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店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管理
公路项目施工周期很长,并且建设项目因为规模大,投入也很大,这些都是公路工程建设开展的特点。公路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便了运输,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公路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公路建设过程中,公路的施工质量是公路项目开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更应该重视对其质量的控制。同时,因为项目建设的规模很大,所以公路的施工都是分成标段进行的。但是因为项目资金分散到各个标段的实际的金额数量并不多,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保证公路项目顺利完工。
1.公路工程项目在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上的问题分析
我国在公路项目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行业内部不断发展的速度。公路行业内部的竞争很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的向着成本控制方向来发展。为了获得足够的利益,需要控制好工程的投入成本,这样才能实现项目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1.1施工进度的加快,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取足够的利益,施工项目的进度提升也是一个好的办法。很多的建筑工程单位就会加大对技术的投入,但是工程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只是单方面的提高了施工的进度,这样就会导致公路质量不过关。
1.2偷工减料,拖慢施工的进度,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在我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中,施工企业获得足够的施工资金。但是大部分施工企业会将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削减,自己预留出一部分,或者是将其投入在别的地方。这就导致在工程建设中,削减的资金只能购买质量相对较差的材料或者是设备。这些都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公路工程项目的资金的欠缺会导致施工人员工资的减少,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就会比较懈怠。这就会影响施工的效果。因此,可以看出,施工的偷工减料会影响到工程开展的进度和质量。
2.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施工的进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2.1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与施工进度管理之间的对立与统一
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公路施工项目的开展对质量的要求很高,要想完成高质量的公路建设就需要保证施工的成本,留下充足的时间。工程项目的开展应该是在充足的时间下,按部就班的完成,不能为了图工程进度的提升就在质量上有所损害。
2.2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与施工进度管理之间相互影响
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之间相互的影响。在合理化安排好施工的进度计划后按照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可能会高质量完成,但是不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可能会导致工程的质量的降低。有关的研究表明,当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实际进度和计划的进度相比,二者偏差越大,质量的提高就会变化。实际的施工进度小于计划的施工进度,会导致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提高减少。当实际进度小于计划施工进度到达一定的界限后,进度的拖延不仅会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还会导致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施工的质量,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3.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相互协调,保障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
3.1防止盲目追求单一方面,保障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
在公路建设中,要认识到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单纯的追求一方的利益忽视了另外一方面的利益。同时在追求公路建设项目进度同时,不能不顾工程开展质量就盲目提升进度。避免对一些工程建设中的细节问题的忽视,比如一些材料的管理、安全问题等。这些对工程开展进度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的。盲目的后果就是不但没有提升了进度,可能在一些其他的方面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2及时调整计划,保障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
在项目工程开展中,需要根据项目建设中的实际情况,调整工程开展的进度和质量。就当前影响工程开展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做好对这些因素的管理和控制的预备工作。同时协调好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进度关系,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公路施工是会受到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其的控制也应该是动态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结束语
在公路的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是施工的重点。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之间有着很重要的联系,这些都是影响着工程开展的重要因素。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直接的作用,所以,需要保证公路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的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从细节出发,做好对其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华
参考文献
[1]郭锡伟.公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要点[J].交通世界,2016,(36):100-101.
[2]王伟.项目进度、质量和成本集成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关键词:薪酬管理;策略;要点;分析
发达国家的企业早已将薪酬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却一直将薪酬管理或者说企业内部收人分配问题当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这种根本上的差异,再加上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育的不成熟,造成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总是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经常是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薪酬问题,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落人另外一个薪酬陷阱。
那么薪酬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降低薪酬体系的运行成本并真正发挥其吸引、维系和激励人才的作用呢?
一、务必保证领先型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应该有效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管理策略应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意图,保证发展战略有效落实。
20世纪初,我国通讯产品制造市场上同时并存四大巨头—巨龙、大唐、中兴、华为(号称“巨大中华”)。时至今日,唯华为、中兴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作为快速成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高科技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功不可没。华为在本世纪初连续几年推行“掠夺式”人力资源招募策略,通过高薪,几乎把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一网打尽”。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领先型的薪酬策略吸引、保留优秀人才。2007年,中兴推出了惠及300。余人的股票期权计划,一夜之间造就了大量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更关键的是,股票期权计划把员工与企业真正捆绑在一起,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充分发挥绩效一薪酬组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从内容上说,包括生产、供应、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诸多方面,归结为一点:绩效管理。正如Motorola公司所说:企业管理二绩效管理。企业经营绩效好坏,与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密切相关。在我国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而言,相对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需求更现实、更普遍,激励效果更明显、更直接。薪酬作为个体绩效的回报,应当是企业对个体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业绩行为的肯定和酬劳。因此,在设计薪酬支付策略时,应充分调研,精心设计绩效考核指标,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支付体系,对员工表明企业所期望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明确对员工个体绩效的目标,进而对组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进行有效激励,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三、必须保持薪酬制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的薪酬策略、薪酬实践作出了制度性规定,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影响各级组织和生产经营单元的经营管理行为。因此,薪酬制度不宜轻易变动,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以便于个体、组织形成清晰、可靠的薪酬理念、收人预期,进而保持比较稳定、可以信赖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重点的调整,尤其是外界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薪酬制度不能固守旧式,一成不变。例如,近年来CPI指数逐年攀升,就要求在薪酬制度中予以及时、必要的修正;组织管控模式发生变化,各下属单位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就要求在薪酬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重大调整。
四、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规范操作
现实中,同工不同酬、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支付体外循环、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任意克扣工资奖金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做法,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对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参谋,担当起广大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保护者,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提高薪酬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是薪酬沟通
【关键词】火电厂节能 节能控制控制措施监督管理 管理措施 生产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火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竞价上网政策的实施,同时由于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火电厂都在进行生产各环节的能耗降低和成本控制。火电厂加大了对脱硫和除尘设备的投入,虽然达到了环境保护的标准,同时也增加了发电能耗,因此火电厂的节能工作尤为艰巨与紧迫。生产节能需要应用各类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通过工艺提升和技术应用,加强资源调配和管理控制,实现节能的目的。
二.火电厂节能控制措施。
火电厂节能控制是贯穿于电厂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而火电厂的节能控制包括很多方面,可通过加强燃烧调整、减少工质损失和泄漏,提高给水用电率等等,实现能耗降低。火电厂的主要生产环节包括燃料入厂入炉、水处理、媒粉的制备、蒸汽的生产和消耗、锅炉燃烧、机组发电及电力输出等方面。发电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能源损耗问题,通过技术管理和提高对能源消耗的控制水平,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可以避免的能量消耗和减少能量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
1.加强燃烧调整,改善燃煤质量。
入炉燃料控制是发电厂节能工作的开端,在火电厂中,发电成本中的75%左右均为燃烧成本,同时燃烧成本也占据上网电价成本的30%左右。改善燃煤质量,能提高锅炉的燃烧稳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提供机组能负担的负荷,在减少燃料消耗量的同时,更能节约发电成本。改善燃煤质量的同时,要注意对燃煤价格的控制,避免出现为了提高燃煤质量而增加了用煤成本。同时,如果燃煤的质量较差而价格较高,会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导致较低的燃烧效率,加大了对锅炉本体和周边辅助设备的损坏,这对电厂的生产成本是极为不利的。
提高燃煤质量,需要在燃煤采购计划、采购过程、燃煤运输、质量验收、燃煤储备及输送、制备等环境都加强重视,并将燃煤质量控制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2.加装燃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在火电厂中,锅炉是最大的燃料消耗设备,也是节能控制的主要范围。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排烟损失、散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灰渣物理热损失等,节能控制主要是要求减少各项损失,提高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的效率利用,实现锅炉的燃烧节能。
通过在油泵和燃烧室或喷咀之间加装燃油,经过燃油节油器的处理后,增多碳氢化合物的细小分子,提高燃料在燃烧前的雾化和细化程度,在燃烧室内的低氧条件下,减少15%-20%的燃烧设备鼓风量,由于燃烧效率的提高,可实现4.87%到6.1%的节油效果。同时能降低烟道温度,减少废气中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改善蒸汽质量。
蒸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改善蒸汽质量就是针对蒸汽气压和蒸汽压力的改善。在外界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气压低造成汽耗量增大,由此就导致耗媒量增加,同时也造成汽轮机需要减少负荷,降低了发电经济性。合理控制蒸汽气压和蒸汽压力是实施蒸汽改善的必经之路,同时对提高发电经济性具有积极意义。
4.提高变频调速应用,降低发电厂的用电消耗。
在火电厂的机组容量中,约有5%到10%的用量为发电厂本身的厂用电量。而在厂用电量中,约有70%至80%的部分为泵与风机等火电机组辅机设备消耗能量。对泵与风机的节能处理,主要是看其能耗消耗是否增多、过多,管网和风机是否匹配合理。
80年代兴起的调频变速技术,解决了交流的调速问题,能在2.4-400HZ范围内根据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并能提供平滑过度的变频。在电机组锅炉中,变频调速器作为调节和控制风机风量的设备,能提高风机效率,拥有较好的节能效益。另外,由于风机上采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降低了电机的转速,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危害。
5.维持凝汽器的最佳真空状态,增强机组做功能力。
凝汽器在真空状态,能减少燃料消耗量,提高了机组的做功能力,对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1)坚持进行每半个月一次的真空严密性实验,确保凝汽器的真空严密性。利用进行机组大修和小修的机会,对凝汽器采用灌水的方式查找是否存在漏洞,发现漏洞时,及时进行修补。同时要加强给水泵密封水系统的监视和调整,对轴封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加强轴抽风机的正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轴封系统能正常供汽,能畅通回汽。
(2)加强对冷却水塔的维护。在夏季时,冷却水塔运行时,要全开中央上水门,加强冷却塔的效率。在春秋季节内,根据循环水的问题,及时调整热水回流门和中央上水门的开度,保证循环水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提高给水温度。锅炉中给水温度的变化,影响到燃料量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锅炉的燃烧效率。为了提高给水温度,需要保证高加投入率,加强高加运行维护,保持稳定的高加水位,同时要定时清理高压加热器中换热管内的沉积物,查出换热管的泄漏部分,提高高加投入率。
三.火电厂生产节能监督管理。
1.火电厂成立节能监督控制小组,组长为总工程师担任,并设置生产节能管理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所有的生产节能工作。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优化燃烧工艺,提高设备运行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方式,加强对废水的回用,减少发电的资源耗量。节能管理小组定期召开检查会议,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生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和方法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设节能管理专栏的形式,加大用生产节能的宣传力度,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制止生产资源浪费行为,鼓励节水节电,提高全员参与的程度。开展生产节能管理知识讲座,提高电厂人员的节约意识,加强对节约生产资源方法的教育,强化生产人员的资源节约意识。
2.定期进行计量仪表的校正,保障用水用电计量的准确性。对水表进行定期校正,尤其是对于淡水泵站的关口水表,要加强检查力度,保证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同时要做好能源计量和媒分析等计量工作,加强对检修设备、测量设备的管理。
3.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应用新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在低温再热器上增加受热面,实现对锅炉低温的再热器改造,提高机组的循环热效率。分析研究燃烧的优化运行方案,加强对燃烧运行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运行人员的从业水平和胜任能力,保持岗位的配合,杜绝操作失误,减少生产事故。
四.结束语。
节能是目前各行各业发展的主题,也是火电厂永续经营的必要手段。生产环节中的节能控制是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中的,从燃料输入到发电上网,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节能改善,才能实现对火电厂节能的效果。通过组织监督和技术检测,将节能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程刚 段学农CHENG Gang DUAN Xue-nong 火电厂主要生产环节中的节能控制与监督管理 [期刊论文] 《电力技术经济》 2005年2期
[2] 陈祥 陆志民 浅论火电厂主要环节中的节能控制与监督管理 [期刊论文] 《宁夏电力》 2008年z1期
[3] 沙友平 制粉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研究和节能控制 [学位论文] 2007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
[4] 花育峰 火电厂主要设备节能降耗经济性分析 [期刊论文] 《广西轻工业》2010年6期
[5] 齐延韦 马永东 王利国 火电厂信息化建设的方案选择探讨 [期刊论文]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1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whole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Based on how to provide quality supervis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final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engthe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wa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因为建筑工程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具有技术复杂的特征,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需要政府的建筑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提高监督水平和对工程安全与质量的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1、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
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是质量监督注册,建设企业质量申报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关的登记表,应该向质量监督站提供相关的设计审查报告、地质勘察报告、工地勘察报告、监理合同、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等,保证每一个资料都齐全,能够在质量监督站快速的进行注册,如果缺少相关的资料,尤其是没有设计审查报告等,会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监督站有权利勒令其停止施工。
在质量监督站的内部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质量监督人员、负责人和站长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因此,应该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提高质量测验人员的道德水平,不断加强其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使业务水平得到提高。责任监督员应该按照质量监督站和计划书,对质量行为、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查,对整体的安全质量进行监督。
在实施施工之前,应该监督建设单位的监理部门、施工和组织设计,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审查,一旦出现了和建设规定不吻合的地方,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避免为今后的建设遗留下安全隐患。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建筑的功能和质量,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保持工程的安全,在使用建筑材料之前,应该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试验,主要有钢筋性能试验、水泥凝结时间试验、水泥强度和安全性试验、混凝土强度和配合比试验和砂砾石配合比例的试验,在试验结果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使用。
事后、事中和事前的监督管理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监督检查的过程之中,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会对结构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相关的抽查工作,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合法性,将质量标准贯彻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之中,在外部环境的角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结构和质量。在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对技术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技术进行控制。例如,对施工现象资料的检查评价,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检查评价,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对宏观感官进行检查评价。
建筑工程的验收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在每一项工程之中都是很重要的。建设单位应该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减少在工程验收之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强制性文件、规范、法规和相关的法律进行验收。
2、提高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应该首先建立完善的建设法律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国家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建筑行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也是提高国家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每个国家的建筑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标准规范、法规条例和基本法律。基本法律的法律效力较高,规范标准应该针对行业的专业特征,对技术活动进行指导。第二,实施完善的使用许可和施工许可制度。通过这种制度,不仅能够避免建筑工程的盲目施工,减少工程建设单位的损失,同时,减少交付不合格建筑工程的状况,使使用者和国家的权益受到损坏。竣工验收应该由中介机构、承包商和竣工验收共同完成,建设的主管部门不应该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水平,建立完善的许可制度,贯彻设计者负责和施工者负责的原则。第三,应该加强监理单位和社会监督的管理。很多工程的监理企业缺乏权威性,一味服从建设单位的要求,因此,应该提高工程监理企业的权威性。同时,工程监理企业应该针对国家的法规和法律,以及合同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行使自身的责任,对工程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客户负责,因此,应该不断提高监理公司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还应该不断加强对监理企业的管理,不断加强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改善其人才结构,补充缺乏的人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在建造工程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使用二者不断推动建筑工程质量体系的诚信水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和信用意识得到提高,完善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3、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水平,提高质量监督的工作成效,保证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宗全.建筑工程中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6). [2]乔子前, 续华东.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屋面防水工程质量[J].城市建设,2010(4).
[3]张兴茹,周永义,刘合梅.浅析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0(13).
摘要 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控制机制。欧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探索,我国开展的相对较晚,目前这种新型的管理方法逐渐代替了国内企业原有的作业程序标准,同时在不断的调整中适应着中国企业模式。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 难度问题 信息化
全面预算管理建设是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谋划,最大程度上从正确的角度指引企业发展。全面预算管理既是企业行为,也是员工参与行为,涉及到生产环节、供销环节、行政环节等多个财务及非财务资源的分配和考核。
任何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以生产开始到销售结束的成本、利润控制行为,电力系统也不例外。作为一套全面管理系统规划,电力系统企业应该首先在内部人员和资源上平衡预算调整和编制,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监管和考核,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帮助企业的战略定位和系统再生。更重要的是,全面预算在促进企业工作开展的同时,还能够规避较大部分的经营风险和非正常性消耗。
全面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因此它的建设离不开企业效绩考核。虽然它的表现形式多以货币和数字出现,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内部强化功能,特别是业绩考核和奖罚制度的结合,更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对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做出指导,便于奖罚制度和激励方案的实行,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有度可量,避免企业高层下达的指令随意改动,对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建设中观念转变不容小视
预算管理如果脱离了企业实际的战略环境就毫无作用,同样,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忽视经营观念的转变也无法找到正确的预算管理方向。企业一般都会有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如果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产生矛盾,而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未来的战略发展,多半是企业观念的固守造成的。
首先,国内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发展缓慢有它的历史背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僵硬、教条的经济体制限制了很多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大部分精力是放在完成经营任务和生产任务上,相关的财务计划、盈利计划都成为了生产经营计划的附属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机制和“财务计划”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无论从自主性、执行力、约束力等方面都具有实际效力,企业的生存完全植根于市场,在市场得到正面的经营效益,又直接带动了员工的利益。预算管理中每一项措施和数字都不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实实在在的指标。
其次,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建设造成一定压力。美国著名的软件商微软(Microsoft)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句话,对于企业而言唯一不变的原则就是要时时改变。市场中的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正是因为这些恒久不变的“变化”才有必要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如美国投资市场通用的净资产评估方式,数据员通过对整体资产评估做出相应的季度报告、月报、周报等分析图表,反馈给公司决策层,作为投资方经营策略调整的一手数据。
再次,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提供控制机制,其本身也需要监管,且不可认为它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预算管理的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人员进行的,本身也存在着误差甚至错误的可能。同时,预算管理也涉及到人员调动、部门调整、劳动支出等项目,尤其是垂直性较强的电力系统部门,有必要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中心。
三、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构建应注意的难度问题
1.完整性。目前,国内企业中接触到预算管理的人员大多是财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很容易将其做成简单的“财务计划(财务报表)”,而依据的标准多是公司的财报文件或者上一年的计划。预算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即使没有能力建立专门的机构,也应该提出兼任体系,或者顾问机制。
2.科学性。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生产经营范畴,在内部管理和市场渠道上也是千差万别。一些国内企业的预算管理空有其表,而实际内容则是生搬硬套的方法,在数据调查方面也不能切合企业实际和行业标准。要科学的进行预算管理,首先要脚踏实地,从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查,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3.统筹性。统筹性安排是对预算管理的数学结构形式模拟,在预算管理建设方面应该遵循长线原则,首要解决的是建设周期长、使用频率高的基础性建设预算,如输送线路建设等;在电能供应方面,火电、水电、核电、地热等资源存在客观区域性和季节性,因此在预算管理方面可以采取统筹方法制定合适的财务预算方案。
4.灵活性。一般来说,在具体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按照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就可以达成目的。但预算管理毕竟是一种控制机制,就算是微小项目也会出现不切合实际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发挥企业执行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在不完全否定既定预算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做出部分调整,避免企业受到损失。
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预算管理适应科技发展的具体体现。就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综合性管理系统,不但具有内部管理功能,也有信息处理的能力,但是这种工作都是人工完成的。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预算管理的表现形式更加丰满,由原本的抽象概念转变为可操作的窗口界面。从杂乱无章信息收集和部门奔波中解脱出来,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可以简单的处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统筹规划,收集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运算方式给出指导性意见,这种意见最能体现出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廖明凤.全面预算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与对策.中国外资.2009.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北京大学法学院苏力教授的一本新著,在此用作眉题,决非疏懒。而是因为在我们结束了对某市一家大型医院关于“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随机访谈后,心头不由掠起几丝忧思几缕凝重,我们不由不追问: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你离我是近还是远?
我们随机选择了20位病人进行了访谈,其间,75%的患者表示从未听说过“非处方药”这一概念,更不识OTC三字为何物;90%的患者表示不知道该市已有两家药店开展药品分类管理流通试点工作。访谈中,尽管也有部分患者表达了对医院取药环节、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不满,但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认定“医院里的药当然要比药店放心的多”,在他们眼里,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能提供从诊治到用药一条龙的专业化服务,而药店商业气息似乎更浓;同时患者普遍认为,在医院看病拿药,可谓天经地义,舍近求远,跑出去到药店买药,显然是自找麻烦。而患者中,尝试过“处方外配”的仅占10%,而且也并非用药习惯使然,也只是“偶然一次”罢了。虽然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过因头疼脑热、因药店在家门口等原因在药店买药的经历,但无疑他们更钟情于医院药房,这种先见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要破除这种成见恐怕也要假以时日。患者几乎都表示对药品分类管理可能带来的好处“从未想过”,对OTC与Rx,对于分类管理没有什么感想。这也说明我国药品消费者的用药观念、背景知识都还十分欠缺,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宣传与普及,无疑将是一场攻坚战。
相对于患者而言,接受访谈的医生普遍对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有所了解,他们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专业素养,一般都能在行的说出甲乙丙丁来。几位医生都表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由于是试点,尚未波及切身利益。但是他们普遍表示了对未来的忧虑,认为一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以药养医”的不良机制虽被打破,但在国家卫生事业支出偏低、医院诊疗收费不尽合理的情况下,这无异断了医院的“财源”,而自己的生活与福利都将受到影响。几位医生都认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但是必须要与医疗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进行,甚至有位医生讲,目前医院很少有主动积极配合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的意识,“不添麻烦就不错了”。
匆匆结束调查,凌乱的心情,细碎的文字,却让我想了很多。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初衷,就在于树立政府、社会与个人分享健康权利与健康责任的观念,使患者用药更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医方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一项制度,医患双方并未拍手称快,医方反应平平,患者知之寥寥。制度处于形成之中,但尚未形成,国家虽已相继出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这项制度要落到实处,从“纸上的制度”演进为“行动中的制度”,还有待艰苦卓绝的努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形成,不仅要靠外力的推动,靠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卫生、社会保障、医药、工商等部门的协同作战,宣传普及、监督调控;更要靠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奋斗,使OTC、分类管理等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而其间,国家各有关部门更应体察民意,不断摸索,及时调整方针政策,完善各项法规。如果方方面面能协力同心,那么终将有一天,我们可以说,哦,原来制度是这样形成的。
宋华琳
一、调研的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监管
每年我们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检查2遍(平时抽查和群众举报)除外,逐步完善了零售药店的日常监管制度,调研期间,我们共对辖区内200余家药品流通企业进行了日常检查,对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二)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情况
从2012年4月起,我局按照GSP标准展开了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共对200余家在通过GSP认证的药店进行了检查。现场检查时,检查员们对这些药店自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各项档案、操作记录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从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制度的执行情况、药品的购进、储存养护、销售和售后服务多方面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三)对2011年稽查队立案查处的案件资料进行分析调查中,我们认证的查阅了稽查队2011年来所查处的所有案件,对所有案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2011年,在对200余家个体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如下:约有70%的企业(140余家)存在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只有25%的企业(50余家)是按照《规范》经营。药品经营企业的问题主要有:
(一)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
在检查的药品零售企业中有60%的药店(120家)无药师在岗,20%的企业(40家)有一名药师在岗,20%的企业联名药师均在岗。
(二)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未执行到位
在检查中,查阅各项操作记录,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发现所有企业均或多或少的存在不遵守所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或工作职责的的情况,甚至有些药店的实际做法与所制定的制度、程序背道而驰。如,某药店制定的人员的健康制度要求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实际上某验收员仅在2005年药店新开办时体检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过体检记录。此外,多项关键的质量管理制度,如,药品的购进、验收制度、药品的保管养护制度、药品的拆零销售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等,均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三)设施、设备存在缺陷
部分企业的空调、冰箱等设备无法正常运作,无对设施设备进行正常检查及维护,甚至极个别企业在通过了认证以后,将空调、冰箱、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撤走。
(四)各项操作记录不完整
所有的药店均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制度的考核记录、药品的购进、验收记录、中药饮片的装斗复核记录、营业场所的温湿度记录、药品的检查养护记录、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记录等方面。在检查中发现,20%的药店(20余家)自从通过GSP认证以后,再也没做过药品购进、验收记录,50%的企业(100余家)药品的购进验收记录不完整。
(五)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水平不高
药品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超过40%的企业的质量管理员弄不清楚常温、阴凉和冷藏的温湿度的范围,10%的营业人员不知道如何区分药品和非药品。质量管理员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程序不熟悉,验收、养护人员对本岗位的操作不熟悉,药师对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的基本知识等不熟悉。
(六)企业内从业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零售企业的四大员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药店的从业人员仅知道企业负责人是谁,质管员、验收员及养护保管员是谁都不清楚,就连自己的职责都不清楚,部分药店一人身兼质管员、验收员、养护员数职,部分药店从业人员根本未参加培训。
(七)依法经营的意识不高
检查中,对部分投资者进行了解,他们依法遵规经营的意识非常淡薄,认为依法遵规经营仅仅是为了应付执法检查部门,而与自己的经营无关,对违规经营被查处存在着较大的侥幸心理。
三、问题存在原因的分析
(一)盲目节约经营成本
投资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取更大利润,所有的药品流通企业都不例外,如果严格按照《新开办零售药店验收标准》申办,按照《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经营,那么药店的经营成本势必加大,这是显而易见的。配备空调、冰箱及电脑等设施设备,少数新开办药店,租借设备、临时聘请药师应付完验收检查、认证检查后,药师走了,设备也撤了。在某零售药店检查时,询问企业负责人,曾经在该店担任质量负责人的药师的情况时,发现他竟然不知道该药师是哪里的,原来该药师是别人帮着找的,只是每年给2000元的药师证租金。因此,节约投资成本,是企业不守法经营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投资人的法律意识不高
零售药店(零售连锁企业除外)投资规模小,属于小本经营,因此参与此行业投资的大多数素质不高,也不可能存在长远的规划。某镇某女士丧夫多年,全家的经济来源都指望着一家经营状况并不十分好的药店,和这种状况类似,全县家庭式的药店为数并不少。在对一家药店进行检查时,负责人直言不讳:“做一天算一天,谁愿意花钱花那么多精力去规范,再说全县的药店那么多,也不一定查到我们”。
(三)违规经营案件的查处力度太小
在对我县2011年立案查处的药品流通企业的案件进行分析时发现,2011年我局共对30余家企业立案查处,其中销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共5宗,非法购进药品案件20宗,超范围经营案件2宗。200余家药品零售企业,未按照《规范》经营的,查处4宗。可见,我局在针对企业未遵照《规范》经营的查处力度不够,这也就给企业一个错觉,即使不遵《规范》经营也没关系。
(四)监管目标过于庞大和监管人员非常有限的矛盾突出
我局稽查队目前配置8人,正常出发6人,全县270多家零售药店、4家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200余家需要监管,稽查队人员已在超负荷运转,因此要加强监管力度,应考虑适当加强对稽查队的人员配备。管理目标过于庞大,而管理人员非常有限,是当前非常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监管的标准把握不准确、不严格
在检查过程中,少数执法人员对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标准的把握不太准确,执行不严格。检查结果影响了管理相对人的判断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四、监管对策
(一)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成立时间短,并且招纳新的公务员较多,绝大多数新人都没有药品监督管理的经验,必须不断的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对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应该多沟通,多学习,提高执法水平。
(二)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大对投资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技术、技能等,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战操作性,避免和杜绝培训的形式主义、走过场,考试人人过关。
(三)加大对违规经营的立案查处的力度
在2012年对药品流通企业立案查处案件中,其中销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共10余宗,非法购进的有20余宗,超范围经营的5宗。未按GSP标准经营的查处6宗。然而,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十八条和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或数量、购销价格、购货日期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违反此条规定者,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适当的加大对上述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立案查处公开制度,使法律的警示作用完全发挥,探索建立完善企业的质量信用制度
法律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因为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以他最主要的规范作用体现于她的惩戒作用,正因如此,让欲违法者望而却步。因此,执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利用法律这个武器,维护好药品流通的市场秩序。
1、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每月或者每周在县电视台、电台或报纸等大众媒体公示药品流通企业的违法情况,迫使企业守法、遵规经营。
2、结合公示制度,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用制度的建设。制定实施《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办法》、《考核表证》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定,利用广大市民的购买选择行为为企业制造守法遵规经营的压力,迫使企业自主规范。
(五)制定科学的药品经营企业监管制度
实施和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合理的利用广大药品质量信息员这一渠道,在监管的时间、地域的选择上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科学统筹监管,使所有的监督检查均是按照规定执行,减少人为的主观性的操作。彻底解决监管目标过于庞大和监管人员非常有限的矛盾,保证对被管理目标实施有效监管。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需求 调查报告 职业资格证书
1.调查目的及方法
职业院校的教学应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紧密结合,尤其是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专业,其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能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的目标,让学生掌握企业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以及企业对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程度。
为此,苏州技师学院电子商务课题组于2012年6月至8月针对苏州地区的100家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企业走访调研等等方法,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获得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为学校电子商务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2.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持续、广泛、深入的发展导致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据预计,我国未来10年将有1万亿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在这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上的诸多岗位人才需求。
2.1从应用来看,电子商务行业在人才的需求上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2.1.1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基础性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这类人员应着眼于技术层面,如网络建设、系统管理、主页制作、程序开发、数据库建立、模块设计等。从国内现状看,一般程序员和主页制作人员已基本满足需求,而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如网络管理员、UNIX系统管理员和数据管理员DBA)比较缺乏,且后者培训费用较为昂贵。
2.1.2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其特点是精通现代商务活动,他们无须过多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只需要掌握如何在网络上进行工作,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即可。据美国IDC估算,此类人员的培训需求量较大。目前对这类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是能够达到要求的人才数量依旧是有限的。
2.1.3综合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
主要是针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也应该了解电子商务。对于这个层面,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和部门重视不够,就连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也往往由于各种因素忽视或放松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
2.1.4高级电子商务师
这是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其特点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由于全国范围内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目前在IT市场上,电子商务师几乎“千金难求”。
2.2 从层次上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2.2.1操作层人才
对这类人员的要求是能综合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熟练使用互联网,具备文秘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具备数据管理的观念及基本知识。这类人员一般从事现代化文秘工作、网站维护工作、电子商务系统数据采集、初步加工、企业信息等基本工作,属于电子商务最基础的应用。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一般较少。
2.2.2实施层人才
这类人员能够根据企业规划实施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技术支持及其商务业务流程处理;主要从事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电子商平台的运作和管理等工作。目前政府及企业的系统管理一级人才非常缺乏,这应是电子商务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
2.2.3战略层人才
这类人员是企业中的中高层电子商务管理人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业务流程管理、组织人事安排和安全控制等工作。他们能够运用现代管理思想把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营运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进行应用协调,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全面的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营运效益和服务质量。
随着电子商务系统的完善,其它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网络调查、物流配送系统人员。我们知道,电子商务是一个新专业,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这样的数字远远满足不了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仅仅从这方面看,电子商务人才应该是香饽饽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推广了十年之余,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一直在20%上下徘徊,远远落后于普通高校70%的就业率,而实际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缺口却达200万,这是国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尴尬局面。
3.面向苏州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人才核心岗位技能分析
3.1岗位设置调研
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是多样性的。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选取100家有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苏州中小企业作为样本,调查分析苏州中小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岗位以及具体岗位技能要求,在 100 家企业中,岗位需求数排在前 3 位是网络销售、 网络策划推广、 网站设计制作。样本企业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总共涉及 8个岗位,根据这8 个岗位工作内容的相关性,可以将苏州中小企业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分成三类: 电话营销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和网站建设与管理人才,具体见表1。
3.2能力要求
通过对苏州中小企业所需电子商务人才岗位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岗位所需的技能分成三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发展技能。
基本技能包括:思维能力,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书面语言表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基本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美学素质)。
专业技能包括:市场营销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网络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网络策划与推广能力,网站设计制作能力,网站运营能力,企业管理能力。
发展技能包括: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客户服务能力。
4.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目前主流的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大致有三种。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的商业电子商务师认证,二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电子商务师认证,三是阿里巴巴组织的阿里学院认证。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此前教学经验,我们对此三款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进行了比对分析。见表二。
表2:目前主流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比较
我院目前已经组织过两次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助理电子商务师的教学考试,通过率均为100%。考虑到人社部证书的认可程度,也在进行人社部助理电子商务师认证的教学准备。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专业,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都还在探索实践阶段。作为职业院校,如何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环境,适应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道路,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姚娟,王红霞.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13所高校的调查问卷[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5):137- 138,107.
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是药品管理法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用药的合法权益,我国全面实施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其制度的核心目的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误用药物,危及生命健康,消除安全用药的隐患。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规定。
自建国以来,中国已先后实行了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戒毒药品的分类管理,目前正在进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中国药品分类管理的历史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1999年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启动之前,中国药品市场除对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实行特殊限制外,其他药品基本上处于自由销售状态;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开始实行;从2000年4月1日起,大剂量注射液、粉针剂类药品要求凭处方销售;从2001年10月1日起,所有注射剂必须凭处方销售;到2004年7月1开始,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物须凭处方销售。与此同时,国家还在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积极推进零售药店的分类管理,促进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将零售药店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2005年底之前,符合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可以继续销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发给处方药定点销售标志。第二类,2006年1月1日后,达不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的零售药店,只能销售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或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到2005年底,全国药店内销售的所有处方药都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药品分类管理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医院压力;有利于我国药品流通管理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流通管理模式接轨;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克服药品的使用不当或药品滥用而造成的用药危害及资源浪费,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目前中国药品分离管理中的不足
我国对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略显不足。对于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并未要求印有显著的处方药标志,相反,对于非处方药的标签、包装则要求生产厂商必须在其上面印上显著的非处方药标志,即“OTC”样标志。在要求药店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时,要求做到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开摆放。以前,很多药店在对药品进行分类摆放时不知所然,现在则是按“OTC”标志分类:有“OTC”标志的放在非处方药一类,没有“OTC”标志的统统都放在处方药一类,而对于很多放于处方药一类的药品,许多药品都是不需要凭处方即可销售的,例如心血管类药品、计生类药品等。还有一些减肥药,例如曲美、赛尼可等即经常摆放于药店门口直接面向消费者促销。在老百姓或者店员看来肯定是OTC药品的,也还是摆在处方药一类的,就因为它们没有“OTC”标志。这样往往会让人产生错觉,国家是在把非处方药拈出来以便加强管理,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的初衷是要把处方药管起来,凡是处方药必须严格凭处方销售。
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