为自我实现。①在这之后,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明确指出了自我实现者的类型及自我实现者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将自我实现心理学化。随后,罗杰斯将其认为是个体的一种核心动机,将自我实现与个人的人格发展相联系,构建出人格发展理论,并将它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并得到证实。

二、自我实现理论对志愿行动的可能解释与分析

伴随着我国志愿行动的兴起,志愿行动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主要集中在对志愿行动的总体现状、动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社会成员需求层次的变化成为志愿精神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众多研究中,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的不在少数。但单纯以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志愿行动的动机略显偏颇。在此,笔者整合人本主义中的涉及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相关观点,并结合客观的社会现实条件,在兼顾个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的理念下尝试对志愿行动进行理论分析。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社会成员群体性心理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成员群体性心理的变化为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心理基础。潜在的是社会成员内在需求的日益增长切合了时下社会所倡导的发展理念在起作用,使得自身发展的需求向着合理化的动机演变从而催生出志愿行动。因此,笔者依照需求――动机――行为这一模式展开分析。

1.需要――动机的生成

马斯洛所持的人性观是善良的、仁爱的、博大的。这也正是他所持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性善论。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上的成就彰显了工具理性追求的实效,但将现代化的发展持之以恒并朝着科学、健康的道路上引领,价值理性的追求必不可少。价值理性具有鲜明的价值判断的色彩,凡是出于伦理、审美、宗教或其他行榉绞降目悸牵纯粹排他的无条件的价值观念都属于价值理性。这与马斯洛所持的性善论是相吻合的,出于价值理性的考量,社会发展的现实,社会成员公共服务意识的产生反映出人性中具有一种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在本性上是建设性的。同时,人具有一种求得自身发展的内在心理潜能,反映出内在价值的驱动力,将诸如友爱的、合作的、和谐的价值理念目标化,成为心理潜能作用的对象。这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又一基础――潜能论。人性本善与自我潜能的作用刺激社会成员志愿精神的萌发,体现在需要层次的演进上。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分成两种需要。基本需要指的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这些需要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外部环境的给予才能得以满足。成长需要指的是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能够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虽然这些需要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但是各个需要在同一时期是可以同时存在,呈现出一种重叠的、循环的发展模式。各个需要是以综合作用的方式对社会成员产生激励的作用。作为人的成长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给了我们一个概观,但结合到社会现实中来,以一种群体维度的视角考量志愿行动中社会成员需要的生成,沈杰教授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将其划分为这样一个模式: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表达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为了切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倡导的人文化需求,社会参与在社会成员的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社会性更强的一种需要,而表达的需要是心理性更强的一种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的基础,而需要在具备可以转化的对象和条件时才能以动机的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

志愿行动就是这样一个对象,转换的条件是志愿行动自身所倡导的志愿精神与社会成员自我实现需要所趋于一致的价值理性追求与自我潜能实现的诉求。志愿精神所倡导的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即不求回报的付出,是志愿者向服务对象奉献出自己的时间、才能、精力、金钱而不求回报,奉献是志愿精神的精髓;友爱即欣赏他人、与人为善、平等尊重,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友爱不分国界、职业、贫富、文化的差异,是没有民族之分、收入高低之分的平等之爱;互助即“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对自我发展的提高;进步即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帮助了他人,提升了自己,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②志愿精神传扬的是一种爱和善的普及,这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根本内在驱动力。在现代化的发展下,社会成员基本需要得以满足开始寻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情况下,志愿精神与自我实现价值理念的契合成就了社会成员表达的精神性需要,融合进参与的社会性需要,从而生成了参与志愿行动的动机。反观志愿精神的内涵,传达的是一种利己与利他并最终促进人与社会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趋势。潜在体现的是参与志愿行动所达到的自我实现不仅是个体自我潜能的发挥还在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与统一。以此为基础,结合人本主义解说,深入到志愿行动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中进行理论分析。在自我实现的需要转化为志愿行动的动机后,自我实现的这一过程是通过个体经由原先“社会――自我”的人格形成供给模式转变为“自我――社会”的人格发展模式。这一过程中,“利他”与“利己”原则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得以体现,并通过个体的内化作用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2.自我的社会――社会中的自我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是人格,而不是成就,创造性本身就是表现和存在,而成就是人格实现的副产品。所以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就不是去制造某种东西,而是能够充分地表现自身的本真存在。③也就是说,人格的发展可以作为自我实现的一种表征。通过志愿行动这一行为,给予社会成员,尤其是志愿行动的参加者――广大青年志愿者一个发展自我,完善人格的重要平台,也是他们步入社会习得社会角色的一个良好桥梁,以此更顺利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自我作为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罗杰斯将其划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主体自我,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的主动发出者;一个是客体自我,也称为自我概念,是人所感知觉察到的对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而人是生活在一个他自己可以感知觉察到的现象场中的,而在这之中变化和发展的是自我,自我因为现象场中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志愿行动及其精神所营造出一种现象场中的客观事实,作用于个体的自我,自我从中获取对志愿行动及其精神在主观思想上的架构――真善美的表达;获得同是志愿者参与观察而得到的肯定――协同合作、沟通交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促进到自身的完善――助人自助。这是志愿行动及其精神这一个现象场中给予自我的感受和经验,从而生成自身与志愿行动之间关系的了解和看法,也就是自我概念。这一概念在形成的同时激励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罗杰斯的理论中,人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他所谓的自我实现的倾向的外延要比马斯洛宽的多,指的是人类的一种核心动机,而其他的需要都可以归为自我实现需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可以理解为,参与志愿行动的人们在志愿精神的氛围中接收到如前所述的感受和经验,都不外乎直指向自己所获取的主观思想上对志愿行动的价值理念的构筑――真善美的表达,从而成为促成他们自我实现倾向的核心动机。

同时,作为参与志愿行动的成员,他们大多数是初入社会的毕业生或是在校大学生。当前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志愿行动作为一个平台,可以提供给大学生们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一个学习与实践的承接点。在校园环境中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从中学习社会文化和知识来不断完善自身,在家庭、学校的关系网络中习得自身角色,此时作为学习的一方,社会资源的流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社会――自我”的供给模式,学生在家庭和校园中进行角色扮演来获得知识进行角色塑造。激励他们进行学习和进步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基本需求的满足,依托于外界环境的给予完善充实自身,这是匮乏需求所起到的动力作用。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以良好的公民角色融入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才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目标。而志愿行动的开展给予了大学生进行公民角色扮演的机会。在志愿活动中进行个体的再社会化,对志愿精神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身行动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都是对原有的已纳入自身的对社会理解的补充和发展。此时,推动大学生进行志愿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成长需求,是一种超越性的需求,寻求的是一种自我潜能的实现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亦可以说,此时的大学生在进行的是一种健康性的自我实现。基于大学生进行的志愿行动较多属于行政组织的自上而下的志愿行动,以及处于自身角色扮演习得公民角色的需要,他们秉持的较多是一种入世者的态度,以务实的态度进行志愿活动。但此时可以发现社会资源的流向对大学生来说逐渐转换成“自我――社会”的发展模式。通过自己努力的付出与奉献来帮助他人,改造社会,将自我的力量和潜能发挥出来回馈社会。这种发展的模式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出积极健康的人格基础。大学生角色到公民社会角色的扮演、学习及转变,由一种面向自身的“利己”发展到指涉他人的“利他”发展,从初级社会化到再社会化的过程,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行动的内在需求也由原来基本需要的满足发展成成长需要的推动,以至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推动,最后通过内化的作用,能够将在志愿行动中的自我实现的经验和感悟纳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进行自我悦纳和评价。在强调自我实现中志愿者的感知和感受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其的影响和作用,毕竟人的价值实现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统一。社会发展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重实效、重结果的理念驱使社会成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达到与社会环境的改变相一致来实现自我。正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主体的自我意识,那么其进行的志愿行动的过程是主体价值理性与社会工具理性在同一活动中结合的体现。实质上,人的发展与自我实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角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一个是发挥自身主观能有岳醇し⑶蹦芨谋渖缁岱⒄埂6宰晕沂迪值睦斫庖嗫梢源诱飧霾忝嫔侠创锏酵骋弧

通过对自我实现理论的解读,将其运用到志愿行动的理论阐释中,将切入点放在自我实现需要到参与行动的动机的转换上,从自我与社会的两方面相互作用来探讨自我实现的本质,既抓住了自我实现的驱动力,也对社会环境与自我的互动过程是如何促发和实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作出解释。

注释:

①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