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高层建筑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建筑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层建筑的意义

第1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urban construction speed to speed up, then more and more high build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Professional,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s to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one of key factors, so do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is pap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l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oints,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s; points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层住宅建筑应用而生。在现实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由于缺乏与土建施工的相互配合而导致的不良问题的出现,如预留预埋洞口不准确、打凿洞口质量不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给排水工程的高质量、有效施工,并且还会引起建筑结构的沉降,因此切实地做好高层住宅建筑的给排水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好施工要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探讨,以确保给排水施工的合理性、有效性。

一、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流程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和沟底处理等多项施工工序,具体可用下图1表示,如下:

二、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

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和成品保护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与论述:

1、预留预埋的施工方法

给排水施工过程,预留预埋施工是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其中包括预留预埋空洞、套管和管井正确性与合理性。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进行预留预埋施工,可对日后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事前控制,即可有效避免施工后凿孔、预埋管道偏移和绕渗等问题的产生,从而确保构筑物结构的完整性。基于此,给排水施工人员在进行预留预埋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图纸,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与此同时还应掌握设备、洁具及管道配件等的安装尺寸和安装工艺。在熟悉和掌握上述信息数据后,应对给排水预留预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开率与分析,对于重点、难点部位预先做出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统计表的信息数据进行核查,以此来保证预留预埋位置的准确性。最后,对预留孔和预留管道周边部位加强振捣,以有效避免套管周围出现绕渗或套管发生偏移。归根结底,做好预留预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整个给排水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2、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

通常,高层住宅建筑具有垂直高度高、面积大计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所以通常采用分区的施工方法进行给排水施工。分区施工具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有效利用高程建筑的垂直空间,而且还能有效避免施工作业混乱和缩短工期,此种施工方法更便于施工管理。一般讲,给排水分区施工方法是有一定的原则的,如可按建筑楼层分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区,或者是上、下两个区;又如可按给排水安装密度分,分为卫生家区、浴室区等。

3、设置样板层

高层住宅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之所以设置样板层,其目的是为了确认标准层每层管道的安装尺寸、形式、各类管道配件及位置等的布置形式。高层住宅建筑层数较多,对于标准层给排水的施工大致是相同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任选一层作为样板层。设置样板层的施工方法具有诸多优势,由于给排水的施工管线较差较为复杂,通常会导致漏项、细节不到位的问题的产生,从而给施工带来困难。而样板层的给排水施工,是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共同检查验收的,可有效保证样板层给排水施工的正确性、有效性。基于此,设置样板层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并方便于其他楼层施工后的比对核查工作,从而使其他楼层的给排水施工有据可依。

4、成品保护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成品保护,即对卫生洁具、管道配件和管道,以及表面光洁度等的保护措施。

三、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要点,可从施工难点、安装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重点三方面做起,具体阐述如下:

1、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难点

(1)、土建施工阶段。土建施工阶段应积极做好建筑物各楼层管道井、卫生间、排雨水口、厨房及各种介质穿墙的预留孔工作。其主要作业内容主要为确保预留孔洞模具的结实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从而避免给排水施工中预留孔准确、少留或漏埋等问题的出现。

(2)、高层住宅建筑地下施工阶段。高层住宅建筑,一般建有地下仓库、设备安装层内或停车场等。此处的给排水施工,通常具有管线排布密集、管线交叉碰壁等特点,由此容易造成构建空间降低问题的产生,从而对其的使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施工人员应在施工前仔细并反复核对图纸,以便于做好事前控制。

(3)、标准层施工阶段。高层住宅建筑中首层、标准层和跃层给排水施工难度较大,应确保与标准二层的给牌施工布置的一致性,以确保施工质量。

2、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要点

首先,确保给排水管材料的优良质量。通常情况下,多数给排水施工单位施工中,给水管材料多选用PP-R管,其连接方式分为热熔连接和螺纹连接,经实践证实,热熔连接的PP-R管的安全可靠性较高;而排水管材料多选用UPVC螺旋消音排水塑料管,此种管材是用专用胶粘进行连接的,具有水流阻力小、卫生安全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此外,在进行给水管、排水管连接的过程中,应注意操作方法的合理性,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其次,给水管道的试压。在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施工人员应对其的管、阀门和连接处等关键位置进行再次核查,以确保安装的质量和正确性。在给水系统进行试压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考虑可能发生意外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止试压,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进行核查、改正。

3、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质量重点

(1)、施工前的质量要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前,为确保其施工质量,相关人员应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检、试验,以杜绝质量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进场。除了对材料的质量的严格管理外,还应积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位技能性培训,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点。给排水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是整个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给排水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包括预留孔、预留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钢套管在钢筋上的固定、室外排水管标高,以及管道、设备的防雷接地焊接质量等。因此要切实地做好给排水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应全面的做好上述部分的施工。

(3)、隐蔽检查制度。由于高层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线及设备多而负责,出现错误操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必须按着相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通过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在确定上个施工环节合格以后,方可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同时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

综上文所述,给排水施工是整个高层住宅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给排水施工对于整个给排水施工,甚至整个高层建筑都有着重要意义。高层住宅建筑的给排水施工,首先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其次选择合理、有效的给排水施工方法,最后切实地做好给排水施工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环节的施工,以此来确保给排水施工的有效性、合理性及质量,并达到使用寿命长和美观舒适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刘彦平.刍议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年11月.

[2] 高峰.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建材发展导向.2011年07月.

[3] 郑晓宇.高层住宅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探讨.《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8期.

[4] 李嘉.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的探讨.《建筑与装饰》.2007年08月.

第2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都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员密集、施救困难等诸多问题,如何科学规划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规划失误造成城市物理环境恶化。高容积率和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在日照、电磁辐射、风环境等方面都对城市环境及周围建筑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干扰电视的接收和影响鸟类及飞机的飞行。在人口、建筑密集的旧城区建高层建筑不仅挤占很少的公共绿地,使城市热岛效应日趋强烈,而且加速了大气污染物向城市中心区的聚集,使城市物理环境愈来愈差。高层建筑将大量人员聚集在一起,如果缺少广场和停车空间,势必给城市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在这方面广州市已有惨痛的教训。有关研究表明,一栋10万平方米的办公综合建筑每日吸引的人流可高达5万人次,相当于一个小城镇的人口总和。高层建筑体积巨大,规划与设计不当对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城市景观产生破坏,尤其是烂尾高楼对城市景观更是一种灾难。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存在安全隐患。一是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周围有裙房。按规定高层主体建筑至少留有1/4边不设裙房,由于裙房内设有锅炉房、变压器室、配电间、厨房、餐厅等,一旦发生事故,施救困难。二是形式与结构多样,竖井、管道多。高层建筑形式有四方形、塔型、阶梯型、凹型、人形等,结构体系有模型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竖井有电梯井、电缆井、楼梯井、管理井等,管道有排风管、水管、电线管道等,而竖井、管道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三是用电设备多(如各种照明灯具、电冰箱、电视机、电梯、自动空调、自动窗帘等)。在城市寸土寸金的环境下,发展高层建筑可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但高层建筑因其层数高、空间大,且多数是集写字楼、高档酒店、商场、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人员密集度高、用火用电量大、消防供水管路设备复杂、消防疏散通道易被占用,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极易引发群体死伤的重特大恶性事件。开发失误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开发商对市场需要的错误估计,使新建高层建筑空置。如广州目前高层写字楼空置率高达60%以上,高层住宅空置率也在40%以上。目前,国际上的超高层建筑一般在600米以上就不提供人员活动场所,没有实用价值。高层建筑比同等面积的多层建筑要消耗更多的资源、人力和财力,由于建筑高、重量大,如不控制墙材重量,地基将难以承重。目前,国产轻钢只适用于500~600米高度的建筑,因此,还要发展用于高层建筑的轻钢结构。高层建筑为保持正常的运作,在电梯、空调、供暖管理等方面更多地消耗大量能源,如电梯目前最快速度多为9~10米/秒,如果建筑达到1000米以上,无论是施工过程,还是投入使用后运输都将成为问题。超高层办公建筑的能耗是普通公共建筑的6~8倍,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高层建筑对环境造成污染。高层建筑施工带来的固体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给城市卫生环境造成极大压力,玻璃幕墙严重的光污染不仅影响交通安全,引起室内卫生质量下降和视线干扰,还会对邻近的建筑产生热辐射并提高周围空气的温度。

第3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Pick to: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building type and function more and more complex, more diversified structure system,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also become a structural engineer design work of the main key and difficult. According to former experience, for actual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业主及建筑师的创新艺术使得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发展被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给工程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结构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及依据

1.1概念设计的意义

高层建筑能做到结构功能与外部条件一致,充分展现先进的设计.发挥结构的功能并取得与经济性的协调,更好地解决构造处理,用概念设计来判断计算设计的合理性。

1.2概念设计的依据

高层建筑结构总体系与各分体系的工作原理和力学性质,设计和构造处理原则,计算程序的力学模型和功能,吸取或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

2.1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2 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2.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自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 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3高层建筑的整体隐定性

对高层建筑来说.在抗震没汁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需慎重考虑的问题。

3.1对整个建筑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使地震作用下的倾覆矩与相应的重力薪载在基础与地基交界面上的合力作用点.不应超出力矩作用方向抗倾覆构件基础边长的1/4。

3.2加大建筑物下部儿层的宽度.使其满足规范高宽比的限值,从而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

3.3使基础有足够的 置深度。有些裙楼和高层主楼从地上到地下用变形缝彻底分开.导致主楼基础埋深不够,地震时会使建筑物发生滑移、整体倾斜甚至倾覆。

3.4对于高宽比很大的高层建筑,建议采用桩基础,桩基础钢筋在承台内的锚固长度要足够大。因为桩是埋在土中的细长构件,由于桩土摩擦力的存在,桩的抗拔性能较好,从而能很好地抵抗上部结构的倾覆。避免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上的浅基础。

4 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4.1周期控制

结构周期反映了结构体系的柔刚性,周期越长说明结构的整体刚度越柔,同时结构的位移也就越大,控制结构的位移和控制结构的周期是同一性质的,结构位移与结构周期是息息相关的,前者随后者的增大而单调增长。新抗震规范和高规还进一步提出了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之比的限定规定。对于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较规则结构,其规律性较强,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和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都比较好确定,但是对于平面或竖向布置不规则的结构,则难以直观地确定Tt和T1。为了便于设计人员执行这条规定,在新规范软件中增加了根据振动方向因子判断各振型的振动形态功能和主振型判断功能。

4.2控制层刚度比

层刚度和层刚度比是两个重要参数。目前计算层刚度主要有三种方法:a.层剪力与层间位移比值方法。b.剪切刚度方法;c.剪弯刚度方法;按抗震规范定义:层的抗侧移刚度实际上就是使层刚心产生单位所需的水平力。层刚度比可以判断各层间的刚度均匀分布,在新高规4.4.2条,l0.2.6条,4.4.3条,5.3.7条对高层结构的层刚比作了规定。

4.3控制扭转不规则

根据新抗震规范3.4.2条及表3.4.2.1的规定,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同时抗震规范3.4.3条规定,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及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因此通过控制结构的扭转位移,使结构具备必要的抗扭刚度,保证结构满足地震作用下的抗扭要求,更好地满足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4.4偶然偏心影响

根据高规第3.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做法是把各楼层质心求出后,按规范规定的偏移值向同一个方向偏移。

因是质心偏移,当考虑耦连计算时结构的动力特性均会改变,程序计算出各种组合后按最不利情况进行配筋计算。按“高规”规定,一般工程均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当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抗震规范”中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连计算时,采用增大边榀内力的简化处理方法。实际工程计算建议采用考虑扭转耦连的方式进行计算。

4.5对振型数量的要求

“高规”中第3.3.10条,第3.3.1l条及第5.1.13条规定了计算地震作用时的最少振型数量。实际上最根本的要求是要保证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以上程序自动计算各个振型数时的振型参与质量,当用户输入振型数量不足时,设计人员可以增加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以上。

5 结语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汁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任何在这个过程中的遗漏或错误都有可能使整个设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或使设计结果存在不安全因素。所以把每个重要问题都考虑全面了,才能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第4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4 文献标识码:A

一、施工前的基坑挖土情况

在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的施工环节的的相关工作,是深基坑工程的质量保证。不断的实践经验表明,在高层建筑深基坑的开挖施工作业中,必须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相关规范进行,才能确保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在进行基坑开挖之前,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基坑的挖土测定范围进行签证的确认。使参与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以及挖土机械操作人员能够在深基坑施工技术图纸的要求下,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并根据基坑施工的需求合理的配置挖土机。

在基坑开挖之前,安排技术人员做好测量放线、测量桩点的保护工作,必须对定位桩进行一定的测量与核对,使之可以为基坑的开挖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应严格按照基坑施工技术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地质等条件进行。合理的确定基坑的深度,利用挖土机进行分层施工。同时,将基坑开挖的土方坡度控制在1:0.33的范围之内。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提高基本保障,并注意随时清理基坑周边的施工方废料,以免给基坑开挖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基坑施工的技术特点

随着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社会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更加重视高层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状况看,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具体技术特点、要求。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先进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支护的构建必须简单且受力能力较强,使深基坑支护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挥稳定的作用。

同时,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还需注意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尤其是施工现场周围的道路和建筑物地下的管线。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排除、降低水位的工作来确保深基坑的深度施工的安全。在其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结合施工的具体要求,以相对精确的计算方式,使深基坑支护结构更加合理,重视深基坑测量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工作,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理论的发展更为成熟,促进深基坑支护技术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

三、基坑施工时选择支护型式

在实际工作中,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安全,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长久性、稳定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良好的发展。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深基坑支护的主要型式归结为地下连续墙、排桩支护、水泥土搅拌、喷锚网支护、锚固支护几种。为了更好地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在结合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安全需求,合理的选择支护的型式。从而实现通过控制深基坑支护型式选择的有利因素,调整深基坑支护整体的结构的合理性。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利用不同支护结构的所发挥的优势,不断的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合理的降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结合深基坑施工案例的分析,对于深基坑的支护型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地质的特点,实现深基坑支护型式的多样化,并且采用多种判别方法进行判断。使之可以更好的满足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对深基坑施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法详解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判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支护桩的施工、联系梁等部位的锚杆施工、土方开完等施工作业。其中,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锚桩支护、喷锚支护、组合型支护等施工环节是建筑施工企业非常重视的。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自立式支护施工质量的提高使其支护稳固性进一步增加。自立式支护主要是指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与悬臂式排桩支护两种型式。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坑内没有支撑结构,施工效率较高且施工成本较低。悬臂式排桩支护必须经过冲孔或者钻孔灌注桩进行辅助施工,同时利用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当深基坑支护施工遇到软土层、施工土层较好的施工环境,可以选择锚桩支护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环节中,应注意将水平夹角控制在15度与40度之间,轴向抗拔力应控制在6000kN的范围以内,并加以二次高压的灌浆施工。喷锚支护在单层地下室以及淤泥较薄、地下水较少的基坑支护中应用。通常会将基坑深度控制在12m以内的范围之内。另外,利用组合型支护方式进行施工时,会涉及到放坡与混凝土悬臂组合、水泥土墙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以及支护桩组合压力注浆搅拌桩加固等型式。在进行此环节的施工时,必须依据深基坑施工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支护的型式,为进一步促进深基坑技术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选择何种深基坑支护技术,都应从高层建筑施工整体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是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为高层建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尽最大的努力避免由于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影响整个深基坑工程有效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结语

现阶段,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在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中重要的一种岩土工程,对于大型的、施工要求相对较高的高层建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都具有一定影响。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高层建筑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按照相关的建筑施工标准,结合各层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合理的选择深基坑支护的类型。才能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不断的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水平,为高层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施工基础。

参考文献

第5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一)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二)侧移成为控指标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H的4次方成正比(=qH48EI)。

另外,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的出现、侧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抗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否则会产生以下情况:

1.因侧移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尤其是竖向构件,当侧向位移增大时,偏心加剧,当产生的附加内力值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导致房屋侧塌。

2.使居住人员感到不适或惊慌。

3.使填充墙或建筑装饰开裂或损坏,使机电设备管道损坏,使电梯轨道变型造成不能正常运行。

4.使主体结构构件出现大裂缝,甚至损坏。

(三)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四)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昧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高层建筑重量大了,不仅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震剪力大,还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对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从而造成附加弯矩更大。

(五)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此种轴向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六)概念设计与理论计算同样重要

抗震设计可以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部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在一定的假想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的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去进行分析。实践表明,在设计中把握好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也是很重要的。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

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

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

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第6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普遍问题;控制建议

前言

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资源投入巨大的生产活动,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可以说,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进步。所以,如何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措施就成为当前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首要课题。可以说,其管理控制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品质和施工质量。所以,认真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概括起来,其施工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正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体量大,致使其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这样才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多为深基础,持力层一般应嵌入微风化岩层。同时,高层建筑要满足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更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等问题。第二,高层建筑子系统多,要求精度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对施工管理的协调要求较高。第三,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而且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工期紧的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第四,防水质量要求高,安全防护要求严,立体交互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总之,高层建筑因其显著特性是“高”,从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也正因为如此,使得高层建筑在施工管理中暴露出许多不足和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为此,必须在正视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来加强管理。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由上述可看出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进行的保证。但当前,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施工预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如今,许多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预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管理水平落后,缺乏应对措施。特别是在某些高层建筑工程当中甚至没有明确的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对于施工工程的各种需求并没有计划及相应的施工措施,可以说施工管理水平较差。在一些高层建筑施施工中即使有施工预案,其编制的质量也普遍较低,只是简单的画出了一张工程进度表及布置图等,根本没有明确施工预案的实际意义。

2.工作范围界定不明确

在现行工程管理体制下,施工管理分包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得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明确具体。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要求不明确,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另一方面由于人为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

此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也会给施工管理的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这些施工管理问题定会为以后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造成更大的影响。为此,必须先正视这些问题,然后寻找解决办法,对其加以控制,促使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三、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的几点建议

现如今,随着社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高层建筑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需要根据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控制措施,以适应建筑市场新形势的需要,促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切实做好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

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应针对施工特点来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用来指导整个施工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预案应由原来的纯技术性文件逐步转变为技术管理文件。施工预案内容应主要包括:施工工序的安排,各工种进入工地的时间,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等。此外,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总的来说,在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对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等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控制。并按照技术和经济原则,对施工质量、工期、成本等进行有效控制,使工程施工达到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切实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预案,是施工单位管理项目的总规划,有其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这对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控制施工成本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可以说,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会给其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变化,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的局面。为此,一定要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各部门应切实做好调研工作,弄清开发商的真实意图,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量,力求工程变更最少,从而有效确保工程造价。

3.做好施工监理工作

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工程量大、涉及工序多等特点,我们不难看出,高层建筑施工监理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可以有效协调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就要求施工监理师在严格规范自己的基础上,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管,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以督促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章制度,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确保整个施工正常进行。

4.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人员的水平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首先就应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尤其是施工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工程的特点,对每个环节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并全面协调好施工中的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种资源的投入数量、数量,有效提高对时间的充分利用,以合理缩短建设工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成功的施工管理,能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的不断前进。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就要求在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之外,切实做好施工监理工作,对施工管理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并注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素质的提高,从而使高层建筑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最终促进高层建筑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林.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刍论[J].工程管理,2008,(04).

[2]罗倍增.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应注意的事项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03).

[3]孙爱忠.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第7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很大影响,城市化的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使得城市的建筑物出现了越来越高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时候,结构非常复杂,而且施工的工程量和施工的工序都是非常多,在施工中要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在施工的工期和成本方面也能很好的控制。

一、高层建筑的特征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就是楼层在10层以上,或是建筑总高度不小于24m的综合性建筑,主要包括大型宾馆、写字楼和住宅小区等。不难发现,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高度大的显著特征。但是这并非是高层建筑的核心特征,实际上高层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使用能共和结构设计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上。从使用功能方面来讲,高层建筑一般包括地下室、转换层、标准层以及非标准层等结构组成。

高层建筑施工主要由土建施工、安装施工以及装修施工等环节组成,各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安装环节,工序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具体包括管道、电气、通风以及给排水等设备安装等。高层建筑的施工复杂、工期长、施工场地有限、施工材料量大,并且在施工持续性方面具有较高要求,施工标准和技术质量要求非常高,各个工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量巨大、工程工期较长、机械化操作量大一级交叉作业频繁,因此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内容多、体系复杂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必须要加以重视。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1、监管力度不足

就现实来讲,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这从以下几方面便可看出一二:施工过程中,过于强调质量,却忽视了安全,以最低价来中标,所有这些都客观地到造成了安全施工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甚至根本就处于空白状态。安全施工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严重不足,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此外,安全监管工作有时只是流于形式的作秀,许多安全监管人员只是对表面现象加以简单的安全检查,未能真正深入实际状况,对安全现状进行全面掌控,监管力度几乎为零,甚至不乏掺杂个人感情的安全监管,完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监督机制,是一切都流于形式。

2、技术质量管理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技术复杂,技术质量要求严格的特点,因此技术质量管理便成为了高层建筑质量管理的关键点。现代高层建筑技术含量高、涉猎面广、综合性强,所以高层建筑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都非常之高,要求监理方、建设方和施工方加强协调合作。但由于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在实际施工环节通常会忽视彼此的协调与合作,从而为整个施工带来较多不便,并对施工质量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此外,现代化新型工艺、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不科学的施工方案和不合格的施工技术都将对施工质量带来巨大负面影响。

3、安全意识严重淡薄

施工单位对高层建筑安全施工负有重要责任,而项目负责人则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一负责人。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日益白热化,工程施工质量不仅成为了施工单位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成为了衡量施工单位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造成了许多建筑单位管理者单方面强调施工质量重要性,却严重忽视了安全施工的价值,使其流于形式,完全没有实质性的安全管理。而目前的施工人员整体文化素养都不高,也不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更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违反安全规范的施工行为经常发生。据相关统计显示,高层建筑中的安全事故大部分都是因违章施工造成的。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目前城市的高层住宅结构仍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该特征决定了对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强度大、刚度大、抗震性好,另一方面也要求耐火性好、抗震性高。相比其他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优势明显,其在现代高层建筑的普遍应用是目前的发展趋势。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质量、进度和投资管理,三者间相互影响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期投资和目标投资完成达标的情况下,保障工程质量是确定工程成败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施工阶段,应将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视为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

1、做好施工管理预案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预案主要作用是用来指导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它是由施工单位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编制严谨、详尽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案。高层建筑的施工预案的内容包含施工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进入地的时间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防范、对预测出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等。

2、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现代高层建筑具有工程结构复杂、工艺施工难度越大、建设周期长以及规模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容易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项目进度,在施工中需要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认知,这样一来,有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对不利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另一方面也便于制定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可以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最终影响项目进度的控制。实际上,项目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施工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各种风险因素和干扰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变化,使得工作人员难以按照原先进度计划施工,这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检查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并将其与计划仅占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偏离计划的信息,然后对偏离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等相关措施维持原进度计划的正常实施。如果不能够按照原先进度进行施工,则需要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然后在按照新的计划进行实施。

3、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工程变更

由于施工实际情况的不确定因素,再加上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因素,使得设计的图纸与开发商的要求与施工深度具有一定的差距,开发商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的部分修改或者补充而导致的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在所难免,在这些变更必然会带来工程量的增减和工程造价发生变化,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甚至会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对高层建筑的变更进行严格的控制。

4、对高层建筑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

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高层建筑项目中,监理工程师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在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决定时,他们往往能够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做出最合理恰当的决策,这一点建设方由于技术、阅历等方面的差距而做不到;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甲乙方存在立场、观点不同而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情况,这时候,监理工程师作为第三方存在,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协调双方关系,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5、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是高层建筑整个工程的关键。为了确保工期目标,在建筑施工中,必然需要实行分段控制和动态控制,要根据项目变化后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工程整体进度的情况下,对原先的计划进行及时的调整、修正,保证材料和工程支付款的及时供应,确保工程质量。

除此之外,材料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注)执行材料的验收工作。工程的主体结构是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主题结构的质量必然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质量。重视装饰质量,装饰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体现者,在施工阶段要克服质量通病,狠抓细节,在装饰上高人一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开发商满意。

结束语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不是一个专业,一个建筑的管理,成功的建筑管理不仅对施工企业,对社会有良好的效益,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也可以推动整个市场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前进的。相信新一代的管理人会在前人的经验摸索下寻求到合适的道路,朝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前进,会创造出适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新方向,新道路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伞国涛,高玉龙.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第8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结构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设计不符合要求,后期施工再好也不会合格。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重要环节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在进行设计时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设计方案的提出,要结合建筑结构本身的实际情况提来进行。在提出制定设计方案之前,首先要全面了解建筑结构本身的相关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例如对建筑的高度、层数以及安全等级等要熟悉,要掌握建筑结构所要求的抗震等级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依据所采集到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选适合的结构形式,然后根据建筑结构形式来进行相应的设计;二是对结构的计算。在完成建筑结构的方案设计之后,要对其中各环节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包括对各个部分所承受的外力载荷的计算,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对于内力的计算。要依据结构计算阶段得出的数据对外力载荷以及各部分构件的截面来计算内力;四是对构件的计算。要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审定构件能否达到相关的要求,根据计算的结果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从而符合相应的标准。

2 高层建筑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

1.1框架——剪力墙结构

当结构受到水平力作用时,采用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受力的结构,对于楼板和连梁的刚度要求特别高,要优于一般的建筑结构。在该结构体系中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水平剪力,而由框架体系来承受垂直荷载。框架——剪力墙体系的位移曲线呈弯剪型。剪力墙的设置,增大了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建筑物水平位移减小,同时框架承受的水平剪力显著降低且内力沿竖向的分布也趋于均匀。

1.2剪力墙结构

我们将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之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属于刚性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结构对于强度和刚度的要求都特别高,整体性能优越,能有效承受结构的水平力,具备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传力直接、均匀。就当前我国现状来看,纯剪力墙结构对钢的消耗量很大,造价比较高,施工也相对困难,所以往往因为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其结构抗震设计性能往往达不到标准要求。

1.3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的特点主要是抗侧力,由四周的剪力墙结构围成竖向薄壁筒和柱框架组成竖向箱形截面的框筒,形成一个整体,整体作用抗荷。筒体结构包括单筒体、筒体——框架、筒中筒、多束筒等多种型式。筒体是一种空间受力构件、分实腹筒和空腹筒两种类型。实腹筒是由平面或曲面墙围成的三维竖向结构单体,空腹筒是由密排柱和窗裙梁或开孔钢筋混凝土外墙构成的空间受力构件。筒体体系具有很大的刚度和强度,各构件受力比较合理,抗风、抗震能力很强,往往应用于大跨度、大空间或超高层建筑。

3 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该注意问题

3.1 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从建筑结构来看,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

3.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在建筑基础部分的底面积当中阳角面积比较小,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直角,阳角可以在悬挑部分保持不变的状态下,不再使用辐射筋。

3.3基坑开挖。

在挖基坑的过程当中,基坑边上的土往往不会发生反弹,这是因为其受到摩擦角的约束,而坑中心反弹的基土应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清理。在存在较大约束力的情况下,可以不考虑回弹。按照基底附加应力对称将进行相应的计算。而约束力往往在交c时候,也是如此。

3.4 关于回弹再压缩。

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作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

3.5关于梁、板的跨度计算问题。

通常我们在文件资料上所提到的计算跨度的方式方法仅适用于一般的建筑结构,对于被广泛应用的宽扁梁结构设计是不适合的。在使用扁梁结构设计时,如果梁高的数值和板厚的数值相比仅大一点时,应该把计算长度选在梁中心的位置,选取梁中心处的弯矩和梁厚,及梁边弯矩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 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矩。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3.6 抗震缝。

应该将抗震缝进行适当的加大,这是因为,在实际发生地震的过程当中,如果仅仅是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的抗震缝往往会出现碰撞,因此在可以适当的进行加大。

3.7 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

3.8 一般情况下,悬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长度较短时。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加大施工难度。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当然,外露的大挑梁,可适当变截面,使感官效果好些。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其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建筑结构设计。广大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在日常的设计工作当中注意经验的积累,同时还要积极学习相关领域的最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做好设计工作,为我国高层建筑工程的的发展做出贡献。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对于建筑的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及对策,可以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极高的专业性,除了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责任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以较高的水平和质量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广花.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第9篇:高层建筑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信息化;应用

在感叹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的楼层时,我们不得不重视高层建筑的沉降量的相关问题,在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强化对施工作业中沉降施工作业的监测意识。高层建筑的施工期限通常情况下不超过两年的时间,而且高层房屋建筑往往是设计、准备、施工同时进行的,因此高层建筑的施工企业的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环境的质量、解决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问题,为真正实现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信息化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活动中,沉降观测信息化的应用被建筑施工企业定义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适当的采用沉降观测信息化,通过一定的地质勘探的鉴定与分析,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可以有效的帮助建筑施工人员及时的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基坑支护等部分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沉降不均匀状况,最大程度的避免高层建筑出现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一、关于高层建筑工程中沉降观测信息化的重要性的分析

(一)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问题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承载能力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地基承载能力的确定,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承压板载荷试验环节,并在此环节中适当的选取样本底层进行负荷能力测试。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在此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对施工现场的现场勘测、准备锚桩横梁的反力装置到压力传感器装置等的设置工作。当在山坡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进行锚桩横梁的反力装置的调试工作。但在进行基地挖空的施工作业时,就必须利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进行专业的测量作业,同时用位移测量沉降的程度以及相关情况,从而提高估量值的准确率。

(二)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准备的工作意识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的施工设计图纸都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参照资料。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相关图纸的设计工作时,利用沉降观测信息化的技术提供的建筑施工现场的地质勘探资料,并在与周围的建筑群的施工单位做好相关的工作交流后,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施工方案,并参照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以及施工现场的载荷试验的结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施工技术方案的探讨,最终敲定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同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要树立地质勘探工作的持续观念,因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勘探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必须持续到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以便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与施工之前的地质勘探资料中没有出现的问题,导致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达不到施工的标准。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沉降观测信息化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施工工艺。

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信息化的应用

经过无数次建筑施工活动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发现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信息化的应用领域涉及到了水准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工作、固定观测线路的工作等方面。在进行建立水准测量控制网的相关工作时,需要在高层建筑设置基本的水准测量点且至少要达到三个,并且要求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保证各个水准测量点之间至少保持50米的范围之内。其次,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精准度,要最大程度的避免将水准测量点设置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计划中设计的易震区以及基坑开挖的区域,在理论方面保证各个水准测量点能够进行正常的闭合工作。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沉降信息化观测的相关规定,保证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信息化的工作过程,避开阳光直射的位置并在观测过程中耐心等待成像后,及时做好一定的数据记录。及时调整水准测量点发生标高后的高度,降低其对观测工作的影响程度。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需要同时进行固定观测线路的工作。固定观测线路的位置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例如,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以水准测量控制网以沉降观测点的特点为客观的标准,精确的选择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将其作为以后绘制设备位置的参考资料,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将相关的信息录入指定的位置。之后,便可以在水准测量点与观测点之间建立起适当的、固定的观测路线。另外,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信息处理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跟踪式的工作,时刻记录变化的相关数据以及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注意记录好解决的相关措施。为建筑施工过程提供相对准确的施工信息,使施工现场的技术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调整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关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信息化观测的管理工作

在进一步明确了沉降信息化观测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后,我们应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沉降观测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以及专业的设备对观测得到的相关设备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并参照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些内部资料,对观测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工作。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分析后的观测数据,进而判断高层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每一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标准。另外,高层建筑施工企业还要根据专业的分析数据对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进行合理的预测,以便可以适时的对相关的设计方案作出合理的调整,促进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总结

综合以上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我们会发现沉降观测信息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是信息化科技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的作用的体现。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地位非常重要,其所提供的观测信息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沉降观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建设中科学的运用沉降观测技术,不仅可以使高层建筑以时展的步伐保持一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因此应用沉降观测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具有双重的现实意义。在高层建筑中发展沉降观测信息化的发展,是其与时俱进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伴随着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我们更加有理由期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的高层建筑的规模会越来越大,高层建筑的质量也会有极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沉降观测信息化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潜力,以便进一步的提高高层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