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的沟通技巧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目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以整体护理为根本的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是新时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科为积极响应卫生部提出的号召,开展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认真落实基础护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2 护理模式
2.1 优质的病区环境:病区宜安静,清洁,舒适。温馨,各种标牌醒目。工作人员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时要求态度和蔼,言语亲切得体,禁止使用床号来代替患者的称呼。
2.2 优质的服务流程:把患者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以优质的服务流程来完成患者的需求,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为目标,用以检验服务的实际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3 树立新理念,拓展新内涵:护理服务不仅体现护理学科的价值,更是医院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护理部要积极宣传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全院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
2.4 塑造新形象,提升综合素质:医院应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职业道德、礼仪、心理、护理理论、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使医护人员自身的仪态、语言、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有明显的进步,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
2.5 加强沟通和理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要积极沟通,护理人员要多理解患者的痛苦,给予患者除治疗之外更多的服务,在心灵上多加关爱及慰藉患者。
2.6 注重细节服务:在细节上做文章,坚持推广人性化的服务,让每一份真情填满服务的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在各科的看诊室放置饮水机和一次性水杯,提供给患者使用;在每个看诊位提供患者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间等。
3 结论
3.1 创新护理模式,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我们现有的护理模式与世界先进的护理模式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并不符合我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追求理念。思想观念对护理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在医院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把基础护理放入护理工作的概念里,这也是对基础护理质量确切有效的保证。
3.3 加大对生活护理的管理力度,将基础护理列入各级护理管理者的质量监控之中,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
3.4 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拓展护理服务新内涵,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并激励护理人员通过多种途径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丰富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尤其是心理学、伦理学、交际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知识等,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专科护理的质量。
把一个公司的人、财、物三方面以最大程度的台理性结台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管理工作做得好。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人才是企业之本。有了一支素质高、水平高、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再加上使用得当,企业就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个打算和安排。有了计划,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应明确目的和意义。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具体的工作程序,就可以更好地统一大家的思想,协调行动,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合理地安排和使用人力、物力,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保障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失误。计划一旦形成,就在客观上变成了对工作的要求,对计划实施者的约束和督促,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这样,计划又反过来成了指导和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总之,搞好工作计划,建立部门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程序和手段。编制好工作计划,对于我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工作效率,还编制了相关工作计划进度表,部门每一个人在工作例会上必须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然后由经理再对部门的工作做出总结,通过表格计划管理有效的加快了工作进度。
广交朋友,其次个人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素养。要为公司广结良缘。形成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人和”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能力+人脉=成功。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对这句话我不仅认同也深有体会,结合工作中遇到各种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在工作中及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效果。
分清什么阶段该做什么,然后在工作中要明确自己所负责的什么工作。什么环节该做什么,理清了各个环节、各阶段、各条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工作思路就更清晰了同时为了更清楚的解各职能部门审批流程和审批所需的前置条件,编制了工程建设项目及报建流程图,有了这些流程的规范模板,就有了参考目标,很快能熟悉每一个环节,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所谓找到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有效沟通是内部审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师的要求,它贯穿于内审工作的全过程。有效沟通能为内审工作架起一座桥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一、有效沟通在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中起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从制度层面强调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进一步提出对内部审计师沟通能力的要求。有效沟通对于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取相关、全面、可靠的信息,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得到有效落实,实现内部审计目标,具重要意义。内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它能使内审工作赢得领导的充分支持和理解,能获得被审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能使内部审计师之间信息共享,提高内部审计效率,更有效地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二、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有效沟通
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内部审计活动中的有效沟通主要存在与本单位领导层、上级主管部门、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外部机构之间。
1.建立并保持与本单位领导层、上级主管部门的良好有效沟通。内部审计机构是根据本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进行审计的,开展内审工作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授权和支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与领导层的沟通渠道,同各级领导进行及时、有效沟通,使其增加对内审工作的了解和信任,重视内部审计提供的信息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2.建立并保持与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和本部门之间的良好有效沟通。良好的审计环境是开展内部审计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是内部审计的合作者,是共同的目标把双方联系在一起。开展内审工作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支持,建立横向的沟通协调机制,为单位的整体利益共同配合达成共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良好有效沟通能促使内部审计师之间信息共享,转变和改善思维方式,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有效的内部审计建议,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3.建立并保持与外部机构的良好有效沟通。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外部各方的支持:审计机关、协会对内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社会中介机构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与其他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交流等。因此良好有效的沟通能为内审工作搭建桥梁,起到必要的衔接作用。
三、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需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的通畅。沟通是信息的传递,并被充分理解。有效的沟通使双方都能准确地理解信息的含义,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内部审计师若能全面掌握沟通技巧并运用于内审工作中,将大大提高内部审计沟通的效果、效率,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1.确立并坚持服务观念,提高工作效率
内部审计的工作导向是协助本单位其他部门完成任务,服务于管理层。因此,内部审计师应通过沟通及时、妥善地解决分歧和误会,化解人际冲突,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沟通应注意三个方面:一、了解管理需求,充分准备明确目的,制订妥善的交流计划,以接受者的个性特征,心理情绪、知识水平等,区别对待。二、注意选择适当的沟通时机、场所,尽量选择舒适宽松的环境,把沟通的目的和预计从受访者得到的合作水平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并控制沟通时间。三、坚持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在沟通中扮演“参谋和师爷”的角色,避免先入为主,注意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2.积极主动争取领导支持,保证审计工作的开展
领导重视是搞好内审工作的前提,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开展、汇报工作,主动向领导提出规范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赢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及时予以指导。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能为内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逐步形成上下配合协调共同把关的好局面,使内部审计师坚定做好审计工作的决心和信念。
3.不断完善审计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程序
不断完善审计制度,依法审计、按规矩办事往往容易取得理解和信任。一方面,依据法律规范解释审计发现的问题,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容易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严格遵循审计行为规范、执行审计程序等,是一种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容易赢得对审计结果的信任。
4.加强内部审计师自身能力要求,提高沟通能力
内部审计师应针对审计工作需求,系统地参加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培训等后续教育,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足够的职业敏感性。
5.善于倾听并保持耐心,充分了解对方需求
在内审工作中,应根据个体不同的情感表现形式、处事态度、反应速度和个性喜好等沟通特点,表明真诚配合对方,善于倾听并保持耐心,创造相互信任的气氛,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帮助确认了解到的信息,提高化解问题的工作能力。
其次个人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抵御压力的能力和具备良好的素养。我们要为公司广结良缘,广交朋友,形成公司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形成“人和”的氛围和环境。为此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原则。能力+人脉=成功。维持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学会掌握沟通技巧,沟通虽不是技术的问题,但这是保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责。”对这句话我不仅认同也深有体会,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在工作中及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沟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后在工作中要明确自己所负责的是什么工作,分清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什么环节该做什么,理清了各个环节、各阶段、各条线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性,我们的工作思路就更清晰了。同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职能部门审批流程和审批所需的前置条件,我们编制了工程建设项目及报建流程图,有了这些流程的规范模板,我们就有了参考目标,很快能熟悉每一个环节,工作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所谓找到正确的方法,以量化工具来规范、标准化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掌握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1 现代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
1.1 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概念
现代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管理层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以方便企业的财务部门随时进行数据查询与财务分析,真正发挥财务部门控制企业经济业务的实时性,从而能及时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的一个过程。
1.2 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意义
①减少了重复劳动,实现了数据共享。现代企业的很多业务数据,财务部门可以依靠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软件的不同模块的功能直接从业务部门获得,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业务数据与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把财务人员从大量的业务凭证的二次性整理录入工作中解脱出来。
②强化了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财务业务一体化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财务部门的管理控制职能发挥出来,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加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了管理水平。
③有利于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现,使财会部门参与到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过程中,在业务单据的审核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从而更好的发挥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职能。做到事前事中控制,而不是事后发现后再问题追究责任。
2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中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沟通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基本上已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现可以通过财务软件的不同模块的功能实现,例如我们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用友、金蝶等,都可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一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而是整个企业从财务部门到整个业务部门、管理层的沟通,在沟通环节上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相分离。目前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通常是业务和财务两个系统结合,在财务系统中建立存货核算系统,将业务系统数据通过存货核算系统录入业务数据,财务系统可以共享存货核算系统数据后,进行单据审核、核算产生记账凭证。现代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没有进行有机整合,有很多企业出现财务业务各自独立运行,使得数据反映不及时、不一致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过程控制,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延迟或失当。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构建各自部门的流程时,主要考虑到各自部门自己制定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而没有很好注重二者之间流程及操作的衔接与融合。
②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一体化发展需要。由于目前的一体化财务软件主要由计算机人员设计,他们缺乏相关的会计背景,对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的设计往往容易不够了解,往往出现忽视会计的职能状况,导致软件在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子系统数据传递方面的诸多弊端。另外,企业财务人员不懂业务,业务人员不懂财务知识,再加上每个企业的业务流程都有每个企业的不同特点,企业在一体化实施后期,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机构的深入融合,各种沟通问题导致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现象日益突出,软件供应商的人力支撑力度还会逐渐削弱,致使企业后期维护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2.2 财务业务一体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①财务一体化软件应用不协调。现在即使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软件实现财务一体化,但是在这些使用软件的企业并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企业,无法使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协同工作。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各自采用一套软件进行处理其数据,或者是即使使用一套软件,但财务与业务没有实现对接功能,造成无法保证信息的实时沟通。
②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在过去,许多企业都设置有财务、营销、采购、生产、行政、业务、管理层等许多部门,除财务部门外许多部门都或多或少的行使着企业财务、业务系统的基本职能。而传统的财务制度下,财务部除了一些凭证、账单核算工作外并未参与管理工作。现代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的应用使财务人员未来将向非财务化方向发展, 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所以在企业实现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受传统财务制度的影响,部门沟通不畅导致企业很难及时的处理信息,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
3 沟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3.1 高效的沟通强化了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
企业在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高效的沟通及时弥补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仅可以随时进行库存、应收账款等的查询与分析,并实现全方位的财务分析、决策管理,更能转变财务部的定位真正使其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及时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财务信息。
3.2 高效的沟通使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真正实现协同工作
沟通能弥补一体化软件不能协调的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数据实时共享的弊端,能使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语言不通”的问题很好地解决,最终在良好沟通的实现下能达到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监督效果。
3.3 高效的沟通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效的沟通增加了企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高了决策质量,加强了企业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解决了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现象并存的问题,达到了所有财务甚至非财务数据的集成,业务程序的规范和信息共享。将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资源的各方面相结合,使企业能够准确及时地反应各方面的动态信息,监控经营成本和资金流向等,提高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4.1 有效沟通技巧
①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企业要摒弃传统的财务制度,根据财务一体化的需求真正将财务人员定位到企业管理者上来,让财务人员真正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定期的对管理者汇报企业可用资金流向和财务状况,保证财务信息传达的及时性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使财务部门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枢纽。在企业业务开展进行之前将各部门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解决,提前沟通解决财务一体化系统不能做的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能大大提高企业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②企业应该注重细节的沟通。财务部门要把沟通工作做细致,财务部门最初的账套设计,就要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大到从客户、供应商档案的分类,到存货分类及档案编码规则的设置,都要认真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财务人员通过参与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的单据流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最大化的弥补一体化系统的弊端,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的公布财务业务数据,以及业务价值评估来保证财务数据与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有效的细节沟通如同剂,减少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同时使其工作开展更为顺利,更能实现企业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企业应该严肃对待员工入职培训。财务部门不仅要对财务部门相关业务进行培训,还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解,同样,业务部门的员工除了对业务知识进行培训的同时要掌握相关财务基本知识。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缩短员工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减少跨部门的沟通障碍。另外,使各部门人员对其他部门的职责与法则更加了解,使企业业务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
4.2 有效的沟通方式
①换位思考在财务一体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沟通问题,都需要各部门人员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其他业务部门的角度考虑问题,则双方的交流会更加顺畅,从而为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改革方案的顺利贯彻提供保障。
②严格执行工作流程不管是财务部门还是其他部门都要对数据信息共享,重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一个部门某个岗位工作的拖沓和失误,不仅会对本部门造成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其他部门业务的进行,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工作,决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托,严格执行业务流程。
③从思想上重视沟通必须调动整个企业相关方面的力量,共同合作,从企业的管理领导层到财务、业务部门的领导及员工,从思想上对沟通有足够重视。企业需要定期的开展跨部门的分享以及沟通,完善业务部门规章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使企业经济活动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而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预防对策
1.1完善术前评估,有针对性的做好高危人群的术前宣教。
老年妇女,肥胖,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术前、术中、术后输血等均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严格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凝血情况,做好相应的化验检查,对于高危险人群,可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静脉系统血流情况,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计划,并采取高效的护理措施[2]。告知家属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引起重视,得到家属的配合,讲解术后早下床活动的重要性。
1.2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应该要加强,患者面对疾病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对于疾病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护士一定要用不同的方式及方法和不同病种、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进行沟通,熟悉掌握沟通技巧,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严格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很乐意接受讲解本病的发生、治疗及同类疾病的康复情况,减轻患者的精神紧张度,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1.3保护血管,减少及避免对血管壁的损伤
术中动作轻柔,避免粗暴挤压损伤或邻近血管,尽量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的患者,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静脉,从远端到进端,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血流丰富便于观察和穿刺的上肢静脉,避免作下肢的静脉血管及硬化或感染的静脉穿刺,严格无菌操作,减少穿刺的次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加强观察和护理,防止药物的外渗,注入高渗及刺激性强的药物是应注意保护血管,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4术后指导
术后交替锻炼肢体:术后6h内以被动活动为主,6h后以主动锻炼为主。适当进行床上翻身按摩,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注意保暖,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以增加下肢静脉回流速度,防止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静脉痉挛,导致血液淤滞。避免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以防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指导患者饮食,多饮茶水,茶叶有促进排泄,抵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充分的水分摄入,多饮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避免食用生硬及过冷食物,给予低脂、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饮食,营养搭配均衡,增强体质,有利于术后康复。
1.5功能锻炼
首先,对于可以自主坐和站的患者,要鼓励患者每天有多次采取坐和站立的,直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分钟之内,平卧时采取下肢抬高的,足跟可垫小枕,使腿部高于心脏的位置,以促进静脉回流。指导患者做下肢的功能锻炼,进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和股四头肌、小腿腓肠肌的等长收缩,给下肢肌肉的向心性被动按摩。以手掌大鱼际从脚踝部开始纵行向上按摩,力度由轻到中重,由重到轻,循环进行,一般每次15-20分钟,一天4-5次,以促进局部的血液,防止血液瘀滞,缓解患者的不适。制定相应的功能性锻炼计划和方法,并严格指导患者配合并实施,教会其家属锻炼方法,逐步从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循序渐进,逐步延长下床活动时间。
1.6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凝及溶栓药物
术后给予肝素、LMWH、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等抗凝及溶栓药物可有效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3]。
2观察与护理措施
DVT的早期表现有:1)患肢肿胀,皮肤紧绷,颜色变红,温度升高。2)疼痛和压痛,疼痛的产生主要有二方面:①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瘀滞。②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护理人员一旦发现上述症状,病人自述有腿部疼痛时,应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生,早期做出诊断,尽快列出处理方案,为患者赢得最好的溶栓机会。同时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侧肢体的局部皮肤的肿胀,红肿程度,皮肤的温度,皮肤的颜色,及肢体的活动情况。在使用溶栓和抗凝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测,及时记录。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注意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有无出血,记录大小便,仔细观察大小便的颜色。除了上述的观察外,更要引起警惕的是肺栓塞的发生,注意高危人群的肺栓塞表现,如患者出现自觉不适,有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时,应考虑肺栓塞可能,立即报告医生,高浓度给氧,平卧,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配合医生就地抢救。
[关键词] 绩效管理 中小企业 绩效评估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如下特点: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差距大;经济成份多元化,非国有中小企业比重较大;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严重。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迫切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设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以提升员工绩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绩效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也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但在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1.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不足
(1)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绩效管理制度缺乏正确的理解。绩效管理制度是以开发为目的测定个人能力与绩效的制度,但大部分企业却把绩效管理制度单纯地作为测定排名的工具来使用,缺乏对绩效管理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2)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我国的许多个体或私营企业缺乏有效操作绩效管理系统的技能和动机,根本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绩效评估的不公平性
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实施评估时,都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首先,评估指标设计的不合理,一味追求“量化”,忽略“可验证”的重要性;其次,绩效评估的过程与结果都或多或少带有评估者的主观色彩,他们的评估行为还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如:晕轮效应、感性误差、近因效应、延中效应、对比效应以及全观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误差等,都会导致考核结果偏差。
3.中小企业人员流失率过高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高比例流失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数中小企业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员工工作职责分配不合理,工作边界不清晰,人为的加大了工作强度,即使在经济上有一定的补偿,但长此以往,员工身体难以承受必然选择离开;二是在中小企业中,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岗位有限,员工一般是被聘在某个固定岗位上工作,很少有机会在不同岗位上交换,晋升机会较少,员工发现在企业无法实现其职业计划目标,他就可能跳槽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单位去。
三、改善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
1.加强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管理者是绩效管理得以顺利推动和实施的重要力量,绩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企业应组织各级管理者参加有关绩效管理的培训,赋予他们相关的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如:如何制订绩效指标和标准;如何评分;如何进行绩效沟通等,针对不同的级别的管理者,培训内容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正确的运用绩效管理这个管理工具。
2.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1)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它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企业应花足够的时间对绩效管理工作做出计划,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使绩效管理的执行有切实的依据,保证其落到实处。
(2)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沟通。绩效反馈是提高业绩的必经之路,所以管理者应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及沟通技巧的应用。在沟通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积极倾听技巧。主管人员应通过面谈更多的了解来自员工的信息。第二,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如: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表示出对对方的兴趣;寻求员工的建议;善于解释给员工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
(3)转变观念,重视培训。企业素质高低取决于员工素质,而员工素质不是自然地发展提高的,只有通过培训,帮助员工更新知识,灵活掌握工作技能,员工素质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培训可以来自许多形式和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工作环境和工作实践是培训最好的课堂,让员工观看一流工作,并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
2.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1)大多数员工并不是因为更多的薪水和股票期权而离开公司的,而是因为没有被善待而离开的。要想留住员工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还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努力使他们感觉到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2)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和大公司具有竞争力的薪金和福利等,他们要想提高员工的敬业度或留住员工,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懂得适当的授权,授权对于减轻自己的负担,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或战斗力,发挥下属的专长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3)帮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即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铺设职业发展的阶梯,使员工了解自己拥有的技能、兴趣、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尽量使其所长与公司所需一致,使员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能了解员工的个人计划,并努力使之达成目标,就必然使员工产生成就感,没有人会愿意离开一个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组织。
四、结论
本文把绩效管理作为立足点,探讨了绩效管理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的新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但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中小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结合绩效管理的理论知识,分析企业现行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才能在高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 欣: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97-213
介绍:
空中单杠
项目简介:
空中单杠是一个以个人挑战为主的拓展训练项目,它与高空拓展训练--高空相依和空中断桥等项目都属于高难度项目。整个过程需要个人独立完成。机会就在眼前,似乎一跃就可以抓到,但是是否有勇气呢。成功与否都应该毫无怨言。队员要爬上高达8米的高空,努力跳出,并抓住前方的单杠。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跃,经此考验人的潜能会得到开发。不过要想真正超越自我,首先要能清醒的认识自己。不断坚定信心,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和同伴的支持,才是成功的关键。项目意义:
突破个人得失观。面对机会是否能勇于出击。积极心态对过程与结果的影响。通过互相安全保护,体验队员间彼此信任,互相负责的团队精神。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XX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那么作为素质培养和意识训练的深圳拓展训练也同样在向大家展示着这一理念。
千万别找借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善的执行能力。
在工作当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借口:
“那个客户太挑剔了,我无法满足他”。
“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把事做完,是因为``````”
“我没学过。”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现在是休息时间,半小时后你再来电话。”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我没办法这么做。”
``````
其实,在每一个借口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只是我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甚至我们根本就不愿说出来。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他任何恶习少。
没有了借口我们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我们想要的目标,没有了借口我们就没有后退的路口,只能紧盯前方的“杠杆”,拼命的去抓住他,把他握在手中。所以千万不要找借口!没有借口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潜能!
二、名称:空中断桥
介绍:
空中断桥
拓展培训项目简介:
参训队员爬越 9米高的断桥立柱,站立于断桥桥面之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移步至桥面一侧边缘,以后脚的蹬力,使身体向前跃出,跨过断桥落于桥面另一测,平稳走到终点。此项目与高空户外拓展项目“空中单杠”和高空拓展训练--独木桥一样,是自我突破、挑战极限、开发潜能的自我挑战项目。
项目目的:
成功与失败永远只差关建的一步,勇敢的跨出这一步,成功就属于你
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果敢的执行力
借助外势、建立突破自我、挑战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
三、名称:信任背摔
介绍:
信任背摔一个良好的、高效的团队是深圳市智博汇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户外拓展培训机构、教练、企业经营者不懈努力的目标,对于深圳市智博汇户外拓展培训机构来说,能通过一系列的课程使参训学员能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及在高效团队中我们应如何处之及发挥,并通过培训给户外拓展组织者及受益者一个满意的答复是智博汇户外拓展培训机构的忠实目标,所以很多户外拓展培训公司不惜代价的在进行着户外拓展培训项目的开发研究及完善,那么户外拓展培训项目“信任背摔”在经过许多的实践和完善中慢慢被受训者和户外拓展组织者所认可。
户外拓展培训项目“信任背摔”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它着重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建设,可以使学员通过这个信任建设发现,信任对个人、团队和企业是多么的重要,它给个人、团队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成功、活力和收益,使团队合作更加的顺畅、和谐和高效,使企业充满活力。信任使个人能够放开心胸、乐意接纳避免无谓的猜疑,快乐生活、愉悦工作,排解了工作和生活压力使个人幸福指数增加。信任使团队成员配合密切认同分工、乐意付出,使团队合作和谐高效。信任使企业充满活力、节约成本、目标一致、众志成城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生命力。拓展项目信任背摔跟所有的高空项目特别是“空中断桥”一样,说明只要我们相信、信任我们的队友,只要大家相互信任,那么所有的困难将变得不在那么困难,我们就一定可以超越困难,超越、突破自己!
培训目标:
信任练习,信任对个人、团体和企业带来的收益;沟通是需要说出来的
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
通过身体接触,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尽快的进入情景
学习换位思考
挑战自我,提高心理素质,战胜恐惧
规范自我行为同社会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项目介绍:
参训学员依次从高1.5米的背摔台上直身向后倒下,其他学员在背摔台下平伸双臂做保护
四、名称:拓展培训--罐头鞋
介绍:
项目介绍:
全体队员利用现有道具(一块木板和三个圆桶),在人和木板不着地, 桶不倒的情况下全体一次性通过大约20米的距离。
培训目标:
如何将内耗降到最低;
培养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
培养队员做事的计划性;
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
总结经验,加强团队学习能力;
五、名称:拓展培训--盲人方阵
介绍:
培训目标:
高效有序的沟通对团队至关重要
学会倾听,学习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
改善沟通技巧,学习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与人交流
树立队员的责任心,倡导主动沟通,达到最佳沟通效果
建立开放的交流环境,体会集思广益的价值
项目介绍:
Discussion o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seven-years program medical students
YE Yumei XU Rong WANG L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Clinical teaching is a crucial stage during medical student training. How to improve clinical medicine of seven-years-program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while enhancing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develop comprehensive medical personnel, is a major problem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o explore. This pap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strengthening their anti-pressure 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
[Key words] Seven-years program; Medical student; Clinical teaching
首都医科大学从成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以来,一直实行“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模式。七年制医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两阶段教育,即前三年于校本部完成基础教育,后四年于临床医学院完成的临床教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从2005年开始承担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育工作,每年招收近40名学生,目前已培养出很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临床教育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笔者一直以提高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加强其抗压能力、增强其医患沟通能力为临床教学工作宗旨。现将多年来临床教学体会做以下总结与分析:
1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七年制医学生因其特有的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多、时间短的结构特点,教学计划安排十分紧凑,大致分为四部分:临床专业课程学习及见习;临床内、外、妇、儿通科轮转实习;二级学科定向实习;科研能力培养及硕士毕业论文完成。其中,前三部分主要在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如何使医学生高效利用见习及实习机会,最大限度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是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1.1 扎实医学生理论基础
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前提。七年制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需要完成1年余的医学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在此阶段,学习环境由学校变为医院,学习内容由基础变为临床,需要学生们尽快适应这种转变[1]。多年来,我院采用往届优秀学生经验交流的方式,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较大,非常有助于尽快掌握临床学习方法。此外,大量的专业知识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及掌握的牢固程度均不足,需要在后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巩固[2]。可采用定期组织学习讨论会的方式,学生间将各自临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相互分享,并对相应疾病的理论知识予以回顾总结,让其真正做到做自己的老师,相互学习。
1.2 激励医学生积极参加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理论向实践过渡的关键阶段。见习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准化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进一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激励医学生积极参加临床见习是我院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笔者有三方面的体会,即介绍、监督、协调。首先,在医学生第一次由课堂走向临床前,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带教老师、临床环境、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介绍,以尽可能消除学生对未知的恐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临床见习[3]。第二,监督是见习过程中督促学生必不可少的方法。平时成绩及表现成绩的双线评分制度是实现监督的基础。由带教老师根据出勤情况记录平时成绩,同时每次见习选择一名学生主要负责问诊、查体、完善辅助检查,并做简要病例汇报,带教老师根据表现评分,每名同学最终见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及表现成绩构成。如此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临床见习,而且可以让每名同学都有机会独立思考疾病的诊断依据与治疗原则,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临床思维方法,熟悉临床诊疗常规。第三,做好学生、带教老师、患者三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对见习的顺利进行十分重要。根据学生的专长合理分组,以促进相互学习;做好与带教老师的沟通,是实现监督及严格评分制度的保障;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对见习更是不可或缺[4]。通过上述三方面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临床见习,完成由课堂到临床,由理论到实践的顺利过渡。
1.3 充分发挥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能动性
临床实习是在见习基础上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临床实习的目的是应用医学理论解决实际疾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临床各专业学科(二级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疾病信息的能力,病历书写和诊疗操作能力以及接触社会,与患者、护理人员交流的表达能力[5]。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分为内、外、妇、儿通科实习及专科定向实习。而学生们实习能动性不足主要发生在通科实习阶段,专科定向实习阶段学生们一般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独立管理患者,而且伴有科研任务,所以能动性较高。
七年制医学生在临床通科实习过程中的能动性不足是带教老师反映出的普遍问题。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通科实习中的能动性是我院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另一问题。首先,狠抓医学生的理论基础。如前文所述,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临床实习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前提。第二,注重实习前临床技能的强化培训及实习中临床操作量化管理[6-8]。近年来,我院采取实习前强化、集中式技能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应用专业模型,集中对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并反复强化训练,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四大穿刺、心肺复苏、消毒换药等基本操作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对临床操作项目及数量制订标准,并由教学干事定期检查学生操作的完成情况及规范程度。通过组织院级、校级技能大赛,督促、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临床技能操作,并相互学习。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技能评价越来越高,一方面老师放心让学生参与临床操作,另一方面学生也更愿意参与临床实习。第三,提倡提问讨论式教学查房。教学查房分为讲解式、提问式及提问讨论式[9]。讲解式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不利,提问式容易导致查房气氛紧张,而提问讨论式既可调动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积极性,又可以在讨论及上级医师的总结中学习分析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此种教学查房模式在临床实习中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
1.4 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我院教育处联合相关科室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例如: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参与义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社区病患进行问诊、查体、基本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等一系列诊疗工作,不仅有助于医学生诊疗思维的建立、了解社区常见病种,而且通过耐心细致的服务,进一步体会身为医生的责任与奉献精神。
2 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加强抗压能力
医学生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是考试焦虑。我国约55.2%的大学生存在考试焦虑,而医学生由于学制长、课程多、内容抽象、专业技能要求高,考试焦虑情况尤为突出[10],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抑郁是我国医学生的另一个常见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我国医学生抑郁发生率约为10%,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抑郁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医学研究生的抑郁发生率约为15%[11]。医学生学习竞争大,工作环境特殊,人际关系复杂,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是导致高抑郁发生率的原因。其中,社会适应能力不足是根本原因[12]。据不完全统计,63.8%的医学生存在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情况[13],这导致医学生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抗挫折、抗压力能力差,因此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医学人才,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医学知识服务社会。
2.1 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结合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科学文化教育,也要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14]。在此主要探讨笔者对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摸索与总结。
当下医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没有充分重视心理素质教育,而是在于没有意识到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开设有心理学相关课程,但是由于此类课程多从心理学专业角度进行授课,不少学生反映理解困难,收获不大。医学生进入临床医学院后,临床教学本应是促进心理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的一个良好平台,但是大部分临床医学院没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导致一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心理疏导,发现医学生抑郁主要源于抗挫、抗压、自我定位等能力不足。一方面,七年制医学生大多是高中时的佼佼者,但是步入大学后,高中时的优越感变为大学的挫败感,大幅度心理落差以及抗挫能力不足,导致抑郁发生。另一方面,医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不同的患者,会遇到各种困难,加之当下医疗环境紧张,临床工作体力及精神压力均较大,此时需要临床带教老师或临床辅导员识别学生心理变化,积极给予引导,使其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并学会适当释放压力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
2.2 提高临床教师自身素质
临床教师是临床教学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结果[15]。目前,临床教师工作普遍由临床医师承担,临床医师在医学专业知识教学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其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在紧张医疗环境下,一部分医师自身消极情绪较重,会对医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医师自身心理素质较好,但是不具备系统的心理教学方法。所以遴选高素质的临床医师教师团队,进行规范化心理专业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培训,对提高临床心理素质教学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临床带教老师及辅导员与医学生接触较密切,有助于早期识别学生心理、情绪变化,早期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给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不良情绪。同时,为人师表,自身素质高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
2.3 加强医学生心理干预
当医学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会同时对生理、认知、行为产生严重影响,表现为失眠、免疫力低下、记忆力减退、迟到早退等。及时、正确地予以心理引导及干预,可以帮助学生尽早从心理危机中解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陆凤艳等[16]尝试构建“多元化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包括朋辈支持体系、师长支持体系、学校支持体系、医院支持体系四部分。其中,辅导员在医学生生活生扮演者亦师亦友的角色,与学生接触较密切。接受过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技术培训的辅导员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心理辅导及咨询,有助于早期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尽早予以疏导。心理干预亦可通过指导学生自我定位实现。医学生作为高学历人才,具备自我定位的能力。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做的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其自卑或是自大时引导他们做一合理的自我定位。教会他们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不狂妄自大,亦不妄自菲薄,保持自信,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 增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伴随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引起。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可以使学生适应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实习医生诊疗水平的有效手段[17]。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以便充分获知患者疾病相关信息,简单明了的向其交待病情,了解其所需所想,自如开展和终止谈话[18]。而目前七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对医患沟通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及应对技巧,因此其医患沟通能力普遍偏低。所以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以增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3.1 医患沟通课程
在临床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加入医患沟通课程,采用书面教学、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强化医患沟通技能教育[19]。通过医患沟通课程教育,使学生们掌握语言、心理、行为沟通技巧[20],同时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即高效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加诊断的正确性、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的满意度。伴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医师的临床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更加规范化,所以有研究者建议将医患沟通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善考核系统,将医患沟通能力考核纳入规范化培训考核内容[21],增强住院医师综合素质。
3.2 模拟训练
针对临床中常见的医患问题或典型的医疗纠纷案例,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22-23]。标准化患者是临床教学中常用的提高医学生沟通技能的模拟训练方法[24]。所谓标准化患者即经过专业训练,可以为医学生提供标准化病史采集及沟通交流训练的正常人。通过与标准化患者反复演练,既不干扰临床工作,又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临床场景,因此对临床专业技能及沟通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入。我院目前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进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模拟训练,即学生分别扮演某种疾病的“患者”或“医生”进行问诊及交待病情等沟通交流,并予以录像。一方面,通过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医患沟通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参考录像带对照,使学生有机会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如此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交流方式和提高沟通能力。
3.3 实战训练
即使情景模拟得十分逼真,也达不到临床实战的效果。所以临床实战在增强医患沟通能力上必不可少。考虑到门诊有着患者流动量大、患者性格、文化程度迥异、病情轻重不等的优势,因此将临床实战选在门诊更能检验并提高学生们沟通能力。与相关科室带教老师协商,让经过培训的医学生与患者面对面实战交流,交流后由门诊带教老师给予评价,并对患者进行医患沟通的满意度调查,最后综合老师及患者的反映评价培训效果。如此,不仅可以检验培训效果,而且可以激励医学生主动地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沟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