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体育教学的手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的手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的手段

第1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的空间,课前充分做好准备,了解和分析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各器官,能使学生从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例如,在课本篮球部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由于这一动作牵伸全身多个关节,节奏较快,动作复杂。因此掌握有一定难度。如果采用电教手段,先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的录相及VCD碟片,欣赏精彩进球。让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上的激情和求知欲。在同学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回放“单手肩上投篮”这一动作的慢镜头。然后把镜头定格在“蹬、伸、屈、拨”四个技术要点动作上,并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文字说明。讲课做到了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实践课上的模仿和练习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课教学环境

由于体育室内课理论知识较抽象,文字、材料、插图单调,体育实践课动作技术强,结构复杂,学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领。如果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创造性地制成投影片,并与录相带、VCD碟片的部分镜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所要掌握动作的技术要仿领,增强理解深度,激发学生向所喜爱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项目模仿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有效地调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利用电教手段,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

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例如,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第2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技术教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67-01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传统的体育课已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2001年新的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颁布,为我们高中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我校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室外体育课采取“半开放式”的形式;室内体育课使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 (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2)理论教学内容。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传统项目史、奥运渊源等体育史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强烈;通过动作技术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2.体育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学生在这种“死”教学环境条件下心理处于压抑状态,他们只能机械地从事与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呆板是学生爱体育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从知、情、意、行入手,重过程的参与、重个性的解放,重师生关系的和谐、重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出轨”行为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教会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

第3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中学体育

当前,学生都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很普遍,教师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运动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具有巨大的潜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一、对于体育游戏的认识

1.开展游戏活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兴趣和身体练习情绪,是一种潜在的内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靠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和发掘。例如,我在上高一年级50米快速跑时,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成绩。后来,我授课时改变了方法,结合快速跑的教学内容穿插了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富有游戏性的体育活动内容,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的练习情绪高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

2.开展游戏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在集体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游戏规则。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规则,履行一定的职责,这样可以从小培养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裁判要严格执法,要做到公正、准确、认真。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尊重裁判,服从裁判,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勇敢顽强,遵守规则的品德。在完成游戏任务过程中,学生的灵敏、速度、耐力、智力等综合素质可以反映出来。游戏者既有体力竞争,也有智力竞争,而最后胜利往往是体力和智力的共同结晶。

二、游戏性体育手段在具体组织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1.体育游戏要有目的性

教师要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内容,为教学服务,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体育的竞赛性和娱乐性,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个游戏,是以某个或几个技术动作为素材,要进行游戏教学,首先应懂得游戏的目的,游戏的规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其次在进行前要有必要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动作技术、技能与技巧。

2.体育游戏要有实用性、针对性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游戏都适合体育教学,在上课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选择、调整游戏。比如,同一种游戏在同一班级运用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性别、体力、身体素质等因索,同一种游戏在不同年级段运用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负荷、游戏的密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只有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与运用游戏,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喜欢游戏教学,才能让游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体育游戏要有创新性

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如果我们的游戏教学一直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新意,他们就会失去练习的兴趣,锻炼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

4.体育游戏要有安全性

体育课改以来,一直强调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时时刻刻要警钟长鸣,不管在任何教学地点和时间都要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教师要在课前仔细检查场地是否平整、体育器材是否牢固、学生有无疾病等情况,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课中,教师除了教授体育基本技能以外,更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与帮助的办法,教师要随时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尽一切可能地把危险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体育游戏要有小结性

体育游戏教学后要及时给予准确小结评议。评出胜负,表扬先进,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见措施,这些工作也可由学生整体评议,评议应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这些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活动情绪和游戏教学的效果。

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中的游戏教学,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游戏教学应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作为体育教师,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条件、游戏的目的任务及特点、环境变化和设备,场地器材等的前提下进行游戏教学,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收到最佳效果,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晓.关于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初步研究[J].南京体育学报,2002(03).

作者简介:王蘅,女,1968年2月出生,西北师大体育系,就职于兰州商贸职业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Use of the game means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Wang Heng

第4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了形象思维,也发展了抽象思维,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我觉得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的,且收效甚佳。

一、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由难变易,事半功倍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1、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示范动作。

在上课时,老师一般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与前面的动作一一对应,但是学生较难将这种一一对应很快在脑子里建立起来,因此较难掌握动作要领。然而,如果在上课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并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了。

2、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重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平时的教学中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也易于把握住学习的重点、难点。

比如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效果就很显著: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那就简单多了。我制作了一个“鱼跃前滚翻”的动画片,分成跃起、手撑低头、团身翻、蹲立四个连贯的动作,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了失败的动作动画,同时加入了一些特别的音乐,一听就知道动作行不行。教学时,先请学生们观看该动画片,并逐步演示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动作,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脑子中形成动作的概念,同时产生在实践中一试的欲望。这样,在实践时,教师只需稍加示范或讲解,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了。较之传统教学,便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让课堂变得更丰富。

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多体育教师已很难自如地完成一些难度动作,这样一来,教师就害怕上这方面内容的教材。而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单杠动作的学习,在课件的制作上,可以先采用从体操大赛中截取下来一段单杠动作让学生欣赏,感受来自体操的美,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接着运用动画效果,把本套单杠的联合动作演示一遍,并穿插上重点、难点的文字说明和讲解;最后,我们把组内素质好、有一定特长的教师的整套动作拍下来,做进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并运用暂停、慢放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记忆。制作课件的过程也加深了教师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

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第5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 体育课堂教学 多元化智能和建构主义

随着高科技领域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这种融电、光、图像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已逐渐被多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所接纳和运用,并且在教育界引发了一场由教学方法至教学观念的“大地震”。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巨大使得它至今仍成为众多教育研究者所探讨的热点。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内容广博,涉及多个层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自己在中学体育课堂上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所具有的优势

(一)增加课堂信息量,优化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中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先根据教材内容备好课,按照教学步骤用“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和几只粉笔”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45分钟下来学生只会倦于单调的知识讲述形式,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用“口舌生花”的生动语言调动学生,但所教出来的学生依旧是“知识超不出书本,水平高不过教师”。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资源有限、课堂教学形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单一造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分享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这如同足不出户就拥有了自己的图书馆,同时还聘请了全国名师做“助手”。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启迪学生思维和答疑解惑上。从总体效果上来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扩充了书本的知识含量,使得教学流程简洁,紧凑,环环相扣,牢牢地抓住了学生。

例如:我在教授《现代奥运会》这一章节前,通过互联网上查找了大量资料,运用奥运会古希腊神话起源说作为吸引学生的亮点引出本课内容。再运用文字结合简单、幽默的卡通Flash将古奥运会的发展简史、运动项目、裁判与竞赛规则等内容介绍给学生,进而过渡到对现代奥运会产生的时代背景、现代奥运会的发展、中国与奥运会的重点讲述。将大量的资料、文献全面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个人必须与周围的客观环境发生相互影响才能完成学习,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使得知识在头脑中的意义具体化,从而使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新动作的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高一新生第一堂篮球课教学前把篮球馆的四壁挂上了我收藏的篮球巨星海报,并用悬挂电视播放NBA精彩比赛,利用明星效应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上课学生进入篮球馆时,我亲眼见证了他们眼中流露出来的发自内心的学习激情,“姚明”、“哦,看呐,麦迪”、“教师今天我们是上篮球吗?”“教师你也喜欢斯托克顿啊?”……当电视不断播放姚明罚球的画面时,我问:“大家知道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对,就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大家想做电视上百发百中的神投手吗?那就要从基本动作刻苦学起啊!”“现在我给大家5分钟时间观察电视上的示范动作,然后我要提问动作要领。”就是这样简单的情景运用让这一节篮球课完全吸引住了学生,大家的话题都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完全冲淡了新生入学的拘谨心态,使得这堂篮球课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男生自发组织起了投篮比赛,连平时文静的女生练习时都十分投入,还主动邀请动作较好的男生进行指导,使得本次课练习效果非常好,还超计划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体育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内容主要是教师通过多元智能建构课堂,利用学生已有的智能优势、智能潜力,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的模式、方法、策略,将会使得课堂变的多元、丰富、充满情趣,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多元职能的和谐发展、多元个性的和谐培养。当今家用电脑的普及使得学生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绝大多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详尽的介绍。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做知识的引路人,调动学生的知识获取欲,让学生去带着问题找答案,而不是一味的“我说,你记”。长时间的不求甚解会让学生养成过度的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忽略了自己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

例如:我在教授《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这一节内容前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要求大家在课外时间利用所知的信息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手段收集“体能”所包含的要素、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体育运动对它们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时,我运用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收集、掌握的资料拿出来与书本知识对照,与同学交流,并在课堂上引用学生收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作为书本知识的参考和补充。这有利于学生逐步获得集体认同感,养成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四)形象、直观,具有巨大的视听震撼力,有利于学生在大脑中尽早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及时纠正自身动作中存在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工具主要运用处理过的文字、声音、图象等视听刺激方式进行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上课时通过投影屏幕或电视向学生展示大量文字、音频、视频资料,其效果之好是教师口头表达所难以企及的。学生在室内、外均能接受到多重感官刺激,受时间、空间、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小。在课堂上运用教学动作示范光盘对学生进行动作技术的再现,既方便、规范、省时又具有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模仿欲,便于在第一时间于学生大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这对学生良好动力定型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考生日常训练中我也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教授体育考生蹲距式起跑动作时,首先,我反复播放短跑教学光盘和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并且配合动作进程进行针对讲解,细化技术动作。然后,剖解动作过程,分步练习体味完整技术动作感觉。最后,我用DV对每位学生的起跑练习进行现场录像,并在练习间歇中同步播放学生们的起跑录像,让学生自己对比动作示范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我适时对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瓶颈”进行“点拨”,再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错练习。循环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学生熟练掌握动作。这就使得复杂的专项技术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而易于把握。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代体育与健康课堂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广大的基层体育教师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出现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所选资料内容庞杂、良莠不齐。

这一点是很多刚刚尝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年轻教师所常犯的一个错误。很多教师由于没有现成的课件可以利用,往往将不加分析筛选的大量材料拼凑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不加主次地全盘托出,给学生造成了“知识负担”,最后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提前备课,认真准备,吃透教材,不断学结教学经验。

(二)教学过程主次难分,喧宾夺主。

在我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期,由于对学生心理和教学规律把握得不成熟,使我曾经一度在课件制作上偏于华丽,偏于对学生感官的强烈冲击,采用了大量的明星比赛短片、Flas等。但是,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注意力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学习效果却反而下降。我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谈话,发现导致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沉醉视觉、听觉的感官享受,对课件中蕴涵的相关知识和动作技术却缺乏兴趣,不求甚解。多媒体教学工具只是知识的载体,它只是具体内容的一种承载和表现的形式。在运用时一定要主次分清,不能过于迷恋花哨的表现形式而忽略具体内容。

就我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上的确能起到增加课堂信息量,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形象、直观等等的独特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而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甚至于沦为多媒体工具的奴隶。要做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主人,要多媒体教学工具为我所用,就要求我们基层教师在平时努力学习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苦练基本功,丰富教学理念,完善知识结构,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多面手。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2]多媒体教学的体会.计算机教育报.

第6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日语教学 多媒体 教学平台 现代教育技术

一、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力发展日语教学

我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将面对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高等教育也将受到深刻的影响,为加快同国际语言教育的接轨,培养出有竞争力、能满足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将国际化的主流思想和教育市场的需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宗旨。通过采取与国际接轨,接受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调整教育培养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措施,培养出一流的外语人才。

1、树立以满足外语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日语教学的目的性非常明确,要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提供政治上可靠、业务能力强的外语人才,为我国同日本及相关国家的市场经济服务。要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日语专业人才,从事教育、科研、外贸、新闻和文化交流等工作,提高日语学习者的综合素质。达到上述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更新观念,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接受和吸纳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调整教育培养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互补共享等多种方式和渠道,用先进的语言教学手段去改造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2、打造多媒体外语教学平台

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必须以当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方针,全面考虑平台建社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学校的财力状况,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最优化配置系统硬件,确保系统有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布局,该系统环境能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为实现外语教育现代化,达到教育目的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合格的日语人材应该具备较强的日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能力,这是外语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语言能力指学习者对所学语言体系本身规则的掌握,如语音、词法、句法、语义、修辞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外语交际能力是运用语言工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二、多媒体日语教学系统应用

1、教学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日语专业及大学日语教学,主要教学方式为演示教学、模拟教学、个别化教学。在专业综合日语课中,教师一改传统教学由词到句再到篇的单一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语言实验室的音视频系统,全方位、立体化的将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课程内容用三维动画显示出来,通过计算机输出在屏幕上。教师在一旁讲解、提示。由于文字、声音、图像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重感官,引发他们认知结构的积极反应,学生很快明白文章内容,逻辑联系、关键词语的意义及使用,加快了对语言信息内化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辟第二课堂

日语角讲座专门开辟了专业日语、大学日语、日语过级考试辅导,外教热线问答、日语歌曲欣赏、诗朗诵、名著选读、名片精彩对话、文体娱乐等节目,丰富多彩,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日语学习者的需要。语言实验中心的直播系统,可面向全校,直播学术讲座、优质课示范、利用直播系统组织职业技能训练等活动。每天固定时段实践日语学习节目,日语名片欣赏等。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播放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等有关节目。同时,利用该系统进行日语等级测试播放、声音清晰,效果很好。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化日语教学

目前,我校已试行开展网络化日语教学。通过网络实时和跨地域地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提供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材料编制成网页或以其它形式的文件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这些页面来达到学习目的,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便以Email、BBS等方式询问教师,教师则再通过Email或BBS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的在线交谈方式进行实时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在网上阅读一些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如同读者在学校图书馆中查找资料一样。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研究型学习,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三、结束语

客观地说,多媒体外语教学的使用就目前发展的水平以及我们在教学实验中实际使用的情况来说,还没有把语言的人际交流的特点充分地体现出来,而人际交流恰恰是语言使用的本质。只有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到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有益补充,是教师讲课时的一种媒介。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外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外语教学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又要有懂得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在计算机上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出一些简单的课件。

参考文献:

[1]王西靖.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指南[M].百家出版社.1999.6

第7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专门学校;问题学生;转化策略

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毅力。因此,通过体育活动的锻炼实现育人的目的,对解决问题生转化也大有裨益。本文试从体育教学角度入手,了解专门学校中问题学生的形成根源与心理需求,以期能为问题学生的转化作出努力。

1当前专门学校中问题学生的成因

1.1家庭因素:家长是指导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表明,问题学生的归因中受家庭因素影响的占43%,他们日常生活受到家长的影响,在不断的观察和模仿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做事风格和处事态度。此外,家庭环境也是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重要因素,例如单亲家庭、过失家庭等,学生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成长,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缺乏成人积极地引导,非常容易误入歧途。

1.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指导其健康成长的桥梁。学校教育本应以育人为基本准则,以成才为最高要求。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并没有过多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有效反思,导致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因此,学校教育的缺失和教师的失职是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

1.3社会因素:社会风尚和道德环境也是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其思维方式、情感价值的养成自然也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学校周边环境,例如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1.4个人因素:许多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学习成绩低人一等,在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后,逐渐会丧失学习兴趣,最终转化为问题学生;还有一些问题学生心智发展不健全,在青春期冲动易怒,处理问题感情化,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些都是问题学生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

2运用体育教学手段对专门学校中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策略

2.1教师要尽快记住“问题学生”的名字并适时使用:教师要在每学期开始之前,对问题学生的名字、性格特点、家庭背景、运动特长等做全面调查。同时,在问题学生与其他教师交谈时,体育教师要认真观察其行为特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其问题的成因进行严格分类;在正式开展课程前,教师要尽量记住问题学生的姓名以及问题归因,为其今后的管理工作和问题生转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寻找自己的优势项目,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逐步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三维目标的可行性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一门相对适合的优势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研究表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坚韧的品格和毅力为前提,因此,开展一定的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为原则,以增强其自我控制为目标,从而发现问题学生的优势,帮助其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3课后积极与“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教师要利用课后时间与问题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深入其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温暖和真心关怀,促进其愿意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和困惑。在课后交流中,教师可以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了解,掌握其问题归因但在与问题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情感取向做出正确引导,以正面激励为主,以负面激励为辅。例如,对性格内向“厌学型”的问题学生,要多采用正面激励,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2.4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部分问题学生天性好动,乐于表现自己,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体育运动上,因此,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将他们委以重任,以班干部的形式增强体育活动的感染力,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让这些问题学生管理运动器材,辅助教师教学等,提升他们的责任观念,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自己的存在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其在体育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教师应注意对问题学生的管理要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对其成长心路和转变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体育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

2.5合理运用竞争项目,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低于其他学生,而家长、教师却不能给与其及时的关心和鼓励,因此,他们已经习惯了对自己的定位,心理承受能力也比其他人强。但是许多问题学生内心还是存在进取心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的价值,改变现状。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问题学生的“求助”讯号,运用合理的竞争项目,帮助问题学生实现对自己的全面认知,挖掘自身的价值和潜能,不断强化进取意识,从而促使其找回学习动力,实现完美转化。

3结语

综上所述,诱导专门学校问题学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各个人等。基于此,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教学,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最大承受限度,采用多样化体育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价值,促其提高自己的认知,从而消除心理消极情绪,为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素质和心理基础。

作者:张凤森 单位: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樊红岩、南广友、孟庆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问题学生”的矫正[J],当代体育科技,2012(01).

第8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关键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手段;大班教学;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74-03

多年来,课堂教学一直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或“板书+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1]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课堂教学开始用上了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同时还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革新,也酝酿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具备条件的高校注意到了多媒体课件参与课堂教学的巨大优势及其发展前景,给教师配备了电脑,把教室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技术培训,开始要求教师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效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好事。但是需要注意,教师在看到多媒体课件的巨大优势的同时,不能忘了板书教学手段的优势,要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专业需求和授课对象的多少,教室的大小以及教学目标、内容和多媒体课件的特点,用辩证的思维,考虑采用何种有效的整合方式去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以其基础性、素质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一直是高等农林院校几乎所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已经成为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实现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注意到,自我国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以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专业开设了数学课,高校普遍存在着数学师资紧缺和教室紧张的问题,导致现在很多非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的教学由原来精英教育时代的小班教学(30人左右)逐步被现在的大班教学(100人左右,甚至更多)取代。而现在有关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有机整合研究的出发点,大多数仍然停留在对小班教学的思考上(主张板书教学手段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2,3]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大班教学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人数多,教室大,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黑板,甚至听不清教师讲什么。听不清可以给教师配话筒,但看不清怎么解决呢?有些人可能会说把字写得大一些,这样虽可行,但引发的问题可能会跟严重,比如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板书的艺术效果降低,书写变慢和擦黑板次数增加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连贯性遭到破坏等。实践证明,基于小班教学的整合理念对现在的大班教学是不实用的。鉴于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农林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班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应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教学手段为辅的整合理念,即把大部分原先要板书的内容和一部分要口述的内容设计成课件呈现给学生,但这种呈现绝不是简单的图形和文字的搬家,除了要满足所有的学生能看清屏幕上的字的基本要求外,对课件的设计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课件的设计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符合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制作课件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欣赏课件,而是让课件成为学生学习的手段。在农林高等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几乎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不仅理科生要学,文科生也要学,而文科生没有排列组合的基础,这时对既带文科生、又带理科生的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要事先充分考虑到这些,不能图省事使用同一个课件,授课时采用一样的方式,也就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忽视了教学大纲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可取。此外,既是都带理科生的课,任课教师也应视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的不同,设计内容有差异的课件。例如,讲两个总体均值差的估计时,在例题的选择上,对农学专业的学生可选择:某种子公司经过试验,获得A、B两种杂交玉米的产量数据如下:

品种A:86,87,56,93,84,93,75,79,80;

品种B:80,79,58,91,77,82,74,66;

假定两种杂交玉米产量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求两总体均值差 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而对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选择:为了了解两个品种的肉牛在平均体高上的差异,从第一个品种牛中随机抽测100头牛的体高,计算得■■=133cm, ■■=4.07cm;从第二个品种随机抽测120头牛的体高,计算得■■=131cm,■■=2.92cm假设两品种牛体高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以此资料进行两种肉牛平均体高差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显然这样的考虑更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能让学生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到达这个效果,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的优势。例如,在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第一节课,按大纲要求,任课教师通常都会给学生先介绍一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举一些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例子来告诉学生概率就在身边,它与生活密切相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讲授中,除非口才相当好,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把教师不擅长表达的内容设计成紧扣主题的精彩动画或者故事影片,往往能弥补大部分教师口才上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讲授效果。

三是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课堂师生互动的高效实现,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对于板书教学手段的教学,由于教师是边写边讲解,通过眼神、表情,语气、手势等方式带动学生记录、思考和参与,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控制教学进度,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整合理念,达到目的,必须要求在课间的设计中注意细化要呈现的内容,在设计时想象成用板书手段教学,让课件要呈现的内容和实际讲解与用粉笔字板书的内容同步,即通过细化课件尽可能做到上面提到的板书手段教学能够做到的事。

四是要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动态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能突出要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等优势,达到这个目的。例如,泊松定理和隶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内容中的两个重点和难点。泊松定理告诉我们:当n很大,np或n(1-p)很小时,用泊松分布近似计算二项分布比较好;而隶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告诉我们:当np和n(1-p)都很大时,用正态分布近似计算二项分布比较好。在用板书教学手段介绍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涉及的函数图像比较复杂,借助板书教学手段的教师无法通过画图演示只能口述,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知识时,感到很抽象、很枯燥,理解仅限于推理过程,做题仅限于机械模仿,不会灵活应用。教师讲得也很无趣、费劲。而用多媒体课件介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事先用数学软件作出所需要的精确二维图形,然后在讲解时配合讲解过程,执行动态的变化操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直观地感受这两种极限过程,在np和n(1-p)不同情况下,两种逼近的好坏,突破教学难点。

五是要有利于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这些年教学中,非数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对他们从事专业研究最有用的是统计部分的知识,希望在教学中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统计教学中,并能相应地引入常用数学软件中统计功能的介绍,为学生今后遇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提供便利,因为他们在专业研究当中遇到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要比课本上繁杂得多。听到这些意见,笔者也一直在思考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前传统手段教学中,由于没有办法,光书写例题和繁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就会占用很多教学时间,若再引入这部分内容的介绍,势必会影响实际教学内容的完成。试想一下,如果用一部分教学时间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介绍,由于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想学生真正会用还得安排上机实践,实践完了再回到主课上来,一来一回,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还破坏了教学的连贯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且很难再集中起来。更何况,因为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仍然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刚学到的工具因无条件得到反复实践,导致学生很难对它有感性的认识,容易把这部分知识与主课内容相互孤立。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设计课件时,考虑选择恰当的时间,引入常用数学软件统计功能的介绍,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同时进行。在上课中,凡遇到繁杂的计算,可通过数学软件演示繁杂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教师反复演示中熟悉数学软件的各个统计功能,也能深切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六是要把握好板书教学手段使用的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在演示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把后面讲解中还要用到的重要的概念、公式、关键词或字符等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回忆。也可以借助黑板解释要讲的内容,不仅节约了需要回头操作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讲课的流畅性。又如,在遇到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课件的效果不好时,可以把相关内容在黑板上用板书教学手段再讲一遍。需要板书的内容,教师可以写得大一点,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因为,相对传统教学,要板书的内容要少很多,所以不会因为字写得大小导致前述问题。

总之,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经验表明,关注学生的反映,把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教学手段有机地整合到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过程中去的教学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生的潜力和师生之间配合的效力,达到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如果完全抛掉了传统,那么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有的不能传承,新的又难以为续,教学将会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形成断层。因此,只有审慎地对待传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辩证地认识到传统和创新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去予以合理的利用和改造。

参考文献:

[1]雷庆祝,刘诗茂.传统粉笔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30(5).

第9篇:体育教学的手段范文

一、让低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时更加轻松

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多媒体的运用更能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而生动形象的画像展现,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再回到文字上的理解与领会,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了,理解更轻松了。如一年级《四季》一课,其中“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一句,对于孩子们来说,“谷穗”“弯弯”“鞠着躬”这些词还不太能理解。这时,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串串被谷粒压弯的谷穗在风中摇摆,再配上老师的解说:“秋天到了,谷穗上颗颗饱满的谷粒把穗头都压弯了,弯弯的的谷穗就像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在向秋天问好,感谢秋天带来了收获。”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解决教学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再阅读理解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利用课件提供给学生一些与课文题材相关的背景知识,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和兴趣。如《开国大典》一文,那宏伟的场面我们很难忘。“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特别是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起欢呼。这是一副多么让人激动的画面啊!在学生们快速阅读文本后播放课件:开国大典前那些台前幕后的筹备工作,如安保工作、以及国旗、国歌的选定等,最后再出示开国大典场面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那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这时学生的感官都被调动,学习兴趣明显浓厚。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

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在执教五年级《草原》一文时,我扮演导游的角色。在学生熟读文本后,我首先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到草原去玩。不过,当我们出发时,我就是一名导游了,你们就是游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随后播放课件:画面上,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淋漓尽致的展示它的美丽,再配上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们陶醉了。他们看到了“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感受了“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的境界。画面随着文本的描写变换场景,同学们尽情的欣赏着草原的美丽,尽情的和蒙古族同胞欢歌笑语。观看后,他们热血沸腾,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赞美草原的美,还随机读出文中让他心动的句子;有的说想和蒙古同胞一起喝酒一起摔跤;还有的说想去大草原骑马,想去草原上看蓝天白云……之后再让学生阅读文本,已经是别有一番滋味了。

在这节课上,我一改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喋喋不休的讲,学生反反复复的读。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自主学习。

四、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四季》一课学习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拓展思维“练习说话”这个环节:大屏幕上出现一副画面,图上有桃花、燕子、知了、萤火虫、落叶、圣诞老人等。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景物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如:圣诞老人对孩子们说,我是冬天。有了直观的景物出现在眼前,加上老师的点拨,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燕子对天空说,我是春天。”有的说:“知了对大树说,我是夏天。”还有的说:“落叶对大地说,我是秋天。”……只有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为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条件,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